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概述]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大约在1/10万—7/10万,20岁到50岁的人群多见,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一般为青壮年高发,占颅内肿瘤的10%,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但在尸检的病例中,亚临床的垂体瘤发现率为20%—25%。[1]

近20年来,垂体腺瘤的临床病例明显增多(华山医院统计结果:占脑肿瘤的19.8%),原因可能是内分泌诊断技术的发展,神经放射检查设备的进步,电镜的应用,显微手术(尤其是经蝶骨入路手术)的开展等,使对垂体腺瘤的诊治达到了新的水平。

垂体瘤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垂体激素水平的上升,会造成代谢的紊乱和其他脏器的损害;

2.肿瘤的压迫,使垂体激素水平下降,从而造成靶腺功能的降低;

3.肿瘤压迫蝶鞍区,有可能损伤到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额叶颞叶和脑干。[2]

[历史]

人类认识任何一种疾病都是漫长而坎坷的过程,对垂体最初的认识是在十九世纪,但只是浮于临床表

现这个层面,随着二十世纪物理,化学,组织学,电境以及手术显微镜的发展,人们对垂体瘤的认识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深入。

人名年份贡献

Marie 1886 首次论述肢端肥大症

Minkowski 1887 论及肢端肥大由垂体腺排列异常引起

Benda 1900 认识到伴肢端肥大的腺瘤是嗜酸性的,来自于垂体前叶的细胞

Frankel 1901 肢端肥大症是由垂体嫌色细胞的增生,以及垂体功能的亢进

胞瘤)导致垂体功能低下之间的临床关系

1912 提出垂体高分泌与低分泌的相反症群,并描述了它们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20世纪上半叶致力于研究垂体瘤的病理,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异常

20世纪下半叶寻找和设计有效的治疗方法

20世纪60年代完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20年来飞速发展,但仍有不少难题待研究

[治疗]

垂体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三种,但由于垂体肿瘤的大小不同,各种垂体瘤对以上治疗方法的效果不同以及病人年龄和一般情况不同,所以,在针对每一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求得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手术适用于各种类型较大垂体瘤,微腺瘤中的ACTH型、GH型以及药物治疗不能耐受或治疗不敏感的PRL瘤;药物治疗适用于PRL微腺瘤、TSH微腺瘤以及部分分泌性大腺瘤术后的病人;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的病人,或不愿意手术的ACTH或GH微腺瘤病人。高龄患者,身体情况差者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

一.手术治疗

1.历史

Horsley(1889) 经额入路,第一例垂体瘤

Schoffer(1907) 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

Cushing(1912) 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切除垂体,但由于手术器械,照明和抗生素水平落后,手术常切不彻底,术后复发率高。对于向鞍上发展的肿瘤,本手术对视神经,视交叉减压不满意。常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手术死亡率高!

20世纪20年代经蝶手术被经额手术替代,但由于开颅手术损伤较大,垂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手术并发

症多,死亡率高。

20世纪60年代照明显微镜研制成功,神经内分泌学、神经放射学、神经病理学快速发展,显微外科技术开始萌芽。

Guiot(1965) 术中照相

Hardy(1967)用手术显微镜,在X线电视监护下,成功经蝶切除垂体瘤,并成功保留了垂体功能。经蝶手术获得新生!

尹昭炎(1979)现代经口鼻蝶窦显微外科治疗垂体区微小肿瘤

虽然,现在几毫米的垂体瘤很早即可诊断;虽然,即使向鞍上伸展的大腺瘤,甚至巨大垂体腺瘤亦可安全在显微镜下切除,但对于向鞍旁发展的或累及中颅窝的垂体瘤依然需要开颅手术。

手术的目的是,消除肿瘤,视神经减压和恢复垂体功能。许多肿瘤通过经颅或经蝶入路手术都被有效治疗,但手术也受到了包括肿瘤特征如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向、组织类型、鞍外扩展程度和病人的特征如年龄、健康状况、视路和内分泌损害程度以及蝶鞍、蝶窦的解剖情况的影响。在决定手术入路方面,与肿瘤的体积和鞍外扩展程度相比,肿瘤的形状和生长方向更为重要。

2.经颅垂体腺瘤切除术

1) 经额叶入路:

适应证:较晚期较大垂体瘤且向鞍上发展,有视功能障碍者,可在直视下切除肿瘤,对视交叉减压较彻底。但对视交叉前置者进入蝶鞍内困难大,对微腺瘤手术更加困难。

2) 经颞叶入路:

适用于肿瘤明显向视交叉后扩展的罕见情况和用于切除向鞍旁发展的垂体瘤,但对鞍内部分的肿瘤切除不满意。

3) 经蝶骨翼(前外侧)入路

适用于垂体腺瘤向视交叉后上方,向旁发展者或侵入海绵窦者。

步骤:行颞部开颅术→切断颅低海绵窦的交通静脉→到达前床突附近→分开蛛网膜→到达视神经和颅内动脉旁→可探查视交叉前和视交叉旁→经视交叉和颈内动脉之间向视交叉下方后方探查。

优点:肿瘤易于切除,效果良好。

缺点:手术复杂,需处理好颅低静脉,可能损伤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及其后交通动脉、脉络膜上动脉和供应垂体瘤下丘脑的小动脉,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和严重并发症。

近10年来,新手术入路和改良的手术入路不断产生,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 扩大的额下硬膜外入路(Derome入路的改良)

暴露:颅底中线区域(筛窦,蝶窦,斜坡)

适于:切除长向前颅底、蝶窦、筛窦、鞍区及斜坡的巨大垂体瘤。

盲区:肿瘤长向鞍上区,后床突区及鞍旁海绵窦。

解决盲区的方法(华山医院):联合额下,颞下硬膜内入路,增加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2) 经眶额蝶联合入路

它是经额和经蝶联合入路的改良,手术野暴露好,容易达到肿瘤全切除的目的,但手术创伤大,同样有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之虑。

3) 经硬膜外海绵窦联合入路

Dolenc(1997)倡用,适用于对象为侵入鞍旁和(或)鞍上的垂体瘤,尤其是常规额下入路或经蝶入路手术复发者。在Dolenc 的90个病例中,肿瘤全切除为92.5%,术后并发症<2%,无手术死亡。

4) 改良冠状开颅,经大脑纵裂、蝶窦入路

该手术入路充分显露蝶鞍、蝶窦、鞍旁及鞍后,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较理想方法。有文献显示,施术30例,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22例,全切除率达73%。27例随访2-3年,23例恢复正常工作,肿瘤无复发。

[3]

3.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

1) 有利之处:

①肿瘤切除的彻底性高;

②内分泌功能保留率高;

③视力视野恢复率高;

④手术麻醉需时少;

⑤并发症少,反应轻,恢复快;

