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探讨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探讨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探讨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交通的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方式大多依靠于地铁。为了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运营安全生产防线的最后一道守门员,乘务安全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乘务安全管理从宏观的体系构建,到微观的管理任务的具体分解,再到意识层面安全文化的创建,安全管理稳中求进,确保有序、高效。

标签: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

一、影响地铁乘务安全运营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近年来,各地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地铁运营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台风的破坏性较强,极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导致列车不能正常运行。长时间的降雨则有可能造成地铁线路积水,导致地面设备短路或接触网停电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降低自然灾害对运营工作的危害,是值得相关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技术与设备因素

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起步较晚,一些关键技术的积累还不够,尤其在一些早期开通的地铁线路中,无论是在设计施工还是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均无法达到最先进的水平,这无疑会给运营管理工作造成不便并留下安全隐患。

(三)人为因素

①从乘客方面来看,部分乘客因安全意识不高、不遵守规章制度而增加了运营风险,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为了争抢座位而抢先上车,不遵守“先下后上、文明礼让”的乘车秩序,造成人流拥挤,发生踩踏事故。还有部分乘客是低头族,喜欢拿着手机边走边看,容易踏空摔倒或将物品掉入轨行区。

②从地铁工作人员方面看,员工的失误与疏忽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随着地铁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员工队伍中新人也越来越多,部分员工只是简单地学习了一些应急预案和故障处理方法以及模拟演练,缺乏对运营期间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实战经验,在运营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处置,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给地铁安全运营造成影响。

二、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分析

(一)安全体系创建

浅析地铁乘务管理

浅析地铁乘务管理 中国目前建设地铁总里程4598.3公里(不含港澳台),近10年翻了4倍,国内已有33个城市开通了地铁,最近10年来,开通地铁的城市增加了21个,地铁建设进入了繁荣阶段。乘务作为地铁系统的关键环节,扮演了安全的重要角色,目前无人驾驶越来越成为趋势,但出于既有线路、人口规模、安全等方面的顾虑,乘务专业仍具有探讨意义,本文意在从架构、职业规划、交路、安全管理的角度建立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良性管理模式。 标签:乘务专业;架构;职业规划;交路;安全管理。 1乘务专业的含义 乘务专业在不同地铁有不同含义,但主要是负责电客车驾驶任务,配合车辆、信号、供电等专业的各项调试工作,管理对象主要为电客车司机,各地铁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会将工程车司机、车场调度、信号楼值班员纳入其中。 电客车司机岗位的特点是单兵作战,应急处置责任较大,作业环境单调,沟通交流机会少,作业范围大,身体不适无法立即安排轮换等问题。 2架构及职业规划 2.1乘务总体架构 乘务专业在各地铁中,主要被划分到车辆部、客运部,或者独立成为一个部门。划分到车辆部的好处是检修、驾驶一体化,在车辆故障处置上面减少推诿扯皮,在人员流动上面可灵活安排检修员到驾驶员的补充,人员素质更加专业化。划分到客运部的好处是与站务专业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现场应急处置更加流畅。 以上两种划分办法都更容易培养出综合性人才,在不同线路间也会形成乘务竞争机制,缺點是体系庞大,对领导人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乘务独立成为一个部门的好处是专业集中化,方便管理,缺点是不利于产生综合性人才,各专业交流机制相应弱化。 2.2乘务内部架构 不同地铁的乘务内部生产岗位设置基本一致(数量不同),主要区别为管理岗位的安排,在新公司成立初期,可设置4-5名专业管理人员(不含行政岗位),分别负责培训、安全、技术文本、交路工作,稳定期可将技术、交路工作合并,同时安排所有岗位辅助培训,如存在减员增效机制,同时乘务成为一个独立部门,可在部门下属车间减至2名专业管理人员,转移部分工作至部门负责。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要点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要点 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加大地铁建设以解决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随着地铁网络化运营,客流的急剧增加,地铁运营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旅客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地铁运营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地铁运营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营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器、环境及管理。以管理作为控制、协调手段,协调人、机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反馈作用将系统状态的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从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最终得到更为安全的系统。 运营的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对运输系统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危险控制的一切活动。该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含义: 1. 运营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消灭和减少运营事故及其损失。 2. 运营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 3. 运营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基层作业人员)、财(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等)、物(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等)、信息(安全信息)等。

