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1993)。

9、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董奇等,1996)。

综观上述自我效能感定义的见解,研究者们从自我效能感的过程或表现形式或对象、范围等方面进行界定。这些界定虽不相同,但他们的核心思想却是一致的,都涉及到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问题,实属于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一种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即自己在面临某一具体的活动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火灾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活动任务(王艳喜、雷万胜,2006)。

三、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研究

1、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的主体自我判断,要以一定的经验或信息为依据,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新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以班杜拉维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来自于四种类型的经验(姚凯,2008)。

(1)以往的成功经验。

以往的成功经验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前提,他为个体提供判断和构成自我效能感的行为信息。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在挑战性任务中所获得的成功,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戏更和改变的影响尤其大。

(2)模仿或替代

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知识经验不是通过亲身实

践,而是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与模仿而获得的。榜样的成就、行为给观察者展示了达到成功所需要采取的策略,以及为观察者提供了比较与判断自己能力的标准,同时也为其传递了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的信念。

(3)言语或社会劝说

言语劝说是针对自我效能感的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已有的能力产生积极的信念,使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压抑和限制能力的发挥,也不能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否则自我效能感会受到打击。研究表明,当员工存在人各方面的障碍,对自己概括化的自我效能及其自尊产生怀疑的时候,言语劝说特别有效。

(4)生理与情绪的状态

个体对生理、心理状态的主观知觉将会议刚自我效能的判断。焦虑、害怕或紧张容易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疲劳或疼痛回到是与体力劳动人物相关的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在组织

情境中减少压力源以及改善物理被认为是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的有效途径。

2、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对后续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王艳喜、雷万胜,2006):(1)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不仅影响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也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2)自我效能感判断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及其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3)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4)自我效能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早期的状况影响这以后的发展结果。

3、自我效能感测量的两种取向(王艳喜、雷万胜,2006)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和评估是自我效能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基础。由于人们对自我效能感内涵的理解不同,对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以Jerusalem和Schwarzer为代表的从一般个性水平上考察自我效能感。他们认为存在不以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对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对此,Jerusalem和Schwarzer (1981)制定了10个题目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已在大量现场研究中得到证实,许多研究中使用所得量表内部一致性alpha系数在0.75到0.91之间,量表也有良好的聚合及区分效度。国内学者李凌、王才康等经实证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然而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对绩效的预测力并不显著。另一种取向是以班杜拉为代表的领域关联自我效能感的测量。这种测量应与具体活动领域相联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获得更准确的绩效预测力,因为个体在不同领域或特定功能情境中有或强或弱的自我信念。班杜拉也认为,自我效能感同自尊、成就动机等其他自我机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同具体领域联系密切,自我效能感随情境、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对自我效能感的特定化测量优于整体测量。

3、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

自我效能感不只是个体对自己即将执行的活动的未来状态的一种事先预估,更是直接影响着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从而构成决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中介过程实现其主体作用的(高申春,2000)。

(1)选择过程

班杜拉认为从三元交互决定论看,人同时是环境的产物和营造者。人作为环境的营造者,除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环境的性质外,也不分的决定于人对环境的选择。一般而言,当面临不同的环境时,个体选择自认为能加以有效应对的环境,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另一方面,当个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来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时,由于不同活动包含着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他选择哪种活动就决定于他对可供选择的

各种活动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还认为,任何影响到选择行为的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定向作用。

(2)思维过程

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或激起若干特殊形态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成就产生的影响或可使自我促进的,或可使自我阻碍的,他们依效能感的高低而不同。首先,目标设定是人类行为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之一,但个体把什么样的成绩设定为自我席给的目标,则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其次,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对即将执行的活动场面活动作流程的心象实现的内容和性质。第三,在归因活动中,效能感强的人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技能的缺乏和努力的不足。最后,个体对行为结果形成内控或外空的不同期待,部分的决定于其效能感的高低,并通过改变自我冬季的水平而影响活动实际执行的动力心理过程。

(3)动机过程

如上所述,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通常都伴有动机的因素或过程参与其中。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以及在活动中当面临困难、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富有挑战性或带有革新性质的创造活动而言,这种持久力和耐力是保证活动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具有适应价值,而且同时对个体和社会具有发展的动力学意义。

(4)心身反应过程

在面临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厌恶性情境条件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思维过程的性质而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自我效能感通过心身反应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在当代心理医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即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

四、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王艳喜、雷万胜,2006;李娟、王玉廷,2008)

