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13个方面。

编辑本段安全标准工作的重要性

2006年6月27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会上表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安标委)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专家队伍初步建立,安全标准工作开始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安全标准工作的重要性:

一、安全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标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

三、安全标准是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行政执法中,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认定评判,除了要依据法律、法规,还需要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根据。

四、加强安全标准是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就是市场准入必须具备的资格,是必须严格把住的关口,是不可降低的门槛。

规章颁布

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目录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要求 (1)

4.1 原则 (1)

4.2 建立和保持 (2)

4.3 评定和监督 (2)

5 核心要求 (2)

5.1 目标 (2)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2)

5.3 安全生产投入 (2)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2)

5.5 教育培训 (3)

5.6 生产设备设施 (4)

5.7 作业安全 (4)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6)

5.10职业健康 (6)

5.11应急救援 (7)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7)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8)

全文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国庆、高明、侯茜、王屹、高英杰、李会英。

本标准首次发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4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4 一般要求 4.1 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3 评定和监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

5 核心要求 5.1 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5.3 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5.4.2 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

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5.4.3 操作规程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5.4.4 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5.4.5 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5 教育培训

5.5.1 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5.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6 生产设备设施

5.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5.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5.7 作业安全

5.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

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5.7.2 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5.7.3 警示标志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5.7.4 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5.7.5 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8.1 隐患排查

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5.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5.8.3 隐患治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5.8.4 预测预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5.9.1辨识与评估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与安全评估。

5.9.2登记建档与备案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5.9.3监控与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5.10 职业健康

5.10.1职业健康管理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5.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5.10.3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5.11应急救援

5.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

急管理工作。

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5.11.2应急预案

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5.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5.11.4应急演练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11.5事故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2.1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5.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5.13.1绩效评定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5.13.2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

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6.1 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对重大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救援措施.

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为了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国家也在制定和执行产业升级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制造业除了需要加大科技投入,还面临劳动力、能源成本上升压力,并且需要在QHSE(质量、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体系管理方面的提升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为QHSE体系的核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国内也普遍得到认可,但在具体执行上尚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

对于一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那么多的证书我怎么记得住哪个过期了?

那么多的设备我怎么记得住哪个该检测、哪个该保养了?

这么多施工作业,我怎么知道工程部门在进行高风险的施工?

劳防用品如何才能做到精确发放?

隐患排查做是做了,排查的标准不统一怎么办?

哪个隐患快到期了还没整改?这个月哪些人需要参加取证培训?

每天做那么多具体工作,还得做台帐、整报表我的工作价值如何体现?…………

对于企业管理者:

我是企业第一责任人,工人们在干什么我都不知道,怎么负责任?

老张退休了,最近安全管理明显混乱,怎样才能避免管理水平波动?

安全目标制定了,执行情况如何?

今天我有空,我想知道今天有哪些特种作业,想去现场了解下情况安全管理工作有哪些不到位的情况?

我想来督促下最新的法规对我们的企业有哪些影响?

成天不在办公室,如何及时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信息?

企业效益与安全投入总是矛盾

…………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一种执行力提升工具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将国家法规、企业制度落到实处。

软件价值体现

系统具有功能易用化、操作简单化、提示自动化、界面个性化、业务合规化的特点以保证快速部署上线应用。

信息化建设效果

管理的固化

通过信息化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固化,其实就是安全管理方法的固化,管理的固化好处有两点,一是避免员工的思想不同,造成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理解的产生偏差,从而避免人为隐患的产生;二是避免因岗位的变动或人员的流动造成管理水平的波动。

实现透视化管理

企业决策者通过该系统可全面的、实时的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情况,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即实现了安全管理的透视化,又实现管理者对安全生产方面的过程管理,而不是被动的听取下属员工的结果汇报。

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地

传统的模式是以纸质介质呈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方案,真正的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首先需要对方法的研读,其次要整理出大量的台账、表格进行支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这样就会占用大量的精力。另外可能会因人员的理解不同,造成对安全生产标注化的误读。该系统通过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固化,企业按照系统进行开展工作,一方面减少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避免理解方面的差异,可快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促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快速落地。

