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学导论

语文教育学导论
语文教育学导论

填空多选

1.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总体,即(对语文教育的课程)研究。它要研究(语文

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的原则、语文教育的方法、语文教育的过程。)2.研究语文教育的主体,即对于语文教育的施教主体——(教师)和语文教育的受教主

体——(学生)的研究。

3.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客体,即对(语文教育的凭借物——教材的研究)。它要

研究(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资料)

4.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本体,即对(语文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研究,分

为课内语文教育和尅外语文教育)

5.应用理论学科的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

6.语文学是语文教育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7.传统语文学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它局限于书面语言的微观研究。

8.语文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教育学的(子系统)。它研究的是语

文教育的特殊本质、特殊原则、特殊规律和特殊方法。他们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是(“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9.语文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只不过一个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

规律,语文教育学研究人学习语文的特殊规律。

10.(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

11.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

12.语文教育原则的构成(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相关性

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最优化的智能学习原则)

13.语文教育方法是语文教育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最活跃的

领域)

14.语文教育方法的组合方式(综合交替式、主次相辅式、并列配合式)

15.语文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语文教科书为中介,通过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目标的统一活动过程。

16.根据马克思关于任何活动都有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成分的原理,我们可以把(语文

教育目标、语文教育手段、语文教育结果)作为语文教育过程最基本的要素。

17.我们认为,语文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应该是(语文教育目标与与美文教育的对象)—

—(学生现实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8.课堂收尾的设计(充满感情的诵读、巧妙灵活的开拓《荷花淀》、求同寻异的对比、生

动有趣的研讨《在烈日和暴雨下》、别出心裁的逆向《黔之驴》、富于想象的续写)19.语文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思想的优化、教育要求的优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教育手

段的优化)

20.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

语文教学讲话能力)

21.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备课能力、语文教学的施教能力、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22.学生是语文教育过程中的(接受者)和(活的主体)

23.语文教习的过程(孔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思—习—行”着四个阶段;荀子的

学习过程论,分为“闻—见—知—行”;《中庸》的学习过程论,“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的学习过程论’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问—思—辨—行”)

2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思想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提出来的)

25.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感训练、思维训练)交互为用、伴随始终的过程。

26.学生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重在(读法),还包括(诵读法、出入法、循序渐进法、八面

受敌法、钩玄提要法)

27.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28.语文教育资料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实现语文教育目标

的的重要凭证,语文教学资料包括(语文教学辅导资料、语文教具资料和语文教学音像资料和语文教学多媒体资料)

29.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即培养学生

对言语作品(文章、文学)和话语的读写听说能力以及言语交际中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30.语文美誉的熏陶都要以(传授语文知识为基础)

31.语文知识的传授应以(“精要、好懂、有用”)来统帅教学的全过程。

32.语文知识的传授方法,以利于学生(接受、思考和应用)

33.语文知识传授常用的方法有(讲析法、自学法、比较法、列表法、歌诀法)

34.青少年学生的阅读习惯(读书用脑的习惯、读书用笔、读书用工具书、读书讲卫生)

35.阅读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6.阅读的方法有(精读、略读、诵读和默读)

37.默读的基本方式,常见的主要有预见性默读、理解性默读、复习行默读、研究性默读

几种。

38.试将说明文分为四大类:记叙性说明文《活版》、《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农作物抗病

品种的培育》《采草药》等;阐述性说明文《事物从何处来》、《石油的用途》、《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眼睛与仿生学》;介绍性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文艺性说明文《蝉》

39.说明文的结构取决于(内容)和(写作目的)

40.(理清说明的顺序),弄清事理的(内在联系),探索认识事物的(规律),更好的阅读

说明文。

41.说明方法,常用的有(定义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配图标说明、比

喻说明)

42.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文章内容、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决定的。

43.议论文的教学还应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44.抓住了“文眼”,就能进入散文的宫殿,透过“文眼”领略到“文心”。

45.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

46.小说是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题材。

47.总所周知,戏剧包括(剧本、演员、舞台)三要素。戏剧教学是指对(剧本)的讲读

而言。

48.戏剧语言的主要部分包括对白、旁白、画外音。

49.文言文的教学应侧重在(语言)上。

50.语言的学习需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

51.文言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因素),强调(文化因素),挖掘(审美因素),宜采用(熟

读、精思、品味)这一总的教法。

52.写作做能力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写作的一般能力)和(写作的基本能力)

53.写作的一般能力主要指(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

54.写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

快写能力)

55.现在的学生写作训练命题,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命题写作,一是给材料写作)

56.在40分钟内,小学高年纪写出500字,初中生写出600字,高中生写出800字,大学

生写出1000字

57.外国将中小学写作进行分类,(美国)分为自叙文、实用文;英国分为跟学生个人经验

有联系的写作,跟学生的个人经验无联系、而与事实的客观叙述有联系的写作。

58.“三级”训练体系是以(观察、分析、表达)的三种基本能力分三个阶段。

59.“分格”训练体系共设计(265个格),以(格为基础,连格成线,再连线成面),形

成分格法的布局,组成了科学训练的体系。

60.“双分”训练体系,即(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

61.通过系统训练,通过点点落实,点点相连,使学生(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62.写作能力训练过程,一般应包括(命题、准备、行文、评改)

63.准备阶段包括(教师的写前指导和学生的写前构思)

64.行文,是将构思(“意化”)成果用文字符号“物化”为文章的完成过程。

65.教师的活动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据提纲思考、学生开始写作后,

教师不能放弃指导、指导学生修改草稿)

66.评改,通常包括(批改、讲评)连个环节。

67.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法至少包括:批,改。

68.听知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听知辩音、听知解义、听知提情、听知察非、听知审美)