4. 运营安全管理的方式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 运营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各种矛盾向有利于运营安全方面转化。 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可包括:总体管理、重点管理及事后管理 一、总体安全管理 在运营管理工作中,一切服务于安全生产的各管理部门,为确保运输安全所做的工作都应纳入总体安全管理的范畴。 包括:安全组织、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安全资金等。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1.安全组织管理 是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负责安全的组织领导、协调平衡、监督检查工作,使安全管理体制有效地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2.安全法规管理 任务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轨道运营安全的法律、法规等条文规定,对各种运输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进行研究、制定、修改、完善、贯彻和落实,使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13T11:12:48.407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12期作者:李绍虎 [导读] 应该从影响地铁运营的因素出发,对地铁运营实行更加高效和科学的管理。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地铁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系统,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对地铁进行安全管理有太多的的因素需要考虑,而然将ALARP原则应用到安全管理中,会大大提高地铁安全管理的经济性,同时能够降低风险,已经在受益排名靠前的地铁企业得到验证。 关键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在地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成为地铁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和列车本身因素等。因此,应该从影响地铁运营的因素出发,对地铁运营实行更加高效和科学的管理。可以相应的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监督执法。强化安全设施建设。 1ALARP原则。 ALARP原则(AsLowAsReasonablyPracticable)翻译成中文:最低可接受风险原则。地铁运营系统采取各种必要的控制措施将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状况或风险水平依据最低可接受风险(ALARP)原则,分成不可接受的风险,可接受的风险和可忽略的风险三个等级。不可接受的风险: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要降低的风险,风险不能被接受;该等级的风险最高 可接受的风险:可以忍受的风险,但在成本可行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降低风险;该等级的风险中等 可忽略的风险:可以接受的风险,无需采用安全措施;该等级的风险低 由此可见,利用最低可接受风险(ALARP)原则,制定合理的安全与效益策略,符合绝大部分企业的利益。 2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当前,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在逐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地铁的价格比较低,并且是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因此选择地铁的人数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地铁运营秩序组织不当,就会产生地铁拥挤、混乱等问题,严重者就导致乘客被挤得站立不稳而摔倒,出现扶梯大面积客伤或没有站台门时掉落轨道被列车碾压的现象。因此,应该从地铁的安全角度出发,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行。首先,应该从乘客行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有效控制乘客的数量及走行路径,防止发生客流对冲。着重关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地铁等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视情况启动客流控制,维护站内乘车秩序,为乘客提供更加良好的乘车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防止出现踩踏等事件。 2.2地铁信号因素 信号系统在地铁的运营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信号系统能够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因为,信号能够为地铁的运行提供准备,提供相应的数据,为地铁的运营状况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地铁的信号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比如说在2003年的上海,地铁中央控制系统出现了一些故障,导致地铁不能正常运行,地铁出现几十分钟的停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给地铁公司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由此,地铁运营的安全问题应该着重关注地铁的信号问题。 2.3地铁供电因素 地铁想要正常运营就应该以电力为支撑,因此,供电设备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我国的上海地铁就曾出现过因停电导致长时间出现停运的问题。之后对该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总结出原因就是因为地铁的供电问题,导致变电站的开关出现跳闸。因此,地铁供电问题也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 3安全管理措施 3.1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技能 我国城市地铁工作人员要从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上进行提升,从而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安全管理中相对比较缺少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地铁公司为了保证安全运营,需要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重视,大量的去对工作人员安排培训和教育内容,不断地提升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安全预防的知识和意识,另外对工作人员还应要求其道德素质满足要求,避免因为责任心不强引起安全问题,同时对地铁中出现安全故障的情况可以通过采用技能竞赛的形式去强化,还可以对安全问题进行相应的演练,不断地提升工作人员在面对安全问题时候的处理能力。 3.2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1)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建立网络系统。地铁营运中心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和指导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网络管理系统。同时,应下设办公室,由各地铁线路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组成,负责日常安全工作。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应由中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督察以及安全员负责。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负责,组成自上而下的体系结构。 (2)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在地铁营运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以“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为基本原则,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管理中心将公司的安全营运目标分解,然后要求各级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实行逐级考核制度。其中,安全管理中心的主任作为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安全员负责协助领导组织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员工加强教育,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作为最基层的负责人,班组长应当加强班组安全管理,负责班前预想、班中控制及班后总结。 3.3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中心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车队也需要建立指挥小组。如果出现突发事件时,班组长就能够给予及时上报,开启对应的突发事

地铁乘务安全管控

运营分公司主要职责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乘务服务品质,关键词有两个:服务、安全,本处主要从乘务的角度来谈谈安全管理。 行车安全是地铁的生命线,安全得不到保障,公司从上到下都会倍感压力,结合在南京地铁的学习,从下面几个角度谈谈“安全”,选择一些关键词来展开:危险源管控、安全考核、非正常情况下的安全卡空(即设备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处置)。 1 危险源 1.1 危险源管控 提高本部门全体员工对本岗位危险源的认识,落实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控制措施,以确保各岗位安全生产,从管理制度上加以保障。 1.2 现状、防范和改进办法 1、目前危险源管控现状:危险源识别及评价38个,其中R1(重大危险源)0个,R2(不可容忍之风险) 1 / 40