HSE与安全标准化

HSE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精确化的管理规范定义,并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行程了OHSAS1800 ISO14000等体系标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HSE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支撑在在国外已经成为类似ERP 的成熟手段。国内的中石化等高危、跨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化过程中引入了

国外的ESS等软件产品,但这种产品价格昂贵、业务复杂,对国内的大部分企业难以适应。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方法

1、采取“三点一线”即以现场查证;文本资料核对和实物评价考评方法;

2、基础管理抽查考核人数不少于现场(或在册)人员的10%;

3、机电设备设施根据拥有量(H)按以下比例抽样;

H≤10,抽100%

10

100

500

H>1000 抽5%,但不少于50

计分方法

1、单项考评计分,按《考核评定表》,不计负分。

2、总分计分按下列公式:(方括号内数据为空项分系数)总分=各项目实得分之和×[1000÷(1000—各空项分之和)]

举例:某企业各项目实得823分,空项为117分,试计总分:∑总

=823×[1000÷(1000-117)]=823×1.13 =928.86

评定标准

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含900分)

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750分(含750分)

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600分(含600分)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特点(4)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特点? 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质量标准化、企业管理标准化、企业工作标准化相比,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强制性 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企业必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是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各工种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标准,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保障作业场所的安全条件,并逐步改进和提高标准,通过日常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实质就是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核心就是对照标准进行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目的就是企业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达到安全标准,实现本质安全。 2.群众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必须参加。全体员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实际操作者,都要结合各自的工种、岗位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排查生产工艺过程、环节和操作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工艺、环节或操作行为进行改造、改进,实现安全水平的提高。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一方面系统培养和加强全体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使全体员工系统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排查安全隐患能力,以及应急自救和逃生技能。 3.系统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生产活动,也包括管理活动;不仅包括各工艺环节的安全标准化,也包括后勤保障各环节的安全标准化;不仅包括技术标准,而且包括操作规范;不仅涉及到每个岗位的安全操作,而且涉及到每个员工的责任和行动,等等。由此可见,安全生产标准化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和人员,使企业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 4.动态性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具体内容,每个企业、每个行业、每个地区,都可以有所区别、各有特点。即使在同一企业,随着环境改变、科技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变化,标准化活动的内容也将逐步丰富、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中,允许并鼓励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点,按照学习、实践、改进、提高的模式,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形式、方式和具体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创新发展。 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明确要求,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达标。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体,要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2018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_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2018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标 准化建设的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市以上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颁发管理__0 A.安全生产许可证 B.煤炭生产许可证 C.米矿许可 D.营业执照 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必须遵循一 定的程序,其中属于行业标准特有的必经阶段是 A:预阶段 B:征求意见阶段 C:复审阶段 D:备案阶段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 . 19 3、依据〈消防法》的规定,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员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 A . A.警告 B:罚款 C:开除

D: 15日以下拘留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 19 4、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是包括__勺一个4级文件体系。 A.总预案、程序、记录、附录 B.程序、说明书、记录、附录 C.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 D.程序、应急救援、说明书、记录 5、依据〈安全生产法》,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及时、准确、合法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公开、公正、公平 D: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 . 19 6、__乍为管理的重要的主要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安全,又有特殊的原理与原则。 A.安全管 B.安全生产管理 C.员工素质管理 D.企业风险管理 7、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通用 版)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等基本概念 1.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2.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3.职业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目的、作用和要求 一、什么叫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继承性、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质量标准化、企业管理标准化、企业工作标准化相比,它的特征是: 一是突出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三是体现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把安全与生产、健康与环境作为一项完整的工作来抓;四是起点更高,标准更严;五是对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拓展、规范和提升。 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一)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明确要求,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达标。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体,

要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三)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各地区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不同安全生产水平的企业数量,为加强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四)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目的: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员工作业行为标准化、生产条件标准化和作业环境标准化(人、设备设施、环境),有效防止事故。 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作用: 1、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全面贯彻我国安全法律法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基本手段 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均体现了法律法规、标准规程

