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法诱导细胞融合

实验十

PEG法诱导细胞融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聚乙二醇(PEG)诱导体外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

2.通过PEG诱导鸡血细胞之间的融合实验,初步掌握细胞融合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融合(cell fusion)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细胞融合成异核体细胞,随后,异核体同步进入有丝分裂,核膜崩溃,来自两个亲本细胞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只含有一个细胞核的杂种细胞(hybrid cell)。细胞融合技术是研究细胞遗传、基因定位、细胞免疫、病毒和肿瘤的重要手段。依据

融合过程采用的助融剂的不同,细胞融合可分为:

①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如仙台病毒(hemagglutinating virus of Japan,HVJ);

②化学因子诱导的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glycol ,PEG);

③电场诱导的细胞融合;

④激光诱导的细胞融合。

PEG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存在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多聚体。PEG可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引起细胞融合。该方法应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00~6000的PEG溶液引起细胞的聚集和粘连,产生高频率的细胞融合。融合的频率和活力与所用PEG分子质量、浓度、作用时间、细胞的生理状态与密度等有关。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仪器、用具:注射器、刻度离心管、离心机、血细胞记数板、水浴锅、滴管、显微镜、烧杯、容量瓶、凹面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等。

(2)材料:成年家鸡。

(3)试剂

1)0.85%NaCl溶液。

2)GKN液:8.0gNaCl,0.4g KCl,1.77 g Na2HPO4·2H2O,0.69 g NaH2PO4·H2O,2.0g葡萄糖,0.01g酚红,溶于1000ml重蒸水中。

3)50%(m/v)PEG溶液:

①取50gPEG (相对分子量=4 000)放入100ml瓶中,高压灭菌20min.

②让PEG 冷却至50-60℃,勿让其凝固。

③假如50ml预热至50℃的GKN 液,混匀,置37℃备用。

4)Hanks原液(10×):

NaCl 80.0g

Na2HPO4·12H2O 1.2g

KCl 4.0g

KH2PO4 0.6g

MgSO4·7H2O 2.0g

葡萄糖10.0g

CaCl2 1.4g

①称取1.4g的CaCl2 ,融于30-50ml的重蒸水中。

②取1000ml的烧杯及容量瓶各一个,先放重蒸水800ml于烧杯中,然后按上述配方顺序,逐一称取药品。必须在前一药品完全溶解后,方可加入下一药品,直到葡萄糖完全溶解后,再将已溶解的CaCl2溶液加入,最后加水至1000ml。

5)Hanks液:

Hanks原液100 ml

重蒸水896 ml

0.5%酚红 4 ml

配好的Hanks液,分装包扎好贴上标签,经过灭菌后,4℃保存。

6)詹纳斯绿染液。

四、方法与步骤

1.鸡血细胞的获得

从家鸡的翼根静脉用注射器采血,注入试管后,迅速加入肝素(100U肝素/5ml全血)混合,制成抗凝全血。

2.鸡血细胞储备液的制备

在抗凝全血的试管中,加入4倍体积的0.85%NaCl溶液,制成红细胞储备液,置于4℃冰箱内可供一周内使用。

3.鸡血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鸡血细胞储备液1ml,加入4ml0.85%NaCl 溶液,混匀后,1200r/min离心5min,弃取上清夜,再加入5ml0.85%NaCl溶液按上述条件离心一次。最后,弃去上清夜,加入10ml的GKN溶液制成鸡血细胞悬液。

4.计数

取0.5ml鸡血细胞悬液,加3.5ml GKN溶液进行稀释,在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若细胞浓度过大,用GKN溶液进行稀释至1×107个/ml左右。

5.鸡血细的收集

吸取1ml鸡血细胞悬液放入离心管中,加入4ml Hanks液混匀,1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夜,用手指轻弹离心管底部,使沉淀的血细胞团块松散。

6.PEG诱导细胞融合

吸取0.5ml37℃的50%PEG溶液,慢慢沿着离心管壁逐滴加入,边加边轻摇离心管,使PEG与细胞混匀,然后在37℃水

浴中静置2min。

7.终止PEG的作用

缓慢加入5ml Hanks 液,轻轻吹打

混匀,于37℃水浴中静置5min。

8.制备细胞悬液

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团数次使细胞

团分散,1000r/ min离心5min,使细

胞完全沉降。弃去上清液,加Hanks液,再离心一次,弃多数上清,留少许溶液,混匀。

9.染色和镜检

吸取细胞悬液,在凹面载玻片上滴一滴,加入詹纳斯绿染液混匀,染色3min后盖上

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融合情况。10.计算细胞融合率

细胞融合率是指在显微镜的视野内,已

发生融合的细胞其细胞核总数与该视野内

所有细胞(包括已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总

数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而且要进行

多个视野测定,进行统计分析。

1.绘出典型的细胞融合过程图.

2.计算细胞融合频率.

3.说明影响原生体融合的因素

.

