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北京军区总医院作者:崔俊玉2011-3-3

不同类型的起搏器,依其本身性能、电极所在部位与自身心搏关系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如安置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的患者心电图出现室性竞争心律图形,并非起搏器故障,而对于安置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患者来说,出现上述心电图图形则是感知功能不良的表现。因此,分析起搏心电图之前首先应了解患者所安置起搏器的类型及其可能出现的心电图表现,以免将一些正常现象误认为起搏器故障,或将起搏器故障心电图误认为正常。

1 单腔起搏器

起搏与感知仅涉及一个心腔。

1.1 心房起搏器

分为非同步与同步两大类。

1.1.1 非同步心房起搏器(AOO)

此型起搏器仅设有输出电路,能发出固定频率的脉冲起搏心房。由于未设计感知电路故无感知功能,不能与P波同步,它所产生的脉冲与心脏自身P波节律无关,即不论心房本身有无自身搏动以及自身搏动的快慢,均按固定的频率(或起搏间期)发放脉冲刺激心房,见图15、16。

图15 AOO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心耳,起搏器仅有输出电路(OC)。

起搏器输出电路犹如一个计时器,定时发放脉冲,反应AOO的时间间期仅有起搏间期,起搏间期内只有起搏不应期,见图16。

图16 AOO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起搏器不应期占据整个心动周期,第3个为自身P波提早出现,不能被起搏器感知,起搏脉冲如期发放,落在P与R之间。

AOO在不同自身心律情况下,可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①当自身心房频率慢于起搏器的频率(如窦性心动过缓)或心房停搏时(如持久性窦性停搏、Ⅲ度窦房阻滞等),心电图表现为连续的心房起搏心律,见图17。

图17 AOO连续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规律出现,每个刺激信号后紧跟一相关的P 波及QRS-T波。

②自身心房搏动早于起搏器时,由于不能被感知,脉冲如期发放,将出现一过性房性竞争搏动,见图18。

图18 AOO起搏呈一过性房性竞争搏动在心房起搏基础上,第3个心搏为房早

)如期发放并起搏心房。

(AP处),未被感知,其后脉冲(S

3

③当自身心房频率快于起搏器发放的频率时,由于无感知功能,故起搏器照常发放刺激脉冲,出现连续心房竞争心律,见图19。刺激脉冲是否起搏心房取决于心房肌的应激性,如脉冲出现在心房肌不应期之内不能起搏心房,反之可以起搏心房。如刺激脉冲落入心房肌易损期时可引起房性心动过速或房颤。

图19 AOO起搏呈持续性房性竞争心律S

1在心房肌不应期内,故未起搏;S

2

S

4

在心房肌不应期外,均起搏心房。

④自身心房搏动较晚出现时(如一过性窦性停搏、Ⅱ度窦房传导阻滞、显著

窦不齐等),便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搏动的图形,见图20。

图20 AOO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第5个心搏及S

4

后无自身搏动,出现长间隔,

故S

5

起搏心房。

AOO起搏器仅适用于永久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永久性窦性静止的患者。目前已不用于永久起搏,但常用作临时起搏,是心电生理检查不可缺少的刺激方式。1.1.2 心房同步起搏器

此类起搏器除有起搏功能外,还具有感知功能,能与心房波同步,可以避免房性竞争心律的发生。依其感知P波后对下一脉冲的作用又可分为P波触发型与P波抑制型两种。

1.1.

2.1 P波触发型起搏器(AAT)

AAT有输出电路可起搏心房,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P波或其他心房波,感知后能触发输出电路发放脉冲,见图21、22。

图21 AAT起搏系统示意图导管位于右心耳,SC为感知电路,T为触发反应,OC为输出电路。

AAT在起搏后形成起搏间期,在起搏间期中有起搏器不应期和警觉期。在警觉期内可感知自身P波,自感知点开始形成逸搏间期,由于感知后立即发放脉冲致使逸搏间期被触放后的起搏间期所替代,见图22。

图22 AAT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第3个P波为窦性搏动,发生于警觉期内并被起搏器感知,触发输出电路释放脉冲于P波之上。

在不同的自身心律状态下有不同心电图表现:①当自身心房率慢于起搏器的频率或无自身心房律时,起搏器便以预定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房,心电图表现为连续、规则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23。

图23 AAT连续心房起搏脉冲规律出现,每个脉冲后均可见P-QRS-T。

②在连续起搏中,如有一个(或数个)自身心房激动早于起搏器并落在不应期之外,起搏器在感知提早的自身房波后立即触发脉冲发生器释放刺激脉冲,该脉冲落于提早的P波之中,由于正值心房绝对不应期,成为无效刺激脉冲,形成伪性心房融合波。以后自身心房率又慢于起搏器时,又可恢复规则的心房起搏心律,见图24。

图24 AAT感知单次房性早搏前3个搏动为心房起搏心律,第4个为房性早搏,其P波被起搏器感知,所触发的脉冲落入P波下降支。

③当自身心房律快于起搏器的频率时,每个P波或其他心房波均被感知并立刻触发脉冲发生器发放刺激脉冲,该脉冲落在P波之上,虽然脉冲频率与P波频率一致,但并非起搏心律,见图25。

图25 AAT连续感知自身心律自身心律较快且不齐,每个P波顶峰均可见无效刺激脉冲(S处)。

④在自身心房率较快的情况下,如出现长P-P间隔(如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性早搏或窦性心律不齐)时,则表现为在自身心律伴无效脉冲的基础上突然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此后又恢复自身心律,见图26。

图26 AAT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第3个心搏后出现长间歇,之后出现心房起搏)。

(S

4

AAT起搏器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虽可避免心房竞争心律的发生,但由于此种起搏器在自身心房律较快时有浪费能源的缺点,故已不用(被AAI替代),但近几年开始用于预防和治疗房内传导阻滞伴发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也用于肌电干扰较大无法应用AAI的患者。

1.1.

