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真伪鉴别新方法

中药材真伪鉴别新方法
中药材真伪鉴别新方法

中药材真伪鉴别新方法

中药品种繁多,应用历史悠久,产区广泛。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药材品种混乱,基源复杂,如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534种中药材,即有143种为多基源(二基源以上),占收载总数的27%。加之中药的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以及伪品、混淆品和误用品等因素,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制剂生产、临床疗效及推广使用等都有直接影响,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信誉。同时,即使是同种药材,由于产地不同、野生与栽培以及生长年限不同都表现出质量和疗效上的差异,这些问题为中药材鉴别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依赖经典形态分类以及传统鉴别方法已无法满足鉴别的需要。随着各种先进仪器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各种新的鉴别方法亦纷纷推出,如红外光谱鉴别、化学指纹图谱鉴别以及DNA分子标记鉴别等,中药材鉴别领域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

近年来,以PCR为基础的DNA分子标记鉴别技术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多基源品种的鉴别及道地药材鉴别中也崭露头角,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以人参、西洋参的分子标记鉴别研究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药材分子标记鉴别的研究轨迹。从1994年AP-PCR首次用于人参、西洋参的鉴别以来,已有24篇相关的报道,按照所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①基于PCR技术的方法有18篇文献,其中利用随机引物如RAPD和Ap-PCR等的有9篇,利用特异引物如MARMS、SCAR等的3篇,AFLP的3篇,PCR-RFLP的3篇;

②利用DNA测序技术的有7篇;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2011年02月24日 09:59:10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中药材三七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价格上涨了十多倍,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的神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以下为节目实录: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现在我手里拿得叫----三七,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药材,别看他外表平淡无奇,可是最近两年,它却炙手可热,在2009和2010年短短两年时间里,三七的价格就上涨了十多倍,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的神话。带着一份好奇,记者赶赴被称作中国三七之乡的云南文山一探究竟。 2月13号清晨七点钟,天还没亮,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三七交易市场已经是人声鼎沸。一批又一批背着背篓的农户和挎着小包的药材商从各地赶来,一同涌入这个狭小的市场,这让负责收取进场费的工作人员忙的不亦乐乎。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有些一天几百人,有一天最多的是一千零点

在市场里,每当有新的三七种植户进入市场,立刻就会有十几位药材商冲上前去,把他团团围住,甚至帮他把口袋卸下来打开,然后迫不及待地看成色、问价格。 围住种植户陈素丽是这些三七药材商中的一位。每看到有新的种植户进来,她都会冲到前面,一旦成色、价格都合适,就马上出手。市场开门还不到一个小时,她就已经买进了100多斤三七。 陈素丽三七流通商 记者:这个是你刚买的吗? 陈素丽:嗯 记者:多少钱买的? 陈素丽:160(一斤) 没过三个小时,陈素丽就找到了下家,她以每斤175元的价格把刚收购的三七全部卖了出去,短短的时间里,她就赚了1500多元。 伴随着行情的火爆,三七交易市场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妈妈为了不耽误做生意,把孩子也直接背到了市场里来。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三七交易如此红火呢? 三七流通商 三七流通商:这在我们地方是叫帽子七,又叫田七。它只是把根摘了,就是那个剪口。 记者:这个现在卖多少钱一斤? 三七流通商:270元一斤左右

中药材常用经验鉴别方法

一、常用经验鉴别方法 经验鉴别就是用眼看、手摸、耳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其真伪优劣、产地、规格等,这些方法是几千年来中医药工作者鉴别药材经验精华的总结,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它是从事中药经营、采购、验收、保管、鉴定、教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 1、眼看 眼看就是凭借人体的光学感受器——眼,看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断面,从而判定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 (1)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性状一般是固定的,如圆柱形、方锥形等等。如炉贝母呈圆锥形,平贝母扁球形;天麻长椭圆形,假山麻紫茉莉根呈圆锥形。有些品种老中医师鉴别时使用的语言很形象,如防风的根茎部分称为“蚯蚓头”,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这些形容既简单又生动,易懂易记。在观察外形时,有些叶、草、花类药材很皱缩,可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平观察。如参叶、金钱草、凌霄花等。 (2)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如测量的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应测量较多的样品,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值。例如黄芪、党参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枸杞有大有小,乌药片有厚有薄等。 (3)表面;药材的表面特征各异,尽管是同一品种也常因产地不同、采收季节等因素,表面特征也不尽相同,如光滑、根痕、粗糙、皮孔、皱纹等。单子叶植物根茎及球茎节上的膜质鳞叶、根痕,蕨类植物的鳞片、毛等,这些特征的有无和程度常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天麻与假天麻紫茉莉根,天麻表面有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紫茉莉则无。 (4)颜色:商品药材的色泽一般是较固定的,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有关,如玄参、生地色要黑,红花要红,山药要白,青黛要深蓝,紫草要紫,蒲黄、黄连、松花粉要黄,如果加工不好、贮藏不当,就会改变药材的固有颜色,降低药材的质量。如黄芩变绿不能药用,构杞因保管不善由红变黑,牛膝变黑等。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干燥,不应在有色光下进行。在描述药材颜色时,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还应说明以哪一种色调为主。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

