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建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建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建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课题名称:济源市碑子村美丽乡村概念规划

1.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现状综述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一些地方根据本地实际,基于对美丽乡村建设

概念的不同理解,探索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实践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早在2008 年,浙江省安吉县就立足县情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用10 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构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被一些学者誉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1.1 国内美丽乡村研究综述

1.1.1 理论研究在国内美丽乡村的建设经验共同特点在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项目推

进,产业

支撑、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给外人观赏的,不能仅仅以城市人休闲旅游养生为目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祉,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发动、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财政引导上,形成整体联动、资源整

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办一切,美丽乡村建设要形成多元参与机制。

(2)规划引领,项目推进。从实践来看,注重规划引领,并通过项目形式进行推进,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第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做到统筹兼顾、城乡一体。第二,做到规划因地制宜。第三,尊重

群众意愿。第四,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

(3)产业支撑,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有产业支撑。无论是浙江的永嘉县、安吉县还是江苏南京市的高淳区、江

宁区,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产业发展中都体现了乡村经营的理念,通过空间改造、资源整合、人文开发,达到美丽乡村的永续发展。

1.1.2 国内案例研究

(1)安吉县

安吉县是一个典型山区县,经历了工业污染之痛以后,1998 年安吉县放弃工业立县之路,2001 年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2003 年,安吉县结合浙江省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在全县实施以“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为内容的“两双工程”,以多种形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集中攻坚工业污染、违章建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突出问题,着重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固废处理、化肥农药污染治理、河沟池塘污染治理,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创建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安吉县于 2008 年在全省率先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并将其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

计划用10 年时间,通过“产业提升、环境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把全县建制村建成“村

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特点是以经

营乡村的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安吉立足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茶产业、生态

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仅竹产业每年为农民创造收

入6 500 元,占农民收入的60%左右;农民每年白茶收入2000 多元,休闲旅游每年人均增收 2 000

多元,各占农民收入的 13.5%左右。

(2)永嘉县浙江省永嘉县以“环境综合整治、村落保护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城乡统筹改革”

为主要内

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一是以“千万工程”为抓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全县通过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

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立面改造、广告牌治理、田园风光打造、

高速路口景观提升等重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是以古村落保护利用为重点,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对境内 200 多个历史文化、自然生态、

民俗风情村落进行梳理、保护和利用。对分散农村居民进行农房集聚、新社区建设,推进中心村

培育建设,从而实现乡村空间的优化布局。

三是以生态旅游开发为主线,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积极挖掘本地人文自然资源,精心打造美

丽乡村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养生保健产业,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四是以城乡统筹改革为

途径,促进城乡一体发展。通过“三分三改”(即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和股改、地改、

户改),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民过上市民一样的生活。

永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人文资源开发,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资源、人口和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

1.2 国外乡村建设的研究综述乡村建设的根本就是为了实现工农协调、城乡统筹。不同的国家

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

式,美、英等国的城市化带动模式、日本的中介组织推动模式、韩国的政府推动模式、德国的农村

工业化模式等等, 均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日、韩两国在新村

建设的初级阶段以硬件反哺为主, 重点是提高固定资产装备水平, 加速农村建设, 政策导向是为

扩大再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高级阶段则是采取软、硬反哺相结合,以软哺

为主的方针, 政策导向放在结构调整、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村组织水平, 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化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无一例外。面对不可阻挡的城市化进程,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探索实践着可以替代传统

模式的城市化模式, 归根结底就是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其中, 政府在乡村建设中的巨大推

动作用、民众的广泛参与、体制保障与革新以及中介组织的培育等是各国乡村建设得以成功的不

可或缺的因素。

(1)政府的推动与扶持

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就是政府将工业剩余转化为财政收入, 而后以发展政策的方式注入农业。所以,“反哺”本身就是政府行为。

(2)体制的保障与革新国家对原有工业倾向性的、对农业歧视或者剥夺的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革新和完善以促进

乡村地区的发展,这也是政府作用在制度领域的又一体现。

(3)民众的参与与自援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不能本末倒置,这是众多国家乡村建设成功的关键诺曼·厄普霍夫等

人研究第三世界国家农村发展成功经验后指出, 政府、非政府和私营(以赢利为目的)机构在促进农村发展方面各自都存在局限性,这意味着在改善农村生计和农民生活质量上,它们无法充当唯一的依靠。

