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应用

酵母菌的应用
酵母菌的应用

酵母菌在工业上的应用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有着天然丰富的营养体系。酵母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质和水分。有机物占细胞干重的90%~94%,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35%~60%,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5%~60%,脂类物质的含量在1%~5%。酵母细胞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酶类,能促进其被消化吸收。此外它还含有多种鲜为人知的活性物质,如麦角固醇、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辅酶A等。酵母由于具有很高的营养成分,不仅直接被开发为营养食品,还可进一步制成多种营养活性物质,作为营养食品的载体,进一步深加工则成为更具营养和保健价值的食品。

1.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

酵母在发酵时利用原料中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及a-淀粉酶对面粉中淀粉进行转化后的糖类进行发酵作用,产生CO2,使面团体积膨大,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结构;

改善面包的风味。发酵后的面包与其他各类主食品相比,其风味自有特异之处。产品中有发酵制品的香味,这种香气的构成极其复杂。

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在面团制作过程中,酵母中的各种酶对面团中的各种有机物发生的生化反应,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能为人体直接吸收的中间生成物和单分子有机物,如淀粉中的一部分变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成胨、肽和氨基酸等生成物。这对人体消化吸收非常有利,提高了谷物的生理价值。酵母本身蛋白质含量甚高,且含有多种维生素,使面包的营养价值增高。

2.酵母菌在酒工业中的应用

1啤酒酿造

啤酒酿造是以大麦、水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未发芽的谷物、酒花为辅助原料;大麦经过发芽产生多种水解酶类制成麦芽;借助麦芽本身多种水解酶类将淀粉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糖类、糊精以及氨基酸、肽、胨等低分子物质制成麦芽汁;麦芽汁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生成酒精和CO2以及多种营养和风味物质;最后经过过滤、包装、杀菌等工艺制成CO2含量丰富、酒精含量仅3%~4%、富含多种营养成份、酒花芳香、苦味爽口的饮料酒即成品啤酒。

2果酒酿造

果酒酿造是以多种水果如葡萄、苹果、梨、桔子、山楂、杨梅、猕猴桃等为原料,经过破碎、压榨,制取果汁;果汁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形成原酒;原酒再经陈酿、过滤、调配、包装等工艺制成酒精含量8.5%以上、含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称为果酒。在各种果酒中葡萄酒是主要品种,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饮料酒种。

3白酒酿造

酒曲的主要种类

(1)大曲大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大曲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它以小麦或大麦、豌豆为曲料,经过粉碎、加水拌料、踩曲制坯、堆积培养,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酿酒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在其中生长繁殖制成成曲,再经贮存后制成陈曲。大曲有高温曲(制曲温度60℃以上)和中温曲(制曲温度不超过50℃)两种类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著名的大曲白酒均采用高温曲生产,如茅台、泸州、西风、五粮液等。

(2)麸曲麸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麸曲白酒的糖化剂。它以麸皮为主要曲料,以新鲜酒糟为配料,经过润水、蒸煮、冷却后,接种黑曲霉和黄曲霉混和(混和比例为7:3),再经通风培养制成成曲。

(3)小曲(米曲)小曲(米曲)是半固态发酵法酿造小曲白酒(米酒)的糖化发酵剂。它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中草药,经过浸泡、粉碎,接入纯种根霉和酵母

菌或二者混和种曲,再经制坯、入室培养、干燥等工艺制成小曲。

(4)液体曲液体曲可作为液态发酵法酿酒制醋的糖化剂。它是将曲霉菌的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发酵罐中进行深层液体通气培养,得到含有丰富酶系的培养液称为液体曲。

酵母在生活中的应用

酵母在生活中的运用 酵母与人类的伙伴关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利用酵母来加工美味食品。如建造金字塔的劳工已使用酵母发酵制作面包,古代中国人应用酵母酿酒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酒文化。 酵母帮助人类将面粉发酵,才有了全人类的主食——面包、馒头等。 酵母将糖类物质转化成食用酒精,才有了美味的葡萄酒、威士忌、中国白酒;在人类遇到能源紧缺的今天,酵母正在将更多的糖类物质转化成燃料乙醇,使人类得以持续创造新文明。 酵母把自己的内涵物质转化成人类青睐的鲜味剂——酵母抽提物,还把细胞壁分解成葡聚糖,奉献给人们食用和医用。酵母帮助养殖业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人类食物安全和营养健康! 在发现微量元素是人类不可或缺营养的今天,酵母将无机微量元素吸收体内,创造了安全、天然的生物态微量元素补充剂,帮助人类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如酵母锌、酵母硒、酵母铬等。 酵母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组织结构与人体非常接近,是理想的天然营养源。酵母菌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含有较多蛋白质,很多B族维生素、核酸和矿物质,同时也能产生一些保健功能活性物质。维生素B群可控制人体的代谢功能,保持正常的神经作用。维生素B2与维生素B6对皮肤是很重要的维生素。维生素B12有防止贫血的作用,且有促进肠内维生素合成的作用,所以对肠或肝功能不强的人有增强体力的效果。而酒酵母作为酵母中的一个分支——浑身是宝,无比神奇,是人类健康的小伙伴;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加工的营养酵母也已经成为时尚的天然营养健康食品。 中国发酵工业协会酵母分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莫湘筠女士曾经建议,酵母对人体不仅没有任何副作用,反而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是有益人类的生物膨松剂。消费者大可不必为它的安全性担心,轻信传言、走进误区。