1、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的不足

自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后,培养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过。班杜拉的学生Shunk就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进行了系列研究,国内学者也对学生、教师自我效能感及人们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证明了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是有效的。但这些培养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这些培养大多是在实验情境中进行的,实验情境与实际情境相去甚远。(2)培养方式几乎都是短期项目训练。而自我效能感属于主观认识,短期项目训练的影响效果的保持性相对较差。(3)在学生自我效能感方面,大多培养是针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进行的,对优生和中生则缺乏培养。

2、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感受成功原则。它是指要设法让人们多产生成功的愉悦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这是最重要的原则。(2)尊重支持原则。它是指要以人们为主体,尊重人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培养者的智力的、情感的支持和个体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3)

异步发展原则。它指必须关注和高度重视个体的个别差异,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教育,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不同个体的不同发展。

3、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班杜拉及其学生认为,应该根据实际情境,采用多元结合培育方法来培养人们的自我效能感:(1)适当的外部强化。(2)积极的自我强化。(3)加强归因训练。(4)学习策略的培养。(5)增加个体对成功的体验。(6)增加替代性经验。(7)语言说服。(8)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

五、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应用研究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维度一: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1、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2、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3、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 4、我认为我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5、我认为我能够学以致用 6、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更广泛 】 7、我喜欢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8、我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及老师所讲的内容 9、我经常选择那些虽然难却能够从中学到知识的学习任务,哪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0、即使我在某次考试中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静地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 11、不管我的学习成绩好坏,我都从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维度二:学习行为效能感 12、学习时我总喜欢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13、当我思考某一问题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 14、我经常发现自己虽然在阅读书本却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意思 15、阅读书本时我能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16、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开小差以至于不能认真听讲

17、我常常不能准确地归纳出所阅读内容的主要意思 , 18、我总是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划出重点部分以帮助学习 19、当我为考试而复习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进行复习 20、课堂上作笔记时我总试图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而不管它是否有意义 21、做作业时我总力求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便把作业做好 22、即使老师没有要求,我也会自觉地做书本上每一章节后面的习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问卷由华中师范大学的染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 和DeGroot(1990)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问卷中的有关维度编制而成。该量表把学业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独立的维度。学习能力自我效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顺利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学习能力的判断与自信。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采取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与自信。每个维度有11 道测题,共22 道测题(Coronbachα=)。采用五分制评分方式,分数越高代表效能感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即效能总和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之和。本研究中Coronbachα=

情绪智力文献综述解读

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献综述 1、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最初萌芽于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时提出的应该用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并于1920年提出社会智力概念,将人类智力分为社会智力、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三种(E.L. Thorndike, 1920)。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提出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W.P. Payne, 1986)。随之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探讨逐渐兴起,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P. Salvoey, J.D. Mayer, 1990)。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1997年二者对该定义进行了细化,称其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P. Salvoey, J.D. Mayer, 1997)这一定义现在仍被普遍应用。随着对情绪智力内涵的深入探讨,1997年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旧引。”(Bar-On, 1997)。从内涵上说,其表述并未揭示其特有属性,从外延上说,把人格和人际方面的能力都纳人情绪智力范畴,又有扩大化倾向。所以尽管该定义涉及了情绪智力的内涵和外延,但仍是不尽完善的。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情绪智力进行了界定。有学者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人格中情绪与认知相互渗透的一个心理结构,即情绪与认知融合的一种心理素质”。这种定义讨论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但没有直接指出它与能力的关系,以致情绪智力概念游离于能力范畴之外,不利于与现时心理学体系的融合。所以也有学者从心理学意义上考虑,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括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卢家楣,2005)。这一点在国内外多数文献中得到共识。 2、情绪智力在理论上的讨论 国外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中对情绪智力的探讨主要有两大流派,其中不同的学者分别构建起了不同的理论模型。 一是能力情绪智力流派。此流派认为情绪智力是“运用尖端的信息加工手段去处理情绪及与情绪相关的刺激,以及使用这些信息去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Mayer,Salovey,Caruso),他们从情绪感知、情绪整合、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构建出了情绪智力理

自我概念研究四

自我概念研究四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我概念在个体内部有着影响和谐统一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中存在横向矛盾: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结果截然相反2005年左右时结果有好有坏到2010年左右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从中国知等期刊上搜集的关于研究自我概念的中研究结果存在纵向矛盾从2005年甚至是更早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中过程的体现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总体一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分析的方法能使存在差异的结果得到总体一致的分析旨

