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入门 笔记

课堂笔记

课程代码及名称:241L0160-《社会学入门》

授课教师:冯钢

上课学期:Freshman-B (Winter)

0 社会学是什么样的一个学科?——绪论

0.0 正名

i. 社会学是什么:

一个伪问题,无法回答/每个人回答都不同,很难讲共识

面向过于广泛

研究社会,但是政治、经济都在研究社会

分支:经济社会学、法学社会学、文学社会学、影视社会学、新闻、广告、……

研究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ii. 社会学的四大理论:

结构-功能理论(在英美等地有统治性地位):社会结构决定具体社会功能,结构由异质的元素组成。

冲突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建构基础):社会冲突必不可少,要充分发挥其动能,使用矛盾制约矛盾。

交换理论:把行为看做交换方式,不对等的交换产生“债务”,“负债”产生权利。

符号互动理论(理解社会微观现象):把人的社会行动都理解成一种符号;符号之下自有其意义所在。

0.1社会是什么?时间和人不同,定义也不同

#1-#5 涉及的频率由高到低

#5 社会与自然

社会和自然可以绝对区分开

能否跨学科?能否使用自然科学方法?

人口学(计划生育的放开二胎?)

人生病和自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二元属性

自然的哭和社会的笑)

自然的,动物的吃食和社会的,人的饮食(吃什么,如何)

人的社会化

生下来,就开始和社会互动,接受社会刺激(男女的区别对待)

更小的社会概念?

#4 经济与社会(伪概念,但是经济学又抵触社会学)

把经济剥离: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问题;经济与社会脱嵌

经济上的人(定义成唯利是图,但是带来了与现实情况的矛盾)

社会人:经济人+政治人

#3 国家与社会

政治学重叠社会学

社会与政府的大小关系,联系与博弈

市民社会(经济概念,有产者之间的关系)与国家

#2 共同体与社会:如何从共同体过渡到完整地社会,社会的转型

(社区:居委会、街道、。。。。(定义混用)

一个典型的社会:城市

人与人之间角色的互动交往

(社会角色扮演不同形象,交易,信任)

(陌生人的社会←熟人的社会(没有秘密);两者差异大到跨越时代

城市及其人的成长和现代化

(农民的城市化涉及概念的转变,困难:思维方式(如换算单位)

#1 个人和社会

超过一个人形成的关系,就可以形成社会关系

0.2 社会学的历史

社会学在国内一度被绝对定义成“资产阶级的”,一度被否定摒弃——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斩草除根“。改开之后,艰难恢复,在费孝通的呼吁和坚持下才不至于彻底灭亡。

i. 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欧洲人突然发现社会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巨变:

出现了游荡的自由生产力,可以出卖劳动力,产生了工资取代地租

前工业时代人是从属于土地的,但是工业时代把人从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

ii. 社会的讨论:什么导致了这些社会问题?

马克思:试图从自己的历史观察的角度解释:资本主义内生的问题是致命而不可解的,只有推翻私有制才能解决;资本主义很快就会结束引向共产主义(很明显错了)。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工业化使得人从自然生产剥离,机械大生产导致社会功能上的一体化。

马克思认为孔德提出的社会学就是用来维护资本主义的,和自己的观念相左(是迟早被历史抛弃的)。

孔德:社会发生变化是因为人的理性层次的上升导致的。

人理性的三个阶段:

(孩童的)神学(崇拜全能之物,把解决方法寄托于此)

(青少年)形而上学/哲学(思辨的刨根问底:世界的本原(唯心,唯物))

(成年的)科学(实证的,可证伪的)

资本主义总会带来问题,这是发展过程的问题,可以找到原因,可以科学地解决,即使同时又会产生问题,再解决就是了。社会学就是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

劳资矛盾:(全国工会是半政府,一边不敢替工人撑腰,另一边不敢明面支持资方)马克思的方案:所有”被压迫者“联合干掉资方;工人终极目的是推翻资本方,”人类理想“

孔德的方案: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的基石,必须合作,但是这种合作应该通过双方力量平衡(董事会 v. 工会)的斗争推动发展进步

使用罢工作为武器,胁迫资方达成妥协,在工人的收获和资本的收益之间博弈平

iii. 马和孔的思想来源: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尊为精神导师,孔德是圣西门的秘书,圣西门的著作有孔德的痕迹(而非相反))马的哲学基础是唯物的,孔德哲学基础是唯心的。对立一直延续着,也会延续下去,因为唯物唯心是价值观取向的体现,无法证伪,也没有科学可以解释。但是显然,唯物主义没办法使得社会学的一些问题获得解释和解决。

例:世界观的形成:世界观是属于个人精神的,可以有很大差异

(谁看见了世界?世界无法被完全观测,世界观却形成了,不是唯心的吗?)