(4)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

国外农村合作社已有近200 年的历史,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2 国外案例研究

(1)以韩国为例,研究其乡村建设的经验。

韩国于 1970 年开始的新村运动,至今有近 40 年的时间,其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新村运动在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韩国新村运动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可,发展中国对其经验更是尤为重视,如越南、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纷纷派出考察团赴韩国学习和考察,并建立了交流和合作的关系。我国新农村建设可以借鉴的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

①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韩国新村运动的开展、扩大及将整个运动推向高潮都是在政府引导下

进行的,政府在资金、

政策、制度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政府的引导下可以克服分散决策时间长、成本高等弊端。而且也只有在政府的引导下,才能更好的把握发展时机。政府的积极参与对整个新村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韩国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②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韩国的新村运动的发起最初是以官方为主导,到了 1981 年逐渐演变为民间自主型运动,有学者认为新村运动的精髓之处在于它是一场农民自发的致富运动,农民是这场运动的主角。新村运动的主体即实践者始终是农民,且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给农民带来实惠。同时,也正是因为激发了全体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整个国家和国民的精神面貌,才使得新村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最后发展成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活动,并最终取得巨大成效。政府在引导、扶持、带动农业及农村发展的同时要始终突出农民的勤奋、向上、

自立、互帮互助的意识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注重文化建设在新村运动过程中,思想启萌是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处于重要的地位。

在农村,每个

村都建有村民会馆,通过讲课、讨论、培训等形式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农

民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公民意识,引导农民树立勤劳俭朴的生活理念。村民会馆还

经常向村民展示本村的蓝图设计及发展计划,让每个农民都加入到本村的发展建设中来,使广大

农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同时,农民通过积极参加村民会馆的各项活动,提高了农民

团结一致、共同为本村的发展做贡献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政府注重对农民自身素质的教育,

鼓励农民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形成了独特农民教育理念,即使农民具有聪慧的头脑、健康的身心、强

健的体魄、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设立了专门的农业技术学院,培养了大批的农业方面人才,为农村

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日本乡村建设的经验

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日本非常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等的投

入力度,无论是在第

一次乡村建设还是在第二次乡村建设中,这一点都有所体现。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但改变了农民

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还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对于吸

引一些非农产业进入农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同时,基础设施这些硬件的改善,极大地提高农民

的积极性,使农民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可以说,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的现代

化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②立足于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在造村运动中最有名的,各国纷纷学习的就是“一村一品”运

动,笔者认为在整个日本乡村

建设中,最有特色也是最有成效的就是发展农村的特色产业,从而使农村依靠本地资源发展起来,这

一方面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在一村一品运动中的主要做法有: 1、因地制宜,开发农村特色产品2、大力发展“1.5 次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所谓 1.5 次产业,是

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通过这个生产活动增加农产品的

附加值。

③重视农民教育要想使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不仅要有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更重要的是能充

分发挥农民的力

量,提高农民的素质。日本在建设农村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在农民教育这方面,

政府建立了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还有专门的农业学院,在民间有各种培训机构,再加上农协,形成了多层次覆盖面广的教育网络,政府还经常在农村开办免费的补习班,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开阔了农民的眼界,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

2.本人对课题任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2.1 对任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

(1)针对性地给出碑子居委会“美丽乡村”发展的战略性策划与实施建议。

(2)符合当地情况的土地功能布局与具体的项目策划。

(3)给出具有领先与特色的发展思路与路径。

(4)重点项目的详细阐述与运营分析。

(5)重点突出、全面兼顾的形象化表达。

(6)社区重建与文化繁育的建设性意见。

2.2 可行性分析

(1)中国乡村发展现状现代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大都市文化的影响。无论从现象——乡村环境与建筑,还是从本

质——乡村历史与文化、生活方式等都受城市的影响。影响的方式和结果不同,有正面,也有负面。在当前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潮中,国家政府,社会更多地会关注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经济的发展。而缺少关注现在乡村的环境、建筑、文化在面临一场灾难。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无法遏止的事。

(2)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

从2013 年起,河南省已经完成了121 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的选项和资金分配工作。2013年度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实施46 个试点项目。拟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3)济源市“美丽乡村”建设几年来,济源市坚持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实施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要素配置六个方面的一体化。长期坚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济源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注意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不要大拆大建,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充分感受济源的文化之美、山水之美、城市之美、乡村之美和人文之美。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成为济源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4)碑子村建设要求碑子村位于济源市西北,北环路以南,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目前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乡

村生活方式和产业模式。济源城市发展扩张的步伐已经延伸到了村庄的边界,面对城市化发展的大浪潮,急需探讨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思路。

3.本课题涉及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3.1 关键问题

(1)碑子村发展定位——碑子村与济源市中心的关系如何?与其他周边旅游乡村形成竞争与协作?如何发展特色以创造最大的效益?

