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全文)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全文)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全文)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实质性开展工作。

(二)网络承载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产品和业务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加快发展。融合业务应用更加普及,网络信息资源、文化内容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四)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基本健全,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五)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技术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六)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和服务,活跃信息消费市场,拓展信息消费渠道,推动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主要任务

(一)在全国范围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1.确定开展双向进入业务的地区。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分期分批扩大至全国。各省(区、市)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称省级协调小组)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本省(区、市)开展双向进入业务的地区,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2.开展双向进入业务许可审批。在全面做好试点地区双向进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许可一个”的原则,开展双向进入许可申报和审批工作。广电企业在符合电信监管有关规定并满足相关安全条件的前提下,可经营增值电信业

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网络电话(IP电话)业务,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

限公司还可基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固定网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服务。国家和省级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业务审批权限,受理广电、电信企业的申请,同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经营许可证。企业取得许可证后,即可依法开展相关业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3.加快推动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IPTV传输系统对接。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切实加强和完善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管理,负责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以及电子节目指南(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的管理,其中用户端、计费管理由合作方协商确定,可采取合作方“双认证、双计费”的管理方式。IPTV全部内容由广播电视播出机构IPTV集成播控平台集成后,经一个接口统一提供给电信企业的IPTV传输系统。电信企业可提供节目和EPG条目,经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审查后统一纳入集成播控平台的节目源和EPG。电信企业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应积极配合、平等协商,做好IPTV传输系统与IPTV 集成播控平台的对接,对接双方应明确责任,保证节目内容的正常提供和传输。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前提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电信企业可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4.加强行业监管。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广电、电信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良好行业秩序。电信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电信监管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经营电信业务企业的网络互联互通、服务质量、普遍服务、设备入网、网络信息安全等管理;广电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从事广播电视业务企业的业务规划、业务准入、运营监管、内容安全、节目播放、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备入网、互联互通等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督促

已获得许可的地区全面落实双向进入,推动相关企业实际进入和正常经营,丰富播出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电信和广电企业要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双向进入业务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二)加快宽带网络建设改造和统筹规划。

1.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模数转换进程。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传输交换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接入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海量下行宽带、室内多信息点分布的优势,满足不同用户接入带宽的需要。加快建设宽带网络骨干节点和数据中心,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加快建设融合业务平台,提高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要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全国一张网,带动各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引导有线电视网络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网络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作用,促进有线电视三网融合业务创新,全面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品质和终端用户体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参加)

2.加快推动电信宽带网络建设。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光纤网络建设,全面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城市新建区域以光纤到户模式为主建设光纤接入网,已建区域可采用多种方式加快“光进铜退”改造。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提高行政村通宽带、通光纤比例。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加快业务应用平台建设,提高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参加)

3.加强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继续做好电信传输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建设升级改造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促进资源节约,推动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资源共建共享,

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参加)

(三)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

1.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结合文化改革发展重大工程的实施,推进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探索三网融合下党管媒体的有效途径,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播出内容和传输安全。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重点加强对时政类新闻信息的管理,严格规范互联网信息内容采编播发管理,构筑清朗网络空间。(中央宣传部、网信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安部等负责)

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谁办网谁管网的原则,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企业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行业网络安全相关政策要求,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评测、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建立事前防范、事中阻断、事后追溯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落实接入(含互联网网站、手机、有线电视)用户实名登记、域名信息登记、内外网地址对应关系留存管理制度,为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增强三网融合下防黑客攻击、防信息篡改、防节目插播、防网络瘫痪等能力。加强三网融合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前的安全评估,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2.加强技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高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文化安全技术管理系统,加快提升现有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三网融合新闻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技术能力。加快地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建设,积极研究适应三网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安全技术管理手段,加强相关技术研究,提高安全技术

管理能力。(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搜索发现能力,在节目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用户接收等环节部署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各类传输网络中视听节目播出情况,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视听节目和违法信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等参加)

