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应用

【精】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应用
【精】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应用

【精】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应用

工程测量技术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种测绘技术,它的发展与测绘科学技术和工程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所有的工程建设中,工

程测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整个工程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都是有直接性的影响,测量施工出现失误,就可能会造成整个工程施工的失误,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分类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它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1、按照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分类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

装的依据。

2、按照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分类

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 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而将以电子全站仪或地面摄影仪为传感器在电子计算机支持下的测量系统称为3维工

业测量。

二、工程测量中方法分析

1、测量平差理论

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最小二乘配置包括了平差、滤波和推估。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数模型误差、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或诊断;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病态方程与控制网及其观测方案设计的关系。由于变形监测网参考点稳定性检验的需要,导致了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出现和发展。观测值粗差的研究促进了控制网可靠性理论,以及变形监测网变形和观测值粗差的可区分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2、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

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种。解析法是基于优化设计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解求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由于采用GPS定位技术和电磁波测距,网的几何图形概念与传统的测角网有很大的区别。除特别的精密控制网可考虑用专门编写的解析法优化设计程序作网的优化设计外,其他的网都可用模拟法进行设计。

模拟法优化设计的软件功能和进行优化设计的步骤主要是:根据设计资料和地图资料在图上选点布网,获取网点近似坐标(最好将资料作数字化扫描并在微机上进行)。可靠性包括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内部可靠性)和某一观测值的粗差界限值对平差坐标的影响(外部可靠性)。灵敏度包括灵敏度椭圆、在给定变形向量下的灵敏度指标以及观测值的灵敏度影响系数。将计算出的各质量指标与设计要求的指标比较,使之既满足设计要求,又不致于有太大的富余。通过改变观测值的精度或改变观测方案(增加或减少观测值)或局部改变网形(增加或减少网点)等方法重新作上述设计计算,直到获取一个较好的结果。

3、变形观测数据处理

3.1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几种典型方法

根据变形观测数据绘制变形过程曲线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由过程曲线可作趋势分析。如果将变形观测数据与影响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计算,可得到变形与显著性因子间的函数关系,除作物理解释外,也可用于变形预报。多元回归分析需要较长的一致性好的多组

时间序列数据。

3.2变形的几何分析与物理解释

传统的方法将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为变形的几何分析和物理解释。几何分析在于描述变形的空间及时间特性,主要包括模型初步鉴别、模型参数估计和模拟统计检验及最佳模型选取3个步骤。变形监测网的参考网、相对网在周期观测下,参考点的稳定性检验和目标点和位移值计算是建立变形模型的基础。变形的物理解释在于确定变形与引起变形的原因之间的关系,通常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确定函数法。统计分析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以及时间序列频域法分析中的动态响应分析等。

3.3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系统论方法

用现代系统论为指导进行变形分析与预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变形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多层次高维的灰箱或黑箱式结构,是非线性的,开放性(耗散)的,它还具有随机性,这种随机性除包括外界干扰的不确定性外,还表现在对初始状态的敏感性和系统长期行为的混沌性。此外,还具有自相似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三、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

1、工程控制测量

工程控制测量是各种工程测量的基础和基准。现代空间定位技术特别是GPS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控制测量技术手段,使工程平面控制

测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传统的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以及导线测量建立高等级控制测量的方法已被GPS测量所替代。

全站仪的发展提高了测角和测距的精度,目前全站仪测角精度达到0.5s,测距精度达到±( 0.5 mm+1 X10-6D ),同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全站仪能自动识别、跟踪和精确照准目标,因此大大简化了仪器的观测操作,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2、施工放样测量

随着大型工程建设的规模增大、工程结构的日趋复杂和机械化施工,加大了施工放样的难度。目前,全站仪在施工放样测量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放样方法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在线路曲线放样中,按测量坐标系计算曲线点的测量坐标,在测量控制点上由全站仪直接放样曲线点,简化了线路曲线放样操作。

在道路施工、管线架设中,除采用全站仪进行桩点放样外,利用GPSRTK技术直接放样点位也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在桥梁、港口工程施工中,水面上桩位测量也采用GPSRTK技术,在打桩船上安置两台GPSRTK接收机和打桩机桩位构成固定的几何关系,实时测定打桩船的位置和方位进行桩位样。全站仪的自动跟踪和遥测操作功能给施工的实时、动态测量创造了条件。