(2)发展模式选择——碑子村模仿其他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还是寻找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3)产业及项目策划——目前已存在的产业该如何优化和调整?未来将会有哪些可能发展的新型产业?

(4)空间及功能布局——碑子村内部用地如何优化?如何与城市有所联系?如何与城市有所区别?

(5)实施策划与计划——碑子村内部调整怎样顺利进行?如何协调村民与城市居民的关系?

3.1 解决思路

(1)碑子村位于济源市区的北部边缘地带,属于城郊结合部,与其他乡村相比,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时刻都有着城郊乡村的通病,时刻都有被城市吞噬的危险。规划中可将碑子村建设成类似城市主题公园的片区,只是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保留乡村特色。

(2)碑子村目前的产业主要是经济农业:一是养殖业,二是林果种植业;三是蔬菜种植业;村内存在少量的加工业:化工厂、氧气厂、肉联厂、饮用水厂、制门厂。碑子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缺乏第三产业。在规划产业时应“以一带三”,以乡村特色、农耕文化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农耕体验、乡村旅游业,带动碑子村果树种植业、有机蔬菜种植业、节庆活动、农家餐饮业、养老休闲业等产业的发展,带活乡村经济,实现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碑子村的整体用地已经纳入城市的发展范围之中,目前主要还是农田及菜地。内部用地虽有规划,但稍显杂乱,公共设施不够齐全,有待优化。在规划时要注意村庄及农田的规划与整合,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改善邻里关系,建立交流空间,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提高村庄、水系、农田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生物多样性。

(4)抓住村庄发展的脉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突出人、自然、建筑相融的整体空间环境特色,将村庄质朴、厚重、自然的风貌及乡土文化加以保护,同时融入时代特色,强化碑子村特色美丽乡村的感染力。

(5)城市与乡村之间通过信息的网络共享、互通资源、人才与资金,联系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利用碑子村与济源市的关系,济源市与其他城市的关系,建立产业互联网,有力建设碑子村产业互联网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6)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案例,深入调查,充分做好前期工作。

4.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4.1 完成本课题的基本工具:

1)参考资料

1、夏淑娟.基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的产业型乡村绿道规划研究——以安吉县产业型乡村绿道规划为例[D].浙江农林大学.2013.

2、詹邦洋.河南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建设资金8亿元[N].河南日报2013.12.11.

3、孙鹏.全国网络媒体走进济源美丽乡村[N].东北新闻网2014.10.24.

4、刘成.济源市政协领导听取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EB].济源市政府2014.06.11.

5、肖锦秀.建设博物馆教育基地及社区教育的探讨[J].南阳方文物2003.12.15.

6、闵庆文.博物馆建设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博物馆建设研讨会”纪要[J].古今农业2009.12.10.

7、碑子村居委会简介[Z].碑子村委会2014.

8、中原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效益初显[Z].中国文物信息网2013.05.08.

9、相关的规划设计资料、图集

10、《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新建筑》、《华中建筑》等相关期刊

11、美丽乡村竞赛获奖方案

12、其他相关设计资料

2)辅助工具

1、相机

2、拷贝纸、马克笔

3、个人电脑

4.2 解决办法

1)由老师提供课题相关基础资料类文件、图纸;

2)与当地规划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尤其提供相应专业资料,调查研究成果等文件、图纸等;

3)参考资料类可根据需要自行购买,由图书馆借阅,互联网查找或下载相关的电子文件等;

4)辅助工具类自行准备或向同学、老师转借;

5.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毕业设计共16 周,分为以下6 个环节:

(1)毕业实习阶段:第1-4 周(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第1~4 周),学生结合任务书要求,在实际岗位上进行实习,同时开展参观调研,并撰写实习报告;

(2)毕业设计准备构思阶段:第5-6 周(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第5~6 周),学生理解任务要求、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捕捉灵感,概念创意,构思方案,绘制构思草图;

