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危机的因素

网络舆情危机的因素
网络舆情危机的因素

网络舆情危机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负面或突发事件,网络公众对事件或现象中焦点和热点的态度、意见、情绪、观点和信念等的总和。在网络环境中负面舆情事件传播所产生的舆论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并给舆情中的当事人或主体造成非常快速的负面影响扩散。

公众参与事件的讨论主要原因是此事件会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生活环境中的关注热点等,而加以网络媒体的优势和自有性、公平性等特点会使事件很快形成网络舆论的力量。

网络舆情的成因

l 政治政策因素

从政治角度来看,网络媒体早已成为连接政府和民众的重要纽带,能够形成广泛的上传与下达的交流沟通渠道。从政策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非常关注,为能够为公众提供自由而开放的言论环境而不断优化相关政策。

l 社会环境及热点事件

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着某些公众成员之间的矛盾,如贫富差距问题、劳务权益问题、消费者权益问题等,而由此引发的各类焦点事件经过媒体的传播将会吸引广泛公众的关注,因为这些问题或与其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利益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且社会公众群体因为这种关注行为,也很容易从旁观、瞭望的角色,通过便捷的互联网转变为舆论的参与者。

l 网络媒体的影响力

随着国内网民规模的不断提升,据国家网信办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2018年12月国内网民已达近8.3亿,互联网普及率突破59.6%。

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在社会广泛的覆盖与渗透,促使新闻与资讯等各类媒体纷纷加入其中,形成除自有传播平台以外的网络媒介矩阵态势,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交互沟通方式和集中的社会传播模式,逐步又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基础。

l 不良和虚假信息传播

网络中公众可以通过匿名对感兴趣的舆论话题发表主观看法,而网络的隐匿性可能会造成有目的操控信息的发布,使舆论话题向不良的趋势发展。

另一方面各类人群都可以在网络中发布信息,造成虚假信息严重影响和损害了媒体、组织、个人的公信度和声誉度,甚至会造成公众因盲目采信形成随波逐流的“群体极化”现象,这种状况的发展将会给社会舆论造成危害。而如何判断网络中的虚假和不良信息,如虚假新闻、谣言等,现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规范净化网络环境,但同时也需要网络公众能够主动的根据详实多层面、多视角的了解事件,避免妄下定论式的发表个人观点或被有目的的操控,尤其是能够带动他人的意见领袖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制性和尊重事实的公正态度。

浅谈网络舆情危机的公关.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 96期 2010年第 22期 Serial No. 96 No. 22, 2010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 网络舆情危机公关事件随时可 能发生, 防范和处理好网络舆情危机公关, 是衡量一个政府公关能力的重要内容, 处理好网络舆情危机公关, 既要求思想上重视, 也强调在行动上快速果断。为此, 必须注意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公关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基本特点 网络舆情公关又叫线上公关或 e 公关, 是现代公共关系 新的思维方式。策划思路和传播媒介, 其目的是通过互联网这一高科技手段, 营造政府正面形象。而网络舆情危机公关仅仅是现代公共关系的一个方面, 是政府组织对产生的网络舆情危机及负面影响进行的处理。 处理网络舆情危机公关必须坚持真实传播, 富于责任, 挽回影响的原则。事实上, 网民最需要知道的是真实情况, 只有将真实消息告诉公众, 才能赢得公众信任 ;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 才能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支持 ; 只有挽回影响, 重塑组织形象和重建社会信誉, 才是实现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最终目的。与其他方式的公关相比, 网络舆情公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发性。进入网络时代后, 政府舆情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网络媒体对舆情危机来说, 就像大火借了东风,政府有关部门的反应速度稍微缓慢一点, 就可能造成极大的被动。二是破坏性。由于危机常常具有“ 出 其不意, 攻其不备”

