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视角下的职工权益保护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视角下的职工权益保护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视角下的职工权益保护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视角下的职工权益保护

【摘要】国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是我国事业单位新时期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依据,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用人管理

意义重大。事实上,事业单位内部并非需要“人事关系”加以调整,而“聘用

合同”与“劳动合同”具有同质性。因此,本文主要提出在法律层面明确“人

事关系”、“聘用合同”的性质,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统一适用劳

动关系,以通过变革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破除“同工同酬”制度障碍。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职工权益研究

2014年2月,国务通过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于7月1日正

式开始实施。《条例》的出台对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规范事业单位用人管理

意义重大。《条例》第一条开宗明义提出,“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

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但《条例》能否切实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事业单位用人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

和讨论的问题。在此,不妨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与《劳动合同法》及

相关规定结合起来对此问题加以认真研究。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

1、《条例》维系了用人“双轨制”的格局,不利于事业单位职工合法权

益的维护

《条例》中“人事管理”、“聘用合同”的表述与《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区别表述,意味着《条例》与《劳动合同法》在规

制对象与合同性质等方面存在不同,《条例》将沿着有别于《劳动合同法》的

路径而演进,“双轨制”的格局将难以改变。简而言之,在事业单位中一部分

员工将依据《条例》与之签订聘用合同,另一部分员工将依据《劳动合同合法》的规定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哪一部分员工该签订劳动合同,哪一部分员工

该签订聘用合同,依据又是什么呢?考虑到目前事业单位的用工状况,“编制”极有可能成为签订不同类型合同的依据,即有“编制”的签订聘用合同,无

“编制”的签订劳动合同。如此,事业单位内依旧维系了原有的身份关系,而

身份的背后是待遇、福利的巨大差异,以及对同工同酬原则的违背。有媒体曾

经报道,“清华近两年面向全球招聘了不少学术带头人,受编制所限,相当一

部分未纳入正式编制。编外人员收入不低,但在福利待遇方面则很难平等。编

外人员的子女很难上清华幼儿园、清华附小、清华附中,但编内人员,包括保

卫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则可以直接享受这些福利。清华大学尚且如此,其他

事业单位的情形更不容乐观。

2、《条例》部分规定过于粗略,未能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职工合法权益

的维护

《条例》共十章,四十四条,其中第四章关于聘用合同的规定仅八条,而《劳动合同法》共有八章,九十八条。两相比较,《条例》的一些规定显得过

于单薄、粗略,部分条文未能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其一,关于“试用期”问题。《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

期为12个月”的规定显然未充分考虑到现实中事业单位用工的复杂情况,尽管事业单位多有“科、教、文、卫”工作人员,但也有大量一般行政人员,还有

前文所述的保卫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如果说“12个月的试用期”是考虑到

事业单位中的“科、教、文、卫”工作人员工作中科技含量更高,需要有更长

时间的试用期加以考察,但一般行政人员则未必需要12个月的试用期加以考察。况且,这一理由还未必成立,因为企业中同样拥有大量的科研人员,但并未因

此需要更长时间的试用期加以考察。如果说“12个月的试用期”是为了确保事

业单位所招录人员的质量,确保招录人员的可靠性,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是否也

意味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不畅,不能顺利的实现人员淘汰,需要以此提高

门槛。反观《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则精致的多,依据劳动

合同期限来限定试用期,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更好地平衡了用人

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二,关于“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问题。《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

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根据

该条规定,只有一种情形之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才能够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即“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该规定缩

小了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的范围,取消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

聘用制度的意见》中关于“在本单位工作已满25年”的情形下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的规定。与《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设置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条件

相比较,事业单位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的条件严苛的多。此举固然是为了避免

事业单位用工僵化的情形出现,但也可能导致出现损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法

权益的情形。事实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一种职业稳定感,毕竟随着

年龄的增长很多人职场竞争力会下降,包括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个“在本

单位工作已满25年”的工作人员完全有理由要求订立一份聘用至退休合同,取得一份保障。如果说《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都不至于导致

用工僵化,那么担心《条例》关于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导致用工僵化也是多余的,出现这种该情况只能证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滞后。

其三,关于“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的复核、申诉”问题。《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

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该条规定是否意味着将考核结果、处分决定排除在仲裁、诉讼途径之外,如果将考核结果、处分决定完全排

除在仲裁、诉讼途径之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条例》第二十九条关于

处分种类的规定中包含了“开除”。如果处分决定被排除在仲裁、诉讼途径之外,那么“开除”作为处分的一种,是否也不得通过仲裁、诉讼途径寻求救济。这显示了对事业单位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存在不利的一面。或许有人