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讲义 一、充分认识地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地方煤矿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明显落后,事故多发,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灾区”。这些年来地方煤矿在为经济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和资源环境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从客观上看,地方煤矿先天不足,资源条件差;规模小,安全技术水平低;人才严重匮乏,技术基础工作相当薄弱。从主观上看,部分矿长认识不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昧着良心只顾赚钱,不顾矿工生命安全。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安全质量标准化实现安全发展。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由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重在基础、重在基层、重在落实、重在治本;重在开展建标立制、对标达标和持续改进;重在不断自我完善及水平提升。所以,它将引导促进企业在加强基础管理、基层建设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大技术改造与创新力度,加大企业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工艺和装备的力度,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素质问题,从而长期有效地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国家7部委局《关于加强地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加强地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提供了必须遵循的规范,强调“安全发展”科学理念,着眼于企业责任主体,对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技术管理、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劳动组织管理和用工培训、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等,作出了规范性规定,对政府安全监管、行

业管理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深入开展,将全面推动这个文件贯彻落实,地方煤矿的安全基础管理必将得到新的加强,煤炭工业的安全状况必将得到改善。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贯彻相关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面向煤矿企业主要有三项国家法律、三个条例、六个规定、八种办法和三个安全规程,对煤矿企业在遵守法规、加强管理、健全责任制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所以说,法规是根本、责任制是龙头、质量标准化工作是推进措施。实现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必须根据相关法规从安全管理和基础工作抓起,落实安全责任主体,建立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质量标准化有助于提高行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水平。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求行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的行为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行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不仅要做好制定规划、建立体系、完善标准、开展宣传培训等工作,还要根据标准化的原则制定相关制度和规章、规程,以及考核评级的标准和办法,不断引导和推动这项工作健康发展。通过依法行政、积极指导、现场检查推动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地方煤矿安全管理机制,抓紧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地方煤矿依法办矿,守法经营、安全管理升级,尽快把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准确把握地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内容

安全生产中的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中的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产管理 (1)定义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2)安全生产管理资料 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包括文件和记录。 文件主要有:安全手册、文件管理、安全法规管理、安全目标与绩效、安全投入管理、设备制度、危险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职业防护管理、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安全隐患与整改、安全培训等。 安全记录是上述管理过程产生的记录表,如安全整改报告单,安全责任制、安全会议纪要等。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经长期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实践证明的成功制度与措施。这一制度与措施最早见于国务院1963年3月3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即《五项规定》)。《五项规定》中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各自在生产过程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必须加以明确的规定。《五项规定》还要求: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劳动保护的法令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即“五同时”制度);企业单位中的生产、技术、设计、供销、运输、财务等各有关专职机构,都应在各自的企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企业单位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劳动保护机构或专职人员的工作;企业单位各生产小组都应设置不脱产的安全生产管理员;企业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综合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操作制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制度,《安全生产法》把建立和

安全标准化建设意义

安全标准化建设意义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安全标准化主要内容 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规章颁布 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是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工作。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提出的“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我省相继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机械制造(含中小型机械制造)、冶金、有色、地质、水泥、陶瓷、家具、商贸、邮政通信等12个行业(领域)启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制定了一整套安全标准,指导一批企业完成标准化达标建设。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整治了一批安全隐患,改善了企业生产安全设施设备和工艺水平,增强了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和规范生产安全行为,有效识别控制了企业的安全风险,提高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践证明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强化行业监管,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举措。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展不理想,与发展安全生产监管事业的需要及企业和员工对文明安全生产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深入推进,使得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些基础性的、共性的、深层问题日益暴露。一是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不高,工艺技术落后,安全生产设备设施薄弱,安全生产管理不力等问题没有根本解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精)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 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并持续改进, 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 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 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 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主要内容 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 13个方面。 安全标准工作的重要性 2006年 6月 27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 议在京召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会上表示, 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安标委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专家队伍初步建立, 安全标准工作开始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安全标准工作的重要性:

一、安全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标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 三、安全标准是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行政执法中,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认定评判, 除了要依据法律、法规, 还需要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根据。 四、加强安全标准是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就是市场准入必须具备的资格,是必须严格把住的关口,是不可降低的门槛。 规章颁布 2010年 4月 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 AQ/T9006— 2010,自 2010年 6月 1日起实施。