一个事物,我感觉到才能知道存在,是不是真的存在?而感官是不可靠的。“存在即被感知”

(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感觉导致概念的形成,认知框架的构建,因此人无法生活在自己无法解释的世界里面。

0.3 社会现象有没有本质?

“杯子”装水容器的本质,不同的形态,是一个概念,

作为人造物一定是先存在与人类思维之中

从实物抽象出概念,一定会遗漏;从概念产生实物,形态上有无限可能,但是抓住意图(概念本身)就可以掌握这个实物的使用。

0.4 社会学的要求

要知道被研究者眼中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基本社会共识(通过沟通和交流达成)来消除行动上的抵触

对社会的解释只有有效/合适,无非对错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有物质的,但更多是精神的;社会规则的建立和打破更多是感觉上的人的成分其实没有什么是自己的;

学习社会学的目的是通过更多姿势的积累,开拓更多地解释世界的可能

社会上人的烦恼有很多来源于人的异化,人的角色的扮演

I. 人的社会化

I.0 正名

社会化的过程是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融入社会的过程。

时间:从出生到死亡,社会化不会结束:社会总是在更新,为了跟上步伐,进行的是终生社会化。

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关系形成的,和已经社会化的人沟通(发生关系),从而将社会属性和社会概念传递给新的自然人。

I.1 社会化的两个方面:基本社会化、一般社会化

i. 基本社会化

始于家庭,在家庭的范围内;在家庭之外进行的是一般社会化。

1 动物不存在社会化;人缺乏先天技能,需要依赖父母(依赖导致的代际交换使得社会化成为可能)

2 家庭是我们的首属群体,它和其他我们从属的群体有很大区别。

1) “首属关系”是先天形成无法选择的,其余都还是有(理论的)选择可能的;这意味着一种强制。因而,家庭传递、赋予的社会属性和观念,就会先决地成为一个人的社会的基础认知(社会观的传递),这决定了社会化是什么样的性质(良性、恶性)和方式。

2) “首属关系”必须首先是面对面的、无法逃避的,不能完全依靠间接的交流维系

3) “首属关系”是全方位的;一般的社会互动只针对一方面或者很少几方面的社会角色;人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全方面的,人必须将自己全面显露在家庭之中

基本社会化的维持时间:0-16岁;16岁之后就要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学校、工作、社团及其他)了。“次属关系”:家庭之外的社会组织群体。

ii. 一般社会化

主要内容:学习社会角色的扮演和实行。

社会关系各种各样,其内容繁多,但学习的过程都是学会社会角色扮演的过程。

在一般的共同体之中(村落),只需完成自己的基本社会化,便可以在16岁之后维持生活。——放大的家庭,社会分工稳定;但是在现代文明的情形下,一般社会化才显得愈发重要。

“人究其本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的总和——马克思”

人的性质/性格(好坏)都是通过和其他人交往来形成和构建的。

“人是一个角色丛” ,但和人在交往的时候,只需了解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就可以做事情了。

角色交往(也就是任意的人际交流)的基础是人已经形成的“角色丛”,交往之时(不论是主动还是受压力被迫)选择一种角色(老师、营业员……)而要更多地了解一个人就得了解他所有的社会关系(其实不可能做到)。

“休息”:本质上是释放由于角色压迫(社会规则、他人)所带来的(言不由衷的)压力——角色转换(例如:吵架:对外社会交往压力和情绪的对内释放)。

每一个角色的背后实际上都是一个完整的人(角色丛),不能超过既定的角色互动范围(社会规范)干涉一个人的角色丛(“尊重”、“同情”);“冷血”“没有同情心”实际上是人无法跳出自己的社会角色、考虑到互动另一方的背景来思考(老师、医生、售票员)带来的后果。

I.2 社会角色的学习:“角色期待”指导了社会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向。

方式:通过扮演对立角色(“换位思考”的模仿)重现互动,来思考自己的角色扮演的要求(过家家)

社会互动是一种符号互动,其根本在于交流双方能够互相理解意义。

符号:一种具有含义的事物。通过符号来传递信息,关键在于接受者的解读,因为解读影响互动接下来的方向。

语言/社会角色学习的过程,就是符号传达和解读、反馈的循环一遍遍加强,建立反射弧的过程。(“爸爸”“妈妈”)

角色扮演的冲突:角色扮演的过程总有理想化的倾向,但是人不总能做到,所以为了避免角色冲突带来的尴尬,只能进行角色隔离(师生恋、师生官兵分食),以保障高层次角色的神秘感和理想感

角色的社会规范(隐性的,日常是不言说不成文的):作为社会的潜在秩序,可以被人预期到,如果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生,或者预期本身建立不起来,便是破坏了秩序,带来社会运行之中的摩擦和尴尬——个人层次上,这种达不到预期的感受,会导致人的迷茫和无所适从(社会观的不调和)。“人无法生活在自己无法解释的世界里。”

(例如:(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的缺失导致婚姻的不稳定,对社会规范的不熟悉——关照:呼应)I.3 社会化的任务:学习文化(架空),学习社会规则(实在)

