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方案

“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方案
“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方案

“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方案2009-04-16 21:55:55| 分类:3、课题研究|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泽州一中学研处常光明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时代背景

21世纪是人类对教育充满期望的世纪:期望有新型的学校,期望有新的高质量的教育,期望培养出适应和推进社会发展的新人。显然,为实现这些期望,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打破现行课堂教学的“以教为中心”,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建立新的与新课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几乎成为全世界各国的通识,也是我们中国教育界的共识。

2009年秋季开始,山西普通高中全面推行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全省普通高中进行新课程实验,是我省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延伸。进行新课程实验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等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发挥普通高中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推进广大中小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改革和人才素质的各方面需要,提高我

省人口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

(二)、现实背景

目前的我校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1、教师方面,凭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不够,教学目标以应试为中心;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接受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重智能发展轻情商培养。

2、学生方面,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缺乏个性意识,缺乏参与意识,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苦学、倦学、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关键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改革是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促进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这些都成为广大学校和身处课改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关注且急需解决的课题。为此,我校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学——习——悟”三环节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新模式。经过近三个月的新课程实践,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新课堂实施和课堂教

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课程改革只有走进新课堂,才是走进了新课程。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个什么样?如何追寻理想的课堂教学?当前的课堂教学都有些什么问题?这就需要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一种适合泽州一中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涉及的关键词是:学导式、教学模式研究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实施新课程以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我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在落实课改精神实施新课程计划工作中,很重要的是优化教学过程。为此,就必须批判地对待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做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潜能开发、能力养成与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去设计课堂教学,去积极探索、构建、掌握与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平台与空间。而我校探索构建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恰恰体现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的教学观和各科的教学实践应该“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到注重学生内在变化的转变;从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转变;从单一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到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这一根本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推进新课程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探讨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大量的实践与多次的研讨,对课堂教学如何改革取得了较为深切的认识与体会。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论

为指南,以丰富的实验结果为依据,提炼形成了切合我校校情、具有我校特点的、适用于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深化“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形成校本课堂教学理论体系,让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教育反思与专业成长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又以此模式拟定了《“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校本科研课题,更加切实有效地加强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并具体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人进行。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采取常态下的行动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同时运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数理统计法、思辨方法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

(一)科研目标:

1、探索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的实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总结达到新课程要求,保证课堂教学实效取得的方式方法。

(二)具体目标:

1、探索转变教师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实效性要求相一致的途径。

2、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创新教师教育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3、总结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课堂教学主要成果,形成比较成熟的适应新课程

