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性质和检测方法

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性质和检测方法
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性质和检测方法

四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就是由放线菌产生得一类广谱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具有菲烷得基本骨

架。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赶早状态下比较稳定,但遇日光可变色。在酸及碱性条件下都不够稳定,易发生水解。四环素类药物主要有以下化学性质:

1、酸性条件下不稳定:C-6羟基与C-5α上得氢正好处于反式构型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

无活性橙黄色脱水物。

在pH2~6条件下C-4位二甲氨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得差向异构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土霉素由于存在C-5羟基与C-4二甲氨基之间形成氢键,4位得差向异构化比四环素难。而金霉素由于C-7氯原子得空间排斥作用,使4位异构化反应比四环素更容易发

生。

2、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具有内酯结构得异构体。

3、与金属离子得反应: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四环素化学结构

本品为黄色结晶形粉末,无臭,空气中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硫酸及氢氧化钠,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pH2以下溶液不稳定,碱性溶液中很快破坏。

土霉素

子式C22H24N2O9,分子量460、45。又称地霉素、氧四环素。就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微苦。有二个分子结晶水。熔点181~182℃(分解)。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与乙二醇,不溶于氯仿与乙醚.在空气中稳定,遇强光颜色变深。在碱性溶液中容易破坏失效.

化学结构

金霉素

子式C22H23ClN2O8,分子量478、87。又称氯四环素,就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金黄色结晶.无臭味苦.熔点168~169℃。一般医药上用其盐酸盐.熔点210℃(分解)。微溶于水与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与氯仿。见光颜色变深。在空气中与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化学结构

强力霉素

强力霉素就是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可以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其性状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臭,味苦.在水中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氯仿中不溶。

氯霉素

性状 :白色针状或微带黄绿色得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中易溶.在干燥时稳定,在弱酸性与中性溶液中较安定,煮沸也不见分解,遇碱类易失效。

化学结构

妥布霉素

硫酸卡那霉素

颖,固相微萃

取—毛细管电

色谱测定痕量

有毒物质研究

,苏州大学

分析化学学位

论文,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本版编辑: 四川畜牧兽医 2007年第12期 综述 直接的影响。其中RS-2与RS-4菌株具有较广的耐药性,在研制微生态制剂或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上有更好的使用价值,能达到较好的互补效应。3.3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是运用有益的活菌制剂来调节机体的微生态平衡,活菌的数量直接影响益生菌剂的使用效果。本试验发现一些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对乳酸杆菌大部分菌株和芽孢杆菌都敏感。因此,当用猪源乳酸杆菌及植物源乳酸杆菌等菌株研制微生态制剂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接触这些抗菌药物,以免杀死活菌使制剂失去效用。4结论本试验以6株猪源乳酸杆菌、1株植物源乳酸杆 菌以及4株芽孢菌对32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猪源乳酸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达31.25%~53.13%。所有猪源乳酸菌对复达欣、头孢他啶、头孢氨苄、苯唑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头孢噻肟、青霉素、杆菌肽等不敏感;其中对RS-2和RS-4株菌不敏感的药物达17种之多,可以作为本项目的新型益生素进行深入研究。植物源乳酸杆菌仅对10种药物有耐受性,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极敏,与猪源乳酸菌存在明显差异,不适合作为新型益生素应 用,但可用于后续课题的优化组合对比试验。芽孢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只有杆菌肽抑菌圈为零,可用于后续课题的对比及优化组合试验。■参考文献(略) 目前国内外已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为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各种新型研究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为我国开展进一步的残留监测提供参考,现将国内外有关的残留检测方法综述如下。1残留标准和休药期 为了避免消费者受到抗生素残留的危害,各国都制定有各种抗生素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我国对 牛乳中的抗生素残留问题一向非常重视,早在1982 年,卫生部颁布的《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说明:应用抗生素期间和停药后5d的乳汁不得食用。2001年9月,农业部发布《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的行业标准,并于10月正式实施,该标准也要求鲜牛乳中“抗生素不得检出”。早在1973年欧共体就规定:禁止使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我国《关于出口动物性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量和生物毒素检验方法标准摘要》中规定:青霉素的残留按SN0539-1996标准应小于0.025IU/g。对无公害肉产品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3-2001)中的规定:青霉素在牛羊猪的肌肉、肝、肾中的残留应≤0.05mg/kg。 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中,根据各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吸收转化效率和半衰期的差异以及不同食品动物的代谢速度,对休药期作了具体的规定: 注射用青霉素G(钾、钠):弃奶期3d;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苄星青霉素G):兽药规范78版,牛、羊 收稿日期:2007-09-10 作者简介:秦川(1982-),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预防兽医学。 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类 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秦 川,田晋红 (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北碚400716) 中图分类号:S85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64(2007)12-0024-03 摘要: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给畜牧业带来巨 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残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包括两方面内容: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和休药期;国内外关于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如: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等。 关键词:青霉素;动物源性食品;残留;休药期;检测方法 ###############################################曾宪春24

