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南亚(第1课时)

第一节  东南亚(第1课时)
第一节  东南亚(第1课时)

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范围、国家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4.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和支援中国经济建设中的贡献

过程和方法: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探索,实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度析位置、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国家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探索活动】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关东”指的是我国东北一带,“西口”指的是我国内蒙古以西,那么你知道“南洋”指的是哪里吗?(东南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相关下南洋的历史。

【播放视频】相关下南洋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了解下南洋的历史和华人华侨在东南亚经济建设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展示图表】了解东南亚各个国家中华人所占的比重

【自主探究一】结合视频和上面展示的图表,并阅读教材第40页内容,探究以下问题:

1.东南亚的居民绝绝大部分是(人种)

2.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3.什么是华人?什么是华侨?

【讲述】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入了解东南亚相关的情况。

【自主探究二】东南亚的范围:

1.阅读课本34页图2—1,找出以下地理事物

①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

2.东南亚包括和。

【反馈、点拨】学生上讲台前指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东南亚空白图,说出探究中的地理事物名称。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图点拨:中南半岛因在中国的南部,所以叫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继续向海上延伸,形成了狭长的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又因为其在中国南海南部的海域中,所以又称马来群岛为南洋群岛。

【过渡】那么,在这些范围内分布着哪些国家呢?

【自主探究三】东南亚的国家

阅读课本36页图2—3,找出以下11个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方法指导】为便于学生快速识记东南亚的国家及其首都,我编制一个地名小故事:有一个人名叫老万(老挝、万象),他患了牙龈(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炎。他想骑着飞马(菲律宾、马尼拉)越河(越南、河内)去新新(新加坡、新加坡)诊所诊治。他嫌飞马飞得太慢(泰国、曼谷),抽了飞马一鞭子,飞马急(马来西亚、吉隆坡),掉到河里,万幸的是老万在河里捡到了金子,因为捡金(柬埔寨、金边)子耽误了时间,当到诊所的时候,诊所人员已满,诊所门外牌子上写着“后来人员免内(缅甸、内比都)”

【反馈、拓展】学生上讲台前指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东南亚空白政区图,说出各个国家和首都的名称。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拓展资料和反馈练习:

【过渡】通过读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那么东南亚到底位于世界的哪里呢?

【自主探究四】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阅读课本36页图2—3,完成下列活动:

1.找出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

2.用笔描出穿过东南亚的重要纬线:赤道和北回归线

3.应用第一章学过的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总结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在小组内交流

【进一步引申】东南亚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而“十字路口”的咽喉就是马六甲海峡。通过读课本图2—1,2—3、2—4,完成以下活动题:

1.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2.马六甲海峡周围有哪三个国家?

3.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有何重要性?

【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马六甲海峡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过渡】从纬度位置来看,东南亚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所以该地理区域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自主探究五】东南亚的气候

阅读课本第7页图1—7,完成下列活动:

【学以致用】假如你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位农民,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又该如何播种呢?种植什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自主探究六】富饶的物产

阅读课本38页图2——6,完成下列活动:

一:富饶的农产品

1.东南亚是世界

上、、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2.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

是。

3.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是。

4.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

是。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

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是、、。

5.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依次

是、、

二:富饶的矿产品

1.东南亚主要的矿产资源

是和。

2.东南亚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是,其次还

有和。

3.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东南亚

的。

【快乐晋级】

1.在超市里我们一般都能够买到味道好、口感佳的“泰国米”。其实在东南亚还有两个国家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它们是

A.老挝、缅甸

B.越南、马来西亚

C.越南、缅甸

D.越南、印度尼西亚

2.2011年元旦,一个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单中的是

A.棕油、椰子

B.稻米、苹果

C.牛奶、小麦

D.黄麻、梨

3.2011年暑假,贝贝到新马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游,下面是他这次旅游的见闻:

A.他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广阔的稻田、成片的橡胶林和油棕种植园

B.他见到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吃完中午饭不久总要下一场暴雨

C.这次旅游,他逛了水上市场,领略了花园城市的风采,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还看到了火山喷发时的奇观

