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xx街道xx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初步设计方案

二0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1地理位置 (1)

1.2自然条件 (2)

1.3河道现状 (2)

1.3.1河道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 (2)

1.3.2水质状况 (4)

1.3.3河道生物调查 (5)

二、方案设计 (6)

2.1 设计依据 (6)

2.2设计原则 (6)

2.3设计目标 (7)

2.3.1短期目标 (7)

2.3.2长期目标 (8)

2.4入河污染计算 (8)

2.4.1天然降雨污染分析 (8)

2.4.2地表径流污染分析 (8)

2.4.3污水、废水排放 (9)

2.4.4污染物输入总量和水质现状 (10)

2.5设计方案 (11)

2.5.1设计思路 (11)

2.5.2水生态系统功能 (13)

2.5.3工艺路线 (16)

三、主要技术设备简介 (17)

3.1生态滤床系统 (17)

3.1.1工作原理 (17)

3.1.2系统特征 (17)

3.2河口拦截带 (18)

3.3地表径流拦截带 (19)

3.4微生物调控 (26)

3.5沉水植物系统构建 (26)

3.5.1沉水植物群落建设 (27)

3.6水生动物调控 (31)

四、长效运行 (32)

4.1水面的日常性维护 (32)

4.2水体的专业性维护 (33)

4.2.1水质特征检测 (33)

4.2.2挺水植物养护要点 (33)

4.2.3浮叶植物养护要点 (34)

4.2.4沉水植物养护要点 (34)

4.2.5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 (35)

4.2.6水生动物的维护 (36)

4.2.7立式纤维膜过滤设备维护及检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巡查方案 (37)

4.4阶段性成果分析 (37)

4.5水生态优化及调整 (38)

五、工程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概况

1.1地理位置

xx位于xx镇镇中心区域,东起xx路、西至xx河汇流,整个xx水体调自下游xx河水,水质受xx河道的影响较大。

图1.1-1xx位置图

图1.1-2xx工程范围图

1.2自然条件

xx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xx市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

xx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xx市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

xx市区日照时数2019.4小时。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

1.3河道现状

1.3.1河道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

xx河道总长约700米,宽15-20米,水域面积约10500平方米。总水量约15000立方米。目前xx水质指标超标,主要污染源为雨水径流污染及外河污染,总体水质为劣Ⅴ类水体。

xx上游河道有少量油污积聚河面,在雨期和汛期有少量上游来水进入河道,给下游河道带来少量污染。

xx东端,有一个蓄水池,主要为上游河道来水,目前水体颜色呈黑褐色,透明度较低,有少量油花漂浮水面。

河道两岸居民沿河而居,建有大量码头,居民日常洗涤等都在河道两岸码头,造成河道水体的污染。

河道两岸的垃圾桶河岸距离较近,垃圾渗滤液通过地表径流直接流入河中,造成河道水体的污染。

河道下游有少量油花和水绵漂浮。

1.3.2水质状况

目前xx水体调自下游xx河水,水质受xx河道的影响较大。根据xx水利站提供的xx河与xx水质监测数据如表1.3.2-1和表1.3.2-2,主要超标的指标为氨氮和总磷。

表1.3.2-1xx河(XX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表

实验监测项目(单位:mg/L)《地表水环境监测时间

DO COD 氨氮总磷

质量标准》类别2016.07 4.2 17 0.47 0.24 Ⅳ类

2016.08 9.7 46 0.74 0.35 Ⅴ类

2016.09 10.1 30 0.47 0.1 Ⅱ类

2016.10 4.6 21 0.69 0.18 Ⅳ类

2016.11 5.4 20 0.77 0.2 Ⅲ类

2016.12 5.9 14 1.75 0.19 Ⅴ类

2017.01 4.1 23 2.06 0.13 Ⅴ类

2017.02 12.8 27 2.21 0.19 Ⅴ类

2017.03 11.3 26 6.66 0.86 劣Ⅴ类

2017.04 11.2 46 4.32 0.49 劣Ⅴ类

表1.3.2-2xx水质监测数据表

监测时间

实验监测项目(单位:mg/L)《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类别DO COD 氨氮总磷

2016.12 4.8 12.3 0.16 0.03 Ⅲ类

2017.01 7.7 16.3 0.43 0.03 Ⅲ类

2017.02 10.5 34 3.11 0.3 劣Ⅴ类

2017.03 7.2 13.8 0.67 0.06 Ⅲ类

2017.04 8.9 1.6 3.9 0.61 劣Ⅴ类

上游来水主要为雨期和汛期,水质较好,我司在2017年5月16日组织人员上游所取水样的监测数据如表1.3.2-3。

表1.3.2-3xx上游河道水质监测数据表

监测时间实验监测项目(单位:mg/L)《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类别氨氮总磷

2016.05 0.56 0.3 Ⅳ类根据xx水利站对xx河与xx的监测数据,结合我司对上游河道来水的监测数据,建议xx可以从水质较好的上游河道调水,改善xx水质指标。

1.3.3河道生物调查

xx河道早年进行过生态水环境的治理,自然块石驳岸结合统一的混凝土镂空快,种植水生植物,形成生态驳岸。河道上游岸边的滩涂处发现一些挺水植物,其他水域基本没有高等水生植物的生长。在河道岸边发现零星的沉水植物生长,但由于水质较差和底质的限制,导致沉水植物长势较差,以单株形式或单丛形式生长为主,生长量极少,无法形成规模,而且沉水植物的品种单一,目前只发现具有一定耐污性的水盾草。底栖动物对于底层水体改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在河道内暂未发现成规模底栖动物生长。

河道内现有少量不成规模的沉水植物,浮叶植物较为单一主要为皮叶莲。

二、方案设计

2.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5、项目相关数据、图纸等原始资料

6、现场调研和分析获得的相关资料.

