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期达开高中高一数学

2013年秋季期达开高中高一数学
2013年秋季期达开高中高一数学

2013年秋季期达开高中高一数学

试题答题卡

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14、

15、16、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18

19

20

21

22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解析

基本初等函数 一.【要点精讲】 1.指数与对数运算 (1)根式的概念: ①定义:若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1(*∈>N n n a 且,则这个数称a 的n 次方根。即若 a x n =,则x 称a 的n 次方根)1*∈>N n n 且, 1)当n 为奇数时,n a 的次方根记作n a ; 2)当n 为偶数时,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而正数a 有两个n 次方根且互为相反数,记作 )0(>±a a n ②性质:1)a a n n =)(;2)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3)当n 为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 (2).幂的有关概念 ①规定:1)∈???=n a a a a n ( N * ;2))0(10≠=a a ; n 个 3)∈=-p a a p p (1 Q ,4)m a a a n m n m ,0(>=、∈n N * 且)1>n ②性质:1)r a a a a s r s r ,0(>=?+、∈s Q ) ; 2)r a a a s r s r ,0()(>=?、∈s Q ); 3)∈>>?=?r b a b a b a r r r ,0,0()( Q )。 (注)上述性质对r 、∈s R 均适用。 (3).对数的概念 ①定义:如果)1,0(≠>a a a 且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 =,那么数b 称以a 为底N 的 对数,记作,log b N a =其中a 称对数的底,N 称真数 1)以10为底的对数称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N lg ; 2)以无理数)71828.2( =e e 为底的对数称自然对数,N e log ,记作N ln ; ②基本性质: 1)真数N 为正数(负数和零无对数);2)01log =a ;

职高(基础模块)高一数学期中试题(答案)

务川中等职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对职高考班数学期中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0<<=x x A ,集合{}31≤<=x x B ,则=B A ( )。 A .{}30<<=x x A B. {}30≤<=x x B C. {}21<<=x x B D. {}31<<=x x B 2.已知集合}1,1{-=M ,}44 1|{2<<∈=x Z x N ,则N M ?=( ) A 、}1,1{- B 、}1{- C 、}0{ D 、}0,1{- 3.设集合{}R x x x A ∈≥-=,914, ? ?????∈≥+=R x x x x B ,03 , 则A ∩B=( ) A .]2,3(-- B .]25 ,0[]2,3(?-- C .),2 5[]3,(+∞?--∞ D .),2 5 [)3,(+∞?--∞ 4.设1 ( )1f x x = -,则(){} f f f x ????的解析式为: ( ) A. 1 1x - B.3 1(1)x - C.x - D.x 5.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2x y x =与y x = B. 2x y x = 与x x f 1 )(= C. y x =与y x = D. 2y =与y x = 6.要使函数42-=x y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班级 考号 姓名 . …………………………………….装…………订…………线……………………………………….

2020秋季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2020秋季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下是精心整理了《2020秋季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 在我校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

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

职业学校高一数学教案

课题:函数的概念(一)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实例,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3)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此时y 是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的概念: 思考1:(课本P 15)给出三个实例: A .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5米,且炮弹距地面高 度h (米)与时间t (秒)的变化规律是21305h t t =-。 B .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 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见课本P 15图) C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 生活质量的高低。“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见课本P 16表) 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 中的每一个x ,按 照某种对应关系f ,在数集B 中都与唯一确定的y 和它对应,记作: :f A B → 函数的定义: 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 (),y f x x A =∈ 其中,x 叫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作定义域(domain ),与x 的值对应的y 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值域(range )。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1)一次函数y=ax+b (a ≠0)的定义域是R ,值域也是R ; (2)二次函数2y ax bx c =++ (a ≠0)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B ;当a>0时,值

