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患率个案调查表

现患率个案调查表
现患率个案调查表

医院感染现患率个案调查登记表

一、一般情况

科别床号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月、天)病历号

入院诊断:①②

③④

二、医院感染情况

三、主要经血传播病原体调查

1、HbsAg阳性:是□否□未查□未回□

2、抗—HCV阳性:是□否□未查□未回□

3、抗—HIV阳性:是□否□未查□未回□

四、侵害性操作

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静脉输液□

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仅指 11月 15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是□否□

目的:治疗用药□预防用药□治疗+预防□

联用: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

治疗用药已送细菌培养:是□否□

六、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手术:是□否□术前应用抗生素:是□否□

手术切口等级:Ⅰ□Ⅱ□Ⅲ□

外科围术期用药:是□否□ (仅指Ⅰ类清洁切口)

调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水痘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水痘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__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_ 村(居委会) 区(县)国标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镇、街道)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例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病例调查情况 1. 报告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 2.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 3.调查人员:_______________ 4. 病例姓名:_______________ 5. 出生日期: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或年龄(只在无法获得 出生日期时填写): ____岁(月龄换算成岁,留两位小数)□□.□□6. 性别:①男②女□ 7. 职业:①幼托儿童②散居儿童③小学生④中学生 ⑤大学生⑥教师⑦医生⑧其它 □ 如为幼托儿童或 中小学生,则班级为: _______________ 停课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8. 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是否失访:①是②否□ 10. 外来人口:①是②否⑨不详□ 如果是,来自省:_______________ □□来京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或来京距离发病时间①三周及以内②三周以上□ 11. 家长姓名:父亲: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 12.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二、临床表现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检出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准确评价,并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感染办于8月23日,根据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计划书,组织我院的院感监控医生和院感专职人员组成6个调查小组,采用普查方法对调查时间段内所有在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对象 2014年8月23日进行,调查我院8月22日0点至24点期间各科在院病人,包括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医师组成。调查前一天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内容包括:“我院常见部位医院感染诊断要点、“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解读-调查方法、床旁调查表和个案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1.3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所有在调查时仍为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均计入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患者为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患者,以及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h以内的患者。如有诊断疑问,小组讨论后确定。 1.4 质量控制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调查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调查前4天通过OA将进行现患率调查的通知下发,要求临床科室完善住院病人与感染性诊断相关的各项检查,并上传参加调查人员名单,要求科室提前做好排班,按时参加培训和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调查时,院感专职人员分别担任6个调查小组的组长,对每个病区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以保证信息采集的正确性。调查结束后,收集并复核调查表,同时根据微机中心提供的调查日在院病人信息数据核查实查率。 1.5 资料处理将1400份个案调查表相关信息逐份输入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平台系统,录入完毕显示录入资料符合要求,由系统软件进行汇总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应调查在院患者1400人,实际调查1400人,实查率100%。其中,男

全国包虫病调查方案828-最终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案 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全国疫情报告数据显示,2004~2010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包虫病病例报告,其中98.2%的报告病例分布于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但目前流行状况仍不太清楚。按照《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要求,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进一步了解我国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制定防治计划、实行分类指导、进行效果考核和全面推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查范围 (一)有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支持的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7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项目省)的流行县(指各省曾组织调查明确的); (二)项目省流行县之外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病例报告的县; (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本地感染病例报告且存在包虫病传播条件的县。 三、调查对象 (一)项目省的流行县

1.人群患病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进行分层,按各层人口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比例确定分层调查人数,再根据各层调查人数确定各层调查村数,共抽取16个村,每村查200人以上(人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全县至少调查3200人。 2.儿童感染和患病情况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的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各抽取1所小学,对该小学全体学生进行普查。如学生集中在县城,则抽取该县城所有的小学。 3.犬感染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确定的16个人群患病调查村中,每村抽取20个养犬户(养犬户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每户仅采集1条犬的粪样,共计采集犬粪样320份。 4.家畜宿主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以县为单位,在屠宰季节选取当地繁育的1岁以上的羊1000只(或牛500头),选定调查的牛、羊应来自本县10个以上的村。 5.啮齿类动物调查 在有泡型包虫病流行的县,在泡型包虫病患者居住地周围和人、犬经常活动的区域捕捉各种成年鼠数不少于1000只。 6.包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 在每个流行县确定的16个人群患病调查村中,选取干部、农牧

