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教案

光纤通信教案
光纤通信教案

课程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

授课学时: 44学时

授课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3级

任课教师:

教案(首页)

第2章光纤与光缆

(一)教学内容:

基本光学定律和定义,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圆波导的模式理论,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重点: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

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难点:圆波导的模式理论

(四)概述

对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做简单介绍,对光纤的导光原理采用射线法和标量近似解法进行重点分析。对单模光纤的结构特点、主模及单模传输条件进行讨论。介绍光纤的传输特性及特殊光纤。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引言

本章课程的讲授

在整个通信技术的发展中传输介质始终是人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的课题,光通信从19世纪前就已得到应用,但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传输介质,使得光通信无法充分发挥其优点。1966年英籍华人科学家C.K.Kao发表论文提出可以利用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作为传输煤质来传送光信号,从而拉开了光纤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序幕(C.K.Kao博士也因此成就获得2009年Nobel物理学奖)。近半个世纪来,人们对光纤的结构、制造工艺不断改善,使得光纤的传输性能越来越优良,光纤已经成为现代长途干线网络信息传输的首选传输介质。

本章将对光纤进行详细的讨论,使学生对光纤通信课程建立较好的基本理解。

在讲授基本内容之前请学生回答自己对实际生活中所接触的光纤光缆的认识和理解,大家在什么地方用过光纤呢?家里或宿舍上网时信息是通过什么进行传输或如何进行传输的呢?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引导,让学生上课时很快提高兴趣。

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2.1.1 光纤的结构

光纤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目前,通信用的光纤绝大多数是用石英材料做成的横截面很小的双层同心玻璃体,外层玻璃的折射率比内层稍低。折射率高的中心部分叫做纤芯,其折射率为,直径为2a;折射率低的外围部分称为包层,其折射率为,直径为2b。

让学生自行思考为何要采用这种结构?提问!强调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很接近、差值不能太大。

采用芯包结构的目的:

(1)进行全反射,减小散射损耗。

(2)增加纤芯的机械强度。

(3)保护纤芯不受外界的污染。

1

n

2

n

2.1.2 光纤的分类

按照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多少、材料成分等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很多种类,下面将有代表性的几种,简单介绍一下

1. 按照纤芯折射率分布来分

一般可以分为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两种

(1)阶跃型光纤(SIOF)

如果纤芯折射率(指数)沿半径方向保持一定,包层折射率沿半径方向也保持一定,而且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在边界处呈阶梯型变化的光纤,称为阶跃型光纤,又可称为均匀光纤。

强调在阶跃型光纤中光线是直线传播,该光纤的传播特性可以用射线光学原理较好的解释。

(2)渐变型光纤(GIOF)

如果纤芯折射率沿着半径加大而逐渐减小,而包层折射率是均匀的,这种光纤称为渐变型光纤,又称为非均匀光纤。

在渐变型光纤中光纤是曲线传播,必须用模式理论才能较为严格的解释光波在此光纤中的传播特性。

向学生强调实际中的所有光纤均是渐变型的,所以对此光纤纤芯折射率的设计需要人们进行较好的研究。

2. 按照传输模式的多少来分

所谓模式,实际上上电磁场的一种场型结构分布形式。模式不同,其场型结构不同。根据光纤中传输模式的数量,可分为单模光

纤和多模光纤。

(1)单模光纤

光纤中只传输单一模式时,叫做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纤芯直

μ,通常,纤芯中折射率的分布认为是均匀分径较小,约为4 ~10m

布的。由于单模光纤只传输基模,从而完全避免了模式色散,使传输带宽大大加宽。因此,它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

(2)多模光纤

μ,由于模色散的存在使多模光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约为50m

纤的带宽变窄,但其制造、耦合、连接都比单模光纤容易。

适合对传输特性要求较低的应用场合。Array

3. 按光纤的材料来分

(1)石英系光纤

掺有适当的杂质制成。这种光这种光纤的纤芯和包层是由SiO

2

纤的损耗低,强度和可靠性较高,目前应用做广泛。

(2)石英芯、塑料包层光纤

这种光纤的芯子是用石英制成,包层采用硅树脂。

(3)多成分玻璃纤维

(4)塑料光纤

结合该损耗曲线对光纤的发展进行说明。在解释过程中让学生

色散的概念要重点强调,建立脉冲展宽的思想

1.吸收损耗

吸收作用是光波通过光纤材料时,有一部分光能变成热能,从而造成光功率的损失。造成吸收损耗的原因很多,但都与光纤材料有关。

2.散射损耗

由于光纤的材料、形状、折射指数分布等的缺陷或不均匀,使光纤中传导的光散射而产生的损耗称为散射损耗。

散射损耗包括线性散射损耗和非线形散射损耗。所谓线性和非线性主要是指散射损耗所引起的损耗功率与传播模式的功率是否成线性关系。

线性损耗主要包括:瑞利散射和材料不均匀引起的散射;

非线性散射主要包括: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理渊散射等 .

2.3.2 光纤的色散特性

上面介绍了光纤的损耗特性,光纤通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光纤的色散会使输入脉冲在传输过程中展宽,产生码间干扰,增加误码率,这样就限制了通信容量。因此制造优质的、色散小的光纤,对增加通信系统容量和加大传输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1.光纤色散的概念

信号在光纤中是由不同的频率成分和不同模式成分携带的,这些不同的频率成分和模式成分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从而引起色散。也可以从波形在时间上展宽的角度去理解,即光脉冲在通过光纤传播期间,其波形在时间上发生了展宽,这种现象就称为色散。

光纤色散包括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模式色散。前两种色散是由于信号不是单一频率而引起的,后一种色散是由于信号不是单一模式所引起的。

2.光纤中的色散

各种色散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重要性。对于单模光纤来说,主要是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而对于多模光纤来说,模式色散占主要地位。材料色散、波导色散核模式色散,在光纤重往往交织在一

起,很难截然分开。为了强每一种色散的概念讨论清楚,把光纤分成三种情况:即材料为无穷大、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分别讨论各种色散特征。

色散曲线如下所示:

(1)无界材料中的色散

在无穷大的材料中,不存在模式的问题,只有材料色散。

材料色散是由于材料本身的折射率随频率变化而变化,使得信号各频率成分的群速不同引起的色散

(2)单模光纤的色散

由于单模光纤中只有基模传输,因此,不存在模式色散,只有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3)多模光纤的色散

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 > 2.40483 以后,单模传输条件破坏,将有多个导波模式传输,V值越大,模式越多,这样,出了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以外,还有模式色散。在多模光纤中,一般模式色散占主要地位。