3、工业测量

工业测量方法主要有:两台或多台高精度电子经纬仪的空间前方交会测量系统、单台高精度全站仪(包括激光跟踪仪)的极坐标测量系统、采用数字量测相机的工业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及用于直线测量的激光准直测量系统和用于水平面测量的静力连通管高程测量系统。

摄影测量装置的激光跟踪仪工业测量系统,由LTD500和T-Cam 构成主机,配合T-Probe测量装置构成。该系统通过摄影测量装置可确定测量装置的3个转动角,即可得到测量装置下部触针端点的精确位置,给测量带来很大的方便。工业近景摄影测量系统采用两台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对被测物体同时摄影,工业近景摄影测量系统主要用于复杂形状测量,特别适用于动态物体的快速坐标测量。工业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一般在

1/10万左右。

激光准直测量系统可分为激光束准直和波带板激光准直,前者受激光束漂移的影响,准直距离一般在10m范围内,准直精度一般为1/10万左右。后者采用3点测量方法,削弱了激光束漂移的影响,准直精度可达

1/100万左右。激光准直测量系统的探测器采用CCD和PSD光电位置传感器,提高了探测的采样率和灵敏度。

四、结束语

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测量工作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手段、方法和理论产生了

深刻的变化。工程测量的领域在进一步扩展,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答案

工程测量员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 1:500-1200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矩形分幅,1:5000-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梯形分幅。 2、丈量两点间的距离必须在两点间的直线上进行。 3、用一盘钢尺丈量30m标准距离,结果读数是29.99m,所以说这盘钢尺名义长度比标准长 度长了。 4、水准测量中,观测完后视后,转镜头观测前视,此时可转动微倾螺旋调气泡。 5、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比管水准器定平精度低。 6、地下管线竣工测量中,管线的偏距是指检修井中心对于管线中心线的垂距。 7、施工放样与地形测图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8、角度放样时,角度值是已知数据。 9、除了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外,还有冲沟、陡崖、雨裂等也表示地貌特征。 10、纵断面图的绘图比例尺在一般地区为纵向1:100、横向1:1000。 11、地下贯通测量中,用几何方法定向时,串线法比联系三角形法的精度低。 12、非自动安平水准仪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后,必须使符合水准气泡严格居中才能进行读数。 13、水准尺前倾时,则水准尺读数小;水准尺后倾时,则水准尺读数大。 14、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比测图控制网的精度要高。 15、指标差i不是由于观测时照准误差而引起的。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单结点导线网计算结边方位角时,权P为每段起始点至结边的距离的倒数。 18、采用分组平差法的单结点导线网平差中,是用未配赋改正数的方位角推算每条线路的增量。 19、偶然误差从表面看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20、单位距离的丈量中误差均相等,则各段距离丈量的权与距离成正比。 21、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激光经纬仪放样轴线。 22、光学对中的误差一般比垂球对中误差小。 23、垂直角观测中,不仅要记录照准目标的名称,还要记录照准目标的部位。 24、平板仪测图采用的是图解法。 25、水准观测、水平角观测都有视差。 26、纵断面测量包括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是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7、在进行同时具有上水管线、下水管线施工测量中,确定施工控制网精度的依据是下水管线。 28、高层建筑传递轴线最合适的方法是激光铅直。 29、154-220KV架空高压送电线路最大弧垂与地面居民地的安全距离为7.5m。 30、变形观测中,对曲线型的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导线法。 31、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应为后-后一前一前。 32、沉降观测的特点是周期性。 33、线路中平测量通常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方法。 34、光电测距仪检验中,利用六段基线比较法同时测定测距仪的加常数和乘常数。 35、普通地图分为两类,即地形图和地理图。 36、大地水准面是一个连续封闭的曲面。 37、水平角观测中,为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应使各测回变换度盘位置。 38、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时,应选用的仪器型号为DS1型。 39、贯通测量中,地下水准测量是支线水准测量。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答案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 库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1.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 B )。 2. A.水平面B.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3.下列关于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4. A.水准面是平面,有无数个 5. B.水准面是曲面,只有一个 6.C.水准面是曲面,有无数个 7. D.水准面是平面,只有一个 8.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C )的水准面。 9. A.赤道 B.地球椭球面C.平均海水面 D.中央子午线 10.*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CDE )。 11. A.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 12.B.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 13.C.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 14.D.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 15.E.大地水准是光滑的曲面 16.在小范围内,在测大比例尺地形图时,以( D )作为投影面 17. A. 参考椭球面 B. 大地水准面 C. 圆球面D. 水平面 18.绝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C )的铅垂距离。 19. A.假定水准面 B.水平面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20.相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A )的铅垂距离。 21.A.假定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椭球面 D.平均海水面 22.两点绝对高程之差与该两点相对高程之差应为( A )。 23.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 24. B.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反 25. C.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26. D.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同