中药三七是一珍贵中药材教学文案

中药三七是一珍贵中药材,具有止血、活血、补血、保护心肌、抗冠心病、保护脑组织、扩血管和降压、提高记忆力、消 炎镇痛、镇静、保肝、抗衰老、滋补、强壮、免疫调节等诸多种药理作用 中药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 物人参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 根茎。又名山膝,金不换、田三七、田漆、田七、参七、血参、 人参三七、滇二七。三七用于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在 本草纲目以前的《医门秘旨》、《跌损妙方》已有记载。三七是 我国特有的传统珍贵中药材,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 地,野生或栽培。《中国药典》I部2005版收载三七:味甘、 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 可以用治外伤H{血、咳血、衄血、下血、血痢等各种内外血 症。《中药大辞典)2005版记载:"生品能散瘀止血,消肿止 痛,熟品能补血活血,为常用名贵药材之一。"中药三七的主 要化学成分有:三七总皂苷、三七素、三七多糖类、黄酮苷、 挥发油、氨基酸及各种微量元素等。《中围药典》I部2005 版规定三七药材人参皂苷Rgl(C42H72014),人参皂苷Rbl fC54H92023)和三七皂苷Rl(C47H80018)~者的总量不得 少于5.0%。有报道"测定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含量可达8· 19%一29-4%,其中有人参皂甙Rbl、Rb2、Rc、Rdl、Rd2、Re、 Rf、Rgl、Rg2、Rhl,三七皂甙A、B、C、D、E、F等。"三七的药 理作用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止血作用 三七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美名,素有"止 血之神药"、"止血金不换"之说,为伤科要药。三七的止血 有效成分是三七素Dencichn,可溶于水,是一种特殊的氨基 酸类物质,著名的"云南白药",即以之为主药。三七素的止 血效应与剂量有关,能缩短凝血时间,使血小板数量显著增 加。它主要通过机体代谢、诱导血小板释放凝血物质而产生 止血作用。三七止血宜生用,是因为三七素不稳定,经加热 处理后易被破坏。有研究报道,三七中的ca 及槲皮苷也 能止血。 2 补血、造血功能 三七能"祛瘀生新",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三七大如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生之功,价与黄金等","三七 颇类人参,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现代研究也证 实三七具有补血作用,近年来大量的 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三七能促进骨髓粒细胞系统、血红蛋 白及各类红细胞升高和增殖,具有明显的造血功能。

(整理)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但是,随着中药饮片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及部分外来中药饮片的冲击,致使出现了大量的不按规定炮制方法炮制的中药饮片流入市场,从而导致了中药饮片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中药材抽验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在这当中有大部分是一些不法分子故意造假(重金属超标的虫草、模具压制的人参、土豆染色做成的天麻等),售假。有的则是中药材保管发生变质。中药材的鉴别不具有一定中药鉴别常识是很难鉴别真伪的。安排这次培训的目的,为了方便从药人员能够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快速鉴别,根据中药的某些成分的特性,快速鉴别一些中药。 一、药用植物学知识 1 .药用植物的分类 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属………………黄连属 种………………黄连 2. 植物组织的类型 2.1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由于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分化,使植物体得以生长 2.2薄壁组织: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薄壁组织藏、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在植物体内担负着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又称营养组织 2.3保护组织:表皮(毛茸(腺毛非腺毛)、气孔(平轴式直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的复合体) 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 2.4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 2.5输导组织:管胞与导管;筛管、伴胞与筛胞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主产于、西畴,广西田阳靖西、等地。多系栽培,以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第3-4年开花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以花前期采收质量佳。采收除去茎叶、泥土,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揉搓,以后每天边晒边搓,待全干后放入麻袋撞至表面光滑即可。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鉴别】:三七被称之为“铜皮铁骨”。铜皮:指药材的外皮呈灰黄色,似金属铜的颜色;铁骨:指药材体重而坚实不易折断。三七外形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附注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 ①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 ②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 ③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 ④科植物高良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血三七” ⑤科植物三七的根茎。 ⑥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 ⑦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附注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但据当地人称,目前由于过度追求个大,滥用化肥,有的三七只有十多头,但木心大,质量欠佳。 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本品有止血作用,与三七相似。 冬虫夏草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越冬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产地】:主产于、、等省区。、、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三七及其各部分药效