2.2 P波抑制型起搏器(AAI)

AAI与AAT相似,既有输出电路可起搏心房,又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的P 波。与AAT不同之处是在感知自身心房波后抑制输出电路发放刺激脉冲,这种起搏方式,可以节省能源,故临床应用较多,见图27、28。

AAI也有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在起搏间期中有起搏不应期和警觉期。在警觉期内可感知自身P波,并自感知点开始周期重建,形成逸搏间期。在逸搏间期内有起搏器(感知)不应期和警觉期,见图28。

图27 AAI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心耳,I为抑制反应,SC为感知电路,OC为输出电路。

图28 AAI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第3个心搏为提前的自身搏动,位于不应期之外,其P波被起搏器感知,产生节律重整,抑制脉冲发放。

在不同的自身心律状态下,心电图可有4种表现:①当自身心房波频率慢于起搏器或无自身心房波时,起搏器以其预定脉冲频率起搏心房,心电图呈连续、规则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29。

图29 AAI连续心房起搏起搏频率快于自身频率,每个脉冲均起搏心房。

②在心房起搏的基础上,当一次(或数次)自身P波(如房性早搏、窦性夺获、窦性心律不齐等)早于起搏器时,提早的自身P波被感知并抑制预期的脉冲发放并出现节律重建,以后自身P波又慢于起搏器时,又会出现连续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30。

图30 AAI感知房性早搏前2个为心房起搏搏动,2个脉冲间为心房起搏间期,第3个搏动(AP处)为房性早搏并被起搏器感知,预期的脉冲被抑制,自P波开始至下一脉冲之间的间隔为逸搏间期。

③当自身P波频率快于起搏器频率(窦速、房速等)时,每个P波均被感知,连续的心房节律重整,从而抑制了脉冲的发放,心电图呈自身心律,见图31。

图31 AAI连续感知自身搏动自身窦性心律较快,每一个P波均被感知,呈自身窦性心律。

④在自身心律中有个别P波(或其他心房波)晚于起搏脉冲(如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等)时,将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搏动,见图32。

图32 AAI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前2个搏动为自身窦性搏动,之后出现长间歇,第3个搏动(S处)为心房起搏搏动。

AAI起搏器最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窦性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在心房起搏器中,无论P波触发型还是抑制型的心房同步起搏器,刺激部位为心房,能使房室顺序收缩,属于生理性或半生理性起搏器的范畴。P波触发型与P波抑制型在起搏效果上是相同的,但后一种可节省能源,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1.2 心室起搏器

心室起搏器也包括非同步和同步两大类型。

1.2.1 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

VOO的性能与AOO基本相同,仅有输出电路,可发出刺激脉冲起搏心室,由于无感知电路故不能感知自身R波,对心室自身激动无反应,总是按设定频率(或起搏间期)发放脉冲,与自身心率快慢无关。VOO与AOO一样,仅有起搏间期,起搏间期内只有起搏器不应期,而无警觉期,见图33、34。

图33 VOO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仅有输出电路(OC)。

图34 VOO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

起搏器不应期占据整个起搏间期;无警觉期,因此无感知功能。第3个搏动为自身搏动,未被感知,预期脉冲落在T波顶峰。

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①当自身心室率慢于起搏器频率时,起搏器依其固有的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心电图表现为连续的心室起搏图形,见图35。

图35 VOO连续心室起搏刺激信号规律出现,每个脉冲后均跟有QRS波群。

②起搏心律中个别自身心室搏动早于起搏器(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室夺获等)时,由于不被感知脉冲如期发放,可见到一过性室性竞争心律,见图3 6。

图36 VOO一过性室性竞争搏动第4及第6(V处)为自身搏动,R波未被起搏器感知,如期发放的脉冲位于T波前肢上(↑所指处)。

③当自身心室率快于起搏器时,起搏器照常发放脉冲,与自身节律点竞争心室,引起室性竞争心律,见图37。能否起搏取决于刺激脉冲落入心室肌的时相。如脉冲位于心室肌不应期内,不起搏心室;如位于警觉期,则可起搏心室;如脉冲落在T波上可能诱发室速或室颤,尤其在低血钾、心肌缺血或QT延长时更易诱发。

图37 VOO连续室性竞争心律NP处脉冲出现较早,心室肌处于不应期,故不起搏;VP处脉冲出现较晚,位于不应期之外的警觉期引起心室起搏;VF脉冲出现更晚,与窦性P波共同激动心室形成室性融合波。

④当个别自身搏动一旦晚于起搏搏动时,如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显著窦性心律不齐、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有长R-R间隔等,起搏器如期发放脉冲起搏心室,见图38。

图38 持续性室性竞争心律第2个V及S后出现长间隔,之后出现心室起搏。

VOO仅适用于心室率缓慢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由于这种起搏器可发生心室竞争心律,故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但在心室电生理检查中,可采用VOO起搏方式。

1.2.2 心室同步起搏器

心室同步起搏器与心房同步起搏器一样,具有起搏与感知双重功能。因有感知功能可避免室性竞争心律的发生。根据感知心室波后对脉冲发生器的作用不同又可将其分为R波触发型与R波抑制型两种。