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资料收集

疫情处置提交资料: 1、学校结核病例密切接触者筛查登记一览表 2、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调查表 3、学校肺结核筛查汇总登记表 4、阳性或疑是患者转诊和确诊情况记录单(无疑是或阳性不提交) 5、健康教育相关资料(通知、签到、课件、照片等等) 6、学校结核病防治指导记录 7、学校消毒记录及相关照片 8、学校结核病疫情调查处置报告(电子档和纸质) 其他非必须资料: 1、学校肺结核患者个案调查表 2、学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学校结核病例密切接触者筛查登记一览表 注:1、接触者类别填写同班、同寝室、师生、家属、教室/寝室同楼层等; 2、结素试验皮试时间和观察结果时间填写到小时,结果填写横径*纵径结果判定填写强阳性、阳性、阴性; 3、15岁以下接触者仅开展可疑症状+结素筛查,15岁以上接触者开展可疑症状+结素+胸片筛查。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调查表 筛查单位:学校: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人数:人

学校肺结核筛查汇总登记表 筛查单位:皇华镇卫生院学校:皇华中学筛查时间: 2018 年 9 月 9 日

学校结核病疫情调查处置报告(参考) 标题关于XXX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报告 一、基本信息 主要内容: 1. 学校类型,是否民办,是否寄宿制。 2. 校园面积,师生人数,住校生人数。 3. 平均教室/宿舍面积,每班/宿舍人数。 4. 患者所在教室,是否是单独教学楼,是否全年级都在一层,宿舍安排等。 5. 是否有医务室,是否有校医,新生入学是否有结核相关检查。 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 主要内容: 1. 前几例患者情况:对引起疾控重视开展筛查前的几例患者,逐例说明姓名、班级、出现症状及日期、就诊情况、确诊日期、是否报告大疫情,反映前几例患者存在问题。首发病例,按症状出现日期为准。可附所有患者情况表作为附件。 2. 疫情发现和处置过程:简略说明发现、处置过程,有多轮筛查,主要说明多少例患者是就诊的,哪些是筛查出来的,主要筛查的时间点、方式、范围即可。 3. 最终确诊患者:共计多少人,实验室和临床诊断多少人,疑似待确诊多少人。其中,多少人是重症患者。多少人有症状。多少人住院/居家/在校。 三、疫情特征分析 主要内容: 1. 性别、年龄; 2. 班级、宿舍;尽量配图,说明关联性。 3. 时间:尽量配图

流行病复习思考题1

卫检10流行病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发病率 2. 病死率 3. 出生队列分析 4. 发病密度 5.累积发病率 6. SMR 7.爆发 8.危险因素 9. 匹配 10.匹配过头 11. 现况调查 1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13.移民流行病 14. Relative risk 二、单项选择题 1.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 下列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3.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时点患病率 4.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 那么和1985年相比 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 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 所有资 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 以上均不对 5.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个案调查 B.典型调查 C.现况研究 D.生态学研究 E.爆发调查 6. 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 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 的危险因素。此结论是 A. 正确 B. 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 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 年龄标化 D. 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 E. 不正确,因为 没有作显著性检验 7. 在队列研究中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 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8.在某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开始选择的队列应该为: A.患某病的病人 B.不患某病的暴露者 C.暴露于、不暴露于所研究的某种因素的 人 D.某病的暴露者与非暴露者 E.任意一个人群即可 9.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 A. 患该病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 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 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10. 移民中某疾病的发生频率接近于移居地当地居民的发病水平,说明该疾病以_____因素 为主 A.遗传因素 B.生物性致病因子 C.环境因素 D.自然史 E.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包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问卷条查表