文化:一种生存生活方式;文化生活的细节并不是通过语言阐述的,而是通过生存结果而反映。

(自我圈:文化赋予的基本的安全感,反映到实在的物理半径)

距离是很重要的文化符号,解读了文化赋予的关于安全感的社会规范。

声音的强弱作为文化符号:与特定的亚文化圈(生活环境)有关,也通过其传达个人信息。

文化带来的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的建立,是靠互动和反馈建立起来的;如果互动链断裂,则这种社会规范符号便建不起来。

重要他人:证明自身存在于社会的方式就是被评价,通过获得特定人的臧否,获得“社会感”、“被评价感”,是所在环境个人期望的反馈者。重要他人的选择是好是坏,决定了文化规则建立的方向“自我发展理论” :镜中的自我:通过别人在交往中的回馈来想象“我”的一个印象(胖瘦);“我”想象的他人对我形象的评价(胖的不好瘦的好);综合前面两者形成的自我感觉

基本社会化结束之后,当我们走向社会,我们可能发生社会交往、建立社会关系的人理论上是无穷多的。

虽然我们把社会中的人分类,但是如果我们在分类之时没有就这样抹去对方的个性,而只去关注他们的共性(概念化的他人:警察、教师、乘客、外国人),这样的社会关系的构建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我们才把人以群分。

i. 米德:人的心灵“自我”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模仿阶段:通过模拟的角色扮演揣测社会交往对方的期望(过家家),形成的是客观我\他人我游戏阶段:通过同龄伙伴(邻里)之间的游戏,在其中扮演任意的社会交往之中的他人,形成的是主观我\主我

因而说,基本社会化的过程之中不仅需要家庭,也需要邻里(这里强调的是高频率交往因而关系密切的邻里)。他们都是首属群体及其相关者。

不通过同龄伙伴的游戏过程,就无法形成主动地社会交往的方式,无法形成“他人”的概念,更谈不上形成对应的“我”的存在。这是概化他人的开始。这一过程的进行是一个主我的“审视”过程,对

之前形成的客观我的印象的互动和反思。因而主我在这一过程之中是具有主动性的,其动力是内生的(潜意识)。

ii. 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完成性心理的发育和成长

儿童实际上是有性的;儿童的性欲在出生到两三岁时候就已经很明显了,这是远古时代的遗留,但是是分层级的,越早表现出来的越为原始,现代文明对此的记忆已经丢失,于是对16岁之前的少年

儿童形成了性压抑,一旦固着就会形成成年之后的性格障碍。精神分析学使得这一问题被重视。

0-1岁:婴儿从口唇获得快感(固着于成年,反映成咬指甲或者抽烟、抽雪茄)

1-3岁:肛门(固着与成年,反映为爱好收藏(尤其是古怪的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在文明的强烈影响下,这一性欲的关注被塞入潜意识,而越为原始的性欲就会被越为

原始的道德压抑,但是欲望是没法消灭的,最后还是通过替代的方式“过瘾”(从类似物开始(收集裤衩、看胳膊);如果这一欲望仍然不受文明道德认可,便要再加转移到更为温和的形式(看球),甚

至升华为文明认可的形式(雕塑))

文明的、道德的禁忌,实际上是对过于强烈欲望(性欲)压抑的需要,这样,文明与

欲望形成了二元对立。

iii. 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自我、本我、超我

意识对应超我,潜意识对应本我,而自我居于其间,负责调节和平衡两者,“一仆二主”

自我对超我(道德、伦理的规范)的产生和来源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不采取盲从的态度,另一方面要使欲望被升华所利用(打球、做学问)

自我控制本我,尽可能地要给本我找到合法的、不会抵触超我的替代。

父——母——子女的三元关系,在肛门期之后形成确立;儿子产生恋母情结,女儿产生恋父情结,但是父亲/母亲(同性)的存在使得自己的性欲需要压抑,通过对同性的认可和学习来继承自己同性的特征。

(达芬奇幼年无父,单亲家庭的背景使得自己的性别角色错乱了,导致了其同性恋的结果;但是其性欲的压抑导向了自己的升华,创造出文化瑰宝和科技奇想)

iv. 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求生,保安,安全

生死是同构的: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只能辩证地存在

现代文明把生与死割裂,强调生的意义,否定死的意义,从而让人无法理解和妥善表达自己的死亡本能(这种本能和欲望和生的欲望是相同强烈互相映衬的)

弗洛伊德:害怕就是喜欢(珍视,无法失去)

II. 社会结构

II.0 正名

社会静力学:社会结构,描述的是一个断面的,形而上的社会形式。

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描述的是辩证的,历史的社会演变过程。

i. 结构和“群”“堆”的区别:

“群”“堆”的元素被认为是同质的,忽略各个元素之间的异质性;

