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

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
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

最近看到不少问有关细胞培养污染的事,正好我看到了一个有关这方面的总结,很全很好很强大,跟大家分享下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Sigma公司的使用时用50ug/ml Tylosin培养液培养6天或连续传两代即可清除支原体污染。如果作为常用的抗生素的话, 建议用8ug/ml的浓度。4、黑蛟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如果细胞有可能是此种污染的话,可以增加细胞的种板密度,以提高细胞的生存率。5、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6、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

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污染的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很多。比如配液消毒问题、操作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关于培养基的无菌状况,取培养基至培养瓶中(不加细胞),37度试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如果没有细菌生长就是操作的问题。也可以在培养基中事先加入双抗(硫酸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但双抗有时会影响细胞的状态,所以在做转染、检测细胞某项指标前一定要撤去双抗,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1、孵箱应定期用三氧机消毒或者紫外光照射,并用酒精和新洁尔灭试擦孵箱同时孵箱内的水应是三蒸水2、超净台\取材\器材\培养液\培养瓶\操作等因素3、超净台的风机不能过大,风机到6-8格。否则也可能能致霉菌污染4、无菌室经甲醛熏蒸消毒后,可用同等量的氨水喷洒中和,约几小时即可进入操作。1关于黑胶虫的描述1.1分类上的描述对于黑胶虫的分类,学术界没有明确给予说法。关于黑胶虫的分类,目前大部分人认为黑胶虫污染是微生物感染。在一些文章论述上把黑胶虫归为生物污染类型,但是没把它归为确定的生物分类类型,只是把黑胶虫独立为一种未知生物。而根据中国病毒所和军科院鉴定是一种寄生于牛血清内的一种原虫,似乎和草履虫和变形虫有类似之处,但是由于课题经费不够而不能继续下去,最终也没有有力证明黑胶虫是属于原虫。也有一些学者不认为所谓的黑胶虫污染是一种生物污染,而认为是细胞碎片类物质,是在细胞培养时,细胞衰亡破裂产生的;也有在文献中报道说是玻璃瓶中类似氧化硅的物质,那个文献很少人找得到;还有报道黒胶虫是一种纳米级的细菌。1.2形态上的描述形态上类似与杆状细菌,但长度比细菌长,直径约在0.5~1微米,不染色观察为黑色;胶虫成熟后呈线状,而且形态是椭圆形。1.3运动形式在400X倒置显微镜小,有典型的布朗运动(不规则的原地小距离抖动),即很多细胞培养者看到的,像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但是在物理学上来说,颗粒足够小,在液体中也是做布朗运动的,这不足以说明黑胶虫的布朗运动就证明它是生物。1.4生理上的描述1.4.1抗性抗细菌和抗霉菌的药物对黑胶虫均无效,可以保守的判定黑胶虫不属于细菌。1.4.2环境抗逆性将培养器材150度烘烤8小时,可以消除,这个黑胶虫高压灭菌泡酸都不死。可见黑胶虫可以耐高温高压,而且还有点嗜酸,如果证实它是生物的话,那它很有可能是极端微生物,一种古菌。1.4.3营养条件“黑胶虫”可寄生于动物细胞,也可以生存于培养基中,依靠细胞和培养基中的营养为生,并随细胞传代而传代。可见“黑胶虫”是一种异养生物。2对黑胶虫的各种猜测及相应的处理2.1非生物类2.1.1细胞碎片类在细胞培养的时候,由于细胞代谢、物质交换、周边环境变化,尤其是在从37度培养箱中拿出来观察的过程中,由于液体培养基的比热较大,液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造成冷热交换、小范围内形成液体流动加剧,当然这些小岁末就会被搅动起来形成似乎“游动”的感觉;随着细胞培养的继续,部分细胞开始衰亡,细胞膜结构破裂,破裂之后的细胞内容物泄露到培养液中。尤其

