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

可持续发展导论

前言

1 通识课的必要性——接受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学习的指导思想。

2 学习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区域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及保障机制建设

3 学习方法课程特点:综合性交叉性区域性实践性。综合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集中讲授与科研论文或者主题讨论相结合;明晰学习思路,掌握主要学习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发展中的问题运用学到理论撰写小论文;培养兴趣,积累资料关注发展中的问题。第一篇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第一节人类对发展的反思(分析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对出现发展问题的反思

1 综合问题;速度和质量问题;规模和效益问题;平衡和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资源需求与供给问题;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问题;财富增加和社会和谐问题。

2 社会发展阶段的演进与自然关系的矛盾

工业革命以后,人与自然关系日趋恶化。

采集文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黑色文明)——后工业文明(绿色文明信息文明)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这种关系日趋恶化。插表格

二社会实践层面上对发展观的反思

1 关于发展与发展观

发展:发展是一个过程,指食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科学史上对发展的理解:哲学家:发展是关于纯粹思维规定的辩证的演进,即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与一系列逻辑概念的辩证进展相一致的这种含义上的发展。社会学家:发展的含义就是社会的进步。经济学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广义的发展观是关于宇宙发展的见解,研究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孔德创立社会学,旨在阐明现存社会制度基础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科学。19世纪中叶,马克思第一次科学的系统的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做了全面研究,哲学层次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社会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是它的集中体现。

狭义的发展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欠发达欠发展状态向发达状态过度的条件动力方法和途径的理论。

当下对发展观的认识

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对它的认识由发展的某一方面发展到发展的多维目标;焦点集中在两条主线交互进行: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物质资本——认为资本——社会资本;经济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观是新的发展观。

2 传统发展观的实践

传统发展观的实践主要是经济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

(1)经济发展观

背景:西方发达国家当年进行工业化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走上发展道路;中国苏联发展模式的示范效应。

追求的目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物质财富无限增长。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理论基础:威廉配第(英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重商主义”(重银主义贸易);亚当斯密凯恩斯单纯的物质财富观;发展经济学家的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的物质财富提高论。

实践响应: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殖民国家振兴民族经济,中国建立和完善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负效应: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剧。

(2)社会发展观(基本需求战略)

背景:上个世纪70—80年代,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却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

追求的目标:以“经济增长第一”转到满足个人的和社会的基本需求有机增长,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应该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战略,而应该采取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战略。

指标: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和就业状况等。人类发展指数评价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包括寿命,知识和生活水平三个基本要素。

理论基础:人的需求论,社会有机论。

强调三个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均衡;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强调发展中人的因素。实践响应: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富不均,就业不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距离拉大;经济和社会两大系统不能很好的协调。三对工业化道路的反思

1 发展与工业化道路

发展就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过程。

工业化概念: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衡量工业化程度:(1)人均生产总值插入(2)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3)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4 )城市化率

2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

(1)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阶段

第一次工业化浪潮从18世纪后期开始,由英国工业革命开端而向西欧扩散;大二次大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工业化扩展到整个欧洲北美和日本,并对非西方文明中心从埃及土耳其到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促使这些国家寻求防御性现代化道路,俄国走上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第三次大浪潮发生于20世纪下半叶,是发达国家向高工业化升级与第三世界国家大批卷入工业化的过程。

(2)存在的缺陷

第一,传统工业化道路以掠夺资源为代价,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第二,传统工业化道路以机械化,自动化为发展手段,造成工人大量失业。

第三,传统工业化道路强调强调物本,忽略人本性。

我国工业化的特点: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来的。一方面受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赶超”战略的制约,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剥夺农业,牺牲农民的利益(长期剪刀差的存在);二是剥夺资源,牺牲环境效益。走了一条“高投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益,先建设,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造成了我国生态环

境的破坏。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再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

吴敬琏给出传统工业化道路总结出七大弊端

3 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项重要任务,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矛盾;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融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工业化与扩大就业齐头并进的全面发展道路。

四对区域发展理论的反思

发展的过程也是区域发展的过程:发展使空间不断扩展,空间组合格局不断变化,地缘空间关系日趋复杂。区域和政区管理以及经济集团紧密相连,发展的过程也是政府不断强化管理,经济集团不断获得利益的过程。因此,对区域的关注,对区域发展及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也一直影响着发展的走势和动向。

区域发展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科学的核心研究领域。

(一)40—70年代:区域增长的长期轨迹,宏观经济增长中区域之间的关系。

1发展阶段理论——产业结构变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1930年克拉克,费雪在国家层面上统计观察到,三次产业的变动规律,认为部门结构相对重要性的变动会带动经济增长。

1949年胡佛及费雪提出了区域发展必须经历5个阶段的观点:自给自足,乡村工业崛起,农业产业结构变迁,工业化,服务化输出阶段。

1960年罗斯托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提出了经济增长的5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高额消费阶段,后来又增加了一个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发展经济学奠基人1965年费里德曼空间区域发展

2均衡增长理论3不均衡增长理论 4 区域增长的一般理论模式

5 新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论

(二)70年代末期—80年代: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福特生产体制的危机普遍造成西方国家核心区的衰退和逆城市化及过程,一些新兴的特殊区域得到迅速发展。