的特点,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 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破坏,使社会陷入混乱和恐慌, 由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 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 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三是紧迫性。对政府来说, 危机一旦爆发, 其破坏性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 并呈快速蔓延之势,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 危机会急剧恶化, 使政府遭受更大损失。因此, 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舆情危机公关。 应该认识到, 网络舆情危机公关, 不是仅仅给了反对者一个舞台, 实际上是给了政府一个更大的空间。因为与其他个体相比, 政府能较快地接触事件的源头, 有大量资源可供利用, 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各种舆论工具和政府公权力, 控 制事态的发展。政府还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网络资源, 为自己的公关服务。从技术层面上看, 新闻稿的网络优化, RSS 的利用, 内容更新系统的利用, 政府博客的使用和传播, 使得政府在互联网宣传方面拥有比其他个体更强的优势, 从而在 危机到来时, 只要反应及时, 可以利用既有的互联网 “ 声誉” 从容化解。众所周知, 搜索引擎是可以作弊的, 至少是可以“ 操作” 的, 一些人为了增强其“ 流行性” , 想出了一些“ 劲爆” 的题目以吸引公众的眼球, 为什么政府的关键词流行性反而没有某些个人的高, 就是因为没有人“ 操作” 。应该对以搜索引擎优化为核心的政府网络舆情公关做巨大的改革, 这也是政府公关部门可以提供的公关危机解决办法的一个重点技术应用区域。目前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搜索引擎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一旦技术和服务体系建立了, 效果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因此, 政府只要努力, 就可以通过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为提升政府的形象服务。当然, 政府公关部门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实施网络舆情危机公关时, 决不是随心所欲,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妥善地处理, 用稳妥的方法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 尽快恢复组织的信誉和形象。 二、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措施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分析完整版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 略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分析 市委政法委曲建平应培国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监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巨大社会舆论力量,使政府决策和管理运作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和特点、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认识并加以正确引导策略,或许将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一、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原因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不同于传统媒介,网络舆论的控制性比较低,在扩大人们话语权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为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网络舆情危机呢 1、网络舆情危机与网络本身的特点有关 (1)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在网络传播中,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同时也不再受传统媒体的时间限制。网络信息发布的门槛低,信息传播方式的灵活,使得人们不但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这个广阔的平台上,人们有了展示想法的机会,能够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也能够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上网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就是这样一种自由,人们把它当成绝对的自由,不再受约束,发言者基本无需考虑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在网络上言语的使用上有些“肆无忌惮”,直至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2)网络的即时性、扩散性。网络媒体不再受截稿时间和发布时间的限制,每当有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性事件时,网络媒介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和追踪。网络新闻的编辑时间短,凭借现代的数码传播技术,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能够及时地发布信息,拉近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及发生事件的距离。同时,在新闻发布的短时间内,网络上便会迅速形成舆论。网民在BBS论坛、QQ、博客、播客上发帖、跟帖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讨论。人们的各种观点以“雪崩式”的效果,立刻扩散开来。在信息发布的初级阶段,人们容易缺乏理性,在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弄清楚之前,便争论不休,往往误导别人对事情真相的了解,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3)网络的聚焦性、放大性。网络是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信息的承载量是无穷的,没有节制。它包含了各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这也使得信息的内容庞杂,无用的、反动的、封建的信息等充斥着网络。同时为赚足“眼球效应”,网络主题又相对集中,如有关涉“官”、涉“腐”与涉“富”话题,往往比较敏感,点击良比较大,易成为现实危机突发事件的加速器和推动力。 (4)网络的无序性、无界性。网络传播不受疆域的限制,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党派,什么背景,何种信仰的传播者都能够表达思想。事实证明,过去,一个认为有必要限制在一定范围的消息,只要在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刊(播)发,就基本可以做到非常有效,而在当今信息化条件下,各类新闻事件的传播、扩散可谓瞬间万里,且在“一人疾呼、万人参与、百万人关注”的状况下,要使“内紧外松”的宣传策略和公共沟通方式这一传统的手段奏效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更何况,很多网站都在境外,根本无法对其内容进行控制和管理。 2、网络舆情危机与网络主体的特点有关

网络舆情危机的因素

网络舆情危机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负面或突发事件,网络公众对事件或现象中焦点和热点的态度、意见、情绪、观点和信念等的总和。在网络环境中负面舆情事件传播所产生的舆论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并给舆情中的当事人或主体造成非常快速的负面影响扩散。 公众参与事件的讨论主要原因是此事件会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生活环境中的关注热点等,而加以网络媒体的优势和自有性、公平性等特点会使事件很快形成网络舆论的力量。 网络舆情的成因 l 政治政策因素 从政治角度来看,网络媒体早已成为连接政府和民众的重要纽带,能够形成广泛的上传与下达的交流沟通渠道。从政策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非常关注,为能够为公众提供自由而开放的言论环境而不断优化相关政策。