27.*下列关于高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BD )。 28.A.高差是地面点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之差 29.B.高差大小与高程起算面有关 30. C. h AB=?h BA 31.D.高差没有正负之分 32. E.高差的符号由地面点位置决定 33.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B )。 34.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35.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 )。 36.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37.目前我国采用的统一测量高程基准和坐标系统分别是(C)。 38.年黄海高程基准、1980西安坐标系 39.年黄海高程基准、1954年北京坐标系 40.国家高程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国家高程基准、WGS-84大地坐标系 42.若A点的绝对高程为H A=1548.762m,相对高程为H A′=32.000m,则假定水准面的高程为( B )。 43.A. -32.000m B. 1516.762m C. 1580.762m D.72.260m 44.已知A点高程H A=72.445m,高差?BA=2.324m,则B点的高程H B为 ( B )。 45.A. 74.769m B. 70.121m C. -74.769m D. -70.121m 46.在以( B )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47.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以( A )为假定水准面,设其高程为±0.00。 48.A. 底层室内地坪 B. 院落地面 C.基础顶部 D.地基最底部 49.某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其绝对高程为46.000m;室外散水标高为-0.550m,则其绝对高程为( B )m。 50.A. B. 45.450 C. D.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全国卷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32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复合命题的组成部分是() A.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 B.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C.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 D.直言命题和联言命题 2.依据知识分类的标准可将创新思维方法分为() A.立体思维方法和平面思维方法 B.纵向思维方法和水平思维方法 C.顺向思维方法和逆向思维方法 D.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专门方法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物理学的超越是一种() A.意志超越 B.自身超越 C.逻辑超越 D.前提超越 4.形成假说的常规步骤中,第一个步骤是() A.设定初步假说 B.认定问题 C.运用推理 D.搜集事实 5.“逻辑思维方法”与“超逻辑思维方法”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6.“哈桑借据”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 A.实践能力 B.思辨能力 C.学习能力 D.想象能力 7.“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是() A.戈登 B.吉尔福特 C.奥斯本 D.帕尼斯 8.没有固定的答案且答案数量一般是无限的问题是() A.开放性问题 B.封闭性问题 C.认知性问题 D.评价性问题 9.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为特征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是() A.戈登法 B.七乘七法 C.逆头脑风暴法 D.特性列举法 10.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收敛性思维 B.形象性思维 C.集中性思维 D.抽象性思维 11.下列属于发散性思维方法的是() A.删繁就简法 B.提问法 C.集中法 D.相关联想法 12.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 A.想象思维 B.直觉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收敛性思维 13.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这属于() A.价值问题 B.识记问题 C.科学问题 D.语言问题 14.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 A.生理条件 B.心理条件 C.客观条件 D.物理条件 15.“智商临界说”认为,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的关系是()

浅谈如何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测量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测量工作 刘少华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整体规划的逐步进行,各地区市政道路工程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检测试验是对道路各项使用性能的综合评定与测试,在市道路工程竣工验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工程监理单位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监理工作已经深入到市政道路工程各项具体施工环节中,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作以浅谈。长久以来,城市建设对道路的要求逐步提高,测量工程作为城市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在城市道路施工测量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基于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场地狭小、车多人多、管线较多、施工单位大都实行交叉作业的现状,急需对城市道路施工测量实行标准化、制度化操作,因而,要对城市道路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加以了解和分析。本文城市管理论文试着从施工测量准备和施工测量实行两个阶段对其进行探讨。 一、施工测量准备阶段 1、熟悉设计图纸 在施工测量准备阶段,要进行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同时要检查设计图纸中的各种数据尺寸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问题,要根据测量的有关规范以及项目本身的要求和项目的技术设计文件及时予以修正,以确定质量控制的标准和目标,明确具体质量要求。 2、审查承包人的资质 审查承包人的资质包括对承包人的测量人员资质、数量,测量仪器的精度级别、数量,检测证书,施测方案等进行审查,参加由勘察设计单位主持的交接桩时,要求施工人员对平面及高程控制桩进行保护,必要时要做好各控制桩的引桩。 二、施工测量实行阶段 1、施工测量中技术力量的配备 施工测量是为了让城市道路的平面位臵和高程,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位臵、形状和规格, 能够正确地在地面上标定出来, 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它的主要特点是依据设计阶段的测量结果, 根据施工需要为城市道路施工提供服务的测量工作。 在城市道路施工中, 施工测量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 它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测量看似简单,却较易出现问题,为避免其出现差错,加大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度,应当选用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施工测量工作, 因其更加熟悉和掌握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 并能进行正确的桩交接, 充分了解路线的技术条件和构造物位臵、类型、规格等, 为此能够有步骤去进行施工测量工作。尤其对于特别重要的控制点来说,应该请专业的测量人员或勘测设计人员来进行测量定位,如此一来,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可以获得及时解决, 避免造成损失,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2、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核 城市道路施工流动性较大, 野外作业时间较长, 加上运输的震动和保