69.听知辩音是听知能力训练的(起点)听知解义是(重点)听知体情是(核心)听知察

非是(思想内容)

70.听知能力训练的方式方法(找出“潜台词”的听,注意语调声调的听,捕捉信息的听,

激发灵感的听,做出积极反映的听)

71.所谓得体,就是说话要注意(语境条件)

72.语文教师必须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73.语文德育室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74.语文德育的特点(非系统性、灵活性、参透性)

75.教师要根据语文德育的特点进行教育,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润春雨)

76.语文美育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上述三个特点使语文美育赋予(寓教于

乐)的品质

77.美育则是以(形感人)

78.语文教育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79.(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80.协同论认为,课外语文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

81.家长指导方式主要有:身教,言教。

82.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

83.语文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树立热爱语文教育的事业心、建构适应语文教育的知识

网、练就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蓄积革新语文教育的创造力)

84.语文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语文教育学与马克思哲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学、语文教育

学与教育学、语文教育学与心理学、语文教育学与思维学)

85.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依赖于(心理科学的发展)

86.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特征(学科规定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实施可行性)

87.语文教育目标的构成(语文教育目标的智育要素、语文教育目标的德育要素、语文教

育目标的美誉要素)

88.我们的着力点应放在每一堂语文课的教育目标的落实上。为了正确(确立和努力实现

语文教育目标)

89.语文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依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

规律)

90.语文教育原则的构成(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相关性的课内

外结合原则、最优化的自能学习原则)

91.语文教师应具备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高等师范校中文系的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基

本功应包括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说话能力等“语文”能力;语文教材驾驭能力、语文教法运用能力、语文教程组织能力、语文教学效果评价能力等“教学”能力;“改革”能力。

92.完整的语文学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俩大领域,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

教育学}三大层级。

93.(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的教育大的(方向问题)

94.语文教育过程的本质(语文教育过程是“求真”的过程、语文佳偶过程是“向善”的

过程、“审美”的过程)

95.讲特殊句式这一内容,就必须讲清“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等句式的概念,

否则,血色很难过就无法运用有关句式的知识,去分析一些复杂的语句,这是(讲析法)

96.传授“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时,可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来进行对比,这是

(比较法)

97.语文教科书中的各类课文一般分为(现代文章、现代文学、文言文)

98.现代文章的教学必须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实践性)

99.要教好现代文学,必须突出其(情感性),强调其(审美性),贯彻其(整体性)100.教师的写前指导分为(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样写)

101.美育则是以(形感人)

102.语文教育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103.(美读)能沟通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视线言文和一,让学生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104.(美读)是活的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105.语文教育要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

106.一言以蔽之,古人称之为(意脉)

107.文章的思路由(语言、结构、事理、情感)组成。

108.社会的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的环境、社会语文教育的形式)

109.语文教学能力是一个具有(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立向联系)的三维结构。

110.语文学习的内涵(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学习是知和行的统一)(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

名解

1.个案分析法:这是一种把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个机构和某个时间作为一个整体给与

深入而系统的分析的研究方法。

2.多项比较法:这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

比较研究,提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客观实际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3.一语双关:语文学习内容的心理发展顺序是语言—文章—文学。

4.语文教育目标,是教育着对手教育者进行语文教育活动的总的质量标准,在真个语文

教育计划中居于重要地位。

5.语文教育原则,是语文教育中诸种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体现着语文教育的规律,

是从语文教育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又反过来知道语文教育实践的理论。

6.语文教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完成语文教育任务写作能力训练: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作文章、文学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它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7.说话能力训练: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的教学活动,其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它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语文美育: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其目的在于“求美”。

8.人境:就是根据课文提供的生活,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在头脑里“活”起来,

让学生在课文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察,“从心里头说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

9.认知理论是研究由经验引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学习是

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组的过程。

10.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提出了学习的认知发现

说。他认为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所说的发现时指学生主动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11.人本主义学习学习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观点用于学习理论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诵读法就是放开声音,反复地读,直到熟练的记住并准确理解为止,即“熟读成诵”。

13.循序渐进就是将学习内容,按其内部结构和关系,排列出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

次序,订出一个合理的计划,有步骤,有次序的进行学习的方法。现代有人也称之为“程序学习法”。

14.八面受敌法是苏轼在总结治学经验时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没有捷径,读书不能

一下子就读透,必须多读几遍。

15.钩玄提要法是指学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书中本质的东西得方法。

16.自主学习法就是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人

自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发挥语文学习者的主动精神,突出语文学习者得主体地位,改变语文学习者得学习方式,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探求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17.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实施教学计划

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评估质量的依据,它是根据教育方针,科学性质,学生身心规律与语文教育实践来制定的,概括了一定时期的语文教育改革与语文教育研究的新成果。

18.语文语文即语言文章的,一语双关,是因为这种释义较为科学,以叶圣陶为代表。他

多次写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是语文。

19.语文教育过程的模式是从语文教育理念出发,为达到语文教育目标而构建的相对稳固

的语文教育运作流程的范式。

20.教学高潮是指在教师精心的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下,课堂上出现的激情高

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的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

21.课堂收尾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计划在完成

一定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后,教师对知识技能等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并转化升华的方式方法。

22.语文教育过程的优化就是用最少的时间通过反馈实现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的统一。

23.自主学习法是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个人

自学的方法。

24.多媒体是融合多种传播媒介的手段于一体的设施,就现阶段的科学水平,一般是把融

合幻灯,录音,电话,电视和电脑多种传媒的性能于一体的设施。

25.多媒体语文课实质上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一先进的交互式教学手段的语文课

26.语文智育语文学科的智力教育,也就是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的过程中贯穿智力