3.加强动态管理。强化日常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安全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处理,及时、客观、准确报告网络安全重大事件。充分发挥国家三网融合安全评估小组的作用,对重大安全问题进行论证并协调解决。省级协调小组办公室下要成立安全评估小组,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协调解决安全问题。(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四)切实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1.加快推进新兴业务发展。进一步探索把握新型业务的发展方向。鼓励广电、电信企业及其他内容服务、增值服务企业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的有利条件,以宽带网络建设、内容业务创新推广、用户普及应用为重点,通过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以及其他融合性业务,带动关键设备、软件、系统的产业化,推动三网融合与相关行业应用相结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设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内容产品。(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2.促进三网融合关键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制造。围绕光传输和光接入、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重点领域,支持高端光电器件、基于有线电视网的

接入技术和关键设备、IPTV和数字电视智能机顶盒、互联网电视及配套应用、

操作系统、多屏互动技术、内容传送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加快更高速光纤接入、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和组网、新一代万维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加强三网融合安全技术、产品及管控手段研究,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布局和标准制定工作。支持电信、广电运营单位与相关产品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带动智能终端产品竞争力提升。(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3.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广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内容供应商等的合作竞争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价格收费行为,加强资费监管,维护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电信、广电企业及其他内容服务、增值服务企业加强协作配合,创新产业形态和市场推广模式,鼓励创建三网融合相关产业联盟,凝聚相关产业及上下游资源共同推动产业链成熟与发展,促进创新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4.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标准体系。围绕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的需要,按照“急用先行、基础先立”的原则,加快制定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网络、业务、信息服务相关标准,优先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相关标准,尽快形成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的三网融合标准体系。企业开展相关业务应遵循统一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在规范行业发展、保障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质检总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参加)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动制定完善电信、广电行业管理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电信法、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立法工作,清理或修订相关政策规定,为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提供法律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及相关产业发展专项等,支持三网融合共性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业态创新。将三网融合业务应用纳入现代服务业范畴,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积极创新内容产品和业务形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及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给予政策支持。(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三)提高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水平。城乡规划建设应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预留所需的管线通道及场地、机房、电力设施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应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开放,并为网络的建设维护提供通行便利。(各地政府,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负责)

(四)完善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加大资金落实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工作能力建设,完善三网融合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各省(区、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监管平台,有效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三网合一系统设计方案

三网合一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本系统设计说明 (4) 1、概述 (4) 2、工程简介 (4) 3、设计项目 (4) 4、设计依据 (5) 5、设计思想 (5) 6、设计原则 (7) 7、设计目标 (8) 二、三网合一系统 (8) 1、概述 (8) 2、系统构成 (9) 2.1 计算机网络系统 (9) 2.1.1 概述 (9) 2.1.2 结构化综合布系统构成 (9) 2.1.3 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10) 2.1.4 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思路 (13) 2.1.5 网络系统设计 (14) 2.1.6 三网合一网络系统主要设备选型与功能介绍 (17) 2.2.7 网络系统拓朴图 (27) 2.2 IP广播系统 (28) 2.2.1 概述 (28)

