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义《形意五行连环拳谱合璧》

李存义《形意五行连环拳谱合璧》
李存义《形意五行连环拳谱合璧》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 形意门中八字功拳法就是由“斩截裹挎挑领云顶”八个单项套路组成。而由此衍生变化的有传统八字连环拳与金刚八字锤外,尚有八字战锤等技法。但就是这些均属于奇门八字功,也就就是软八字功。还有一套正门八字功,也叫硬八字功,这可能只有李存义派形意门才有,其它门派尚未见介绍过。形意门中素有“五行为体,八字为用,金刚八式易筋洗髓”之说。过去囿于门户之见,加之师门清规戒律甚严,门内人辈德高艺精尚不传授,外人更就是鲜能窥其门径了。笔者受教于著名武术家恩师陈盛甫教授,复受益于武当名家原金锁老先生,多年来勤加习练,不敢稍有懈怠,虽无大成,但亦获益匪浅。今值国术昌盛之际,余不揣浅陋,将其整理成文。 预备式:三体式(起势)谱诀:“双塌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易筋易骨加洗髓,脚踩手劈不留情。”1、上身稍左侧,面朝东南,两脚跟并拢,左脚尖朝前,右脚尖向右撇45度,呈“八”字形,两腿膝盖挺直,含胸收腹,两臂松沉,两手五指并拢贴于两腿侧,头正,项直,下颏微扣,目平视前方(图1)。 2、下肢姿势保持不变。两手由身体两侧腕部外翻转,并向前上方托起,掌心朝上,两手小指微向上翘,高与鼻平,目视前方(图2)。 3、两手腕部内旋用按劲下翻,掌心朝下,两膝部微曲,两掌按至脐平,然后两掌十指相对,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3)。 4、两掌变拳,腕部外旋上翻,使两拳心向上,右臂屈肘

内旋,使右拳由胸口向上,经口前向前上方钻出,拳眼斜向左后方,高与眉齐。左拳也随之向前钻出至右肘内侧,右肩微向前送,目视前方(图4)。5、紧接上动,然后左臂内旋,左拳变掌从右肘部翻腕向上,左臂外旋迅速向前劈出,右拳变掌随之向下翻捋,按至腹部,掌心向下,大拇指紧贴肚脐部。左脚向前蹚进一步,与右脚跟相距两脚半左右。腰胯下塌,两腿微曲,手脚鼻呈一线,左三体式,目视前方(图5)。注意要点:手掌向上翻,用劲要绵绵不断。起式吸气,按下呼气劈掌。用肘部的沉坠劲,使之合为一体,前劈后捋成收发交替劲。上体要正直,不俯不仰;两肩要松沉,肘部要下坠;左手虎口圆撑,食指要有向上的挑劲;胸部要略向内含,腰要塌,背要圆;两胯略向后缩,臀部不可外突;呼吸要自然,身体力求稳固。三体式的具体要求,读者可以参考相关的形意拳专著,此不赘述。技法说明:三体式就是形意拳入门的最基础桩功之一,也就是形意门内丹修为的基础功法,历来备受形意门重视,素有“万法皆源于三体式”之说。也就是形意门在临阵实战交手时的常用开手方法。此式在形意拳中又称为劈拳,其形似巨斧劈物。因此,运用要勇猛迅速,势如破竹。故其在实战中变化非常精妙。下面,笔者以左三体式为例,兹举几例技法变化供读者诸君赏鉴。在临阵实战中,若对方以双撞捶击打我胸部时,我立即以双盖掌向下盖扑对方双拳以化解来势,速以右钻拳冲打对方下颏,敌要后退则随之上钻,对其喉或头部钻打。若敌用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祖师是中国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在拳学修为上有极深的造诣,实战功夫惊人,在旧时代的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称,人皆尊之为拳学“巨擘”!遗憾的是,近些年在武术界除大成(意拳)一系外,几乎没听说有郭祖的传人以及后代弟子公开传艺,难道一代宗师的武学成就就失传了吗?我1999年开始接触到本地的传统武术,跟随齐齐哈尔的杨辉先生学习形意拳。入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为下气桩,没想到的是,一向体弱多病的我,下气桩一站立即感觉胸口有一气柱,缓缓下沉于丹田……此后的两年中,我基本没有生病,而且晕车的毛病不治而愈……是什么功夫如此神效,且立竿见影呢?据杨辉先生所说,这是郭云深祖师所传授形意拳的下气桩! 据师门传说,太师爷是河北深县人,自幼体弱多病,二十几岁的时候还肩不能抗、手不能抬、头疼脑痛时常来,且家中贫困,不但无钱求医,就是生活都难以维持。一次郭云深祖师路过太师爷的家,并在其处留宿,太师爷谈起自己饱受疾病之苦。在郭祖指点下,立志以武强身,并得以留郭祖处小住,得到一些传授。当时的太师爷从未接触武术界的人与事,并不了解郭祖的武学成就与名望,只为一股求生的欲望,用功勤奋,很快就有了收获,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太师爷不但不再生病,且力大无比。能够做工养家。在战乱的年代,太师爷于兵慌马乱中数次死里逃生,都是因其身俱武艺。在其晚年,社会趋于安定,太师爷开始与武林人士接触,才知道郭云深祖师的来历,以及在武学上的成就与声望。偶与人动手试艺,则有胜无败,逐渐成了乡里与家族中小有威望的长者。太师爷晚年感郭祖传艺之德与再造之恩,在家族中挑选了师爷作为传人,从小培养,并叮嘱师爷将所学传下去,为郭云深祖师传名! 师爷是家庭中后辈中最伶俐、最懂事,也最受宠爱的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太师爷选中,接到家中培养,其青年时代,为完善所学,又常年奔于山西、河北、京津之间,访求明师(师爷一生经历很难考证,但以其寥寥数语留下的线索看,他所学所访求的,除了受到宋氏后人于《内功四经》上的指点外,基本都是郭祖在山西、河北所传的传人以及后人)。大概在“文革”初期,其不知为何,心灰意冷,流落东北,在黑龙江省尚志某乡村一好心的老支书帮助下落户,从此以务农为业。其晚年以种地、授徒、访友为乐。我师杨辉,是师爷晚年打服的弟子。大约1999年9月底老人突发疾病,卧床不起,水米不沾,三日后竟不药而愈,此后一个月,老人分别向弟子交代后事,在为众弟子讲解武学疑难后,独自远行,不知所踪,三年后,逝于山西某古刹,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 杨师自小习武,八岁筑基,十三岁正式拜师,对百家拳法都有涉猎,尤精北派实战形意拳法,一次在齐齐哈尔和平厂小花园练形意拳(这个小花园是尚氏形意拳传人李文彬前辈授拳的地方)有一位老爷子驻足观看,惊讶道:“现在很少有这么练拳的啦!”杨师停下与老人攀谈,开始时谈得投机,可谈得多啦,杨师对老人一些见解不甚赞同,于是老少二人试起手来,老人轻描淡写,便将当时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的杨师打得一溜跟头,最后老人说,大道平常,你同意,则咱们有缘,你可以到尚志某地找我,不同意,则缘尽于此……杨师在极度沮丧中度过了三天,然后下定决心,到尚志求师,一学就是三年。杨师初入师爷的门下,心情很忐忑(因为初遇师爷的那一次,偷袭过师爷,怕师爷怪罪,不教他真东西),当时师爷教他第一个桩是四平马步的下气桩,而他的师兄们都在站三体式,于是他向师爷提出质疑,要求站三体式,师爷毫不犹豫地同意啦,但杨师站三体式的时候,师爷走到他身后,不知怎么地按了按他的肩,力量并不大,很轻,但杨师却一屁股坐倒在地.起来再站,再按,还是一屁股坐倒,如是三番,杨师老老实实地开始站起了马步下气桩,师爷也详细讲解要领,悉心传授,大约七八个月后,再站三才桩,任师爷怎么按也不再坐倒,从此功夫进步神速。 我与杨师结缘是由我弟弟介绍的,杨师与我弟弟开始是因为交换武术资料而结识,后来听说我学习卢氏结构武学,是卢氏武学再传弟子,便开始了交流。当时我弟弟问我练拳的体会,我说,要么是按科学的方法练拳,要么是按传统的秘要练拳,因为当时杨师的观点是“古