所谓模式色散,是指光纤不同模式在同一频率下的相位常数不同,因此群速不同而引起的色散。它是光纤中传输的最高模式与最低模式之间的时延差来表示的。

为了提高接收机响应速度,降低噪声,则要求检测器面积小。(3)连接损耗

它包括连接器和接头的损耗。纤芯直径的公差、不圆度结合纤芯与包层同心度误差要尽可能减小,以得到最小连接损耗。提高光纤的几何精度,要增加制造成本,增大纤芯尺寸和数值孔径可以减小几何公差对连接损耗的不利影响,但于增大带宽相矛盾。

(4)色散和带宽

为使调制信号以最小畸变通过光纤全长,光纤色散要足够小。为减小光纤色散,要严格控制折射率分布指数(g)和零色散波长。对具体系统要正确选择光纤类型(SI,GI,SM)和工作波长,例如长距离高速率系统要选择零色散位移到1.55mm的单模光纤。波分复用系统要选择色散平坦单模光纤和非零色散光纤。采用发光管(LED)的系统,要考虑材料色散的影响。

2.4.2 命名方法

光纤的型号是由一条短横线隔开的两组代号组成。下面,说明光缆型号的两组代号的规定。

首先,如果将每一个代号的位置用一个小方格来代替(如图2-15所示),则光缆的型号可一般化写为:横线左侧5各小方格为光缆型号的代号;横线右侧5个小方格式光纤的代号。下面逐格加以说明。

1.横线左侧各小格的含义

格I:表示光缆分类的代号,在这一格的位置上由两个英文字母构

成,它们的含义分别为:

GY----通信用室外光缆 GR----通信用软光缆

GJ----通信用室(局)内光缆 GS----通信通设备内光缆GH----通信用海底光缆 GT----通信用特殊光缆格II:表示光缆分类的代号,在这一格的位置上由两个英文字母构成,它们的含义分别为:

无符号----金属加强构件 F----非金属加强构件

C----金属重型加强构件 H----非金属重型加强构件

格III.表示派生(形状、特性)的代号,在一位置上,由一个英文字母构成,它们的含义分别为:

B----扁平形状 E----自成式构件

T----填充式构件

格IV:表示护套的代号,在这一位置上,由一个英文字母构成,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Y----聚乙烯护套 V----聚氯乙稀护套

U----聚氨酯护套 A----聚氯乙稀粘结护套

L----铝护套 G----钢护套

Q----铅护套 S----钢-铝-聚乙烯综合护套

2.横线右侧各小格的含义

如前所述,横线右侧五个格式说明光缆中光纤的代号。

格1:表示这种光缆中,同类型光缆的根数,它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格2:表示光纤类别的代号,在这一格的位置上,由一个英文字母构成,它们的含义分别为:

J----二氧化硅系多模渐变型光纤 T----二氧化硅系多模阶跃型光纤

Z----二氧化硅系多模准阶跃型光纤 D----二氧化硅系多单模光纤

X----塑料光纤

格3:表示光缆中光纤主要尺寸德参数。用阿拉伯数字,以mm为

单位表示。

多模光纤:纤芯/包层直径,例如50/125;

单模光纤:模场直径/包层直径。

格4:表示这种光缆中光纤传输特性的代号。这一大格中分三小格,用a,bb,cc分别描述光纤的使用波长、衰减系数和模式带宽。下面分别具体说明:

a----使用波长的代号,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它们的含义分别为:

1----使用波长在0.85mm区域;

2----使用波长在1.31mm区域;

3----使用波长在1.55mm区域;

bb——光纤衰减系数的代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数字依次为光缆中光纤衰减常数的个位值及十分位值(第一位小数)。例如=4(dB/km),则在bb这个位置上用40来表示。如=0.2(dB/km),则在bb这个位置上用02表示。

cc——光纤模式带宽B· L(带宽距离积)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数字一次表示B· L(MHz·km)的千位值和百位值。例如B·L=400(MHz·km),由于千位是零,百位是4 ,cc这个位置上应标为04。

说明:如果这条光纤有来年改革的损耗窗口,则应同时列出每个窗口波长的及B·L值,并用斜短线“/”分开。

格5:表示这种光缆中光纤允许使用的温度,用代号来表示。在这一格的位置上由一个英文字母来构成,它们的含义分别为:

A----适用温度范围为-40; B----适用温度范围为-30~+50; C----适用温度范围为-20~+60; D----适用温度范围为-5~+60.

-12D10/125(205)C,则表示的含义例如:某种光缆阿型号为GYTS

33

为:

通信野外光缆、金属加强构件、填充式结构、钢-铝-聚乙烯综合护套、细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套。其中光缆规格12芯、二氧

化硅系道没光纤,模场直径为10mm,包层直径为125mm,工作波长为1.31mm,光纤衰减常数不大于0.5dB/km,(由于是单模光纤,故无模式带宽cc这部分内容),光缆适用温度为-20~+60。

2.4.3 光纤的制造

1.材料的选择

对光纤制造材料的要求(先让学生自己讲)

(1)必须能够做的足够长且柔软

(2)对一定波长的光信号透明

(3)满足纤芯和包层有微小的折射率差

2.光纤的制造

有两种用于全玻璃光波导制造的基本方法:汽相氧化过程和直接熔化法。

直接熔化法按传统的玻璃制造工艺将处在熔融状态的石英玻璃的纯净组分直接制造成光纤。

结合上图对化学汽相沉积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汽相氧化过程是将高纯度的金属卤化物(例如SiCl

4和GeCl

4

)

与氧反应生成白色的SiO

2

微粒,这些微粒可以采用四种不同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收集在一个玻璃容器的表面,并经烧结(通过加热,但尚

未达到熔化,将SiO

微粒转化为均匀的玻璃体)制成洁净的玻璃棒

2

或玻璃管。

在光纤的制造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对光纤预制棒的制造工艺。

结合中国光谷的发展,长飞公司等生产介绍我国以及世界上现阶段光纤制造的现状。

国外光纤制造企业:Lucent、Corning,国内:长飞

2.5 光纤的性质及特种光纤

2.5.1 机械特性及温度特性

1.光纤的温度特性

光纤的损耗可用光纤的衰减系数来描述,而光纤的衰减系数与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环境有直接关系,也就是它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加,尤其表现在低温区域。使光纤衰减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光纤的微弯损耗和弯曲损耗。