职高高一上数学复习题

职高高一上数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数的相反数大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A. 负数 B. 正数 C. 非负数 D. 非正数 2、下列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所有小于10的自然数 B. 某班个子高的同学 C. 方程210x -=的所有解 D. 不等式20x ->的所有解 3、对于两个任意的实数a 和b ,有( ) A. 0a b a b ->?> B. 0a b a b ->?< C. 0a b a b - D. =0a b a b -?> 4、设{2,3,5}A =,{1,0,1,2}B =-,则A B =( ) A. {2,3,5} B. {1,0,1,2,3,5}- C. {1,0,1,2}- D. {2} 5、下列用区间表示集合正确的是( ) A. (,){|}a b x a x b ?≤≤ B. [,]{|}a b x a x b ?≤≤ C. (,+){|}a x x a ∞?< D. (,){|}b x x b -∞?> 6、设{}M a =,则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 A. a M = B. a M ∈ C. a M ? D. a M 7、下列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错误的是( ) A.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 B.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C. 如果a b c +>,那么a b c >+. D. 如果a b >且c d >,那么a c b d +>+. 8、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那种集合运算( ) A. A U B. A U C. U C A D. A C U 9、已知集合(,2)A =-∞,集合(,4]B =-∞,则=A B ( ) A. (,2)-∞ B. (,4]-∞ C. R D. ? 10、京广高铁上设计运行时速达( ),呈现出超越世界的“中国速度”,使得新时速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值界定在200/km h 与350/km h 之间. A. 200/km h B. 250/km h C. 300/km h D. 350/km h

(完整版)中职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第1页共2页 2018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4.已知向量a 、b 满足a 2, b 3,ago 3,那么 a,b 5.已知直线l 过点(2,1)与点(7, 2),贝U 直线I 的方程为( ) 6. 已知直线l : 7x 3y 5 0,直线l 的横截距为( ) 5 5 5 5 A. B. C. D. 3 7 3 7 7. 已知a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1 1,且&、a 3、a ?成等比数列,那么公差 d ( ) 10.已知在三角形 ABC 中,CD 3DB , CD r AB sAC ,那么r s ( ) 3 3 A. 一 B. 1 C.0 D. 一 4 2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要求:不得携带、使用电子设备)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1.数列a n 是以1为首项, 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 2020 是( 2. 3. A.第673项 已知数列a n 满足 a 1 0, a n 1 B.第674项 2 a n —,则 a n a 4 1 A.- 3 B. 1 C.第675项 ( ) 10 C. 27 D.第672项 D. 3 如果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那么( C. a 1 a 15 a 7 a ? A. 150 B. 30 C. 60 D. 120 A. 3x 5y 1 0 B. 3x 5y 11 0 C. 5y 3x 11 0 D. 5y 3x 1 0 A. 1 B. 0 或 1 8.已知向量 r a (1, 3) , b ( (4,2) , C (17, A. C 5a 3b B .c 5a 4b 9.设0 2 uuu OA (cos ,sin ), ILW OB A. 3 B “ 5 C. 2 D. 1 或 2 C. c 5a 4b D. c 5a 3b um (2 cos ,1),那么 AB 的取大值疋( ) 1— C. 2 D. 2U2 a 7 a 9 9),则c 用a 、 b 线性表示为( )