五、作业

聚乙二醇合成操作规范

实验室合成聚乙二醇合成操作文件 1.引发剂的制备 方法一:醇与钾在四氢呋喃(THF)里直接反应 (一甲基二乙二醇醚+K,溶剂是精制的THF) (可以提前配好,需要时取用) 方法二:助引发剂二苯甲基钾(DPMK)+ 醇 (DPM+K=DPMK; DPMK+一甲基二乙二醇醚;溶剂是THF) (要求现配现用) 注意事项: a.THF必须经过精制才可使用。 精制方法为:在THF里加入二苯甲酮(指示剂)和金属钠,等THF变色后常压蒸出。 (注意:操作过程一定要避免与空气接触,不能有水,特别是不要让水进入蒸馏体系,否则会发生爆炸。) b.钾的切割必须全程浸泡在煤油里面。把表面氧化物切割完后放在 另一个干净的装有煤油的烧杯里称量。计量的表面干净的钾用 纸轻轻地吸一下煤油后放进装有四氢呋喃的制引发剂的烧瓶 中。 【注意:加钾的时候要通氮气保护。反应物加完后,停掉氮气,密闭反应(接液封)。】 c.制DPMK时需加热回流12小时。 【注意:DPM也需要精制(CaH2)。】 d.制好的引发剂通过双头针转移的方式,转移到安钵瓶中,用止血 钳封住,保持在干燥器中,置于暗处。 e.每次用时,用针筒(玻璃或一次性均可)抽取。 【注意:如果有剩余,还需保存,药用另一个止血钳封住针口一下,然后把原来的那个止血钳取下。】 f.一般单羟基的引发剂,是直接让它与钾反应(物质的量比为1: 1);

如果是两羟基或更多的羟基,一般用DPMK+多羟基引发剂的形式。 具体操作为:在一干燥的烧瓶(盐水瓶也可以)里,放入计量的多羟基引发剂,再加入计量的THF/DMSO(体积比3:2)混合溶剂(溶剂总量一般为总体积为环氧乙烷体积的1.5倍-2倍(根据合成的PEG的分子量定,分子量越大,溶剂越多。 DPMK/OH为1/2.5。 g.DMSO需精制除水。 (注意,DMSO极易吸水,一定要注意不要接触空气,保存一定要严格密封。) h.所有用于反应的玻璃仪器、乳胶管、针管均需烘干,并放置于真 空烘箱里,随时取用。 2. 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a.聚合之前先把反应釜清洗干净,清洗办法为:先用水洗,再用乙 醇洗,最后用丙酮清洗。注意要把一些死角洗干净,如冷凝盘 管、搅拌桨、及进料口和出料口。清洗完后,让溶剂挥发干。 b.密封反应釜,分别试正压和负压,看会不会漏气。另外要检查一 下反应釜的部件会不会松了,注意保养。最小的那两个反应釜 要记得在密封前加入合适大小的菱形搅拌子。 c.试压完后,干燥反应釜:加入到100o C,在油泵抽真空下,连续 干燥1小时。 d.冷却反应釜到-10 o C-0 o C之间,通过双头针,分别加入溶剂、引 发剂及单体环氧乙烷。 e.加料完毕后,关上所有阀门,确保密封后,撤掉冷凝装置,开动 搅拌。慢慢升高温度,先升到30o C,等温度稳定后,再每次升 高5度,最终温度为60度。注意,如果合成分子量较小的 PEG,如5000一下,要注意聚合时的放热情况,当釜内温度升 到70度时,开动冷凝装置,当温度下降到50度时,停止冷 凝。如温度又上升到70度,再次开动冷凝装置。循环几次,知 道温度不再明显上升后,使其温度稳定在60度。

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题目】 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与变化。 【实验材料与用品】 1、材料 鸡血红细胞 2、试剂 50%PEG、GKN溶液、Alsever’s细胞保存液、0.85%氯化钠溶液。 3、器材 倒置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废液缸、滴管等。 【实验原理】 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和电激诱导融合。 1、病毒诱导融合 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 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PEG 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激诱导融合

姓名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实验步骤】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的是化学诱导融合的方法,利用PEG使鸡血红细胞发生融合。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取鸡血2ml+2mlAlsever液,再加入6ml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老师已做好,可直接使用】 2、取(1)中悬液1ml+4ml的0.85%的NaCl溶液,进行以下三次离心处理: ①在1200r/min下离心5min,去掉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溶液至5ml; ②1000-1200r/min下离心5min,去掉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溶液至5ml; ③1000-1200r/min下离心7min 【因时间关系此次实验只离心一次】 3、将离心后的沉降血球(去上清后约0.1-0.2ml)加入GKN至1-2ml,使之成为10%的细胞悬液; 4、取上述10%的血球悬液1ml,加入3mlGKN液,使每毫升含血球15000000个; 5、分别取(4)1ml+0.5ml50%PEG,(4)0.5ml+0.5ml50%PEG,(4)0.5ml+1.0ml50%PEG,混匀滴片,编号分别为①②③号溶液。在常温下2-3min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1、实验中可观察到两个和多个细胞发生质膜融合现象,可看到不同融合状态的细胞: ①两细胞的细胞膜相互接触、粘连; ②接触部分的细胞膜崩解,两细胞的细胞质相同,形成一个细胞质的通道,呈现哑铃状; ③通道扩大,两个细胞连成一体,呈现一个长椭圆形细胞; ④细胞融合完成形成含有双核或者多核的细胞,呈圆形。 比较典型的细胞融合时的形态如下图:

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的一步法新途径

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的一步 法新途径 田金强,胡学一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1) E-mail: tianjinqiang2008@https://www.360docs.net/doc/5413845596.html, 摘要:探索了一种合成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的一步法新途径:在无机Al/Mg基复合催化剂催化下用环氧乙烷嵌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PEGMEMA 大分子单体,经红外光谱鉴定得到了预期产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产率。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反应温度的影响,并尝试用该大分子单体合成聚羧酸型减水剂。通过测定合成的聚羧酸型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性从侧面考察所合成的PEGMEMA大分子单体的适用性。与传统合成聚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相比,该合成路线是原子经济性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是一条具有工业化前景的合成PEGMEMA大分子单体的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途径。 关键词:嵌入反应;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一步法;大分子单体 1.引言 聚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是合成新型功能材料的一类重要大分子单体,该单体参与共聚得到的两亲性梳状聚合物可用于合成高效水泥减水剂、聚合物电解质、药物载体、环保涂料等多种用途[1-5]。以聚乙二醇单醚(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的第三代高效水泥减水剂的代表——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大、不离析、保坍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热点[6-7]。该类大分子单体的传统制备工艺是以甲醇或乙醇为起始剂,在高温、金属钠催化条件下与环氧乙烷加成制得聚乙二醇单醚,然后再与(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该传统工艺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中需耗用等摩尔量的金属钠并释放出氢气,消耗大量酸用于中和,生成水醇等副产物,需加入带水剂等,这些工艺缺陷限制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8]。本实验室成功开发了催化脂肪酸甲酯[9]、油脂[10]、乙酸乙酯[11,12]等酯类原料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嵌入加成的催化剂。且利用合成的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为中间体,与甲基丙烯酸乙酯进行酯-酯交换得到了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13]。如果能够实现以类似催化原理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环氧乙烷嵌入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的一步反应,就能够避开因使用金属钠带来的诸多缺陷;不生成水、醇等副产物,成为原子利用率100%,零排放的绿色化学工艺。但获得具有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和筛选合适阻聚剂是从事该项开发研究的技术难点。 本研究探索了无机Al/Mg基复合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嵌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催化活性;筛选了较为合适的复合阻聚剂。并尝试用该大分子单体合成聚羧酸型减水剂,通过测定合成的聚羧酸性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性反馈指导改进PEGMEMA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工艺。该方法使传统工艺需要四步的反应一步完成,缩短了流程,节约了能源,且生产过程几乎不对设备造成腐蚀。

聚乙二醇硼酸酯的合成

学 生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 聚乙二醇硼酸酯的合成 姓 名 李腊 学 号 1008102-20 院 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 周攀登讲师 2014年6月02日 ※※※※※※※※※ ※※ ※※ ※※ ※※※※※※※※※ 2014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四)