⑥比开颅手术创伤小,损伤低。

⑦死亡率低

2) 不利之处:

①经口,鼻粘膜,属污染性手术,感染机会上升;

②不能直视向鞍内发展的肿瘤和附近的视神经,动静脉,下丘脑等;

③鞍上发展的质地韧硬的大腺瘤难以彻底切除;

④鞍内腺瘤鞍上发展到前、中颅窝和斜坡后的无法全切除;

⑤鞍蝶正常或鞍隔部狭窄少于1cm的难以作鞍上肿瘤切除。

3) 适应证:

①垂体微腺瘤;

②垂体腺瘤向鞍上发展,但不呈哑铃形,未向鞍旁侵袭,影像学提示,肿瘤质地松软者;

③垂体瘤向蝶窦内生长者;

④垂体瘤伴有脑脊液鼻漏者;

⑤垂体瘤卒中不伴有颅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⑥视交叉前置型垂体瘤;

⑦病员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

4) 禁忌证:

①鼻部感染,蝶窦炎,鼻中隔手术史(绝对);

②巨大垂体腺瘤明显向侧方,向额叶底,向鞍背发展者(相对);

③有凝血机制障碍障碍或其他严重疾病史。

5) 在传统经蝶入路的基础上,有学者发明了一种扩展的经蝶骨入路的黏膜下后筛骨切除术,用于切除传统经蝶骨入露手术不能切除的海绵窦肿瘤或鞍上区肿瘤。对14例大垂体腺瘤病人、3位颅咽管瘤病人和1

位蝶鞍结节脑脊膜瘤病人进行此项手术。传统的经蝶骨入路的鼻中隔黏膜下切开被扩展到鼻腔的上外侧壁,从而暴露位于鼻黏膜下的上部鼻甲骨的骨性表面。黏膜下筛窦切除术拓宽了通过传统经蝶骨入露上部和侧部的视野。此手术通过蝶窦为海绵窦或鞍上区提供了较安全和侵入小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作者未遇到术后诸如嗅觉障碍、颅神经麻痹或动脉损伤等并发症。[4]

6) 术后并发症:

术后鞍内血肿,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可通过血管内栓塞有效治疗[5]),脑脊液鼻漏,脑膜炎,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水电紊乱,眼肌麻痹,鼻中隔穿孔等。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严格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7) 疗效评价

疗效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决定,包括肿瘤体积大小(分级),有无周边浸润(分期),术前激素水平高低,肿瘤能否全切,正常垂体保留程度以及首次或再次手术等因素,而其中以肿瘤是否全切最重要。肿瘤是否全切又有这样几个方面决定,包括肿瘤的发展阶段、大小,肿瘤的质地,肿瘤侵蚀硬膜与否。

垂体腺瘤手术疗效标准(Hardy)

生物学指标治愈:术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好转:激素水平下降至术前的50%以上,但仍高于正常

无效:激素水平下降不及50%或不下降

除测定激素基值外,尚需作垂体功能试验

其他垂体功能指标恢复或保持正常:术前功能低下者恢复正常或术前正常者术后不变

无变化:术后功能与术前者相同

恶化:术后垂体前叶功能较术前恶化

临床指标按术后症状恢复情况分治愈,好转及无效

手术切除肿瘤指标选择性肿瘤全切除

选择性次全切除

非选择性次全切除

非选择性全切除(即垂体切除),但应随访CT或MRI扫描判断

8) 复发

垂体腺瘤复发率一般为7%-35%(国外),单纯手术后为40%,一般复发发生在术后四年左右。

垂体瘤复发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组织残留;

②肿瘤侵蚀性生长,累及硬膜,海绵窦,骨组织;

③多发性垂体微腺瘤;

④垂体细胞增生;

⑤肿瘤本身的生物学活性。

为减少复发率,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做内分泌检查和放射学检查。

二.药物治疗

PRL 溴隐亭,Norprolac(诺果亭),培高利特,Cabergoline

GH 溴隐亭,生长抑素,雌激素,BIM23014(BIM-LA),赛庚啶

ACTH 溴隐亭,赛庚啶,双苯二氯乙烷,氨基导眠能,甲吡酮,依托米酯,氮基苯乙哌啶酮,利他赛宁,酮康唑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试图减少分泌性肿瘤过高的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及缩小肿瘤体积。虽然当今尚无一种药物能治愈该类垂体瘤,但有些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确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无分泌性腺瘤,主要是针对垂体功能低下的症状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性激素予以替代治疗。

三.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对垂体腺瘤或激素缺乏症有潜力的治疗手段,有学者使用脑立体定向术注入带有垂体特异性启动的腺病毒载体,观察了体内特异垂体细胞类型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是在重组的腺病毒中加入了人类生长激素启动子(AdGHGal)或人类糖蛋白激素α亚基启动子(AdαGal),以此驱动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经外周静脉或颈动脉或使用脑立体定向术将重组的腺病毒注入鼠垂体分析垂体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

活动。结果显示经血管注射AdGHGal或AdαGal,未能成功地将标志基因传递给垂体。然而,直接向垂体立体定向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出现较基因的高表达。另外免疫组化染色亦表明垂体细胞选择性地表达了AdGHGal或AdαGAL轻基因。这些发现表明,带有垂体特异性启动子的腺病毒载体可能对体疾病的靶向基因治疗有用。不过,外周给药转基因产量很底,所以,应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或在垂体手术中局部给予病毒,可能将提高基因表达效率。[6]

四.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手术不彻底,可能复发的垂体腺瘤,原发性腺癌和转移瘤。放射治疗能控制肿瘤的生长,缩小肿瘤的体积,但不能根治肿瘤。它可以作为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的一种辅助疗法,也可以作为一种确定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实质性肿瘤对放射治疗更为敏感。

放射治疗分为内放疗和外放疗两种,内放疗有放射性核素(198金,90钇);外放疗有超高压照射的60钴和直线加速器,重粒子放疗以及γ刀和x刀。

1 )超高压照射(60钴,直线加速器)

特点是穿透性强,对皮肤、颅骨及正常组织影响小。

(1)无分泌功能腺瘤

首先来看一下该种腺瘤复发的比率及时间:

复发率复发时间

单纯手术 55%-67%术后4-8年

晚期全切除术后 12%-21%

放疗作为一种抵抗垂体腺瘤复发的手段,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华山医院,单纯手术复发病例的平均复发时间为2.2年,而手术加放疗复发病例的平均复发时间为5.1年。Selman认为,肉眼下全切的肿瘤,在镜下仍有残留,大约有88%的鞍内和94%的向鞍上发展的大腺瘤有硬膜的侵犯。为了防止复发,一般主张术后放疗。

但近来,Lillehei指出,肿瘤全切术后,可密切观察患者,定期随访影像学,一旦复发再行放疗,可免去放疗引起的并发症。

适应证包括:

①手术未全切除者;

②术后肿瘤复发且肿瘤不大者;

③诊断肯定而临床症状不显著者;

④年老体弱,或有重要脏器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

并发症包括:

①放射性坏死

②新生物形成(胶质瘤,脑膜瘤,纤维肉瘤等);

③垂体功能低下;

④其他:肿瘤内出血或囊变,空蝶鞍综合征,视神经损害。

无分泌肿瘤对放射治疗呈中度敏感,疗效较有分泌功能的肿瘤好。

(2)分泌性垂体腺瘤

对于该类的肿瘤,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内分泌症状较轻,激素升高水平较低者。

①PRL瘤,放射后,肿瘤缩小,血中PRL下降,但多不能降至正常,效果不满意。

②GH瘤对放疗较敏感,30%-70%的病例,血中GH水平可降至5μg/L以下;60%-80%的病例,血中GH 水平可降至10μg/L以下。

③ACTH瘤,有效率为20%-50%,儿童可达80%,对Nelson’s综合征同样有疗效。

现多主张,治疗分泌性腺瘤(TSH及PRL微腺瘤除外)应首选手术治疗,对手术未能全切除肿瘤病例,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可减少肿瘤的复发率;对肉眼下全切除的肿瘤病例,若术后达到治愈标准者,可不行常规放疗,但必须定期随访。

对于手术中有脑脊液漏者,应延期放疗,以待修补处充分机化。

2)重粒子放疗

国外应用回旋加速器开展的重粒子治疗有α粒子粒子束,质子束,负π介子、快中子等。疗效可达80%。

3)γ刀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高能射线汇聚于颅内靶灶,一次或多次毁损靶灶组织,周围组织因射线剂量锐减而免受损害。

先决条件:视器相对远离肿瘤边缘。

仅适用于:无分泌功能腺瘤术后有部分残留者和高分泌功能微小腺瘤不愿手术者及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有学者对γ刀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其中无功能腺瘤有效率为89%,ACTH腺瘤有效率为70%-85%,GH腺瘤有效率为67%-75%,PRL腺瘤的有效率为50%-60%。Izawa 的研究显示,23位病人为非功能性腺瘤,56位为功能性腺瘤,平均边缘剂量为22.5 Gy(非功能腺瘤为19.5 Gy;功能性腺瘤为23.8 Gy)。91%的病人肿瘤受到控制,80%病人的过度激素分泌显著下降,内分泌正常率为30.3%。放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7]γ刀放射外科治疗分泌GH的垂体腺瘤在激素控制和肿瘤体积缩小方面都有潜在的作用。大于30Gy的边缘剂量可能对提高临床状态、降低高血糖、使血压正常方面有效。[8]

γ刀并发症主要是视路的损害和垂体功能的低下。

4)立体结构正形投影放射线疗法[9]

立体结构正形投影放射线疗法是一种高精确度的技术,适用于需放疗的垂体腺瘤患者的治疗。初步的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控制肿瘤且低毒性,在传统外部光束放疗的预料范围之内。而这种技术有潜在的优势能够减少正常脑组织照射的体积,在保持肿瘤控制方面和降低的毒性超过传统的放疗还需长期的研究证明。5)放射行核素植入照射

通过开颅手术或穿刺途径将放射性核素(198金,92钇)植入于颅内,但是,剂量很难把握好,疗效较差,并发症多,现已少用。

参考文献:

[1] 周良辅主编,现代神经外科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23-555

[2]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89-522

[3] 张振兴,王道奎,李爱军. 经纵裂蝶窦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 16(3):143-145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摘要] 目的探讨MRI在垂体大腺瘤患者中的诊断及其鉴别。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56例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血压等,所有患者均行MRI诊断和鉴别,分析患者MRI平扫及其增强表现。结果37例肿瘤位置处于鞍区,对于肿瘤较小患者可以区分部分,8例肿瘤位置处于垂体前叶,11例其他。36例肿瘤直径为0.4~11cm,其中26例直径在2 cm以上,占72.2%。56例患者均为大腺瘤,患者MRI诊断发现T1WI呈等、稍低信号,8例患者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强化后4例垂体微腺瘤增强后病灶表现出低信号,和正常垂体信号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代表性。 1.2 临床表现 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较多,具体如下:(1)压迫症状。患者发病后部分患者容易引起肿瘤压迫,从而造成视力下降、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非特异性头痛等;(2)内分泌亢进的症状。患者发病后泌乳素(PRL)腺瘤容易造成患者月经减少、闭经,从而能够有效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出现Cushing综合症,生长激素(GH)腺瘤出现肢端肥大症等[3]。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血压等,所有患者均行MRI诊断和鉴别,具体方法如下:实验中主要采用SIEMENS公司制造生产的MAGNETOMA VANTO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应进行诊断,用正交头线圈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常规行冠状面、矢状面扫描,部分加做横断面扫描。T1WI、T2WI的TR、TE分别为600 ms/15 ms,4 000 ms/90 ms。前者层厚5 mm,层间距1.5 mm,FOV230 mm2,矩阵256×190;后者层厚6 mm,层间距1 mm,FOV230 mm2,矩阵256×190。增强扫描对比剂为Gd―DTPA,剂量0.2 mmol/Kg。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轴位扫描,部分患者根据其情况进行横断面的TIWI扫描[4]。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别采用[n(%)]与(x±s)表示。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和大小 该研究中,37例肿瘤位置处于鞍区,对于肿瘤较小患者可以区分部分,8例患者肿瘤位置处于垂体前叶,其他患者由于肿瘤较大无法确定其垂体内部位置。36例肿瘤直径为0.4~11 cm,其中26例直径在2 cm以上,占72.2%。 2.2 肿瘤的形态及信号

分析脑垂体微腺瘤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102

分析脑垂体微腺瘤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脑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 脑垂体微腺瘤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相关资料。 结果:脑垂体微腺瘤患者常规MRI检查,在T1WI模式下主要表现为低信号和等 信号,在T2WI模式下表现为高信号和等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后,绝大多数患者 表现为低信号,个别患者在延迟扫描中存在强化现象。结论:脑垂体微腺瘤患者 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进一步明确疾病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并为疾病 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应用效果 The dynamic enhancement scanning technique of pituitary microadenoma(MRI)was analyzed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RI 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 technique in diagnosis of pituitary microadenoma.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hospital in July 2016 to July 2017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60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y dynamic enhanced MRI scan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Results:micro pituitary adenomas in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MRI,main show is low signal on T1WI mode and signal,characterized by high signal in T2WI mode and signal,such as dynamic enhanced scan,the vast majority of pati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signal,the reinforcement in individual patients in delayed scan. Conclusion:micro pituitary adenomas were treated by dynamic enhanced MRI scanning technique,can further clarify disease characteristics,improve clinical diagnosis rate and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pituitary microadenoma;Magnetic resonance 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 technology;Application effect 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脑垂体微腺瘤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治疗时间越早对 于患者的预后越有利,而治疗的前提是需要对疾病做出诊断,该病的临床症状不 明显,大多数患者都是在其它检查中发现的,常规诊断多采用头颅CT结合垂体 内分泌学检查进行诊断。MRI技术的发展以及在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为脑垂体 微腺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1]。为进一步明确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脑垂体微腺 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了解MRI影像特点,本文结合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 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垂体微腺瘤患者,分析了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其 应用效果,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垂体 微腺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44例,年 龄18—46岁、平均年龄(28.4±4.1)岁,男性患者中有1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性 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停经史、泌乳、月经紊乱,14例患者还存 在头晕头痛等症状,催乳素含量水平均超过40ng/ml。所有患者有完整的诊断资料,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排除对比剂过敏、精神异常、中途发生意外以及其它