安全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安全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一)安全标准的定义 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和创立起来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标准和标准化从一开始就来源于人们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且一直服务于这种实践,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标准化法》条文解释,“标准”的含义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简单地说,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目前,这种规定最终表现为一种文件)。如古代,我国陕西省咸阳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四川省成都市发现的三星堆,从出土的青铜面具、人像、玉环等文物来看,选材、加工、制造等各个环节,不仅反复地、大量地出现,而且已具备技术上相当的一致性,这种统一的一致性要求其实就是标准。重复投入、重复生产、重复加工、重复出现的产品和事物才需要标准。事物具有重复出现的特征,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标准对象就是重复性概念和重复性事物。标准的本质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单一的产品或者单一的需求不需要标准,对同一需求的重复和无限延伸才需要标准。 依据上述解释,安全标准的含义是:在生产工作场所或者领域,为改善劳动条件和设施,规范生产作业行为,保护劳动者免受各种伤害,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作业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简单地说,标准化是为了在—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即标准化是—项活动,一个过程。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二)安全标准的作用 1.安全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讲,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由宪法、国家法律、国务院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标准、规章、规程和规范性文件等所构成的。在这个体系中,标准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技术性法律规定的作用。标准是法律的延伸。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技术性规定,通常体现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我国的强制性标准与国外的技术法规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现行法律法规也就此做出了明确规定.《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把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

安全标准化的内涵及基本概念

安全标准化的内涵及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安全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标准化——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 1、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安全标准化是企业安全工作常规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安全标准化是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安全标准化为企业专项整治、安全评估,实现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提供了更高层面的平台,这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能有效提高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推动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1)安全标准化是预防事故、杜绝“三违”,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表明,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一起伤亡事故的后面都伴随着几千次的违章行为。安全标准化是以承诺、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强调风险管理意识,将传统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 2)安全标准化是实施《安全生产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 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从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抓起,落实

安全责任主体,建立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做好安全生产“双基”工作。 3)安全标准化是国家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高危行业实施许可制度,从制度保障、相关措施、作业条件几个方面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提出了13项基本要求,这13项基本要求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从制度、规章、标准、操作、检查等各方面制定具体的规范和标准,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满足高危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4)安全标准化是安全专项整治、安全评估和实现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进一步要求 从企业的安全基础工作入手,制定各种工种、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每个从业人员按照岗位标准进行操作,促使企业安全管理上水平、上台阶,从根本上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 5)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安全标准化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创新、一个发展,突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关系企业生存发展和从业人员的根本利益,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愿望。 6)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以人为本”观念不断深化,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安全状况。安全标准化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安全工作做不好,失去了市场准入条件,企业就没有立足之地,要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2、危险化学品企业如何实现安全标准化

安全生产的含义

安全生产的含义 在生产过程中,克服不安全因素,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所进行的活动。 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什么叫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大百科全书》把安全生产定义为"是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决遏制煤矿等重特大事故多发、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国务院116次常务会议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明确了12项治本之策。在国务院一月底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近期要重点抓好的10项工作。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以较大篇幅阐述安全生产问题,再次向国内外昭示了中国政府搞好安全生产的坚强决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安全生产列为专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安全标准化就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使企业生产始终在受控环境下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安全生产“三基”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这一定义涵盖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衡量尺度,也是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解决了安全生产工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其次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干部员工的合法权益。安全生产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安全目标,取得安全业绩,收获安全成果,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尤其是关于教育培训和职业健康的规定,可以更好地保障干部员工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也包括每一个人的合法收益。再次,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原则要求,而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对这些相关法律制度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并通过运行使之成为生产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安全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产生使体系的具体化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必不可少、相辅相成的手段和管理标准。两者各有侧重,既不能偏废,也不能绝对化,要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实现安全标准化,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 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强制进行,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自愿行为,是否进行体系认证,取决于企业自身行为。其次安全标准化是管理标准,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安全标准化是一个标准,它分为基础管理评价、设备设施安全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评价三部分,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达到安全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创新情况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创新情况介绍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把科学技术创新应用到企业管理过程中,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一、安全目标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至每个员工,从上到下围绕项目安全生产的总目标,层层展开各自的目标,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安全工作进度,制定实施有效组织措施,并对安全成果严格考核。 二、安全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全管理职责情况 项目经理为项目工程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并按相关要求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职责、操作规程。 三、安全投入 通过项目部各类安全事故分析,落实以本质安全为中心的安全改善,在安全投入方面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对安全经费投入给予充分保证。 四、绿色施工 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可持续发展观是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项目对施工中的裸露土地、废料等容易形成扬尘、污染的地方采取用种草绿化遮阳网覆盖等必要的措施,