工程测量原理与方法

第二讲工程测量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Theory,way,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主要内容:观测量和测量定位原理、地面测量方法和技术、专用测量方法与技术、空间测量方法与技术。 难点:专用测量方法与技术、空间测量方法与技术 2. 1概述 工程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海洋测绘和 测绘仪器学一样,是现代测绘学的分支学科。它即遵循测绘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又为了解决工程和工程建设中的测绘技术问题,工程测量学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各种专用和通用的测量仪器。 2. 2 观测量和测量定位原理 2. 2. 1工程测量中的观测量 工程测量的实质是: 1>通过各种观测量确定客观物体上的特征点在某一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平面位置与高程即X,丫,H)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2>根据设计坐标(X,丫,Z)通过各种观测量将设计实体放样到实地。 观测量: 1>角度(方向)观测量 角度观测量又分水平角和垂直角(高度角)或天顶距(观测方向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所用仪器:经纬仪、全站仪 2>距离观测量 两点间的平距、斜距,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所用仪器:钢尺、皮尺、铟瓦线尺(叫丈量法或机械法) 经纬仪、视距仪(叫视距法或视差法) 测距仪、全站仪(叫物理测距法) GPS全球定位系统(伪距法) 3>高差观测量 两点正常高程之差 所用仪器:钢尺、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用于工程变形测量) 4>方位角观测量 地面上某一方向线与真北方向的夹角(真方位角) 所用仪器:陀螺仪(用于矿山、铁路与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铁隧道中) 2. 2. 2工程测量中测量定位原理 工程测量的任务:测量、测设或放样 工程测量中所采用的坐标系统: 1>平面一高斯一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或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高程一正常高系统 测量定位原理: 1>高差与高程的测定 不论进行水准测量还是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放样,均是利用水平视线测定两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A答案

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1.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 B )。 2. A.水平面B.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3.下列关于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4. A.水准面是平面,有无数个 5. B.水准面是曲面,只有一个 6.C.水准面是曲面,有无数个 7. D.水准面是平面,只有一个 8.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C )的水准面。 9. A.赤道 B.地球椭球面C.平均海水面 D.中央子午线 10.大地水准面是( A )。 11.A.大地体的表面 B.地球的自然表面 12.C.一个旋转椭球体的表面 D.参考椭球的表面 13.*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CDE )。 14.A.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 15.B.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 16.C.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 17.D.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 18.E.大地水准是光滑的曲面 19.在小范围内,在测大比例尺地形图时,以( D )作为投影面 20.A. 参考椭球面 B. 大地水准面 C. 圆球面D. 水平面 21.绝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C )的铅垂距离。 22.A.假定水准面 B.水平面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23.相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A )的铅垂距离。 24.A.假定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椭球面 D.平均海水面 25.两点绝对高程之差与该两点相对高程之差应为( A )。 26.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 27.B.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反 28.C.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29.D.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同 30.*下列关于高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BD )。 31.A.高差是地面点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之差 32.B.高差大小与高程起算面有关 33.C.

