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如:SO 2、SO 3、CO 2、NO 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 共价化合物

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 2SO 4、HCl 、HClO 4等强碱:Ba (OH )2 Ca (OH )2等 弱酸:H 2CO 3 、CH 3COOH 等。

弱碱:NH 3·H 2O 、Cu (OH )2 Fe (OH )3等。

电离方程式 KNO 3→K ++NO 3— H 2SO 4→2 H ++SO 42— NH 3·H 2O NH 4++OH _ H 2S H ++HS _ HS _H ++S

2- 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如:BaSO 4、BaCO 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时,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的离子化速率和分子化速率相等时,则建立了电离平衡。其平衡特点与化学平衡相似。(逆、等、动、定、变)

1.电离方程式:

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

2.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K 的意义:K 值越大,表示该电解质较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从

或 的大小,可以判断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例如弱酸的相对强弱:

> > >

> > > >

【注意】

(1)电离常数服从化学平衡常数的一般规律,只受温度影响,与溶液的浓度无关。温度一定时,弱电解质具有确定的电离常数值。

(2)电离常数越大,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越多,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

(3)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常数,每一步电离程度各不相同,差异较大,且逐级减小,故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氢离子主要由第一步电离产生。

3.电离度:

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常用α表示:

α=%100?原有溶质分子总数

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 四. 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⑴水的电离平衡: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自电离:

H 2O+H 2O H 3O ++HO -- 简写为 H 2O H ++OH --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电离平衡常数:Ka =

O]

[H ]][OH [H 2-+=[H +][OH -] ⑵水的离子积常数:Kw=[H +][OH -]

250C 时Kw =1.0×10-14 mol 2·L -2 ,水的离子积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w 增大。如1000C 时Kw =1.0×10-12 mol 2·L -2 .

⑶无论是纯水还是酸、碱,盐等电解质的稀溶液,水的离子积为该温度下的Kw 。

2.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⑴酸和碱:酸或碱的加入都会电离出 H +或OH -,均使水的电离逆向移动,从而抑制水的电离。

⑵温度:由于水的电离吸热,若升高温度,将促进水的电离, [H +]与[OH -]同时同等程度的增加,pH 变小,

但[ H +]与[OH -]始终相等,故仍呈中性。

⑶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呈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⑷其它因素: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活泼金属与水电离出来的 H +直接作用,使[ H +]减少,因而促

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3.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的关系

⑴ pH 的计算: pH=-lg[H +]

⑵酸碱性和pH 的关系:

在室温下,中性溶液:[H +]=[OH -]=1.0×10-7 mol · L -1, pH =7

酸性溶液: [H +]>[OH -] , [H +]>1.0×10-7 mol ·L -1, pH <7

碱性溶液: [H +]<[OH -] , [H +]<1.0×10-7 mol ·L -1, pH >7

⑶pH 的测定方法:

①酸碱指示剂:粗略地测溶液pH 范围

②pH 试纸:精略地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

③pH 计: 精确地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

4.酸混合、碱混合、酸碱混合的溶液pH 计算:

①酸混合:直接算 [ H +],再求pH 。

②碱混合:先算[ OH -]后转化为[ H +],再求pH 。

③酸碱混合:要先看谁过量,若酸过量,求 [H +],再求pH ;若碱过量,先求[ OH -],再转化为[ H +],最

后求pH 。

[H +]混 =

碱酸碱碱酸酸-V V ++V ][OH V ][H - [OH -]混 = 碱酸酸酸碱碱V V +-+V ][H V ][OH -

【例1】25 ℃时水的KW=1.0×10-14mol?L-1,而100 ℃时水的KW=5.5×10-13mol?L-1。若在100 ℃时某溶液的[H+]=1.0×10-7mol?L-1,则该溶液呈( )

A.酸性B.中性 C.碱性 D.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解析:100 ℃时中性溶液中[OH-]=KW[H+]=5.5×10-13mol2?L-11.0×10-7mol?L-1=5.5×10-6 mol?L -1>[H+],故溶液呈碱性。答案: C

【例2】在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10-12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12 B.7 C.6 D.2