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1微生物检测法 微生物检测法是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其测定原理是根据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来定性或定量确定样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如纸片法(PD)、TTC法、拭子法(STOP)等。采用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缺点是:(1)时间长;(2)显色状态判断通过肉眼辨别,易产生误差,对微红色者无法做出准确判断;(3)操作复杂。优点是费用低,一般实验室都能操作。其中,纸片法和TTC法是牛奶中药物残留检测的两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法。 3.1.1纸片法 纸片法,即PD法(Paper Disc)。常用的纸片法有枯草杆菌纸片法和嗜热脂肪杆菌纸片检测法。这两种方法主要用来检测牛奶中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操作过程基本相同,而选用的菌种不同。枯草杆菌纸片法检测的结果易出现假阳性,为了确定阳性物质是否为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对加热后的乳样用青霉素酶处理,以灭活乳样中的青霉素。然后再行检测,检测限可达0.01 IU/mL。而嗜热脂肪杆菌纸片检测法不仅用于检测奶样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能暗示是否还存在其它抑菌物质,检测限可达0.008 IU/mL以下。一般在4h 内即可获得结果。因此,在实践中嗜热脂肪杆菌纸片法比枯草杆菌纸片法应用更为广泛。此外,神保胜彦(1991)对纸片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改进后的纸片法不仅能够确定抗生素的种类,而且提高了检出率和准确性,氯霉素最低检出量0.01mg/kg,土霉素0.05mg/kg,链霉素1mg/kg,红霉素0.05mg/kg,青霉素0.0025mg/kg。 3.1.2 TTC法 TTC法,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 tripheye tetrazolium chloride),是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查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GB5409—85)。该法简便、快速,无需特殊设备,3~4h可见报告,很适合牧场、乳品厂及食品卫生检测部门采用。检测各种抗生素所用的TTC法试验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量)分别为:青霉素0.004 U/mL,链霉素0.5 U/mL,庆大霉素0.4 U/mL,卡那霉素5 U/mL。 目前趋向研究更为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美国和加拿大,使用拭子法和牛的抗生素和磺胺实验法(CAST)。此外,美国近年来补充的一个新的实验方法-快速抗生素筛选法(FAST)。尽管这些快速微生物检测法有时会产生一些假阳性,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允许的;如产生这类情况,可进一步做确证实验。 3.2理化检测法 理化检测方法是利用抗生素分子中的基团所具有的特殊反应或性质来测定其含量,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技术等等,能进行定性、定量和药物鉴定,敏感性较高,但有的检测程序较复杂,有的检测费用较高。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面,最常用的理化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和联用技术。 3.2.1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理化检测方法,它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分离速度快、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包括高极性/离子型待测物和大分子物质,均可用HPLC进行测定。HPLC的分离机制与常规柱色谱相同,但填料更加精细(ф 5~10μm),需高压泵推动,柱效高(105塔板/m),速度快,灵敏度与GC相近。与GC相比,HPLC流动相参与分离机制,其组成、比例和pH值等可灵活调节,如离子对色谱、胶束色谱、手性分离色谱等,使许多极难分离的待测物得以分析。反相HPLC发展最快,目前已成为大多数抗生素残留的常规分析方法。主要原因是:(1)化学键合固定相(C18或C8)性质稳定,不淋失;(2)使用水、甲醇或乙腈等水溶性有机溶剂作流动相,不干扰紫外检测,成本低;(3)样品中极性杂质先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 徐州市畜禽水产品检测中心 摘要:抗生素在畜牧业中广泛应用,这造成了牛奶中大量残留抗生素。本文论述了牛奶中残留抗生素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并列举了目前较为流行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介绍了其检测原理。为了了解徐州市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情况,随机抽取样品40份,分别采用TTC法和纸片法对样品进行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以农业部2001年发布的无公害食品牛奶中“抗生素不得检出”为判断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牛奶中有部分牛奶存在抗生素的残留。 关键词:牛奶,抗生素残留,国标TTC,微生物法 Assay on Residue of Antibiotics in Milk Abstracts: Antibiotics are used in stockbreeding abroad, and It is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residue of antibiotics in milk. The reason and hazard of antibiotics residu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kinds of popular antibiotics screening test are listed and their principle is introduce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know the situation of antibiotics residue in milk from Xuzhou, we selected 40 samples at random. And detected the residue of antibiotics in milk by TTC and paper disc. Antibiotics should not be detected from milk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issu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n 2001, but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due of antibiotics in milk from Xuzhou is higher. Key words: milk, antibiotics residue, TTC, microbial test 抗生素是治疗动物疾病的常用药物,并作为饲料成分被广泛使用。但抗生素容易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残留,经过食用后进入人体,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目前人们对牛奶的消费量越来越大,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会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也会对牛奶发酵过程的发酵剂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牛奶变质造成经济损失。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一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情况的简介 1抗生素的种类介绍 抗生素类是主要的兽药添加剂和兽药残留物质,约占药物添加剂的60%,在世界及我国的农产品或食品进出口贸易中,常需检测的抗生素残留主要有以下六类: ⑴内酰胺类: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也能有效抑制抗革兰氏阴性细

