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建模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建模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建模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

本文介绍桥梁博士进行箱梁横梁计算。红色字体内容为本文的操作步骤,黑体字为相应的一些说明和解释。

横梁为一个30+30m两跨预应力箱梁边墩(8号墩)上的边横梁。8号墩上预应力箱梁高2m,箱顶宽约46.1m,箱底宽36.5m。计算时横梁外形近似取为墩顶箱梁外形。横梁厚为150cm,为预应力横梁。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12Фs15.2,4束一股,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取为1357.8MPa,其它参数可参见PDF版的CAD图。

一、新建项目组——创建项目——将项目名称命名为8号墩边横梁

二、输入总体信息:

计算类别:全桥结构安全验算,其它取为默认项

三、从CAD导入计算模型

1)在桥博的白色界面区域右键——输入单元信息

2)在桥博的白色界面区域右键——从AUTOCAD导入模型

事先应准备好模型图,本例中为“8号墩边横梁.dxf”,注意最好使单元1的起点位于CAD中的原点,这样导入模型后,桥博中模型的的单元1的左节点(节点1也将位于桥博系统中的坐标原点)。

从CAD导入计算模型的相关注意事项参见桥博帮助文件(V3使用手册,以下简称V3)的14.2节。这里稍微再做些解释:

1)长度单位:桥博中的单位采用的米,桥博认为dxf中的单位采用mm,1m=1000mm,也就是说如果要在桥博中建立一个1m长的单元,那么再CAD中的线长度应为1000mm。

2)图层:V3中有一个例子,其中存储单元的图层命名为0,但是并不意味着单元只能放在0图层里。理论上讲,导入模型时,“dim”和“sub”图层是有特定用途的,除了这两个图层,你可以任意建立其它的图层用来放置单元。而且单元也并不要求只能放于一个图层中,你可以放于两个或者多个图层中,但是一次只能导入一个图层中的单元。

3)单元节点文字:如果需要指定划分节点的单元节点号,可以在“dim”图层中输入文字进行说明,注意文字与节点文字的最小距离(在桥博中“从CAD导入模型”工作界面上指定)。因为本例中横梁模型较简单,故是在模型图中并未指定节点号,而是采用桥博导入后默认的节点单元号。

三、输入截面

1)在输入单元信息界面,先转到单元1。在截面描述中选择“左截面”——在弹出的“截面特性描述”界面中选择“图形输入”——实心矩形——B=1500,H=2000——确定

2)回到“截面特性描述”界面后——存入文件——存为“1.sec”——确定回到主界面

3)在“输入单元信息”界面——快速编辑器下选择“截面”,弹出“截面组修改”对话框——编辑单元号中填入“1-45”,勾选“修改截面几何信息”、“主截面”“单元左截面”、“单元右截面”——在编辑量设置中点“模板截面”按钮,将进入1)中的“截面特性描述”对话框

4) 在“截面特性描述”对话框选择“读入文件”——读入2)中存入的1.sec 文件。至此,所有单元的左右截面均设置为H=2m、B=1.5m的截面。

5)根据横梁实际外形修改两端的单元外形。

本例中并未考虑普通钢筋的抗弯作用。

四、输入钢束

1)在桥博的白色界面区域右键——从AUTOCAD导入钢束,弹出“从CAD 导入钢束”

钢束模型也在“8号墩边横梁.dxf”文件中,这样便可以很方便地在CAD中调好钢束线型,使之可以有效避开箱梁中纵向预应力。

{时间管理}犀牛入门基础教程让您在短时间内熟悉犀牛软件

(时间管理)犀牛入门基础教程让您在短时间内熟悉犀 牛软件

犀牛建模入门 Ⅰ 犀牛建模入门

2010寒假Rhinoceros课程全记录 Ⅰ

犀牛建模入门 Ⅰ 目录 Ⅴ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我的建模观 2 1.1 为什么选犀牛 3 1.2 3D 软件分类 5 1.3 P olygon 与Nurbs 6 第二章 Rhino 界面和基础操作 9 2.1 界面构成 9 2.2 如何使用工具面板 11 2.3 自定义工具集 13 2.4 Rhino 视窗 14 2.4.1视窗基本操作 14 2.4.2在底部显示视图标签 15 2.4.3视窗显示模式 16 2.4.4 工作平面 18 2.5 观看物体 20 2.6 物体基本操作 20 2.6.1选择物体 20 2.6.2 建模辅助设置 22 第三章 绘制2D 物体 24 3.1 Rhino 中的对象介绍 24 3.1.1 点物体 24 3.1.2 线物体 25

3.1.3 面物体26 3.1.4 网格28 3.2 点物体的绘制29 3.3 曲线绘制31 3.3.1 Rhino直线绘制31 3.3.2 Rhino曲线绘制35 3.3.3 其他封闭几何体37