光纤因温度变化产生微弯损耗是由于热胀冷缩所造成。由物理

)的热膨胀系数很小,在温度学知道,构成光纤的二氧化硅(SiO

2

降低时几乎不收缩。而光纤在成缆过程中必须经过涂覆和加上一些其他构件,涂覆材料及其他构件的膨胀系数较大,当温度降低时,收缩比较严重,所以当温度变化时,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将使光纤产生微弯,尤其表现在低温区。

2.光纤的机械特性

为了保证光纤在实际应用时不锻炼,而且在各种环境下使用时,具有长期的可靠性,就要求光纤必须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众所周知,目前构成光纤的材料是SiO

,要被拉城125 mm的

2

细丝,在拉丝过程中,光纤的抗拉强度约为10~20kg/mm2,如拉丝后立即在光纤表面进行涂覆,抗拉强度可达400kg/mm2。我们要讨论的机械特性主要是指光纤的强度和寿命。

这里所说的光纤的强度是指抗张强度。当光纤受到的张力超过它的承受能力时,光纤就将断裂。

对于光纤抗断强度,它和涂覆层的厚度有关,当涂覆厚度为5~10mm时,抗断强度为330kg/mm2,涂覆厚度为100mm时,则可达到530kg/mm2。

造成光纤断裂的原因,是由于光纤在生产过程中预制棒本身的表面有缺陷,在受到张力时,由于应力集中在伤痕处,当张力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造成光纤的断裂。

为了保证光纤能具有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光纤应进行强度筛选试验,只适于强度符合要求的光纤才能用来成缆。

2.5.2 特种光纤

1. 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前面在介绍光纤的传输特性时曾提到,常规的石英单模光纤在1.55 mm时损耗最小,在1.31 mm时,色散系数趋于零,称为单模光纤材料的零色散波长。为了获得最小损耗和最小色散,必须要研制一种光纤。色散位移光纤(DSF)就是将零色散点移到 1.55 mm 处的光纤。对于单模光纤,只存在材料色散核波导色散,在1.55 mm 处,如果能够使单模光纤的材料色散核波导色散互相补偿,即可使在这个波长上单模光纤的总色散为零。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大容量、超长距离的传输,线路中选用色散位移光纤和光放大器,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在研制过程中发现,色散位移光纤在1.55 μm单一波长处,进行长距离传输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当在一根光纤上同时传输多波长光信号并采用光放大器时,DSF就会在零色散波长区出现严重的非线性效应,这样就限制了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出了另一种新型的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NZDF)。

2. 非零色散光纤

所谓非零色散光纤是指光纤的工作点不是运用在1.55 mm的零色散点,而是移到1.54~1.565 mm范围内,在此区域内的色散值较小,约为1.0~4.0ps/(km·nm)。虽然色散系数不为零,但和一般单模光纤相比,在此范围内色散和损耗都比较小,而且可采用波

此部分内容做简单介绍分复用技术,通过光纤放大器(EDFA)实现大容量超长距离的传输。在色散位移光纤线路中采用光纤放大器时,会使得光纤中的光功率密度加大,引起非线性效应,尤其是以上情况应用到波分复用系统中时,会使得多个光波之间产生能量交换,引起信道之间的干扰,对系统的传输质量影响很大。为了提高多波长波分复用(WDM)系统的传输质量,就考虑将零色散点移动到一个低色散区,以保证WDM系统的应用。

3. 色散平坦光纤

上面介绍的光纤是在某一个波长上具有零色散或低色散,为了挖掘光纤的潜力,充分利用光纤的有效带宽,最好能在整个光纤通信的长波长波段(1.3~1.6mm)都能够保持低损耗和低色散,为之研制了一种新型光纤——色散平坦光纤(DFF)。

为了在一个比较宽的波段内得到平坦的低色散特性,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光纤的不同折射率分布来实现。

4. 色散补偿光纤

色散补偿又称为光均衡,它主要是利用一段光纤来消除光纤中由于色散的存在,而使得光脉冲信号发生展宽和畸变。能够起到这种均衡作用的光纤称为色散补偿光纤(DCF)。

如:常规单模光纤的色散在1.55 mm波长区为正色散值,那么DCF光纤应具有负的色散系数,就能使光脉冲信号在此工作窗口波形不产生畸变。

利用DCF光纤的这一特性,可以比较好的达到高速率、长距离传输的目的。

以上简单介绍的几种新型的特殊光纤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引起世界上一些通信公司的关注,如美国AT&T利用非零色散光纤已经开通了2.5Gbit/ ×8的波分复用系统,在80km长的中继段上采用了10个光纤放大器。

2.6 光缆的性质及种类

2.6.1 结构

1.缆芯

缆芯由光纤芯组成,它分为单芯和多芯两种。单芯型是由单根经二次涂覆处理后的光纤组成;多芯型是由多根经二次涂覆处理后的光纤组成,它又分为带状结构和单位式结构。

根据不同用途和不同地使用环境,光缆的种类很多,但不论光缆的具体结构如何,都是由缆芯、加强元件和外护层组成

2.加强元件

由于光纤材料比较脆弱,容易断裂,为了使光缆便于敷设安装时所外加的外力等,因此在光缆中要加一根或多根加强元件位于中心或分散在四周。加强元件的材料可用钢丝或非金属的纤维――增强塑料(FRP)等。

3.护层

光缆的护层主要是对已经成缆的光纤芯线起保护作用,避免由于外部机械力和环境影响造成对光纤的损坏。因此要求护层具有耐压力、防潮、湿度特性好、重量轻、耐化学侵蚀、阻燃等特点。光缆的护层可分为内护层和外护层。那护层一般用聚乙烯和聚氯乙稀等;外护层可根据敷设条件而定,可采用由铝带和聚乙烯组成的LAP外护套加钢丝铠装等。

2.6.2 种类

下面仅介绍有代表性的几种光强结构形式。

1.层绞式光缆

它是将若干根光纤芯线以强度元件为中心绞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这样光缆的制造方法和电缆较相似,所示可采用电缆的承揽设备,因此成本较低。光纤芯线数一般不超过10根。

2.单位式光缆

它将几根至十几根光纤新鲜集合成一个单位,再由数个单位以强度元件为中心绞合成缆。这样光缆的芯线数一般适用于几十芯。

3.骨架式光缆

这种结构是将单根火多根光纤放入骨架的螺旋槽内,骨架的中

心事强度元件,骨架的沟槽可以使V型、U型和凹型。由于光纤在骨架沟槽内具有较大空间,因此当光纤受到张力时,可在槽内作一定的位移,减少了光纤芯线的应力应变和微变。这种光缆具有耐侧压、抗弯曲、抗拉的特点。