继续教育: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试题答案(2014)要点

1. 使用STC算子方法重新思考问题时,物体的()方面不在考虑范围内。(单选 B资源 2. ()是指用富氧化的空气代替普通的空气,用纯氧代替富氧化的空气。(单选 B强氧化剂原理 3. 为了解决技术矛盾,TRIZ理论总结了()个通用工程参数对技术的性能进行标准化描述。(单选) C39 4. 实现分解混合物的功能,其功能代码是()。(单选) DF10 5. 茨维基把形态分析法的步骤分为(1234 )。(多选) A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解释 B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基本组成部分的多维矩阵 C检查这个矩阵中所有的总方案是否可行 D对各个可行的总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总方案 6. 使用强氧化剂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123 )。(多选) A用富氧空气代替普通空气 B用纯氧替换富氧空气 C用电离射线处理空气或氧气 7. 使用预先作用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C预先对物体进行特殊安排,使其在时间上有准备或已处于易操作的位置 D在操作开始前,使物体局部或全部产生所需的变化 8. 技术发明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判断) 正确 9. 任何技术系统,在其生命周期之中,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向最理想系统的方向进化的,提高理想度法则代表着所有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最终方向。(判断) 正确 10. 预先作用原理是指如果采取的某一项措施会产生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那么这个措施就应该被反措施或预应对措施所代替,以控制其不好的影响。(判断错误 11. 空间维数变化原理是指使一个物体或者系统产生振动。(判断)错误 技术发明的准备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是整个发明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的连续的环节。 收敛式发明方式包括检验表法和形态学分析法。 增加集成度在简化的路径包括增加集成度、简化路径、双系统与多系统和子系统分离。 是指如果采取的某一项措施会产生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那么这个措施就应该被反措施或预应对措施所代替,以控制其不好的影响。(单选) B预先反作用原理 ()是指将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系统分解成可动但相互联系的几个部分。(单选 C动态特性原理 3. ()是指制作一个多孔的物体或者添加多空的元素(镶嵌件,涂料等等)。(单选 D多孔材料原理 4. ()是指从统一的事物转变为复合材料(多种材料)和系统。(单选 D复合材料原理 ()是根据自然或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启发获得创新思路和方法。(单选) B仿生类比 使用反向作用原理的案例包括(123 )。(多选) A用慢餐去代替快餐 B在家里工作而不是增加去公司路途的时间 C在大衰退时期实行扩张而不是压缩 6. 使用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的具体案例包括(234 )。(多选) B机动车上用的液压减振器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的笔记与重点总结

第一章思维与创新思维 思维: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思维定义的三方面:①思维是人脑的技能②思维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③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应 作为具有能动性的思维:思维是人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活动;思维是促成人的行动的决定因素;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本质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和内隐性 思维的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思维功能特征之间的关系:思维的逻辑性是基础功能,批判性是触发功能,创新性是超越功能。思维的逻辑性支持思维过程测进行。思维的批评性促成思维的发散和跳出常规。思维的创造性使我们超出常规、实现超越。 思维的分类:①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②收敛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③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④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思维的历史发展线索:经历了古代思维、中世纪思维、近代思维和现代思维四个历史时期。从一般性思维到创新思维: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引发了对创造的认知基础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成果首先应用于美国工商界?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创新技巧、创新能力测量,推动了美国创造性思维教育 中国思维研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思维,并力图建立一门跨学科的思维科学?20世纪90年代,创造性思维首先受到工商界的重视,同时,为了适应对国民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形势,创新思维的研究和教育也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 创新: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创新的表现方式:①新产品和新服务②老产品的新用途③新的研究方法④新观念和新理论⑤纯粹的思想结晶 创新定义的四个方面:①创新是一种超越②创新是一种独创力③创新是一种扩张力④创新是一种智慧力 创新的特征:智能性、社会性、团队性 创新智能特征的2个方面:①创新是人类智能活动的产物②创新的智能性扩展了我们对创新的认知范围,让我们领悟到还可能有更为广阔的创新天地 创新社会性的三个方面:①创新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社会需求推动着创新②创新产生于人类交往活动③创新具有竞争性 创新的种类:(1)按领域分类:①科技创新②社会创新③人文创新(2)按主体分类:①个体创新②团队创新 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创新思维含义的两个方面:①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②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 创新思维的本质:创新思维的超越是无止境的,创新思维中的异质增加过程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就是在这样无止境的思维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完善自身。 创新思维的自身超越:创新思维首先是对自身障碍的超越,超越我们的心理障碍,超越于我们既定的思维模式。 ①超越思维的惯性②超越思维的惰性③意志的超越 创新思维的境界超越:创新思维需要对思维对象、思维对象条件有所超越。①前提超越②逻辑超越③关系超越