目录 Ⅴ 目录 Ⅴ 第四章 2D 编辑和NURBS 深入理解 41 4.1 曲线编辑 41 4.2 对nurbs 曲线的深入理解 52 4.2.1 何谓nurbs ? 52 4.2.2“有理”和“无理” 52 4.2.3“ 均匀”和“非均匀” 60 4.2.4 曲线的“阶” 63 第五章 曲面构建 65 5.1 构建曲面 65 5.1.1 创建方形平面 68 5.1.2 绘制简单曲面 69 5.1.3 拉伸曲面 72 5.1.4 放样 75 5.1.5 扫琼 80 5.1.6 旋转命令 83 5.1.7边界曲面、闭合线曲面、镶面的区别 84 第六章 曲面编辑 87 6.1 点的编辑 87 6.2 分割和修剪 94 6.2.1 曲线作为分割边界 94 6.2.2 曲面作为分割边界 95 6.2.3 还原分割和修剪 97 6.3 链接曲面 97 6.4 延伸曲面 97 6.5 曲面倒角 99 6.6 偏移工具 101 6.7 混接曲面 102

桥梁博士V4工程案例教程分离式钢混组合梁建模教程文档

桥梁博士V4案例教程 分离式钢混组合梁建模解决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 1 - 1.1.主要材料 ............................................................................................................. - 2 - 1.2.施工步骤 ............................................................................................................. - 2 - 2.总体信息........................................................................................................................ - 3 - 2.1.基本信息 ............................................................................................................. - 3 - 3.结构建模........................................................................................................................ - 4 - 3.1.创建截面 ............................................................................................................. - 4 - 3.2.创建梁 ................................................................................................................ - 11 - 4.钢筋设计...................................................................................................................... - 13 - 5.加劲设计...................................................................................................................... - 15 - 6.施工分析...................................................................................................................... - 17 - 6.1.安装槽型钢梁 ................................................................................................... - 17 - 6.2.浇筑正弯矩区桥面板 ....................................................................................... - 18 - 6.3.正弯矩区结合 ................................................................................................... - 18 - 6.4.浇筑负弯矩区桥面板 ....................................................................................... - 19 - 6.5.负弯矩区结合 ................................................................................................... - 19 - 6.6.桥面铺装 ........................................................................................................... - 20 - 6.7.收缩徐变 ........................................................................................................... - 21 - 6.8.施工汇总 ........................................................................................................... - 21 - 7.运营分析...................................................................................................................... - 21 - 7.1.整体升降温 ....................................................................................................... - 21 - 7.2.线性荷载 ........................................................................................................... - 22 - 7.3.强迫位移 ........................................................................................................... - 22 - 7.4.梯度温度 ........................................................................................................... - 22 - 7.5.纵向加载 ........................................................................................................... - 23 - 8.结果查询...................................................................................................................... - 23 - 9.生成计算书.................................................................................................................. - 24 - - 1 -

桥梁博士连续梁桥设计建模步骤与桥博建模技巧知识分享

一、桥梁博士连续梁建模步骤 一、Dr.Bridge系统概述 Dr.Bridge系统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该系统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连续拱、桁架梁、斜拉桥等多种桥梁形式的设计与计算分析,不仅能用于直线桥梁的计算,同时还能进行斜、弯和异型桥梁的计算,以及基础、截面、横向系数等的计算。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程序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对于提高桥梁设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利用本系统进行设计计算一般需要经过:离散结构划分单元,施工分析,荷载分析,建立工程项目,输入总体信息、单元信息、钢束信息、施工阶段信息、使用阶段信息以及输入优化阶段信息(索结构),进行项目计算,输出计算结果等几个步骤。 二、离散结构与划分单元 1、在进行结构计算之前,首先要根据桥梁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案,划分单元并对单元和节点编号,对于单元的划分一般遵从以下原则: (1)对于所关心截面设定单元分界线,即编制节点号; (2)构件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变截面的起点和终点编制节点号; (3)不同构件的交点或同一构件的折点处编制节点号; (4)施工分界线设定单元分界线,即编制节点号;

(5)当施工分界线的两侧位移不同时,应设置两个不同的节点,利用主从约束关系考虑该节点处的连接方式; (6)边界或支承处应设置节点; (7)不同号单元的同号节点的坐标可以不同,节点不重合系统形成刚臂; (8)对桥面单元的划分不宜太长或太短,应根据施工荷载的设定并考虑活载的计算精度统筹兼顾。因为活载的计算是根据桥面单元的划分,记录桥面节点处位移影响线,进而得到各单元的内力影响线经动态规划加载计算其最值效应。对于索单元一根索应只设置一个单元。 2、本例为3x30m的三跨连续梁,截面在支座处加大以抵抗较大建立,同时利于端部锚固区的受力,所以该变截面点处取为单元节点,端点也应取为节点,每跨跨中是取为节点,其余节点是根据计算的精度要求定取。 本例共33个节点,划分为32个单元,离散图如下所示: 三、模型的建立 1、项目的建立

犀牛建模入门教程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我的建模观2 为什么选犀牛3 软件分类5 与Nurbs6 第二章Rhino界面和基础操作9 界面构成9 如何使用工具面板11 自定义工具集13 视窗14 视窗基本操作14 在底部显示视图标签15 视窗显示模式16 工作平面18 观看物体20 物体基本操作20 选择物体20 建模辅助设置22 第三章第三章绘制2D物体24 中的对象介绍24 点物体线物体25 面物体26 网格28 点物体的绘制29 曲线绘制31 直线绘制31 曲线绘制35 其他封闭几何体37 第四章2D编辑和NURBS深入理解41 曲线编辑41 曲线的分割和修剪41 编辑曲线上的点46 曲线编辑工具48 对nurbs曲线的深入理解52 何谓nurbs?52 有理”和“无理”52 均匀”和“非均匀”60 曲线的“阶”63 第五章曲面构建65 构建曲面65 创建方形平面68 绘制简单曲面69