抗生素检测方法

由于抗生素在废水中的浓度相对较低,所以抗生素的检测一般都是微量或是痕量分析,常采用具有高灵敏度的仪器进行检测。各研究机构对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主要有色谱法和其联用技术、酶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色谱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法(LC)在废水抗生素的检测中是最常见的,LC具有分离效能好,检测速度快且重现性好的特点。LC法所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以及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联用检测技术是最早用于环境中抗生素的分离检测,由于其操作简便以及成本低,被用于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因为其检测限低所以也被用于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通常对本身具有荧光性的抗生素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可以直接检测出,但是对于本身不具有荧光性或荧光性差的抗生素,需要对其衍生化来提高目标物的荧光特性以便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色谱可以用于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可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定性较困难,质谱仪能够对单一组分提供高灵敏度和特征的质谱图,但对复杂化合物无分析能力。所以将色谱与质谱进行联用(或是串联质谱),对复杂化合物中微量和痕量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畜禽废水中有多种类的抗生素同时存在,利用色谱和质谱的联用技术可以提高抗生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可靠性、准确性、灵敏度。 酶免疫分析方法 酶免疫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前处理简化,分析成本低、灵敏、特异性强、检测快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等,而且可以同时测定几个样品,但是酶免疫分析方法对试剂的选择性高,很难同时分析多种成分,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分析分子量很小的化合物和不稳定的化合物有一定的困难。 用酶免疫分析方法试剂盒检测地表水、地下水中的四环素和泰勒菌素,检测分别为0.05μg/L,0.1μg/L。其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低、检测快,可用于水中的四环素、氯四环素、泰勒菌素的初筛检测。

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性质和检测方法

四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具有菲烷的基本骨架。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赶早状态下比较稳定,但遇日光可变色。在酸及碱性条件下都不够稳定,易发生水解。四环素类药物主要有以下化学性质: 1.酸性条件下不稳定:C-6羟基和C-5α上的氢正好处于反式构型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无活 性橙黄色脱水物。 在pH2~6条件下C-4位二甲氨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的差向异构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土霉素由于存在C-5羟基与C-4二甲氨基之间形成氢键,4位的差向异构化比四环素难。 而金霉素由于C-7氯原子的空间排斥作用,使4位异构化反应比四环素更容易发生。 2.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具有内酯结构的异构体。 3.和金属离子的反应: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四环素化学结构 本品为黄色结晶形粉末,无臭,空气中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硫酸及氢氧化钠,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pH2以下溶液不稳定,碱性溶液中很快破坏。 土霉素 子式C22H24N2O9,分子量460.45。又称地霉素、氧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微苦。有二个分子结晶水。熔点181~182℃(分解)。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和乙二醇,不溶于氯仿和乙醚。在空气中稳定,遇强光颜色变深。在碱性溶液中容易破坏失效。 化学结构 金霉素 子式C22H23ClN2O8,分子量478.87。又称氯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金黄色结晶。无臭

味苦。熔点168~169℃。一般医药上用其盐酸盐。熔点210℃(分解)。微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和氯仿。见光颜色变深。在空气中和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化学结构 强力霉素 强力霉素是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可以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其性状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臭,味苦。在水中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氯仿中不溶。 氯霉素 性状:白色针状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中易溶。在干燥时稳定,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安定,煮沸也不见分解,遇碱类易失效。 化学结构 妥布霉素 硫酸卡那霉素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 随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奶牛疾病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生鲜牛奶中抗生素的来源主要是:第一,治疗泌乳期病牛时使用的抗生素会从奶牛体内移行到乳腺残留进入牛奶中,资料表明治疗后的奶牛,其挤出的牛奶5天内都有抗生素残留;其二,为了预防奶牛疾病并提高产量,在奶牛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也会造成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第三,由于牧场管理不善,挤奶、储奶没有严格的卫生制度和配套的设施,人为添加或造成牛奶抗生素的污染。 牛奶中含有抗生素,不仅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对乳品加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无法生成酸奶和奶酪)。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除了要做好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正确挤奶和预防疾病外,还要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按国标中有关规定,用药后的奶牛5天后所产的牛奶才可作为原料乳,并且要检测其残留。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EC)及美国的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等对食品中抗生素最大残留量都有明确的规定,我国也有鲜奶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标准(—94)。 目前,鲜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三类:生物测定法(微生物测定法、放射受体测定法)、免疫法(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理化分析法(波谱法、色谱及联用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TTC法 TTC法是我国鲜奶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标准(—94)的检测法,属生物检测法。其测定原理基于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如果牛奶中含有抗生素,则加入菌种(嗜热链球菌)经培育~3小时后,加入TTC指示剂(三苯基四氮唑)不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样品呈无色状态;如果牛奶中不含抗生素,则样品呈红色.这样实验后样品颜色不变的为阳性,样品染成红色的为阴性。 TTC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菌液制备:将单菌种(嗜热链球菌)以脱脂乳为培养基,在36±1℃培养箱中培 养15小时后,再以脱脂乳以至于1:1稀释待用; 2.取待检样液9mL,在80℃水浴加热5分钟后冷却到37℃以下,加活菌液1mL,在36℃±1℃水浴2小时,加入4%的TTC指示剂, 36℃±1℃水浴培养30分钟; 3.若样液颜色不变为阳性,呈红色为阴性;若阳性的样液,再置于水浴中培养30 分钟,不显色的为阳性,呈红色为阴性. TTC法测定各种抗生素的灵敏度为:青霉素:4ppb,链霉素:500ppb,庆大霉 素:400ppb,卡那霉素:5000ppb.它具有费用低,易开展的优点;缺点是耗时长,要求操作人员需有一定专业知识且实验过程中菌液的制备、水浴过程控制都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易出现假阳性,以致出现检验结果的不稳定性。Delvotest sp法(戴尔沃检测法) 该法最早在香港传到广东的,其使用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要求广东出口的生奶必须“无抗”且要求采用Delvotest法检测。该方法也是生物测定法,其试剂是由荷兰DSM公司生产并由AOAC认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嗜热芽胞菌在64℃条件下培养~3小时后会产酸,酸引起指示剂BCP(溴甲酚紫)变为黄色;若牛奶样品中不含抗生素,培养后样品呈黄色,如样品中含有抗生素, 嗜热芽胞菌生长受到抑制而无法产酸,指示剂将不变色.