的开发,它是语文教育的前提目的在于求真,它与语文德育,语文美育共同承担着培

养健全人格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7.八字体系概括说法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号称八字宪法。

28.列表法对一些内容繁杂的知识短文,可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则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便于记忆。

29.自学法有些语文知识教科书中以编成短文,如果是浅显的知识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自学。

30.记叙文教学是以人,叙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与叙述与描写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

活的文章。它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文体,因而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简答:

1.语文教育学的特殊性质:一是语文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二是语文教育学是语

文学的应用理论学科

2.确立和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务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达到“两化”的要求,二

是要具有“两性”的特点。

3.语文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是:一是依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二是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

三是依据语文教育的规律

4.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原则:一是以“真善美统一”的观点把握课文;二是在传输信

息中注意“真善美统一”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一是加强两个课堂的整体性;二是寻找两个课堂的结合点

5.“读”: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按阅读方式,可分为朗

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全读和跳读、慢读和快读、个读和齐读等子要素。

6.“问”:这是一种既指教师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设疑又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

得问题向教师质疑的方法,包括提问和驳问等子要素。

7.“讲”:这是教师通过简明流畅、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开

发智力、陶冶情操、激发美感的一种主要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析、串讲、评点等子要素。

8.“议”:这是教师提出一些与所讲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或参

阅有关学习资料在短时间内大胆发表个人见解的方法,这是与将手相对的一种方法,包括谈话、讨论等子要素。

9.“练”:这是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基本方法,包括口头练

习与书面练习等子要素。

10.“看”: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一

种基本方法,包括观摩、演示、参观等子要素。

11.语文教育方法的运用:一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二是必须选择一定的条件

12.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一是法随旨定;二是法随情变;三是法随人移

13.必须选择一定的条件:一是要符合教育原则的规定;二是要符合教育对象的特征;三

是要符合教师自身的素质

14.语文教育过程的本质:一是语文教育过程是“求真”的过程,二是语文教育过程是“向

善”的过程;三是语文教育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分别谈谈一节语文课的几个主要环节的设计:一是导入新课的设计1设置悬念式《孔乙己》、2直观感知式《长江三峡》3激发情感式《黄河颂》4温固启新式《西湖漫笔》;二是教学高潮的设计1出奇制胜的应变《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紧张活跃的竞赛《爱莲说》;三是课堂收尾的设计1充满感情的诵读2巧妙灵活的开拓3球童寻异的对比《荷花淀》4生动有趣的研讨《在烈日和暴雨下》5别出心裁的逆向《黔之驴》6富于想象的续写一篇语文课的设计:自读——教读——复习和练习三个阶段。

15.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理论:(一)语文学习的内涵:1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2

学习是“知”与“行”的统一3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还十分强调必须有(意志)、(动机)、(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二)语文学习过程,孔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思—习—行”着四个阶段;荀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闻—见—知—行”;《中庸》的学习过程论,“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的学习过程论’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问—思—辨—行”)总之,已经初步揭示出蹙额西过程的本质,表明额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的认识活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意向活动过程。

16.出入法:所谓“出入法”。“入”就是反对泛泛地浏览,要深入到书中去细细专研,认

真死牢,以求得真谛。“出”就是在深入专研,把握了书的实质后,又不受书中思想束缚,能在次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读书要从书中跳出来。

17.反馈学习法:第一,提高视觉感受器的功率,接受文字信息、较少回读。第二,尽量

扩大认读单位,对专用词语或常用语句要整体认读,能一扫而过;对于长句要抓住重点,能捕获其中心词;注意随时反馈。

18.语文教学多媒体语文课的设计:1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2一般认为学生的

想象力、思维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听潮》。

19.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第一,“精要”,是指内容要精干。第二,“好懂”是指方法要得

当。第三,“有用”,是指目的要明确。

20.记叙文教学的要点:第一,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和叙述方法,第二把握记叙文的结构和

表达方式,第三把握记叙文的中心和语言

21.说明文的教学要点:第一,把握说明文的特点,这种内涵揭示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第二,分清说明文的类别,第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第四,研究说明文的方法,第五,琢磨说明文的语言。

22.在“诗教”中,为什么一定要加强诵读?其一,通过诵读,要抓住诗人的感情线索,

其二通过诵读,还要找出诗情的燃烧点,其三通过诵读,还要区分诗歌的感情烙印。

23.如何使学生顺利进行意境:诗歌是形象思维开出的花朵,意境是诗歌艺术的饿主要特

征。要准确地体会诗歌感情,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其一,借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其二,御用语言描述,连缀跳跃的感情,带领学生进入意境。

24.如何命好题:第一,命题要有针对性,第二命题要有启发性,第三命题要有趣味性,

第四,命题要有明确性,第五,命题要有目的性。

25.编写提纲的要求:一是能反映文章的中心与内容,二是要显示文章的层次。

26.如何知道学生修改草稿:1学生修改比教师单独批改意义要大得多。2教师要引导学生

认识修改的重要意义。3教师在学生起草、誉清的过程中也要给予具体指导,养成重视修改的习惯,学会“自能该文”。

27.批改的要点:其一是一分为二,鼓励为主。其二是要多就少改,批改结合。其三是要

照顾全面,突出重点。其四是要严格要求,循序渐进。

28.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法分为:一是总批,也就尾批。二是旁批,也叫眉批。这种方法

