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精品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精品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精品

【关键字】情况、方法、动力、问题、充分、建立、掌握、了解、研究、规律、特点、位置、关键、基础、需要、能力、作用、水平、反映、速度、关系、分析、解决、方向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

月份)

一、单项选题(每小题3分,共14题,满分42分.)

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m/s2,a乙=﹣4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

B.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C.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D.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3.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余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4.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0~2s内的加速度为4m/s2

B.0~5s内的位移为14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1 s末与第4.5s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5.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1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6.下列所给的图象中不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B.C.

D.

7.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车轮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的长度是14m,已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是7m/s2,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

A.7m/s B.10m/s C.14m/s D.20m/s

8.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

B.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增加了5m/s

C.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减少了5m/s

D.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2m/s2的加速度大

9.两个物体a、b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

C.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时刻a、b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10.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1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18t﹣6t2,式中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它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8s B.6s C.3s D.1.5s

12.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物体在时的即时速度是

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D.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

13.一辆以72km/h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采取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5S时汽车的速度和刹车的位移( )

A.5m/s 37.5m B.0 40m

C.0 37.5m D.5m/s 40m

14.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到达斜面底端,并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s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之比是( )

A.1:1 B.1:2 C.1:3 D.3:1

二.填空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5.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__________V的__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__秒打一个点.

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

、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三.解答题(共42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物体A从静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向前运动.第3s末在同一地点物体B也从静止出发以3m/s2的加速度沿A运动方向前进.求:

①第5s末物体A的速度大小;

②5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大小;

③第5s内物体A的位移大小;

④第5s末AB两物体相距多远?

18.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5s,已知前3s的位移是l2m,后3s的位移是l8m,则小车在这5s内的运动中:

(1)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小车做匀加速的加速度值.

19.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2.0m,第5s内和第6s内的位移之和为11.2m.求:

(1)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该质点在第6s内的位移大小.

20.一些同学乘坐动力组列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 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项选题(每小题3分,共14题,满分42分.)

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解答】解: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大.故A错误,B正确.C、物体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不是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m/s2,a乙=﹣4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

B.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C.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D.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加速度为矢量,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其大小;当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越来越大,相反时速度越来越小.

【解答】解:A、速度变化量△v=a△t,甲乙加速度方向不同,则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不同,故A错误;

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所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一样快,故B错误;

C、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m/s2,a乙=﹣4m/s2,甲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加速度为矢量,负号表示方向,因此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加速度、速度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概念,要正确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加速度表示的速度的变化快慢.

3.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余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设全程的位移大小为4x,根据t=分别求出前后两段运动的时间表达式,再得到

全程平均速度的表达式,求出v.

【解答】解:设全程的位移大小为4x,由题得到

全程的平均速度,又t1=,t2=

得到

带入数据得:=16m/s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常规题,关键抓住平均速度的定义列式.4.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0~2s内的加速度为4m/s2

B.0~5s内的位移为14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1 s末与第4.5s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

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解:A、0~2s内的加速度a=m/s2=2m/s2,故A错误.

B、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0~5s内的位移x=×(2+5)

×4=14m,故B正确.

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都是正值,所以方向相同,故C错误.

D、第1s末所在位置的图象斜率为正值,第5s末的所在位置的图象斜率为负值,所以第1s 末与第5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应注意:(1)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面积的正负表示物体位移的方向;(3)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5.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1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考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应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度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对应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

【解答】解: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是指汽车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即为瞬时速度的大小,不是显示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指的是限制的瞬时速度,故B错误;

C、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与这一过程相对应,因此是平均速度,故C错误;

D、子弹穿过枪口的速度,与枪口这一位置相对应,因此是瞬时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判断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关键看速度是表示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速度,还是表示一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

6.下列所给的图象中不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B.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s﹣t图象中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分析各图象中的运动过程可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体开始和结束时的纵坐标均为0,说明物体又回到了初始位置,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增大,故无法回到初始位置,故B正确;

C、物体第1s内的位移沿正方向,大小为2m,第2s内位移为2m,沿负方向,故2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C错误;

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s末时物体的总位移为零,故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故D错误;故选:B.

【点评】图象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方法,在研究图象时首先要明确图象的坐标,从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即可确定点、线、面的含义.