在揭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理论依据。1.2概念界定 1.2.1 自我概念 本研究把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和对他人关系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1]。 1.2.2 分析 分析在1976年由G.V. Glass正式提出思想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它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整合现有的、针对某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大可对其进行平均;如果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分析就要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郭伯良、张雷)[2]。 但是虽然分析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它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比较少比较局限。就以我国的两本心理学核心期刊为例在《心理科学》和《心理学报》上自2000年共发表分析有关文章15篇其中10篇是分析具体应用类文章5篇是技术介绍类文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发表的具体研究类文章依旧不多达不到分析的要求没有进行分析的必要;其二是分析本身的局限性其本身是非实验研究并未能掌握所有的中所包含的被试情况具体施测方法;其三对于其他的过于依赖会受其他研究好坏的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探析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是 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 习领域内的表现,具体指学生对于自身是否有能力去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主观评判。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采用文献综述法和个别访谈法对影响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进行探究。通过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师生关 系和个体性格特质是影响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高低的三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高中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3-0044-01 1 引言 1.1 研究综述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在自我效能感概念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自我效能感在 学习领域内的体现,我国学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行了不同表述。周健(2016)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探析一文中指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表现人们对 于自己学习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能够直接影 响到其学业成就的高低。阿拉坦巴根(2013)提到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 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和作业能力的主观评价。曹果果(2016)认为学业自我效能 感即学生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的评估以及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 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 1.2 研究目的 深入研究影响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能够为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学业自 我效能感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制定相关策略来帮助高中生提高学业自我 效能感,从而使更多的高中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就。 2 研究过程 2.1 调查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本论文通过分析文献和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了解影响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的主要因素;在西安市西郊某小区以及西安市西郊某教育培训机构的高中部随机 选取了部分高中生进行个别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力求本次调查结果真 实有效。 2.2 访谈的结果 从与高中生的交流来看:他们整体意识到自己对于自身学业能力的主观评估 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业态度和学业行为,可以看到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于高中生 在学业上的表现有重要作用,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促使他们对自身的学业能 力持乐观态度,学习成绩也更容易达到良好和优秀;如果学业自我效能感偏低, 学生在学业上则会表现的比较消极,且常常出现学业不自信的心理。此外,受访 问的几位高中生都认为影响他们学业自我效能感高低的较为明显的因素有三种, 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个体性格特质。 3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3.1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往往会以命令的方式将自己想法强加给子女,忽 视子女的个人真实需求和想法。这种教养方式下的高中生往往分为两种:第一种 在父母强压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上进,此时专制型教养方式就与高中生的学业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摘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干预及培养进行展望。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及培养 一、情绪自我效能感概念 Bandura(1986)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Schultz(1990)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自信、自重与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等人提出。Caprara等人(1999)认为个体在管理日常情绪体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的管理技巧和能力,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干上有很大差异,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Bandura等人(2003)同样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生活的能力感,他们认为个体具有自我情绪调节技巧是一回事,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够坚持运用这些技巧是另外一回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Bandura,caprara等,200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情绪的形成、保持、回避和抑制能力的评价及对内部情绪调控的信心/信念(Caprara, Alessandri&Eisenberg, 2012)。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 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Watson &Tellegen(1985)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为两个维度: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expressing positive affect , POS)和调节负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 affect , NEG)。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事件时,体验或表达注入快乐、热情、自豪等整形情绪的效能信念(Bandura etal ., 2003; Caprara & Gerbino , 2001) 。调节负性情绪的自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文章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归纳了典型领域研究成果,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走向,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评价。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测量;应用领域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 而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准确理解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机的理解,并为动机问题研究的前景指明道路。一、自我决定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和Ryan提出的,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动机理论,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进行整合。根据个体自我决定的程度不同,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的动机分为:缺乏动机、控制动机和内在动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小型理论:有机整合理论主要阐述外部动机发展为内部动机的过程经历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基本需要理论主要归纳了人类先天存在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解社会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果定向理论主要描述人们的先天倾向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述四个小型理论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前三个小型的理论展开,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考查了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研究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又是怎样影响到自主动机的。 二、自我决定动机的测量 随着人们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相继编制了一些量表,用于研究不同人群的自我决定动机。目前国内使用的量表主要是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唐本钰、张承芬对 sheldon 等人编制的自我决定量表(SDS)进行了翻译并用我国大学生样本进行验证,发现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有两个分问卷组成,共有十个题目,每个分问卷五个,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起来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维度一: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1、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3、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4、我认为我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5、我认为我能够学以致用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6、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更广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7、我喜欢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8、我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及老师所讲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9、我经常选择那些虽然难却能够从中学到知识的学习任务,哪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0、即使我在某次考试中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静地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1、不管我的学习成绩好坏,我都从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维度二:学习行为效能感 12、学习时我总喜欢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所