7、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

8、国务院关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

2.2设计原则

以“水体原位生态处理方式”为主,构建“水生态自我净化系统”,辅以“生态工程前期强化措施”,实现水体生物自净并保持水质长期稳定。

1)因地制宜原则

在充分调研进水水源xx区的实际情况,如水下地形、驳岸形式、水源水质、土著植物种类等状况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基底多样性,优化功能区分布,提升

河道水质净化效率。

2)生态建设原则

河道生态建设遵循水生生态系统演替规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营造水生动植物自身反馈和演替的生境条件。

3)低风险高效益原则

影响生态建设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由于生态系统复杂性,进行生态建设时会出现不可避免突发状况,尽可能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建设风险,并做好应急预案。在现有经济投入的基础上尽量达到低风险投入,高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获得的目的。

4)美学原则

河道生态建设在充分考虑水质净化效果的基础上,兼顾美学特征,建设具有美学效果的生态河道,将水质净化与景观美化有机统一,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

2.3设计目标

2.3.1短期目标

由于河道两端净化路径短,受调水水源xx河的水质影响较大,所以河道两端治理难度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水环境的生态治理相对较为漫长,xx治理目标,根据时间和区域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以下水质的主要考核指标为:总磷、氨氮、COD Mn、DO及透明度等,水质考核标准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考核依据。

1)完成施工6个月内,河道两端水体透明度达到60cm-80cm,主要水质指标达Ⅳ类及以上标准;河道中间区域水体透明度达到120cm,主要水质指标在80%的时间段内,达到Ⅳ类及以上标准;

2)完成施工2年内,两端河口处水体透明度达到80cm-100cm,主要水质指标稳定在Ⅲ类及以上标准;河道中间水体透明度达到130cm,主要水质指标稳定在Ⅲ类水标准;

3)整个水面景观效果好、水面清洁,重要景观节点景色季相变化丰富;水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具有相应的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并能抵抗一定外源污染;人为污染及洪水、台风、寒潮等特殊因素导致的阶段性影响除外。

2.3.2长期目标

1)完成施工后,通过后期的长效运行,使河道水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具备长期、持久净化水质的能力;

2)保证水体长期呈现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水色清透,水面清洁;

3)水生植物空间布局合理,季节更替明显,形成稳定生态系统,无需人工干涉,自主消纳部分地表径流及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

4)河道水质长期稳定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Ⅳ类水标准,整个区域的水体透明度保持在120cm 以上。

2.4入河污染计算

2.4.1天然降雨污染分析

=Q W A α降

A 为河道集雨面积1.05万m 2;Q 为年平均降雨量1048 mm ;α为雨水污染物浓度系数,雨水中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分别在9~245、0.038~0.480、2.83~6.80、0.11~5.30和0.70~30.00 mg/L ;除pH 和总氮浓度随降雨量增加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外,其他物质的浓度随降雨量增大而逐渐减少;初期雨水中各物质的浓度(pH 除外)较高,在降雨量达8~15 mm 时物质浓度趋于稳定。河道年接受降雨总量为:1.1万m 3。降雨污染物总量见表。

表2.4.1-1年降雨污染物入河量 污染物

COD 氨氮 总氮 总磷 浓度(mg/L )

18 2.1 3.56 0.18 入湖量(t/a ) 0.198 0.023

0.039 0.002

2.4.2地表径流污染分析

-3m =10Q C Q A ××

m Q 为降雨产生的路面水量,m 3/a ;

Q 为年平均降雨量1048 mm ;

A 为集水区地表面积,m 2;

C为集水区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HJ/T2.3-93)中表15的推荐值。

硬化地面(道路路面、人工建筑物屋项等)的径流系数可取值0.80,其它绿化地面(草地、植被地表等)的径流系数可取0.18。

表3.1.2-1不同类型区域地表年径流量

地表类型地面面积(m2)径流系数地表年径流量(万m3/a)绿化用地30000 0.18 0.566

硬化地面120000 0.8 10.061

合计150000 —— 10.627

对于地表径流中水污染物浓度参数选取,可类比《面污染源管理与控制手册》,具体取值见下表。一般来说,面源污水大部分的污染物出现在降雨前15分钟初期的雨水中,假定降雨集中在一年中的150天,每天连续6小时的降雨,6小时降雨的前15分钟为初期降雨,计算得出一年中的初期降雨总径流量为0.443万

m3/a。

表2.4.2-1不同区域地表径流中水污染浓度参数单位:mg/L

污染源COD 总氮总磷

城市径流20-600 3-10 0.6

农田径流80 9 0.02-1.7 结合表4.1.2-1,计算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径流量,见下表。

表2.4.2-2项目区域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

地表类型初期雨水径流

量(万m3/a)

COD

(t/a)

NH3-N

(t/a)

TN

(t/a)

TP

(t/a)

城市径流0.354 1.062 0.017 0.035 0.002

农田径流0.088 0.070 0.006 0.008 0.001

合计0.443 1.132 0.023 0.043 0.003

2.4.3污水、废水排放

本项目位于xx市xx街道,在项目建设之前,其周边已有企业、村落分布,沿岸已建一条污水管集中收集居民污水,主要污染为周边居民码头日常洗用产生

的污染物直接排入河道中,污染源排污系数见表2.4.3-1。

表2.4.3-1污染源排污系数表

污水类型指标单位产生系数排放系数

生活污水COD

毫克/人?天

200-400 200-400 BOD520-30 20-30 氨氮15-20 15-20 总氮20-25 20-25 总磷10-15 10-15

根据现场调查,沿河码头约有12座,按照每天100人使用的污染物质来计算,则计算出项目水体纳入污染物的量见表2.4.3-2:

表2.4.3-2项目区域居民年污染物入河量

污染物COD BOD5氨氮总氮总磷入河量(kg/a)10.95 1.095 0.76 0.9125 0.5475

2.4.4污染物输入总量和水质现状

表3.2-1运行过程主要污染物输入总量(t/a)

