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验法的类型

教育实验法的类型
教育实验法的类型

教育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实验控制程度以及实验内外效度可分为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

(1)前实验:可以用于观察比较但控制程度较弱的实验,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内外效度较差且不太规范;

(2)真实验:对所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的控制的实验,能随机分派被试,保证各组被试等值,有效操纵自变量及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内外效度非常高;

(3)准实验:与真实验的设计有些类似,但它不能随机分派被试,也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因子,无法避免误差,只能尽可能的加强条件控制,内部效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2.根据实验是否具有开创性,可将实验研究分为开创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

(1)开创性实验:指前人从未做过的实验,具有开创性;

(2)验证性实验:指前人已经做过的实验,研究者按照相同的方法重复进行,包括第一轮实验后的第二论实验;

(3)改造性实验:指在别人曾经做过的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本单位实际加以充实、改进的实验;

3.根据课题覆盖区域的大小,可分为单科单项实验、多科实验和整体实验

(1)单科单项实验:指一门学科或一项专门性的教育活动的实验;(2)多科实验:指包括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的一项或多项教育活动

的实验;

(3)整体实验:指运用系统和整体的现代思维方法,研究整体内部各要素及其组成结构的改革,以求整体功能最优化的教育实验;4.根据实验因子的多少,可分为单因子实验、双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

(1)单因子实验:只操纵一个实验因子从而考察其效果的实验(2)双因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操纵两个实验因子从而考察其效果的实验;

(3)多因子实验:在实验中施加了三个及以上实验因子的实验;5.按实验场地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1)实验室实验:在人为创造的高度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自然实验:在实际自然的情景中进行实验,只能尽可能的控制无关变量,实验时间较长,便于推广,其中教育实验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因为实验对象和和实验环境很难作到充分严密的控制。

参考资料:

1.https://www.360docs.net/doc/5514563887.html,/view/efe86a9851e79b89680226a5.html

2.https://www.360docs.net/doc/5514563887.html,/view/23cc8f651ed9ad51f01df2fb.html

3.https://www.360docs.net/doc/5514563887.html,/v69376979.htm

4.教育实验之我见余柏民中国教育学刊1 9 9 6年第3期

5.关注教育实验法范小韵教育科学研究2001.1

6.关于教育实验法的几个问题范小韵教育科学研究2001.1

7.教育实验方法论雷实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8./209

8.教育研究方法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9

实验室种类

实验室种类 特性划分 按实验室特性划分可分为干性实验室与湿性实验室、主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常规实验室与特殊实验室与危险性实验室。 一、干性实验室与湿性实验室 干性实验室是指精密仪器室、天平室、高温室等不使用或较少使用水的实验室。湿性实验室是指进行样品处理、容量分析、离心、沉淀、过滤等常规实验而需要配备给排水的实验室。 二、主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 1、主实验室 主实验室是指进行分析、研究等核心实验的主要实验室,如精密仪器室等。 2、辅助实验室 辅助实验室是指为实现核心实验的辅助性实验室,如天平室、高温室、样品室等。 三、常规实验室与特殊实验室 1、常规实验室 常规实验室是指无压差及净化要求的普通化学实验室、生物试验室及物理实验室。2、特殊实验室 特殊实验室是指洁净实验室、防静电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移动实验室等满足特殊需要的实验室。特殊实验室还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辐射性实验室、易燃易爆危险品实验室等对人或环境有潜在危险性的实验室。 学科划分 按学科划分可分为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 一、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主要从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分析和教学工作。一般包括理化实验室、精密仪器室、天平室、标液室、药品室、储藏室、高温室、纯水室等。 这主要是进行样品处理、容量分析、离心、沉淀、过滤等常规实验和操作或仪器分析等。