(3)毕业设计方案比较阶段:第7-8 周(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第7~8 周),整理素材,交流讨论,对比分析、比较遴选设计方案,绘制第一次草图;

(4)毕业设计深入设计阶段:第9-12 周(2013——2014 学年第2 学期9~12 周),取舍构思草案,推敲、改进、定稿方案,深入设计,绘制第二次草图,撰写设计说明;

(5)毕业设计正图绘制阶段:第13-15 周(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第13~15 周),完善方案,推敲细部、确定尺寸。按要求绘制包括表现图在内的所有图纸的正式图,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排版布图,完成全部正式图纸,按毕业设计要求打印输出,装订成册、提交整套设计资料及电子档;

(6)毕业设计审查答辩阶段:第16 周(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第16 周),学生提交毕业设计成果,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阅,接受毕业答辩审查,不合格者取消答辩资格,通过审查者制作答辩汇报材料进行毕业答辩。根据答辩意见进行修改,一周内上交、归档毕业设计成果。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4年12月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编制说明一、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

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0年国标委首次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新地将标准化的应用从农业、工业逐渐转向为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浙江省在总结安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于2014年4月发布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的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福建省也于2014年10月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通过标准引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 2012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中明确指出应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做好建设、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环节的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实行分类指导。2013年11月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浙江、安徽等13个省列为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明确指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讲解

兴文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选题背景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部落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在国外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乡村旅游,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交通的日益便捷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不得不承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的痛苦。而乡村拥有的辽阔草原、森林、湖泊,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农村中山青水秀、野花烂漫、果园飘香、荷塘蛙鸣,鱼跃禽飞的自然美景必然成为城市居民“绿色”观光的好去处。因此,有条件的城市居民逐步走出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投入具有泥土气息的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由此就产生了。乡村旅游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在城市化进程推动较快的美国落基山区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最先形成规模,随后的几十年来,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乡村旅游也逐步形成规模,并且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经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起来,并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乡村旅游的定义而言,国外的研究学者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历了数十年,焦点之一就是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学界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具有复杂性和复合性的概念,而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便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逐步成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条件最方便的旅游目的地。“乡村旅

美丽乡村建设初设文本

徽县江洛镇邱张门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广场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徽县江洛镇邱张门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广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徽县江洛镇邱张门村,本次工程主要是对邱张门村的广场铺装、道路硬化、活动场地硬化、戏台、广场绿化、和其它配套建、构筑物(健身器材、宣传栏、太阳能路灯、文化背景墙、半篮球场、兵乓球岸、景观置石、景观石小品、木制凉亭及廊架、成品石坐凳、垃圾桶)的设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1048.0㎡,其中30厚芝麻灰毛面花岗岩广场砖铺设面积242.0㎡;150厚混凝土硬化面积(半篮球场、乒乓球岸、巷道、村委会院落及门口)801.0㎡;戏台设计占地面积72.0㎡;太阳能路灯9盏,场地配套健身器材一套,成品垃圾桶4个。其余工程量详见工程汇总表。 2、设计依据: 2.1、气象资料 甘肃省陇南徽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西连成县,南通四川,东邻陕西,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徽县属北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区,大陆度52,千燥度0.89,四季分明.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基本气候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 10-12.5℃ 极端最高气温 38.3℃ 极端最低气温 -15℃ 年平均降水量 700-850mm 最大积雪深度 15cm 盛行风向西北风 最大冻深 15cm 无霜期:198~204天 2.2、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参考该徽县县城周边建筑地质情况)自上而下的地质构成基本状况为: 1、耕土:黄褐色为主,稍密,稍湿,不均匀,见植物根系、黑色有机质等。该层厚度介于0.20~0.80m。 2、粉质粘土:遍布整个场地。黄褐色,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含钙质结核、黑色有机质,泥岩碎屑物,属坡积产物。场地西北侧受山体内裂隙水影响,湿度较大。该层厚度介于4.30~16.00m,层面起伏大,层顶埋深介于0.20~0.80m,层顶高程介于1008.02~1019.60m之间。 甘肃长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Long the source of gans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2016年9月

2020年最新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最新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引导语: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以下是搜集的最新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题目: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一、立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乡村旅游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农村生活、体验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因此,xx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xx 年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而作为旅游城

