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其二,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在不同的时期,农业也有不同的地位。其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表现为农业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自农业剩余的转移,而且为工业品提供市场。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国家工业化的支持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其二,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农业逐步完成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重任,非农业完全弄够依赖自身的积累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农业由于自身的原因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2)农业的作用: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的贡献: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其一,产品贡献。农业的产品贡献表现在食品贡献和对国家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原料贡献。农业部门所生产的农产品对于国内安定和促进相关产业、加工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作用。

其二,要素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要素贡献,是指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而推动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农业部门所提供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其三,市场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农民作为买者,对工业品的消费扩大了其市场,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又会刺激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扩张。第二,农民作为卖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把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出售给非农业部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对农产品的销售规模越来越大。农产品流通的增加不但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农产品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也有利于农业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成熟。

其四,外汇贡献。所谓外汇贡献,是指通过出口农产品,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外汇。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外汇贡献尤为重要。

(3)农业的功能

农业的作用还表现在其多功能的特性上。

其一,环境功能。农业及相关土地的利用对环境可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有利方面包括水土保持、补充地下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不利方面包括可能会造成化学品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污染,水土流失、动植物栖息地减少等。而且农业对环境的影响还具有不同规模的地域性特征。

其二,社会功能。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护农村生活模式以及农村社区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的功能。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社会功能,比发达国家更具有重要性,具有更大的价值。

其三,粮食安全功能。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的供给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既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

忧、增加粮食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对于面临粮食短缺和购买力不足的国家,农业生产具有消除饥饿和影响不良、确保家庭粮食安全的特殊功能。

其四,经济功能。农业除了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提供产品和就业机会等传统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如保障劳动就业、经济缓冲作用、保持国土空间上的平衡发展等。

其五,文化功能。农业具有形成和保持农村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功能,形成了许多富于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和传统。

农产品市场

第二章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一.农产品供给

1.定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

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条件:第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第二,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

3.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

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4.特例:第一,因为农业资源的专用性比较强,生产用途范围狭窄,不能顺利地实现资源

转移和流动。当生产者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下跌后,为了维持正常的收入水平,反而会增加产量。第二,由于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当预计未来某种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为了将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则会减少当前商品的供给;相反,在价格下跌时,农产品生产者则会尽量抛售现存农产品,使得现时供给量增加。

5.影响因素:第一,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如果两种农产品互为竞争性农产品,其中一

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则会使前者的供给量向相反的方向变动。

如果两种农产品为互补品,则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使得两种前者的供给量同向变动。第二,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若在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降低,供给量减少,反之则会使供给量增加。第三,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技术水平的提高会节约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利润,使产量增加。第四,农产品生产者数量。一般来讲,农产品生产者数量是和农产品供给呈正方向关系。这不但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的绝对数量上,也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的相对结构上。第五,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可出售的产品就越多,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可供选择的余地就越大,为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总量就越多。第六,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若对未来预期价格上升,就会减少当期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反之则会增加农产品的出售量。第七,其他因素。在现实中,农产品的产量还会受到政府的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6.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第一,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

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总量是有限的,价格的提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农产品供给量的增加,而这个范围是十分有限的。第二,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第三,农产品供给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很大。第四,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二.农产品需求

1.定义: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

某种农产品数量。

2.条件:第一,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第二,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农

产品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3.规律: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与消费者愿意且购买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价格上

升,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现反方向的变化,即农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4.例外:如炫耀性农产品和吉芬农产品情况就不同。炫耀性农产品是用来显示购买者身份

的农产品,当其价格高昂时能更好地彰显拥有者的身份,而当价格下跌时,反而会使需求量下降。吉芬农产品是指抵挡生活消费农产品,当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农产品消费者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压低生活标准,就会增加抵挡农产品的需求,而当物价下跌时,消费者就能更容易得到替代品,所以会减少需求量。

5.需求的影响因素:第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般来说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农产品的消

费量呈反方向的关系。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商品对收入变化的反映情况分成两大类。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的商品成为正常商品,相反,随着价格上升而需求量减小的商品叫做劣等商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一,对一般大路货农产品的需求会下降,对营养丰富的鲜活农产品需求上升。其二,对低质量的农产品需求下降,而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补充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如需要越来越多的方便食品和快餐,需要不同加工深度和加工精度的农产品。其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进过整理和包装,外观相对较好的农产品。第二,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当两种互为替代品的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则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前者呈反方向变化。当两种互为补充品的商品,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则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前者呈同向变动。第三,中间需求的变动。农产品的中间需求是指农产品加工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以及相关产业对农产品的需求市场。第四,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与人口数量的增长成正比。人口机构的变化主要影响需求结构的变化。第五,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第六,消费者的文化习俗。第七,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第八,政府的消费政策。如果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人们就会减少对农产品的需求。如果政府实行低价政策或者对农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则会相应增加对其的需求量。

6.替代效应: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

求量的影响。即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了,而他的替代品价格未变,则人们会减少对这种农产品的需求量。

7.收入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变农产

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即某种农产品的价格下降,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没有变化时,相当于消费者的购买力提升了,则会增加此农产品的购买量。

8.需求和需求量:农产品的需求量是消费者在某一特殊价格上为获得该农产品而消费的具

体的商品量,由既定的需求曲线的某一点来表示。当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农产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曲线上移动,这种变动称作需求量的变动。而农产品的需求并不是一个特殊的量,是指在每个价格下需求量的全部关系,需求是由整个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述的。当农产品的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曲线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之为需求的变动。

三.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1.定义:农产品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种价格条件下,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

好相等,这时该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成为均衡价格,数量成为均衡数量。

农产品供求均衡形成之后,并非一直保持固定不变,而是及其不稳定的,只要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农产品供求双方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于是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之下,供求经过自我调节又重新达到新的均衡,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农产品供求由不均衡到均衡,再由均衡到不均衡的矛盾运动。

四.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1.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

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2.供给弹性类型:当E=0时,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价格的变化对供给量无影响。当E=

正无穷时,称为完全有弹性,即当价格为既定时,供给量无限。当E=1时,称为一供给弹性,表明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当E>1时,称为富有弹性。表明供给量的变化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当0<E<1时,称为缺乏弹性,表明供给量变化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第一,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若生产周期长,价格的变动不足

以使生产者快速调整生产形成新的生产力,则供给弹性小。反之,则生产周期短,则供给弹性大。第二,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当难度较大时,供给弹性小,反之则供给弹性大。第三,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若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生产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生产,供给弹性就打,反之,则供给弹性小。第四,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如果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成本增加的幅度,则供给弹性大,反之,则供给弹性小。总之,农产品的供给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而且多为鲜活产品不易存储,加之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和农业生产本省特点的约束,不可能迅速或者无限扩大生产,形成有效供给,所以农产品的供给弹性一般较小。

五.农产品需求弹性

1.定义: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

与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2.类型:等于0时,完全无弹性。等于正无穷时成为完全有弹性或弹性无限。等于1时,

