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节乙烯学案

第三章第2节乙烯学案
第三章第2节乙烯学案

§ 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预习目标】

1、能说出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2、能写出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3、能说出乙烯的物理性质

【预习问题】

一、苯是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_ 首先发现的,与乙烯一样是一种重要

的 __________ ,其产品在今天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广泛。

二、苯

㈠苯的物理性质

1. __ 色、有特殊气味的有_________ 的________ 。

2.比水____ ,_____ 溶于水;______ 溶于有机溶剂。

3.沸点是80.1 C(易_______ );

熔点是5.5 °C (苯放入冰水混合物中㈡苯分子结构

1.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结构式

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 或

2、分析苯分子的结构特点,推测苯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㈢苯的化学性质

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1 .苯的氧化反应:

苯在空气中燃烧:(方程式) ___________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你能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2.苯的取代反应

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溴苯是 _________ 色________ 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 。

[思考]比较烷烃和苯跟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条件有何不同?

3.苯的加成反应

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氢气、氯气等发生加成反应。苯在金属镍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芳香烃

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4、能说出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5、能写出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6、能说出乙烯的物理性质

7、能写出乙烯典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1、来源:

2、用途:

3、价值: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点燃

现象证明生成物可能具有不同于烷烃的性质?

推测: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含

的烃,如甲苯(T

(苯的同系物)、二甲苯等。

中获得乙烯,已成为目前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概念小结)烯烃: 二.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写一写)分子式: 结构式: 空间构型:

(讨论一下)已知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

(615KJ/mol )小于碳碳单键的键 能(348KJ/moI )的2倍,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也不相等。这说明什么问题 呢?

三. 乙烯的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1)燃烧:(被 ______ ■氧化)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被 2、 加成反应

概念:

(练一练)乙烯还能与H 2、CI 2、HCl 、H 2O ( H-OH )等发生加成反应,试写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聚反应

实践活动 乙烯的催熟:

【当堂检测】

1、 在1.01X105 Pa 150 C 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

该烃可能是( )

A. CT BGH 6 C.CH 4 D.CH 2

2、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最好的方法是

A B C D 3、 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 )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不能使酸性KM nO 4溶液退色

B. 能在空气中燃烧

C. 能使溴水退色

D. 与HCl 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4、 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 CHCf

B. CHCHC 2

C. CHCHOH

D. CHCfBr

【答案】 BC 、B 、B 、AC

课后练习与提咼

1、 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 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冒出黑烟

C 乙烯可作香蕉等果实的催熟剂

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2、 1mol 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氯气( 电子式: 结构简式:

氧化,生成

将混合气体点燃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

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

KMnO4溶液

A.1mol

B.4mol

C.5mol

D.6mol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

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答案:DCCC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二节 第1课时 乙烯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乙烯 1.下列关于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 .乙烯与酸性KMnO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使其褪色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D .乙烯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解析:B 项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答案: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分子式可写成(CH 2)2 B .乙烯的最简式为CH —CH C .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 D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 解析:乙烯的分子式为C 2H 4,最简式为CH 2,结构简式写成CH 2===CH 2,双键不能省略。 答案:C 3.下列物质不能用加成反应制取的是( ) A .CH 2Cl 2 B .CH 3CH 2Cl C .CH 3CH 2OH D .CH 2ClCH 2Cl 解析:B 项可由乙烯与HCl 加成反应制取;C 项可由乙烯和H 2O 加成反应制取;D 项可由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制取。A 项CH 2Cl 2只有一个C 原子,起始物不可能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而不能由加成反应制取CH 2Cl 2。 答案:A 4.下列分子中的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C 2H 4 B .CHCl 3 C .CH 3CH===CH 2 D .CH 3—CH 3 解析:乙烯分子是一种平面结构,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因为CH 4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只要含有—CH 3结构的分子就不可能是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A 5.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 2===CH 2+HCl ――→一定条件CH 3CH 2Cl B .2CH 3CH 3+5O 2――→点燃2CO 2+6H 2O