“结构”之中的各个元素都是异质的,并且通过自身的异质性发挥作用(也就是功能)。

ii. 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站在社会本质角度上的观察,难以准确下一个定义。

社会秩序的建立,文明的创建,就是由无序的“堆”到有序的“结构”的转移的过程。(甚至包括从极权时代向改开之后的,或者从古代到现代的社会转型)

涂尔干:共同体:机械连带(同质的机械相加)

社会:有机连带(异质的有机相辅)

现世的文明转型,就是传统的群的共同体结构消解,通过市场的渗入重建有机相辅的社会,形成了完

整运转的社会功能。

II.1 社会分层

i. 异质性的层次

表面的异质性表现成衣着;

根本上的异质性在于生活方式:阶级、收入、地位。

社会结构之中的不同社会领域(行业)(经济、政治、教育……)之间的异质性是显见的,但是更广

泛的异质性的表现是社会分层(社会阶层/阶级的形成)。

生活方式不同形成的异质性,反映的是不同人的社会功能和职位。

ii. 社会分层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社会阶层?

财富?地位?声望?

这些指标的高低,代表了他们获得机会资源的程度;

但是根本上来说,这些指标区分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社会分化发达的社会反而不会产生赢者通吃的极端不平等情形。winner-take-all说明资源分配模式和

评判标准都是单一的。

社会分层这一分化的过程只会随着生产力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不能且无法像政治学要求的那样人人

资源平等。否则会形成”社会缺席“:社会运作的循环失灵,社会中的人失去了动力。

(涂尔干:“人缺乏的是满足欲望的手段和欲望之间的平衡”;不平衡之间的落差会造成人类的痛苦

情绪,以至于产生心理疾病乃至社会动乱。)

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欲望和评估欲望的标准,跨越这个界限形成了认知不协调,就会使得被评

估者遭到排斥。

解决社会缺席的问题,就要求每个人要学会具有自我技术,认识自我,关注自我,才能避免因为社会趋于平等造成的流动性丧失。

(福柯定义的四大技术:生产、沟通、权力、自我)

阶层-阶级:阶层只是强调各个群体之中的不同,但是阶级这个概念则产生了高下的推断,产生了矛盾

和社会两端的分裂。

II.2 社会流动

i. 社会阶层金字塔上的横向、纵向流动

代际流动:后代和前代相对的流动水平。人们倾向于期盼这一趋势是上升的,但是在分工完善的社会,这一流动往往趋于停滞固化。

“社会阶层固化”是一个问题么?本身是一个在现在环境下必然发生的,但是由于被固定的阶层之间存

在极大的权益不平等,超越了容忍的限度,也没有体面的方式使得冲突双方取得共识和认同,才有社

会冲突的发生。

官员的后代向上流动的概率很小;农民的后代则是很容易向上的;知识分子的后代则是平衡流动,很

少不做知识分子的,也不会下沉。

ii. “贫富差距”一定是不好的吗?

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贫富差距必然存在;但是当代中国社会并不存在合法(正当)化解释贫富差距

的方式:反对贫富差距的解释仍然无法抹去;大众受困于老的意识形态而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常态。

iii. 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上下分化是如何产生的?

涂尔干《分工论》:分工产生了高效率,而非相反,效率是分工的结果。

社会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某一种生物竞争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内耗。人类通过形成社会分工,抑制了同质化的竞争;通过

其带来指数级增长的效率,提振了生存的可能性,乃至提振了生存的质量。

共同体(机械连带—同质相加—没有依赖性,只能依靠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纽带)

社会(有机连带—异质相辅—利益相关)

社会联系的纽带:“市场”与“合作”。

利益的分配涉及计算,计算要求理性参与,理性排斥了信仰、情感的因素,导致了非易感性;只有这样才能导致市场经济的产生。合作本身固然可以连结不同的生产者,但是没有办法直接解决分

配问题(正是计划经济的瓶颈)。

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生活方式的变化,又进而导致思维方式变化(老式的社会结构的消解)、情感方

式的改变(从内敛变为外向)。这样一来,生存共同体消解,社会真正建立起来。

III. 社会价值与社会行动

III.1 社会价值

i. 价值中立/价值无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立场,但不能在学术上对每个人的不同价值做高下的判断,否则戴着有色眼镜会影响理性的逻辑思维、信息筛选和判断,消解了学术研究的客观性。

但是,每个人的价值立场,在作出“选题”的过程之中,就已经渗透其中,否则一定会使人陷入矛盾和迷茫。

现代社会提倡价值多元,多重价值立场的存在确实被保障,但是这些价值立场之间几乎必然是冲突的。在古代社会,冲突的无尽无止,形成了“诸神大战”的场景→被更多人认可的“上帝”出现了,成为最终的意识形态赢家。