关于三七及其各部分药效 2010-12-20 13:51:38| 分类:中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三七,始载《本草纲目》,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又名金不换、田七,此外,被称为“三七”的还有:菊科植物菊叶千里光的全草或根,叫做菊叶三七或土三七。本文主要是关于五加科三七的资料整理和收集。《本草纲目》中记载:“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知,金不换,贵重之称也。”山漆意思是这种植物长在山里,把它搞碎涂在伤口上便能止血,而且能使伤口较快地粘接愈合,后谐音称为三七。不过据民国《马关县志》杂类之五载:“三七者,必种后三年始成药,七年乃完气。”大概也与其命名有关。

一、三七全株各部分简单说明:

三七主根:俗称头或者头子,指质量为500g的干燥三七主根个数。比如说20头三七表示500克重量有20个左右三七,30头就是500克有30个左右三七,头数越少表示三七越大,质量越好,等级越高。 三七芦头(俗称:剪口):准确的说是长在土里的三七与长在土外的三七杆连接的关节部位。但是同等情况下含剪口的三七比不带剪口的三七便宜,等级低一些;但通常只有大三七才会出现这个情况,比如15头,20头;所以买大三七一定要注意看看是否带剪口,比如20头三七如果是带剪口的价格540元,不带剪口的是590元,差价较大; 三七侧根(俗称:筋条)和须根(俗称:毛根或绒根):就是指三七的支根,根据粗细划分,中部直径大于0.4cm支根的叫筋条,须根及中部直径小于0.4cm支根的叫绒根或毛根,它们都有药用价值,只是相对三七主根便宜一些; 春三七:摘除花籉后采挖的三七,一般三七花是8月份采摘,就是采摘三七花后采挖的三七叫春三七,这个时候采挖的三七饱满,质量高; 冬三七:就是留种后采挖的三七,三七花7,8月份现蕾,如果8,9月份采摘干燥就是常说的三七花,但三七花如果不采摘长到11.12月份,三七花就会变成红色的三七红籽,俗称三七种子,留种后采挖的三七就是冬三七,质量较差;

中药材真伪鉴别基本知识

中药材真伪鉴别基本知识 历来鉴别中药材的正品、地区习惯、混淆品、伪品、劣品无统一明确的划分界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以下简称图典)采用正品、非正品和伪制品三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将每个中药材品种分为三类,其分类的依据如下: 正品: 系指《中国药典》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部标准》和《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所收载的品种及虽未收入国家级标准,但已被广泛公认的品种。凡属《中国药典》、部颁标准收载品,均在品名后加括号着重指明收载出处,其它则略去。 非正品: 泛指中药材的劣品、地区习惯用品和各种原故造成的中药材混淆品种。这些品种一律列入[非正品]项下,以示与正品区别。 伪制品: 系指经过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仿制品。此类实属无可争议的地地道道的伪品。 一、降香(图典① 第73 页) 【正品】 降香(药典、部颁品) 药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 n的树干和根部的干燥心材。本品呈圆柱形,类圆柱形,长条形稍扭曲不规则碎块状,表面紫色,棕紫色或红褐色,有纵长线纹,有光泽。断面粗糙,能沉于水。气芳香,味稍苦。烧之香气浓烈,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 【非正品】 紫檀 为豆科植物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的树干和根部的干燥心材。本品呈条块状,长短不一,内外均呈鲜红色,久置者呈暗红色至带绿色光泽。横断面具孔点,纵剖面呈线条状纹理,并有油滴状的红字树脂样物质。质致密而重,以水煮之溶液不显赤色。气

微,味淡。 二、大黄(图典② 第6 页) 【正品】 1.掌叶大黄(正品) 药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干燥根和根茎。本品多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或一面隆起一面平坦的纵剖面。直径3-9 cm。除去外皮者表 面黄棕色,可见网状纹理。未除去外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和纵沟。根茎近顶端横切面“星点”为2 环,其下1 环或散在,根的横切面无星点。新断面在紫外光灯(365nm)下显棕色荧光。 2.唐古特大黄(药典品) 药材为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ta ngguticumMaxim.ExBalf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多呈类圆锥形,纺锤形或圆柱形?直径5-11cm。根茎近顶端横切面星点1-2 环,其下为1 环。渐成散在。 新断面在紫外光灯(365nm)下显棕色荧光。 3.药用大黄(药典品) 药材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 in ale Ball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多为圆柱形或类圆形的横切段或块片,似马蹄形。去净粗皮。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根茎横断面星点 凸起,成环或散在。 1新断面在紫外灯(365nm)下显棕色荧光。 【非正品】 1.藏边大黄 为蓼科植物藏边大黄Rheum emodi WalL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根茎多呈类圆锥形、根类圆柱形。长4-20cm,直径1-5cm。表面多红棕色,偶有灰褐色的,多具纵皱纹,新横断面多呈淡蓝灰色至灰蓝带紫色,有明显环纹及半径向放外射的棕红色射线。根茎黄切面无星点。新断面在紫外灯(365am)下显兰