5个,R3(可容忍之风险)22个,R4(可接受之风险)11个。 2、防范控制措施实施的检查及改进要求: ①管理单位作业人员应每天对R1级危险源进行一次自查,班组长每周进行一次巡查,中心每旬进行一次巡查,职能部门每月进行一次自查,安保部及公司领导每季进行一次巡查。 ②管理单位作业人员应每周对R2级危险源进行自查,班组长每旬进行一次巡查,中心每月进行一次巡查,相关职能部门每季进行一次巡查,安保部每季进行抽查。 ③管理单位作业人员应每旬对R3级危险源进行自查,班组长每月进行一次巡查,中心每季进行一次巡查,相关职能部门每半年进行巡查。 ④管理单位作业人员应每月对R4级危险源进行自查,班组长每季进行一次巡查,中心每半年进行一次巡查。 3、中心安全工程师、各班组长要按照检查周期,按时填写危险源检查记录表(附件二、附件三),随时接受上级部门检查。 4、对于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要及时制止、及时纠正,对检查不合格的人员要纳入中心月度绩效考核。 5、中心各岗位在工作中注意搜集、梳理本岗位新的危险源,上报中心安全工程师,一经采用,将进行适 2 / 40

中国地铁安全运营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中国地铁安全运营心得体会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机动车迅速增加,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各大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到“十五”末,已经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10个城市建成了地铁,通车总里程达到400多公里。此外,还有30多个城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计划,预计届时全国地铁通车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与此同时,如何保证地铁安全地运行已成为各级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地铁安全是个大问题2月18日发生在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纵火案,至今还让不少人心有余悸。当时发生的火灾虽然是人为纵火,但同时也暴露出应急安全设施准备不足、安全设备无法在应急状态下全面启动等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大邱市地铁1997年开通时采用的有关防火安全的标准,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首次开通地铁时的标准。这次火灾的发生,引起了很多人对地铁安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地铁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尽快建立健全地铁建设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程安全评估标准,特别是对地铁建设中消防、安检、监控、疏散等建设的安全评价,十分有必要。地铁在具有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的同时,也因为其特有的运行特点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地铁是在地下封闭的空间中运行的,通风条件比较差,一旦发生事故,疏散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事故发生在地铁车辆进站后,疏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是在地铁隧道中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地铁列车一般载客量比较大,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而且地铁乘客来源又比较复杂,同时地铁作为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火车、飞机那样事先严格、细致地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因此其安全隐患要高于火车、飞机。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一、本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坚决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为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二、安全生产是衡量地铁2号线消防维保项目部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努力钻研技术业务,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人身和施工安全。 三、新职工和改职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工作。 2.施工作业基本安全制度 2.1项目启动施工安全作业要求 2.1.1新设备启用前,设计、施工部门应配合,对接收单位的使用维护人员进行培训。 2.1.2项目组成员认真学习施工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1.3工程施工用电时必须依据电源插座规定的负荷进行用电,不得超过电源插座规定 的负荷。 2.1.4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源插座周围不得摆放易燃、易爆、液体或金属等物体,避免 由于液体洒溅或金属物遗撒等原因使电源插座受损,产生漏电或短路现象。2.1.5项目组成员必须听从项目经理的调动,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1.6为维护公司企业形象及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不得追逐、 打闹、玩戏。 2.1.7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与用户沟通,以便及时核 查排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8项目组成员在施工中不得擅自改动即有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实施计划施工。

2.1.9项目的实施调试工作与施工现场的正常作业原则上要避免交叉、并行作业,非施 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如确需交叉、并行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预案, 防止发生事故。 2.1.10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 作。 2.1.11工程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整理,以保持工程施工现场的整洁。 2.1.12工程人员下班离开工程施工现场时,必须将工具、仪器仪表、照明、电源插座及 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等用电设备关闭。 2.1.13系统在线运行时,未经使用或维护部门的许可,项目组人员不得对系统进行操作。 2.1.14未经使用或维护部门许可,项目组成员不得随意进入设备机房,更不得随意操作, 使用工程施工现场的任何设备或工具。 2.2 基本规定 2.2.1三不动: 1、未登记联系好不动; 2、对设备性能、状态不清楚不动; 3、正在使用中的设备(指已办理进路或闭塞的设备)不动。 2.2.2三不离: 1、工作完后(配合作业后),不彻底试验良好不离; 2、影响正常使用设备缺点未修好前不离; 3、发现设备有异状时,未查清原因不离。 2.2.3四不放过: 1、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 2、不落实造成事故责任者不放过 3、按事故等级未追究相关行政领导责任不放过; 4、没有吸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不放过。 2.2.4七严禁: 1、严禁甩开联锁条件,借用电源动作设备; 2、严禁采用封连线或其他手段封连各种信号设备电气接点

地铁运营乘务管理

地铁运营乘务管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地铁运营乘务管理前言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公众。自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开始,经过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07年6月,全国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 585km,总投资6000亿元,同时还有10余个城市拟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面对轨道交通大发展的现状,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被广大轨道运营单位所重视。 1.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理念 1.1安全为命,打造平安地铁 运营服务作为地铁最大的服务载体,任何故障都可能引发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对运营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对地铁的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工作,始终坚守“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营”的理念,落实各项运营安全工作措施,打造平安地铁。