4.带状式光缆

它是将4~12根光纤芯线排列成行,构成带状光纤单元,再将这些带状单元按一定方式排列成缆。这种光缆的结构紧凑,采用此种结构可作成上千芯的高密度用户光缆。

2.7 光缆的选择及制造

为使光纤在运输、安装与敷设中不受损坏,必须成缆。光缆的设计取决于应用场合。总的要求是保证光纤在使用寿命期内能正常完成信息传输任务,为此需要采取各种保护措施,还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和韧性。光缆的种类很多,按应用场合分为室内光缆和室外光缆;按承揽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层绞式、骨架式、束管式、和带状式光缆;按敷设方式不同可分为架空、直埋、管道和水下光缆;按有无金属加强芯和护层不同可分为金属光缆和无金属光缆等。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用射线法分析了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的导光原理。

(2)用波动理论法分析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导光原理。

(3)分析了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单模传输条件及单模光纤的双折射,介绍了几种新型的单模光纤。

(4)光纤的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是影响长途光缆通信系统中继距离的两个重要传输特性。重点讨论了光纤色散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光纤中的色散。

作业:2-1;2-3;2-4;2-11。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iber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学时:51 学分:3 开课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通过讲授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特点,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光源(光发射机)、光纤(光缆)和光检测器(光接收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光纤通信的未来与发展,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通过课堂认真听讲和实验课,以及课下自学,基本掌握光纤通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概况,熟悉光纤通信在电信、通信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光通信发展史及其优点(1学时) 第二章光纤的传输特性(2学时) 第三章影响光纤传输特性的一些物理因素(5学时)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的光无源器件(9学时) 第五章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光有源器件(3学时) 第六章光纤通信技术中使用的光放大器(4学时) 第七章光纤传输系统(4学时) 第八章光纤网络介绍(6学时) 第九章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17课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基础、电光信息转换、光电信息转换,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光电新产品开发举例。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基础。

五、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51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实践教学17学时。(教学时数具体见附表1和实践教学具体安排见附表2) 六、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以多媒体和模型教学为主,必要时开展演示性实验。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本课程必要的先修课程 《光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课程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 《激光技术》和《光纤通信原理实验》以及就业实习。 八、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 具体有三种。根据大多数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兴趣而定其中一种。第一种是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对于理论和常识部分采用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第二种是采用课程设计(含市场调查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第三种是采用课程论文(含市场调查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主教材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吴德明编著,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年9月 2.参考书 (1)《光纤通信原理与仿真》,郭建强、高晓蓉、王泽勇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3年5月 (2)《光通信原理与技术》,朱勇、王江平、卢麟,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8月

“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研究

“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研究 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光纤通信原理”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条件状况,构建了基础型、基础综合型、综合设计型、探索创新型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详细介绍了这一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和内容。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创建探索创新型实验,使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光纤通信;实验设计;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永倩(1958-),男,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张淑娥(1964-),女,满族,辽宁沈阳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光纤通信与微波测量。(河北保定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光纤通信原理”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21106)的研究成果。 “光纤通信原理”是高等工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必修课,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还是一些交叉学科的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在2005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为了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光纤通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创新意识和开拓的能力,突出本课程的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特色,我们进一步加大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对“光纤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建设。[1]

光纤通信实验教案

光纤通信实验 [目的要求] 1. 熟悉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的基本性能及基本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 2.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及主要部件的选配原则 3.学习分析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方法 4.训练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调试技术 [仪器设备] 1.YOF—B型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仪; 2.示波器。 [实验原理] 一.系统的组成 图1示出了一个音频信号光强调制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它主要包括由LED及其调制、驱动电路组成的光信号发送器、传输光纤和由光电转换、I—V 变换及功放电路组成的光信号接收器三个部分。光源器件LED的发光中心波长 必须在传输光纤呈现低损耗的0.85μm、1.3μm或1.5μm附近,本实验采用中心波长0.85μm附近的GaAs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器件、峰值响应波长为0.8~

0.9μm的硅光二极管(SPD)作光电检测元件。为了避免或减少谐波失真,要求整个传输系统的频带宽度能够覆盖被传信号的频谱范围,对于语音信号,其频谱在300~3400Hz的范围内。由于光导纤维对光信号具有很宽的频带,故在音频范围内,整个系统的频带宽度主要决定于发送端调制放大电路和接收端功放电路的幅频特性。 二、光导纤维的结构及传光原理 衡量光导纤维性能好坏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看它传输信息的距离能有多远,二是看它携带信息的容量能有多大,前者决定于光纤的损耗特性,后者决定于基带频率特性。 经过人们对光纤材料的提纯,目前已使光纤的损耗容易做到1dB/Km以下。光纤的损耗与工作波长有关,所以在工作波长的选用上,应尽量选用低损耗的工作波长,光纤通讯最早是用短波长0.85μm,近来发展至用1.3~1.55μm范围的波长,因为在这一波长范围内光纤不仅损耗低,而且“色散”也小。 光纤的基带频率特性主要决定于光纤的模式性质、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光纤按其模式性质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1)单模光纤;(2)多模光纤。无论单模或多模光纤,其结构均由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纤芯的折射率较包层折射率大,对于单模光纤,纤芯直径只有5~10μm,在一定条件下,只允许一种电磁场形态的光波在纤芯内传播,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μm或62.5μm,允许多种电磁场形态的光波传播;以上两种光纤的包层直径均为125μm。按其折射率沿光纤截面的径向分布状况又分成阶跃型和渐变型两种光纤,对于阶跃型光纤,在纤芯和包层中折射率均为常数,但纤芯折射率n1略大于包层折射率n2。所以对于阶跃型多模光纤,可用几何光学的全反射理论解释它的导光原理。在渐变型光纤中,纤芯折射率随离开光纤轴线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在纤芯—包层界面处减到某一值后在包层的范围内折射率保持这一值不变,根据光射线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理论[1]分析可知:经光源耦合到渐变型光纤中的某些光射线,在纤芯内是沿周期性地弯向光纤轴线的曲线传播。 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驱动、调制电路 光纤通讯系统中对光源器件在发光波长、电光效率、工作寿命、光谱宽度和调制性能等许多方面均有特殊要求。所以不是所有光源器件都能胜任光纤通讯任

光纤通信技术习题及答案(1、2)教学提纲

光纤通信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光纤通信指的是: A 以电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B 以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C 以光波作载波、以电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D 以激光作载波、以导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2 光纤通信所使用的波段位于电磁波谱中的: A 近红外区 B 可见光区 C 远红外区 D 近紫外区 3 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范围是: A 0.4~2.0 B 0.4~1.8 C 0.4~1.5 D 0.8~1.6 4 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有三个,它们是: A 0.85、1.20、1.80; B 0.80、1.51、1.80; C 0.85、1.31、1.55; D 0.80、1.20、1.70。 6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纤的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