解析:纯水中由水电离出的[H+]水=[OH-]水,向纯水中加酸或碱,水的电离均受到抑制,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水电离出的H+和OH-的量相应减少,但[H+]水=[OH-]水。若为酸,则[OH-]液=[OH-]水=[H+]水=1×10-12 mol?L-1。答案:AD

五.盐类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实质:在溶液中,由于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盐的水解可看作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为吸热反应。

2、盐类水解规律

(1)强弱规律:“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大小规律:①“水解程度小,式中可逆号,水解产物少,状态不标号。”②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且以第一步为主。如:CO32- + H2O HCO3- + OH- HCO3- + H2O H2CO3 + OH-

(3)酸式盐规律:

①强酸酸式盐溶液呈强酸性。如NaHSO4、NH4HSO4

②强碱弱酸酸式盐溶液显何性,必须比较其阴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2PO4、NaHSO3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

3.大多数盐类水解程度较低,但其过程促进了水的电离。

盐类水解的程度主要决定于盐的本性,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其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稀释溶液,水解程度增大,另外,加酸或加碱抑制水解。

4.水解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书写时应注意。

(1)一般用可逆号“”,只有互相促进的完全水解(即有沉淀或气体产生的互促水解)才用“=”。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可用多步水解方程式表示。

(3)一般不写“↓”和“↑”,水解程度大的例外。

六.盐类水解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配制FeCl3、SnCl2、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2)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Al2S3、MgS、Mg3N2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3)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利用加热促进水解来制得胶体。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4)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如Na2CO3溶液、Na3PO4溶液、Na2SiO3溶液等不能贮存于磨砂口玻璃瓶中。NaF 溶液不能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

(5)证明弱酸或弱碱的某些实验要考虑盐的水解,如证明Cu(OH)2为弱碱时,可用CuCl2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显酸性)证之。

(6)采用加热的方法来促进溶液中某些盐的水解,使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以除去溶液中某些金属离子。如不纯的KNO3中常含有杂质Fe3+,可用加热的方法来除去KNO3溶液中所含的Fe3+。

(7)向MgCl2、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O或Mg2CO3除去FeCl3。

(8)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如Mg、Al、Zn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AlCl3等溶液反应。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9)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

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10)判断酸碱中和至pH=7时,酸碱的用量(如用氨水与盐酸反应至pH=7时是氨水过量)。

(11)测定盐溶液pH时,试纸不能湿润,若中性溶液,测得pH不变仍为7,若强酸弱碱盐溶液,测得pH比

实际偏大,若强碱弱酸盐溶液,测得pH比实际偏小,

(12)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加热浓缩FeCl3 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OH)3,灼烧得Fe2O3;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加热Mg(HCO3)2、MgCO3溶液最后得到Mg(OH)2固体;加热Na2SO3型盐溶液,最后被空气氧化为Na2SO4。

(13)净水剂的选择: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14)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15)某些显酸性的盐溶液和某些显碱性的盐溶液反应[如Al2(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大量CO2——泡沫灭火器]。如:Al3++ 3HCO3-→A l(O H)3↓+ 3CO2↑

(16)某些化肥是否能混施(如草木灰不宜与铵态氮肥及过磷酸钙混合使用)。

(17)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时应考虑盐的水解,如炸油条用明矾、纯碱;ZnCl2、NH4Cl作焊药;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强。

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a.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

S2-+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c(S2-)>c(OH-)。

b.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c(NH4+)>c(SO42-)>c(H+)>c(NH3·H2O)>c(OH-)。

(3)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例如: Na2CO3溶液中水解平衡为:CO32-+H2O HCO3-+OH-,H2O+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

为:c(CO32-)>c(HCO3-)。

2.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a.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

c(Na+)+c(H+)=c(HCO3-)+2c(CO32-)+c(OH-)

b.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

c.导出式——质子守恒:

如碳酸钠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将Na+离子消掉可得:c(OH-)=c(H+)+c(HCO3-)+2c(H2CO3)。

如醋酸钠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将钠离子消掉可:c(OH-)=c(H+)+c(CH3COOH)。

(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3.解题指导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电离度、水的电离、pH