称为需求同一弹性。大于1时称为需求富有弹性。大于0小于1时称为缺乏弹性。

3.影响需求弹性因素:第一,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需求越大,弹性越小。第

二,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若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弹性越大。第三,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则弹性越大,反之则反之。第四,农产品在消费者的预算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所占比重越小,弹性越小。反之则反之。

第五,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对生活必须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品的需求弹性也小。而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对于高档品的需求弹性则比较大。第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依赖越大,弹性越小。

六.蛛网理论

1.原因:由于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其供给需求的调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

当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时,需求会立刻做出反应,而供给却不能立刻进行调整,致使生产者的供给与市场价格信号之间形成一个时间差。

2.含义:所谓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着均衡

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

3.第一,收敛性蛛网: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小于

对需求的影响,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此时,供给和需求会不断地趋向均衡。第二,发散性蛛网:当需求的弹性小于供给的弹性时,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即波动越来越

大,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远,无法回归到均衡点,在此情况下,均衡时不存在的。第三,封闭性蛛网:当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弹性相等时,价格的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是相同的,这种蛛网的形状就是封闭的,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

七.政策的价格机制

1.价格调整的措施主要包括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第一,最高限价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

益,当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时,造成供不应求,此时会造成排队、抢购和黑市等行为。而在均衡价格之上则没有影响,市场将达到均衡。第二,最低限价是为了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当最低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上时,造成供过于求,此时政府收购过剩产品是应对方法之一。而在均衡价格之下时,则没有影响。

第三章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一.市场和流通

1. 市场的含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商品占有

者之间的买卖关系及意志行为。买卖关系包括物物交换,也包括商品的货币交换。意志行为包括商品交换者为了建立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也就是善品交换者主观意志的外在表现。

2.流通的含义;流通是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包括社会性转移和经济

性转移。社会性转移是指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和产品的空间转移。经济性转移是指通过对产品转移可以增加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和提高产品的效用。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是连接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必不可少的环节。流通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和消费的分离。

3.流通起到缩短生产和消费的距离的作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流通的过程由三流

组成,即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第一,商流,指商品的所有权和货币所有权的转移,是商品价值不断被实现的运动过程。包括交易过程中的看货、洽谈、签约、成交、结算等业务。通过商流的形式完成交易,卖主的商品所有权转移到买主手中,而买主的货币转移到卖主手中。第二,物流是指商品实体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空间位置移动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包括运输、流通加工、仓库储存等。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实现商流目的的手段,是流动的基础业务活动。第三,信息流是指与交易有关的各种信息、情报、资料的搜集、处理和传递运动过程。信息是知识和行情的载体,为商流和物流服务,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4.“三流”间关系:信息流是向导,商流是前提,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既制约着商流和物

流,并且将商流和物流联系起来,完成商品流通全过程;另一方面,商流和物流以及信息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推动流通过程的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流是媒介,通过商流实现商品的价值,通过物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5.商品流通的特点:第一,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生产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而

农产品消费是常年的、普遍的,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有储备、运输和分销的环节,以保证均衡上市和满足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第二,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采取技术措施保持产品的鲜度十分重要。第三,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运输成本较大,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第四,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往往凭感受进行选择,对农产品的营养卫生缺少把握。第五,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

6.流通渠道:第一,直接流通渠道,是指产品由生产者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中间不需要其

他交易环节,也称之为短渠道。第二,间接流通渠道是指生产者生产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和零售等中间环节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称作长渠道。后者是在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中出现的,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7.间接流通渠道的四个阶段:生产阶段,批发阶段,零售阶段,消费阶段。

二.批发市场

1. 含义: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它是

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是指进行农产品批量集中交易的场所;二是指为农产品进行批量交易提供的一种服务组织。

2. 功能:第一,商品集散功能。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需要迅速销售出去,农产品批发市

场可以把分散在各产地的农产品汇集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过程。第二,价格形成功能。产品批发市场实行的是现货批发交易,来自各地的农产品同场竞争,同一种农产品就可以通过比较按质论价,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真实地反映农产品价值的市场均衡价格。第三,供求调节功能。批发市场大量集散和交易,有利于及时地缓解区域性供求矛盾。第四,信息中心功能。市场每天形成的交易价格反映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备受广大经销商关注。第五,综合服务功能。批发市场通过自身的运营为交易者提供各种方便交易的服务项目。包括为交易者提供交易空间、停车场、交易中介和储藏等。

3. 外国批发市场的经验:第一,日本韩国的东亚模式,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有完善健全的批发市场法律法规作保障;拍卖是批发市场最重要的交易方式;加强对进入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质量等级管理,有利的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第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模式。政府不参与农产品市场的开设,市场多由企业或私人投资兴建;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派出人员对批发市场进行管理;场内交易以大批发商为主。第三,以荷兰、比利时为代表的欧盟模式。进行全国性的拍卖,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价格导向;市场由农民或种植公司联合开办。

三.零售业态

1. 含义: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内在组

成要素分别是目标顾客、商品结构、服务方式、店铺环境、价格策略等。(一种既存的零售业态体现出一种明确的信息,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为了得到这种服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不同零售业态的特征对买卖双方都缩小了寻找对方所需要的成本。

2. 影响供给因素:第一,政策动因和政策激励。第二,零售业态及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在

此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零售业态或者其中的企业会退出市场。第三,零售经营管理技术。在社会技术水平和产业链构建方式既定时,零售经营者的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通过运营成本影响零售业态供给。第四,社会技术水平。主要包括企业外部交通运输、物流设施、信息技术水平等。这些都影响着零售业态的运营成本,若成本低或者能够提供相同情况下更多的服务,则在竞争中更具有优势。第五,产业链构建方式。产业链构建方式决定了流通费用,影响运营成本,从而影响零售业态的供给。

3. 影响需求的因素:第一,人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提高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发展,也对商

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催生出新的零售业态。第二,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升级。收入提高推动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从而推动零售业态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三,消费者偏好。零售业态会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来定位自己的市场。第四,安全健康消费需求。第五,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

4. 农产品零售市场

(1)含义:农产品零售市场位于流通的最终环节,是零售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的场所。

(2)特点:第一,零售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上的卖者是零售商,买着是消费者,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后即为终点,不再继续流通。第二,零售市场数量多且分散于居民区。第三,零售市场商品种类多,交易频率高、数量少。第四,农贸市场上的卖者多为零售商贩,主要经营鲜活食品。第五,超市经营的农产品由供货商或配送中心供货,进货渠道稳定,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

5. 农产品连锁经营

(1)原因:第一,行业集中化的要求。农产品及食品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效果明显,他可以带来产品采购、储藏、配送、促销、研发和培训等多方面的规模优势。连锁经营既是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其规模优势不断发挥的结果。因此零售行业集中化的演进,要求零售企业走向连锁化。第二,零售企业经营合理化与快速成长的需要。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得商业企业必然实行农产品一体化战略,以减少经营环节,提高运营效率。第三,降低运营风险的要求。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较大风险,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连锁经营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汇集了众多供求信息,减少了农民的生产风险。