09秋高一数学-季111

高一数学讲义(6) 11.1 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 一.基本内容与考试要求: 1.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法则、换底公式、对数恒等式. 2.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尤其要掌握好它们的图象: (1)当1a >时,图象过定点()1,0的一撇; (2)当01a <<时,图象为过定点()1,0的一捺。 3.通过图象牢固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着重弄清底数对于函数性质的影响及图象在研究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会利用函数的增减性来进行大小比较和解决问题.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互为反函数,要从概念、图象和性质三个方面理解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在同一坐标系中,互为反函数的图象相对位置要熟记,并能由此推及一般情形. 本节重点: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本节难点:有关对数函数的底数的讨论和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掌握. 二.基础训练 1.已知()732log log log 0x =????,则1 x -= . 2.计算1 lg9lg 22 100 -= . 3.已知log 1,log 2,log 3a b c x x x ===,则log abc x = . 4.已知(31)4,1 ()log ,1 a a x a x f x x x -+≤?=?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 是 . 5.(07安徽高考)设1a >,且2 log (1)a m a =+,log (1)a n a =-,log (2)a p a =,则m n p ,,从小到大关系为 6.(07全国高考)设1a >,函数()log a f x x =在区间[]2a 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1 2 ,则a = . 7.已知()lg lg 2lg 2x y x y +=-,则2 log x y 的值 . 8.函数( ) 2 12 log 2y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三.例题精析 9.计算下列各题: (1)求值:1 1lg9lg 240212361lg 27lg 35 +-+-+ (2)计算()24892log 3log 9log 27log 3log 32n n n ++++? 10.已知()35 x f x a -=,且()lg 100f a =,求a 11.设函数()y f x =,且()()lg lg lg3lg 3y x x =+-.(1)求()f x 的表达式及定义域;(2)求 ()f x 的值域 12.若函数()2 f x x x b =-+,且 ()()()22log , log 21f a b f a a ==≠????.

职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卷5(含答案)

职业高中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 数学_》试题5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函数()x a y 1-=在R 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1 B.1<a <2 C.a >2 D.2<a <3 2.若n m ==5ln ,2ln ,则n m e +2的值为 ( ) A .2 B .5 C .20 D .10 3.函数2()log (1)f x x π=+的定义域是( ) A .(1,1)- B .(0,)+∞ C .(1,)+∞ D .R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象限角一定是锐角 B.锐角一定是第一象限角 B.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D.第一象限角一定是正角 5.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则=-?αα 2cos 1sin 1 . A. 1 B.-1 C.1或-1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函数中,在区间?? ? ? ?2,0π上是减函数的是( ) A .x y sin = B .x y cos = C .x y tan = D .2x y = 7.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n a = -3n + 2 ,则公差d = ( ) A. -4 B. -3 C. 3 D. 4 8.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73a a 10 ,则19S = ( ) A. 65 B. 75 C. 85 D. 95 9.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32,832==a a 则=1a ( ) A. 2 B. 4 C. 6 D. 8 10.三个正数c b a ,,成等比数列, 是c b a lg ,lg ,lg 成等差数列的 A .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条件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0lg log log 37=x ;则=x . 12.函数()lg(lg 2)f x x =-的定义域是 . 13. =+2log 15 5 14.与5 2π - 终边相同的角中最小正角是 15.在三角形ABC 中,如果B A cos sin ?<0,则△ABC 是 三角形 16.已知2cos sin =+αα,则=?ααcos sin . 17.等比数列{}n a 中,若,2563=a a 则=72a a _______ 18.等比数列{}n a 中,若12632==a a ,,则S 6 =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已知:()()5 21 322231,31-++-? ? ? ??=? ? ? ??=x x x x x g x f ,()x f >()x g ,求x 的取值范围.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籍号 考场 座号