1 区域发展的制度基础和区域管制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以人类行为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为工具,重新解释企业的组织和运营。

2 新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是弹性生产系统或生产系统的一部分在地理上的集聚,它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特殊的本地社会文化环境。

识别标志:本地网络化和根植性,即当地基础和外来技术相结合。前者是发展企业的和区域的新的制度性手段,后者是地理上接近。。。。。。

3跨国公司全球化和区域发展 4 地方环境与学习创新背景:知识经济的兴起

5 新贸易理论与地理经济学

(三)80年代以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与传统区域发展相比,区域可持续发展更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经济生态目标的均衡,也更强调发展过程的整体性,长期性,复杂性和渐进性。研究对象由区域经济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区域发展研究的难度。虽然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发展价值观与哲学范式,发展因素与机理,动态过程和测度指标,规划与调控等理论和方法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作为系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至今还处于创立和形成时期。

第二节人类对发展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一人类对发展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1962年美生态经济学家卡逊《寂静的春天》,提出滥施化肥农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1965年美鲍尔丁《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宇宙飞船理论”

1968年罗马俱乐部成立1980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1981年美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83年联合国《新发展观》1983—1987年三个文件:共同的未来,共同的安全,共同的危机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8—9月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五大议题:水和卫生,能源,农产品,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管理以及健康。

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是可持续发展提出,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形成与不断完善,90年代环发大会以后,推进实施的新时期。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共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及联合国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代表出席,102位国家头脑到会讲话,签署《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彻底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全球达到共识。

90年代环发大会以后成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两项基金:21世纪能力建设基金;全球环境基金(GEF)总结:传统发展观的反思——接受新的可持续发展观

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

面临诸多发展问题

人类的诸多关注和变革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从发展过程的不同角度解释可持续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学)二经济的三社会的

四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五区域(地理学)

“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一人与自然(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境得以持续。启示:生态学原理

二经济的(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启示:生态经济学

三社会的(社会学)

“在生产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受能力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

启示:人是发展的主体

四自然科学(科学技术)

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式,尽可能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五区域(地理学)

区域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可分成全球的和不同尺度区域的。“着眼于全球,从区域着手”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可操作途径。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内涵

一诠释内涵的视角

1 时间——长期发展2目标——长远的通向未来的理想目标3区域——区域的独特性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差异性4综合——发展要素的复杂,发展目标的多元

要求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核心社会持续是目的

二基本原则

(一)一般原则

1 公平性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唯一的基本原则

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代际公平即纵向公平性,代内公平即横向公平性2 限制性原则(生态学)

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限制条件:人口资源环境容量等。

3 满足需求原则(经济性)发展的本质是满足需要,尤其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以人为本的思想。区别不同的国家的需求阶级和发展任务的不同,发达国家“持续”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

4 共同性原则

(二)可操作性

所有再生资源的利用水平要小于或等于其种群的生长率,即对生物资源的使用界限是这种再生资源的自我再生能力。

2 污染排放原则所有可降解污染物的排放低于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界对污染物的自我降解能力本身是一种再生性资源。

3 非再生原则使用原则将非再生资源的开采所得利益分为:收入流和投资流。投资流应投入对这种非再生资源具有替代作用的再生资源之中,保持资源的动态平衡,由代替品来替代不断减少的非再生资源的减少。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建立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哲学前提

一对哲学前提反思

1 自然观自然的本质是什么?古代有机论的自然论,近代机械论,现代有机论

2 价值观人是否是唯一的价值主体?人类中心论——非人类中心论——人地协调论

3 伦理观人与人,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

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前提

1 极限意识:增长并非是没有限度

2 反省意识:发展并非是天然合理的

“为了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才是好的发展”的目的论,价值论。

3 道德意识:“能够做”但并非一定是“应当做”创立“发展伦理学”

4 主体意识:人不仅是演员而且是编剧克服片面主体性,发展自觉自为的全面的主体性三重点,热点 1 自然观:承认自然有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自然价值核算,自然资源核算体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构成资源代的代际利用机制,绿色GDP,自然资本的累积等。 2 价值观:人不是唯一的价值主体理性经济人转向道德经济人,生产和消费行为的自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对自然的回馈和补偿,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转换提开。 3 伦理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对生命的敬畏和相互尊重,道法自然,天地和谐中庸,遵循自然规律。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与相关学科的共轭关系

1、生态学: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

2、生态经济学:原料——加工——产品——流通——废弃物

3、地理学:区域性、人地关系论

4、环境经济:外部性理论

5、资源经济学: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约束利用

6、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二、基本理论

㈠人地系统协调发展论

1、人地系统的提出和认识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经过了天文期、地文期、生文期、人文期

人类与地球是共生存、共发展的一个系统,人和地(自然)相互依存;人类总是在研究开发利用自然,产生了许多学说

⑴18世纪之前早期的人类中心论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世界是上帝为了人而创造的,所以人是宇宙的中心,一切都是为了人,以人为服务尺度,与神学联系在一起。西方的宗教和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⑵后期19世纪的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物质圈层的演化规律的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人和社会群体呈现螺旋式发展;人类存在的价值基础和理性(对人类利益的关心,局限,人类生存受到威胁,自然报复人类,人对自然界没有获得完全自由)

