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语文

教案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

授课教师:陈承志

授课对象:四年级

授课时间:总计13课时

精读课文 7课时

略读课文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 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教师课堂指导,在脱离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24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记记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2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体会课文优美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古诗词积累、资料搜集、创设情境、多种形式的朗读,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读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朗读中欣赏中华语言的魅力。

4、初步学会默读,学习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读书方法,注意默读的速度。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有阅读的兴趣,通过报纸、网络等资源能自己搜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搜集五岳或者五大淡水湖的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自己处理过的信息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6、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对于春游的计划、安排,在全班商讨的基础上制定春游方案。

7、在与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树立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并能利用节假日主动走入大自然,通过自身的体会真切地表达自己的热爱、陶醉之情。

内容安排: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本只是很基础的资源,要想使教案效果更好,需要利用好课堂教案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由于本单元有要求有描写山水的古诗词搜集、五岳、五大淡水湖的相关资料搜集,所以我将充分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资源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文,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二)教案实施

1、写字教案,重在指导。

本单元需要正确书写的生字共29个,分散在三篇课文中。而且其中有些生字笔画比较稠,例如:“潭、螺、澜、瑕、攀、泰、障、浙、簇、臀、蜿、蜒、额”等生字,有的是容易和原来学过的生字弄混淆例如:“庭、峦、绵、桐、稍”。为了使孩子们能正确地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我将利用好课前预习,先让孩子们自己识记生字,组词,并通过辨析形近字组词,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同时,课堂上对于孩子提出的难写的字,以及教师的经验易错的生字重点进行指导,从字的结构搭配,各部件的位置等进行详细的指导、范写,然后学生练习,使孩子们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在互相评议的过程中,使孩子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修改,把字写美观。

2、重视课前准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描写祖国如画江山的,由于学生词汇量缺乏,对于优美的语言缺少欣赏的能力,所以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课文,课前我布置学生充分预习,争取把课文读到最熟,可以画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多读一读,圈出自己觉得用得最好的词语,说说为什么觉得最好。在教案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之前,我让学生搜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从首数之多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美,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3、课文学习,重在朗读。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的,作者用巧妙的词语、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祖国美丽的风景,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

情。为了使孩子能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在课堂上我将采用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教案方式,让孩子充分的读、悟、说、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孩子们能读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读出对语言文字的欣赏,也使孩子的语感在朗读中得以培养。

4、口语交际,明确要求

本次的口语交际主题是:“走,我们春游去”,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中,对于野外春天的变化并不熟悉,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的口语交际,我将安排在上课伊始,让学生认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白本次的交际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本组的春游计划。然后推选代表发言,评选出“最佳发言人”、“最详细的计划”等光荣称号,并在班级的评比栏进行奖励。使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计划,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倾听和质疑能力。

5、习作练习,重在具体

本次的习作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是一篇写景作文。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完成习作,首先,我会带领孩子们回顾学过的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及近等。在此基础上,引领孩子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学校的变化,然后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在交流的时候,引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自己看到的画面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式和举例子、摹状貌、列数字等常用的说明方式说具体、形象。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让孩子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进行作文评讲,使孩子们修改自己作文中的明显问题。

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即对每个教案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予随机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3、评价形式多样化。本单元,我们将完成搜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五岳、五大淡水湖的相关资料,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评比,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视野,思想受到熏陶,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分项实施评价:

识字写字:

1、生字表中共有24个字要求会读,29个字要求会写。

2、对于会认的字:我将通过自学、随堂认读、检查读文,了解

学生的掌握情况,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师评。

3、对于会写的字:①将通过每课的小字作业进行练习、展示,采用等级评价。②通过单元词语默写、展示,采用百分制评价。③单元纸笔测试,百分制评价。

阅读:

朗读。主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检查来完成。课前预习主要是检查课文是否读的正确、通顺,采用自评和家长评价;课堂检测,主要是通过随堂朗读,讨论交流、发言等环节,采用同伴评价和老师评价。

写作:

本次的习作,主要评价学生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习作的要求,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描写具体。将采用口头、书面、展示等形式评价。

口语交际:

本次的口语交际,主要从学生课堂上能否主动表达、表达得是否清楚,计划是否合理、详细,以及能否认真听别人发言,或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交流等,进行自评、生生互评、师评。最终评出“最佳发言人”、“最详细的计划”等光荣称号,并在班级的评比栏进行奖励。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山亭区冯卯镇明德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神兆美 设计日期:2020年2月9日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要求会写8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硬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操作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减少机械的抄写词语以及单字抄写,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6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二、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外国名篇名著;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六、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136课时 设计者:刘璐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古寺小学 目标 (一)学生自学认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要认的字,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除课堂生字学习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 (二)用普通话通过朗读、默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三)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想法。 (四)通过观察、阅读、分享讨论积累习作素材,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写完以后读给同学、家长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五)通过交流讨论、欣赏朗诵、知识竞赛等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内容 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采用学生默读,提问质疑,小组交流的方式。 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 第1组春天里的发现1 《观潮》 2 第5组 热爱自然 了解自然 17 《长城》 2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2 18 《颐和园》 2 3 《鸟的天堂》 2 19 《秦兵马俑》 2 4* 《火烧云》 1 语文园地五 3 语文园地一 4 复习检测 2 复习检测 3 第2组奉献与关爱5 《古诗两首》 2 第6组 培养优秀的 品质 20《古诗两首》 2 6《爬山虎的脚》 2 21《搭石》 2 7 《蟋蟀的住宅》 1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 现》 1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1 语文园地二 4 语文园地六 4 复习检测 3 复习检测 3 第3组爱祖国爱家乡9 《巨人的花园》 2 第7组 要正确 看待问题 善于思考 25 《为中华之崛而读书》 2 10*《幸福是什么》 2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 11《去年的树》 2 27* 《乌塔》 2 12* 《小木偶的故事》 1 28*《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 2

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音乐第一学期课程纲要 实验小学:冯珂课程材料: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一.学习目标: 以音乐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其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了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使其中多数人在今后能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欣赏者或爱好者。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共有八课,分别是《水乡》、《国歌》、《月夜》、《快乐的课间》、《妈妈的歌》、《少年的歌》、《回声》、《童心》。其中歌曲有《采菱》、《柳树姑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愉快的梦》、《哦,十分钟》、《大家来唱》、《摇篮曲》、《摇篮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友谊的回声》、《山谷静悄悄》、《荡秋千》、《小孩世界》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和外国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赏有《采茶舞曲》、《渔光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小夜曲》、《月亮月光光》、《梦幻曲》、《乒乓变奏曲》。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二.学习主题及课时安排 第一课:《水乡》3课时 聆听《采茶舞曲》表演《采菱》 聆听《洪湖水浪打浪》表演《柳树姑娘》 聆听《渔光曲》编创《远航》 第二课《国歌》2课时 聆听《国歌》四种形式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一、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体系 (一)汉字芳草地 1、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 2、形近字 (1)绵—棉亭—停潭—谭螺—摞谐—偕漓—璃瑕—假桨—奖攀—樊峦—恋骆—络障—彰佛—拂臀—殿稍—梢擦—察 (2)维—唯货—贷码—蚂捎—稍拨—拔悔—诲尊—遵沃—跃堪—勘锤—捶配—酝 (3)添—舔训—驯绽—定酷—配愉—偷拆—析伐—筏厂—广煤—媒睁—挣 (4)盲—育梭—唆瞌—磕悄—俏弧—孤翔—羚权—杈袅—袭蛾—娥骚—搔扰—拢截—裁茁—拙撼—撼 (5)削—消喂—偎踢—惕枪—抢防—仿呻—神卓—桌凯—铠征—证济—挤硕—颁贡—巩罪—罚恶—哑勇—涌吁—呼健—建康—慷 (6)榆—愉账—帐聒—恬魂—魄缕—搂颇—坡愁—揪慈—磁呜—鸣稠—绸愈—愉谓—猬梳—流衰—衷绢—捐侨—桥 (7)帝—帘租—阻振—震巡—训嚷—壤妇—归惩—症踊—拥铿—将效—较篇—编赛—塞翻—番燥—噪拂—佛缩—宿晖—辉糊—湖 (8)港—巷茶—荼壶—壹缸—缺赏—裳绣—锈徽—微聋—茸 3、难写易错的字 澜攀筏浙簇臀擦拨逊惫堪款瘦锤溢啸添覆凝酷拆盲畅磕瞬弧袅骚截塌蠢甩勃滚毁惯卓畔聒衰嚷铿锵赛翻萨徽 4、多音字圈 卷转饮重华泊据把闷削难扎悄弹铺钉还弹拧吁分抹娜的 (二)词语百花篮 1、比较难理解的词语 兀立嶙峋蜿蜒明艳梦寐以求疲惫不堪狼吞虎咽将心比心洋溢突如其来不假思索栩栩如生屡屡重见天日轻蔑兴致勃勃推推搡搡巡弋不速之客婀娜耀武扬威铿锵有力红眼病胆大妄为全神贯注仪态端庄泉白如玉一丝不苟赏心悦目狰狞 2、重点理解的词语 无瑕罗列屏障明艳高耸拔地而起奇峰罗列拮据精湛器重尊严馈赠梦寐以求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洋溢允许增添隆冬训斥狂风大作呼啸诧异斥责流连穿梭流畅捐赠骚扰震撼遗憾悄然瞬间灵性重见天日沉寂盘问呻吟凝神维护壮烈圣坛呼吁垂头丧气聚精会神永驻人间幽芳漂泊唯独骨气梳理 3、积累的词语 (1)叠词 AABB式: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勤勤恳恳蹦蹦跳跳磕磕绊绊 模模糊糊断断续续飘飘悠悠歪歪斜斜模模糊糊