三七功效与作用

农夫自销店收集,非本人作品 田七各种功效、食疗及禁忌大全 三七又叫田七,金不换,而三七粉是用三七主根磨成的粉,三七在云南是特产,三七既能直接泡水喝,而且适合一年四季服用,还能炒肉炖鸡,做成美味菜肴来既满足胃口,又能治病,可是个宝贝啊,现在很多人随着电视上,网上,报纸上的介绍都了解了吃三七粉对身体好,有保健作用,但是从药店买回来后发现三七粉的粉质细腻,不知道怎么服用,只能眼看着这宝贝在嘴边上却不敢也不知道怎么吃而发愁,小编告诉您不用愁了,接下来本栏就为您解答三七粉的吃法,教您该怎样吃三七粉才安全方便,并且要耐心的看完三七粉的适用人群哦,不能因为三七粉的功效多就盲目地服用。 一、三七粉的用法 【三七粉的用法】三七粉的服用方法不同,它的功效也不一样,比如最明显的生吃和熟吃三七粉功效就不同了。生吃三七粉的功效:止血、活血、化瘀,如用于内外伤止血、预防治疗高血脂、祛斑等,三七粉

农夫自销店收集,非本人作品 的服用方法就是要生吃。熟吃三七粉的功效:主要是补血、养血,如用于妇女产后补血、外伤失血过多、气血不足等症,就要熟吃三七粉才能达到效果。服用三七粉的量,服用三七粉是没有副作用的,但是服用的量很有讲究,用于病症治疗三七粉的服用方法就不用说了,根据医生开的药方服用,现在说说三七粉养生的用量: 【三七粉的用法】用于养生三七粉的服用方法:量不用大,正常体质每天3-5克较合适,用温开水或者牛奶冲服,最好的服用方法是:少量多次,就是说:每天的三七粉总量是5克左右,然后尽量分多次服用,比如说每次2克,每天服用2次,每次1克,每天服用3次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三七粉的用法】总之,三七粉的服用量要掌握好个量,不要进入吃的越多效果越好的误区,虽然没有什么副作用,但第一是服用三七粉的量少效果反而要好一点,第二,吃的多效果不会比服用的少的效果好,浪费。 二、三七粉的两大经典食谱 1、补血活血三七红枣粥 补血活血三七红枣粥【原料配方】三七粉3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补血活血三七红枣粥【制作方法】粳米淘洗干净,红枣去核洗净,然后一同放入砂锅中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三七粉、冰

三七粉著名功效及用法

三七粉著名功效及用法 1、治疗高血脂以三七粉末,每日服 3 次,每日服 0.6 克,饭前用温开水冲服。一般 1 至 2 个月为 1 疗程。此法对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伴有血脂及胆固醇增高患者有效,其总脂及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 2、治疗胃出血以三七粉末,每日服 3 次,每次数 1.5 克,用温开水冲服。此法可治疗各种类型的胃出血。 3、治疗心绞痛三七粉末,每日 2 次,每次 6 克温开水冲服,效果颇佳。经此法治疗的有的原长期服用复方硝酸甘油片者,服用三七后即可停服;有的合并高血压者,服后血压缓缓下降,此法服用时间为 15 至 30 天。 4、治疗冠心病可用三七每日3次,每次1克,30天为一疗程。三七中所含的三七皂甙和黄酮类等有效成分,有明显的强心和扩张血管。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动脉压,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类型二 1、治顽固性头痛按规定剂量,开始时先服用三七片5片,此后每天相隔6小时服2次,可以止痛。三七治顽固性头痛机理主要是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除湿。 2、降低血脂用生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0.6克,饭前服,30天为一疗程,能有效地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尤其能明显地降低三酸甘油脂的含量。 3、去寻常疣有人让13例青年寻常疣患者服用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0.5~1克。一般服用20~30天左右即痊愈,有效率达93%左右。 类型三 1、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空腹服用三七粉,每日3次,每次1克,治疗肝胆疾患及原因不明的谷丙转氨酶增高,还可改善慢性肝炎的血浆蛋白。 2、抗癌三七能增强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日本医学家给移植皮肤癌小白鼠食用从三七中提取的三七多糖A,结果治愈了小白鼠的皮肤癌。他们给患有肉瘤-180的小鼠食用三七多糖A,两星期后肿瘤缩小,5个星期后60%的小鼠肉瘤消失。他们认为,三七多糖A对人体子宫颈癌的抑制率高达90%。 3、治疗咯血三七粉 2--3 分,日服 2--3 次,共治疗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及肺脓肿等引起的咯血患者 10 例,咯血一次量为 50--600ml 不等。服药后 5 天止血者 1 例, 10--30 天止血者 6 例, 31--60 天止血者 3 例,有 2 例止血后 1--2 周又有少量咯血。此药对肺部疾患有止血、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服药后无一例产生副作用。 4、治疗急性坏死性节段性小肠炎用三七研细末,每次 3 分,开水送