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仪的研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 (1) 1.1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4) 1.3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5) 第2章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原理与方案介绍 (7) 2.1引言 (7) 2.2免疫胶体金层析试纸工作原理 (7) 2.3光学基本原理 (9) 2.3.1加法混色与减法混色 (9) 2.3.2 RGB颜色模型 (10) 2.3.3胶体金光学特性 (10) 2.4功能需求分析 (11) 2.5系统总体方案 (11) 2.5.1试纸条种类标识条的颜色信息采集 (12) 2.5.2显色区域的图像信息采集 (13) 2.6主要器件选型 (14) 2.6.1图像采集传感器 (14) 2.6.2处理器选型 (15) 2.7本章小结 (16) 第3章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17) 3.1引言 (17) 3.2硬件设计 (17) 3.2.1 STM32F207VGT6资源分配与最小系统设计 (18) 3.2.2电源模块设计 (20) 3.2.3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23) 3.2.4液晶屏与触摸屏硬件设计 (24) 3.2.5 USB设备硬件设计 (24)

抗生素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

抗生素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追求效益最大化,抗生素的 使用越来越普遍,如用抗生素治疗奶牛的乳腺炎;畜禽养殖户在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激素,提高种畜的抗病能力和食欲;水产养 殖用户为了让大闸蟹加快脱壳过程、长得肥大生猛,给蟹喂食大 量抗生素和激素等。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据统计每年约有6000吨抗生素用于饲料添加剂,占全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50%。 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专家指出,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时常摄入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可使某些菌株产生耐药性,从而带来预防与治疗某些人畜疾病的困难。如果长期食用抗生素残留的食物,可造成人体中一些非致病菌的死亡,使菌群平衡失调或引起核黄素缺乏症和紫癜性损伤。特别是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两年前,四川资阳地区曾暴发猪链球菌疫情,微生物专家李明远教授认为,很可能是养殖业者长期在猪饲料里滥用抗生素导致的。 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世界各国均对抗生素的使用量提出严格标准,欧盟的标准比日本和美国的标准更加严格,限量值更低,我国要想保障本国食品安全并出口产品到上述国家,就必须加强我国的自身的检测能力。 一般来说,肉类(畜禽),鱼虾(水产),蛋类,奶类,饲料、蜂蜜等产品需要进行抗生素检测,常用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或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微生物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方法。 色谱方法是一种理化检测方法,一般要经过样品的提取、脱蛋白、离心、层析柱净化、衍生化等步骤,能检测抗生素的具体含量,敏感性较高,但检测程序复杂,费用较高,需购买色谱仪等检测设备,不适合小型检验室。 微生物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方法属于筛选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消耗成本低,不需要购买大型仪器,但阳性结果需要其他方法进行确认。酶联免疫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下面针对微生物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性质和检测方法