形意拳内功练法揭秘

形意拳内功练法揭秘 文章来自: 功夫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8898398.html,) 详文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48898398.html,/view.aspx?type=allgongfu&id=1052 形意拳,不管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每个形都有三种练法:第一步是练定步,以调息、摸劲(练气);第二步是练跟步,练意、气、力相合,练发力,以内催外,练丹田抖决,整体爆发;第三步是练行步,练意、练形。这步功夫是身形、步法、手法、气法的高度协调统一。行步拳也有两种练法:一是在行进中练绞力,以内催外,丹田抖动,整体爆发。二是练暗劲、化劲,步如犁行,身似龙形,以身化手,形神合一,混元一气,行云流水。 过去有人说形意拳邪性,不敢练形意拳,有人练了,反倒越下功夫毛病越重。很多老拳师不愿意教小孩子练形意拳,认为成年人会更容易接受形意拳(这和少林拳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形意拳更侧重于内气的修炼,对于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更要慎重的缘故。总之,习练形意拳,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要练之得法。过去有不少地区的拳师在习练形意拳时都偏重于刚劲爆发,不少人热衷于震脚发力,这样练之日久,结果使不少练家腿伤脑损。有些拳师到老年时落下严重腿疾,不要说不能练拳了,甚至连走路、蹲厕都困难。我的恩师张兰普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年青时练拳,由于脚下过重震伤了脑海,一度走路脚不敢沾地,记得兰普先生生前曾多次告诫我说:“义会呀,这形意拳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落脚太重,形意劲足发在身上,不是发在脚上。”另外练形意拳要重视八字二十四法的要求。因为二十四法对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法则,进行了严谨的规范。要整体地认识,落实二十四法。千万不要只偏重其中一法,而忽略其它。常见一些练形意之人,后来成了严重的驼背之形(太过与强调含胸、圆背之故)。好好一个人,形如残疾,可悲不。所以老年间小孩子练形意拳都是有老师严格看顾的。 形意内功,主要以形意拳三体式桩入门;以形意五行拳定步操练法为最基本功法。其目的是练气、养气、摸劲。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三体式桩和五行拳之定步劈拳的基本练功方法。 三体式桩又叫子午桩、三才桩、三体式。三体式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形意门的桩法有很多,但本门老师一般只让入门学生站这个三体式桩。因为三体式桩,基本包括了形意拳对人体各部要求的基本法则。以后的形意拳套路、技法不管怎样千变万化。但基本原理和要领都与三体式桩是一致的,所以过去曾有“万法不离三体式”之说。 一、三体式桩 l、身体直互,两脚跟并拢,左脚直向前,右脚向外撇约45度,身体半面向右,目视正前方。双膝微屈,两手外旋边旋边握拳,拳心向上,靠于脐下小腹两侧,重心左移,右拳外旋沿胸向上由下须处向前上方钻出,路线呈弧形,拳心斜向上,并微向外倾斜,小指向上拧转,肘尖下垂,右臂尽力前伸,但不可伸直,右拳高与鼻尖平。左拳不动,眼看右拳。右拳伸时吸气,式成气至中脘。上动略停,然后重心右移,左脚跟离地,以左脚尖虚着地,同时右拳不动,左拳沿胸前上钻至右小臂内侧。左小指根轻贴右小臂尺骨处,位于肘前腕后(此式内含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之势)。 2、接上式左脚向前趟出一步,重心在后脚(初习可练前四后六劲,及功深可练前三后七劲)。前脚后跟至后脚后跟之距约两脚半:横向之距,前脚内侧与后脚内侧约在一条直线上,后脚

形意拳拳谱

【共278式】 一、五行拳: (劈钻崩砲横5式) 二、五行连环拳: ( 28 式) 三、形意八式拳:( 42 式) 四、八字功连环拳:( 30 式) 五、十二形传统套路:(136式) 1、龙形:(15 式) 2、虎形:( 8 式) 3、猴形:(15式) 4、马形:( 8 式) 5、鼍形:( 8 式) 6、鸡形:(18式) 7、燕形:(17式) 8、鹞形:(15式) 9、蛇形:( 8 式) 10、骀形:( 8 式) 11、鹰形:( 8 式) 12、熊形:( 8 式) 六、形意拳杂式捶(37式) 【五行拳+五行连环拳+形意八式拳+八字功连环拳+十二形传统套路+杂式捶=278式】