三七药方选录

三七药方选录 发布日期:2011-01-14【关闭】 摘要:三七功效以止血、活血、补血为主,并且有活血不留淤、补血不伤新血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血症,下面是摘自古医书记载的几个用到三七的药方。 三七别名金不换、田七、盘龙七等,为五加科植物,三七以治疗各种血症著称,《本草纲目》记载:“三七止血,如漆黏物...”《本草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功效以止血、活血、补血为主,并且有活血不留淤、补血不伤新血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血症,下面是摘自古医书记载的几个用到三七的药方: 1、三七三宝粥 《医学衷中参西录》 病症:治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 药方:生山药(一两,轧细)三七(二钱,轧细)鸭蛋子(五十粒,去皮),上药三味,先用水四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搅之,一两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鸭蛋子。 2、毒淋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病症:治花柳毒淋,疼痛异常,或兼白浊,或兼溺血。 药方:金银花(六钱)、海金沙(三钱)、石韦(二钱)、牛蒡子(二钱,炒捣)、甘草梢(二钱)、生杭芍(三钱)、三七(二钱,捣细)、鸭蛋子(三十粒,去皮);上药八味,先将三七末、鸭蛋子仁用开水送服,再服余药所煎之汤。 方解:此证若兼受风者,可加防风二三钱。若服药数剂后,其疼瘥减,而白浊不除,或更遗精者,可去三七、鸭蛋子,加生龙骨、生牡蛎各五钱。鸭蛋子味至苦,而又善化瘀解毒清热,其能消毒菌之力,全在于此。又以三七之解毒化腐生肌者佐之,以加于寻常治淋药中,是以治此种毒淋,更胜于西药也。 3、鲜小蓟根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病症:治花柳毒淋,兼血淋者。 药方:鲜小蓟根(一两,洗净锉细);上一味,用水煎三四沸,取清汤一大茶盅饮之,一日宜如此饮三次。若畏其性凉者,一次用六七钱亦可。 临床:曾治一少年患此证,所便者血溺相杂,其血成丝、成块,间有脂膜,疼痛甚剧,且甚腥臭。屡次医治无效,授以此方,连服五日全愈。 加减:如毒淋之兼血淋者,而与鸭蛋子、三七、鲜小蓟根并用则效。小蓟于三鲜饮下曾言之。然彼则用治吐血,此则用治毒淋中之血淋,皆极效验,而其功用实犹不止此也。一十五六岁童子,项下起疙瘩数个,大如巨栗,皮色不变,发热作疼。知系阳证,俾浓煎鲜小蓟根汤,连连饮之,数日全消。盖其善消血中之热毒,又能化瘀开结,故有如此功效也。 4、产后血崩 《陈士铎医学全书》 病症:产

三七粉传承中国中药精髓

三七粉传承中国中药精髓 文山三七,乃中国独有的名贵原生中药材,是中国的医药瑰宝。云南文山洲因盛产三七而闻名天下,三七文化渊源流长,文山洲更被国家誉为“中国三七之乡”。盘.龙.云.海.根植于云南文山,专业打造的道地文山三七作为神奇的医药瑰宝更是光彩照人,传承着中国中药的精髓! 文山三七与人参、西洋参同属人参家族,因其主要药用成分含量高于人参,而且还含有多种人参没有的有效成分,因此被称为“人参家族中的冠军”。其特有的神奇功效,始终不断被中医推崇和应用。古有《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由此来看,三七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淤、消肿定痛功效,因而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 文山三七是一种品质稳定的常用植物药,又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自古以来其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为世人所公认。文山三七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作用,能明显扩张血管,减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的同时,能够降低动脉压,略减心率,使心脏工作量减低,从而明显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可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及休克的老年人群。 尤其在降血脂、降血糖、降血稠、降血压、抗炎症、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着卓越的疗效,最为关键的是盘.龙.云.海三七粉纯天然安全无毒。 文山三七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等有效成分,是补血的药中之宝,三七总皂苷可以直接扩充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可活血、止血、补血,可使气血充足而通畅,及时清除皮下组织的垃圾,有效阻止色素沉积,防止

形成色斑,起到化瘀、止血、通脉的奇效,使皮肤光洁如玉。 盘.龙.云.海.三七粉在中医药理论防病及治病上堪称“国粹”。随着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融合,文山三七无论是在治疗、预防还是养生、保健等方面都可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云南文山州——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现代人群打造出了天赋卓绝的三七粉!盘.龙.云.海.作为高标准的国家GMP认证药厂,从根源上保证了文山三七的优质品质,真正的绿色良心药材,只为注重健康的你!