2.2.2 IP广播系统构成 (29) 2.2.3 IP广播系统需求分析 (29) 2.2.4 IP广播系统功能与和特点 (30) 2.2.5 IP广播系统线路敷设及材料使用规范 (32) 2.2.6 IP广播系统主要设备选型与功能介绍 (33) 2.2.7 IP广播系统拓扑图 (44) 2.3 IP监控系统 (45) 2.3.1 概述 (45) 2.3.2 IP监控系统构成 (45) 2.3.3 系统说明 (46) 2.3.4 IP监控系统所涉及的主要产品选型 (47) 2.3.5 IP监控系统拓朴图 (74) 2、供配电系统设计 (75) 3、机房设计 (75) 3.1 概述 (75) 3.2 机房建设设计思想 (75) 3.3 机房建设设计思路 (76) 3.4 机房建设方案设计依据 (76) 3.5 机房工程建设设计说明 (77) 3.5 机房工程建设设计要求 (78) 3.7音、监控机房建设 (81) 3.7.1天花、墙、柱面、地板 (81) 3.7.2 线路的布线方式 (82) 3.7.3 UPS供电设计 (82) 3.7.4机房建设防雷设计 (89) 3.7.5机房空调设计 (97) 3.7.6 机房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产品选型及介绍 (98) 4、传输线缆铺设配套部分: (99) 5、系统承载部分 (99) 6、控制部分 (100) 7、显示与记录部分 (100) 三、施工方案 (100) 四、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101) 五、培训计划 (103) 六、本公司工程保障体系简章 (104) 1、本公司工程管理流程 (104) 2、本公司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05) 3、本公司工程服务承诺 (106) 4、技术支持及培训计划 (106) 七、系统图 (108)

三网融合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传输网络处理方案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分别在向下一代电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网络功效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全部能够为用户提供打电话、上网和看电视等多个服务。三网融合本质是未来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全部能够承载多个信息化业务,发明出更多个融合业务,而不是三张网合成一张网,所以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三网融合可能发展方向以下图所表示,由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到最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 图1 三网融合可能发展方向 IPTV/CATV是三网融合起步和关键 三网融合关键在于电信和广电业务融合。电信运行商和广电运行商业务相互渗透,全部将成为全业务运行商,经过全业务绑定及价格策略相互争夺用户;而电信运行商经过铺设超带宽城域网来提供IPTV业务,抢夺有线电视运行商TV业务,有线电视运行商可能自建或MVNO方法进入传统电信运行商移动领域,行程全业务竞争,双方全部面临前所未有竞争压力,基于全业务进行全方位竞争,而IPTV/CATV是三网融合起步和关键。 现在网络承载IPTV还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现在网络不满足端到端提速:高清入户需要10~20M,目前入户带宽普遍低于4M,要实现端到端提速,部分接入设备、BRAS和关键路由器需要改造;其次,业务体验难以保障:宽带IP城域网绝大部分流量为互联网业务,现网计划、设计和建设基础上未考虑IPTV业务承载,而IPTV频道切换比传统电视体验差,而且对丢包很敏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第三,缺乏端到端管理手段:承载网络运维包含到IPTV业务系统、承载网络和机顶盒,运维部门包含到多领域多个部门,难以快速定界,快速定位;最终,网络层次较多会成为质量瓶颈,现在城域网通常为5跳,IPTV相关承载技术难以统一布署,若直接用此架构网络承载IPTV,网络建设成本、网络业务控制、网络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部会带来更大问题,所以三网融合对接入网提出了新要求。 接入网扁平化发展 首先是接入网络融合和统一,分离网络向多业务综合接入转变,PON网络为中小型企业、楼宇微基站、住宅用户统一接入提供可能,而业务融合、设备统一深入促进了FTTX网络融合,降低网络节点,简化网络层次,降低网络TCO成本;其次,面向运行商全业务管理,现行网络维护由不一样垂直业务部门管理各自设备,而在三网融合环境下,统一OLT必需面对不一样部门管理,实现管理虚拟化。最终要面向最终用户差异化,OLT 设备必需面对二维网络,即不一样业务+不一样用户群,提供不一样QoS保障,真正实现用户差异化。 面对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行商,接入网需要向扁平化趋势发展,以下图所表示,光进铜退现网逐点改造架构是一个5级架构,网络节点众多;而光进铜退全新技术组合架构是一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前言 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住 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 分,能否做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 计既关系到当前住宅小区弱电系统功能的有效 发挥也关系到住宅小区今后在弱电技术方面是 否便于维护管理、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多年来 从事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实践中体会到, 住宅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的特点 的,它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 又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研究住 宅小区弱电工程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 将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 INTENRET 数据通信、视频点播、 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扩大, 对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光纤到户(FTTH)的传输网络逐步取代现有 的光电混合网络而成为最理想的传输网络,从 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图像的传