乙烯教学设计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重要代表物。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设定】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 2、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 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右图为刚刚摘下不久的香蕉和成熟 的香蕉,掺在一块放置几天的结果是香蕉已 经全部变黄。为什么刚刚摘取不久的青香蕉 与较熟的香蕉保存在一块就都变黄了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乙烯的功劳。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 化工原料――乙烯 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 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 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乙烯的产量)乙烯在化学工业上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参照课本P58思考与交流中乙烯的用途 【教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 从石油分溜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 【探究实验】教材P59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分别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两种溶液褪色的原因?并填写上表中的结论 【教师】结构决定性质,乙烯的性质与甲烷的差异是由其不同的结构决定的决定的,乙烯与烷烃的结构有何差异呢? 【学与问】参照课本P59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 2H 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2== CH 2 【教师】乙烯分子二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为1200 【板书】分子构型:平面型;键角:120° 【教师】乙烯分子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是不饱和烃。乙烯分 子的这种不饱和性使得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很多化学反应。 【引导阅读】:乙烯的化学性质P60 【板书】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共同讨论】:师生共同进行 【板书】乙烯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1、氧化反应 (1)、燃烧—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方程式:C 2H 4+3O 2 ??→ ?点燃 2CO 2+2H 2O 【思考与交流】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

乙烯和烯烃教案

第三节乙烯和烯烃 教学目标: 1.乙烯的分子结构。 2.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氧化、聚合)。加成反应的概念,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的概念 3.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装置、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4.乙烯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5.烯烃的概念,烯烃的性质。 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第一课时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乙烯是一个平面型分子,即“六点共面”:二个 单键,它们彼此之间HC-C=CC原子和四个H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双键和四个 o。的键角约为120 乙烯共价键参数: 乙烷乙烯-10-10 1.33×10101.54×键长(m)28' o 约120o109键角 348 kJ/mol键能()615 通过乙烯与乙烷分子中键长、键能等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乙烯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C=C)键长小于碳碳单键(C-C);键能大于单键键能,但小于单键键能的两倍,结合乙烯的性质可认为双键中,两个键并不等同,其中一个键较稳定,另一个键较不稳定。从而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这是乙烯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的理论根据,这就在本质上加深了烯烃重要性质— 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另外由于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结构,双键不能扭曲、旋转,这一点与乙烷有很大差异。 二、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1.药品: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 2.装置:根据反应特点属于液、液加热制备气体,所以选用反应容器圆底烧瓶。需要控制反应物温. 度在反应物170℃左右,所以需要用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液面以下,但又不能与烧瓶底部接触。由于有气体生成,所以需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应原理: 浓HSO作用: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在有机物制取时,经常要使用较大体积比的42浓硫酸,通常都是起以上两点作用。 4.收集:乙烯难溶于水,且由于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仅比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29略小,故不用排气取气法而采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5.气体净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有机物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使生成的气体中混有SO、CO,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因22此收集前应用NaOH溶液吸收SO、CO。226.注意事项:要严格控制温度,应设法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因为温度过低,在140℃时分子间脱水而生成过多的副产物乙醚(CH-CH-O-CH-CH)。温度过高,浓3322HSO使乙醇炭化,并与生成的炭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生成CO、SO等气体。2422三、乙烯的重要性质 1.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溶液褪色,这是检验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方法。但两4者的反应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有二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C=C键上,双键中的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不饱和的C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乙烯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烷烃的取代反应)。 乙烯通过溴水,现象:溴水褪色 1,2一二溴乙烷(液态) 乙烯与氢气加成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溴乙烷.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苯

第2课时苯 1.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2.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一苯的物理性质及分子结构[学生用书 P50] 阅读教材P69、P71,思考并填空。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3.检验苯分子中是否含C===C的实验探究

结论: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判断正误 (1)标准状况下, 22.4 L 苯分子中含有3N A 个C —C 键。( ) (2)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 (3)苯分子中有6个完全相同的碳碳键。( ) (4)苯分子中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 (5)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静置,溴水层褪色,证明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答案:(1)× (2)× (3)√ (4)× (5)× 苯的分子结构 1.(2016·南京金陵中学期末)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 .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D .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解析:选D 。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因为甲苯可以看成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A 错误;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因为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面,而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也共面,所以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B 错误;二氯甲烷分子为四面体结构,但不是正四面体,C 错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