湖南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四年六月二日

目录 1. 绪论 (4) 1.1 有机硼酸酯的介绍 (4) 1.2 有机硼酸酯的合成方法 (5) 1.3铝电解电容器 (6) 1.3.1节能灯专用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4] (6) 1.3.2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电解液 (7) 1.3.3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8) 1.3.4工作电解液耐高压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8) 1.4有机含硼化合物在导电介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1.5 研究目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11) 1.5.1 研究目的 (11) 1.5.2 主要工作 (11) 1.5.3 研究意义 (11) 2. 聚乙二醇硼酸酯的合成 (13) 2.1 引言 (13) 2.2 实验部分 (13) 2.2.1 实验原料与器材 (13) 2.2.2合成原料的选择与合成条件筛选 (14) 2.2.3 聚合反应装置 (15) 2.2.4 操作方法 (15) 3. 结果与讨论 (16) 3.1 聚乙二醇硼酸酯的合成工艺 (16) 3.1.1 正交实验结果 (16) 3.2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21) 4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1)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动物细胞融合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聚乙二醇(PEG )法诱导的动物细胞融合实验 2012/9/11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用聚乙二醇(PEG)化学诱导法进行鸡血红细胞的融合实验,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观察鸡血红细胞融合的不同时期。 实验原理: 1. 细胞融合的概念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或原生质体在自然或人为诱导的情况下细胞质膜相互融合,细胞质相互混合成为一个整体杂合细胞的现象被称为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可以发生在同种细胞之间也可以在不同物种间实现。 2. 细胞人工融合的主要方法及基本原理 细胞体外融合的主要方法分为病毒诱导,化学诱导和物 理诱导。1953年,M. Kuroya 在临床中第一次分离到仙台 病毒(HVJ )[1]。1958年,日本学者Okada 发现仙台病毒 (HVJ )能诱导动物细胞融合[2],其基本原理是仙台病毒 的衣壳上有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位点,可以诱导不同细 胞凝集,最终使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 1974年,加拿大学者高国楠发明了细胞的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glycol ,PEG )化学融合法,由于该方法对 实验条件要求极低,试剂易得,操作简单,成为应用最广泛 的细胞融合方法。化学诱导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是PEG 等化 学物质能够诱导细胞膜磷脂分子的极性基团发生结构重 排,相互接触的细胞在细胞膜恢复过程中借助磷脂分子的亲和作用和表面张力实现融合。比之于仙台病毒诱导法,PEG 诱导法的效率提高了几百倍。 8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细胞电融合法[4, 5] ,电融合法将细胞融合的产率提高到了50%-80%。电融合法的建立是基于细胞膜表面带电荷的性质。当在细胞悬液周围加入特定方向的电场时,细胞表面会发生极化现象,相邻的细胞将吸附在一起。这时突然提高电场强度,细胞间彼此接触的细胞膜会被击穿,细胞膜修复时受到磷脂分子间的亲和作用和细胞膜表面张力的作用将会发生融合。 图2. 以电融合方法得到的3T3-C2融合细胞 (引自J. Teissie 等,1982 )。 图1. 仙台病毒示意图。a 和b 是病毒套膜,c 为糖蛋白,d 为类染色体。

聚乙二醇二甲醚资料

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研究院以环氧乙烷与甲醇为原料合成出聚乙二醇二甲醚,将该产品制备技术转让江苏省清江石油化工厂所建装置实现工业化生产。早就不做了 聚乙二醇二甲醚 一、产品介绍: 1、主要物理性质: 结构式:CH3O(CH2CH2O)nCH3,其中n=2---9; 凝固点-22~-29℃; 蒸气压(25℃)0.0933254Pa 密度(25℃)1.032g/cm3; 分子量280~310; 闪点151℃; pH值6~8;气味:无恶臭;毒性:无毒 2、产品指标 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 活性物含量≥% 99.0 水份≤% 1.0 PH值(8:2)6~8 四、五、六乙二醇二甲醚含量≥% 75.0 相对平均分子量250~270 二、产品用途: 酸性气体(如H2S、CO2)的脱除、增塑剂、粘结剂的复配物、抗静电剂、印刷材料及印刷设备清洗剂、印刷行业的制备特种油墨及胶印显影剂、工业清洗、日用洗涤剂、油漆溶剂、涂漆剂和消泡剂。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筛选溶剂研究过程中,找到了脱硫、脱碳的聚乙二醇二甲醚最佳溶剂组成,命名为NHD。 三、产品概论 聚乙二醇二甲醚(简写DMPE)时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合化学公司开发的酸性气体物理吸收溶剂,其商品命名为Selexol。 聚乙二醇二甲醚一般指有一定同系物分布的混合物,其结构式CH3O(CH2CH2O)nCH3,聚合度n不同,有不同的物性,n≤10时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随着n的不断增大,粘度增加,直至为白色或土灰色固体。聚乙二醇二甲醚为非质子极性物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其液体有较强的溶解能力,表现出多方面的适应性,有着多种用途。 1990年鲁南化学工业集团引进杭州化工研究所的小试技术,国内首次开发建设聚乙二醇二甲醚的工业化生产装置,规模为100t/a,1992年5月投产。由于NHD产品在化肥行业并未推广开来,1995年之前装置处于停车状态。1996年开始推广,产品开始供不应求,公司经过4次扩建产能达到2000t/a。兖矿鲁南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申请了生产聚乙二醇二甲醚方法的专利技术。 全国NHD生产厂家至少7家,兖矿鲁化2000t/a,江苏宜兴天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0t/a,江苏靖江石油化工厂1000t/a,安徽绩溪天池化工厂1000t/a,河北唐山朝阳化工厂500t/a,河北藁城溶剂厂300t/a,黑龙江齐齐哈尔黑龙精细化工厂300t/a, 由于NHD本身一种节能产品,也是一种低消耗产品,使用过程中

聚乙二醇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聚乙二醇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9-5 目录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1)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1) 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 (2)