二、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分为动物学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 1、动物学实验室 动物学中常见的毒理实验是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其实验室是进行毒性鉴定、安全性评价和功能机制的检验和研究场所,包括普通动物实验室和洁净动物实验室,一般由前区、饲养区、动物实验室、辅助区组成。 2、植物学实验室 植物学实验室主要进行植物解剖、制片染色、细胞化学成分的测定,微生物检测、基因的分离纯化、体外扩增技术、蛋白质定量测定、电泳分析等实验。 3、微生物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分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卫生微生物实验室。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主要以病毒及细菌的鉴定和分类为主,实验室设计1~4 类病毒(菌),危害比较大,这种危害包括了对人的危害、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包括了对实验对象的危害。所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在特殊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完成。 (2)卫生微生物实验室: 卫生微生物实验室主要以产品检测和检验为主,危害较小或无危害,实验室对象主要以食物、化妆品、空气和水等,重点注意的是环境对样品或样品之间的污染,所以卫生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在洁净实验室中完成。 三、物理试验室 物理试验室包括电学实验室、热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综合物理实验室等。 行业划分 按行业划分可分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验室、农产品检验机构实验室、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医学检验机构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科研孵化器实验室、公安系统实验室、水质检验实验室、环境检测实验室、核电系统实验室、教学系统实验室、工厂实验室等。 虽然行业实验室根据其行业特性有不同的名称,其实都离不开干性实验室或湿性实验室的范畴,属于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或物理实验室。 成都思博特实验室设计装修,为您服务。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_》教案

第2章探索生命 第1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一些科学事实。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生物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研究的过程,研究过程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要让学生不断学会研究方法很重要,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生物学打好基础,也为社会进步带来新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处理、归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教法: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采用观察、思考、阅读、探究方法等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内容设计意图 导入教师 活动我们现在学的生物教材是属于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 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既然是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在研 究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就 应该首先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 一、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 活动 提问:同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用到哪些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学生 活动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 活动 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的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 调查、分类、实验等,引出实验法最重要 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二、过度 思考 既然实验法是最重要的,那么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呢? 设置悬念引入思考 教师 活动 引出:本节课要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 放走的猎物”为例来了解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响尾蛇的图片和有关响尾蛇的文字介绍 感知认识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阅读信息,加强对响尾蛇的了解 感知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 活动 展示图片:播放响尾蛇捕捉老鼠的视频,并对视频内容作解释 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迅速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 息的能力 教师 活动 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叫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 活动 学生主动起来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客观评价,指出在众多问题中,本节课统一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共 - 1 -

生物实验高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生物实验高中常见的实验方法 生物实验高中⑴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 淀粉+碘液(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等等 ⑵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⑶同位素示踪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⑷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籽西瓜。 ⑸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 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切除口服法。 ⑹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⑺植物杂交的方法 雌雄同花:花蕾期去雄+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雌雄异花:花蕾期雌花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⑻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测交;该显性个体自交。 ⑼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⑽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即抗性接种实验 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病菌去侵染,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出现。 ⑾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人工诱导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 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 淀粉+I2(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大肠杆菌+伊红和美蓝(菌落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用颜色标记法来确定原肠胚三个胚层的分化情况。 同位素示踪法: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的方法:水培法(完全培养液与缺某种元素的完全培养液一次对照,缺某种元素与加进去该元素后二次对照)。 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教育实验法讲解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4 ---- 2015学年第 1 学期) 学院(中心、所):教育科学 专业名称: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论文题目: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法 授课教师(职称):徐冰鸥(教授) 研究生姓名:王琨、李鑫洁、牛羊 年级: 2014级 学号: 201421409006 201421409007 201421409009 成绩: 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4年 12 月 31 日

第八章教育实验法 第一节教育实验法概述 一、教育实验法的含义 二、教育实验法的起源 三、教育实验法的特点 四、教育实验法的功能 五、教育实验法的优缺点 六、教育实验的种类 七、教育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一、教育实验的效度 二、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控制 第三节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 一、变量及分类 二、自变量的控制 三、因变量的控制 四、无关变量的控制 第四节教育实验设计 一、实验设计 二、实验设计分类分类 三、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四、教育实验设计类型 五、真实验设计与准实验设计 六、教育实验研究的意义 七、文献分享