7.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车轮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的长度是14m,已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是7m/s2,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

A.7m/s B.10m/s C.14m/s D.20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解本题关键是弄清汽车刹车时的运动形式,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因此可利用位移﹣速度公式直接进行求解.

【解答】解:汽车刹车时作匀减速直线匀速,故有,故ABD 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匀变速运动规律在时间生活中的应用,在解决实际运动问题时要注意对实际运动建立正确模型,从而确定运动形式和对应的规律.

8.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

B.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增加了5m/s

C.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减少了5m/s

D.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2m/s2的加速度大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变化越慢;从它的单位来看可以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解答】解:A、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说明物体的速度每秒变化量是﹣5m/s,故A 错误.

B、物体可能做匀加速运动也有可能做匀减速运动,故B错误,C错误

D、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2m/s2的加速度大,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

【点评】要充分理解加速度的定义以及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并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加速度意义及应用.

9.两个物体a、b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

C.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时刻a、b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位移时间图线斜率表示速度,根据斜率的正负判断运动的方向,位移相等时,根据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由图线可知,a、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为零,开始时b的速度大小较大.故A错误,B错误.

C、a、b图线的斜率为一正一负,知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为2:3.故C正确.

D、在t=3s时,a、b的位移相等,速度不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10.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解答】解:人经过了1.75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1.75×2πR=3.5πR;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R.

故选:C.

【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

1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18t﹣6t2,式中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它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8s B.6s C.3s D.1.5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采用“类比”法解题,将匀变速运动位移和时间公式s=v0t+at2和s=﹣6t2+18t进

行比较,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然后根据速度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将公式s=v0t+at2和s=﹣6t2+18t得:v0=18m/s,a=﹣12m/s2,因此物体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

减速为零的时间为:t=,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运动学公式特点,熟练应用运动学公式和运动规律求解,对于所学运动学公式一定明确其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尤其是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12.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物体在时的即时速度是

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D.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中间位置的速度.

【解答】解:A、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故B错误.

C、设中间速度为v,.,,,联立解得,v=,t=.故

C、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

13.一辆以72km/h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采取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5S时汽车的速度和刹车的位移( )

A.5m/s 37. 5m B.0 40m

C.0 37.5m D.5m/s 4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速度和位移.

【解答】解:72km/h=20m/s,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5s,

知5s末的速度为零,5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则有:x=.故B

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14.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到达斜面底端,并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s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之比是( )

A.1:1 B.1:2 C.1:3 D.3:1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分别求出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位移之比.

【解答】解:设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

可得:x1:x2=t1:t2=1:3.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二.填空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5.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220V的交流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秒打一个点.

【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具体使用,尤其是在具体实验中的操作细节要明确,要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和周期的含义和关系.

【解答】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220V交流电源的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则其打点周期为0.02s.

故答案为:220,交流,0.02.

【点评】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操作,深刻了解具体操作细节的含义.

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

、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d1d2d3

测量值/cm 1.20 5.40 12.00

=0.21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0.68 m/s2.(计算

2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由图示刻度尺读出其示数;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瞬时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加速度.

【解答】解:刻度尺分度值为1mm,由图示刻度尺可知,计数点3与0间的距离d2=5.40﹣0.00=5.40cm;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02×5=0.1s,

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0.21m/s;

加速度:a===≈0.68m/s2;

故答案为:5.40;0.21;0.68.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读数、求瞬时速度、求加速度问题;对刻度尺读数时,要先确定其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线垂直;掌握并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即可正确解题.

三.解答题(共42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物体A从静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向前运动.第3s末在同一地点物体B也从静止出发以3m/s2的加速度沿A运动方向前进.求:

①第5s末物体A的速度大小;

②5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大小;

③第5s内物体A的位移大小;

④第5s末AB两物体相距多远?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A的速度大小,结合平均速度推论求出5s内的平均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5s内A的位移大小.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5s末A、B的位移,从而得出A、B两物体相距多远.

【解答】解:①第5s末物体A的速度为:v A=a A t=2×5m/s=10m/s.

②5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为:.

③第5s内物体A的位移大小为:=m=9m.

④第5s末,A的位移为:,

B的位移为:,

第5s末AB两物体相距:△x=x A﹣x B=25﹣6m=19m.