市的都江堰虽然拥有青城山、都江堰、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都江堰农村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的71.7%,并且都江堰工业基础薄弱,以至于剩余农村劳动力很难转移,因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应运而生,并各有侧重。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从早期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开发策略和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逐步向对 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以及社区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研究等方面转变。GASSON(1992)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大。Fleischer(1997)等以以色列典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农庄旅游为例,认为乡村旅游规模很小,旅游季节短,带来的收益较低,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对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方面。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深入,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并且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选题背景 当今城市愈发严重的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都市人群不堪重负,每逢闲暇时间,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 色的乡村旅游成为人们的首选。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经济起了重 大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不断的发展,使广大的农民从根本上找到了实现长期富裕的渠道,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 展。为加快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确定 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的主题为“2006 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但是,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吃 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基本成为乡村旅游的定式,千村一面的产品太多,缺乏新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前提,本文选择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结合水源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 及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探索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发展策略。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丹江口市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南水北调中线 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移民搬迁和库区蓄水的顺利推进,丹江口市面临着机会 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本课题通过分析丹江口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在水源保护的前提下,针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发 展策略,争取实现旅游富民的目标。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研究正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精品)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请在这里输入单位/组织名称 二○二○年五月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三)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镇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村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 20XX年底打造示范村一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主要公路沿线村庄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 一、编制背景 2012年11月8 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 年中央1 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 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 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 年7 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 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 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 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2019建设美丽乡村倡议书

2019建设美丽乡村倡议书 “美丽乡村”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财收入,进而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带领农民致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层级迈进,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 美丽乡村建设倡议书 全体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服务我县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县选派(聘)办向全体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发出如下倡议: 一、勤学善思,争做美好乡村建设的谋划者。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全体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要真正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广泛调研,认真思考,为本村的美好乡村建设提出建议,献出良策;把有关美好乡村建设的好思路、好建议、好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并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 二、深入动员,争做美好乡村建设的宣传者。建设美好乡村,广大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主体力量,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

建设的积极性。全体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要发挥信息广、学习快等优势,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万村页、村务公开栏、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和入户宣传等形式,深入群众进行宣讲。广泛向党员、群众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政策和相关知识,及时纠正影响和制约美好乡村建设的陈规陋习,提升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知晓度、认可度、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落实,争做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者。全体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结合实际、打造亮点、彰显特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狠抓落实。做到组织有序、任务到位、责任到人。建立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全体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要认真研究美好乡村建设政策,协助村干部编制美好乡村建设有关项目申报书,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资金、技术支持,切实推动美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 四、优化环境,争做美好乡村建设的服务者。全体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要切实发挥好联络员、协调员、组织员作用,为美好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协助村干部调解邻里间矛盾纠纷,化解上访隐患,倡导移风易俗,促进文明和谐。积极协助村“两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力服务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一系列美好乡村建设活动,完成资料的上报、归档等工作。充分发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 方案一词,来自于“方和“案。 乡村建设中的“案,书案,读书、写字都是案。 下面是学习啦为你带来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建设美丽乡村,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 手。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 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 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 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 进"生态人居"、 "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 "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 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 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 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到 2015 年底全县完成 100 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 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 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 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

旅游开发开题报告doc

旅游开发开题报告 篇一:旅游开题报告 云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I 由单一性到系统性的过程。早期对本真性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本真性的描述都限于对文化的根的描述,这种描述暗示着一种静止的和向后看的文化观念。二是对本真性的保护趋向于对游行民俗实体的保护和民俗环境的封闭型的保护。这就说明,我们对本真性的认识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的,也即一个真实的文化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是处在一个静止和封闭的环境中的。 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研究的深入,对本真性的保护和研究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人们开始以运动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的本真性。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认识到,真实性只是某一特定组织和特定人群对某种文化制定的一个相对的标准。真实性是当代人对一种文化的过去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必然会带着这一代人认知的烙印,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对这种文化的真实性的认识也会发生相应地变化。而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生存都是其传承和变化的综合结果,这种传承和发展还会随文化的延续而继续下去。对任何一种文化的真实性的理解如果处于一种静止状态,都不能涵盖这种文化的真实发展状态。