第一节教育实验法概述 第二节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一、教育实验法的含义 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或因素,人为地干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成因,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教育实验法的起源 在传统的教育研究中,思辨的方法一直占主要地位。教育实验法是在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中试验方法的运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他把教育学看作应用心理学,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毕竟在教育学中导入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研究范围包括儿童身心发展及学校中其他实际问题。 其后,冯特的学生梅伊曼和同代人拉伊创立了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中儿童身心的状态,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三、教育实验法的特点 1.教育实验对象的特点 严谨性。教育研究对象是人。人的身心特点、年龄特征等都会对教育实验过程产生影响,情况复杂多变。因而,对教育实验条件的控制,要求更高,更复杂。 伦理性。教育实验应尽量避免失败,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2.教育实验环境的特点 真实性。教育实验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真实。 全面性。自然实验法条件控制困难,干扰较多。实验过程要全面、辩证地考虑问题。 3.教育实验周期的特点 长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反复实验。 主动性、控制性。为了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要主动变革教育条件,探索有效的育人途径和方法。 4.教育实验结果的特点 量化的模糊性。教育实验中,人的精神活动千变万化,多是在人脑中,不便直接观察,也不便精确测量,难以获得准确数据。应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不能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应进行定性分析,不能牵强附会。不能认为只有量化的教育实验才是科学的。教育实验的科学化不等于教育实验的量化。 四、教育实验法的功能 1.检验现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检验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以丰富和发展已有理论。 3.检验他人的成果是否有效,以便在引进时改造、变通、发展。 4.为新的教育理论寻找可行的操作程序。

实验室用水的种类和区别

水是实验室内一个常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试剂。实验室用水有那些种类?能达到什么级别?不同实验对水的要求有那些?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 其标准是水电阻率为18.2MΩ-cm。但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PLC则要求TOC低。 评价水质的常用指标: 1、电阻率(electrical resistivity): 衡量实验室用水导电性能的指标,单位为MΩ-cm,随着水内无机离子的减少电阻加大则数 值逐渐变大,实验室超纯水的标准:电阻率为18.2MΩ-cm。 2、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水中碳的的浓度,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 或 ppb。 3、内毒素(Endotoxin):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细胞壁碎片,又称之为“热原”,单位cuf/ml。 1、自来水(Tapwater) Tap water is usually of uncontrolled quality, may have seasonal variations suchas level of suspended sediment depending on the source (municipal reservoir,river, well), may contain other chem-icals purposely added to drinking water(chlorine, ?uoride), and is generally unsuitable for use in important experiments.Tapwater is ?ne for washing glassware but should always be followed by a rinsewith a higher-grade water (distilled, deionized, etc.). 2、蒸馏水(DistilledWater) Distillation generally eliminates much of the inorganic con-taminationandparticularly sediments present in tap water feedstock. Itwill also help reduce the level of some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the water.Double distilling simply gives a slightly higher grade distilled water, butcannot eliminate either inorganic or organic contaminants. Distilled water is often produced in large stills that serve an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教育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教育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文献主要有:零次文献(第一手文献)、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有: (1)提出课题或假设; (2)进行研究设计; (3)搜集文献; (4)整理文献; (5)进行文献综述。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教育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 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谈话、言谈、问卷等。 调查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调查对象; (2)拟定调查计划; (3)实施调查; (4)整理调查材料; (5)撰写调查报告。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设想来创设某种环境、控制某种条件来对教育进行研究以得出某种因果性联系的一种方法。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法可分为:等组实验法、单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实验法的基本步骤有: (1)教育实验的设计; (2)实验方案的实施; (3)实验成果总结与应用推广。 (四)个案法 个案法是在真实情境中对某个特定的教育样例进行研究(一般是长期的跟踪研究),以了解研究实效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个案研究的课题; (2)实施个案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4)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

(五)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教育经验(自己的或他人的)进行分析与概括,以揭示教育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一种方法。 经验总结法的基本步骤有: (1)准备工作(确定题目、选定对象、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制订计划); (2)收集材料; (3)分析和综合。 (六)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对某些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比较研究法可分为:同类比较研究和异类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定量分析比较和定性分析比较;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比较研究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比较的问题; (2)制定比较的标准; (3)搜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释; (4)比较分析; (5)得出结论。 (七)移植法 移植法是运用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 移植法的种类有:纵向移植法;横向移植法;综合移植法 移植法的基本步骤: (1)定向学习,优选方法 (2)确定课题,制定计划 (3)实施研究,分析结果 (4)进行总结,形成成果 (八)其它方法 统计法、理论推导法、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等。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 其标准是水电阻率为18.2MΩ-cm。但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PLC则要求TOC低。 评价水质的常用指标: 1、电阻率(electrical resistivity): 衡量实验室用水导电性能的指标,单位为MΩ-cm,随着水内无机离子的减少电阻加大则数值逐渐变大,实验室超纯水的标准:电阻率为18.2MΩ-cm。 2、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水中碳的的浓度,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或ppb。 3、内毒素(Endotoxin):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细胞壁碎片,又称之为“热原”,单位cuf/m 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标准GB6682-92 等级项目一级二级三级 PH值范围(25℃) 5.0-7.5 电导率(μs/cm. 25℃)≤0.1 ≤1 ≤5 电阻率(MΩ.cm..25℃)≥10 ≥1 ≥0.2 可氧化物质[以(0)计上], mg/L <0.08 <0.40 吸光度(254nm, 1cm光程) ≤0.001 ≤0.01 蒸发残渣(105±2℃), mg/L ≤1.0 ≤2.0