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概述]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大约在1/10万—7/10万,20岁到50岁的人群多见,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一般为青壮年高发,占颅内肿瘤的10%,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但在尸检的病例中,亚临床的垂体瘤发现率为20%—25%。[1] 近20年来,垂体腺瘤的临床病例明显增多(华山医院统计结果:占脑肿瘤的19.8%),原因可能是内分泌诊断技术的发展,神经放射检查设备的进步,电镜的应用,显微手术(尤其是经蝶骨入路手术)的开展等,使对垂体腺瘤的诊治达到了新的水平。 垂体瘤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垂体激素水平的上升,会造成代谢的紊乱和其他脏器的损害; 2.肿瘤的压迫,使垂体激素水平下降,从而造成靶腺功能的降低; 3.肿瘤压迫蝶鞍区,有可能损伤到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额叶颞叶和脑干。[2] [历史] 人类认识任何一种疾病都是漫长而坎坷的过程,对垂体最初的认识是在十九世纪,但只是浮于临床表 现这个层面,随着二十世纪物理,化学,组织学,电境以及手术显微镜的发展,人们对垂体瘤的认识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深入。 人名年份贡献 Marie 1886 首次论述肢端肥大症 Minkowski 1887 论及肢端肥大由垂体腺排列异常引起 Benda 1900 认识到伴肢端肥大的腺瘤是嗜酸性的,来自于垂体前叶的细胞 Frankel 1901 肢端肥大症是由垂体嫌色细胞的增生,以及垂体功能的亢进

胞瘤)导致垂体功能低下之间的临床关系 1912 提出垂体高分泌与低分泌的相反症群,并描述了它们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20世纪上半叶致力于研究垂体瘤的病理,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异常 20世纪下半叶寻找和设计有效的治疗方法 20世纪60年代完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20年来飞速发展,但仍有不少难题待研究 [治疗] 垂体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三种,但由于垂体肿瘤的大小不同,各种垂体瘤对以上治疗方法的效果不同以及病人年龄和一般情况不同,所以,在针对每一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求得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手术适用于各种类型较大垂体瘤,微腺瘤中的ACTH型、GH型以及药物治疗不能耐受或治疗不敏感的PRL瘤;药物治疗适用于PRL微腺瘤、TSH微腺瘤以及部分分泌性大腺瘤术后的病人;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的病人,或不愿意手术的ACTH或GH微腺瘤病人。高龄患者,身体情况差者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 一.手术治疗 1.历史 Horsley(1889) 经额入路,第一例垂体瘤 Schoffer(1907) 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 Cushing(1912) 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切除垂体,但由于手术器械,照明和抗生素水平落后,手术常切不彻底,术后复发率高。对于向鞍上发展的肿瘤,本手术对视神经,视交叉减压不满意。常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手术死亡率高! 20世纪20年代经蝶手术被经额手术替代,但由于开颅手术损伤较大,垂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手术并发

《中国难治性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

《中国难治性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 垂体腺瘤(PA)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生长特性,通过手术和(或)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然而,少部分垂体腺瘤在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较一般肿瘤生长快速,对手术、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有抵抗性,常在术后早期复发或再生长,此类肿瘤被称为难治性垂体腺瘤(aggressive PA或refractory PA)。垂体腺瘤出现颅脑椎管内转移或全身其他系统转移,即为垂体腺癌(Pc)。难治性垂体腺瘤及垂体腺癌的诊断治疗均十分困难,肿瘤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存,患者预后差,亟待规范化的诊疗措施。 1. 定义: 2017版的WHO垂体腺瘤分类强调:难治性垂体腺瘤的特点是,呈侵袭性生长,且生长快速,虽经手术、药物治疗及放疗等多模式标准化治疗,肿瘤继续生长和(或)激素超量分泌;肿瘤增大和(或)激素分泌高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患者预后差,但肿瘤尚未出现颅脑椎管内转移或远处转移。 本共识将难治性垂体腺瘤定义为: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的垂体腺瘤,生长速度较一般垂体腺瘤快速,对手术、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有抵抗性,常在术后早期复发或再生长。侵袭性垂体腺瘤并非都是难治性

垂体腺瘤,而肿瘤侵袭性是难治性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 2. 流行病学: 难治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尚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其准确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未确定。 3. 病理生理学: 基因或表观遗传学的异常、旁分泌生长因子的紊乱以及垂体内微环境的改变可造成垂体特异性的肿瘤基因激活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从而导致持续的细胞增殖。 4.诊断及诊断后评估: (1)诊断:共识建议难治性垂体腺瘤应包括以下4个特点:肿瘤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且生长快速,Ki-67标记指数≥3%;即使手术全切,肿瘤短期(6个月)内复发;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后肿瘤继续生长;全身检查未见颅脑椎管内或全身其他系统的转移灶。 (2)难治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后评估:一旦确诊难治性垂体腺瘤,仍需要完成系统性评估,包括常规评估和特殊评估。