1.2人人有责,全员促安全 任何一名员工都是运营安全工作的重要力量,运营服务的高品质体现着每名员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企业强大、运营稳定有序与每名员工的成长、利益、价值是一个共同体,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安全运营离不开每名员工的努力,企业和员工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持不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培育企业安全氛围,让员工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与自己息息相关,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善安全”的文化氛围。 1.3警钟常鸣,安全工作永无止境 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项工作永远都没有干完的时候,是永远都不可能结束的,长期下去容易使人麻痹大意,提出用“投石头原理”防麻痹,经常地“敲打点击”,使员工警钟长鸣,保持警惕。同时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带着使命抓安全,抓重点部位,抓重点环节,抓重点岗位,力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4严格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

地铁运营事故处理规则(北京地铁)

地铁运营事故处理规则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事故分类 第三章事故报告 第四章事故调查 第五章事故责任判定与处理 第六章事故统计分析和总结报告 第七章罚则 第八章附则 附件l《北京地铁运营事故处理规则》内容解释 附件2《地铁运营谐凳鹿时ǜ妗?nbsp;地安监统一4 附件3《地铁运营事故报告》地安监统一表5 附件4《地铁运营事故处理报告》地安监统一表6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时、正确处理地铁运营事故,使事故处理工作科学、规范、有据可依,特制定《北京地铁运营事故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第2条本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和“抓小防人,安全关前移”的安全管理指导思想,消灭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及大事故,努力控制和减少险性事故;一般事故和事故苗子。 第3条本规则结合北京地铁运营实际,本着实事求是,严而有度,切实可行的原则,强调科学性和适用性及可操作性,以调动广人干部职工防止运营事故的积极性。 第4条凡在运行线和车场线范围内由于地铁自身原冈造成乘客伤亡、车辆和设备损坏、中断行车或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况,均构成运营事故。但在地铁对外营业区域范围内,由于乘客自身原因或发生治安案情造成的伤亡或不良后果,均不列入地铁运营事故统计范围。 第5条发生影响运营的故障或事故时,要严格按照报告程序立即上报。对于隐瞒不报或不如实反映情况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单位应积极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分析、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尽快将事故调查报告和分析处理结果—上报地铁公司安全监察室。 第6条地铁公司各级领导及全体职工要严格贯彻执行“依法执政、依法管理、依法从业”的原则。对于因违反或未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探讨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交通的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方式大多依靠于地铁。为了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运营安全生产防线的最后一道守门员,乘务安全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乘务安全管理从宏观的体系构建,到微观的管理任务的具体分解,再到意识层面安全文化的创建,安全管理稳中求进,确保有序、高效。 标签: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 一、影响地铁乘务安全运营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近年来,各地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地铁运营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台风的破坏性较强,极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导致列车不能正常运行。长时间的降雨则有可能造成地铁线路积水,导致地面设备短路或接触网停电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降低自然灾害对运营工作的危害,是值得相关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技术与设备因素 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起步较晚,一些关键技术的积累还不够,尤其在一些早期开通的地铁线路中,无论是在设计施工还是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均无法达到最先进的水平,这无疑会给运营管理工作造成不便并留下安全隐患。 (三)人为因素 ①从乘客方面来看,部分乘客因安全意识不高、不遵守规章制度而增加了运营风险,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为了争抢座位而抢先上车,不遵守“先下后上、文明礼让”的乘车秩序,造成人流拥挤,发生踩踏事故。还有部分乘客是低头族,喜欢拿着手机边走边看,容易踏空摔倒或将物品掉入轨行区。 ②从地铁工作人员方面看,员工的失误与疏忽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随着地铁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员工队伍中新人也越来越多,部分员工只是简单地学习了一些应急预案和故障处理方法以及模拟演练,缺乏对运营期间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实战经验,在运营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处置,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给地铁安全运营造成影响。 二、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分析 (一)安全体系创建

(完整版)地铁安全管理办法2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广州市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强化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防范事故发生,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地进行,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心,做到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把安全工作作为永恒主题,常抓不懈。 第三条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科技进步,实行科学管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和预测预防事故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与目标 第四条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以人为本、预控风险、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是:杜绝亡人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0.05%以下,年轻伤率控制在2%以下,创建广州市安全生产样板工地。 第六条项目部与分部、分部与施工队逐级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分

级管理,分级对安全生产负责,严格管理,一抓到底,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三章安全生产领导管理机构 第七条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安全生产统一管理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组织安全教育,审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施工组织设计和应急救援预案及专项预案等,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第八条各分部也要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负责本部所承担工程范围内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安全教育和宣传,负责编制安全生产施工组织设计、应急救援预案、专项施工方案和临时用电、用水等方案和措施,并报项目部审批、备案,直接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第九条项目部设立安全监察部,配备专职安全员,各分部也要配备不少于3名专职安全员、每个班组一名兼职安全员。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孙福军 副组长:徐亮孙国良袁兰荣林超辉王作 组员:张智杜恩利康洪信刘学雷于风祥高祖龙李建学庞慧明王海黄旭东 防火领导小组 组长:孙国良