污染源地表径流天然降雨生活污水合计

COD 1.132 0.198 0.011 1.341

NH3-N 0.023 0.023 0.001 0.047

TN 0.043 0.039 0.001 0.083

TP 0.003 0.002 0.001 0.006

总计 1.201 0.262 0.014 1.477

xx水体容量约15000m3,目前河道水体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基本丧失了自净,进入河道内的污染物无法自我消解,加速水体富营养化进程,水体浑浊,水体透明度低,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

2.5设计方案

2.5.1设计思路

根据河道的功能规划、地形地貌、水深等实际情况,遵循水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采取分区规划建设的思路,建立“强化处理—深度净化—稳态化”三位一体、“动静”结合的“水生态自我净化系统”水质净化系统。

采取相关的水生态工程措施使河道水域生态系统趋于平衡,实现水体生物自净并保持水质稳定,实现河道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使河道水体维护达到低成本和长效可持续的目的。

图2.5.1-1整体技术平面示意图

将xx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分五个阶段进行水质净化:河口拦截—地表拦截—微生物—水下森林—水生动物调控。

1)河口拦截——xx水体调自外河,水质受外河影响较大,需在河口处设置拦截措施。处理措施,拟采取在xx西端蓄水池设置生态滤床,主植物为美人蕉、黄菖蒲等,对来水进行水质净化,去除一部分COD、氨氮等污染物。

2)地表拦截——两岸居民沿河建有大量码头,居民日常生活产生大量污染物排入河道,在不破坏居民现有习惯的基础上,保持原有码头,并种植紫根水葫设置生态拦截带,利用水葫芦强大根系来吸附水中氨氮及磷等污染物;河道两岸多为硬质地面,雨水通过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河道,在河道岸边浅水区域设置挺水植物拦截带,拦截地表径流的部分污染物,再结景观需求构建景观节点。

3)微生物——目前河道水体溶解氧低,水体轻度富营养化,微生物可有效去除蓝藻,增加水体溶解氧,去除部分营养盐。

4)水下森林——河道中间水域为河道的核心区域,为水质净化的关键所在,结合竖向设计,在中间区域拟构建“水下森林”系统,全方位立体式的水质净化。

5)水生动物调控——目前水体中的藻类含量较高,甚至形成水华,选择性投放滤食性鱼类,消耗水体中的藻类,通过捕捞鱼类,带出部分营养物质。为了平衡河道的态系统,构建完整的食物链,需对“微小生物-底栖动物-底层鱼类-上层鱼类”等各个关节不同功能的水生动物进行调控。

2.5.2水生态系统功能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是水体保持良性发育的关键生态类群,水生植物在水生态系统中处于初级生产者地位,它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生产出大量的有机物质,为水生动物及人类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同时水生植物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水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因此完整的水生植物群落是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子。

水生高等植物对水环境的修复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生长以及协助水体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而去除受污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污水中的部分有机、无机物质以及含磷含氮污染物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被吸收,部分有毒物质被富集、转化、分解。高等水生植物的存在可以为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活动提供场所,并通过其发达的通气组织将O2输送到根际,抑制厌氧微生物生长,为好养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良好的根际环境。

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净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氮素营养、磷素营养等的吸收作用

高等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漂浮、浮叶、沉水4种生态类型,它们对水体中的营养盐均有很好的吸收、净化能力。水生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水体中

N、P等营养平衡,能有效地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吸收污染水体底质中的N、P等营养元素,同时具有光合功能的植物体也吸收来自水中的游离态N、P等营养元素。

大型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从水层和底泥中吸收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并同化为自身结构的组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同化速率与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水体营养物的质量浓度水平呈正相关。在合适的环境中,大型水生植物往往以营养繁殖的方式快速积累生物量,而N、P是植物大量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相对藻类而言,大型水生植物的生命周期较长,N、P在其体内的储存也较稳定,因而对这些物质的固定能力非常强。当水生植物被运移出水生生态系统时,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随之从水体中输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可收获水生植物生物资源。

(2)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

研究表明:生境中的重金属含量与植物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成正相关,高等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离子富集能力的一般顺序是:沉水植物>漂浮、浮叶植物>挺水植物(与水体接触面积成正相关),且大多数水生植物根部富集能力大于茎叶部分。实验证明浮萍、香蒲、水鳖、慈姑、芦苇等高等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离子富集作用明显。

植物把重金属离子、农药和其他人工合成有机物等污染物物质富集、固定在体内或土壤中,减少水体中污染物量。而且植物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也有所差别。例如,香蒲的吸收能力大小依次是根、地下茎、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境中吸取重金属,以防止对某元素吸收过多而引起毒害。如Pb、Zn进入香蒲体内,主要积聚在皮层细胞中的细胞壁上,只有少量进入原生质,可见细胞壁对重金属有较高的亲和力。

(3)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高等水生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1)植物本身可以吸收和富集某些小分子有机污染物;(2)通过其根际区电化学反应促进物质在其表面进行离子交换、螯合、吸附、沉淀等,不溶性胶体被根系黏附和吸附,凝集的菌胶团把悬浮性的有机物和新陈代谢产物沉降下来;(3)水生植物群落的存在,为更多的微生物和其他微型生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这些生物

本身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以大幅度提高根际区有机胶体和悬浮物的分解和矿化速度,如有机磷降解、硝态氮的氨化等,从而提高植物体对N、P等营养素的吸收率;此外,水生植物的根系还能分泌促进嗜磷、嗜氮细菌生长的物质,从而间接提高对水环境的净化效率。

(4)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水生高等植物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藻类数量急剧下降;二是藻类群落结构改变。水体中的大型水生植物和藻类生长在同一生态空间,二者在光照、营养盐等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生态竞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在营养物质和光能的利用上是竞争者,因水生植物一般个体较大、生命周期长,吸收和储存养分的能力强,能很好的抑制藻类生长。某些水生高等植物根系能分泌藻类生长抑制激素,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另外,寄生在水生高等植物根系、叶面等处的小型食藻动物也对藻类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水域生态系统中,许多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苦草、微齿眼子菜、菹草和伊乐藻等,与藻类之间相互作用复杂,包括空间竞争、营养竞争,分泌化感物质和改变周围的水体环境等。