l 社会环境及热点事件 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着某些公众成员之间的矛盾,如贫富差距问题、劳务权益问题、消费者权益问题等,而由此引发的各类焦点事件经过媒体的传播将会吸引广泛公众的关注,因为这些问题或与其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利益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且社会公众群体因为这种关注行为,也很容易从旁观、瞭望的角色,通过便捷的互联网转变为舆论的参与者。 l 网络媒体的影响力 随着国内网民规模的不断提升,据国家网信办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2018年12月国内网民已达近8.3亿,互联网普及率突破59.6%。 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在社会广泛的覆盖与渗透,促使新闻与资讯等各类媒体纷纷加入其中,形成除自有传播平台以外的网络媒介矩阵态势,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交互沟通方式和集中的社会传播模式,逐步又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基础。 l 不良和虚假信息传播 网络中公众可以通过匿名对感兴趣的舆论话题发表主观看法,而网络的隐匿性可能会造成有目的操控信息的发布,使舆论话题向不良的趋势发展。 另一方面各类人群都可以在网络中发布信息,造成虚假信息严重影响和损害了媒体、组织、个人的公信度和声誉度,甚至会造成公众因盲目采信形成随波逐流的“群体极化”现象,这种状况的发展将会给社会舆论造成危害。而如何判断网络中的虚假和不良信息,如虚假新闻、谣言等,现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规范净化网络环境,但同时也需要网络公众能够主动的根据详实多层面、多视角的了解事件,避免妄下定论式的发表个人观点或被有目的的操控,尤其是能够带动他人的意见领袖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制性和尊重事实的公正态度。

对网络舆情危机导控的法律应对几点思考

对网络舆情危机导控的法律应对几点思考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在意识形态领域交锋的主战场上,必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在网络舆情“沉默的螺旋”上升之际提前介入,在“群体极化”形成之前果敢“亮剑”,用法律武器提高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能力,抢占舆论斗争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夺取主导权。 一、健全网络舆情危机导控法律法规体系 庞德曾说:“法是社会控制的最终有效工具。”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平息需要健全的法律机制进行引导和管控,方可化解冲突;因此,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必须将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摆在战略首位。 第一,转变网络舆情应对观念,强化法律导控意识。要理性应对网络舆情,不能采取过激的舆论斗争方式,必须将以往非理性的“封堵”策略转变为有效的法律导控,强化网民对网络舆情认知的法律意识,增强网民舆情观念认同感和舆情危机炒作的法律威慑力,通过法治思维澄清事实真相、疏通舆情危机,回应媒体的猎奇心理和网民的质疑,转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第二,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法律制度,重构法律导控秩序。健全的舆情应对法律体系是有效导控网络舆情危机的制度性屏障。首先,加紧完善网络舆情管控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合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管理法》、《危机应对法》等网络法规,防止网络“失范”,建立权责明晰的网络管理法规体系,加强敏感舆论资讯管制,规范信息发布机制,关注敏感论坛,过滤不良信息,制定新闻发布和管控制度,切实将网络舆情危机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中,更好地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并建立紧急状态下的舆情危机管理机制,依法管理网络,确保网络舆情规范有序。其次,以法律制度提高网络舆情管控的战略地位,成立专门的网络中心,不断加强网络“把关人”制度建设,建立网络队伍培训机制,提高舆情危机应对能力,通过制度性建设将网络舆情危机导控常态化,增强网络虚拟战场的事实存在,为舆论斗争扫清障碍。 第三,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体系。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大国,但我国先进的网络安全产品和关键领域安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主流防火墙技术和杀毒技术大都来自国外,网络安全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网络安全防护方面还很薄弱。为此,我们必须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战略意义的同时,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和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网络空间作战技术和装备的研制攻关,建立享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满足自身需求的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网络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守护网络边疆的实战能力,牢牢掌握网络安全的话语权、主动权和控制力。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应用,有网络战争必然有网络国防。近年来,我国在网络实务中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和举动,组建了“网络蓝军”,并加强了网络作战相关理论和实战应用的研究等。但从侧面看,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相对单一、零散