学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3、当我思考某一问题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4、我经常发现自己虽然在阅读书本却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意思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5、阅读书本时我能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6、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开小差以至于不能认真听讲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7、我常常不能准确地归纳出所阅读内容的主要意思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8、我总是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划出重点部分以帮助学习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9、当我为考试而复习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进行复习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0、课堂上作笔记时我总试图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而不管它是否有意义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1、做作业时我总力求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便把作业做好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2、即使老师没有要求,我也会自觉地做书本上每一章节后面的习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问卷由华中师范大学的染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 和DeGroot(1990)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问卷中的有关

【文献综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

文献综述 应用心理学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 1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1.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界定有个发展的过程。最初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自我效能: 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动过程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和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即个体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并不如此。许多人也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任务和领域下个体的自我效能会起变化,认为特定领域、特定任务甚至特定问题的自我效能感才对行为具有预测性,原因是不同的任务领域对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不同。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另外一些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如Sherer(1982)认为由于不同个体过去的成败经历不同以及对成败经历的不同归因导致个体间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个体过去在各种情境中获得的成败经历会影响其对新环境的一般自我效能预期。Judge(2001,2002)认为,“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应对、执行和能否成功的基本能力的评估,是个体对各种情境能否有效处理的信心判断”。德国著名的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Schwarzer(1997)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虽然特殊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对特定行为的预测效果更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对个体在更为广泛的情境中的行为进行预测。因此,本次研究使用Schwarzer(1997)的定义。数字和人名都应该用Times new roman 1.2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各个因素;其二是自我效能感同其他因素的关系。 (1)关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研究现状 家庭、同伴及学校、社会的文化差异对亲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过程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国内的钱铭怡教授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极端的教育方式以及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行为与子女的自我效能感相关。王才康、何智文(2002)等人研究也表明了同样的结果。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应用研究综述 ? ? ? ? 摘要: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认识和知觉,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越来越承认和重视自我概念的同时,对其内涵、结构等具体问题却存在着分歧,使自我概念成为一个非常模糊和极具争议的概念。本文主要对自我概念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研究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自我概念发展应用小学中学大学 ? 1.????? 内涵及构成 1.1内涵 自我概念是个性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叫做自我知觉、自我图式或自我结构,指的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形成的对自身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 ? 1.2结构 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James为代表的理论建构取向;一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主要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有:詹姆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马卡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Shavelson等的自我概念多纬度层次理论模型。 ? 2.形成与发展 哈特曼把自我从弗洛伊德自我本能概念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认为自我与本我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两种独立机制。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自我是过去与现在经验的综合,自我有遗传、生理上的因素外,还受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并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凯利也认为一个人是在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我—非我的观念,由此界定自我,确定个人的概念系统。库利和米德对自我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层次的研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自我实际是“社会我”,个体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形成自我的,强调了自我的社会性,米德承认且发展了库利的观点,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个体在交流中学会了用他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就产生了最初的自我,要发展成完整意义上的自我,必须以社会作为镜子,强调社会外在因素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沙利文受库利和米德的影响,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由此可见,自我概念从作为一种本能到重视人际关系基础,最终形成决定于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Eormuth则从生态系统观来把握自我概念的发展,把客体、他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自我生态系统,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互动中驶向动态平衡。 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也体现在实证意义方面的研究。弗洛伊德派别指出儿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建立时期。Anderson认为生命的第一年对自我概念发展最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起伏现象。一般认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U字形曲线,在青春期开始下降,到青春期后期或成年又回升。Freemen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概念的这种发展曲线的起伏变化现象。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类似。