1.2.2.1 R波触发型起搏器(VVT)

VVT的性能与AAT相似,有起搏输出电路可起搏心室;也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R波;感知后立即发放一次脉冲,由于此时心室正在激动,脉冲重叠于QRS 之中,此脉冲不能起搏心室,形成伪性融合波,见图39、40。

图39 VVT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SC为感知电路,T为触发反应,OC为输出电路。

VVT有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其中起搏间期包括起搏器不应期和警觉期。逸搏间期出现后迅速被触发的起搏间期所替代,见图40。

图40 VVT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起搏器有不应期和警觉期,第3个为自身搏动,发生于警觉期,被起搏器感知并发放脉冲于R波之中。

不同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及心电图表现:①当自身心室率慢于起搏器或无心室搏动时,起搏器以其本身频率激动心室,呈现规则的心室起搏图形,见图41。

图41 VVT连续心室起搏起搏信号规律出现,每个起搏信号后均有相关QRS 波群,其后可见逆行P波。

②在起搏心律中,如有一次(或数次)自身QRS波群提早出现,起搏器即可感知这个自身搏动,经放大后触发脉冲发生器立即发放一个脉冲且落入QRS波群之中成为无效刺激脉冲,形成伪性室性融合波,见图42。

图42 VVT感知自身单次R波第3个心搏(窦性搏动)提前出现,R波中重叠一个无效刺激脉冲。

③当自身心室率快于起搏器预定频率时,每次QRS波均被感知并发放刺激脉冲,此时每个自身QRS波群上均可见一刺激信号,即连续伪性室性融合波,见图43。

图43 VVT连续感知自身心律自身心率快于起搏频率且不齐,每个R波上均可见一刺激信号。

④在连续感知自身心律的基础上,当有一次自身QRS延迟出现形成长R-R 间期时,如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显著窦性心律不齐、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有长R-R间隔等,便会出现一次或数次心室起搏,见图44。

图44 VVT在长间隔后起搏心室第3个搏动后出现长间隔,其后出现一心室起搏搏动。

由于VVT在自身心率快的情况下,有浪费能源的缺点,故已不用,但近几年开始用此种类型起搏器起搏双室来治疗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左心衰竭的患者,也可用于肌电干扰较大无法使用VVI起搏方式的患者。

1.2.2.2 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

VVI与AAI相似,既有起搏功能又有感知功能,感知了自身QRS波群后能抑制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并从自身QRS波开始(或感知点)重新安排刺激脉冲的周期,这点与 VVT型起搏器截然不同,见图45、46。

图45 VVI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SC为感知电路,I为抑制反应,OC为输出电路。

VVI起搏器有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在起搏间期中有起搏器不应期和警觉期。在警觉期内可感知自身R波,并自感知点开始周期重建,自感知点至其后第

一个脉冲之间间隔为逸搏间期。在逸搏间期内有起搏器(感知)不应期和警觉期,见图46。

图46 VVI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第3个为窦性搏动,提前出现,被起搏器感知,抑制如期脉冲的发放(R波中无脉冲出现)并产生周围重建。

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①当自身心室率低于起搏频率或无自身心室搏动时,则起搏器按其设定的频率起搏,表现为连续的心室起搏心律,见图47。

图47 VVI连续心室起搏

②在心室起搏心律中,如有一次自身(室性早搏、心室夺获等)QRS早于起搏脉冲时,此QRS可被感知而抑制下一次脉冲发放,并自该QRS感知点开始,重新安排脉冲发放周期,若随后自身心室率又低于或慢于起搏器时,在QRS后规定的时间内(一个起搏间期)无自身QRS发生,则起搏器发放脉冲起搏心室,见图48。起搏器在感知一次自身QRS后,在尚未发放脉冲前如再出现一次自身QRS

可使之再感知,形成连续感知。

图48 VVI感知单次自身搏动前2个搏动为起搏搏动,第3个搏动提前出现,被起搏器感知,抑制预期脉冲的发放,产生周期重建。此周期内未再出现自身Q RS,之后便出现一次心室起搏。

③当自身心律快于起搏频率时,每个QRS均被感知(连续感知),起搏器连续被抑制而不发放脉冲,心电图呈自身心律,见图49。

图49 VVI连续感知自身心律自身窦性心率快于起搏频率,完全呈自身心律。

④在自身心律较快的状态下,有个别QRS波延迟出现,形成长的R-R间期,如自身QRS晚于起搏脉冲时,将出现一次或数次心室起搏搏动,见图50。

图50 VVI在长间隔后起搏心室前2个心搏为窦性,第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长间隔,之后发生一次心室起搏。

VVI起搏器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起搏器,凡具有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均可采用VVI起搏器。但目前主要用于持续性房颤或房扑伴心室率缓慢者。由于VVI起搏器不符合生理要求,因此其他心动过缓患者,尽量选择AAI或DDD起搏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单腔起搏器的心电图,现将单腔起搏器的时间间期及其心电图表现综合如下:

①起搏间期:起搏间期或称自动起搏间期,是指在起搏时,连续两个刺激信号之间的时间间期,见图30、48。AOO或VOO的起搏间期均为起搏不应期。AAI 或VVI的起搏间期包括起搏不应期和警觉期。起搏器不应期分为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对心脏自身P、QRS或心外电信号不发生感知;在相

对不应期内可发生部分感知。在警觉期内则可完全感知。如在起搏器埋藏处皮肤上放置磁铁或用程控器程控为磁频率后,两个连续刺激信号之间的间期不能被程控器改变,故称固定起搏间期,实际为磁频率状态下的起搏间期,见图51。固定起搏间期相当于AOO或VOO的起搏间期。