会说《条例》也有一些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比较宽松的。例如:《条例》第十五条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规定。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双轨制”格局下对一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宽松,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工作人员的不公。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条例》问题的存在固然是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但对“人事关系”、“聘用合同”的认识问题仍是关键所在,有必要弄清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

间关系以及所签订合同的性质。

1、关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的问题

关于我国“人事关系”问题,学界并没有定论,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尽管对“人事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学界并未否定其存在。从目前的讨论主

要观点来看,对于“人事关系”认识的不同往往决定了“人事关系调整范围”

的不同。但对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则不然,存在着存废两种不同的声音。主张保留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的学者突出强调了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的特殊性,并

以现行的立法及相关规定作为其存在的依据。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

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明确了,“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

人事争议案件的程序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实体处理应当适用人事方面的法律规定,但涉及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劳动权利的内容在人事法律中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部分学者据此认为事业单位人事关系有异于劳动关

系的合理性。而主张取消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的学者则认为,事业单位人事关系

的合同化使得事业单位内的用人转为基于司法原则建立并实行公开招聘和事业

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双向选择,标志着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具有同质性。有学者

就明确将人事关系界定为国家机关与所属工作人员之间关系,具有公法属性。

而事业单位作为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殊法人,虽然其职能具有公益性,但其

内部用工关系仍具有私益性。事实上,提供公共产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具

有公益性的并非只有事业单位,还有大量的国有公用企业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果国有公用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无需纳入人事关系调整范围,那么事业单

位或者说大多数现有事业单位也无需纳入人事关系的调整范围。简而言之,事

业单位内部并非必然需要“人事关系”来加以调整,劳动关系同样可以承担这

一职能,而且更符合事业单位的改革导向。

2、关于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性质问题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性质是由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实行聘用制之后,事业单位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录工作人员,其与被招

录的工作人员之间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既体现出双方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又

体现了它们之间的从属性(被招录的工作人员必须服从所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既体现出有偿劳动的财产性特征,又体现出这种劳动的人身性特点(如劳动者

必须亲自履行聘用合同)。因此,有学者认为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具有“同质性”。其实,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在合同的作用、合同的主体、合同的理念、合同的要素等方面与劳动合同具有同质性,尽管“聘用合同”有一些自身

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并不足以改变其劳动合同的本质属性。事实上,从一些法

律条文的具体表述当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例如:《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

条中出现了“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这样的表述。立法机关在此直接将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

作人员签订的合同称为“劳动合同”,而非“聘用合同”。《劳动争议调解仲

裁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生劳动

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立法机关在此将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

之间发生的争议称为“劳动争议”,而非“人事争议”。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与“聘用合同”犹如硬币的两面,互为表里,明确了“聘用合同”的劳动

合同属性,也意味着确定了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劳动关系性质,反之

亦然。

三、关于对事业单位职工权益保护的建议

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人。事业单位职工劳动权益

保护不仅关乎几千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事

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事业单位职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核心是用人“双轨制”问题,其真正解决有赖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推进。具体而言,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在法律层面要明确“人事关系”、“聘用合同”的性质

由于在法律层面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人事关系”、“聘用合同”内涵与外延,导致各方都在依据模糊的立法,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各自的解读,造成

了现实当中的混乱局面。因此,有必要对“人事关系”、“聘用合同”的产生

背景、未来发展进行梳理,并且在法律层面对这些关键的基础性问题予以澄清。只有明确了“人事关系”、“聘用合同”的性质,清晰地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才能为人事单位制订相关法律政策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否则制订的法律政策

只是对原有框架的修补,难以满足事业单位未来改革的发展需要,也不利于在

事业单位内构建新的更加公平的用工关系。

2、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要统一适用的劳动关系

事业单位内部用人关系的混沌局面源于事业单位本身性质不清,定位不明。目前,现有事业单位按照其社会功能可以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

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

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

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

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剔除出目前承担行政职能的所

谓事业单位后,剩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是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在其内部用

人管理上是可以统一适用劳动关系来加以调整的,也有必要统一适用劳动关系,以改变目前混乱的局面。

3、要变革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破除“同工同酬”的制度障碍

事业单位目前的人员编制管理以及其他配套制度,造成了事业单位在用人

方面的“双轨制”局面。“双轨制”的存在使得事业单位继国企之后成为“同

工不同酬”问题的重灾区。破除事业单位在用工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除了

在“人事关系”、“聘用合同”等方面加以明晰外,需要对事业单位目前的人

员编制管理及其配套制度加以变革,消除“同工不同酬”的制度障碍。2009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业

单位的编制管理要逐步撤销,由现在的编制管理改为预算管理,主要通过预算

来控制编制,而不是盲目的涨编制。”目前,深圳等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

的尝试,变过去“养人”为“养事”,不仅推进了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也为

改变事业单位用人“双轨制”,实现“同工同酬”创造了条件。变革现有事业

单位的编制管理模式,破除“同工同酬”的制度障碍,才能真正使事业单位职

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一体保护,让每一个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真正享有合法的、

公平公正的待遇。

【参考文献】

[1] 白天亮: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双轨用工编制内外待遇不同[N].人民日报,2010-05-06.