形意拳拳谱 一、形意五行拳(5式)二、五行连环拳(进退连环拳28式) 口诀:进退三崩拳,骀形变炮拳, 接打鼍形势,寸步龙踩再崩拳 劈拳:五行属金,五脏属肺, 其形似斧,取斧劈物之 意。 钻拳:五行属水,五脏属肾, 其形似闪,有如闪电, 一指敏捷快速之意。崩拳:五行属木,五脏属肝, 其形似箭,如射出之箭, 快速又有穿透力。 砲拳:五行属火,五脏属心, 其形似砲,仿佛火炮爆 发似的。 横拳:五行属土,五脏属脾, 其形似弹,其意是螺旋 向前。(自上而下打) (由下往上打) (水平向前直打) (转而向前平打) (左右螺旋前打) 1、起势(三体式) 2、进步右崩拳 3、退步左崩拳 4、顺步右崩拳 5、白鹤亮翅 6、进步左炮拳 7、撤步劈拳 8、跃步鼍形 9、进步横拳 10、寸步龙采(狸猫上树) 11、拗步崩拳 12、顺步崩拳 13、狸猫倒上树(回身 14、进步右崩拳 15、退步左崩拳 16、顺步右崩拳 17、白鹤亮翅 18、进步左炮拳 19、撤步劈拳 20、跃步鼍形 21、进步横拳 22、寸步龙采(狸猫上树) 23、拗步崩拳 24、顺步崩拳 25、狸猫倒上树(回身) 26、进步右崩拳 27、退步左崩拳 28、收势

实用形意五行连环拳

形意五行连环拳 新法命名通用拳谱名称 1、分手起式 2、丁步虎坐 3、并步右钻拳 4、左虚步左劈拳 进退三崩拳 5、跟步右崩拳 6、退二步左崩拳 7、跟步右崩拳 骀形变炮拳 8、坐身右压肘 9、白鹤晾翅 10、丁步虎坐 11、上右步左炮拳 接打鸵形式 12、坐身右包裹 13、退右步左钻拳 14、并步右钻拳 15、上左步左劈拳 寸步龙采再崩拳 16、跟右步右横拳 17、右蹬腿 18、右盖步左劈掌 19、上左步右崩拳 20、转身狸猫上树 21、落右步左劈拳旧拳谱名称对照 1、分手起式(雄鹰探爪) 2、丁步虎坐(金刚捣坠) 3、并步钻拳(猛虎出洞) 4、虚步劈拳(青龙出水) 进退三崩拳 5、跟步崩拳(猛虎出洞) 6、退步崩拳(青龙出水) 7、跟步崩拳(猛虎出洞) 骀形变炮拳 8、坐身压肘(猛虎归山) 9、白鹤晾翅(白鹤亮翅) 10、丁步虎坐(金刚捣坠) 11、上步炮拳(鹞子展翅) 接打鸵形式 12、坐身包裹(黑熊伸臂) 13、退步钻拳(一熊争食) 14、并步钻拳(二熊争食) 15、上步劈拳(雄鹰探爪) 寸步龙采再崩拳 16、跟步横拳(乌龙翻江) 17、右蹬腿(金鸡过涧) 18、盖步探掌(青龙潜水) 19、上步崩拳(猛虎出洞) 20、转身提膝(金鸡上架) 21、落步劈拳(青龙潜水) 进退三崩拳 22、上左步右崩拳

23、退二步左崩拳 24、跟右步右崩拳 骀形变炮拳 25、坐身右压肘 26、白鹤晾翅 27、丁步虎坐 28、上右步左炮拳 接打鸵形式 29、云手四度 30、丁步提按 31、左弓步虎撑 32、坐身右探指 寸步龙采再崩拳 33、蹬右腿 34、盖步左劈掌 35、上左步右崩拳 36、转身狸猫上树 37、盖步左劈掌 38、丁步右崩拳 39、退步左劈拳 40、分手亮掌 41、合手收式 歌诀:进退三崩拳,骀形变炮拳,接打鸵形式,寸步龙采再崩拳。

形意拳内功

形意拳内功 形意拳既为内家拳,练形意拳就要会发内劲儿。欲发内劲儿则必先练内功。练内 功的主要方式是练气。练气时必须符合人的生理自然。 拳经云:“内功之传,脉络甚真。不知脉络,勉强行之,则无益而有损。前任 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 无艰。电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脉络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轨道,练气而不懂脉络,犹如兴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 布,水势之大小,盲目行之,没有不出毛病的。人身脉络主要的有十二正经,奇经八 脉,其中最根本的则是前任后督两脉。任脉在前,起于承浆穴沿喉头,胸骨柄、剑突 、直下至阴前高骨。督脉在后,起于尻尾(尾巴骨),土至命门(与肚脐,前后相对), 再上至夹脊(背后两片扇子骨的正中)过大椎、泥丸(即百会穴)下印堂至人中而止。小 腹正中为气海,武术家也叫它丹田,它既是人体的中心,又是人体经络场的重要场源

,气聚于气海之后,就会沿经络运行。额上正中谓之天心。气自龟尾上升经百会沿任 脉而下聚于丹田,丹田气足则化而为神,自天心出,二目即芒可射人。崂山道士匡常 修有云,“神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即指此也。肩头正中为肩井穴,肘头分中为 曲池穴,此二者为周身发劲之所。散打中之所以有“点肩井”和“打曲池”等手法, 即以制止对方之发力也。 既明脉络之后,还须讲究姿势,此即气功中所谓“调身’是也。正确的姿势才能 有助于内气按正确的轨道运行。.对于姿势,拳经中有明确规定:“头正而起,背圆 而正,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足竖而稳,膝曲而伸,档深而藏,胁开而张。”形意拳 内功虽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为主。上边一段话主要是针对站 功讲的。可是无论练哪种功,在姿势上都应正头起项,壮面凝神,肩松胸出背圆,前 身微微有收敛之形,此乃练内功之真正诀窍。 形意拳内功的呼吸法,即“调息”,是用的逆腹式呼吸,也叫“后天法”。气路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 形意门中八字功拳法是由“斩截裹挎挑领云顶”八个单项套路组成。而由此衍生变化的有传统八字连环拳和金刚八字锤外,尚有八字战锤等技法。但是这些均属于奇门八字功,也就是软八字功。还有一套正门八字功,也叫硬八字功,这可能只有李存义派形意门才有,其它门派尚未见介绍过。形意门中素有“五行为体,八字为用,金刚八式易筋洗髓”之说。过去囿于门户之见,加之师门清规戒律甚严,门内人辈德高艺精尚不传授,外人更是鲜能窥其门径了。笔者受教于著名武术家恩师陈盛甫教授,复受益于武当名家原金锁老先生,多年来勤加习练,不敢稍有懈怠,虽无大成,但亦获益匪浅。今值国术昌盛之际,余不揣浅陋,将其整理成文。 预备式:三体式(起势)谱诀:“双塌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易筋易骨加洗髓,脚踩手劈不留情。” 1、上身稍左侧,面朝东南,两脚跟并拢,左脚尖朝前,右脚尖向右撇45度,呈“八”字形,两腿膝盖挺直,含胸收腹,两臂松沉,两手五指并拢贴于两腿侧,头正,项直,下颏微扣,目平视前方(图1)。 2、下肢姿势保持不变。两手由身体两侧腕部外翻转,并向前上方托起,掌心朝上,两手小指微向上翘,高与鼻平,目视前方(图2)。 3、两手腕部内旋用按劲下翻,掌心朝下,两膝部微曲,两掌按至脐