图51 自动起搏间期与固定起搏间期

②逸搏间期:逸搏间期是指自被感知的P、QRS或心外电信号感知点至其后第一个刺激信号之间的间期。凡同步型起搏器感知后均可形成逸搏间期,由于A AT、VVT的逸搏间期形成后立即被触发后的起搏间期重整并覆盖,所以,无真正的逸搏间期,只有AAI及VVI才有真正的逸搏间期。逸搏间期包括感知不应期和感知后警觉期,感知不应期也分为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对心脏自身P、QRS或心外电信号不发生感知;在相对不应期内可发生部分感知。在感知后的警觉期则可发生完全感知,见图30、48。

理论上逸搏间期应与起搏间期相等,如自P波或QRS波起点测起,大多数起搏器的逸搏间期略长于起搏间期。这是由于起搏器的感知并非在P或QRS波的起始点,而是在QRS波开始后某一点(感知点),究竟在何处,从体表心电图上不易确定。由于自激动开始至兴奋波到达电极顶端(右室尖部)的距离较远,感知开始点就较晚,故逸搏间期较起搏间期为长,多在QRS开始后0.05s以上,如异位搏动的起源点在左心室后上壁时,这个时间延迟会更多。

2 双腔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活动涉及心房与心室两个心腔,需在心房和心室内各放一电极导线。心房电极导线常用J型电极置于右心耳,也可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心房的任何部位,还可用冠状窦电极置于冠状窦内。心室电极常经静脉置于右室尖部,也可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或其他部位,还可经冠状窦

将电极置于左室后侧壁的静脉内,需开胸置于心室外膜者已极少。常用的双腔起搏器包括VAT、VDD、DOO、DVI、DDI、DDD等几种类型,它们都属于生理性起搏器。

2.1 心房同步型心室起搏器(VAT)

VAT是最早使用的一种双腔起搏器,相当于VAT+VOO的功能。起搏器内仅有一个心房感知电路和一个心室输出电路。心房电极仅用来感知心房波(P、F或f 波),而心室电极仅用于起搏心室。这种起搏器的心房感知电路通过心房电极感知自身心房波后,经过一段时间(120~240 ms)的延迟后触发心室输出电路发放脉冲,再经心室电极刺激心室,见图52。

图52 VAT起搏系统示意图心房感知电路(SC);心室输出电路(OC)。

这种起搏器用于正常窦性心律伴有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就像在房室间架起的一座“电子学桥梁”,能将窦性P波经延迟后传给心室,保持了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的生理顺序,有利于心脏排血。在不同心律状况下有不同心电图表现。

2.1.1 心室起搏心律

当自身心房率慢于起搏器设定的频率或无心房波时,无论A-V长短,起搏器便自动以设定的频率来起搏心室,相当于VOO工作方式,见图53。

图53 心室起搏心律持续性窦性停搏及心室起搏心律。

如果个别自身心房波较晚出现而形成的长间隔超过预定的低限频率间期时,仅出现1次或数次心室起搏搏动,即起搏性逸搏,见图54。

图54 长间隔后心室起搏第2个心搏后出现长间隔且无P波,其后出现一次心室起搏(V处)。

2.1.2 心房同步心室起搏

在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规定的频率且自身P-R>起搏器的A-V间期时,每个P波均被感知,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后,触发脉冲发生器发放刺激起搏心室。心电图表现为每个P波后0.12~0.20s处有心室脉冲,以及紧跟脉冲波后出现的畸形QRS,心室起搏的节律与频率与心房有关,也间接地受自主神经的控制,可随生理需要增减频率,属于生理性起博,见图55。

图55 心房同步心室起搏每个P波后0.15 s均有心室起搏脉冲及相应的QRS -T。

为防止房速,房扑、房颤的心房波或心外电信号的快速触发,起搏器设有一定的不应期(如400ms),将心室率限制在一定频率(如150/min)以下,以防止起搏器跟踪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因此,当自身心房率超过上限频率时,部分心房波落入起搏器的不应期内而不被感知,便不能触发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遂产生起搏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呈文氏型、2:1或高度阻滞,起到一种“闸门”作用。

当自身心房波提前发生时,起搏器便提前感知,心室脉冲及相应的畸形QRS 波群也跟随

提前出现,见图56。如自身心房波过早地发生,落入起搏器的不应期内,将不被感知。

图56 心房同步心室起搏第3个为房性早搏,其P波提早出现,之后跟随心室脉冲及QRS。

如, 发生室性或交界性早搏伴室房逆传时,该逆P出现较晚,可被起搏器感知并触发心室脉冲,形成一次折返性起搏搏动。如能反复逆传心房并下传心室,便形成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

2.1.3 心房同步心室竞争心律

在自身心房率较快或自身心房波发生较早的基础上,如自身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延迟时间时,其QRS为(室上性)自身心房波下传引起。由于起搏器无心室感知功能,脉冲如期发放,后者常重于QRS之中或ST上,若位于P-R段后部也可形成室性融合波。

如出现干扰性房室分离时,由于自身心室率快于或早于起搏器,也可出现心房同步及心室竞争心律。

VAT起搏器适合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由于VAT起搏器不能感知QRS,当患者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时,会形成室性竞争心律,故已少用。目前,这种起搏器已被VDD或DDD所代替。

2.2 心房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VDD)