网络舆论危机与_六种效应_化解

2010年9月中州学刊Sep.,2010第5期(总第179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5 【新闻与传播·图书与情报】 网络舆论危机与“六种效应”化解 赵丹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目前,网络舆论已成为公众认识社会的重要意识参数,也成为大众传播和政府行为重要的意识指示器。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既是引发政府公信力危机的“催化剂”,又是化解危机的“灭火器”。面对突发事件,政府要借助网络准确地向大众传递危机信息,善用“避雷针效应”,避免“蝴蝶效应”,破解“屏蔽效应”,重视“首因效应”,强调“互动效应”,化解“破窗效应”,及时抵御和防止负面舆论和谣言的蛊惑与扩散,以赢得公众对政府采取的危机应对政策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关键词:网络舆论场;网络舆论危机;破窗效应;首因效应;蝴蝶效应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5—0243—04 一、网络舆论形态 目前,网络舆论已成为公众认识社会的重要意识参数,也成为大众传播和政府行为重要的意识指示器。综合学者刘建明①,邓新民②,林凌、赵亚涛③对舆论和网络舆论概念的分析,笔者认为,网络舆论的内涵应包括四个要素:网络主体即网络使用者;公共空间发生的事件,且是极具争议性的事件;网络主体对事件的意见表达和观点;网络作为最大的载体,传播网络主体的观点。 网络舆论是公众对公共事件通过网络进行意见表达而产生的,除了具备传统舆论所具有的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个性特征。一是分散性。网络主体的隐匿性和互联网的开放性使网络舆论的主体更加分散。在尊重个体、彰显个性的互联网时代,人们不用惧怕个人观点不被大众接受,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在各个论坛或社区中寻找意见相近或一致的同盟,以期达到个人意见的充分表达。网络开放的低门槛又使得网络主体更加多元化,为各种意见共存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和平台。因此,较之传统舆论,网络舆论更加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二是隐匿性。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舆论主体具有隐匿性特征。④网络中身份虚拟化,隐匿了个人的身份和角色,使得人人都可以恣意发表言论和表达对事件的看法。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心中所愿(怨),而且网络传播更加迅速、直接,使民意更容易得到传达,从而更迅速地形成社会舆论。三是快捷性。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事件的发生让处在网络平台上的人们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得关于该事件的最新、最全面的信息。特别是web2.0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3G手机等新终端的广泛普及,使互联网极大地延伸到了用户终端,网民能够迅捷地登录、上传、转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播给大众,实现跨时空、跨领域、跨国界的交流。四是交互性。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通道相比,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保罗·萨福(Paul Saffo)等学者由此认为,“同其他人发生联系———进行跨越时空的互 收稿日期:2010—05—26 作者简介:赵丹,女,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342

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与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111781.html, 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与演变 作者:刘晨音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24期 【摘要】当今社会,以微博、微信、播客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时刻,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及速度,不断影响危机传播的力度和深度,使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依托自媒体作为发展演化的重要媒介。本文在阐释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内涵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阐释了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路径,并根据其发展阶段和演变规律提出应对和化解的对策。 【关键词】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对策 近年来各种网络危机事件频发,已有的安全有序的网络公共秩序受到威胁,并且遵循蝴蝶效应影响,极易因为一个小型危机事件的处理不当引发大型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只有对此深刻分析,才能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使政府与媒体能第一时间主导舆论动向,控制舆论发展方向,稳定民心,帮助网络舆论转危为机。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据考证,舆情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中的“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本文选择将舆情界定为“在特定时间内,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所形成的意见、情绪、态度的总和。”因为,网络舆情即“公众在网络空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形成的意见、情绪、态度的总和。” 2015年1月21日,因饰演《爱情公寓》中的“好男人”曾小贤一炮走红并在当红真人秀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吸粉无数的明星陈赫,疑似婚内出轨并与爱情长跑十三年的妻子许婧离婚之事迅速引爆网络,各种舆论势力在陈赫的微博留言下方针锋相对,其中一个微博名称为“软柿子jampasg”的网友在其微博下方留言:“退出跑男这个正能量的节目吧。”随后,陈赫回复:“好,对不起。”这名网友继续回复:“对不起没用。”正是该回复被微博网友迅速顶上热门评论,很快陈赫的微博粉丝开始对该网友进行侮辱、谩骂与人肉搜索,其中侮辱性的评论多达38万条,而后这名网友的家庭住址、家人情况、电话号码及很多私密信息都被公诸于网络,还有部分网友按照其他人曝光的信息找到该网友的家,对该网友当面辱骂。仅仅数日,这件陈赫离婚事件下的插曲便从发酵直至轰动社会,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实际上,这名被人肉搜索的“软柿子jampasg”的真正身份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同样,2016年8月14日凌晨,演员王宝强在个人微博中发表离婚声明,称其妻子马蓉与经纪人宋喆有婚外不正当性关系,所以决定离婚,该声明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引起网友群情激奋,在网络的隐匿性庇护下,数百万网友加入声讨事件中,与马蓉以及经纪人宋喆相关的各种图片、影音资料被曝光,网友的言论一边倒,痛骂马蓉“不守妇道”、“当世之潘金莲”。本为家务事的离婚事件却因网络被放大成为全民狂欢的一场盛宴,其社会影响力、波动力在近些年的网络危机事件中,可谓名列榜首、无出其右。还有“Facebook表情包大战”、“魏则西事件”、“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案”等