酵母产品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酵母抽提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 酵母抽提物在食品领域目前有哪些应用? 2. 对于食品的理化指标,使用酵母抽提物会有什么帮助?为什么? 3. 哪类食品目前使用酵母抽提物的产品来帮助达到理化指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4. 为什么酵母抽提物能丰富食品的风味? 5. 哪类食品目前使用酵母抽提物产品来丰富风味? 酵母抽提物中丰富的蛋白质被蛋白酶所分解,生成富含20多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呈味的谷氨酸高达8~10%,还产生含有独特、复杂味感的功能肽。酵母抽提物所富含的RNA在核酸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5’-GMP、5’-IMP。还有大量的各种淀粉和多糖在糖酶的作用下降解各种不同的单糖和多糖。另外,酵母抽提物中含有乙酸、丙酸、乙酸丁酯等多种成分,具有强烈的酱香味和鲜美感。还含有吡嗪类、醇类、醛类、酚类、酯类等许多风味化物质体现了风味的浓厚、呈味持久。酵母抽提物还具有防止油脂氧化、耐高温、掩盖异味(苦味、酸味、碱味和异臭等)的特点,有效地提高食品的风味、品质。 主要内容 一、在方便面食品中的应用 二、在家用调味品中的应用 三、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四、在休闲食品中的应用 五、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 六、在制酒生产中的应用 一、在方便面食品中的应用 酵母抽提物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的营养功能性的调味料,不仅具有增鲜、烘托肉香味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平衡口感,使产品更新鲜更美味,相同的一个配方,不加酵母抽提物将显得口感单薄。 酵母抽提物富含多种游离氨基酸、肽类化合物、呈味核苷酸、糖类化合物,具有天然、美味、耐高温的特点,是面体调味的理想调味基料,能产生天然肉汤的逼真感觉。 ⒈用于方便面调料包:方便面粉包、酱包中使用酵母抽提物,可以使方便面在冲泡过程中由于高温而发生反应,使方便面口感醇厚、天然香味浓郁,避免口感单薄无滋味。 ⒉用于方便面面体: 面体着味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面体底料着味面体表面着味 ?面体底料着味:使用方法是在和面时将酵母抽提物粉状产品及其他添加剂与面粉充分混匀后再加工,膏状产品溶于和面水中加入。 ?面体表面着味:在蒸面之后,油炸之前以喷淋或浸润的方式将加有酵母抽提物的膏状产品的调味液附着在面体表面上。 ?如果想使面块油炸后颜色焦黄、美观,口感香脆,可将0.5%~ 1.5%酵母抽提物直接在和面时与面粉搅拌均匀即可。如果仅是想增加口感,降低生产成本,可采用表面着味法。 建议用量: 粉包0.5--4.0% 酱包 1.0--4.0% 面体0.5--1.5% 二、在家用调味品中的应用 ☆酱油 ☆鸡精

食品中的酵母及应用

食品制造中的酵母及其应用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利用酵母菌制作出酵母 菌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味美的食品和饮料。目前,许多营养丰富、地位。利用酵母菌生产的食品种类很多,下面仅介绍几种主要产品。面包2.1 它是以面粉为主要几乎世界各国都有生产。面包是产小麦国家的主食, 原料,以酵母菌、糖、油脂和鸡蛋为辅料生产的发酵食品,其营养丰富,组织蓬松,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酵母 2.1.1 1 酵母菌种1) 面包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酵母是生产面包必不可少的生物松软剂。 属真菌类,学名为啤酒酵母。面包酵母有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态。以椭圆形的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发酵。用于生产较好。酵母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酵母耐高温的能力。pH为5.0~5.8酵母生长与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6~30℃,最适℃下仍具有活力。℃以上会很快死亡,而-60不及耐低温的能力,60鲜酵母是生产上应用的酵母主要有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及即发干酵母。 鲜酵母发酵力较低,分离、压榨而制成。酵母菌种在培养基中经扩大培养和繁殖、℃可保存二个月,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活性0~5发酵速度慢,不易贮存运输,干酵母是鲜酵母经低温干燥而制成的颗粒酵母,发酵活力及发酵速度都比较快,是活性干酵母的即发干酵母又称速效干酵母,且易于贮存运输,使用较为普遍。换代用品,使用方便,一般无需活化处理,可直接生产。安琪牌、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活性干酵母有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梅山牌、 东莞牌等产品,另外还有进口法国、荷兰、德国的产品。在选购时应注意产品的且必须注意选购适合配方要求的酵母如耐高糖与低糖生产日期、包装是否密封,1 / 24 对于贮存时间过长的酵只有酵母质量有保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面包。的酵母。母在生产前要对其活力进行测定。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2) 体积大、组织松软。酵母在发酵时利用原料中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及,使面团体积淀粉酶对面粉中淀粉进行转化后的糖类进行发酵作用,产生CO2a- 膨大,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结构;改善面包的风味。发酵后的面包与其他各类主食品相比,其风味自有特异之处。产品中有发酵制品的香味,这种香气的构成极其复杂。酵母中的各种酶对面团中的各种有机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在面团制作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物发生的生化反应,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的、如淀粉中的一部分变成麦较低能为人体直接吸收的中间生成物和单分子有机物,这对人体消化吸收非常肽和氨基酸等生成物。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成胨、有利,提高了谷物的生理价值。酵母本身蛋白质含量甚高,且含有多种维生素,使面包的营养价值增高。生产面包的主要原辅料 2.1.2 面粉1) 面筋延伸性大、面粉的质量通常表现在面筋的量和质上。质量好的面粉, 弹性好,做出的面包体积大而膨松;反之面筋延伸性小、弹性差,调制的面团板以互所以生产中常将面筋量大质差和量小质优的面粉搭配使用,结,不易起发。相弥补不足。 2) 糖葡萄使用最多的为蔗糖,糖是面包的重要辅料之一。其次为淀粉糖浆、