是溶酶体的破坏,连续性地造成其他细胞和细胞器的损伤,如果换液不很勤,又会出现进一步破坏和残渣的出现;再者,“黑焦虫”问题是很多细胞培养者已经发现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其监测和排除的试剂和手段,这首先是由于所谓“黑焦虫”病原体根本难以收集和捕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黑焦虫”问题的难以确定性;再说任何一种外来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都会有生命活动的反应和表现,而不是简单地运动那样的外观性表现。举一个例子:如果“黑焦虫”的运动状况已经到了用显微镜已经可以观察出的程度,其营养代谢和能量需求也就可想而知。这样,培养液中的影响消耗、酸碱含量程度等都要发生明显变化。比如说:迅速的、大含量的沉淀,pH值的迅速下降,细胞大量破碎死亡、引发其它类型微生物侵染等等。而这些状况,在所谓的“黑焦虫”感染中,是很难观察到的。同时“黑焦虫”的出现而影响细胞状态似乎得不到有力的证据。倒是细胞状态下降的时候,“黑焦虫”明显增多了。很有可能是细胞状态下降时,细胞衰亡产生的细胞碎片。所以黑胶虫属于细胞碎片是比较可能和合理的。2.1.2玻璃培养瓶中的类似氧化硅的东西网上有一篇文章说,黑胶虫其实不是一种生物,是无机物,其本质是玻璃培养瓶里的硅颗粒。可影响细胞生长,细胞状态好时,不明显。细胞状态较差,数量少时才容易看到,最好的办法是用一次性培养瓶,可消除黑胶虫影响。2.1.3血清聚合物产物gibco 公司的血清说明,此物为血清聚合产物,而不是微生物2.2生物类2.2.1支原体有人曾认为黑胶可能是支原体污染,因为相对比较权威的网站文章指出,黑胶虫可以通过滤膜,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而恰巧口腔支原体为人体口腔中之正常菌丛,所以实验室之操作人员的污染亦可能为支原体的污染源。但有人为此做了实验证明黑胶虫不会是支原体,原因如下:1、光镜下可见, 因为体积不对,支原体在普通显微镜下不能看到。2、多种染色后可见,甚至hoechst即能将它染色,一般来说支原体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用姬姆萨染色很浅,革兰染色为阴性。所以,黑胶虫是一种支原体的可能性比较小。2.2.2真菌有很多人发现类似黑胶虫的,但最后确定是真菌,二性霉素B对其有效。那说明黑胶虫不存在只是细胞培养中的真菌感染,还是说明黑胶虫污染属于真菌类污染物。如果黑胶虫是一种真菌,那么由此引起的污染是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即使它很特殊。但是这不能排除那些认为“黑胶虫”是真菌的细胞者,看到的只是一般真菌感染。由于细胞被感染了,要进行拯救处理,不像理论上那么简单,稍有不注意都是很容易导致培养失败,所以黑胶虫是一种真菌也是不太可能。2.2.3寄生类原虫黑胶虫属于寄生类的原虫,而不是细菌、支原体,也不是什么补体、细胞碎片或蛋白沉淀。有人在400倍以上的高倍镜下可以清楚的看到胶虫有两种不同形态,一种较大,运动较慢,泛红光;另一种较小,运动较快,红中带绿,个小的围着个大的分布,很可能是公的围着雌的。这种生物也并非离开细胞就不能存活,也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单纯培养过污染胶虫的血清4周,直到满视野都是黑煤渣般的胶虫。给人的感觉是胶虫和细胞一样有丛集性,如果胶虫密度低则生长缓慢,如果手懒,拖了几天没换液,待胶虫生长到一定浓度后便会飞速分生,细胞受感染的程度也大,这时除了培养基

中可见外,细胞表面通常也象长满了粉刺,所以有人认为细胞旁分泌的某些因子可以抑制胶虫的生长。据说,中国病毒所和军科院鉴定是一种寄生于牛血清内的一种原虫,似乎和草履虫和变形虫有类似之处,然而由于课题经费不够而不能继续进行下去。由此黑胶虫属于原虫的有比较大的可能性。3关于黑胶虫出现的几种情况1.“黑胶虫”的出现常在培养条件改变、细胞接种密度降低、细胞状态不佳时显现并使实验中断,尤其在冻存细胞复苏时可造成大量细胞死亡。就是在细胞生长状态不良时,黑胶虫容易出现。“黑胶虫”生长与细胞的生长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细胞状态好时小黑点会相应的减少;反之则增加,似乎有细胞竞争生长的关系,但总的来说它的出现似乎并不影响细胞的生长。2.细胞刚用的时候,观察均生长良好,密度适中,培养液清亮,小黑点一般不出现,但是对细胞传代以后就陆续出现多少不等的小黑点,有时候在一夜之间暴长。细胞进过多次传代的情况下,也会使黑胶虫出现。3.换用了其他公司的血清,多是北方公司的血清,就出现了这种非常类似这里的”黑胶虫“的情况。在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合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实验血液学研究方法与技术》书中关于检查血清中写道,“我国北方小牛血清还多见黑胶虫污染”。其实在很多,遭遇黑胶虫的案例中,大部分细胞培养者都认为黑胶虫来源于血清。4关于再细胞培养中出现黑胶虫后的几种处理建议1.换好一点的血清,当然最好是进口胎牛血清(国产血清太脏),就是价格高的离谱,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以用进口新生牛血清代替。建议如果使用的是Hyclone或GIBCO的血清可不必灭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小黑点”的形成。一般的血清都不要去灭活处理,为什么呢?INVITROGEN公司在其血清说明书上解析道:经过正确处理的热灭活血清,对大多数的细胞而言是不需要的。经此处理过的血清对细胞的生长只有微小的促进,或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甚至通常因为高温处理影响了血清的质量,而造成细胞生长速率的降低。而经过热灭活的血清,沉淀物的形成会显著增多,这些沉淀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像是“小黑点”,常常会让研究者误以为是血清遭受污染,而把血清放在37℃环境中,又会使此沉淀物更增多,使研究者误认为是微生物的分裂扩增。除非是在做免疫学研究或培养干细胞、昆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时,才推荐做热灭活。所以在不是做免疫学研究或培养干细胞、昆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培养时,血清尽量不经热灭活。2.如果是贴壁细胞的话,可用无菌的PBS洗几次,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若是悬浮的话,就不太好处理拉,可以向其中少加一点滋养细胞。加滋养细胞对有黑胶虫的刚复苏的细胞很有效!还有就是实验环境要注意好,保持细胞间整个环境的洁净度。如果细胞不是非常珍贵,可以用伯氨奎、磺胺、四环素、贝尼尔,也有建议庆大霉素500ug/ml洗涤。3.换用进口的一次性塑料培养瓶。4.停止复苏,停止养细胞,彻底消毒所有用于细胞培养的一切用品,包括所用的培养瓶,培养基,吸管,胰酶,孵箱,超净台、空间等等你能想到的和细胞培养相关的所有物品。一个星期后,再复苏污染之前冻存的细胞,注意你的白大衣衣袖污染即可。这样你可能觉得动作太大,但可以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挽救两个月的时间,还有其他你为了找到污染源,去除污染所耗费的精力,和财