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晰地了解并可以表述自己的终极价值立场。

ii. 价值的意义

“价值”决定了什么被定义成利益;而人作为主体是“利益”导向的,所谓”无意义、无价值“来源于功利的

丧失。

基督教的终极价值:荣耀上帝

人是必死的生物,所以人才会选择在有生之年追求意义和价值;正因为如果不去追求就错过了,追求不到了,所以才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性。本质上,人生的终极价值存在于坟墓;只有生死时刻之间的任何事情才会被定义成有价值。

价值在于当下,而不在于未来;价值是潜在的、常存的,我们一般不自明;价值只对个体有效,不能、不应该把本体的价值赋予给别人;正因为意义和价值的存在,人们才会在同一件事情上产生不同的观察角度、持有不同的解读、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

iii. 价值的来源、意义的产生

所谓“意义”和“价值”,都是选择的结果;对选择承担责任就变成了个体对意义和价值负责。责任包含着意义和价值。

个人被动选择的行为,需要替那个人作出选择的人最终负责,这个选择对于那个人是没有价值的。在自由的状态下,选择才能有价值,选择才能产生价值。然而,选择是需要标准的,自由的无标准的选择是什么也选不出的,只是执行了选择的动作本身,消解了意义。

宿命论:一些都是已然安排好的,我们的选择和这个世界的运行没有关系,也不会产生影响(毕竟因果链都是既定的)

iv. 价值的层次

功利人生(为了某个其他的目的而生活)

游戏人生(放下其他目的的包袱,作为娱乐的形式,为兴趣而从事工作)

求道人生(把工作当做自己的天职,为自己的工作赋予终极价值,把人生当做艺术品,不断雕琢自我)

真正圆满的人生是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为自己创造意义和价值,摆脱功利的思维(“去功利化”)行业的佼佼者从来都是把自己的行当和生活方式当做目的,而不是为了功利,把营业当成手段,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古代的生产逻辑:不足产生需要,需要刺激生产,生产至满足就停止,无法构成反馈闭环。

资本主义的逻辑:生产刺激需要,需要推动生产,形成正反馈的闭环,哪怕所谓的需要是经济的需要而非个人的需要;在过度生产之中的所得(利润),更多地转化为扩张的资本,而非完全用于消费。“明知可为而不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III.2社会行动的类型

i. 社会行动的特点

行动是指向他人的:行动有直接指向,也会有间接指向(文艺作品),即使是照镜子这样的行动也会

有指向(所有其他人)

行动是有意向的:我们意识或者潜意识之中知道我们行动的目的,他人也可以获知,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模糊的

ii. 行动的分类

传统行动:习惯、习俗、传统风俗,约定俗成、不必(也无法)经过大脑思考、社会认同的社会符号这种行动已经经过长时间的延续,给我们提供心理的安全保障,虽然事实上有些传统行动已经不再适用于现有生产条件,但是这种传统行动的认同仍然形成了社会的基调,也要求所有人尽量遵从,否则就会导致社会的紧张、动荡、崩溃。

情感行动:以感情、情绪为基础的行动。现代人的易感性很低,这是现代人在理性和感性冲突的时候

倒向理性的结果;

人不会对感情导致的行动进行思考,至少事前不会;一旦理性参与,情感成分很快就下降了;行动的时长很短,否则会导致癫狂;但是情感动力的力量特别大,可以激发个人和社会日常无法表现

的潜能

理性行动:“理性”-“可计算性”(逻辑的计算:目的、手段)

目标合理的行动(目的理性/工具理性):行动符合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目标,通过责任的伦

理维系(是非分明,可以计算,可以切割,可追溯)

价值合理的行动(价值理性):行动符合一个模糊的、抽象的、不具体的目标(“全有全无”)因为我们无法推理出符合目标的手段,通过信念的伦理维系(“按上帝的旨意形势,上帝来负

责”,只有二元的判定,无法追溯责任)

信念党(形成一个党派的政治,竞争必然导致一方死亡,譬如某党)

v. 分赃党(形成多党政治,竞争的结果是利益分配的妥协,譬如驴象)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一般是冲突的;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当为了完成价值目标甚至要舍弃生命的时候),但是现在人才开始倒向目的理性,价值目标渐渐衰退。

III.3社会权威

i. 特性

非暴力、非强制、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命令自然地视为正当、加以认同

ii. 社会权威的类型

传统行动的权威:传统权威——社会历史以来的认同

情感行动的权威:感召权威(Charisma卡里斯玛)——依靠权威担当者个人的超凡(通常人

不具备)(被视为正面)魅力和感召力支撑和控制,追随者不会对其思考,从而盲目追随乃至神化。

理性行动的权威:法理权威——非人格化的,一套逻辑自洽的规则和程序;只要接受程序,那么结果是什么都是无可质疑的,并且是可计算的,可预期的,可控的。

价值合理行动,最终会退化成卡里斯玛崇拜,这样的破立过程(革命)往往是破坏更大,只要动能耗

尽就会恢复到原有的状态,甚至恶化。

III.4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偶然而短暂的结合,催生了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

宗教改革导致新教的诞生;新教为目的赋予价值;对新教伦理价值的认可产生了资本主义。

(Max Weber《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i. 为什么资本主义会有原始积累?i.e. 生产之后不大量消费?