第笛︽脆罢︽搬得︽搬﹀唱扳︽伴吹︽稗拜︽地扳︽伴便罢︽编︽电邦︽锤︽拜爸︽罢稗邦︽党办︽搬 缠罢︽拜畴拜︽第笛︽脆罢 包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问卷条查表 得搬︽拜筹拜︽第笛︽脆罢(蝶搬︽陡﹀)梆爸邦︽缠罢邦﹀ 调查村(学校)编号: 邦︽罢稗邦﹀扳档︽才稗︽得爸︽惭稗稻爸︽(表爸︽辟半﹀ 庇办﹀) 住址:青海省县市、区 嫡办︽档﹀(表爸︽郴办﹀)佃罢︽坝(办扳︽) 乡(镇)村(街道) 蒂邦︽脆爸︽﹀穿︽淬﹀典︽遍爸邦﹀脆︽地罢邦﹀办 邦︽坝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 梆爸邦︽遍邦﹀ 编号: 搬缠罢︽拜畴拜︽宝︽稗爸︽车稗﹀(扳爸︽伴炒扳︽椿拜︽惨罢缠罢邦︽√伴巢︽秉搬﹀) 问卷内容(可多选,划“√”) 吧脆︽呈︽灿︽昌半︽唱扳︽伴吹︽稗拜︽宝邦︽搬等爸︽搬︽第拜﹀ ○1惩半︽碘罢︽编︽绊︽掂稗︽拌︽锤邦︽斑邦﹀○2弊敌︽伴便邦︽稗拜︽翟稗﹀○3 脆︽电邦﹀ 1.人是怎样得包虫病的: ○1生吃牛羊肉○2狗传染○3不知道 笆辟拜︽宝邦︽拌︽扳︽扳︽凳邦︽才稗︽办︽办罢︽斑︽冻︽搬爆﹀ ○1稗扳︽柄稗︽搬爆﹀○2泵搬邦︽第︽办邦︽脆︽搬爆﹀○3搬爆︽搬敌︽吵邦︽ 靛稗︽拆︽测拜﹀ 2.你吃东西前洗手吗? ○1经常洗○2有时洗○3很少洗 八辟拜︽拜爸︽弊︽罢册邦︽扳摆扳︽吵︽但伴扳﹀ ○1稗扳︽柄稗︽但﹀○2泵搬邦︽第︽办邦︽脆︽但﹀○3稗扳︽瓣爸︽脆︽但﹀ 3.你与狗玩耍吗? ○1经常○2偶尔○3从不 疤辟拜︽宝︽弊扳︽稗邦︽惩半︽碘罢︽拜爸︽班罢︽雕罢邦︽搬绊邦︽糙邦﹀炒敌︽唱扳︽稗 拜︽搬等爸︽底拜︽卞︽彬︽ 扳蚕稗︽拜罢︽灿︽昌半︽椿拜︽斑︽第拜﹀ ○1罢嫡罢︽搬佰爸︽搬︽第拜﹀○2半爸︽编邦︽拌︽搬︽第拜﹀○3必︽办︽厂半︽ 搬︽第拜﹀ ○4邦︽涤罢︽扳稗稗︽斑伴扳︽搬吊罢︽搬佰爸︽搬︽第拜﹀ 4.你家牛、羊屠宰后的有病的肝肺怎么处理的?

个案调查表

附表: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编码□□□□□□□□□□□□□(编码规则附后)1 一般情况 1.1姓名:(14岁以下同时填写家长姓名) 1.2性别:①男②女 1.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 1.4出生日期:年月日(若无详细日期,填写实足年龄岁) 1.5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保姆(6)餐饮食品业(7)公共场所服务业(8)商业服务(9)旅游服务业 (10)医务人员(11)干部职员(12)工人(13)民工(14)农民 (15)林业(16)采茶(17)牧民(18)狩猎 (19)销售/加工野生动物(20)离退人员(21)家务待业 (22)不详(23)其他 1.6现住址:省市(地、州)县(市、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 1.7联系电话:联系人:与患者关系: 1.8 身份证号: 2 发病情况 2.1发病时间:年月日 2.3 现住医院入院时间:年月日 2.4住院号: 2.5入院诊断: 2.6是否出院:①是②否□ 如已出院: 2.6.1出院诊断: 2.6.2出院时间:年月日 2.7本次调查时病人情况:①痊愈②好转③恶化④死亡□ 2.8最后转归:①痊愈②死亡③其他

3 临床表现 3.1首发症状: 3.2全身症状、体征: 3.2.1发热①有②无最高:℃□ 3.2.2畏寒①有②无□ 3.2.3头痛①有②无□ 3.2.4乏力①有②无□ 3.2.5全身酸痛①有②无□ 3.2.6眼结膜充血①有②无□ 3.2.7皮肤瘀点或瘀斑①有②无□ 3.2.8牙龈出血①有②无□ 3.2.9食欲减退①轻度②厌食③无□ 3.2.10恶心①有②无□ 3.2.11呕吐①有②无□ 3.2.12呕血①有②无□ 3.2.13腹痛①有②无□ 3.2.14腹胀①有②无□ 3.2.15腹泻①有,次/天②无□ 3.2.16大便性状①血便②黑便③水样便④其他□3.2.17肾区疼痛①有②无□ 3.2.18淋巴结肿大①有②无□ 3.2.18.1若有,肿大部位及大小、是否压痛: 3.3其他: 4血常规检查