六年级语文课程纲要-明德小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题目: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语文部编教材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123课时 设计者:六年级语文教师 一、课表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阅读】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落实到文本当中应该为阅读时能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习作】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落实在本单元习作当中应该为: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的详细一些。) 【诗词或诗歌】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运用古诗“四步法”共同学习)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二、教材分析: 部编班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其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为了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丁香结》、《夏天里的成长》、《京剧趣谈》、《伯牙绝弦》等。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全册要求会写 180 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采用在生字的头顶上直接注意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大 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400个左右。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 3.能在阅读和作文中使用字典解决有关字词的疑难问题。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初步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端正,纸面干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参加讨论,能听出同学发言中的问题。 7.养成专心听、认真思考的习惯。 8.参加讨论能主动发言,能用普通话讲清自己的意思。能复述课文。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9.当众说话,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四、阅读 1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12.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找出课文中重点的词语和句子。 13.能初步了解段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学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14.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 15.学习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提出问题。 16.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五、作文 17.练习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18.初步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学写书信。 19.学习使用顿号。 20.能修改有错误的句子。能理顺段落错乱的短文 轩辕小学2015——2016学年度教学大纲 四年级语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生 课时:116 设计者: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七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中人文主题分别是:乡村生活,科普文,现代诗,作家笔下的动物,儿童成长,人物品质,中外经典童话。另外一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五单元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本册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与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套教材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2、加强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与用于自我表达,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学习目标 (一)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能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用硬笔书写成段文字,做到书写美观。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5、能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6、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8、能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9、诵读优秀古诗文,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文大意。 10、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学科《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唐庄乡第五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设计教师:李博 适用年级:四年级语文下册日期:20XX年9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编写指导小组:朱少英李博屈海霞翟六轻 ●授课时间:课文54课时 古诗词及课文背诵8课时 综合性学习10课时 口语交际8课时 习作14课时 机动时间18课时 总计112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思想教育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良好习惯。 3、语文课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识字与写字 (1)能准确认读2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00个。 (3)能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要求写字姿势正确,字体写得正确、工整、整洁。 (三)阅读 (1)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做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凭借语言文字归纳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 (8)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四)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留心周围的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2)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练习相互交流,评改习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复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听到、看到的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课文49课时 习作14课时 练习21课时 综合性学习3课时 机动时间24课时 总计108课时 一、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14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