[2] 朱达明、任玉梅: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关系存废论争的借鉴与启示[J].

上海企业,2007(11).

[3] 卢修敏:人事关系的法律界定[J].政法学刊,2009(5).

[4] 许建宇: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定性与法律适用模式选择[J].法学,

2010(12).

[5] 龙玉其: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质探究―兼论聘用合同与劳动合

同的异同[J].行政与法,2014(2).

[6] 王思北:三部门负责人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答记者问[EB/OL].新华网,2014-05-15.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Z].2011-03-23.

[8] 孟凡波:吴江委员: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要逐步撤销[EB/OL].人民网,2009-03-05.

员工权益保护制度知识分享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编制: 审核: 批准:

更改历史

2.4.1.4员工权益保护制度 1.总则 1.1目的及依据 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之《2.4.1社会责任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及指引》制定本制度。 1.2释义 本制度所称员工权益,是指员工与公司在劳动关系发生、存续、解除、终止过程中,员工依法享有的权益和利益。 1.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股份,各分子公司参照执行。 2.劳动和经济权益保护 2.1员工的劳动和经济权利与义务 2.1.1权利 员工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享有依法提请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和经济权利。 2.1.2义务 员工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爱护国家和单位的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的义务。 2.2劳动合同权益保护 2.2.1公司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员工档案存一份。 2.2.2劳动合同必须明确约定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劳动纪律、合同变更条件、合同解除条件、合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条款。劳动合同不得含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款。

劳动合同双方可以约定试用期,但不得先试用后订立合同。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限内。 2.2.3公司不得以缴纳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股金、集资款或者其他名义的费用,扣留居民身份证、暂住证、毕业证等证件,作为录用、接收员工的条件。 2.2.4有下列情形之一,公司应当告知员工有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员工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公司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员工在该单位连续工作十年以上,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在十年以内的; (2)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2.5公司与员工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公司与员工未续订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员工要求签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的,公司不得与之解除劳动关系,并与员工签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双方就合同期限协商不一致的,合同期限从双方应当签订之日起不得少于一年。 公司与员工可以协商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员工的经济损失。 2.2.6员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或者女员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其劳动合同期限届满,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合同期限顺延至规定的医疗期或者女员工特殊保护期期满为止。 2.2.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可以随时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 (1)在试用期内; (2)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3)公司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

1-6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维权工作的针对性,诸多企业工会围绕利益格局调整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的实际,组织力量,采用进项目入户、问卷调查、职工生活状况大调查、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就《工会法》、《劳动法》贯彻落实情况、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保障情况、职工素质状况、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职工生活状况、职工队伍稳定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摸清职工的思想动态和部分权益被侵犯的现象,找准了维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 企业员工的现状分析 (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部分职工长期下岗放假,家庭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单位工程任务不足,职工不能全部上岗;二是部分职工疾病缠身,身体状况不佳,适应不了外包工地的工作和生活,被动下岗放假;三是部分家庭负担较重,或有特殊情况,脱离不开,无法到外包工地工作;四是地域条件落后,就业渠道有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五是没有专业技术特长,就业面狭窄,缺少市场竞争力。以上五种情况制约着职工上岗就业,导致部分职工家庭的困难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改善。 (二)职工工资问题 由于受经济危机和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各单位主客观 因素的制约,部分单位工程存量较少或基本无工程可干或因经营不