最新高中生物处理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生物处理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处理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原则方法及技巧 一、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步骤 在解答关于实验设计的题目时的基本步骤如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明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对象和条件;?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考虑对照组);?预期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下面以一道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题] 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 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 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 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1(实验的材料和用具:?家兔 ?生理盐水 ?酒 精棉 ?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 ?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 液 ?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 2(实验步骤和结果: 第1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 第2步:…………… 问题:设置B管的目的_______。(答案:作为A管的对照) [分析]

(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此实验的目的、要求是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 (2)明确实验的理论原理:此实验的原理是?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 (3)确定实验的对象和条件:对象是兔血;条件是常温常压。 (4)确定实验的思路:根据目的、原理确定本实验思路,观察血液中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情况下,血液的凝固情况,以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作用。同时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还需要创造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2种条件。 (5)设计实验的步骤(考虑对照组): 根据实验思路,结合题中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本题中已经给出第一步,明显看出A、B两只试管是一组对照,所以在以后的几个将要设计的步骤中要注意有关事项,如试剂用量、控制条件。 本题设计步骤如下: 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注射器和家兔,用注射器取家兔的血液; 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 第四步:将等量的氯化钙溶液分别A、B两只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6)预期实验的结果:本实验第三步后,A管血不凝固,B管血凝固;第四步后,A管血也凝固,B管血仍凝固。 (7)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三步向A、B两试管内加入血液后,A管血不凝固,B管血凝固;是由于草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形成了草酸钙沉淀,说明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

实验室试剂分类及管理系统指南设计

化学试剂是实验室里品种最多、消耗购置最频繁、危险性也最大的物质,因此,化学试剂的管理无疑是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首要工作。对试剂的管理可以说是实验室管理的重头戏,因为试剂安全关系到实验室安全。所以本文的实验室试剂分类知识,一起来分享吧! 化学试剂分类我国的试剂规格基本上按纯度(杂质含量的多少)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和化学纯等7种。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优级纯、分级纯和化学纯3种。 (1)优级纯(GR:Guaranteed reagent),又称一级品或保证试剂,99.8%,这种试剂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低,适合于重要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使用绿色瓶签。 (2)分析纯(AR),又称二级试剂,纯度很高,99.7%,略次于优级纯,适合于重要分析及一般研究工作,使用红色瓶签。 (3)化学纯(CP),又称三级试剂,≥99.5%,纯度与分析纯相差较大,适用于工矿、学校一般分析工作。使用蓝色(深蓝色)标签。

(4)实验试剂(LR:Laboratory reagent),又称四级试剂。除了上述四个级别外,目前市场上尚有:基准试剂(PT:Primary Reagent):专门作为基准物用,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光谱纯试剂(SP:Spectrum pure):表示光谱纯净。但由于有机物在光谱上显示不出,所以有时主成分达不到99.9%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特别是作基准物时,必须进行标定。纯度远高于优级纯的试剂叫做高纯试剂(≥99.99%)。 目前,国外试剂厂生产的化学试剂的规格趋向于按用途划分,常见的如下:生化试剂(BC:Biochemical) 生物试剂(BR:Biological reagent) 生物染色剂(BS:Biological Stain) 络合滴定用(FCM:For Complexometry) 层析用(FCP:For chromatography purpose) 荧光分析(FIA) 微生物用(FMB) 显微镜用(FMP:For microscopic purpose) 合成用(FS:For synthesis) 气相色谱(GC:Gas chromatography) 高压液相色谱(HPLC: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指示剂(Ind:Indicator) 红外吸收(IR) 液相色谱(LC) 核磁共振(NMR) 有机分析标准(OSA:Organic analytical standard) 分析用(PA:Pro analysis) 实习用(Pract:Practical use)(Pure purum 纯) Puriss (Purissmum 特纯) 合成(SYN) 工业用Tech:Techincal grade) 薄层色谱(TLC: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分光纯、光学纯、紫析分光光度纯(UV:Ultra violet pure 实验室化学试剂的管理化学试剂的一般管理实验室试剂管理的首要工作是购置,所以实验室首先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制度。要特别注意采购时要到有正规进货渠道的正规试剂店购买按照国家标准和化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 微生物实验中的接种、分离和培养操作步骤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分离、接种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基本环节。 二、实验说明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需从中把它们分离出来。在保存菌种时不慎受到到污染也需予以分纯。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很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似的,即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并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单菌落。然而上述工作又离不开接种,即将一种微生物移到另一灭过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 1、恒温培养箱。 2、接种环、玻璃棒、吸管、酒精灯。 3、培养基(上次实验配制的)。 4、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 四、方法步骤