(2)条件:第一,农产品及其加工日趋丰富,买方市场形成。第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零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扩展提供了方便。第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的进步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撑。

(3)方式:第一,实行产业化经营。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家庭经营成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最基本形式,但难以和大规模化的连锁经营相对接,在农户和连锁经营之间就需要建立中介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把生产销售的诸多环节联系起来,引导广大农户转变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第二,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可以通过配送作业的规模经济,降低流通费用,有效地减少门店的库存,加速了鲜活产品的流转,从而增强了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优势。第三,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拥有品牌的农产品会相对来说更有竞争力。第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建立健全标准化的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可以进一步减少经营管理的费用。质量的保证,也有利于提高连锁经营的信誉。

第四章农产品期货市场

一.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1. 国际期货市场产生和发展: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最早产生于美国芝加哥。19世

纪中叶,芝加哥成为美国国内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由于粮食生产特有的季节性,加之当时仓库不足,交通不便,粮食供求矛盾异常突出。为了改善交易条件,稳定产销关系,1848年,由82位商人发起,并成功地组建了美国第一家中心交易所,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所发展初期主要是为买卖双方提供见面、交流信息、洽谈业务和达成交易的场所,但随着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不断扩大,促使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851年正式引入农产品远期合约交易。此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保证金制并成立结算公司,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期货市场。几十年来,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断涌现,如东京谷物交易所、纽约棉花交易所、温尼伯格商品交易所等。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品种有小麦、玉米、大豆、豆粕、红豆、大米、花生仁等。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

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当前,世界期货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

2. (1)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

了四个时期。第一,1990-1993年为初创阶段。1990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1991年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这一时期为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农产品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现象。第二,1994-1996年为清理整顿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但由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盲目发展和不规范引发了一系列问题,1993年国务院开始进行整顿。

第三,1997-2000年,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整,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阶段。第四,2001年以来,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2)国内期货市场农产品种类: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玉米、豆油、棕榈油。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硬麦、棉花1号、白糖、菜籽油。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

1. 含义:狭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指进行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场所,通常特指农产品期货交

易所。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或者说冠以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指农产品擒获合约交易关系的总和。这种特殊的交易活动必须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在特定的场所内进行。因此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应该是由互相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结算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者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2. 期货交易所:是专门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买卖的场所,是一个实行会员制或公司制,按

照其规章规定实行自律管理,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非盈利或者营利性机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期货交易所依靠自身管理严密、组织健全、设备完善和高效运作,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期货交易环境。期货交易自身不参与交易活动,只为期货交易者提供设施和服务。

3. 期货结算所:其为期货交易提供结算业务。期货结算所的主要功能是结算每笔期货交易

所内达成的期货合约,结算交易账户、核收履约保证金并使其维持在期货交易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上,监管实物交割,报告交易数据。

4. 期货经纪公司:指依法设立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指令,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

进行标准期货交易并收取手续费的中介结构。期货交易实行严格的会员制,非会员不能进入期货市场交易,为了解决此问题,就允许一部分具备条件的期货交易所会员接受客户委托,代理客户进行期货交易。

5. 期货交易者:是指承认并且遵守期货交易法规和规则,按照相关规定从事合法交易的人

员的统称。按照买卖期货合约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资者。

6. 期货市场的特性:第一,交易对象的特殊性。农产品期货市场中交易的是一种特殊的商

品,即农产品期货合约。农产品期货合约是一种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在交易所内集中交易,受到法律约束并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某种农产品的标准化合约。标准化的农产品期货合约本身不是实货,而只是实货的象征和代表。第二,交易商品的特殊性。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商品需要具备一定特征。其本身需要品质等级易于标准化,并能够进行长期运输。另外还需要其现货市场发展完善。第三,交易目的的特殊性。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交易目的是为了进行实物交割,实现农产品所有权的转移,而在期货市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期货合约的交易来规避风险或者获得风险投资的利益。具体来说可以把期货市场上的交易者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第四,交易场所与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交易必须在高度组织化的期货交易

所内进行,而农产品现货市场既存在集中交易也存在分散交易。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所有的交易都要集中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交易,一对一的谈判交易视为违法,目前期货市场的竞价方式主要是公开寒假和电子化的交易。第五,交易保障制度的特殊性。交易保障制度是由会员制度、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等构成的规则来保障期货交易的正常运行。第六,交易机制的特殊性。表现为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双向机制表现为期货市场交易者可以买入合约或者卖出合约。对冲机制是指期货市场交易者通过与建仓时的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来接触履约责任,而不是通过期货合约到期时进行实物交割来履行责任。

7.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是指期货交易所将同一

期货农产品的中国买卖者集中在一起,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而形成的具有真实性、连续性、权威性、未来性价格的过程。存在农产品期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比只有农产品现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更接近理论上的均衡价格,农产品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长期均衡具有重要作用。

8. 农产品期货市场回避风险功能:回避风险指市场中风险的厌恶者采取一定措施来转移或

分散因交易而面临的经济风险,尽可能减少因风险存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期货市场回避风险功能的发挥是以套期保值交易作为手段的。套期保值之所以有助于回避风险,其基本原理就在于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同一时间就是在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同一时空内会受到相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两个市场上的这种价格关系,取得在一市场上出现亏损时,在另一个市场上获得盈利的结果,另外,当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期时,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趋于一致,二者的基差趋于零。两个市场在最终价格上的趋同性也使套期保值交易行之有效。

9. 农产品期货的其他功能:第一,期货市场具有风险投资的功能。第二,期货市场具有资

源配置的功能。第三,期货市场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第四,期货市场具有培植市场秩序功能。第五,期货市场具有信息功能。第六,期货市场具有减缓价格波动的功能。10. 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第一,减少价格波动。原理——当现货市场

的某种农产品的价格过高时,就会引起期货市场价格的上涨,价格的上涨会促使供给的增加,而投机商人会在认为价格高位时进行抛售,从而减缓价格的上涨。反之,当现货价格下跌时,会引起期货市场的相应下跌,此时投机商们就会趁机囤积货物,使得供给减小,价格上升,从而遏制价格的暴跌。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使农产品未来的供求保持大体平衡,不致造成未来供求的较大波动,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起到抑制作用,并能使价格的波动幅度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范围内。第二,有助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不仅可利用期货市场的未来供求及价格信息来进一步明确稳定重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还可以通过向农产品期货市场提供权威性的未来供求及价格信息来引导期货市场的交易活动,促使期货市场更好发挥价格功能,从而对现货市场的生产流通加工与消费等环节产生影响。第三,促进农业国际化的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功能发挥情况以及在全球非范围的地位,将影响本国企业在国际农产品现货市场中的交易地位和议价能力,从而有助于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促进本国农业的国际化发展。

11. 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微观作用:第一,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利润。生产经

营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远期权威价格,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远期合约交易或者订单生产等来锁定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或者特定农产品的原材料成本,降低农产品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程度,从而稳定地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获得稳定地经济效益甚至提高经济效益,并能够在价格波动中维持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第二,引导农产品生产