四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就是由放线菌产生得一类广谱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具有菲烷得基本骨 架。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赶早状态下比较稳定,但遇日光可变色。在酸及碱性条件下都不够稳定,易发生水解。四环素类药物主要有以下化学性质: 1、酸性条件下不稳定:C-6羟基与C-5α上得氢正好处于反式构型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 无活性橙黄色脱水物。 在pH2~6条件下C-4位二甲氨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得差向异构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土霉素由于存在C-5羟基与C-4二甲氨基之间形成氢键,4位得差向异构化比四环素难。而金霉素由于C-7氯原子得空间排斥作用,使4位异构化反应比四环素更容易发 生。 2、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具有内酯结构得异构体。 3、与金属离子得反应: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四环素化学结构 本品为黄色结晶形粉末,无臭,空气中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硫酸及氢氧化钠,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pH2以下溶液不稳定,碱性溶液中很快破坏。 土霉素 子式C22H24N2O9,分子量460、45。又称地霉素、氧四环素。就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微苦。有二个分子结晶水。熔点181~182℃(分解)。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与乙二醇,不溶于氯仿与乙醚.在空气中稳定,遇强光颜色变深。在碱性溶液中容易破坏失效. 化学结构 金霉素 子式C22H23ClN2O8,分子量478、87。又称氯四环素,就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金黄色结晶.无臭味苦.熔点168~169℃。一般医药上用其盐酸盐.熔点210℃(分解)。微溶于水与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与氯仿。见光颜色变深。在空气中与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化学结构 强力霉素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管碟法)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 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比较多,一般可以分为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两种方法配合等四大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生物学方法以抗生素的杀菌力作为衡量效价的标准,其原理恰好和临床应用于的要求一致这是它的优点;又其灵敏度较高,需用检品的量较小,也是其它方法所不及的。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常用的有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或称渗透法)。 稀释法这一方法是用培养基将检品抗生素稀释到各种浓度,并依次分装到一系列的容器内,再加入等量“试验菌种”菌种菌液,并放在37 ℃保温箱内培养一定时间,观察何种稀释度适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该稀释度即为测定终点(或以细菌生长所引起的PH改变及溶血现象等生化反应作为测定终点),再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抗生素的终点作比较,即可求得检品的效价。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液体培养基,也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所用的材料及培养基都必须严格无菌,并要注意无菌操作。由于测定终点是以有无细菌生长来判断的,因此所得结果公是一个范围。 比浊法原理及操作大致与稀释法相同。比浊法也是将不同量的检品及标准品分别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其对“试验菌种”的效应——即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这一方法和稀释法的区别有二:a.比浊法的稀释间隔的密度比较近,准确度高一些;b.比浊法不以细菌有无生长的区分为终点,而是将标准品浓度和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度求得一定的比例,再由检品的细菌生长混浊度推算检品的效价。这一方法易受杂质的影响,并且不适用于有色或混浊的检品。 扩散法使用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凝固以前将“试验菌种”混合进去,在这样备妥的培养表面,可以用种种设计使检品液或含有抗生素的物质与有菌种的培养基接触。经过培育后,由于抗生素向培养基中扩散,凡抑菌浓度所能达到之下细菌不能生长因而形成透明的抑菌范围,此种范围一般都呈圆形,称为“抑菌圈”。扩散法有几种,或中一种叫管碟扩散法(筒称管碟法)为国际上常用的方法,在我国也作为法定的抗生素检定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讨论管碟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一、: 二、管碟法测定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管碟法所用的管子系用瓷、铝或玻璃制成,较好的用不锈钢制成,它是内径为6+毫米、外径为8+毫米、高10+毫米的圆筒形管子,管子的重量尽可能相等。 摊布固体培养基的容器可用双碟,亦可用平底下班盘。管子放在混有菌种的固体培养基上时,可用人工放置,也可用特定的管子放置器放置。

抗生素残留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抗生素残留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职责 (2) 4 依据 (2) 5 定义 (2) 6 内容 (2) 6.1 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原理 (2) 6.3 实验材料 (2) 6.4 操作步骤 (3) 6.5 判定标准 (3) 6.6 注意事项 (4) 7 相关文件 (4) 8 附件 (4) 9 变更历史记录 (4)

1目的 1.1本规程规范了抗生素残留量检查法的操作过程。 2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供试品中氨苄西林的残留量检查。 3职责 3.1质量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3.2质量保证人员:负责对本程序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4依据 4.1《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ⅨA,“抗生素残留量检查法”P59~P60。 5定义 N/A 6内容 6.1原理 6.1.1抗生素残留量检查法是依据在琼脂培养基内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比较对照品 与供试品对接种的试验菌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检查供试品中抗生素的残留量。 6.2实验材料 6.2.1仪器 6.2.1.1生物安全柜 6.2.1.2恒温培养箱 6.2.1.3恒温水浴锅 6.2.1.4游标卡尺 6.2.2器具 6.2.2.1牛津杯规格:内径6mm、外径8mm、高10mm 6.2.2.2玻璃平皿规格:直径约90mm 6.2.2.3试管及硅胶塞规格:18×180mm 6.2.2.4吸管规格:10ml 6.2.3标准物质 6.2.3.1取氨苄西林对照品适量,用0.01mol/L的盐酸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氨苄西林 10mg的溶液,作为氨苄西林对照品储备液,200ul/支无菌分装,-20℃保存,备用。 6.2.4试剂、试液

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

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特别是农药和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问题更是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食品安全这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安全的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要检测抗生素在食品中的残留,必须选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因此,研究各种抗生素类残留检测的方法,提高其灵敏度与选择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抗生素具有哪些危害 人们吃了有抗生素残留的肉、蛋、奶等食物后,会造成抗生素在人体内蓄积,使人产生对抗生素的抗性,引起各种组织器官病变,甚至癌变。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对保持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长期摄入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后,会使敏感菌群被杀灭或抑制,而耐药菌群却大量繁殖,从而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造成菌群失调,这就可能会导致长期腹泻或营养不良,严重时还可造成耐药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引起过敏和变态反应