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及规律

1. 舆情危机的特点 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突发性、交互性、多元性、偏差性的特点,而网络舆情转变成危机时则产生了危机传播的特点,为理解网络舆情危机的规律,首先需要了解其在传播过程中所特有的表现。 l 传播环境“舆论场” 网络传播环境中新媒体直接影响到舆论场的状态,即因时空环境的变化使刺激因素使公众相交于以往更迅速和广泛的形成共同意见。由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使得公众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能够随时参与到舆论之中,进而加速舆论场的形成并快速将事件发酵到舆情危机的严重程度。 l 传播形态呈混合态势 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如主要通过大众媒介、网络、手机终端,以及人际传播之间的结合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即传播形态呈现出多通道和交互式的混合态势。往往社会组织的公关传播为达成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效果也会采取混合态势的传播策略,而舆情危机却是有目的或公众群体极化导致的高效传播,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也促使传播形态又呈现出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混合态势。 l 传播预测的困难性 社会组织机构需要和各类媒体保持密切的联系,但因网络广泛的应用和众多新媒体的参与,网络舆情危机传播的预测变得非常困难。而多媒体共同传播体系和各类舆论之间相互影响变得非常复杂,即便是相关主管部门在如此复杂和难以预测的网络舆情环境中也无法做到对所有舆论的危机预测,进而采取退而求其次的方式。 2. 舆情危机的规律与共性 网络舆情危机的规律主要源于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危机的传播和扩散过程中传播学的理论有着显著的作用。 舆情传播规律 l 沉默螺旋 对于有争议的“议题”网络中存在的发布者和参与讨论者在事件发生后,通过各种媒介迅速发表主观观点和对事件的描述,进而促使其更容易成为事件舆论的主导

(完整版)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东岗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网上舆论危机,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成学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将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的预防工作。 3.协同一致原则。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处置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和保障 1.东岗小学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魏宏舜 副组长:蔡继英谢延平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年级组长团队负责人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

办的事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学校信息处及其他处室对本校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学校处室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快速、畅通原则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校长。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召开碰头会,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及时内将事情原由、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等组织成汇报材料,并做到30分钟内口头汇报和90分钟内书面汇报。如有必要,需将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需按以下不同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学校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当日回复处理意见并告知回复处理结果具体时日。 2、属对学校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及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在互联网络时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公权力机构,必然会时常受到社会公众的全面关注。网络舆论是检察机关遭受信任危机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各种不同的看法尤其是负面观点可能使其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受到严重削弱。在网络传播危机越来越频繁的当今社会,减少危机发生,降低危机损失,提高应对效率,必须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具体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话与沟通 (一)坦诚倾听各方意见。不仅包括面对面地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还包括从网络上收集、查阅危机的相关信息,回答网友的质问,倾听全方位的社情民意。应对危机的领导能够坦诚倾听,是给对方以尊重和尊严、表现诚意的最好方式。 (二)全面告知事实真相。在危机爆发后第一时间说明真相,包括三件事:一是我们知道了什么;二是我们什么时候知道的;三是我们对此做了哪些补救。告知真相时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检察机关应尽量表明自身愿意坦陈事实、快速处理、及时整改、挽回影响的诚意。 (三)积极有效进行承诺。在事件发生后,基本应对是对事情不含糊,严查不护短,支持上级检察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同时,处理危机应当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根据事件发展及时发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承诺,与媒体和社会保持良好互动。 二、疏通与引导 在切实做好日常沟通工作的基础上,可让值得信赖的专家学者发表看法,通过他们解释法律关于检察机关履行法定职能的规定,如有不妥当之处也诚恳地请他们进行分析,消除争议,减轻网络传播危机对司法权威的冲击。而对于一般的事件则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务监督员等听取汇报,让他们侧面了解事件的真相并转达给社会公众。