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导向功能能够有效地影响农产品现货市场,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资金流向,使得社会资源能够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能够得到合理地配置。第三,拓展农产品的销售与采购渠道。在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情况下,特定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形成接近未来供求均衡的价格,即形成一个从短期到长期的较好反映未来供求趋势的完整价格体系,为现货市场交易双方确定现货成交价格提供权威的依据,从而扩展了农产品现货市场的销售与采购渠道。第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企业和农户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都面临着较大的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客观上需要利用期货市场所特有的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机制,来规避或转移产业化经营中所面临的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并锁定预期的利润。

第五章农产品国际市场

一.国际贸易理论

1.绝对成本学说:该学说是由应该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

的动机建立在绝对成本的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因此,各国参与分工,如果各国都有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利。

2.比较成本学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比较成本学

说。他认为,如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的生产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国际贸易仍然能使贸易双方得到好处。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就可以在进行对外贸易时从中获益和实现劳动的节约。比较成本学说的积极意义在于:一个国家无论处在何种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哪种产业结构,无论其经济势力的强弱,都可以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展开贸易,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学说: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

因,一个多要素禀赋中某些要素丰裕,另一些要素稀缺,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应该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其政策含义是——一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进行国际分工,进行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通过这种生产和贸易,使得各国福利水平提高并使全世界的产出达到最高水平。

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面对国际贸易的新问题,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是由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行为)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行为和偶然事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第一,要素条件。在现代社会,对于形成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高效的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比单纯的拥有要素更为重要,并且如人才和科技管理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只有创造出更多的高级要素并合理进行利用,才能长期保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需求条件。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受到国内需求条件的直接影响。国内需求结构的分化可以对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挑剔的买方会促使产业的服务和质量得到提升,预示性的买方需求会对生产者提供信号。国内需求的国际化,

也会带动国内产业走向国际。第三,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辅助产业会对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增强后者的国际竞争力。

但为了使某一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供给产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第四,企业斩落、结构和竞争行为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国内和国际竞争的发展对国内产业的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必须不断地改变经营策略和行为,以使自身不断地适应竞争需要。与此同时,行业的进步也会带动整个民族产业的发展。第五,政府行为。政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或增加产业竞争优势的可能性,但在没有其他有利条件的情况下,政府政策是缺少创造性的。第六,偶然事件。一些偶然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比如发明创造、投入成本的非连续性变动、战争、政治决策等。

5.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

(1)比较优势理论是关于一过怎样进行自由优化配置,尤其是在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部门怎样配置资源的问题,而竞争优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使其企业或产业

在一定的领域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问题。二者既有不同、也有区别。

(2)区别:第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构建的市场条件不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之下,而竞争优势理论则构建于不完全竞争

市场条件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不存在规模经济与企业活动,产品

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

优势,使得两者完全相同。第二,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

证的是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理论则主要是讨论各

国间的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发展的现实态势,主要论证的是国家

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第三,两者的来源不同。大卫李嘉图的传

统比较优势理论只解释了劳动力要素;要素禀赋学说考虑了更多的生产要素而

没有考虑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和政府行为等作用;而竞争优势理论从四个基本

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了论证。第四,两者的标准不同。

比较优势是用影子价格描述的,而竞争优势则是用市价来衡量的。第五,竞争

优势理论不像比较优势理论那样被广泛运用。|总之,拥有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

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往往表现为某一要素禀赋相对丰富,

而使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者某种重要的角色。但竞争优势是一种实际显现出来

的竞争能力,是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综合协调的结果。

(3)联系:第一,一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利于该国去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而只有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才能使该国获得比较持久的比较利益。第二,

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二.WTO与中国贸易

1.基本规则:第一,扩大市场准入,消除关税壁垒。其中包括取消非关税壁垒,降低关税

税率;削减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机会;关税配额水平的约束及其非歧视性实施;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和特殊保护条款。第二,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第三,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第四,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绿箱政策“GreenBox Policies”是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的术语,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绿箱政策是WTO成员国对农业实施支持与保护的重要措施。|根据《农业协议》将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称为“黄箱”政策措施,要求成员方必须进行削减。“黄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部分有补贴的贷款项目。|“蓝箱措

施”(Blue Box Measures)是指,一些与生产限制计划相联系的直接支付的“黄箱措施”支持,被称为“蓝箱”的特殊措施,可得到免除减让。但其条件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按固定面积或者产量提供的补贴;(2)

(3)享受补贴的产品数量不超过基期(即1986-1988年)平均生产水平的85%;

按牲口的固定头数所提供的补贴。)

2.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而发

展中国家的地位日益削弱。第一,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第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地位日益下降。第三,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家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的农产品垄断地位受到激烈冲击;欧盟农产品自给率迅速提高,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的是一些中等收入和一些石油输出国家和地区。

3.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结构变化:第一,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第二,农业原料

贸易增长缓慢。第三,畜牧产品和水产品不断扩大。第四,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第五,新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增多。

4.农产品国际贸易特点:第一,贸易商品集中。这一特点多指欠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品

种是有限的。第二,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是指大部分主要输出物资通常在几个工业化国家的市场上出售。第三,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农产品或初级产品贸易波动的幅度非常高,至少高于在世界市场上进行贸易的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波动。第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第五,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出口的大多是粮食,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大多为经济作物,需求弹性比粮食要大得多。

5.中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除了个别

产品外中国并没有积极参与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虽然有所增长,但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却在逐步下降。第一,中国是世界上近二十年来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二,中国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上升,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第三,由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另外,在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逐步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份额上升。未来将导致对国内资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下降。

6.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征:第一,在地区结构特征上,中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

的分布就够比较稳定,始终以亚洲国家以及美国为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北美地区。第二,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有纺织纤维类、油籽类、蔬果类和谷物类转化为蔬果类、水产类和谷物类。出口贸易比重的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出口规模向少数几类农产品集中的程度加强。主要进口农产品种类由谷物类、糖类、纺织纤维类,转变成油籽类、纺织类、只为油类和水产类。

7.中国入市之后再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第一,农产品关税减让,中国逐年降低农产品关

税,并对所有农产品的关税进行约束。第二,重要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中国按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取消数量限制,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对一定的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中方承诺保证非国营进口商的参与机会,采取相关措施使私营进口商参与进口配额的最初分配。第三,国内支持的限制。中国基期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特定产品支持为负数。第四,非关税措施的取消。根据中国入市协定书规定,中国入市后取消对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包括配额、许可证等措施。第五,出口补贴的消除。中国承诺今后不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第六,卫生与动植物检疫的限制。中国提交了新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法律,并且遵守世贸组织关于和动植物检疫方面所有的法律法规。