⑶环境影响论

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

⑷文化决定论

强调人类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积累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变成一种文化。更加强调科技对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作用

⑸人地关系和谐论

促进人类之间、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它不是因果关系链,它服从以下规律: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存在于统一整体中,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孤立存在;任何一个成分不可无限制发展,不能以损害另一方为代价,否则自己就会失去存在的前提,也就是互惠共生。

⑹生态伦理学

人类中心论的突破,在人类社会的哲学和伦理基础上关心人类利益,转向自然的哲学和伦理,关心自然生态系统。

科学基础是对自然界整体看法和人在自然界中地位的认识;整体性、稳定性、有限性、时滞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目的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的目的性、动植物的目的和无机界的目的等

⑺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和谐论

环境整体主义;地球共同体;生命系统观

和可持续发展相契合的观念:把人与自然关系置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把长远利益置于眼前利益之上;把全球利益置于局部问题之上;从高速增长的社会过渡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人地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圈层结构:地理圈层、社会圈层

网络结构:线性网络结构、拓补网络结构、神经网络结构

区域结构: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

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多样性

3、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地系统

人地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区域载体;可持续发展就是研究人地系统的总体特征、空间分布类型;在不同阶段矛盾冲突的表征;两者动态演化规律,特别是相互作用机理分析。通过这些研究不断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规律,使人地协调、和谐、共生、共荣。

㈡三种生产理论

1、三种生产

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的物质层次上,可以抽象为三种:生产活动组成的物资生产,人的生产,环境生产。三者呈环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物资生产:劳动生产,主要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料并将其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产生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

人的生产:指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产生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所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废弃物

返回环境。

环境生产: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除污染和产生资源(生活、生产资料)

2、系统提供的基本参量

①物资生产:社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

②人的生产:人口生产力和物质消费率

③环境生产:污染消纳力和资源生产力

不协调因素:物质生产随着社会生产力规模的扩大,资源利用占有越来越大;人口数量增加,物质消费和需求增多;环境接受污染的能力和容量下降。

3、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调控

人类生存方式与系统的运行

生产方式:人群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下通过消耗生活资料和生活资源的过程。

生活方式:从满足生物性和非生物性需要的方式。

人群组织方式:人群获取和组合以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的方式。

在不同的阶段,这三种方式表现出不同特点,取决于行为主体的作为

4、三大社会行为的协同和整合

根据行为主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三大行为的整合

㈢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1、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矛盾:可再生资源使用率低

于可再生的速率、不可再生资源寻找替代品。

2、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

①技术上:寻找替代品;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循环经济

②市场配置:资源利用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不可再生资源与使用量的速度有关,

贴现率:可再生资源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影子价格

生态利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等

区域配置最优:生产地、消费地、技术和理性的组合开发

资源可持续利用要解决的理论、制度问题;资源价值和产权问题

㈣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

1、概念

外部性: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有益的是正外部性,有害的是负外部性,又叫外部不经济性,一个非有效的

产权结构。

产权与科斯定理: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利,特征: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

和强制性。科斯定理:在产权明晰,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

除外部性。

2、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或消化直接管制、损失赔偿、排污权市场交易、非市场性的交易手段,借助政府的强制力量、价格税收和借贷以及收费等手段来制约。

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创新体系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一、传统经济学的主要思想

1、西方经济学的体系

2、几个概念

①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

②目标:以完全理性经济人作为自己的基本假设前提,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后又出现了有限理性经纪人、福利经济学等

假设前提:市场的均一性、商品信息的公开性、自然资源供给的无限性、效率的唯一性

③市场:充分竞争的、信息完备的、不存在外部性、实际上现代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外部性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经济现象

④稀缺:面对人类的强大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

⑤消费:指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商品效用的消费。消费者不考虑制造商的物质从何而来,消费者以后的废物和物质又到何处去了。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的结合。

⑥效率:效率优先,公平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1、研究目标:经济效用最大化到人类整体福利最大化

人类是整体人类,不仅是个体人的福利选择问题、当代人的问题,而且是包括后代人的福利选择问题;福利最大化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还包括与人生息相关的其他财富,也包括财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

2、财富观:物质财富到综合财富

综合财富:个人不仅是物质拥有,还有人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就是良好的人居环境;国家而言拥有四种资本: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基础。综合财富是能真正判断国家的财富标准。3、从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脚到制度创新

看不见的手:理性经纪人假设;个人利益最大化

看不见的脚:践踏公共资源(外部不经济性)。表现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4、从快速增长到持续增长的稳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强调一种稳态经济:是人口和社会商品生产规模维持在恒定水平,物质和能量的流通率最小的经济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观念创新体系

一、人口观

人的主体性,人的生产者、消费者双重性,人口数量和质量,人的公平性

二、资源观

资源的稀缺性和供给的有限性,资源的价值和价格,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技术,资源开发和生态系统,资源的资产管理

三、环境观

环境的整体性、基础性和环境容量,环境的开发利用和维护、补救、重建,环境管理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环境质量的稀缺和需求

