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课件)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课

惠安吹楼学校陈慧娟

中考考点

1.传染病的特点、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

2.几种常见传染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3.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区分抗原和抗体。

4.计划免疫原理、目的。

安徽省丙肝聚集性感染

一、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3.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4.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5.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2.计划免疫原理:

目的:

抗原抗体的作用原理

防御、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

3.免疫的功能

一、病原体

结核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HIV病毒流感病毒水痘病毒

蛔虫血吸虫

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的人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传播饮食传播

接触传播生物媒介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上该病的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三、传染病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焚烧掩埋患病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消毒等。

——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

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常见传染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寄生虫病蛔虫病

细菌性传染病结核病

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

说一说:

练一练

请完成复习指南丛书主题十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0、12、15、17、20、26、27

人体第一道防线皮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

呼吸道上的纤毛能够清扫异物

组成:皮肤和黏膜

作用:阻挡、杀菌、清扫异物

溶菌酶溶解细菌

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组成: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作用:溶解、吞噬病原体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教学目标: 1.认识传染病,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2.学会预防传染病,了解免疫计划; 3.识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4.了解免疫的过程,掌握免疫的功能; 5.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免疫的功能 难点: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艾滋病。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课时设置: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我们要正确认识传染病,学会预防传染病,了解我们人体的免疫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一、什么是传染病 1.图片展示:近视眼与结膜炎 近视眼是眼球变化引起的视觉成像模糊,不会传染;结膜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结膜组织炎症,会传染。 2定义:像病毒性结膜炎这样,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3疑问:真菌是病原体吗? 解答:医学上把真菌引起的称之为感染性疾病,部分真菌感染的疾病是会传染的,如脚气。2.图片展示: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蛔虫 设问:分别属于哪种病原体,能引起什么传染性疾病? 参考:结核杆菌引起各种类型的结核病,如肺结核,肠结核等;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蛔虫和蛔虫卵会引起蛔虫病。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过渡:传染病的传播称之为传染病流行,那么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是怎样的呢? 1.组合图片展示:流感的传播组合图片展示:甲肝的传播 设问: ①患流感的病人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参考:流感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很多的流感病毒,散入空气中,当周围的人吸入这种含有流感病毒的空气则可能被传染上流感,用手帕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把流感传染给别人。) ②甲肝患者的碗筷与家人的分开。 (参考:目的是将甲肝患者留在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B.贫血C.麻疹D.结膜炎 2.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宣传图画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生物媒介传播属于()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是 4.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 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5.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 A.握手B.拥抱C.输患者的血D.共同进餐6.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与乙肝B.近视眼与色盲C.坏血病与肿瘤D.高血压与贫血7.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 B.感冒病 C.白血病 D.色盲病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基本环节的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9.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寄生虫 10.以下列方式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毒的是 A.握手 B.共用注射器 C.不安全性行为 D.婴儿哺乳 11.下列不属于 ...传染病的是 A.糖尿病 B.狂犬病 C.肺结核 D.蛔虫病 12.下列有关蛔虫和蛔虫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 C.蛔虫病是遗传病 D.饭前便后洗手可预防蛔虫病 13.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新课标第一网 14.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卫生,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特异性免疫15.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和粘膜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C.淋巴结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16.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赫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 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 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 17.“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校有部分班级的少量学生一旦患了“水痘”,学校要求立即开窗通风,并用消毒液消毒,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传染源 18.我国已经研制出的H7N9禽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和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19.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B.幼虫在纹沼螺体内繁殖,并进一步发育 C.虫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 D.幼虫从体内逸出,钻入人体发育成成虫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 池上镇中心学校刘延香 一、课标分析 从课标中可读出以下主要内容: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 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建立正确的传染病预防观。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所以本章教材的学习是对后面学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做了一很好的只是铺垫,让学生真正做到健康的生活。