8.中国入市对农业和农民所产生的影响:第一,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中国

在入市的过程中做出了广泛而重大的减让和承诺,较大幅度地开放了农产品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第二,农产品进口剧增,压低了国内市场价格,使农民的利益受损。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挤占了国内农业的发展空间。对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的基站,抑制了国内传统种植业的发展。国内新增的市场机会并未转化成农民的增收机会,而被国外农民,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民所分享;对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的抢占,挤压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对中国某些农产品加工业的控制,减小了民族工业的获利空间。第三,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面临着较高的日常准入壁垒。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规定,农业产品关税得到大幅度的削弱和制约,关税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作用逐步减弱。

但在这种情况下,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措施——技术性壁垒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第四,农业进一步开放的压力在加大。中国与越来越多国家建立的自贸区将更大范围的使外国农产品挤占中国农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虽然有少数的农产品取得了竞争优势,但更多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农业生产要素

第六章土地与水资源

一.土地资源

1.含义: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

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

2.特征:第一,自然特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

能移动;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第二,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的区位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3.地位: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在农业中具有更加特殊的

重要作用、第一,农业是直接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力和太阳能进行生产的部门,农业中的第一性生产——植物生产,对土地有特殊的依赖性,必须使用大面积的土地,在广阔的地域上进行。第二,在其他生产部门中,土地不能直接加入劳动过程,只是起一个立足点和活动场所的作用,但在农业中,土地则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以上两个原因就决定了土地在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要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具有和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第一,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第二,全国耕地

分布不均,多数耕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季风区。第三,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后背农用资源贫乏。

5.利用问题:第一,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第二,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资源严重破坏、土

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变薄;耕地沙化、盐渍面积不断扩大。第三,山林乱垦、草原乱垦与荒山大量闲置现象并存。

6.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保护资源、有偿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对土地实行有偿使用,才能在经济上体现土地的产权关系,才能促进用地单位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以上三原则的贯彻)

二.土地集约经营

1.含义: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动,应用先进农产品产量和技术措

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在实际中,人们常说的农也集约经营主要指土地集约经营,因此在这里所指的土地集约经营也就是农业集约经营。

2.类型:第一,劳动集约型。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获得较多的产量和收入的

方式。第二,技术集约型。通过采用较多的先进技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较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第三,资金集约型。指通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更多的使用物化劳动而提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

3.意义:第一,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

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第二,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可以更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益。第三,实行土地集约经营,通过采用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

4.提高集约经营的途径:第一,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第四,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第五,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三.土地适度经营

1.含义:土地适度经营是指农户或者农业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

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改变狭小的分散经营,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就是指在最适宜的土地面积上经营。当某一土地面积的经营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时,这一土地面积即为适度经营规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所要求的土地面积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因地、因时、因单位而变化的。

2.意义:实行土地适度经营,有利于更充分地利用农业机器设备,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

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

3.途径和措施:第一,要为土地适度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

转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也至关重要。第二,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集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大力抓好农业社会服务;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经营运作。第三,组织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在土地适度经营的组织形式上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不搞一刀切。

四.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

1.土地制度含义: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

系的综合。广义的土地政策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狭义上的土地制度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

2.土地制度特点:地位的基础性,构成的复杂性,各国的差异性。

3.土地产权含义: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

它包括一些列的权利——土地所有权、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处置权、土地收益权。

4.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度: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分为社会主义全

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两种。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矿藏、水流、森林、山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

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第一,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土地的国家所有制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国有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有以下特点——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能是通过法律规定将其中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力固定给使用者,而国家仅保留土地的处分权。第二,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表现在法律上就是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指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可以分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可以结合,也可以独立。集体土地所有者有权依法直接使用自己拥有的土地,也可以依法将土地划拨给本集体内部成员使用,还可以以土地使用权为条件与国有或城市集体所有企业联合经营,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5.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属于集体成员的农民,以户

为单位,通过承包经营形式获得农村土地使用权。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该制度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为基础,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均分到户,通过劳动努力与获得劳动直接剩余直接挂钩的形式,形成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意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解决了由于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和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使平时的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直接挂钩;适应了农业生产需要灵活决策的特点,使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家庭经营活动激励多样,不仅将监督成本降低为零,而且家庭的半、辅劳动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因而家庭承包经营成为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

6.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制

度;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制度;农村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

1.含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以后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权利,是有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承包经营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系列规定。

2.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在土地承包中,涉及到的主体分为双方,即承包方和发包方,这两个主体构成了土地承包经营中最主要的内容。土地承包方有两类——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外的经营主体。土地发包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发包方、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的发包方。

3.主体的权利义务:第一,发包方享受的权力——发包农村土地的权力;监督承包方的权力;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行为的权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力。第二,发包方的义务——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执行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第三,承包方的权力——对承包了地的使用权;对承包地收益的获取权;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处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补偿权;法律和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权力。第四,承包方的义务——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其他义务。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原则:第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力。第二,民主协商、公平合理。第三,承包方案应当经大部分成员的同意。第四,承包程序合法。

六.水资源

1.中国水资源利用问题:第一,浪费惊人。第二,水利建设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第三,地下水开采过度。第四,水域环境污染严重。第五,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重建轻管,重新轻配等现象,使得水资源利用不充分,保护不得力。

2.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途径:第一,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的配置和利用过程就应该让市场来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从而调节供求,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第二,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中国水资源在地区和季节上表现为严重不均,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就要对水资源进行调配和输送,如果不对供水方进行补偿和利益调节,就会加大供水方的成本,降低成本承受者的配合积极性。第三,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水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资源,如果单纯靠市场机制会造成水资源配置的失灵,就需要国家出台宏观调控的政策,促进用水单位的节约和水资源的均衡利用。第四,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

第七章农业劳动力

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

1.含义:农业劳动力一般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农业劳动的人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农业劳动数量和质量因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农业劳动是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即他是在农业生产力各要素中,唯一具有活力和发展最快的。中国农业劳动力规模巨大,而劳动力既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有时消费者,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丰富的农业劳动力,就能促进农业更快的发展,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就会成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4.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的基本特点: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主要来自农村人口资源。第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的增长。第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大的弹性。由于农业生产的直接收益和比较受益较低,农户不会把全部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因此,农业劳动力供给的收缩性比较大。第三,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5.农业供给的决定因素:第一,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第二,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第三,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第四,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

6.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包括对农业劳动里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数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所必需的农业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需求,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对农业劳动力文化、技能及健康等达到一定的素质。需求形式包括宏观需求和微观需求。微观需求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为了维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再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雪球梁;宏观需求是指在现存的农业自然资源

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喝水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整个社会对农业劳动力总量和质量的整体需求。

7.需求特点:第一,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第二,农业劳动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第三,农业劳动需求的质量在提高、质量在减少。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第一,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首先,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农业劳动力需求也越多,自然资源数量越少,农业劳动力需求越少。其次,农业自然资源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劳动力越少。但自然资源始始终是有限的,有限的自然资源就决定了农业劳动力需求的潜在极限。第二,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首先,人口因素是决定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基本因素。人口的规模越大,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多,相应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也就越多。人们的食物构成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要也具有明显的影响。若人们的食物结构以植物性产品为主,那么需要的农业劳动动力数量就少,而如果以动物性食品为主,那么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就多。其次,社会经济状况是决定农业劳动力宏观需要的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科学、教育、非农业部门发达,则工农业劳动力素质好,资本有机构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高,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就少,反之就多。第三,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首先,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会产生影响。当人口政策鼓励生育时,农业劳动力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则会相应减少。其次,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弄额劳动力需求状况也哟影响。当政府实施有利于提高人民素质的曾策时,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就会相应减少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