1.若A准确,他看到的这些景色最有可能的是国家。

2.若B准确,午后大暴雨按成因应属

于。

3.若D准确,他逛的水上市场最有可能所在的国家是,

花园城市是国家。这里多火山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实验准备】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2SO4溶液(20%)、NaOH溶液(10%)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趣味问答:同学,你今天吃糖了吗?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查看教材P4表1-1 【设问】什么是糖?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大多数糖符合通式,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分类 单糖:葡萄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 1 mol 2 mol单糖 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1 mol mol单糖

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1、物理性质:晶体,溶于水,有味。 【思考】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葡萄糖分子式为: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演示实验】实验1-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结论】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 【介绍】葡萄糖除具有醛的性质外,我们还发现它具有下列性质: (1)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 (2)1mol该未知物与1molH2加成反应时,被还原成直链己六醇 【讨论】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 2、结构简式: 【设问】由葡萄糖的结构可以预测葡萄糖有哪些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 (1)银镜反应: 银氨溶液:在2%AgNO3溶液中边振荡,边加入2%稀氨水,当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时的溶液 (2)体内氧化: 【提问】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医生一般会注射葡萄糖水溶液这是为什么?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5.回答问题:葡萄糖在人体内如储存和被氧化?

复习1《东南亚》《南亚》《西亚》第一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复习1《东南亚》《南亚》《西亚》第一课时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东南亚的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A. 越南 B. 老挝 C. 柬埔寨 D. 泰国 读右图,完成2、3 题。 2、图中所示的海峡是() A. 直布罗陀海峡 B. 曼德海峡 C. 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 3. 关于该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2---3 题图 A.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 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 是联结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D. 是联结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4. 根据降水的特点分析,马来群岛应该() A. 夏季多雨 B. 冬季多雨 C. 全年多雨 D. 全年少雨 5. 关于东南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B. 重要的石油输出国是印度尼西亚

C. 包括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 分 D. 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6~8 题。 6-8 题图

西亚地区宗教复杂,回答12~14 物产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地区,读图 6. 图中A 河流流经的地形区是() A. 印度河平原 B. 湄公河平原 C. 密西西比河平原 D. 恒河平原 7. 下面对B 地形区的地势判断正确的是() A. 西高、东低 B. 东北高,西南低 C. 南高北低 D. 中间高、四周低 8. 对于该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印度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9. 小岳的爸爸从印度考察回来,想考考他的地理知识,故意说错了一项,请你帮小岳找出来() A.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世界第二软件大国 D. 水旱灾害频繁 10. 亚洲国家中,依靠大量出口石油资源成为海湾富国的是() A. 沙特阿拉伯 B. 日本 C. 新加坡 D. 韩国 11. 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比较富裕,是因为() A. 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B. 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 C. 大量出口石油资源 D. 制造业发达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及河流特点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 培养读图、绘图、填图及分析图表资料的能力; 2.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通过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 3、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5、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地图和读图总结出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能够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过渡】【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国家图 提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旅游? 回答:喜欢。 讲述: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指马来 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 【课件展示】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 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 过渡,那么,它的海陆位置又是怎么样? 【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引导回答:北部是亚洲,南部是大洋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接印度洋。 讲述:从亚洲到大洋洲,最近的路线是不是要经过东南亚地区?从印度洋到太 平洋的船只最近的路线也要经过东南亚地区?所以东南亚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课件板书】

七年级地理下册 7_1 东南亚(第1课时)教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东南亚(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记住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中南半岛地势变化及地势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重点) 3.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重难点) 【教学模式】“二、五、三”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导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图片欣赏 观察大屏幕景观图片:思 考、讨论、探究。 1、了解这些美丽的景观 每时每刻都吸引着无数 的游客。 2、这些美丽的景观来自 东南亚。它大概位于中国 的东南方,跨过中国的南 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 水相连的东南亚。 3. 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 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 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 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 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 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 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 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 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 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 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 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 让学生感受 东南亚浓厚 的宗教氛围 及美丽的海 滨城市。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调 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