GE 1.5T MR 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

GE 1.5T MR 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3-06-06T08:26:36.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马强 [导读] 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除了直接图像外,还要依靠间接图像:垂体上缘形态、垂体柄位置、鞍底骨质结构改变等。马强 (辽宁省人民医院 110016) 【关键词】垂体微腺瘤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13-01 垂体微腺瘤是垂体病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位于腺垂体内,直径≤1 cm。目前MRI 是最具诊断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垂体局限性病灶是垂体微腺瘤重要的直接图像。就MRI而言,不同扫描方法,对诊断垂体微腺瘤差异较大。但常规MRI 检出率较低,因为正常垂体组织与垂体微腺瘤组织达到强化峰值时间不同[1],因此采用动态对比增强MRI 可改变垂体微腺瘤与正常垂体组织间的对比,有利于垂体微腺瘤的检测及γ 刀定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2 例患者中女86 例,男6 例;年龄21~58岁,平均35 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痛12 例,头晕6 例,闭经10 例,月经失调14 例,不孕18 例,泌乳26 例。实验室检查血清泌乳素明显增高,23 例经γ 刀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泌乳素水平正常。男性主要症状为肢端肥大症和性功能减退。 1.2 检查方法采用GE 1.5T MR 磁共振扫描仪,用头颅线圈扫描。所有92例在注射造影剂前行鞍区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薄层扫描(TR300msTE9.8ms、层厚3.0mm、层距1.0mm,FOV153mm×200mm),检查时间219s,矢状位扫描平面与垂体柄平行,冠状位扫描平面应与垂体长轴垂直。增强扫描造影剂为马根维显,剂量0.1mmol/kg,流率 2.5ml/s。同时应用10~15ml生理盐水将留在导管内的造影剂冲入静脉。开始注射6s后行冠状位薄层动态扫描,TR350ms、TE14.0ms,层厚、层间距、FOV与增强前冠状位T1WI相同,连续扫描7次,每次扫描时间为18s,间隔2s,共得7组同层面不同增强期的图像。后行冠状位常规延迟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 2 结果 根据垂体内不同的信号特点将结果分为三级。0 级:垂体内未见异常信号;1 级:垂体内信号不均匀;2 级:垂体内见结节状或者片状异常信号区。 2.1 垂体微腺瘤的直接图像垂体微腺瘤MRI 诊断的直接图像是肿瘤组织和正常垂体组织之间的信号对比。31 例MRI 平扫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12 例为直径2~5 mm,平均 3.7 mm,10 例边缘清晰,肿瘤直径4~7 mm,平均5.7 mm,21例边界模糊。61 例MRI 平扫未见异常信号。动态增强中有88 例表现为低信号,在动态扫描序列第1、2、3、4、5、6 次扫描中分别有0、15、35、27、7、4 例肿瘤的信号与正常强化的垂体信号成最明显的反差。病灶反差最大多出现在注药后58~78 s,观察发现<5 mm 微腺瘤均于动态增强更早期显示清晰;5例病灶在动态增强扫描中呈高信号,与正常垂体分界不清而难于诊断,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该类微腺瘤不是垂体门脉供血,而是颈内动脉直接供血[2],该种情况应延长延迟扫描的时间5、10 min 甚至更长,避免遗漏病灶。平扫表现为低信号的病灶,动态增强扫描时均表现为低信号,并且边界更为清晰。其中72例在延迟扫描为略低信号,被包含在动态扫描的88例中;4 例延迟扫描为等信号,动态增强初期为低信号,后逐渐强化。平扫、常规增强延迟扫描、动态增强病变情况:MRI平扫检出病灶38 例(41.3%),T1WI:14 例(15.2%),T2WI:31例(33.6%);常规增强延迟扫描检出病灶72 例(78.2%);动态增强检出病灶88 例(95.6%)。 2.2 垂体微腺瘤间接征象正常垂体高度:男性<7 mm,女性<9 mm(垂体高度+年龄/20),围产期10~13 mm,妊娠期8~11 mm,垂体上缘两侧高度差≤2 mm,垂体柄偏斜率为20%~30%。92例患者中,垂体中上缘不对称性膨隆69例,两侧高度相差2~4mm。左上缘膨隆24例,右上缘膨隆45例,垂体柄见不同程度上的偏移,偏移程度在1~4mm,中心部上凸23例;垂体高度增加39例;14例可见鞍底轻度下陷,9例无明显改变。该组病变周围组织均显示正常。 3 讨论 垂体微腺瘤占颅内肿瘤的8%~12%,好发于女性,特别是生育期女性,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继发性闭经、泌乳等。无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γ刀定位治疗还是药物治疗,治疗前最重要的是明确为腺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的显示病灶,更大程度上保障治疗的最佳效果。垂体微腺瘤诊断需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MRI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要点是能否把垂体微腺瘤和正常垂体的信号差异最大程度上显示出来。 垂体血供丰富,本身无血脑屏障,属于少血供肿瘤。垂体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强化顺序依次为海绵窦、垂体柄、腺垂体。垂体微腺瘤MRI异常信号是肿瘤的直接表现,但常受外界因素影响(如匀场、周围组织信号、血管搏动等)效果不佳;动态增强扫描一般在3min之内完成,利用正常垂体与微腺瘤增强的特性,注射造影剂后立即扫描,会发现无明显强化的微腺瘤本身(直接图像),垂体微腺瘤强化峰值为90~200s,通常是正常垂体本身最显著强化之后出现[2]。因此微腺瘤在动态增强早期显示效果最佳,信号低于正常垂体。根据本组92例扫描数据分析发现,在动态增强扫描58~78s时病灶的检出效果最佳,与文献报道不同[3],这可能与造影及注射速率及微腺瘤类型不同有关。本组92例,平扫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病灶,动态扫描全部低信号,与邻近组织分界更为清晰,部分患者动脉增强早期即出现明显强化,后逐渐强化,延迟扫描为等信号,这可以解释有些患者在MRI平扫时称等信号的原因。本组92例对比发现,平扫、动态增强、常规增强延迟扫描各组间病灶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动态增强的检出率最高;常规增强延迟扫描显示病灶不及动态增强扫描敏感是因为病灶本身的强化程度增高而与周围组织的对比降低,但能更好的显示组织关系,因此在有临床表现时,除了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还应行动态MRI检查,并做常规延迟,以了解病灶本身及其垂体全貌与双侧海绵窦的关系,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除了直接图像外,还要依靠间接图像:垂体上缘形态、垂体柄位置、鞍底骨质结构改变等。冠状位最易显示间接图像。当临床怀疑垂体微腺瘤时,而缺乏直接图像,可结合间接图像做出诊断。 参考文献 [1] 梁长虹,陈乃楹,等. K 空间中心部分采集技术的垂体动态增强扫描.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131:152. [2] Kucharczy W, Bishop JF, Plewes DB, et al. Detection of pituitarymicroadenomas: comparison of dynamic Keyhole fast