8.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第一,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第二,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农村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农业劳动力还会出现更多剩余,农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会更加突出。第三,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

1.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业产业或城市的流动。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部门转移。一种是空间转移。规律是——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业或者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里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业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如果差距加大,转移的速度也将变大。第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的增加,相对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第一,刘易斯模式(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足之处:①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②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③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④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第二,拉尼斯—费模式: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第三,托达罗模式。(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

括心理因素。(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收入城乡差异。(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第四,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原住地的推动力或称排斥力,如迁出地缺少就业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都属于推力;另一种力量是迁入地的拉力或称吸引力,如公共设施较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则是拉力。第五,吉佛的引力理论。引力理论探讨了人口迁移量与迁入地与迁出地两个地域的人口规模和距离有明显的联系,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低工资到高工资的地方,从劳动力过剩的地方到劳动力不足的地方。乡城人口迁移的动机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距离越短,流入的量就越大。第六,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舒尔茨和夏斯达则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非货币成本包括迁移时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

1.含义: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者复数。即使这部分劳动力分离出来,原有的有效劳动时间和产出量不会减少,也不会影响农业的发展。

2.类型:农业劳动力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将超过农忙季节需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绝对剩余;只是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相对剩余。区分这两种类型剩余的意义在于,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首先将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安排他们常年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其次,相对剩余的农业劳动力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潜能,安排一些临时性的非农生产活动。

3.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积累型剩余。积累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增长过快,超过非农产业吸收量,以及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资料过量结合,其超出部分逐渐积累的一种剩余劳动力类型。(2)结构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结构,如城乡、产业、农业劳动力素质等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一种类型。(3)替代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替代型剩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对农业投入大量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能源,从而置换出农业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过剩;二是由于用工业方法生产农产品的代用品,等于用工业劳动力替代农业劳动力,从而使农业劳动力过剩。(4)季节性剩余。农业由于有农忙和农闲强烈的季节性差异,在农忙季节,既使农业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有时还感到缺乏。到农闲季节又有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形成季节性剩余。

4.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1).中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口及其劳动力数量增长过快,规模过大。(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耕地的减少。(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

5.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1).从转移地域看,以就地转移与农村内部转移为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2).从转移产业看,以第二产业为主。(3).从转移方式看,以兼业型为主。(4).从不同区域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多向东南沿海及大中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

6.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1).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基数大,而且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2)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乡镇企业吸

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4).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数众多的矛盾突出。(5).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7.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及配套措施:第一.提高农业劳动力力用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1)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2)继续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其就业容量。(3)抓好城镇建设,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4)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2.加快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配套措施。(1)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2)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3)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素质。(4)改革与完善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土地合理流转起来,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四.劳动生产率

1.含义: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2.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指标。第一,直接指标: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物指标主要有①“人年”农业劳动生产率。②“人日”农业劳动生产率。③“人时”农业劳动生产率。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价值指标(一般来说,在综合考察一个部门、地区或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时常用价值指标)主要有:①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造的产值。②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造的净产值。③平均每个劳动力全年(或一天、一小时)创造的利润。第二,间接指标:①农业劳动效率,即单位农业劳动时间完成的农业工作量。②每一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人口数、耕地数。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1).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3).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4).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4.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特点: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农业生产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增长缓慢。第二,明显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三项农业生产率指标没有什么变化,农业发展相当缓慢。从改革开放之后,三项农业劳动生产率均有了一定提高,其中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肉量有了明显提高。第三,粮食与肉类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农业劳动力产肉量增长较快,说明畜牧业有了长足的进展。第四,与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5.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

6.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第一,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第二,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第三,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第四,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第五,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家庭经营的规模狭小,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生产要素的不足和闲置,通过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等形式,会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使不足的生产要素得到补充,闲置的生产要素得到开发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八章农业技术进步

一.概述

1.含义: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狭义

的技术进步因考虑的主要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因而又叫硬技术进步。

2.特点:第一,渐进性。大量的技术进步是通过许多大小不等的技术改进实现技术的进步发展的。第二,系统性。农业技术进步与整个科技、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多种技术的综合配套,以及其它相关投入因素的职称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外生性。农业技术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外生的。农业体系以外的经济系统和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农业的支持和刺激越大,其结果就会不断促进农业的技术进步。第四,复杂性。农业技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具有复杂性,技术结构具有复杂性。第五,周期性。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种技术体系从生成到应用,再到新技术出现而使其淘汰的过程。其二是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

3.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4.作用:(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5.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2).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3).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外部动力(1).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对农业的技术进步。(2).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3).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4).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技术进步。

6.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1).劳动节约型技术,指主要是通过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2).资源节约型技术。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它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3).中性技术。指使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技术。

7.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可以分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农业技术的进步在21世纪的20-30年里仍然以采用生物、化学技术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使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第二阶段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的阶段。21世纪20-30年代之后,二者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但中国幅员辽阔,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

8.中国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第一,尽快形成一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1)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培养和推广农业优良品种。(2)形成以有机能投入为主,无机能投入为辅,有机能和无机能相结合的农业能源投入结构。这将大大地增加耕地的肥沃程度,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3)研究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作物栽培技术和畜禽饲养技术。第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农田水利技术,有效改造中低产田。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必须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个健全的农田基础设施系统,以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第三,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农业机械的发展,可以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从农业部门中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极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四,进一步提高化学化水平。推广使用化学技术要与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相结合,防止环境污染、产品污染和生态失衡。

第九章农业资金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农业现代化 定义: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从内涵看一一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 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协调的高效系统;世界性:应当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历史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 内容:1.生产技术现代化 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一提高土地生产率 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 2.生产手段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机器设备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全面规划土地,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3.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树立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增加人力资本,提高科技和文化素质 4.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 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 意义:1、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2、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3、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业收入4、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最终目标: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一一经济效益 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一生态效益 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一社会效益中

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生物技术主要提高土地生产率;机械技术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生产专业化 定义:各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由原来从事多种生产项目、生产多种产品转变为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或某几种生产项目或产品,甚至只从事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活动。 意义: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和各单位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2、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技术装备的效能,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类型:1?按照生产活动内容分:生产部门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农艺专业化 2.按照空间范围分: 农业地区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化)(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农业各部门、各种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以发挥比较优势,在较大的区域之间进行的农业生产分工形式) 农业企业专业化 农艺过程专业化(农业作业专业化、农业生产环节专业化)(一种产业的垂直分工形式,将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的企业来完成。如畜牧业:不同的企业分别从事饲料、孵化(仔畜)、育肥、加工、运销等。 ?农业生产社会化 含义: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自给性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 开放型的生产方式和商品性农业的过程。 农业社会化的基本趋势:1.农业商品化与市场化日趋发达 2.农业生产趋向集中,形成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性3?专业化不断发展。即农业企 业专业化、地区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发展 4.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 断发展 ?农业经济结构 定义:农业经济中诸要素、诸方面的构成情况与数量比例。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关系结构与农业生产力结构。农业经济结构是一个多类型、多层次的经济网络结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同时受资源条件、社会需要等因素的制

