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重点详细版

政治学原理重点详细版
政治学原理重点详细版

导论

1政治的含义H3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H17Z1

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领域:政治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第一章

1利益的概念H47

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们对所需对象的欲求;人类的生产是联系人类需要与需要对象的中介)②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构成: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利益的内在矛盾H49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最基本的矛盾)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3利益的目标性和手段性之间的矛盾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3共同利益的特性H54

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在政治生活中经常发生作用的主要有集体、集团、阶层、阶级、民族及社会这些共同层次和范围内产生的共同利益。

4利益与政治权利的产生之间的内在联系H61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当特定社会的共同利益需要社会的合法强制性权威力量予以实现时,人们就会结成特定的政治关系)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利益关系包括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两个方面,它们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特性形成的基础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政治权利及其权威性强制方式来实现共同利益,协调和解决不共同利益。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经过政治权力的确认形成其政治权利,使得获得主张共同利益的资格,因此,政治权利的基本功能是社会成员主张共同社会利益)

第二章

1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和特性H65

本质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特性是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多重职能性。政治权利构成要素:客观(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暴力,还有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有益文化传统、有利形势变化和时机、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主观(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政治组织)

2政治权力的类型H75

1按政治权利主体性质划分(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力、奴隶主阶级的、封建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2按政治权力主体组织类型划分(社会公共权力、执政党权力)3按政治权力主体的层级划分(中央权力、地方权力、上级权利、下级权利)按政治权力功能划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3政治权力与公共权力

社会公共权力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它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础的。所以只有社会公共权力是政治权力。(普遍性、至上性)

4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以及合法性的基础

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及其命令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是合法的。它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法律法令,而是来自有关规范所规定的、人民据以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和“正当性”,区别于“合乎法律”。基础:传统型合法性、魅力型合法性、合理型合法性。5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间的关系P93

1权利形成的前提是政治权力的确认和保障,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法律转化,是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法定资格。

6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资本主义国家:1自由权(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迁徙自由、罢工自由)2参政权(选举和被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罢免权)3诉愿权(宪法诉讼权、行政诉讼权、选举诉讼权)社会主义国家:1自由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通信自由)2选举和被选举权3监督权和罢免权4诉愿权

7政治权利的含义和特性

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特性:阶级性(根本特性)、主体的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权利义务的统一性、自由价值性。

第三章

1阶级与国家的起源Z25

1氏族公社的解体与阶级的产生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本质Z38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3国家职能的概念,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Z38

国家只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内部职能主要是实现社会控制,以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强制力,控制或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显存政治法律或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外部职能主要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第四章Z107

1国家权力的含义、特征和构成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权力。特性;普遍约束力、强制力的垄断性、主权性。构成:1按照国家权力的功能分工划分的不同功能性权力(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2按照国家权力层级配置划分的不同层级的权力(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2国家政体的含义和类型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又称政体。(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及其组成形式。)剥削阶级国家:1君主制(贵族君主制、等级代表、专制、立宪)2共和制(贵族共和制、民主、议会、总统)社会主义国家:1公社制2苏维埃制3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3国家结构的含义和类型

国家结构是指国家为了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关系而对国家权力进行的纵向划分与配

置。类型:1单一制(单一制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央集权型单一制:法国,地方分全型单一制:英国)2复合制(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一般特征是由若干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协议组成联合体联邦制、邦联制)。第五章H203Z133

1国家机构的含义和构成

国家机构是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是国家权力运行的组织载体(阶级性、社会性、整体性、强制性)。构成:1横向看: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2纵向看: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影响因素:国体因素、政体因素、国家职能。

2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1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平行分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掌握和行使;权力相互制衡,互相制约,保持平衡。评价:1既具有特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也具有阶级局限性2分解了统一的国家主权,否定了人民主权至上的国家政治原则3政治决策成为彼此分立、相互制衡的权力之间讨价还价和政治交易的游戏)3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基础上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辩证的统一)

3国家机关的职权

1国家元首(个体国家元首、集体国家元首)2立法机关(职责: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审查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决算,监督实施;组织或监督政府;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3行政机关4司法机关(侦查、诉讼、审判三部分)