细菌,酵母菌,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细菌,酵母菌,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细菌,酵母菌,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广泛,在食品加工中已被应用了几千年,从酿酒、制醋到生产酸奶、面包发酵,人们生活中各种风味各异的各色食品的生产几乎都离不开他们。 细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细菌在食品中应常用的菌种主要是醋酸杆菌,乳酸菌,非致病棒杆菌等。 醋酸杆菌: 醋酸杆菌主要常见于腐烂的水果蔬菜、酸果汁、醋和饮料等物质中,属于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兼性好氧。醋酸杆菌能把乙醇氧化为乙酸。醋酸菌如果在糖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葡糖糖变成醋酸;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能将酒精氧化成醋酸,从而制成醋,因此常用于制造食醋,果醋等方面的发酵。乳酸菌: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发酵乳制品主要包括酸奶和奶酪两大类,生产菌种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乳酸乳杆菌(L. Lact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它常用于酸牛奶、果蔬发酵饮料、酸泡菜等方面。具有提供营养,改善胃肠道功能的功效。 非致病杆菌: 非致病杆菌主要以谷氨酸棒杆菌,力士棒杆菌,解烃棒杆菌等,它们经常从土壤、空气、水等分离出。常用于味精的制作。它们能将糖分解成有机酸,并将含氮物质分解成铵离子,再进一步合成谷氨酸并积累于发酵液中。 酵母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是酵母菌属中的典型菌种,也是重要的菌种,广泛应用与啤酒、葡萄酒、白酒、果酒的酿造和面包的制造中。由于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因而可作为药用,也可用于饲料,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面包酵母: 酵母是生产面包必不可少的生物松软剂。面包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真菌类,学名为啤酒酵母。面包酵母有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态。以椭圆形的用于生产较好。酵母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发酵。酵母生长与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6~30℃,最适pH为5.0~5.8。酵母耐高温的能力不及耐低温的能力,60℃以上会很快死亡,而-60℃下仍具有活力。生产上应用的酵母主要有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及即发干酵母。 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霉菌在食品制造中用途非常广泛,许多酿造发酵食品、食品原料的制造,如豆腐乳、豆鼓、酱、酱油、柠檬酸等都是在霉菌的参与下来进行生产的。霉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酱类和酱油两个方面。 酱类: 酱类包括大豆酱、蚕豆酱、面酱、豆瓣酱、豆豉及其加工制品,都是由一些

转化医学

临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临床病例的观察和基础医学研究的积累,而基础研究的方向大都来自于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良好的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协同发展将会大大加快医学发展的步伐。然而,目前很多临床实际问题的提出者往往缺乏较好的科研思维或不具备良好的研究条件和设施;而另外一方面大量的基础研究偏离临床实际,其研究成果很难在临床上应用。导致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患者在短期内难以体验到基础医学研究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同时,基础医学研究的成果又很难付诸实施。这种临床与基础研究脱节的情况被生动的比喻为“死亡之谷”,“两层皮”。在这种情况下,“转化医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期望能把医学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工作中能够使用的技术、产品和诊、治方法,即从实验室到病床(from bench to bedside, B to B),再从病床到实验室的连续过程(from bedside to bench,B to B)。虽然转化医学的概念提出才十几年,但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转化医学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事业发展迅速并取得辉煌成就,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人们乐观地相信:一个逐步消灭传染病、有效控制慢性病,更加健康、长寿的时代已经向人类走来。的确,20世纪不仅目睹了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见证了卫生服务系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青霉素的发明和使用使得让之前不治的肺炎、脑膜炎等得到有效的控制;卡介苗与链霉素的发现及广泛运用使结核病的病死率大幅下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制剂的发现与合成,使营养缺乏症得到根本性改观;各类疫苗的研制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并使脊髓灰质炎等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60年代的冠状动脉搭桥和器官移植手术,充分显示了外科技术的突飞猛进;物理化学等新技术与临床的高度融合使得电子显微镜、纤维内窥镜、计算机断层扫描及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摄影(PET)等得以发明成功,使得对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切应该都归功于医学科学研究的进步,特别是群体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进步。 但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人类又面临了更多新的挑战,首先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致病的危险性急剧增加,用对单因素致病的传统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危险因素评估和预防措施的需要。缺乏临床患者验证的研究不可能取得真正突破性进展,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将是未来疾病研究的主要模式,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应在医学科学研究中逐渐起主导作用。其次临床经济学的发展对临床实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寻找在取得同等临床疗效的前提下最经济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选择。全球耗费了成千上万的资金推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等全球性的基础研究。人类基因组全序