三、总结与重建 危机的的传播必然给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工作、心理、生活都带来巨大的影响,造成一定的损害, 也会使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产生怀疑。即便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应对措施,但在一段时期内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形象也不可能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因此,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危机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利益相对人或民众进行补偿,对引发网络危机的问题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整改,对有过错的检察人员要公开处理结果,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追究。同时,也要发挥检察机关整体的组织功能,加强宣传工作,大力弘扬和表彰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先进事迹,恢复民众对司法的信心,提升检察机关的形象,将危机造成的毁损度降到最低。

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趋势。但由于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事前缺乏监控防范,事后缺乏有效引导,以致原本很小的一件事不断被放大,甚至被以讹传讹,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正确处置网上舆情危机,正成为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网络舆情危机及其主要特点 随着网络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地方政府只有积极促进以网络舆情为代表的民意得到充分表达,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形象的提升。网络舆情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但并不是所有的议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议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发表意见的网民达到适当的比例,才能构成网络舆情。而本文所提出的“网络舆情危机”,也是就地方政府而

言:正面的网络舆情可以发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地方政府管理的效应;负面的网络舆情则会妨害地方政府管理,甚至危害这个地区的稳定发展以及人心所向。网络舆情危机,就是指这种负面的危害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 通过对近年网络上热议的网络事件分析,可以发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1、紧扣社会民生问题,以负面新闻为主。目前各地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大都与社会民生问题紧密相连。从医疗改革、户籍改革到高考,都是普通民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其次这些舆情危机事件以负面社会新闻为主,比如杭州“飙车案”、“躲猫猫”事件、河南农民工“开胸验肺”等等。 2、网民普遍“同情弱势群体,否定强势群体”。“嫌富爱贫”的“弱者思维”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同情弱势群体,否定强势群体”是很大一部分网民对于新闻事件的惯有态度。这种“弱者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也给地方政府的应对和处理带来了难度。 3、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实质还是网络传播活动,都带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4、暗含不确定负面性因素。由于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差异,各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都不会遵循固定的模式,发展过程中都会暗含着各种不确定的负面因素。

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开展情况

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开展情况 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事件,其发源地基本在基层,随着组织工作透明度、公开度的提高,一些涉及组织工作特别是反映干部工作、干部问题的新闻及评论经常成为网上的舆论焦点。如何及时、有效、稳妥地应对好网络舆情,成为新时期组织部门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是突发性。由于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简单直接且身份隐蔽,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呼唤声援,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力量,以期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因此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没有征兆。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二是破坏性。组织部门网络舆情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大众与组织部门在观点甚至行动上的剧烈冲突。 三是紧迫性。组织部门必须对即将或者已经发生的舆情危机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防止事态的扩大,减少损失。 健全机制,积极应对。成立了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由部领导、办公室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组工网络舆情防范与处置领导小组,加强与宣传、公安部门网络管理科室和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交流,以形成工作合力。负责对本地网络舆情