VDD是在VAT的基础上增加了心室感知功能,相当于VAT +VVI的功能。此种起搏器心房只有感知功能,而心室兼有刺激和感知功能(图57)。

图57 VDD起搏系统示意图心房系统有感知电路,心室既有感知电路,也有输出电路。

起搏器通过心房电极感知心房波,再经过房室延迟后触发心室输出电路发放脉冲刺激心室,相当于 VAT起搏器作用。当自身心室波较早发生时可被感知,其作用是抑制心室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这点与VAT不同。由于心房电极仅需感知,不作起搏使用,故心房电极无需牢固地接触心房壁,近几年有单导线VDD 双腔起搏系统的设计型式,即心室导线为单极,心房导线用双极,将三条导线合成一条电极导线。心室电极位于导线远端,用于起搏和感知QRS。两条心房导线的远端距心室导线的远端13~15cm,供感知P或其他心房激动波之用。导线的植入方法较双导线简单,与单独心室导线相同,即将导线远端的心室电极嵌顿于右室心尖部的肌小梁,心房电极便自然位于右心房内。根据患者心律的变化,V DD起搏器可有以下几种工作方式及心电图表现。

2.2.1 心室起搏心律

当患者心房率慢于起搏器时,呈现心室起搏心律,相当于VVI起搏,见图5 3。如患者个别自身心房波较晚出现形成长R-P间隔时,将出现1次或数次心室起搏搏动,即起搏性逸搏,见图54。

2.2.2 心房同步心室起搏

患者心房率快于起搏器的频率且自身P-R>起搏器的A-V间期时,每个心房波均被感知,经一段时间延迟后触发心室输出电路发放脉冲,因此心电图表现为每个P波后一定时间(0.12~0.20s)有刺激信号及畸形QRS波群,见图55。患者有房性早搏时,刺激信号及畸形QRS波群也提前出现,见图56。由于心房有感知功能,当患者存在逆向室房传导时可发生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

2.2.3 心室抑制

若有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时,QRS被起搏器感知抑制脉冲发放,避免了室性竞争心律的发生,见图58。

图58 VDD感知室性早搏第3个为室早(V处),其QRS被感知并抑制预期的心室脉冲。

2.2.4 心房同步心室抑制

患者在自身心房率较快或心房波发生较早的基础上,如果房室结传导速度快于起搏器(即自身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延迟时间)时,QRS波群为室上性,系自身心房波下传引起,由于起搏器有心室感知功能,脉冲将被抑制,呈现自身心律。

这种起搏器适用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Ⅲ度、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尤其伴有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者。由于起搏频率可随生理需要而变化,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运动耐受力。

2.3 双腔非同步起搏器(DOO)

DOO是一种最简单的双腔起搏器,相当于AOO+VOO的功能,该起搏器内有心房与心室输出电路。在两个输出电路之间有一个房室间的延迟电路。心房输出电路以设定的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房,经一段时间(0.12~0.20s)的延迟后心室输出电路再发放心室脉冲起搏心室。由于无感知电路,可出现心房及心室竞争心律,见图59,60。

图59 DOO起搏系统示意图起搏器有心房与心室输出电路(OC);之间有逻辑延迟电路(LG)。

图60 DOO时间间期示意图心房心室不应期均占据整个心动周期,第2个P 与QRS为自身搏动,对其均无反应。

心脏起搏器术后住院期间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

心脏起搏器术后住院期间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发现严重心律失常及起搏器功能异常。方法:113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于住院期间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阵发性房颤6例,室性心动过速8例,感知异常6例,起搏带动不良1例,起搏感知均异常2例。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住院期间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严重心律失常及起搏器功能异常。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动态心电图 随着我院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例的增多,发现有少数患者植入起搏器后不久仍然发生猝死,也有少数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电极脱位或阈值升高,现将我院2001年8月~2007年1月期间113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住院期间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13例患者中男57例,女56例,年龄18~90岁,平均70.4岁。基础疾病:冠心病53例,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尿毒症1例,心肌炎后遗症1例。心律失常类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例,房颤伴长RR间期2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5例,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1例,扩张型心肌病及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心功能不全1例。起搏器类型:VVI型72例,VVIR 型3例,DDD型29例(程控为AAI起搏2例),DDDR型8例,三腔起搏器1例。 1.2 检查方法:患者术后常规给予起搏器程控,双腔起搏患者打开心房双极感知功能以减少感知功能异常,打开心房双极起搏功能以避免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将心房单极起搏信号误认为QRS波,其中有2例患者程控为AAI起搏方式。采用飞利浦Zymed1810型EASI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机,于术后住院期间,平均在术后6天(3~14天)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此动态心电图记录盒可打开起搏通道记录功能,记录完成后可以进行回顾分析并通过人机对话修改计算机的错误判断。 2 结果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北京军区总医院作者:崔俊玉2011-3-3 不同类型的起搏器,依其本身性能、电极所在部位与自身心搏关系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如安置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的患者心电图出现室性竞争心律图形,并非起搏器故障,而对于安置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患者来说,出现上述心电图图形则是感知功能不良的表现。因此,分析起搏心电图之前首先应了解患者所安置起搏器的类型及其可能出现的心电图表现,以免将一些正常现象误认为起搏器故障,或将起搏器故障心电图误认为正常。 1 单腔起搏器 起搏与感知仅涉及一个心腔。 1.1 心房起搏器 分为非同步与同步两大类。 1.1.1 非同步心房起搏器(AOO) 此型起搏器仅设有输出电路,能发出固定频率的脉冲起搏心房。由于未设计感知电路故无感知功能,不能与P波同步,它所产生的脉冲与心脏自身P波节律无关,即不论心房本身有无自身搏动以及自身搏动的快慢,均按固定的频率(或起搏间期)发放脉冲刺激心房,见图15、16。 图15 AOO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心耳,起搏器仅有输出电路(OC)。 起搏器输出电路犹如一个计时器,定时发放脉冲,反应AOO的时间间期仅有起搏间期,起搏间期内只有起搏不应期,见图16。