对沉水植物而言,挥发性物质特别是气味化合物的化感物质。沉水植物化感物质的产生受“水华”藻类的诱导,采用铜绿微囊藻代替普通的绿藻,沉水植物产生化感物质种类更多,活性更强。

(5)其他作用

挺水植物可通过对水流的阻力来减小风浪扰动,使悬浮物质沉降。在易受风浪涡流及底层鱼类扰动影响的浅水湖泊底层,沉水植物有利于形成一道屏障,使底泥中营养物质溶出速度明显受到抑制。水生植物还能通过植物残体的沉积将部分生物营养元素埋入沉积物中,使其脱离湖泊内的营养循环,进入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湖边以挺水植物为主的水路交错带,有利于对面源污染物的去除和沉淀等。总之,水生植物的存在,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水生生态系统,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水质的稳定。

2.5.3工艺路线

图2.5.3-1整体技术路线图

三、主要技术设备简介

3.1生态滤床系统

生态滤床系统,该系统利用上游蓄水池,整合生态浮床,生物填料和生物滤料,以及鼓风曝气设备协同高效净化受污染的江河湖库等地表水体。该生态滤床系统上部设置生态浮床栽植GPIT水生净水植物,中部设置碳纤维人工水草,底部铺设砾石过滤并辅以曝气设备,可以直接用于受污染的江河湖库等地表水体污泥,具备一定景观效果,应用范围广,且属于水体原位修复技术,对周边环境没任何二次污染,建设成本不高,运行维护费用低。

3.1.1工作原理

生态滤床系统是根据生化床及人工湿地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型水质净化技术。在COD去除方面,生态滤床系统对COD平均去除率可达47.25%。即使原水COD 波动较大,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对COD的去除率仍能保持在25%以上,系统对TN 的去除效率为35%~50%。TN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去除部分氮,对TP的去除效率为20%~50%。生态滤床系统在河流水体改善应用中处理效果明显。

生态滤床系统设置生态浮床栽植水生净水植物,本系统中主要以黄菖蒲和美人蕉为主,水生净水植物通过GPIT技术诱导调控,能够使作物的信息、能量、营养达到高水平新平衡并与环境、微生物实现和谐统一,在强氧化还原适应的一系列综合机制逐步形成、增强,并产生强大的根面效应,使作物能在活体上明显提高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多种病原菌活性抑制、耐受和高抗性,增强对水体中氨氮和总磷的吸收,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3.1.2系统特征

1)生态功能优化

在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理论,强化水生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景观的内在核心价值。

2)生物多样性

根据实际需求不同,设计水生景观的生物多样性。

3)生态自净功能

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第一篇 为确保20**年度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顺利开展,切实改善和提高 水环境质量,根据《市20**年度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区域水 环境综合整治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强化国土资源执法和监督管理,采取坚决有 力措施,大力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有效治理非法开采建筑用砂、重点 建设项目和矿山企业突出的水污染问题,全面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保障人 民群众身心健康,实现区域环境山清水秀,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 二、目标任务 加强水污染行政执法,加大巡查力度,打击、查处非法采砂行为,取缔 及各流域非法采砂点,巩固治理成效。20**年重点治理,落实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各项内容,确保排放达标,并依法查处非法取土、采矿等行 为,确保20**年12月底前,恢复山青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生态良性循 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宜环境。 三、整治内容 1.严格规范矿山开采秩序,坚决取缔非法采矿行为。 2.加强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取缔违章建筑挤占河道、污染河流问题。 3、做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四、职责分工 局20**年度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20**年度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负责制订工作方案、组织工作部署、提出工作要求、通报工作 情况、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各乡镇国土资源所,相关科室、单位要在局

20**年度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20**年度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各国土资源所:负责辖区内土地巡查和矿山督查工作、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办公室:负责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和协调工作。 用地科:负责建设项目用地批后监管工作,督促项目业主按规划设计要求科学合理组织施工,防止因项目建设造成地表大面积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 地环科:负责矿山植被恢复工作,督促矿山企业按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做好矿山植被恢复。 监察科(监察大队):负责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重点查处水流域范围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 矿管科:负责矿山监管工作,督促矿山企业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采,防止滥采乱挖现象。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局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详见附件)负责局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环科,负责专项整治日常联系工作。各乡镇国土资源所,相关科室、单位要积极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加大舆论宣传。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重大法制宣传节日,大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树立全民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意识。 3.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健立市、乡(镇)、村三级信息网络,及时发现违法行为,争取把违法行为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二是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通过积极参加

完整版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 (1) 1.3编制规范、依据 (1) 1.4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2) 1.5工程目标 (2) 1.6技术经济指标 (3) 第2章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评价 (5) 2.1**镇概况 (5) 2.2地形地貌 (5) 2.3水文地质 (5) 2.3.1 水文气象 (5) 2.3.2 工程地质 (8) 2.4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2.4.1 项目区现状 (15) 2.4.2 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6) 第3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7) 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7) 3.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8) 第4章工程规模、拆迁征地及施工条件论证 (20)

4.1工程规模及标准 (20) 4.2征地拆迁范围论证 (20) 4.3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及主要施工条件论证 (21) 第5章工程设计内容 (22) 5.1河道整治方案设计 (22) 5.1.1 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22) 5.1.2 堤岸工程 (28) 5.2河道生态清淤工程 (40) 5.2.1 河道清淤工程量 (41) 5.2.2 清淤实施方案说明 (42) 5.2.3 清淤施工 (42) 5.2.4底泥处置 (45) 5.2.5生活垃圾管理 (46) 5.3生态修复工程 (46) 5.3.1 构建思路 (46) 5.3.2 生态修复措施 (51) 5.4配套截污管道工程 (52) 第6章施工组织设计 (53) 6.1施工条件 (53) 6.1.1 水文、气象条件 (53) 6.1.2 交通条件 (53) 6.1.3 供水、供电条件 (53)