平,然后两掌十指相对,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3)。4、两掌变拳,腕部外旋上翻,使两拳心向上,右臂屈肘内旋,使右拳由胸口向上,经口前向前上方钻出,拳眼斜向左后方,高与眉齐。左拳也随之向前钻出至右肘内侧,右肩微向前送,目视前方(图4)。5、紧接上动,然后左臂内旋,左拳变掌从右肘部翻腕向上,左臂外旋迅速向前劈出,右拳变掌随之向下翻捋,按至腹部,掌心向下,大拇指紧贴肚脐部。左脚向前蹚进一步,与右脚跟相距两脚半左右。腰胯下塌,两腿微曲,手脚鼻呈一线,左三体式,目视前方(图5)。注意要点:手掌向上翻,用劲要绵绵不断。起式吸气,按下呼气劈掌。用肘部的沉坠劲,使之合为一体,前劈后捋成收发交替劲。上体要正直,不俯不仰;两肩要松沉,肘部要下坠;左手虎口圆撑,食指要有向上的挑劲;胸部要略向内含,腰要塌,背要圆;两胯略向后缩,臀部不可外突;呼吸要自然,身体力求稳固。三体式的具体要求,读者可以参考相关的形意拳专著,此不赘述。技法说明:三体式是形意拳入门的最基础桩功之一,也是形意门内丹修为的基础功法,历来备受形意门重视,素有“万法皆源于三体式”之说。也是形意门在临阵实战交手时的常用开手方法。此式在形意拳中又称为劈拳,其形似巨斧劈物。因此,运用要勇猛迅速,势如破竹。故其在实战中变化非常精妙。下面,笔者以左三体式为例,兹举几例技法变化供读者诸君赏鉴。在临阵实战

形意拳桩功 三体式 之 五五步 与 三七步

形意拳桩功三体式之五五步与三七步 简谈形意拳三体式 作者:牛胜先 谈起形意拳,行家里手都知道是万变不离三体式。三体式是进形意拳大门的总机关,三体式站不好、练不对则永远也进不了形意拳之大门。但三体式有五五步三体式和三七步三体式,究竟哪种为更佳呢?我学拳时,老师曾对我说:“这个三体式,老一辈形意拳家改来改去,就改成三七步这种站法为最合适。”姜容樵先生在他的《形意母拳》一书的“贴拳说”中披露了这个秘密。姜容樵先生说:“闻李存义、张兆东(占魁)两先生云,形意拳至郭云深先生一变,不用双重腿,惟今之传者,皆双重腿,取其易习耳,录之以备参考。”校阅姜容樵所著《形意母拳》一书的有钱砚堂、李景林、张兆东、尚云祥、姚馥春、韩慕侠、黄介梓、刘锦卿诸位先生。姜容樵先生所说的双重腿,就是五五步,即站三体式是五五步,练五行、十二形、连环、杂式捶均是就五五步而言的双重腿。姜容樵先生又言“惟今之传者,皆用双重腿,取其易习耳”。郭云深先师改五五步为三七步至今已百多年了,去世都103年了,回过头来看“今天练五五步双重腿的依然占练形意拳人数的大多数,关键还是五五步易而三七步难练习。 我习练形意拳三体式时,老师问我能站多少分钟,我回说五分钟。老师说:“好,我看你怎么能站五分钟。”我站着三体式,老师看着表,十秒,三十秒,一面数秒,一面给我纠正动作。我竟没站下两分钟来。站到一分45秒时,我的后腿就热、涨、酸、痛、麻得忍不住了,如同给自己上了刑具一样的难受。但我从此找到下功夫的要领和努力的目标。从此以后,我天天练,由站不到两分钟,到能站三、五分钟; 由站三、五分钟,到能站七、八分钟乃至练得能一次站二十五分钟,只站得后腿麻木,周身发抖,但桩功有了明显的进步。老师说能站七、八分钟,桩步就基本够用。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站得一般人推不动,拉不动,抬不起前胳膊,拉不开下面紧贴腹间的胳膊,前胳膊如有数百斤重,身体如有五、六百斤重,下面的胳膊如同胶沾一般,基本上达到老师对我的要求。 常听不少形意拳家说一个三体式能站一、两个小时,我感到吃惊,我从没超过40分钟。1982年我在东城武术馆教形意、八卦高级班。那些一次能站半小时的学员,原来站的都是五五步。我让他们站三七步,竟没一个能站下两分钟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能站一、两个小时的老师们站的也是五五步,三七步和五五步竟有这么大的区别,果如姜容樵先生所言,双重腿易习罢了。 郭云深先师是一位对双重步改革的大家,在一百多年前就不站五五步。他一个崩拳打遍南北,总结了双重步比武实战的弊端,大胆改革把五五步改成三七步。这是他实战的总结,我们后人一定要好好的继承。郭云深先师否定自己,改革创新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这前三后七的三体式要站出八个字来,即一顶、二扣、三圆、四敏、五抱、六垂、七曲、八挺。 这八个字,每字又有三项要求: 一曰顶。顶有三顶,即:1.头向上顶,才能提起精神,有冲天之雄姿。头是周身之统帅,头上顶,则后三关尾闾、夹脊,五枕才能通畅,肾气才能上达泥丸(百会)。2.手掌外顶,如有推山之劲,则使气贯周身,劲力以达四肢。3.舌要顶(姜容

