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讲解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讲解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讲解

Q/GDW 429 — 2010

ICS 29.240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9 — 2010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thernet LAN switch in Smart Substation

2010-××-××发布

20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

Q/GDW 429 — 2010

I

目次

言 ······························································································································ II 1 范围··························································································································· 1 2 引用标

准 ····················································································································· 1 3 基本技术条

件 ········································································································

······· 1 4 主要性能要

求 ··············································································································· 3 5 安装要

求 ····················································································································· 6 6 技术服

务 ····················································································································· 6 编制说

明 (7)

Q/GDW 429 — 2010

II

前言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网

络交换机技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是基于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网络交换机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经验,并结合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导则及设计技术规范而提出。由于智能变电站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本规范的相关技术原则将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逐步修订和完善。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褚农、朱东升、陈志蓉、曾健、孙纯军、苏麟、黄晓博、于广耀、郑旭、李琪林、周志勇、徐迪、黄国方、阮黎翔、朱凯进、吴琼、葛成。

Q/GDW 429 — 2010

1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中的网络交换机的技术要求、安装要求以及技术服务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智能变电站的新建工程,其它扩建、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GB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方法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YD/T 1099—2005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YD/T 1627—2007 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YD/T 1693—2007 基于光纤通道的IP 存储交换机技术要求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09 110(66)~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Q/GDW 394—2009 330~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IEC 62351 Power systems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information exchange - Data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功率系统管理和联合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性

IEC 6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

IEEE 802.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

3 基本技术条件

3.1 使用环境

a )海拔高度:≤1000m

b )环境温度:?5℃~+45℃(户内)

?25℃~+55℃(户外)

c )最大日温差:25K

d )最大相对湿度:95%(日平均)

90%(月平均)

e )大气压力:86kPa ~106kPa 。

f )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0.30

g ,垂直加速度0.15g 。

注:以上条件可根据工程本地区实际环境进行修正。

3.2 主要技术指标

3.2.1 电源

Q/GDW 429 — 2010

2

a )基本参数

1)额定电压:DC 220/110V。为调试方便,交换机也应支持220V AC交流供电 2)允许偏差:?20%~+15% 3)纹波系数:不大于5%

b )电源接线应采用端子式接线方式。

c )将输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性颠倒,装置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d )当电源参数在极限内变化时,交换机应能可靠工作,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应符合4.2要求。

e )当装置满配满负荷工作条件下的整机功耗不大于60W 。

3.2.2 绝缘性能

a )绝缘电阻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和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用1000V 的直流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M ?。 b )介质强度

1)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 ,历时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

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2)工频试验电压值按表3.2-1选择。也可以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工频试验电

压值的1.4倍;

3)试验过程中,任一被试回路施加电压时其余回路等电位互联接地。

表3.2-1 工频试验电压值

被测回路

额定绝缘电压(V )

试验电压 AC(V )

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地

>60~250 2000 直流输入回路——地>60~250 2000 信号输出触点——地>60~250 2000 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60~250 2000 以太网(电)接口——地

≤60

500

c )冲击电压

交换机各导电回路与地(或与地有良好接触的金属框架)之间,对于额定绝缘电压大于60V 的回路,应能承受1.2/50μs 、开路试验电压为5kV 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对于额定绝缘电压小于60V 的回路,应能承受1.2/50μs 、开路试验电压为1kV 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交换机允许闪络,但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损坏。试验后,装置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4.1、4.2的规定。

3.2.3 耐湿热性能

装置应能承受GB/T 2423.9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试验持续时间48h 。在试验结束前2h 内,用1000V 直流兆欧表,测量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5M Ω;介质强度不低于规定值的75%。

3.2.4 抗干扰性能

抗电磁干扰能力应满足DL/T 860标准、GB/T 17626系列等标准的相关要求,并提供型式试验检测报告。

网络交换机至少应通过表3.2-2所包含的电磁兼容类试验。

Q/GDW 429 — 2010

3

表3.2-2 抗干扰性能要求和试验

序号试验

参考标准严酷等级 1 静电放电抗扰度 GB/T 17626.2 Ⅳ级 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GB/T 17626.3 Ⅲ级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GB/T 17626.4 Ⅳ级 4 浪涌(冲击)抗扰度 GB/T 17626.5 Ⅲ级 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6 Ⅲ级6 工频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8 Ⅴ级 7 脉冲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9 Ⅴ级 8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10 Ⅲ级 9 振荡波抗扰度

GB/T 17626.12 Ⅱ级 10

直流电源暂降、暂时中断抗扰度

GB/T 17626.29

0%

注:评价等级均采用A 。

3.2.5 无线电骚扰限值

无线电骚扰限值应符合《GB/T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量测方法》。

表3.2-3 交换机在10m 测量距离处的辐射骚扰限制

频率范围

MHz 准峰值限制 dB (μV/m)

30~230 230~1000

40 47

注:1. 在过渡频率处(230MHz )应采用较低的限制。

2. 当出现环境干扰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

3.2.6 结构、外观及其他

a )机箱尺寸宜采用标准19英寸机箱,高度采用1U 的整数倍。

b )装置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具备可靠接地端子,并应有相应的标识。

c )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d )外观要求:

1)应于交换机设备正面(非出线端)设置交换机品牌标志、型号名称; 2)背面接线端口应标明端口序号或名称,电源端子上方应标注接线说明;