放样75 扫琼80 旋转命令83 边界曲面、闭合线曲面、镶面的区别84 第六章曲面编辑87 点的编辑87 分割和修剪94 曲线作为分割边界94 曲面作为分割边界95 还原分割和修剪97 链接曲面97 延伸曲面97 曲面倒角99 偏移工具101 混接曲面102 合并曲面105 衔接曲面106 几何学上的G0、G1和G2连续109 第七章Rhino实体和网格112 基本几何体创建112 实体工具118 布尔运算118 抽面工具122 实体倒角123 对象124 第八章高级工具集129 从物件建立曲线129 曲线投影到曲面130 从曲面提取边界线133 从曲面提取轮廓线133 从曲面提取UV线133 生成相交线133 生成等分线134 生成剖面线135 物件变动工具136 处理物件空间位置的工具136 特殊位置工具143 套用UV、沿曲面流动、沿曲线流动143 定位至曲面151 定位曲线至曲面边缘和定位垂直曲线152 特殊变形工具154 曲面理解158 第九章Rhino辅助工具162

桥梁博士常见问题整理

0、桥博内裂缝输出单位为mm,内力输出单位为KN,弯矩输出单位KN*m,应力输出单位Mpa 1、从CAD中往桥博里面导入截面或者模型时,CAD里面的坐标系必须是大地坐标系。 2、桥博里面整体坐标系是向上为正,所以我们在输荷载的时候如果于整体坐标系相反就要输入负值。 3、从CAD往桥博里导截面时,将截面放入同一图层里面,不同区域用不同颜色区分之。 4、桥博使用阶段单项活载反力未计入冲击系数。 5、桥博使用阶段活载反力已计入1.2的剪力系数。 6、计算横向力分布系数时桥面中线距首梁距离:对于杠杆法和刚性横梁法为桥面的中线到首梁的梁位线处的距离;对于刚接板梁法则为桥面中线到首梁左侧悬臂板外端的距离,用于确定各种活载在影响线上移动的位置。 7、当构件为混凝土构件时,自重系数输入1.04. 8、桥博里通过截面修改来修改截面钢筋时,需将“添加普通钢筋”勾选去掉,在截面里输入需要替换的钢筋就可以把钢筋替换掉。 9、在施工阶段输入施工荷载后,可以通过查看菜单中的“显示内容设定”将显示永久荷载勾选上,这样就可以看看输入的荷载位置、方向是否正确。 10、桥博提供自定义截面,但是当使用自定义截面后,显示和计算都很慢,需要耐心。 11、桥博提供材料库定义,建议大家定义前先做一下统一,否则模型拷贝到其他电脑上时材料不认到那时就头疼了。 12、有效宽度输入是比较繁琐的事情,大家可以用脚本数据文件,事先在excel中把有效宽度计算好,用Ultraedit列选模式往里面粘贴,很方便!! 14、当采用直线编辑器中的抛物线建立模型时,需要3个控制截面,第一个控制截面无所谓,第二个控制截面向后抛,第三个控制截面向前抛,桥博里面默认的是二次抛物线!! 15、当采用直线编辑器建立模型时,控制截面要求点数必须一致,否则告诉你截面不一致。 16、修改斜拉索面积时用斜拉索单元编辑器,在拉锁面积里需要输入拉索个数*单根拉索的面积。 17、挂篮操作的基本原理: 挂篮的基本操作为:安装挂篮(挂篮参与结构受力同时计入自重效应)、挂篮加载(浇筑混凝土)、转移锚固(挂篮退出结构受力、释放挂篮内力及转移拉索索力)和拆除挂篮(消除其自重效应)。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 前支点挂篮:(一般用于斜拉桥悬臂施工) )如果挂篮被拆除,则挂篮单元退出工作,消除其自重效应。 )如果挂篮转移锚固,则挂篮单元退出工作,释放挂篮内力,并将拉索索力转到主梁上。)如果安装挂篮,则将挂篮单元置为工作单元并与主梁联结,计算挂篮自重产生的结构效应。 )如果挂篮上有加载,则计算加载量值,并计算其结构效应。(挂篮加载时,挂篮必须为工作状态); 一般施工过程:安装空挂篮、调索、浇筑部分砼、调索、浇筑全部混凝土、调索、拉索锚固转移、移动挂篮,其中移动挂篮过程采用在同一阶段拆除和安装挂篮来模拟。 ) 后支点挂篮:(一般用于无索结构的悬臂施工,如连续梁、T构等) )如果挂篮被拆除,则挂篮单元退出工作,消除其自重效应。 )如果挂篮转移锚固,则挂篮单元退出工作,释放挂篮内力。 )如果安装挂篮,则将挂篮单元置为工作单元并与主梁联结,计算挂篮自重产生的结构效应。