四、经济观

适度的发展速度,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的耦合,经济成果的福利分配,绿色GDP

第二篇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是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提供了研究地域空间差异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不同地域空间表现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区域经济学提供了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的一套理论体系。两者都关注区域发展的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区域发展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延伸和深化,他试图对区域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合理有效的解释。

一、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不同学科对区域的认识:

地理学:地球表面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地域单元

经济学: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相对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群落等

综合:区域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经济活动、管理活动以及人的社会活动等都具有相对一致性。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从整体上对其进行研究。

二、相关学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㈠地域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动态性——发展演化与持续公平

2、区域性——特定的区域的特定特征以及空间运行规律

3、综合性——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各个系统的发展变化

4、层次性——每个独立的区域又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区域层次的镶嵌构成了区域的

空间分异规律

5、宏观性——

㈡区域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⑴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研究对象是区域资源配置问题,包括资源的时间配置和空间配置,特别是不同类型区域成长和发展规律以及区际的差异及关联。

⑵区域发展新问题:

资源范畴界定:由稀缺的有用的生产要素到环境容量,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是一个复合资源系统。

资源配置方向:经济效益最大化到三个效益的最大化

资源配置手段:以市场为主要手段,市场和非市场手段应对新的资源范畴

区域因素强化和弱化双重趋势:区域差异和全球化。两者相得益彰,相互融合,要求对区域和区际资源配置问题予以同等重视。

研究视角:以经济学扩展到环境和社会系统。

⑶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转换,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人地协调,资源优化配置,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配置的目的是实现三个效益最大化:区域的层次性要求不仅区域内部优化而且区际间也要协调,为更大区域、更高层次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SD=F(X,Y,Z,T,L)

依次为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变量,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变量,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变量,时间变量,社会变量

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前者是理性判断,后者是对区域研究对象的客观描述

第二节区域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㈠地位和作用

1、是一个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2、构成区域差异最显性的要素。

3、生产力布局和产业集聚的指向基础。

4、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㈡评价内容

1、区位:位置——交通——信息的组合关系

一定的空间所特有的属性,反馈了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以及与市场、其他地区的空间关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海陆,经纬度,经济区位

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物质要素,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大的资源主要有:土能、水、矿产特别是能源资源

种类,绝对量(可以开采的,已经勘探的)

平均量:①每平方公里拥有的资源数量②人均资源数量③资源供求平衡(水资源)

区际优势评价:某种资源在高一级区域所占的的比重或者位次。

综合评价:承载力评价、生态足迹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等

资源的地域组合评价:开发利用条件等

3、生态环境

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态系统是生态研究的基本功能单位。

按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分:水生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

按形成的原动力和人类影响程度分: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关注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①人均绿地面积②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一般在10%以上)③水土流失的面积以及恢复率④水质问题

二、经济因素

㈠地位和作用

代表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的基础

㈡评价内容

1、速度与水平:总量、人均、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城市群带发展等

2、市场:市场容量评价(以国内需求量,全社会投资额+消费总额);市场占有率(地区某

行业的年销售额除以全国同行业的年销售额)

3、资金:①地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净值②地区财政收入支出③地区居民储蓄率(人均储

蓄余额除以人均国民收入)④工业资金占用系数(工业资金总额除以工业净产值)

4、科技:知识创新、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科技队伍

三、社会因素

㈠地位和作用

①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和最终目标②是经济成果进入分配领域和公民拥有社会福利水平的标志③社会活力和生机的体现④是公平和效率的平衡点

㈡评价内容

1、人口因素

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制度环境(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

经济体制、法制环境、政策体系、管理体制

3、社会保障因素

收入分配体制、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安全、最低生活保障等

第六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

第一节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结构

一、三个子系统组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

㈠地位

1、经济子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必要手段)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往往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水平的差异是区域资源流动的最主要因素,对区域特别是区域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2、环境子系统

物质基础决定发展空间:对区域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也有一定影响;系统内的资源流动性比较差,有替代性一面;有些环境资源限制作用越来越突出,如环境容量、生态功能、舒适性和自维持性功能等。

3、社会子系统

是主体、核心,其和谐有序程度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秩序和稳定

社会进步,文明提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三个子系统的整体协调

㈠协调的方向是整体最优

三个子系统是协调发展,不是那一个方面的最优发展,尤其是不仅仅是经济最优发展

不同区域功能定位意味着不同的最优格局

不仅是区域内部系统协调、寻求最优,还包括区域关系协调和优化

资源最优配置方向由经济效益最大化转为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㈡子系统的整体协调过程

1、是一个长期任务,协调的过程是各子系统要素组合和流动的过程

2、资源的组合和流动

组合的前提是资源分布丰缺程度的差异;资源最优组合的综合效益取决于两种情况,取决于“箍桶原理”区域最缺资源,最丰资源“柱子原理”;子系统要素间的流动资本、人造资本和环境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融合到一起;区际间系统的流动主要是在区域发展级次间流动;经济学强调资源的内部要素比例组合合适,地理学强调资源空间搭配合适,而两者的结合最优组合。