衔接过渡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花园城市”新加坡每时每刻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你想去这些地方旅游吗?你知道这些地区位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单元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拂光掠影”、“景观各异”的东南亚。 自主学习读图探究多媒体出示: ●东方的“十字路口” 讲述:东南亚在中国的南部,自古 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必经之 地,其中马六甲海峡是西方国家与 东南亚、东亚互通有无的重要的海 运通道。 提问:东南亚被称为海上“十字路 口”,请同学们把十字路口的四个 方向通向哪里写出来。 读图、自主学习 1、纬度位置:东南亚位 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 半岛和群岛两 部分。北回归线穿过东南 亚的部,赤道穿过它 的部。所以东南亚 大部分位于带。 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 洲大陆的部,西临 洋、东临洋。 2、从图中找出亚洲、大 洋洲、印度洋、太平洋、 马六甲海峡。 3、探讨:东南亚位于“十 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的 重要性并板演。 学生仔细观察理解“十 字路口”的含义。并回答 问题: “一” 画沟通了印度洋 和太平洋;“|”画联系 了亚洲和大洋洲 根据学习的 描述大洲的 地理位置的 方法来描述 东南亚的地 理位置。培养 学生的运用 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做 到学以致用。 通过比划,让 学生领悟东 南亚位于 “十字路 口”的位置。 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 衔接过渡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已经十分重要了,马六甲海峡则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材分析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都知道,化学课上我们经常要做很多实验,那么化学学科与实验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与实验的关系:

《东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东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本课从学生熟悉的饮食作为切入点,由去东南亚引出四个问题,由这四个问题贯穿全课。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并联系实际回答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启发者和服务者。学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十字路口”的位置时运用Flash演示,这种方法直观、形象、生动。为了加强学生对“十字路口”位置重要性的认识,引用了中国海军去索马里打击海盗这一事件,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编故事记地名,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究。教学中力争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并了解其重要性; 2.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学习从国家利益角度认识世界地缘关系。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所需信息,对问题进行认识。采取谈话法,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东南亚(屏幕展示课题东南亚),东南亚是个好地方,我告诉同学们东南亚有一种美食──东南亚香米(展示东南亚香米),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屏幕中的内容。同学们想,当你特别饿的时候,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带着茉莉花香的米饭,那多幸福啊!同学们嘴馋了,下面我们去东南亚吃正宗的香米。 (一)去东南亚会遇到很多问题,谁来说说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如要有足够的钱、要知道东南亚在哪等?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几个问题。[展示:1.东南亚生产稻米吗?有适宜生长的条件吗?(气候)2.东南亚在哪里?(纬度和海陆位置)3.东南亚地理情况怎样?(岛屿组成、国家组成)4.怎样去?(路线、交通方式)]教师解说。 下面我们一起解决上述问题。 (二)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东南亚生产稻米吗?老师说的是真的吗?我们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分析,东南亚适合水稻生长吗?打开课本28~30页,学生从中找出答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30页图7.25和7.26,请学生分别介绍两种气候(气温和降水)。我们具体来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播放flash具体展示)教师适时解说。 这时同学们放心了,东南亚真生产稻米。东南亚不只生产稻米,那里还有更多的热带作物,(放作物幻灯片)介绍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引导看图7.22作物分布,然后完成下面的连线题(放幻灯片展示问题)。 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①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A.印度尼西亚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B.菲律宾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C.泰国 ④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D.马来西亚 (三)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东南亚在哪里?同学们打开课本26页(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在中国的什么方向?(提示山水相连)赤道从中穿过(南纬10度~北纬25度),是什么温度带?海陆位置怎样?(播放flash,说明“十字路口”的位置,强调“十字”)学会了地理知识我们就要用一用,2008年12月26日下午,中国海军舰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远征索马里打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一节东南亚(一)导学提纲 诸城市诸冯学校管延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并能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记住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3、知道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和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了解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 二、重点:地形的分布特点;位置的重要性。 难点:记国家和首都。 三、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并组内交流: (组长检查并指导) (二)、提出问题、教师指导: (教师将提出的问题或学生可能不会的、不好记的问题进行指导)。 1、东南亚的国家位置及记法: 中南半岛上:越老柬缅泰马新。 马来群岛上:印尼东文菲律宾。 2、国家与首都的记法: 泰国的湄南河(泰国的男人很少,女人在外干活,所以用谐音:没有男人河); 湄公河(因男人在家,女人在外干活,流域内几乎全是女人干活,即没有老公的河) 首都曼谷(因为泰国是佛教之国,河谷内大多是女人,曼谷即嫚谷); 老挝的首都万象(老窝里面有上万只大象); 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坚固的寨子镶着金边); 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可以想:马来到西亚的一个高坡)等,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国家的首都弄混了。 (三)、复习巩固、小组检查: (自己先背、相互提问检查,识图记图) (四)、巩固练习(也可以做自主学习和填充图): 1、东南亚包括和两大部分。 2、中南半岛因在以南而得名,北部的地形分布特征是。 3、中南半岛以气候为主,农作物一般在季播种,季收获; 马来群岛以气候为主,农作物可以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4、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有“”之称。 5、找出下列河流,并完成表格: 河流发源地流向注入海洋 红河 湄公河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东南亚》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问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考虑初中生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通过互动探究,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位置、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3.东南亚的农业生产。 (二)教学难点 1.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析。 2.东南亚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互动探究、分组合作、设疑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地球仪、世界地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延时摄影:东南亚之旅,导入学习主题——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位置与范围 多媒体展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东南亚的地形图”,要求学生读图思考并问题问题。 问题:(1)东南亚包括哪几个部分? 学生回答: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两部分。中南半岛向南延伸的部分称马来半岛,包括泰国的西南部、马来西亚的西部和新加坡。 (2)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东南亚濒临哪几个大洋?靠近哪个大洲?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具体经纬度是什么?位于哪个温度带? 学生回答:东南亚濒临印度洋与太平洋,靠近大洋洲;经纬度范围大致在10°S~23.5°N,90°E~140°E,跨南北两个半球,位于东半球,大部分地区