答:①第5s末物体A的速度大小10m/s;

②5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大小5m/s;

③第5s内物体A的位移大小9m;

④第5s末AB两物体相距19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18.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5s,已知前3s的位移是l2m,后3s的位移是l8m,则小车在这5s内的运动中:

(1)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小车做匀加速的加速度值.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加速度.

【分析】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得前3s和后3s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在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得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1)已知前3s的位移是12m,所以第1.5s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由于后3s的位移是18m,所以第3.5s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m/s,

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可知,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m/s

(2)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答:(1)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5m/s;

(2)小车做匀加速的加速度值1m/s2.

【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理解,在掌握住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灵活的应用规律来分析解决问题.

19.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2.0m,第5s内和第6s内的位移之和为11.2m.求:

(1)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该质点在第6s内的位移大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0.5s和5s末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6s内的位移.

【解答】解:(1)物体在0.5s时的瞬时速度.

物体在5s末的瞬时速度,

则物体的加速度a==0.8m/s2.

(2)物体在第6s内的位移x=v2t+=5.6×1+=6m.

答:

(1)物体的加速度为0.8m/s2.

(2)该质点在第6s内的位移大小为6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20.一些同学乘坐动力组列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 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由题意由火车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5s,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由火车经过第二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4s,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再由加速度公式求出加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1)研究火车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过程,位移x1=100m,时间t1=5s,

则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

同理,研究火车从经过第二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过程,位移x2=100m,时间t2=4s,

则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

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

代入解得:a=1.11m/s2

(2)由运动学公式得,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v3=v2+a=27.2m/s

答:(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11m/s2;

(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为27.2m/s.

【点评】本题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的,也可以用基本公式列方程组求解.

2020年杭州市西湖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杭州市西湖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答案】A 【解析】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故选A。 2、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为伦理关系、管理关系、法律关系与人际关系等。处于最高层次的是()。 A、伦理关系 B、管理关系 C、法律关系 D、人际关系 【答案】A 【解析】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故选A。 3、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答案】D 【解析】《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选D。 4、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 A、针对学习自主性 B、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C、个性张扬

D、发展特长 【答案】B 【解析】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故选B。 5、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 A、校长 B、班主任 C、老师 D、教导主任 【答案】B 【解析】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班主任。故选B。 6、以下关于动作技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复杂的动作技能比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更短 B、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与无意义音节的遗忘进程是一样的 C、动作技能的学习不存在迁移现象 D、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会出现高原现象 【答案】D 【解析】复杂的动作技能比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更长,故A项错误;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与无意义音节的遗忘进程是不一样的,故B项错误;动作技能是可以迁移的,故C项错误。故选D。 7、遗传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请指出以下哪一方面个体很难通过遗传来传递()。 A、外貌 B、身高 C、行为 D、骨髓构造 【答案】C 【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如外貌、身高以及骨髓构造。而行为属于后天习得的,很难通过遗传来传递。故选C。 8、下列属于学校制度文化的是()。 A、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B、学校的体育设施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2{|22},{|log (1)},M x x N x y x M N =-≤<==-?则= A .{|20}x x -≤< B .{|10}x x -<< C .{|12}x x << D .{—2,0} 2.已知,αβ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则“αβ>”是“sin sin αβ>”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与不必要条件 3.设,,l m n 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l ∥m ,m α?,则l ∥α; B .如,,,l m l n m n α⊥⊥?,则l α⊥; C .如,,l m l m αβ??⊥,则αβ⊥; D .如l ∥α,l ∥β,m αβ?=,则l ∥m . 4.函数sin()(0)y x ??=π+>的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设P 是图象的最高点,,A B 是图象与x 轴的交点,则tan APB ∠= A.8 B.10 C.87 D.47 5. 若椭圆短轴上的两顶点与一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则离心率等于 A.12 B.2 D.2 6.函数()log (21)(01)x a f x b a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b ,满足的关系是 A .101a b -<<< B .101b a -<<< C .101b a -<<<- D .1101a b --<<< 7.数列{}n a 满足21=a ,n n n a a 231?=++,则=2012a A .10054 B .441005- C .10062 D .10064 8.已知奇函数)0,()(-∞在x f 上是单调减函数,且0)2(=f ,则不等式0)1()1(>--x f x