三、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的途径手段

㈠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核算和评价体系

㈡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

㈢实行可持续性发展经济政策

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㈤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㈥提倡国际合作,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第二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关系

一、内部与外部关系:

1、内部关系:三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和环境关系,经济和社会关系,社会和环境关系

2、外部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功能定位和外部其他区域的关系;是在对区域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个区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的提炼和定位;一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政治文化功能,只有确定了区域的功能才能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寻求的整体和最优要达到的水平。

二、静态与动态关系

相对于一个长期发展轨迹,在某一个相对的阶段上是静态的

三、局部和整体关系

对自身而言是整体

行政隶属关系协调,发达和落后地区,新开发区和老区关系

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经济子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经济子系统内部关联分析

包括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子系统

1、作用

①产业结构产前与产后和环境以及社会需求关联性很强②决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③决定生产力空间布局,甚至影响区域社会文化环境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要物质内容

2、产业结构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⑴产业结构形成与区域资源组合

区域综合条件下(自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地理位置和历史基础等)产业结构组合类型;区域优势资源与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类型;区纪贸易条件下的产业结构类型;

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动态配置过程阶段体现;产品生命周期——区域生命周期的变动导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

①构协调化合高度化

是在产业结构协调化基础上的高度化、协调化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产业部门各种比例关系;结构高度化是高知识化、高技术化、高工度化、高生态化的动态过程,包括:结构效益优化,及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由于结构协调化而产生的效益不断提高,转换能力优化,不断提高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对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②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

③符合区情,发挥优势

④比例合适,速度适度

⑤建立和完善两个体系

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⑦具备自我调节和应变能力

⑧效益为核心,满足需求为目的

⑨集约,节约。可持续

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试题(理科)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 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大力发展耕作业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D.退耕还林还草 2014年5月初以来,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普降暴雨,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据此完成 3.下列治理珠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修建蓄洪工程 B.防止凌汛泛滥 C.上游植树造林 D.加固河流大堤 4.若对洪水水面面积进行模拟数据变化的分析,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手工绘图 D.地理信息系统(GIS) 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 5.图中①地(三江平原)分布着大片沼泽,并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新“北大荒”的发展历程。形成新“北大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A.保护滩涂 B.保护草地 C.保护林地 D.保护湿地 6.图中②③两地共同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固体废弃物污染 图为美国本土略图。读图完成 7.图中①地为田纳西河流域,其综合治理 的成功经验对治理黄河流域的启示是 A.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B.减缓流域开发程度 C.过量开发煤炭资源 D.降低流域防洪标准 8.图中②地为美国乳畜带,影响其形成的 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市场

左图图为德国鲁尔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变化图。读图完成 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开始衰落,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宇航工业 B.电子工业 C.煤炭工业 D.石油工业 世纪90年代以来,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调整了产业结构 B.发展了高耗能工业 C.破坏了森林资源 D.放弃了污染物的回收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 度,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 11.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 .偷猎 B .栖息地的丧失 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 12.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 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 A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B .调蓄洪水 C .维护生物多样性 D .航运 2012年2月25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我国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此完成 13.北斗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图为美国略图。读图完成 14.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增温增湿 B . ①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C .降温减湿 D .从①到②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6 鸟类0%10%20%30%40%50% 60%70%栖息地的丧失 其他原因 外来物种入侵 偷猎 图例注记 山地 A 阿巴拉契亚山 B 田纳西河

可持续发展案例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例 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本环节 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质疑解惑→基础闯关,潜能挑战→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第一课时“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参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做到知行统一。 2)能力目标:结合相关时政材料,综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3)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严峻性; ②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③能简单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2)确定重难点: 重难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既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难点。 作为重难点的原因:之所以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本节的重难点,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抽象程度较高,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只停留在口头上,现实生活中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理论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中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只有掌握了这一问题,才能使学生科学的认识、理解解决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展示丰富多样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等。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世界人口超过67亿,人口问题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视频。 材料二: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 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右图为孟加拉国妇 女在达卡水供应部门外手举空水罐抗议供水短缺。) 材料三:“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链接】 生:分组讨论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 选派代表发言谈感悟、感想和体会。(学生讨论期间板书: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概括总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三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走进下面一组新闻和图片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2008年8月26日,新疆南疆三地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喀什召开,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透露,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新疆仍将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 据了解,目前新疆妇女总和生育率比全国高0.4左右,15至19岁妇女生育率比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区域差异可由区域可持续发展体现。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活动以及开发差异显著,生态破坏严重。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水土流失主要愿意分为自然和人为原因。 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不稳定,黄土易侵蚀。黄土地面破碎,沟谷纵横陡坡陡峭,、一遇外力易破碎。黄土粉沙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雨水崩解,且该处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人类在七八千年前便活动在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大面积森林被砍,不合理利用,恶性循环,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与黄土高原同纬度的大陆上的田纳西河流域预知截然不同。田纳西河是美国第一长河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上的流程最大,水量最大的支流。 20世纪初,田纳西河航运条件差,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 区域差异随处可见,自然差异显著。 结论:区域与区域差异在世界广泛存在,世界多样,世界美好。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百分之四十五。主要特征为:地处内陆且四周皆为山,海拔较高,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时就决定该区内部变化的主导因素。 青藏高寒区地处中国西南部,有一系列平行走向的山脉和山间高低组成,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依据所处位置和高度的不同,该区可以分为两部分:近缘的高山峡谷区,内部的高原区。其主要特征为:海拔高,高山耸立,湖泊众多,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是决定该区域内部自然区域差异变化的主导因素。 由此可见,中国三大自然区,从自然环境角度来看,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地形,气候来划分的,区域与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区域的自然环境相差很大,有海拔高低不同,有气温高低不同,因此,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