无功能垂体腺瘤

【疾病名】无功能垂体腺瘤 【英文名】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 【别名】clinically inactive pituitary adenoma;endocrineinactive adenoma;functionless pituitary adenoma;nonsecretory pituitary adenoma;非分泌性垂体腺瘤;临床临床无活性垂体腺瘤;无机能垂体腺瘤;无内分泌活性腺瘤;nonfunctioning hypophyseal adenoma 【ICD号】D35.2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1.病因研究进展 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是单克隆起源,其中少部分肿瘤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症状,即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MEN1),其与肿瘤抑制基因MEN1的突变有关;其他肿瘤与染色体11q13的杂合子丢失相关。30%的生长激素腺瘤发生Gas基因的显性突变,但该突变在其他垂体腺瘤中发生率较低。有研究表明: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可有视黄醇类X 受体、雌激素受体和甲状腺激素受体的下降,这可能与激素的调控有关。然而,这些因素与垂体腺瘤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80%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过度表达,而在功能性垂体腺瘤中不表达;在体外,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生长,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可上调表皮生长因子mRNA。 (2)MEG3a和MEG3基因的发现:为了明确垂体腺瘤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Zhang等利用cDNA-RDA方法比较正常垂体组织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间基因表达的差异。他们克隆出一cDNA,该cDNA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不表达,是已被发现但功能未知的母本印记基因MEG3的新型转录产物;印记基因MEG3在正常人促性腺激素细胞中有表达,而在促性腺激素细胞起源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不表达;Northern Blot和RT-PCR分析进一步表明:MEG3在功能性垂体腺瘤及许多癌细胞株中也不表达。此外,MEG3的异位表达能抑制许多癌细胞株的增殖,包括Hela细胞、MCF-7和H4组蛋白等。基因分析表明:MEG3定位于染色体14q32.3。Miyoshi等于2000年首次发现MEG3基因是一小鼠基因Gtl2的人类同系物。众所周知,小鼠12号染色体远端的父系副本可致晚期胚胎死亡并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垂体瘤在治疗之前需要准确的诊断结果作为基础,这样医生才能对是否患上垂体瘤,以及垂体瘤患者的时机病情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有助于正确地制定其治疗方案,目前诊断垂体瘤主要还是通过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以及脑肿瘤的检查来实现的。那么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临床表现 病人年龄,性别,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 2、病理学检查 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病理诊断分普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只能作为大体诊断,不能分出肿瘤的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肿瘤细胞内所含有的激素进行诊断,度高,但误诊率也高。电子透视显微镜观察,根据肿瘤的细胞不同特征分辨出肿瘤类型,临床很少使用。 3、内分泌检查 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 4、影像学 (1)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 (2)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不能作为诊断垂体瘤的主要工具。 (3)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但还有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专家表示:垂体激素在很多实验室,甚至基层医院都已经能够检测。但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实验室检查,而忽略了垂体激素的分泌节律对取血时间的特殊要求,使得很多患者的激素测定结果无法判断。通过详细的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垂体激素的测定以及影像学的检测,垂体瘤的诊断不难确定。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c18381666.html,/ctl/2015/0724/227619.html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8381666.html,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 作者:刘枫贾爱英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33期 【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怀疑垂体瘤、手术或临床动态治疗追踪证实垂体微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Philips1.5T超导磁共振仪, 48例患者均先行平扫,再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结果 48例均呈阳性结果,其中20例平扫垂体内未发现异常信号, 5例垂体形态正常,动态增强后均可见垂体内直径10 mm以下低信号灶。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垂体微腺瘤的检出很敏感,是检出垂体微腺瘤极有价值的扫描方法。 【关键词】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4c18381666.html,ki.11-5547/r.2015.33.059 直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0~2014年48例临床怀疑垂体瘤、手术或临床动态治疗追踪证实垂体微腺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6个月~2年。出现泌乳、月经不调等内分泌症状33例,甲状腺功能减低6例,肢端肥大症状2例,出现头痛复视4例。血液化验泌乳素增高35例,均>30 ng/ml,促生长素升高7例, 促甲状腺素升高6例。本组病例γ刀治疗35例复查磁共振明显好转, 10例药物治疗6个月~1年,复查泌乳素明显降低,手术病例证实7例。 1. 2 设备和检查技术使用Philips1.5T超导磁共振仪,头部正交线圈,平扫TSE/T1WI T2WI矢状位、冠状位,主要技术参数, T2WI/TSE:TR 3000 ms;TE120 ms;FOV180 mm;RFOV100%;层厚3 mm;无间隔扫描;矩阵256×256;NSA6次。T1WI/TSE:TR550 ms; TE15 ms;FOV180 mm;RFOV100%;层厚3 mm;无间隔扫描;矩阵256×256;NSA 6次。 动态增强采用冠状位扫描,造影剂为马根维显,用药剂量0.1 mmol/kg,注射速度1.5 ml/s,5层3 mm层厚包括全垂体,设20个动态期,扫描参数:TR 419 ms;TE 10 ms;FOV 180 mm;RFOV 80%;deg 90°。 2 结果 48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呈点状、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均

垂体腺瘤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

垂体腺瘤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 脑垂体瘤病人要进行检查,有以下几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要做,只要能确诊病情,医生基本就不会做其它检查了。垂体腺瘤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 1、临床表现: 病人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都是诊断最基本的资料,一些细微的表现都可能做为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网上咨询由于不能和医生面对面直接交谈,更需要把详细的临床资料提供给医生,也不要忘记说明病人年龄,性别,疾病时间。 2、影像学: (1) 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 (2) 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不能作为诊断垂体瘤的主要工具。 (3) 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果的关系,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但还有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3、内分泌检查: 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例如ACTH细胞腺瘤,多数病例从影像学上看不到肿瘤。罕见的移位垂体瘤位于胸腔内,腹腔内等部位,主要依据内分泌来诊断。 4、病理学检查: 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病理诊断分普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这种手术只能作为大体诊断,不能分出肿瘤的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肿瘤细胞内所含有的激素进行诊断,敏感度高,但误诊率也高,电子透视显微镜观察,根据肿瘤的细胞不同特征分辨出肿瘤类型,临床很少使用。

