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的论文

篇一

《浅析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摘要】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正确

评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包括: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主体意识需要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现代教育

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

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

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

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

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

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

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

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

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

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

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于律己。社会上生活的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秉性和特征,倘若不用一种统一的道德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所以,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

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

的和谐发展。

忠恕。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

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

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

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

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

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

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

主动的道德原则。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

谐共处。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

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

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

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谓知者

不惑,也可以说是智者不惑,拥有智慧的人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认识,还指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因为理论和实践是一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

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

本的内容。知主要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的一种过程,人实现了对知识的了解,就开启

了放眼世界的大门,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则在于知贤

而善用贤,以实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济世目的。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

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

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

个人的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则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实现诚信的途径和意义。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

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

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这些思想都是把“信”

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对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

值观和世界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

想进行正确的评价,会对教育有所启示。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是中

国人最为重视的思想之一,这种仁爱体现了社会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和精神。孔子认为那

些为了自我实现而进行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仁爱的体现,这些人把实现仁爱作为自身的

一种道德情操,而不是当作他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强势和权威甚或

是金钱的工具。孔子尊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并且突出了作为道德人格主体的个人独立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是一个主体,人格的实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

深化,同时也是人格尊严的具体体现。人在尊重自我意识的同时,不能够把别人的意识强加

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为仁由己”,“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教育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升华,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锻炼

实现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的德育的

提升。通过传授道德知识、鼓励自我修养、启发道德思考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从道德论

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赋予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

动自主性及其内在根据。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

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道

德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太平。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孔子的德育教育中是核心内容,也就是在这种道德的基础之上,孔子力图把道德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之中,认为只要把道德思想注入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就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可见,孔子

的道德思想对社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修身主要在于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义在于

强调德育结构中“德”的主导性和重要性。修身被看作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主观条件,

这一点在孔子倡导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中有充分的体现。从政治

方面讲,孔子还说为政者要做到使“近者悦,远者来”,要以安定社会为己任,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认为统治者只有“为政以德”才能“众星共之”。所谓“政者,正也”,即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并用德礼来教化人

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

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伦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便可以实现和维

护社会稳定。

过度扩大道德的功能会导致道德中心主义。在孔子生活的时期,他推崇的以德治国思

想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要的手段,“以德代刑”和“以德服人”的现象盛行。

所以,孔子的这种修身思想实际上是夸大了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塑造中的作用,扩大了道

德修养的功能,造成了社会对道德的高度崇拜和盲目崇拜,这种现象就陷入了道德中心主义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当代中小学德育教育

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当代中小学德育 教育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教育仍有借鉴价值甚至指导意义。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做人做事是最根本的东西,是真正的学问。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讲到《论语》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特别指出,此句的重点在于“时”与“习”,学问在孔子的思想上,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水平高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有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因此,这句话不能理解为:学到了新知识,时时练习就是很高兴的事,而应是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随时随地见习,随时随地体验,随时随地反省,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微笑。《论语》开篇就讲做人做事之道,可见孔门弟子对孔子思想的整理时就认为:做人做事的学问是孔子对学生的首要要求,是最基础的与最根本的教育。 上述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再来看孔子自己是怎样说的。《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