力。5.在换液前先加入生理盐水并轻轻拍打,冲洗干净后再加入培养液,坚持天天洗,传代时加生理盐水再离心一次,接种密度稍大一些,一段时间后,虫子就会大大减少,对细胞的生长也不会有大的影响。所有东西最好重配;如果实在要抢救,重点突破,留几瓶污染不是很严重的细胞抢救,其余弃去6.如果有其它可用的细胞,那么污染的细胞最好扔掉;如没有,可试着用抗生素,最可靠的是细菌培养加药敏,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当然不能影响到细胞的状态。7.有材料称minocycline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和换液结合起来使用。由于黑胶虫尚未明确鉴定出是什么生物,所以上述的处理方法不一定正确,可以供考虑采用。8.有人为寻找到杀灭“黑胶虫”的方法,做了一个试验,他取有“黑胶虫”污染的六孔板,每孔内有2ml培养液,向有污染的孔内分别加入0.5ml、1ml、2ml、3ml的新洁尔灭原液,边加边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最后他得出结论:新洁尔灭与水或培养基的比例为1:4时即可杀死“黑胶虫”。但是新洁尔灭对细胞的负面影响太大,比较珍贵的细胞培养最好不采用此方法。5.国外关于黑胶虫的相关情况在国外的生物论坛上也有很多人在讨论black dots 和black particle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黑胶虫。他们所描述black dots 和black particles的情况,基本上和国内论坛上相似。国外有人用实验证明black dots 或black particles 不是支原体,而在细菌范围内。基本过程如下:If the poster is concerned about mycoplasma, there are tests to identify them. One is a Hoechst dye staining technique to look for extranuclear DNA spots.Also, prepare a dry flame-fixed smear from another aliquot of the media (5-10 ul) and stain with crystal violet. See under microscope at high magnification if there is anything resembling bacteria. And by the way, estimate the size of the particles to be sure it is in the range of bacteria.6总结从前面关于黒胶虫的描述可以看出,人们遇到的黒胶虫并不都是一样的,有象细菌的、有象支原体的、有象原虫的、有象真菌的,还有象细胞碎片的。在国内个实验室的器材条件参差不齐,而且实验人员的操作质量也不尽相同,同一种现象也可能有些许差异,当用描述出来的现象的差异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所以很多人看到细胞被细菌污染了,不好处理,而却描述出来的现象和流传的黑胶虫类似,就会把培养失败的原因归结到无法处理的黒胶虫污染,甚至可能说它发现的是真正的黑胶虫。这样的事情多了,黑胶虫就会人为的变种,象什么的都有。黑胶虫是否存在,还有待于科学的发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大部分人发现的“黒胶虫”并不是真正那个未知的黒胶虫,而是不很常见的细菌、真菌、原虫等微生物污染。园里有个细胞污染图片仓库,里面有些蛮典型的污染图片,这是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523212039.html,/bbs/thread/371083?keywords=细胞污染图片#371083

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

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的预防及处理 Mycoplasma国内主要有三种译名,医学文献译为“支原体”(分枝原体,枝原体,类菌质体),动物医学文献译为“霉形体”或“支原体”,台湾、香港则译为微浆菌。 支原体是目前已知一类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多,有80余种,分为两个属:一为支原体属(Mycoplasma),有几十个种;另一为脲原体属(Ureaplasma),仅有一种。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 支原体无细胞壁,多呈不规则球状、长丝状,可分枝,营寄生共生或腐生。一般侵害对象为动植物,可造成多种疾病。 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95%以上是以下四种支原体:口腔支原体(M.orale)、精氨酸支原体(M.arginini)、猪鼻支原体(M.hyorhinis)和菜氏无胆甾原体(https://www.360docs.net/doc/523212039.html,idlawii),为牛源性。国外调查证明,大约有二十多种支原体能污染细胞,有的细胞株可以同时污染两种以上的支原体。 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作环境的污染、操作者本身的污染(某些支原体在人体是正常菌群)、培养基的污染、被污染细胞造成的交叉污染、实验器材的污染、制备细胞的原始组织或器官的污染,等等。 体外生长的细胞对微生物及一些有害有毒物质没有抵抗能力,因此培养基应达到无化学物质污染、无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无其他对细胞产生损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污染(如抗体、补体)。对于天然培养基,污染主要来源于取材过程及生物材料本身,应当严格选材,严格操作。对于合成培养基,污染主要来源于配制过程,配制所用的水,器皿应十分洁净,配制后应严格过滤除菌。 由于体外培养细胞自身没有抵抗污染的能力,而且培养基中的抗生素抗污染能力有限,因而培养细胞一旦发生污染多数将无法挽回。支原体污染后,因为它们不会使细胞死亡可以与细胞长期共存,培养基一般不发生浑浊,细胞无明显变化,外观上给人以正常感觉,实则细胞手到多方面潜在影响,如引起细胞变形,影响DNA合成,抑制细胞生长等。 组织细胞培养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支原体的污染:控制环境污染;严格实验操作;细胞培养

如何预防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污染

如何预防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污染 污染是细胞培养的大敌。预防和避免污染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之一。一开始就要十分重视,防止污染,否则会前功尽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细胞培养中常见的生物污染类型有7种,分别是细菌污染、支原体污染、原虫污染、黑胶虫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以及非细胞污染。他们在细胞培养中污染的特点如下: 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2、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3、黑胶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 4、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5、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6、病毒:组织细胞培养过程中,如果没有除去潜在的病毒,就会产生病毒污染。目前,从原代猴肾细胞的培养中已发现不少于20种血清性病毒。尽管病毒污染的细胞不影响原代培养,但生产疫苗是不安全的。因此,潜在病毒是细胞大量生产和疫苗、干扰素等生物制品制作中的难题 7、非同种细胞污染:即是细胞交叉污染,由于细胞培养操作时各细胞株所需的器材和溶液没有严格分开,往往会使一种细胞被另一种细胞污染。目前,世