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 (3) 第二部分:聚乙二醇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 (5)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 (9)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有机化工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简称,又称有机合成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主要生产各种有机原料的工业。 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丙烯、碳四以上脂肪烃、苯、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乙苯等。从原油、石油馏分或低碳烷烃的裂解气、炼厂气以及煤气,经过分离处理,可以制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脂肪烃原料;从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烃类裂解的裂解汽油以及煤干馏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芳烃原料;适当的石油馏分也可直接用作某些产品的原料;由湿性天然气可以分离出甲烷以外的其他低碳烷烃;从煤气化和天然气、炼厂气、石油馏分或原油的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可以制成合成气;由焦炭制得的碳化钙,或由天然气、石脑油裂解均能制得乙炔。此外,还可从农林副产品获得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品种繁多,按化学组成可分类如表。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很多物质含有两种以上的特定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基团,它们常又按其主要特点划入某一类。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按所用原料分类: ①合成气系产品(见合成气)。 ②甲烷系产品(见甲烷)。 ③乙烯系产品(见乙烯)。 ④丙烯系产品(见丙烯)。 ⑤C4以上脂肪烃系产品(见碳四馏分;碳五馏分)。 ⑥乙炔系产品(见乙炔)。

PEG促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题目:PEG促细胞融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胞融合的方法 2.学习使用PEG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1.细胞融合: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由于体外培养的细胞很少会发生自发融合融合频率大约在10?4-10?6之间,因此要采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人为地促使细胞融合。 2.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 a)生物方法:病毒(Sendai virus,Newcastle disease virus,Vaceine virus) b)化学方法:聚乙二醇、盐类融合剂、二甲亚砜(DMSO)、甘油-醋酸酯、油酸盐、脂 质、Ca2+配合物等。PEG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普遍认为 聚乙二醇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 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 从而使细胞发生融合。在众多的化学试剂中,PEG应用最为广泛,因PEG液比病毒 更易制备和控制、活性稳定、使用方便、而且促进细胞融合的能力更强。 c)物理方法:电融合:电处理融合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细胞融合技术,是 融合率大为提高。电脉冲作用时引起膜结构局部扰乱,出现小孔洞。而相对的脂 双层间分子在范德华力作用下,形成脂分子桥。由于连接处的细胞膜表面曲率大, 处于高张力状态,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所以最终导致两细胞逐渐融合成一个圆 形的大球状细胞。与ⅣG法比较,电融合法融合率高:重复性强:诱导仅发生在 质膜接触部位,对细胞或原生质体伤害小:融合是在同步状态下进行,活细胞数目 多;装置精巧,方法简单,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或录象融合过程:免去PEG诱导后的 洗涤过程,诱导过程可控制性强。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 1.实验材料: a)50%PEG混合液

环氧乙烷合成聚乙二醇

环氧乙烷合成聚乙二醇.txt没有不疼的伤口,只有流着血却微笑的人有时候给别人最简单的建议却是自己最难做到的。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 -------------------------------------------------------------------------------- 2007-03-14 08:33:46 佚名已点击700次 针对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生产乙二醇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选择性,降低用水量,降低反应温度和能耗,世界上许多公司进行了环氧乙烷催化水合生产乙二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其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生产,生产方法可分为均相催化水合法和非均相催化水合法两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生产方法是Shell公司的非均相催化水合法和UCC公司的均相催化水合法。 Shell公司早期曾采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75-115℃、水与环氧乙烷的重量比为3:1-15:1时,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4%,缺点是水比仍然很高,而且环氧乙烷的转化率仅有70%左右。Shell公司自1994年报道了季铵型酸式碳酸盐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进行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工艺的开发,获得环氧乙烷转化率为96%-98%,乙二醇选择性为97%-98%的试验结果后,增加了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力度。1997年又开发了类似二氧化硅骨架的聚有机硅烷铵盐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催化下的环氧化物水合工艺。在水/环氧化物摩尔比为1-15:1,反应温度80-200℃,反应压力 0.2-2MPa条件下,环氧乙烷的转化率为72%,乙二醇选择性为95%。2001年Shell公司又开发出负载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多羧酸衍生物催化剂。在水/环氧化物摩尔比为1-6,反应温度90-150℃,反应压力 0.2-2MPa条件下,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大于97%,乙二醇选择性高于94%。采用该工艺既可进行间歇操作,也可进行连续生产。与现行环氧乙烷高温高压水解工艺相比,该技术约可节省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总投资费用的15%。最近该公司又成功地开发出第一代水合催化剂S100,并完成了催化剂筛选和40.0万吨/年环氧乙烷水合装置的工艺设计。近期催化剂水合已经完成了单管和中试,经过工程放大试验就有可能在日本装置上实现工业化生产,然后意向将此技术引入我国广东惠州环氧乙烷/乙二醇项目上。 UCC公司开展了用含Mo、W或V等多价态过渡金属含氧酸盐(如含(HV2O7)3-、(VO3)-、(V2O7)4-、(VO4)3-、钼酸根、偏钼酸根或钨酸根等的盐类)催化剂进行催化水合的技术研究。阳离子为碱金属、铵盐、季铵盐或季磷盐等。该类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负载在氧化铝、氧化硅或分子筛等惰性载体材料上。这些催化剂对于提高转化率、降低水比及提高选择性均有利,但部分催化剂会流失到产物乙二醇中,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分离提纯步骤,同时也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水溶性V、Mo、W催化剂流失的问题,UCC公司又开发出具有水滑石结构、水热稳定的混合金属框架催化剂。在水/环氧乙烷的摩尔比为5-7:1,反应温度为150℃,压力2.0MPa条件下,环氧乙烷的转化率达到96%,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7%。 俄罗斯国力“索维吉赫”科技生产企业也对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合成乙二醇技术进行了研究。其催化体系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树脂是由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交联的带有季胺基的碳酸氢盐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反应温度为80-130℃,压力0.8-1.6MPa条件下,采用特殊的串联-并联活塞流反应器,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大于99%,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3%-96%。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采用一种改进过的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0-130℃、压力0.8-1.6MPa、水/环氧乙烷(摩尔比)为3-7:1、LHSV1.0-3.0h-1条件下,环氧乙烷转化率