脑垂体微腺瘤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探讨

脑垂体微腺瘤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已确诊垂体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常规行MRI平扫,并对其采用Alltech centauri 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8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血PRL均>40 ng/mL。常规MRI平扫28例中有16例可见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10例为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 16例为高或稍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4例为低或稍低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25例为低或稍低信号,3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有诊断意义,可明显提高其检出率。 标签:垂体微腺瘤;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诊断 临床上,将直径≤10 mm的垂体瘤称为垂体微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1],是临床常见的鞍区肿瘤,大多可通过影像学(CT或MRI)确定诊断。有些垂体微腺瘤是因其他原因行头CT或MRI检查时偶然发现,患者可无任何垂体微腺瘤的临床症状,垂体内分泌学检查也可能完全正常。近年来,MRI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发展使得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本研究通过对28例已确诊为垂体微腺瘤的患者进行MRI平扫及MRI动态增强扫描,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脑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血PRL均>40 ng/mL的垂体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5~47岁,平均(27.6±5.2)岁,均有月经紊乱、泌乳、停经史,9例有头痛、头晕症状,实验室检查PRL均>40 ng/mL。3例为成年男性患者,其中2例有性功能障碍。 1.2 检查方法MRI检查采用Alltech centauri 1.5T磁共振扫描仪,首先对28个患者均行MR平扫,矢状位扫描平面与长轴平行,冠状位扫描平面于垂体柄平行,而后使患者体位保持不变进行T1WI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增强扫描,对比剂选择Gd-DTPA,先行冠、矢、轴三方位定位图,在矢状位或轴位像上设垂体冠状位5~7层,行垂体冠状面T1WI成像,设置好相关条件后静脉注射4 mL对比剂,开始扫描并进行第一次收集数据,同时快速注入剩余对比剂,使其总量为8~10 mL,连续扫描5次,并在注入造影剂30 min左右做T1WI延迟扫描。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及大小选取的28个病例均为单发微腺瘤,并位于垂体前叶,其中有18例位于垂体右侧部,约占64.3%,10例位于垂体左侧部,约占35.7%。直径范围在4~9 mm,其中5 mm以上的有11例,约占39.2%。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系统回顾分析38例临床明确诊断垂体微腺瘤患者,均使用3.0 T磁共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扫描,以总结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结果38例垂体微腺瘤经平扫检出25例,检出率为65.8%,经动态增强扫描检出36例,检出率为94.7%,其中11例为磁共振平扫正常患者。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信号高于肿瘤区,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延时扫描,垂体微腺瘤组织可有缓慢强化的表现,其中7例延时扫描见肿瘤区信号增强,但仍低于正常垂体组织,4例延时扫描肿瘤区信号高于正常垂体组织。结论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的检出信号,同时能够显著的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提高诊断的可靠性,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手段。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垂体微腺瘤 垂体微腺瘤是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及常规的影像检查手段特异性较差,导致漏诊发生,报道显示其发生率在尸检病例中占6.1%~27.0%[1]。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检查已经成为垂体微腺瘤的最佳诊断方法,而动态增强扫描较常规扫描具有更佳的临床检出率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重视[2]。现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院临床明确诊断垂体微腺瘤患者38例使用3.0 T磁共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扫描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以总结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以2010年1月~2015年1月临床明确诊断垂体微腺瘤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6.5±10.4)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泌乳、闭经、月经不调、不孕以及Cushing 综合征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泌乳素均>40 ng/ml。 1. 2 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3.0 T磁共振成像仪,头颅8通道相控阵线圈。平扫:先行T2W_Cor和T1W_Cor序列,再行T2W_Sag和T1W_Sag 序列,T2W_TSE:TR/TE 2800 ms/70 ms、FOV160 mm、层宽/层厚: 2.0/0.2;T1W_TSE:TR/TE 510 ms/11 ms、FOV 160 mm、层宽/层厚:2.0/0.2;增强扫描后:先行多期相动态增强扫描,T1W_TSE_Dyn C+序列、TR/TE:510 ms/11 ms、FOV 160 mm、层宽/层厚:2.0/0.2,再行延迟相T1W_TSE_HR +C序列的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参数如下:TR/TE:510 ms/11 ms、FOV160 mm、层宽/层厚:2.0/0.2,增强造影剂采用GE公司生产的顺磁性对比剂钆-二乙烯五胺乙酸(Gd-DTPA),高压静脉团注,注射速度2 ml/s,剂量0.1 mmol/kg。

侵袭性垂体瘤

侵袭性垂体腺瘤是指突破包膜生长并侵犯邻近结构的垂体腺瘤,常侵犯临近硬膜、颅骨、海绵窦和包绕双侧或单侧颈内动脉。 1.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关于侵袭性垂体瘤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统一, 主要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有关。有人报道为大约43% , 其主要根据影像学和术中所见得出。有报道术中鞍底、鞍膈肿瘤浸润率为85%, 且与肿瘤病理类型有关, 其中微腺瘤为69%, 鞍区大腺瘤为87%, 鞍外扩展大腺瘤为94%。据Luo对135例垂体瘤回顾性分析, 87%向鞍上发展压迫视交叉,9%达下丘脑和第三脑室, 28%突破鞍底向蝶窦发展, 16%侵及海绵窦。因此而言,影像学诊断、手术和鞍底硬膜病检三者对侵袭性垂体瘤的判断不尽一致。但是,总的来说, 侵袭性垂体腺瘤占垂体腺瘤的66%-94%。侵袭性垂体瘤占垂体瘤的比例与肿瘤的大小高度相关,肿瘤越大,比例越高,其中微腺瘤的侵袭性约为5%,大腺瘤占30%,巨腺瘤几乎达100%。临床上侵袭性的垂体瘤病人年龄在30-50岁之间,仅有约3%-7%的病人小于20岁。20岁以下的ACTH和PRL 垂体腺瘤病人,腺瘤的生长速度较快。 2.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上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已有Knosp、Hardy-Wilson分级法。Hardy的垂体腺瘤分级标准,将其分为5级。1级: 肿瘤直径在10mm以内,鞍内生长;2级:肿瘤向鞍上伸展达10mm,充填了鞍上池;3级:肿瘤向鞍上扩展10-20mm, 使第三脑室上抬; 4级: 肿瘤向鞍上扩展20-30mm, 充填了第三脑室前部;5级: 肿瘤向鞍上扩展> 30mm, 达侧脑室室间孔,常合并梗阻性脑积水。1级为微腺瘤, 2、3 级为大腺瘤, 4、5 级为巨大腺瘤。 临床影像学上Kobayash 等分析了影响肿瘤MR信号强度的因素, 认为主要是激素分泌阳性细胞的比率, 随PRL腺瘤内PRL分泌阳性细胞比率增大, 肿瘤内水分增多, T1、T2时间延长, MRI T1WI腺瘤信号降低,T2WI信号增高。GH 腺瘤内含水少, 纤维化及胶质化程度高, 使Tl、T2 时间缩短, 呈等T l等T2的等信号。非分泌性腺瘤内激素分泌阳性细胞比率虽小, 但纤维化及胶质化程度不高, 故TWlI多呈低、稍低、等信号, T2W I呈稍高、高信号,与PRL腺瘤的信号改变相似, 单纯根据肿瘤的信号强度尚不能把二者区分开。而肿瘤内信号又可用均匀和不均匀来描述, 肿瘤内95%以上的面积信号一致为信号均匀,当出现>5%的面积信号不一致为信号不均匀;信号不均匀常见为: 1. 出血: 肿瘤内有出血, TWlI和T2WI 均表现为高信号;2.囊变: 肿瘤内有坏死、液化或出血液化, 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3.钙化或纤维化: 肿瘤内有钙化或纤维化,TWlI和T2WI均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

