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让老年人尿不出也憋不住

尿路感染让老年人尿不出也憋不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尿路感染让老年人尿不出也憋不住

导语:六成以上的老年人都会饱受尿路感染造成的尿不出与憋不住的困扰。为什么那么多的老人会发生尿路感染呢?尿路感染的治疗手法有哪些呢?尿路

六成以上的老年人都会饱受尿路感染造成的尿不出与憋不住的困扰。为什么那么多的老人会发生尿路感染呢?尿路感染的治疗手法有哪些呢?

尿路感染让老年人尿不出也憋不住

中国六成以上的下尿路症状患者正饱受“憋不住”和“尿不出”的困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近日,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携手中国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促进联盟等共同发布了中国首个泌尿外科门诊患者下尿路症状现状调查(LUTS China)。

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的LUTS中老年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70%,其中41至60岁的占30%,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与高发病率相对的是,很多患者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而羞于启齿,常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为此,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教授指出,积极自测,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才是防治根本。

调查还显示,65.8%的下尿路症状患者,是由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的。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尿不出”,包括尿不尽、排尿费力、尿流变细以及尿流分叉;“憋不住”,包括尿急、尿频、夜尿、急迫性尿失禁。

对于“憋不住”,王建业建议,保证每天饮水量为1.5至2升。锻炼盆底肌肉,更好地控制膀胱和尿道。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端正坐姿,面部朝前;提气,收缩肛门和阴道5秒钟,放松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分析鱼骨图

ICU 2015年第一季度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 一、基本资料: 我院ICU自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共78人留置尿管,共发生院内尿路感染1例。 二、原因分析: 三、整改措施: 1.置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

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四、持续改进: 1、P—计划:组织科内护士进行尿路感染的预防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责任心;使全年ICU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0;对患者做好尿道口护理剂会阴护理,勤擦洗。 2、D —实施:对护士进行尿路感染的计划培训,及时了解患者尿道及尿液培养情况,制度相应护理计划并实施落实。 3、C—检查:检查科内对护士尿路感染的的培训记录;以及其对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士对患者的尿道口护理落实情况。

老年人尿路感染,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症状,老年人尿路感染治疗【专业知识】

老年人尿路感染,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症状,老年人尿路感染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进入老年期后,患尿路感染的机会均会增加。据统计,70岁以上尿路感染发病率高达33.3%,80岁以上的老人可高达50%。老年人一旦患有尿路感染,往往缠绵不去,不易治愈,严重者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后果。 疾病病因 一、自身免疫能力减退 1、全身因素 防御功能逐渐衰弱:正常人的尿路对外来细菌等的入侵有较好的防御能力。尿液流出可把病菌;中出体外:尿液中一些高浓度物质如尿素,以及尿路中的酸性环境等均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对于老年人来说,尿路的防御机制发生了变化: ①随着年龄增大,膀胱收缩无力,排尿反射逐渐减弱,排尿后膀胱内仍有较多尿液,甚至出现尿潴留。 ②60岁以上的男性常伴有前列腺增生或肥大,老年女性易得膀胱颈梗阻,加之老年人易患尿路结石等病,这些均可导致排尿不畅,有时还需要导尿,由此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有人统计,青年人导一次尿感染率只有1%,而老年人导一次尿可高达5%—10%。 ③老年人的肾脏和泌尿道发生退行性病变,局部粘膜抵抗力低下。 ④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对各种细菌的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由于上述变化,老年人患了尿路感染,就不易治愈或反复发作。 2.急性发作治疗不彻底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需要有足量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但不少老年患者常常由于医疗费用、就