2020年东南亚教案第二课时

东南亚教案第二课时东南亚教案 课题东南亚教案2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 1)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及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构成的特点。 4)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5)了解马来群岛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重点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难点马六甲海峡的地位 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激 情 导 入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思考,互相交流讨论。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和 探 究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 1、富饶的物产 (1)粮食作物主要是什么?经济作物有哪些? (2)把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名连线。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 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菲律宾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泰国 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

你知道东南亚最重要的矿产有哪些?分别哪些国家较丰富? 2.旅游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经济有何影响? 3.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问题? 东南亚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否相同?主要集在哪些地区? 读课本40页第二段,思考回答: 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4.自然灾害 你知道世界上火上最多的国家吗?。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为什么呢?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这些地区还有许多居民? 二、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疑难

三、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 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 阅读课文内容,找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连线后记忆加以巩固 在课本中找出这些矿产及丰富的国家。 思考旅游资源对经济影响 读课文了解一下华人和华侨的区别,华人集中分布的原因。 联系上册的板块学说,思考这里为什么躲火山和地震。 从阅读中自己了解居民集中分布的原因 拓

6.1东南亚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下)

第六章认识区域 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东南亚地图;自制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李安导演的著名电影《卧虎藏龙》吗?知道影片中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请一位同学上来在地图中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二[提问]: 它大概位于亚洲的哪个部分?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 三[活动] 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我们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 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 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