三七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三七 药材名称: 三七 拼音名称: SANQI 别名: 山漆、金不换、血参、人参三七、佛手山漆、参三七、田漆、田三七、田七、滇三七、盘龙七。 科属: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产地: 主产于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江西亦产。销全国并大量出口 性味: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中成药: 共有576种中成药使用三七: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盐酸贝那替秦片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田参氨基酸胶囊复方氨基丁 酸维E胶囊息伤乐酊云南白药胶囊神农镇痛膏等。 应用:

1、出血证。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 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如《濒湖集简方》治吐血、衄血、崩漏,单用本品,米汤调服;若治咳血、吐血、衄血及二便下血,可与 花蕊石、血余炭合用,如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各种外伤出血, 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掺,或配龙骨、血竭、象皮等同用,如七宝散(《本草纲目 拾遗》)。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本品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为伤科之要药。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等,本品皆为首选药物。 可单味应用,以三七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外敷。若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则活血定痛之功更著。本品散瘀止痛,活血消肿之功,对痈疽肿痛也有良效。如《本草纲目》治无名痈肿,疼痛不已,以本品研末, 米醋调涂;治痈疽破烂,常与乳香、没药、儿茶等同用,如腐尽生肌散(《医 宗金鉴》)。 本品具有补虚强壮的作用,民间用治虚损劳伤,常与猪肉炖服。近年来以其 化瘀之功,用治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等,均有较好 疗效;还可用于血瘀型慢性肝炎。又有以本品注射液肌注,并制成栓剂阴道用 药来治疗子宫脱垂者。 配伍效用: 1、三七配伍白芨:三七止血活血、散淤止痛;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二者合用,有收敛、散淤、止血之功效,且止血而不留淤。用于治疗肺胃之咯血、吐血以及外伤出血等症。 2、三七配伍大黄、血竭:三七活血止血定痛;大黄活血祛淤;血竭活血消肿。三药伍用,有活血祛淤、止血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之淤血肿痛。 3、三七配伍地榆炭、槐花炭:三七化淤止血;地榆炭、槐花炭凉血止血。三者伍用,有化淤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便血。 用法用量: 多研末服,每次1~1.5G,亦可入煎剂,3~10G,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采收加工:

老中医:三七加两味药,通血管,事半功倍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有约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在威胁人体健康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已然成为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第一杀手”。 而三七,是防治心脑血管病,提高免疫力最常见又有效的中药,且对身体没什么副作用。不过三七怎么吃,功效才能发挥到最大化呢?关键看搭配,搭配得当,功效翻10倍! 三七+当归 益气化瘀、溶栓通脉 1、三七粉和当归一起吃,可以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当归益气补血,活血通经止痛,三七粉活血化瘀,从而增加活血痛经疗效。 3、三七粉有造血功能,当归有补血活血和血功能两药合用补血而不留淤闭。

4、临床上防治冠心病、心卛失常等疾病,三七粉、当归长配合使用以增加补血化瘀作用。 5、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病、脑血酸形成、脑出血,但实际用药要根据病情相应调解两药用量,要分清两药使用量的孰轻孰重。 用法:三七和当归各适量打成粉(比例可以是1:1),每次1克空腹服,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两药合用可防治慢性淤血型、肝炎、脂肪肝也一定疗效。 三七+丹参+西洋参 预防老年多种病 1、丹参 是强心的良药,对血管大有好处,能够扩张冠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而且它是对抗血栓形成的有力武器。 2、三七

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 3、西洋参 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西洋参。另外,西洋参还有调节血压的作用。 用法:西洋参、三七、丹参按1: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早晨空腹服用1次(2-3克),重症患者可适当加量,可使用温水、粥水(煮粥后剩下的水)、骨汤送服。坚持服用,否则将前功尽弃。 适合症状:高血压、脑中风、脑血栓、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硬化。 三七+天麻 防治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 1、天麻:补益第一