酵母菌的应用

酵母菌在工业上的应用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有着天然丰富的营养体系。酵母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矿物质和水分。有机物占细胞干重的90%~94%,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35%~60%,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5%~60%,脂类物质的含量在1%~5%。酵母细胞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酶类,能促进其被消化吸收。此外它还含有多种鲜为人知的活性物质,如麦角固醇、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辅酶A等。酵母由于具有很高的营养成分,不仅直接被开发为营养食品,还可进一步制成多种营养活性物质,作为营养食品的载体,进一步深加工则成为更具营养和保健价值的食品。 1.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 酵母在发酵时利用原料中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及a-淀粉酶对面粉中淀粉进行转化后的糖类进行发酵作用,产生CO2,使面团体积膨大,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结构; 改善面包的风味。发酵后的面包与其他各类主食品相比,其风味自有特异之处。产品中有发酵制品的香味,这种香气的构成极其复杂。 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在面团制作过程中,酵母中的各种酶对面团中的各种有机物发生的生化反应,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能为人体直接吸收的中间生成物和单分子有机物,如淀粉中的一部分变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成胨、肽和氨基酸等生成物。这对人体消化吸收非常有利,提高了谷物的生理价值。酵母本身蛋白质含量甚高,且含有多种维生素,使面包的营养价值增高。 2.酵母菌在酒工业中的应用 1啤酒酿造 啤酒酿造是以大麦、水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未发芽的谷物、酒花为辅助原料;大麦经过发芽产生多种水解酶类制成麦芽;借助麦芽本身多种水解酶类将淀粉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糖类、糊精以及氨基酸、肽、胨等低分子物质制成麦芽汁;麦芽汁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生成酒精和CO2以及多种营养和风味物质;最后经过过滤、包装、杀菌等工艺制成CO2含量丰富、酒精含量仅3%~4%、富含多种营养成份、酒花芳香、苦味爽口的饮料酒即成品啤酒。 2果酒酿造 果酒酿造是以多种水果如葡萄、苹果、梨、桔子、山楂、杨梅、猕猴桃等为原料,经过破碎、压榨,制取果汁;果汁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形成原酒;原酒再经陈酿、过滤、调配、包装等工艺制成酒精含量8.5%以上、含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称为果酒。在各种果酒中葡萄酒是主要品种,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饮料酒种。 3白酒酿造 酒曲的主要种类 (1)大曲大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大曲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它以小麦或大麦、豌豆为曲料,经过粉碎、加水拌料、踩曲制坯、堆积培养,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酿酒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在其中生长繁殖制成成曲,再经贮存后制成陈曲。大曲有高温曲(制曲温度60℃以上)和中温曲(制曲温度不超过50℃)两种类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著名的大曲白酒均采用高温曲生产,如茅台、泸州、西风、五粮液等。 (2)麸曲麸曲是固态发酵法酿造麸曲白酒的糖化剂。它以麸皮为主要曲料,以新鲜酒糟为配料,经过润水、蒸煮、冷却后,接种黑曲霉和黄曲霉混和(混和比例为7:3),再经通风培养制成成曲。 (3)小曲(米曲)小曲(米曲)是半固态发酵法酿造小曲白酒(米酒)的糖化发酵剂。它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中草药,经过浸泡、粉碎,接入纯种根霉和酵母

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一节食品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其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3)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史(略) (4) 第三节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 (7) 第四节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7)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9)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9)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结构 (10) 第三节放线菌(Actinomyces) (20) 第四节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酵母菌 (21) 第五节霉菌 (24) 第六节病毒 (26)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 (29)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元素和细胞的化学组成 (29) 第二节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32) 第三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3) 第四节培养基 (35) 第四章微生物的代谢 (39) 第一节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39) 第二节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40) 第三节能量转换 (41) 第四节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 (42)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44) 第一节微生物生长 (44) 第二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50)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63) 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63) 第二节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65) 第三节微生物基因重组 (67) 第四节菌种的保藏及衰退与复壮 (70)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74)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 (75) 第二节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78)

第三节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80) 第八章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82) 第一节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82) 第二节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84) 第三节霉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86) 第四节微生物酶制剂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87) 第九章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来源及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 (89) 第一节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来源 (89) 第二节食品的细菌污染 (89) 第三节霉菌及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90) 第十章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 (92) 第一节食品的腐败变质 (92) 第二节腐败变质的控制 (95)