善,存在部分拖欠职工工资现象,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职工工资收入增长不快。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保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 (四)安全生产和职工劳动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一部分单位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安全设施建设和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五)部分单位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争议解决渠道不畅。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等等。 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对策 (一)搭建协调劳动关系的平台。 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三方主体协商、工会积极运作、有关各方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的协调劳动关系格局。 (二)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认真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发挥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劳动争议信息员、劳动争议上报制度,职工群体性事件应急制度,及时有效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三)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 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畅通职工群众的参与渠道,使职工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表达,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职工的利益和要求。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学校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教师园地test小学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学校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 教师园地test小学 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工会组织应切实维护教职工的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权益.学校工会应该进一步完善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制 度与机制,将维权工作落到实处.《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赋予学校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学校工会的基本职责,反映了工会工作的客观规律,符合党和教职工群众对学校工会组织的要求.这对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学校工会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的责任,加大学校工会代表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工会组织自身的改革和建设,无疑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学校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 《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就从法律上确定和突出了工会的维护职能,学校工会组织必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神圣义务.一是突出维护职能是由学校工会组织的性质所决 定的.学校工会组织是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教职工之所以自愿参加工会,最初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工会这种有组织的社会力量,维护自身的具体利益.在现阶段,维护仍是工会存在的根基,是教职工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教职工群众的需要;不突出维护,高校工会存在的社会基础就会失去.二是突出维护职能是学校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大局的必然要求.学校工会组织代表和维护教职工利益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 利益”在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三是履行好维护职能是学校工会组织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的主要手段.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学校工会组织只有通过突出履行维护职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是

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职工人文关怀

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加强职工人文关怀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职工人文关怀 近期,珠三角一些企业出现职工群体性事件。中央和省、市委都高度重视,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一周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紧急通知》两个重要文件。为此,广州市总工会根据中央、省、市委和全总、省总关于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工会工作的实际,特别是针对工会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全市各级工会要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促进经济顺利转轨和社会平稳转型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协调劳动关系、化解劳资矛盾工作的重要性,将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有效化解劳资纠纷、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在加强日常维权工作的同时,一手抓劳资关系隐患的清查处理,一手抓协调劳动关系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加紧推进工会自身改革与建设,为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提供支持与保障。 近期,如何坚决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对职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工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重视培训,做好法律宣传工作 2010年12月为“广州市工会法制宣传月”,在日常工作中,各级工会要坚持积极主动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法律宣传活动,增强职工的依法维权意识,明晰企业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引导企业依法用工、依法经营,以从源头上消除发生劳动争议的潜在因素。 1、工会自觉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总体利弊相统一的基本职能,组织和引导全体职工宣传学习《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并根据一线职工的知识结构、接受信息渠道等特点,分别采取直接灌输、间接传达、法律讲解、实例分析、发放小册子、制作动画光盘等方式和手段,力图使法律宣传覆盖到每一位职工,增强其理性表达诉求、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2、工会积极参与和鼓励员工参加各类业余技能学习,引导和教育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巩固、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例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在职爱岗敬业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远程网络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在加强培训教育的同时,努力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根据实际的要求,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并且制定详细的培训流

员工权益保障管理规定

员工权益保障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员工权益保障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维护员工在安全生产的权利,保障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身体健康,依据《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坚持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及时向员工说明企业、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员工有权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2、公司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员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3、公司管理人员严禁出现强令员工冒险作业行为,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出现违章指挥现象,员工可以直接向公司工会举报。 4、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5、员工因安全生产事故受到损害,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和企业工伤待遇。 6、公司依据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在公司、工区、班组,设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或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工会小组设立劳动保护检查员。 7、公司工会指导、支持工区工会、监督检查员开展工作,定期听取劳动工作汇报,研究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8、公司工会向职工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监督检查本单位执行情况,以及集体合同有关劳动保护条款的履行情况,对职工进行遵章守纪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提高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9、公司工会协助和督促行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三不伤害”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活动。 10、公司工会督促行政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对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查体;对尘肺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做好各类防暑降温工作。 11、公司工会参加本单位项目的“三同时”工作。 12、公司工会督促和协助行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女工的“四期”保护和其他特殊劳动保护工作。 13、公司工会参加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协助查清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14、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员及时发现制止违章,督促和协助行政整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 15、公司培训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会小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16、单位工会小组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向本单位行政反映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督促解决。 17、各单位按时组织每“周二”的安全活动,确保员工参与安全、健康活动的机会。 18、本制度由公司工会监督执行。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意见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意见 1、健全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构筑工会帮扶工作新格局。对困难职工实行分类管理,因人施助。深入开展帮困送温暖主题活动,促进企业稳定和社会和谐。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载体。努力形成节日帮扶和日常帮扶相结合,帮困救助和扶贫脱贫相配合,工会帮困和政府救济相衔接,资金来源多元化、困难帮扶经常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帮扶活动社会化的工会帮扶工作新格局。 XX年,帮困送温暖主题活动中先后组织动员干部党员为困难家庭、困难职工捐款万元 2、推进“强保障、促和谐”主题活动,进一步改善职工生活后勤保障条件。深入开展“强保障、促和谐”活动,努力推动企业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就餐、居住和文体活动条件,切实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公司投入资金,添置空调、躺椅等物品,为一线职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关心职工的角度:开展“夏送清冬送温暖”活动,在高温期间,公司党政领导多次下班组、工地为一线员送去防暑降温用品和食品,除了行政在高温期间为每位职工发放高温费,工会还在经费比较紧张条件下,尽量压缩工会日常开支,将工会经费用在实处,为每位员工发放高温费和冬天御寒的暖宝宝等,使职工真正感受到企业的关心。