的课堂管理体系。

(三)总体目标

推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

推动教师的发展。

推动学校发展。

(四)研究内容

1、“学道”编写的研究

1. “学道”中“启学”编写的研究

2. “学道”中“验学”编写的研究

3. “学道”中“固学”编写的研究

4. “学道”中“复学”编写的研究

5. “学道”的形式和内容的研究

2、“导学策划”的研究

6. “导学策划”中“导学目标”的确定及对策研究

7. “导学策划”中“导学流程”的研究

8. “导学策划”中设计与应用研究

3、“学道导学”的研究

9. 学生提前完成学道的方法研究

10. “学道”在引深学生文本阅读作用的研究

11. “学道”在“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功能研究

12. “学道”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13. 学生完成“学道”情况的调查

4、“学导式”教学模式中“学”的研究

14. 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方法研究

15.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方法研究

16. 学道展现方法方式的研究

17. 落实生成问题的有效性研究

18. 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研究5、“学导式”教学模式中“习”的研究

19. 互动探究方式方法的研究

20. “习”环节中导与学关系处理的研究

21. 检测中方法与效果的研究

22. 对话式互动的研究

23. 学生自我评价研究

24. 学生同伴评价研究

6、“学导式”教学模式中“悟”的研究

25. 建构知识的方法研究

26. 思维导图对深度学习影响的研究

27. 思维导图对知识建构影响的研究

7、其他研究

28. 应用“学导式”教学模式前后比较的研究

29. “学导式”教学模式应用中学生心理变化的研究

30. “学导式”教学模式应用中学生行为变化研究

31. “学导式”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备课方式的研究

32. “学导式”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研究

33. “学导式”教学模式与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与应用的研究

34. “学导式”教学模式中各教学环节衔接的研究

35. “学导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的研究

36. 多媒体在各环节中整合的研究

37. 导学策划范例研究

38. 课堂观察点的研究

39. 课堂教学情感研究

40. 学生实验操作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者都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一过程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建构主义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主体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权和学习机会。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国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结合我国学校教育与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深入思考和研究。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注重学生7种不同类型智力的发展,重建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努力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突出多元化和个别化,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

3、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其特有的批判、反思精神成为21世纪学术界和文化界的显学,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观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不应该是“教师中心”,也不应该是“学生中心”,而是一种动态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即一种互动的平等交流关系。后现代主义教学的“去中心化”(学科选择、教学权威、学校地位),提倡对话与交流,崇尚差异性。教育应该是不同声音的倾听者、不同文化的聚集者、文化矛盾的协调者。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是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是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交换意见的参考者、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要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有创造性的活动。

4、发现学习理论。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引领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构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学习有着深刻的启示。“发

现学习”建立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的主动过程,学生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教学过程看作学生的发现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人格和智力上是平等的,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发现者、探索者。发现学习在某种意义上一定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他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冲动,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参与文本的意义重建。

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都对我国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掌握学习”是一种以“时间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达成度=f(实际学习时间/必要学习时间)。这给我们的启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信任、鼓励每一个学生,实现差生转化。

6、思维导图(Mind Map)。托尼·布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Mind Map)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增强使用者的超强记忆能力;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增强使用者的总体规划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加的清晰,计划更加周详,分析问题更加慎密,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智慧和更加聪明!

五、课题研究基础

(一)学校开展该项研究的现实基础

学校始终把“科研兴校”作为一种战略方针,专门成立了学研处,具体负责学校情况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结题、推广等工作。承担了山西省“13150”工程的子课题——“高中新课程学科资源库创建”、晋城市《学校校园文化与学生行为习惯之研究》等课题。为了进一步规范教科研工作,我校特与中央教育科学研

究所联系,申报了“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高中有效课堂教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并成功立项,我校成为中央教科所的课题试验基地。聘请专家多次到我校进行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培训与指导,使我校科研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的轨道。结合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都制定有科研计划,学期末都有科研工作总结,教师人人承担有课题,在学研处总体安排下,各大课题组都制定了相应的科研方案和科研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学期末,学研处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评估,课题研究结束后,进行结题报告、总结,优秀的科研课题成果进行表彰推广。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展开,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在中国教育学会上获得集体一等奖,其中语文教师张前亮等人撰写的论文获一等奖7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5人;承担的省级课题《班主任工作魅力之研究》在山西省德育教育工作会议上获一等奖的论文5人,二等奖的论文8人;省级课题《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教师发表、交流论文百余篇,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省级课题《电教媒体在各科教学中的应用》也有数篇论文获奖。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末,为进一步深化“学导式”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真正变化,推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了“学导式”课堂教学科研论文评比。全校教师,除两名请婚假外,其余148名代课教师全部参加了本次论文评比,最终评出了论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优秀奖20篇,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导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主要参考文献

1. 韩立福,《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基础导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2.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3. 陈旭远,《推进新课程》,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4. 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5.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 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18.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步骤和预期成果

以本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实验周期为2年半

(2009.02------2011.08)

1、准备阶段(2009年2月至2009年7月)

----制定课题方案:由学校学研处牵头,组织学校各学科主任,充分讨论,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申报课题:由学校学研处组织课题申报资料,与中央教科所联系,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和审批;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落实成员;

----准备工作:A、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

B、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及课题实施管理办法;

C、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措施。

预期成果:教师优秀课例、实录、

2、实施阶段(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

----组织全体课题人员进行课题实施基础知识培训;