2020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卷

2020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7高二下·无锡会考)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4)小题.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航天员成功“入宫” 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随后,两名航天员也成功从神舟十﹣号飞船进人天宫二号实验舱.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是在距地面393公里的圊形轨道上进行的,这比以往交会对接轨道抬高了 50公里,比一个马拉松全程距离还要远. 轨道为什么要抬高呢?这是因为运行在低轨道的航天器,距离地球不够远,仍会有稀薄的大气,受到大气阻力影响,会导致航天器轨道高度不断下降,为了维持相对穗定的轨道高度,就需要消耗航天器自身推进剂. (1) 下列情况中,不能将天宫二号视为质点的是() A . 研究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 B . 测量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上的运行周期 C . 测量天宫二号的离地高度 D . 研究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

(2)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某观察者观察到天宫二号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A . 远洋观测船 B . 地面指挥中心 C . 神舟十一号 D . 在天宮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 如图所示,活动发射平台载着质量为m的神舟十一号和质量为M的火箭,在车的牵引下缓慢地驶向发射场.若行驶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神舟十一号、火箭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A . 0、0 B . 0、Mg C . mg、0 D . mg、Mg (4) 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就会逐渐降低,则航天器在较低轨道做圆周运动与在较高轨道做圆周运动比较() A . 航天器的周期缩短 B . 航天器的角速度减小

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题

2020级高一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试题 2020.10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 卷必须用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卷Ⅰ(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注意:共50分,1---7题为单选,其余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理想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 .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2.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从A 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 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 别是( ) A . 23R π、23R π B .2 3R π、2R C .2R 、2R D .2R 、2 3R π 3.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 B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后在轨运行约68小时后安全返回 C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D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平均速度 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5.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 .在0<t <2s 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7.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 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v 1+v 22 , v 1+v 2 2 B. v 1-v 22 , v 1-v 2 2 C .0, v 1-v 2v 1+v 2 D .0,2v 1v 2 v 1+v 2 8.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2 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 ,则在这2 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2 m/s 2 B .3 m/s 2 C .5 m/s 2 D .7 m/s 2 10.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0.4m ,则( ) A .第1s 末的速度为0.4m/s B .加速度为0.8m/s 2 C .第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4m/s D .在第2s 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卷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Ⅱ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填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中性笔直接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二、实验题 11、(12分)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A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A R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2019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1,2,3,4},{|32},A B y y x x A ===-∈,则A B I =( ) A .{1} B .{4} C .{1,3} D .{1,4} 2.已知集合{1,}A =2,3,{|(1)(2)0,}B x x x x =+-<∈Z ,则A B =U ( ) A .{1} B .{12}, C .{0123},,, D .{10123}-,,,, 3.已知集合{} { } 2 13,4,P x x Q x x =∈≤≤=∈≥R R 则()P Q =R U e( ) A .[2,3] B .( -2,3 ] C . [1,2) D .(,2][1,)-∞-?+∞ 4.若全集{1,2,3,4,5,6},{2,3},{1,4}U M N ===,则集合{5,6}等于( ) A .M N U B .M N I C .()( )U U M N U 痧 D .()( )U U M N I 痧 5.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6.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A .1y x =+ B .2 y x =- C .1 y x = D .||y x x = 7.某学校要招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 与该班人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 =[x ]([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 .y =[ 10 x ] B .y =[ 3 10 x +] C .y =[ 4 10 x +] D .y =[ 5 10 x +] 8.设集合A ={1,2,3,4,5,6},B ={4,5,6,7,8},则满足S ?A 且S ∩B=?的集合S 的个数是( ) A .64 B .56 C .49 D .8