农业经济学重点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 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 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长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二、1、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2、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 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三、1、农业现代化: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运用现代 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 1、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

2、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3、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 四、1、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表现: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公共物品: 3、宏观调控: 五、如何利用“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 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2)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存补贴。(3)粮食援助补贴。(4)单亲家庭农场补贴。(5)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8)农业生产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10)地区发展补贴六、1、可持续发展:①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而不应当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的实现。②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前的发展和消费时,应努力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能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农业经济学2008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概念 农业:农业是通过生物有机体的生活机能来获得有机物质的社会生产部门。。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报酬递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又称土地收益递减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原来从事农业活动而现在变成多余的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过程。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农业资本: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农业经济学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专门研究农业领域中各类经济问题的的部门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包括农业生产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两者相互之间的运动规律。 2.农业的概念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第一产业。从本质上看,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和自然力,通过自身的劳动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 3.农业再生产得基本特征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 4.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及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从农产品对人的重要性来看,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三,农业是工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在向人类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的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非商品性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包括生态环保功能,社会稳定功能,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5.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 恢复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1949-1952年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恢复和提高,1954-1956,毛泽东提出的“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思路,到1957年,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跃进”和恢复时期(1958~1965年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可概括为“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年以“农业学大寨”运动方式、扣政治帽子、行政压制、形式主义等手段推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领导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0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生产责任制、市场化改革、农业技术进步、增大农业投入 新世纪以来(2000 ~农业生产组织开始社会化 6.三农问题的基本涵义 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7.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二三产业

农业经济学-作业题

复习题库 第一章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2.小农经济 *3.个体经济 *4.私营经济 **5.农业经营形式 **6.家庭经营规模的适度性 二、简答 **1.怎样理解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2 简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3.简述小农经济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造小农经济的必要性 *5.合作社需遵守哪些原则? **6.简述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为补充的经济形式结构的原因 ***7.制约农业经营形式的因素有哪些? **8.简述分散经营的性质 三、论述 **1.述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2.论述现阶段农业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并存的必然性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农业 *2.农业现代化 *3.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 **4.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5.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6.农业电气化 *7.农业水利化 二、简答 *1.简述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2.简述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3.简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4.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5.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有哪些? **6.世界农业现代化中,根据内部生产力要素在过程中转化的先后关系可以划分哪几种形式? 三、论述 **1.述说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2.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章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 二、简答 *1.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农业的职能范围 **2.农业自身哪些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农业领域的管理职能? ***3.国家和政府法制与法治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4.改善和提高政府供给公共物品效率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6.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保护的必要性 **7.政府对农业保护的几种含义? 三、论述 ***1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稳定农产品市场的职能主要有哪些? **2.述说农业保护的阶段性 第四章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 一、名词解释 *1.经济结构 *2.产业结构 **3.农村产业结构 **4.农业生产结构 二、简答 *1.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2.衡量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有哪些? *3. 简述农村产业结构的特征 ***4. 简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5.简述农业生产结构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6.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 **1.产业结构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 述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精选

农业经济学2008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概念 农业:农业是通过生物有机体的生活机能来获得有机物质的社会生产部门。。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报酬递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又称土地收益递减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原来从事农业活动而现在变成多余的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过程。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 农业资本: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重点 第一章导论 1.农业概念: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的特征:①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根本特性)②是一种经济再生产 ③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 3.★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①产品贡献②要素贡献③市场贡献④外汇贡献 4.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①环境功能②社会功能③粮食安全功能④经济功能⑤文化功能 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农产品供给的含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 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农产品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一般情况 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3.★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 ①其他相关农产品价格②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③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④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⑤农产品商品化程度⑥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⑦其他因素政府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等 4.★农产品需求的含义: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 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5.农产品需求规律: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与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 价格上升,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 6.替代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7.收入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变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 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8.★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②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③中间需求的变化④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⑤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观念⑥消费者的文化习俗⑦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⑧政府的消费政策 9.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 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10.★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①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②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③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④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11.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 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12.★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②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③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④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⑤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13.★“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14.蛛网理论 (1)收敛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则小于 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 (2)发散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 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发散型的 (3)封闭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这 种蛛网就是封闭型的 第三章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最新整理)

2002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评卷人:傅晨成绩: 一、填空(50分) 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3分)(还有:农村传统副业独立成为农村农林牧渔服务业;旅游(观光)农业) 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2分) 3、我国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家庭承包制。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3分) 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4分) 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1985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6分) 6、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意在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7分) 7、改革初期,我国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战略上选择了不同于经典刘易斯模式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个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弊端,主要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8、近10年来我国农民负担较为沉重。请列出农民负担沉重的至少三个主要方面:费重于税、收费不断攀升、农民负担不均。(3分)(还有:农民负担现金支出压力大;农民暗税负担依然沉重) 9、2001年,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安徽省全省推开,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一项改革”。(3分) 10、列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至少三种主要类型: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基金会。(3分) 11、广州天河区的股份合作制以最具典型意义的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著称,它最初的股权由集体股、社员分配股和个人现金入股构成。目前被取消有股权是集体股,因为其产权依然不清。(5分) 12、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规定把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分为两类,即“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区分的基本依据是对农业的支持措施是否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是否扭曲贸易。请分别列出一个上述政策的具体例子:农业科研和价格支持。(5分) 13、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规则的目的是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请列出它的至少3个主要规定:市场准入、削减国内支持和削减出口补贴。(4分)(还有:合理的卫生检疫) 二、简答(30分) 1、从贡献论的角度,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10分) 一、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由农业所生产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的,即农