细胞培养中的几种污染

胞培养中的污染分为两类,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是一些对细胞有毒性的或对细胞产生刺激的化学物质。这些污染一般来自于没有洗净的器皿、不纯的化学试剂和质量较差的蒸馏水等。 化学污染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细菌内毒素。它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死亡后解体释放出的疏水性的细胞壁组成物质,对塑料等疏水性强的物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细菌内毒素可刺激部分细胞产生一些激素或细胞因子,对细胞生长和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细菌内毒素是临床上的最主要的热原(即注射到动物体内会导致动物发热),所以通过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细胞因子等用在临床上的药品的生产过程中更是要避免细菌内毒素的污染。 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包括比较容易发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的污染,和较难发现的病毒、支原体和其他细胞的污染。 细菌、霉菌和酵母到处存在,它们能在合适的环境中非常快速的生长。这些污染比较容易观察到,它们往往会使其污染的培养液产生可见的变化,或者通过显微镜观察就可以看见。 由于病毒有种属特异性,所以病毒污染的概率比较小。但是病毒污染难于发现,因为病毒颗粒特别微小,一般的实验室都没能力检查细胞培养中污染的病毒。由于病毒一般潜伏在细胞内,对整个细胞培养不是致死的,所以它可能会使研究人员长期得到受病毒影响的细胞的实验结果。 1956 年 Robinson 及其同事首次发现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90年代初美国的一个调查发现,在该国的细胞培养中,至少有15%被支原体污染。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在细胞培养液中几乎是透明的,同时对常用于细胞培养中的抗生素不敏感,不引起 pH 变化,不使培养液浑浊,所以支原体污染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其存在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细胞的交叉污染在细胞培养中发生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1981 年对ATCC 细胞株的调查显示:超过 60 标记为其他细胞株的细胞居然是 HeLa 细胞。

细胞常见问题

1.血清中可能出现的沉淀物是什么? 基于多年的实验研究,用于细胞培养的胎牛血清以及其它血清中可能会存在以下种类的沉淀物::(1)纤维蛋白,它是经常出现的较大的沉淀物,可以达到1-2mm,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因为血清都是在低温下进行收集和快速处理的,一些纤维蛋白原(可溶性的形成絮状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处理过程中仍然处于溶解状态,当经过最后的过滤分装后,就会在瓶中凝结出现纤维蛋白沉淀。(2)磷酸钙,它也是常见的一种沉淀物,通常会使血清出现浑浊,并且在37℃培养的时候会增加。这种沉淀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像小黑点,这些小黑点由于布朗运动看上去可以活动,因此经常被误认为是微生物污染。(3)胆固醇、脂肪酸酯以及一些蛋白质。他们也是血清中出现沉淀物的常见原因。 2.血清中的沉淀物对细胞培养有什么影响? (1)细胞生长,我们的试验以及经验表明沉淀物不会影响细胞培养,我们的客户以及其它血清生产商也证明了这一点。(2)过滤,如果血清中出现大量的沉淀物,血清将很难过滤。一般说来,因为在血清生产时最后已经经过100nm或者40nm的过滤处理,并且经过了严格的无菌检测,因此不推荐再过滤用于细胞培养的血清。在实验室中没有必要再过滤处理血清,在大规模的细胞培养中往往将血清直接加到培养基中一起过滤。(3)污染,磷酸钙往往被误认为微生物污染而引起争端。研究者可能会在血清中观察到一些絮状的沉淀,因此就会比较警觉的去做无菌试验,将血清放在培养箱中培养几天,结果可能会观察到更多的絮状沉淀,因此就断定血清被污染了。并且当研究者将血清样品放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时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可以运动的小黑点,因此就更加确认是血清被污染了。于是,研究者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和生产商确认,但最终确定血清没有被污染而只是沉淀。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建议不要直接将血清放在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而是将血清加到琼脂板上进行培养以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另外,也可以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油镜下观察,以确认是否有污染。 3.如何避免血清中沉淀物的出现? 首先要注意正确的血清解冻步骤,而且溶解过程中一定要每隔一段时间均匀而缓慢的摇动血清。我们已经发现在下列情况下沉淀物可能增加,使用中应该尽量避免:(1)热灭活血清;(2)在37℃下培养血清;(3)反复冻融;(4)γ射线照射;(5)长期储存在2-8℃;(6)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 4.如何去除血清中的沉淀? 如想去除这些絮状沉淀物,可以将血清分装到无菌离心管中,以400g离心,上清液即可直接加入到培养基内一起过滤。注意:不要以过滤的方式去除这些絮状沉淀物,因为这可能阻塞滤膜。 5.冷冻管应如何解冻? 取出冷冻管后,须立即放入37°C水槽中快速解冻,轻摇冷冻管使其在1分钟内全部融化,并注意水面不可超过冷冻管盖沿,否则易发生污染情形。另冷冻管由液氮桶中取出解冻时,必须注意安全,预防冷冻管之爆裂。 6.细胞冷冻管解冻培养时,是否应马上去除DMSO? 除少数特别注明对DMSO敏感之细胞外,绝大部分细胞株(包括悬浮性细胞),在解冻之后,应直接放入含有10-15ml新鲜培养基之培养角瓶中,待隔天再置换新鲜培养基以去除DMSO即可,如此可避免大部分解冻后细胞无法生长或贴附之问题。 7.一般客户拿到细胞后,应该注意什么?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其解决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其解决 1. 如何选用特殊细胞系培养基? 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1640做悬浮细胞培养是一个好的开始。 2. 何时须更换培养基? 视细胞生长密度而定,或遵照细胞株基本数据上之更换时间,按时更换培养基即可。 3. 可否使用与原先培养条件不同之培养基? 不能。每一细胞株均有其特定使用且已适应之细胞培养基,若骤然使用和原先提供之培养条件不同之培养基,细胞大都无法立即适应,造成细胞无法存活。 4 可否使用与原先培养条件不同之血清种类? 不能。血清是细胞培养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营养来源,所以血清的种类和品质对于细胞的生长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来自不同物种的血清,在一些物质或分子的量或内容物上都有所不同,血清使用错误常会造成细胞无法存活。 5 何谓FBS, FCS, CS, HS ? FBS (fetal bovine serum) 和FCS (fetal calf serum) 是相同的意思,两者都是指胎牛血清,FCS 乃错误的使用字眼,请不要再使用。CS (calf serum) 则是指小牛血清。HS (horseserum) 则是指马血清。 6 培养细胞时应使用5 % 或10% CO2?或根本没有影响? 一般培养基中大都使用HCO3-/CO32-/H+ 作为pH 的缓冲系统,而培养基中NaHCO3 的含量将决定细胞培养时应使用的CO2 浓度。当培养基中NaHCO3 含量为每公升3.7 g 时,细胞培养时应使用10 % CO2;当培养基中NaHCO3 为每公升1.5 g 时,则应使用5 % CO2 培养细胞。 7.Hank's 平衡盐溶液(HBS)要在空气中使用,不需要CO2培养箱。原因是什么?Hank's 平衡盐溶液(HBS)和Earle's平衡盐溶液(EBS)有什么本质的功能差别? HBS和EBS 的主要差别在于碳酸氢钠的水平,在Eagles (2.2g/L)中比在Hanks (0.35g/L) 中高。碳酸氢钠需用高水平的CO2平衡,以维持溶液的PH值。Eagles液在空气水平的CO2 中,溶液会变碱,Hanks液在CO2培养箱中会变酸。如果希望在CO2培养箱中保存组织,需要用Eagles 液,。如果仅仅是清洗将要在细胞培养基中储存的组织,用Hanks液就可以了。 8. 细胞之接种密度为何?