形意拳内功经解

形意拳内功经解(一) 形意拳既为内家拳,练形意拳就要会发内劲儿。欲发内劲儿则必先练内功。练内功的主要方式是练气。练气时必须符合人的生理自然。 拳经云:“内功之传,脉络甚真。不知脉络,勉强行之,则无益而有损。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无艰。电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脉络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轨道,练气而不懂脉络,犹如兴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布,水势之大小,盲目行之,没有不出毛病的。人身脉络主要的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其中最根本的则是前任后督两脉。任脉在前,起于承浆穴沿喉头,胸骨柄、剑突、直下至阴前高骨。督脉在后,起于尻尾(尾巴骨),土至命门(与肚脐,前后相对),再上至夹脊(背后两片扇子骨的正中)过大椎、泥丸(即百会穴)下印堂至人中而止。小腹正中为气海,武术家也叫它丹田,它既是人体的中心,又是人体经络场的重要场源,气聚于气海之后,就会沿经络运行。额上正中谓之天心。气自龟尾上升经百会沿任脉而下聚于丹田,丹田气足则化而为神,自天心出,二目即芒可射人。崂山道士匡常修有云,“神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即指此也。肩头正中为肩井穴,肘头分中为曲池穴,此二者为周身发劲之所。散打中之所以有“点肩井”和“打曲池”等手法,即以制止对方之发力也。 既明脉络之后,还须讲究姿势,此即气功中所谓“调身’是也。正确的姿势才能有助于内气按正确的轨道运行。·对于姿势,拳经中有明确规定:“头正而起,背圆而正,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足竖而稳,膝曲而伸,档深而藏,胁开而张。”形意拳内功虽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为主。上边一段话主要是针对站功讲的。可是无论练哪种功,在姿势上都应正头起项,壮面凝神,肩松胸出背圆,前身微微有收敛之形,此乃练内功之真正诀窍。 形意拳内功的呼吸法,即“调息”,是用的逆腹式呼吸,也叫“后天法”。气路是走的“混元气”而不是“经络气”。即并不按十二正经的顺序行气。这在拳经上也有明确说明:“先吸后呼,一入一出‘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入呼出,勿使有声。”又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以意送下,断至底收。升有升路,胁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所谓提,即是引气上升,所谓下,即是导气下降。下降之气必会渐缩渐小,伏于丹田之内。耳后高骨,拳家叫作玉楼,并不是针灸穴位;俞口位置在背后上部自大椎到夹脊这一段,拳家统称之曰俞口,非穴位也现在先将坐功和站功(即站桩)的姿势与行气分别介绍于下 练坐功时,可以盘膝静坐于榻上,闭目绀口,舌顶上颚,两手内外劳宫穴相对,置于小腹上。也可以坐在板凳上,以两脚踏地两大腿能放平为宜。两手可分别放在两大腿上,掌心朝下。仍要闭目绀口, 舌顶上颚。调息时,一出—入,皆从鼻孔,要均匀细长,好似肺部不动只用肚脐呼吸一般。气定后,即吸气一口,以意领之自涌泉沿两大腿而上升入丹田,再上升入两胁。胁骨即上举,将气送达耳后高骨——即上提玉楼是也。再上达于百会。降气时,随呼气即以意领之,从百会降至印堂,经人中入口内,再由舌而至喉。故必以舌顶上颚去接气。然后自喉通至后背,即所谓“气吞俞口”是也。自后背直穿出前心,沿任脉降至丹田。丹田气足,则向下经会阴过尾闾,故必须内收谷道以通气路,尾骨还要向前向上兜转,叫作“提肛缩肾”,则气可直上过命门,夹脊,玉枕,而达泥丸(即百会,道家叫泥丸宫)。玉枕穴在脑后高骨稍后处,也是内气不易通过之处,要以目内视头顶,慢慢引导之。如此循环,周流不息,这就是小周天法。拳经上对这一段行气之法有如下的叙述: “紧攫谷道内中提,尾间一起绉节骨,玉枕难过目视鼎,来到丹田存消息。悉心搭通鹊桥路,十二时中降地池。镇住心猿拴意马,要立丹田海底基。一时快乐无穷尽,返本还元心自己。久练自成全刚体,百病皆除如童予。”收功时,将气收于丹田,觉气渐收渐小,如龙蛰

孙氏形意拳(连环拳)

连环拳 连环拳也称五行合一,是练完五行拳后的一个综合套路。 一、起式:按规矩步骤站好三体式。 1、先做好标准站立; 2、在下蹲同时两手到位,成为标准下蹲(三体式的预备式,注意检查下蹲的高度编者注); 3、同时出手出脚,左脚向前迈到标准步幅(即膝盖前端与脚跟后端成垂线),左手向前推,右手在原地向上立起,两手均做到位。虽然左手左脚都出去了,但身体其他部位与标准下蹲时一样,一点都不走样。 二、拗步右崩拳: 和练崩拳时完全一样,先两手攥上拳准备打崩拳;上左脚打右崩拳,右脚马上跟进。 一切要求都和崩拳时完全一样。

三、崩拳收式(青龙出水): 由上式的拗步右崩拳开始,撤右脚再撤左脚成标准的剪子步时打出左拳。动作要求请参见崩拳学崩拳收式一节。按理讲,你现在应当能完全标准的掌握这个动作,没有再参照前边的理由。此动作在老拳书中称为青龙出水。 四、顺步右崩拳(黑虎出洞): 在上式青龙出水的基础上,左脚努力蹬地使身体前进,右脚也往前迈步。右脚落地时,打出的右崩拳也正好到位,然后左脚跟进——这是右脚在前边的顺步崩拳。左脚跟进和以前讲的规矩是一样的,一定注意脚下的两条线:右脚踩在右线上,左脚外展45°,脚后跟的圆切在右线上,两脚相距一拳远。这个动作的感觉应当是,左脚一蹬,身子一拧,顺步右崩拳就完成了。所有的规矩都依然如故,如含胸拔背…等等。这个动作在老拳书上称为黑虎出洞。 五、白鹤亮翅:这个动作是一个组合动作,全身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都很强。为了能讲清楚,我把这个动作分解开,分别讲述。然后再把它重新组合起来以保证动作的规范、协调与连续。 5.1.腹前对拳:这是白鹤亮翅的准备动作。由上式 顺步右崩拳将右拳收回与左拳相对,身体其它部位全 都不动。两拳相对方法是两拳都转成手心朝下,两拳 的大指在脐下贴着身子。两拳食指关节在腹前相接触。 应注意的是右拳往脐下回的同时左拳也在转成手心朝 下。右拳也是一边往回来一边转成拳心朝下。当右拳 到位、右拳食指与左拳食指相碰时,两拳也都正好是 手心向下。右拳往回来主要是小臂的动作,右拳往里 一翻,有点象扇扇子的动作。虽然 动作很简单但也要非常整齐,眼要一直看着右拳,两 拳相对时眼应该正好向下看两拳。 5.2.撤左脚,两臂前后展开: 先说脚的动作,左脚向后撤一大步,脚落地时仍然是 足尖外展45°。什么叫后撤一大步呢?这不仅是左脚 尽量往后撤,把左脚伸直的问题,而且撤左脚时右腿 不但支撑身体重心还要深屈膝,上体要向前倾,这样左脚才能向后撤得最远。(注意后撤脚应踩在该脚的线上编者注)在撤左脚的同时两手也开始动作。手心都朝下在脐下相对的两