湖北省学校和幼儿园结核病疫情处置方案

附件: 省学校和幼儿园结核病疫情处置方案(试行) 为规我省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试行)》、《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3]187号)、《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5]8号)和《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9]5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围:全省围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 二、结核病疫情的界定 (一)散发病例:指某一学校的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发生一例及以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或结核性胸膜炎。 (二)暴发疫情:是指同一学校在短期(1个月)发现3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肺结核患者,或者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与对照人群相比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反应率异常升高。 三、结核病疫情的监测 (一)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指定专人每日浏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肺结核报告情况。凡发现由医疗机构报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应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要求开展追踪工作。对在医疗机构住院的病人应与医院联系核实诊断。

(二)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每周和每月对辖区学生肺结核疫情进行一次分析,一旦发现学校结核病报告数异常增高或疑似暴发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书面报告。 四、结核病疫情的处置 (一)散发病例 1、书面通知学校:各级结防机构发现并确诊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和结核性胸膜炎后,要书面通知所在学校; 2、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由校医负责立即对其密切接触者(同班、同办公室和同寝室)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筛查,特别要注意不明原因缺课(未上班)者的筛查,确定其中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三天将核实无误的信息向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并负责组织所有可疑症状者在一周到当地结防机构接受检查。 3、检查方法:同《指南》“接诊和诊断程序”。 4、检查结果处理:检查结束后未再发现新的肺结核病人或发现新肺结核病人但病人总数不足3例或即使总数达到3例及以上但无流行病学关联的按指南要求落实治疗管理措施,对已经构成暴发疫情的,应按暴发疫情处理。 (二)暴发疫情 1、报告: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发现学校暴发或疑似暴发结核病疫情后,要立即以书面形式报告当地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时通知所在学校。 2、核实:结核病防治机构要立即派人深入学校,调查了解肺结核患者之间是否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即相互之间有无明确的密切接触史等,填写《学校暴发疫情预警信息及现场调查核实结果》,见附件2。如果

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

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性,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袭性操作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医院感染管理科计划组织全院临床科室进行本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施方案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侵袭性操作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性。 二、调查范围: 各临床科室。 三、组织形式: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四、调查时间: 3月3日-4日(暂定)。

五、调查对象: 调查日0-24时所有住院病人、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病人,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病人。 六、调查方法 1、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并通过院委会审核后,组织医院感染委员会召开调查培训会议并部署相关工作。 2、本次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担任组长,下设三个工作小组,成员名单为: 组长:刘海晶 组员: 第一小组:妇产一科 成员:李春宏王彦琳李家欣 第二小组:妇产二科 成员:张晓丽王向文陈海娟 第三小组:儿科 成员:王桂波刘丽丽白云 3、调查步骤: (1)、各科室在调查前一日完善所有住院患者的相关检查项目及

血常规检查。 (2)、各小组调查当日晨间先到所在科室护士站了解调查日所有病人总数,并将病人的姓名、床号登记在床旁调查表上; (3)、填写登记结束后由一名小组成员逐一对病人进行床旁调查,发现有感染者将感染诊断登记在床旁调查表上; (4)、其他小组调查成员根据调查表上的内容逐一查阅病历,每个病人均需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个案调查表,内容均不得遗漏; (5)、调查当日发现下列患者需进行进一步监测: ①白细胞计数值高的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监测。 ②c反应蛋白监测值增高的患者进行相关部位标本采集进行菌培养监测。 ③调查当日下列患者需采集尿液进行尿常规监测:导尿史(仅限本次住院);留置导尿大于24小时;有尿频、尿急、尿痛主诉等。 ④调查当日下列手术患者需采集切口分泌物进行监测:体温大于 37.5摄氏度;切口有渗液;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⑤调查当日下列患者需进行胸透(入院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除外):住院天数大于7天;发热;咳嗽;咳痰等。 6、调查结束后各调查小组成员根据诊断步骤讨论后确定各科室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的蔓延和传播,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发现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暴露史; (二)发现病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二、调查对象 (一)留观病例 (二)疑似病例 (三)确诊病例 三、调查内容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按照附件《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个案调查表》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查、诊断与转归等。 (一)诊疗情况: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获得病例的完整发病就诊经过。医疗机构负责收集病例的临床相关信息。