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及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氯霉素可破坏机体造血功能,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常食用含抗生素的动物性食品,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关节肿痛,重者导致血管性水肿、休克、甚至死亡。 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人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同时,动物体内的耐药性菌株的耐药性也可能转移到人体细菌中,从而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 其他毒害作用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链霉素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肾损害和听神经受损。长期摄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严重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损害第8 对脑神经,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症状。四环素会引起肝损伤,与骨骼或牙齿中的钙质结合后,使骨骼及牙齿黄染,还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邻氯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引起人类免疫性疾病;氯霉素会损害人的造血功能,抑制蛋白质 摘要:文章综述了抗生素残留的来源与途径, 介绍了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健康、乳制品生产、环境及其他方面造成的危害,分析了检测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包括微生物检测法、仪器检验法、免疫学分析法等,并指出了这些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对乳制品生产工艺的危害

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乳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经多年的实践,人们认识到抗生素可以增强牲畜抗病能力、提高养殖业产投比。但过量使用,将降低畜牧产品品质,影响乳品发酵。而含有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产品,进入人类食物链,会使体内菌株产生抗生素抗性,扰乱机体内环境平衡,菌群失调而不利于健康;也会对易感人群产生过敏反应、激素障碍变态反应。因此,FAO及WHO早在1969年就提出应规定各种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允许标准,WHO于1979年规定原料奶及消毒牛奶中不得有抗生素。近年来,国内对奶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也非常关注,无抗奶(Antibiotic-Free Milk)的生产和消费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我们对奶制品中抗生素的检测缺乏必要的研究,检测技术还十分落后。本文旨在对抗生素的检测方法进行总结,为在我国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我国关于奶制品中抗生素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最早出现在《牛乳检验方法——GB5409—85》中,采用TTC法。1994年制订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鲜乳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GB/T 4789.27—1994》,也采用TTC法。2001年9月,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行业标准中,检测方法同《GB5409—85》,并不得检出。《绿色食品消毒牛乳标准》也做了类似规定。可看出,我国还未将抗生素纳入常规检测,作为必检项目;所采用的TTC法精确性和时效性都比较差。 展望新世纪的乳制品工业,为了保障人体健康,适应WTO的要求,增强国内乳制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将抗生素的检测纳入议事日程。 首先是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检测程序,将乳制品中抗生素的检测、报告、处罚和管理等纳入法制化轨道,适应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要求。 其次是要修订、制订乳制品标准,将抗生素的检测纳入国标体系。解决国内标准混乱,与国际标准冲突的问题,加大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同国际标准接轨。 再次是要进行抗生素检测方法筛选工作,提高国产试剂盒的研制能力。努力研究发展一些简单、快速、经济和便携化的能检测多种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技术;发展高效、高灵敏的联用技术和多残留组分确证技术。

6鸡蛋抗生素残留限量的新国家标准

鸡蛋抗生素残留限量的新国家标准 (之前的NY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已经作废),所以目前鸡蛋里抗生素残留的限量实际上处于无标准状态。 我国70%以上的鸡蛋为500-2000只的小型养鸡户生产,由于受技术、场地、投资不足等各种条件限制,这些小户饲养的蛋鸡更容易得病。为了减少鸡病发生危险,小养鸡户往往长期给蛋鸡喂食大量抗生素。 蛋鸡养殖中常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等,除了专门的兽用抗生素外,我国也有一些“人兽共用”的药物,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克拉维酸、红霉素、链霉素等。 由于上市销售的鸡蛋并无抗生素残留检测项目,所以我们根本无从知晓药残的浓度,仅从用量上推断,大范围超标是肯定的。除此之外,也没有专门的检测标准,所以养殖者心知肚明,销售者稀里糊涂,监管者知而不言,有抗鸡蛋堂而皇之地呆在我们的餐桌几十年! 抗生素有什么危害 抗生素是治病的药物,并不是有毒有害物质,说鸡蛋抗生素残留危害是否危言耸听呢? 鸡蛋抗生素残留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药物的副作用产生的直接危害 药物的危害会出现过敏反应及变态反应。轻者出现荨麻疹、发热、关节肿痛及蜂窝组织炎等,严重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人长期摄入微量抗生素,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2、细菌耐药性增强