(一)接种的操作 1、斜面接种(接金黄葡萄球菌) (1)操作前,先用75%酒精擦手,待酒精挥发后点燃酒精灯。 (2)将菌种管和斜面握在左手大姆指和其它四指之间,使斜面和有菌种的一面向上,并处于水平位置。 (3)先将菌种和斜面的棉塞旋转一下,以便接种时便于拔出。 (4)左手拿接种环(如握钢笔一样),以火焰上先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其余部位也过火灭菌。 (5)用右手的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将菌种管和待接斜面试管的棉花塞或试管帽同时拔出,然后让试管口缓缓过火灭菌(切勿烧过烫)。 (6)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接种环在试管内壁或未长菌苔的培养基上接触一下,让其充分冷却,然后轻轻刮取少许菌苔,再从菌种管内抽出接种环。 (7)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从斜面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划线。有时也可用接种针仅在培养基的中央拉一条线来作斜面接种,以便观察菌种的生长特点。。 (7)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从斜面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划线。有时也可用接种针仅在培养基的中央拉一条线来作斜面接种,以便观察菌种的生长特点。 (8)接种完毕后抽出接种环灼烧管口,塞上棉塞。 (9)将接种环烧红灭菌。放下接种环,再将棉花塞旋紧。 2、液体接种

教育实验的特点及优缺点(新)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其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通过观测与所控制的条件相伴随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现象变化的结果,来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有四个: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实验过程被施行严格的积极主动的控制;探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具有可重复性。教育实验法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教育实验法有其自身优点,也有其局限性。教育实验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总结与评价实验这三个基本阶段,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序。 特点:1.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 实验法与其他观察法、调查法等显著的区别是,实验法要求在实验开始前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科学假设。实验假设是实验者在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实验因素与教育效果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是经过由科学的假说到实验和实践的验证才确立起来的。 教育实验是针对教育中存在的某种问题,提出有科学根据的设想和假说,然后付诸实验的检验,从而得出结论,接受或拒绝假设。例如,研究型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有什么关系,班队活动与班级集体的凝聚力有什么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人格发展有哪些影响?某种教学方法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2.实验过程被施行严格的积极主动的控制 与观察法、调查法在自然状态下,消极等待研究现象的出现不同的是,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人为设置某种情境,积极主动地促使某些现象、性质特征的出现,进而揭示事物、现象发生的原因。在教育实验中,自变量即实验因素,因变量即实验效果,是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变化的变量,是实验因素等变量作用下的反应,是实验的结果。如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中,教学方法即自变量(实验因素),教学质量是因变量(实验结果),实验控制即控制除实验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如年龄、人数、智力、学习成绩、教师水平、教材、学生努力程度、教学时间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是实验法的本质特征和精髓,没有控制,也就称不上是实验。 3.探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教育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因为实验过程中一切无关因素都已受到严格控制,而作用于因变量的只有实验因素。因此,这一结果是必然的,研究者可确定实验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小学美术深入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实验因素是深入尝试教学法,因变量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对“尝试教学法”作出操作性定义后,分别在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中各选2个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实验班学生每个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创作前进行深入尝试,而对照班学生在创作前不进行深入尝试,在严格控制其