国外研究情况 (1)迈克坎奈尔(MacCannel)在其著名的“舞台真实论”中认为,旅游者旅游和获得旅游经历的动机是出于追求真实性,但由于旅游景观的“舞台化”,旅游者只看到一个貌似真实 的“前台”,而“后台”才是当地人的生活空间。这个观点比较符合当今民族民俗旅游的现状,确实来说,旅游者看到的民俗歌舞表演不能说完全就是当地少数民族真实的生活写照。 (2)库恩、莫斯卡多和皮尔斯(Cohen;Moscardo & Pearce)认为,民族民俗旅游和文化旅游,把民俗商品化,破坏了地方文化和人际关系的真实性。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三位学者可能把民族民俗旅游对民俗所造成的副作用过于夸大了,就如马波学者所说的,这两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3)博纳和克什布兰特(Burner & Kirshenblatt-Gimbleet)认为,旅游中的民俗表演不是要提供真实,而是为游客提供一种旅游现实感,一种可以让他们体验当地文化的舞台。 II 对此结论我表示同意,虽然它并不是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但同样可以让游客感受当地的文化。 (4)美国康纳尔大学教授戴维(Davydd)在《文化可以用

美丽乡村建设初设文本

徽县江洛镇邱门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广场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徽县江洛镇邱门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广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徽县江洛镇邱门村,本次工程主要是对邱门村的广场铺装、道路硬化、活动场地硬化、戏台、广场绿化、和其它配套建、构筑物(健身器材、宣传栏、太阳能路灯、文化背景墙、半篮球场、兵乓球岸、景观置石、景观石小品、木制凉亭及廊架、成品石坐凳、垃圾桶)的设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1048.0㎡,其中30厚芝麻灰毛面花岗岩广场砖铺设面积242.0㎡;150厚混凝土硬化面积(半篮球场、乒乓球岸、巷道、村委会院落及门口)801.0㎡;戏台设计占地面积72.0㎡;太阳能路灯9盏,场地配套健身器材一套,成品垃圾桶4个。其余工程量详见工程汇总表。 2、设计依据: 2.1、气象资料 省陇南徽县位于东南部,地处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西连成县,,东邻,地处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徽县属北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区,大陆度52,千燥度0.89,四季分明.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基本气候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 10-12.5℃ 极端最高气温 38.3℃ 极端最低气温 -15℃ 年平均降水量 700-850mm 最大积雪深度 15cm 盛行风向西北风 最大冻深 15cm 无霜期:198~204天 2.2、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参考该徽县县城周边建筑地质情况)自上而下的地质构成基本状况为: 1、耕土:黄褐色为主,稍密,稍湿,不均匀,见植物根系、黑色有机质等。该层厚度介于0.20~0.80m。 2、粉质粘土:遍布整个场地。黄褐色,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含钙质结核、黑色有机质,泥岩碎屑物,属坡积产物。场地西北侧受山体裂隙水影响,湿度较大。该层厚度介于4.30~16.00m,层面起伏大,层顶埋深介于0.20~0.80m,层顶高程介于1008.02~1019.60m之间。 3、泥质砂岩N:棕红色,强风化状态,均匀,稍湿,密实,坚硬,层状结构、水平层理。泥质含量较高,泥质胶结,胶结较好,透水性差,有较好的隔水性能。该层表部1.5m左右结构破碎,矿物有风化痕迹,部分矿物风化为灰白色、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生活质量有了新的发展需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唤起了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田野生活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点。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本选题以奉化滕头村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因,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归纳出乡村旅游的3种主要开发模式,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大学生的旅游,国内外学者的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也有着各自的研究结果。 2.1 国外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中期的欧洲发达国家,但大规模的开展可以追溯到在本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为国外的国情与我国国情大不相同,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等。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例如王素洁,刘海英(2007)通过整理国际旅游相关资料,认为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供给、需求、影响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在上述研究状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者归纳出了今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对乡村旅游跨学科、多角度进行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乡村旅游有关术语、作用和基础理论的国际共识研究,国际合作跨地区、跨文化的乡村旅游共时比较研究及对乡村旅游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历时归纳研究。