3)底面板应标注交换机制造方名称、设备名称、型号、MAC 地址、默认IP 地址、产品序列

号、硬件版本号、通过认证标志、产地及其它必要信息; 4)交换机前后均设有按端口序号排列的指示灯。 4 主要性能要求

4.1 一般技术要求

4.1.1 装置应是模块化的、标准化的、插件式结构;大部分板卡应容易维护和更换,且允许带电插拔;任何一个模块故障或检修时,应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

4.1.2 装置电源模块应为满足现场运行环境的工业级产品,电源端口必须设置过电压保护或浪涌保护

Q/GDW 429 — 2010

4

器件。

4.1.3 交换机应采用自然散热(无风扇)方式。

4.1.4 装置的所有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 4.1.5 单个交换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200 000小时。 4.1.6 双电源供电的交换机应支持电源输出报文告警功能。

4.1.7 网络交换机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并能以报文方式输出装置本身的自检信息,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状态监测接口。

4.1.8 当交换机用于传输SMV 或GOOSE 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信息时应采用光接口;当交换机用于传输MMS 等信息时宜采用电接口。

4.1.9 全光口配置的交换机的规格一般选用8口、16口或24口;全电口配置的交换机的规格一般选用16口、24口或48口;光口/电口混合配置的交换机可根据工程具体需求进行选型。 4.2 基本性能

4.2.1 交换机吞吐量等于端口速率×端口数量(流控关闭)。

4.2.2 在满负荷下,交换机可以正确转发帧的速率(端口吞吐量)应等于端口速率。 4.2.3 当SMV 采用组网或与GOOSE 共网的方式传输时,用于母线差动保护或主变差动保护的过程层交换机宜支持在任意100M 网口出现持续0.25ms 的1000M 突发流量时不丢包,在任意1000M 网口出现持续0.25ms 的2000M 突发流量时不丢包。

4.2.4 交换机MAC 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4096个。 4.2.5 交换机学习新的MAC 地址速率大于1000帧/s。 4.2.6 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延应小于10μs 。 4.2.7 交换机在全线速转发条件下,丢包(帧)率为零。 4.2.8 虚拟局域网VLAN

交换机应支持IEEE 802.1Q定义的VLAN 标准;

交换机应支持通过VLAN 技术实现VPN ,至少应支持基于端口或MAC 地址的VLAN ;应支持同一VLAN 内不同端口间的隔离功能;单端口应支持多个VLAN 划分;

交换机应支持在转发的帧中插入标记头,删除标记头,修改标记头;其它具体要求参见YD/T 1099中7.6规定。 4.2.9 交换机应支持IEEE 802.1p流量优先级控制标准,提供流量优先级和动态组播过滤服务,应至少支持4个优先级队列,具有绝对优先级功能,应能够确保关键应用和时延要求高的信息流优先进行传输。

4.2.10 当交换机采用环形网络时,为实现变电站通信网络设备一致性,网络恢复宜采用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或多生成树协议MSTP ,并符合IEEE 802.1w,且与IEEE802.1d 的兼容。环形网络RSTP 、MSTP 最长恢复时间通过每个交换机不超过50ms 。 4.2.11 时钟传输性能

交换机作为IED 连接的汇集点,应具备实现对于所连接的IED 时间同步的功能。 a )交换机应支持简单网络时钟(SNTP )时钟传输协议,传输精度小于

1ms ;

b )当过程层采用IEC 61588网络对时方式时,交换机应支持精密同步时钟传输协议,并可以作为

边界时钟、透明时钟、普通时钟等角色。 1)边界时钟传输精度小于

±200ns ;

2) EtoE透明时钟单级传输精度小于±200ns ; 3) PtoP透明时钟单级传输精度小于±200ns 。 4.3.12 宜支持IPV6协议,同时兼容IPV4协议。

Q/GDW 429 — 2010

5

4.2.13 以太网接口

交换机的接口类型及技术要求符合IEEE 802.3要求。 a )光接口性能指标

多模光器件

单模光器件

发光器件

接收器件

发光器件

接收器件

波长发光功率≥-14dBm

—≥-8dBm —接收灵敏度

≤-25dBm

≤-25dBm

注:智能变电站宜统一采用多模光器件,发光器件采用1310nm 波长,接口选用ST 型。

b )电接口性能指标

采用五类双绞线传输距离不小于100m ,传输速率不小于端口的线速,接口统一选用RJ45接口。 4.3 功能要求

4.3.1 数据帧转发

交换机应支持电力相关协议数据的转发功能,如IEC 60870-5-104、DL/T 860相关协议的数据帧转发。

4.3.2 数据帧过滤

交换机应实现基于IP 或MAC 地址的数据帧过滤功能。 4.3.3 网络风暴抑制功能

——支持广播风暴抑制;——支持组播风暴抑制;——支持未知单播风暴抑制。

4.3.4 组播功能

网络交换机支持包括GMRP 二层动态MAC 地址的配置组播功能、静态MAC 地址的配置组播功能以及动态IP 映射(IGMP-SNOOPING )组播功能。

4.3.5 镜像

以太网交换机应支持镜像功能,包括一对一端口镜像、多对一端口镜像。使用该功能可以将交换机的流量拷贝以用于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