实验室用品分类

人身防护 ?头部防护 安全帽 | 防护屏 | 无纺布帽 | 无尘头套 ?足部防护 防化靴 | 防静电鞋(靴) | 高/低温防护鞋 ?身体防护 防化服 | 医用防护服 | 防静电服 | 防辐射服 |防尘服 ?手部防护 防切割手套 | 耐高温手套 | 防寒手套 | 乳胶手套| 防酸碱手套 ?视听防护 防护眼罩 | 防噪耳塞 | 防护眼镜 ?呼吸防护 面具 | 口罩 | 呼吸器 | 呼吸防护配件 实验室通用设备 ?纯化设备 纯水机 | 蒸馏器 | 浓缩仪 | 纯化仪 | 其他 ?粉碎设备 粉碎机 | 研磨机 | 球磨机 | 其他 ?运输储存 运输箱 | 采样箱 | 液氮罐 | 储存盒 | 其他 ?分离萃取 离心机 | 萃取设备 | 过滤装置 | 其他 ?制样消解 消解仪 | 合成仪 | 制样机 | 处理机 ?消杀应急 应急箱 | 洗眼器 | 消毒器 | 清洗机 | 其他 ?加热干燥 烘箱 | 马弗炉 | 加热板 | 加热循环器 |干燥仪/干燥箱 ?制冷恒温 冷干机 | 超低温冰箱 | 水浴/恒温器 |冷却水循环机 | 冷水机/制冰机测量计量 ?压力仪表 压力计 | 真空表 | 减压器 | 差压变送器 ?计量仪表 计时器 | 计数器 | 激光干涉仪 ?测量仪器 流速仪 | 温度计 | 水位测定仪 | 三维扫描仪

?天平衡量 精密天平 | 分析天平 | 大量程天平 | 微量天平 环境测试 ?水质分析仪器 COD测定仪 | BOD测定仪 | TOC测定仪 |红外测油仪 | 总硫分析仪 | 总氯测定仪 |污泥检测仪 | 污水采样器 | 水质分析仪 |水分分析仪 | 总氮测定仪 | 氰化物测定仪 |流动分析仪 | 溶解氧分析仪 | 总磷测定仪 |紫外荧光测油仪 | 大肠杆菌测定仪 ?气体监测仪器 采样器 | 气溶胶 | 测氨仪 | 粉尘测定仪 |臭氧分析仪 | 烟气分析仪 | 气体采样器 |尘量分析仪 | 粉尘采样器 | 甲醛检测仪 |烟尘采样器 | 气体稀释仪 | 热解吸仪 | 测氧仪| 酸雨自动采样器 | 汽车尾气监测仪 |大气污染监测仪 ?辐射测量仪器 测氡仪 | 辐射仪 | 场强仪 | 放射温度计 ?其他测试仪器 分析仪器 ?色谱光谱 色谱仪 | 电泳仪 | 光谱仪 ?质谱波谱 质谱仪 | 质谱联用仪 ?显微镜 普通显微镜 | 功能显微镜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 | 显微镜附件 ?X射线仪器 X射线衍射仪 | X射线荧光光谱仪 |X射线荧光分析仪 | X射线能谱仪手持式 ?元素分析仪 测汞仪 | 定氮仪 | 氧氮分析仪 | 硫氮分析仪 |碳硫分析仪 | 定氢分析仪 ?水分测定仪 通用水分测定仪 | 多功能水分测定仪 |卡氏水分测定仪 | 电解水分测定仪 ?电化学仪器 电导仪 | 库仑仪 | PH计(酸度计) |伏安极谱仪 | 电位分析仪 | ORP分析仪 |石英晶体微天平 | 自动样品进样器 | 滴定仪 |离子计 | 电化学工作站 | 等离子共振仪 ?热分析仪器 热膨胀仪 | 热导仪 | 熔点仪 | 热机械分析仪 |同步热分析仪 | 差热分析仪 | 热重分析仪 |热分析联用仪 | 差示扫描量热仪 |氧化稳定性测定仪 物性测试 ?试验机/试验箱 试验机 | 平衡机 | 硬度计 | 引伸计 | 试验箱 |万能试验机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水是实验室内一个常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试剂。实验室用水有那些种类能达到什么级别。 1、蒸馏水(DistilledWater):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Water):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osmosis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gradewater): 其标准是水电阻率为18.2MΩ-cm。但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PLC则要求TOC低。 注意事项