桥梁博士建模小箱梁的步骤及注意事项(L=30m B=33.5m中跨中梁计算)

桥梁博士建模小箱梁的步骤及注意事项(L=30m B=33.5m中跨中梁计算) 桥梁博士是进行桥梁设计计算常用的软件,现将桥梁博士建立小箱梁模型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作一个总结,请各位高手及同行多多指教,另外用桥博cad互交的方式建立模型是最快捷的方法,以下为建模步骤及要点: 1.首先根据一般构造划分单元,划分的原则是截面突变的地方以及重点验算的地方都要进行划分,单元的主体为白线,定义为0层,用来划分单元的线的颜色为绿线,定义为dim层,建立好模型后,把单元主体的起点移到0,0点(这一点是为了以后导入钢束简单而做的铺垫,很关键的)。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cad图形必须是按1:1比例绘制的,即单位是mm。 2.根据截面变化绘制截面,截面的尺寸也必须是1:1,即单位是mm,然后点击“从cad中 导入截面”,弹出如图对话框:,根据单元编号和对应的 截面填写表格,可以利用EXCEl进行填写,填写后的表格如图:然后复制到桥梁博士里。 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绘制的截面图层名称必须与导入桥博里的图层名称一致,建议第一个截面图层为1,然后依次为2.,3,4.。。。等。导入桥博后第一个单元的左上角为0,0点。 3.导入钢束,cad中的钢束的图层要与导入桥博的钢束图层一致,本桥30米小箱梁计算取中跨中梁,不计墩顶负弯矩钢束的影响,即不导入负弯矩钢束。至此桥博模型建立完毕。 建模应注意的事项: 1.自重系数统一为:1.04,预应力混凝土自重一般为26KN/m3,桥博默认的为25KN/m3,26/25=1.04 2.第一阶段把横隔梁的重量考虑为永久荷载。要加载在预制阶段,横隔梁的一部分是和箱梁一起浇注成型的。 3.一般我们按照预制梁长建立模型,约束会在第二个节点和倒数第二个节点的位置。 4.如果单独给了一个湿接缝的阶段,那么这个湿接缝的恒载就要计到这个阶段中。 5.计入负荷载效应中:温度1,温度2,支座摩阻力。不需要勾选:温度的1和温度2是指非线性温度,既然已经定义了,就不需要重复了。

桥梁博士操作-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 桥梁博士第二次上机作业 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组长: 学院: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组员: 完成日期:

桥梁博士第二次上机作业 一、作业组成 二、作业合作完成情况 本次作业由3组组员共同完成,任务分配情况如下: 张元松完成实例一(“杠杆法”求横向分布系数),并对计算过程进行截图。 郑 宇完成实例二(“刚性横梁法”求横向分布系数),并对计算过程进行截图。 计时雨完成实例三(“刚接板梁法”求横向分布系数),并对计算过程进行截图。 孙 皓完成实例四(实例四、“铰接板梁法”求横向分布系数),对计算过程进行截图,并进行本次实验报告的撰写任务。 三、上机作业内容 1、任务分析与截面特性计算 本次作业结合老师所给的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桥的设计图进行,首先对图纸进行分 第二次作业组成 实例一、“杠杆法”求横向分布系数 实例三、“刚接板梁法”求横向分布系数 实例二、“刚性横梁法”求横向分布系数 实例四、“铰接板梁法”求横向分布系数

析,确定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所对应的各个截面;然后求出所用到截面的界面特性(抗弯惯性矩和抗扭惯性矩);最后用“桥梁博士”的横向分布计算功能求出各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为接下来的简支T 梁的配筋计算和结构安全性验算做好准备。 (1)通过CAD绘图的方式求出截面特性 用CAD绘制出桥梁设计图中的跨中截面与支点截面如图1所示。对两个截面分布使用“reg”命令→“massprop”命令,求出两个截面的截面特性如图2所示。 图1 CAD绘制的桥梁单元截面 (a) CAD算出的跨中截面特性 (b) CAD算出的支点截面特性 图2 CAD计算出的桥梁截面特性 (2)通过“桥梁博士”计算出截面图形进行验算 步骤一:打开桥博,点击“新建”出现对话框,如图3所示。点击“桥梁博士截面设计文件”,出现图4界面。

桥梁博士操作实例

桥梁博士操作实例 上机时间: 组长: 学院: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组员: 完成日期:

桥梁博士第一次上机作业 一、作业组成 二、作业合作完成情况 本次作业由3组组员共同完成,任务分配情况如下: 张元松完成实例一(用快速编辑器编辑5跨连续梁),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郑宇完成实例二(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建模),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计时雨完成实例三(拱肋的建立过程),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孙皓完成实例四(预应力T梁建模及钢束的输入)及实例五(从CAD导入截面及模型),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并进行本次实验报告的撰写任务。 三、上机作业内容 1、用快速编辑器编辑5跨连续梁 (1) 模型参数:5跨连续梁,5跨跨径从左到右依次为20m、30m、40m、30m、20m,都呈抛物线变化,