[整理]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

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 (2009年12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2号公布)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保障运营安全,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保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监管部门) 市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市运输管理机构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日常监督工作。 市发展改革、建设、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及各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运营单位) 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当做好其运营范围内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控制体系,制定运营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第二章安全设施与保护区管理 第五条(建设单位的运营安全要求)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应当同步建设轨道交通安全监测和施救保障系统,并确保系统功能符合运营安全的需要。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将轨道交通线路竣工总平面布

置图报市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六条(安全设施)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轨道交通安全设施、设备规范标准,在车站、车厢内设置以下安全设施、设备: (一)报警、灭火、逃生、防汛、防爆、紧急疏散照明、应急通讯、应急诱导系统等应急设施、设备; (二)安全、消防、人员疏散导向等标志; (三)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紧急情况下需要乘客操作的安全设施、设备,应当醒目地标明使用条件和操作方法。 第七条(设施维护和整改) 运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测,并按照国家《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安全性评价, 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完好。 安全设施、设备规范标准发生变化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调整。 安全设施、设备无法满足运营安全实际需要的,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市运输管理机构的要求,及时对现有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整改。 第八条(安全保护区)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后,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划定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的具体范围,并告知规划、房屋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作业内容的,规划、房屋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告知相关作业单位向市运输管理机构办理安全保护区审批手续。 第九条(安全保护区内的作业管理)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后,建设单位应当对该轨道交通工程划定的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实施安全管理。 作业单位应当按照经市运输管理机构审批同意的作业方案确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作业单位未按照作业方案确定的施工期限开