小学语文四上课程纲要2014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155课时 设计者: 背景 经过了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增强。多数学生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些学生作文能力强,写作时洋洋洒洒,把作文作为一种乐趣,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因此本学期教学中要继续强调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的能力。同时,结合学校的研究主题,着力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目标 (一)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和句子含义,并学会运用文中语句。 (二)在实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的同事,加强默读的训练。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内容”、“入情入境地读书”等多种方法,加强朗读训练。 (三)在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四)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指导学生学习写简短的书信。在习作以后的交流与展示中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内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单元导语、连接语、泡泡语、课后习题、教材后附有的八篇选读课文。 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教学挂图、同步阅读、教学录音带、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同步练习、课外读物:《格林童话》、《昆虫记》、《爱的教育》和推荐读物。 (二)教/学活动 1.识字与写字:自主学习200个随文要认的字,会正确书写200个生字。注意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生字。会写的字用识字规律认记。 2.阅读理解:18篇精读课文学习时要根据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文中喜欢的部分。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14篇略读课文学习时先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从内容和表达方法两方面讨论、交流学习课文。 3.四次小练笔:分别是“与课文人物对话”、“记一次游览活动”、“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记录父母有关科技变化的谈话”,这些以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练习。同时,结合第二组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进行观察记录活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与准确生动记录的能力。 4.习作:教材中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写想象。安排的写一处自然景观、写观察中的发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导游词、写成长故事,都是练习写实;写童话、看图作文、写奇思妙想,都是练习写想象。对于写实的习作,要强调如实表达,就是要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反映真实的生活。切实提高学生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和记实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对于写想象的习作,则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5.口语交际:四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式交流。有的以交流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讨论为主,如,讨论如何保护文物;有的要模拟生活情境练习交际,如,感谢和安慰;有的带有比赛游戏的性质,如,看图比眼力;还有的是讲故事、演短剧,如,第三组的讲童话、演童话,第七组的讲成长的故事、演成长的故事。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上出特色。如,进行以交流为主的口语交际,首先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讲清楚;还要设法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以感谢和安慰为题的口语交际,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回忆,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学校或班上发生的具体的相关实例引入教学,面对面地感谢、安慰,或模拟情境表示感谢、进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

四年级校本课程纲要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走进郑韩文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走进郑韩文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教学课时:3课时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设计者:郎娅楠 一、课程目标: 1、提高对历史文物的观察鉴赏能力,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感悟古代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搜集历史文物,让学生了解郑韩文物的相关知识,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弘扬优秀文化,开拓视野。 2、历史文物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武器、生活器具和各种艺术品等。要想对文物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文物的时代、类型、特点、结构……。 3、了解文物的基本特性如:木、石、骨、蚌耒耜、蚌镰等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铜、青铜很少用于农业生产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铁耙、镰、锸、锄、铲等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4、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通过“甲骨文字觅趣”课程的学习,不仅了解甲骨文字发展、演变的过程,而且在积累了部分文字的基础上能根据造字法进行分类、筛选,通过对比选择我们最常用和便于书写的甲骨文字来。

5、方法与能力方面:在学习、开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网络资源、书本信息、实物材料、教师资源来学习更多的甲骨文字,学会剪报、上网、实物考察、识别和加工整理的多种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甲骨文字的学习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敢于探索。 二、课程教学实施: 1、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开拓学生视野。实践活动:参观历史博物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主题活动:组织一次文化节,定期开展宣传周,校园张贴宣传,主办学习园地,布置一次学校宣传栏,特色板报设计,创意墙报制作,设计班级牌、教室编号,学生自制卡片,学生进行书签制作,安排一次学校橱窗展示,参与舞台展示,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社会调查: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校内外人群对甲骨文的知晓程度及宣传意见和宣传渠道,采取有效的方式对甲骨文字学进行宣传,使之从校内走向校外,让更多的人了解郑韩文化。 3、各课题组成员对学生掌握的相关资料进行有目的的归类和筛选,力主做到精选材料,重点突出,去伪存真; 4、教师对学生遇到或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各课题组成员选出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精选案例进行交流,互通有无,相互借鉴,进一步指导学生,充实已经完成的内容,编写课程教学的内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117课时 设计者: 一、课程背景 1.课程标准

全册有27篇文章,共八个单元,其中有9篇略读课文。每个单元基本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部分组成,教材共八个专题,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其人文主题分别是:“触摸自然”、“革命岁月”、“小说”、“保护环境”、“艺术之美”、“走进鲁迅”。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其中,“口语交际”不是每单元都有,每学期会有一个单元后面会安排一个“快乐读书吧”。教材新增第三单元的非连续性文本《故宫博物院》、第四单元的小说,第四单元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第七单元的文言文,增加了名人主题以及书法、戏剧等题材的文章。 3.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3. 学习能力 通过五年的学习,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学习自主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猜想新鲜词句的意思;大部分学生有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我校主题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阅读量也达到了课标的要求,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及体会思想感情;大部分学生能用口头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且学生基本能够按照习作要求完成习作。在涉及的读写结合点方面,学生不能自主挖掘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需要老师指导点拨,例文示范,学生能结合训练点进行练习。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运用。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自主查字典、教师指导示范、同桌互助、交流展示等活动,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本册一类生字180个,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提高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自由读、默读、略读、圈画、批注、交流感受等活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点面结合的基本表达方法;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体会人物的内心;了解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 五下第一单元: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五下第二单元: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五下第三单元:主持讨论时,要引导每个人发表意见。 五下第四单元: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五下第五单元: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 五下第六单元: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 五下第七单元: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五下第八单元:用心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说清楚想法和理由,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六上第四单元: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 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六上第六单元:讨论时,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意见,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六下第四单元:想清楚重点说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六下第五单元: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抓住漏洞进行反驳。 综合性学习 小综合 三下第三单元:收集传统 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 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四下第三单元: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五下第三单元: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小综合 六上第三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 小综合 六下第六单元: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设计日期:20 13年10月25日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程名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课文56课时 综合性学习4课时 口语交际8课时 习作16课时 语文园地16课时 总计99课时 一、学生、教材及其它背景资源分析 1、学情分析:根据对原二年级任课老师的调查,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看来学生学习情况一般,其中有的同学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各方面表现突出。有的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多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的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差。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生在认字识字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二年级的生字都是在课堂上老师一个一个地教的,到了三年级由学生自己来学,很多学生不太适应。从以往三年级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在书写上出现种种问题,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有些学生的字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小,每读一篇课