(2) 具体操作: 步骤一:点击“文件”,“新建项目组”并“创建项目”,在输入单元特性信息对话框中,点击“快速编译器”的“直线”编译按钮,出现“直线单元组编辑”对话框。 步骤二:在“直线单元组编辑”对话框中,将“编辑内容”的复选框的4个复选按钮都勾上,编辑单元号:1-140,左节点号:1-140,右节点号:2-101,分段长度:100*1,起点x=0 y=0,终点x=1,y=0,如图1所示。 图1 输入单元节点信息 步骤三:添加控制截面。 A、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这一栏,依次添加0、10、20、35、50、70、90、105、120、130、140。 B、选定控制截面0米处,点击“截面特征”→“图形输入”,选择“铅直腹板单箱双室”,输入截面尺寸,如图2所示。然后点击“确定”,选择“中交新混凝土:C40混凝土”,点击“存入文件”,将文件保存为“0m截面.sec”。(注意:在输完截面类型和尺寸后回到主菜单后一定要点击一下“修改”这个按钮) 图2 输入“0截面”截面尺寸

桥梁博士-桥梁建模-数据输出讲解

第1章直线桥梁设计计算输出 本章介绍如何进行直线桥梁设计计算结果的输出。数据输出包括文字、表格和图形,数据信息需等待数据计算结果生成后才可输出,例如,如果需要输出第5施工阶段的结构永久荷载效应,则需要等待系统第5施工阶段计算结束后才可以输出。 桥梁结构设计分析计算内容繁多,数据庞大,系统对数据结果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详尽的输出,所有输出都可以按照用户的索引要求进行。同时文字输出和图形输出相结合,做到图文并茂。所许需要查看的内容以下将按照索引方式分类介绍。 单元的内力效应为局部坐标系效应值,位移为总体坐标系效应值,但如果桥面单元截面为竖直截面(总体信息输入时设定),则桥面单元的内力效应为总体坐标系效应值。各内力的方向和单位约定参见2.4节。 1.1 总体信息输出 1.打开界面:使用数据菜单下的输出总体信息命令,打开如下图所示的输出窗口。 图1-1总体信息输出窗口图1-2总体信息输出窗口-单元特征 图1-3总体信息输出窗口-单元数量

2.输出方法:总体信息输出主要是结构的一般信息汇总,可使用右键菜单 切换不同内容的输出,也可在查看菜单中使用显示内容设定,通过制表检索号来控制绘制表格的单元号,支持打印。 3.输出内容:内容包括结构的最大单元号、节点号、钢束号、施工阶段号,结构耗用 材料合计汇总,单元的基本特征列表(左右节点号、左右节点坐标、单元类型、安装与拆除阶段),单元的数量列表(左右梁高、面积、单位重和单元重量,单元的重量信息已经计入单元自重的提高系数)。 1.2 单元信息输出 1.打开界面:使用数据菜单下的输出单元信息命令,打开如下图所示的输出窗口。 图1-4单元的几何外形输出图1-5单元的总内力和位移输出 图1-6单元的施工阶段应力输出图1-7单元的施工阶段应力验算输出

犀牛入门基础教程-让您在短时间内熟悉犀牛软件讲解

Ⅱ代序

犀牛建模入门 Ⅰ 目录 Ⅴ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我的建模观 2 1.1 为什么选犀牛 3 1.2 3D 软件分类 5 1.3 Polygon 与Nurbs 6 第二章 Rhino 界面和基础操作 9 2.1 界面构成 9 2.2 如何使用工具面板 11 2.3 自定义工具集 13 2.4 Rhino 视窗 14 2.4.1视窗基本操作 14 2.4.2在底部显示视图标签 15 2.4.3视窗显示模式 16 2.4.4 工作平面 18 2.5 观看物体 20 2.6 物体基本操作 20 2.6.1选择物体 20 2.6.2 建模辅助设置 22 第三章 绘制2D 物体 24 3.1 Rhino 中的对象介绍 24 3.1.1 点物体 24 3.1.2 线物体 25 3.1.3 面物体 26 3.1.4 网格 28 3.2 点物体的绘制 29 3.3 曲线绘制 31 3.3.1 Rhino 直线绘制 31 3.3.2 Rhino 曲线绘制 35 3.3.3 其他封闭几何体 37

Ⅳ目录 Ⅵ 目录 4.1.1曲线的分割和修剪41 4.1.2编辑曲线上的点46 4.1.3曲线编辑工具48 第四章2D编辑和NURBS深入理解41 4.1 曲线编辑41 4.2 对nurbs曲线的深入理解52 4.2.1 何谓nurbs?52 4.2.2“有理”和“无理”52 4.2.3“均匀”和“非均匀”60 4.2.4 曲线的“阶”63第五章曲面构建65 5.1 构建曲面65 5.1.1 创建方形平面68 5.1.2 绘制简单曲面69 5.1.3 拉伸曲面72 5.1.4 放样75 5.1.5 扫琼80 5.1.6 旋转命令83 5.1.7边界曲面、闭合线曲面、镶面的区别84第六章曲面编辑87 6.1 点的编辑87 6.2 分割和修剪94 6.2.1 曲线作为分割边界94 6.2.2 曲面作为分割边界95 6.2.3 还原分割和修剪97 6.3 链接曲面97 6.4 延伸曲面97 6.5 曲面倒角99 6.6 偏移工具101 6.7 混接曲面102 6.8 合并曲面105 6.9 衔接曲面106 6.10几何学上的G0、G1和G2连续109第七章Rhino实体和网格112 7.1 基本几何体创建112 7.2 实体工具118 7.2.1 布尔运算118 7.2.2 抽面工具122 7.2.3 实体倒角123 7.3 MESH对象124