工程测量试题库

1、利用正倒镜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对) 2、十字丝视差产生的原因在于目标影像没有与十字丝分划板重合。 (对) 3、DJ6级光学经纬仪的竖盘始终随着望远镜绕横轴的旋转而旋转;水平度盘始终随着照准部绕竖轴的旋转而旋转。 (错 ) 4、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用竖丝照准目标点;测量竖直角时,用横丝照准目标点。 (对) 5、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半测回,指标差越大,则计算得到的竖直角误差越大。 (对) 6、地形图比例尺表示图上二点之间距离d与地面二点倾斜距离D的比值。(错) 7、比例尺越大,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情况越详细,测绘工作量越大。(对) 8、竖盘读数即为竖直角。(错) 9、象限角为锐角。(对) 10、建筑方格网是一种基于建筑基线形成的方格形建筑控制网。(对) 11、当观测方向多于三个时,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每一测回应检查一次“归零差”。(错) 12、竖直角观测时,竖盘指标差对同一目标般左、盘右两个半测回竖直角影响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对) 13、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是平面图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而地形图仅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错) 14、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但其操作受地形限制,精度较高。(错) 15、测量工作的任务是测绘和测设。(对) 16、测量工作中常用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错) 17、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角和竖直角决定的。(错) 18、地面上点的标志常用的有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对) 19、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0°—90°。(错) 20、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错) 21、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对) 22、水准仪的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一定是水平的。(错) 23、罗盘仪是测量高差的主要仪器。(错) 24、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分为等高线、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错) 25、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之差称为等高线平距。(错) 26、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平面位置,同时还把地貌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这种图称为平面图。(错) 27、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对) 28、水准测量中一定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错) 29、在同一竖直面内,两条倾斜视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错) 30、平板仪的精确安置是按照对中,整平,定向的次序进行的。(对) 31、水准仪目镜螺旋的作用是调节焦距。(错) 32、控制测量布网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对) 33、经纬仪是测量方位角的主要仪器。(错) 34、测量工作中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错) 35、地面上两点高差hab=HA-HB 。 (错)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第一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㈠ 知识目标:熟悉工程测量的任务、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工程测量的一般程序与工作原则 一、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与内容简介 通过设疑、答疑引入工程测量的目的,对照课程目录解说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能力要求。 二、工程测量的概念 1.工程测量学的任务和内容 工程测量学的含义——指的是研究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的服务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一门科学。 工程测量学的任务——为工程建设服务 工程测量学的内容——测定和测设 工程测量学的实质——确定点的位置 测定——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的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图的过程。(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竣工测量、变形测量等) 测设——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将规划、设计在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标定到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的过程。(包括建筑基线及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测量等) 2.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

⑴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测绘地形图 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按图样要求实地标定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⑶施工阶段——对施工和安装工作进行检验、校核 ⑷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变形观测(大型和重要建筑物) 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工作,测量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测量放线工——进行工程建设的施工测量 3. 测量工作的一般程序 ⑴从整体到局部 ⑵从高级到低级 ⑶先控制后细部 4. 测量放线工的工作原则 ⑴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样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 ⑵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及时进行有关测量工作 ⑶严格按测量规范和细则进行测量工作 ⑷边工作边检核 第二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㈡ 知识目标: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及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2014年个人整理及答案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2014年个人整理及答案 2.依据知识分类的标准可将创新思维方法分为() A.立体思维方法和平面思维方法 B.纵向思维方法和水平思维方法 C.顺向思维方法和逆向思维方法 D.一般方法、特 殊方法和专门方法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物理学的超越是一种() A.意志超越 B.自身超越 C.逻辑超越 D.前提超越 4.形成假说的常规步骤中,第一个步骤是() A.设定初步假说 B.认定问题 C.运用推理 D.搜集事实 5.“逻辑思维方法”与“超逻辑思维方法”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6.“哈桑借据”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 A.实践能力 B.思辨能力 C.学习能力 D.想象能力 7.“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是() A.戈登 B.吉尔福特 C.奥斯本 D.帕尼斯 8.没有固定的答案且答案数量一般是无限的问题是() A.开放性问题 B.封闭性问题 C.认知性问题 D.评价性问题 9.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为特征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是() A.戈登法 B.七乘七法 C.逆头脑风暴法 D.特性列举法 10.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收敛性思维 B.形象性思维 C.集中性思维 D.抽象性思维 11.下列属于发散性思维方法的是() A.删繁就简法 B.提问法 C.集中法 D.相关联想法 12.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 A.想象思维 B.直觉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收敛性思维 13.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这属于() A.价值问题 B.识记问题 C.科学问题 D.语言问题 14.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 A.生理条件 B.心理条件 C.客观条件 D.物理条件 15.“智商临界说”认为,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的关系是() A.负相关 B.正相关 C.不相关 D.反比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创新的主要特征包括() A.主观性 B.智能性 C.社会性 D.团队性 E.科学性