在保证镜像端口吞吐量的情况下,镜像端口不应当丢失数据。 4.3.6 多链路聚合

支持逻辑上多条单独的链路作为一条独立链路使用,支持不少于4个端口的链路聚合;链路聚合功能开启过程中不应数据丢失。 4.3.7 组网功能

可以按照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需求进行组网,组网方式可为以下方式之一:——星形——环形——双星形——双环形 4.3.8 管理功能

——支持网络管理协议(SNMPv2、V3);——提供安全WEB 界面管理;——提供密码管理;

Q/GDW 429 — 2010

6

——支持端口断线报警和端口状态实时监测——提供异常告警提示

4.3.9 通信安全

交换机支持用户密码保护、加密认证和访问安全、基于MAC 地址的端口安全等。交换机可具有抵御拒绝服务攻击和防止常见病毒传播的能力。 4.3.10 其它

其它功能参见YD/T 1099—2005和YD/T 1627—2007。 5 安装要求

5.1 安装地点

适用于户内柜或户外柜等封闭空间内安装。

5.2 防护等级

装置应采用密闭壳体,当安装在户外柜内时,防护等级应达到IP42,安装在户内柜时,防护等级IP40。 5.3 出线方式

网络交换机可采用前出线或后出线方式,现场安装的交换机宜采用后出线方式。 6 技术服务

6.1 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6.1.1 产品的鉴定证书和满足本规范技术要求的电力设备质检中心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质检报告。 6.1.2 产品的ISO9000(GB/T 1900)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能够证明该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国家认证并且正常运转。

6.2 应提供的资料

6.2.1 交换机的方框原理图及其说明;

6.2.2 交换机的嵌入WEB 软件说明以及基于SNMP 协议的网络管理软件的说明,根据工程需求提供MIB 管理库文件和技术支持。

6.2.3 交换机布置和安装接线图,包括设备尺寸和安装尺寸,光纤网络设备的连接及其安装要求等。 6.2.4 交换机网络端口(包括光纤端口)类型、电源端、报警端接线定义及说明,模块化设计的交换机应说明选用模块的端口类型及接口数量。 6.2.5 其他资料和说明手册,主要包括:

a )交换机的装配、运行、检验、维护、零件清单、推荐的部件以及型号等方面的说明;

b )试验设备及专用工具的说明和有关注意事项;

c )装置的正常试验、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说明。 6.3 技术配合

包括以下项目:

a )现场安装/投运的合作和管理。

b )负责协助接入全站过程层网络系统。

c )提供设备的现场验收、测试方案和技术指标。

d )其它约定配合工作。

Q/GDW 429 — 2010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7

Q/GDW 429 — 2010 目次一、编制背

景 ................................................................................................................... 9 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 (9)

三、与其他标准的关系.......................................................................................................9 四、主要工作过程............................................................................................................. 9 五、规范的结构和内容.. (10)

8

Q/GDW 429 — 2010 为加快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规范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设计和工程应用,推动和指导新建工程设计

和建设工作,根据公司《智能电网第一阶段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关于下达智能电网试点工程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智能[2009]909 号文)的安排,由公司基建部牵头,组织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河南省

电力勘测设计院、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山东

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的

制定工作。一、编制背景 1.公司对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建设设计提出的要求。2.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自动化、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积累一定的设计、运行成果和经验,国际上即将颁布

IEC61850 第二版,为智能变电站建设设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3.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 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要求等

内容,不能适应智能变电站建设要求,为使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选型、设备采

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 1.按照《标准化

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7)号〕《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211 和(DL/T 800—2001)的有关要求,开展本规范

制定工作。 2.本规范依据《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83—2009)《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393—2009)《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394—2009)等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并充分总结吸收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和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运行成果和经验、以及通用设计等公司标准化成果。 3.作为公司企业标准,使公司系统内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三、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1.本规范引用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83—2009)《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393—2009)《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394—2009)等的有关规定。 2.本规范应用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860)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 1099—2005)的有关规定 3.智能变电站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和企业有关标准的规定。四、主要工作过程 1.2009 年 8 月 14 日,在西安组织召开《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研究编制工作启动会,成立了编写工作组。会议拟出编制大纲、工作计划,并讨论通过; 2.2009 年 8 月~9 月,按照编制大纲和工作计划,编制标准初稿,并经编写组内部讨论后形成初稿修改稿; 3.2009 年 10 月 15 日,编写组在北京对初稿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确定技术规范的内容框架;4.2009 年 11 月 17 日,编写组按照修改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5.2009 年 12 月 14 日,将征求意见稿发给各网省公司和顾问集团广泛征求意见;

9

Q/GDW 429 — 2010 6.2009 年 12 月 14 日~12 月 26 日,编写组汇总梳理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认真讨论,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 7.2009 年 12 月 30 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等技术规范的评审会议,对送审稿进行了评审,提出了专家评审意见; 8.2010 年 01 月 08 日,编写组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五、规范的结构和内容本规范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特点,重点规范了网络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一般技术要求、基本性能、功能要求、安装、防护等级、出线要求等。本规范对的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 1.前言