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在习作方面,更是刚刚入门,尽管不少孩子都能写下几句通顺的话,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没有顺序,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不会写具体。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2、教材基本结构及特点简要分析: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有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通过班内讨论交流,课件展示,使90%的学生能大致了解课程内容,并能清楚各单元的主题。 2、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明确本学期自己在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六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3、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能明确在评价“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六个方面时具体要怎么评价。 4、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70%的学生能大致理解老师在本学期要采用的教学方式。 5、通过此次课程纲要分享课,使学生对全册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明确本学期自己在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六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难点: 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能明确在评价“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六个方面时具体要怎么评价。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特殊的课,叫做《课程纲要分享》(提前板书)。大家肯定对“课程纲要”一词感到陌生,那么,什么叫“课程纲要”呢?简单来说,课程就是我们学习的某门学科,纲要就是主要内容,连起来就是学科的主要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对我们这册书以及我们本学期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了解课程内容 1、想知道这本书中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吗?请大家认真翻阅课本,看看自己都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学生翻书,老师巡视) 从大家认真翻书的样子,我看出了大家对我们这册书的喜爱与期待。那么,我们这册书中到底有哪些“宝藏”呢?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指名回答,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2、老师总结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课件展示)本册有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共安排了7个单元。其中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其中口语交际7个。本册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 具体内容,请看大屏幕。(指名分别读出如下内容:学习习惯、单元主题、24篇课文、7个习作、7个口语交际、以及对于生字词的要求)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期学期《课程 纲要》 白坪乡中心小学 刘铁山 2014.9.1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期学期《课程纲要》 学校:白坪乡中心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设计教师:刘铁山 设计日期:2014-9-10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时:课文 50课时 综合性学习 4课时 口语交际 8课时 习作 16课时 语文园地 16课时

总计 94课时 一、学生、教材及其它背景资源分析 1、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看来学生学习情况一般,其中有的同学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各方面表现突出。有的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多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的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学习成绩很差。三年级的生字已经放手让他学生自己来学,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少部分学生还需要指导。从以往三年级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在书写上出现种种问题,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有些学生的字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自觉性不强,且无人监督、辅导,造成每读一篇课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在习作方面,虽然有了三年级的习作基础,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内容过于枯燥,不会把内容写得具体生动。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2、教材基本结构及特点简要分析: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有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

小学四年级英语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英语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42课时 设计者:李彩霞 日期:2017年2月 在小学阶段,由于生理特点,女生对语言的学习比男生快很多,课堂中经常举手的大多数都是女生。四年级的学生大概处在十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的事物所吸引。所以他们对课件里的动画和会动发声的教具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本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因此,本期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各个知识点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学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启发,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习的学习质量。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语音、语调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本学年应达到以下目标: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 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内容 单元题目话题课时 Unit 1 My school 学校教室、场馆名称及相应位置。 6 Unit 2 What time is it? 学习时间的表达及描述不同时间 进行的日常活动。 6 Unit 3 Weather 谈论不同地方的天气 6 Recycle 1 综合运用1-3单元的主要语言进行 有实际意义的交流。 3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六年级下册)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108课时 设计者:嵩山路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 授课时间:课文 38课时 古诗词背诵 5课时 综合性学习 15课时 口语交际 5课时 习作 11课时 回顾拓展 10课时 机动时间 24课时 总计 108课时 一、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 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

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8.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