正线车门与屏蔽门夹人夹物乘务安全管理

正线车门与屏蔽门夹人夹物乘务安全管理摘要:根据地铁运营的实际情况及线路的特殊性,简要介绍了车门与屏蔽门夹人夹物在地铁乘务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明确了乘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地铁乘务夹人夹物 0 引言 地铁运营中乘务的生产安全问题,是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每一起重大的安全生产事 故,都与上千市民及地铁乘务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并且极大的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秩序。所以行车安全对于地铁行业来说那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地铁的运营以及运作都围绕着安全这方面来展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公共交通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地铁的安全性更加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轨道交通发生了不少事故,使得人们对轨道交通的安全产生了质疑。想要人们放心乘坐地铁,就要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尽量少发生地铁安全事故。地铁事故的发生有很多方面,其中车门或屏蔽门夹人夹物来说,对于地铁发 生的事故是很容易发生的,怎样去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地铁屏蔽门或车门夹人/ 物处理程序在乘务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1对安全事件、事故的预防 夹人夹物在日常乘务生产中易发生:目前根据国内人们出行习惯来说,在有地铁的城市里人们出行基 本上都会选择地铁出行,所以乘坐地铁的人也是非常的多,车厢里也非常的拥挤,这就造成发生夹人夹物 的概率非常大。然而目前地铁的有效防止措施也就只有靠设备的防夹功能和司机的肉眼来解决,而车门或 屏蔽门的防夹功能目前来说也是比较落后的,它的防夹原理就是在一定数据的人或物体才能启动防夹,小 于它的防夹数据的时候是无法启动防夹功能的,这就是目前设备防夹功能的一个缺点,设备没发现的时候就 只能靠司机来发现,司机再没发现的是就会出现夹人夹物动车,这就会造成人员的上忙及事故的发生。 如何预防夹人夹物:前面也说过了,一是靠设备,二是靠司机。设备的防夹功能对于现在来说其实是 已经有些落后了,设备上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车门和屏蔽门那里加装红外 感应,这个红外感应的话比起现在的防夹功能来说更加的有效,基本上可以杜绝夹人夹物的发生,但这功能 造价太贵,现在来说也不太可能出现,以后希望还是能运用这功能。但机器也不是绝对的,任何东西都 只能是相对的,即使再先进的设备也有它故障的时候,当它一旦故障了,这功能就将无法实现,夹人夹物就 自然而然的发生了,但还是有补救的,那就是靠司机认真的作业了。在地铁行业来说司机可是挽救故障或 者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如果连司机也错过了,那这次事故必然就发生了。所以说站台作业的标 准化对于司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地铁三号线早晚高峰的特点,到了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人是特别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研究 王跃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研究王跃 发表时间:2019-10-29T09:29:18.5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王跃 [导读] 摘要: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工作是地铁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能够使得在人为不安全因素和外界不安全因素之下进行运行状态的调整,将地铁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工作是地铁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能够使得在人为不安全因素和外界不安全因素之下进行运行状态的调整,将地铁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因此,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工作和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提升其安全工作的意识,规范其工作的相关流程,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营造安全管理工作的环境,使得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提升。 关键词: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 1地铁司机工作的特点 1.1较高的专业操作要求 司机座位地铁行车过程的实际控制着,需要具备熟练地驾驶技能,对于地铁运行中的各种通讯讯号的含义、通讯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进行充分地学习,才可以保证各种运行状况中都进行地铁运行的操作,从而在快速灵活的反应中减少突发情况对于运行状态的影响,进一步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性。 1.2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中力要求 地铁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面临着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就将地铁工作人员、乘客等置于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之中,其影响力还可能扩散到其他班组或者其他地铁线路的运行。因此,地铁司机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集中力,使得工作运行过程不出现任何事物。一旦遇到外界不可抗力因素对于行车产生的影响时,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进行行车状态的判断和分析工作,从而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降低整体的不安全影响。 2地铁乘务司机管理的风险点 2.1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地铁安全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在地铁安全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一些铁路安全事故源于乘务员司机的侥幸心理。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一些乘务员司机为了方便,不按标准规范操作,造成地铁交通事故。其次,一些地铁安全事故源于宠物司机的麻痹和傲慢。一些地铁司机认为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因此放松了对地铁列车的整体监控,导致地铁运行过程中行为不规范,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再次,部分铁路乘务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标准要求,心理素质亟待提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乘务员司机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将直接决定突发事件能否顺利解决,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列车的安全。发生突发事件时,乘务员司机反应迟缓或决策仓促,可能造成地铁暂时中断,严重影响整个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2.2设备不安全状态 第一,因为地铁线路运营时间较长,有着较多的设备方面的损耗,也出现了设备老化的现象。在地铁火灾事故的不完全统计之中,线路老化的火灾问题占到了大多数。因而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应该及时对于设备进行检修和检测工作,对于其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评价,对于必要更换的陈旧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和改造,为人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第二,地铁设备在操作上缺乏着规范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不足,使得操作人员自身对于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也并不熟悉,极容易出现违章操作的现象,不仅对于设备本身使用状态和运行状态等产生严重的影响,也会对于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不利。并且不当的设备操作还有可能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对于运行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稳定状态产生影响。第三,地铁运营设备的检测工作和检测系统并不全面,地铁运行面临着较为多变的外界环境和人为环境,自身的运行环境也较为复杂,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工作难度。对于地铁设备的检修和检测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安全保证工作的重要一步,还需要进行技术提升,以满足更多的工作需要。 3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措施 3.1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安全行车的习惯 地铁客运司机必须养成良好的安全驾驶习惯,首先要做好行车安全检查。通过大量的安全检查,可以有效确认关键模块的操作风险,及时发现不良驾驶习惯,从而减少驾驶员自身的驾驶机会,增强安全驾驶的管理意识。其次,要落实检查办法。在检查现场,根据现场标识或路段之间的秘密检查,可采用录像或录音,以及路段检测和行车秩序检测。最重要的是检验地铁客运司机的标准化运营水平是否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再次,可以对地铁客运司机的规范化运营进行评价。企业必须制定详细、可操作的评价标准,规范地铁客运司机的运营行为。通过标准化评价,地铁客运司机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技术缺陷吗,不良的驾驶习惯应该立即纠正。 3.2采用智能化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企业应加强乘务员规范操作培训,培养乘务员良好的工作习惯。对于在线路上工作的地铁乘务员司机,企业可以在候车期间、下班后利用桌面演练进行故障排查演练的实际操作,并定期采用技术竞赛和利益集团。该模式积极开展标准化运营培训,加强标准化运营考核,既能提高地铁客运司机的安全运营水平,又能提升司机业务的整体水平。 3.3强化安全管理责任 地铁行车司机基本上在运营过程中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安全责任感。地铁列车运营商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不可能有损失,否则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地铁司机队伍正逐渐年轻化。年轻地铁司机普遍经验不足,思想波动较大,有时安全意识不强。因此,为了有效增强地铁司机的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地铁行车安全,地铁管理企业应以地铁为重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意识教育会议等,大力教育司机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地铁司机对红线的认识,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大家都在谈论的氛围安全,人人都想要安全。这样的好形势可以有效地促进地铁交通安全。 3.4实施现场管理制度 在地铁乘务人员服务安全管理中,企业必须结合关键操作岗位和关键操作程序,在关键时间点配备关键操作人员,同时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针对性地细化劳动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安全防范制度。性建设。企业要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监督检查。领导要不断深入一线,特别是要对防止拥挤、逃逸等不安全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加强现场监督,大力纠正工作中的违章行为。对安全意识薄弱的驾驶员,要