学生: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友爱同事,处事谨慎,言而有信,爱人如己,亲近有道德学问的人;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学习知识文化。在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中,做人与做事是第一位的,我们将之总结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孔子的学生子夏是孔子杰出弟子之一,小孔子44岁,孔子死后,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他对孔子这一思想有深刻的理解。《论语?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的观点,看到有道德学问的人,马上跟他学习,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为同事办事能尽力而为,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一定可以说这个人很有学问。子夏作为孔子的亲传弟子,他的这一段话无疑是对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阐释与证明。 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如何做人,个人修养的内涵与外用,都有丰富的内容,系统的阐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正是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孔子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为后世所景仰。 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强调“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放在了重要位置,应该说是对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继承。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校不能有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儒家道德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庞大的体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有透彻的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道德思想是不可缺席的,它将对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道德危机的缓解及新道德的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道德;儒家道德思想;道德危机;当代价值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从启迪人们自觉立身做人、修身养心,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为政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对广大民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对全社会进行积极的道德价值导向,到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具体行为规范,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文明智慧,塑造着我们民族的道德取向,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是我们的精神宝贵财富。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身做人。儒家道德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都有一套独特的伦理规范,体现岀儒家贵和、尚德的人文理想。 1·关于人与自我的道德内容 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儒家提倡要正确看待自我,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在生命、道德与人格的关系上,儒家德育思想显然更重视人的道德价值。 儒家人性观中,不管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还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强调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至善的“圣人”境界。因此个体存心养性的修身思想便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基础。 作为儒家经典的精髓《大学》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便是最好的说明。 在修身的方法上,儒家首先强调正心诚意。 认为一个人,有了自我修养的诚意与要求,才具备人生修养的基础。其次,“好学”,“好学近乎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是非常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很好的修身养性。最后,“践行”,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良好品格和道德的人,要做到知行合一。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 案例陈述 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孔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曾经提出过许多道德规范、道德信条作为其德育的内容,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礼”和“仁”。“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礼”中引申出来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说法主要是“爱人”或“忠恕”。孔子的“仁”是根据“礼”即等级关系去“爱人的,从家庭内部爱起,即以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悌为基础,在转移到其他社会关系方面,君臣之间要忠,朋友之间要信。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与人之间各有其礼,各遵其德。这就是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他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道德与政治、法律的关系,道德在治乱问题上,即在巩固一种社会秩序中的作用问题。在他看来,治理国家,只靠法律、行政是不行的。用刑法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只能使百姓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坏事,却不能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地不做坏事。“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却可以起到行政、法律所不能起的作用,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走上正道。 “齐之以礼,”就是要用礼来统一人们的行为,是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符合礼的要求,不作违礼的事,不说违礼的话,这是孔子的目标,而这一点又与孔子所提出的德紧密联系,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由此可知,齐之以礼也是孔子提倡的“仁”的根本要求。在孔子那里,仁和礼,或者说德和礼,是互为表里的。 在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上,孔子曰:“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孝悌是孔子仁的道德的核心内容。这里孔子说能够实行孝悌,并把这种品德影响到为政的人身上去,也就是从事政治了。这就把道德教育看作了政治统治的一个方面。 孔子一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教育上。他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言传身教。在道德教化中,孔子重视在位者的身教,即在位者自己的道德修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他把为政归结为正己正人。认为只要在上的统治者注意道德修养,端正自己,那么就像风吹过草地可以使草随风而倒一样,可以影响百姓也走上正道,如果自己不正,就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上者“正其身”是为政的前提,在上者,而不能先正其身,就谈不到从政。 所有这些,构成了孔子德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政治、道德,教育三者紧密结合,三位一体。在礼和仁的关系上,他提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指出了政治的上层建筑要以一定的德行为其思想基础。孔子的德育思想和主张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曾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问题分析 孔子德育思想的功能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潘双双摘要:儒家德育思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取向, 体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精神文明的智慧,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瑰宝。对其进行再研究、再认识、再发展,能够更好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其重视实践结果的德育实施目标,注重行为规范的德育实施内容,倡导知行合一的德育实施原则,启发引导为主的德育实施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直接和重要的直到作用。本文主要从阐述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出发,探讨其德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德育启示 儒家教育理念是以儒家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它已经延续了两千余年,博大精深,对中华名族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两千余年里逐渐创造积累发展的具有生生不息的内在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无价之宝。 所谓德育,狭义上指的就是道德品质教育,无论在国家、民族还是个体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教育都高度重视德育,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在现代的德育也被提到了首要地位,但它却是一个外延很宽广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而且也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甚至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有人称之为大德育观)。 一、儒家德育思想 (一)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为中国古代教育内容奠定了基础,他认为道德教育首先要学“礼”,而“礼”的精神必须灌注“仁”。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和“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到了西周已经发展成了较完备的礼制。学礼即一切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的规范。“仁”通常指的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当然不是不分善恶而普遍地爱一切人,而是以仁为准则,有所爱也有所憎。从“仁”出发,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在总结和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孝悌、忠义、直、知、信、谦、勇、惠等道德规范。 荀子则特别重视以礼乐教育来规范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他说:“故乐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礼乐结合的实质就是:“乐以治内而不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畏敬。”(《汉书·礼乐志》)“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土治民,莫善于礼。”(《汉书·礼乐志》)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了孔子的仁和义的内容,把道德教育内容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荀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内容,主张礼乐教育。综合众多儒家学者的论述,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doc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德育 孔子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伟大奠基者,也是一位极富首创精神的真诚教育家。在其自由讲学的毕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汲取其中的优秀部分对改善目前学校德育这一薄弱环节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行素质教育有着深远 的意义。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孔子非常强调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培养人才的首要地位。更可 贵的是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要为德育来服务和促进,所以他说:“君子怀德。”(《里仁》)。君子经常所想的就是道德,并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是最根本的问题,君子要专力在根本方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根本方面树立了,仁道之德也就由此而产生。对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和关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存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也就是说,第一位是道德教育及实践,第二位才是知识教育。 当然,孔子也并不完全忽视文化知识对道德的影响。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存仁德的人安于仁,存知识的人利用仁,因为智者认识到道德对他具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