王屋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标准文本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意义 (1) 1.1.1项目背景 (1) 1.1.2项目意义 (2) 1.2基本现状 (5) 1.2.1项目区概况 (5) 第二章项目可行性 (15) 2.1项目必要性 (15) 2.2项目优势 (16) 2.4项目目标 (21) 2.5村民意愿 (26) 第三章项目实施内容 (29) 3.1工程数量及规模 (29) 3.2项目投资估算 (29) 3.2.1估算依据 (29) 3.2.2投资估算包括的内容 (30) 3.3项目组织实施机构 (30) 3.3.1项目实施机构 (30) 3.3.2项目管理 (31) 3.4项目后期运行管护方案 (32) 3.4.1管护主体 (32) 3.4.2管理办法 (32) 3.4.3管护内容 (33) 3.4.4经费保障方面 (35) 第四章项目资金来源 (37) 4.1上级补助资金 (37) 4.2地方配套资金 (37) 4.3整合专项资金 (38) 4.4集体投入或个人捐赠资金 (38) 4.5农民筹资筹劳 (38) 4.6社会其他资金 (38) 第五章项目效益 (41) 5.1经济效益 (41) 5.2社会效益 (41) 5.3生态效益 (43) 5.4示范作用 (43) 5.5项目的创新性 (45) 5.6可持续发展 (45) 1

5.6.1规划先行 (45) 第六章项目规划与设计 (47) 6.1项目总体规划及说明 (47) 6.1.1与上位规划衔接 (47) 6.1.2项目总体规划及说明 (56) 6.2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说明 (56) 6.3项目初步设计及依据说明 (61) 6.3.1项目规划 (61) 6.3.2主要建设内容 (62) 6.3.3工程技术方案 (62) 6.3.4项目总投资估算 (78) 6.3.5资金使用方案 (79) 第七章项目执行保障 (81) 7.1组织领导 (81) 7.2部门协调 (81) 7.3资金筹措与整合 (81) 7.4招标采购 (82) 7.4.1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82) 7.4.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83) 7.4.3评标委员会 (83) 7.4.4招标内容 (84) 7.4.4项目招标范围、组织形式、方式 (84) 7.5施工管理 (84) 7.5.1质量管理 (84) 7.5.2进度管理 (85) 7.5.3现场管理 (85) 7.6资金管理 (85) 7.7竣工验收 (86) 附件 1.附表 (1)附表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一览表 (2)附表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明细表 (3)附表3:项目总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表 (4)附表4:各单项工程预算表 (4)附表5:项目其他费用及资金来源表 2.附图 (1)现状图及效果图Z1:(Z1-1/Z1-2) (2)区位图Z2:(Z2-1——Z2-2) (3)地理位置图Z3:(Z3-1) (4)与王屋镇总体规划衔接图Z4:(Z4-1/Z4-16) (5)与王屋镇镇区详细规划衔接图Z5:(Z5-1——Z5-11) 2

美丽乡村建设的请示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870-21 美丽乡村建设的请示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美丽乡村建设的请示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市***镇,紧邻**河是北岸,水利通 畅,交通便利。全村274户,859人,耕地面积799亩, 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478元。村内基础设施及环 境面貌较好,特色优势明显;村“两委”班子健全、团 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密切,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性高涨;有资金整合意愿和能力的。 二、特色产业优势 ***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 沃,村庄特色产业果树种植,全村种植苹果230多户, 面积700多亩,苹果品质优良。 三、推荐理由及发展方向

北张寨子有优良的果树种植特色优势,目前正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大好时机,但由于目前村庄内硬件公共设施跟不上等诸多因素,为了把北张寨子打造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生态绿色美丽乡村,特申请将北张寨子实施“美丽乡村”立项建设,请求上级领导给予政策资金、规划设计的帮助。 *** XXXX年XX月XX日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3篇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3篇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3篇 引导语: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WTT收集整理的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篇1 一、立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乡村旅游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农村生活、体验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因此,20XX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XX年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同时党、国务院提出了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而作为旅游城市的都江堰虽然拥有青城山、都江堰、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都江堰农村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的71.7%,并且都江堰工业基础薄弱,以至于剩余农村劳动力很难转移,因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应运而生,并各有侧重。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从早期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开发策略和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逐步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以及社区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研究等方面转变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GASSON(1992)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完整版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 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保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建标 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丽乡村 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 4 总则 4.1 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2 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 4.3 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参与积极性高。 4.4 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5 村庄规划 5.1 规划原则 5.1.1 因地制宜 5.1.1.1 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强制村庄规划,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维护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 5.1.1.2 村庄规模较大、情况较复杂时,宜编制经济可行的村庄整治等专项规划。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应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5.1.2 村民参与 5.1.2.1 村庄规划编制应深入农户实地调查,充分征求意见,并宣讲规划意图和规划内容。 5.1.2.2 村庄规划应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规划总平面图及相关内容应在村庄显著位置公示,经批准后公布、实施。 5.1.3 合理布局 5.1.3.1 村庄规划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与镇域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协调衔接,科学区分生产生活区域,功能布局合理、安全、宜居、美观、和谐,配套完善。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