(完整word版)2015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 2、学习并掌握细胞传代培养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细胞形态。 二、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生长,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动物细胞培养(animal cell culture)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由于细胞具有生长和自我复制的能力,为细胞体外培养和研究提供可能。 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即直接从动物机体分离、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 传代培养(subculture)当细胞生长增值达到一定密度,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将细胞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扩大培养的方法。 高等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群细胞在体内的功能活动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把或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则方便简单的多。被培养的动物细胞是非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探索防治各种疾病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人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三、细胞培养相关设施及材料 1、细胞培养室 无菌操作区:只限于细胞培养及其它无菌操作,与外界隔离。 孵育区:培养箱设定的条件为37℃,5%CO2。 制备区:培养液及有关培养用液体的制备,液体制备后应该在净化工作台进行过滤除菌。 储藏区:包括冰箱、干燥箱、液氮罐等。 清洗区和消毒灭菌区:清洗区为相对污染区,消毒灭菌区与清洗区分开。 2、细胞培养常用基本设施: 荧光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孵箱、电热鼓风干燥箱、冰箱、液氮罐、消毒器、恒温水浴槽、滤器等。 细胞培养常用器皿:培养瓶、培养板、培养皿,玻璃瓶、吸管,离心管、冻存管,注射器,烧杯、量筒等。 3、细胞培养用品的清洗、消毒 新玻璃器皿要用5%稀盐酸浸泡,以中和其表面碱性物质:刷洗: 硫酸清洁液浸泡:浓硫酸+重铬酸钾+蒸馏水; 冲洗:流水冲洗15-20次,蒸馏水冲洗3次,三蒸水漂洗1-3次。 所有需灭菌的器械、物品灭菌前均需包装,防止灭菌后污染。使用时放入超净工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和电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和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 【实验原理】 A.细胞融合的方法 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和电激诱导融合。 1.病毒诱导融合 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合。这类病毒的被膜中有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同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但该法由于病毒的灭活较为复杂,故实验室多不采用此法用于细胞的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 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PEG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激诱导融合 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B.PEG诱导细胞融合 聚乙二醇(PEG)结构为:HOH2C(CH20CH2)nCH2OH,为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量的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普遍认为聚乙二醇分子能与水分子借氢键结合,导致细胞膜由于脱水而膜结构发生改变,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从而使细胞发生融合:细胞融合率是指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内,已发生融合的细胞核总数与该视野内所有细胞(包括已融合的细胞)的细胞核总数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该方法的优点是:用法简单,容易获得融合体,融合效果好。 实验室常用分子量为400-6000D的PEG用于动物细胞的融合,动物细胞的融合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PEG的浓度,作用时间,PH等。一般来说,PEG相对分子量越大,融合效果越好,而PEG的浓度通常为40%~60%。PEG的作用时间通常为:1~5min,作用温度为:38~40℃,常使用GKN液将溶液的PH 调节至8.0~8.2。同时GKN液还可以调节动物细胞的渗透压从而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融合 山东大学2016级生命基李洁 周四下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 二、实验原理 1.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合额电激诱导融合。 2.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这些物质能够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相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PEG是被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PEG可与水分子借氢键结合,导致细胞脱水而发生质膜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细胞融合。 三、实验用品 1.材料 鸡血红细胞、兔血 2.试剂 50%PEG、0.85%氯化钠溶液等 3.器材 离心机、普通光学显微镜、滴管、离心管等。 四、实验操作 1取鸡血2ml+2mlAlsever液,再加入6ml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 2.取上述悬液1ml+4m0.85%氯化钠溶液,进行以下三次离心: ①12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加至5ml0.85%氯化钠溶液 ②1000-12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加入至5ml0.85%氯化钠溶液 ③1000-1200r/min离心7min 3.将③去上清液后加入GKN液至1-2ml,制成10%细胞悬液。 4.取上述10%细胞悬液1ml,加入3mlGKN液。 5.取上述悬液1ml+0.5ml50%PEG液,停留40s-1min,混匀,停留1min-2min,再充分混匀滴片,镜下观察。 6.取4中悬液0.5ml+0.5ml50%PEG液,停留40s-1min,混匀,停留1min-2min,再充分混匀滴片,镜下观察。 7.取4中悬液0.5ml+1ml50%PEG液,停留40s-1min,混匀,停留1min-2min,再充分混匀滴片,镜下观察。 8.取4中悬液0.25ml+0.25ml兔血悬液+1ml50%PEG液,停留40s-1min,混匀,停留1min-2min,再充分混匀滴片,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