关于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关于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针对我区X支流等流域长期以来因农业畜禽养殖污染、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未收集处理,以及企业生产废水直接排放,造成流域水环境严重污染问题,根据X市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要求和《X市城X区关于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河办〔X〕5号)的统一部署安排,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重点对X支流、X溪、X洋溪、X等流域采取外源控制与内源治理并举的方式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有效解决上述流域污染和黑臭水体问题,切实改善流域水环境,于7月底前基本完成上述流域水环境整治任务。 二、整治内容 X支流等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全面抓好流域河道清理。结合水利行洪要求,从源头进行全面的整治,组织对河道全面清理,对流域淤泥进行彻底清理整治,改善水体现状。 牵头单位:区水利局、环保局 责任单位:X镇、X镇、X街道

(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尽快制定并实施农业生产有关改善施肥和农药播撒方法等管理措施,以解决肥料和农药对河道的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区农林局 责任单位:X镇、X镇、X街道 (三)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对X星村、X村、X星工业园区等三个工业小区工业污水废水进行截污纳管,采取污水集中收集经泵站提升接入X路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西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切断污水直排河道源头。 牵头单位:X开发区 责任单位:X镇、X开发区 (四)抓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对流域周边生活污水无法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农村,采取分散式集中收集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加快推进4个试点村、2个美丽乡村(X镇X村、X镇香坂村)和X镇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工作进度,剩余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捆绑成一个PPP项目工程包统一组织实施,其中对流域水环境影响比较大的要先启动先实施。在PPP项目工程包未实施之前,由X镇、X镇、X街道按流域属地原则采取临时措施进行整治,有效控制污染源。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流口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休宁县流口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休宁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流口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简本

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况 南湖位于武昌西南部,属洪山区。湖泊被湖中堤分隔为大南湖和小南湖,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该区域地理位置也极其重要,雄楚大街、南湖大道和珞狮南路、民族大道4条主干道全部有机的贯穿此整个南湖周边,形成两纵两横的便捷路网。该区域周边高校林立,以成为武汉市最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之一。 南湖汇水面积44.70 km2,水域保护面积768.84ha,岸线长度23.02km,规划湖泊正常水位17.63m,最高控制水位18.63m。湖泊管理责任单位为洪山区人民政府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50年代,南湖水质良好,清澈透明,人可游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南湖填占湖泊现象严重,周边大量建起了机关、工厂、学校,居住人口相应增加,而地区市政设施配套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没有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南湖,污染河水,水质迅速恶化。近年来虽然实施了”清水入湖”工程,对排污口污染点源进行了截污,但是受外部污水收集系统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影响,仍然存在污水直接入湖的问题,且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尾水直接入湖,导致湖泊水质难以好转,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对南湖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其城市功能,已势在必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杨松书记、阮成发市长多次强调,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要在五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治理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2月17日,阮成发市长在武汉市环委会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铁的精神、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抓环保、抓治水。”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2009年4月武汉市水务局已委托武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完成《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南湖实施方案》的编制。该《方案》对南湖现状、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对湖泊保护和水环境提出工作目标和整治任务。 为更好发挥工程效益,营造良好的城市面貌和改善城市环境,洪山区政府决定同步对南湖岸线进行整治改造。2009年11月,受洪山区水务局委托,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完成了《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规划方案》,并得到洪山区区委、区政府的认可。2010年3月21日,洪山区区委常委会听取规划方案的汇报,会议确定了今年先实施洪山南湖岸线一期工程示范段。6月1日,阮成发市长到洪山区调研,听取了南湖综合整治工程的汇报,充分肯定了建设的必要性,要求尽快实施。6月4日,孙亚副市长召开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就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实施主体,要求尽快组织实施,切实将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南湖存在的主要问题 1、滨水区域空间狭窄,湖泊周边环境状况堪忧 目前,南湖西岸的珞狮南路、南岸的南湖大道都形成了不错的道路景观,沿湖岸线的部分也进行了生态化景观整治,整体效果较好。东岸的中南民族大学校园临湖景观也是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但是,南湖北岸目前整体环境状况较差,除已开发的大湖鼎邦和名都花园段由开发商出资进行了岸线景观整治外,幸福村等城中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目录 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 1 一、自然概况 1 二、社会经济概况 2 第二节水环境状况 5 一、污染源现状 5 二、水质状况 11 第三节 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 18 一、事件发生过程 18 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 19 第四节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 20 一、治污措施及成效 20 二、主要经验 27 三、主要问题和教训 29 第五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31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31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32 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 32 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 33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34 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4 一、指导思想 34 二、基本原则 34 第二节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 36 第三节总体目标 37 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38 二、近期目标 38 三、远期目标 39 第三章保障饮用水安全 40 第一节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 40

一、水源地建设 40 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41 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 41 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 41 第二节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 41 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排措施 42 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 42 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 43 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置和净化措施 43 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 43 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44 第四章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 45 第一节污染物总量控制 45 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 46 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 47 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48 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 49

PPP项目成功案例分享-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 江苏扬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案例分析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已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保产 业也成为国家大力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省“263”专项行动提出,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达到“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 70.2%,劣于V类的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治理 目标,进行水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 根据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 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财建[2017]455号):“各类污水、垃圾处理领域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各类水环境处理领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水环境治理属于国家鼓励采 用PPP模式的项目,在国内也有较多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对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进行分析,简要介绍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运 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项目概况 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环 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巩固城市“四城 同创”成果,扬中市政府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畅通水系、净化水质、营造水景、提升水韵,积极助推“强富美高”最美扬中建 设的美好愿景。扬中市政府于2016年成立“五水联治”行动指挥部,