2.目次 3.正文,共设六章:范围、引用标准、基本技术条件、主要性能要求、安装要求、技术服务。 10

变电站技术标准和要求

工程规范1.1 本标工程设计规范采用中国国家、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其它相关的设计要求文件。施工中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发生矛盾时由监理工程师及工程法人负责协调解决。工程质量1.2 国家及部(委)颁布的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各种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本标工程。本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验评标准执行以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其它有关规定等。本标工程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详见本章中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清单。以上标准若有新的标准则执行新标准,替代原有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除上述国家及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规范、规程以外,检查验收仍需遵照如下图纸、文件:经会审签证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批准的设计变更;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工程法人与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中有关质量的条款;工程法人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及相关监理文件;施工组织方案编制1.3 施工方案和措施应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本标段中标承包人应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合同签定后二个月内完成全厂施工组织总设计,并具备审查条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4 有关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应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执行。工程技术条件2.施工范围交接口及施工协调2.1 接口原则是根据施工图的设计界定,接口部位的连接由后完成者实施,现场各单位的要服从监理工程师和工程法人的统一安排、协调。图纸交付计划2.2 个月交到承包人,特殊工程根据承包人要求1 图纸交付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 个月提交,届时承包人提出交图计划。2 提前设备交付计划2.3 设备交货进度按具备安装条件三个月内设备到达现场,交付计划按设备合同规定进度执行。竣工移交2.4 按新启规要求执行。资料在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后,根据国家档案资料规定的要求移交工程法人。图纸3.3.1 工程法人在合同或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工程法人及监理工程师签发有效的按规定的份数提供给承包人用于合同和进度计划的总体布置图、工程施工详图或其它技术文件,工程法人的技术文件和图纸是合同的一部分。承包人投标时应向工程法人提供的主要施工措施及主要施工方案图。3.2 承包人应向工程法人递交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若有施工降水应提供相应的降水方案并单独计列报价。投标商应按招标文件提供的关键进度绘制本标工程施工网络图,图中应表示出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内主要施工工程,各施工工程主要施工工序间的逻辑关系、持续时间,及采取何种措施保证关键路线的实施不受干扰,保证合同规定工期目标的实现。本标工程主要采用的规程、规范、标准与管理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内容)4.土建与电气安装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4.1 序号名称 1《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1-201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 GB 50204-2002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22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

调度交换机技术规范书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调度交换机技术规范书

目次 1、总则 2、技术规范 3、图纸和资料、设计联络会、工厂验收、试验附件1 供方应提供的质量保证及承诺 附件2 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差异

1、总则 买方-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公司 卖方-设备供应商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配套调度交换机部分,该调度交换机系统安装在厂内通信机房。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调度交换机的系统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的“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差异”中加以详细描述。 本设备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卖方必须提供技术上先进、可靠性高,在国内有成功经验的调度交换机设备。由卖方提供的设备应具备有关电信管理部门颁发的程控交换机进网许可证。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定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卖方应回复4份中文版本的回标资料及文件,包括卖方(厂家)简历、业绩、进网许可证等项内容。对本标书的要求明确的答复,否则可视为该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不响应。 卖方为所提供设备的成套性和完整性负责。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技术规范 2.1 工程概况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公司地处甘肃省嘉峪关地区,本期工程厂内新装调度程控交换机1套,兼顾调度通信和厂内通信功能,中继线采用2M数字中继及4WE&M 模拟中继和二线环路中继,用户线采用二线模拟方式,考虑今后扩容余地。设置调度台,调度主机布置在通信机房内,调度台布置在机炉电集控室,交换机主机与调度台间电缆配置长度按1000m考虑。机房的装修工艺要求和设备布置按电力行业设计规程执行。厂内提供-48V通信电源。 2.2 主要技术要求 2.2.1 设备制造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及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2.2. 交换机组网方式 交换机以2M数字方式、4WE/M、二线环路中继方式进行系统连接。中继传输电路为光纤通道或电缆通道。 2.2. 3. 中继线、用户线及信号方式 本交换机与系统采用全自动中继方式连接,中继线为模拟中继寄发器信令和数字Q信令。 中继线配置数量为: ·2M数字中继: 3CH ·二线环路中继: 4CH ·4W E/M中继: 8CH ·用户线配置数量为: 100CH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范本)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范本),通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条款及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

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中“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2 项目需求部分”和“ 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 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网络交换机作用

?网络交换机网络交换机(NetworkSwitch)是集线器的升级换代产品,从外观上来看,它与集线器基 本上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带有多个端口的长方体。广 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 的设备。随着通信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 进,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由于以太网 具有性能价格比高、高度灵活、相对简单、易于实现 等特点。所以,以太网技术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 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太网交换机也就成为了最普及的 交换机。 目录 ?网络交换机的概述 ?网络交换机的性能 ?网络交换机的分类 ?网络交换机的选择 网络交换机的概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日益普及,计算机网络也迅速发展起来。凡是将地理位置 不同,具备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

备,用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实现计算机通信信息网的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都称为计算机通信网。当网络规模扩大时,单纯靠延长网线已变得不现实。并且对于不同的局域网,要实现互相之间的数据传送,共享网络的资源,需要有专门的连接设备实现网络扩展。同时,网络中站点的增加,地理范围的扩大,业务量的增长,促使网络互联迅速向前发展。 网络互联的高速发展,导致网络交换技术的出现,网络交换机也随之应运而生。广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网络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 随着交换技术的发展,交换机由原来工作在OSI承M 的第二层,发展到现在有可以工作在第四层的交换机出现,所以根据工作的协议层交换机可分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由于第四层交换机交换技术尚未真正成熟且价格昂贵,第四层交换机在实际应用中目前还较少见。 网络交换机的性能 网络交换机是一种连接网络分段的网络设备。从技术角度看,网络交换机运行在OSI 模型的第2层