天气寒冷,在获知水清路泵站空调严重老化损坏无法修复后,很快换了台新空调,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贯彻新法,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在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公司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通过宣讲、座谈会、试卷答题、知识竞赛等形式,使职工深刻领会《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涵,提高了职工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维权意识。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执行劳动合同法》,公司以《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修订和完善了企业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明确用工、劳动纪律、考核、奖惩等双方的义务和权利,特别完善了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事项和各个环节的具体程序和操作办法。 5、规范用工,促进劳动关系协调发展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基础,规范劳动用工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前提。公司坚持做到劳动合同内容规范,签订、变更、续签、解除或终止等劳动合同程序合法。企业与职工(包括特殊劳动关系用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有力地保障了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新进员工首次签订劳动合同,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约定试用期。加强劳动合同的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建立了劳动合同管理台帐,有效的保证了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的准确性、及时性,做到手续完备、档案齐全。

企业工会如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2318367.html, 企业工会如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作者:钟兴 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企业是工会在企业发展改革过程中的重大任务和基 本职责。重点抓好工会的维权职能,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拓展平台。 关键词:企业工会;职工;权益 作为工会组织“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在企业发展建设中找准位置,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这是当下工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仅此方面,公司工会始终坚持以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会工作要求及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工作,在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全面助推企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一、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维护好职工的政治权 公司在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会职责,通过“五抓五强化”使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推进。 一是抓工资集体协商,强化维权意识。公司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同时,注重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成立了由党政工三方人员参加的工资集体协商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将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监督检查,从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资集体协商运行机制。在过程中,公司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了解工资的增长幅度和条件,提出调整职工工资的基本目标,主动与行政方进行充分的事前沟通,达成共识,为顺利开展协商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抓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化标准意识。公司工会认真按照成都市总工会关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体系综合试点工作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司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成立了由公司经理担任组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体系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内容的宣贯、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及考核等工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进一步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延伸到公司生产经营环节全过程,并将企务公开工作纳入部门考核等考评体系中,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是抓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强化监督意识。监督是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向职工代表报告公司行政工作、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业务活动费使用等情况。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述职、述廉,讨论、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措施,并形成职代会决议。

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规定

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规定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工会可内设女职工专业委员会或女工部,作为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的办事机构,并视情况配备专(兼)职人员。 第三条女工部门根据公司女职工状况和结构,提出公司保护女职工的权益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经费预算,在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四条主动收集党和政府关于保护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信息资料,及时发布、传达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政策动态。 第五条保护女职工的权益应体现男女职工平等,依法保证妇女特殊权益,实行教育与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保障女职工参与管理的政治权益: (1)公司重视选拔女职工担任中高级职务,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女干部; (2)在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中,女代表比例与公司女职工比例相适应; (3)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或者研究涉及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生活福利、社会保险等事项等,应当听取女职工专业委员会的意见; (4)公司规章制度不得含有歧视女职工的条款。 第七条保障女职工文化教育权益:

(1)公司有计划地对女职工进行上岗、在岗、转岗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2)重视培养女性专业技术人才。 第八条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 (1)公司在招聘时,除国家规定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和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 (2)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分配住房及其他福利待遇时,男女职工平等; (3)不得以性别和年龄的原因裁减女职工; (4)男女职工同工同酬; (5)女职工退休按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不得解除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1)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执行政府保障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 (1)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其原工资收入;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任重道远 言之 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发出?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号召的同时,提出了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的四个途径和具体要求。这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是符合在当前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涉及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日趋突出的客观实际的。这是对我们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提出的新的挑战,是社会和历史的必然要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一场长期、重大的考验,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任重而道远。 一、必须全面洞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内涵 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对职工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对于如何处理利益关系,我们过去的理解是不够准确的,似乎是简单地让职工去做出牺牲,只要放弃了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就什么都好办了。在处理利益关系、维护职工利益的问题上,全总十四大报告给予了科学全面的阐述:一是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使国民经济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才能使职工的利益得到更好实现;二是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没有国家的发展,工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就没有保障,没有企业的发展,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也得不到切实的维护;三是参与是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参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制定,参与国家、社会和企事业单位事务的管理,把职工的意愿和要求体现在有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之中,从源头上、根本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四是帮扶是维护职工利益的具体体现。要求工会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深入调查研究,督促企业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协助行政部门为下岗失业和困难职工排忧解难,满腔热情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因此,处理好利益关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决不是个放弃问题。?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