桥梁博士斜拉桥建模实例

桥梁博士斜拉桥建模实例 我们拟定建立以下模型,见下图: 参数说明:桥面长度L1=100M,分100个桥面单元,每单元长度1M,桥塔长度L2=50M,分50个竖直单元,每单元长度1M,拉索单元共48个单元,左右对称,拉索桥面锚固端间隔为2 M,桥塔锚固端间隔为1M。 下面介绍具体建立模型的步骤:

步骤一,建立桥面单元。用快速编译器编辑1-100个桥面单元(具体过程略),参见下图: (注:在实际操作中桥面的截面形状可以自己拟定) 步骤二:建立桥塔单元。用快速编译器编辑101-150个桥塔单元(具体过程略),参见下图:

(注:在实际操作中桥面的截面形状可以自己拟定,在分段方向的单选框内,一定要选择“竖直”,起点x=49,y=-20,终点x=49,y=30是定义桥塔的位置,这里我把它设在桥面中部,桥面下20米处,因为我做的桥塔截面为2m×2m的空心矩形,所以此处起点和终点x填49,请读者自己理解) 步骤三:拉索的建立。 A、先编辑桥塔左边部分24跟拉索单元。 点击快速编译器的“拉索”按钮,在拉索对话框内的编辑内容复选框选择编辑节点号勾上,编辑单元号:151-174,左节点号:1-48/2;右节点号:152-129;(注意:左节点1-48/2代表拉索在桥面的锚固点间距为2M),如下图:

在快速编译器中选择“单元”按钮,在“单元”对话框内的复选框内把“截取坐标”勾上,编辑单元号:151-174,然后确定。如下图:

B、建立桥面右半部分的24跟拉索。 在快速编译器中选择“对称”按钮,在“对称”对话框中的编辑内容4个复选框都勾上。 模板单元组:151-174;生成单元组:198-175;左节点号:55-101/2;右节点号:129-152;对称轴x=50,然后确定。见下图: 这样,我们就建好了拉索单元的模型。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整个模型的三维效果图: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_建模

利用桥梁博士进行横梁计算的教程 本文介绍桥梁博士进行箱梁横梁计算。红色字体内容为本文的操作步骤,黑体字为相应的一些说明和解释。 横梁为一个30+30m两跨预应力箱梁边墩(8号墩)上的边横梁。8号墩上预应力箱梁高2m,箱顶宽约46.1m,箱底宽36.5m。计算时横梁外形近似取为墩顶箱梁外形。横梁厚为150cm,为预应力横梁。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12Фs15.2,4束一股,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取为1357.8MPa,其它参数可参见PDF版的CAD图。 一、新建项目组——创建项目——将项目名称命名为8号墩边横梁 二、输入总体信息: 计算类别:全桥结构安全验算,其它取为默认项 三、从CAD导入计算模型 1)在桥博的白色界面区域右键——输入单元信息 2)在桥博的白色界面区域右键——从AUTOCAD导入模型 事先应准备好模型图,本例中为“8号墩边横梁.dxf”,注意最好使单元1的起点位于CAD中的原点,这样导入模型后,桥博中模型的的单元1的左节点(节点1也将位于桥博系统中的坐标原点)。 从CAD导入计算模型的相关注意事项参见桥博帮助文件(V3使用手册,以下简称V3)的14.2节。这里稍微再做些解释: 1)长度单位:桥博中的单位采用的米,桥博认为dxf中的单位采用mm,1m=1000mm,也就是说如果要在桥博中建立一个1m长的单元,那么再CAD中的线长度应为1000mm。 2)图层:V3中有一个例子,其中存储单元的图层命名为0,但是并不意味着单元只能放在0图层里。理论上讲,导入模型时,“dim”和“sub”图层是有特定用途的,除了这两个图层,你可以任意建立其它的图层用来放置单元。而且单元也并不要求只能放于一个图层中,你可以放于两个或者多个图层中,但是一次只能导入一个图层中的单元。 3)单元节点文字:如果需要指定划分节点的单元节点号,可以在“dim”图层中输入文字进行说明,注意文字与节点文字的最小距离(在桥博中“从CAD导入模型”工作界面上指定)。因为本例中横梁模型较简单,故是在模型图中并未指定节点号,而是采用桥博导入后默认的节点单元号。

桥博建模之拱桥(配图)