变电电气专业设计规范、规程与技术规定

变电电气专业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定 (2007年1月) 一、规范电压、电流和频率 规范电流GB_T_762-2002 规范电压GB_156-2003 规范频率GB_T_1980-2005 电压偏差GB_T_12325-2003 电压波动闪变GB_T_12326-2000 频率偏差GB_T_15945-1995 电能质量暂态过电压GB_T_18481-2001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_T_14549-199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GB_T_15544-1995 二、变压器和电抗器 Loading guide for oil-immersed power transformers IEC60076-7-2005 Power transformers —— Part 1 General IEC60076-1-2002(暂无电子版)Power transformers ——Part 3 Insulation levels, dielectric tests and external

clearances in air IEC60076-3-2000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500kV级GB/T16274-1996 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 1094.1-1996 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2-1996 变压器短路能力GB 1094.5-2003 变压器负载导则GB_T_15164-1994 变压器绝缘实验GB 1094.3-2003 变压器选用导则GB_T_17468-1998 变压器应用导则GB_T_13499-2002 变压器声能测定GB_T_1094~10-2003 油浸变压器GB_T_6451-1999 换流变GB_T_3859~3-1993 隔离变压器GB _13028-1991 干式变压器GB_6450-1986 干式变参数和要求GB_T_10228-1997 电抗器GB_T_10229-1988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T537-2002 三、CT、PT 电流互感器GB_1208-1997 500kV电流互感器GB_T 17443-1998

35KV降压变电站设计

[目录] 前言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二、原始资料 三、设计任务 四、设计成果 第二篇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主接线设计方案 第三章主变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第四章所变的选择和所用电的设计 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第六章导体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三篇计算书 一、主变容量的计算 二、短路电流计算 参考资料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建立工程设计的正确观点,掌握电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使用工程设计手册和其他参考书的能力,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资料 1、某国营企业为保证供电需求,要求设计一座35KV降压变电所,以10KV电缆给各车间供电,一次设计并建成。 2、距本变电所6Km处有一系统变电所,由该变电所用35KV双回路架空线路向待定设计的变电所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所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000MVA 。 3、待设计的变电所10KV无电源,考虑以后装设的组电容器,提高功率因素,故要求预留两个间隔。 4、本变电所10KV母线到各个车间均用电缆供电,其中一车间和二车间为一类负荷,其余为二类负荷,Tmax=4000h ,各馈线负荷如表1—1

5、所用电的主要负荷见表1—2

6、环境条件 1)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9.9°c,极端最低温度-5.9°c,最热月地面0.8m 处土壤平均26.7°c ,电缆出线净距100mm。 2)当地海拔高度507.4m。雷暴日数36.9日/年:无空气污染,变电所地处在 P≤500m·Ω的黄土上。 三、设计任务 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电路,论证设计方案是最佳方案,选址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2、设计本变电所的自用电路,选择自用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3、计算短路电流。 4、选择导体及电气设备。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 2、主电路和所用电路图各一份 第二篇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设计依据 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出的条件。 二、设计原则

POE交换机技术规范书

POE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一、总则 1.概述 1.1 本文件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对POE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招标采购中的设备供应商(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技术规范书。本规范书将作为谈判的基础。 1.2 卖方所提供的所有各项设备和系统(包括软、硬件)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如下: (1) 符合有关标准(如ISO、ITU-T、ETSI、IETF等),卖方应在建议书中具体说明,并附上相应的详细技术资料; (2) 若卖方的设备和系统包含自己的专用标准,应在建议书中具体说明,并附上相应的详细技术资料; (3) 本文件中未给出,但ITU-T已有建议的系统设备性能和功能均应满足ITU-T 最新建议要求; (4) 待买方新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和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相关技术要求等)制定出来后,卖方应免费修改其系统以满足要求。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255-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及其它已颁发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文件,具备中国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6) 国家已颁发的相关法律文件(例如招标法等)。 1.3 卖方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提供报价和详细的技术建议。卖方提供的各项设备及系统的功能、性能应完全符合买方指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买方指出的要求。对于本文件未规定的有关设备性能,卖方应提出建议,并陈述其理由。 1.4卖方应根据本文件的要求提供建议书,建议书要求采用中文书写,设备技术资料应尽量提供中文,可提供英文。 1.5规范书有关内容的澄清 (1) 卖方对于规范书的疑问可以通过书面材料与买方联系。在规定的建议书最后提交期限以前,买方将以书面材料给予答复。有关买方答复材料的复印件也将递交所 1

35KV变电站技术要求

35kV变电站工程XGN2-12交流高压开关柜 技术要求 设计单位:

XGN2-12型户内交流金属开关柜 技术要求 一、总则 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交流高压开关拒。它提出了对10kV交流高压开关柜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需方在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技术要求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以书面形式,在本技术要求正式签定后一周内提交需方。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供方应提出该标准并经需方同意。 5.本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6.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二、应遵循的标准: 1、DB156-93 《标准电压》 2、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3、GB1984-89 《交流高压断路器》 4、GB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5、GB3906-91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6、GB14808-93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7、GB14808-93 《交流高压接触器》 8、DL/T402-1999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要求》 9、DL/T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要求》 10、DL/T404-1997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要求》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标准