输,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的信息服务。因此, 光纤到户是否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正是 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1、什么是 FTTH
FTTH(光纤到户)的英文全称是 Fiber To The Home,指光纤直通用户家或办公桌 面。FTTH 全光纤网络采用一纤三波长的特殊通 道处理方式,将一根光纤分成三个不同的波长 信道,分别传输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 做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业 务占用不同的通道,不同的业务享有不同的优 先级,用各业务自有的帧格式传送,没有质量 损耗,保证了传输的质量。
2、FTTH 技术的先进性及成熟性
FTTH 是国际公认的终极接入网解决方案, 具有对称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抗干 扰、环保无污染的优势,代表了当今和未来接 入网建设的发展方向,被专家们誉为是一种一 劳永逸的网络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技术也是能 够同时传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信号的最佳 接入方案。事实上全光纤网络传输技术早已在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 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二、术语和定义 1)无源光网络:由光纤、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 网络,简称PON。 2)无源光网络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PON(或光分配网ODN)、光网路单元ONU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 系统。根据采用的信号传输格式可简称xPON,如APON、BPON、EPON和GPON等。 3) 光分配网:是无源光网络的另一种称呼,由馈线光缆、光分路器、支线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ODN。 4)馈线:光分配网中从光线路终端OLT 侧紧靠S/R 接口外侧到第一个分光器主光口入口连接器前的光纤链路。 5) 支线:光分配网中从第一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到光网络单元ONU线路侧R/S 接口间的光纤链路。采用多级分光时,也包含除一级光分路器以外的其它光分路器。 6)冷接子: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快速实现裸光纤对接的光纤接续器件。 7) 光分路器:一种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简称OBD。 8) 光分路盒(框):专门为安装光分路器设计制作的盒体或机框,内部包含光纤熔接盘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前言 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
部分,能否做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既关系到当前住宅小区弱电系统功能的有 效发挥也关系到住宅小区今后在弱电技术方面是否便于维护管理、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多年 来从事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实践中体会到,住宅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的特 点的,它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又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研究 住宅小区弱电工程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将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 INTENRET 数据通信、视频点播、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扩大, 对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光纤到户(FTTH)的传输网络逐步取代现有 的光电混合网络而成为最理想的传输网络,从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图像的传 输,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的信息服务。因此,光纤到户是否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正是 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1、什么是 FTTH
FTTH(光纤到户)的英文全称是 Fiber To The Home,指光纤直通用户家或办公桌 面。FTTH 全光纤网络采用一纤三波长的特殊通道处理方式,将一根光纤分成三个不同的波长 信道,分别传输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做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业 务占用不同的通道,不同的业务享有不同的优先级,用各业务自有的帧格式传送,没有质量 损耗,保证了传输的质量。
2、FTTH 技术的先进性及成熟性
FTTH 是国际公认的终极接入网解决方案,具有对称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抗干 扰、环保无污染的优势,代表了当今和未来接入网建设的发展方向,被专家们誉为是一种一 劳永逸的网络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技术也是能够同时传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信号的最佳 接入方案。事实上全光纤网络传输技术早已在电信和广电的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采用,因此全 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在技术上的成熟性是勿庸置疑的。FTTH 只是将全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应用于 住宅小区。上世纪 90 年代初,FTTH 在技术上就已经可以实现。但是由于当时光纤和光器件 0

三网合一与核心技术资源整合

三网合一与核心技术资源整合 目前,“三网合一”终于随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而板上钉钉,从准备研讨阶段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写道:“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规划”中对5年内推进三网从技术方面整合基础

设施资源,做了明确的硬性行政规定。由此在未来实现“三网”从行政上统一管理,经营上协作互动,在大趋势下看来为期不远。乍看起来,这仅仅是一个政府对于国企的行政规划监管行为,难以成为关注焦点。其实这项举措的深远意义,可能影响到每个国民今后的切实生活,甚至未来国家的科技发展观。 早在1ArrayArray8年,国内已提出“三网