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其次要掌握解此类题的三个思维基点:电离、水解和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对每一种思维基点的关键、如何切入、如何展开、如何防止漏洞的出现等均要通过平时的练习认真总结,形成技能。【例1】在0.1mol/L的H2S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c(H+)=c(HS-)+c(S2-)+c(OH-)

B.c(H+)=c(HS-)+2c(S2-)+c(OH-)

C.c(H+)>[c(HS-)+c(S2-)+c(OH-)]

D.c(H2S)+c(HS-)+c(S2-)=0.1mol/L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HS-,

HS-H++S2-,

H2O H++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HS-)+2c(S2-)+c(OH-),由物料守恒得c(H2S)+c(HS-)+c(S2-)=0.1mol/L,所以关系式错误的是A项。

【例2】室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 c(OH-)>c(H+)

B.c(NH3·H2O)+c(NH4+)=0.1mol/L

C.c(NH4+)>c(NH3·H2O)>c(OH-)>c(H+)

D.c(OH-)=c(NH4+)+c(H+)

分析:由于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所以所得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知BD正确,而一水合氨的电离是微量的,所以C项错误,即答案为C项。

【例3】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Cl-)>c(NH4+)>c(H+)>c(OH-)

B.c(NH4+)>c(Cl-)>c(H+)>c(OH-)

C.c(NH4+)=c(Cl-)>c(H+)=c(OH-)

D.c(Cl-)=c(NH4+)>c(H+)>c(OH-)

分析:由于氯化铵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过程:NH4Cl=NH4++Cl-,

H2O H++OH-和水解过程:

NH4++H2O H++NH3·H2O,由于NH4+水解被消耗,所以c(Cl-)>c(NH4+),又因水解后溶液显酸性,所以c(H+)>c(OH-),且水解是微量的,所以正确的是A项。

【例4】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a+) =2c(HS-) +2c(S2-) +c(H2S) B.c(Na+) +c(H+)=c(OH-)+c(HS-)+2c(S2-)

C.c(Na+)>c(S2-)>c(OH-)>c(HS-) D.c(OH-)=c(HS-)+c(H+)+c(H2S)

分析:电荷守恒:c(Na+) +c(H+)=c(OH-)+c(HS-)+2c(S2-);物料守恒:c(Na+) =2c(HS-) +2c(S2-) +2c(H2S);质子守恒:c(OH-)=c(HS-)+c(H+)+2c(H2S),选A D

【例5】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D)A.c(K+)+c(H+)=c(HC2O4-)+c(OH-)+ c(C2O42-) B.c(HC2O4-)+ c(C2O42-)=0.1mol/L

C.c(C2O42-)>c(H2C2O4) D.c(K+)= c(H2C2O4)+ c(HC2O4-)+ c(C2O42-)

分析:因为草酸氢钾呈酸性,所以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c(C2O42-)>c(H2C2O4)。又依据物料平衡,所以D.c(K+)= c(H2C2O4)+ c(HC2O4-)+ c(C2O42-)正确,又根据电荷守恒:

c(K+)+c(H+)=c(HC2O4-)+c(OH-)+2c(C2O42-),所以综合上述C、D正确。

【例6】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L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2 mol/L

分析: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和CH3COONa的水解因素同时存在。已知C(CH3COO-)>C(Na+),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可得出C(OH-)<C(H+)。说明混合溶液呈酸性,进一步推测出0.1mol/L的CH3COOH和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电离和水解这一对矛盾中起主要作用是电离,即CH3COOH的电离趋势大于CH3COO-的水解趋势。根据物料守恒,可推出(B)是正确的。【例7】在10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c(Na+)>c(Ac-)>c(H+)>c(OH-) B.c(Na+)>c(Ac-)>c(OH-)>c(H+)

C.c(Na+)=c(Ac-)+c(HAC) D.c(Na+)+c(H+)=c(Ac-)+c(OH-)

[解析]由于混合的NaOH与HAc物质的量都为1×10-3mol,两者恰好反应生成NaAc,等同于单一溶质:

由于少量Ac-发生水解:Ac- + H2O HAc+ OH-,故有c(Na+)>c(Ac-)>c(OH-)>c(H+),根据物料守恒C

正确,根据电荷守恒D正确,A错误,故该题选项为A。

【例8】: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c(HCN)