几种常见中药饮片真伪的外观鉴别

几种常见中药饮片真伪的外观鉴别 发表时间:2018-04-15T16:19:45.0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3期作者:张景景 [导读] 近年来,随着中医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中药饮片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730799)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医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中药饮片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效判断中药饮片的真伪,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对目前较常见的中药饮片的外观鉴别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中药饮片;真伪;外观鉴别 中药饮片的外观鉴别,指的是对中药饮片形、色、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进行观察,从而判断药材的真伪,具有简单、可行性强、迅速的优势[1]。在外观鉴别时,除了要对样品进行观察外,还需要与相关标本、文献进行核对,进行直观的性状鉴定[2]。近年来,中药饮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由于部分药物的成本较高,普遍存在制假、掺假的情况。因此,应当对常见的中药饮片进行有效的外观鉴别,保证药物的质量。 1.杜仲 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外形呈现为扁平的板状白片或微微内曲的薄片。不同的杜仲在大小、厚度方面也有所区别,一般厚度为0.2-0.7cm,长度为40-90cm。外表呈现为淡棕色、灰褐色,粗糙或平坦,厚皮上有纵裂皱纹或纵列横纹。将栓皮刮去后,显示为灰棕色或棕褐色,表面光滑。薄皮表面有稀疏的横裂灰白色皮孔与纵皱,能发现淡灰色的地衣斑。内表面呈现为暗紫色或黑棕色,且较为光滑[3]。质地硬且脆,容易折断,折断后可发现银白色细丝,具有良好的弹性。 杜仲常见的伪品包括丝棉木、藤杜仲、红杜仲以及正木茎。丝棉木是卫矛科卫矛属丝棉木的干燥茎皮,也被称作白杜。外形为浅槽状或向内卷曲的筒状、片状,厚度一般为0.3-1cm,外表面为灰色、灰棕色或淡黄棕色,有部分细棕纹。折断后断面为纤维性,有白色胶丝,光泽不良,质地较脆,一般拉伸至0.2cm即断;藤杜仲外形为卷筒状或板片状,厚度一般为0.2-0.45cm,灰褐色,且有部分突起。横纹表面为黄白色,细纵纹,质地软且脆,易折断,折断后可见零星胶丝;红杜仲为夹竹桃科杜仲藤的树皮,外形呈现为单双卷筒状或槽状,厚度约为0.1-0.25cm。外表面有栓皮会呈现为灰黄色、灰褐色,且有纵皱纹、横长皮孔。去除栓皮后,呈现为红棕色,且平坦。内表面为红棕色,存在细纵纹。质地硬且脆,容易折断,折断后可见白色胶丝,但胶丝弹力较差;正木茎茎皮外形为平板状、卷筒状,长短区别较大,外表面为灰褐色,粗糙,有部分突起的皮孔及纵向浅裂纹。内表面为浅棕色,光滑,存在纵向条纹,质地脆且易断,断面粗糙,有银白色细丝,但拉伸性较差。 2.鹿茸 花鹿茸是梅花鹿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外形为圆柱状分支,外皮为红棕色,毛茸为红黄色、棕黄色,较短,有轻微的腥味;马鹿茸是马鹿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外形与花鹿茸相似,但略微弯曲,外皮为灰黑色,毛茸为青灰色、灰黄色,较长,有轻微的腥味。 鹿茸常见的伪品包括水鹿茸及伪制鹿茸片。水鹿茸是水鹿雄鹿的幼角,驼鹿茸是梅驼鹿雄鹿的幼角;伪制鹿茸片是通过蛋清、色素、骨块、动物皮毛人工制作而成的,一般为圆形薄片,外皮为暗灰色、土褐色,切片光滑,半通明,光泽良好。部分鹿茸片可见骨片,质地较重,且柔韧性差,容易断裂。 3.阿胶 正品阿胶是驴皮经过煎熬、浓缩后形成的固体胶,外形为长方形,大小不等,表面呈现为棕黑色、乌黑色,平滑,光泽良好,半透明。质地硬且脆,易碎。断面为棕黑色、乌黑色,较平滑。 阿胶常见的伪品包括黄明胶、假阿胶[4]。黄明胶是牛皮经加工后制作而成的固体胶,外形为长方形,大小不等,表面呈现为棕黑色,光泽一般,质地硬且脆,易碎。断面一般为乌黑色,有玻璃光泽样,气味略腥。假阿胶一般是其他动物皮或塑料等制作而成的,外形为长方形,厚度不等,表面一般为黑褐色,质地硬,不易碎,断面为灰褐色,有玻璃光泽,粘性加强,且有腥味。 4.血竭 血竭是麒麟血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后一般为方形或方砖形,顶部有加工过程中留下的折纹,表面呈现为暗红色,光泽良好,且存在因摩擦形成的红粉。质地硬且脆,破碎后断面为红色、粉末砖红色。血竭不溶于水,在热水中会逐步软化。经嘴嚼后味淡且略咸,有砂砾感。 血竭伪品一般是由伪品松香制作的,外形与正品类似,颜色略浅,火烧后会出现黑烟,且有松香味。取些许粉末用水溶解,水会变为红色。嚼后粘牙,且有松香味。 5.防己 防己是防己干燥根,外形为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型或块状,直径一般为1-5cm。表现呈现为灰棕黄色,较粗糙,有突起的横向皮孔。去除外皮后呈现为灰白色,有深色横纹及不规则弯曲的条纹。防己较重,质地坚实,断面平坦,有粉末状物质。 防己的常见伪品包括木防己、大叶马兜铃以及瘤枝微花藤[5]。木防己是木防己干燥根,外形为圆柱形,直径一般为1-2cm,表面为灰褐色,去除栓皮后,质地坚硬。有明显的木质化,且不易折断,断面为黄白色;大叶马兜铃外形为圆柱形,质地坚硬且较轻,木质化,不易折断。断面粗糙;瘤枝微花藤直径一般为2-5cm,质地坚硬,木质化。 6.大黄 大黄指的是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一般外形呈现为圆锥形、圆柱形,表面为黄棕褐色,存在部分横皱、纵沟,去除外皮后呈现为黄棕色,有网状纹理。药用大黄外形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的横切段,似马蹄状。去除粗皮后,表面为黄色、黄褐色,根茎横断面有突起,一般为环状或星点状。 大黄的常见伪品包括华北大黄、天山大黄以及土大黄。华北大黄外形为圆柱形,且一端粗,一端细。多数华北大黄栓皮已去除,表面