---- 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力争质量高,内容全面,使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长足进步。

----结合校本研修,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获得更为专业的知识理论,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本阶段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实验研究过程进行了全程记录。

预期成果:教师优秀课例、实录、专题网站,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电子档案。

3、总结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做好实验结论的总结、实验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和自检等工作。并进行反思,以备以后继续深入研究。

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包括阶段实验成果):

总结本课题研究开展所得各子课题的有关论文,最终可获得《“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综合性论文。

1、课题研究报告

2、子课题经验总结

3、典型案例集

4、优秀论文集

5、研究过程实况录像和照片集

6、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荣誉成果集

7、教师专业化成长个人电子档案

七、课题组人员

1、课题顾问:陈有瑛(原城区教育局长)

刘玉新(原县教育局长)

赵元龙(原县教研室主任)

2、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李海勇校长

副组长:张前亮副校长

成文荣副校长

3、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常光明(课题具体实施常规管理)成员焦晋霞(语文学科主任)

冯彦表(数学学科主任)

刘瑞琴(英语学科主任)

宋志胜(生物学科主任)

赵静美(化学学科主任)

陈爱梅(物理学科主任)

刘国萍(历史学科主任)

原陈霞(地理学科主任))

都先梅(政治学科主任)

蔚人权(体育学科主任)

白丽敏(艺术学科主任)

董研(信息技术学科主任)

马雪琴(通用技术学科主任)

赵元龙(综合实践学科主任)

(课题所涉及各学科具体实施管理)

八、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优质课、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中期总结报告。

终结性成果:课题研究报告及《“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专著。

九、保障条件

人力保障:以课题组为核心,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

组织保障:以校长为领导,以学校教研中心为基础,以学科组为实施单

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选定课题研究协调人,代表总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活动进行策划和直接管理;设立课题研究指导组,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测和指导,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

各位课题组成员,本课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只要大家扎实工作,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我们一定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圆满完成研究任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推动我校教科研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新课程的推行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2、近几年来,学校近几年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等课题研究。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为开展“自主、学习方法”研究的过渡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3、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验的方向与目标、内容 1、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改变本校参加试验班级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被动局面,使实验班的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提高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精神成长。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3、研究内容 (1).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及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实施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立“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它过分强调和突出接受与掌握,泠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缺少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太谷二中 模式概要 “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从2008年开始已试行了五年,五年来在中央教科所及省、市、县课改专家的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尝试、探究下,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理念及学导行为,为规范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规范全校师生实施“三·五·三”学导型有效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体现“先学后导”的核心理念,使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始终处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状态,确实提升“三·五·三”学导型课堂的品位和质量,为每名学生因“三·五·三”学导型课堂终身受益而奠基。太谷二中制定了“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 一、师生必须确立的课堂先进理念 1. 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2. 对学导型潜心研究就是对自身专业发展负责。 3. 善待学导型课改就是在善待自己的未来。 4. 善待改进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就是对课改负责。 二、“三·五·三”学导型课堂基本内涵 太谷二中“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在学生行动上突出如何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在教师行动上突出如何引导、指导学生研究学习。 “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三”为课堂的三种课型即“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五”为三种课型中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情境设置”、“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师生互导”、“拓展提升”。“三”为支撑三种课型的三个评价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 这三种课型之间紧密联系,以螺旋式动态相互支撑。五个环节之间相互促进,三个评价单相辅相成,他们彼此之间融为一体,相互交错,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课堂。 三、“三·五·三”学导型课堂三种课型的模式 1. 依标施教:问题生成学导课——教师根据对课题三维目标的准确把握,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深入文本,感知内容,体验意义,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和学生实际,在充分讨论及探究的基础上,提前制作“问题导读—评价单”,课前统一发放给学生,学生借助此工具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成效的自主学习,从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尝试训练题等,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记忆、提取信息的能力,实现有效预习,问题评价。 基本程序: 一是学生通过六动预习法进行20分钟的结构化预习,学生自学后根据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对“问题导读—评价单”预设的目标进行思考,找出重点、难点、疑点。 二是自学完成后,学科长组织组内成员围绕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 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及课题的意义: 在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的教学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其教学内容琐碎,问题探索缺失,思维含量低,看似热闹的问答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权利,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使学生失去了灵气和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知识”轻“情感、能力”;重“结论”轻“体验过程”;重“书本”轻“实践活动”;重“技能”轻“综合运用”。这些现状表明: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仍未突破原有传统的框架体系,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就有必要在建立教育新理念的同时,构筑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改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我校开展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同时能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激情,便于更好的理解新知识;“自主探究”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数学情感与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课题研究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起到关键作用,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能否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成才打好牢固的基础。