宗教改革的缘由:教廷腐败:教会垄断了神人沟通的渠道/精神事务。

为了绕开教会,需要架空教会的理论基础:神正论、神义论。

教会的行为是不义的,上帝的决定不受任何干预(因为其最高),但是人把自己的事迹反馈给教会,教会又反馈给上帝,这样形成的规则使得人的行为成为了上帝判定的标准,上帝就屈服于规则了。这种神学逻辑催生了加尔文的思想。

加尔文预定说/神定说:只有一小部分人已经被先验地钦点成为上帝的选民了,做什么都没有什么卵用,但是究竟是谁已经成为选民并不知道;只有一个标准可以自证自己是选民,也就是坚定地信仰自己被选中(也就是否定这个问题存在的意义)

加尔文教义所谓无法证明自己成为选民,在信众心中实际上形成了心理焦虑;要通过无意识、非理性的行为来排解焦虑,并且需要将这样的行动正当化(短期的焦虑并不需要;但是长期的焦虑就是需要的了)。

基督(新)教的正当化方式是劳动:基督教推崇劳动,在新教徒眼中劳动是过程,是焦虑缓解的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劳动是作为结果的,是谋生的手段。

到达价值理性层面的解释:劳动是第一需要,因为劳动是荣耀上帝的——劳动不是为了世俗的目的,“在世俗而不为世俗”。职业化的劳动,使得长期持续劳动成为可能,稳定地排解不劳动造成的焦虑:”天职“——这种观念恰恰导致了行业的卓越成就。这些形成了外在的可见的评估标准,有着最终的效果,也就形成了有效信仰(也形成了病态的强迫症);同时构造了系列的工具理性/循环链,配合已有册价值理性,形成资本主义。

ii. 困境

工具理性的顶点是科学理性/祛魅,否定不符合、不使用工具理性的力量存在,上帝也是可以计算的。(上帝挂掉了,上帝被欧洲人自己杀死了——Nietzsche)

宗教死亡,价值目标被驱逐,资本主义文明就变成了一个空耗的精密机器,现代人被绑架在里面。Weber:会不会有一个新的文明或者先知,为这个文明机器赋予新的价值理性(返魅,着魅)呢?IV. 社会变迁/社会进步/社会发展

IV.0 正名

“进步”“发展”其实包含了价值判断的意味的,总是认为新的比旧的好;社会学要避免这样的判断,而把这样的判断交给读者。对改开的评价走向两级,但是并不是社会学的社会变迁要关注的。

所谓“进步”“发展”“五阶段论”“社会主义就是比资本主义好”,是正确的吗,是马克思所提的吗,有没有其原来的面目呢?并不是:斯大林之下这种话语才定型。(实际上,这是为了保持政权合法性和先进性不得已为之的结果。)

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和世界环境,一个制度就没有办法良好运营:如果我们把改开放在全球环境之下,就不能说它是”向资本主义的倒退”了。

IV.1 马克思真实意旨上的社会变迁

i. 这个时代的开启

民族层次上的从共同体社会向结构型社会状态的转型,从14-15世纪开始,到现在才走到“全球化”的时代背景(马恩的“世界历史”概念——“资产阶级创造了世界(作为整体的)历史”,在这之前只有割裂的分离的民族史,民族之间并没有严肃的交流关系)

资产阶级创造的联系:大工业和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用来分散某国大工业集中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大工业用来集中全球市场对某事物的需求)——资本主义注定了全球化

ii.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Hegel:(客观唯心主义)“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是某时代世界历史的典型”

客唯:理念论(理念先于实物)理念的外化/对象化/物化:理念的表达,生产;理念的异化:概念反过来又改变、控制人的理念。

绝对理念:先验的存在,把自己对象化才产生了物的世界。

历史的绝对理念的第一个物化对象是亚细亚。用Hegel的逻辑解释:正题:绝对理念;反题:亚细亚;合题:又一次的外化:希腊、罗马、日耳曼。

马克思的唯物世界历史“是在黑格尔的历史结束的时候开始的”。

(原始/?马克思并不认为,亚细亚形态是国家压迫民众)

亚细亚形态——古代/奴隶制(希腊-罗马)形态——封建(日耳曼)形态——//资本主义(世界)形态亚细亚和希腊-罗马如何在经济形态上沟通?马克思的解释:两种经济形态从来都是共存的;

亚细亚(亚洲+斯拉夫-日本)形态一直跑到资本主义黎明(甚至现在)。希腊-罗马-日耳曼反而存在着连续性:后者建设在前者的废墟上。

罗马为什么崩溃,日耳曼为什么能够成功把倒退的制度带活?亚细亚形态是什么?亚欧有什么联系?