杭州公办重点小学排名

杭州市公办重点小学: 第一位:学军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路求智巷6号(求智校区)/杭州西湖区古墩路,耀江文鼎苑旁(紫金港校区) 对口中学:13中 学区房小区:文二新村求智巷西溪河东下宁巷崇文公寓中大文锦苑求智社区日晖新村(马塍路以西)下马塍居民区 第二位:天长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孝女路4号 对口中学:杭六中、杭十中、惠兴中学 招生范围:湖滨街道所辖的东坡路社区、吴山路社区、岳王路社区。 第三位:胜利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近江住宅区(滨江四区)富春江路199号 对口中学:开元中学(原杭州第五中学) 钱塘学区:望江街道所辖的耀华社区、在水一方社区 杭州市胜利小学(赞成校区)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钱江路与望江路路口 赞成学区:望江街道所辖的近江东园社区、近江西园社区,紫阳街道所属的海潮社区中赞成林风楼盘一期、二期、三期、春江名苑 第四位:求是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8号 对口中学:浙大附属初中 招生范围:1、东至玉古路(含玉古路东侧的求是南村、青石桥、玉古路139号和外东山弄61、62幢),南至玉泉景区收票处至“山外山”主干道,西至石虎山、青芝坞,北至西溪路(浙大玉泉校区北围墙止)。 2. 东至曙光路,南至浙大路,西至玉古路,北至求是路。 杭州市求是(星洲)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西湖区紫荆花路288号 对口中学:翠苑中学文华校区 招生范围:东至古墩路,南至文二西路,西至紫金港河,北至余杭塘河。 杭州市求是(竞舟)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竞舟路221号 对口中学:西溪中学 招生范围:东至丰潭路,南至文二西路,西至古墩路,北至文一西路。 杭州市求是(和家园)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和家园小区 【学区范围】和家园小区、西穆坞社区。 第五所:文三街小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上宁巷3号 对口中学:杭十三中教育集团十三中 学区房: 沈塘新村邮电新村武林巷马塍路小区文三新村上宁新村武林门新村文三路103号院文天社区世贸丽晶城宝石苑世贸丽晶城初阳苑世贸丽晶城栖霞苑世贸丽晶城望湖苑世贸丽晶城玉泉苑世贸丽晶城 第六位:安吉路小学(九年一贯制)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安吉路19号 招生范围:安吉社区、环西社区、戒坛社区及灯芯巷社区的武林路210号—264号双号、灯芯巷32号、狮虎桥路38号、狮

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 D.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3.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 A.1781 4000 B. 1219 4000 C.609 2000 D. 891 2000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 6.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 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 ,指的是平均速度 D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 ,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7.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A .2 vt B .0012t vt t ??- ??? C .20 2t t v D .()2 02v t t t - 8.在水平面上有a 、b 两点,相距20 cm ,一质点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 向b 做直线运动,经过0.2 s 的时间先后通过a 、b 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 、b 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大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小于1 m/s B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小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大于1 m/s C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 D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 9.图(a )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 A 缓慢移动到 B ,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 B 点,如图(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 B.A质点2s时的速度为20m/s 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 3.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 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6.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A.B.

C.D. 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 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 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8.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9.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 11.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 A.6m/s2B.4m/s2C.3m/s2D.12m/s2 12.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11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第I 卷(共18分) 1.(本小题4分)已知集合{ } {} 2 |20,|55A x x x B x x =->=-<<,则 ( ) A .A B =? B .A B R = C .B A ? D .A B ? 2.(本小题4分)当0a >且1a ≠时,函数13x y a -=+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 A.()4,1 B.()1,4 C.()1,3 D.()1,3- 3.(本小题10分) : )(1 22 )(R a a x f x ∈+- =对于函数 (1) 判断函数)(x f 的单调性,并证明; (2) 是否存在实数a 使函数)(x f 为奇函数? 若存在,求出a ;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第II 卷(共42分) 4.(本小题4分)已知集合{} {} 2log 1,1P x x Q x x =<-=<,则P Q = ( ) A .10,2? ? ??? B .1,12?? ??? C .()0,1 D .11,2? ?- ? ? ? 5.(本小题4分)函数||)(x x x f =的图象大致是 ( )