诊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能完成全疗程,或不能按医生要求到医院随访,以致造成治疗不彻底。 二、诱发因素增多 1、全身因素 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骨折、肿瘤、外伤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经常长期卧床及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都可以使尿路感染的机会增多。 2、局部因素 老年患者因为前列腺疾病、膀胱肿瘤、泌尿系结石、膀胱颈硬化以及女性子宫脱垂等因素均使膀胱输尿管排出不畅,尿反流增加,加上排尿功能紊乱而易泌尿系感染。细菌在引流不畅的的膀胱尿液中增殖极快,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为老年黏性复发性泌尿系感染的最常见原因。 3、医源性因素 老年人因为前列腺增生,脑血管意外及泌尿系肿瘤等疾病需要进行多种尿道操作,如导尿、尿道手术、膀胱镜检查,尤其是留置导尿管和膀胱造瘘术后更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和病菌的侵入,使老年人医院内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老年人其他系统感染因长期相对大剂量的使用广谱抗生素使部分患者可发生泌尿系的霉菌感染。 三、常见致病菌各有不同 泌尿系感染多是由需氧菌所引起,厌氧菌仅出现无直肠膀胱瘘或其他泌尿道和肠道异常沟通的病人。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的泌尿系感染的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大肠杆菌所占的比例明显。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肠球菌以及其他革兰阳性菌、霉菌、衣原体的感染率也逐渐增高,这是由于老年人的泌尿系感染多为慢性、反复发作及院内或社区内获得性感染所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所致的尿路感染也在不断增多。 症状体征 一、症状 以非特导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增生性前列腺炎较多。症状有腰痛、尿急、尿频、发热。急性期高热伴寒战、白细胞增高,早期常因尿路症状不明显而误诊。慢性期可出现疲倦、背痛、贫血、高血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后者主要指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非复杂性尿感。复杂性尿感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感。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原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约5%~10%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尿感、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则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尿感。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正常情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但不致病。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2)血行感染: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此种感染途径少见,不足3%。多发生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属等。 (3)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时,病原菌偶可直接侵入到泌尿系统导致感染。 (4)淋巴道感染:盆腔和下腹部的器官感染时,病原菌可从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但罕见。 2.机体防御功能正常情况下,进入膀胱的细菌很快被清除,是否发生尿路感染除与细菌的数量、毒力有关外,还取决于机体的防御功能。机体的防御机制包括:①排尿的冲刷作用;②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抗菌能力;③尿液中高浓度尿素、高渗透压和低pH值等;④前列腺分泌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⑤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上皮组织和尿液中,起清除细菌的作用;⑥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具有防止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的功能。 3.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任何妨碍尿液自由流出的因素,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等均可导致尿液积聚,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起感染。尿路梗阻合并感染可使肾组织结构快速破坏,因此及时解除梗阻非常重要。 (2)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壁内段及膀胱开口处的黏膜形成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

尿路感染原因分析

因分析 1.1 导尿操作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粘膜损伤,破坏了尿道粘膜的天然屏障。且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也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4],致使细菌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1.2 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留置导尿管不仅损伤尿道粘膜,破坏机体防御屏障,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对尿路上皮细胞造成机械性损伤,促进病原菌的定植[5],加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管腔内细菌定居及各接头的污染,致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发感染。随着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陈云霞调查发现[6]当天插尿管发生尿路感染占4.1%(3例) ,留置导尿管3、7、11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1% (8例)、26% (19例)、72%(52例)。徐敏等[7]报道30例留置导尿病人,3、7和10天菌尿发生率分别为26.17%、66.17%和93.13%。长期留置尿管>30天或终生带管的病人几乎100 %发生菌尿[8]。以上表明,医院泌尿系感染与插管及尿管留置时间有直接关系,且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9~12]。 1.3 性别、年龄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性别、年龄的差异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而且尿道括约肌薄弱,细菌很容易从尿道侵入膀胱,其次是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肛门较靠近,易受肠道正常寄生的大肠杆菌的污染,所以,尿路感染女性患者高于男性[13];汪红等[14]调查报道,432 例患者,女性214例,尿路感染21例,感染率为9.181%;男性218例,尿路感染8例,感染率为3.167%,由此可见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泌尿系统的解剖屏障和生理功能随之下降,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女性常因骨盆底肌肉松弛而出现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刘晓玲等[15]调查发现 16~40岁者19例,尿路感染1例(5.26%);41~60岁者32例,尿路感染18例(56.28%);61~86岁者49例,尿路感染33例(67.35%)。丁萍等[16]报道>60岁的病人医院尿路感染发生率是<60岁患者医院尿路感染发生率的1倍,所以,年龄越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1.4 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越长,发生医院尿路感染的危险越大。汪红等[14]调查显示,住院时间不足15天的184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例,感染率为0.54%;住院15~30天的191例,感染7例,感染率为3.67%;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57例,感染21例,感染率为36.84%。这说明住院时间越长其感染发生率越高。而且医院尿路感染也影响病情的好转与治愈,增加并发症,延长病人住院时间。 1.5 无菌观念不强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因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当造成的泌尿系交叉感染也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7]。当插尿管时若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当,动作不够轻柔,易损伤尿道粘膜,尤其是女性尿道短直,且富于扩张,与阴道口、肛门相邻,导尿时若冲洗、消毒不严格,就会为细菌侵入及增殖创造条件;而且尿道口周围有大量肠道细菌,在尿管护理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就会造成污染,使细菌直接种植于尿道和膀胱,从而导致尿路感染。另外,导尿管没有完全脱出或引流管衔接处脱离时,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没有重新消毒尿管,而擅自将尿管插入尿道或接回,再就是集尿袋已满未能及时倾倒,导致尿液逆流,这些也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 1.6 不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徐敏等[7]认为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真菌性尿路感染明显增多;岳素琴等[17]调查233例尿路感染病例,在感染前有91.4%使用抗生素,说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不但不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18],而且还可以致体内菌群失调,造成耐药菌株增加,导致二重感染[8]。