浅谈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中难点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浅谈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中难点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发表时间:2016-08-04T16:33:35.6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赵忠涛 [导读] 地铁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乘客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地铁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乘客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地铁事业的快速发展,客流量的持续增长,地铁事故随着客流量的增多也发生的相对频繁。地铁的运营安全也与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样在这种庞大的客运压力之下来进安全行生产风险的控制,针对这个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乘务安全管理中的难点与问题,并对其解决方法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安全管理;管理体制;问题 安全管理在地铁生产管理中极为重要,乘务的安全生产作为地铁生产运营的第一线,对地铁的安全运营有着很大的影响。现今乘务安全管理方面还存有一定的难点和问题,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找到解决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的方法,在新常态下探索出适合这种状态的新的运营管理思路,是管理者正在探索的问题,也是所有工作人员需要努力的目标。 (一)事故构成的原因 事故的发生是多样的,但是其归纳起来还是有理可循的,可将其分为四种:物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人形成的不安全行为、危险环境、缺陷管理。 (二)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在行车安全中乘务安全管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包含有四个关键:关键人员、关键时间、关键作业和关键地点。 在事件事故的发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始终是安全管理中的难点,员工的业务水平,思想波动,性格特点,价值观,职业素养等均是发生事件事故的诱因。因此,提高员工的培训及加强员工的思想管理,均是避免事件和事故的有效方法。 (一)时间节点对人员作业带来的风险分析 1、据历年来今年事故的统计,时间事故的高发期主要是6月、7月、11月和12月份。这些月份成为高发期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两点:一,在这些时间段上,没有节假日等比较重大的事项,于是对于其检查的规范会相对较少,从而也造成安全人员在行为上的放松,一旦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识松懈,其作业纪律也会不严谨,安全事故也会放生较频繁;二,天气变化对作业人员的精神造成影响,使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犯困等多种状况,可能还会将作业流程简化,从而间接引起安全事故。 (二)事件原因时间方面分析 依据某地区地铁行业十年中发生的事件事故的总数,得出以下统计: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事故出现几率较多的时间段是交班时间段和列车出入厂。 另外,从事件和事故的发生的原因,人为误操作占到安全事故的比例为87%。 据这些事件事故分析,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人的安全意识;二,人的精神状态;三,人的赶点下班简化作业行为;四,交班不彻底,安全交底不充分;五,人的生理疲乏,注意力下降;六,人的作业自律性;七,管理人员下班,缺少有效的监督等。 (三)外在因素发生变化时导致事件发生的风险分析 1、作业程序发生变化时 我们在长期执行重复作业的过程中,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如突然改变了某一个程序或作业步骤,操作者本人的正常操作习惯被打破,容易出现人为误操作的安全事件。 2、作业计划发生变化时 调车计划单涉及到的岗位多(如:调车计划涉及到司机、信号楼值班员等),当计划出现变化时,调度没有将调整的计划未及时通知到作业人员或者没有向作业人员说明清楚,导致作业人员没有充分预想计划变更后的风险,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现场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时 在作业环境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时,现场人员如果对风险认知不足,采取措施不充分,事故就不可避免的发生。 4、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 当设备或设备的功能调整或设备故障时,日常的操作习惯将会发生改变。设备的本质安全功能可能失去保障,安全交由操作者来把控,将风险留给现场。 5、岗位发生变化时 岗位发生改变时,工作人员将原有的操作习惯或操作技能进行同步调整,安全风险也随之改变。 6、工作氛围发生变化时 工作氛围发生改变,作业人员的心态最容易发生动摇和变化,还会影响周围的同事,在安全关键点的把控上容易放松警惕,从而导致发生事故或事件。 三、解决措施 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那就是做好员工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思想管理,保证员工在工作期间思想稳定,安全就有一定的保障,是解决乘务安全管理的

地铁运营乘务管理

地铁运营乘务管理前言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公众。自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开始,经过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07年6月,全国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585km,总投资6000亿元,同时还有10余个城市拟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面对轨道交通大发展的现状,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被广大轨道运营单位所重视。 1.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理念 1.1安全为命,打造平安地铁 运营服务作为地铁最大的服务载体,任何故障都可能引发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对运营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对地铁的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铁的手腕、铁的纪