实验3 PEG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常天易系年级:海洋生命学院2012级专业:生物科学 科目: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学号:12050011006 PEG 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对体细胞融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通过PEG介导鸡血细胞融合,初步掌握利用PEG介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真核细胞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通过此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细胞的融合。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称为同核体(homokaryon),基因型不同的细胞融合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n) 目前,诱导细胞融合的技术主要有三种:病毒,聚乙二醇(PEG),电激。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生物病毒的方式,诱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后两种方法通过化学物理的手段使得细胞膜的膜脂类分子的排列发生变化,去掉作用因素后,质膜分子的排列恢复原有的形态,

在恢复的过程中,可以诱导相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PEG介导的细胞融合,其融合效果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①、PEG的分子量与浓度 PEG的分子量及其浓度越大,细胞融合效果越明显,但对细胞的毒性也越大。本实验使用的PEG分子量为4000D,浓度为50% ②、PEG的ph值 经验证,PEG的浓度在8.0~8.2时,融合效果最好 ③、PEG处理时间 处理实验越长,融合效果越好,但对细胞的毒性也越大。故一般将处理时间限制在1分钟以内。本实验不涉及后续的细胞培养,所以处理时间可适当放宽至数分钟 ④、融合时的温度 温度越高,细胞膜脂质的流动性越好,故在细胞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适当的提高温度有利于细胞的融合 三、实验材料 新鲜鸡血 0.85%生理盐水 GKN液 50%PEG液

利用聚乙二醇为媒介物进行细胞融合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细胞生物学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利用聚乙二醇为媒介物进行细胞融合 实验类型: 细胞结构观察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⒈掌握小鼠脾脏细胞的提取方法。 ⒉学习细胞融合技术,观察不同处理条件获得的融合细胞的形态及变化,计算融合率 。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细胞融合是两个或以上保持完整的细胞在特殊条件的作用下,相互接触进而发生膜融合, 最终使细胞融合成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细胞融合得以发生,是基于细胞质膜的流动性以 及至双分子层自组装的特点。 细胞融合是细胞工程试验技术之一,对于动、植物细胞均取得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 例如,能够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间的细胞融合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础。早熟染 色体凝集的研究与有丝分裂促进因子的发现也是基于细胞融合技术。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是植物细胞工程的一种技术手段,在植物育种等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实现细胞融合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诱导融合、电刺激诱导融合以及灭活病毒诱导融合,本 实验采用化学诱导融合,用 PEG 处理小鼠脾脏细胞。

在使用PEG 溶液处理提取的小鼠脾脏细胞后,再以GKN 液清洗,细胞的融合效果较好。 PEG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 之间的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常用质量 浓度是200~500g/L。PEG 能诱导细胞融合的机制是由于PEG 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当两个相邻 的细胞间的水分被PEG 大量吸收时,细胞质膜磷脂分子的排列发生改变;为了使细胞处于较 为稳定的状态,相邻的细胞由于接口处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 流通。这种方法稳定性好,但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 电刺激融合的基本原理为:在瞬时的强电场的作用下,细胞膜发生可逆性的电击穿,可 诱导相互接触的细胞膜的融合,从而发生细胞融合。这种方法无化学毒性,对细胞损伤小。 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 白发生作用,是细胞相互凝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 细胞发生融合。 在本实验中,细胞融合的效率可以用融合率来衡量。取一视野,融合率=发生融合的细胞 数/视野中的所有细胞数。其中,判断细胞是否融合的依据是两个细胞核是否有部分重合。影 响效率的因素包括细胞密度、融合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为研究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可 以设置多组对照(时间梯度、浓度梯度对照,空白对照)。 三、主要仪器设备 ⒈材料 小白鼠 ⒉器材 冷冻离心机、解剖盘、镊子、剪刀、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小烧杯、显微镜、离心管、移液枪。 ⒊试剂 装 生理盐水、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75mmol/L KCl溶液、GKN 液、PEG 溶液、90%乙醇、吉姆萨染订 线