浅谈工程测量中智能控制应用

浅谈工程测量中智能控制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19T15:42:02.1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陈浩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科学技术更加飞速的发展,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GPS 技术具有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不需要通视和全天候作业等优点,使得三维坐标的测定变得简单,因此,该技术除应用于航天、航海等领域外,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的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RTK下的碎部测量与放样、区域差分系统下碎部测量与放样以及变形监测建的各个领域,同时GPS技术也有一些缺点。 泰州市江城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科学技术更加飞速的发展,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GPS技术具有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不需要通视和全天候作业等优点,使得三维坐标的测定变得简单,因此,该技术除应用于航天、航海等领域外,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的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RTK下的碎部测量与放样、区域差分系统下碎部测量与放样以及变形监测建的各个领域,同时GPS技术也有一些缺点。但随着科学的发展,GPS技术应用将更加成熟,更加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测量;GPS技术应用 1 引言 近几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测量工程提供了保证。如果测量技术不够先进,这会影响到测量工程的测量质量。因此我国要不断改进测量技术,以此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2 工程测量的发展沿革 2.1 工程测量的现代定义 当代人对工程测量学的定义是:工程测量技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马西斯教授指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的陆地测量,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我国近代以来工程测量可追溯至1932年,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国立大学中惟一的测量系,并成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祥地。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2.2 先进的地面、空间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软、硬件的不断完善,长期使用的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精度、费用省、操作简单的GPS技术代替。GIS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理论上来说,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GIS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3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 建立工程控制网 工程控制网是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础,其网型和精度要求与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密切相关。一般地,工程控制网覆盖面积小、点位密度大、精度要求高。用常规的方法,多采用边角网。可应用于建立工程首级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矿施工控制网,工程勘探、施工控制网,隧道等地下工程控制网,等等。应用GPS技术建立控制网,通常采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以保证达到毫米级精度。应用GPS技术建立道路勘探、施工控制网和隧道工程控制网等具有显著的优势。道路勘探、施工控制网,具有横向很窄、纵向很长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三角锁、导线方案,多数需要分段实施,以避免误差积累过大。采用GPS技术,由于点与点之间不需要通视,可以敷设很长的GPS点构成的三角锁,以保持长距离线路坐标控制的一致性。 3.2 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主要是监测像大桥、水库大坝、高层大楼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沉降、位移以及整体的倾斜等状况。监测工作的特点是被监测体的几何尺寸巨大,监测环境复杂,监测技术要求高。常规的监测技术是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监测地基的沉降;应用三角测量(或角度交会)的方法,监测地基的位移和整体的倾斜。GPS技术在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3.3 带RTK的碎部测量与放样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RTK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坐标已知)和移动站(用户接收机)。其基本原理是: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用户根据基准站的差分信息进行求差解算用户位置坐标。RTK技术可应用于测绘地形图、地籍图,测绘房地产的界址点,平面位置的施工放样等。采用RTK技术测图时仅需