合一”问题。但是受限于当时的IT科技发展状态和国企的经营体制缺陷,以及对未来民用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预见性不足,致使举措搁置。 时至今日,随着IT科技对旧有“三网”经营范围的技术革命,“三网”的经营资源技术核心日趋一体化。“三网”各自为政的经营模式,显露出更多弊端。 如果,继续按照“三网”鼎立的模式经营、

建设下去,不仅造成基础设施的资源重复建设,更重要的是阻碍了有市场竞争力的新科技产品的开发。长此以往,客观上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实力进步。 为什么“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等新型IT科技产品已经并非概念产品,却迟迟没有走向市场?我们的IT产业在技术层面、市场需求都已经有了走向世界尖端的趋势和条件,却

为何不能进一步走向世界信息产业的前沿?其中一个原因正是“三网”企业的经营领域局限,导致新产品无法面对市场,阻碍了新型科技产品实现市场化而产生效益。 “三网合一”的潜在效应,影响国内民用信息产业发展,也影响中国企业的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新型科技产品不能通过国内进行市场化运作产生效益,抑制了更新型科技产

三网合一建设实施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作者:————————————————————————————————日期: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 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二、术语和定义 1) 无源光网络:由光纤、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 网络,简称PON。 2) 无源光网络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PON(或光分配网ODN)、光网路单元ONU 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 系统。根据采用的信号传输格式可简称xPON,如APON、BPON、EPON 和GPON 等。 3) 光分配网:是无源光网络的另一种称呼,由馈线光缆、光分路器、支线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ODN。 4) 馈线:光分配网中从光线路终端OLT 侧紧靠S/R 接口外侧到第一个分光器主光口入口连接器前的光纤链路。 5) 支线:光分配网中从第一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到光网络单元ONU 线路侧R/S接口间的光纤链路。采用多级分光时,也包含除一级光分路器以外的其它光分路器。 6) 冷接子: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快速实现裸光纤对接的光纤接续器件。 7) 光分路器:一种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简称OBD。

浅谈三网融合下小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浅谈三网融合下小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基于数字和网络的智能社会。席卷全球的智能化浪潮已成为历史上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中,智能小区建设的兴起反映并满足了国际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要求。这是21世纪住宅小区的一个新概念。本文提出了“三网融合”、电信信息采集等业务解决方案。光配网络系统的设计原理在智能化小区光纤到户工程中,在移动域网的使用趋于多样化的今天,路由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最后,对工程设计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三网融合;智能化;设计 1智能化小区特征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是简单地堆叠精品建筑和智能设备。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优良的施工质量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智能系统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相关系统设备和良好的集成是实现智能化系统的手段和途径,两者构成了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基础,配套及完善的物业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是智能化系统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两者构成了智能化系统的软件。只有将实施过程与软硬件紧密结合,才能保证智能住宅建设的顺利实施,为业主提供最好的服务。作为一个优美、完善的居住区,它具有以下特点:安全、宁静、干净、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回归自然生活环境;优良文明的居住人文环境。 智能化系统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化”。采用多信息处理、传输、监控、管理、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实现服务、信息、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和可持續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 2三网合一 为了实现智能化小区的智能性和前瞻性,采用EPON技术实现了小区三网合一,即为每户建立住宅信息网络系统,系统类型为FTTH(光纤到户)和FTTB (光纤到楼),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来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三网合一,为智能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传输平台。小区用地呈梯形,整块用地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A、B、C,建设住宅楼和公共建筑共50栋,其中塔式高层住宅19栋,楼板小高层住宅28栋,三栋多层公共建筑。中央机房位于小区中心楼一层,主要配备三网合一的主要设备和智能化所需的服务器;中央控制室位于小区中心楼二层,主要配备小区监控MPDP大屏幕,配套液晶电视、智能化业务工作站。 3三网合一及智能化工程设计要点 3.1室内布线