临床教学中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docx

临床教学中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 一、前言 转化医学理念有助于为临床医学试验人员和临床主治医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彰显临床医学研究为疾病防治服务的核心价值。现阶段,传统医学教学呈现明显的与实践脱节的迹象,因此促进教学理念的积极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转化医学概念显得尤为必要,对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大有裨益。通过在内科临床教学过程中运用转化医学理念,有助于形成教学质量提升的辅助性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在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二、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于X院20XX年9月接收的内科学生中,采用随机双盲法抽取38例学生入组研究,将教学指导思想的差异性作为划分依据,将所有研究样本分为传统教学组和转化医学组,传统教学组学生的年龄介于18—20岁之间,平均年龄19.04±0.21岁,其中男10例,女9例。转化医学组学生的年龄介于19—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14±0.57岁。两组学生均为高中毕业入学,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 <0.05)。 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在对内科理论知识进行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临床实践的形式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观察组:将转化医学理念作为内科教学的指导依据,具体措施如下:(1)教师应对传统教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克服“以学科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将学生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为开展课程的基础和核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临床实践机会,利用临床实践解决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弱化学生的学科意识,使学生能够建立起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注重提升内科临床教学课程的完整性,实现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2)现阶段,针对内科实验教学,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教师大多采用演示法和验证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够凸显出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尊重,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内科临床教学形式的改革,依托于探索性实验价值的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内科临床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充分认识到转换医学的重要意义,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为学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4)尽管部分内科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由于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容易与教学实践脱节。因此,内科应为临床教师与内科理论教师搭建沟通的桥梁,理论教师为临床教师提供理论与经验的指导,临床教师将临床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理论教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5)内科应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对内科临床教学成果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创新思维、理论知识运用、职业态度等内容,并结合客观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 4.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涉及到人类食品中的酵母菌种类繁多,其中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功能,这使得酵母菌在食品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酵母菌一定可以为人类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字:酵母菌应用前景 酵母菌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依照荷兰科学家Loddoy在1970年提出的分类系统,将有无形成有性孢子作为分类的起点,属上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种的规划主要依据生理的特性,将酵母菌分为三个亚门:1.能形成子囊孢子的酵母属子囊亚门,共4个科22个属139种酵母。2.能产生冬孢子和担孢子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子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共9个科。3.能产生掷孢子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亚门、东孢子纲、掷包酵母科、科内有三属。4.不能产生有性孢子,尚未发现有性过程的酵母属于半知菌亚门,共12个属170个种。但就我国目前所常用的分类是将酵母菌分为: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即发酵母。酵母菌在生物界中的种类繁多,其在人类生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据科学家推测,早在史前三千多年,人类就已经懂得酵母的发酵技术,虽不知原理,但却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据考古学家考证,在史前2500年的埃及Theban法王填墓内找到经发酵的面包实体和证明酒和啤酒酿造的壁画和宝物,以及在公元前2698年中国史记记载了自黄帝开始已有教民烹煮面食的记载,都证明人类在这之前就已懂得种植稻米、小麦以及储存、磨粉和利用酵

母调制不同的食物。由此看来,酵母菌的利用已深入人类的发展史。 1.酵母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酵母菌在酿造、奶制品、焙烤食品等有着飞速的发展。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贺银风教授探究了国内外传统的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了酵母菌在发酵品中的与乳酸菌有着同样的作用,菌种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控制产品的风味特点、营养特征、医疗和保健作用。这为研究酵母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的参考,不同的乳制品中的酵母菌存在着多样性,往往是多种酵母菌的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的风味,不同的品质,而不同地区也有着自己特有的酵母菌,这是由于酵母菌的多样性所决定的。酵母菌在发酵乳制品中存在着许多的优点,主要是对于干酪的成熟有着诸多作用,例如:“(1)酵母菌能利用凝乳中由于乳酸菌的乳糖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使凝乳的pH值有所提高,由起初的5到6左右。酸度的降低,刺激了对干酪成熟也有促进作用的细菌的生长繁殖;(2)某些酵母菌能产生胞外蛋白分解酶和脂肪分解酶,分解干酪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加速干酪的成熟,使干酪中可溶性含蛋物和辛酸、癸酸等其他高级脂肪酸增加L3J,对干酪的风味和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干酪内部的某些酵母菌能发酵牛奶中的乳糖,产生少量的CO,影响干酪的组织结构;(4)某些酵母菌能影响干酪某些风味物质如甲基酮的形成[IJ];(5)酵母菌能产生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增加干酪的营养价值;(6)酵母菌在干酪中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作用,还能抑制腐败微生物和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LIJ5。酵母菌在乳制食品中的主要

转化医学应用现状及其困境分析

转化医学应用现状及其困境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化医学作为一种科学理念,从着名医学杂志TheLancet于1996年刊文提出“转化医学”的概念至今已近17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生物医学研究者,亦或是临床医学专家,都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将先进的成功基础理论与成果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应用转化,即通过双向转化通道,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进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医疗诊治快速转化与应用。但是,通过长期实践,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仍严重脱节,先进的基础研究成果难以向有实际需要的临床医学转化,使转化医学面临诸多困境。 因此,面对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实践的脱节,有必要找到转化医学理念应用的瓶颈所在,使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实践顺利转化。 1.转化医学应用现状 转化医学指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转化过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之间连接的桥梁,属于一种循环式的科学体系,即基础研究的新成果及时转