尿路感染的护理计划

尿路感染的护理计划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尿路 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常见的护理问题有:I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2 .排尿异常与膀胱、尿道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相关因素] 1.感染。 [主要表现] 1.体温增高,呼吸变快,口干,全身肌肉酸痛。 [护理目标] 1.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体温的变化。 2?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合适,注意保暖,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 3.鼓励病人多饮水,摄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4.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

5.加强个人卫生,如口腔卫生、会阴清洁、皮肤清洁。 [重点评价] 1.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二、排尿异常与膀胱、尿道炎症有关。 [相关因素] 1.尿频、尿急、尿痛 2.感染。 [主要表现] 1.尿频、尿急、尿痛 [护理目标] 1.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取屈曲位,尽量勿站立或坐直;保持心情愉快,防止过分紧张加重尿频。 2.增加水分摄入:尿感者每天摄水量不低于2000ml,保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 3?保持会阴的清洁,不憋尿。 4.缓解疼痛:指导病人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 5.遵医嘱用药。

女性尿路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女性尿路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一些医学家的多种调查之中,发现成人尿路感染的现象女性朋友明显的多与男性,女性的尿道比男性尿道更为宽,所以这也是引发尿路感染的有利条件,在生活中由于一些不正当的刺激,如性交不卫生,长期的憋尿都会引发尿路感染的现象发生,所以以下我们就来介绍造成女性尿路感染的原因。 1、月经和性活动,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经期卫生,特别是月经用品的清洁和消毒,是减少细菌入侵的重要环节。性生活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 道和膀胱。性活动是夫妻生活的重要部分,当然不可能“因噎废食”,但在反复发病且病因与性活动情况下,适当节欲也是应该的。 2、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 且宽弛,细菌易于进入;而且,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和肛门邻近,无论是阴道还是肛门周围,都有大量细菌,阴道的分泌物也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基,使用菌更容易繁殖。因此女性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尿路感染之法便是勤加清洗,尽量减少细菌的数量,

以降低发病机会。 3、憋尿,这是女性常见的不良习惯。其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也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解决之法当然是不憋尿,甚至应养成“勤”小解的好习惯。 所以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对于造成女性尿路感染的原因也 有所明白,导致尿路感染的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大量的病菌进入膀胱之中,我们如果想要预防尿路感染就要注意阴部的卫生状况,每天可以用适量的洗液来清洗,平时多注意更换内裤。