去实行仁德。孔子还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没有知识,怎样能够算得仁呢?由此可见,他是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作为同一过程和同一目的两个方面;而道德教育为主,知识教育为次;道德教育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知识教育为道德教育服务。 对照孔子的这一思想,反观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德育的重要性虽被屡屡强调,但在实施中,却主要通过一两门课程和一些不连续不系统的活动来进行。而不是象孔子所言,将其贯穿到整个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这种德育思路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其效果多流于形式,并不太理想。结果导致每一次加强德育工作,就多上哪几门课,或搞了多少活动,其对学生所产生的效果无人过问。如此多次恶性循环之后,终于造成如今德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被动局面。 二、德育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道德品质的形式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论述道德品质的形成时,也谈到由知到行的过程。 所谓“知”即道德认识阶段。孔子强调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适道”,还说:“有德者必有言,”(《宪问》),说明欲明道知德,应先从有德者之言入手,对道德规范有所认识。 所谓“情”,即道德情感阶段,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只有有道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与恨什么人,可见仁德里包含有爱憎两种情感的。“仁者不忧”(《子罕》),这“不忧”也是一种子情感.“诗可以兴”,“兴于诗”,讲的也是激发人们的一种情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从启迪人们自觉立身做人、修身养心,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为政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对广大民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对全社会进行积极的道德价值导向,到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具体行为规范,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文明智慧,塑造着我们民族的道德取向,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是我们的精神宝贵财富。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身做人。儒家道德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都有一套独特的伦理规范,体现岀儒家贵和、尚德的人文理想。 1·关于人与自我的道德内容 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儒家提倡要正确看待自我,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在生命、道德与人格的关系上,儒家德育思想显然更重视人的道德价值。 儒家人性观中,不管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还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强调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至善的“圣人”境界。因此个体存心养性的修身思想便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基础。 作为儒家经典的精髓《大学》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便是最好的说明。 在修身的方法上,儒家首先强调正心诚意。 认为一个人,有了自我修养的诚意与要求,才具备人生修养的基础。其次,“好学”,“好学近乎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是非常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很好的修身养性。最后,“践行”,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良好品格和道德的人,要做到知行合一。 虽然说儒家这种主体的道德修养,最终是为了使个人服从社会的需要,但儒家这种注重人的自我观照,自我修养、自我实践的道德原则,没准会成为治疗现代人精神与道德迷失的一剂良药。2·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内容在对个人与社会的思考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是家族社会所孕育出来,并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派别。该派思想家们一开始就跳出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对立思考,而把群体的和谐作为他们理论的目标和出发点。他们认为,社会安定有序就是道德价值所在。”“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的道德原则都是为了营造社会的安定和谐。例如,儒家强调“礼”,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要符合礼。以使各个社会成员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奉其事,各得其所,毫不错乱,这样社会自然就会秩序井然、和谐稳定。而“仁”作为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范畴,主要体现为侍长以“孝”、侍君以“忠”。孝悌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忠”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孝悌”的延伸。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还要求人们要以对自己亲人的爱推及对他人的爱,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形成一种和谐的人文氛围。 不难看出,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儒家是轻自己而重他人,轻个人而重群体,反分裂而重和谐的,表现出很明显的利他性、群体性和和谐型,这种对群体与和谐的强调甚至要求牺牲个人利益,这也是儒家道德思想近代以来屡遭诟病的原因。一些西方自由主义者视其为中国民主建设的最大障碍。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摘要: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资源,孔子德育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基础、规范和主要方法等,对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现实价值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为我国道德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至今尚有着深刻的阐释力和生命力,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道德教育的衍生几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并行。