PEG诱导细胞融合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日期2013.03.07 姓名*** 系年级2011级生物基地学号*** 实验一利用聚乙二醇为媒介物进行细胞融合 摘要 细胞融合(cell fusion)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基本过程包括细胞融合形成异核体(heterokaryon)、异核体通过细胞有丝分裂进行核融合、最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生物方法(病毒)、化学方法(聚乙二醇PEG)、物理方法(离心,震动,电刺激)。某些病毒如:仙台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新城鸡瘟病毒的被膜中有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可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因此可以用紫外线灭活的此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化学和物理方法可造成膜脂分子排列的改变,去掉作用因素之后,质膜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便可诱导相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关键词 细胞融合;人工诱导;PEG 前言 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在六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而发展起来。由于它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因此细胞融合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homokaryon);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则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n)。 细胞融合不仅可用于基础研究,而且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植物育种方面已经成功的有萝卜+甘蓝、粉蓝烟草+郎氏烟草、番茄+马铃薯等等。细胞融合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作诊断试剂,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等优点。因此,融合细胞的研究为生物学无论在基础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一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及原理。 2.掌握利用PEG为介导物对细胞进行诱导融合的方法。 3.观察动物细胞融和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 二.实验原理

基于WEB的动物识别系统 实验报告

基于web的动物识别系统 一、实验目的 理解和掌握产生式知识表示方法及产生式系统的基本过程,能够利用Web编程技术建立一个基于产生式知识表示的简单的智能系统。 二、实验环境 (1) 硬件环境:网络环境中的微型计算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语言。 三、实验原理 该系统用到的表示方法是产生式表示方法,是陈述性知识表示方法的一种。 3.1 产生式表示的基本方法 (1)事实的表示

在产生式表示方法中,事实通常是用三元组或四元组来表示的。对确定性知识,一个事实可用一个三元组 (对象,属性,值)或(关系,对象1,对象2) 来表示。这种表示方式,在机器内部可用一个表来实现。 (2)规则的表示 规则描述的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规则的产生式表示形式常称为产生式规则,简称为产生式,或规则。其基本形式为 P→Q 或者 IF P THEN Q 其中,P是产生式的前提,也称为产生式的前件,它给出了该产生式可否使用的先决条件,用事实的逻辑组合来构成;Q是一组结论或操作,也成为产生式的后件,它指出当前提P满足时应该推出的结论或应该执行的操作。产生式的含义是:如果前提P满足,则可推出结论Q或执行Q所规定的操作。 2.产生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过程 通常,把用产生式知识表示方法构造的智能系统统称为产生式系统。一个产生式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综合数据库、规则库和控制系统这三个主要部分。 2.1综合数据库 综合数据库也称为事实库,是一个用来存放与求解问题有关的各

种当前信息的数据结构。在推理过程中,当规则库中某条规则的前提可以和综合数据库中的已知事实相匹配时,该规则被激活,由它推出的结论将被作为新的事实放入综合数据库,成为后面推理的已知事实。 2.2规则库 规则库是一个用来存放与求解问题有关的所有规则的集合。它包含了将问题从初始状态转换成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所有变换规则。 2.3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也成为推理机,它由一组程序组成,用来控制整个产生式系统的运行,决定问题求解过程的推理路线,实现对问题的求解。其主要工作如下: (1)按一定策略从规则库中选择规则与综合数据库的已知事实进行匹配。 (2)当匹配成功的规则多于一条时,推理机构应该能够按照某种策略从中选出一条规则去执行。 (3)对要执行的规则,如果该规则的后件不是问题的目标,则当其为一个或多个结论时,把这些结论加入到综合数据库中;当其为一个或多个操作时,执行这些操作。 (4)对要执行的规则,如果该规则的后件满足问题的结束条件,则停止推理。 (5)在问题求解过程中,记住应用过的规则序列,以便最终能够给出问题的解路径。

04 动物细胞融合实验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8年4月9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丁志康系年级:2016级组别:1-1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学号:201600140055 实验序号:4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 二、实验原理 1、细胞融合的概念 细胞融合(cell fusion),细胞遗传学名词,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的杂种细胞的过程,也被称为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 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homokaryon);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则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n)。 同种细胞在培养时2个靠在一起的细胞自发合并,称自发融合;异种间的细胞必须经诱导剂处理才能融合,称诱导融合。 2、细胞融合的方法及发展简史 ①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 a.生物法(病毒诱导融合): 某些病毒因为其被膜中含有融合蛋白,可以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同时也可以介导细胞 与细胞的融合,所以这些病毒经紫外线灭活后可作为细胞融合的生物诱导剂使用,例如仙台 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 b.化学法(化学诱导融合): 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 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 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 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 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PEG是广 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c.物理法(电激诱导融合): 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 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 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②细胞融合的发展简史 Muller于1838年观察到脊椎动物肿瘤细胞能在体内自发地融合产生多核的肿瘤细胞。 Virchow于1858年描述了正常组织、发炎组织以及肿瘤组织中的多核细胞现象。 Luginbuhl于1873年观察到天花病人的血液中也有多核的血细胞存在。 Lange于1875年第一个观察到脊椎动物(蛙类)的血液细胞发生融合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