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地理:4.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鲁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教材分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认识自然资源”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土地资源与人类”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教学目标】 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难点:自然资源的特征。 【学情分析】 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好的体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制导学案。 【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交流展示〗 “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查与交流。了解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情境导入·提出目标〗 让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 〖导学方案·随堂训练〗 一、认识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有那些基本属性? 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经济属性。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2、自然资源的分类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⑴依据与人类的关系 c、水资源 d、生物资源 e、气候资源

《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 A.目镜上 B.在装片上 C.在反光镜上 D.在物镜上 2.用显微镜观察时,显微镜在实验台上的位置一般应该是: ( ) A.正中央 B.略偏右 C.略偏左 D.以上三种都可以 3.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 C.右手握镜筒,左手托镜座 D.双手托住镜座 4.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 ) 5.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6.显微镜对光时应该( ) A.选择最大光圈 B.选择高倍物镜 C.物镜要与目镜在一条线上 D.反光镜调到水平 7.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暗灰的 D.黑暗的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 A.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 B.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D.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9.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 ) A.载物台 B.反光镜 C.装片 D.通光孔 10.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______和____面反光镜。 11.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 ___。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倍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_____倍。 12.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 13.显微镜镜头上沾有灰尘时,可以用_______来擦。擦拭载玻片时应用_______。 14.显微镜的物镜安装在____上。目镜直接安装在_____上。 15.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要_____,使光线能够______。 16.下面1—3都是制作临时装片的错误操作,简要写出由此新制得的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 ①载玻片上的番茄果肉,没有加水滴就盖上盖玻片 ②番茄果肉没有用解剖针分散开 ③用手拿盖玻片,盖在载玻片的番茄果肉上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B 6.C 7.A 8.A 9.D 10.光圈凹 11.放大倍数为15倍 150 12.左上方右下方 13.镜头纸纱布 14.转换器镜筒 15.薄透过 16.①细胞皱缩 ②看不到一个个分散的果肉细胞,只能看到一团团不透明的物象 ③装片内有大小不一的气泡很多

必修一教学设计:《自然资源与人类》1

配套K12教育资料 必修一教学设计:《自然资源与人类》 1 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认识 自然资源的特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难点与人类活动的 关系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个案调重点教法及 教具教学内容整学生教师主导活动主体活动(导入)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了基础、原料、动力,上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但是,人类活动又在同时影响着自然资源,特别是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影响 越来越大。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教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0 - 81页,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种类过(板书)一、自然资源程1.概念2.分类(提问思考)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几个方面?②举例说明资源间的联系③怎样理解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④举例说明资源利用的发展性

(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特征,谈谈资源利用过程中应注意配套K12教育资料

的事项(板书)3. 1 共性特征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承转)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密切,以土地资源为例,它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场所。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生产力状况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指导学生阅读教 材第83 —84,并完成表格历史时期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板书)二、土地资源与人类(承转)地球是有限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和物质的生产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和尖锐,面对人口膨胀和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日益啬的压力,人们已开始警悟。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去谋求人类高度的文明目标,必须构成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共存的新关系。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实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板书)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存在问题2.途径(小结)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课堂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生产力状况土地资源

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解析: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就越少;反之相反。 答案:A 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大光圈使光线透过的较多,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因此光线过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答案:C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上 D.反光镜上 解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转动目镜,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就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 答案:B 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 A.“上”和“6” B.“下”和“9” C.“上”和“9” D.“上”和“6” 解析: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所以看到的物像分别是“上”和“9”。 答案:C 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解析:由低倍镜头(10倍)换成高倍镜头(40倍),看到的细胞就放大为原来的4倍,数目相应减少为原来的1/4,即在低倍镜下能看到8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2个细胞。故选B项。 答案:B

“一通三防”全员培训培训教案

山西吕梁中阳西合煤业有限公司 复工复产全员培训“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一、培训内容:一通三防基本知识 二、培训时间:2019年2月8日——2019年2月10日 三、培训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一通三防”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一通三防”基本技能 3、思想目标:提高全矿职工一通三防安全责任心及安全生产能力 四、培训重点:一通三防基本技能的掌握