化到临床应用领域(包括医疗、预防、护理等多个方面),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先进的措施和方法。另外,在临床应用中及时修正,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回基础研究中,进一步使其完善、发展,而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转化医学属于双向转化过程,但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而这则是最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时间、经费、伦理等诸多因素。 纵观国内外的各种基础医学研究,很大一部分在向临床实践进一步转化的过程中,难以将基础研究成果再次重复。因此,基础研究成果缺乏可重复性,是目前转化医学失败的首要原因,使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脱节,基础研究的优秀成果难以为临床实践服务。尽管在转化医学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经典的案例,但从国内外对疾病诊治的相关转化医学应用效果来看,应用现状仍不容乐观。 肝细胞癌的转化医学研究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属于较为常见的肿瘤,是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之一。据统计,在我国,肝癌是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就全世界而言,则位于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近10年来针对肝癌治疗研究的技术领域不断扩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包

食品中的酵母及应用

食品制造中的酵母及其应用 酵母菌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利用酵母菌制作出许多营养丰富、味美的食品和饮料。目前,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用酵母菌生产的食品种类很多,下面仅介绍几种主要产品。 2.1 面包 面包是产小麦国家的主食,几乎世界各国都有生产。它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菌、糖、油脂和鸡蛋为辅料生产的发酵食品,其营养丰富,组织蓬松,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2.1.1 酵母 1) 酵母菌种 1 酵母是生产面包必不可少的生物松软剂。面包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真菌类,学名为啤酒酵母。面包酵母有圆形、椭圆形等多种形态。以椭圆形的用于生产较好。酵母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发酵。酵母生长与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6~30℃,最适pH为5.0~5.8。酵母耐高温的能力不及耐低温的能力,60℃以上会很快死亡,而-60℃下仍具有活力。 生产上应用的酵母主要有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及即发干酵母。鲜酵母是酵母菌种在培养基中经扩大培养和繁殖、分离、压榨而制成。鲜酵母发酵力较低,发酵速度慢,不易贮存运输,0~5℃可保存二个月,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活性干酵母是鲜酵母经低温干燥而制成的颗粒酵母,发酵活力及发酵速度都比较快,且易于贮存运输,使用较为普遍。即发干酵母又称速效干酵母,是活性干酵母的换代用品,使用方便,一般无需活化处理,可直接生产。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活性干酵母有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梅山牌、安琪牌、牌

等产品,另外还有进口法国、荷兰、德国的产品。在选购时应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包装是否密封,且必须注意选购适合配方要求的酵母如耐高糖与低糖的酵母。只有酵母质量有保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面包。对于贮存时间过长的酵母在生产前要对其活力进行测定。 2) 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 体积大、组织松软。酵母在发酵时利用原料中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及a-淀粉酶对面粉中淀粉进行转化后的糖类进行发酵作用,产生CO2,使面团体积膨大,结构疏松,呈海绵状结构; 改善面包的风味。发酵后的面包与其他各类主食品相比,其风味自有特异之处。产品中有发酵制品的香味,这种香气的构成极其复杂。 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在面团制作过程中,酵母中的各种酶对面团中的各种有机物发生的生化反应,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能为人体直接吸收的中间生成物和单分子有机物,如淀粉中的一部分变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成胨、肽和氨基酸等生成物。这对人体消化吸收非常有利,提高了谷物的生理价值。酵母本身蛋白质含量甚高,且含有多种维生素,使面包的营养价值增高。 2.1.2 生产面包的主要原辅料 1) 面粉 面粉的质量通常表现在面筋的量和质上。质量好的面粉,面筋延伸性大、弹性好,做出的面包体积大而膨松;反之面筋延伸性小、弹性差,调制的面团板结,不易起发。所以生产中常将面筋量大质差和量小质优的面粉搭配使用,以互相弥补不足。