中老年反复尿路感染的辨治与调护

有关 · 临床经验· 中老年反复尿路感染的辨治与调护 姜 晨 【摘要】 中老年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为临床常见难治疾病,大量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就该病 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分别从中西医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临床特点辨证论治,提出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应及 时、准确、全面地予以诊断、治疗和调护,重视预防,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达到最好疗效。 【关键词】 尿路感染;中老年;辨治与调护 【中图分类号】 R 691畅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1 -2476(2006)09 -0844 -03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 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 。 有文献报告表 明: >65 岁女性的尿路感染患病率为 15% ~20%, 是成年女性尿路感染患病率的 5 倍;男性 50 岁以前 尿路感染很少发生,而 65 ~70 岁患病率约为 3% ~4%,70 岁以后则可达 20%以上。 中老年人的生 理特点有其特殊性,所以中老年尿路感染常呈现反 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因此成为临床常见难治疾 病。 尤其近年来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尿路感染常 见致病菌、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特别是多重耐 药菌株的出现给治疗带来困难。 大量实践证明,中 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有较好疗 效,从而更显现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独到优势。 1 病因病机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 范畴,而反复尿路感染 又似于中医淋证中的“劳淋”。 在有关淋病的诸多 论述中枟诸病源候论枠 “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 的论述准确地反映出中老年尿路感染中医病机实 质。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液,因久病、年老体 虚,肾气渐虚,肾精不足。 同时正虚易感外邪,外邪 入里化热,蓄于下焦,热伤阴,其肾更虚。 肾虚则气 化无权,膀胱开合不利,反复不已发为劳淋,故反复 发作性尿路感染的病机为正虚邪实,肾虚为本,湿热 为标。 中老年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株是大肠杆菌和 变形杆菌,但近年来发现,导致中老年人尿路感染的 革兰阳性球菌也较常见。 随着年龄增长而尿路感染 增加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 部抗菌力减退,使细菌易于生存繁殖,从而易发生感 染;(2)在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与泌尿道 感染相关;(3)由于老化,中老年人全身的体液免疫 和细胞免疫功能反应不全,使其对感染及其他应激 因素的反应能力下降。 如:老年人肾脏及膀胱黏膜 均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骨盆肌肉松弛、习惯性便秘 等可进一步加剧局部黏膜的血循环不良;老年男性 前列腺液分泌减少,这些都使其局部抵抗力减退; (4)肾的退行性变化,特别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 憩室或囊肿形成,也是尿路黏膜防御机制下降的原 因之一;(5)中老年人常合并某些疾病,如中老年人 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及长 期卧床的几率增高,又常因病滥用止痛药、非类固醇 消炎药等,因而易招致尿路感染,甚至导致慢性间质 性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6) 生理性渴感减退,导致 饮水量减少。 饮水量减少以及肾小管尿浓缩、稀释 功能的改变均对其易感尿路感染有一定影响。 2 临床特点及诊断 中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特点是临床表现不典型, 这主要因为中老年人感觉逐渐变得迟钝,发生尿路 感染时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而部分病人又因平时 即存在非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如尿失禁、遗尿、夜 尿多或前列腺肥大等,易与尿路刺激征相混淆。 大 部分中老年尿路感染患者表现为发热、下腹坠胀、腰 部酸痛、肾区叩击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症状,而有 些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或意识恍惚。 因此,仅根据临 床表现来判断中老年人有无尿路感染极易误诊或漏 诊。 中老年人尿路感染多数为慢性顽固性感染,复 [1] :(1) 老年人膀胱功能改变、骨盆畸形、前列 发率及重新感染率较高,并易出现慢性肾盂肾炎或 腺增生等,致尿路梗阻及尿流不畅,尿路上皮细胞局 作者单位: 250014 山东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 表现肾性血尿而损害肾功能。 此外,中老年人尿路 感染极易并发菌血症、败血症及感染中毒性休克,故 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 对于中老年反复发作性的尿路感染,诊断时首 先要分清复发还是再发。 复发是指原来感染的细菌 未完全杀灭,在停止治疗后 1 个月内重新生长繁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杨 茜,杨 青,曹树斌 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降低留置尿管病人的尿路感染。