涉及到组织工作的内容进行监测跟踪,并不定时地在互联网上查找涉及本地干部工作有关情况的话题。对涉及的组织工作舆情,工作人员认真进行梳理,按照所反映的内容和所涉及的干部,分门别类予以储存备案,特别对重要情况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制定预案,把握动态。利用地方党建网、政府网等平台,加强对组织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的宣传,及时发布不涉及保密范围的干部政策法规以及干部工作信息动态,提高透明度,减少神秘感。对针对干部个人的帖子,特别是对领导干部工作有疑惑、有情绪的帖子,工作人员及时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建议相关人员进行跟帖说明,防止事态恶化。最后,及时删帖,杜绝炒作。对于一些虚构捏造、夸大其辞、极端偏激的帖子,则通过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屏蔽或删除,避免恶意炒作,形成不良舆论。 典型宣传,加强示范。加强警示宣传,认真整理收集近年来本地和其他地区干部工作网络舆情的热点事件,汇编成册,作为全区领导干部的警示教材,要求他们以此为鉴,规范自身行为,改进工作作风。其次,快速建立起向上级组织部门申报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掌握权威信息发布的主导权,争取媒体支持,主要采用舆论引导的方式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案与处置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案与处置 近年来,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不及时、不规范、不正确而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事件的公正处置和善后,给单位、社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为切实增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应对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减少和消除舆情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巩固提升政府公信力,营造良好、积极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各类市场主体、政府机关都应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 一、预案建立范围和响应原则 一般预案适用于规范、指导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已经或者知晓即将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传播,可能引起公众普遍关注,进而损害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形象或影响社会稳定且涉及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如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都应建立专项舆情应对预案。 响应原则是舆情应对要坚持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协作配合、讲求方法的原则,迅速掌握动态,及时准确反应,保障公众安全,适度公开透明,尽力控制风险。 二、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置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并设副组长1-2名,由分管对外宣传和重点领域的分管领导担任。同时领导小组下设舆情应急处置办公室,成员由业务部门、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等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总体负责舆情危机处置工作;查清事件真相,确定事件性质;决定舆情危机处置各项具体措施;对事件处置进行评估、总结,提出对事件当事人的处理意见。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牵头组织收集、汇总舆情信息并进行研判、分析和评估,及时向领导、相关部门、上级机关通报网上舆情;加强与当地宣传部门和相关媒体的联络,分析舆情信息发展的趋势,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供处置建议;与新闻媒体沟通,如有媒体采访,由办公室统一协调,业务部门工作积极配合、协助;审核并统一发布以单位名义发布的调查信息;根据需要通报网上评论引导信息,组织和协调针对性网上评论工作;组织开展舆情应对业务培训。对舆情危机及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展开相关调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初步结论,对涉及舆情危机处置提供法律支持。 其他相关部门职责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能的舆情,快速开展调查(督查),做好源头化解工作;提出处置建议和发布的答复内容,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根据需要及时研究并提出引导口径,组织开展网上评论。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分析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分析 市委政法委曲建平应培国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监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巨大社会舆论力量,使政府决策和管理运作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和特点、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认识并加以正确引导策略,或许将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一、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原因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不同于传统媒介,网络舆论的控制性比较低,在扩大人们话语权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为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网络舆情危机呢? 1、网络舆情危机与网络本身的特点有关 (1)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在网络传播中,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同时也不再受传统媒体的时间限制。网络信息发布的门槛低,信息传播方式的灵活,使得人们不但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这个广阔的平台上,人们有了展示想法的机会,能够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也能够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上网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就是这样一种自由,人们把它当成绝对的自由,不再受约束,发言者基本无需考虑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在网络上言语的使用上有些“肆无忌惮”,直至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2)网络的即时性、扩散性。网络媒体不再受截稿时间和发布时间的限制,每当有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性事件时,网络媒介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和追踪。网络新闻的编辑时间短,凭借现代的数码传播技术,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能够及时地发布信息,拉近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及发生事件的距离。同时,在新闻发布的短时间内,网络上便会迅速形成舆论。网民在BBS论坛、QQ、博客、播客上发帖、跟帖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讨论。人们的各种观点以“雪崩式”的效果,立刻扩散开来。在信息发布的初级阶段,人们容易缺乏理性,在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弄清楚之前,便争论不休,往往误导别人对事情真相的了解,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3)网络的聚焦性、放大性。网络是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信息的承载量是无穷的,没有节制。它包含了各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这也使得信息的内容庞杂,无用的、反动的、封建的信息等充斥着网络。同时为赚足“眼球效应”,网络主题又相对集中,如有关涉“官”、涉“腐”与涉“富”话题,往往比较敏感,点击良比较大,易成为现实危机突发事件的加速器和推动力。 (4)网络的无序性、无界性。网络传播不受疆域的限制,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党派,什么背景,何种信仰的传播者都能够表达思想。事实证明,过去,一个认为有必要限制在一定范围的消息,只要在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刊(播)发,就基本可以做到非常有效,而在当今信息化条件下,各类新闻事件的传播、扩散可谓瞬间万里,且在“一人疾呼、万人参与、百万人关注”的状况下,要使“内紧外松”的宣传策略和公共沟通方式这一传统的手段奏效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更何况,很多网站都在境外,根本无法对其内容进行控制和管理。 2、网络舆情危机与网络主体的特点有关 (1)网络传播主体多元性。网民散处各地,一旦把自己看到的事件、拍到的图片传到网上,他就成为一个传播者了。当前,各网站的BBS、博客非常火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中国有1.81亿博客,近4亿手机用户,每一个博客和每一位手机用户理论上都是一位“记者”。再加上以知识界精英自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