复工复产全员培训“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导入课题: (一)矿井基本常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重大意义 (1)体现了人的生命就是最保贵的。 (2)在工作中把安全工作做为第一位来抓。 (3)将安全第一作为人类一切生产活动过程的行动指南与准则。 (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 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 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 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煤层埋藏特征有: 顶、底板——位于煤层上覆、下伏的临近岩层称为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结构——指煤层中就是否含有岩石夹层。分为简单结构、复杂结构煤层。 煤层的形态——指煤层赋存的空间几何状态。分为层状、似层壮、非层状煤层。 煤层的厚度——指煤层顶底板岩石之间的垂直距离,又称煤层的真厚度。分为薄煤层∠1、3米;中厚煤层1、3—3、5米;厚煤层>3、5米。 煤层的产状——煤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与产出状态。用走向、倾向、倾

角来表示(煤层产状三要素)。倾角有近水平煤层8°、缓倾斜8-25°、倾斜25°—45°、急倾斜大于45° 二、一通三防基本知识 1、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与定量的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 2、矿井通风任务:矿井通风就是煤矿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基本任务就是: (1)将足够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供给井下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2)将冲淡有害气体与矿尘后的空气排出地面,保证井下空气质量并使矿尘浓度限制在的安全范围内。 (3)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后,能够调节井下巷道与工作场所的气候条件,满足井下规定的风速、温度与湿度的要求,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3、矿井气候条件 矿井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与风速等反映的综合状态。 4、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就是矿井通风方式、通风方法、通风网络与通风设施的总称。 5、矿井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方法以风流获得动力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根据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抽出式、压入式与压抽混合式3种。 6、矿井通风压力 当矿井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 由于自然因素或机械的作用造成空气能量不平衡产生压差时,空气将在井巷中流动,形成井下风流,通常将这一压差叫做矿井通风压力,简称风压。

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案栏内): 1、下面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物镜 B、反光镜 C、细准焦螺旋 D、遮光器 2、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消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3、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4、下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5、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6、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 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 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 到的细胞数目是()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7、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 A、粗准焦螺旋 B、压片夹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8、用来擦拭显微镜头污点的是() A、纸巾 B、布 C、棉花 D、擦镜纸

9、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 ”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 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A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B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10、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显微镜的 规范操作。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 ( ) A 、手蒙右眼,左眼观察目镜 B 、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 、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镜 D 、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调螺旋调焦 二、非选择题 11、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注意[ ]里填写数字, 上 填写名称。 (1)①是 ,②是 ,④是 。 (2)反光镜是[ ],粗准焦螺旋是[ ]。 12、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 (1)上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 11题图 12题图

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 教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1040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Teaching plan for ventilation safety management in a coal mine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通风管理基本概念 1、“一通三防” 一通指通风、三防是防瓦斯、防火、防煤尘。 2、循环风 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回入同一局部通风机的进风风流中。 3、自然通风 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使风流沿巷道流动的现象称自然通风。 4、煤尘堆积 是指井下巷道煤尘堆积厚度在2mm以上,长度超过5米的积尘。 5、呼吸性粉尘

粒度小于5微米的矿尘能随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并沉积,这部分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 6、火灾三要素 火灾三要素:是指热源、可燃物和空气,三者缺一不可,是引起火灾的三个必备条件。 7、排放瓦斯“三原则” (1)、撤人:受瓦斯排放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出。 (2)、断电:受瓦斯排放影响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断电。 (3)、限量:瓦斯排放必须有限量措施,严禁一风吹。 8、“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开采突出危险煤层时,必须采取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措施。 9、煤与瓦斯突出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到几分钟),突然从煤(岩)层中以极快的速度向巷道和采掘空间喷

出大量的煤(岩)和瓦斯,并伴随着强烈的声响和强大的机械效应的动力现象,叫煤与瓦斯突出。 10、矿井通风 向井下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稀释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改善井下气候条件的作业。 11、突出煤层 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二、通风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1、矿井通风方式 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2、矿井通风方法 抽出式、压入式。 3、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 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三种。 4、矿井常用的通风设施 风门、风桥、密闭、挡风墙、测风站等。 5、防止煤尘传导爆炸的措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2.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 物像的。 倾听,引起注意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小先生巡视,帮助。 提出疑问,明确 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上”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 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 或 8X ,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 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 要 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使 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 倍数X 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 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 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 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 同? 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 用步骤。

