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I

例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 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 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 知识分析AB BC CD 各段变化的理由。 :1.研究对象: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I I I

; 成分:NaOH 和 NazCQ

2.科学现象和过程: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怎样反应?实验现象如何?

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应是什么?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说理题

一、说理题: 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 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

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i= =>

I

=> ^3^ o

JESS

n_ *自许丰

i=>

尿理共联点遭0 苗序如塞於咨

mi

町it 酸质.

藩溥

B

4.AB、BC CD各段存在怎样的关联?

、表述要点:

③科学依据(定律、原理、公式等) ④变化结果

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因相等) ③公式依据, 四、类型

1?推导型2?证明型3?说理型4?实验型 1?推导型

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 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 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 F2的数值 向上的力也能

刚好提起木棒。

证明木棒的重量 G=F1+F2 。

2?证明型

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

3?说理型

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 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

,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

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 水流

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

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因不等) ④得到结论。

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答题要点:

(1)根的吸水能力;(2) 水分的运输;(3) 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⑷ 无风的夜晚与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弱的比较 ;(5)导管中水分的积累

4?实验型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

Na 2CO 3和NaCI 混合物中 W2CO 3含量测定”的实验:

(1 )甲组的方法是: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加到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来测 定碳酸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除盐酸、试样与水以外,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必须用到的试剂

(2 )请你帮乙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五练习

1?我国法律规定,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为了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交警需要用酒精测 试仪对驾驶员进行检测。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右图所示。图中

R 为定值电阻;

Q 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

闭合开关S ,测试酒精浓度?请判断测量时当电压表的读数减少 pc 亍—pHz

辱曲一

| R

—Q

2?央视《是真的吗》书目中,主持人做了 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

取口香糖锡纸,剪成 条状,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 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

起火,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起火”的原因。

3.用无毒防腐涂料浸泡或涂抹瓯柑表面 ,能形成一层薄膜,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请运用物质与能

量的转换知识解释瓯柑用防腐涂料保鲜的原理

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

大而增大。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 时酒精浓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4?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的20年中,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等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 量明显增强;且森林中的大型乔本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而生长在同一森林中的小型灌木植物

的生长速度却减慢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森林中不同类型植物出现这种差异现象的可能原 因?

5?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 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 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

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7. 在一个大型平底烧瓶湿润

的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 枝条和一支盛有适量 NaOH 溶液的试管,烧瓶口紧包一个气球, 使烧瓶悬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右图) 。自然环境下持续 观察,最终可以发现烧瓶的浮沉情况怎样?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6?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 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 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请用科学 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

转了几圈?

可伸缩的气球

8. 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光是光合 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

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 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 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请解释出现右图变化的原因。

9. 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体内的有机物会时刻发生变化(如图甲)

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在如图乙坐标中绘出正确反映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 的大致曲线,并解释原因。

10. 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装置,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 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 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到图中的位置(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5 )。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请你试根

(第 30 题

最新浙江省-中考科学--解答题-解释说理题真题汇编

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下图为彩虹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彩虹的形成作出解释。 【温州2015】 第2题 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 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 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 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金华2016】 第3题 取A、B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 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 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衢州2016】 第4题 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待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大烧杯外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 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金华2015】 第5题 科学课上,老师将一只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鸡蛋壳表面很快产生气泡,不一会儿,还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浮了上来,接近液面后又慢慢往下沉,如此,鸡蛋不断地在液体中上浮、下沉,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有趣的一幕作出合理的解析。

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5mmol/l ,进食后1h 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7.5mmol/l ,进食后2h 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5mmol/l ,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把这个人从开始进食到饭后3h 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绘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 ,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 。 【温州2010】 第7题 夏天夜晚,常会看到灯蛾扑火现象。灯蛾围着烛焰等光源一圈又一圈飞行,圈子越来越小,直至遇到火焰。远古时期就有灯蛾,那时灯蛾在夜间飞行是依靠星光来辨别方向的,遥远的星光到达地球时近似于平行光线。科学家对“灯蛾为什么会扑火”这一问题的解释,用如图加以表达。请运用图中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对“灯蛾扑火”现象作出解释。 【丽水】 第8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电子表与水培植物组合在一起,制作水培植物电子表:准备一盆水培植物,其中放养了几条小鱼和几个田螺,用镁带和铅笔芯做电极,插入水培植物的茎中,然后用导线将两个电极与一个没有电池的电子表连接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 (1)发现电子表能显示示数,则插上电极的水培植物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 ▲ ; (2)放在窗台上的整盆水培植物及周围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 。 【杭州2015】 第9题 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电子表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解答题--说理2017浙江真题版

