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学案(自制)

高一地理组命制:张风华审核:张玉兰使用时间:2012、9 姓名: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目标】

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宇宙:

1、组成物质:、、卫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等不同形态的天体,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以质量大天体为中心,其它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二、太阳系

中心天体:

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

、、、

成员八大行星公转特征:、、

按远近、质量、体积等分为三类:、、

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

三、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

⑴外部条件:

⑵自身条件:【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与太阳系中其它行星相比, 地球有什么特殊之处? 其特殊性是怎样形成的?

【拓展延伸】

探究材料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为解决地球上日益恶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们曾提出移民月球的幻想,要想把幻想变成现实,你认为应重点解决月球上自然环境哪几方面的问题?

【基础达标】

1、夜晚观察星空,看到的轮廓模糊的天体是,在星空中移动的天体是,不停闪烁的天体是,一闪即逝的天体是,拖着长尾的天体是。

2、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

A、地球和火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土星和天王星

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

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4、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5.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6.地球大气像保护伞一样保护着地球及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大气层存在的原因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B.地球距离太阳远近适中

C.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D.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争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分析下表,完成7~8题。

行星质量(地球

为1) 体积(地球

为1)

平均密度

(g/cm3)

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年23时56分有火星0.11 0.15 3.96 1.9年24时37分有7.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A.质量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D.自转周期长短

8.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 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 蓝色的。 学生2 美丽的。 学生3 圆形的。 学生4 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臆想证实 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解释) 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高中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师精讲]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 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 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地理 必 修

2017—2018学年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课时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定义,知道宇宙的特点、天体及其类型 2.知道天体系统的定义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 3.掌握太阳的基本情况,在太阳系的地位以及八大行星的共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插图、数据,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2.通过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阅读课文,掌握太阳的基本特点和八大行星的共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天体、天体系统的定义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教学难点: 天体系统和太阳的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图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具:学案,多媒体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宇宙环境没有具体认知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咱们听着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看着这梦幻,五彩斑斓的天空,望着这浩瀚的宇宙有没有想过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浩瀚的宇宙。现在咱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一下第二页到第四页,时间四分钟。 [自主学习]:第二页到第四页,时间2分钟 [教师板书]: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师]:同学们时间到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什么是宇宙,它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来回答呢? [学生]: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宇宙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 [教师点评]: [教师]:宇宙在新华字典里面的解释就是,上下四方曰宇,就是空间,古往今来曰宙,就是时间。所以宇宙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体。现在同学们在书上画下来宇宙的概念。(注:学生可能会问,老师为什么宇是空间,宙是时间,书上不写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而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解释这只是顺序不同)而宇宙的特点就是物质性和运动性。 [板书]:宇宙:定义、特点 [教师]:现在咱们呢请同学们来说一下宇宙有什么物质。 [学生]: [教师]:同学们说了很多现在咱们呢一块通过图片来看一下宇宙里面有哪些物质。 [PPT]展示图片讲解恒星,行星,星云,流星体,星际物质,卫星等天体这概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1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1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 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课前预习 1.宇宙中有哪些天体? 2.什么是天体系统?可分为几个层次? 3.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如何? 4.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包括哪些行星?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课堂探究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3和图1.4,请同学们思考4个问题: 1.宇宙中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天体系统的规模相差悬殊,按大小可以划分为几个级别? 3.请你设计框图,正确表示天体系统不同级别之间的关系。 4.天体系统的级别中,包含地球的级别有哪些?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阅读教材P4图1.4,请同学们思考3个问题: 1.太阳系的成员有哪些?