饲养过程中长期使用抗生素,可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疾病治疗变得困难。都说离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鸡蛋里抗生素即使有残留也会是微量的,有那么严重的危害吗?和剂量无关的毒性关系一个是遗传毒性,它是指环境中的理化因素(外源化学物质或物理射线等)作用于有机体,使其遗传物质在染色体水平、分子水平和碱基水平上受到各种损伤,产生突变、诱变或畸变,并可向子代遗传,从而造成遗传毒性危害。另一个和剂量产生危害程度相反关系的就是抗生素耐药性。与其他有毒性的物质摄入相反,低剂量的抗生素摄入容易导致体内有害菌产生耐药性,其危害是人类感染有害菌后用抗生素治疗可能失效导致的危险。简言之,抗生素合理大剂量的使用可以杀灭有害菌或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长期低剂量暴露则促使有害菌变异进化为耐药菌。无论哪个合格的医生都不会让你长期、低剂量摄入抗生素来预防疾病。耐药性将使治疗简单感染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更加昂贵,造成有效治疗被延误,病程延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无法治疗,造成更高的死亡率。发展中国家因耐药性问题而背负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中国青年报》于 2015年04月发表了一篇报道,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经一年,通过对上海、江苏和浙江的1000多名8~11岁的学校儿童人群尿中抗生素的生物监测证实,该地区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背负沉重的抗生素负担。研究还发现,从儿童体内检测出临床已经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和食品中经常发现的抗生素含量,可见抗生素滥用不仅是临床治疗的问题,环境与食品也是儿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煮熟了的鸡蛋抗生素是否还存留 通常,抗生素比鸡蛋里的营养物质要稳定得多,家庭里蒸煮加热对于热稳定性

抗生素检测方法

抗生素检测方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由于抗生素在废水中的浓度相对较低,所以抗生素的检测一般都是微量或是痕量分析,常采用具有高灵敏度的仪器进行检测。各研究机构对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主要有色谱法和其联用技术、酶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色谱分析方法 法(LC)在废水抗生素的检测中是最常见的,LC具有分离效能好,检测速度快且重现性好的特点。LC法所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以及二级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联用检测技术是最早用于环境中抗生素的分离检测,由于其操作简便以及成本低,被用于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因为其检测限低所以也被用于畜禽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通常对本身具有荧光性的抗生素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可以直接检测出,但是对于本身不具有荧光性或荧光性差的抗生素,需要对其衍生化来提高目标物的荧光特性以便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色谱可以用于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可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定性较困难,质谱仪能够对单一组分提供高灵敏度和特征的质谱图,但对复杂化合物无分析能力。所以将色谱与质谱进行联用(或是串联质谱),对复杂化合物中微量和痕量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畜禽废水中有多种类的抗生素同时存在,利用色谱和质谱的联用技术可以提高抗生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可靠性、准确性、灵敏度。 酶免疫分析方法 酶免疫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前处理简化,分析成本低、灵敏、特异性强、检测快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等,而且可以同时测定几个样品,但是酶免疫分析方法对试剂的选择性高,很难同时分析多种成分,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分析分子量很小的化合物和不稳定的化合物有一定的困难。