细胞常见污染情况与分析

细胞培养常见污染的判别及应对措施 2011-01-02 10:19:04| 分类:实验| 标签:污染无菌细胞培养基灭菌|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避免细胞培养污染的措施: 污染是细胞培养中一个大敌,一旦污染,前功尽弃!决定要进行细胞培养,首先一定要有强烈的无菌意识!操作中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不要怕麻烦,越细心越好!注意以下几点,大部份的污染是可以避免的: 1. 每次开始实验前,先用紫外照无菌台和实验室20分,用酒精擦手,台面和不消毒的器械(如移液枪等);实验中,如允许,尽量多过火,开起或盖盖都靠近火焰或在无菌台深处;使用无菌台后,再用酒精擦台面,紫外照20分! 2. 滴管不要接触瓶口,吸取废液及加入新鲜培养基时都要注意不要滴在瓶口上等等。 3. 凡是接触瓶口后都要用酒精灯烧烧。 4. 提取组织时,往往头会距离组织很近,所以带口罩很重要!还要换无菌衣(紫外照过的白大褂)。 5. 注意配制完全培养基时不要发生污染,在使用前一定要做无菌培养,因为一般应用污染后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后,很快就会发生特别严重的污染。 6. 操作时一定按照实验室的要求,切忌粗心大意。 7. 使用完的东西尽快移出无菌台!另外无菌台上的器械,试剂摆放,也尽量遵循一定的顺序!依污染可能程度依次向外摆。 二、常见的细胞培养污染: 下面是几种细胞培养过程中常见的污染: 1. 支原体污染: 传说中的黑焦虫,长得暴快。24小时就满视野都是了。污染源大多数情况下是培养用血清。

图1 支原体污染的光镜检测(圆圈所示,×10倍) 图2 支原体污染的光镜检测(×20倍)

图3 支原体污染的荧光检测

图4 支原体污染的电镜检测(×30k,煎蛋状和其他形状)

关于细胞培养中的污染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 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 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 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 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 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 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 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Sigma公司的使用时用50ug/ml Tylosin培养液培养6天或连续传两代即可清除支原体污染。如果作为常用的抗生素的话, 建议用8ug/ml的浓度。 4、黑蛟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 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如果细胞有可能是此种污染的话,可以增加细胞的种板密度,以提高细胞的生存率。 5、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 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6、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 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

细胞培养常见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 问题1培养液pH值变化太快 可能原因 (1)CO2张力不对 (2)培养瓶盖拧得太紧 (3)NaHCO3缓冲系统缓冲力不足 (4)培养液中盐浓度不正确 (5)细菌、酵母或真菌污染 建议解决方法 (1)按培养液中NaHCO3浓度增加或减少培养箱内CO2浓度,2.0g/L到3.7g/L浓度NaHCO3对应CO2浓度为5%到10%。 (2)松开瓶盖1/4圈。 (3)改用不依赖CO2培养液。加HEPES缓冲液至10到25mM终浓度。 (4)在CO2培养环境中改用基于Earle′s盐配制的培养液,在大气培养环境中培养改用Hanks盐配制的培养液。 (5)丢弃培养物,或用抗生素除菌。 问题2:培养液出现沉淀,但pH值不变 可能原因 (1)洗涤剂清洗后残留有磷酸盐,将培养基成分沉淀下来 (2)冰冻保存培养液 建议解决方法 (1)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玻璃器皿,然后灭菌。 (2)将培养液加热到37℃,摇动使其溶解如沉淀仍然存在,丢弃培养液。 问题3:培养液出现沉淀,同时pH发生变化 可能原因 细菌或真菌污染 建议解决方法