除了翻转课堂,这十大教学模式一样值得模仿

除了翻转课堂,这十大教学模式一样值得模仿 今天小编在整理十大课堂教学模式时,深有感触,印证了“教无定法”,觉得这些模式都体现出了课堂教学新理念,值得学习和模仿。 一、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二、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三、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四、夏镇一中“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其基本结构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分为自学、释疑、达标三大板块;分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七个环节。自学包括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和纠错互评四个环节。释疑包括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和提炼总结五个环节。达标包括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两个环节。三大板块相互兼顾、相互关联。同时,该模式以“教学案”为载体。“教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体备课的抓手,便于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它是学生自学的罗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五、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新知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通过优化数学作业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研究》 课题实验方案 执笔余小斌 一、课题的界定 通过优化数学作业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研究是我校拟基于初中数学教学,从我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研究本校学生的数学作业题、有效学生作业评价方面的课题。 本课题中所说的“优化数学作业”,是指教师(教育工作者)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根据教学进度,对数学作业尽心设计,追求创新,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扬数学教参作业的优点,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自行设计及精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接近生活,且学生乐于接受的数学作业,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的的数学作业,以实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技能的形成,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题研究适合我们这种城乡结合的学校,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广大师生的课程教学与学习提供有力的指导有效的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很重。如果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很重。针对这种意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长期以来,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学校只是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师的发展受到忽略。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要求:“教师应从传统的角色成为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因此,我们认识到学校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应当促进教师发展,应当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 2、目前存在的现象:(1)评课方面:重听轻评;敷衍了事;平淡肤浅;面面俱到;参评面窄;以偏盖全;评新弃旧。(2)教师本身方面:教学中缺少反思,因而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停滞不前,教学水平出现“一潭死水”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想通过课题研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采用有效的评课方式,透过集体的听评意见,结合授课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的目标 (一)、科研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迫使教师必须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自身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二)、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个性得到发展,为培养更多富有特色的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工作目标 以本课题为突破口,培养一支“科研兴趣浓,业余素质强,教育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普遍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 三、研究的对象、方法、手段 (一)、研究的对象 实验期间的城关小学中青年教师 (二)、研究的方法 1、自然法:面向延川各小学中青年教师,在常态上自然实验。 2、调查法:通过学生座谈,教师座谈,调查实验效果。 3、个案研究法:针对特色教学的教师分类立案研究。 4、交流分析法:详细具体地分析结果,总结出适合小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三)、研究手段 将教师个体的学习,有组织的培训和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本着从教师备课、听课、议课、评课的平常处入手,以此为教、研、训的切入点,从细微处出发,从细节做起,“小题大做”,把“听课、议课、评课”做细,做足功夫,做出实效。 四、研究原则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0.5—2010.7) (2)搜集国内外关于小学生自我保护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3)现状调查。分为学生、家长两个层面。 2、编写阶段:(2010.9—2010.11) (1)汇总并归并收集资料。 (2)设计《小学生自我保护系列校本教材》案例。 3、尝试改进教材(试行稿)阶段:(2010.12—2011.1) (2)学生层面通过问卷、创设情景等形式反馈了解学生自我保护的常识掌握情况。 (3)收集以上信息,分析并改进教材。 4、总结阶段:(2011.3—2011.4) 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主要措施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以调查法、资料搜集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课题组进行主题学习研讨会、问卷调查与访谈、教师培训、观察分析等方式完成该课题研究。为了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课题研究伊始到终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讲座培训与学习探讨;为了准确把握课题研究实施对象安全意识现状、安全意识动态发展状态,我分别设计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为了有效提升我的教材编写和使用教材的能力,我也对教材的编写框架、原则和体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介绍。现把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1、进行调查研究,明确研究主题 在课题展开研究伊始,我学习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校本课程论》一书,并结合县级德育专题讲座,使我总体上对本课题研究有清晰的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了课题需要展开的工作、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建全科研机制,确保研究进程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进行,我主要按照下面的流程开展工作:“理论学习→收齐资料→调查分析→集中研讨→形成框架→课例研讨→形成经验→推广成果”的程序,科学规范的过程管理,使本课题研究始终能够按计划有序地进行,求真务实,不搞花架子,注重及时总结反思,及时调整策略。 3、深入开展调查,调控研究内容 校本教材的编写不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立足于学情、校情和国情,在这样的基础上,我首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方式包括:问卷、访谈。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我进行了家访,调查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校内的安全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意识,比如说上下楼梯不奔跑,不玩危险游戏,上体育课要穿运动鞋等,但是对于实验课的安全认识比较模糊;在使用书包柜等方面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和良好习惯。校外安全,比如说碰到陌生人,学生知道不要相信陌生人,可是实际操作时却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一些老师拿一些棒棒糖给低年级的小学生吃,学生基本上没有怀疑,拿过去就吃了起来;而发生火情如何处理,则所有年级学生都不清楚;另外,如何和宠物相处、社会考察之后应该怎样,学生则完全没有概念,自然灾害之中的自我保护,因为地震学校演习过,所以较多人知道如何避险,雷雨天气和大雾天气则没有相关的安全保护意识和技能。这样,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与访谈分析为此,我们确定了学生在安全方面急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意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校本教材的主要研究内容定位于以下五个板块:放学路上的自我保护、校内活动的自我保护、公共场所活动的自我保护、家庭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 为此我又把内容调整成了:校内活动时的自我保护、家庭生活中的自我保护、社会活动时的自我保护和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每个板块下面包含了四个或者六个方面的内容。