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 第2.0.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一、靠近负荷中心; 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三、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 四、交通运输方便; 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

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涝水位; 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 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第2.0.2条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 第2.0.3条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2m高的实体围墙。城网变电所、工业企业变电所围墙的高度及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2.0.4条变电所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3.5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 第2.0.5条变电所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和道路纵坡确定,宜为0.5%~2%,最小不应小于0.3%,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平行于母线方向的坡度,应满足电气及结构布置的要求。当利用路边明沟排水时,道路及明沟的纵向坡度最小不宜小于0.5%,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小于0.3%;最大不宜大于3%,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大于6%。电缆沟及其他类似沟道的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5%。 第2.0.6条变电所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0.1m。 第2.0.7条各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满足安全、检修安装及工艺的要求,并宜符合附录一和附录二的规定。 第2.0.8条变电所所区场地宜进行绿化。绿化规划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并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清晰版)讲解(汇编)

Q / GDW 212 — 2008 ICS 29.240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6 — 201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rging unit in Smart Substation 2010-××-××发布 20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 Q / GDW 426 — 2010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基本技术条件··············································································································································1 4 主要性能要求·········································································································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2) 3 标准技术参数 (4) 4 使用环境条件表 (7) 5 试验 (8)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1094.2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1094.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1094.4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1094.5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 1094.7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1094.10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1208电流互感器 GB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 GB1985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2536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2900.15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 3804 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 GB/T4109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585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 GB5273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GB/T 645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7252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7354局部放电测量 GB/T7595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GB10230.1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0230.2分接开关第2部分:应用导则 GB13499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GB/T 13729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 1404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 16926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GB16847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 GB16927.1高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16927.2高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 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467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T17468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 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35kV,110kV无人值班 变电所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主编部门: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0]164号 前言 本规程编制以国家标准GB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为基础。 规程条文增删、改变的重点是在变电所设计中“无人值班”和“有人值班”的差异部分,当无差异时一般仍应用原条文。 引用标准基本采用国家标准,个别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性较强的引用电力行业标准。引用标准中的内容本规程一般不再复述。 规程内容深度参照国家标准GB50059。 目次 前言 1 范围 4 总则 5 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 6 电气部分 7 土建部分 1 范围

适用范围为变压器单台容量为500OkVA及以上的新建无人值班变电所,与国家标准GB50059一致。 220kV终端变电所的接线、设备、控制方式选择的原则等与本规程有关部分相似的可参照使用,但所址选择及220kV配电装置等部分仍应执行相应的设计标准。 变电所的设汁只涉及变电所内的装置,变电所外的远方控制端设备和系统不在变电所的设计范围,也不属本标准规定之内。 4 总则 4.O.1 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设计必须有确定的调度和远方监控关系,涉及到电气一次网络、调度自动化、通信及厂所自动化等发展规划,需与电网调度、远方控制端、通信网络、信息 传输等协调。因此有些设计条件应在设计任务书中明确。 4.0.2 选择较好的交通条件、消防条件、所址区域社会和地理环境将缩减维修操作人员往返变电所的时间,有利于防火及安全防范措施。 4.O.4 节约用地是基本国策,土地是非再生资源。在城区多层建筑比单层建筑费用相当或增加不多时,宜采用节省用地的方案。 半户内式变电所大部分电气设备设在户内,仅主变压器或有部分高压电器设在户外,该变电所占地较少又有利于主变压器的散热和消防。与城市规划协调时也可在城市综合建筑物内建设变电所。 地下或半地下变电所费用增加较多,一般不采用,只在市区中心繁华地带无从选择所址或有其他特殊需要时采用。 4.O.6 新建变电所应按一次实现无人值班设计,不得采取设计有人值班的过渡措施。调查中发现有些变电所系按同时具备无人值班的设备条件和近期有人值班的建筑条件设计,设置了供值班人员使用的所内微机监控设备和建筑,监控室装修讲究,生活设施齐全,浪费了设备和建设资金。

远东哈里斯程控交换机技术规范(2)

远东哈里斯程控交换机 技术规 2014-08

一、招标围 行政通信系统:包括程控数字交换机、维护终端、行政分机、通信电缆、话机等所有组成行政通信系统所需的设备、材料、元器件、软件、设备安装、调试、及对外联网需办理的相关手续等。 行政程控交换机要求选用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交换机,本期容量为: 1024门。行政交换机支持环路中继、数字中继等接口,可实现与其他通信系统组网。 二、总则 1.本技术规适用于丰城电厂数字程控行政交换机的技术及供货要求,并作为供方报价文件及工程技术建议书的依据。 2.本设备技术规书提出的是行政程控交换机系统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本设备技术规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4.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的“对规书的意见和差异”中加以详细描述。 5.本设备规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6.供方必须提供技术上先进、可靠性高,在国有成功经验的行政程控交换机设备。由供方提供的设备应同时具备信息产业部和电力部门颁发的数字程控行政机进网许可证。 7.本设备技术规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定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8 . 技术服务及系统保证: ?本系统由供方负责设备搬运到位、现场安装、系统调试及开通等项工作,并对系统安装及运行质量全面负责。 ?供方提供的设备在出厂前应通过全面的、严格的质量检测,需方有权派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到货情况、产品合格证书及相关文件等进行查验,当设备运抵现场和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发现有缺陷时或与合同不符时,需方有权要求供方免费更换或修复,在达到设备质量指标和合同要求后,方可继续工作。因系统质量和设备缺陷延误工期由供方负责,并经双方协