丢弃培养物,或用抗生素除菌。 问题4:培养细胞不贴壁 可能原因 (1)胰蛋白酶消化过度 (2)支原体污染 (3)培养瓶瓶底不干净 (4)培养液pH值过碱(NaHCO3分解) (5)消化液或培养液配制错误、过期储存、储存不 细胞老化(如传代前细胞已汇合导致失去贴附性) (7)接种细胞起始浓度太低或太高 建议解决方法 (1)缩短胰蛋白酶消化时间或降低胰蛋白酶浓度。 (2)分离培养物,检测支原体。清洁支架和培养箱。如发现支原体污染,丢弃培养物。 (3)注意刷洗,或换用一次性塑料培养瓶 (4)使用无菌醋酸溶液调整pH值或充入无菌CO2(将培养液敞口放入培养箱也可) (5)重新配置消化液或培养液 启用新的保种细胞 (7)调节最佳接种细胞浓度 问题5:悬浮细胞成簇 可能原因 (1)培养液中含钙、镁离子 (2)支原体污染 (3)蛋白酶过度消化使得细胞裂解释 (4)DNA污染 建议解决方法 (1)用无钙镁平衡盐溶液洗涤细胞,轻轻吹吸细胞获得单细胞悬液。 (2)分离培养物,检测支原体。如发现支原体污染,丢弃培养物。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的处理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 常见的污染如下: 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 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 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 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 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 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孵箱应定期 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 要注意操作 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 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Sigma公司的使用时用50ug/ml Tylosin培养液培养6天或连续传两代即可清除支原体污染。如果作为常用的抗生素的话, 建议用 8ug/ml的浓度。 4、黑蛟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如果细胞有可能是此种污染的话,可以增加细胞的种板密度,以提高细胞的生存率。 5、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6、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 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 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 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 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Sigma公司的使用时用50ug/ml Tylosin培养液培养6天或连续传两代即可清除支原体污染。如果作为常用的抗生素的话, 建议用8ug/ml的浓度。 4、黑蛟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如果细胞有可能是此种污染的话,可以增加细胞的种板密度,以提高细胞的生存率。 5、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6、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问题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问题 2006-11-23 15:53 细胞中的颗粒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的细胞总有颗粒,开始是细胞中有,后来细胞之间也好像有许多颗粒。好像是细胞碎片一样。是什么东西啊?是支原体污染吗?这可是我刚买回来的细胞啊! 我们实验室也有这种情况,是不是黑的小碎片,有人说是细胞代谢产物,后来拿到高倍镜下看还会动,就怀疑是污染了,也想问问大家到底是什么 是黑色的小碎片。我没注意到它会动,只是觉得不像是活的微生物。我觉得是由于某种污染或外界因素导致的细胞状态变差,裂解出的东西。但是,是什么东西不清楚。 的确很常见 在以前帖子见到说是“黑焦虫”。长时间培养的很容易出现,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估计是一种污染,因为随着黑点增多,本来生长旺盛的细胞逐渐停滞甚至死亡。而且我后来原代培养的几批细胞并没有发现,我怀疑有好多细胞系本身就是污染的。不过增加换液次数的情况下,好象一般不太娇气的细胞生长不是很受影响。 以前听很有经验的老师说黑焦虫是国产血清的问题,可以有条件换进口血清试试,或者离心一下也可能能解决问题。那么所谓的“黑焦虫”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有谁知道? 我培养的细胞也出现过此中问题,放到高倍镜下看时有东西在动,但培养液不混浊,估计不是细菌污染,可能是血清问题,是支原体污染。 我培养的细胞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支原体污染。国产血清是罪魁祸首,因为只要将细胞饥饿一下,不超过24小时,这种东西就会疯长 我培养的细胞也有出现这中情况。但是并不影响细胞生长。应该不是支原体污染 最近,我复苏细胞细胞的时候也发现过这样的东西,尽管我用的是GIBCO的FBS,后来,每天换液之前洗几遍后,就慢慢变少,现在没了 细胞培养的细菌污染 我们新建的细胞室。每周都会做清洁,用0。2%新洁尔灭消毒,照紫外。实验前也会照至少30分钟。培养基中加青霉素,链霉素。可是培养细胞时还是常有细菌污染,有时甚至分析不出原因。用培养瓶还好一点,用多孔板或平皿就更凄惨。我养的是哺乳动物细胞,不知各位有什么好的方法避免污染!谢谢! 很可能是超净台无效了,,或者培养基?其实严格操作箱污染都难 我们是新的超净台,不可能失效。而且用同一瓶培养基,一瓶传两瓶,原始的一