(二)流行病学史:对病例发病前21天内的暴露情况开展调查,主要调查其发病前接触类似病例、可疑动物和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等的相关情况。要对与病例在症状期时接触的人员进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相关管理工作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和《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转运及其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开展。 四、组织与实施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所在的辖区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期间,调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令后, 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流行 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初步调查后,要及时做好资料的保管和存档工作,并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 (2020 年版)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疫情仍然十分严重,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学校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结核病,很容 易发生校园内的传播流行。学校结核病流行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环境稳定也带来影响,若处理不当,还会引起学生家庭和社会的 强烈反响。为此,学校结核病防控是学校传染病防控和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的高度重视。 学校结核病防控一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3 年国家卫 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教育部建立部委协调机制以来,两部委多次下发关于加强学校 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并开展联合督导。在2010 年两部委联合下发《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版)》的基础上,通过近年来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实践,结 合学生结核病流行状况及其变化特点,两部委于2017 年联合下发了修订后的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 版)》,要求按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工 作原则,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合作和职责,落实各项 防控措施,并加强监管。这一规范在指导全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委托,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规范(2017 版)》的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广泛征求了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 核病防治人员、教育系统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指南》的主要特点是强化了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各相关机构的职责和任务,规范和细化了学校结核 病防控各项措施的实施要求,明确了实际工作中多种问题的处理方法,增加了学校结 核感染控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和督导考核的相关要求等。 《指南》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和医疗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非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相关人员使用。 编者 2020 年10 月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患率调查定义:是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时点或时段内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现患率调查的特点: 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比发病率调查节约时间、人力、物力。通过来自于全院医务人员及调查人员的参与,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增加感染监测工作的透明度。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多次调查可判断医院感染的长期趋势,用于控制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目的: 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有比较准确的了解,为使工作有连续性,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并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了解重要病原体(MRSA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进行本次调查。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要求: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 医院感染现患率≤10%,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 在调查前现患率调查的时间安排: 每年的9月-10月自行安排调查,启动时间在确定调查启动时间后的一周内

完成本次调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少的单位,一天内不能完成调查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将临床科室分成几个区域,每天调查一个区域。每天调查的对象是该区域前一日(该日称调查日)0点至24点期间内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且注意调查过的患者是否存在转科情况,已经调查过的患者不要重复调查。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4-7天向调查科室发通知,说明调查目的,要求各科室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 调查方法: 1、人员分工: 院感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至少按每50张床位配1名调查员,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各病区主治及以上医生组成,所有调查人员3-4人为一组,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任组长(如专职人员不够,可将临床科室的调查分二次进行,每个科室只查1天),每组负责3-4个病房,调查人员随机分配调查研区域,调查前统一培训。 调查程序: ⑴调查人员首先得到该病房住院总人数及名单,包括调查日的出院病人,但不包括该日的新入院病人。 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数+该日已出院人数。 ⑵每调查组中选出1人(最好是医院感染控制医师或内科医师)到病人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位病人至少3分钟。 ⑶其余人员按名单逐一查看在架病历。

2014年兵团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表格模板

兵团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表格 一、调查表格 1、重点人群包虫病筛查登记表 2、6-12岁儿童包虫病筛查登记表 3、包虫病病人个案调查表 4、兵团包虫病知晓率调查表 5、兵团学生包虫病知晓率调查表 6、家畜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表 7、家犬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表 二、包虫病人转诊与手术治疗申请表格 1、包虫病患者转诊单 2、兵团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补助申请表 3、兵团包虫病外科治疗专家会诊记录单 三、包虫病人药物治疗管理表格 1、知情通知书 2、治疗过程病历四个表 3、病案管理登记表 4、药物发放领取登记表 5、化疗督导及副反应追踪记录表 6、包虫病诊断治疗报表 三、家犬驱虫情况表格 1、家犬管理驱虫登记表 2、家犬管理驱虫登记卡(犬主持有) 3、家犬管理驱虫记录表(驱虫人员持有) 4、家犬管理驱虫汇总报表 四、项目执行情况统计表格 1、项目师基本情况报表 2、重点人群查病及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表 3、包虫病人治疗工作开展情况表

4、家犬管理驱虫工作开展情况表 5、宣传教育和知晓率调查工作开展情况表 6、包虫病防治工作能力建设及督导情况表

表1 重点人群包虫病筛查登记表

注:以下选项供填写时参考 ①信仰:⒈佛教⒉伊斯兰教⒊其他⒋无②职业:⒈牧民⒉半农牧⒊农民⒋工人⒌商人⒍军人⒎干部⒏教师⒐学生⒑学龄前儿童⒒医生⒓家务⒔人士⒕其他③文化程度:⒈学龄前⒉文盲⒊小学⒋初中⒌高中⒍大专及以上④居住方式:⒈定居⒉游牧⒊冬季定居夏季游牧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表2 6-12岁儿童包虫病筛查登记表