中级工程测量工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附答案

中级工程测量工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 中级工程测量工理论知识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0分,满分80分。) 1、大地水准面是( )。A.海水面B.平均海水面 C.规则曲面D.椭球面 2、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 C.高差 D.以上都不对 3、我国城市坐标系是采用( )。A.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B.大地坐标系 C.平面直角坐标系D.任意坐标系 4、高斯投影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子午线长度变形(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5、已知某点的经度为115°30′,该点位于6°带的第几带?( )A.20带B.18带C. 6带D.60带 6、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 B.276° C.6° D.174° 7、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C.闭合差 D.容许误差 8、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子午线方向9、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126.72m,DBA=126.76m,其相对误差为( )。A.K=1/3100 B.K=1/3200 C.K=0.000315 D.以上都不对 10、二等水准测量观测,应使用的仪器型号是( )。A.DS3 B.DS1 C.DS10 D.DS30 11、等外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是( )。A.后-后-前-前 B.后-前-后-前C.后-前-前-后D.前-后-后-前 1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A.方向 B.高程C.距离 D.高差 13、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A.切线 B.法线 C.垂线 D.水平线 14、视差存在的原因是( )。A.像和十字丝不在同一平面上B.人眼自行调焦 C.操作程序有误D.目镜与物镜距离不正确15、水准测量中,水准标尺不垂直时,读数( )。A.不变 B.变小 C.变大D.不确定 16、水准测量中,消除i角误差影响的主要措施是( )。A.测站数为偶数 B.视线高出地面,三丝能读数C.增加观测次数 D.前后视距相等17、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 C.与距离或测站数 D.与距离18、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A.fh = h往-h返B.fh =∑h C.fh =∑h-(H终-H始) D.fh = H终-H始19、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工程测量基础概念及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 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国民经济建设中,测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及管理和运营阶段等的决策和实施都需要有力的测绘技术保障。在研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抉择同样需要测绘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第二节常用仪器及其操作方法 1.水准仪及其操作 常用的水准仪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见图1)。水准仪可以提供一条水平视线,通过观测水准尺读

工程测量原理与方法

第二讲工程测量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Theory,way,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主要内容:观测量和测量定位原理、地面测量方法和技术、专用测量方法与技术、空间测量方法与技术。 难点:专用测量方法与技术、空间测量方法与技术2.1 概述 工程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海洋测绘和测绘仪器学一样,是现代测绘学的分支学科。它即遵循测绘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又为了解决工程和工程建设中的测绘技术问题,工程测量学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各种专用和通用的测量仪器。2.2 观测量和测量定位原理2.2.1 工程测量中的观测量工程测量的实质是: 1> 通过各种观测量确定客观物体上的特征点在某一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平面位置 与高程即X, 丫,H)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2>根据设计坐标(X, Y, Z)通过各种观测量将设计实体放样到实地。观测量: 1> 角度(方向)观测量角度观测量又分水平角和垂直角(高度角)或天顶距(观 测方向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所用仪器:经纬仪、全站仪2> 距离观测量 两点间的平距、斜距,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一点到平面的距离。所用仪器:钢尺、皮尺、铟瓦线尺(叫丈量法或机械法)经纬仪、视距仪(叫视距法或视差法)测距仪、全站仪(叫物理测距法)GPS 全球定位系统(伪距法) 3> 高差观测量两点正常高程之差所用仪器:钢尺、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用于工程变形测量) 4> 方位角观测量地面上某一方向线与真北方向的夹角(真方位角)所用仪器:陀螺 仪(用于矿山、铁路与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铁隧道中) 2.2.2 工程测量中测量定位原理工程测量的任务:测量、测设或放样工程测量中所采用的坐标系统:1> 平面—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或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 高程—正常高系统 测量定位原理: 1> 高差与高程的测定不论进行水准测量还是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放样,均是利用水平视线测定两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 2、测定 3、测设 4、工程测量学 5、水准面 6、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 8、高程 9、相对高程 10、高差 11、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 13、视准轴 14、视差 15、水准点 16、附合水准路线17、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 20、水平角 21、竖直角 22、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 24、直线定线 25、直线定向 26、方位角 27、坐标方位角 28、象限角 29、系统误差 30、偶然误差 31、相对误差 32、容许误差 33、控制测量 34、平面控制测量 35、高程控制测量 36、导线测量 37、附合导线 38、闭合导线 39、支导线 40、坐标正算 41、坐标反算 42、三角高程测量 43、地物 44、地貌 45、地形 46、地形图 47、地形图的比例尺 48、比例尺精度 49、比例符号 50、地物注记51、等高线 52、等高距 53、等高线平距 54、山脊线 55、山谷线 56、地性线 57、鞍部 58、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 60、极坐标法 二、填空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以及确定地面点的的科学。主要内容分为和两个部分。 2、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4、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5、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______与_______两项工作。 6、角度测量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 7、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8、导线测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两类。 10、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和三部分构成。 11、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12、高程测量可用、和等方法。 13、以作为标准方向的称为坐标方位角。 14、在同一竖直面内, 与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15、控制测量分为和两种。 16、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与不相等 而产生的。 1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