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

转化医学的研究及发展 一、概述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又称转化研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医学及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10多年间迅速发展,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的一次伟大革命,转化医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生物制药界,以及医学科技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极大关注,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和着力点。 1992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 to B)的概念,1994年开始出现转化型研究,1996年Lancet杂志首现转化医学这一新名词。 转化医学又称转换或转译医学,其有关研究通常称为转化研究或转化科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把基础医学的进展快速的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为病人服务,为人类健康造福,这就是转化医学。 2.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转化医学的定义 (1)实验室体外发现和动物体内试验; (2)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体内试验,证实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在实践中推广。转化医学就是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 e”and“bedside to bench”,“B 2 B”)的连续过程。 二、转化医学产生背景 在近代,尤其是近20世纪50年,随着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医学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为现在医疗技术奠定了几乎所有的基础。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形成各自的体系,基础与临床在各自的研究体系里并肩前进,都取得了自认是令人瞩目的成就,造成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临床医师和基础科研工作者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转变促使医学研究模式转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医疗负担越来越重,以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致病的危险性急剧增加,用对单因素致病的传统研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危险因素评估和预防措施的需要。因此,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单因素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这些慢性病的防治需要。慢性病的防治需要包括基础和临床等多学科的合作研究,采用多因素研究模型的思路。基础研究积累的大量数据及其意义需要进一步解析。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需要整合。 三、转化医学的特征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 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毒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描述机体与外源化学物的中毒机理,对外来化学物进行安 全性评价,从而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 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在,大量新化学物投入使用, 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隐患。而现行的化学 物危险度评价体系,尤其是对毒效应无阈值的化学 物的检测评价,存在多种局限性和缺陷,如可以测试 的化学品数量少;动物实验周期长;评价的费用高; 化学物危险性评价存在物种差异等,这些缺陷正是 转化医学在毒理学应用的重大课题[5]。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是转化医学在环境和职业毒 理学应用的中心环节。新的化学物毒性评价策略提 出,应该把当前以死亡、突变、肿瘤形成等终点事件 (apical endpoints)为观察指标的毒性效应评价体系, 转换为基于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以毒性通路 (toxicity pathways)相关生物标志表达异常为观察 指标的高通量(high-throughout)毒性效应评价体 系。即利用高通量的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 展,测定毒作用导致的“通路”或“关键事件(key events)”改变,建立相应的细胞预测模型并进行剂 量-反应关系的检测,结合环境检测水平和人群暴露 状况进行危险度评价,从而开展预防医学现场的推 广应用,以此为基础提出实际有效的防治措施。这 一依赖灵敏快捷的细胞试验进行危险度评价的理念 能大大减少动物试验体系所需的花费和时间,因而 与转化医学概念相呼应[6]。 为此,近年来,部分学者已经致力于开展毒理学 细胞模型的研究,力图以体外细胞取代传统的动物

模型,以获得更快速,更具代表性的检测工具和评价手段。例如,Lundberg等[7]于2002年通过成功导入了猿猴病毒40(SV40)的早期区和端粒酶催化亚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构建了永生化的原代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这些永生化细胞可被 H-ras或者K-ras致癌基因诱导致恶性转变。在随后的研究中,亦提示出该类细胞株模型对于致癌物 的检测可大大缩短细胞转化的间期,从而具有潜在 的应用于化学致癌活性筛查的价值。这些研究成果,将为环境致癌物毒性检测带来快速简便的应用 手段和工具[8]。综上所述,对于卫生毒理中的基础研究来说,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贯穿转化医学的 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与预防实践指导 间快速有效的转化。 2.2 转化医学在营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从18世纪起源至今,营养学已经从单纯的食品安全和膳食结构的研究开始走向分子营养学的突破期。近年来分子营养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化学物的研 究更是方兴未艾。如大豆异黄酮,最初是由于流行 病学研究显示食用豆制品对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有着重要的防治作用而被发现的[9-12]。经过多学科证实其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随后,其他植物化学物质如番茄红素,花青素,大蒜 素等植物化学物质也逐渐通过基础研究阐明其健康促进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改善人群的健康状态 和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使得营养基础研究的成果发 挥了重要的保护人体健康的功效。 如果说植物化学物的研究使得营养学领域更为 广泛,那么营养基因组学、营养遗传学的兴起使人们

综述(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 摘要:乳酸菌是应用于食品工业的重要菌种,本文阐述了乳酸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综述了酵母菌在面包制作,酒工业发酵中的应用,并对酵母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乳酸菌生理功能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yeast in the food industry ********************* (*************************************************************************** *******************************) Abstract :The Lactobacillus is an important s trains be used in food industr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lactic acid bacteria,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yeast be used in the bread manufacturing and fermented wine industry,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yeast was prospected. Key words:Lactic acid bacteria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pplication