用学导式创新中等职业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

用学导式创新中等职业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2-03-01T15:50:55.897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文琪[导读] 江总书记曾经在全教会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 张文琪河北省平山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时,中职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实行创新的教学模式—学导式:学导式博采众长、体系开放;适应性强、覆盖面广。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乐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应为社会承担历史重任,促进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学导式;重要性 自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注重整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加强与其他教育的纵向和横向衔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打下了基础。然而,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相比,总会有明显的脱节与滞后现象。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在内容、实施等方面已日显弊端。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使人成为人的课程。而中职院校又不同于普通的本科学校。如何根据院校的特点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拟就”学导式”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1 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目前的现状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社会正在消除只有差学生上中职的偏见,中职院校再也不是差学生的“集中营”了。这一切都为上好思政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中等职业学校回访调查反馈显示:企业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如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另一方面教师反映难教。而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没学到东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差,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现实问题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顽症,面对如此残酷的事实,每一位工作者倍感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思政课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认识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作为思政教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政治思想健康发展,为社会企业输送德智体全面人才。 2 什么是学导式教学 在理解和运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学导式教学。把学导式教学方法更接近的运用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去。 (1)学导式不仅是一种运用自学一解疑一精讲一演练四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看作是一个集大威者。是在吸取了众多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启发法,演示法等的优秀成分之后,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还原教学过程的真正中心。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的。学导式的基本定义是: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教与学、工作与管理及生活方式;运用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创新—超越这四个环节不断深化,它是以学为主体。以导为主线。教师的恰当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把导的效能转化到学生自身能动地开发自己的智能上去。发挥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本领。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教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我蜕你听”式的单向型教育,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热点讨论;改变过去那种集体教育为主的思想工作局面,加强对学生的个体教育,使思想教育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学导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地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放手让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从而积极达到对学生思想政治培养目标。 (2)学导式教学法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在学后。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适时点拨,探索创新。鼓励超越。发挥求学者的自主性、灵活性,促进理解与记忆,快速、高效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每个求学者创设开放的、充满选择机会的、含有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的情境,为此。教师必须学在导前,除精通教学内容外。还必须熟悉学生的各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导中有的放矢。导有所为。 3 中职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江总书记曾经在全教会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这不仅指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国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而且也对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中寻找一条适用于当代中职业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征求学生的意见时。有的学生直言不讳:一听是思政课就不愿上,理论性太强,学了也没什么用。因此。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纪律观念淡薄。个别学生逃课现象偶有发生。要想彻底改变。三不满意“的现状。就有必要对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因此,为了正确认识当今国内外社会变革,为了培养适应飞速发展新形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创出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当前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就需要实施创新教育,需要从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开始。逐步实现转化与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多数将走向社会,进入劳动就业市场,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胜,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总的教育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培养众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参考文献 [1] 王在朴.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8(22). [2] 任新素.对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J].南北桥,2009(7). [3] 张燕,李小娟.关于学导式教学法的一些思考[J].体育师友,2010(1).