iii.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的晚年东方理论的基础,斯大林时代否定之,连带毛时代也否定了它。农业发展——土地成为耕地——灌溉——(印度、埃及、兔子、巴比伦、甚至俄罗斯,都只有一两条主干河流)——灌溉系统的建设——统一的国家(共同体之父)的权力和意志。

灌溉系统建设象征土地的所有(支配)权给了君主:东方没有(土地)私有制,只有王有制、国有制亚细亚阶级社会的形成:管理水利灌溉的官员,通过私有化公共权力,产生了管理阶级。

东方国家的矛盾,本质上永远是官民(和皇官)的矛盾;中国的地主,实际上是委任的官僚利用公共权力产生的,地产提供俸禄,也就是国家授予了使用权和收益权,并没有产权;又因为其权力来源于经济管理能力,(灌溉就是为了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不得不管理经济工作。

东方国家(尤其中国从秦朝开始)很早就具有了现代国家的重要特性:官僚系统,国家暴力机关(军队);欧美18世纪才形成。

所谓奴隶社会的定义:主要生产者是奴隶。

Marx引用Hegel的言语:亚细亚社会是一种“普遍奴隶制”,或者说是政治权利上的奴隶制。只有君主是自由的,所有人都是他的仆从。

iii. 西方(希腊-罗马-日耳曼)社会制度的形成形式

1)欧洲国家的形成:既有阶级(资源的拥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国家制度

(尤其法律制度)产生了,从而调解两者之间的矛盾。

欧洲的城市:战争组织的社会形式;土地是权力(权利)的象征,女性守家,男性征战

城市人口阶级的划分:按照装备的等级(i.e.财富)

一等:马、盔甲、武器

二等:盔甲、武器

三等:武器

四:奴隶(运输员)

马太效应导致阶级分化,产生赤贫无土地的奴隶(下两等)和巨富的贵族(上两等);土地的集中提供了生产空间(内部农民)。这样才形成阶级,阶级的不可调和矛盾造就了国家机构。

从亚细亚形式到日耳曼形式,人的政治自由程度在上升:希腊罗马形式中一部分人是奴隶;日耳曼形式中每个人只要有土地就有充分自由→实际上是产权问题

iv. 东方(中国-印度-斯拉夫)社会制度的演进循环:为何没有形成封建制度

Max Weber对中国的研究:

周朝-春秋-战国:封建化程度最高,中央集权式微了,但是到了秦朝开始逆转,以后又在分裂时期有反复;中国从来没有达到过封建制度,只是在极度集权的状态和封建状态之间的空间演进,在任何即将到达封建的时刻发生了逆转的力量。

(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俸禄制(家产制):俸禄是来自君主的恩赐,原本是君主的家产,以土地的形式为代理的管理者薪水工资。体系下的官僚仍然有世袭的倾向,时间推移,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变得混淆,在官员世袭治理之下扩张规模,形成门阀势力,产生了封建的倾向;但是在一定的时刻中央又会收回土地的所有权,利用军队打击门阀,这也就成为历史周期中封建的反制力量—这一行为会借用“耕者有其田”的名义。

科举作为反制世袭的力量,提供一个下层上升的渠道。

例如:福建的族田:集体耕种,耕种产出用于资助家族中的贫困学子,以图考中之后恩泽家族。

“科层制度”:横向谓“科”,纵向谓“层”,理性程度高,效率高,但是也十分笨重。中央常备军、科层制度是西方到现代社会为了应付生产力提高才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国两者都早在秦朝就有。供养常备军和官僚的手段是国家征收地租(农业税)。

Karl Marx对印度的研究:

印度的“军功田”:作为君主对有战功将军的赏赐,先是只有所有权,但是随着田地积聚,也有了封建化的倾向。印度没有常备中央军,但是有(罪犯)奴隶,中央使用罪犯形成的军队来征讨,中央收回土地,重新集权,重启循环。(地主实际上需要交什一税,所以即使土地集中了,也算不得封建。)Karl Marx在“东方社会理论”中说,中国和印度两者“没有历史”,没有历史上的制度演进,形成相对静止的社会形态。可以看到,大部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国家都走向了拿起社会主义的帽子(苏联—“天然的社会主义”,土共,甚至印度)。

Marx对这种制度的批判:东方的公有制没有完全形成商品经济,因而只能在资本主义之下走向崩溃;只有资本主义世界被无产阶级推翻,才能通过西方向东方输血来跨越资本主义—走向列宁的“一国社会主义”的曲解

Marx用Hegel的理论体系(绝对理念—“天道”“上帝”)的解释:“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样语焉不详的论述和渗透着Hegel客观唯心主义语汇的结论,在后人研究中有意无意讹传成“五阶段论”。