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 邹琼X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武汉,430079) 摘要西方研究者建立了四个文化模型来解决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争议。遗憾的是,现有的模型各执一端,实证研究也偏重于幸福感的文化特殊性研究。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并发现了幸福感的中西差异。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整合有关理论,解决文化争议,采取主位研究策略,提高实证研究的效度。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文化理论模型 幸福最初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甚至柏拉图时期[1]。随着西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幸福的研究相继引起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广泛的兴趣。但是,对幸福感系统且深入的研究还是要归功于心理学[2],尤其是在新世纪兴起的积极心理学。自20世界50年代至今,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历了现象描述、因素探索和理论建模这两个阶段。近年来,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进入了第三阶段,研究者开始采用各种整合方法开展大规模的跨文化研究,并已有了许多研究成果[2]。相比较而言,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还比较贫乏,许多研究者正在致力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 1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特殊性和理论模型 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领域中,幸福的实现方式和心理机制是人类所共有的,还是不同文化所特有的,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是普遍争议的问题[3]。从西方现有的四个文化模型的基本假设来看,这些模型各执一端,无法兼顾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若要兼顾主观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研究者就必须同时考虑幸福感的四个文化水平:文化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文化内的共性和差异。 在跨文化情境下研究主观幸福感无法回避文化相对性的问题:如果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那么其国民就会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考虑和评价其所在社会的成功和价值[4]。显然,Markus和Kitayama(1994)的文化常模模型(cultural norm model)是重视幸福感的文化差异的文化相对论模型。这个模型也一直是西方许多幸福感的跨文化实证研究的理论出发点。但是这个模型将文化内群体成员心理体验的相似性绝对化了,没有注意到文化内的变量,因而遭到了一些研究者的批评[5]。Oishi等人(1999)提出的目标调节模型进一步考虑到了同一文化内部个体目标不同所导致的幸福感差异[6]。Eid 和Diener(2001)采用多文化潜在类型分析法(multicultur e la2 tent class analysis)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和台湾被试的情感体验规范后发现,同一个文化中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类型的情感体验规范。文化内的差异可以由跨文化心理学的两个概念得到解释: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与以他人为中心的区别。个人主义的国家和集体主义的国家都有以自我为中心与以他人为中心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个人主义的国家中所占的比例大,以他人为中心的人在集体主义的国家中所占的比例大。二是严格文化与宽容文化的区别。严格文化要求每一个人服从情感体验的某些规范,而宽容文化则没有严格的情感体验规范,能够容忍更多的情感体验规范偏离[7]。 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是指幸福感有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自我决定理论和多维模型都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并试图验证幸福感的文化普遍性的理论模型。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有普遍的基础性的三个心理需要,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这三种需要的满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实现途径和表达方式[8]。多维模型则认为幸福感的心理机能包括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感控制和自主,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与生活满意感有关[9]。显然,自我决定理论同时考虑到了幸福感的文化共性和特性。 主观幸福感的实现既有文化共性也有文化特殊性的假设是合理的。但是这也为实证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识别这两类文化变量以及这两类变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人类的需要。一旦人们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很快乐,他们就有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然而,如果无止尽的愿望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标准会影响主观幸福感,那么简单地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将不能保证人们普遍的主观幸福感[3]。 2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 2.1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都旨在探索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差异。Inglehar t等人(2000)和Veenhoven等人(1993)对生活满意感的跨国研究显示[3],国家之间的平均主观幸福感存在着稳定的差异。此外,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间幸福感的差异也得到了研究证实。 2.1.1主观幸福感存在文化差异的原因 Diener和Lucas(2000)认为有许多因素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文化差异[10]。 国家财富和个人收入。Diener等人(1995)发现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的国家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与这些国家的财富有显著的相关[11]。Diener等人(2002)的后续研究全面验证了财富、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12]:¥国家财富和该国平均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之间有高相关。|在贫困的国家,个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更强;在大多数经济发达的国 X通讯作者:邹琼,女。E-mai l:zouq-761231@https://www.360docs.net/doc/5213809468.html, 632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28(3):632-633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xx大学课程作业 题目: 自我效能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培养文献综述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自我效能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培养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笔者以自我效能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培养作为切入点,在本文中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形成因素、作用、以及自我效能感在英语教学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英语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对该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特定领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不是一种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123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 (2)替代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1Richard I. Evans. Albert Bandura: The Man and His Ideas- A Dialogue[M].Foreword by Ernest R. Hilgard Praeger,1989. 2金引丽.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 3顾佳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91——1800