[方法]选择166例留置尿管病人,针对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与导尿操作、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尿道口的污染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留置尿管的各项护理,缩短留置尿管时间,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等是减少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发生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7.01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C-2514-02 留置尿管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护理技能,它不但能给病人减轻痛苦、治疗疾病,而且为观察疾病提供了方便,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导尿管致尿路感染发生率日渐增高,居医院感染的第2位[1,2],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166例留置尿管病人,其中男148例,女18例;年龄48岁~85岁,平均69.5岁;主要疾病为尿路结石、肾囊肿、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等。其中基础疾病有:高血压6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例;留置尿管时间最短1d,最长35d;其中68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0%。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结果显示,≤3d为13.9%,≤7d为30.5%,≤10d为47.2%,≥14d为70.5%。 2 原因分析 2.1 导尿是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 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导尿管的插入常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天然屏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导尿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将尿道口的细菌带入膀胱造成菌尿。 2.2 长时间留置尿管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越高。有文献报道,尿管留置时间是发生菌尿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感染率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3]。 2.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后,经病原菌检测,病原菌以真菌为主(40.66%),其次是革兰阴性菌(31.87%)和革兰阳性菌(27.46%),病原菌以真菌为主不能排除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有关[1]。 2.4 尿道口的污染 细菌多来自于尿道口,一般尿道口内1cm~2cm,有少量的细菌;又因贴近肛门,易受粪便、分泌物的污染。尿道口的细菌会沿尿管与尿道间隙上行于膀胱,导致尿路感染。 2.5 导尿管与集尿系统连接处细菌上行引起感染 留置尿管的腔内感染病原菌多来自集尿系统,导尿管连接处,反复打开,破坏了其密闭性,细菌可经管腔进入膀胱引起菌尿。 2.6 膀胱冲洗引起外源性感染 膀胱冲洗时,因集尿系统的反复开放,通过冲洗液、冲洗管和护士的手等途径引起的外源性感染机会增多[4]。 2.7 选择尿管大小不适 尿管过粗,不但造成剧烈刺激,且易造成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损伤;尿管过细易发生外溢而漏尿,且易脱落,引起尿路感染。3 护理 3.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插管过程应严格无菌操作,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尿道[5]。特别是见尿后,再插入尿道的导尿管绝对无菌,避免表皮细菌的带入,造成尿道口的感染。 3.2 严格掌握导尿指证 根据病人病情,严格掌握导尿指证,树立插入导尿管就会引起尿路感染的观念。不能用长期留置尿管解决尿失禁等护理问题。对于尿失禁病人,应了解其原因,重视心理护理,耐心训练病人排尿。不能自行排尿时,女性病人用尿不湿,男性病人用男性接尿器,对已留置尿管的病人,注意训练自主排尿的功能,根据病人尿意和膀胱充盈度,来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3.3 严格掌握拔管指证 应每天评价留置尿管的必要性,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尽早拔除尿管。 3.4 保持尿道口相对无菌 留置尿管的病人,用0.5%的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每天2次。大便失禁病人用肥皂水擦拭会阴部后再消毒。 3.5 保持导尿管与集尿系统的密闭性 导尿管与集尿系统的密闭性能明显延缓尿路感染的发生,因此接尿系统的接头,一般不应打开,也不易频繁更换尿管及尿袋。有研究表明,每天更换集尿袋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多日更换[6],根据《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般1周~2周更换尿管1次,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 3.6 避免膀胱冲洗 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鼓励病人多喝水(每天2 500mL~3 000mL),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沉淀物、防止导尿管堵塞、生理性冲洗的目的。有文献报道,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除正常饮食外,24h饮水量>3 000mL,可达到自身冲洗的目的[5,7]。 3.7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和其他感染征象,观察插管局部有无渗出物和红肿,及时予以处理。在留置尿管的过程中,除监测菌尿症发生外,还应根据实验室药敏结果选用或更换抗菌药物,避免菌群的频繁变化[8]。 3.8 选择合适的尿管 一般采用14号~18号硅胶气囊导尿管,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尿管。 4 小结 留置尿管与尿路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与留置尿管的时间、系统的密闭性、膀胱冲洗、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有关。严格掌握留置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尿管。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轻柔规范的无菌操作,保持尿道口清洁,保持引流装置