第六章

1政治民主的含义、类型和价值

民主是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类型:1前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原始社会民主、奴隶社会民主、封建社会民主)2资本主义民主3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共产党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其本质体现和目的所在;依法治国是其实现的方式和途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善方式)。价值:有助于增强政府统治的合法性;有助于自由习惯的养成;有助于社会繁荣和保障多数人的利益;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

2政治民主化的含义和过程

一个国家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过程:1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社会保持稳定和相对均衡;文化:培养具有民主价值内涵的公民文化)2制度性建设(政治民主制度的确立:首要任务;建设和完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政治民主运行的规则化和规范化:政治生活公开透明,遵守法定规则;程序化:设置权力运行正当程序)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要求提高公民政治能力、强化公民民主意识)

第七章Z215H208

1政党的概念和类型和功能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成员所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展开政治活动的政治组织。类型:1以政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为标准(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2以政党是否掌握政权(执政党、参政党、在野党、反对党)3以政党法律地位为标准(合法政党、非法政党)4政党活动范围(跨国政党联盟、国内政党、地区性政党)5以产生方式划分(议会内政党、议会外政党)6以意识形态划分(左翼、右翼)7以政党组织基础划分(干部型、群众型)8按功能划分(代表型、整合型)。功能:1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动员选民)2集中阶级意志(开发议题、利益表达和利益聚合)3行使国家权力(组建政府、

政治教育和社会化)4培养本阶级政治骨干分子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2西方国家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政党在竞取国家权力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规则的政党关系,它具体是指政党与政府、政党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具体有两党制(一种两个处于支配地位的大党轮流执政的体制,双方拥有大致相同的执政机会。优点:操作性、稳定性、责任性、选择性;缺点:选民选择不够多样,政策逐渐趋同,过度允诺选民导致公共支出庞大)、多党制(由两个以上的相互竞争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组成联合政府。优点:有良好的利益代表性,选民选择空间广,有利于形成包容社会多元利益的共识性立法,抑制政治激进主义;缺点:联合政府带来的政权不稳定)、一党独大制(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政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政权。)

3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

1我国是“以党领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2政党之间是一种非对称的合作关系,共产党是领导党,其他各政党是被领导者。在这个前提下,维持共产党和各民主党的合作关系。

第八章

1政治参与的概念和类型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形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选择范围,体现政治关系内容。类型:自动参与、动员参与、消极参与。2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1政治投票(公民个人对于政治问题表达政治偏好、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选举(国家或其它政治组织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则,有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3政治结社(具有共同利益的公民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的政治行为)4政治表达(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和诉愿权利的行为)5政治接触(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政府官员并影响之)6政治冷漠。3政治参与的功能

政治作用:1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方式2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3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4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5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社会作用:1影响社会公平2影响经济发展3影响社会流动和自治4影响历史发展

第九章H243

1政治心理的概念、构成、类型与功能

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构成:1政治认知(基础;有三个过程:政治知觉、政治印象、政治认知判断)2政治情感(重要环节)3政治动机(利益需求、政治目标两方面构成)4政治态度。类型:1个体政治类型(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普通社会成员政治心理)2群体政治心理(阶级政治心理、民族政治心理、集团政治心理)功能:影响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发展2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3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和政治权力作用的依据4是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

2政治思想的概念、特征、结构和功能

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背后的政治关系、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特征:1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现象的理性认知2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3反映着深层的政治现象的逻辑关系4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水平不一定同步,具有独立的历史传承性)结构:1政治思想内容结构(对人的研究、对人所赖以存在的

现实政治体系的研究、对政治发展的探讨)2政治思想的思维结构(对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描述、因果分析、价值判断)3理论层次结构(单一的政治结论、专门性的政治理论、综合性的政治理论)功能:1反映特定的政治利益,并论证其政治合理性2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3政治思想对人们认识政治现实起着重要作用4政治思想统领着人们的政治意识。3政治社会化的概念、特征、功能和途径

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特征:1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2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3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4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功能:1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2维持改变创造社会政治文化3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途径:家庭、学校、特定政治符号、大众传播工具、社会政治组织、社会实践。