乡村旅游开题报告 兴文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选题背景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部落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在国外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乡村旅游,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交通的日益便捷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不得不承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的痛苦。而乡村拥有的辽阔草原、森林、湖泊,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农村中山青水秀、野花烂漫、果园飘香、荷塘蛙鸣,鱼跃禽飞的自然美景必然成为城市居民“绿色”观光的好去处。因此,有条件的城市居民逐步走出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投入具有泥土气息的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由此就产生了。乡村旅游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在城市化进程推动较快的美国落基山区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最先形成规模,随后的几十年来,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乡村旅游也逐步形成规模,并且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经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起来,并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乡村旅游的定义而言,国外的研究学者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历了数十年,焦点之一就是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学界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具有复杂性和复合性的概念,而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便应运

美丽乡村建设倡议书

美丽乡村建设倡议书 美丽乡村建设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xx经济发展、提升人居环境和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全市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垃圾分类、“一户多宅”整治和文明城市创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为彰显“xx有礼针灸圣地”的风采,营造文明和谐、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幸福的乡村大花园,在此,我们向同学们倡议如下: 一、文明城市,你我共建。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穿马路、不乱停乱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损害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脏话,争做传播文明的使者。 二、一户一宅,人人有责。牢固树立惜土惜地意识,主动发现、上报自家的“一户多宅”、附属用房、生产用房、超大围墙,劝说家长尽早拆除。 三、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积极学习和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时刻向身边人宣传“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理念,用行动

感召家人、朋友、周围的人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四、五水共治,人人参与。五水共治、净美家园,人人有责、家家受益。让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共进,积极投身治水行动,保护好每一滴水、每一条河、每一处景。当接到电话时,请不要拒接。请大声说出“五水共治”我知道、我参与、我满意,为我们家乡的水环境提升点赞。 “一请全镇2100名学生立即行动起来,从文明城市创建、户多宅”整治、垃圾分类和五水共治做起,积极配合做好建设美丽乡村的各项工作,为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区”、建设“xx东区大花园”作出新的贡献!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s(“content_relate”);【美丽乡村建设倡议书】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合同

合同登记编号: 技术服务合同 (含技术培训、技术中介) 项目名称 委托人: (甲方) 受托人 (乙方) 签订地点: 签订日期: 有效期限:

填写说明 一、“合同登记编号”由技术合同登记处填写。 二、技术服务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培训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对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特定项目的技术指导和专业训练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中介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为另一方与第三方订立技术合同进行联系、介绍、组织工业化开发并对履行合同提供服务所订立的合同。 三、计划内项目应填写国务院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县)级计划,不属于上述计划的项目此栏划(/)表示。 四、服务内容、方式和要求 属技术服务,此条款填写特定技术问题的难度和范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效益情况,具体的做法、手段、程序以及交付成果的形式。 属技术培训,此条款填写培训内容和要求,以及培训计划、进度。 属技术中介,此条款填写中介内容和要求。 五、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 包括甲方为乙方提供的资料、文件及其它条件,双方协作的具体事项。 六、本合同书中,凡是当事人约定认为无需填写的条款,在该条款填写的空白处划(/)表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项目的技术服务(该项目属____/________计划※)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服务内容、形式和要求※ 1.技术服务的目标:对**乡中心村现状人口、劳动力、产业发展、用地现状、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村落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形成**乡中心村申报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施方案。重点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开展道路(桥涵)提升治理,供(排)水、污水治理和垃圾收集、照明、绿化、供电、通信、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体娱乐广场、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沿路、沿河、沿景区等的环境综合整治。 2.技术服务的内容:在实地调研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逐步完善整合方案和规划设计,最后完成该项目要求的全部电子文件、图纸及文本。 本项目研究范围为***村村域范围。 成果内容包括:根据河南省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的申报要求,完成**乡中心村申报所需的相关项目实施方案文本,项目总体规划,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及项目初步设计。最终成果包括纸质成果三套和相关电子文件。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