开展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引活水、保洁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水联治”行动。为加快推进“五水联治”行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服务,扬 中市政府决定采用PPP模式实施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该项目2017年6月获得政府立项批复,并于2017年9月进入江苏省PPP项目库,同月完成了“两评一案”的评审,并获得政府对于实施方案的批复。2017年11月进行了项目资格预审,2018年2月 完成项目采购,最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为项目中标社会资本。 二、案例简述 (一)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属于公益性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 目资产本身无经营性收入,需通过政府付费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根 据项目基本情况以及类似项目建设及管理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国家关 于PPP的政策及运作实务,项目采用PPP模式中的DBOT(设计-建 设-运营-移交)运作方式。具体运作形式即由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出资 代表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PPP 项目合同》,约定在PPP合作期内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融资、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项目公司通过政府付费形成的收入获得合理 的投资收益。项目PPP合作期结束后,项目公司将所有资产无偿移交给项目实施机构或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根据项目基本情况及综合考虑 多项因素,项目PPP合作期限为30年(含建设期)。

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邕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邕江是过境河流郁江在南宁市的一段,穿越南宁市城区中心,为南宁市最大河流。邕江河段全长134km,流域面积6120km2,是南宁市城市及工农业的主要水源,也是通向区内外的航运干线。 一、明确问题 邕江水域具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工业用水、农业灌溉、航运、渔业、娱乐和纳污等功能。随着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经济发展比较快,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不断增加。除市区固定用水人口80万、非农业用水人口74万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口。因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成为邕江南宁段的首要功能。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水量会越来越多,纳污也成为邕江的重要功能。如何协调不同层次的用水需求,是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确定规划目标与水域功能区划分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保证邕江的多种水体功能的达到。为此,首先需要进行水体功能的划分。根据水域功能区划的依据、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邕江水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将邕江水域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心圩江以上流域为Ⅱ类,心圩江至二坑为Ⅱ-Ⅲ类,大坑至青秀山风景区为Ⅲ类,青秀山至莲花为Ⅱ-Ⅲ类,莲花至六景为Ⅲ类,邕江各支流、心圩江、竹排冲为Ⅲ-Ⅳ类,大坑、二坑、水塘江为Ⅳ-V类,良风江为Ⅲ类,八尺江Ⅲ-Ⅳ类。控制各河段水质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规划的具体目标。 三、确定规划方法 1. 混合区划分 规划中常用的混合区标准有两类,一类是面积控制标准,另一类是距离控制标准,后者应用较广泛。距离控制标准允许排污口下游若干距离内水质超标,允许距离的长短,视河段的功能和所处位置的重要性而定。邕江混合区的划分采用距离控制标准。以竹排冲河段为例,由于数十公里范围内无集中供水水源吸水口,排污口下游2000米处的岸边污染物最大浓度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即可满足要求。 2. 水质模型与水质指标的确定

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摘要:水系规划是以城市水系为主要规划对象,利用和保护城市水系资源,并对水系的多种功能之间,水系与城市建设之间进行协调和具体安排,以突出城市水系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环城水系;规划理念;设计目标;途径 城市水体及水系空间环境是城市重要的空间资源。《南宁市城市水系整治控制规划》出台,旨在将南宁规划建设成拥有城市水系景观的“中国水城”。文章总结了南宁现有水系的状况,分析了南宁环城水系的综合整治规划。 一、现状概况 南宁位于郁江干流的中下游,贯穿城区的河段为邕江。邕江与众多支流及周边水库、池塘构成了以邕江为主干的庞大水系网络。 在这个区域内的水系包括上游老口水库至下游邕宁梯级的邕江河段及18条内河:江北片的石灵河、石埠河、西明江、可利江、心圩江、二坑溪、朝阳溪、竹排冲、那平江、四塘江等10条内河,江南片的大岸冲、马巢河、凤凰江、亭子冲、良凤江(水塘江)、良庆河、楞塘冲(良庆下河)、八尺江等8条内河和大王滩、天雹、老虎岭、龙门等城市周边水库、湖泊等。 随着南宁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的无度排放,令南宁内河水系的水质不断恶化,加上对水系上游水源的保护不力,使得水系的长年径流量不断变少,更加剧了水质的恶化。如朝阳溪,它是纵贯南宁市区的一条活水内河,既是城区汇水区域重要的径流排泄渠道,也是连通邕江的城市景观河流。在六七十年代,它还清澈见底,而如今的朝阳溪却变成了朝阳沟,在溪水中垃圾沉积,黑水翻天,臭气扑鼻。类似朝阳溪这样受污染的城市内河在南宁还有许多。如马巢河、可利江等,原来也是城市内河受污染较轻的河沟之一,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水质状况都有恶化的趋势,对居民生活和城市景观造成了一定影响,急需重新规划改造。 二、规划理念 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主要指防洪工程和通航工程。但是河流有更重要的功能:即联系人类与自然。未来传统的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河道治理规划理念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城市河流将更强调河流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纽带作用,将进一步突出“与自然共存”和“富有愉悦感”的未来城市规划主题。因此,城市水系发展应纳入流域防洪规划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之中,应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城市发展的规模与方向以及产业布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特点,把