第十章Z287

1政治发展的概念

政治发展本质上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实质是在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权力和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和权利关系、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

2政治发展形成的理论

1现代化理论2依附、依赖理论3世界体系论4发展型国家5民主化理论

3中国政治的发展轨迹

第十一章(详见PPT国际政治精简版)

1国际政治的概念和国内政治联系与区别

国际政治的概念: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联系: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国际政治是个各国国内政治在国际范围和领域中的延伸和相互作用。

区别:一般的,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这权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威,形式上却具有公共性,此权威具有普遍性,最高性和强制性,而国际政治中却不存在这样的权威;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利益构成和内容不同;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在行为主体方面不同。

2外交的概念

外交是代表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官员,为了执行一定的对外政策,向有关的国际组织,从政治上对有关问题进行明示、表明态度和传递信息的非军事行为,以及由此而构成的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状况。

3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的概念

国际体系:在全球、地区范围内,组成国际社会的国家等国际行为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国际体系的基本内容。

国际格局:国际社会中各种力量对比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与态势。

4全球化概念的影响

1 全球化与贫富分化

2 全球化与民主化

3 全球化与人性化

4 全球化与国家化

5 全球化与地方化和民族化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应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本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逻辑主线清晰:课程内容和分析论述是建立在对于政治的社会本质——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利益和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贯穿了全部课程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认为,这门政治学是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于政治和政治现象分析的,因此,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分析是全部理论内容的起点和主线,因此,学生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主线,来理解课程的其他内容。 2、课程的逻辑关系严密:基于以上的课程逻辑主线,教材内容的逻辑构成是:首先我们解析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我们把政治理解为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然后,我们介绍了中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第三章中,我们展开了对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含义和基本状态的分析,由此说明了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章的分析构成了全部政治学原理的基石。从这一章的分析中,我们沿着由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方面引出的两条逻辑主线,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展开了层层分析。在政治关系本质内容层面上,我们分析了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政治权力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的首要体现,而公民的政治权利则基本上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公共利益以及相互利益矛盾的法律和政治要求的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第三章的内容。第四章、第五章是从组织和制度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进行的分析,其中国家是典型的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政治团体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体现。政党则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其中执政党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公民权利的体现。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是从行为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展开的分析,其中治理是政治权力的典型行为,而政治参与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行为。第八章对于政治的文化层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任何政治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第九章主要论述了政治发展问题。第十章对于民主的分析,是政治的基本价值要求,由于民主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因此,这一章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学的总结。 3、课程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围绕着社会政治的基本现象,课程展开的分析和论述具有基础理论的特点,所谓基础理论性,是表示:(1)所分析的政治现象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的现象;(2)课程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是从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上展开和进行的,因此,课程是对于所有同类政治现象的一般概括和论述,关注的是政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性;(3)课程按照理论逻辑进行的,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的简单描述,这就是说,课程的重点在于是什么和为什么。 4、课程各章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如下方面构成的:(1)特定政治现象的基本含义。通过辩析不同的概念,阐明有关的论述,形成有关政治现象的定义;(2)分析和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特点或者特性;(3)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类型;(4)论述这种政治现象的社会政治作用和功能。 (二)具体的学习方法 按照以上所说的课程的特点,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线索,从而在总体上把握课程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建议同学注意以下八个方面,或者从这八个方面来把握学习方法: 1、要学会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学原理》网络课程挂在电大在线,该网络课程根据本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调整、充实,整合成为具有交互式、多媒体、开放性、随时更新、适合成人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媒体。该网络课程既可以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用作考试复习,因而,它是同学们必须要重视的教学资源。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开篇语: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 ?广义政治:在?°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使用的政治(意识形态、人生观)?狭义政治:国际上通用的政治学专业意义上的概念(politics /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术语意义上的政治:很重要(官话) ?) 5、利益政治观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但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而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则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 三、?°非阶级关系?± ?1、阶层 ?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更为细小的集团(工人阶级内部可以分为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两个阶层)。 ?阶层属于阶级内部的?°同中之异?±。 ?阶层也主要是经济分析的产物,但是也要依据其它社会因素,比如劳动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方式等。 ?一些新兴的社会集团,在未成熟起来之前,也称为阶层,比如中国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过渡群体也可以成为阶层,比如军人、大学生。 ?2、等级 ?等级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由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一个阶级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一个等级的人也可以包括来自不同阶层的人。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第三等级?±。 第二节西方国家阶级构成的新变化 ?1、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在总体上已经或趋于瓦解。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 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 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 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 权力性核心问题 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 价值型基本功能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政治的定义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 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为政以德 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无为而治 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兼爱兴利 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以法治国 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 (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 (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 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 第三讲《政治体系》 1.政治体系的含义 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的定义 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 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 5.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 (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2)邦联制:若干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6.国家元首的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2)召开议会,解散议会 (3)任免政府官员