IV.2 资本主义去向何方

i. 正名

“演进”、“演化”、“进化”≠历史;我们观测到的“进化”近乎一种猜测,因为没有办法观测改变的全程每一个时刻,所以人们极力构造逻辑链来证明演变,但是即便这样也与真的证明有质的区别

ii. 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与其改进

东方和西方能不能在资本主义时代走同一条发展路径?资本主义是否必然?——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为什么要认识:只有明白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什么,才能明白它会怎么变化,该怎么变化。

Marx理论的局限性:

Marx认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冲突”都是内在矛盾的表现;马克思的时代资本积累是通过剥削工人利益、工人赤贫化无力消费来达成的,最后导致了经济危机/产能过剩。

但是,十九世纪末之后资本主义制度做了调整。民主制度赋予了工人抗议和罢工的权利,工人的福利改善了,工资上升了,最后导致了利润空间/来自内部的剩余价值的丧失;企业只有到民主发展不完善的国家才能赚取大量利润。资本主义已经做了很多的改进了,从而消解了资本的马太效应的程度,减轻了劳资矛盾的问题,解除了马克思式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

iii. 罗莎·卢森堡的改进

Rosa Luxemburg的推论起源于《资本论》第二卷中简单再生产(资本规模不扩大)到扩大再生产(利滚利的资本积累)的过渡。

所谓两大部类:生产资料;

(不变资本C1(原料、资本、产房);可变资本V1(工资);剩余价值S1)

生活资料。

(相应地,C2;V2;S2)

简单再生产情形中,两大部类的交换达到平衡(V1+S1=C2)。扩大再生产的情形之中,生产资料的剩余价值S1=S0+Sδ,当国内生产-消费饱和,Sδ无法被国内消化,于是不得不向非资本主义国家(第三市场)扩张,才能实现C1的上升,资本的积累。于是资本主义会自动选择向国外扩张。

对于第三市场,资本主义产品的输入导致了本土(手)工业的崩溃,本土的商人(“买办”)走向了进口替代,以期减少当地产品成本,导致了当地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一正促进循环导致了全球资本主义壮大,生产者变多,第三市场萎缩,最终资本主义就走向了停滞。

推论: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必须是“帝国主义”的,需要向海外市场扩张,但扩张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的终结,因此过早地闹革命反而毫无意义。Luxemburg的《资本积累》是这一观点的详细解读,它直接否定了Lenin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理论,导致了俄国、德国社会主义思想阵营的分裂。

iv. 今天的社会变迁的问题: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沃勒斯坦《现代社会体系》:全球化视野看马克思

“平均利润率”:在全球资本无障碍流通、没有限制、没有垄断的情况下,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会趋于

平衡(利润的负反馈调节),从而商品价格在不发生通胀的情况下也会趋于稳定。不过实际上,在产

品生产地下沉的过程中,因为利润率的不平均,高利润的产品的利润的一部分被截留到低利润生产方,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利润流失。

资本积累本质上是资本对工资劳动的剥削,但是因为民主制度的产生导致本国的劳动力的剥削成为几

乎不可能,最后成为了对不发达国家(非工资劳动比重高、资本化程度低)的剥削,这样才能形成资

本的原始积累。这种原始积累的剥削对象,是未资本化国家的半生兼业的无产者家庭(只有为数几个

人参与工资劳动,剩下的参与家庭级别的农业手工业生产)。

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可变成本V,只要情况确定的话总是存在且给定的,需要满足劳动

力生存的最低水平。这一最低水平在发达国家会随着工会斗争和工人要求上升,但是在不发达国家并

不存在这一机制。在不发达国家的这些半生兼业家庭,由于自己有工资以外的途径产出补足的能力,

于是对工资的要求下降,工资的差额,就成为了对非工资劳动的剥削,成为了利润和再生产成本。

然而,只要资本进入了,资本化程度的上升总会导致非工资劳动的衰微,从而将这样的国家也变成了

资本的输出者;当不再能找到这样未资本化的国家的时候,也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衰微。

v.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拉美社会学家提出反制以上论点的“依附论”:“发达国家的发达是不发达国家的不发达的因”。不发达

国家对发达国家有着必然的依赖,发达国家有着自我发展的强大能力,一方面可以维持生存,另一方

面又要输出资本;卡在发达国家群体的外部的“边陲地带”,接受发达国家输出的技术和输出的“革命”,从而形成了确定的被支配的命运,除非不发达国家退出体系,从而无法获得技术养料,被自己干死

(类似朝鲜)。

Wallerstein认为,还有这一世界朝贡体系还有第三种成分。半边陲国家从边陲国家脱胎而来,成为了

核心国家的“买办”(例如英国之于荷兰,德国、美国之于英国,中国、日本之于美国)。半边陲国家

作为反体系的力量,很有可能会实现对核心国家的逆袭,这种两种国家的竞争形成了“修昔底德陷阱”。天朝已经成为了新的半边陲国家,会不会成为新的核心?是闷声发大财还是价值观扩张?还是在竞争

中落败从而被踢回边陲地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