注:以下选项供填写时参考 ①信仰:⒈佛教⒉伊斯兰教⒊其他⒋无②年级:一二三四五六③居住方式:⒈定居⒉游牧⒊冬季定居夏季游牧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表3 包虫病患者个案调查表

肺结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肺结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 一般情况 1.1姓名:,如为14岁以下儿童,其家长姓名是: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周岁): 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餐饮食品(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 (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休人员 (16)家务待业(17)其他_(注明)(18)不详 1.5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学 及以上(7)不详 1.6现在住址: 户口地: 1.7工作(学习)单位: 1.8联系人:联系电话: 2.发病及诊疗情况 2.1肺结核症状(1)有(2)无 如有,症状为(1)咳嗽(2)咳痰(3)胸闷及气短(4)血痰(5)低热(6)盗汗(7)乏力(8)食欲减退(9)其他 2.2就诊情况 2.2.1有症状后是否就诊(1)是(2)否 2.2.2如曾就诊 2.2.2.1有症状至初次就诊的时间共周 2.2.2.2初次就诊单位(1)综合医院(2)结核病防治所(3)中病院(5)乡镇卫生院(6)私人诊所(7)其他 2.2.3包括初次就诊在内的已就诊次数次 2.3未就诊者 2.3.1未就诊原因(1)自已不在乎(2)工作忙,没时间(3)经济困难 (4)交通不便(5)就诊点太远(6)就诊点服务态度不好(7)其他 2.3.2有症状至本次就诊的期间共周 2.4诊断情况 2.4.1已就诊者在本次就诊前的诊断(1)感冒(2)肺炎(3)气管炎 (4)肺核(5)其他 2.4.2肺结核诊断结果是在哪个医疗单位做出的(1)综合医院(2)结核病防治所(3)中医院(4)结核病院(5)乡镇医院(6)私人诊所(7)其他 2.4.3初次就诊至确诊共周 确诊日期:年月日 2.4.4曾接受的检查(治疗前的检查)(1)临床体检(2)查痰次 (3)X检查(4)以上三项都检查过(5)其他 2.5治疗情况 2.5.1已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是杳已接受抗结核治疗(1)已治疗(2)未治疗

肺结核患者个案调查表(DOC)

肺结核患者个案调查表 病例分类:1.实验室诊断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⑴男⑵女 1.3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岁) 1.4 职业:⑴学生⑵教师⑶其他()1.5年级和班级:年级班班级人数人1.6宿舍:幢室同室居住人数人宿舍面积(平方米):宿舍的窗户面积(平方米) 宿舍通风:⑴不开窗通风⑵不定时开窗通风⑶每日开窗通风 宿舍环境卫生:⑴好⑵一般⑶差 1.7 走读生及学生家庭内患者填写: 住址:居住人数人 居室面积(平方米): 居室通风:⑴不开窗通风⑵定时开窗通风⑶每日开窗通风 居室环境卫生:⑴好⑵一般⑶差 2.既往病史和接触史 2.1既往结核病史:(1)有(时间年)(2)无 2.2慢性肝病史:(1)有(2)无 2.3慢性肾病史:(1)有(2)无 2.4糖尿病史:(1)有(2)无

2.5吸烟史:(1)现在吸(2)以前吸(3)不吸 2.6发病前,家庭成员有无结核病患者?(1)有(2)无 若有,是否与患者密切接触?(1)是(2)否 2.7发病前,同班级有无结核病患者?(1)有(2)无 若有,是否与患者密切接触?(1)是(2)否 2.8发病前,同宿舍有无结核病患者?(1)有(2)无 若有,是否与患者密切接触?(1)是(2)否 3.营养和其他健康状况 3.1营养状况:⑴好⑵一般⑶差 3.2睡眠状况:⑴好⑵一般⑶差 3.3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⑴大⑵一般⑶小 4.发病和就诊情况 4.1是否有症状:(1)有(2)无 首次症状出现日期:年月日 4.2首次发病出现症状(打√ ) ⑴咳嗽⑵咳痰⑶咯血或血痰⑷胸痛⑸胸闷及气短⑹低热 ⑺盗汗⑻乏力⑼食欲减退(10)消瘦(11)其他() 4.3首发症状自我感觉的严重程度:(1)轻(2)中(3)重 4.4就医过程