区域可持续发展(2)

区域可持续发展(2) (2018年·海南)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B) A.市场B.原料 C.交通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C)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解析】本组试题以我国的煤制油技术产业化为背景,呈现我国的能源结构历史及现状,要求考生能够通过文字材料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判断煤制油企业布局指向以及科学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煤制油产业化对我国能源问题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知识,判断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第1题,考查煤制油企业的布局指向,容易题。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普遍是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B选项正确。第2题,考查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解决长期用水来源的合理途径,容易题。地表水匮乏的地区往往意味着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很大的限制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是长期来看其用水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循环用水方式是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A选项正确。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排除B、C、D选项。第3题,考查煤制油产业对我国能源问题的影响,容易题。我国当前煤炭产能过剩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说明能源结构不合理,而不存在能源不足问题,排除A选项。发展煤制油产业能够减轻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但无法减轻对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开发的压力,排除B选项。煤制油是对煤炭的深加工利用,且煤炭变成油品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小,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C选项正确。当前我国石油进口量每年达数亿吨,但我国煤制油规划2020年前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姓名:朱腾刚 学号:104753050953 专业:人文地理 年级:2005级 课程名称:区域系统模型 指导老师:秦耀辰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朱腾刚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概念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发展模式,自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就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模式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探讨。而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及《21世纪议程》的制定,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由理论推向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学者们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一定区域内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概念,我们称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以人为主体,以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目标的特殊的复杂巨系统,它所包含的因素纷繁,结构功能复杂,内外联系广泛,对人类现阶段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手段来说,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实质是一个半结构化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需要充分的理论综合、实践总结和方法体系方面的创造性探索,难度很大,因而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和一般系统一样,具有集合性、关联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其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包括人类社会本身以及与人类社会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可以根据这些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的基本特点,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概括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个子系统。 (一)人口子系统 人口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人是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是整个系统的主题和核心因素,是全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区域人口增长可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区域发展又为人口增长提供了保证条件;另一方面,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素质太差,就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压力,从而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可持续发展导论

浅谈我国农村河流污染现状及其解决途径 摘要:河流的污染现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人们仅限于对大江大河污染的关注,小河流的污染状况则很少受到重视。因此,在这一领域里,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无以小流,无以成江河”,治理要从小抓起。通过对比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得出了我国农村中小河流污染现状是非常严重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河流;污染 一、我国河流整体现状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1998年全国平均万元GDP用水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但是,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大多在1000m3以上。宁夏、新疆为4000m3左右。北京1m3灌溉用水可以生产2kg粮食,而宁夏才生产不到1kg。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

企业战略-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来源

★★★文档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或维持。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来说,在各个市场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来自于七个方面: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企业文化及持续性创新。下面依次对这些来源因素进行描述。 一、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 企业总是身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所处环境对于竞争优势的获得及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一,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自某种突发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这种变革打破了原先市场的平衡;第二,企业外部环境本身并无任何变化,但企业对环境特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三,上述两者的结合。产业环境对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的影响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变动性,不同产业环境之间的变动

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产业环境状态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也不相同。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能够明显地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的效率,由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身处某种外在环境之中,宏观环境主要通过产业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产业环境相对于宏观环境而言,对个体企业具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宏观环境一般不直接影响个体企业的决策与经营绩效,而是通过产业环境产生间接影响或发展作用。由此,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 二、企业战略资源 尽管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对其盈利水平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更为重要。企业素质实际上就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外在表现。因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相对市场优势的根本基础或源头在于其素质,或者说企业的市场优势实际上是其相对资源优势的市场反映或表现。尽管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是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着贡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战略资源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理论上讲,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或竞争优势的有无与强调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产业环境只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班级:高二()班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_大陆度表示某地的气候受大陆影响的程度。数值越大,表明受大陆影响越大。读我国东部主要地点大陆度比较表,回答1~3题。 地点纬度 距海远 近(千米) 气温年 较差(℃) 大陆度 哈尔滨45°41′510 42.4 80.3 南京32°00′300 26.3 63.9 永州26°10′516 23.1 68.5 三明26°10′192 19.5 54.4 马祖26°05′ 3 18.2 49.7 桂林25°20′450 20.3 61.9 基隆25°10′ 3 12.7 29.6 广州23°08′140 14.9 44.5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大陆度较高地区的共性特征中表现最显著的是 A.纬度较高B.距海较远 C.气温年较差较大D.地势较高 2.与其他地点气候类型有明显区别的是 A.哈尔滨B.南京 C.基隆D.广州 3.从理论上讲,表中地点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季节最长的最可能是 A.三明 B.马祖 C.基隆 D.广州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4~6题。 4.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 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5.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图3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 A.甲地与图中最高处相对高差为1744米 B.气候是影响交通线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C.乙河水量丰富,夏季为丰水期 D.南北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小 7.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沼泽萎缩、矿产枯竭 B.地震频发、水资源短缺 C.海洋污染、水土流失严重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严重 (2013·太原模拟)读世界两区域图,回答8~9题。8.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 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历史悠久,经济丰富 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9.近年来,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00 -200 -200 -2000 图例 沼泽 沙漠200 等高线城市铁路岛屿 10°E 500 35°N 1000 1544 甲乙 图3