最新职高-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2014-201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二) 第Ⅰ卷(共4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符合要求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n a a a 则,12,853 A .n 2 B . 12+n C .22-n D .22+n 2.空间不共面的4 个点最多可以确定的平面个数为 A . 0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1 个白球和3个红球(已编有不同号码),从中摸出两个红球的概率是 A . 31 B .41 C .21 D .3 2 4.分别与两条异面直线同时相交的直线 A .一定是异面直线 B .不可能平行 C .不可能相交 D .相交、平行和异面都有可能 5.为了解某地区的职业中学学生身高情况,拟从该地区的职业中学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职中一年级、职中二年级、职中三年级三个学段学生的身高情况差异比较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为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无法确定 6. 两个事件互斥是这两个事件对立的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O 为底面的中心,则1O A 与上底面1111D C B A 所成角的正切值是 A.1 B. 2 2 C.2 D.22 8. 有五位同学参加三项不同的比赛,每位同学只参加一项比赛,有 种不同的结果. A . 8 B . 15 C . 3 5 D . 5 3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完整版)中职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第 1 页 共 2 页 2018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要求:不得携带、使用电子设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数列{}n a 是以1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2020是( ) A. 第673项 B. 第674项 C. 第675项 D. 第672项 2. 已知数列{}n a 满足01=a ,n n n a a a ++=+31 2 1,则=4a ( ) A. 31 B. 1 C. 27 10 D. 3 3. 如果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那么( ) A. 97151a a a a < B. 97151a a a a +>+ C. 97151a a a a +=+ D. 97151a a a a = 4. 已知向量b a ρρ、满足2a =r ,3=b ρ,3a b =-r r g ,那么,a b <>=r r ( ) A. ο 150 B. ο 30 C. ο 60 D. ο 120 5. 已知直线l 过点)(1,2与点7,2-(),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0153=++y x B. 01153=-+y x C. 01135=--x y D. 0135=+-x y 6. 已知直线l :0537=-+-y x ,直线l 的横截距为( ) A. 35- B. 75 C. 35 D. 7 5- 7. 已知{}n a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11=a ,且931a a a 、、成等比数列,那么公差=d ( ) A. 1 B. 0或1 C. 2 D. 1或2 8. 已知向量(1,3)a =-r ,(4,2)b =r ,17,9c =-r (),则c r 用a b r r 、线性表示为( ) A. b a c ρρρ35+= B. b a c ρρρ45-= C. b a c ρρρ45+= D. b a c ρρρ35-= 9. 设πθ20<≤,(cos ,sin )OA θθ=u u u r ,(2c )1os ,OB θ=+u u u r ,那么AB u u u r 的最大值是( ) A. 3 B. 5 C. 2 D. 22 10. 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DB CD 3=,AC s AB r CD +=,那么=+s r ( ) A. 43 B. 1 C. 0 D. 2 3

职业高中高中高一数学重点学习学习教案.doc

讷河市职教中心学校2015 至 2016 学年度上学期 教 案 课程名称: __数学 ____ 任课班级: _15_会计 __ 任课教师:__ __ __ 课程概况

课程概况 任课教师赵忠娟班级15 会计总学时 95 课程名称 5 数学周课时 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 本目标适合高一新同学的教学使用。前两周主要复习和职业高中相关 的初中课程。在以后的教学周中,主要讲解基础模块的前三章内容。 课程教学 讲解主要突出基础性和职业性,教学中主要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初目标 步掌握各章节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理解记忆及反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和自信心的意志品质。 章/ 节授课内容学时周次

学时分配附录 1 附录 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数及数的运算, 代数式及其运算 方程与方程组、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集合的概念 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运算 充要条件、处理习题 机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区间 9第一周 9第二周 5第三周 5第四周 5第五周 5第六周 5第七周 5第八周 5第九周

第二章 章 / 节 第二章 第二章 学第三章 第三章 时 第三章 分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一章、第二章配 第三章 第一章、第二章 第三章一元二次不等式 授课内容 一元二次不等式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综合复习 复习考试 5第十周 学时周次 5 第十一周 5 第十二周 5 第十三周 5 第十四周 5 第十五周 5 第十六周 5 第十七周 5 第十八周 5 第十九周