B. c(Na+)>c(CN-)

C. c(HCN)-c(CN-)=c(OH-)

D. c(HCN)+c(CN-)=0.1mol·L-1解析:上述溶液混合后,溶质为HCN和NaCN,由于该题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再按照HCN的电离处理,而应按NaCN水解为主。所以c(Na+)>c(CN-),选B D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溶液的概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 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规律】溶液的判别 (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拓展】 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1、相似相容,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似,溶解能力越强。 如: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油,碘易溶于汽油,难溶于水。 2、大部分物质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对于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考点2】溶液和浊液 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高中物理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第14章:恒定电流 一、知识网络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 (五)、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表不受损坏; (2)改变电流电压值,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2、两种供电电路(“滑动变阻器”接法) 电流:定义、微观式:I=q/t ,I=nqSv 电压:定义、计算式:U=W/q ,U=IR 。导体产生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电阻:定义、计算式:R=U/I ,R=ρl/s 。金属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半导体:热敏、光敏、掺杂效应 超导:注意其转变温度 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是描述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将其它形 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物理量 实验 恒定电流 部分电路:I=U/R 闭合电路:I=E/(R+r),或E=U 内+U 外=IR+Ir 适用条件: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 规律 电阻定律:R=ρl/s 基本 概念 欧姆定律: 公式:W=qU=Iut 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 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大于电热,电能还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电功: 用电器总功率:P=UI ,对纯电阻电路:P=UI=I 2R=U 2/R 电源总功率:P 总=EI 电源输出功率:P 出=UI 电源损失功率:P 损=I 2r 电源的效率:%100%100?=?= E U P P 总 出 η, 对于纯电阻电路,效率为100% 电功率 : 伏安法测电阻:R=U/I ,注意电阻的内、外接法对结果的影响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ρ=R s / l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电表的改装: 多用电表测黑箱内电学元件

(1)、限流式: a 、最高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为零):E 。 b 、最低电压(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 。 c 、限流式的电压调节范围: 。 (2)、分压式: a 、最高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在 b 端):E 。 b 、最低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在a 端):0。 c 、分压式的电压调节范围: 。 3、分压式和限流式的选择方法: (1)限流式接法简单、且可省一个耗电支路,所以一般情况优先考虑限流式接法。 (2)但以下情况必须选择分压式: a 、负载电阻R X 比变阻器电阻R L 大很多( R X >2R L ) b 、要求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时; c 、若限流接法电流仍太大时。 三、典型例题 例1、某电阻两端电压为16 V ,在30 s 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为48 C ,此电阻为多大?30 s 内有多少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 解析:由题意知U =16 V ,t =30 s ,q =48 C , 电阻中的电流I = t q =1.6 A 据欧姆定律I =R U 得,R =I U =10 Ω n =e q =3.0×1020个 故此电阻为10Ω,30 s 内有3.0×1020 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 点拨:此题是一个基础计算题,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要注意I 、U 、R 的同一性(对同一个导体)。 x L x R U E R R = +,x x L R E E R R ??? ?+?? []0,E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如: 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HClO3。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 弱碱:NH3·H2O、Cu(OH)2、Fe(OH)3、Mg(OH)2等; 水:H2O 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 如:H2SO4=== 2H+ + SO42— 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 如:HF H+ + F—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电解质溶液 1.(202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 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020全国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人教部编版初升高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升高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1.了解溶质、溶剂、溶液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理解饱和溶液概念以及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2.理解溶解度概念,领悟溶解度曲线图的意义 3.能运用溶质质量分数进行简单计算,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专题一溶液的形成和组成 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概念:-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 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

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分层或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 不分离 (3)组成:溶液是由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和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两部分组成的。 常见的溶剂有水、汽油、酒精等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有的物质在溶解时会明显放出热量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有的物质在溶解时会明显吸 收热量。如:硝酸铵。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时既不明显放热也不明显吸热。如:氯化钠 注意: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醺铜溶液为蓝色,氟化铁溶液为黄色。溶液的状态可以 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如:空气。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溶质可以是一种 或几种,如:汽水是以二氧化碳、香精、色素、糖等多种溶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未溶解的物 质不是溶质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如氯化钠溶液是指以氯化钠为溶质、水为溶 剂形成的溶夜。碘酒是以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形成的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