分为删、补、调、换。

29.讲评的原则:要有针对性,要有鼓励性,计划性,多样性。

30.讲评的方式:综合讲评,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总结式讲评。

31.听知审美的要求:能辨别出增强口语表达效果的注重因素,如音质的优美甜润,语脉

的清晰流畅,音律的和谐隽美,比ude巧设妙用,构思的新颖奇特等。

32.如何让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激发观察兴趣,交给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习惯

33.如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蓄念再造想象,激发创造想象

34.语文美育的途径:一阅读能力训练(小问题:阅读能力训练如何让实施美育)(一)美

读——感知美,“美读”能沟通书面语言,视线言文合一,让学生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二)遵路——探索美,文章的思路语言、结构、事理、情感四个因素组成(三)入境——评价;二写作能力训练(美写作能力中如何实施美育)(一)引导学生发现美(二)引导学生表现美;三听说能力训练中的美育

35.如何实施家庭的语文教育?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得指导方式;家庭语文教育的形式

36.掌握书信写作得要求:一要熟悉格式得写法,二要把握语言的运用

37.一节语文课的设计(1)导入新课的设计(2)教学高潮的设计(3)课堂收尾的设计

38.语文教学能力包括(1)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讲话能力。(2)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学备课能力,钻研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评价能力。(3)语文教学的发展能力;语文教学总结能力,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39.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一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

教学的主要凭借物,通常按照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或者课程纲要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编辑的包括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二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只要按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去具体的制定教学计划并按教学进度实施教学计划,把教学计划中未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一定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三进行教学的依据,语文教师能否把教学搞好,除了有高质量的教科书和周密的教学计划外,如何进行教学是个关键问题。四评估质量的依据,语文教学大纲既然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那么检查评估教育质量也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40.听知审美训练中的艺术美感问题要求学生能辨别出增强口语表达效果的诸种因素,如

音质的优美甜润,语脉的清晰流畅,音律的和谐隽美,比喻的巧设妙用,构思的新颖奇特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听知审美能力。

41.课外语文教育的内容1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2课外写作,它的形

式多种多样,如日记、周记、演讲稿等。3课外听说,由于现代传声技术的迅猛发展,听知和说话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示出来。

42.家庭语文教育1家庭文化氛围。2家庭的指导方式。3家庭语文教育的形式。

43.社会语文教育1社会语文教育的环境。2社会语文教育的组织。3社会语文教育的形式。论述

1.举出一个以训练语文基恩那个为目的的模式:代表性较强的有段力佩得“八字”(读读

—议议—讲讲—练练)模式,钱梦龙得“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模式,魏书生的“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模式,洪镇涛得“五步”(提示、设问—阅读、思考—讨论、切磋—归纳、总结—练读、练写)模式;于漪的“三步”(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模式;颜振遥得“五字”(启—读—练—知—结)模式;陈钟梁得“三步”(创设问题提出得情境—提出问题即学生质疑或教师设疑—解释问题)模式等几种。但是这种模式淡化人文性,忽视审美性,给人以“机械操练”之嫌。

2.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一)抽象思维训练强化,语文教育得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感

训练和思维训练交互为用,伴随适中的过程。(二)语文学习活动泛化(三)学科学习兴趣分化

3.学生学习语文得习惯:诵读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

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4.语文教师应加强议论文得教学:掌握议论文得要素,掌握议论文得结构,掌握议论文

得语言

5.写作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写作能力训练得地位:第一,从现代社会对写作得需要

来考察它所处得地位;第二,从语文教育得总体结构来考察他所处得地位;写作能力

训练得作用:第一,写作能力训练对学生得书面表达能力起培养作用;第二,写作能力训练对学生得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6.说话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说话能力训练得地位:1说话能力训练是实现语文教育

目标得必要环节2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得重要手段3说话能力训练是开发学生智力得重要途径;说话能力训练的作用:1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得需要2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得需要3说话能力训练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得需要

7.语文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德育得地位: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基础性,而

且还有很强得人文性。语文学科得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德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得重要方面。建国以来,由于历史、社会得复杂原因,语文德育曾走过曲折得道路,有成功得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语文德育的作用:对于学生得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得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8.语文美育得地位和作用:地位:1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得目标之一,2语文美育体现了

语文教育固有的特点。作用:1激发求职渴望2促进智能发展3早就健康个性那个4提高学习效率

9.课外语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地位:语文学科得生活外延,“三个面向”得战略导向,

大语文教育的广阔前景;作用:扩大语文阵地,提高学习效率;推动课内改革,实现整体优化;激发求知兴趣,探索开拓精神;培养高尚情操,促进和谐发展。

10.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赏析作者的思维成果,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在持之以恒,灵活

自如的运用这种方法;引导课外的思维实践,不少语文教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外的思维实践或精心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活动如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

11.论述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加强俩个课堂的整体性,课内和课外俩个课堂的语文教

育在学习方向,学习目标上是一致的,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基础,第二课堂能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寻找俩个课堂的结合点,我们语文教师在贯彻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时,一定要努力寻找或设置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的结合点。

12.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一)身体迅速发育,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头一年,第二个

高峰期是青春发育期,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段,他们身体发生急剧变化,外形外貌及行为动作也随之改变,第二性征凸显。(二)智力飞跃发展,身体迅速发育,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迅速发展,为心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础(三)个性逐步形成,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青少年的个性逐步形成。

13.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一精要,是指内容要精干,教师的讲解要要言不烦,紧扣重点和

难点,切忌口若悬河,故作高深。二好懂,是指方法要得当,语文知识的传授切忌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三有用,是指目的要明确语文知识的传授要做到有用,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

14.阅读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一地位1阅读能力训练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2

培养学生具有语文能力的主要训练环节。3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形式。4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二作用1阅读能力训练能获取知识开阔视野2丰富语言规范表达。3能完善品格,陶冶情操。