职高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末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2009年淮北市中等职业学校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函数Y = 1 x 的定义域是………………………………………( ) A 、X >1 B 、X ≥1 C 、X >0 D 、X <0 2、满足{1,2}∪ M ={1,2,3}的M 的集合是……………………( ) A 、{1,2} B 、{1,3,5} C 、{2,3,4} D 、{3} 3、在平面坐标系中,X 轴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 A 、{(X ,Y )} B 、{(X ,0)} C 、{(0,Y )} D 、{(X ,Y )|XY =0} 4、两个三角形全等是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若f(x)=x 2+3x+1,则f(x+1)=………………………………………( ) A 、x 2+3x+2 B 、x 2+3x+5 C 、x 2+5x+5 D 、x 2+5x+6 6、已知偶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则f(x)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是…………………………………………………………( ) A 、增函数 B 、减函数 C 、不具有单调性 D 、无法判断 7、已知α=1110°,则α是第几象限的角…………………………( ) A 、第一象限 B 、第一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8、角30°与下列哪个角的终边相同………………………………( ) A 、330° B 、360° C 、390° D 、0° 9|x+2|<3的解集是…………………………………………………( ) A 、{x|x<1} B 、{x|-50,则A是第________象限角。 3、 24=16写成对数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x)=3X -5在X =-2处的函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x 2>9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 6、 为了研究三角函数的方便,在高中数学中采取了弧度制来度量一个角 的大小,我们已经知道一周360°=2π弧度,180°=_____弧度,则60°=________弧度,4 3π=______°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集合与函数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函数y ==x 2-6x +10在区间(2,4)上是( ) A .递减函数 B .递增函数 C .先递减再递增 D .选递增再递减. 2.方程组20{=+=-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1,1{( B .}1,1{ C .(1,1) D .}1{ 3.已知集合A ={a ,b ,c },下列可以作为集合A 的子集的是 ( ) A. a B. {a ,c } C. {a ,e } D.{a ,b ,c ,d } 4.下列图形中,表示N M ?的是 ( )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0{=? B. }0{?? C. }0{?? D. }0{∈? 6、设集合A ={x|x 参加自由泳的运动员},B ={x|x 参加蛙泳的运动员},对于“既参 加自由泳又参加蛙泳的运动员”用集合运算表示为 ( ) A.A∩B B.A ?B C.A ∪B D.A ?B 7.集合A={x Z k k x ∈=,2} ,B={Z k k x x ∈+=,12} ,C={Z k k x x ∈+=,14}又,,B b A a ∈∈则有( ) A.(a+b )∈ A B. (a+b) ∈B C.(a+b) ∈ C D. (a+b) ∈ A 、B 、C 任一个 8.函数f (x )=-x 2+2(a -1)x +2在(-∞,4)上是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 ) A .a ≥5 B .a ≥3 C .a ≤3 D .a ≤-5 9.满足条件{1,2,3}?≠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8 B. 7 C. 6 D. 5 10.全集U = {1 ,2 ,3 ,4 ,5 ,6 ,7 ,8 }, A= {3 ,4 ,5 }, B= {1 ,3 ,6 },那么集合 { 2 ,7 ,8}是 ( ) A. A B B. B A C. B C A C U U D. B C A C U U 11.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x y = B .x y = C .2x y = D .13+=x y 12. 如果集合A={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f (x )=2×2-3|x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 14.函数y =1 1+x 的单调区间为___________. 15.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1,,{a b a ,又可表示成}0,,{2b a a +,则=+20042003b a . 16.已知集合}33|{≤≤-=x x U ,}11|{<<-=x x M ,}20|{<<=x x N C U 那么集合 M N A M N B N M C M N D