自我实现的幸福_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1):134~139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 张陆佐斌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心理幸福感是基于实现论的幸福感研究范式,研究者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从理论出发建构幸福感的结构,指导幸福感测量的发展。已有的研究表明,人口学变量、人格变量和生活事件等内外因素可以较为有效地预测心理幸福感水平。近年来,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出整合的趋势。此外,中国人的幸福感研究在借鉴西方成果的同时,仍然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 关键词实现论,心理幸福感,人口学变量,人格变量,主观幸福感。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最近几十年,人们对积极心理学越来越关注,同时幸福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当代许多问题都源自于历史上伟大哲学家的理论,因此当前有关幸福感的讨论往往涉及其哲学渊源。从哲学传统上看,有关幸福的概念与理论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类型:快乐论(hedonic)与实现论(eudemonia)。快乐论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实现论则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更是人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与显现。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现代幸福感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两种取向,即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简称PWB)。主观幸福感是从快乐论发展而来,认为人的幸福是由人的情感所表达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满意,拥有多的积极情感和少的消极情感[1]。而心理幸福感则是由实现论演化过来的,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 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并由此对幸福感有着不同的界定。此外,二者的研究模式,即对幸福感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研究起点等也存在着差异。评价指标方面,主观幸 收稿日期:2006-03-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03BSH022)。 通讯作者:佐斌,E-mail:zuobin@https://www.360docs.net/doc/5213809468.html, 福感主要包括三个经典的评价指标,即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总体的生活满意感;心理幸福感的指标体系则涉及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生命活力等一系列维度。评价标准方面,主观幸福感是从自我评价的角度,以个人主观的标准来评定其幸福状态,包括自我的情感体验及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心理幸福感则是基于心理学家的价值体系,以客观的标准来评定个人的幸福。研究起点方面,主观幸福感从经验研究出发,注重实证经验和操作研究;心理幸福感则重视理论依据与理论建构,从理论出发探索幸福,其结构的提出和验证,均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其理论指导性更强。 心理幸福感在研究线路与技术手段上与主观幸福感存在很多分歧,分别采取不同的幸福观点,使用不同的技术,关注不同的问题。因此,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幸福的涵义。 2 心理幸福感的界定 心理幸福感是建立在Aristotle提出的幸福论(eudaemonism)或自我实现论(Self-realizationism)基础上的,认为幸福是人的自我实现。在对心理幸福感结构的探讨中,研究者们并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分别建构了自己认为最能代表幸福感的结构。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 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理论评述

论文题目 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理论评述 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概念界定,然后详细剖析了目前有关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三大流派,即因果关系论、非因果关系论和重新定义概念论,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员工满意度;工作绩效;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ed the definition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and analyze the three dominating theor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then, the authors integrate various views and define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authors draw the relevant conclusion and point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job satisfaction;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理论评述 【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概念界定,然后详细剖析了目前有关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三大流派,即因果关系论、非因果关系论和重新定义概念论,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员工满意度;工作绩效;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ed the definition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and analyze the three dominating theor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then, the authors integrate various views and define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authors draw the relevant conclusion and point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8-10-11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2008年度重点课题[SSKLZDKT2007092];山西大同大学科研项目[2008-81]。作者简介:刘明娟(1979-), 女,山东乳山人,在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肖海雁,在读博士,教授,通信作者。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可直接观察到外界施加的刺激 和机体(人与动物)作出的反应(行为)。人的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在心理学回答涉及行为起因的问题时便假设一个中间变量,即动机,以解释行为的起因和动力。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通过个体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可以判断学生的动机状况,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心理条件之一。有研究者用文献分析方法考察1994-2002年国内学习动机的研究状况,结果显示,国内学习动机文献数量总体来看不断增长,刊登学习动机内容的文章也呈多样化趋势,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初露端倪,说明了学习动机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1]。尽管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本文通过对学习动机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进行总结,找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习动机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的概念建立在动机概念的基础上,“动机”一词正式在书中出现是20世纪30年代。由于动机与人类的行为有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概念并不十分明确,大体可分为4类:一是内在观点,这类观点一般从内部需要出发,将动机界定为 “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1] ,“动机是个体的内在 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1] 等;二是外在观点,这类观点一般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惩罚等,将 动机界定为“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2] ;三是 中介过程的观点,如“能引起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的内部动力” [2] ;四是整合动机观,认为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兴趣、需要、个人的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上述4类概念中,笔者较为认同动机整合观,即学习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 二、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回顾(一)学习动机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教授认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可以归到两个类别中:认知的观点和行为派的观点。此外,还流行着人本主义的观点。不管这三种观点有多少分歧,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所有的行为都有动机。哪怕学生在上课时呆呆地凝视着室外,也由动机支配,只不过引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刘明娟1,肖海雁2* (1.山西大同大学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2.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大同 037009) 摘 要:学习动机研究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逐渐走向成熟和细致化。总结学习动机的概 念、学习动机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研究成果,指出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学习动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882(2009)01-0087-03 第23卷第1期2009年2月Vol.23NO.1 Feb.2009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