图16 AOO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起搏器不应期占据整个心动周期,第3个为自身P波提早出现,不能被起搏器感知,起搏脉冲如期发放,落在P与R之间。 AOO在不同自身心律情况下,可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①当自身心房频率慢于起搏器的频率(如窦性心动过缓)或心房停搏时(如持久性窦性停搏、Ⅲ度窦房阻滞等),心电图表现为连续的心房起搏心律,见图17。 图17 AOO连续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规律出现,每个刺激信号后紧跟一相关的P 波及QRS-T波。 ②自身心房搏动早于起搏器时,由于不能被感知,脉冲如期发放,将出现一过性房性竞争搏动,见图18。 图18 AOO起搏呈一过性房性竞争搏动在心房起搏基础上,第3个心搏为房早 )如期发放并起搏心房。 (AP处),未被感知,其后脉冲(S 3 ③当自身心房频率快于起搏器发放的频率时,由于无感知功能,故起搏器照常发放刺激脉冲,出现连续心房竞争心律,见图19。刺激脉冲是否起搏心房取决于心房肌的应激性,如脉冲出现在心房肌不应期之内不能起搏心房,反之可以起搏心房。如刺激脉冲落入心房肌易损期时可引起房性心动过速或房颤。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 作者:曾凡莉 来源:《健康之友·下半月》2020年第10期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4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共计96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测资料、12导联心电图检测资料以及其他临床资料,对收集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两种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分析得知,起搏器功能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测,共检测出异常情况14例,而起搏器功能经过12导联心电图检测,共检测出异常情况6例,两种检测结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动态心电图检测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05-01 引言:在临床医学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并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愈加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然而该手术使用后,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起搏器功能异常有着直接联系,比如间歇性起搏周期异常、感知功能异常等。对于以上情况,临床中需要术后进行起搏器功能的全面检测,掌握其运行状况,对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分别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心电图检测,以此探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意义,现将报告内容如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4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共计96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年龄分别情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见到起搏刺激脉冲“钉样标记”、以及由其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激动波,称为起搏心电图。认识和了解起搏心电图对于分析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辨别所出现的问题即判断起搏心律与患者主述之间的关系等十分重要。 一、北美和英国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代码(NBG编码) NBG 编码目前人们一直在应用。起搏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 O 代表心房心室都不起搏; S 是单腔的,可以是心房,也可以是心室。 第二个字母是感知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心房心室都能感知; O ,没有感知; S 是单腔感知。 第三个字母代表起搏器感知以后的反应。如果是 T ,感知到一次心腔的电活动之后,就会触发一次心电活动; I 是抑制,就是每感知到一次心脏的电活动,就会抑制这次电脉冲的发放; D 是 T 加 I ,既可以是 T ,也可以是 I , T 和 I 两个都有;如果是 O ,既没有 I ,也没有 T ,既不触发,也不抑制,就是不作反应。 第四个字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 P ,既有频率和或输出程控的功能;所有起搏器都有这个功能,所以现在不带 P 这个字母了。 M ,是代表频率、输出、灵敏度、方式等多项的程控, C 是通讯遥测的意思,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 M 和 C 也不再出现了。 R 是频率调制,是起搏器能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频率调制。如运动、需要代谢量增大时,它就会使起搏频率自动的加快;如果是在休息、睡眠,就会把起搏频率自动的减慢,更符合生理性的频率调节的功能。 第五个字母,是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能。目前由于导管消融的出现,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器几乎没有了,在用的都是植入性的除颤器里,可以用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功能来自动的终止快速的心律失常。所以第五个字母,现在在起搏器上已经几乎失去了他的意义。 二、正常起搏心电图 (一)正常起搏心电图 首先前边要有刺激信号波,一个钉样的标记,单腔的钉凸样的脉 冲比较大;双腔的比较小。钉凸信号之后,起搏的是心房还是心室,这点

EHRA-ESC 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

EHRA/ESC 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 2014-10-17 22:38来源:丁香园作者:郭继鸿昃峰 随着临床诊疗的不断进展,心脏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2013年欧洲心律学会 /欧洲心脏病学会(EHRA/ESC)公布了新的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部步化治疗指南 [1]。该指南的公布标志着国际领域对心脏起搏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理念的进一步更新。 与既往指南相比,新指南中关于起搏的适应证削减,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适应证放宽。新指南共包括 65条推荐意见,其中,Ⅰ类推荐意见约占 35%,Ⅱa和Ⅱb类推荐意见各约占 32%和 17%,Ⅲ类推荐意见约占 15%。在证据等级方面,只有 9%为 A级证据。 一、心脏起搏器治疗 ( 一)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分类、临床症状及诊断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新指南关注的重点在于,患者的心律失常是持续性还是非持续性、患者的心律失常是否有心电图记录,而不同于既往指南将患者按照病因 (例如,窦房结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或束支传导阻滞 )进行分类 指南根据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作特点分为持续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间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其中持续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根据病变的部位分为窦房结功能不全和房室传导阻滞两大类,间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则根据有无明确的心电图记录分为两类 (图 1)。