B 光纤的尺寸很小,所以通信容量不大; C 为了提高光纤的通信容量,应加大光纤的尺寸; D 由于光纤的芯径很细,所以无中继传输距离短。 二、简述题 1、什么是光纤通信? 2、光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与电缆或微波等电通信方式相比,光纤通信有何优点? 4、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5、光纤通信中常用的三个低损耗窗口的中心波长分别是多少? 光纤传输特性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 1 光纤的损耗和色散属于: A 光纤的结构特性; B 光纤的传输特性; C 光纤的光学特性; D 光纤的模式特性。 2 光纤的衰减指的是: A 由于群速度不同而引起光纤中光功率的减少; B 由于工作波长不同而引起光纤中光功率的减少; C光信号沿光纤传输时,光功率的损耗; D 由于光纤材料的固有吸收而引起光纤中光功率的减少。

《光纤通信》教学大纲

《光纤通信》教学大纲 一、课程描述 光纤通信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新技术。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纤通信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社会信息基础设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光纤通信》是结合光纤通信的发展,系统地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全面反映全光通信技术概貌的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光纤通信设备、光缆线路工程、综合布线工程、宽带接入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等通信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光纤通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包括光纤通信传输理论,光纤与光缆,光源与光发送机,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无源光器件与集成光路,光纤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和光纤通信系统等内容。先修课程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基本理论和特性。 2、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性能指标及光纤通信新技术。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 理解——是指运用已了解的基本原理说明、解释一些现象。 掌握——是指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一些较复杂的功能线路进行解释,说明其工作过程,估计有关参数。 学会——是指在利用仪表和工具完成对某些功能线路的设计、组装、参数测量,并根据理论知识计算相关参数,理论与实验作比较。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1、备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 纲,结合教材特点,针对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认真组织教学 容。 2、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参阅文献资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和每个章节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容。 3、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容,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反映本学科发展 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并能体现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4、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计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 板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 学习方法。 5、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应与教学日历同步,合理、得当。 6、每次教案应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适量的作业布置等项目,并向学生推介的必要参考 书目。 7、无论是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均按规定格式编写。 8、教学文件齐全,整体教案应包括“备课基本要求、教学大纲、 教学日历、授课表、学生平时考核表、教案”,且按此顺序进行 装订。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 使用教材光纤通信技术 主编学康人民邮电出版时间2008年5月 专业班级0712401~02 授课时数总64 课时;理论: 48课时;实践: 16课时;其他: 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09年至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宝富等编《光纤通信》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美]Djafar K.Mynbaev编《光纤通信技术》机械工业2002年 3.吴彦文等编《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邮电大学2002年 4.增基等编《光纤通信》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教师备课纸第1次课题1、光纤通信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 2.了解光纤通信的优点及应用 3.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教学重点 1.光纤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 2.光端机、光纤链路的基本功能 教学难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课时2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容和步骤 《光纤通信》课程容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参考资料介绍第1章概论 第2章光纤和光缆 第3章通信用光器件 第4章光端机 第5章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第6章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第7章光纤通信新技术 第8章光纤通信网络

光纤通信教案

课程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 授课学时: 44学时 授课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3级 任课教师:

教案(首页)

第2章光纤与光缆 (一)教学内容: 基本光学定律和定义,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圆波导的模式理论,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重点: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 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难点:圆波导的模式理论 (四)概述 对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做简单介绍,对光纤的导光原理采用射线法和标量近似解法进行重点分析。对单模光纤的结构特点、主模及单模传输条件进行讨论。介绍光纤的传输特性及特殊光纤。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引言 本章课程的讲授 在整个通信技术的发展中传输介质始终是人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的课题,光通信从19世纪前就已得到应用,但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传输介质,使得光通信无法充分发挥其优点。1966年英籍华人科学家C.K.Kao发表论文提出可以利用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作为传输煤质来传送光信号,从而拉开了光纤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序幕(C.K.Kao博士也因此成就获得2009年Nobel物理学奖)。近半个世纪来,人们对光纤的结构、制造工艺不断改善,使得光纤的传输性能越来越优良,光纤已经成为现代长途干线网络信息传输的首选传输介质。 本章将对光纤进行详细的讨论,使学生对光纤通信课程建立较好的基本理解。 在讲授基本内容之前请学生回答自己对实际生活中所接触的光纤光缆的认识和理解,大家在什么地方用过光纤呢?家里或宿舍上网时信息是通过什么进行传输或如何进行传输的呢?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引导,让学生上课时很快提高兴趣。 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2.1.1 光纤的结构 光纤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目前,通信用的光纤绝大多数是用石英材料做成的横截面很小的双层同心玻璃体,外层玻璃的折射率比内层稍低。折射率高的中心部分叫做纤芯,其折射率为,直径为2a;折射率低的外围部分称为包层,其折射率为,直径为2b。 让学生自行思考为何要采用这种结构?提问!强调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很接近、差值不能太大。 采用芯包结构的目的: (1)进行全反射,减小散射损耗。 (2)增加纤芯的机械强度。 (3)保护纤芯不受外界的污染。 1 n 2 n

光纤通信技术 教学大纲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人:孔勇教学团队审核人:袁天夫开课院系审核人:邓琛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代码:021509 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 学时:32 讲课课时:32 实验课时:0 上机课时:0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电子技术、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等 教材:王辉,光纤通信(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主要参考书: 1、刘世安,光纤通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董天临,光纤通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3、孙学康、张金菊,光纤通信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该课程在广播电视专业课程体系中为专业基础课程,波分复用、时分复用、智能光交换等关键技术是后续接入网技术、核心网等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相关的光纤通信系统设计、设备使用、工程测试等环节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光纤通信相关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发展和应用。 2.培养学生理论分析、数值仿真能力。 3.培养能从事光纤网络工程的规划建设、SDH系统的调测维护、电信核心网 络和接入网络的工程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4.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电缆、光缆设计与施工、线路规划概预算的能力以及 在光纤通信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及其相关领域从业的综合职业能力。 5.培养学生利用光纤技术对相应的广播电视、电信通信等工程设计能力。 三、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 1. 1. 了解器件及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发展及应用。 2. 2. 熟练运用C语言、Matlab等软件,求解相应的理论和数学模型。 3. 3. 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相关的通信距离、通信容量等工程设计。 4. 4. 掌握光纤通信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原理和应用情况。 5. 5. 掌握相关设备的维护、安装、调试、预算等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大纲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类别:核心课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先修课程: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光纤通信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定位为需要学习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技术等专业,从事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行业的学员。光纤通信系统具有低的传输损耗和宽的传输频带的特点,成为高速数据业务的理想传输通道。课程以光纤的导光原理和激光器的发光原理为基础内容,同时涵盖了各种实用光网络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素质与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能满足光纤网络工程的规划建设、系统调测、电信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的工程等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鉴于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学习内容,又涵盖与之相关的实践实验活动内容,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学习本课程需要先修《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现代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相关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光网络》、《多媒体通信》等。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了解相关扩展知识。熟练进行光纤通信技术的工程分析及工程计算。 熟悉实验原理及内容,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完成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法 下载教学内容导学、详解、实时辅导、教案、综合练习题等资料。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本课程含有实验,使本课程更多地与实践接轨,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