2.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有哪几颗行星? 3.你能够描述地球的位置吗?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2.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合作探究1] 阅读教材P4页图1.4,思考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公转运动的方向相同吗?是什么方向? 2.它们的轨道倾角相差大吗?是不是近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3.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4.与其他行星比较,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沙场点兵]阅读教材P5图1.5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比,填写下表。(我们把每项特征分为三个等级,按距日由近及远、质量由小到大、体积由小到大,依次用1、2、3来表示。) 行星类别距日远近质量体积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典型例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5日,太空中的一颗小行星被刻上中国人的名字——黎介寿,“黎介寿星”距离地球2.21亿千米,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68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 材料二:“黎介寿星”位置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完整详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者分析: 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新的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学生的思维特点既有初中的活跃的特点,也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本节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天文宇宙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适当增加趣味性,为学生的地理知识搭建一个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平台。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并且培育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表1-1 教学内容分解表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描述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 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宇宙以及宇宙中有哪些天体类型,认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的天体,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能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了解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的简要特征。能够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自主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并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存在生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观。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 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 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难点;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 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使用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 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 设计:王舟成审阅:陶 照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插图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仪的基本组成及用途。 学习重难点: 1、描述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2、地球仪的用途 导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请注意从课本中划出和写下你的分析结论——轻松学习从这里开始) (1)、请同学们读课本第4-6页“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部分的相关文字探究思考:地球是一 个 。 (2)、读图B探究思考: 过程①古代人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认识世界,认为地球形状是; 过程②人类活动范围变广、视野扩大,大地不是平的,认为地球形状是 过程③人类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地球形状是 过程④通过葡萄牙航海家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过程⑤20世纪,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完成课本第4页探索活动活动 推测的结论: (4)、地球的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最大周长约。(温馨提示:划下来更有利于你掌握知识,还有一定要注意区分单位哟) 学习活动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5)、读教材及图D,总结地球仪的概念是:仿照地球,并且按照一定的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6)、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和表示地理事物。(7)、地球仪上有“一轴两极”“一轴”是,它是为了研究地球

自转而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 在。“两极”是和 二、合作探究: 1、找出更多的证据证明地球是 个球体。 2、你能否想出简单的办法看到 地球的全貌? 三、当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 球体的说法的是() A 站在海边看轮船迎面驶来, 先看到桅杆或烟囱,后见到船 身。 B 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 大。 C 飞机越飞越高,最后看不见 而消失。 D 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 为圆形。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 确的是() A.天圆地方 B.天如 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 () A.“天圆地方” B.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鼓的不规则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千米千米千米 5、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平方千米亿平方千米亿平方千米 6、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万千米万千米万千米万千米 7、下列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或经纬线图,说明经纬线的概念、特点 2、学会阅读经纬线图,理解经纬度的划分、表示、写法、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 1、描述经纬线的特点。 2、运用经纬线图判断经纬度及书写。 导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纬线和纬度 请同学们读课本第8-9页“纬线和经线”图文部分 探究思考: (1)地轴是指。实际上它是(存在、不存在)的。 (2)北极是指,南极是指: (3)纬线指:;是最大的纬线圈 (4)经线指:。(5)地球表面有真的经线和纬纬线吗?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1.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大约是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最基本是恒星和星云。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含: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分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类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但一定要在太空中) 天体系统由于万有引力和物质的永恒运动,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分层 其他恒星系统地球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八大行星)地月系月球地月距离:约38.4万千米 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统 三、太阳系及其特点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由于太阳的质量巨大,其他行星皆绕其运转,所以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其中金星离地球最近。水星,金星没有卫星。木星卫星最多,体积最大。水星体积质量最小。 运行近圆性:八大行星皆绕太阳以近圆的椭圆轨道运行地内行星:水、金特征同向性:除金星逆行外其他行星皆自西向东公转 分按位置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共面性:八大行星运行轨道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类按结构巨行星:土、木 远日行星:天、海 四、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普通性:外观和所处位置特殊性:存在生命,特别是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条件: 稳定、安全的→→→太阳光照稳生适宜的适宜的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 恒星际环境条件稳定定物温度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八大行星各行→→地球稳定、安全安生适宜呼吸大气厚度、密度合适←体积、质量适中 其道互不干扰的行星际环境全存的大气大气成分合适←←←←漫长的演化过程 日地距离适中环要充足的水内部水汽释放←收缩、衰变制热 境求分*液态原始海洋形成←冷却、凝结、汇聚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4H(高温)→He+能量(能量=亏损质量*光速的平方)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紫外区:波长小于0.4 ;可见光区0.4-0.76 ;红外光:大于0.76 。(单位:微米) 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约占总能量的50%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如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直接利用太阳能。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高低(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太阳辐射强);天气状况(晴天强,阴天弱);海拔高度(海 拔高,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短(日照长,接受太阳辐射 能多)。 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 高,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海拔低,水汽多日照时 数短,阴雨天多。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的外部结构:太 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 光球层、色球层、日 冕层。 太阳活动: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圈 层 太阳活动现象 对太阳活动 的指示作用 周期对地球的影响 光 球 黑子 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 太阳光球上常出现的 暗黑斑点 一般以太 阳黑子数的 增减作为太 阳活动强弱 的主要标志; 耀斑为太阳 活动最剧烈 的表现形式。 平 均 约 11 年 黑子:影响气候、天气,高峰年激流天气爆发几 率明显增加; 耀斑: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 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磁 针无法指明方向;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太空 中宇航器安全。 太阳风:带电粒子流轰击高层大气,产生发光现 象,即极光,高纬地区可看到。 色 球 耀斑 激烈的能量爆发,色球 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 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 日 冕 太阳风 日冕层脱离太阳引 力的带电粒子流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4) 中图版必修1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活动建议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用肉眼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阅读课文或观看电影《宇宙与人》,完成下列活动(建议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活动1.选择一种形式(如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和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设计一幅天体系统的层次简图(表),简明扼要地向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下面是一张外星人从某河外星系发往我们学校的电报,请你在上面写出我们学校的“地址” 活动2.头脑风暴(快速、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思考) 从《太阳系示意图》和从课本P7《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中,你和你的小组能获得哪些信息? 我(小组)能够获得以下信息: ①⑥ ②⑦ ③⑧