图 1需要起搏治疗患者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分类 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可以由多种机制引发,最常见的机制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导致的脑血流灌注不足,常见的症状包括晕厥、头晕、乏力等 (表 1)。症状性的心动过缓则是起搏器治疗的重要指征,因此判断症状与心动过缓的关系十分的重要。另外,在诊断方面持续性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可以根据心电图表现作出诊断,而间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通常需要根据长程的监测才能做出相应的诊断。记录到一次事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反复发生的事件可造成患者伤害,甚至死亡。表 2列出了相关症状发作频率及建议使用的心电监测技术。 表 1心动过缓 (SB和 AV传导阻滞 )的典型症状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见到起搏刺激脉冲“钉样标记”、以及由其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激动波,称为起搏心电图。认识和了解起搏心电图对于分析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辨别所出现的问题即判断起搏心律与患者主述之间的关系等十分重要。 一、北美和英国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代码(NBG编码) NBG 编码目前人们一直在应用。起搏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 O 代表心房心室都不起搏; S 是单腔的,可以是心房,也可以是心室。 第二个字母是感知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心房心室都能感知; O ,没有感知; S 是单腔感知。 第三个字母代表起搏器感知以后的反应。如果是 T ,感知到一次心腔的电活动之后,就会触发一次心电活动; I 是抑制,就是每感知到一次心脏的电活动,就会抑制这次电脉冲的发放; D 是 T 加 I ,既可以是 T ,也可以是 I , T 和 I 两个都有;如果是 O ,既没有 I ,也没有 T ,既不触发,也不抑制,就是不作反应。 第四个字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 P ,既有频率和或输出程控的功能;所有起搏器都有这个功能,所以现在不带 P 这个字母了。 M ,是代表频率、输出、灵敏度、方式等多项的程控, C 是通讯遥测的意思,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 M 和 C 也不再出现了。 R 是频率调制,是起搏器能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频率调制。如运动、需要代谢量增大时,它就会使起搏频率自动的加快;如果是在休息、睡眠,就会把起搏频率自动的减慢,更符合生理性的频率调节的功能。 第五个字母,是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能。目前由于导管消融的出现,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器几乎没有了,在用的都是植入性的除颤器里,可以用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功能来自动的终止快速的心律失常。所以第五个字母,现在在起搏器上已经几乎失去了他的意义。 二、正常起搏心电图 (一)正常起搏心电图 首先前边要有刺激信号波,一个钉样的标记,单腔的钉凸样的脉 冲比较大;双腔的比较小。钉凸信号之后,起搏的是心房还是心室,这点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见到起搏刺激脉冲“钉样标记”、以及由其引起的心房与(或)心室激动波,称为起搏心电图。认识与了解起搏心电图对于分析起搏器就是否正常工作,辨别所出现的问题即判断起搏心律与患者主述之间的关系等十分重要。 一、北美与英国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代码 (NBG编码) NBG 编码目前人们一直在应用。起搏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就是双腔; O 代表心房心室都不起搏; S 就是单腔的,可以就是心房,也可以就是心室。 第二个字母就是感知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 D 就是双腔,心房心室都能感知; O ,没有感知; S 就是单腔感知。 第三个字母代表起搏器感知以后的反应。如果就是 T ,感知到一次心腔的电活动之后,就会触发一次心电活动; I 就是抑制,就就是每感知到一次心脏的电活动,就会抑制这次电脉冲的发放; D 就是 T 加 I ,既可以就是 T ,也可以就是 I , T 与 I 两个都有;如果就是O ,既没有 I ,也没有 T ,既不触发,也不抑制,就就是不作反应。 第四个字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 P ,既有频率与或输出程控的功能;所有起搏器都有这个功能,所以现在不带 P 这个字母了。 M ,就是代表频率、输出、灵敏度、方式等多项的程控, C 就是通讯遥测的意思,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 M 与 C 也不再出现了。 R 就是频率调制,就是起搏器能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频率调制。如运动、需要代谢量增大时,它就会使起搏频率自动的加快;如果就是在休息、睡眠,就会把起搏频率自动的减慢,更符合生理性的频率调节的功能。 第五个字母,就是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能。目前由于导管消融的出现,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器几乎没有了,在用的都就是植入性的除颤器里,可以用抗心动过速的起搏功能来自动的终止快速的心律失常。所以第五个字母,现在在起搏器上已经几乎失去了她的意义。 二、正常起搏心电图 (一)正常起搏心电图 首先前边要有刺激信号波,一个钉样的标记, 单腔的钉凸样的脉冲 比较大;双腔的比较小。钉凸信号之后,起搏的就是心房还就是心室,这点

不同起搏模式的心电图表现

不同起搏模式的心电图表现 2011-01-17 11:14:34 作者:王立群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浏览次数:276 文字大小:【大】 【中】【小】 分析起搏心电图不仅需要掌握普通心电图的知识,还应详细了解起搏器的技术参数、参数设置、计时周期、工作特性以及特殊功能等。描记一份起搏心电图后,首先应确定起搏器的工作模式(方式),才可能进一步判断心电图是否正常。本文讨论不同起搏模式正常工作时的心电图表现。 1 起搏模式的编码规则 起搏模式(pacing mode)是反映起搏器基本功能状态的参数,临床采用北美起搏电生理学会(NASPE)和英国起搏电生理学会(BPEG)制定的NBG起搏器编码中的前3位表示,有频率应答功能者在第4位加注“R”表示。第1位注释起搏的心腔,A代表心房,V 代表心室,D代表心房心室均可起搏;第2位注释感知的心腔,A代表心房,V代表心室,D代表心房心室均可感知;第3位注释感知后的反应方式,T代表感知后触发,I代表感知后抑制,D代表感知后触发抑制,O代表无感知功能。 2 单腔起搏器的基本工作模式 2.1 VOO模式 心室起搏而无感知功能。心电图表现起搏脉冲按固定频率发放,自身心搏包括房波和室波对其均无影响,钉状刺激信号后可跟随宽阔畸形的QRS波群(即起搏夺获心室),当自身心律快于起搏频率时而可能产生竞争(图1)。 图1 VOO起搏(左图中★代表起搏功能)