巷道修复机培训教案

巷道修复机培训教案 一、用途和特点 煤矿用巷道修复机是一种连续生产的高效率巷修设备。主要用于深井巷道变形后修复施工作业。依靠破碎锤破碎岩石,再用挖斗挖取岩石送入矿车和皮带输送机作业,也可用于小巷道施工和清理作业。采用全液压传动,结构紧凑,驱动力大,工作范围广。主要动作采用先导阀控制,操作轻松简便,工作平稳无冲击。性能可靠,维修方便。液压系统采用风冷,水冷两种选择。有座椅,有驾驶棚,油温超高、油路堵塞、电机过载等报警系统,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使用环境条件 a)断面为1.7×1.7米以上的巷道; b)岩石的普氏硬度f小于等于20,海拔高度≤1500m。海拔1500m以上高原环境需进行 特殊设计; c)巷道环境为-5℃~+40℃,最大相对湿度≤90%(温度为25℃时); d)电压极限偏差为±5%,交流频率极限偏差为±1%; e)巷道坡度≤26°。在大于26°隧道工作时需进行特殊设计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f)挖掘机工作时周围的煤尘、甲烷爆炸性气体含量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含 量。工作面积水高度低于轨面。 三、结构与工作原理 煤矿用巷道修复机由工作机构、行走机构、机架、液压部分、驾驶室、电气部分等六部分组成。 本机的工作过程是:先由履带前进或后退,非大皮带底部的部份,表面破碎的岩石用挖斗挖装,再深一些的岩石破碎的不是太严重,要先用破碎锤先破碎,再用挖斗挖装;大皮带底部的部份,在之前先清理过了,使之低于大皮带底部0.5~1.0米,再旋转工作臂,可将工作臂伸入大皮带下面进行挖掘作业,再将挖掘出来的岩石物料装入大皮带。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1、工作机构 工作机构主要由回转油缸、大臂、大臂油缸、小臂、小臂油缸、挖斗、挖斗油缸和破碎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 一、取镜和安放: 1.为何要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答:防止目镜和反光镜脱落 2.为何要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cm处,还得偏左? 答:防止显微镜掉落,为了方便观察 二、对光: 1.选一个较小倍数的物镜,一般都是10倍的 2.用大拇指和食指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掰物镜 否则,镜头容易松动,使得放大倍数不准确了,另外也容易污染镜头。 3.对光后的效果是什么? 答:调出白亮的圆形视野(A转动转换器,使得目镜、物镜、 通光孔和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B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C 转 动反光镜) 4.光线太强为何不好?该怎么办? 答:强光刺眼,对眼睛不好;可换用较小光圈和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一面。反之,光暗时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一面。 三、观察: 1.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注意:是玻片上的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直到接近玻片标本。

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损毁物镜 3.上升镜筒(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入怀”),直到看清物像为 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4.你知道为什么用左眼看目镜,而同时右眼也要睁开吗? 答:一般人都是用右手写字,以便写字、记录或绘图 四、显微镜实验完毕后,应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物镜 和目镜,请问擦镜纸。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或什么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小结 一.逆时针(入怀)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是上升(逆升,顺降)二1. 目镜没有螺纹,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 2. 物镜有螺纹,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 三、物象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四、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倒。 若玻片上有一“b”字,你所看到的物像是“q” 五、在观察生物标本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个污点,想判断污点是 在物镜上、还是玻片标本上或是在目镜上,你有何办法? 答:先转动目镜,若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若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标本上。若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所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小; 放大倍数越低,视野越亮,所看到的实物范围越大。

1.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重点和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 ①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走进新单元能 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 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 了解细胞。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 胞, 讲授新课 必须借助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右手握,左手放。积极发言,叙述显微托;略偏左,镜的发展史安目镜。 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到清晰的图像 ,爱护显微镜 难点】 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的培养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看书中35 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指导学生看书37 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造和作用