三、本章教材内容分析 1.本章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 2.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3.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四、学情分析: 传染病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较多,但初中生了解的较少,价值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习惯死记硬背。不会灵活的运用到具体事例中。所以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利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传染病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新的认知水平。 五、教材设计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⑴从生活引入 ⑵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有助于形成概念。 ⑶小组合作 ⑷学生展示 ⑸精讲点拨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综合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5·梅州)下列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A) 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 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糖尿病 C.癌症、手足口病、艾滋病 D.小儿麻痹症、高血压、破伤风 2.禽流感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该病毒属于噬菌体 B.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 C.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 D.病毒能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3.属于病毒性传染病的是( B) A.细菌性痢疾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肺结核D.血吸虫病 4.传染病与其他疾病不同的特点是( C) A.潜伏期长,不易诊断 B.起病急,痊愈快 C.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D.潜伏期短,对身体损伤大 5.大灾之后要防大疫。芦山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B)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 6.某医院接收一位“SARS”病人后,及时隔离并立即治疗,这一过程属于( A)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者都是 7.下列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的是( C) A.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 B.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 C.患狂犬病的狗 D.艾滋病人用过的杯子 8.(2015·东营)图中的四幅漫画寓意人体免疫的防线,其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C)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对右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与自测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与自测 一、复习目标: 1、说明传染病的病原体、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4、免疫的概念及类型 5、人体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 6、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7、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 二、知识整合: 三、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A 患乙型肝炎的人 B 家里健康的猫、狗 C 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 D 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2、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 A 泪液 B 胰液 C 胆汁 D 激素 传染病 传染源:能散播 的 或 。 传播途径:指 由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以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 缺乏 而易感染该病的人。 流行的基本环节 控制传染源:如: 切断传播途径:如: 保护易感人群:如 预防措施 定义:由 引起,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具有 性和 性。 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免疫 免疫 第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 和 功能: 第二道防线 组成: 和 功能: 组成: 和 功能: 免疫的功能 抵抗 侵入,防止疾病产生 清除体内 、 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 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细胞,(如 ) 计划免疫 疫苗:杀死或减毒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 定义: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 目的。 意义: 。 传 染 病 和 免 疫

3、免疫的功能不包括() 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B受伤后的组织修复C清除体内衰老细胞 D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4、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可有效避免因输液而引起的疾病的传播该项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对 5、皮肤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这主要是因为病人()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6、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 7、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A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人体内 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C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D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8、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使更多的婴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提倡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婴儿喜欢喝母乳 B母乳喂养简单、方便 C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 D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抗病物质 9、自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拉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警报,并且已有全球发展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是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 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10、对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A死亡率非常高 B是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C可通过蚊虫叮咬而被传染 D可通过毒品注射、性滥交传染 11、免疫是人体的基本功能。下列现象属于免疫的是() A扁桃体发炎 B胃肠蠕动 C跑步喘气 D天热时皮肤出汗 12、国家商务部规定,从2007年7月1日起,不得销售散装冷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速冻面M食品必须真空包装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13、自2002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围,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B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 C乙肝疫苗对儿童来说属于抗体D接种乙肝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4、2004年初禽流感曾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疫区病禽采取深埋或焚烧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这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15、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D接种卡介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16、在进行传染病基本情况的相关调查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通过书刊、报纸、互联网等收集资料B与甲流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师院附中李忠海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B.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HIV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以下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 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 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 3.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A.B.C.D. 4.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传染源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5.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但我们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被感染() 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④共用注射器⑤拥抱⑥被蚊子叮咬⑦一起学习⑧性接触.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6.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7.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D.探究病毒结构 8.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