三网融合技术(三种网络结合的时代)

三网融合——一场跨行业资源的博弈与合作 第一章内容初探--理论意义的三网融合 第一节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第二章发展趋势--广电、电信部门在三网融合中的“位”与“为” 第一节广电、电信职责定位第二节 第二节广电、电信现阶段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节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电信运营商可为之处: 第三章传播效应--三网融合与新媒体的深层互推 第四章行业蓝图--打造运营商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全球,三网融合是业界数十年来的共同追求,它代表了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中国,三网融合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内在需求和有效手段。然而,三网融合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作为三网融合推进主体之一的电信运营商相应也面临来自各个层面的机遇与挑战,也与广电进行着跨行业的资源博弈与合作,那么,电信运营商如何拿出切合自身的解决方案推进三网融合,是能否在新一轮全业务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第一章内容初探--理论意义的三网融合 第一节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三网融合”后,可以更好的控制网络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净化网络环境。将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样也可以实现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 第二节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根据试点方案,我国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必须满足以下要素: 1、双向进入:电信强广电弱的现实情况,决定我国政府在短期内会采取扶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前言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 部分,能否做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既关系到当前住宅小区弱电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住宅小区今后在弱电技术方面是否便于维护管理、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多年来从事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实践中体会到,住宅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的特点的,它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又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研究住宅小区弱电工程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将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INTENRE■数据通信、视频点播、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扩大,对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光纤到户(FTTH的传输网络逐步取代现有 的光电混合网络而成为最理想的传输网络,从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图像的传输,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的信息服务。因此,光纤到户是否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正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1、什么是FTTH FTTH(光纤到户)的英文全称是Fiber To The Home ,指光纤直通用户家或办公桌面。FTTH全光纤网络采用一纤三波长的特殊通道处理方式,将一根光纤分成三个不同的波长 信道,分别传输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做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业务占用 不同的通道,不同的业务享有不同的优先级,用各业务自有的帧格式传送,没有质量损耗,保证了 传输的质量。 2、FTTH技术的先进性及成熟性 FTTH是国际公认的终极接入网解决方案,具有对称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抗干扰、环保无污染的优势,代表了当今和未来接入网建设的发展方向,被专家们誉为是一种一劳永逸的网 络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技术也是能够同时传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信号的最佳接入方案。事实上 全光纤网络传输技术早已在电信和广电的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采用,因此全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在技术 上的成熟性是勿庸置疑的。FTTH只是将全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应用于 住宅小区。上世纪90年代初,FTTH在技术上就已经可以实现。但是由于当时光纤和光器件 的价格昂贵,因此全光纤网络技术只应用在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限制了FTTH在社区的推广。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详细

三网合设方案 一、概述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 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二、术语和定义 1) 无源光网络:由光纤、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 网络,简称PON。 2) 无源光网络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PON(或光分配网ODN)、光网路单元ONU 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 系统。根据采用的信号传输格式可简称xPON,如APON、BPON、EPON 和GPON 等。 3) 光分配网:是无源光网络的另一种称呼,由馈线光缆、光分路器、支线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ODN。 4) 馈线:光分配网中从光线路终端OLT 侧紧靠S/R 接口外侧到第一个分光器主光口入口连接器前的光纤链路。 5) 支线:光分配网中从第一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到光网络单元ONU 线路侧R/S接口间的光纤链路。采用多级分光时,也包含除一级光分路器以外的其它光分路器。 6) 冷接子: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快速实现裸光纤对接的光纤接续器件。 7) 光分路器:一种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简称OBD。