活动3.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课本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活动4.探索地球上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活动5.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活动6.知识拓展和运用

活动7.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阅读课本P9-10材料,思考: (1)你认为哪些条件可以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哪些因素不适合人类生存? (3)搜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进展的资料,制作一张资料卡片。 活动8.野外生存技能——在晴朗的夜晚找到北极星 温馨提示.以5-6个同学为一组,制定课本P3“课题1”周密的观察计划。计划至少要包括小组成员、确定的观察目标、设计观察记录表和明确责任分工。

宇宙中的地球详细教学设计

人教版02年审定通过高中地理“人类认识的宇宙”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本节主要学习两个问题,其一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掌握一个大致的我们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宏观认识;第二个问题是能够知道并理解地球在太阳 系中的位置及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既普通又特殊。 【教材分析】 教科书分析:本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宇宙”,二是“宇宙中的地球”。其中第二个内容是重点,包括对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的理解; 难点是宇宙中的地球空间的认识,这个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能够 脱离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在没有接触到参照系的物理基础上去认识我们地 球自身。 视频短片分析:此视频由一种新的不断延伸视角去认识我们的宇宙,可以逐渐的引导学生对宇宙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作为高一新生,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对高中数学和物理基础的框架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而本课作为高中地理学第一课,学生基本上 需要重建整个地理思维。鉴于初中地理的直观性,学生的惯性思维将影响 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因此需要反复的强调和视、声、乐等多种感官 的综合利用与刺激,才能增加直观性和可理解性。 【设计理念与思路】 创造激发式学习条件,让学生逐渐的产生对宇宙乃至地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基本思路:提供一定的资料和当前的最新报道——发现问题——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总结。 设计理念:人本主义教学(从第一节课起激发学生自我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的基本意义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知道宇宙是物质的变动的。 2知道宇宙的单位是巨大的,同时了解天体系统的四大层次关系。 3理解地球在宇宙,尤其是太阳系中的位置,并且能够知道这种位置关系对地球生命存在的影响。 4识记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基本次序。 过程与方法:1运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演示让同学们去认识我们当前的宇宙基本知识。 2教师的引入和讲解,推荐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和媒体。 3归纳总结,逻辑化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结果。 4用一个小的题目或者十万个为什么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宇宙中地球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宏观思维能力。

活动设计11宇宙中的地球

活动教学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活动建议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 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 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 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用肉眼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 果及体会。 活动1.选择一种形式(如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和 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设计一幅天体系统的层次简图(表),简明扼要地向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下面是一张外星人从某河外星系发往我们学校的电报,请你在上面写出我们学校的“地址” 活动2.头脑风暴(快速、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思考) 从《太阳系示意图》和从课本P7《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中,你和你的小组能获得哪 些信息? 我(小组)能够获得以下信息: ①⑥ ②⑦ ③⑧ ④⑨ ⑤⑩