细胞培养的污染和排除

第十一章细胞培养的污染和排除 组织培养细胞被有害物污染是组织培养工作的大敌。应用组织培养进行研究工作,除需要好的实验设计和技术方法外,成败的关键还在于能否避免污染。一项好的研究,或建成的满意细胞系,往往由于遭受污染而前功尽弃。因此,一个组织培养工作者,要始终注意防止污染。 培养细胞被污染,人们最注意的是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现在看来已经不够,当前“污染”一词的概念应该是,凡混入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从这一概念考虑,组织培养污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微生物:真菌、细菌、支原体和病毒 化学物质:影响细胞生存的非细胞所需的化学成分 细胞:非同种的其它细胞 当然在培养中以微生物污染最为多见,化学污染较少;但近年随细胞种类增多,不同种细胞交叉污染却屡有发生,以致在ATCC接受入库细胞中特设同工酶检测一项,目的在于证明是否有HeLa等细胞的交叉污染。但细胞交叉污染只要工作细心,是容易防止的,而微生物污染在实际工作中却是最难防止和易发生的。 第一节污染途径 各种污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媒介发生: 一.空气 空气是扩散微生物的主要途径。由于空气流动性大,在操作场地与外界隔离不严和消毒不充分的情况下,外界不洁空气很容易侵入造成污染。因此,培养设施不宜置于通风场所。现各实验室普遍应用净化工作台,能产生无菌的屏障气流,可防止不洁空气污染。净化工作台使用过久,过滤层受尘埃堵塞情况下,工作时不带口罩或外界

气流过强、污染空气均可进入操作野,导致污染。又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空气内含菌数不同;炎热夏季尤其南方多雨地区空气湿度大、含菌数量多,工作应特别注意。空气是不断流动的;虽用消毒措施也难以排出空气中所有微生物,但每立方米内含菌数不应超过1~5个。 二.清洗消毒 培养器皿和容器洗刷不净残留污物、培养用液灭菌不彻底等,都可引入有害物。 三.操作 实验操作马虎、动作不准确、消毒观念不强,使用的吸管、刀、剪沾染微生物等;或封瓶口时不严,都可发生污染。同时培养两种以上细胞,操作不慎,使用同一吸管或培养用液,可能导致细胞交叉污染。 四.血清 血清也是污染细胞的来源,有的市售血清制备水平低、检测不严,常已被支原体和病毒污染。 五.组织 初代培养组织常有污染;有的是在手术中污染,有的本身可能是被污染的组织(如已经发生溃烂的肿瘤组织);手术用碘酒消毒后,擦拭不净可能混入碘污染。 第二节污染对细胞的影响 在细胞受有害物污染时间短、污染程度轻、并能及时排除污染物的情况下,细胞有可能恢复。当污染物持续存在于培养环境中时,轻者细胞增殖生长缓慢、分裂相减少、细胞变得粗糙、细胞轮廓增强,重者细胞停止增殖,分裂相消失,细胞质中出现大量堆积物,细胞变圆或崩溃从瓶壁脱落。但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对细胞的影响有别。 有的微生物如支原体,无致死毒性,可与细胞长期共存,对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

教你判断你的细胞是何种污染

教你判断你的细胞是何种污染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生物污染类型有7种,分别是细菌污染、支原体污染、原虫污染、黑胶虫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以及非细胞污染。他们在细胞培养中污染的特点如下: 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2、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3、黑胶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 4、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5、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6. 病毒:组织细胞培养过程中,如果没有除去潜在的病毒,就会产生病毒污染。目前,从原代猴肾细胞的培养中已发现不少于20种血清性病毒。尽管病毒污染的细胞不影响原代培养,但生产疫苗是不安全的。因此,潜在病毒是细胞大量生产和疫苗、干扰素等生物制品制作中的难题 7、非同种细胞污染:即是细胞交叉污染,由于细胞培养操作时各细胞株所需的器材和溶液没有严格分开,往往会使一种细胞被另一种细胞污染。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种细胞都被HeLa细胞所污染,致使许多实验宣告无效。非细胞培养物所造成的化学成分的污染也偶有发生,大多是由于细胞培养所需物品清洗消毒不彻底而带入一些有毒化学物质所致。

细胞污染原因和处理

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的习惯拿70%酒精擦手,擦超净台,擦培养瓶,擦培养基瓶,各种瓶子的口多拿火焰烧灼。就不再会发生细菌污染。 决定要进行细胞培养,首先一定要有强烈的无菌意识!操作中要求自己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不要怕麻烦,越细心越好,越“罗嗦”越好! 我发现在提取需要组织时,往往头会距离组织很近,所以带口罩很重要!还要换无菌衣(紫外照过的白大褂) 另外,每次开始实验前,先用紫外照无菌台和实验室20分,用酒精擦手,台面,不消毒的器械(如移液枪,冰块等);实验中,如允许,尽量多过火,开起或盖盖都靠近火焰或在无菌台深处进行;使用无菌台后,再用酒精擦全台面,紫外照20分! 还有,做到绝对无菌,那不可能!但我们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含菌量! 使用完的东西尽快移出无菌台!另外无菌台上的器械,试剂摆放,也尽量遵循一定的顺序!依污染可能程度依次向外摆。 1.滴管不要接触瓶口,吸取废液及加入新鲜培养基时都要注意不要滴在瓶口上 等等。 2.凡是接触瓶口后都要用酒精灯烧烧。 3.初学者一般可以用培养瓶养细胞,个人认为瓶污染的机率要比皿小。 4.注意配制完全培养基时不要发生污染,在使用前一定要做无菌培养,因为 一般应用污染后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后,很快就会发生特别严重的污染。 2. 1.注意喷酒精装置的应用:制作很简单,用过的化妆品,理发店理发前往头 发上喷水的瓶子及其他一些有喷水功能的瓶子,经过处理装上百分之75的酒精就可以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实验专用喷洒酒精的瓶子,如果有那就更好了)。我用的是师姐留下来的一种护肤品的瓶子。常常往超净台台面,手上喷洒酒精,效果很好。 2。我进入细胞培养室就戴上PE手套(一次性塑料薄膜手套),当在超净台操作时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 3。培养箱内水盘里的水,用灭菌的超净水,每周更换一次(至少也要两周换一次)。换水前要用百分之75酒精消毒。水浴箱也要定期消毒(用百分之75酒精)换双蒸水。 4。从培养箱内取东西前手一定要喷酒精,动作要快,可以先看好了,要取的东西在那里,然后快取。显微镜下观看细胞时间也不要过久,否则会对细胞有不利影响。 5。很多人喜欢常规用抗生素,其实除于特殊筛选系统中外,一般正常培养状态下,培养基中不应添加任何抗生素。当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时,降低至少在有血清培养基中所使用浓度的50%。血清蛋白会结合和灭活一些抗生素。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抗生素不被灭活,可能对于细胞达到毒性水平。 6。液体培养基贮存于4℃冰箱,实验进行前放在37℃水槽中温热。温热前后注意酒精消毒。