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民法总论物的概念教学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法学的基本概念是将法学现象、法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在法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法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形成了法学概念的教学一般过程:概念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应用。纵观教材中的法学概念,常常省略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概念以单一文字即终态形式直接呈现,导致学生接受概念情感不积极,学习概念思维不顺畅,理解不准确,领会不深刻,运用不灵活。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在“物”的概念学习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困难一:民法意义上的物与生活中的物的差别。 困难二:物的独立性的理解。 困难三:物的概念的发展变化。 问题引导式概念教学就是将抽象的法学概念进行分解,把分解的每部分或每一环节,设置成由浅到深的形象化的问题,借助设置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巩固所学概念。 本文以“物”概念教学为例,尝试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方法,对概念课教学进行初步探究。 二、问题引导式概念教学方法指导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在选定采用问题引导式概念教学方法后,笔者在课前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和认知习惯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第一步,借助问题的类比,建立新概念的基础。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各个学科是如何定义物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哲学、化学、物理科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对“物”的不同认识,通过学生对不同学科概念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同的学科由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等原因的不同,导致对物有不同的认识。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法律意义上的物的概念的好奇、兴趣,从而为下一步

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云竹中学“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根本,而课堂教学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传统的课堂大多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的少,教师成了“解说员”。所以我校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课堂教学正本清源,精讲强练守住课堂”的研究,坚决推进“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的“解说员”角色转变为“教练员”角色,让学生所学知识当堂训练、当堂消化、当堂巩固、当堂落实。 二、组织机构 改革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是我校目前和一段时期教学的主要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成立领导实施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顺利开展。 领导实施小组: 组长:郭卫东 副组长:李宇白俊峰王玉红 成员:郭跃峰各学科组长 三、“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哲学基础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课堂教学模式,

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体验、重合作交流、重教师的及时指导,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造欲望。 2.教育心理学基础 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教师的策略以及思维模式,他们要用现有的知识去过滤和同化来自学习环境中的新信息,整合或重建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在迁移应用中得以优化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进行的“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优化教学过程。 四、“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教学法是在传授知识并发展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法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是我国近年来教学改革中重在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五、“学导为主,讲练结合、当堂落实”教学法的特点 1.变“教案”为“学案”和“练案”。改变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确立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变“教案”为“学案”和“练案”,将“学案”和“练案”建设成“导学”的有效载体。 2.变“教学”为“导学”。改变“以教定学”的教学策略,确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变“先教后学、师讲生听”为“先学后教、生学师导”。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怎么写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怎么写 现代教师,需要以课题研究激活专业发展的内力,并以课题研究者的方式行走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下面是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1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树立”科研兴校“意识,扭转我校落后局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我校教、科研课题项目,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适应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需要研究我校教育教学现状,探索适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目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搞好教、科研工作,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新路子,力求在教、科研课题的实验操作中,实施素质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而实现“科研兴校”的目的。 二、教、科研课题的确立