2.2 AOO模式 心房起搏而无感知功能。心电图表现为起搏脉冲按固定频率发放,自身心搏包括房波和室波对其均无影响,钉状刺激信号后可跟随起搏夺获的P波。夺获的心房波可下传心室,亦可不下传心室。 2.3 VVI模式 起搏并感知心室,感知后抑制起搏脉冲的发放。心电图特点是仅有心室起搏脉冲,自身室波可以重整基础起搏间期,自身的房波对脉冲的发放无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起搏脉冲按需发出,其距离前面感知到的QRS波群(窦性下传或室早)或起搏脉冲的时间等于基础起搏间期。 图2 VVI起搏模式示意图 (左图中★=起搏,○=感知,VP=心室起搏,VS=心室感知,以下同) 2.4 AAI模式 起搏并感知心房,感知后抑制起搏脉冲的发放。心电图特点是仅有心房起搏脉冲,起搏脉冲距离前面感知到的P波(窦性或房早)或起搏脉冲的时间等于基础起搏间期。自身的房波可以重整基础起搏间期,有无自身的QRS波群对其无影响(图3、图4)。 图3 AAI起搏模式示意图 (AP=心房起搏,AS=心房感知,以下同)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干货)

起搏器心电图判读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见到起搏刺激脉冲“钉样标记”、以及由其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激动波,称为起搏心电图。认识和了解起搏心电图对于分析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辨别所出现的问题即判断起搏心律与患者主述之间的关系等十分重要. 一、北美和英国起搏与心电生理学会代码 (NBG编码) NBG 编码目前人们一直在应用。起搏器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起搏的心腔:A ,代表心房;V 代表心室; D 是双腔; O 代表心房心室都不起搏;S 是单腔的,可以是心房,也可以是心室。

第二个字母是感知的心腔: A ,代表心房; V 代表心室;D是双腔,心房心室都能感知;O,没有感知;S是单腔感知。 第三个字母代表起搏器感知以后的反应。如果是T ,感知到一次心腔的电活动之后,就会触发一次心电活动;I是抑制,就是每感知到一次心脏的电活动,就会抑制这次电脉冲的发放; D 是T加 I ,既可以是 T ,也可以是 I , T 和I 两个都有;如果是O,既没有 I ,也没有T,既不触发,也不抑制,就是不作反应。......感谢聆听 第四个字母现在用的越来越少。P ,既有频率和或输出程控的功能;所有起搏器都有这个功能,所以现在不带 P 这个字母了。 M ,是代表频率、输出、灵敏度、方式等多项的程控, C 是通讯遥测的意思,目前所有的起搏器都具有这个功能,所以 M 和 C 也不再出现了。 R 是频率调制,是起搏器能不能够自动的进行频率调制。如运动、需要代谢量增大时,它就会使起搏频率自动的加快;如果是在休息、睡眠,就会把起搏频率自动的减慢,更符合生理性的频率调节的功能.......感谢聆听

常见起搏器功能异常心电图

常见起搏器功能异常心电图 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王斌 由于双腔起搏器定时周期复杂,在体表心电图上有时难以确定是否存在正常的感知和起搏。在分析起搏心电图时,应熟悉上述的起搏器计时间期。 常见起搏器异常包括感知异常、起搏异常和其它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可以发生于单腔或双腔起搏器。由于双腔起搏器定时周期复杂,在体表心电图上有时难以确定是否存在正常的感知和起搏。在分析起搏心电图时,应熟悉上述的起搏器计时间期。此外,由于起搏器感知功能在心电图上不能直接显示出来,常常通过异常的起搏表现出来。常见的起搏器功能异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起搏功能异常 起搏功能异常是一个常见的起搏器异常,又可分为起搏系统的异常和功能性异常。前者包括起搏导线故障、移位,脉冲发生器(电路)异常、导联导线与起搏器的连接异常以及电池耗竭。功能性起搏异常包括超感知使起搏脉冲发放受到抑制、阈值升高(慢性、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引起)和功能性失夺获。 在心电图上,起搏功能异常主要有以下两个表现: 1. 起搏脉冲没有按时发放 (1)超感知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起搏器没有按照设置的间期发放起搏脉冲,即起搏脉冲意外的脱漏。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注意心电图上有无可能被感知的信号,包括干扰等信号,因为超感知引起的起搏抑制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可在起搏器的部位放置一块磁铁,观察磁铁频率时的起搏功能,因为磁频下的起搏电压较高(4.5V左右),而且常常呈DOO/VOO/AOO起搏(没有感知功能)。如果此时起搏功能正常,则多提示功能性异常,否则应考虑起搏系统的异常。当然,也可以通过程控起搏器的频率和电压等参数来判断起搏器的起搏功能是否为功能性异常。 (2)电极导线故障 如断裂、移位等,常表现为:①间歇性起搏功能异常,因为有时断裂的导体可以间断地接触,部分恢复起搏功能;②起搏脉冲信号的脱失呈规律性,也即因脱失产生的长的起搏间期是基础起搏周期的整倍数,因为,此时起搏器发放脉冲的周期(频率)没有改变。 (3)电池耗竭 表现为起搏周期的延长、起搏模式的改变(如DDD→VVI)等。磁频降低(与出厂值比较)10%提示应更换起搏器。 2.夺获失败 夺获失败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起搏脉冲之后无相应的QRS波群/P波(图11)。但是,有些心电图上P波甚至QRS波群振幅较低、双腔起搏脉冲信号很低,难以准确判断,应首先确认是否存在夺获失败,可参照前面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