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

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 食品质量与安全09级1班牟小蔺20095339 摘要:乳酸菌是应用于食品工业的重要菌种,本文阐述了乳酸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综述了酵母菌在面包制作,酒工业发酵中的应用,并对酵母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乳酸菌生理功能应用 正文:酵母是一种重要的单细胞微生物,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有这密切的联系。酵母也是人类利用最早,应用最广泛,人类直接食用最多的一种微生物。具有发酵,营养强化,增味等功能。酵母工业的发展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酵母菌的生理功能,并且酵母菌发酵在食品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 一·酵母菌的种类 目前,国内外一般按产品的用途进行分类。根据酵母产品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面包酵母类 包括鲜酵母(压榨酵母)和活性干酵母两类。根据面团含糖量的不同,又可分压榨酵母、活性干酵母和快速活性干酵母。 1.压榨酵母:采用酿酒酵母生产的含水分70~73%的块状产品。呈淡黄色,具有紧密的结构且易粉碎,有强的,发面能力。在4℃可保藏1个月左右,在0℃能保藏2~3个月产品最初是用板框压滤机将离心后的酵母乳压榨脱水得到的,因而被称为压榨酵母,俗称鲜酵母。 2.活性干酵母:采用酿酒酵母生产的含水分8%左右、颗粒状、具有发面能力的干酵母产品。采用具有耐干燥能力、发酵力稳定的醇母经培养得到鲜酵母,再经挤压成型和干燥而制成。发酵效果与压榨酵母相近。 3.快速活性干酵母:。水分含量为4~6%。它是在活性干酵母的基础上,采用遗传工程技术获得高度耐干燥的酿酒酵母菌株,经特殊的营养配比和严格的增殖培养条件以及采用流化床干燥设备干燥而得。与活性干酵母相同,采用真空或充惰气体保藏,货架寿命为1年以上。(二)酿酒用活性干酵母类 按产品的用途分为:酒精活性干酵母,白酒活性干酵母,葡萄酒活性干酵母,黄酒活性干酵母和啤酒活性干酵母等。其中白酒活性干酵母分为很少产酯的酒精活性干酵母和产酯能力较强的生香活性干酵母两类。 按发酵温度,酿酒酵母又可分为两类:1,常温活性干酵母2,耐高温活性干酵母。(三)药用酵母类 用糖蜜,粮食为原料,经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或产沅假丝酵母发酵,未经提取其他成分,无发酵力的干燥菌体产品。 药用酵母一般作为饮食不合理嗦引起的各种消化不良疾病的辅助治疗药剂,或者作为培养基使用,这主要是因其维生素及氨基酸含量丰富,有一定的营养和治疗作用。 (四)营养酵母类 营养酵母只要指高核酸酵母,高铁酵母,含硒酵母和含锌酵母等微量酵母。脱核算酵母菌体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是良好的蛋白质饲料添加剂。已经工业化的微量酵母有含铁酵母,含硒酵母和含锌酵母等 酵母菌的生理功能,可作为功能性发酵制品,应用于特定人群的需要,用以补充人体嗦需要的有机铁,硒和锌等微量元素。

二、食品制造中的酵母及其应用

食品制造中的酵母及其应用 一、面包 面包是什么?1、发酵食品2、需要酵母菌3、主要是面粉4、可以加入其他辅料,蛋,乳,面团改良剂。 面包体内为何有那么多气泡孔?1、酵母菌发酵所致2、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1、面包的定义:以面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菌、糖、油脂和鸡蛋为辅料生产的发酵食品。 2、酵母:面包酵母,又名啤酒酵母,单细胞生物,属真菌类。 ①鲜酵母 3、酵母种类:②活性干酵母 ③即发干酵母 ①体积大,组织松软(生物松软剂) 4、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②改善面包的风味 ③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 ①面粉 ②糖 5、生产面包的主要原辅料:③油脂 ④蛋、乳、果料 ⑤添加剂(面团改良剂、乳化剂、营养强化剂、酵母营养剂) 6、面包的生产工艺:1、面团调制2、面团发酵3、整形4、醒发5、烘烤6、冷却与包装 二、啤酒 啤酒是以优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酒花等为辅料,经过制麦、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CO2、低酒精浓度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 它是液体面包(水、糊精、酒精和二氧化碳外,还有11种维生素、17种氨基酸。)

营养啤酒 佐餐啤酒 1)根据原麦芽汁浓度分类 贮藏啤酒 高浓度啤酒 鲜啤酒 2)根据生产方式分类 熟啤酒 (是否经过巴氏灭菌) 纯鲜啤酒 淡色啤酒又叫黄啤酒(酒液一般呈淡黄色,主要 1、啤酒的种类 选用淡色麦芽为原料,酒花的用量较多) 3)根据啤酒的色泽分类 浓色啤酒又叫黑啤酒(酒液一般为咖啡色或黑褐 (酒花的添加量) 色,主要选用焦麦芽,黑麦芽为原料,酒花的用量较少) 上面啤酒(上面啤酒酵母:在发酵时,酵母细胞随CO 2 浮在发酵液面上,发酵终了形成酵母泡盖,即使长时间 放置,酵母也很少下沉) 4)根据酵母性质分类 下面啤酒(下面啤酒酵母:在发酵时,酵母悬浮在发 液内,在发酵终了时酵母细胞很快凝聚成块并沉积在 酵罐底) 1、大麦(种植面积广、发芽能力强、价格便宜、干麦芽含各种水解酶源 和丰富的可浸出物、谷皮又是麦芽汁的过滤介质) 2、水(糖化、制麦、洗涤、灭菌、冷却及锅炉用水) 3、酒花(又称蛇麻花,忽布花,雌雄异株,用于啤酒酿造者为成熟雌花) 2、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 (增进啤酒的泡沫持久性和稳定性,与麦汁共沸时能促进蛋白质凝固利 于澄清,增强麦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 4、酵母(子囊菌亚门酵母属:上面发酵啤酒酵母和下面发酵啤酒酵母) 5、辅助原料(糖化时加入 20-30% 的大米) 熟啤酒:发酵成熟的啤酒经过滤后,使酒液清亮透明,经过罐装入瓶加盖,由输送带传入喷淋机内,用水低温逐渐升温到65℃,保持40分钟,即巴氏灭菌的啤酒,这种经过灭菌的酒,叫熟啤酒。 酒花树脂:啤酒苦昧的主要来源 酒花油:赋于啤酒香味 多酚物质(包括单宁):促使蛋白凝固,利于啤酒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