我校的教研工作要在进修和教科所的指导下,以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改进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与雪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赤松乡的自然状况,确立我校的教研课题为写作教学研究。 三、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 1、有针对性,注重实效 2、树立“科研兴校”意识,调动全体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加强教、科研骨干力量的培训。 4、形成教研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的教风。 四、教研工作实施细则: 1、加强教育科研组织建设 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教研管理,课题研究,参谋咨询,师资培训和人员配备等工作。 2、加强教育科研力量的组织工作。 3、建立健全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度是管理的一种形式,制度管理具有标准化、程序化的稳固特征,因此要建立以下制度。

学导式教学法有机化学教学模式中的探索

学导式教学法有机化学教学模式中的探索 有机化学是大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更是学好医学、药学专业课的基础。创新的学导式教学的目标就是是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并使求学者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从而提升人才素质。该教学方法依托我院临床医学学生为对象,以有机化学课程为重点,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自主学习的改革与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实践教学水平。该研究是通过改进教学评价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水平实现,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标签:有机化学;学导式教学;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有机化学在大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特别为学习医、药专业课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由于有机化学的系统性较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导式教学法是以教师的启发引导为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教学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1]:21世纪的人应具备四项基本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由而可以看出会学是非常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积累知识、提高技能,更重要的应该是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应该学习,只有自觉的学习和终身的学习,才能满足不断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大学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学导式教学法成为了一种重要手段。 1 学导式教学法概述 为解决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导式的教学法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学导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进行自主学习,使各个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去获取新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的一个过程[2]。 国外有研究表明,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可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所需;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求学的时间延伸为5~22岁;而在21世纪,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因此,终身不断的学习将愈来愈成為人们生存的第一需要。终身学习的关键是如何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强调学生要主动思考,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衡量教学方法的原则。20世纪以后,自主学习的研究进入了初步研究阶段,突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地位,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和推行。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自主学习的研究进入了系统研究阶段,自主学习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出现了不同学派。各学派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相应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我国古代的学者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自主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课题 关于?1-5-2教学方式?改沉闷课堂为鲜活愉快教学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1-5-2教学方式,就是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中,用教师讲解一遍或由学生发言的知识点,学生口头练习5遍,在用笔写2的方法,以达到学生全员掌握所学知识的效果,老师讲解一遍或由学生发言的知识点是必须环节,5遍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变通,然后用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写2遍也可根据情况变通,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教师仍然墨守成规,使得教学水平每况愈下,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对学生造成很大伤害,因此改变陈的旧教学观念,让教师有个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个轻松的学习空间,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对学生1-5-2教学的课题研究是有必要的。在全县、甚至全省进行1-5-2教学研究,让问题学生野百合也有春天,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这个课题可为我们提供一个不打学生的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上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 2根据《儿童心理学》,儿童在认知方面的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焕散的特点,儿童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不成熟,使用其它方法教学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的情况下,在既能够保护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下,又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在课堂中还能防止学生注意力焕散,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新闻早晚报》相关报道,教师打学生的案例,学生打学生的视频。 3.(1)在当今教育中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自杀的机率大,(2))部分教师和家长因对学生的要求高出现打骂学生的情况,造成学生心理的巨大创伤(3)由于学生对自己过高的要求和当今社会竞争力的提高,学生未完未毕业就已近视的现状。研究价值:第一,提高全民入学率,第二,让所有学生不惧怕上学,对上学不再恐惧,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第三,能有效调控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第四,能否阻止学生近视的发生机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 4 .传统教学只照顾到思想比较活跃的学生,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一旦出现问题,就像被流酸侵蚀过的机器,场面无法收拾,且很难修复。