1、电阻率(electricalresistivity): 衡量实验室用水导电性能的指标,单位为MΩ-cm,随着水内无机离子的减少电阻加大则数值逐渐变大,实验室超纯水的标准:电阻率为18.2MΩ-cm。 2、总有机碳(TotalOrganicCarbon,TOC): 水中碳的的浓度,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或ppb。 3、内毒素(Endotoxin):即热源。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步骤

表达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一、原理 细菌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电荷和分子量。强阴离子去污剂SDS与某一还原剂并用,通过加热使蛋白质解离,大量的SDS结合蛋白质,使其带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率仅取决于分子量。采用考马斯亮兰快速染色,可及时观察电泳分离效果。因而根据预计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可筛选阳性表达的重组体。 二、试剂准备 1、30%储备胶溶液:丙烯酰胺(Acr)29.0g,亚甲双丙烯酰胺(Bis)1.0g,混匀后加ddH2O,37O C溶解,定容至100ml, 棕色瓶存于室温。 2、1.5M Tris-HCl(pH 8.0:Tris 18.17g加ddH2O溶解, 浓盐酸调pH至8.0,定容至100ml。 3、1M Tris-HCl(pH 6.8:Tris 12.11 g加ddH2O溶解, 浓盐酸调pH至6.8,定容至100ml。 4、10% SDS:电泳级SDS 10.0 g加ddH2O 68℃助溶,浓盐酸调至pH 7.2,定容至100ml。 5、10电泳缓冲液(pH 8.3:Tris 3.02 g,甘氨酸 18.8 g,10% SDS 10ml加ddH2O溶解, 定容至100ml。 6、10%过硫酸铵(AP): 1gAP加ddH2O至10ml。 7、2SDS电泳上样缓冲液:1M Tris-HCl (pH 6.82.5ml,-巯基乙醇1.0ml,SDS 0.6 g,甘油 2.0ml,0.1%溴酚兰 1.0ml,ddH2O 3.5ml。 8、考马斯亮兰染色液:考马斯亮兰 0.25 g,甲醇225ml,冰醋酸 46ml,ddH2O 225ml。 9、脱色液:甲醇、冰醋酸、ddH2O以3∶1∶6配制而成。 二、操作步骤 采用垂直式电泳槽装置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常规步骤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常规步骤 2012-03-12 11:09:30 一、生物实验的理论和方法 (一)生物实验程序 生物科学实验的一般程序为: 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观察,提出问题 在观察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2.提出假说 假说也称假设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参考答案。假说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假说,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提出初步假定。 第二步,作出预测推断,依据提出的假说,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结论。 如: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的测交”实验的假说是:F1(Dd)产生配子时,产生含有基因D和含有基因d的两种配子,并且它们的数量相等。而预期是测交结果的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1:1。 3.设计完成实验 实验是完成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事物变化的一种方法。如孟德尔在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这一假设时,便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观察、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取验证性的结果。所以在实验中要记录实验的事实、现象、数据,捕捉、记录由实验变量带来的反应变量。据此论证、说明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实验结论。①如果所获取的结果与假设相符,则肯定假设;②如果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则否定假设;③如果结果与假设无关,则无从判断,可另做假设。实验过程必须客观、真实。 (二)生物实验的基本步骤 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实验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确定课题,明确目的原理 做什么实验;解决什么问题;依据什么原理。

实验室用水的等级标准分类方式

实验室用水的等级标准分类方式 一.评价水质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1、电阻率(electrical resistivity): 衡量实验室用水导电性能的指标,单位为MΩ-cm,随着水内无机离子的减少电阻加大则数值逐渐变大,实验室超纯水的标准:电阻率为18.2MΩ-cm。 2、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水中碳的浓度,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 或ppb。 3、内毒素(Endotoxin):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细胞壁碎片,又称之为“热原”,单位cuf/ml。 二.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实验室用水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 其标准是水电阻率为18.2MΩ-cm。但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 PLC则要求TOC低。 三.按照GB6682-2008的标准,纯水水质分为哪几类? 纯水水质按照GB6682-2008水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三级水标准,电阻率0.2 MΩ.cm @ 25℃;(2)二级水标准,电阻率≥1MΩ.cm @2 5℃;(3)一级水标准,电阻率≥18 .25MΩ.cm@25℃。 具体技术指标如下 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pH值范围(25℃)---- 5.0-7.5

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晨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竺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

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