乡镇2015年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2015年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某镇2015年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关键一年。我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让水蓄起来、连起来、流起来、清起来、美起来”的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凝聚合力,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实现治水工作的新跨越。现就我镇治水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一、2013年治水基本情况 (一)制度建设情况 为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进我镇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今年8月份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全体班子人员为成员的河道综合整治和推行“河长制”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万全镇河道推进“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和《万全镇水环境保护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镇落实保洁管理队伍有25人,分9个片区常年负责河道保洁工作,确保了河道管理的长期成效,也体现了镇委、镇政府治水的决心。 (二)河道治理情况 一是完成了章桥一、二等7条生态河道工程,护岸线长公里,已被省水利厅列为示范工程。 二是在上半年完成10个滨水公园建设的基础上,下半年又启动了10个滨水公园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做招标预算中,估计下周进入投标。 三是推进全国中小河流整治工程。郑楼、宋桥片项目区全长公里,已于10月中旬开工。宋埠、榆洋片项目区全长公里,目前项目正在报批、招投标阶段,有关政策处理正在实施。 四是两河整治工程,涉及到15条河(包括7条任务河),总长度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工作,并通过市级验收。 五是8月份启动了生产废水排入内河的零星企业入园工作。至2013年底全面取缔了无证无照违法排污企业(加工户),限期关停规模小、分布散、偷排乱排污染企业,以压缩污染企业总量。 六是打造浙南美丽水乡示范段——104国道两侧16条河道整治工程。从9月底开始对16条河道的大部分整治点进行了美化和拆除的工作安排:34处明显违章建筑进行拆除;15处违章点保留美化;15处垃圾堆放区已进行清理。西活河、潘楼叶河、倪垟河、三房河等4条河道的整治是根椐平阳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设计方案,采取两侧护岸、游步道和亲水平台等措施,西活河工程整治己完工,其他3条进入施工, 总投资260万元。农场一河、农场二河正在进行垃圾清理和绿化护岸工作。下桥河、后巷河、郑宋河、下宋直河、下宋河等5条河道整治,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整治工程郑楼、宋桥片项目区,计划年底完成。章桥二河、章桥一河、孙楼河、下宋河-1、陈交大河、孙楼河、四耕区河-2等5条河道已整治完毕。 七是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和河道网箱养殖整治专项行动。己拆除畜禽养殖面积7855平方米,关闭27户(生猪1862头、家禽37050羽),拆除平瑞塘河、平宋塘河、104国道两侧可视范围内河道水产养殖网箱、“生死门”900多个。 (三)污水处理和截污纳管情况 2012年8个村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已全面建设竣工并通过验收。2013年8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横湖、湖蛟桥等6个村工程已基本进入尾声,下步准备组织验收,还有山头外、吴岙两个村已开工建设。2012年以来通过对企业截污纳管情况的排查,现已经完成对标准厂房、家具园区、雪之梦、礼品园区的排查、整治,全部接入市政管道。同时万全镇经一路污水主干管及泵站工程中黄垟至宋桥施工段已于12月初开工建设;宋桥片区污水支管网工程中宋桥村和章桥村支管网施工段已于11月开工建设;万全机械园

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主要地表水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流域市控断面Ⅱ类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6%以上,辖区内河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沿江、沿渠生活污水、垃圾得到妥善处理,重点工业企业污水全面稳定达标排放,沟渠、溪流整治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彻底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任务 (一)继续贯彻落实市政府下达的重点流域整治任务。各有关单位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的意见》,按照《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和《“十二五”市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规划》的有关要求,推进饮用水源保护、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业园区污水治理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重难点工作。各街道、各有关单位要开展重点流域整治工作“回头看”,对尚未完成的任务进行逐条梳理,分析原因,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进一步理顺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职责,建立饮用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继续配合市政府对南高干渠改造工作,两岸配套建设隔离护墙。日常监管中,由区环保局牵头,各职能部门继续各司其职,严于监管。区农林水局与市水利局配合进行河道整治;区行政执法局对南高干渠进行监管,及时拆除与

水利设施无关的设备;相关街道对南高干渠两侧卫生进行保洁,禁止下渠洗衣、游泳等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活动;区环保局对南高渠进行巡查,拆除可能影响环境的工业污染源,每两个月对饮用水源进行1次水质监测。 (三)进一步加强养殖业污染整治。目前我区的畜禽养殖场已全部清理完毕,各街道要加强巡查,如有违规养殖,发现一起要坚决拆除一起,并将具体情况及时上报区环保局。 (四)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 20**年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计划: 1.站前大道(段) 站前大道(段)工程起点位于站前大桥,终点位于南环路,总长约 3.76公里,道路宽60米,建设内容为配套管网建设,计划建设总长度约7公里,计划总投资约450万元,计划于20**年12月开工,预计20**年6月竣工。 2.七支路工程 七支路工程起于,终止街道乌石社区老人活动中心,道路全长779.26米,建设内容为配套管网建设,计划建设总长度约1公里,计划总投资约120万元,年7月开工,预计20**年10月竣工。 3.东环城河截污管道清淤 对东环城河截污管道进行清淤,计划清淤200立方米,项目计划投资10万元,20**年8月开工,预计20**年12月完工。 4.南环城河截污管道清於

关于水环境提升整治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水环境提升整治的实施方案(最新)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X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根据X市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并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按照市挂牌督办项目的完成时限与水质标准要求,至X年6月底全面消除X溪流域(主干:X溪,支流:X溪、X溪、X溪、X下溪)黑臭水体。 二、整治内容 (一)加快推进工业区截污纳管进度。进一步完善X溪、X溪截污管网建设,提高管网收集覆盖率,加快工业企业纳管进度,逐步推进工业区内所有企业排污纳入管网;采取截污措施,确保污水全面收集处理。 责任单位:X管委会 责任人:XX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 (二)完成工业区污水管网清淤。组织对X工业区所有污水管道进行清淤;全面排查雨污管网分流情况,确保不出现错接、漏接现象。

责任单位:X管委会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12月30日 (三)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PPP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流域内15个村PPP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 (四)加大巡查打击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流域内企业排查力度,一旦发现企业偷排或超标排污,坚决依法查处,绝不姑息;溯源清查,全面整顿流域内无证经营小企业、小作坊,从源头解决河道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X生态环境局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X镇、X街道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5月15日,并长期坚持 (五)加大拆违力度。组织精干力量,强力拆除流域内所有侵占河道违章建筑物,确保河道畅通。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和、X鸿 完成时限:X年5月31日 (六)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抓紧启动X溪X村X段及X溪X 工业区X段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建设,确保6月中旬建成投用;加快推进X溪、X溪护岸整治工程进度,确保10月底全面完工;进一步巩固提升X溪、X溪、农X溪等河段五处生物处理池治理成效,确保运行管护到位。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X鸿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10月30日(项目),长期坚持(管护) (七)巩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成效。严防养殖反弹,继续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减量化,推广有机肥使用,减少农田生产污染,开展投饵式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解决肥料和农药对河道的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X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辉、X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江苏扬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案例分析