15 议论文的教学要点议论文是作者凭借理性思维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阐述评

价从而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文体。1掌握议论文的要素2掌握一轮的结构3掌握议论文的言语。

15.应用文的教学要点是指有一定惯用格式,一定语言风格,直接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工

作中许多实际问题的一种文体。1提高学习的兴趣。2掌握格式和语言。3加强写作的训练。

16.如何进行“诗教”呢?1渲染气氛做好感情准备2运用诵读直接感染熏陶,因此在诗

教中一定要加强诵读。其一,通过诵读要抓住诗人的感情线索。其二,还要找出诗情的燃烧点。其三,还要区分诗歌的感情烙印。3进入意境体会诗歌感情其一,借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其二,运用语言描述,连缀跳跃的感情,带领学生进入意境。4紧扣语言学习表达感情其一,有的诗歌看上去都是平常的字眼,但经过诗人的精心安排,就有了深刻的表现力其二,有的诗歌在诗行的联系搭配上有着重叠映衬或反复递进的关系,使诗意表达得委曲婉转耐人寻味。其三,有的诗歌在字句的调色配音上经过诗人的推敲琢磨,能用于内容相适应的色彩,与调子迅速激起人们心灵深处感情的浪花。

17.散文的教学1探文脉,步入美的境界。总所周知,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征2识文

眼,领略诗情画意。散文的文眼就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就是散文映照全篇,把思想和艺术融合为一体的聚光点。3品文句,体味风姿神韵。在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散文语言的形美、声美、色美。

18.小说教学的途径1运用情节吸引学生,让他们沉浸在情节中。2运用形象感染学生,

教科书中的小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师应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熏陶感染学生。3展示环境熏陶学生,教师利用小说中优美的环境描写,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洗染作用。

19.戏剧教学的主要途径戏剧包括剧本、演员和舞台三要素。1透过剧本看世界,教师要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剧本看到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听到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心声。2利用冲突扣心弦,戏剧教学能给学生各具风姿的戏剧冲突的艺术美。3抓住台词现灵魂,抓住台词,显现人物的灵魂分析人物的性格。

20.论述观察力开发1激发观察的兴趣,使学生的视野开阔,博见多闻。2交给观察的方

法,语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教会学生按顺序观察的方法,要交给学生深入观察的方法。3培养观察的习惯,要培养学生随时留意的观察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要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观察习惯。

21.论述想像力开发1训练再造想像,就是根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出现的新形象过程。2

激发创造想像,创造想象是不需要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过程。

22.写作能力训练中如何实施美育1引导学生发现美,在大自然、在社会生活、在第二生

活中发现美。2引导学生表现美,训练立意美、质料美、结构美、语言美。

网络教育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入学测试机考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 1、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2)() A.散曲 B.套数 C.诸宫调 D.杂剧 标准答案:D 2、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2)()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鸵传》 C.《马伶传》 D.《李将军列传》 标准答案:B 3、七言绝句《从军行》的作者是()(2)() A.王维 B.王昌龄 C.王之涣 D.王建 标准答案:B 4、《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2)()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陶潜 标准答案:A 5、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2)()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标准答案:A 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2)() 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伤古叹今之悲

标准答案:C 7、《饮酒》(结庐在人境)的作者是()(2)() A.曹操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标准答案:D 8、谥号“靖节先生”的诗人是()(2)() A.杜甫 B.李白 C.陶渊明 D.曹操 标准答案:C 9、中国现代杂文的创始人是()(2)() A.鲁迅 B.郭沫若 C.梁启超 D.朱光潜 标准答案:A 10、《炉中煤》作者是()(2)() A.郭沫若 B.鲁迅 C.冰心 D.艾青 标准答案:A 11、《心灵的灰烬》的作者是()(2)() A.梁启超 B.朱自清 C.朱光潜 D.傅雷 标准答案:D 12、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2)()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标准答案:A

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可编辑版】

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 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 在读完《小学语文教育学》之后,深有体会。语文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与各学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分割,也不能独立存在。语文,是门艺术,也是一本专著,上好它,学好它,并不是一门简单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风格要稳定。风格犹如个人的脾气,脾气变化太快,会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语文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当然,每天让一个人吃同样的套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一到就餐时刻,产生“条件反射”。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教学活动要有节奏。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小学语文教育学》的内容中提到,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

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语文老师关键要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自然,《小学语文教育学》中的理论指导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语文教育学复习资料

语文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0*2=20分) 1. 新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依据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1) 2. 语文学科的工具功能(工具性内涵):(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 ①人脑思维的工具;②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③传承文明的工具; ④传载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的工具;⑤社会正常运载的工具 3.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特点:①渐进性;②预见性;③全方位性;④可操作性 4. 语文教案的主要内容: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5. 中学语文教材四大要素:范文系统、语文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 6. 语文教材的未来趋势:语言运用与文学熏陶统一。(375页) 二、名词解释(5*3=15分) 1.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学计划,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 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语文课程的基础。(33页) 2. 语文素养:指的是对语文有长期的训练和修养的意识。包括:民族母语情结,言语交际技能,言语行为风 格,良好的语文习惯,审美情趣的培养。 3. 阅读:是读者以书面语言为依据,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的思维 过程。 4.精读:是一种微观读书法,对重要的读物内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精读应该是综合了课文的所有词句和 全部段落而获得认识的一种读法。 5. 读美:就是引导学生寻找读物的美点,发掘读物中美的因素及美的形态,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知、 情、意的全面发展。 6.新课标对写作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7. 教学设计: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 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8.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即从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索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 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提高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征: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59页)