2017年中考解答题——说理 1.()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路及过程简述如下: (注:NaHCO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2浓度恒定。其原理是当CO2浓度降低时,NaHCO3稀溶液能释放CO2,当CO2浓度升高时,NaHCO3稀溶液能吸收CO2。) ①剪取一烟草叶,立即将其放入盛有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 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 ③将该容器放在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 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以上③、④中叶片的上浮与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2()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布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 3.()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4、(2017?)排球充气后,让排球从手上自由落下,排球每次弹加的高度都低于落下时的高度。 (1)解释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否守恒。 (2)排球从接触地面到形变最大的过程中,速度v与形变大小ΔV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请说明该过程中,排球受力情况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5.()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一、二)。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三、四)。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请你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并作简要解释。 6、(2017?)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 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2020届宁波中考科学说理题练习及答案

1、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请解释塞子被顶出的科学原理。 2、科学小组的同学从微薄上看到了一则“电池锡纸取火”的视频:操作者将一张口香糖包装锡纸用剪刀修剪,形成中间狭窄的条形,并将锡纸接在两节5号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过一会儿,锡纸竟然燃烧起来。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对“电池锡纸可取火”的现象进行科学解释。 3、树怕剥皮,不怕空心,这是为什么?而生产生活中,为了提高果树的坐果率,增加产量,人们对果树进行环剥,如图甲所示。 若对图乙中的果树实施环剥技术,应选择哪一处 进行环剥?并说明理由。 4、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

5、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6、在相同条件下,取相等质量的块状CaCO3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根据实验测定:其中粉末状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块状Ca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 7、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请解释出现右图变化的原因。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 生物部分 1.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ATP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杨梅的保鲜主要是减弱杨梅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呼吸作用是跟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冰箱能够达到低温的环境。 【答案】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唱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人。 2.取A、B 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 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解析: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1分),植物光合作 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分),当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 强于呼吸作用(1分)。 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蜡烛能否继续燃烧的原因。 氧气充足时蜡烛能继续燃烧,氧气不足蜡烛就会熄灭(2分) 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在A钟罩内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蜡烛很快熄灭(1分);在B钟罩内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能为蜡烛继续燃烧补充氧气(1分),所以B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比A长。 【评分说明】:①“变化的原因”部分也可以这样写:钟罩内氧气是否有得到补充是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原因。钟罩内氧气得到补充,蜡烛燃烧时间长,钟罩内氧气没有得到补

最新温州市中考科学说理题专项训练

温州市2015年中考科学说理题专项训练 一、科学现象说理 1.仔细观察下图车头的外形,请你谈谈这样设计的好处。 2.飞机投弹的时候,必须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请解释其中的原理。 3.新鲜叶片在水中受光照后上浮,请解释原因。 4.将一只未充气的气球放入锥形瓶中,把气球的开口翻在锥形瓶的瓶颈上封住瓶口,如图所示。然后向气球内吹气,发现气球很难被吹大,这是为什么呢?请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5.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6.如图所示的是某水电站126m高的拦河坝,请问:在符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水库大坝的上部为什么可以设计成比下部窄些?水力发电是水能利用的主要形式,然而为建设水电站大量修建拦河大坝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请举一例。

7.小明在家里吃晚饭时,看到爸爸拿起一瓶在桌上放了两天的啤酒,用起瓶器(俗称瓶起子)打开瓶盖时,听到“砰”的一声,并看到从瓶口冒出了一股“白气”,还看到从瓶口冒出了一些啤酒沫。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股“白气”是怎样产生的? 8.实验证明:在油锅温度升到一定温度时,油锅会冒火。这时往油锅中倒入水会使火焰更加猛烈;而在向锅中“火上浇油”倒入油则能够起到灭火作用。请分别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9.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所示。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 10.电磁炉因便捷,热效率高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它是利用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化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涡流(即电流),加速锅底的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从而达到加热食物的目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磁炉是利用原理工作的;电磁炉工作时,锅内食物的内能增加的方式是。(2)铁锅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铝锅能在电磁炉上使用吗?试说明理由 11.当人们从海里上岸时,就会发现踩在沙滩上的脚印越来越深,请解释以上现象。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 1.(2015杭州37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1)瓜果蔬菜 在陶罐中低温 储存,保鲜效果 较好。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可多 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_____。(答出一点 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 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 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请解释其原因 2.(2015温州28)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 而跳伞运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落。空中下落的物 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 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各,按如图所示分 成A、B、C、D四组。 ②将A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③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② 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变量尽可能相同。 (2)本实验的结论是。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