1.显微镜的构兴奋,跃跃欲试造学生 两人一组,看书对照 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 微镜。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称。 2. 显微镜的使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用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①写有“上”字的玻片; 光察。情况不一,部分同学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1)低倍物镜没看到物像。一名学生边对准通光孔。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 (2)左眼看,到物像的。 右眼睁。倾听,引起注意明确应注(3)转动反光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镜,看到明亮观察的视野。 观察: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 2 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给予鼓励性评价。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提出疑问,明确动手操作,观察, 说现象,并加以解释。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 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孔。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2)镜筒先下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降,直到接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标本。越小 , 个数越多 (3)左眼注视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 目镜,使镜筒观察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 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

鲁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地理编写人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一、教材分析: ㈠、认识自然资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教学重点: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①自然资源的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主体分析法 六、学生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构建只是网络形成好的体系。 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机械设备安装工安全技术培训教案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机械设备安装工安全技术 培训教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0554机械设备安装工安全技术培训教案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er safety technology training lesson plan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节课 第三节煤矿提升运输概述 1、煤矿提升、运输的基本任务: 答:矿井提升运输的基本任务是:(1)把井下采区的煤炭、矸石以及其它需要送到地面的东西等,通过运输巷道中的运输齐备运到井底车场,再通过地面的提升设备,经过井筒提升到地面;(2)把井下生产、安全、修护等到所需要的器材、设备等,从地面利用提升设备,通过井筒运输到井底车场,再经过巷道中的运输齐备送到各个所需要量的地点,为安全生产服务;(3)升降人员。 2、矿井提升运输系统主要环节: 答:矿井提升运输系统主要有3个基本环节组成,即采区运输系统,水平运输系统以及井筒提升系统。

3、煤矿运输装备现代化的标准: 答: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区运输采用大功率的上下山顺槽输送机运输;(2)井底大巷运输采用轨道运输的矿井,要发展底卸式、侧卸式矿车,加快研制改进机车类型,发展大功率机车;(3)完善并配齐井上下运输各种可靠性强、灵敏度高的安全保护装置和设施;推广使用信集闭系统装置和调度指挥系统装置;(4)机车轨道类型,要与矿井产量、清车以及地面翻矸、装矸、斜井提升等要发展单机自动化。 二、井口辅助机械及安全设施 1、阻碍车器的用途、主要类型、使用要求: 答:用途:它是阻挡矿车滑行的一种机械设备。可以阻止自由滑向井口,撞坏罐笼和井口装备;可以防止矿车坠井事故;可以防止矿车发生事故。 主要类型:根据使用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井口阻车器、车场阻车器和罐内阻车器;根据阻车器的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式阻车器和复式阻车器。单式阻车器只有一对阻车爪,当它要阻止矿车滑行时,只需扳动操纵手把即可使阻车爪闭合,将矿车的车轮卡住;复式阻车器又叫限车阻车器,它有两对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附答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附答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构造二、练习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一只手握住______,一只手托住______。(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____厘米左右处。安装好______和______。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______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2)用 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________。一只眼注视______内。转动______ __,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______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__________上,用________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________的中心。(2)转动_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3)一只眼向目镜 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 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 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____________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总结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_。一台显微镜的______ 与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答案:一、目镜镜筒物镜压片夹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 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二、1.(1)镜臂镜座(2) 7 目镜物镜 2.(1)低倍(2)通光孔目镜反光镜目镜3.(1)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2)粗准焦螺旋(3)粗准焦 螺旋细准焦螺旋 4.倒像目镜物镜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 的使用中低倍镜和高倍镜的规律特点比较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 胞体积物镜与标本的距离视野明暗低倍镜多小远亮高倍镜 少大近暗 2.显微镜下污点判断的方法由于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三个部位,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若转动目镜污点随着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3.显微镜下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的技巧因为显微镜视野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 的中央。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在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如物像在左上方就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在右下方就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4.外形上区分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高

安全培训教案word版本

巫山县龙村矿业有限公司响水洞煤矿 培 训 教 案 二〇一一年五月

安全培训教案 第一课时:教肓培训 一、为什么要培训 《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新工人必须进行岗前教肩培训并考试合格后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实习。 二、培训的目的 提高知识水平,掌握操作技术,执行法律,法规而采取的教肓培训制度。 三、培训的内容 认真学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及矿山灾害防范措施。 安全知识 [安全是矿工的希望,安全是亲人的期盼,]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第二课时:安全生产方针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 1、安全第一:是指安全对生产而言,必须始终把安全目标放在首位,做到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得生产。 2、预防为主:是指安全工作要从防范着手,从教肓培训,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安全设备等方面采取措施,把一切事故控制在萌芽之中。 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1、安全生产:为使生产要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防