最新职高高一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数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设集合{}20<≤=x x M ,集合{}13N x x =-<<,集合=N M I ( ) A .{}10≤≤x x B .{}20<≤x x C .{}10<≤x x D .{}20≤≤x x 2. 已知函数???≥+-<+=1 ,31,1)(x x x x x f ,则 A B C .25 D 3. 设a b <且0b <,则…………………( ) A .0>+b a B .0<+b a C .b a < D .0>-a b 4. 函数3 ()f x x =关于 ………………( ) A .原点对称 B .y 轴对称 C .x 轴对称 D .直线 x y = 对称 5. 若()f x = (3)f = ………………( ) A .2 B .4 C .D .10 6. 一元二次函数22-+-=x x y 的最大值是…………( ) A .2- B .74- C .94 D .7 2 - 7. 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 A .15)(+=x x f B . 3()f x x = C .2 ()f x x x =+ D .x x f =)( 8. 函数y = 的定义域是 …………………………( ) A .{}1≥x x B .{}1>x x C .{}2,1≠≥x x x 且 D .{}2,1≠>x x x 且 9. 已知函数,32)(2++=x ax x f 且6)1(=f ,则)(x f 的解析式中a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 10. 与12+=x y 互为反函数的是…………………………( ) A.12--=x y ; B.21-= x y ; C.12+=x y ; D.1 21 +=x y . 11. 下列各组的函数中,函数相同的是…………………( ) A .() x x f 2 )(= 和x x g =)( B .x x f x )(= 和x x g =)( C .1)(=x f 和900 sin )(=x g D .1 1 )(2 --= x x f x 和1)(+=x x g 12. 函数1+=x y 的图像是………………………( )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不等式(x-3)(5-x)≧0的解集为 ; 14.若x 52=8,则x= ; 15.若a b <,,0

(完整)职高高一上期末数学考试试卷

职高高一年级上期 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选择题)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选项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著名的运动健儿 B 、英文26个字母 C 、非常接近0的数 D 、勇敢的人 (2)设集合{}2=M ,则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 A .M =2 B.M ∈2 C. M ?2 D.M ?2 (3) 设A={x|-2<x ≤2},B={x|1<x <3},A ∪B=( ) A .{x|-2<x <3} B. {x|-2<x ≤1} C. {x|1<x ≤2} D. {x|2<x <3} (4)的定义域是函数2 92 --= x x y ( ) A . []33, - B. ()33,- C. ()()3223,,Y - D. [)(]3223,,Y - (5) 设全集为R ,集合(]5,1-=A ,则 =A C U ( ) A .(]1,-∞- B.()+∞,5 C.()()+∞-∞-,51,Y D. (]()+∞-∞-,51,Y (6)函数 x x y +=2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又奇又偶函数 (7)不等式|x+1|<1的解集是( ) A .{x|0<x <1} B. { x|x <-2或x >2 } C. { x|-2<x <0 } D. { x|-2<x <2 } (8)的解集是不等式0232 <+-x x ( ) A.? ???? ?>-<221|x x x 或 B .{}21|-<

上海昂立智立方数学高中 高一(秋季班) 高数—10秋—08—基本不等式—翁军成-教师版

高一数学秋季班(教师版)教师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08课型同步复习课题基本不等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不等式的概念; 2.掌握几个重要不等式; 3.掌握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路; 4.掌握简单基本不等式的相关证明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不等式的使用条件; 2.掌握不等式的变形; 3.掌握多次使用不等式的方法; 教学安排 版块时长1知识梳理10 2例题解析60 3巩固训练40 4师生总结10 5课后练习60

一、基本不等式: 1.若,a b R ∈,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2.(1)“积定和最小”:ab b a 2≥+?如果积ab 是定值P ,那么当a b =时,和a b +有最小值 2P ; (2)“和定积最大”:2 2? ? ? ??+≤b a ab ?如果和a b +是定值S ,那么当a b =时,积ab 有最大值214S 。 3.若,a b R + ∈,22 22 a b a b ab ++≥≥ 加权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 二、均值不等式:若a 、b 为正数,则2 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变式:2 2 2 ()22 a b a b ab ++≥ ≥ 推广:123,,,,n a a a a L 是n 个正数,则 12n a a a n +++L 称为这n 个正数的算术平均 数,12n n a a a ???L 称为这n 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 它们的关系是: 1212n n n a a a a a a n ++???+≥??????, 当且仅当12n a a a ===L 时等号成立。 知识梳理 基本不等式