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

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 【摘要】目的提高对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4例垂体微腺瘤的病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 1.5T 核磁共振扫描机扫描,垂体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全部患者表现不一,基本病程1月至3年。月经紊乱者40例,其中28例合并头昏、头痛,5例有四肢乏力,50例有泌乳素增高。垂体微腺瘤的MRI表现为垂体大小正常或较饱满,微腺瘤病灶动态增强无明显强化,延时扫描有轻度强化,经药物治疗后病灶可缩小或消失。结论MRI诊断垂体微腺瘤敏感性高、准确率高,影像表现有特征性,可以多方位成像,图像直观,直接显示病灶大小、形态,是垂体微腺瘤常用的影像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帮助。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pituitary MRI.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4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 cases, includ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maging examinations. All patients were Philips 1.5T MRI scanner, scan, pituitary plain and dynamic enhanced MRI.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mixed, the basic course are one month to 3 years. Menstrual disorders in 40 patients, including 28 cases with dizziness, headache, 5 patients had limb weakness, 50 patients with prolactin increased. Pituitary MRI showed normal pituitary size or less ful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icro-adenoma lesions no enhancement, mild enhancement delayed scan, the lesions after drug treatment may shrink or disappear. Conclusion MRI diagnosis of pituitary adenoma has high sensitivity, high accuracy, characteristic imaging findings that can be multi-dimensional imaging, visual images, direct show lesion size, shape, is commonly used pituitary imaging diagnostic method for clinical help. 【Key words】Pituitary aden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chine; image processing 垂体微腺瘤是指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垂体腺瘤,多有分泌功能,因很早出现内分泌功能异常故在肿瘤很小时即被发现[1]。激素分泌异常症候群表现为垂体分泌过多或过少症状,多见于早期微腺瘤阶段[2]。影像学检查是评价垂体腺瘤及周围结构的重要手段。目前MRI是垂体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3]。MRI也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好的影像学方法。典型的垂体微腺瘤表现为垂体腺增大,高度大于9 mm,MR检查可呈各种信号改变典型者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但大部分病灶平扫显示等信号改变,因此需行动态增强扫描。现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临床证实的垂体微腺瘤并做过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的6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垂体微腺瘤MRI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垂体腺瘤的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的研究进展 吕世亭 【中图分类号】 R739.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0800(2002)04-0166-03 垂体腺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发病率约1/10万人,占颅内肿瘤的10%。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临床内分泌检测手段以及显微外科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治疗效果也有很大改善。 1 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 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过去学者们对垂体腺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包括两种假说:一是下丘脑调控失常机理,二是垂体细胞自身缺陷机理。前者认为病因起源于下丘脑,在下丘脑的异常调控下,引起垂体功能亢进、增生以致产生腺瘤;垂体腺瘤只不过是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的表现形式之一。后者则认为是垂体局部因素使垂体细胞功能亢进状态,进而形成腺瘤。两者的争论导致了许多学者对垂体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越来越多学者支持垂体腺瘤始发于垂体本身,因为下丘脑释放激素的过度分泌,极少引起真正的腺瘤形成,而仅仅是刺激相应垂体内分泌细胞增生及相应激素的分泌增加;垂体微腺瘤切除术显示,术后激素亢进症状迅速缓解,长期随访的复发率较低;组织学研究显示垂体腺瘤边缘并无增生的组织包围,表明垂体腺瘤并非下丘脑激素过度刺激所致;对杂合子女性垂体腺瘤患者X-染色体失活分析发现,各种 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作者简介:吕世亭,男,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副会长,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类型垂体腺瘤均为单克隆起源,而正 常的垂体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增生组织则为多克隆性;分泌 多种激素的垂体腺瘤起源于原始的多 潜能祖细胞〔1〕。这些资料使我们对垂 体瘤的发生有了更新的认识:垂体瘤 是单克隆发生的,即起源于一个原始 的异常细胞;继而发生的单克隆扩增 或得利于自身突变导致的细胞复制增 殖,或得利于外部促发因素的介入及 垂体自身的生长因素。因此基因突变 可能是肿瘤形成的最根本的始发原 因,而下丘脑激素和其他局部生长因 子对已转化的垂体细胞的生长和肿瘤 的增大及侵润可能起着一定的协同作 用。 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 不断进步,有关基因突变与垂体瘤的 发生相关性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目前 较为明确的是gsp癌基因与垂体GH 腺瘤的密切相关性。gsp基因是由Gsa 突变而正式定义的一种新的原癌基 因〔2〕。Gsa基因是一个长约20Kb的 独立基因序列,由13个外显子和12 个内含子组成,其碱基序列和结构功 能已基本搞清,其点突变导致Gs蛋白 a2亚单位(Gsa)变异〔3〕。Gs蛋白是G 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其功能是将刺激 信号从细胞表面受体传递到腺苷酸环 化酶的催化单位上,促进环磷酸腺苷 (cAMP)的合成。由于生长激素的分 泌是cAMP依赖性的,因此Gs蛋白与 GH的分泌密切相关;而且越来越多的 证据表明cAMP还是一种生长介质, 这样,Gs蛋白的改变可能又直接或间 接地与肿瘤生长有关〔4〕。许多临床研 究发现在垂体GH腺瘤患者中较多的 存在gsp突变,而且这种突变仅在肿瘤 细胞中被发现而在周围细胞中未发 现,并且该突变具有明显的活性。这 些结果表明在垂体GH腺瘤的发生发 展过程中可能有特异性的gsp原癌基 因突变。除了gsp基因外,大量的研究 表明ras基因突变以及c2myc基因的 异常表达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发 展和恶性程度相关。此外,众多研究 也表明许多抑癌基因可能也参与了垂 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如多发性内分泌 肿瘤1型(MEN-1)基因、周期素依赖 激酶(CD K)抑制物p27K ipl基因、成视 网膜细胞瘤(Rb)基因、p53基因等。 除此之外,近些年的研究表明众多生 长因子及其受体、下丘脑释放及抑制 激素受体、神经内分泌蛋白7B2等也 可能参与了垂体瘤的发生及发展过 程。综上所述,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 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多 步骤过程,但其确切的机理尚待进一 步阐明。 2 垂体腺瘤的分类 以往按光学显微镜下病理染色的 不同将垂体腺瘤分为嗜酸性、嗜碱性、 嫌色性、混合性四种。由于内分泌学 研究的进展,这一分类方法已经不能 满足临床需要。Mosa和Baroni于 1963年首先提出根据内分泌功能分 型,后经许多学者的改进,现分型如 下:①有分泌功能的腺瘤:包括单激素 分泌腺瘤和多激素分泌腺瘤。②无分 泌功能的腺瘤:包括未分化腺瘤和瘤 样细胞瘤。 最近,K ovacs K等〔5〕通过对手术 切除的8000例垂体腺瘤的研究后认 为,垂体瘤的分类方法应包括五个方 面:临床和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手 术所见及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 检查,电镜检查。K ovacs K认为每一 条分类标准在确定诊断和分析肿瘤生 物学表现方面均有重要价值。这一分 类标准已被推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垂 661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April2002,Vol.14,N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