现患率调查方案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 为了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现患率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及重要病原体的检出以及耐药情况。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具体如下: 一、目的 1、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 2、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 3、了解重要病原体的检出以及多重耐药情况。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时间及范围: 1、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7日 2、调查范围:医院所有2014年11月27日 0点—24点住院的病人(包括当日出院病人,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病人) 3、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已出院病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数 三、现患率调查组织形式: 1、院感办组织开展,临床科室实施。 2,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小组(包括院感监控组长、副组长及院感监控医生、监控护士)实施调查。 3.调查前三日各科室完善所有病人特别是感染病人的各项检查及病历的书写。 4、汇报:向院领导汇报,争取全方位的支持。 5、培训:开会集中培训,包括调查方案、诊断标准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 四、调查程序与方法 1、调查人员的配备与分工: 调查人员每组3-4人,有各科主任、院感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组成,

负责本科室的病人;医务科及院感科工作人员分片进行指导,并填写《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及《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床旁调查表》。 2、调查对象 为调查日2014年11月27日 0点—24点所有住院的病人,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病人。但不包括2014年11月27日的新入院病人。 3、调查步骤 (1)调查组成员首先得到该病房住院病人总数及名单,由各科监控护士将病人的姓名、床号等详细登记在调查表上,再由监控人员(医师)逐一对病人进行床旁询问和体检,(床旁调查人员应注意询问方法与技巧)。每位病人至少3分钟,发现有感染者,将感染诊断登记在《现患率调查床旁调查表》上。 (2)其他调查人员根据《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上的内容逐一翻阅病历认真填写。 (3)每个病人均需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调查表上的内容均不得遗漏。 4、感染判断与诊断标准;床旁调查结果与病历调查结果相结合,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 2001] 2号)确定是否为医院感染。如感染病人的诊断有疑问,可与院感科讨论后确定。 5、病原学检查:注意追踪病原学检查结果,包括调查当天还没有,而日后有本次感染的检验结果,应补上。 6、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不明确者,可询问病房主管医生。 7、、特别关注的项目:体温记录单、临时及长期医嘱单的抗菌药物使用、病原学报告单、住院时间、病情严重、免疫功能和接受侵入性操作等。 8、、填写完整: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要仔细检查每一调查表是否填写完全。

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疫情分析

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疫情分析 【摘要】目的阐明甘孜州包虫病疫情分布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 为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12.0软件对截至2011年全州发现并录入四川省包虫病病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1年全州包虫病病人信息管理系统报告包虫病病例9251例,其中囊型6015例、泡型3043例、混合感染193例,囊型、泡型比例约为1.98:1;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1.25,患者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99岁,平均年龄42岁,主要集中在20~60岁,占全部病例的71.89%;病例分布呈现牧区高于半农半牧区,半农半牧区高于农区的特点,约93.46%的病例集中分布在石渠、色达、德格、甘孜、白玉、理塘6县。结论包虫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流行范围广、危害程度深,是当地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需要继续加大包虫病防治力度。 【关键词】包虫病;疫情;分布;流行 棘球蚴病( 包虫病) 是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病[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包虫病的重度流行区,包虫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2006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各流行县相继纳入国家、省包虫病防治项目,开展了患者查治、传染源犬驱虫、感染情况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2008年后甘孜藏族自治州各县陆续将发现并纳入包虫病项目管理的患者录入四川省建立的包虫病病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和管理。通过对截至2011-10 录入四川省包虫病病人管理信息系统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各流行县的包虫病病例数据进行分析, 阐明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的疫情状况和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或修订包虫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甘孜藏族自治州自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发现并录入四川省包虫病病人管理信息系统的包虫病病例资料。 1.2质量控制四川省包虫病病人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网络直报的形式, 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录入和上报,州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州级审核,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终审核。 1.3数据统计分析导出病例数据,核对、整理,用SPSS1 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除去疑似和临床治愈病例,截至2011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录入四川省包虫病病人信息管理系统 作者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康定626000) 作者简介:徐克均(1972-),男,主管医师,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 包虫病病例共计9251例,分布于全州18县的235个流行乡镇。 2.1人群分布9251病例中,囊型6015例、泡型3043例、混合感染193例,囊型、泡型比例为1.98:1;男性4111 例、女性5140 例,男女性比例为1:1.25;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99岁,平均年龄42岁,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20~60 岁,占全部病例的71.89%。各年龄组病例分布及构成情况见表1。 2.2地区分布剔除录入包虫病病人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病例数低于目前实有病例数10%的新龙和雅江2县的数据(新龙和雅江2县录入包虫病病人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病例数据,不足2县在包虫病月进度报表上报的10%病例数,样本量太小,予以剔除)。全州可供地区分布分析的报告病例9236例。报告病例分布于除新龙县、雅江县外的16县226个乡镇,约占全州16县乡镇的76%(226/299)。牧区报告病例约占报告总病例数的89.02%,呈现牧区高于半农半牧区,半农半牧区高于农区的特点,约9 3.46%的病例集中分布于石渠、色达、德格、甘孜、白玉、理塘6县,见表2。 3 讨论