尿路感染,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原微生物 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极少数为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滴虫等。单纯性尿路感染与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有所差异。单纯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谱中,75%为大肠埃希杆菌,25%局限于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异常假单胞菌及粪肠球菌;并且病原菌谱基本上无年代差异和医疗设施间的差异。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中,大肠埃希杆菌不足50%,葡萄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沙雷菌属和肠杆菌属的细菌明显增多;病原菌谱年代差异和医疗设施间的差异明显,有流行倾向。临床上尿路感染常常为单一细菌感染,但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输尿管插管以及机体抵抗力差、泌尿器械检查者,可见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及真菌感染。 (二)发病机制@社区卫生教育 1.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是指病原菌由尿道、膀胱、输尿管上行至肾盂引起感染性炎症,占尿路感染的95%。多发生于尿道插管、尿路器械检查及性生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及尿流不畅者更易发生。 (2)血行感染:继发于全身败血症或菌血症,病原菌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约占尿路感染的3%。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沙门菌属、白色念珠菌属及结核分枝杆菌等。 (3)直接感染:外伤或泌尿系统周围脏器的感染性炎症时,病原菌直接侵入引起的感染性炎症。 (4)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与肾脏毛细淋巴管有吻合支相连。相应器官感染的病原菌可经此通路感染肾脏。 2.细菌的致病力仅仅能在尿路上皮固定、繁殖的细菌才能引起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发病的第一步是细菌粘附于尿路上皮,而细菌粘附是通过细菌的粘附素(adhesin)来完成的。 (1)细菌粘附的方式:细菌能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地粘附于其生存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特异性粘附是指细菌体表面存在的特定物质(粘附素)与存在于宿主细胞表面或构成间质成分的糖蛋白/糖脂的特定部位(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而粘附于导管等人工材料表面的细菌,其粘附方式是非特异性的;受细菌体、人工材料表面及周围体液或组织内的电解质、蛋白成分的亲水性和电荷的影响。 细菌粘连体以引起红细胞凝集的方式分为:在D-甘露糖存在下,红细胞凝集可被抑制的甘露糖敏感性(MS)粘连体和红细胞凝集不被抑制的甘露糖抵抗性(MR)粘连体。从粘连体的形态区分:①存在于细菌的菌毛和鞭毛等丝状物上而发挥作用的菌毛粘连体;②可直接结合于细胞壁和外膜的构成成分或直接结合于外膜表面而发挥作用的无菌毛粘连体。大肠埃希杆菌等多数革兰阴性菌的粘连体为前者,球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的粘连体为后者。大肠埃希杆菌的粘连体结构目前已基本清晰,为由主要及次要亚基构成的分子量15000~30000、直径2~7nm、长0.2~20μm,存在于菌毛末端的蛋白质。其生物合成有赖于菌毛结构基因、粘连体基因和辅助蛋白基因的表达,并受细菌生存环境的温度、发育条件以及细菌体的阶段性变异的调控。粘连体既是细菌侵入尿路上皮的手段,同时也是宿主感染防御机制的标靶。宿主体内的抗粘连体抗体、介导于甘露糖受体的白细胞、Tamm-Horsfall蛋白和分泌型IgA均可与粘连体结合,杀伤侵入机体的细菌。另一方面,侵入尿路的细菌为逃逸宿主的感染防御机制,在转录水平上发生阶段性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与护理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与护理 【关键词】老年患者尿路感染易患因素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由于器官衰老萎缩和免疫功能减退,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能力下降,感染成了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尿路内由致病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主要致病微生物是细菌,偶尔也可为真菌或病毒等。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加上部分病人存在尿失禁,自主排尿功能丧失,必须采取其他方式排尿,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本文通过对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住我科70例老年患者的分析,将发生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1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 1.1 慢性前列腺疾患,残余尿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肌层逐渐变薄,纤维组织增生,膀胱容量减少,排尿收缩能力减弱,排尿后有一部分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使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另一方面,由于排尿中枢神经功能衰退,又易致使膀胱不能自主收缩,引起尿失禁等现象,加上膀胱局部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减弱,因此造成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1.2 梗阻因素由于尿路结石、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梗阻因素存在,破坏了正常尿路的自身及抗返流作用。在肾盂中,储集的尿液还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由于高浓度氧离子的抗补体作用,使一些细菌容易生长,因而成为泌尿系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 1.3 医源性留置导尿、膀胱造瘘等侵入性操作。由于进行留置导尿、膀胱造瘘等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正规,可将细菌带入膀胱。另外,留置导尿管是尿路感染的重要易患因素,留置导尿管1个月以上者,90%并发尿路感染[1]。而反复插入尿管,刺激尿道、膀胱黏膜,破坏正常的生理环境,可削弱机体的一系列防御机制[2]。长期留置患者,可因翻身、活动时上提尿袋,使袋内或引流管内尿液返流至膀胱,或因更换引流袋时接口污染等,造成逆行感染。 1.4 住院时间长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竭,往往几种疾病集于一身,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 1.5 老年糖尿病患者增加老年人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糖耐量随年龄而下降,2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可达10%以上。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导致泌尿系感染的比例也随之增高。 2 护理