减少场地硬化,节约了土地,保护了环境;施工现场采用商品砂浆,由于商品砂浆原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带动固体费料再利用,对施工环节(提高建筑机械化施工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对建筑工程(专业化生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追溯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强化了生产单位的质量意识,保障了建筑质量安全,降低了工程的返工率),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降材”;节能灯、智能开关的安装,从源头控制了电力资源的浪费;项目建立了一套水循环冲洗系统,采用“三级”沉淀,节约每一滴水践行在实际行动中;项目主通道、塔基前臂分别安装了水喷雾系统,确保施工扬尘达标,多次受到建设主管部门的表扬和推广;项目利用废钢筋、废木料制作的水篦子、垃圾箱、草坪栅栏不仅美化了我们的工作环境,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五、人文关怀 项目部在组建之初,就把人文关怀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作为项目工作之一去落实。项目部购置了乒乓球台、投影仪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设立了“天天报”专栏,为员工提供各类生活信息;还为项目员工生日当日送祝福。让员工正真感到大家庭的温馨。 六、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实施 公司质量安全部牵头,严格按照四川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要求,制定了一套本公司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图册,并宣传贯彻到各个项目,使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标准化;机构、人员配置标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93272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1.安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如汉语中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的说法。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 2.安全生产 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3.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4.本质安全 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失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本质安全具体包括失误和故障两方面安全功能。这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1)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广义的本质安全(企业本质安全)是指企业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科学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主要包括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本质安全。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管理,要求企业从与事故相关联的管理、人员、工艺设备和环境四各方面,制订严格的标准、规范和制度,建立科学、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作为旅客运输企业, 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 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及“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综合整治、确保安全”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 展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1、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更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责任主 体。企业对待安全生产标准化态度是积极与否,决定了安全生产标准 化开展的深度、层次、水平,以及能否取得实际的效果。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能够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的责任,提 高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激励企业自觉开展安全生产标 准化建设,从而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真正取得成效。 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我们现阶段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 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对于进 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建立自我 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企业的安全工作与其他基础管理工作均有机结合,几乎涉及到所 有的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是 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从而推动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得到明显提升进步。 1、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从战略高度理清管理思路 安全生产标准化抛开了企业作为个体的角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 的单纯抓安全模式,超出了企业简单为了追求运输盈利的狭隘观念, 将自身放大到整体层面上,从面向社会、服务群众、肩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大责任的角度,以健康与环境的广阔视野,将安全管理与以 人为本的根本宗旨、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与支持相结合,促进企业理清安全管理思路,真正确立具有 长远战略意义的安全管理理念。 2、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充分考虑了公路客运管理所及各项要素的 自身特点和有机结合,突出了综合治理理念,注重了管理的科学性、 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设备完备、手段有效、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隐患预防与治理、事故处理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了各部门职能和关键岗位职责,强化了协调效

2021版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2021版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二是风险管理。目前,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只有实现系统化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具体工作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在工作系统层次之下的具体预防措施的落实。要预防事故的发生,须关注事故发生之前的风险,有效的控制不可承受的风险。 事故发生的三个主要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安全标准化建设就是:1、岗位达标,规范人的行为;2、专业达标,纠正物的状态,排查隐患;3、企业达标,完善管理制度,解决管理缺陷。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

事故预防的思想,并可以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推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对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生产有如下意义: (1)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化、量化管理,有利于夯实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的基础,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 (2)突出安全生产工作的全过程控制,有助于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形成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 (3)建立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工作机制。 (4)实现管理、场所和操作都有标准可循,以此规范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的可靠性,推动安全管理上等级、创水平。 (5)有助于形成具有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安全生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生产概念 安全,就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比如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道路交通中的人身和车辆安全等等。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安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简言之就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工作。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后者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项方

针、原则和要求,前者则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上述解释只表述了一个方面,都不够全面。 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