可持续发展导论-笔记

可持续发展导论 【课程基本信息】 1、探讨问题:一个社会和文明是怎么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的? 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考试形式:三道论述题,至少每道200字 ●具有普世性的行为才是值得赞扬的 ●男性的主要社会责任在于展示力量,不以善为最高目的。 ●而女性的主要社会责任在于宽容,在于传承善,而生育后代是传承善的最重要的手段。 ●人口生产与传承,以美德、善为前提 ●最具有普适性的是家庭伦理观,父母对子女的善是永恒的。 ●文明社会,出现了以两性为基础的父权制社会。 ●自愿、无害、 ●人类最基本的原则都与人口生产有关系。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是指向后代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两性关系的不稳定并不会有重大影响,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会很是不利。 ●忠诚的爱情受到表扬是因为它有利于人口的繁衍。 【pre选择题目】 1、说龙凤:关于龙凤起源 2、中国技术化时代的特征:提出心特征、质疑书本说法、进一步论证书本说法 3、伦理化时代、特点、道路 4、历史发展道路的理论:其他人的关于历史发展道路的学说并与老师看法进行对照。

导言:理论与方法 【前言】 1、历史的产生 ●中国最早的历史《春秋》 ●最早的历史是流水账,在选择要记录哪些历史的时候人们就形成了历史观。 ●历史观最重要的是根据道德原则进行道德评判。 ●中国的历史观在春秋时候就开始形成了。 2、民族历史意识→人类历史观念 ●农业时代产生了与特定地理环境或特定生活方式相关联的民族历史意识。 ●民族历史意识本质上是各民族文化发展即将终结之际的产物,从根本上屏蔽了对民族文化发展 道路的真理性思考。 ●工业时代,文明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人类在各民族历史意识相互汇通的基础上,超越早先各自 民族历史意识的局限性,孕育和建构了某种共同的人类历史观念。 一、西方思想对文明道路和人类历史的思考 (一)主要学者与观点 1、黑格尔(人类历史意识自觉的开始) ①观点 绝对理念或世界精神是世界历史的本质,在历史中表现为“自由意识”,世界历史就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自由在人类历史中对偶然“意志”的扬弃决定世界各国民族都将走上世界历史的道路。 历史“有一个决定的东方,就是亚细亚。那个外界的物质的太阳便在这里生气,而在西方沉没,那个自觉的太阳也在这里升起,散播着一种更为高贵的光明。” ●太阳从东方升起,东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在那里只有一个人是自由的(君主) ●太阳向西移动,古希腊罗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期,在那里有部分人是自由的(居民) ●太阳最终到达了西方,基督教日耳曼世界拥有高贵的光明,在那里所有人都是自由的 ?历史就是由东方发展到西方的过程 *18世纪末19世纪以后,西方人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态度由赞扬变成批评。 →西方在经过工业革命之后兴起,开始蔑视东方文化。 ②缺陷 ●黑格尔对东方尤其是中国文明的了解极其有限。 ●工业文明仍在起步阶段,世界历史意识还很空疏。 2、马克思(世界历史意识最重要的奠基人) ①观点 ●第一次把历史建立在实践即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实践 主要就是社会物质生产。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与物质生产力相适

2013高考真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

2013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 一、单选题 (2013 高考题大纲卷)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7~9 题。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露的石油 7、【答案】B 【试题立意】主要考查环境污染中的水体污染问题和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试题难易度: 中等偏易。 【解题思路】解读信息,浮游生物的爆发性繁殖和生长是赤潮发生的原因,而浮游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四个选项中只有B 选项的内容是营养物。溶解在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形成赤潮。B 选项是正确的重金属盐毒性高,可能会导致浮游生物死亡。A 选项是错误的。固体废弃物没有溶解在水中,浮游生物不能直接吸收。C 选项是错误的。泄露的石油会形成油膜,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D 选项是错误的。 .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答案】8.C 【试题立意】主要考查的是水体条件对赤潮的影响。试题难易度: 中等。 【解题思路】水温高,浮游生物生长活跃;风力小,水体运动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 散,污染物浓度高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C 选项是正确的。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 .高纬近海 【答案】9.C 【试题立意】试题难易度: 中等。