光纤通信原理及技术 目录 引言 (1) 正文 (1) 第1章概述 (1) 1.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1.1光纤通信的定义 (1) 1.1.2光纤通信发展过程 (1) 1.1.3光纤通信的优点 (2) 1.2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 (2) 1.2.1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2) 1.2.2光纤通信系统分类 (2) 第2章光纤 (3) 2.1光纤基本的概念 (3) 2.1.1光纤基本结构 (3) 2.1.2光纤分类 (3) 2.1.3 光缆结构及类型 (3) 2.2 光纤传感原理 (4) 2.2.1 光纤传感器的优点 (4) 2.2.2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 2.3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5) 2.3.1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三种方式) (5) 2.3.2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5) 2.3.3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6) 2.3.4 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6) 2.3.5 偏振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7) 2.3.6 频率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7) 2.3.7 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8) 2.3.8 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8) 2.3.9 时分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8) 第3章光端机 (9) 3.1光端机的功能 (9) 3.2光端机基本组成 (9) 第4章复用技术 (9) 4.1光复用技术概述 (9)

4.2波分复用(WDM)的基本原理 (10) 4.3波分复用(WDM)系统结构 (10) 4.4波分复用系统优点 (10) 第5章同步数字系列(SDH) (10) 5.1 基本概念 (10) 5.2 SDH帧结构 (11) 第6章现代光纤网络 (11) 第7章未来的全光网络 (12) 第8章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3) 引言 计算机的发明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而网络技术的诞生又使信息资源的应用达到更加充分和完善的地步。信息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又推到了信息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中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已经成为现代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通信业务都是采用光纤通信方式传送的。特别是,以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的互联网已遍布全球各地,没有光纤通信,就没有今天因特网(Internet)的巨大规模,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这样快速。 第1章概述 1.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1.1.1光纤通信的定义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传输信息的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光纤通信中用户通过电缆或双绞线与发送端和接收端相连,发送端将用户输入的信息(语音、文字、图形、图像等)经过处理后调制在光波上,然后入射到光纤内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对收到的光波进行处理,还原出发送用户的信息并输送给接受用户。 根据光纤通信的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光纤通信归属于光通信和有线通信的范畴。 1.1.2光纤通信发展过程 大体说来,光纤通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探索阶段 1966年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Charles Kao)发表了名为“用于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了用石英光纤做光波导进行光纤通信的新概念。该论文是打开现代光纤技术大门的钥匙,具有重要的指向性意义。 2. 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起步阶段

光纤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通信系统组成 信源:原始信号系统 发送机:对原始信号处理,变换(调制,放大,滤波) 送信道 信道:信号传输媒介 噪声:各种干扰信号 接收机:完成发送机的反变换(滤波,放大,解调) 信宿:完成原始电信号 原始消息

一:光纤通信发展史 1.光纤通信概念:以光载波运送信息,以光纤为传媒的通信。 2.古老光通信:烽火台,交通灯,光电话/880,贝尔实验室。 3.三个主要技术: 光源: 1960 红宝石激光器 1962 LED 1977Bell实验室成功研制100HLD 光纤:1966 高锟严格论证从人类玻璃中祛除杂质可制成低衰减光纤。 1970公司制出20dB/km 1973 Bell实验室制成1dB/km,现在02dB/km以下。 1973 日本解决接续问题。 1974活动连接器 光检测器:70年代研制成功。 1.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0-1979:光源,光纤检测器研制成功。

由美国,亚特兰大,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建成。 第二阶段:光纤技术突破:衰减降02dB以下。 79-89 年:多模单模光系统建设高潮 第三阶段:89年至今:光系统PDH SDH过渡。传 输速率提高,光纤放大器问世,给光纤通 信技术带来巨大变革。 光纤传输光放大光集成,光分播复用,光交叉相连,光交换的全光网时代。将来:宇宙星际光通信,可能实现。 2.光在电磁波谱中位置: 可见光:λ039—076μm 近线外:λ 0.76—15μm 中线外:λ 15 —25μm 远线外:λ25—300μm 光纤通信:λ0.8—1.8μm f:1.67—3.75*10 短波长:0.8~0.9μm 长波长:1.0~1.8μm 超长波长:>2μm

光纤通信原理分析

光纤通信原理 大家好,这节课由我给大家讲述光纤通信原理,那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课题的字面意思,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光纤,也就是一根根玻璃丝儿;通信,就是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传递,那么光纤通信,说白了,就是以一根玻璃丝儿为媒介来进行信息沟通。好,下面我们来对光纤通信进行具体研究,本节课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什么是光纤通信;第二、光纤通信的优点与应用;第三、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什么是光纤通信 在讲光纤通信之前,我们先看看光通信发展的基本历史,在古代的时候,咱们中国人用“烽火台”报警,欧洲人用旗语传送信息,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原始形式的光通信,在望远镜发明出来后,又极大地延长了这种目视通信的距离,这些是最原始的光通信。 时间到了19世纪,在1880年的时候,美国人贝尔发明了一种用光波做载波传送话音的“光电话”。最原始的电话,是用电流来作为传递信号的媒介,这种光电话说白了就是在语音通话的时候,抛开电线这个导体,直接用太阳光来作为传递声音的媒介。但是当时没有理想的光源,而且这种光电话的传送距离也很短,所以在当时并没有实际的价值。但是这种光电话仍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因为它证明了以光波作媒介的可行性。因此可以说贝尔发明的光电话是现代光通信的雏