政治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2.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的含义: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四、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主要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状态、性质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 1.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宣传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现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要点要点

政治经济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学者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的完成者: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评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但有根本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为始点范畴,以剩余价值为基本范畴,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从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物关系,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人人关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过程分析的同时也研究和揭示了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未来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提出了原则性的构想。 列宁的经济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理论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不是发挥一般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应该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D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E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在分配政策上,提出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F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G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综合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 一、关键术语 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含思考题答案)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本质出发,0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A、政治学中个人,集团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理解政治.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其次,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而且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基于现实经验的考察,多元主义者发现在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发挥重大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各种各样的团体,亦及所谓的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利益集团的作用

如此显著,以至于本特利认为,只有理解利益集团才能理解美国政治。因此,多元主义将团体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事实上,多元主义一词中的元指的便是组织。政治学的分析单位遂由个人转向团体。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除了个人和团体,阶级也是政治的一种分析单位。尽管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学加和政治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阶级的存在,但正是马克思对阶级分析方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出发点或前提是线面的论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在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这种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则体现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剥削/压迫和斗争/反抗关系. 上述三种分析单位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政治的不同视野。就理论研究而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相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另一方面,问题意识的产生却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B.三个具有某种连续程度的类型。 (1)政府政治观。 国家机构被视为公共的是因为它们对社会的共同社会负有责任,其耗费的公共开支源于于税收。市民社会是由家庭,家族,私人企业,工会,俱乐部,社区组织等组成的,它们之所以被视为是私人的,是因为它们由个体公民设立并运作,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更大的社会需要。 (2)非政府政治观

政治学原理复习总结

政治学概论应掌握的要点 一、基本概念: 1、政治:“政治实际上就是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的各阶级、集团、社会团体、政党、领袖和人民,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发生的各种关系、形成的各种制度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人民: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那些具有共同利益和政治目标,能顺应历史潮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群体。 4、国家:是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5、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在国家生活中,那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那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6、所谓政体:则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 组成反对敌对势力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权机关,特别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7、政党实质上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 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8、所谓政党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主要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9、两党制: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 10、多党制:所谓多党制,是指一国中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党 制度。当今世界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较为典型。 11、政治社团:在政治社会中,以某种共同利益为纽带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通过有组织 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以维护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群众团体。 12、公民素质:指公民群体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所形成的公民意识、参政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总和。 13、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一定政治共同体或组织中的某些政治实体,利用已经占有的优势政治资源,以不可抗拒的公共理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整合、控制、支配和影响另外一些政治实体的强制力量。 14、政治权力的集权结构: 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中的权力集中于上一层面机构,而下一层面机构很少有权;同一层面机构间的权力集中于某个机关,而这个机关的权力又集中在主要领导一人或几人手中。 15、政治权力的分权结构: 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的各级各类权力机关的地位、职能和相互关系等都按照某些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规则而做了明确的规定,它们共同分享了产生于主权的治权,权力不论大小强弱都享有自主权。 16、政治权力异化:政治权力执行人改变、取消政治权力正当职能,致使政治权力偏离公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注意:填空与选择题,大家主要复习黄色小册子为主,这里整理的内容较少,不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的综合练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大家一定要全面复习! 一、填空题 、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正确答案:儒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国家政权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正确答案:政治权力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正确答案:理想主义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马基雅维利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正确答案:价值中立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伦理 . 对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政治 .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公共性 .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正确答案:权力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正确答案:人民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分权原则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正确答案:议行合一原则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政府权力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一元主义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正确答案:宪政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正确答案:政治合法性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1、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4、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6、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8、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5、政治合法性: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9、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1、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35、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36、公民监督: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现代政治学原理》