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在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氏族内部的尊长爱幼、照顾孤老、团结互助、生活习俗教育已较为普遍。氏族公社末期,伴随着父权制和私有财产继承权,“孝”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同时, 礼乐之教, 起着道德规范的作用。《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明教育特别是道德观念教育已广为普及,特别是文字的产生和学校的萌芽,为教育提供了便利。古史关于有虞氏之学为“庠”的传说,证明了当时的教育场所,一为养老,二为传教。至夏、商、周时期,道德教育的发展更为明显。随着依赖于旧经济旧政治的官学体系走向衰落,私学在社会生产力相对提高的物质基础上,在学术下移、士阶层适时而昌的历史潮流中逐渐兴起,出现了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变革。孔子继承、整理和超越了尧舜时代的五典之教、礼乐之教、五常之教和周公制礼留下的道德教育遗产,在述而不作之中阐释微言大意,自创儒学,成就了始于秦汉、垂范二千年而不衰的道德教育基本范式。 二、孔子对德育地位和君主之德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是和宗法等级思想以及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拱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说明了德政的重要性、道德行为的普遍性,说明了德为首的思想。在道德教育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说明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目的和基本内容的认识 孔子大力倡导的道德教育,其目的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过程, 从而达到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人与人之间“各守其礼、各遵其德”的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故而孔子赞同“士而优则学,学而优则士”的主张,希望通过教育造就“谋道不谋食”的君子,实现其社会理想。在当时的和谐。注重人我关系、,这种在群体价值观念支配下的由己及人,再及家及国的教育思想,注重抑制个人的需求, 文化教育,“行、忠、信”是对道德教育的要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明了道德引导和礼教规范是为政以德的重要措施,而刑罚则有一定的副作用。孔子还论述了君主之德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是权力的象征,因此君主之德起着典型的表率作用。 四、孔子的德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加强德育研究,汲取优秀传统思想,丰富德育内容。德育作为一种社会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一个有机的庞大的体系,绝非是几个道德规范教条所能包含得了。德育要承担得起人生观的塑造,首要的就是回答“人何以为人”这一根本问题,要科学地向人们展示,“其然及其所以然”来。揭示出优秀的道德规范与个人、社会得益之间必然联系。揭示出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之间的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主张以丰富的教育内容为手段,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要求兼顾人的个性发展。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和谐教育;启示 一、和谐与和谐教育 “和谐”一词,在英语中为“harmony”,表示感情、兴趣、意见等的和睦、一致,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和谐统一。在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义。一般地说,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1]。和谐从本质上说,是事物在多样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内在统一性,是事物的成分和比例配合的适当和匀称,是整齐、对称和平衡。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为成。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和谐”与“中道”都被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民主的政治,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更需要和谐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其主体——和谐的人的积极参与,而和谐的人的培养又离不开和谐的教育[2]。因为“人均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社会民众道德教养的优劣,以及代表着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水准的高下,才是决定和谐社会是否成功构建的重要指标”,而且“从科教兴国的战略全局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应重在和谐教育的依托与支持”[3]。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和谐教育手段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4]。 二、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 1.和谐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君子。而君子应当做到“仁”与“智”的统一,获得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的专称,孔子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君子是孔子实施教育的目的。那么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呢?据《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这表明孔子所要求的君子有两个条件:其一,君子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其二,君子要使老百姓能得到安乐,即君子是治邦安民之才。可见孔子要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然后将他们选拔到统治岗位,即“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孔子的教育目的。