形。 1960年,美国人梅曼发明了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也就是说,梅曼发明了激光,这个激光的发现是给光通信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激光和普通光相比,它的波谱宽度窄,方向性好,亮度也高,它的特性和无线电波相似,所以说激光是一种理想的载波媒介。激光器的发现,让沉睡了80多年的光通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在利用光通信的时候不可能就一束光秃秃的激光在跑,得把它放在一个载体里面,那么这个载体是什么呢,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所以说光通信的发展又走入到了低谷里。 在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琨和霍克哈姆发表了一篇关于传输介质的论文,这篇论文指出了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这篇论文算是奠定了光纤通信的基础。光纤,就是石英纤维,也可以说是玻璃丝,如果用未经过加工的石英纤维做传输介质的话,损耗会非常大,达到1000dB\km;但是高琨的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把石英纤维里的铜离子和铁离子过滤掉,那么石英纤维的损耗会大大减少。 在1970年的时候,作为光纤通信用的光源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了双异质半导体激光器,由于光线和半导体激光器的进步,因此1970年是光纤发展的一个重要时间。 任何通信系统追求的最终技术目标都是要可靠的实现最大可能的

光纤通信(第三版)教学教材

光纤通信(第三版)

第一章 1用光导纤维进行通信最早在哪一年由谁提出? 用光导纤维进行通信最早在1966年由英籍华人高锟提出 2光纤通信有哪些优点? 光纤通信的优点是: 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损耗小、中继距离长; 重量轻、体积小; 抗电磁干扰性能好; 泄漏小、保密性好; 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3简述通信网络的份层结构. 4比较光在空气和光纤中传输的速度,哪个传输得快? 光在光纤中传输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输得慢,慢n 倍,n 是光纤纤芯折射率。 5简述抗反射膜的工作原理 /复接层 层) /网络层 OADM: OXC :o 光分插复用 光交叉连接

当光入射到光电器件的表面时总会有一些光被反射回来,除增加耦合损耗外,还会对系统 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需要在器件表面镀一层电介质材料,以便减少反射 6简述电介质镜的工作原理 电介质镜由数层折射率交替变化的电介质材料组成,从界面上反射的光相长干涉,使反射光增强,如果层数足够多,波长为 的反射系数接近1 7简述分光镜的工作原理 两个三角棱镜A 和C 被一层低折射率薄膜B 分开,此时A 中的一些光线穿过薄膜B 进入C ,然后从立方棱镜出去。由于A 镜斜面阻止全反射的作用,导致产生透射光束,因此入射光束被分成两束。两种光束能量分配的比例取决于薄膜层厚度和它的折射率。 8说明为什么布拉格衍射的条件是sin d m θλ=? 假定入射光束是平行波,因此裂缝变成相干光源。并假定每个裂缝的宽度a 比把裂缝分开的距离d 更小,从两个相邻裂缝以角度θ 发射的光波间的路经差是d sin θ 9说明半波片相位延迟的工作原理 假如 L 是晶体片的厚度,寻常光(o )和非寻常光(e )通过晶体经历的相位变化不同。于是出射光束和分量通过相位延迟片产生的相位差是 φ = π是半波长延迟 10说明平面介质波导传输单模光线的条件 波导中有一个允许在其中传输的最大模数。最大模数m 必须满足等式A:()φ-≤V m 2 等式B :()2122212n n a V -=λπV 数也叫V 参数,或归一化频率,在平面波导中也叫归一化厚 度。对于给定的自由空间波长λ,V 数取决于波导几何尺寸(2a )和特性(1n 和2n )。当0=m ,2πθ→m 时,知道πφ→,从式A 得到2/)(φπ+=m V 或2/π。当2π

光纤通信原理教案新4

批准人: 年月日 光纤通信教案

光纤通信教案之四 教学提要 课目:光纤通信器件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光源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光源的工作特性;了解光电转换原理,熟悉常用的两种光电 检测器;了解光的无源器件,掌握光纤连接器的作用 和使用要求。 内容:一、光源 二、光电转换原理,光电检测器 三、光无源器件 实施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讲解 教学对象:岗前士兵 时间:5学时 地点:多媒体教室 要求: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把握重点 教学保障:多媒体教具、电工示教板一套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教具; 2.宣布教学提要; 教学实施: 同志们好,大家还记得,前面在介绍光纤通信发展史中我们曾经提到,光纤通信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光纤通信中的光源、光电检测器以及光的无源器件。在上课之前大家可以想想,光纤通信可以用什么来发光?怎样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纤通信器件特点:具有实现光信号的连接、能量分路/合路、波长复用/解复用、光路装换、能量衰减、方向阻隔、光-电-光装换、光信号放大、光信号调制等功能。是构成光纤通信系统的必备元件。 一、光源 光源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就像人的心脏,光源是光纤通信系统的“心脏” 通信对光源的要求 发光波长与光纤的低衰减窗口相符;2、光源输出功率必须足够大,入纤功率一般应在10uw-几mW之间;3、高可靠性,工作寿命大于10万小时;4、光谱宽度窄,要利于传输高速脉冲;5、便于调制,调制速率应能适应系统的要求;6、电光转换效率高;7、省电、体积小。

光能的基本概念 1、波动二象性: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具有粒子性,在另外条件下,物质又具有波动性。例如有以下公式:E=hV P=h/λλ*V=C h:普朗克常数 6.63*10-34 E:电子质量V:频率P:功率λ:波长C:光速 2、原子能级 原子核外的电子轨道上电子的能量称为能级。如下图 图中的E1-En表示每一个轨道上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E1的能量最 高,它上面的电子离原子核最远,电子数目最少;而En的能量最低,它上面的电子离原子核最近,电子数目最多 (一)光源的分类及构成 光纤通信中的光源分为半导激光器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LD)主要应用在长距离、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编写日期:2015.10 适用对象:本科执笔:刘世安 学时数:48 审核: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支柱,“信息高速公路”的骨干,电信网的光纤化已是大势所趋,光纤通信在当今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通信作为一种新技术、新发展,它将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作为电子信息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光纤通信》课程的学习将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光纤通信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特性、应用及发展方向,使该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具有利用光纤通信技术开发产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光纤通信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光纤的传输原理和特性,光纤特性的测量方法;掌握光源、光检测器和光无源器件的类型、原理和性质,并能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器件。了解光端机(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组成和特性;了解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和模拟光纤通信系统;掌握SDH技术;理解光纤通信的若干新技术,光纤通信网络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与使用光纤通信技术和设备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础课程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路》。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概论 教学内容要点:(1)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3)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光纤和光缆 1、光纤结构和类型 教学内容要点:(1)光纤结构(2)光纤类型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