本草纲目:三七

本草纲目:三七 释名:山漆、金不换。 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 1、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 3、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 4、妇女血崩。治法同上。 5、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涂眼睛周围,很见效。 6、无名痈肿,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调涂;如痈已破,则用三七研细干涂。 7、虎咬虫伤。用三七研细,每服三钱,米汤送下。另取三七嚼涂伤处。 附方:三七号称“金疮要药”,人们把它比为“金不换”,是外科、伤科的常用药物,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中即含有本品。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种在田野,称为“田七”。三七的叶,也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本草纲目论三七功效 三七又名田七,为著名的止血散瘀、消肿定痛药,多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跌扑肿痛、外伤出血等证,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作为主要原料的 三七,一个由两个数词组成的药名。对于它的释义,几百年来曾引发众多注家的争鸣。有称三七之名乃言其功,用治刀枪箭伤三至七天必完好如初者;有谓三七植物的生长期较长,至少需栽培三年后方可入药,而以生长七年者为上品的。 《本草纲目》载云:“止血,散血,定痛。金疮箭伤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晕血痛,目赤肿痛,虎咬蛇伤诸病。” 三七具有止血化瘀之功效:本品味苦,走血分,喜营止血,化瘀生新,行滞通脉,能止血妄,化瘀血,和脉络,通血滞,生新血,为上中下血症要药 具有消肿定痛之功能:本品味苦行滞,化瘀止痛,温通活络,散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外伤瘀肿疼痛者,用此通经活血,化瘀消肿。用于痛肿,湿毒壅滞所致无名肿痛,疼痛不止者。用之消痛散结,对于气滞血所致胸痛,胸痹有奇特疗效 《本草纲目拾遗》引《宦游笔记》说:“其味微甘而苦,颇类人参,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又引《识药辨微》云:“人参三七……大如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生之功,价与黄金等。” 故此,《本草纲目》称三七为“金不换”;在民间,三七则素有“南国神草”之称。

中药三七对于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三七抗肿瘤研究 三七(Panax notog inseng)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又称田七、岑三七等,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有“南方人生”、“参中之王”的美誉,用药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三七生用可以止血强心、消肿定痛,熟用可以强壮补虚、活血补血。三七主要成分有三七总皂苷(已分离出24种,含量约为12%)、三七素、黄酮、挥发油(77 种)、糖类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其中,三七总皂苷、三七多糖和部分挥发油成分被认为是三七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例如抗肿瘤产品清肺XX丸中就有三七的成分。 1.三七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正常细胞有生长调控基因,不会大量复制,但是癌细胞因为破坏了生长基因,因此会不断的分化复制,无限增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三七抗肿瘤的主要作用之一。研究证实,将100、400ug/mL三七总皂苷处理人肺癌Lewis细胞48h后,用多功能实时无标记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存活率,证实三七总皂苷(400ug/mL)诱导细胞死亡,细胞存活率仅为20%。此外,将肺癌Lewis细胞接种小鼠后观察三七总皂苷的抗肿瘤效果,结果发现灌胃三七总皂(400ug/mL)与对照组(PBS)相比对Lewis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 2.三七促进癌细胞凋亡 诱导癌细胞凋亡治疗恶性肿瘤是肿瘤研究的新观点。细胞凋亡或称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抗肿瘤药物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证实,三七总皂苷对肝癌SMMC- 7721细胞的生长有直接抑制作用, 随后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SMM C- 7721细胞的凋亡率, 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能诱导细胞凋亡, 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正比关系, 400 mg /L的三七总皂苷使SMMC- 7721细胞的凋亡率达11. 76%。表明三七总皂苷能够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2]。此外,将300,600,1200 mg /mL三七皂苷R1孵育白血病HL- 60细胞48h 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凋亡率分别为8. 1%,6. 9%,33. 7% ,三七皂苷R1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细胞凋亡作用[3]。 3.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血小板聚集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诱导血小板聚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1分钟,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失,以此检查皂甙。 23.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光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4.柴胡:取粉末0.25g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ml,冷浸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有持久性泡沫产生,以此检查皂甙。 25.重楼:因含甾体皂甙,其水浸液振摇后产生很多泡沫并且经久不散;而拳参含没食子酸而无皂甙之泡沫反应。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浓。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