制药废水中头孢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探讨

制药废水中头孢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6-06-13T17:25:57.527Z 来源:《健康前沿》2016年3月作者:李文磊 [导读] 受市场需求驱动,头孢类药物生产量十分高。 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41 摘要:头孢类抗生素属于临床应用的常见一类抗感染药物,其抗菌谱较广且杀菌能力突出。庞大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头孢类药物生产量不断增加。然而在制作头孢类药物时会伴随产生较多的制药废水。传统废水处理工艺无法将制药废水中存在的头孢类抗生素残留完全去除,引发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与安全问题。基于此,提出应用固相萃取-超生效液相色谱与两级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检测技术,重点对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检测,并对头孢类制药废水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关键字:制药废水头孢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受市场需求驱动,头孢类药物生产量十分高。在进行头孢类药物制作过程中,会伴随产生一定的制药废水,而这部分废水采取传统废水处理工艺无法将废水中存在的头孢类抗生素残留完全消除,引发了一定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为加强对制药废水中的头孢类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质量与效果,需要采取一定的检测方法。而固相萃取-两级串联质谱法检出限较低且灵敏度较高,在城市污水、生活污水等痕量抗生素检测中应用十分广泛。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分析 (一)试剂与仪器分析 选择头孢类制药,具体包括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呋辛与头孢拉定,前面八种头孢类制药均属于美国药典标准品,而头孢拉定则属于德国制药。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吩标准品纯度分别表现为91.8%、92.4%、93.7%与94.7%,而其他头孢类制药标准纯度则在98%以上。选择色谱纯的甲醇、乙腈与甲酸,其他试剂则为分析纯,选择超纯水作为实验用水,在试验操作之前,分别进行不同头孢类单标甲醇储备液与混合甲醇储备液配置,并将储备液存放于棕色玻璃瓶之中, 以-20℃条件进行冷藏。孔固相萃取装置选择Supelco-24型号,选择的固相萃取柱型号为Oasis HLB,通过该设备进行样品洗涤与洗脱预处理,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样品检测,依托MassLynx V4.1软件进行目标抗生素浓度研究。 (二)采样方式 以某制药废水处理厂中取出废水水样,在取样过程中共设置三个采样点,以每天三次的方式进行采样,共采样四天。采集样品存放于棕色玻璃瓶内,以4℃条件进行保存,要求对样品在48h内完成头孢类抗生素残留检测。 (三)环境风险评估标准 引入RQ概念,即风险商值法进行废水头孢类抗生素残留的环境风险问题评估。RQ值即实测环境浓度与预测无效应浓度之间的比值。依据RQ参数区间,可以将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其一,低环境风险,RQ值区间为0.01-0.1;其二,中等环境风险,RQ值区间为 0.1-1.0;其三,高等环境风险,RQ取值超出1。 二、头孢类抗生素残留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一)流动相种类设定 流动相主体以高纯水与乙腈为主,并掺入一定量甲酸,从而对色谱峰拖尾现象进行改善,强化分离效果。试验采取500μg/L混合物志标准液,并设计三种流动相,第一种流动相为高纯水与乙腈,第二种流动相则为0.01%的甲酸高纯水与甲酸乙腈溶液,第三种流动相则为0.1%的甲酸高纯水与甲酸乙腈溶液。流动相设定流速度标准为0.4mL/min。通过检测发现,随着甲酸浓度增加,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四种抗生素色谱峰面积出现了显著提升,而其他几种抗生素色谱峰面积变化幅度较小。而当甲酸浓度为0.1%时,所有目标物均在8min内出现了色谱峰分离现象,且不存在拖尾问题。基于此,实验选定第三种流动相。 (二)固相萃取条件选择 考虑到制药废水之中存在着一定的蛋白质,蛋白质与抗生素容易产生固相萃取柱吸附位点竞争,可能会对测试结果带来干扰,影响回收效果。为此,在进行固相萃取之前应采取措施进行废水蛋白质沉淀处理。此外,影响固相萃取回收率的关键因素还表现为水样pH值,应用本实验设备,需要确保水样pH值适当,为此,选择硫酸氢二钠与柠檬酸作为pH缓冲溶液,深入分析水样pH值对目标物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pH值为5时,则回收率达到最高值,回收率表现在72.8%-102%区间内。 (三)制药废水头孢类抗生素浓度检测分析 采取固相萃取-超生效液相色谱与两级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可以获取制药废水残留浓度的具体分布状况。通过实验检测,在废水中共检测中四类头孢类抗生素,其中进水水样中抗生素浓度最高的为头孢呋辛,具体如下所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量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国际上一般规定,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为0.4-1.0ppm,青霉素G在牛乳中的允许残留量为0.01IU/ml。我国过去对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卫生指标无明文规定,直到2001年10月,农业部发布实施了《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行业标准》,对新鲜牛乳的卫生指标明确了“抗生素不得检出”。现有关于牛奶中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为国际通用TTC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鲜乳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GB/T4789127-2003)。但对这一行业标准,我国目前并未能严格执行,致使我国牛奶及奶制品中抗生素残留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以至引起了人们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忧,并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热点。 本方法应用国产液相色谱仪。通过固相萃取(SPE),液-液萃取等提取方法,对鲜奶、奶粉样品进行快速有效的前处理,分离出多种抗生素残留;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各类抗生素,采用紫外吸光光度检测方法对各类抗生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可靠的检测鲜奶、奶粉中抗生素残留含量的高校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了250mm*4.6mm(300A)的ODS-C18反相色谱柱,通过液相紫外检测器检测定量。对选取乳制品中常用的6种头孢素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头孢拉定(CD)、头孢羟氨苄(CDX)、金霉素(CTC)、土霉素(OTC)、四环素(TC)、多西环素(DC))进行了分析。通过标准加入法测定了其回收率,得到每种抗生素的测定范围与检测限。根据抗生素测定的检测限要求,确定了样品的进样量为5mL。测定了方法的工作曲线及其测定浓度范围为102-3、检测限达到0.05-0.1mg/L,样品回收率在86-120%,标准偏差约5%。 表1 为通过标准样品配制的6种抗生素标准品的溶液测定的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结果。其中,每个数据点重复测定3-4次,取平均值。 抗生素 标准曲线方程回归系数 (R2) 线性范围 (mg/L) LOD(mg/L,S /N=3) 土霉素(OTC)y = 402.72x - 34.427 0.99984 0.1-10 0.1 金霉素(CTC)y = 387.35x - 78.535 0.99901 0.1-10 0.1 四环素(TC)y = 428.18x - 19.909 0.99992 0.1-10 0.1 多西环素(DC)y = 42.953x - 1.4839 0.99983 0.1-10 0.1 头孢拉定(CD)y = 54.487x + 21.222 0.99704 0.1-10 0.05 头孢羟氨苄(CDX)y = 42.031x + 20.238 0.99299 0.1-10 0.05 参考文献 (1) Aiello, S. E. The Merck Veterinary Manual, 8th ed.; Merck & Co., Inc.: Whitehouse Station, NJ, 1998; p 1745. (2) Schwarz, S.; Noble, W. C. Vet. Dermatol. 1999, 10, 163-176. (3) Council Regulation (EEC) No. 2377/90 of 26 June 1990, OJ No L 224, 18.08.1990. (4) Fletouris, D. J.; Psomas, J. E.; Mantis, A. J. J. Agric. Food Chem. 1992, 40, 617-621. (5) Schwartz, M. J. Pharm. Sci. 1965, 54 (3), 472-47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