最新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经典

最新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经典 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 B. 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 C.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 D.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 【答案】 D 【解析】【解答】开关S2在干路上,S1在B所在的支路. A、只闭合开关S2时,电热丝所在支路的开关是断开的,电热丝不工作,只有吹风机接入电路,吹出冷风,A不符合题意; B、此时干路开关S2是断开的,电路没有接通,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B不符合题意; C、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热丝与吹风机并联接入电路,同时工作,吹出热风,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并联,且电热丝有开关,并联时同时工作. 2.在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 A B.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 A C. 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 A D. 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 A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两个灯泡是并联的,电流表甲测干路的电流为0.5A,电流表乙测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2A,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可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5A-0.2A=0.3A,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判断电流表所测量的位置,根据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分析各支路电流。 3.汽车的手动刹车器(简称“手刹”)在拉起时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放下时处于解除刹车状态。如果手刹处在拉爆状态,汽车也能运动,但时间长了会损坏刹车片,有一款汽车设计了一个提醒司机的电路;汽车启动,开关S1闭合,手刹拉起,开关S2闭合,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亮;汽车不启动,开关S1断开,指示灯熄灭,或者放下手刹,开关S2断开,指示灯也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用电器的工作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所以电路是串联电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4.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小盒(如图所示),盒上有两只灯泡,由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灭;拧下其中任一灯泡,另一灯都亮。选项所示的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A. B.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 4 +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如: H 2SO 4 =2H++SO 4 2-;NaOH=Na++OH-;NaHCO 3 =Na++HCO 3 -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2.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 2、SO 3、NH 3、CO 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 2SO 4、HCl 、HNO 3、HClO 4、HBr 、HIHClO 3。 强碱;NaOH 、KOH 、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 3、NH 4Cl 、MgSO 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H 2CO 3、HF 、CH 3COOH 、HClO 、H 2SO 3、H 2S 、H 3PO 4等; 弱碱:NH 3·H 2O 、Cu(OH)2、Fe(OH)3、Mg(OH)2等; 水:H 2O 二、电离方程式

溶液知识点总结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常见的还有汽油,酒精 2、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里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安度,颜色等完全一样。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旋转,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3、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质,液体做溶剂 ●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但当其中一种 液体是水时,不管水量多与少,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4、溶液的用途 ●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有些产品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缩短了 生产周期 ●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植物吸收的养料必须是 溶液,医疗上用的多种注射液也都是溶液。 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相溶的物质可以形成溶液,而不相溶的可以形成浊液。油与水不相溶,用力振荡后也只能得到乳状的液体,这种液体也不稳定,经过静置,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 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乳化现象:在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以后,油虽然并没有溶解在水中,但这时形成的乳浊液与却能均匀、稳定地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乳浊液的稳定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阻止小液滴相互凝结,洗涤剂能把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没珠,洗涤剂的作用就是乳化作用,洗涤剂是乳化剂。 三、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 、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 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 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 , 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 , 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I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电子版本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如: 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 弱碱:NH3·H2O、Cu(OH)2、Fe(OH)3、 Mg(OH)2等; 水:H2O 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 如:H2SO4=== 2H+ + SO42— 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 如:HF H+ + F—