网络交换机作用

目录 网络交换机的概述 网络交换机的性能 网络交换机的分类 网络交换机的选择 网络交换机的概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日益普及,计算机网络也迅速发展起来。凡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具备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实现计算机通信信息网的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都称为计算机通信网。当网络规模扩大时,单纯靠延长网线已变得不现实。并且对于不同的局域网,要实现互相之间的数据传送,共享网络的资源,需要有专门的连接设备实现网络扩展。同时,网络中站点的增加,地理范围的扩大,业务量的增长,促使网络互联迅速向前发展。 网络互联的高速发展,导致网络交换技术的出现,网络交换机也随之应运而生。广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

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网络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 随着交换技术的发展,交换机由原来工作在OSI承M 的第二层,发展到现在有可以工作在第四层的交换机出现,所以根据工作的协议层交换机可分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由于第四层交换机交换技术尚未真正成熟且价格昂贵,第四层交换机在实际应用中目前还较少见。 网络交换机的性能 网络交换机是一种连接网络分段的网络设备。从技术角度看,网络交换机运行在 OSI 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网络交换机源于电子集线器(HUB),其中 HUB 是为星型网络提供的一种中心结点设备。在共享 HUB 中,所有星型网络连接都接收同一个广播帧。交换机类似于集线器,它也支持单个广播域,但不同的是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同时也是它自己的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通常情况下,交换机比集线器更加智能化,网络交换机能监测到所接收的数据包,并能判断出该数据包的源和目的地设备,从而实现正确的转发过程。网络交换机只对连接设备传送信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标准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的条文。本技术条件实施中,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467—1998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1094.1-2-1996 《电力变压器》 GB/T6451—1995 《三相油浸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6927.1—2—1997 《高压试验技术》 GB311.1—6—1997 《电力变压器》 ZBK40001—89 《组合式变电站》 GB763—1990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1984—89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B3906—91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T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311.2—2002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 GB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B4109—88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 DL/T537—93 《6~35KV箱式变电站订货技术条件》 GB/T18858.1—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14598—2002 《电气继电器》 GB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7328—87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T17215—2002 《1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35KV降压变电所设计方案

35KV降压变电所设计方案 第一篇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建立工程设计的正确观点,掌握电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2、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使用工程设计手册和其他参考书的能力,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 二、原始资料 1、某国营企业为保证供电需求,要求设计一座35KV降压变电所,以10KV电缆给各车间供电,一次设计并建成。 2、距本变电所6Km处有一系统变电所,由该变电所用35KV双回路架空线路向待定设计的变电所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所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1000MVA 。 3、待设计的变电所10KV无电源,考虑以后装设的组电容器,提高功率因素,故要求预留两个间隔。 4、本变电所10KV母线到各个车间均用电缆供电,其中一车间和二车间为一类负荷,其余为二类负荷,Tmax=4000h ,各馈线负荷如表1—1 序号车间名称计算用有功功率 (kw) 计算用无功功率 (kvar) 1 一车间 1046 471

2 二车间 735 487 3 机械车间 808 572 4 装配车间 1000 491 5 锻工车间 920 276 6 高压站 1350 297 7 高压泵房 737 496 8 其他 931 675 5、所用电的主要负荷见表1—2 序号车间名称额定容 量(KW) 功率因 素 (cos ) 安 装 台 数 工 作 台 数 备注 1 主充电机20 0.88 1 1 周期性负 荷 2 浮充电机 4.5 0.85 1 1 经常性负 荷 3 蓄电池室通 风2.7 0.88 1 1 经常性负 荷 4 室装配装置 通风110.79 2 2 周期性负 荷 5 交流焊机10.5 0.5 1 1 周期性负 荷

变电站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1.本标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1.1 工程规范 本标工程设计规范采用中国国家、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其它相关的设计要求文件。施工中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发生矛盾时由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法人负责协调解决。 1.2 工程质量 国家及部(委)颁布的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各种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本标工程。 本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验评标准执行以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其它有关规定等。 本标工程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详见本章中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清单。 以上标准若有新的标准则执行新标准,替代原有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 除上述国家及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规范、规程以外,检查验收仍需遵照如下图纸、文件: 经会审签证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 批准的设计变更; 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中有关质量的条款; 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及相关监理文件; 1.3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和措施应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本标段中标承包人应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合同签定后二个月内完成全厂施工组织总设计,并具备审查条件。 1.4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有关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应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执行。 2.工程技术条件 2.1 施工范围交接口及施工协调 接口原则是根据施工图的设计界定,接口部位的连接由后完成者实施,现场各单位的要服从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法人的统一安排、协调。 2.2 图纸交付计划 图纸交付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1 个月交到承包人,特殊项目根据承包人要求提前2 个月提交,届时承包人提出交图计划。 2.3 设备交付计划 设备交货进度按具备安装条件三个月内设备到达现场,交付计划按设备合同规定进度执行。 2.4 竣工移交 按新启规要求执行。资料在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后,根据国家档案资料规定的要求移交项目法人。 3.图纸 3.1 项目法人在合同或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项目法人及监理工程师签发有效的按规定的份数提供给承包人用于合同和进度计划的总体布置图、工程施工详图或其它技术文件,项目法人的技术文件和图纸是合同的一部分。