员工权益保障管理制度

员工权益保障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维护员工在安全生产的权利,保障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身体健康,依据《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坚持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及时向员工说明企业、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员工有权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2、公司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员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3、公司管理人员严禁出现强令员工冒险作业行为,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出现违章指挥现象,员工可以直接向公司工会举报。 4、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5、员工因安全生产事故受到损害,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和企业工伤待遇。 6、公司依据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在公司、工区、班组,设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或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工会小组设立劳动保护检查员。 7、公司工会指导、支持工区工会、监督检查员开展工作,定期听取劳动工作汇报,研究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8、公司工会向职工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监督检查本单位执行情况,以及集体合同有关劳动保护条款的履行情况,对职工进行遵章守纪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提高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9、公司工会协助和督促行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三不伤害”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活动。 10、公司工会督促行政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对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查体;对尘肺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做好各类防暑降温工作。 11、公司工会参加本单位项目的“三同时”工作。 12、公司工会督促和协助行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女工的“四期”保护和其他特殊劳动保护工作。 13、公司工会参加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协助查清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14、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员及时发现制止违章,督促和协助行政整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 15、公司培训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会小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16、单位工会小组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向本单位行政反映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督促解决。 17、各单位按时组织每“周二”的安全活动,确保员工参与安全、健康活动的机会。 18、本制度由公司工会监督执行。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总结_模板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总结_模板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总结 在上级工会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全局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职代会在职工民主管理中的主渠道作用,认真履行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现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公务公开制度,落实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局建立健全了公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办、工会协办、纪委监督”的政务公开运作机制。各基层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制订了公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明确了公务公开的原则、形式、内容和具体要求,对生产经营决策、物资采购、工资奖金分配、干部提拔任用、等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通过设立公务公开栏、意见箱,利用网络、展板和召开党会议等形式及时全面公开。不断完善公务公开实施细则,坚持促进施工生产、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原则,确定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形式和监督检查方式,坚持凡是与施工生产经营、党风廉政建设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都应该实行公开,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审议权和决定权,把公务公开落在实处。 二、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工会是职代会的工作机构,一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农业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是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创先争优、群众安全监督员活动,发挥职工的主力军作用。围绕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这个中心,各级工会大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围绕女职工特殊权益的维护,认真落实女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四期”保护、妇科普查、办理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险等事项;加强职工文化体育工作;加强工会财务工作,各级工会健全完善了工会经费收缴、使用工作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规程。 三、进一步落实”三不让”承诺,建立职工帮困救助的长效机制。在全局逐步建立起”覆盖广泛、运作规范、救助及时、保障有力”的落实”三不让”承诺运作机制,尤其要突出特困、重困职工群体的重点帮扶;加大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工作力度,积极推进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工作;要不断提高女职工自身综合素质,为女职工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切实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四、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各级工会要健全基层工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服务职工,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为基层、生产一线和干部职工服务的方针,广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本单位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工会财务和经审工作,依法收缴,管好、用活工会经费;要加强工**论研究,做好信息调研工作。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局职代会和工会工作与上级工会、局党

(完整版)合法权益我知晓——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问卷及答案

合法权益我知晓 ——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问卷 一、单选题(共60题) 1、《劳动法》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 )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A、性别 B、身高 C、相貌 D、学历 2、《山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自()起施行。 A、2019年1月3日 B、2018年1月16日 C、1991年8月23日 D、2019年3月1日 3、《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实行()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 A、计划生育,合法 B、计划生育,特殊 C、男女平等,特殊 D、男女平等,合法 4、《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倍的工资。 A、一 B、二 C、三 D、四 5、符合法律和《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日,

并给予男方护理假()日。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A、三十,十 B、六十,七 C、六十,十 D、三十,七 6、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支付。 A、用人单位 B、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 C、职工个人 D、生育保险基金 7、国家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天。 A、90,15 B、98,15 C、90,10 D、98, 10 8、《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权利。 A、劳动,民事 B、劳动,社会保障 C、就业,社会保障 D、劳动,社会经济权利 9、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A、百分之八十 B、百分之五十 C、百分之六十 D、百分之七十 10、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关心教职工生活.docx