《语文教育研究》模拟试卷答案(1)

《语文教育研究》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过程“五个阶段”(孔子) 孔子在他的教育言论中说过这样一些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弗学,何以行。”(《治学篇》)根据这些话,很显然,孔子是把学习过程划分为立志、学、思、习、行等五个阶段的。 2.学习过程“七阶段”(朱熹) 朱熹等主张学习过程的七阶段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5.试卷的效度 效度(content validity)指一套测试题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例如,如果某一套发音技能测试题仅仅考查发音所必须具备的某些技能,如只考单一音素的发音,而不考查重读、语调或音素在词语中的发音,那么,该测试的内容效度就很低。 6.“累积学习”(加涅) 加涅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之为学习的层次理论。他的基本论点是,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加涅意识到,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据此,他按八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之为学习层次理论。他的基本论点是,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例如,学生学习较复杂、抽象的知识,是以较简单、具体的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除基本的生长因素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累积过程。加涅通过描述八个学习层闪来研究学生理智技能的累积方式 7.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奥苏贝尔) 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期末复习 填空题 重点是教材的第二章,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三百千”;“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文选》又名《昭明文选》此外还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古文观止》、《古文词类纂》、《唐诗三百首》等。 名家对教材教法的论述:叶圣陶对教材教法的两句名言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王荣生的一句名言是: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 语文独立设科始于1904年,语文单独社科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国文” 叶圣陶对“语文”的论述,“语”:“口头为语”;“文”:“书面为文” 中国古代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学记》,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学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创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人是:钱梦龙。 倡导“六步式”自学式教学法的是魏书生 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朗读法、默读法、摘记法、摘要法 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识字与写字教学法;复习教材第六章 阅读的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作文批改的方式: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同批改。 作文讲评的方式(教材P256) 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的内容和方法:质感,敏感,通感,幽默感,美感(教材P310) 二、名词解释 1 .课程(教材第一章第5面) 2语文的性质: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是第一位的;人文性是它的显著特点,决不可忽视;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课型:课型亦称课堂教学模式,指课堂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的师生双向活动的一种时空结构形态。 4说课:“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教材、“课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运用口头语言的表达形式,面对领导、评委或同行述说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其理论依据的教学活动.

语文教育发展史1

语文教育发展史(作业) 题目:简述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果迭出,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对于语文教育历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成果极少,可谓凤毛麟角。80年代以前,除了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其他突出成果则鲜有所闻。鉴于这种情形,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对语文教育史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朱绍禹先生一再呼吁:研究语文教育,还必须研究历史,“通过对变化历程的了解,认清现状和把握未来趋势”。顾黄初先生也主张,革新的同时,“对传统,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开始有了深入,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陈必祥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主编)、《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顾黄初著)、《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著)、《语文教学法漫论·历史借鉴篇》(曹洪顺著)等。近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许多成果在分期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迄今为止,在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先后就有六种——第一种以叶苍岑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为代表,将中学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五四”以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期为第一时期,“五四”以后建国以前为第二时期,建国以来的语文教改期为第三时期。第二种以陈必祥主编的《语文教育发展史》为代表,将清末语文单独设科前定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之后到“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三种以陈学法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语文教育史分为四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后为当代语文教育期。第四种以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为代表,以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为界线,将语文教育史分为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两大时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又以新中国诞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建国前发展期又以辛亥革命和1932年课程标准颁布为界分为三个时期。第五种以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代表,以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诞生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解放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六种以曹洪顺、冯守仲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定为传统语文教育期,之后至新中国诞生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来为当代语文教育期。上述分期法各不相同,六家中,将古代(传统)语文教育期的迄止界线定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三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一家;将现代语文教育期的起始界线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一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新

教师招聘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B.徐特立C.杨贤江D.陶行知 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B.赞可夫C.加里宁D.凯洛夫 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B.范例教学C.发展教育D.终身教育 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B.布鲁纳C.根舍因D.斯金纳 16.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B.《教育学》C.《大教育学》D.《教育原理》 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xxB.盖顿C.xxD.xx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前言】此学习提纲以王文彦主编的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蓝本整理。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3.1956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4.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2021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 考研经验

考研经验 我个人认为首师大是比较好考的学校,难度系数不高,比较好考,我当时是边工作边考研,以压线的成绩成功考入首师大,挺幸运的,我把自己的经验给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希望可以帮助你们。 我在七月份才决定考试,比较匆忙。加上我是边工作边考研。学习基本靠晚上熬夜,虽然很难熬,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成功了。 大家复习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比你勤奋的人和你一起学,或者找个人督促你,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制力,相信我,只要诱惑足够大,你根本没啥自制力。去图书馆找个研友一起监督学习,当然了,如果要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让他监督可是最好不过啦,后期临近考试的一个月,开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没日没夜的背知识点,做题。当时都瘦了,那段日子真是简直了。 英语挺让人头疼的,毕竟放下三年了。如果有跟我一样的就从背单词开始,看英语书,每天早晨必看英语书背单词,然后就是做阅读,边做边理解,那是我做真题,但当时做模拟的时间真是不够用。 首师大,语文教育学考的是英语一,英语一比较难,当时先买了英语一的真题,做完了欲哭无泪,挺难的,英语一每篇阅读我都会错2个左右,非常绝望。但是后来真正上考场的时候,英语考完了感觉自己不是100就是98哈哈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最后结果70分比预想的低但还不错。 相比较以上几门课,政治对我来说算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买了沪江论坛的风中劲草要点感觉很不错,就是这本书出的时间太晚了,差不多11月底才出。出风中劲草之前我还买了《政治新时器》,和肖秀荣一千题配合着做。中国好老公,你们的姐夫经常要制止我沉浸在政治题中不爱背专业课的错误行为。可是最后成绩政治才61,比预想的偏低了。 看完这个,你可能知道了,我就是逗比中的女王,我复习比较充分的科目,都考砸了,我没复习或者没信心的,还不错。所以有时候你平时觉得很忧愁的科目,不用担心,坚持扎扎实实积累好,考试的时候说不定就会爆发;平时擅长的,别嘚瑟,没准你巧妙地绕开了考试范围。 我复试中,学科语文今年没提分,就跟着国家线走的,对此我已经感谢了无数次老天。复试前一周,我嗷地一声在办公桌的台历上发现了一只巨大的蜘蛛,