传染病与人体免疫

传染病与人体免疫 一、传染病 1、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2、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3、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果控制传染病 5、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了,所以预防措施如下:1)控制传染源:当人体发病初期表现出来的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对患传染病的动物也应及时处理,隔离传染病人。 2)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 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各种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蝇、蚤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喷洒消毒液,开窗、通风、透气等。 3)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让易感人群预防接种注射疫苗,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6、传染病的几种类型: ①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②消化道传染病: 如:蛔虫病, 蛲虫病, 细菌性痢疾, 甲型肝炎等 ③血液传染病: 如:乙型肝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丝虫病等 ④体表传染病 如:血吸虫病, 沙眼, 狂犬病, 破伤风, 淋病等 7、“五苗”: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麻疹。 二、人体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等。 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一节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时导学 导学点一、什么是传染病 阅读教材P72第2段及P73页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和病毒性结膜炎的病因有什么不同? 2、由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3、判断正误: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导学点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阅读教材P73第1段和P73页图8-2,回答下列问题: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播途径、和。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人活动物。 3、病原体离开达到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做传播途径。 4、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温馨提示:1、传染源是患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易患病的人是易感人群,感染患病后的人或动物就变成了传染源。病原体主要ishi 致病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 2、苍蝇、蚊子不属于传染源,而属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患狂犬病的狗,既属于传染源又属于传播途径。 导学点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阅读教材P76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保护。 2、判断正误:预防接种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采取,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和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传染病,

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预防;如预防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保护;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以 为重点。 尝试探究 去年冬天,某市爆发了流感,李四同学患流感后坚持上课,两天后该班又有十多位同学患上流感。班主任发现情况后,先让患病的同学在家休息,然后在教师李烧醋,并建议未患病的同学接受流感疫苗的注射。想一想班主任烧醋的目的是什么?建议学生注射疫苗起到什么作用? 自主反馈 1、以下属于传染病的是() A、艾滋病 B、高血压 C、巨人症 D、癌症 2、蛔虫病的病原体是() A、蛔虫 B、猪 C、正常的人 D、蛔虫病患者 3、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A、只要具有传染源 B、只要有传播途径 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D、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症。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针对该病的疫苗 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 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 6、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呼吸道引起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等。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一旦出现流行性感冒患者,短时间内就能迅速蔓延。请分析回答:(1)、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试举一例说明流行性感冒的可能传播途径:

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

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 1.传染病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免疫功能。 2.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最少。 急性携带:<3个月;慢性携带:>3个月。 潜伏期病原体一般不被排除体外。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4.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甲类:城镇2h内上报,农村6h内上报。 乙类:城镇6h内上报,农村12h内上报。 丙类:城镇、农村均24h内上报。 5.乙肝病毒为DNA,其余均为RNA。 甲、戊主要为粪口感染,乙、丙、丁主要为输血血制品。 乙肝病毒有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 丁型为缺陷病毒,必须有乙型存在。 戊型显性成人多见,隐性儿童多见。 6.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5~7天,甲肝此期传染性最强,黄疸期,恢复期。 慢性肝炎:超过半年,迁延性趋势好转、活动性症状明显。 重型肝炎:急性<10天内肝衰、亚急性>10天。有肝臭、扑翼样震颤、胆酶分离胆红素增高而转氨酶不高等。 淤胆型肝炎毛细胆管型:较长时间梗阻性黄疸。 7.HBsAg表面抗原: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抗HBs表面抗体:保护性。 HBeAge抗原:传染性。 抗HBee抗体:复制减弱,传染性低。 HBcAg核心抗原:复制活动,传染性。