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工生活 为建设和谐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关爱教职工,自开学以来,寄料小学校长郭景杰、副校长张建军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教职工住室,关心教职工的生活。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生活上付出了很大代价和牺牲。为此,学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依法保障、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营造关心教职工生活的良好氛围,努力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落实好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减轻教职工工作负担,关爱教职工队伍中的特殊群体,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特别关心女教职工生活,维护女教职工的特殊权益。 同时,学校转变管理理念,在工作及生活上,突出对教职工的情感和人文关怀。合理安排教职工工作时间,组织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好“教工之家”。坚持教代会制度,建立开展文体活动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制度,建立谈心制度等为教职工的愉快工作服务,为教职工的幸福生活服务,为教职工的成长发展服务,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构建和谐教育,促进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寄料小学三八妇女节活动总结 为全面贯彻党的妇女政策,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丰富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励广大女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工作状态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根据汝州市教体局的工作部署,并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把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 学校对组织“三八”妇女节活动高度重视。在“三八”妇女节前夕,为活跃女教职工的文化生活,以庆“三八”妇女节为契机,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制定了女教职工活动计划,从筹备、活动内容方面,都做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既提高了大家对妇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二、开展活动,共庆节日 “三八”妇女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是专门为女性朋友举办的,这点充分体现了党对普天下女性的关怀。 一是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活动。二是学习为展示广大女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时代风采,有效地提高女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学校精心筹划设计了“三八”妇女节活动,比如生动有趣的顶气球比赛,并为女教师准备了节日礼品。为了搞好这次活动,学校女教师以报决心、表干劲的形式向全校教师及学生展示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校领导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手捧鲜花的学生、赠送礼品的孩子使庆祝活动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基层工会如何更好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基层工会如何更好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人员结构、人员定岗发生着明显变化,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经营者出于经营效益的经济考虑,有意或无意识的侵犯到劳动者的权益,而作为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成为基层工会干部经常需要面临的问题。 新《工会法》的实施,工会职能有了很大转变,广大工会会员的劳动者身份由过去的“主人”变成了“被聘用”契约者,作为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的工会组织,我们的基层工会干部也要随着转变观念,要以职工为主,切实维护职工权益。而我们很多工会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仍没有转变过来,对工会工作仅仅停留在“桥

梁、纽带”观念上,当职工和企业发生矛盾时,出面“和稀泥”,加之基层工会干部兼职普遍,站位不清,不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正是部分工会干部对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不作为现象影响或打击了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使广大职工群众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或不会来找工会组织为自己撑腰。而新《工会法》的实施,就是要求我们工会干部摆正自己的位子,站在职工一边,代表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而要更好的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以开放、多样、动态的思维开展工会工作,营造良好的维权环境。当前不少的企业领导不知道《工会法》是干什么的,认为企业执行不执行《工会法》无关紧要,另外相当一部分职工对新《工会法》了解很少,缺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面

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除工会干部自身工作要有所作为,通过自身努力工作赢得主动外,更需要加大宣传,多请示、勤汇报,让领导时刻知道工会在想什么,做什么,多宣传、勤沟通,让职工了解发生侵权时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大工会工作宣传,我们要把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通过报刊、信息、广播电视等宣传出去,扩大影响,赢得各方的理解与支持。工会干部要作为宣传骨干,为报刊、信息、广播电视撰写高质量、有份量的稿件,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认识,这样才能营造更好的维权环境。 完善机制,灵活处理各种纠纷。在现行体制下,由于工会在人事和经济上对所在企业的严重依附,使基层工会干部往往在替职工维权工作中常常处于尴尬的地位,而准确把握工作的平衡性,找到契合点,避免两难的尴尬,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

女职工权益保护措施

实验中学女职工权益保护措施 一、女职工在三期内有何规定? 1、由于女职工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生理特征的特殊性,法律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作了较为特殊的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对“三期”女职工不能被解除劳动合同都作出强制性保护。《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也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续延。但是,没有哪一部法律、法规对“三期”女职工被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除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情形外,再没有其他明确的、最大限度保护“三期”女职工的规定。 2、“三期”女职工被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女职工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只能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女职工支付赔偿金。如果按这种补偿标准,对弱势群体——“三期”女职工来说,独立承担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生育责任实在有点不公平。因“三期”女职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法正常工作,且家庭还应承担更多的医疗保健费用等。 3、“三期”女职工被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女职工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全部承担劳动合同解除后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假如“三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因客观原因或人为因素出现流产、婴儿意外死亡等情况,女职工仍正常享受解除劳动合同后“三期”内的一次性给付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就更加不公平了。因此,把解除劳动合同后所有的义务推给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会不堪重负。当用人单位承担不起时,就会想法抵制职工权利的实现。特别是一些企业的目的都是赚钱,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没有利润可赚,要么就破产,要么就千方百计违法,而最终吃亏的还是劳动者。 二、如何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1、女职工生育表面上是自己家庭的事情,实际上她承担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承担的是人类劳动力再生产的必然使命。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社会责任感,他恐怕难以承担随之而来增加的用人成本。因此,进一步