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答卷时间 60分钟,卷面总分80分)成绩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古诗词积累(8分) 1.每当春暖花开,柳树抽出新芽时,我会用“( ,。)”来赞美春天。 2.在炎热的夏季,看见那满池的绿色和粉嫩的荷花,顿觉暑意全无,我会吟诵 “( ,。)” 3.当秋风飒飒,枫叶如火时,我会吟诵“( ,。)”来赞美深秋的景色。 4.在寒冷的冬季,当四周一片萧瑟的煞白,而唯有那梅花独自绽放,吐露着它的芬芳时,我又会吟诵“( ,。)” (二)选择题。(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无声(qiāo) B枉(wāng)费心血 C 粘(zhān)补 D粗糙(cào)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手屈一指 B翻山跃岭 C唇枪舌剑 D卧心尝胆 3.加点的词语用得恰当的一句是() A李芬为这件事做了很多准备,真是别有用心。 B杨磊替天行道,把没带作业的同座位打了一顿。 C他擅长京剧,模仿各派唱腔无不惟妙惟肖。 D她十分听老师的话,真是逆来顺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这个邀请你要么欣然接受,要么断然拒绝。 C这次活动增加了同学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D科学能使人们今天的妄想在明天变成现实。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十岁时,拜望名士李元礼。闲谈之中,众人都称赞孔融年少聪慧有才华,唯独一个叫陈韪(wěi)的人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机灵,长大了未必就聪明。”孔融听后,立即说道:“这样看来,你陈先生小时候一定很机灵。” 孔融说话的真正意思是:。 (四)生活中的语文(7分) 读《冰箱使用说明书》,完成练习。 陈瑞家最近买了新房子,在装潢布置时他的爸爸妈妈为冰箱放在哪里发生了争执。妈妈认为冰箱要放在厨房,她的理由是拿东西做菜方便,而且放在客厅不太美观。爸爸则认为冰箱应该放在客厅,他的理由是厨房空间本来就很小,只有水池和灶台之间有一个空间可以勉勉强强塞进去,这样一来就更显得厨房拥挤了。你认为冰箱应该放在哪里呢?请阅读《冰箱使用说明书》,找出反对其中一个人意见的三条理由。

小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小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一、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论(二)心理起源论(三)劳动起源论 二、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1)普及义务教育(2)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3)教育没有实现真正平等,教育存 在双轨制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1)教育战略化(2)教育现代化(3)教育人性化(4)教育一体化 四、教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1)教育经验积累阶段(2)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3)教育理论的多样化和深化阶段 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贵小学生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目的(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4)....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发展和革新 六、教育对经济活动中再生劳动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2)把一般性的劳动 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3)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4)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 动者 七、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3).. 决定即爱哦与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与的内容 八、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保存作用(2)...活化、选择作用(3)...更新、创造作用 (4)...交流、交融作用 九、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提高教育质量和扩大教育者的数量(3)...影 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十、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够传递传播科学知识(2)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十一、教育对人口的影响(1)教育可以调节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是改变人口 质量的手段之一(3)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十二、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极其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2)社会坏境是热的发展的现实制约 因素(3)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4)教育 十三、我国现行学制系统(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 十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1)人的片面发展的历史根源在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2)人的全面发展是工 业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提供了可能性(3)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条件(4)教 育与生产的相关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十五、教育的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十六、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性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是转载自百分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09147725.html,,请保留此标记人的唯一方法 十七、小学智育的实施要求(1)直接经验时间接经验相结合(2)培养独立学习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良好 的学习习惯 十八、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体性(2)全面性(3)发展性(4)科学性 十九、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2)家庭教育对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具 有奠基作用(3)...的品德形成具有导向作用(4)...的性格形成具有塑造作用 二十、家庭教育的特点(1)早期性(2)示范性(3)感染性(4)丰富性(5)灵活性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育也正经历再次淬火,它在反思中前行。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无视传统经验、无视教育规律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关心语文教育的各届人士的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势下,认真学习与研究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语文教育思想,实在是一件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看法。解放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1962年,他又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叶老在这里对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途径,这种认识,较之早期更加深入、系统。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

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在这里,叶老对这一观点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一是辩证指出教与学的关系,二是指出教与学应达到的境界,三是实现这一标准的具体方法、途径。此后,叶老又多次围绕这一问题作出过解释。1983年6月他在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说:“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述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纲领,是他大半个世纪中对语文教育的真切体认与深刻感悟,是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他以此为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许多认识与新课程标准有着高度的一致。 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的。所谓“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换句话说,就是具备了自我教育的本领。叶老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是一个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则,算不得是个受过教育的人。他认为,在现代社会要做个“够格”的现代人,应该掌握的知识太多,各种教

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5 一、填空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语文在兴课程与教学论是正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 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 ( ) 和( )系统。 3.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 ( ) 4.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工具说”的集大成者是() 5.我国于()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6.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打一次把双基顺序变为()和() 7.()年,我国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 ()、()、《千家诗》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 识字。 9.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语文单独设科是在()年 二、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