老年妇女尿路感染怎么办

老年妇女尿路感染怎么办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很大一部分患有尿路感染的疾病,这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我们生活中要多注意一点,好多疾病都是可以避免的,现在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老年妇女尿路感染的一些病状及解决办法,希望大家可以认真阅读。 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发病突然,女性患者发病多与性活动有关。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 (1)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血尿;患侧或双侧腰痛;患侧脊肋角有明显的压痛或叩击痛等; 4.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的其他疾病,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脊肋角压痛,耻骨上区疼痛和发热等)。复杂性尿路感染常伴随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其导致的后遗症也较多,最严重和致命的情况包括尿脓毒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可逆和不可逆等。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5.无症状菌尿

无症状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多见于老年女性和妊娠期妇女,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6.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的其他疾病,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脊肋角压痛,耻骨上区疼痛和发热等)。复杂性尿路感染常伴随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其导致的后遗症也较多,最严重和致命的情况包括尿脓毒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可逆和不可逆等。 上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了关于老年妇女尿路感染的一些情况,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关于保健方法也是有不少的,我们平时可以多注意点,希望上面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4-08-14T10:05:48.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黄宝义余金良余永当陆高庆[导读]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1。 黄宝义余金良余永当陆高庆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547000) 【摘要】尿路感染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病,其在老年人群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发生尿路感染不但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从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对老年人尿路感染进行了介绍分析,以期通过简要分析能使相关人员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从而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手段。 【关键词】尿路感染特点治疗方法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138-02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1],其好发于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尿路感染几率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而增高,老年人尿路感染男女比例为1:2。其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引发相应并发症,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探讨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1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1.1症状多样化目前来说,对于老年人尿路感染并没有典型的症状。且首发症状并不恒定,使得其病理特征并不明显,也就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使得症状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也就会加重患者病情,引发相关并发症。 1.2病情复杂性老年人尿路感染患者多半有肾囊肿、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尿路结构异常、糖尿病等症状[2],其表现多样,病情较为复杂。且由于病程长,复发率高,为病情的彻底根治带来困难。另外,病情的反复发作也可能会引起患者肾脏的损害,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1.3治疗效果不明显由于老年人其本身抵抗力差,且基础病较多,因此需要较多药物和较长的治疗时间,然而这就可能会导致其他疾病、感染的出现,造成患者的生理功能减退和身体耐药能力减退。甚至很多患者在治疗后期会出现肾盂肾炎、肾衰竭、菌血症、败血症等,治疗效果不佳。 1.4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由于女性尿道较短,在排尿后的终末尿液会被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污染,在膀胱收缩后,被污染的尿液就会随着膀胱的收缩被收回,引起上行性尿道感染。另外,由于老年女性其绝经后,身体雌性激素分泌明显减退,尿道粘膜发生退行性变,导致膀胱内部的黏液层粗糙不平,易积累、吸附细菌,引发尿路感染。 2 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即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现象,甚至会出现血尿。另外,有些患者会感到膀胱区不适,少数患者可能会有腰痛、低热等现象发生。而由尿路感染引发的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另外可能会伴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在临床检查中会出现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另外,前文中已交代,老年人尿路感染可能会没有明显尿路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遗尿、夜尿增多等,很容易发生误诊现象。此外,老年人尿路感染也易引起败血症、菌血症等并发症。 3 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治疗方法 3.1一般治疗此种方法是针对尿路感染不严重病人。首先要患者多进行休息,减少刺激性食物的食用,同时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另外也可以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减轻对膀胱的刺激,并可增强青霉素类、红霉素等相应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对于女性患者可以局部使用少量雌激素,可以帮助生理状态的恢复。 3.2寻找易感因素造成尿路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尿路梗阻、盆腔炎、子宫颈炎、前列腺肥大等都会造成尿路感染,因此祛除或控制患者体内感染灶是进行尿路感染治疗的关键。在对各种炎症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同样注意对相关的慢性疾病进行治疗。同时,要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使患者多饮水、勤排尿,从而使得炎症渗出物和细菌能够得到排泄,减少细菌的反复感染。另外,为避免外界环境造成的反复交叉感染,在进行患者病情检查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导尿和尿路器械检查[3]。 3.3合理使用抗生素 3.3.1抗生素使用原则:①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在进行尿路感染抗生素选择时,通常可以根据以往经验进行用药,选择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通常可以治愈,但是如果抗生素使用3天后仍不见好转,就要重新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②选择可以在肾脏中保持较高浓度的抗生素;③选择对于患者肾脏和身体压力小、毒性小的抗生素;④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在进行尿路感染治疗时一般选择单一药物治疗,若单一药物治疗失败则选根据相关临床表现选择联合用药。⑤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特征、感染部位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3.2不同感染类型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 3.3.2.1下尿路感染治疗:目前来说,临床上治疗下尿路感染采用的是短程疗法。对于首次发生下尿路感染的患者,采用单剂疗法,对于多发感染患者,采用3日疗法,都能有效降低感染率。需要注意的是,短程疗法只适用于女性患者,且如果患者换用肾盂肾炎症状、尿路结构存在缺陷、病程超过7天等都不能使用短程疗法[4]。 3.3.2.2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在进行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前,要采集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然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通常在前期会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的抗生素。如果治疗3天后患者状况无明显改善,就要考虑到细菌的耐药性,重新选择抗生素治疗,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对于中毒症状严重者或者由相关并发症者,要辅助采用静脉滴注,必要时进行联合用药,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情况,观察尿菌是否转阴。 3.3.2.3男性尿路感染治疗:老年男性尿路感染患者常伴有前列腺炎,很容易发生病情的复发。因为抗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不能进入前列腺液内,所以其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而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可以选用。