6.(本小题4分)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1,x y y x == B .211,1y x x y x =-+=- C .3 3 ,y x y x == D .()2 ,y x y x == 7.(本小题4分)已知幂函数()f x 的图像过点14,2?? ??? ,则()8f 的值为 ( ) A . 24 B .64 C .22 D .164 8.(本小题4分)设c b a ,,都是正数,且c b a 643==,那么 ( ) A . 111c a b =+ B .221c a b =+ C .122c a b =+ D .212 c a b =+ 9.(本小题4分)设1 25211 (),2,log 55 a b c ===,则 ( ) A.c a b << B.c b a << C.a c b << D.a b c << 10.(本小题8分)已知集合 {}()(){}2|230,,|220,,A x x x x R B x x m x m x R m R =--≤∈=-+--≤∈∈. (1)若{}|03A B x x =≤≤,求实数m 的值; (2)若R A C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1.(本小题10分)已知函数)1,0(21)(2≠>--=a a a a x f x x (1)当3=a 时,求函数)(x f 的值域; (2) 当1>a ,]1,2[-∈x 时,)(x f 的最小值为7-,求a 的值. 第I I I 卷(共60分) 12.(本小题4分)全集U R =,集合2 {|20}A x x x =-->,{|128}x B x =<<, 则() U C A B 等于 ( )

2016杭州人事考试网:西湖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教职工招聘公告

2016杭州人事考试网:西湖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教 职工招聘公告 温馨提示:2016西湖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告暂未发布,中公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网建议您参考去年考试公告,了解考试安排,提前备考。以下为2015浙江杭州西湖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教职工招聘66人公告: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所属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等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公开招聘教职工66名。根据杭州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杭人政[2006]5号),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最新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请关注: 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网(公告信息/备考资料),实时更新 一、招聘单位情况 参加本次招聘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均为财政全额拨款,参加本次招聘被录用的人员均列入事业编制。 二、招聘岗位、范围和条件 (一)招聘岗位、范围和对象 详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所属单位2015年11月份统一招考计划》(附件1,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中“应届毕业生”指全日制普通高校2016届毕业研究生。 (二)招聘条件 1.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岗位所需的任职资格及技能要求。 3.具有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资历。 港澳台、国外留学回国人员及中外合作大学毕业生报名时,须出具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6年1月1日后出生)。 5.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具备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三、报名 本次招聘报名工作,采取现场集中报名的方式进行。 >>>推荐阅读:浙江省事业单位报名时间安排汇总表<<< 1.报名时间:2015年11月22日至11月23日(上午8:30—11:00,下午1:30—4: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5月月考数学试卷(文科) 有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5月考数学试卷 (文科)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U=R ,集合M ={|1}x x >,P =2{|1}x x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M=P B. (C U M)?P=Φ C. P ?M D. M ?P 2. 函数f(x)=ln(x 2 +1)的图像大致是 ( ▲ ) 3.函数cos y x =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 ( ▲ ) A .,22ππ??- ??? B .()0,π C .3,22 ππ?? ??? D .(),2ππ 4.已知a ∈R ,则“2a >”是“22a a >”的 (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向量()1,1=a ,()2,n =b ,若+=?a b a b ,则n = ( ▲ ) A .3- B .1- C .1 D .3 6.函数f(x)=) (1x ln 1++2-4x 的定义域为 ( ▲ ) A .[-2,0)∪(0,2] B .(-1,0)∪(0,2] C .[-2,2] D .(-1,2] 7.函数f (x )=ln x – x 2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 ) A .(1, 2) B .(2, 3) C .(1,e 1)和(3, 4) D .(e, +∞) 8.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1)0f =,则不等式()0x f x ?<的解集为(▲)

A .(10)(1)-+∞,, B .(1)(01)-∞-,, C .(1)(1)-∞-+∞,, D .(10)(01)-,, 9.若函数()y f x =的值域是1 [,3]2,则函数1()()() F x f x f x =+的值域是 ( ▲ ) A .1 [,3]2 B .10[2,]3 C .510[,]23 D .10[3,]3 10. 已知x =ln π,y =log 52,z =e -12,则 ( ▲ ) A .x