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工作,始终坚守“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营”的理念,落实各项运营安全工作措施,打造平安地铁。 1.2人人有责,全员促安全 任何一名员工都是运营安全工作的重要力量,运营服务的高品质体现着每名员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企业强大、运营稳定有序与每名员工的成长、利益、价值是一个共同体,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安全运营离不开每名员工的努力,企业和员工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持不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培育企业安全氛围,让员工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与自己息息相关,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善安全”的文化氛围。 1.3警钟常鸣,安全工作永无止境 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项工作永远都没有干完的时候,是永远都不可能结束的,长期下去容易使人麻痹大意,提出用“投石头原理”防麻痹,经常地“敲打点击”,使员工警钟长鸣,保持警惕。同时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带着责任抓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发表时间:2016-10-10T14:06:28.96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第3期作者:陈凯 [导读] 随着全国地铁轨道线路的修建,地铁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我国的地铁运营当中,地铁乘务的安全运作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地铁乘务司机的安全管理是地铁乘务安全运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地铁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造成了很多行车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从行车安全事件的发生展开,对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的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管理的对策与措施,给地铁乘务司机管理工作者提供帮助与指导。 【关键词】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相关措施 随着全国地铁轨道线路的修建,地铁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而在地铁安全管理中,乘务司机对地铁安全运行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乘务司机管理的力度的大小对地铁运行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他们的服务安全代表着地铁公司的形象,质量水平较高的乘务司机安全管理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给企业带来强大的企业竞争力,因此地铁乘务的安全管理必须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 一、地铁行车安全事件的发生 近几年来。我国地铁行车安全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发生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一年当中的7月和11月,主要的原因在于乘务司机在重大的节假日过后会对行车安全放松警惕,缺乏行车管理。并且将行车事故发生时间具体到一天时看,可以发现主要发生在乘务司机交接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乘车司机刚进入工作状态,工作精神较差,再加上有的乘务司机自身缺乏自觉性,乘务司机容易简化交接工作的正常程序,最终导致行车事件的发生。其次,行车事件主要发生的地点在车厂,由于车厂内部分布部门复杂,进行的各种作业混杂,工作人员多,导致在作业进行时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从根本上增加了行车事件发生的频率。除此之外,对行车事件进行整体分析来看,发生行车事件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乘务司机工作中的出错,在地铁行驶过程中,一般在一列客车只配置一位乘务司机,司机必须长时间驾驶,这使得乘务司机无法长时期保持警惕性,很容易疲劳驾驶。另外,乘务司机在列车中的工作任务要多于其他岗位,也容易在进行工作时由于精力不足犯下微小的错误例如没有仔细检查列车或者在工作时忽视了关键的环节,这些都可能造成行车事故。 二、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的难点 就乘务司机安全管理而言,具有以下难点:首先,地铁企业的员工规模与数量都很大,这就无法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员工,他们更加不熟悉列车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会出现简化作业甚至违规作业的现象,这对乘务管理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其次,在列车行驶中乘务司机一般为单人驾驶,在列车出现问题时乘务司机难以获取他人的帮助,只能靠乘务司机解决,因此对乘务司机的要求很高。另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在列车中应用的高级设备设施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复杂,这使得乘务司机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无法对行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除此之外,在地铁企业中,由于对乘务司机的需求较大,管理人员会缩短对乘务司机的培训时间与周期,让乘务司机在缺乏完整的行车知识和职业素养就快速上岗,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三、地铁乘务司机的安全管理 在地铁乘务的管理中,只有将安全放在管理的首位,将安全的理念融入生产当中,才能使列车正常行驶,减少发生行车事故的频率。 1.创造员工归属感 员工的归属感是指员工在企业工作一段时期之后,会对企业和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与使命感。这种归属感对于乘务司机提高自身的责任心非常重要。培养这种员工的归属感可以通过企业管理人员与乘务司机增进交流与沟通来培养,管理人员定期与乘务司机进行沟通,来理解乘务司机的建议和意见,并对乘务司机进行心理的安慰与鼓励,使员工与领导之间互相理解与认同,乘务司机会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另外,企业决策的公平性也会影响乘务司机的归属感,只有企业对每一位员工遵循公平的奖罚机制,企业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员工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会对乘务司机的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 谐的人际关系影响归属感,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形象、习俗、礼仪等价值观表现形式的调节,使司机队伍不仅在思想上达到共识,更能在行动上达成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实现员工彼此间的认同、对领导的认同,从而实现对整个企业的认同,产生“企业员工亲如一家”的感受,真正实现员工归属的需求。 2.对关键人员加强管理 管理人员在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中,要选取关键人员。关键人员是对地铁行驶时有着关键作用的工作人员。关键人员的选择必须要从综合素质、两级一化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筛选。在选择之后,要对关键人员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乘务司机存在的个人缺陷加强防范与管理,并采取帮助与引导的方式使乘务司机主动改善自身的缺陷,在完成工作时能更加专业化。另外,管理人员要在重要的时间和关键性的环节上对乘务司机加强监督与检查,使地铁现场行驶的错误得到有效控制。 3.进行安全管理的培训 对乘务司机进行培训,是地铁乘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项。培训的对象不仅包括新员工,而且要包括入职后的老员工。新员工在正式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工作业务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这样在上岗之后能够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之中。老员工的定期培训也不可忽视,老员工一旦不定期进行回炉培训,不仅不能巩固专业知识,还会缺少对新技术的吸收。因此定期的培训机制可以为企业提供业务精通、思想稳定的员工。另外,培训系统与机制也要不断地完善,培训人员首先要拥有熟悉的业务经验才能使员工掌握正确专业的知识。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对乘务司机思想的教育,提高乘务司机的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在培训当中使用的方法也要适时的做出改变,可以增加现场实战演练,让乘务司机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可以提高乘务司机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合而言,对乘务司机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在对乘务司机进行管理前,要清楚地认识到管理的难点,再根据这些难点对症下药,在管理中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加强对关键人员的管理,还要对新老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吸取国内外地铁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