科学中考说理题复习

中考科学说理证明题专题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1. 1、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图示为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 ,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 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 (1)求拉力F 做的功; (2)若斜面的高度H 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 越小。 3.小理要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 的大小,但他只有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源和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 o ,开关和导线若干。请你帮他设计测量的电路图,简要说明测量方法及需测的物理量(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写出计算待测电阻R 的表达式。 4.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 状不规则且不吸 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 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 (2)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 ,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 (3)则该物体的密度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忽略绳重与摩擦) (4)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5. 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l ;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21m m m 6. 如图所示,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请你有关知识证明冰块熔化后水面不升不降.(不考虑水

浙江省温州市2015年中考科学 试卷说理题及模拟题归纳

浙江省温州市2015年中考科学试卷说理题及模拟题归纳 1.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解释: 答题要点:(1)根的吸水能力; (2)水分的运输; (3)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4)无风的夜晚与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弱的比较; (5)导管中水分的积累 答出5点,且逻辑关系合理. 示例:竹子的根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根吸收的水经导管运输到叶,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因此导管中水分积累少;而无风的夜晚,竹子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慢,根吸收的水在导管中积累多. 答出4点,且逻辑关系合理. 示例:竹子的根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根吸收的水经导管运输到叶,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而无风的夜晚,竹子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慢. 答出3点,且逻辑关系合理. 示例:竹子的根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而无风的夜晚竹子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慢. 答出2点,且逻辑关系合理. 示例:竹子在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无风的夜晚蒸腾作用弱,水分散失慢. 答出1点. 示例:竹子在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无风的夜晚蒸腾作用弱. 2.(6分)我国法律规定,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为了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交警需要用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检测。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右图所示。图中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说理题 一、说理题: 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 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例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AB 、BC 、CD 各段变化的理由。 1.研究对象: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成分:NaOH 和Na 2CO 3 2.科学现象和过程: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怎样反应?实验现象如何? 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应是什么? 4.AB 、BC 、CD 各段存在怎样的关联?

二、表述要点: 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③科学依据(定律、原理、公式等)④变化结果三、注意点 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因相等),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因不等), ③公式依据,④得到结论。 四、类型 1.推导型 2.证明型 3.说理型 4.实验型 1.推导型 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 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F2的数值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证明木棒的重量G=F1+F2。 2.证明型 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3.说理型 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一、说理题: 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例 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AB、BC、CD各段变化的理由。 二、表述要点: 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③科学依据(定律、原理、公式等)④变化结果 三、注意点 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因相等),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因不等), ③公式依据,④得到结论。 四、类型 1.推导型 2.证明型 3.说理型 4.实验型 1.推导型

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 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F2的数值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证明木棒的重量G=F1+F2。 2.证明型 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3.说理型 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答题要点: (1)根的吸水能力; (2)水分的运输; (3)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4)无风的夜晚与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弱的比较; (5)导管中水分的积累 4.实验型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1)甲组的方法是: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加到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除盐酸、试样与水以外,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必须用到的试剂是。 (2)请你帮乙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五练习 1.我国法律规定,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为了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交警需要用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检测。小林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右图所示。图中R 为定值电阻;Q 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测试酒精浓度.请判断测量时当电压表的读数减少时酒精浓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I 例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 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 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 知识分析AB BC CD 各段变化的理由。 :1.研究对象: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I I I ; 成分:NaOH 和 NazCQ 2.科学现象和过程: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怎样反应?实验现象如何? 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应是什么?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说理题 一、说理题: 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 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 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i= => I => ^3^ o JESS n_ *自许丰 i=> 尿理共联点遭0 苗序如塞於咨 mi 町it 酸质. 藩溥 的 民 B

4.AB、BC CD各段存在怎样的关联?