活动4.探索地球上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活动5.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活动7.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阅读课本P9-10材料,思考: (1)你认为哪些条件可以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哪些因素不适合人类生存? (3)搜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进展的资料,制作一张资料卡片。 活动8.野外生存技能——在晴朗的夜晚找到北极星 温馨提示.以5-6个同学为一组,制定课本P3“课题1”周密的观察计划。计划至少要包括小组成员、确定的观察目标、设计观察记录表和明确责任分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学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目标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①________间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常见的天体:②________、星云、行星、卫星、小行星、③________、流星体、④____________等. 2.宇宙中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⑤______________. 层次:总星系错误!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的位置: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地球、?________、木星、?________、天王星、?________。 2.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________、共面性。 3.按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八大行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具有生命物质的行星,原因有: 1.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2。?__________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条件. 3。质量、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__________. 4。内部物质的运动:不断产生水汽,并逸出、凝结,形成?____________,汇聚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错误!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 1。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 A。A B.B C.C D.D 2.D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表面存在大气层 C。具有适宜的温度 D.具有液态的水 知识点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普通性主要表现在( ) ①运动特征的一致性②物理特征的相似性③质量、体积的差异性④发展变化的趋向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类比物理特性最相似于() A。水星金星火星 B.木星土星 C.天王星海王星 D.小行星 知识点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5。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带,图中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 【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习难点】:学会观察地球仪和使用地球仪。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表面积 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 "的说法。 2、读图1.1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_____出发,经过_____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______洋,1521年到达________群岛,向西穿过______ 洋,绕过非洲南端的______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3、读图1.1回答: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4、读图1.2回答: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_______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千米。 学习任务二:认识地球仪 1、地球仪是人们据地球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_。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和来表示、 、、、和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假想的轴。 二、课堂达标 1.人类的家园是指() A.每个人的家庭B.自己的家乡C.我们的祖国D.地球 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盘子C.球体 D.圆形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8千米B.6371千米C.6357千米D.4万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是() A.5.1亿平方千米B.5.1亿千米C.5.1亿立方千米D.5.1平方千米5.关于地球仪不正确的叙述是()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6.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A.地球自转轴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轴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7.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本节教材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该标准,一是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要求能够用天体系统的层次来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二是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从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体积等方面来说明。三是介绍了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分析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三部分联系密切,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先讲宇宙环境,然后提供资料,让学习者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最后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教材重点分析了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通过提供了阅读材料“探索地外文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供活动题让学习者探究,需要到什么样条件的外星球去寻找外星人,从而学会分析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同时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通过分析给学生这样的价值体验:在太阳系中目前还找不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其他星球建立起庞大的人类生活基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保护好我们唯一的家园。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概念常常含糊不清,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物质性与运动性;理解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天体;通过太阳系模式图了解九大行星特征,并培养学生看图读图、分析表格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六、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新人教版

1.1 地球和地球仪(1)课题 1.1 地球和地球仪(1) 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 重点 难点 地球形状和大小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复备导学利用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 读学1.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_千米。 3.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是________,北极__________。4.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_________。 研学1.读图1.1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_____出发,经过______洋,绕过南美 大陆南端的________海峡,进入______洋,1521年到达________群岛,向西 穿过______ 洋 ,绕过非洲南端的______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2. 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漫长过程 _____ → ______ → _____ → ______船队环球航行→___ 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为什么?(参照图1.3) 4.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根据月食照片推测一下地球的形状。 5.请说出在地球仪上如何表示城市、陆地、海洋等地球事物。

展学各小组展示研学结果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1.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漫长过程_____ → ______ → _____→ ______船队环 球航行→_____ 形状____________ 平均半径____________ 2.地球和地球仪大小最大周长__________ 表面积____________ 地球仪:______ 的模型 检学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C.太阳、月亮是球体的,所以地球也是球体的。 D.直到有了地球卫星照片,人们才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 2.我们看远方驶来的船出现的过程是( ) A.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B.先看到船身,后看到船帆 C.同时看到 D.以上说法都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圆的 4.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 B.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 C.地球仪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 D.地球仪是地球模型 5.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6. 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是圆 B、纬度最大是180° C、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圆 D、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 8.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高一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 1012千米×140亿≈1.32×1023 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2000多亿颗恒星) 4.2光年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结构特征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 彗星方向:自东向西 扁长轨道绕日行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 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 成了不同的月相。 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 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的变化规律: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高中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湘教版必修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么?“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板书】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