可能共面,D正确。 2.能说明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而是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的事实是() 解析:选B。苯分子结构中无论是单、双键交替出现,还是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苯的一取代物都只有一种结构,间位二取代物、对位二取代物也都只有一种结构,因此A、C、D项不能用以说明苯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B项,苯分子结构中若单、双键交替出现,则苯的邻位二取代物有两种结构,因此B项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发展战略)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 特约作者石公 摘要介绍了聚乙烯的供需状况及技术发展特点,对世界聚乙烯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指出,由于我国聚乙烯产品品种单一,且专用料品种偏少,限制了市场占有率。因此,国内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聚乙烯的产品竞争力。 关键词聚乙烯产品技术市场预测 1前言 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其特点是价格便宜,性能较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生活中,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2年,全球聚乙烯生产能力达到67530kt/a,产量为54580kt,消费量为53150kt。除非洲、亚洲、大洋洲、中南美和西欧有缺口外,其他地区基本上是产能大于需求。 从消费结构来看,低密度聚乙烯的主要用途仍将集中在膜、片制品和注塑制品;而在高密度聚乙烯的消费结构中,吹塑制品、注塑和膜片制品仍是其主要应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聚乙烯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1995年,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为1400kt,产量为1350kt;到2002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650kt/a,产量达到3552kt,分别增长了161%和163%。从国内聚乙烯使用状况来看,薄膜、中空容器、电线电缆、涂层料是目前聚乙烯最主要的用途。 2世界聚丙烯工业发展状况 2.1 世界聚乙烯供需状况 上世纪90年代,世界聚乙烯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产能平均增幅达到了6%。特别是亚洲和中东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为聚乙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后来的世界经济低迷,降低了对石化工业的投资热情。在此情况下,亚洲和中东一些乙烯项目被迫下马和推迟。预计到2007年,世界聚乙烯能力增幅为3.7%,低于需求4.8%的增幅。因此,未来世界聚乙烯装置的开工率将会不断提高。 1997~2012年世界PE供需状况见表1。

高中化学乙烯的制取导学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①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浓硫酸 CH2===CH2↑+H2O 【提示】CH3CH2OH――→ 170℃ ②如何配制体积比为1∶3的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 【提示】在烧杯中加入5 mL 95%乙醇,然后,滴加15 mL浓硫酸,边加边搅拌,冷却备用。 ③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在什么位置?解释原因。 【提示】插入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中;目的使混合液在170 ℃反应。 1.实验步骤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20 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KMnO4酸性溶液褪色。

1.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2.加热混合液时,温度要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 ℃左右。温度低,如在140 ℃时主 浓硫酸 CH3CH2OCH2CH3+H2O。 要产物是乙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 140 ℃ 3.由于反应物都是液体而无固体,所以要向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发生暴沸。 4.温度计要选择量程在200~300 ℃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液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液的温度。 5.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乙烯中的CO2、SO2等杂质,防止干扰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KMnO4酸性溶液的反应。

(2013·西安高陵质检)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上述空格内)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 C.浓硫酸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煤的干馏 苯1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了解煤的干馏,了解苯的结构及物理性质 2.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3.掌握苯的同系物的性质 【课前预习】 一、煤的干馏 1.煤的成分: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从元素组成来看,主要含有等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混合物里的无机化合物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 2.煤的干馏 (1)定义: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叫做煤的干馏。 (2)煤的干馏的产品有:焦炉气(包括:、、、四种气体)、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 (3)煤的干馏的目的:解决燃煤污染、提高燃煤效率,从煤中提取有关物质并将其转化成有价值的化工原料。 二、苯 1.物理性质 苯是一种_ ___色、________味、有毒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难溶于水;沸点比水低,熔点为5.5℃,当温度低于5.5℃时,苯就会凝结成无色的晶体。 苯的用途: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另外,苯也常用作有机溶剂。 2.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其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_____,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键角120° 3. 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燃烧的方程式 现象: (2)取代反应 硝化反应方程式: 【注】硝基苯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有毒。 (3)加成反应:特定条件下,和氢气的加成 方程式:

未来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还应用于农业领域,生物领域。世界上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等;是石油化工最基本原料之一。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可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可制α -烯烃,进而生产高级醇、烷基苯等。乙烯还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乙烯还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 目前全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56.45Mt/a,其中亚太地区占26.66%,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占7.21%,中东和非洲地区占9.93%,北美地区占51.10%,南美地区占3.88,西欧地区占21.22%。石油化工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乙烯工业作为石化工业的龙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低级轻烃的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有关统计数据,随后几年内,伴随着乙烯衍生物的需求增长,乙烯生产能力将以每年4.2%的速率增长。 如今传统的乙烯技术发展已经日趋完善,短时间内并不能取得重大进展与突破的情况下,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使用将会是未来乙烯工业技

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目前在乙稀生产新工艺的研究方面有关乙烯原料的轻质化在不断进步,例如目前的 1.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技术 烷烃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脱氢已实现了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UOP公司将催化脱氢与铂重整中连续再生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开发了用于低级烷烃催化脱氢的Oleflex工艺,该工艺用于乙烷催化脱氢,乙烷转化率为25%时,乙烯选择性达98%~99%。该方法的优点是产品单一,并能副产大量氢气,非常适合如今的生产。 Dow Chemicals公司开发了一种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工艺,自称乙烷单程转化率达到50%,乙烯选择性为86%。而与传统的蒸汽热裂解工艺相比,乙烯选择性比较高,但乙烷转化率略低(传统蒸汽裂解工艺的乙烷转化率为60%或更高),反应产物中不含乙炔和丁二烯,不需纯化即可直接用于乙苯生产。该工艺技术的核心是一种镓、锌改进的丝光沸石催化剂、反应温度700℃,反应条件较蒸汽裂解工艺温和,这样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修、降低能耗。虽然乙烷催化脱氢的工艺流程和催化剂技术较为成熟,但其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乙烯收率难以提高。为解决此问题,曾有人提出采用膜反应器,以打破化学平衡、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该技术尚处于探索之中。 2.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技术 烃类氧化脱氢制乙烯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乙烷氧化脱氢反应与热裂解反应相比,变吸热反应为放热反应,能耗降

高二化学教案-第三节乙烯烯烃002 最新

第三节 乙烯 烯烃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2、使学生了解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以及不饱和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烯烃在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性。 [知识讲解]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 1、不饱和烃: 断裂,这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药品: 3、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双孔橡皮塞、温度计、导气管、水槽、集气瓶等。 4、装置:“液体与液体混合物 气体”的装置(如右图): 5、收集: 三、乙烯的性质 指定温度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易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产生黑烟。完全燃烧时: ②常温下易被氧化剂(如KMnO4溶液等)氧化。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此反应可用于烯烃与其它烷烃气体的鉴别。 2)加成反应: 说明:①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常用于烷烃与烯烃的鉴别,也可用来除去混在气态烷烃中的气态烯烃。 ②寻找出某些有机物的最适宜的制备途径。如氯乙烷的制备,有乙烷与Cl2取代反应和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两条途径,显然前者会产生多种氯代产物,而后者产物单一,当然选择后一种方法好。 ③加成反应的发生与否是不饱和烃与一般饱和烃在化学性质上最明显的差别,凡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通常是不饱和烃。 3)聚合反应: 四、乙烯的用途 1、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催熟果实。 五、烯烃 1、概念: 2、通式: 3、物理性质:碳原子数小于5的烯烃常温呈( )态。一般地烯烃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多,其熔、沸点越( ),相对密度越( )。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易燃烧 ②使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不饱和烃的共性 3)加聚反应——烯烃的共性 ①一种单体: ②二种单体:

乙烯和苯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知识回顾】 一、乙烯 [思考]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科学探究] 课本P59 现象:①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和甲烷对比)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③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一试管气体,点燃后现象是 [结论]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和的混合物。(一)乙烯的结构 1.烯烃的概念: 2.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二)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a.可燃性:CH4 + O2 现象: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思考]如何利用化学方法鉴别甲烷与乙烯? 2.乙烯的加成反应 H H H H H—C==C—H + Br—Br H—C—C—H H H Br Br 现象: 加成反应: [思考]从反应物的化学键角度来分析: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有什么区别? [练习]根据加成反应的特点,完成乙烯与H2、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乙烯的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制造聚乙烯,用来。 2.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巩固练习】 1.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是() A.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 D.混合气体与适量HCl混合 2.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C2H4 B.SO2 C.CH2=CHCH=CH2 D.CH3—CH2—CH3 3.下列关于乙烯的主要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燃料 B.植物生长调节剂 C.化工原料 D.生产聚乙烯塑料的原料

第三章 第二节 乙烯第1课时(学生版)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 乙烯 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1.分子结构 2.立体构型 判断正误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 ) (2)乙烯的电子式为 ( ) (3)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4)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 深度思考:丙烯(CH 3—CH===CH 2)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在同一平面? 提示 7个 解析 因为乙烯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而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最多只有3个原子在同一平面,而丙烯可以看作—CH 3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CH 3中的C 与双键碳原子及其上的3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而—CH 3中最多只有一个H 与双键碳原子及其上的3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 二、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1.实验探究 (1)实验现象 ①B 中溶液 ; ②C 中溶液 ; ③D 处点燃后,火焰 且伴有 。 (2)实验结论:石蜡油(烷烃)分解产物中有不同于烷烃(饱和烃)的物质产生,即不饱和烃(烯烃)。 2.不饱和烃与烯烃

3.物理性质 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①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 且伴有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 CH 2===CH 2+3O 2――→点燃 2CO 2+2H 2O 。 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乙烯被氧化为CO 2。 (2)加成反应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 (或 )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写出乙烯与下列物质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①Br 2: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 ②H 2:CH 2===CH 2+H 2――→催化剂△ CH 3CH 3; ③HCl :CH 2===CH 2+HCl ――→催化剂△ CH 3CH 2Cl ; ④H 2O :CH 2===CH 2+H 2O ――→催化剂高温高压CH 3CH 2OH 。 (3)加聚反应:乙烯能发生自身的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 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 5.乙烯的用途 (1)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2)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果实催熟剂。 (3)乙烯是一种基本化工原料。 判断正误 (1) 的分子式是C 3H 6,符合通式C n H 2n ,故该烃是烯烃( ) (2)从石油和煤中获得乙烯是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 ) (3)乙烯可燃,能被O 2还原生成CO 2和H 2O( ) (4)用溴水或酸性KMnO 4溶液可以区分甲烷和乙烯( ) (5)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 (6)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 (7)水果运输中为延长果实成熟期,常在车厢里放置浸泡过酸性KMnO 4溶液的硅藻土( ) (8)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是发生了取代反应( ) (9)乙烯和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 深度思考 1.(1)在下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乙烷在光照下与Cl 2反应制氯乙烷 (2)请写出①、⑤的化学方程式:

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2009-12-4 14:17:5中塑资讯 1. 近年来国外乙烯工业现状和发展特点 1.1 世界乙烯工业现状 ●乙烯生产情况 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2002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为10943.4万吨/年,产量9497.7万吨/年;2003年能力11077.8万吨/年,产量9750.9万吨/年,开工率分别为86.8%和88.02%。近两年来世界乙烯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02年比2001年净增能力240万吨/年,2003年比2002年净增能力为134.4万吨/年,年增长分别为2.2%和1.2%,2003年是近十多年以来增长最低的一年。 ●乙烯生产能力分布 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分布格局为“美亚欧”三足鼎立,近年来较多新建装置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2002-2003年中东和亚太地区乙烯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3%和3.6%,远超过世界平均增长率。见表1。 表1. 2002-2003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及分布单位:万吨/年 能力 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2-203年 增长率% 生产能力所占比例% 生产能力所占比例% 北美 3583 32.74 3441.2 31.06 -4.0 亚太 2832.6 25.88 2934.6 26.50 3.6 西欧 2354.1 21.52 2406.3 21.72 2.2 中东/非洲 998.2 9.12 1101.2 9.94 10.3 其他 1175.5 10.74 1194.5 10.78 1.6 合计 10943.4 100.00 11077.8 100.00 1.2 ●供需及预测 2003年世界乙烯消费量为9775.4万吨,消费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西欧,这三个地区乙烯消费量合计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1.6%,其中亚太地区的消费量跃居世界第一,比例占30.3%,是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消费情况见表2。 表2. 2002年和2003年世界乙烯消费地区及各占比例单位:万吨/年 2002年 2003年 消费量所占比例% 消费量所占比例%