止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 2、劳动保护:对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采取安全与健康保护的措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若出事故,两者全都抛。] 第三课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一、安全事故 凡是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都是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二、事故的类别 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其他。 三、事故分级 1、一般事故:一次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2、较大事故:一次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重大事故:一次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特别重大事故:一次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报告: 1、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2、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要按规定逐级上报。 五、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原因

练习使用显微镜(公开课用)

七年级生物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光学显微镜基本的结构名称及其用途; 2、学会规范使用光学显微镜; 3、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4、能使所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阅读书本P33,完成以下题目: [1]_________:放大物象 [2]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3]转换器:转换_________ [4]_________:放大物象 [5]载物台:承载玻片标本 [6]_________:光线由反光镜进入物镜必须穿过的孔。 [7]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_________):调节______强弱 [8]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9]_________ (有_________镜和_________镜两个面):使光线射入镜筒 [10]镜座:支持 [11]_________:一般调节 [12]_________:精细调节 [13]镜臂:提握镜身 [14]镜柱:支持镜身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和安放、_________、放置玻片标本_________、收放。 注意观察: 1、区分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2、观察低倍镜和高倍镜 3、观察反面镜两面的差异

(1)取镜和安放: ①一手握镜臂,一手托住_________;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离边缘_________cm左右处,略偏_________。 (2)对光: ①转动_________,使_______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_________; ③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转动,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 的视野。 练一练1:安放显微镜时,常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cm左右略偏左,偏左的原因是() A.左侧安全 B.因为要用左眼观察目镜 C.左侧光充足 D.左侧不与其他人接触 练一练2: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3)观察(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____压住,玻片标本正对_________中心。②转 动 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 .........,以免碰到玻 ...... ...._________片.).。. 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视野出现物像。再 略微转动。 练一练3:请把你所看到的物象画下来:; 练一练4: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 ) A.放大的正立的像 B.放大倒立的像 C.缩小的正立的像 D.缩小倒立的像 练一练:5:请将你现在所使用的放大倍数记下来: 放大倍数= _________放大倍数×_________的放大倍数。 四、拓展练习 1、将一根头发放在载玻片的正中央可否观察到它们的内部结构? 2、请将“上”字左上方的“.”移至视野中央。 练一练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是() A.薄而透明的 B.新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练一练7: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要看清视野左方的物体,请问玻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 (4)收放 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然后取下玻片标本。 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 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生物说课材料 课题: 显微镜 《练习使用显微镜》 本课选自初中生物七年级教材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我的设计理念是: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架设实际科学发展与教学内容的桥梁,启发并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和民主的氛围中去练习和使用显微镜。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初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对教材的分析如下: 教材通过对显微镜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内容的介绍,主要通过学生手动操作来完成练习使用显微镜。上一节我们已经简单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不同的部件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为了促进学生理解掌握这些部件的使用方法,我在设计中多次创设学生手动环节,促使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真正了解显微镜实际应用的意义。 关于学生的分析: 到本课为止,学生已经历了近四周的生物学习,已初步了解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力及基本的学习方法。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观察能力强,但综合分析能力差,对本课内容所知所会的都是表面现象,还不能从根本上找出内在的关系,可以在以后教学中逐渐渗透。 我所设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独立说明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使学生明确显微镜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形成人类在认识自然了解物质组成时发明出显微镜的意义。 我所设计的教学方法: 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课前采用科学探究中常用的调查和分析的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科学进步联系起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实用仪器(显微镜)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通过小组观察使用活动学习显微镜的结构。 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科学导读、激趣导入 通过细胞来激发学生对探究自然界物质组成的兴趣。因为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能更顺利导入本课。 (二)观察仪器、自由探究 为了满足学生们探索大自然组成奥秘的强烈好奇心,和为了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目的,我设计先给学生讲解显微镜的结构作用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在提出问题来叫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再给他们时间来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观察时候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还有

鲁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一、教材分析: ㈠、认识自然资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教学重点: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①自然资源的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主体分析法 六、学生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构建只是网络形成好的体系。 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让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所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