抗HBc核心抗体:IgM、高IgG现症,低IgG过去感染。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135 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145 8.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RNA,鼠类为传染源,有季节性。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小板 减少和功能异常、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的凝血机制异常引起出血。临表:三痛征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征酒醉貌,搔抓样出血点,大量蛋白尿,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 防鼠灭鼠最关键。 9.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RNA,猪为传染源,蚊虫三带喙库蚊传播。临表: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用于早 期诊断。 10.艾滋病: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潜伏期平均9年。 11.伤寒:伤寒杆菌内毒素,2~4周排菌量最大,粪口感染。好发于回肠末端,全身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最具特征。临表: 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中性粒、嗜酸性粒均↓。 肥达反应抗O≥1:80,抗H≥1:160。1~2周首选血培养,3~4周首选粪培养,4~5周首 选肥达反应。首选喹诺酮。 12.复发:退热后。 再燃:体温还没有下降到正常时。 13.霍乱:霍乱弧菌O1群、非O1群O139、不典型O1群无致病性。外毒素霍乱肠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接触、消化道传播,水为媒介。吐泻期、脱水期、恢复期。先泻后吐, 米泔样大便,腓肠肌痉挛,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大便细菌镜检和培养确诊。补液治疗关键。 14.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痢疾、福氏最多见,B群、鲍氏、宋内,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急性:普通型畏寒发热、稀水样便→黏液脓血便、轻型、重型、中毒性休克型、 脑型、混合型;慢性:≥2个月。传染源:慢性患者和带菌者。临表: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培养检出痢疾杆菌确诊。首选喹诺酮。 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脑膜炎奈瑟菌G-,人是唯一宿主。临表:突发高热,剧 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普通型最常见,前驱期上感期、败 血症期、脑膜脑炎期、恢复期。脑脊液检查确诊,瘀点涂片早期诊断。首选青霉素。 16.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鼠类和猪,直接接触病原体传染。流感伤寒型最常见, 肺弥漫性出血为无黄疸型主要死因,肾衰竭为出血型主要死因。临表:三症状发热、酸痛、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提 纲新人教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传染病流行期,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 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 抗原进入体内促进篱笆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 免疫的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

中考生物第一轮系统复习篇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一、选择题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C ) A.蛔虫病B.流行性感冒 C.糖尿病 D.淋病 2.(2016,常州)传染病预防措施中,使用药物治疗患者属于( A ) A.控制传染源 B.控制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3.(2016,广东)下图中甲同学是流感患者,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甲属于传染源 B.乙属于易感人群 C.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D.服用抗生素可治疗流感 4.(2015,宜昌)艾滋病致死率极高,而且具有传染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C ) 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④共用注射器⑤拥抱⑥共用牙具⑦一起学习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⑤⑥⑦ 5.前年西非有近万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此病毒引起人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并且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导致大量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 B.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 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D.康复病人体内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6.(2015,绵阳)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宣传图画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 ) 7.(2016,宿迁)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H7N9禽流感疫苗,注射该疫苗可预防H7N9禽流感,从免疫和传染病的预防来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B )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8.(2016,济宁)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C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促进抗体产生 9.(2015,黄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你认为下列认识和做法正确的是( C ) A.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含答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1、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结膜炎 B、近视眼 C、麻疹 D、流行性乙型脑炎 2、以下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A、痢疾杆菌 B、天花病毒 C、蛔虫 D、乙脑患者 3、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 A 水传播 B 饮食传播 C 空气传播 D 接触传播 4、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A 细菌、病毒、寄生虫 B 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 能传播疾病的生物 D 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5、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 A、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B、病原体在人体内的感染途径 C、病原体从一环境到另一生活环境 D、病原体在人体内的传播 6、某医院接受一位传染病人后,及时隔离并立即开始治疗,这一过程属于()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三者都是

7.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 给儿童接种卡介苗 B 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 给医疗仪器消毒 D 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8.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A泪液 B胰液 C胆汁 D激素 9.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 A、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B、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 C、皮肤、黏膜、纤毛等 D、血液、淋巴、免疫细胞 10.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 A.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保卫人体的第四道防线 11、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下列哪项组成的() A.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的抗原 C.免疫器官的抗体 D.抗原和抗体 12、下列疾病中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是() A.糖尿病 B.流行性感冒 C.艾滋病 D.破伤风 13、某人与一麻疹患者接触过而后来他并没有患病,这是因为( ) A 这个人遗传素质好 B 这个人抵抗力强 C 这个人过去可能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 D 这个人的皮肤起了重要作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题