尿路感染护理

(每二周一次)科室:神经外科 时间地点授课人 主持人课时 参加人员 主题尿路感染患者护理 内容: 一、概述 尿路感染可从无症状性菌尿至引起脓毒血症的严重肾感染等各种临床情况。尿路感染是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入侵尿路引起感染,产生脓尿和菌尿,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留置导尿管是最主要的原因。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其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和脓尿,也可有终末血尿等。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寒战、高热、腰痛、排尿困难等。若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2.体温过高。 3.排尿异常。 三、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采用局部按摩或热敷的方法解疼痛,必要时這医嘱给予镇痛药,并观家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诱因:去除积极查找尿路感染的谲因,矫正尿路畸形,解除尿路梗阻,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 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健康宣教 1.向患者详细介绍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并配合参与治疗。 2.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日常生活中要多饮水、不憋尿。 4.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清水中洗会阴部2次,或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大便后清洗会阴,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增加会阴清洗的次数。避兔使用高锰酸、盐水、硼酸等清洗会阴部 6.妊娠5个月以上者,睡觉以侧卧位为宜,避免因子官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流不畅。 7.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养成"二次排便"的习惯,即在排完尿后数分钟再次排尿,以便冲刷输尿管和尿道,必要时在尿控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间歇清洁自我导尿以保护肾功能并降低感染可能性。 8.遵医嘱服药,抗生素应餐后服用。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时,应多饮水并服碳酸氢钠,以增强疗效。

女性什么原因导致尿路感染

女性什么原因导致尿路感染 女性尿路感染的原因: 1.解手后,用卫生纸从后往前擦拭。 女性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尿道口与肛门接近,尿道长度仅3—5厘米,直而宽,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故细菌易沿尿道口逆行至膀胱。解手后不正确的擦拭方式,能大大增加尿道被污染的风险。再加上女性外阴部汗腺特别丰富,很容易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细菌乘虚而入。 2.性生活频繁或不注意卫生。 性生活引起的女性尿路感染较为普遍,特别是新婚女性发生率很高,一项来自台湾的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女性发生过“蜜月膀胱炎”。 3.憋尿时间太久。 排尿时,尿液对尿道有冲刷作用,如长时间不排尿这种冲刷作用减少会增加细菌在尿道里滋生的风险。另外,由于女性尿道较短,憋尿易造成上行性尿路细菌感染,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肾盂肾炎。有研究调查表明,尿流不通畅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 4.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多种感染的风险都会增加。其中泌尿道感染非常常见,达到16%—35%。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常常伴发神经受损,对感染的敏感性下降,这使得10%—20%糖尿病泌尿道感染患者感觉不到症状,仅表现为菌尿。 5.尿路梗阻者。 输尿管及肾结石、尿道狭窄等均可引起尿液潴留,使细菌容易繁殖而产生感染。 6.雌激素水平降低,例如停经后。 老年女性雌激素分泌功能减退,导致阴道、尿道萎缩性变化使她们更容易出现排尿困难、尿急和尿路感染。 女性尿路感染的表现: 症状一:腰痛

腰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肾脏及肾周围疾病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肾脏包膜、肾盂、 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均可使腰部产生疼痛感觉,下尿路感染一般不会引起腰痛; 肾及肾周围炎症,如肾脓肿、肾周围炎、肾周围脓肿、急性肾盂肾炎,常引起腰部持续剧 烈胀痛,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腰痛常为酸痛。 症状二:全身症状 如发热、寒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患者,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 梗阻的患者尤为多见。 症状三:排尿异常 尿路感染常见的排尿异常是尿频、尿急、尿痛,也可见到尿失禁和尿潴留。慢性肾盂 肾炎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可有多尿,后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症状四:尿液异常 尿路感染可引起尿液的异常改变,常见的有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尿常规检 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如何预防: 首先是外阴部勤加清洗,尽量减少细菌的数量,以降低发病机会。 其次,女性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比如,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因此要特别讲 究经期卫生,要注意月经用品的清洁和消毒,这是减少细菌入侵的重要环节。再比如,性 交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道和膀胱,因此,性交后15 分钟内及时排尿,可将性交带到尿道口的细菌冲洗出去,故可预防尿路感染。 另外,与避孕方法有关。据有关调查,采用阴道隔膜和安全套避孕的妇女,尿路感染 的机会要比服避孕药的妇女高2~3倍,原因是在放置和取出避孕工具的过程中,阴道内的 细菌易带入尿道口。当然,讲究性生活卫生,男女双方经常清洗外阴部,尤其是在房事前 后更应注意生殖器官清洁,这样也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发生。 不要憋尿。憋尿是女性常见的不良习惯,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 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也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 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解决之法当然是不憋尿,甚至应养成“勤”小解的好习惯。 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一定要在正规泌尿外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不能滥用抗生素, 否则会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加重病情,导致尿路感染反复。本病属于中医“淋证”的 范畴,其证型主要分为湿热下注、中气下陷、肝肾阴虚,辨证论治,疗效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