形意拳的拳谱套路

始祖:岳武穆王 姬隆风 曹继武 戴龙邦 戴二旅李若能李老能 郭云深白西园刘奇兰车毅斋(贺永宏)李太和宋士荣 郭云深的传人:郭彦明;尚云祥;孙禄堂;王乡斋 刘奇兰的传人:张兆东(占魁)李存义 车毅斋的传人:乔锦堂;樊永庆;李长有;步学祥;李振邦 宋士荣的传人:宋铁林;宋虎臣 张兆东(占魁)的传人:张远斋;魏美如;韩慕侠;刘潮海;马其昌(马蹬云);姜容樵;孙祖荫;李寿山;邱树林. 樊永庆的传人:樊桂(瑞峰);石俊义;刘守元;杨永蔚;樊贵吉;高克成 注:张兆东;樊永庆是同辈。樊永庆是樊桂(瑞峰)的父亲。 魏美如的传人:边桂林;盛金贵;盛金柱;郝壁尘;张荫桐;樊瑞峰。 韩慕侠:周恩来吴孟侠 吴孟侠:戴笠,毛仁凤。 樊瑞峰的传人:高寿慈;孟昭林;藏双傑;刘英傑;白万秀;井伟;张义廷;赵永增;韩文亭;周清尧;张忠傑;张斌;刘德荫;崔景崑;任家祺;梁海珠;祖嘉禾;祖嘉海;杨君薄;郝丽生;吕述茂;高鸿宾;王兴远;雷重山;武福全;张继龙;王文彬。 张斌的传人:董克敏;马增义;宋瑞章,刘仲英;王树芝;李洪兴;等人。(天津市) 董克敏传于郭云鹏。

龙形八势 1劈拳起势2卧龙势一3卧龙势二4卧龙势三5燕子抄水6出马三箭7白鹤亮翅8炮拳9鼍形10攅拳(锁喉) 11转身攅掌12燕子抄水13鸡形伏虎14熊抖毛15绕步崩拳16炮拳17虎扑(马形挂虎形扑) 18蛇形19绞柱20出马三箭21白鹤亮翅22跳步炮23上步攅拳24燕子抄水25绕步崩拳26炮拳27虎扑28蛇形29绞柱30上步攅拳31燕子抄水32抬腿横拳33顺步劈34上步攅拳一35上步攅拳二36退步挂掖掌37退步攅拳38抬腿横拳39顺步劈40鼍形(定步两掌行步鼍形) 41卧龙势42并步崩拳43转身劈拳44斜行崩拳45狸猫倒上树46收势 鸡形 1劈拳起势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3上步连环探掌4出马三箭5金鸡抖翎6蛇形7绞柱8拧身攅拳9金鸡啄米10并步崩拳11转身劈拳1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13上步连环探掌14出马三箭15金鸡抖翎16蛇形17绞柱18拧身攅拳19金鸡啄米20并步崩拳21转身劈拳22斜行并步崩拳23狸猫倒上树24收势 四把 1劈拳起势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鸡形腿独立撩托掌.劈拳) 3上步连探环掌4伏虎舔裆5勒马势6上步单马形(右步) 7绞柱8降龙9伏龙10蹲捶11转身上捋右手掏裆12蛇形13绞柱14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15上步连探环掌16伏虎舔裆17勒马势18上步单马形19绞柱20降龙21伏虎22蹲捶23转身上撂手右手掏裆24蛇形25绞柱26转身右钻拳27上步左攅拳29转身撂劈30抬腿横拳31落步劈拳32收势 燕形

形意拳站桩秘法

形意拳站桩秘法 [转] 一个孙门内家拳实修者的练功心得(上)...大森林木 真诚希望各位会员有空就多练劈拳,咱们的国术真功全在里面,拳中真意言语无法尽传,您能多练多看,得了我的拳意,就得了真传。祖师尝云:“通者,拳与性合。每出一手,既合其拳之性,亦合自身之性,如此方可称通。”国术乃生生不已之道也,练好劈拳,即能生五行,养五脏。国术,在龙形。子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余云:“拳也者,不可片时辍也,可辍非拳也。”国术真入道者,人练拳如鱼得水,人辍拳似鱼离水。 一个孙门内家拳实修者的练功心得2郭西金 是拳中规矩吗?拳是天地能养人,拳是美酒能醉人,拳是知音能解人,拳是仙佛能渡人。真诚希望各位会员有空就多练劈拳,咱们的国术真功全在里面,拳中真意言语无法尽传,您能多练多看,得了我的拳意,就得了真传。国术习练之初基,在专而不在博也,形意之五行拳,劈拳一通,诸拳皆通;祖师尝云:“通者,拳与性合。每出一手,既合其拳之性,亦合自身之性,如此方可称通。”国术乃生生不已之道也,练好劈拳,即能生五行,养五脏。