职业高中高一数学集合试卷

高一数学集合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共得30分) 1.下列四个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φ∈{a } B. a { a} C. {a}∈{a,b} D. a ∈{a,b} 2.设集合A={a,b,d},B={b,c,d,e} 则=?B A ( ) A. {a,b,d} B. {b,c,d,e} C.{a,b,c,d,e} D.{b,d} 3.设全集U={1,2,3,4,5},A={1,2,4} ,则=A C U ( ) A. {2,3} B. {3,5} C. {3} D.{2,4} 4.设全集U={1,2,3,4,5},M={1,2,4},N={2,3,5},则=?)(N M C U ( ) A. φ B.{2} C. {2,3} D. {1,3,4,5} 5.集合}2{>=x x A ,}51{≤≤=x x B ,则=B A ( ) A. }1{≥x x B. }52{≤x x 6. p:x>0, q: 02>x ,则p 是q 的 (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7.满足{1,2}?M {1,2,3,4}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2 B. 3 C. 4 D. 5 8. 若U={(x,y)∣x,y ∈R}, M={(x,y)∣12 3 =--x y }, N={(x,y)∣y-3=x-2 },则C U M ?N 是 ( ) (A )φ; (B ){2,3}; (C ){(2,3)}; (D ){(x,y)∣y-3≠x-2 }。 9. 若C A B A ?=?,则一定有 ( ) (A )B=C ; (B )C A B A ?=?; (C )C C A B C A U U ?=?; (D )C A C B A C U U ?=? 。 10. 若},13|{Z n n a a A ∈+==,},23|{Z n n a b B ∈-==, },16|{Z n n a c C ∈+==,则A 、B 、C 的关系是 ( ) (A )A B C ; (B )A B=C ; (C )A=B C ; (D )A=B=C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共得30分) 11.A={3,5,7},B={2,3,4},则=?B A 。 12.“a=0”是“ab=0”的 条件。(填充分、必要或充要)。

职高数学试题及答案

1.如果log3m+log3n=4,那么m+n的最小值是( ) A.4 B.4 C.9 D.18 2.数列{a n}的通项为a n=2n-1,n∈N*,其前n项和为S n,则使S n>48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 ) A.7 B.8 C.9 D.10 3.若不等式|8x+9|<7和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相同,则a、b的值为( ) A.a=-8 b=-10 B.a=-4 b=-9 C.a=-1 b=9 D.a=-1 b=2 4.△ABC中,若c=2a cosB,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5.在首项为2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中,最接近1的项是( ) A.第三项 B.第四项 C.第五项 D.第六项 6.在等比数列中,,则等于( ) A. B. C.或 D.-或- 7.△ABC中,已知(a+b+c)(b+c-a)=bx,则A的度数等于( ) A.120° B.60° C.150° D.30° 8.数列{a n}中,a1=15,3a n+1=3a n-2(n∈N*),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是负数的是( ) A.a21a22 B.a22a23 C.a23a24 D.a24a25 9.某厂去年的产值记为1,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每年的产值比上年增长10%,则从今年起到第五年,这个厂的总产值为( ) A.1.14 B.1.15 C.10×(1.16-1) D.11×(1.15-1) 10.已知钝角△ABC的最长边为2,其余两边的长为a、b,则集合P={(x,y)|x=a,y=b}所表示的平面图形面积等于( )

A.2 B.π-2 C.4 D.4π-2 11.在R上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成立,则( ) A.-1<a<1 B.0<a<2 C.-<a< D.-<a< 12.设a>0,b>0,则以下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13.在△ABC中,已知BC=12,A=60°,B=45°,则AC=____. 14.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3y的最大值为____. 15.《莱因德纸草书》(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 样的题目:把100个面包分给五人,使每人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多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少的两份之和,则最少1份的个数是____. 16.设,则数列{b n}的通项公式为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2分)△ABC中,a,b,c是A,B,C所对的边,S是该三角形的面积,且 . (1)求∠B的大小; (2)若a=4,S=5,求b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