高中化学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选修4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方括号内),不能使溶液与原来溶液一样的是 A.CuCl2[CuCl2] B.NaOH[H2O] C.NaCl[HCl] D.CuSO4[Cu(OH)2] 【参考答案】D 1.电解时的放电顺序与电极产物的判断 (1)基本思路 (2)离子放电顺序 ①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S2->I->Br->Cl->OH->含氧酸根>F-。 ②阳离子放电顺序: 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2.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类型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对象 电解质 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 复原 电解水型阴:4H++4e- ===2H2↑ 阳:4OH--4e- ===2H2O+O2↑ NaOH 水增大增大加水 H2SO4水增大减小加水 Na2SO4水增大不变加水 电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电离出的阴、 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 电 HCl 电解质减小增大通氯化氢 CuCl2电解质减小—加氯化铜 放H2生碱型阴极:H2O放H2生碱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 放电 NaCl 电解 质和 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增大通氯化氢 放O2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 放电 阳极:H2O放O2生酸 CuSO4 电解质和 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减小加氧化铜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时,在阳极无气体放出的是 A.AgNO3B.CuCl2 C.NaOH D.Na2S 2.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④该溶 液的浓度可能增大;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 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③④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一、 知识网络 二、知识归纳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功和电功率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条件是: ①要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电流:定义、微观式:I=q/t ,I=nqSv 电压:定义、计算式:U=W/q ,U=IR 。导体产生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电阻:定义、计算式:R=U/I ,R=ρl/s 。金属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半导体:热敏、光敏、掺杂效应 超导:注意其转变温度 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是描述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将其它形 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物理量 实验 恒定电流 部分电路:I=U/R 闭合电路:I=E/(R+r),或E=U 内+U 外=IR+Ir 适用条件: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 规律 电阻定律:R=ρl/s 基本 概念 欧姆定律: 公式:W=qU=Iut 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 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大于电热,电能还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电功: 用电器总功率:P=UI ,对纯电阻电路:P=UI=I 2R=U 2/R 电源总功率:P 总=EI 电源输出功率:P 出=UI 电源损失功率:P 损=I 2r 电源的效率:%100%100?=?= E U P P 总 出 η, 对于纯电阻电路,效率为100% 电功率 : 伏安法测电阻:R=U/I ,注意电阻的内、外接法对结果的影响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ρ=R s / l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电表的改装: 多用电表测黑箱内电学元件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 ①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为: ②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为: n为导体单位体积的自由电荷数,q是自由电荷电量,v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端流向低电势端,在电源部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电阻定律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电阻,数值上:。 (2)电阻定律:公式:,式中的为材料的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决定。纯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锗、硅、砷化镓等。 半导体的特性:光敏特性、热敏特性和掺杂特性,可以分别用于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及晶体管等。 (4)超导体:有些物体在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会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的程度,这种现象叫超导;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做转变温度T c。 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适用围:金属、电解液导电,但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而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伏安特性:描述导体的电压随电流怎样变化。若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O _ 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如:BaSO4、BaCO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时,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的离子化速率和分子化速率相等时,则建立了电离平衡。其平衡特点与化学平衡相似。(逆、等、动、定、变) 1.电离方程式: 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 2.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MgCl2晶体 B.NaCl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的KOH 2.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的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乙酸 B.酒精 C.食盐 D.氨气 5.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下列各项中,应使等式两边相等的是( ) ①离子数目相等②粒子总数相等③原子数目相等④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⑤分子数目相等⑥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⑥ D.只有④⑥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OH-、Ca2+ 8.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紊乱时,人体就

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 B.Ca2+ C.Fe3+ D.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KCl不导电,但KCl是电解质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对能发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H)2的澄清溶液与Na2SO4稀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的澄悬浊液与Na2SO4浓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溶液知识点总结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 4溶液为蓝色 FeSO 4溶液为浅绿色 Fe 2(SO 4)3溶液为黄色 b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 、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液的组成: (1)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和液体、气体和液体混合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注:有水时,不管水的量多少,都作溶剂。 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就是水溶液,溶剂是水。 (2)溶液的命名: 稀盐酸:溶质是HCl ,溶剂是水 硝酸铵溶液:溶质是NH 4NO 3,溶剂是水 酒精溶液:溶质是C 2H 5OH ,溶剂是水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KNO 3、NaNO 3、NH 4NO 3等的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 溶解、浓H 2SO 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CuSO 4、Na 2SO 4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三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100g 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 溶解度的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完整word版)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 (一)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条件是: ①要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 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 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电流强度。 ①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为: ②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为: n 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 是自由电荷电量,v 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3) 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端流向低电势端, 在电源内部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电阻定律 (1)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电阻,数值上: (2) 电阻定律:公式:,式中的为材料的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决定。 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锗、硅、砷化镓等。 半导体的特性:光敏特性、热敏特性和掺杂特性,可以分别用于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及晶体管等。 (4) 超导体:有些物体在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会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的程度,这种现象叫超导;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做转变温度T c。 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适用范围:金属、电解液导电,但不适用于气体导电。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而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伏安特性:描述导体的电压随电流怎样变化。若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 若图线为曲线叫非线性元件。 (二) 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溶液知识点总结