第三章 烯烃--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 第三章 ? ? 1 第三章 烯 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 掌握烯烃的结构。 3. 掌握烯烃结构的Z/E 标记法和次序规则。 4. 掌握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5. 掌握烯烃的物理性质。 6. 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亲电加成,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则,硼氢化-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 7. 了解烯烃的重要代表物:乙烯、丙烯和丁烯。 二. 本章节重点、难点 烯烃的分子结构、π键的特点、σ键与π键的区别、Z/E 标定法、记住次序规则、碳正离子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亲电加成的反应历程和影响因素、乙烯的分子轨道、丙稀的游离基反应、马氏与反马氏规则。 三. 教学内容 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开链不饱和烃,烯烃双键通过SP 2 杂化轨道成键,因此和烷烃相比,相同碳原子的烯烃比烷烃少两个碳原子,通式为CnH2n 。 3.1 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3.1.1 烯烃的同分异构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比烷烃的要复杂,除碳链异构外,还有由于双键的位置不同引起的位置异构和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造异构 (以四个碳的烯烃为例): CH 3-CH 2-CH=CH 2 1-丁烯 位置异构 CH 3-CH=CH-CH 3 2-丁烯 构造异构 CH 3-C(CH 3)=CH 2 2-甲基丙烯 碳链异构

? ? 2 3.1.2 烯烃的命名 (1) 烯烃系统命名法 烯烃系统命名法,基本和烷烃的相似。其要点是: 1) 选择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烯。 2) 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 3) 将双键的位置标明在烯烃名称的前面(只写出双键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一个)。 4) 其它同烷烃的命名原则。 例如:CH 3—CH —CH=CH 2 的名称是3-甲基-1-丁烯。 CH 3 烯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就是烯基,常见的烯基有: CH2=CH- 乙烯基 CH 3CH=CH- 丙烯基(1-丙烯基) CH 2=CH-CH 2- 烯丙基(2-丙烯基) CH2= C – CH3 异丙烯基 (2) 烯烃衍生物命名法(补充) 烯烃衍生物命名法是以乙烯为母体,将其他烯烃看成他们的烷基衍生物。例: CH 2=CH-CH 3 甲基乙烯 (CH 2)2C=CH 2 (不对称二甲基乙烯) 使用范围:结构简单的烯烃。 3.2 烯烃的结构 最简单的烯烃是乙烯,我们以乙烯为例来讨论烯烃双键的结构。 3.2.1 双键的结构 乙烯与丙烯的共价键参数如下: H 0.108nm 0.133nm 117° 121.7°

乙烯学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制作人:胡新丽审核人:胡静 2017年5月2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乙烯、烯烃的概念。 2. 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 3. 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氧化)。 【重点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P66~P67,思考并填空。 一.不饱和烃与烯烃 1、烯烃概念:分子中含有的烃,最简单的烯烃是。 例如:乙烯: 结构简式分子式 丙稀:结构简式 CH3-CH=CH2 分子式 丁烯:结构简式 CH3-CH2-CH=CH2 分子式 2、烯烃的通式 3、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的化学性质相似。 二.乙烯的工业制法及性质实验探究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 B处:溶液。C处:溶液。D处:点燃时。 3.实验结论 ①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石蜡油分解产生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 液的气态产物。 ②气态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实际是和的混合物。