[板书]: 东南亚组成部分: 1)中南半岛: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7)2)马来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5) 四[活动]: “比一比谁找的快” 1、寻找每个国家的首都 2、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越南、缅甸、老挝) 3、内陆国是哪一个?(老挝) 4、首都与国家名称一样的是哪个国家?(新加坡) 5、哪个国家分别位于半岛和群岛上?(马来西亚) 6、哪个国家是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之称 五[承转]: 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南纬10度—北纬25度之间。 [提问] 在温度带的划分中应该属于哪个温度带?(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指的就是这里。[板书]: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亚洲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同学们听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吗?(结合南京乡土地理) 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吗?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吗? 六[思考]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向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较多。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件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4.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5.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 1.对照地图,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3.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能说明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4.通过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旅游业给东南亚经济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 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分析东南亚气候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教学重点】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1)答案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实验准备】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 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 2SO 4溶液(20%)、NaOH 溶液(10%)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趣味问答:同学,你今天吃糖了吗? 【答】其实,我们每天都要吃“糖”,只不过可能没有直接吃糖,我们吃的食物很多都是糖类,而且我们的身体机能能将我们吃的食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查看教材P4表1-1 【设问】什么是糖? 1、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2、是最廉价的能量来源 3、人体摄取的热能约有75%来自糖类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 (H 2O)m 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一、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思考】 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葡萄糖分子式为:C 6H 12O 6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分类 单糖:葡萄糖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 1 mol 2 mol 单糖 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 1 mol mol 单糖

第一节 东南亚(第1课时)

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范围、国家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4.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和支援中国经济建设中的贡献 过程和方法: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探索,实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度析位置、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国家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探索活动】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关东”指的是我国东北一带,“西口”指的是我国内蒙古以西,那么你知道“南洋”指的是哪里吗?(东南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相关下南洋的历史。 【播放视频】相关下南洋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了解下南洋的历史和华人华侨在东南亚经济建设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展示图表】了解东南亚各个国家中华人所占的比重

【自主探究一】结合视频和上面展示的图表,并阅读教材第40页内容,探究以下问题: 1.东南亚的居民绝绝大部分是(人种) 2.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3.什么是华人?什么是华侨? 【讲述】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入了解东南亚相关的情况。 【自主探究二】东南亚的范围: 1.阅读课本34页图2—1,找出以下地理事物 ①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 2.东南亚包括和。 【反馈、点拨】学生上讲台前指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东南亚空白图,说出探究中的地理事物名称。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图点拨:中南半岛因在中国的南部,所以叫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继续向海上延伸,形成了狭长的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又因为其在中国南海南部的海域中,所以又称马来群岛为南洋群岛。

东南亚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学设计本节为七年级地理第七单元的第1课《东南亚》,“东南亚”是世界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具有特色的地理区域,东南亚既是学习第七单元“亚洲”的深入,又是学习第八单元“各具特色的地区”的基础。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及地形等自然特征的基础上,了解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旅游与贸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③知道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和谐发展观;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东南亚热带气候的特点及气候与农产品的分布; 了解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难点:理解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播放东南亚热带景观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新课讲授: ⑴出示学习目标 ⑵展示东南亚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依据纬度位置判断其所处的温度带。 ⑶对学生分析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及特征进行点拨、补充。 设计“互帮互助”、“旅游答疑”,巩固练习提出新问题并过渡到东南亚农业的学习。 ⑷引导学生阅读26页课文和图8.7“东南亚热带作学生回顾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欣赏视频,感受东南亚独特之美。 分小组共同读图8.6“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并完成: (1)找出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回忆其特点, (2)总结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小组合作完成“互帮互助”“旅游答疑”中的练习。 小组共同阅读课文和图8.7“东南亚热带作物分布”并完成: (1)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