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 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A.1904B.1919C.1949D.1978 3.哪个不是评课的基本功( ) A看板书 B看普通话 C 看操作 D与学生的交流 4.下列不是魏书生教学法的是( ) A自测 B 自结 C讨论D 练习 5.语文教学的原则没有下列哪一个( ) A自主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 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相结合 6、《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7.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合作、探究 B. 自主、独立、探究

语文教育学引论

语文教育学引论 教材特点 ?1、内容广博,系统性强。 ?2、有些内容与语文新课标脱节,具有滞后性特点。 教学说明 ?1、教学立足于教材和教学大纲,适量补充语文新课标的内容。 ?2、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做集中阐发,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重点章节 ?第一章语文教育的本质 ?第五章语文学科教材 ?第八章阅读教学 ?第九章作文教学 ?第十四章语文学科美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题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第一章语文教育的本质 ?语文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也是社会每个成员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语文教育的产生和演进 ?一、语文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是指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产生 ?商周时代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周代的高级学府“国学”还有诗书教育,诗,是古代的文艺教育;书,是古代的文字教育。 ?三、我国近代语文教育的演进 第二节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 ?二、本世纪语文教育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叶圣陶:“语文”一名,开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

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第三章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1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若不能理解和使用语言,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无法思维。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借助语言文化,可丰富学生的智慧和个性。?第四节语文教育与现代化进程 第二章语文教育系统 ?语文教育系统的一般特点 ?1、整体性 ?2、层次性 ?3、开放性 第二节语文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语文教育系统的结构 ?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言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构成了语文教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家庭语文教育的特点 ?1、继承性2、基础性 社会语文教育的特点 ?1、广泛性2、动态性 学校语文教育 ?学校语文教育,包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各级各类成人学校的语文教育。?1、规范性2、选择性 第三节语文学科教育系统 ?语文学科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要素系统、过程系统、状态系统。 第三章语文学科教育目标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是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展开的全部教育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学科规定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和实施可行性。它的确立,主要依据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目标、语文学科性质和学生发展状况。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特征 ?1、学科规定性2、范围普遍性3、阶段预期性4、实施可行性 确立语文学科目标的依据 ?1、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目标 ?2、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系统 ?3、学生发展状况和语文教学实际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把整个语文教育史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1],那么,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至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即为古代语文教育期。其中,从文字产生至奴隶社会中期结合劳动和生活进行言语和文字教育的阶段为言文教育期,从奴隶社会中期至语文独立设科前渗透在文化教育中的读写 教化的阶段为古文教育期。古代语文教育期虽然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也没有语文这一学科的名称,但渗透在生产生活和文化教育活动中的语文教育理念、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不乏启示。 一、生活教育:既重视语文课堂,更重视社会生活 生活教育既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理念,又是古代语文教育的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2]“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3]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与方法正符合教育的本源,当然也符合语文教育的本源。 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到奴隶社会中期的言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人类经由洪荒时代、

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言文教育期的教育尚未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分离独立,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它虽然内容贫乏、形式简单,处于混沌、粗疏的状态,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但它与生活这一原始情结相联。学生活就是学语言,学语言就是学生活。语言既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种经由生活的原始途径所形成的生活教育法,就是当时和此后语文教育最正宗而本真的基本方法。 到了古文教育期,与言文教育期的生活教育一脉相承,出现了以“家训”为标志的较为规范的家庭教育。尤其是那些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们大都认为“天下之本在家”。由于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他们的家训自然成为生活中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宋司马光的《家范》,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是影响较大的家教书。这类书虽然在宣扬忠臣义士、贤妻良母等封建意识方面消极因素很多,但在指导学习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培养社会人才方面还是起过积极作用的。 古代的生活教育对于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不应仅限于校内与课内,更要孕育并融入于生活,每一个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是学习语文以及学习做人的大课堂。我们今天常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试题小学语文卷教育学期末试

《小学语文教育学》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在西方,“课程”这一概念是拉丁语转化而来的,与 同义。 2.课程是一个包含了、、乃至在内的广泛的概念。3.新的课程观与以往的课程概念相比,有了两大突破:第一,;第二,。 4.课程设置主要涉及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5.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对小学语文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作了高度概括,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强调的培养。 6.传统语文学习理论对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仍有指导意义的是:, ,。 7.有效学习,主要依赖学生对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和。对于有意义的学习来说,迁移不仅是在变化了的条件的运用,也是新的学习的。8.学习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 9.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 ,。 10.习惯是和的中介物。 11.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12.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水平的目标;第二层次是的目标;第三层次是水平的目标。 1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应该培养以下几种习惯:(1)的习惯,(2)

的习惯,(3)的习惯,(4)的习惯。 14.智力是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和“”。 15.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的反馈,根据 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另一方面是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 16.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最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是教师帮助学习者按预期的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 18.阅读即是一个的思维过程,又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19.按照某种顺序进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迁移有和。 20.培养智力的5个组成因素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21.作为课堂教学,它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多维空间的主体的运动,在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以为主线的师生活动。 22.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水平的目标;第二层次是的目标;第三层次是水平的目标。 2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这就决定了教师一方面要研究,一方面要研究。 24.、、是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最基本的空间要素。 25.小学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既具有发展德智体诸方面的整体功能,又有明显的侧重性,即侧重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与学科课程可以互 相,相得益彰。 26.小学语文活动课具有的和学科课程明显不同的特点是,以活动为主,教师的 作用处于位置。 27.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和。 28.学科教育的性、性与性统一的原则乃是学校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 二、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