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业随身 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内家功夫真传形意拳三体式在近代中国武术史上,形意、八卦、太极是流传最广泛的三大内家拳术,并且也的确涌现了很多名家名师,他们对内家拳的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文:大道至简的形意桩功――三体式:形意拳非常重视三体式桩功的训练,有"万法源自三体式"之说。因此初步练拳入要站三体式,站三体式内三合,不挺胸,不可鼓腹,不尚拙力,这拳中三。为什么要从站三体式入手? 论形意拳的三体式-----郭云深ymgsxyh 论形意拳的三体式-----郭云深。形意拳,是中国传统功夫中的佼佼者,以其显著的功效而闻名于世,其属于中国功夫中的传统的内家拳体系,有很好的健身养生和技击的效果,下面就郭云深的文章"形意拳三体式"让大家了解下形意拳的特点:形意拳之道,练之极易,亦极难。"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丹道有三易,即练精化气;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功,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 壽關順老師對《身邊的武林》作者老師的答問天地虚怀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中)_50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中)_50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中) [标签:来源] (接上期) 三、横截 紧接上式,右手外旋,右掌捋扣由掌变拳收于右腰间,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跟进半步,身体向右旋转,下体呈左三体式的同时,左掌变拳借左脚进步拧腰转胯之势,迅速由右臂内向左前方横肘截出,拳心朝下,高与胸平齐,力达左小臂外侧,目视左前方(图1O)。 注意要点: 右掌变拳回收,左掌变拳向前横肘截击,须与左脚向前上步及拧腰转胯相互配合一致,一动齐动,连贯协调,手脚齐到,快速有力。周身上下一体,一枝动百枝齐摇。刁手回扣握拳要卷紧,拳紧气力增;进步横肘势要威,势威气力加。 技击剖析: 此式主要表现了形意门拿打跌摔相合之法。 其一,当我用右斩劈手反背劈击对方时,对方用右手向上托架,随之准备后撤以避我连击。我右手迅速内旋腕捋拿对方的右小臂或腕部,并向我右侧方捋带的同时,立即进左脚直踏对方中宫,屈左肘向前截打对方胸部或咽喉。 其二,当对方用左臂往上格挡的同时,出右拳攻我中上盘时,我右手顺势回落,向内搂拿对方右小臂,并向我右下侧搂带使其重心前移。对方必欲回挣以稳固重心,我则顺势进左步走偏门,屈左肘向前截打其胸部的同时,配合左转体,借拧腰转胯之力将其击倒。亦可用左反背捶甩打对方的面门,使其败跌。拳经云:“动

时似崩墙倒,落时如树生根:蓄劲似弯弓,展劲如放箭。手肘合一体,挑撞定成功。手缠肘撞力要猛,个中神妙仔细演;步到身到一起到,就是铜墙也推到。” 四、退步裹肘 1、紧接上式,左脚向后退步,右脚亦随之向后撤步,下体仍保持三体式。左臂外旋经胸前收回抱拳于左腰间,拳心朝上,同时,右手握 拳由下向右向上向左,经脸前屈肘划一立圆裹肘,力达右小臂内侧,拳心朝内,高与口平,目视前方(图11)。 2、紧接上动,右脚向后退一步,左脚随之后撤,下体仍保持三体式。右拳顺势向左向下回落抱拳于右腰间,拳心朝上,同时,左手握拳由下向左向上向右,经脸前屈肘划一立圆裹肘,力达左肘前臂内侧,拳心朝内,高与口平,目视前方(图12)。 3、紧接上动,左脚向后退一步,下体仍呈三体式,左拳顺势经胸前回落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同时,右手握拳由下向右向上向左,经脸前屈肘划一立圆裹肘,力达右小臂内侧,拳心朝内,目视前方(图13)。 4、紧接上动,右脚随之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进,左转体屈膝下蹲呈马步的同时,左手握拳由下向右经右臂外侧向上穿臂,挑架于头顶左上侧。右臂屈肘从左臂内侧迅速向右前方顶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力达右肘尖,目视右肘前上方(图14)。 注意要点: 退步裹肘速度要快而不乱,手脚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干净利落,发力干脆,力达肘之外侧,两肘划圆,劲力雄浑,不可僵滞呆板。挑架顶肘要快速有力,劲猛势雄,身步合一,手到脚到,可借拧腰转胯之力顺势顶打。歌诀曰:“左右洗脸化气力,扭腰转跨不止息;内顺外逆朝回捋,当心一肘敌归阴。” 技击剖析:

练形意的人都说三拳三棍,众说纷云,我过去也有不同

练形意的人都说三拳三棍,众说纷云,我过去也有不同的理解,后练戴家拳法后,才知过去都是误解,有很多东西都是误解,首先三棍并非人们讲得拦,拿,扎,这个以后再说,下面说说三拳: 所谓三拳,并不在于拳势,而在于内在的劲法与身法.有人说向上的劲为钻,向前为践,横为裹,因而三拳是指钻,崩,横.我过去也这么想,其实这是错的. 岂知三拳之外,还有追,押,里,三拳,称为补手,拳谱上讲钻拳似闪电,裹拳如卷饼,践拳似马奔.下面先说说躜拳. 躜拳也叫截拳,这个很重要,拳谱上讲顾,开,截,追其实顾就是开就在于截因这样读叫截顾开,截法就是顾法,截了对方,对方门户自然就开了,才可进身,这个叫追,所以顾开截追要连在一气.躜拳正好就表现在这里,从外形上看,其手法如同我们形意的掩肘而后用肩打,拳势很简单,但内里它有独特的身法,即束展,戴氏的束展与河南的又不同,要比河南的动作小,有反弓劲,俗称猴势,是从武当导引法得出来的,所以讲打法以身顾,用肩肘打人,所以躜拳不在拳法而在身法,要一触即发,一碰人就倒,所谓有躜拳似闪非闪也,有山倒岭塌之势,无身法,如何能有山倒岭塌之势.以下两拳,以后再讲 现在讲讲裹拳,从外形上看,裹拳就是我们形意八字功里的掩肘,是顾法,但裹拳有一个补手,叫押, 就是当对方打来时,我要束身,掩手回顾,然后将裹手贴到对方身上,别一手做趁手,其手法类似太极的竖挤,劲法类似辟拳上举时之劲,因为身子束着,所以稍一展,给对方一点劲,对方就会被连根拨起飞出,当然也有其他变手,比如戴奎和李伶动手时,所用的也是裹拳,只是戴在展身时,另一手从肘底翻出.反手击中对方肋部,使其不治而亡的.所以三拳很重要,在戴家拳里,三拳和双把是最自然,最本能的拳法,有一个日本人和我动手,被我用裹拳一下子飞出,起来后说,没见我动,他怎么就出去了,一个劲的对我弯腰.可见拳谱中说三拳三棍非等闲,又说世人若得其中味,武艺之中状元郎.此话不虚呀. 下面再谈谈践拳,拳谱中讲,践拳似马奔,所以要用践拳,没有身法是根本不行的,践拳的外形象形意用的挑肘,是打顾一体的拳法,当对方向我胸以上打来时,我不出手去架,而是用身法往上冲,要用独特的束展劲,肘往上挑,自然就将自身护住,自己的前脚要踩对方的后脚,一起身,一进身,对方就被跌出老远,所以践拳是肘法说得更白一点是身法而不是拳法,另外根据练法不同,践拳又有单践与双践之分,践拳完后,如果不得手,要用里拳来补,类似车派八字功中裹里的展势. 除三拳外,另外还要练三拳合一,即将三种劲力与手法合在一起练,练到纯正自然,一出手本能的就有. 综上所述,三拳的要点不在拳法,而在身法,只有有了身法,惊劲真正上了身,才好用,李文贞先生说不管他动也打,静也打,刚也打,茅也打,如果身上出不来惊劲,能这样吗吗,所以我说按我的标准,看一个人是否是高手,不管他是练什么的,只要惊劲没上身,就不能算是高手. 说了三拳下面该说双把,五行了.呵呵,不知对同学有益无,只是个人的一点愚见.