高一 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

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 D.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 2.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左图为阶梯电梯,右图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两乘客受到电梯的 A.摩擦力的方向相同B.支持力的大小相同 C.支持力的方向相同D.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3.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4.质量为50kg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2) A.530N B.500N C.450N D.470N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 .3mg 和3 mg μ B .12mg 和3 mg C . 12mg 和1 2 mg μ D . 3 mg 和12mg 6.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 1;如图乙所示,小孩用100 N 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如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 3,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 1、F 2、F 3的大小分别为( ) A .80 N 、80 N 、90 N B .80 N 、80 N 、45 N C .80 N 、100 N 、90 N D .80 N 、100 N 、45 N 7.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24 m/s 7 B . 22 m/s 3 C .2 5m/s 8 D .22m/s 8.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 ,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 2 B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 2 C .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 D .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A 、B 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A . ()2f M m M + B .()2f m M m + C .()()2f M m M m g M +-+ D .()()2f m M M m g m +-+ 2.一物体在地面以速度为 v 向上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t 时间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 ,则 A .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1:(21- ) B .物体通过2h 处的速度为 2 v C .物体经过 2t 时的速度为 2v D .物体经过前 2t 和后 2 t 的位移之比为 1:3 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 段与AB 平行,CB 段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1到t 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 B .0~t 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 3时刻的速度 D .t 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4.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 、B 两根电线杆之间.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D.夏季,电线杆对地的压力较大 5.如图所示,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左的水平力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 B.大小是20N,方向向左 C.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D.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6.质量为50kg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2) A.530N B.500N C.450N D.470N 7.如图所示,粗糙的A、B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但仍然保持静止,则B木块受力个数为 A.4 B.5 C.6 D.3 8.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可能指向地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D.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 9.图(a)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 缓慢移动到B,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辽宁省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份月考联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3}A x N x +=∈<,2 {|0}B x x x =-≤则A ∩B =( ) A. {0,1} B. {1} C.[0,1] D. (0,1] 2.特称命题p :0x ?∈R ,2 00220x x ++<,则命题p 的否定是( ) A .0x ?∈R ,2 00220x x ++> B. x ?∈R ,2220x x ++≤ C .x ?∈R ,2220x x ++≥ D .x ?∈R ,2220x x ++> 3.设x ∈R,则“x >1 2”是“()()1210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方程组???=-=+324 2y x y x 的解集为 ( ) A. {2,1} B. {1,2} C.{(1,2)} D.{(2,1)} 5.不等式|12|1x -<的解集为( ) A.{|10}x x -<< B.{|01}x x << C.{|1x x >或0}x < D.R 6.已知0t >,则函数241 t t y t -+=的最小值为( ) A. -2 B. 1 2 C. 1 D. 2 7.方程组10 0x x a +>??-≤?的解集不是空集,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1a >- B 1a ≥- C.1a <- D.1a ≤- 8.已知2a =73b =62c =给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a c >> 9.满足条件{}{},,,,,,A a b c a b c d e =的集合A 共有( ). A .6个 B .7个 C .8个 D .10个

2019年杭州各区小学排行榜

2018杭州上城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民办) 2杭州市天长小学 3杭州市胜利小学 4杭州市时代小学(民办) 5杭州市天地实验小学 6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民办) 7杭州市娃哈哈小学(民办) 8杭州市胜利小学(赞成校区) 9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 10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2018杭州下城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小学部 2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3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民办) 4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小学部 5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小学部 6杭州市胜蓝实验学校 7杭州市西湖文新小学 8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 9杭州市青蓝小学(青蓝校区) 10杭州市东园小学 2018杭州市西湖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学军小学(杭州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2杭州市求是小学 3杭州市钱塘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民办) 4杭州市文三街小学 5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小学部(民办) 6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小学部) 7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8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民办) 9杭州市行知小学 10杭州市西湖小学 2018杭州江干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采荷二小) 2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采荷一小) 3杭州采荷第三小学(采荷三小) 4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钱江苑校区(采荷一小钱江苑校区)5杭州市文海实验小学 6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7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省教科附小) 8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9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

10杭州市夏衍小学 2018杭州拱墅区小学排行 1杭州市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 2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 3杭州市大关小学(民办) 4杭州市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小学(民办)5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 6杭州市大关小学(申花校区) 7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 8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9杭州市建新小学 10杭州市德胜小学(德胜校区)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B.以“礼”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翟D.韩非 4.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思想家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 D.墨子 5. 周初分封而建的楚国,曾诞生过文学家屈原。观察右 图,楚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儒家思想 7.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8.“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9.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 A.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 B.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D.王守仁的“致良知”思想 10.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 D.知行合一 11.梁启超在评价某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该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王夫之的《宋论》《船山遗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12.东方网曾载文评价明清之际一位思想家说:历史证明,维新派的“兴民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不受到□□□思想的影响。即使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对天下观与法治观、社会公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