江苏扬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案例分析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已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保产业也成为国家大力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省“263”专项行动提出,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达到“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70.2%,劣于V类的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治理目标,进行水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 根据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财建[2017]455号):“各类污水、垃圾处理领域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各类水环境处理领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水环境治理属于国家鼓励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在国内也有较多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对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进行分析,简要介绍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运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项目概况 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巩固城市“四城同创”成

果,扬中市政府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畅通水系、净化水质、营造水景、提升水韵,积极助推“强富美高”最美扬中建设的美好愿景。扬中市政府于2016年成立“五水联治”行动指挥部,开展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引活水、保洁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水联治”行动。为加快推进“五水联治”行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服务,扬中市政府决定采用PPP模式实施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该项目2017年6月获得政府立项批复,并于2017年9月进入江苏省PPP项目库,同月完成了“两评一案”的评审,并获得政府对于实施方案的批复。2017年11月进行了项目资格预审,2018年2月完成项目采购,最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为项目中标社会资本。 二、案例简述 (一)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属于公益性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目资产本身无经营性收入,需通过政府付费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根据项目基本情况以及类似项目建设及管理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国家关于PPP 的政策及运作实务,项目采用PPP模式中的DBOT(设计-建设-运营-移交)运作方式。具体运作形式即由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出资代表共同出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修订版)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某某县某某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某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某某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2017年水环境综合治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水环境综合治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1.为什么要关注水环境综合治理市场 (4) 1.1 困境一:中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 (4) 1.2 困境二:水资源污染严重亟待治理 (6) 1.3 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处理 (8) 2. 政策驱动+需求升级,市场空间将逾千亿 (10) 2.1 “水十条”吹起治理号角,各省市积极落实治理细则 (10) 2.2 新商态:PPP模式带起社会投资热潮 (13) 2.3 水源地修复+黑臭水体治理市场空间将逾1200亿 (15) 3. 借鉴+总结,水生态修复树立行业标准 (16) 3.1 他山之石:借鉴国外成熟的治理经验 (16) 3.2 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核心:控源+生态修复 (18) 4.投资逻辑及重点公司 (20) 4.1 水治理(831511.OC)---突破区域限制,形成品牌优势 (22) 4.2 中科水生(835425.OC)----大水系整体生态修复经验丰富 (24) 4.3 资源环保(833968.OC)----背靠大广东市场,资源整合能力强26 5.风险提示 (27) 6.相关附件 (28) 附件1:“水十条”相关细则 (28) 附件2:新三板污水治理相关公司梳理 (30)

图表目录 图1:世界主要国家人均水资源水平对比 (4) 图2:我国人均水资源在中度和轻度缺水徘徊 (4) 图3: 我国各地区水资源稀缺程度分布 (4) 图4:城市用水主要有四方面的需求 (5) 图5:我国用水总量呈现波浪型增加 (6) 图6: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迅速,工业废水排放略有下降但仍居高水平 (6) 图7:每年仍有200亿吨未处理的污水排入自然界 (6) 图8:被检测的主要河流中24%不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 (7) 图9:被检测的主要湖泊中68%不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 (7) 表1:地表水域分类标准 (7) 图10: 我国各省份废污水排放分布情况 (8) 图11:污水处理主要流程 (8) 图12:生态修复主要流程 (8) 图13: 利用生物方法改善修复景观湖、湿地、河道等水体的生态环境 (9) 图14: “水十条”的主要方向和手段 (10) 表2:主要省市水污染治理目标和要求 (11) 表3:PPP的付费模式 (13) 图15: PPP模式与传统模式对比 (14) 表4:财政部三批PPP示范项目中水环境治理项目总投入超过1000亿 (14) 图16:68%的水环境治理项目是政府付费模式 (15) 图17: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合作年限以11-20年区间为多 (15) 表5:根据“水十条”的要求,到2020年全国水源地水生态恢复投资将达到356亿15表6:根据“水十条”的要求,到2020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投资将达到1205亿16 表7:世界各国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主要措施 (16) 图18:琵琶湖流域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农业集落污水处理设施分布 (17) 图19:琵琶湖流域净化中心的污水超高度处理技术 (17) 图20: 琵琶湖水质改善和下水道普及率的关系 (18)

某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运营及服务方案

目录 1.运营与服务组织机构和及管理体系 (3) 1.1运营服务组织机构 (3) 1.1.1机构设置原则 (3) 1.1.2组织机构设置 (4) 1.1.3主要管理岗位职能 (5) 1.1.4主要部门职能及人员设置 (6) 1.2运营服务管理体系 (15) 1.2.1现场监控系统 (16) 1.2.2数据评估系统 (16) 1.2.3运营服务方案 (17) 1.2.3.1公园运营维护方案 (17) 1.2.3.2河道维护管理方案 (19) 1.2.3.3管网维护管理方案 (20) 1.3运行质量保证体系 (22) 1.3.1质量保证体系 (22) 1.3.2质量目标实施及考核 (23) 1.4日常绩效考核体系 (24) 1.4.1考核目的 (24) 1.4.2基本原则 (24) 1.4.3考核体系 (24) 1.5运营维护保养操作手册 (28) 1.5.1运行维护保养手册 (28) 1.5.2记录和报告制度 (28) 2.设施检修与维护方案 (29) 2.1检修与维护目的 (29) 2.2检修与维护范围 (29) 2.3检修及维护方案 (29)

2.3.1日常检修及维护方案 (29) 2.3.2大修理方案 (42) 2.3.3检修及维护保证措施 (48) 3.应急事件解决方案 (48) 3.1突发事件处置解决方案 (48) 3.1.1常见突发事件的分类 (49) 3.1.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49) 3.1.3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49) 3.1.4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50) 3.1.5主要应急措施 (50) 3.2媒体与公众投诉处置应对方案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