这—观点与当时的世袭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权为贵族所把持,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要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德育思想道德教育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fucius Thoughts of Moral Education on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Wang Hanzong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o train and shape students' moral virtues.Moral education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school education.Confucius founded Confucianism,the core of which is moral cultivation.Confuciu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moral education in the long-term educational practice.Around the political goal of"benevolence"and"cerem-ony",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 of human nature,human relations,including nation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makes a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two plates,"political ideals"and"ethical behavior".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fucius thoughts of moral education on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filial piety","the concept of wealth","good faith","kno-wing and doing",and"introspection". Key words moral thought;moral education;revelation Author's address Xiji Subao Middle School of Ningxia,756200, Guyuan,Ningxia,China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德育思想是核心。孔子通过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人的自我意识和道德修养水平。孔子的德育思想,对于新时期的中学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注重基础,“孝悌其为仁之本” 在《论语》中,“孝悌”出现十多次,可见,孔子把“孝悌”列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孝悌”是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以人的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是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一切从善行为的基础。孔子所说的“孝”是发自内心地敬养父母即“孝”,设身处地关爱父母即“孝”,以豁达之心善养父母即“孝”,遵循父母之志即“孝”;“悌”即尊敬兄长。在孔子看来,人的道德修养要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做起,推而广之,做到“泛爱众,而亲仁”善待、关爱身边所有的人。孔子把“孝悌”的本质要求阐述为:不仅仅是赡养父母,从生活上关心和照顾父母的“能养”,还要把“能养”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践行他“行礼制”的政治主张。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从这可以看出,孔子的“孝悌”教育,是要把“孝悌”与“仁”、“礼”统一,把传统美德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统一,把人伦伦理观念上升为社会礼制观念。孔子重视“孝悌”这一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对于中学教育重视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孝悌”思想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孝悌”是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因此,学校培育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兄友的扶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尊重生命的人伦精神,培育学生感恩之心,必须从最基本的伦理和道德入手,遵循“孝悌”之义,以规范人们的道德伦理意识和日常伦理行为,不断塑造与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 2安贫乐道,“博施于民而济众” 如何对待物质财富,如何看待贫富、贵贱,这是最能反映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财富观”的教育,要培养君子,就要形成好的“财富观”。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因此,孔子认为追求财富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人人都希望得到物质财富。子贡问孔子:“贫而无陷,富而不骄,何如?”孔子回答: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述而》)孔子教育学生,作为君子,不管在什么样的物质条件下,不要为物欲所惑,要做到“安于乐道”,安于清贫,保持一种淡定的心境。孔子也不否定通过一定方式获取物质财富,但要求学生:不要刻意追求物质生活条件,要安于清贫,固守正道,随遇而安,淡泊明志。孔子把“财富观”问题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物质与精神上,孔子认为精神是首要的。孔子曾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季氏》)孔子教育学生:人的一生,不能只是贪图享乐,还需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像齐景公那样“藏富于室”不如像伯夷、叔齐那样“立德于世”。在这基础之上,孔子把“财富观”和“政治生态”联系起来,主张“节用而爱人”,“周急不继富”,“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境界。学生进入中学这个阶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开始大量地接触金钱,方式多为现 (宁夏西吉苏堡中学宁夏·固原756200)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8-0023-02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