临床药师参与10例恙虫病会诊病例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10例恙虫病会诊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会诊的恙虫病病例分析,为药师会诊此类患者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恙虫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用药史及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均有发热,病程长,临床表现各异,均有焦痂,有多种抗生素暴露史;10例患者中9例调整抗感染方案后治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恙虫病表现多样,出现多器官损害,临床药师会诊时要认真阅读病例,仔细询问病史和用药史,细心查体,给出恰当的会诊方案。 标签:恙虫病病例;会诊;临床药师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自然免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高热,被恙螨幼虫叮咬处皮肤出现焦痂或溃疡,出现淋巴结肿大和皮疹[1]。并发多器官损害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可危及生命[2]。回顾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恙虫病患者10例,根据临床资料及回访记录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人,女4人,年龄36~65岁,发病前6周均有野外、草地活动史。10例患者均有发热和外院就诊经历,入住我院后分别在急诊科5例,泌尿外科1例,ICU 1例,内分泌科1例,消化内科2例。患者的特异性焦痂如图1所示。 焦痂分布在右肋缘下1例,耳后1例,腋下3例,腹股沟3例,右前臂1例,左前臂1例。患者因既往有肾结石手术病史、肺部感染、肝功能损害等而收入相应专科。淋巴结肿大5例。10例患者均有野外劳作史。实验室检查显示:WBC正常8例,升高2例,中性粒细胞(%)>75% 8例。肝功能检查显示:总胆红素升高2例,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例。1例出现口腔白斑,咽拭子涂片及培养为白色念珠菌。 10例患者因反复发热,外院及入院后就诊,会诊前均有头孢菌素、喹诺酮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抗生素暴露史,有2例患者因出现休克考虑高热加重入住重症监护室,使用美罗培南及替考拉宁等。 1.2 恙虫病诊断标准 ①有野外、草地活动史;②发热伴焦痂及溃疡;③淋巴结肿大、皮疹[3]; ④外斐氏反应OXK>1:160。具备其中3项可作恙虫病诊断。

肺结核患者的个案调查内容

肺结核患者的个案调查内容 病例分类:1、实验室诊断病例 2、临床诊断病例 1.一般情况 1.1 姓名: 1.2 性别:(1)男(2)女 1.3 出发日期:年月日(年龄岁) 1.4 职业:(1)学生(2)教师(3)其他() 1.5 年级(系)和班级:年级班,班级人数人 1.6 宿舍:幢室,同室居住人数人 宿舍面积(平方米):,窗户面积(平方米): 通风情况:(1)不开窗通风(2)不定时开窗通风(3)每 日开窗通风 宿舍环境卫生:(1)好(2)一般(3)差 2.既往病史和接触史 2.1既往结核病史:(1)有(时间年)(2)无 2.2 慢性肝病史:(1)有(2)无 2.3 慢性肾病史:(1)有(2)无 2.4 糖尿病史:(1)有(2)无 2.5 吸烟史:(1)现在吸(2)以前吸(3)不吸 2.6 发病前,家庭成员有无结核病患者?(1)有(2)无(3) 不知道

若有,是否与患者密切接触?(1)是(2)否(3)不知道 2.7 发病前,同班级有无结核病患者?(1)有(2)无(3)不 知道 若有,是否与患者密切接触?(1)是(2)否(3)不知道 2.8 发病前,同宿舍有无结核病患者?(1)有(2)无(3)不 知道 若有,是否与患者密切接触?(1)是(2)否(3)不知道3.营养和其他健康状况 3.1 营养状况:(1)好(2)一般(3)差 3.2 睡眠状况:(1)好(2)一般(3)差 3.3 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1)大(2)一般(3)小 4. 发病和就诊情况 4.1是否有症状:(1)有(2)无首次症状出现日期:年 月日 4.2 首次发病出现症状:(1)咳嗽(2)咳痰(3)咯血或血痰 (4)胸痛(5)胸闷气短(6)低热 4.3 首发症状自我感觉的严重程度:(1)轻(2)中(3)重 4.4 就医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