三、乙烯的结构 1.乙烯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空间构型 2.空间构型 乙烯为结构,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例1】在相同状况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乙烯和一氧化碳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和原子数 B.密度和质量 C.体积和质子数 D.燃烧产物 四、乙烯的物理性质 【思考】乙烯的收集方法: 五、乙烯的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a.可燃性:C2H4 + O2 现象:(提示:燃烧的明亮程度与烃的含碳量有关)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酸性KMnO4溶液可将乙烯氧化成CO2 2.加成反应 ①概念: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乙烯的加成反应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用途。 2.掌握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1.苯的分子结构: (1)组成与结构: (2)实验探究: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 温馨提示:溴单质易溶于苯,溴的苯溶液呈橙红色,苯可将溴水中的溴单质萃取出来。 (3)空间构型: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所有键角为120°;碳碳键键长为1.40×10-10m(介于C-C键1.54×10-10m和C=C键1.33×10-10m之间)。 温馨提示: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苯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中单双键交替的写法只是沿用以前的习惯写法,并不能代表和说明苯的真实结构。 2.苯的物理性质: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有毒液体,比水轻(d=0.87g/cm3),不溶于水,沸

点80.1℃,熔点5.5℃。 3.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①因苯分子中含碳量高,故燃烧时冒浓烟。 ②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2)溴代反应: ①反应物是苯与液溴,苯与溴水不反应;但苯与溴水混合时,通常因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接近无色; ②催化剂是FeBr3,反应时通常加入铁粉,发生反应2Fe+3Br2===2FeBr3; ③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由于溶解了溴而显褐色; ④除去溴苯中过量的溴,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分液。 问题解答:①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②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溴化氢易溶于水,防止倒吸;③导管附近形成白雾的原因:溴化氢结合了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氢溴酸小液滴。 (3)硝化反应: ①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浓硝酸中;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②药品取用顺序:HNO3―H2SO4―苯,加入苯后不断摇动的原因是苯应等到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冷却后再逐滴加入,以防浓硫酸溅出,且可以防止副反应发生。 ③一般采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是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④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 (4)加成反应: 4.苯的用途: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广泛地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和香料等,也常用作有机溶剂。 5.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及芳香族化合物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 乙烯作为石油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乙烯行业克服重重困难,破除深层技术困难,砥砺前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乙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做大,逐步实现了百万吨级乙烯技术、设备的国产化,产业链覆盖范围越发广泛,下游衍生品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乙烯产能不足40万吨/年,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到2017年底,我国乙烯产能已经达到24 55.5万吨/年,规模增长了60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62~1977年)。1962年,兰州石化公司5000吨/年乙烯装置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乙烯工业的诞生。我国乙烯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虽然与国外相比,我国乙烯装置规模小,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但是这个阶段的创业历程揭开了中国乙烯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稳步发展阶段0978~1998年)。到1978年,我国乙烯产业已初具规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原油资源和炼油工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其间大力引进了和鲁姆斯的先进专利技术,使国内乙烯工艺技术迈进了一大步。1978~1988年,我国乙烯产能从38万吨/年增长到123万吨/年,年均增长12%。从1989年到1998年,乙烯产能增长了297.3万吨/年,达到420.3万吨/年,年均增长13%,并已跻身于世界超400万吨/年能力的六强(美国2548.3万吨/年,日本747.3万吨/年,俄罗斯486.8万吨/年,德国464.5万

吨/年,韩国452.5万吨7年)。改革开放的前20年,我国乙烯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可以说一步一个台阶,逐步缩小了与世界乙烯生产大国的行业差距。 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以后)。从1999年至今,我国的乙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套装置加工能力上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观。1999年到2008年十年间,我国乙烯产能从435万吨/年跃升到998.5万吨/年,到2009年年底全国乙烯产能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177.8万吨,稳居世界第二位。全年乙烯产量约1048万吨,比2008年增加2.3%。 乙烯工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乙烯装置逐步往“大型、先进、节能、高效”方向发展,乙烯工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国产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规模化发展进步明显。1965年8月,我国第一套以原油为原料的砂子炉制乙烯装置及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丙纶、腈纶等主要装置在兰州石化陆续动工,形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产能规模5250吨/年,填补了国内石化工业空白。如今,我国陆续建成了茂名石化、镇海炼化等9家百万吨级规模的乙烯生产基地。截至2017年底,我国乙烯总产能达到2455.5万吨/年。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1998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成立,两大集团均十分重视乙烯工业的发展。中国石化率先推动燕山石化、齐鲁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和茂名石化五大乙烯改造,重点是将装置扩能达到经济规模,并调整产品结构。在这过程中,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大型压缩机国产化的成功,为我国大型乙烯装备的成套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产化率的提高,使建设投资大幅节约,也增强了乙烯