形意八字功

形意八字功 形意拳是一种技击性相当强的内家拳之一,以五行、八字、十二形为其技击核心,七星十三拳为攻击武器。在练法与实用中都蕴含着相当深奥的内容,没得口传身授,数年苦练纯功,是吃不透其精华的。形意拳中有“五行拳为体,八字功为用”的说法;确实,八字功的一招一式都是讲究效果的;愚苦修经年,对其八字功略感有所得,今适武运昌盛之际,不揣浅陋,将八字功的搏杀手段整理成文,以飨技击爱好者。 八字功即:斩、截、果、跨、挑、顶、云、领。 一、“斩”字功用法 诀云:左右劈挂斩加翻,上步虎扑加头钻。 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图1),当对方前移左步,猛进右脚一步接近于我方的同时,右直拳猛朝我方面部击打而来,我方右手前上沾化敌右腕外侧。紧随左脚进步绊于敌右脚跟,左掌猛劈敌右大臂,若敌猛后收手提退步避闪。我方动作不停,缩身下势,右脚前进猛地前扑,双手打虎扑把击向敌上胸;如果对方仍以退步用双手托我方之双臂时,我方双手用搂劲将对方双手重力搁下,此时对方随着手落,便会前俯,我方在搂劲的同时,左脚进步上前,头顶劲朝前方打出,打在敌颌部,再使抽丢劲将敌打飞跌出。 要点:斩字功由斩劈手、虎扑把、头拳三式组合而成,为七星之一的头拳技。斩劈手势要疾,要用沉劲,后手盖劈势要猛,虎扑把要内含搂、抽、丢三把劲。后腿蹬劲,头要上顶,气势雄猛,一举而制敌。 二、“截”字功用法 诀云:擒拿肘中劈截肩,一阴一阳左右换。

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前上右脚一步接近我方的同时,用右直拳朝我方头面部击打而来;我方右手上翻擒抓住其右腕,左手上托其肘部。紧随右手扣其腕前推下压,左手掳其肘,右脚踢其右胫部;如对方屈肘前顶,后退步化去我方的攻击时。右手抓敌右腕猛向右下后拉拽,右脚退步的同时,左肘猛的横打敌喉。动作不停,左肘前顶外旋,右脚前上步,左旋体用右肩朝对方上胸切打撞击,将其击跌翻仆。 要点:截字功由擒拿手、横截肘、肩劈拳组合而成,为七星之肩拳。擒拿的双手要协调,右手崩切速度要快;右脚要同时刮踢。横截肘时,左手出手要猛,右手回收要快;肩劈拳,要含胸拨背,意在肩切,同时右手随肩切而劈下,势要沉。 三、“果”字功用法 诀云:果肘刮腿如肘连,肘打去意在肋间。 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右脚上步接近我方的同时,用右直拳朝我方头面部击打而来之际,我方右臂屈肘内裹,格化敌右腕臂内侧的同时,右脚踢击其右足踝关节。对方若以左直拳攻来,意欲解我之攻势时,我方左手上挑其左手臂,落右步进身,右肘横击其胁肋。紧随左脚上步,走右边门绊封住其右脚跟的同时,左手下压右肘上顶之际,猛的下压打在对方胸心膻中穴部,将其致残于地。要点:果字功由肘腿连、闭门肘组合而成、为七星之一的肘拳。肘腿连的右手肘果脸部要有往外崩劲,使右手小臂和脸部要有一定的距离,同时身要向左侧转,随之右腿刮踢。闭门肘、横肘打出要有弹劲,身法要柔身而进,跟步要快,上架之手要有托力,好似架千斤于顶上。挑肘时,身向左偏,下压和上排之手要互相用劲,合二为一,顶肘压打要狠,打要用脆力,跟步要快。 四、“跨”字功用法 诀云:肩跨打意紧相连,左挑右肘莫等闲。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谱 国术 2008-09-21 22:49 阅读397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夫內勁者,寓於無形之中,而接於有形之表,此固難以言傳者也,然其理亦可參焉。蓋意乃氣之帥也,氣者體之充也。心動而氣即隨之,氣動而力即赴之,此至理也。今以功於藝者言之,以為撞勁者非也,功勁者非也,及謂抖勁崩勁者皆非也,唯顫勁是也。撞勁太直,而難起落。功勁太死,而難變化。抖勁崩勁太促,而難展轉。唯顫勁,出沒其捷,可使日月無光而不見其形,手到勁發,天地交合,而不費其力。要之,運於三性之中,發於一顫之頃,如虎之伸爪不見爪,而物不能逃,龍之用力不見力,而山不能阻。如是諸法合而為一,克人豈有不利乎。 一、五行: 五行者,乃金、木、水、火、土 配与五拳者,为劈、崩、钻、炮、横 二、五行(五拳)相生: 劈拳变钻拳,为金生水 钻拳变崩拳,为水生木 崩拳变炮拳,为木生火 炮拳变横拳,为火生土 横拳变劈拳,为土生金 三、五行(五拳)相克: 劈拳破崩拳,为金克木 崩拳破横拳,为木克土 横拳破钻拳,为土克水 钻拳破炮拳,为水克火 炮拳破劈拳,为火克金 (注:形意拳对练,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自编自排)

形意十二形 十二形者: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鲐、鹰、熊 (注:鲐字有误,应该是台加鸟的鲐,由于电脑打不出来,故只好以鲐代之) 一、龙形: 龙形飞升,伏龙落地 二、虎形: 虎抱头,猛虎扑食 三、猴形: 猴子挂印,猴子窃绳,猴子爬杆 四、马形: 勒疆,搬,顶 五、鼍形: 左右翻江 六、鸡形: 三穿掌,金鸡舍米,金鸡抖鳞(一)(二) 金鸡上架,金鸡报晓 七、鹞形: 鹞子束身,鹞子入林,盖捶,鹞子拈天,鹞子返身 八、燕形: 燕子晗泥,燕子抄水(一)(二),燕子食米, 九、蛇形: 蛇形缠身,蛇形昂首,蛇形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