【解题思路】解读信息: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水温较高,且人口稠密,工业比较发达,排放的污染物多。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C 选项是正确的。赤道地区虽然水温高,风力小,但人口少,排放的污染物少。 A 选项是错误的。大洋中部受人类污染少、高纬近海水温低,均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B、D 选项是错误的。 (2013 高考题广东卷).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增加了对CO2 的吸收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答案】10.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虽说考查全球变暖,但实质是大气受热原理的分析;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试题难度:中。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词在于“冰雪覆盖”,而不是“高纬度地带”。冰面可以使地表反射太阳光线能力增强,从而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能,地面辐射减弱,则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亦减少,达到降温的目的,故选 B ;植树造林能增加 CO2 的吸收,从这个角度看,温室效应会因此减轻,不会加剧全球变暖,故 A 错;造林改变局部小气候,一般情况下,林区空气湿度会增加,故C 错;土壤有机质减量会因造林而增加,但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与变暖无机制联系,故D 错。 (2013 高考题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 1 示意采循环农业模一。图 式,读图回答1~2 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

目录 摘要 (1) 一、问题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 (2)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践 (4) (一)三门峡市的转型实践 (4) (二)唐山市经济转型实践 (4) 1开放型加工制造业的培育 (4) 2现有资源型产业的优化调整 (4) 结论 (5)

摘要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源型地区是依托当地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或者发展起来的地区,其主要产业是围绕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的加工业。实践证明,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将逐渐耗尽,资源地区的经济转型是无法避免的,而且经济转型是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革。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是由不可持续的发展转变为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资源;转型;可持续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建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主要功能是向市场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目前,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改善民生和就业日益困难。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指由区域分工深化和技术提升而引起的经济结构转换和产业转型,意味着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初级加工业,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不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有不同的资源类型、地理环境、周边环境,因此在转型发展中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 资源型城市的优势首先在于资源禀赋,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入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资源型城市可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较高增长速度。但是资源本身也存在生命周期,随着资源逐渐被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下降,过分依赖资源发展的城市将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以及沉重的社会负担。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复合概念和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转型过程中,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的发展模式转变。当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地区已经结合本地实际取得

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2009 ---- China’s Approach towards a Low Carbon Future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9年3月

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总策划:曹效业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名誉组长:牛文元 组长:王毅 副组长:刘毅李喜先 成员:胡非蔡晨杨多贵陈劭锋陈锐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研究组 主题报告首席科学家王毅 研究起草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克王海芹邓梁春付允邢璐曲建升 朱松丽庄幸刘扬刘虹刘强刘怡君 汝醒君苏利阳邹骥邹秀萍汪云林张志强 陈劭锋周元春周宏春 胡秀莲姜克隽傅莎 曾静静 技术报告首席科学家牛文元 研究起草组成员陈劭锋刘扬邹秀萍王海燕苏利阳 汝醒君张云芳郑爱丽 本报告得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资助,特此致谢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报 告 摘 要?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防止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及其行动不仅关系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尽管全球气候保护的进程将取决于人类在科学认知、政治意愿、经济利益和社会接受程度上的共识和采取的措施,但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却无疑是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选择。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及其延伸的政治、经济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近百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并且升温速率不断加快,同时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IPCC,2007a)。这一系列变化将对全球气候系统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化同样给中国的气候、环境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近100年的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增加;降水量变化趋势虽不显著,但年代际波动和区域差异大;近50年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07)。 IPCC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IPCC,2007a),自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50年全球的大部分增暖,非常可能(90%以上)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候系统还将继续变暖,其升温幅度将取决于人类现在所采取的行动。IPCC第四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认为(IPCC,2007c),人类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能的,通过部署各行业关键减缓技术、采取政策和行政干预、改变发展道路等能够对减缓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IPCC的评估报告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政治决策最重要的科学基础。 气候变化科学尽管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其属于复杂的综合科学领域,所以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应对。一方面,由于涉及众多学科以及研究尚显不足,驾驭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在自然科学研究基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气候变化的发生与发展机理、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碳捕获和封存(CCS)的可行性等(参见第一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科学及各种社会力量的介入,气候变化已经跨越了自然科学问题,演变成为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且其“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某种意义上,各国也都在以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为其国家或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的权益寻找对各自有利的证据、指标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许多观点也是在自然科学认识的基 ?报告摘要由王毅执笔,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报告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3月出版。进一步信息请浏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512922225.html,”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案l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预习自查 一、荒漠化的含义 1.概念:是指由于_______和_________等因素所造成的________。 2.成因: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多______,风蚀强烈;土质_______;降水集中且______,水蚀强烈。人为原因是滥垦、______、滥牧及其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二、荒漠化的危害 1.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有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的_______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我国有近____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 2.危害:农业方面是土地退化、沙化,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土地_____下降,导致粮食和牧草减产,引发饥荒,______埋没灌渠、农田、水库;交通方面是流动沙丘埋没公路和铁路,威胁交通安全,_____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公路停运等;人们的生活方面是流动沙丘埋没村庄、城市,为____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导致沙尘暴频发,破坏了生存环境;生态环境方面是使生态环境变得更_________。 知能导学 要点突破 要点一荒漠化的含义

1.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在我国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一样.具体如下图所示: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总体来说,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了条件,人为因素加剧加速了荒漠化的发展,具体表现和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典例分析 例l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10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2—1—1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1、提出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但其理念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寂静的春天》、“太空飞船理论”和罗马俱乐部等。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2、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同时包括: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3、目的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还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