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常见的还有汽油,酒精 2、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里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安度,颜色等完全一样。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旋转,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3、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质,液体做溶剂 ●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但当其中一种 液体是水时,不管水量多与少,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4、溶液的用途 ●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有些产品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缩短了 生产周期 ●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植物吸收的养料必须是 溶液,医疗上用的多种注射液也都是溶液。 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相溶的物质可以形成溶液,而不相溶的可以形成浊液。油与水不相溶,用力振荡后也只能得到乳状的液体,这种液体也不稳定,经过静置,植物油逐渐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 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乳化现象:在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以后,油虽然并没有溶解在水中,但这时形成的乳浊液与却能均匀、稳定地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乳浊液的稳定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阻止小液滴相互凝结,洗涤剂能把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没珠,洗涤剂的作用就是乳化作用,洗涤剂是乳化剂。 三、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

高中化学的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的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的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1 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晶体析出②c[Ca(OH)2]增大③pH不变 ④c(H+) c(OH-)的积不变⑤c(H+)一定增大 A.①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⑤ 答案:D 点拨: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的同时会放热,在绝热容器中热量不损失,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减小。由于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溶液中Ca(OH)2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溶液中的OH-的浓度减小,因此H+的浓度增大,①⑤正确。 2.(2011 石家庄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大小排序是:c(CH3COO-) c(Na+) c(H+) c(OH-),则该溶液的溶质一定是CH3COONa和CH3COOH B.CH3COOH与NaOH的混合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一定为:c(Na+) c(CH3COO-) c(OH-) c(H+) C.常温下,a mol/L的CH3COOH溶液与b mol/L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一定有a=b D.常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

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答案:A 点拨:B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也可能为c(Na+) c(OH-) c(CH3COO-) c(H+)或c(Na+) c(CH3COO-)=c(OH-) c(H+);C项,若a=b,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CH3COONa溶液,pH D项,CH3COOH为弱酸,等体积混合时,醋酸的物质的量远大于NaOH,即醋酸过量,所得溶液显酸性。 3.(2011 皖南八校三模)将20 mL 0.1 mol L-1的氨水与10 mL 0.1 mol L-1的盐酸混合,所得到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 A.c(NH4+)+c(H+)=c(OH-)+c(Cl-) B.c(NH4+)+c(NH3 H2O)=2c(Cl-) C.2c(OH-)-2c(H+)=c(NH4+)-c(NH3 H2O) D.c(H+)=c(NH3 H2O)+c(OH-) 答案:D 点拨:混合后溶液中存在NH4Cl与NH3 H2O,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A项,电荷守恒,正确。B项,物料守恒,正确。C项,质子守恒,可由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进行相应的运算而得。D项,当溶液中只有NH4Cl时,该式成立。 4.(2011 全国)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D 点拨:等浓度的溶液,酸性越强,pH越小。酸性:乙酸碳酸苯酚,乙醇呈中性,可知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doc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带电体==本质:电荷 的转移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种类 电荷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量: q 单位:库伦简称:库符号: C 元电荷:最小电荷:e=1.6 × 10 19 C 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电源:提供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作用用电器:消耗电能 导线:传输电能的路径 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 两种材料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 电流产生条件①电路闭合 ②保持通路 定义: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路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中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 单位: A 103 mA 10 3 A 工具:电流表 ○ A 测量使用方法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电流的大小( I )②看清量程、分度值,不准超过电流 表的量程 ③必须正入负出 ④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连到电源 的两极 电路的连接:先串后并,就近连线,弄清首尾 通路:接通的电路 三种状态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 两种类型: 类型定义开关作用 串联把用电器逐个连接起来的电路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与开关位置无关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在干路时,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在支路时,只可 以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

类型电流规律用电器特点 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任何一个用电器工作与否,都会影响其他的 用电器 并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任何一个用电器工作与否,不会影响其他的电流之和用电器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 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 1、A 带正电, A 排斥 B , B 肯定带正电; 2、A 带正电, A 吸引 B , B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A 、 B 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 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单位:库仑( C)简称库;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1.6*10 -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 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 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