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问题讲解学习

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问题 Julius:我的细胞被污染了,表现为培养液内有浑浊,可见很多白色粉末的东西悬浮,之前发现一瓶有,就丢了,剩下的及时换液,清洗,可在传代后的第二天就又见浑浊,仍有部分细胞是贴壁的,可以看到很多”细胞“首尾相连成一条条的线状,可细胞怎会是线状生长呢?(抱歉没有拍下照片)请问是霉菌还是细菌污染呢?如何区分细菌,霉菌及真菌的污染。现在如何处理呢?污染控制区大家所说的用甲醛熏蒸,碘伏擦拭,或75%酒精擦拭,是用那种呢?时间要多长呢? 因培养箱内还有别人的细胞,现在消毒处理时剩余的细胞该怎么办呀?还应注意什么呢? liyq_1:应该是霉菌污染.其特点正是肉眼可见白色悬浮,形态呈线状. qxlbljys:1.细菌污染液体混浊,霉菌污染可看见霉苔但液体不混,所以你的细菌和霉菌同时污染 处理:扔掉,以免污染其他细胞 2.你说的线状生长实际上细胞已经接近死亡 3.可以将培养箱用75%的酒精擦拭,并停止细胞培养,然后用紫外消毒房间 sunandsuny:由于细菌的生长分裂呈指数级的生长方式,所以细菌污染后,培养瓶很快就是浑浊的了,但一般不像霉菌污染,霉菌有菌丝,往往呈絮状漂浮,甚至有丝状突起.因此霉菌污染和细菌污染在肉眼上有时可以大体上区分,这只是一些常规的经验,如果要具体确定,还 要通过涂片染色,看看是球菌或杆菌或是弧菌. 叶知秋: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贴壁良好,长势旺盛,可霉菌悄然而至,大有疯长之势。不想放弃,该如何处理,敬请指点。 ratman:配制以下5X抗生素培养液:AMP:100ug/ml, gentamycin 100ug/ml, 两性霉素B 2ug/ml, 制霉菌素1.5ug/ml, 脱氧胆酸钠10ug/ml,进行冲击,培养时间为8小时后换液,改用1X抗生素培养液进行培养,以上配方为1x配方。每天换液。 icesugar75:别救了。霉菌是抗拒不了地,别让这瓶细胞把其它的污染了最重要。

细胞中常见的污染

一、常见的污染如下: 1. 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 2. 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 3. 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Sigma 公司的使用时用50ug/ml Tylosin培养液培养6天或连续传两代即可清除支原体污染。如果作为常用的抗生素的话, 建议用8ug/ml的浓度。 4. 黑蛟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如果细胞有可能是此种污染的话,可以增加细胞的种板密度,以提高细胞的生存率。 5. 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6. 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污染的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很多。比如配液消毒问题、操作问题、环境问题等等。

细胞培养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细菌污染 状态: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预防和补救: 1.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和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检查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现象! 2.可在培养液或血清中加支原体预防剂。 3.若细胞一旦污染,建议加支原体清除剂,能清楚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 二、霉菌及真菌污染 状态:肉眼观察培养基发现培养基颜色基本无变化,不浑浊,但是培养基中由絮状漂浮物,显微镜下观察,若感染真菌可看到分叉细丝状的结构(不同种类结构不同),若感染霉菌显微镜下可看到片状的结构,不透明,真菌及霉菌对影响细胞的生长影响不大。 预防和补救: 1.保证细胞房的干净整洁,干燥的环境(潮湿的环境利于霉菌及真菌的生长)。 2.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 3.对实验室及培养箱进行彻底消毒。 4.若细胞非常珍贵,且不易获得,可以对污染的细胞采取如下操作。 悬浮细胞:收集细胞并离心,用PBS漂洗,重复此操作数次。贴壁细胞:用PBS轻轻冲洗细胞,丢弃,重复此操作数次。 三、支原体感染 状态:镜下黑色,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国内血清很多没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预防和补救: 预防:实验室新购买的血清及培养基需检测是否含有支原体,引进的新品种细胞需做支原体检测,向培养基中添加预防支原体的抗生素。 补救: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如氧氟沙星10 μg/ml、环丙沙星10 μg/ml、卡那霉素20~50 μg/ml、四环素10~50 μg/ml、庆大霉素200μg/ml等抗生素),或者向培养基中添加支原体清除剂清除支原体数天。 四、黑蛟虫 状态: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镜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不浑浊,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可以用。常常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 预防和补救:一般黑胶虫不会影响细胞的生长状态,可以尝试改变培养基的品牌。血清冻融采取逐级冻融的方法。 五、原虫感染 状态: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然可用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