、表述要点: ③科学依据(定律、原理、公式等) ④变化结果 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因相等) ③公式依据, 四、类型 1?推导型2?证明型3?说理型4?实验型 1?推导型 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 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 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 F2的数值 向上的力也能 刚好提起木棒。 证明木棒的重量 G=F1+F2 。 2?证明型 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 3?说理型 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 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 ,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 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 水流 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 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因不等) ④得到结论。 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解答题--说理2017浙江真题

2017年浙江中考解答题——说理 1.(金华)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路及过程简述如下: (注:NaHCO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2浓度恒定。其原理是当CO2浓度降低时,NaHCO3稀溶液能释放CO2,当CO2浓度升高时,NaHCO3稀溶液能吸收CO2。) ①剪取一烟草叶,立即将其放入盛有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 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 ③将该容器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 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以上③、④中叶片的上浮与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2(宁波)小科洗热水澡后发现:与进水管相连的金属进水阀表面布满了小水珠(如图丙)而与出水管相连的金属出水阀表面仍保持干燥。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 3.(衢州)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 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4、(2017?绍兴)排球充气后,让排球从手上自由落下,排球每次弹加的高度都低于落下时的高度。 (1)解释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否守恒。 (2)排球从接触地面到形变最大的过程中,速度v与形变大小ΔV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请说明该过程中,排球受力情况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5.(台州)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如图一、二)。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三、四)。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请你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并作简要解释。 6、(2017?温州)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 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中考说理题专题一(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中考科学复习说理题一 姓名 例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 搅拌)。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AB、BC、CD各段变化的理由。 1.研究对象: 成分: 2.科学现象和过程: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怎样反应?实验现象如何? 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应是什么?

解释: 例2.在一个大型平底烧瓶湿润的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枝条和一支 盛有适量NaOH 溶液的试管,烧瓶口紧包一个气球,使烧瓶悬 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右图)。自然环境下持续观察,最 终可以发现烧瓶的浮沉情况怎样?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例3.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 况等有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 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 了。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 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请解释出现右图变化的原因。 4.AB 、BC 、CD 各段存在怎样的关联? 可伸缩的气球

【巩固练习】 1. 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体内的有机物会时刻发生变化(如图甲)。请你 试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在如图乙坐标中绘出正确反映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内 有机物含量变化的大致曲线,并解释原因。 2.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集气 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 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 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的位置(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 有机物质量 O 时间 甲 乙

七年级科学上册说理题训练(新版)浙教版

说理题训练 1.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没开水了,于是准备用电热壶烧水。 (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烧半壶水呢?为什么? (2)小明从饮水机中取水时,发现饮水机里有温水也有凉水,那么他应该取温水还是凉水?为什么? 2.试解释为什么在盛夏炎日之下,河滩上的砂石灼热难熬,而河水却凉爽宜人。 3.试解释沙漠地区气温在一天内的变化较大,而沿海地区较小。 4.试解释人的身体浸在冰冷的河水中会有生命危险的原因。 5.有人说:“把铁块分成相等的两块,铁的密度就减小一半”。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6.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0.1kg的酒精? 7.从冰箱冷冻室里取食物时常常感觉手被食物粘住,试解释。 8.质量分别为1克和10克的不同物体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则哪个物体的比热大,试解释。 9.南极长城站附近气温常达-40℃以下。在那里测量气温应该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 10.一个密封的玻璃瓶内装了水,放置在冷冻室几个小时后发现瓶子冻裂了,请用密度知识解释。 11.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试解释?

1.(1)他应该烧半壶水。因为:首先,半壶水泡方便面已经够了;第二,烧半壶水所需时间比烧整壶水更短。(为什么烧半壶水比整壶水所需时间更短?答:半壶水比整壶水质量更小,升高相同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更少,所以加热的时间就更短) (2)他应取温水。因为:质量相同时,将温水烧开比将凉水烧开所需的时间少。(为什么将温水烧开时间会更短?答:温水的温度比凉水更接近沸水,相同质量时,温水烧开所需吸收的热量比凉水少,加热的时间更短。) 2.由于砂石的比热比水小,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砂石温度升高得比水更多,因此太阳猛烈照射下的砂石温度很高而水温度不太高。 3.沙漠地区沙子多而水少,沙子的比热比水小得多,白天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沙子温度升得比水多,晚上放出相同热量后砂子温度降低得也比水多,因此沙漠地区温差很大而沿海地区温差较小。 4.身体浸在冷水中时,由于冷水温度比人体低,冷水会吸收人体的热量导致人体温度下降,时间久了人体无法依靠自身的体温调节维持人体正常体温,就会出现危险。 5.铁块被分成两半后,剩余的铁块的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6.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V=m/ρ算出0.1Kg的酒精的体积为125mL,用量筒量取125mL的酒精便可。 7.当手伸入温度很低的冷冻室时,手表面的汗水会遇冷凝固,从而将手与食物粘住. 8.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升高相同温度时,1克的A吸收的热量与10克的B一样多,则相同质量时,A吸收的热量一定比B 多得多,所以A的比热更大。 9.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水银因为凝固点较高会凝固起来使温度计失效,而酒精的凝固点远低于零下40摄氏度,不会凝固,所以南极长城站要选酒精温度计测温。 10.放在冷冻室的水会结成冰,密度变小,在质量不变时,体积变大,将瓶撑裂。 11.温度下降且下降得越来越慢,最后保持不变。 刚开始时水的温度远高于空气,所以沸水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很快,温度下降就很快,随着水温的下降,热水与空气的温度差越来越小,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也越来越慢,导致热水温度下降得越来越慢;当水的温度下降到与空气一样时,(因为两者没有了温度差,)不再发生热传递,故水温不再下降。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 1.(2015杭州37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 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1)瓜果蔬菜 在陶罐中低温 储存,保鲜效果 较好。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有_ _____。 (可多 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_____。(答出一点 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 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 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请解释其原因 2.(2015温州28)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 而跳伞运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落。空中下落的物 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 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各,按如图所示分成 A、B、C、D四组。 ②将A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③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② 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变量尽可能相同。 (2)本实验的结论是。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其