当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范围 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与本质 1、政治一词曾出现在:a、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周礼》《尚书》 b、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西方思想家将政治看作是一种“善业”,即“公正”、“正义”的事业。 3、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看作城邦国家,而又把城邦国家看作是“最高的善”。 4、(辨析题)政治的定义:a、国家说: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 定的一系列国家或是政治制度。传统观点,流行于一战前后的 欧美。(亚里士多德) b、权力说:政治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代表人:拉斯韦尔 (美)。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 c、分配说:政治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的行为。代表 人:戴维。伊斯顿(美国)。流行于二战后的美国。 d、管理说:政治就是一种管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公共事 务的活动。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 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流行于我国解放 前。 综述: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政治的含义,有其合理的成分,反映了研究的成果,但这些定义和阐释,都主要描述了政治的特征和功能,而未能揭示其本质,因此,并不完全科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四个基本观点: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b、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治权力。 c、政治关系集中体现了经济关系。 d、政治是有规律可循的。 6、政治的科学定义:政治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进 行的活动和产生的关系。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政治的核 心是国家权力;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政治 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7、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一定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简言之, 政治的真谛就是分配和协调社会利益。 第一节政治学 1、政治学体系的六个板块:a、政治关系。b、国家和政治制度。c、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d、政治活动。 e、政治发展。 f、政治文化。 2、政治学的历史发展:a、西方古代政治学。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创始人: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b、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15-16世纪。奠基人:马基雅弗利(意), 代表作:《君主论》标志着近代政治学的发端。 c、现代西方政治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0年,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成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

政治学原理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本节概述: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这种观点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学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观点影响尤其巨大。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对于政治的含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国开大学政治学原理2020

导论 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第一讲知识点1:政治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 ) 。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 .权力本位 答案:ABCD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权力本位或官本位,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详见教材P3页 第一讲知识点2: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 2、讲政治的目的是() A.学习弄权之术 B.了解政治常识 C.探索构成良好政治秩序的机制 D.做官 答案:C 讲政治的目的是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的条件,详见教材P3页 第一讲知识点3: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 3、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政治分析原理和()

A.政治执行原理 B.政治操作原理 C.政治科学原理 D.政治制度原理 答案:B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详见教材P4页 4、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 A.权力 B.国家 C.正义 D.效率 答案:C 正义,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详见教材P4页 第一讲知识点4:政治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5、宪政与法治之下的自由民主以及()则是迄今为止被人类的智能所发现的最为高明的政治制度。 A.代议民主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有限政府 答案:D 宪政与法治之下的自由民主以及有限政府则是迄今为止被人类的智能所发现的最为高明的政治制度,详见教材P7页 第一讲知识点5:政治学原理提供什么知识?

完整word版,《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D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 集体 B 政党C民族认同D利益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D ) A 在野党B反对党C执政党 D 参政党 3.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BCD ) A 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 政府的执行危机 C 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D利益冲突加剧 4.两党制以( D )最为典型。 A 日本 B 法国C德国 D 美国 5.( C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科学主义 B 经验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理想主义 6.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 柏拉图 B 西塞罗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7.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 B ),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A 公开性 B 自愿 C 责任性 D 一致同意 8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 ) A 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 D 政治法律研究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 A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C西塞罗D苏格拉底 10.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墨家 B 儒家 C 兵家 D 道家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12.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政治设计思路。 13.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4.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1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6.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7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8.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权力 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四.简答(每小题12分,共36分) 20.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经济市场化(2)文化世俗化(3)政治文明化(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21.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政治的特性: ●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7、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的定义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 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的社会地位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4、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4、利益分析方法 ●5、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哲学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 ●(3)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社会学分析途径 ●(2)经济学分析途径 ●(3)心理学分析途径 ●(4)政治系统分析模型 ●(5)政治沟通分析模型 ●(6)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 ●课题选择、研究设计、展开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验证 第二篇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定义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 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