网络交换机技术要求

网络交换机技术要求 1.核心交换机技术 背板带宽>=32G 转发性能>=9.6Mpps 24个10/100Base-T,4个千兆SFP上行口,配置2个千兆多模模块 可支持接口类型: FE、GE(电口、光口) VLAN特性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802.1q Vlan封装,最大Vlan 数>=4094,支持GVRP MAC地址表>=16K 堆叠数量>=8,堆叠后支持跨设备端口聚合; 最大支持链路聚合数:FE口>=8个或GE端口>=4个 支持带宽控制,控制粒度<=64Kbps 支持QOS优先级队列调度:每端口支持8个优先级队列,支持拥塞避免,支持802.1P,DSCP/TOS优先级和重新标记能力,支持基于时间 段的流分类和QoS控制能力 支持组播协议IGMP Snooping,IGMP V1/V2、PIM-SM、PIM-DM、MSDP 支持DHCP Server 支持静态路由、RIP V1/V2,支持OSPF、ECMP 支持VRRP 支持设备管理SNMP V1/V2/V3;RMON 1/2/3/9;CLI;TELNET;支持WEB网管 支持电缆检测功能,便于快速定位网络故障点

支持防止DoS攻击功能 支持ARP入侵检测功能 支持端口隔离 支持MAC地址黑洞 提供信产部入网证(非新产品,入网时间超过1年) 2.接入交换机技术 背板带宽>=19.2G 转发性能>=6.55Mpps 24个10/100Base-T ,2个10/100/1000Base-T以太网端口和2个复用的100/1000Base-X SFP端口,配置1个千兆多模模块 可支持接口类型: FE、GE(电口、光口) VLAN特性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802.1q Vlan封装,最大Vlan 数>=4094,支持GVRP MAC地址表>=8K 堆叠数量>=16 最大支持链路聚合数:每个聚合组最大支持8个端口 支持组播协议IGMP Snooping v1/v2/v3 支持设备管理SNMP V1/V2/V3;RMON 1/2/3/9;CLI;TELNET;支持WEB网管 支持EAD(端点准入防御) 支持ARP入侵检测功能 支持端口隔离

交换机技术指标要求

交换机技术指标要求 1、汇聚交换机数量1台 基本需求"交换容量≥2.5Tbps,包转发率≥1000Mpps 官网存在多个指标时以小的值为准; 支持48个万兆SFP+端口,2个40G QSFP+端口,扩展后最大可支持6个40G QSFP+端口; 支持可插拔的双电源" 端口能力支持10GE端口转发时延<1μs,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二层功能支持4K个VLAN,支持Guest VLAN、Voice VLAN,支持基于MAC/协议/IP子网/策略/端口的VLAN 三层功能支持静态路由、RIP V1/2、OSPF、IS-IS、BGP、RIPng、OSPFv3、BGP4+、ISISv6 VxLAN 支持VxLAN功能,支持VxLAN二层网关、三层网关,支持BGP EVPN,实现自动建立隧道,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MPLS 支持MPLS L3VPN、MPLS L2VPN(VPLS/VLL)、MPLS-TE、MPLS QoS,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虚拟化"支持堆叠,支持堆叠单向带宽≥240G,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支持纵向虚拟化,作为父节点管理纵向子节点,作为纵向子节点零配置即插即用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 管理维护支持SNMPv1/v2c/v3、网管系统、WEB网管特性 安全性支持CPU保护功能,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资质与服务"具备工信部入网证,检测报告; 提供三年原厂质保; 2、接入交换机数量4台 基本需求"交换容量≥336Gbps,包转发率≥100Mpps,官网存在多个指标时以小的值为准; 24个千兆电口,4个万兆SFP口" 设备开局支持标准USB接口,便于U盘快速开局 二层功能"支持MAC地址≥16K,支持ARP表项≥2K,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支持4K个VLAN" 三层功能"支持RIP、RIPng、OSPF,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支持IPv4 FIB表项≥4K,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虚拟化"支持智能堆叠,堆叠后逻辑上虚拟为一台设备,具有统一的表项和管理,堆叠系统通过多台成员设备之间冗余备份; 支持纵向虚拟化,作为纵向子节点零配置即插即用,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管理维护"支持SNMP V1/V2/V3、Telnet、SSHV2; 支持通过命令行、WEB网管、中文图形化配置软件等方式进行配置和管理" 节能支持能效以太网EEE,节能环保,签订合同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备查 资质与服务"具备提供工信部入网证;检测报告 提供三年原厂质保; 3、模块以及辅材一批 提供所需交换机的所有万兆和千兆端口原厂模块,三年保修。以及所有辅材 投标设备厂商拥有成熟的软件研发能力,通过CMMI5级国际认证 以上所有技术要求及质保签订合同前需要提供官方证明(原厂彩页、原厂技术白皮书、原厂盖章技术响应表或官网资料及资料链接)备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