物理中考必做说理题-55道-含答案

说理题 1、我们坐车时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车向左转弯时,车中的人会向右倾倒。请你用所学过的惯性知识进行解释。 答:坐车时,身体与车一起向前运动。----1分 当车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向左转弯。人的下半身受到摩擦力,随车一 起向左转弯----1分 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相对于车向右倾倒。----1分 2、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热,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一现象。 答:电熨斗通电时,熨斗与连接熨斗的导线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1分 熨斗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1分 根据焦耳定律,熨斗上电流产生的热量远大于导线的,所以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热。----1分 3、如图41所示,在仓储时货物包装上都有标记“堆码层数极限”,请利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对包装箱设置“堆码层数极限”? 答:货物包装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超过这个力,箱子将会被压坏。 4、如图42所示,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排是不安全的,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不安全的原因。 答: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会使总功率变大,根据P=UI得,干路中的电流会变大,根据焦耳定律,电流过大,电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多,使导线温度升高,引发火灾,发生危险。 5、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答: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所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6、为什么给电烙铁通电后,烙铁很快热起来了,而与电烙铁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答:电烙铁的阻值较大,在通电时间、通电电流相同的条件下,根据焦耳定律,阻值大的导体上会产生更多的热量。 7、在汽车急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请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答:汽车和乘客开始一起向前运动,刹车时,车和人的下半身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停止向前运动了,而人的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就出现了向前倾倒的现象。8、小明和姐姐一起去买电水壶,当他们选择某一品牌的电水壶时,发现有800W和1200W 两种功率可选,如图是他们对买哪一款更省电的问题出现的不同意见.请你在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的前提下,帮他们分析: 在不考虑热散失和考虑热散失两种情况下哪一款省电,并说明理由. 答:不考虑热损失,两只电热壶耗电量相同,因为烧开水所需要热量是由用电器转化电能获得的,烧开水所需要的热量是一定的,所以消耗的电能是相同的;在考虑热散失的情况下,1200W的电热壶耗电量较小,因为在烧开一定量的水,1200W的电热壶烧得较快,热量散失较少,所以耗电较小 9、放寒假时,学校工作人员会将校园暖气管里面的水都放掉,请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答:寒假期间,温度较低,暖气管里面的水会凝固成冰,根据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之比得,水结冰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会撑破暖气管。

(最新整理)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完整)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的全部内容。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 一、说理题: 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例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AB、BC、CD各段变化的理由. 1.研究对象: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成分:NaOH和Na2CO3 2.科学现象和过程: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怎样反应?实验现象如何? 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应是什么? 4.AB、BC、CD各段存在怎样的关联?

二、表述要点: 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③科学依据(定律、原理、公式等) ④变化结果 三、注意点 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因相等),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因不等), ③公式依据,④得到结论。 四、类型 1。推导型 2.证明型 3。说理型 4。实验型 1。推导型 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 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F2的数值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证明木棒的重量G=F1+F2。 2.证明型 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3。说理型

201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说理题

201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说理题) 1.(2015杭州37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_____。(答出一点 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 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 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请解释其原因 2.(2015温州28)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 落越来越快,而跳伞运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落。空中下落的物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各,按如图所示分成A、B、C、D四组。 ②将A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③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② 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变量尽可能相同。 (2)本实验的结论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