初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复习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A.吸了患病动物血液的蚊子 B.沙眼衣原体 C.患痢疾后治愈的病人 D.流感患者2.经专家研究确定,引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下列各项中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动物体内繁殖 D.能使人体患病 3.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A.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C.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 4.2004年11月30日,佩带爱心红丝带的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京佑安医院的艾滋病房,主动和一位艾滋病患者握手并鼓励他好好治疗。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 A. 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把他们隔离 B. 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C. 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D. 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 5.新华社北京2006年12月5日电,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大学生兰正文成为注射SARS疫苗第一人。注射疫苗属于预防SARS流行的环节:()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对 6.下列几种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多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 B.消灭患病动物,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C. 注射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 D.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预防细菌性痢疾 7.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发病前的潜伏期B.发病的任何时期 C.恢复期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

第1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1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 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 D.若通过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2.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HIV)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B.HIV个体微小,是单细胞生物 C.HIV离开寄生的活细胞后仍能独立生活 D.和艾滋病患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3.下列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传播 C.红眼病、白血病是传染病 D.灭蚁属于控制登革热的传染源 4.2014年西非有近万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此病毒引起人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并且在人群轴快速传播,导致大量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 B.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 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D.康复病人体内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5.5月29日,广东省惠州市出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该患者已移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这种措施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病原体 6.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违背日内瓦公约,在宁波上空喷洒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造成大量平民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隔离患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注射鼠疫疫苗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C.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减少鼠疫传播 D.携带细菌的人或鼠是传染源 7.我地区中小学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项活动在预妨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D.以上都不是 8.冬季是流行感冒多发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喷洒消毒液,用湿布擦拭门窗桌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这些预防措施及传染病类型分别是() A.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 B.保护易感人群呼吸道传染病 C.保护易感人群消化道传染病 D.消灭病原体消化道传染病 9.在接触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时,医护人员需穿着防护装备,这一措施属于()A.保护易感人群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清除病原体 10.某人不慎染上了乙型肝炎,医生建议他与家人分餐饮食,这是为了()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 11.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这一做法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 A.杀死病原体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D.保护易感人群 12.夏季是细菌性痢疾多发季节,为预防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学校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剩余饭菜,该传染病的类型和学校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A.消化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 B.消化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 C.呼吸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 D.消化道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题(含答案)

第1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9?菏泽)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 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 2.(2019?绍兴)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B.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体 C.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遗传性疾病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 3.(2019?菏泽)某同学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抗体,在学习了免疫与健康的知识后,他主动注射了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4.(2019?广元)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B.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 C.接种乙肝疫苗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5.(2019?南充)以下关于免疫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C.特异性免疫是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D.计划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6.(2019?泰安)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病毒,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 B.侵入的流感病毒靠人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和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C.对流感患者的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7.(2019?南充)下列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是() A.传染源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 8.(2019?杭州)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9.(2019?连云港)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第一章节--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科长金安保审核意见同意授课时间年月日备课成员杨林德段玉来 授课教师段玉来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 授课内容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授课时数 1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内容:本节主要是让学生举列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举列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分析:能举列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举列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目标: 1)举列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举列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分析: 1)引导学生举列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举列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引导学生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问题分析 引起传染病的病因是致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引起的,这些生物称为病原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流程: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师生补充→共同总结。 (二)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课的前几天,布置学生和家人共同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并在填写表格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上述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病不是传染病?并说明理由。 问题2、哪些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问题3、除了表格中已有的传染病之外,你还能写出传染病的名称? 问题4、你能根据这些传染病发病的原因而将它们分为几种类型呢?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和思考,让学生对传染病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价。 板书:1、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资料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分析中两种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和肝炎,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下列的问题: 问题5、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问题6、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问题7、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做出概括。 设计意图:阅读资料中得到知识。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价。 板书: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问题8、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怎样开展对传染病的预防? 设计意图:阅读中得到知识。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价。 板书: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问题9、你能分别说出流感、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