烯烃教案

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提纲 1.掌握烯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命名 2.理解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3.了解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烯烃的结构特征:π键的形成和特点;顺反异构的构型标记及次序规则 2.烯烃的化学性质 难点: 烯烃的结构特征 教学实施手段: 讲授、讨论、提问、讲评 推荐参考书及预复习任务: 参考书 参考书:《药用有机化学》郭扬主编,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复习总结新课重点、难点内容 1.烯烃的定义 2.烯烃的分类 3.烯烃的异构现象:构造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立体异构(顺反异构) 4.烯烃的性质: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教学过程

【引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由烷烃的结构、命名、性质导入新课,并引入不饱和烃的概念。 【教师】: 如果烃分子中只有单键,则叫做饱和烃,饱和链烃称为烷烃,烷就是“完”全的意思,分子内只有单键且成链状。 如果各键没有被氢原子占满,富余的键会和其他碳原子组成双键或三键,就是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中有双键的叫“烯”,是氢原子“稀”少的意思;有三键的为“炔”,是氢原子“缺”乏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芳香烃,例如“苯”。不饱和烃的双键和三键不太牢固,比较容易断裂,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分类见教材25页} 【板书】:第一节 烯烃 【教师】: 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 键的不饱和烃,根据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又可分为单烯烃、二烯烃和多烯烃。如果不加说明,通常所说的烯烃是指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 在单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所以它比相同碳数的烷烃少两个氢原子,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 。 【板书】:(一):烯烃的结构 【教师】: 最简单的烯烃是乙烯。医药上,乙烯与氧的化合物可以作为麻醉剂。 以乙烯为例,介绍烯烃的结构特征。 H H H C C 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官能团,具有反应活性。 双键的表示方法:双键一般用两条短线来表示,如:C=C , 【教师】: 现代物理方法研究表明: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键能为610kJ.mol -1 ,键长为134pm , 而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能为345kJ.mol -1 ,键长为154pm 。比较可知,双键并不是单键的简单的加合。 【教师】: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即乙烯分子为平面分子。 【板书】:展示乙烯的分子结构{PPT 有动态版}

乙烯学案设计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乙烯 学习目标 1.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 2.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 学习过程 阅读课本P66,体会乙烯的用途 乙烯可从中获得,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它主要用于制取酒精、橡胶、塑料等,并能作为植物生长剂和水果的剂等。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 乙烯分子的空间构型——,六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 二、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乙烯是色、气味的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溶于水,能用法收集。 [合作交流]一个碳碳双键等于两个碳碳单键吗?如何判断?这对乙烯的化学性质有影响吗?(提示:E(C—C):348 kJ/ mol,E(C C):615 kJ/mol)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点燃纯净的乙烯,它能在空气里燃烧,火焰并伴有,生成和,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烯易被,具有性。 (2)加成反应 乙烯通入溴水中,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归纳】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单体)分子互相结合生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聚合反应,又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由不饱和的单体分子相互加成且不生成小分子的反应,叫加聚反应;单体间相互反应而生成高分子,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水、氨、氯化氢等)的反应叫缩聚反应。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 n CH2CH2 单体为 链节为 聚合度为 三、乙烯的用途 制取酒精、橡胶、塑料等,并能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的催熟剂等。 随堂检测 1.工业上生产乙烯最主要的途径是() A.乙炔加氢 B.石油裂解 C.乙醇脱水 D.煤炭干馏 2.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硫酸的产量 D.合成纤维的产量 3.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都应验纯 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黑烟生成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4.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H2 B.H2O C.KMnO4 D.Br2 5.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使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水反应 6.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A.水 B.溴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