利益: ●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 ●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 ●公共性 ●非市场现实性 ●单一性 ●相对独立性 ●多重价值复合性 共同利益的层次和范围 ●集体、利益集团、阶层、阶级、民族、社会利益 利益矛盾 ●1、横向利益矛盾 ●自然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 ●对抗性的与非对抗性的 ●2、纵向利益矛盾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 ●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在于,当各种实际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的力量能够 超过另一方,从而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 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2)社会财富 ●(3)暴力 ●(4)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

《政治学原理》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一门科学的理论,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 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完全形成。 3.权力从其存在和作用的领域来划分,可分为私人权力和公共权力。 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 5.一个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水平,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和政治发展程度的基 本标志。 6. 政治投票不等于政治选举,前者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选举,还包括公民在罢免、复决等领域表达自 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7.在国家层次和范围内,政治权力表现为至高无上的和唯一的国家主权。 8.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 9.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 10.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的本质属性在于其阶级性。 11.以政党的法律地位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12.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阿尔蒙德首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13.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由自然人变成政治人的过程。 14. 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公民不参加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 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15. 政治事件可以说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它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16.政治革命的核心问题和政治特征是政治权力的变易。 17.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18.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是政治权力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1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把历史上存在过的统治分为两大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与 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20.剥削阶级国家的共和政体可以分为贵族共和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政体又可分为议会共和 政体和总统共和政体。 21.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把它们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和反对党。 22.政党制度由国体决定,是政体的组成部分,同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和政府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23.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这是与一般文化显著不同的特质。 24.政治革命的基本形式是暴力革命。 25.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色:一是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二是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设立国家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26. 政治改革是介于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之间的一种政治变革。 27.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主义国家。 28.资本主义民主主要包括民主原则、民主制度和民主权利规定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9.暴力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战争。 30.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接触包括个别接触和院外活动两种主要形式。 31.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8个民主党派是参政 党。 32. 三权分立主要指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独立与制衡。 33.近代社会的政治权利,主要表现为公民的自由权、平等权和参政权等。 34.政治改革以不损害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现存的基本制度为前提。 35.政治管理在内容上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和社会后果。 二、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使政治学获得独立、同伦理学彻底分家的人是 [ ] A.亚里士多德 B.马基雅维利 C.马丁·路德 D.马克斯·韦伯 2.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创始人是 [ ]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国家的阶级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只有当阶级矛盾在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才会产生国家,而国家的存在又是为了缓和阶级冲突,把这种冲突控制在统治阶级允许的范围内,二是国家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它主要是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三是国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机构,它虽然是管理全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但首先必须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本质:就在于他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表明一个国家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这个阶级又联合哪些阶级对哪些阶级实行专政。 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在社会中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是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为什么说国家是阶级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统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二者是怎么样的关系:社会管理职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同时,这种职能的执行和实现,必须依靠国家权力,所以它又与政治统治密切联系在一起。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另一方面,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因为,国家只有有效的实现了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才能够得以持续。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合一模式:社会包融国家,国家吞并社会。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模式:社会先于和优于国家的模式,国家高于社会的模式。国家与社会的交融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经济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其领导政治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思想特征。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政治权力的问题涉及:政治权力的含义和性质,政治权力的起源和基础,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政治权力的分配问题。 权力是指在社会关系中主体促使客体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能力。具有以下特征: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主客体关系;权力具有强制性;政治权力的含义和性质:政治权力是指政治主体(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在公共事务领域为实现一定的利益和达成特定的目标而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主体特殊性,政治权力的公共性,特殊强制性。 政治权力的实现是指在权力关系中权力主体促使权力客体按照主体的意志行事以实现特定利益。主要有以下实现方式:1、直接使用暴力;2,压迫和威胁;3、命令和规范;4、说服和激励;5、训诫和处罚。 政治权力的基础和本质:政治权力的基础是经济权力,本质上是阶级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