[桥梁博士]实例一:拱肋的建立过程 我们现在拟定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模型: 说明:桥面全长50M,分为50个单元,每个单元x向分段长度为1M,系杆截面为2000×1000MM的矩形截面,材料为40号混凝土拱肋单元; 拱肋单元分50个单元,每个单元x向分段长度为1M,拱肋截面为钢管内填40号混凝土,钢管半径R=1000MM,厚度T=120MM,为A3号钢 吊杆每隔5M设1根,拉索材料为270低级松弛钢绞线。 下面我们讲述具体的建立过程: 步骤一:选择菜单栏的项目>创建工程项目,建立新工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按F4键进入原始数据输入窗口,在数据菜单中选择“输入单元特征信息”,见下图 步骤三:先建立系杆单元,点击快速编译器的“直线”按钮,在编译框内,在编辑内容的四个复选框都钩上,编辑单元号:1-50,

左节点号:1-50,右节点号:2-51;分段长度:50*1,如下图所示: 步骤四:输入截面特征,点击截面特征按钮,选择图形输入,找到矩形截面,然后输入B=2000,H=1000,确定,如下图:

步骤五:控制断面定义。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输入框内填0,按添加按钮,然后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输入框内填50,再按添加按钮,见下图: 步骤六:做完以上步骤后,按确定按钮,这样,我们第一步的系杆就建好了,如下图:

下面我们建立拱肋单元: 步骤一:点击快速编译器的“拱肋”按钮,进入拱肋单元编译框,在编辑单元号一栏需要输入:51-100,左节点号:1 52-100,右节点号:52-100 51,x向分段长度:50*1;控制点x1=0,y1=0,控制点x2=25,y2=12,控制点x3=50,y3=0,同样,编辑内容的4个复选框都勾上。如下图所示:

犀牛入门简易教程(讲义)

引言: 学软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装好它,打开它,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五,用它!!你不会了,遇到麻烦了,自然就会去找教程、问别人、看资料,渐渐多摸索自然就会了。记住:用它!!! ——“不高兴与没头脑”工作室 申明: 此份犀牛入门简易教程,参考了很多大川大神的那份教程,图片也基本截的里面的图,结合作者自己的一些理解写的,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份王大川教程的略缩版。在作者自己学习犀牛的时候,感觉网上有的教程太长了,有时没耐心就很难看完,所以做这份简易版的,作为最基本的介绍,让有兴趣接触犀牛的朋友可以快速的有个了解,如想进一步,还请看看其他大神的教程,推荐王大川那个。 这个教程里,我尽量不讲理论,只讲操作,涉及理论上的我就以自己的理解瞎讲下。再次申明一下,作者对软件了解很少,不是什么高手,只是简单的会一点儿而已。只是做个简单的懒人式的傻瓜教程。谬误很多,大家扬弃。 另外:这个教程就只是做给周围有学犀牛兴趣的些朋友看的,大家也就别乱传了。一来:做得不怎么样,丢人啊。二来:万一有些什么版权之类的法律问题,烦人啊。 1.SU与犀牛 简单来说,一句话:不一样。作者不会其他的,就会这两个建模软件(其实我更多的用手模)。我个人用法是 SU建规则式的,犀牛建曲面的。这里有个Polygon 与Nurbs的概念区别。大家自己百度之,大川的教程里也有。我简单的理解就是前一个是用不断细分的平面来表示曲面,SU就是;后一个就是绝对光滑的“真”曲面,如犀牛。看图你就懂了。 SU与犀牛可以混合用,相互导吗?可以,但麻烦,不推荐。方法自己百度。 2.界面 菜单栏:不说了,和其他软件一样。 命令栏:与CAD一样 标准工具栏:自己把鼠标放上面停一会儿就知道是什么了。常用的:图层按钮、隐藏与显示、属性(弄材质弄颜色)、渲染(犀牛自带的,当是一个预览功能)。提醒:一定要用好图层啊。 建模区:双击左上角那个框框就放大,再双击又缩小。后面单独讲。 状态栏:与CAD差不多。 主工具栏:最重要的东西,建模用到的所有命令。后面会主要讲的。

桥梁博士建模实例

桥梁博士建模实例 一、拱肋的建立过程事例 我们现在拟定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模型: 说明:桥面全长50M,分为50个单元,每个单元x向分段长度为1M,系杆截面为2000×1000MM的矩形截面,材料为40号混凝土拱肋单元; 拱肋单元分50个单元,每个单元x向分段长度为1M,拱肋截面为钢管内填40号混凝土,钢管半径R=1000MM,厚度T=120MM,为A3号钢 吊杆每隔5M设1根,拉索材料为270低级松弛钢绞线 下面我们讲述具体的建立过程: 步骤一:选择菜单栏的项目>创建工程项目,建立新工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按F4键进入原始数据输入窗口,在数据菜单中选择“输入单元特征信息”,见下图 步骤三:先建立系杆单元,点击快速编译器的“直线”按钮,在编译框内,在编辑内容的四个复选框都钩上,编辑单元号:1-50,左节点号:1-50,右节点号:2-51;分段长度:50*1,如下图所示:

步骤四:输入截面特征,点击截面特征按钮,选择图形输入,找到矩形截面,然后输入B=2000,H=1000,确定,如下图: 步骤五:控制断面定义。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输入框内填0,按添加按钮,然后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输入框内填50,再按添加按钮,见下图:

步骤六:做完以上步骤后,按确定按钮,这样,我们第一步的系杆就建好了,如下图: 下面我们建立拱肋单元: 步骤一:点击快速编译器的“拱肋”按钮,进入拱肋单元编译框,在编辑单元号一栏需要输入:51-100,左节点号:1 52-100,右节点号:52-100 51,x 向分段长度:50*1;控制点x1=0,y1=0,控制点x2=25,y2=12,控制点x3=50,y3=0,同样,编辑内容的4个复选框都勾上。如下图所示:

桥梁博士V4工程案例教程05_桥博V4横向分布模型案例教程

桥梁博士V4案例教程横向分布系数解决方案

一、杠杆法 项目概况: 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T梁,计算跨径19.5m,桥宽0.75+7+0.75,计算支点横梁处1号梁和2号梁的相应于公路一级的横向分布系数;(横断面如下图) 当荷载位于支点处时,应按杆杠原理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新建项目: 模型类型选择横向分布模型; 项目名称:人工输入 项目路径:项目保存位置 模型默认:人工输入

新建任务: 选择杆杆法 结构描述 如下图: 主梁间距:各主梁距离前一个主梁的间距,单位为m。第一根主梁前无主梁,故其主梁间距为0。

荷载描述: 计算规范:根据各个工程项目选择本次工程对应的规范(由于横向分布模型和三维模型是独立的节点,因此这个规范不能从三维模型的总体信息中传入) 特殊荷载: 单击“特殊荷载”对应的单元格中按钮,将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轮重:特殊车辆横向各轮轮重(轮重宜填写相对值,例如,特载定义为四个车轮,每个轮重为1/4)。

轮间距:各轮中线距离前一轮的距离,单位为m。首轮前无车轮,故其轮间距为0。 桥面布置: 单击“桥面布置”对应的单元格中按钮,将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类型:可以选择人行道、车道、防撞墙和隔离带共4种类型。4种类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桥面。 宽度(m):所选择桥面类型的宽度,单位为m。 车道数:当选择的类型为车道时填写。人行道、防撞墙和隔离带不输入车道数。 恒载(kN/m2):人行道、防撞墙和隔离带的均布恒载集度。 桥面中线距离首梁距离 用于确定各种活载在影响线上移动的位置。对于杠杆法和刚性横梁法为桥面中线到首梁梁位线的距离; 对于刚接板梁法和比拟正交异性板法为桥面中线到首梁左侧悬臂板外端的距离。

桥梁博士建模小箱梁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中跨中梁计算)

桥梁博士建模小箱梁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桥梁博士是进行桥梁设计计算常用的软件,现将桥梁博士建立小箱梁模型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作一个总结,请各位高手及同行多多指教,另外用桥博cad互交的方式建立模型是最快捷的方法,以下为建模步骤及要点: 1.首先根据一般构造划分单元,划分的原则是截面突变的地方以及重点验算的地方都要进行划分,单元的主体为白线,定义为0层,用来划分单元的线的颜色为绿线,定义为dim层,建立好模型后,把单元主体的起点移到0,0点(这一点是为了以后导入钢束简单而做的铺垫,很关键的)。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cad图形必须是按1:1比例绘制的,即单位是mm。 2.根据截面变化绘制截面,截面的尺寸也必须是1:1,即单位是mm,然后点击“从cad中 导入截面”,弹出如图对话框:,根据单元编号和对应的 截面填写表格,可以利用EXCEl进行填写,填写后的表格如图:然后复制到桥梁博士里。 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绘制的截面图层名称必须与导入桥博里的图层名称一致,建议第一个截面图层为1,然后依次为2.,3,4.。。。等。导入桥博后第一个单元的左上角为0,0点。 3.导入钢束,cad中的钢束的图层要与导入桥博的钢束图层一致,本桥30米小箱梁计算取中跨中梁,不计墩顶负弯矩钢束的影响,即不导入负弯矩钢束。至此桥博模型建立完毕。 建模应注意的事项: 1.自重系数统一为:1.04,预应力混凝土自重一般为26KN/m3,桥博默认的为25KN/m3,26/25=1.04 2.第一阶段把横隔梁的重量考虑为永久荷载。要加载在预制阶段,横隔梁的一部分是和箱梁一起浇注成型的。 3.一般我们按照预制梁长建立模型,约束会在第二个节点和倒数第二个节点的位置。 4.如果单独给了一个湿接缝的阶段,那么这个湿接缝的恒载就要计到这个阶段中。 5.计入负荷载效应中:温度1,温度2,支座摩阻力。不需要勾选:温度的1和温度2是指非线性温度,既然已经定义了,就不需要重复了。

桥梁博士V4工程案例教程9_桥博V4钢箱梁梁格模型(弯桥)解决方案 (1)

桥梁博士V4案例教程 钢箱梁梁格模型(弯桥)解决方案

目录 1.工程概述............................................................................................................................................ - 2 - 2.总体信息............................................................................................................................................ - 3 - 3.结构建模............................................................................................................................................ - 4 - 4.加劲设计.......................................................................................................................................... - 18 - 5.施工分析.......................................................................................................................................... - 20 - 6.运营分析.......................................................................................................................................... - 22 - 7.计算和结果查询.............................................................................................................................. - 24 - 8.计算报告.......................................................................................................................................... - 2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