中图版初一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初一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地描述地球的形状。 2。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及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历程。 难点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地球是人类之家,学好地理就必须从认识地球开始。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为我们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大家都是成功者! 〔板书〕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4-P7,完成以下要求。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地轴是代表地球的旋转轴,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 4.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小组探究】 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请你依次写出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海时所经过的大洋〔按顺时针方向〕。麦哲伦的航行能证明什么? 1.麦哲伦船队航海时所经过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深化探究】 1.列举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例子。 〔1〕海边看远方行来的航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轮船。 〔2〕月食现象,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的。 〔3〕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2.请在以下图字框中填出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读以下图归纳地球的形状。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填:5.1亿平方千米6371千米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的球体〕 3.观察〝地球仪示意图〞解释以下概念。 探究结论: 〔1〕地轴: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腔肠动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1课时腔肠动物 一、选择题 1.水母、海蜇、珊瑚虫和海葵是常见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 A.草原中B.海洋中 C.森林中D.土壤中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B.体表有刺细胞 C.有口无肛门D.以上都正确 3.水螅的生活环境是() A.有丰富绿藻的海水 B.被污染的废水 C.清澈的急流的大河 D.清澈而水草丰富的池塘或小河 4.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的纵轴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完全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叫() A.辐射对称B.左右对称 C.上下对称D.两侧对称 5.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如图5-1-3为水螅体壁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1-3 A.水螅的体壁有3层细胞 B.①是外胚层,②是内胚层 C.水螅身体呈现两侧对称 D.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

6.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肛门B.口 C.胞肛D.体壁 7.水螅体内的结构叫作() A.空腔B.消化腔 C.体腔D.内脏 8.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外胚层吸附,外胚层分泌消化液将其分解 D.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9.在水温适宜,食物充足时,水螅身体下端三分之一处的体壁会向外突起,渐渐成长为一个小水螅。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脱离母体,独立生存,这种生殖方式叫()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10.2019·重庆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 D.都是生活在水中 11.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 A.水螅分泌的石灰质堆积形成的 B.海蜇分泌的液体形成的 C.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 D.海葵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

第一节 东南亚

第一节东南亚(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州、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及其纬度位置。 2、在图中找出马来群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 重难点:东南亚的位置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梳理 1.东临洋,西临洋,北为洲,南与洲隔海相望。处于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其位于半岛和岛之间。 2.东南亚包括半岛和群岛两绝大部分。 3.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中南半岛最大的湖泊是 4.地形特点:中南半岛、。 5.中南半岛上各国首都大都位于河游的中下游地区,请根据东南亚地图,完成下表 二.课堂合作研习 1.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 B.老挝 C.缅甸 D.柬埔寨 2.下列国家中,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A.柬埔寨 B.泰国 C.缅甸 D.新加坡 3.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的特点是:() A.以高原为主 B.以平原为主 C.以山地为主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准确叙述是:() A.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 B.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C.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D.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5、下列国家自西向东排列,准确的是() A 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B 越南、老挝、泰国、缅甸 C 越南、泰国、老挝、缅甸 D 缅甸、老挝、泰国、越南 6、相关中南半岛的叙述,准确的是() A 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 B 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 C 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 湄公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三.课后拓展探究 1.右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 (1)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岛之间,沟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2)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3)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归纳小结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东南亚(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分析东南亚气候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东南亚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部分。 2.东南亚地处____洲与_____洲,______洋与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________与________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______带,主要是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 5.东南亚气候______,耕地较少,人口______,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______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6. 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________,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________,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是________,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是________。 答案:1.东南部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亚大洋太平印度 3.欧洲非洲东南亚东亚 4.热热带季风热带雨林 5.高温多雨稠密水稻 6. 越南泰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国人民为了谋生,经常有三条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那么南洋在哪里呢?南洋就是现在的东南亚。东南亚是我国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数在2000万以上,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文化更加多姿多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南亚。 学习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读“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东南亚的地形图”、“马六甲航线图”,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读图、分析和讨论,并得出结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一中和反应中和热 1.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成H2O。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0.02mol·L-1盐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Cl+NaOH===NaCl+H2O。 (2)将0.01mol·L-1硫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2SO4+2NaOH===Na2SO4+2H2O。 3.上述两反应,若从物质类别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若从能量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放热反应。 4.上述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两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判断的依据是参加两反应的H+、OH-的数目都相同。 关于中和热的理解 (1)中和热的概念是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l)时的反应热。 (2)浓的强酸和强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溶解,溶解要放出热量;若是浓的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3)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molH+和1molOH-反应生成1molH2O(l),放出57.3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mol酸与1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