浅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浅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前言】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这为各级工会组织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代 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天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经济关系最密切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工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任务和广大职工对工会的基本要求。 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工会提出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工会工作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一切都由国家决定,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劳动者、经营者,以及企业都没有自主权,相互之间也极少有冲突发生,客观上职工不需要工会维护其合法权益,工会工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突出“维权”,而主要是配合企业行政发展生产、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协助企业搞好福利等。这时,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能定位为四项,即建设、参与、教育和维护四项职能,没有重点,四项基本职能并举。这一点在1992年《工会法》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工会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工会的建设、参与、教育和维护四项职能,具体表现为将工会的四项职能平列为五项任务,没有突出维护的职能。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者、经营者,以及企业都有了自主权,相互之间也有了不同利益,冲突时有发生。这时,维护职工的最基本的生存权,即获得劳动报酬和生命安全健康保障权,成为职工的第一需要。工会必须顺应这一发展变化,突出其维护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职工发挥参与和建设的职能,才能有效的对职工进行教育,否则工会的建设、参与和教育职能无从发挥。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要求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主要是基于劳动关系双方有了各自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全新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下的职工,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者,还是城镇原有的固定工,都缺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而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处于强者的地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克扣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违法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且比较严重。而中国的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无论在什么性质单位工作,职工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只有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他们的国家主人翁地位才能得到保障;只有通过工会组织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单位中的职工利益,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工人阶级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会工作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从四项职能并举到突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组织提出了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以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切入点,带动并推进工会的全面工作。特别提出紧紧抓住集体合同制度这个“牛鼻子”,开展协调劳动关系的工作,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因此,修改后的《工会法》明确增加了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即“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需要工会组织出面维护的职工权益微乎其微,相反,工会的建设、教育职能反而更加突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现代企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之由来与确立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之由来与确立张喜亮内容提要进入新世纪,中国对九二年工会法作了重大的修改。 修改后的工会法明确规定,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立国半个世纪后能够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如此认同工会的基本职责,总算是令人欣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工会的职责之认识经历了怎样演化的呢?工会基本职责的是怎样确立的呢?本文据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工会职责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 修改后的《工会法》对工会责任所做的规定,是建国以来尤其是中国工会十三大以来,我们工会工作实践经验之总结,在立国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明确地固定下来了。 一、五○《工会法》对工会职责的规定在当时的工会主要负责人李立三的亲自主持下,起草了我国第一步《工会法》。 1950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五○年《工会法》第二章专门规定了工会的权利和责任,突出了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宗旨。 第一,工会代表工人和职员签订集体合同之权。 五○《工会法》第五条规定在国营及合作社经营的企业中,工会有代

表受雇工人、职员群众参加生产管理及与行政方面缔结集体合同之权。 第六条规定在私营企业中,工会有代表受雇工人、职员群众与资方进行交涉、谈判、参加劳资协商会议并与资方缔结集体合同之权。 第二,工会保护工人和职员利益监督法令执行之责。 五○《工会法》第七条规定工会有保护工人、职员群众利益,监督行政方面或资方切实执行政府法令所规定之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工资支付标准、工厂卫生与技术安全规则及其他有关条例、指令等,并进行改善工人、职员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各种设施之责。 第十二条规定各级工会组织的委员或所派谴的代表,持有各该工会组织的证明文件者,得视察各该工会组织所属范围内的企业、机关和学校的工作场所、宿舍等,行政方面或资方不得拒绝,但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第三,工会有参加企业管理之权。 五○《工会法》第八条规定在国营及合作社经营的企业中,各级工会组织有要求其同级企业行政当局在工会委员会、全体会员大会或者代表会议上报告工作之权,并有代表受雇工人、职员群众参加同级企业管理委员会或企业行政会议之权。 第四,工会有对职工进行教育之责。 五○《工会法》第九条规定工会为保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根据其章程及决议进行下列工作教育并组织工人、职员群众,维护人民政府法令,推行人民政府政策,以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教育并组织工人、职员群众树立新的劳动态度,遵守劳动纪律,组织生产竞赛及其他生产运动,以保证生产计划之完成;在国营及合作社经营的企业中,在机关、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