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校级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小学校级课题实施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教育新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校本课题研究已成为适应新形势,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再生能力的迫切任务。下面是有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1 一、课题的提出: 写话,主要指针对6—8岁儿童所进行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训练,主要由听、说、读、写四方面内容共同组成,目的在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打开他们的写话思路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写作的情绪。低年级学生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如何把握儿童语言思维发展的这段最佳期,保护儿童纯真的心理,培养作文爱好,消除动笔的畏难情绪,是很重要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从低年级开始语文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低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生活经历、阅读积累、识字写字都有限,有的学生语无伦次,有的学生离题万里,有的学

生语言干巴,还有的学生说话时千言万语,而写话时却写不出几句话。老师在指导写话时方法如果不得当,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没有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写话质量也会很低。长此以往。学生对写话就不会产生兴趣,对中高年级的写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次实验针对低年级培养学生写话兴趣进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新的评价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方法。大胆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创设宽松的写话环境,使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视写话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1、“低年级”的界定: 低年级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概在6——8岁。这些孩子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的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写话兴趣”的界定: 低年级学生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要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感到易于动笔。学生愿意主动表达,主动写话,写话达到低年级学生应有水平,实验就达到目的。

论“三学三导”教学模式教学提纲

论“三学三导”教学 模式

论“三学三导”教学模式2015年秋季学期 采木小学:莫永善

论“三学三导”教学模式 我校实施了“三导三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何为“三学三导”,即“独学—对学—群学”,“导学—导疑—导练”。“三学三导”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探究新问题的知识水平。 一、研究过程与措施 (一)科学管理是课题研究的根本保证 1、加强对课题实验的管理指导,保障实验顺利开展。在课题实验 初期,成立了课题实验指导小组,主任分科负责,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指导。 2、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做好课题实验的过程积累,每学期写出 课题研究计划,学期末填写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表、课题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表、课题重要研究观点表、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表。在实验过程中,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教法,熟悉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注意实验过程的材料积累。 (二)队伍建设是实施课题实验的关键 1、提供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课题实验的积极性。为提高实 验教师的素质,有效组织和开展了“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说课”“评课”“教改沙龙”等教学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

2、邀请名师专家来校指导,或者到先进学校进行学习听课,全面提升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 (三)深入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积极进行备课改革,使备课向有利于课题研究发展。为改变为上课而备课这一状况,我们对备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学校减少教师写教案的时间,增加备课的灵活性,把备课重点放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活动为辅,实事求是写好教学随笔。 2、以“三学三导”教学模式为主线,全面带动课题研究工作。“三学三导”即自学、对学、群学;导学、导疑、导练。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自学,通过交流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结构上大体为“10+30”:也就是教师在一节课40分钟内,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者说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活动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形式上看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有了一个质的变化,课堂中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等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个人主宰,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评价。 通过实践我们初步确立了“自学—对学—群学—展示—

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是针对某个课题提出的让学生讨论而营造出一种活跃积极氛围的一种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优化学生思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时间安排:20xx年6月12日 内容:打电话 活动形式:听课、评课a 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需求,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通过"打电话"这个综合运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并会把优化思想运用在生活中,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具体措施: 一、探讨最优方案 1、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通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 2、让生围绕这个题目,设计自己的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案,时间要最短。 3、交流学生独立方案→同桌互相交流→集体交流→汇报→小结 二、总结发现的规律 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

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也就是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等于前(N-1)分钟内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探研得到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的总人数就是2n-1人。 三、应用规律 发现这个规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利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了,随着时间的增加,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数分别为1,3,7,15,31----因此要通知完15个队员,只需要4分钟。也可以让学生通知一个50人的合唱队,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分析,观察,理解题目的意思,怎样才能最好的缩短时间,找出最优方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第2篇:大吉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培养兴趣增强自信 二、课题研究背景: 1、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也是学习的动力之源。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养成爱学习,善思考的态度时,才难知难而进,锲而不舍,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态度"、"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而"情感与态度"就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