农业经济学重点

农业经济学重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业经济学 名词解释5*3 填空 21*1 判断 10*1 简答 6*5 论述 3*8 第一部分钟甫宁版教材 农产品特点:①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产生的短期一次性收获与周年均衡消费的矛盾 ②农产品通常可以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并且在不同阶段都可以进入最终消费 ③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类农产品,不仅事关国计民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而且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 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1.以土地和水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2.劳动力3.资本; 4.科学技术 土地的特点: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2.土地利用的区位性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4.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粗放经营:指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将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实行粗耕粗做,广种薄收,主要依靠扩大土地面积增 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集约经营: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集约经营中的土地报酬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总收益和单位投资的平均同时递 增;第二阶段是总收益继续递增而平均收益 递减;第三阶段是投入到一定限度后总收益 也出现递减。 农业规模报酬:由纯粹规模变动而引起的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称为规模报 酬。 农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伴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使单位农产品平均成本不 断降低的一种投入产出关系。 农业土地规模效益:指由于土地规模不同而产生的农业经营效益的差别。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指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经营条件下,能够取得最 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二版)》王雅鹏考研复习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 农业: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广义上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狭义上就指种植业。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及其应用的科学 二、问答题 1. 农业的特点是什么? ①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②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③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④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⑤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⑥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⑦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的产品中体现出来。 2.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并且长期起作用; b.农业对国民经济有着贡献:产品、市场、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外汇贡献;其新贡献有生态、安全、政治、文化。 3.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①社会稳定功能: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一个国家的自立自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稳定在农村,农村稳定在农业,农业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福利保障功能;②生态环境功能;③文化传承功能。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 一、概念 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二、问答题 1.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农业现代化 定义: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从内涵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 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协调的高效系统;世界性:应当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历史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 内容:1.生产技术现代化 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 2.生产手段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机器设备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全面规划土地,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3.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树立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增加人力资本,提高科技和文化素质4.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 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 意义:1、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2、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 3、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业收入 4、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 最终目标: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 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

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 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生物技术主要提高土地生产率;机械技术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生产专业化 定义:各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由原来从事多种生产项目、生产多种产品转变为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或某几种生产项目或产品,甚至只从事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活动。 意义: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和各单位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2、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技术装备的效能,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 类型:1.按照生产活动内容分:生产部门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农艺专业化 2.按照空间范围分: 农业地区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化)( 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农业各部门、各种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以发挥比较优势,在较大的区域之间进行的农业生产分工形式) 农业企业专业化 农艺过程专业化(农业作业专业化、农业生产环节专业化)(一种产业的垂直分工形式,将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的企业来完成。如畜牧业:不同的企业分别从事饲料、孵化(仔畜)、育肥、加工、运销等。 ●农业生产社会化 含义: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自给性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生产方式和商品性农业的过程。 农业社会化的基本趋势: 1.农业商品化与市场化日趋发达 2.农业生产趋向集中,形成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性3.专业化不断发展。即农业企业专业化、地区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发展 4.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 ●农业经济结构 定义:农业经济中诸要素、诸方面的构成情况与数量比例。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关系结构与农业生产力结构。农业经济结构是一个多类型、多层次的经济网络结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同时受资源条件、社会需要等因素的制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概念 农业:农业是通过生物有机体的生活机能来获得有机物质的社会生产部门。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的 过程。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报酬递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又称土地收益递减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原来从事农业活动而现在变成多余的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过程。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

农业经济学重点内容

农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农产品供给: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2、农产品需求:指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化,即农产品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农产品供给定理: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4、农产品物流: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其发展目标就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农产品物流与农产品流通就是不同的农产品物流也不等于农产品储运 5、外向型农业:指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竞争,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都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与标准进行,把农业生产纳入到国际经济轨道之中。 6、“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 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 业支持措施。 “黄箱”措施(Amber): 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与补贴。 “蓝箱”措施(Blue):根据限产计划,按固定面积与产量给予。 7、农业合作经济:(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economy)就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8、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指农民,特别就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与改善各自的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与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9、农户家庭承包经营(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HRS): 指土地属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一般为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农户通过承包合同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自主经营的农业经营制度。 10、兼业农户:与专业农户相对而言的,它就是指有相当时间从事非农工作或者依靠经营农业以外的其它事业取得相当收入的农户,这类农户一般多为规模中小的家庭经营。 11、农产品供求均衡:指在某种价格条件下,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恰好相等。这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其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12、农产品需求定理:又称农产品供给规律,其基本内容就是: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二、填空 1、《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力组织与研究农业中的生产关系2 3 4 以现代农业科学为支撑。 5、日本农协的组织特点广泛性、兼容性、系统性、全面性、非盈利性、民主性、依附性 6、日本农协的主要职能有生产指导、农产品销售、集中采购生产生活资料、信用合作、金融服务、社会服务、权益保障。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整理答案

农业经济学2016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题目加粗,加粗加下划横线的是重点)一、概念 农业:指人类利用生物的生命机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改进生物的生命进程,从而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或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物质生产部门。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

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报酬递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又称土地收益递减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原来从事农业活动而现在变成多余的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过程。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农业资本: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农业的特征? 答:1.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 2. 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 3.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答:1.农业支持其他国民经济部门 2.工业反哺农业 3农业的贡献? 答:1.产品贡献 2.要素贡献 3.市场贡献 4.外汇贡献 4农业的功能? 答:1.环境功能2社会功能 3.粮食安全功能 4.经济功能 5.文化功能 5农业经济学及研究对象? 答: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学科。 研究对象是1.农产品市场 2.农业生产要素 3.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4.农业保护与 农业发展 第二章农产品供求理论 **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形成有效需求和供给的条件是什么? 答:农业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条件略。 2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1.消费者收入水平 2.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 3.中间需求的变化 4.人口的数量与结构5.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理念 6.消费者的文化习俗7.消费者对农产品 未来价格的预期8.政府的消费政策。 3什么是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或是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因素有1.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 2.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 代程度3.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 4.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5.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6.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4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特点? 答:1.占用土地面积大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弹性小,占地小的非主要农产品供给弹性大2.同一种农产品,在经济发达地区供给弹性大 3.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弹性大4.农产品临时供给弹性小于短期供给弹性,短期供给弹性小于长期供给弹性5.畜牧业和林业产品的短期供给弹性可能小于零。

2019年自考《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多选80题

2019年自考《农业经济学》复习题:多选80题多选题: 1、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BCDE ) A、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B、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大小 C、农产品用途的广泛水准 D、农产品的必需水准 E、工业对农产品的依赖水准 2、属于WTO农业协议中“黄箱”政策的有( AE ) A、按产品种植面积补贴 B、食物安全储备 C、为环境保护提供的补贴 D、不挂钩收入支持 E、价格支持 3、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合作社曼彻斯特原则中有( ADE ) A、关心社区 B、一人一票制 C、现金交易 D、按社员购买额分配红利原则 E、对政治和宗教保守中立原则 4、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有( BDE ) A、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 B、该农产品的价格 C、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D、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 E、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5、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有( AC ) A、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水准 B、农产品用途的广泛水准 C、农产品价格变动影响期的长短 D、农产品的可替代水准

E、农产品的必需水准 6、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1844年)制定的合作社8原则中有( ABC ) A、自愿互利原则 B、一人一票制 C、按社员购买额分配红利原则 D、出售商品分内部价和市场价 E、如实介绍商品 E 7、如果小麦的需求弹性是0.10,那么说明( AB ) A、小麦价格每上涨1%,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0.10%; B、小麦价格每下降1%,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增加0.10%; C、小麦价格每上涨1元,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上升10%; D、小麦价格每上涨1元,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10%; E、小麦价格每上涨0.10%,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1%; 8、下述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观点,来自于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BC ) A、促使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 B、原住地缺少工作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居住环境恶劣,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C、迁入地公共设施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是拉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D、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向工业部门流动,因为收入之间的明显差别。 E、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持续扩大生产,农村人口持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