光纤通信技术教案 第1章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2.光波特性光速:①在真空中:v??f,c??of ②在介质中:v?c/n 光是电磁波:TM、TE、TEM 光具有二重性①波动性:光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 ②粒子性:光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等。3.电磁波谱光纤通信的特点1.优点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小抗电磁干扰光纤线径细、重量轻制作光纤的资源丰富 2.缺点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光纤的切断和连接操作技术要求高分路、耦合操作繁琐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目前光纤通信系统多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波。 1.光发射机光发射机的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

光信号耦合进光纤。光发射机中的重要器件是能够完成电-光转换的半导体光源,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2.光接收机光接收机中的重要部件是能够完成光/电转换任务的光电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 3.光中继器光纤通信中光中继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电-光转换形式的中继器,另一种是在光信号上直接放大的光放大器。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1.向超高速光纤系统发展 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发展 3.向光传送网方向发展 4.向光纤发展 5.向宽带光纤接入网方向发展第2章光导纤维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光纤的结构 1.纤芯层位置:光纤的中心部位,折射率为n1。尺寸:单模光纤的直径d1=2a=4μm~10μm,多模光纤的直径d1=50μm。材料:高纯度SiO2,掺有极少量的掺杂剂。 2.包层位置:位于纤芯的周围,折射率为n2。尺

光纤通信教案

课题光纤与光缆科目光纤通信 教案 课程: 光纤通信 内容: 第2章光纤与光缆 课时:8学时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教师:王原丽

课时8学时教师王原丽 授课班级通信工程sy0601 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目标: 1、掌握光纤的结构和分类的基本概念。 2、对光纤的导光原理采用射线法和标量近似解法进行重点分析。 3、对单模光纤的结构特点、主模及单模传输条件进行讨论。 4、熟练掌握光纤的传输特性及特殊光纤的基本概念。 5、了解光纤制造的基本方法以及光纤材料的选择 能力目标:掌握光纤的结构特性、光纤的传输特性、损耗、色散的概念。 情感目标:建立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介质-光纤模型的熟练掌握,为后续知识点的学习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激发学生对光纤通信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圆柱波导的模式理论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发现法、讨论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 2、引入新课 3、讲解新课 4、归纳总结6、布置作业 课后记载 通过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生动、直观,学生更易接受及产生学习兴趣。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地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

教案 (一)教学内容: 基本光学定律和定义,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圆波导的模式理论,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重点:光纤模式和结构,光纤波导传输的基本原理,单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 纤材料和制造基本原理。 难点:圆波导的模式理论 (三)学时 教学环节 讲课习题课小计课程内容学时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2 2 光纤的导光原理 2 2 单模光纤、光纤的传输特性 2 2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光纤制造 2 2 (四)概述 对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做简单介绍,对光纤的导光原理采用射线法和标量近似解法进行重点分析。对单模光纤的结构特点、主模及单模传输条件进行讨论。介绍光纤的传输特性及特殊光纤。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光纤通信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 使用教材光纤通信技术 主编孙学康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5月专业班级0712401~02 授课时数总64 课时;理论: 48课时;实践: 16课时;其他: 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09年至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宝富等编《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美]Djafar K.Mynbaev编《光纤通信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3.吴彦文等编《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刘增基等编《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课题1、光纤通信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 2.了解光纤通信的优点及应用 3.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教学重点 1.光纤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 2.光端机、光纤链路的基本功能 教学难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课时 2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光纤通信》课程内容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参考资料介绍第1章概论 第2章光纤和光缆 第3章通信用光器件 第4章光端机 第5章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第6章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第7章光纤通信新技术 第8章光纤通信网络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1.1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 中国古代用“烽火台”报警 欧洲旗语 望远镜,目视光通信 1880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用“光电话” 1960年,美国人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1.1.2 现代光纤通信 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和霍克哈姆的论文指出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基础。 1970 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损耗20 dB/km的石英光纤。 1976 年,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成功。 光纤通信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1976年),是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 第二阶段(1976~1986年),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86~1996年),全面深入、开展新技术研究的时期 1.1.3 国内外光纤通信发展的现状 1.2 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 1.2.1 光纤通信的优点

《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22011 课程负责人:朱秋萍 课程中文名称:光纤通信 课程英文名称: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课程类别:公共课/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课程学分数:3 课程学时数:54 授课对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光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场理论,概率统计,通信原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通信、工业、交通、军事、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主要阐述和介绍光纤的基本结构、传光原理、特性参数;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收发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各个单元电路的功能实现;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体制、基本质量指标、总体设计、性能指标测量;光纤通信在现代信息网络中的应用等内容。本课程注重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讲授,同时注重实际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介绍,力求使课程内容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新颖性三大特点。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功能特点,了解光纤通信在现代信息网络中的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光纤通信和其它相关课程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内容学时第一章 光纤通信概述 4学时 第二章 光纤 18学时 第三章 光纤通信收发设备 18学时 第四章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 6学时 第五章 光纤通信在现代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2学时 光纤通信实验 9-15学时 第一章 光纤通信概述 §1.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通信的发展过程,光纤通信的优点; §1.2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 §1.3 数字话路基础知识 语音信号的PCM数字化,话路的时分复用,数字复接系列。 本章重点讲授: 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光纤通信》教学大纲

《光纤通信》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任选课) 学时:64 学分:4 课程代码:0103226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光技术与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技术和最新发展,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光纤的传输理论;光缆结构及特点;无源光器件的原理及性能;光源和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性能指标。并将介绍代表当今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主流的波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以及代表未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全光光纤通信技术。使学生对光纤通信这一在当今信息领域内高速发展并起着关键作用的技术有一较好的了解。为进一步深造或走向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课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光纤通信及光纤通信系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及从事通信技术类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掌握光纤通信系统构成及特点,光纤通信的窗口波长,光纤分类及指标,光发射机的组成及对光源的要求,对光电检测器的要求;掌握光纤通信关键器件的原理及技术要求;熟悉光传输,中继放大技术;了解光纤通信中的新技术:光波分复用、光时分复用、光放大器及全光系统;初步掌握光通信网络的构成及组网技术。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以前所掌握的《通信原理》、《数字通信》等课程的基本知识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基本内容 (一)导论 1.1 光纤通信的产生和发展 1.2 光纤通信系统 1.3 光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 (二)光纤与光缆 2.1 光纤光缆的结构和类型 2.2 光纤传输原理 2.2.1 射线光学理论分析法 2.2.2 波动光学理论分析法 2.2.3 单模传输条件 2.3 光纤传输特性 2.3.1 损耗特性 2.3.2 色散特性 2.3.3 非线性效应 2.3.4 随机双折射与偏振模色散 2.4 常用光纤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