智慧小区建设方案设计

智能小区可视化服务平台 建设方案 翼昇俊科技

一、项目背景 在当今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已成为广大业主的一致要求,只有设计完整的小区智能化,才能建成先进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目前已成为小区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区的智能化系统从简单的楼宇对讲系统逐步发展到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小区公共安防系统、小区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以及物业管理系统,从单一的系统发展到多个智能化系统并且要求各个系统要形成有机的整体,进行系统集成。智能住宅是有美国首先提出,在欧洲、北美、日本、新加坡等地方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起步较晚,但由于目前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集成商的推动,智能小区得到飞速发展。 根据《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加快小区服务电子化进程。加快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推进小区服务功能信息化,大力推广智能化的小区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便民信息服务网络”进行了本项目设计。 小区智能化是指通过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建立一个由住宅小区综合物业管理中心与安防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以及家居智能化组成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服务和管理集成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能达到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最终目的是使每个住户得到满足其需求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关于住宅智能化的设计要求,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安全、舒适、方便,在设计和设备的选用,应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标准化、网络的开放性、系统的可扩从性及可靠性。 通过智慧小区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了为业主提供安全、高效、舒适及优化环境的目标。开发商所销售的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住宅,而包含了许多服务。如楼寓对讲系统、监控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及巡更系统,都是从小区安全角度考虑建设的。物业应该让这些系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为物业公司创造出新的利益增长点,为广大业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项目整体建设方案 1、平台概述 本项目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小区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化,使之成为可以方便服务、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 平台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3G网络、三维呈现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及多媒体展现技术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搭建,并与电信的号百平台和银行的结算平台集成,为物管、银行、商户、街道提供相应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打通小区银行代收系统、创建小区电子商

三网融合关键技术

三网融合关键技术
2011年3月

内容提纲
一、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二、承载网络关键技术 三、融合类业务关键技术 四、终端技术 五、其他技术
-2-

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3-

内容提纲
一、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二、承载网络关键技术 三、融合类业务关键技术 四、终端技术 五、其他技术
-4-

IP城域网多业务承载面临的挑战
城域网需要具备承载丰富的自营精品业务的能力,如IPTV、IP虚拟专网、 以太网专线(替代ATM/帧中继)、3G基站回传等等,因此要求城域网不 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简单的带宽服务,而是要成为给用户提供保证业务 体验的平台。 精品业务承载的关键技术要点
– 网络故障的快速恢复(单播、组播)、安全、QoS、稳定性 – 网络不仅需要具备QoS能力,还需要具备QoE能力,能够感知应用服务的传送 质量。
可将城域网分为两个平面,公众平面负责承载开放式互联网业务、精品 平面负责承载运营商“封闭式”的自营精品业务
-5-
虚拟IP专网
内容服务
以太网专线
移动3G业务
高速互联网
语音 &视频

IP城域网双平面实现多业务综合承载
公众宽带互联网平面
业务定位 开放互联网业务
精品平面
电信运营商自营的“封闭”业务: IP-RAN、NGN VoIP、IPTV、 L1/L2/L3 VPN、DCN*、企业互联网 专线* 2G/3G移动用户、3-play家庭客户、 商企客户、运营商自身 保证业务内容SLA、提供视频承载 能力、严格的Qos保障机制、时钟 同步能力、高可靠性、快速收敛、 VPN业务隔离能力、支持组播…. IP/MPLS、Unicast、Multicast 桶型+树型+网状流量模型 高 光纤直连/PON/基站路由器 /DSLAM+SR
服务客户群 网络承载要求
家庭客户+Wifi用户 每用户的Qos限速、保证连通 性SLA、不保证业务内容 SLA,允许较高的超卖比、较 低的网络故障收敛要求 IP + Unicast 桶型流量模型 一般 DSLAM/PON/Wifi+汇聚交换机 +BRAS
承载技术 流量模型 网络安全需求 网络设备
-6-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前言 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
组成部分,能否做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既关系到当前住宅小区弱电系统功能 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住宅小区今后在弱电技术方面是否便于维护管理、能否可持续发展。从 多年来从事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实践中体会到,住宅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 的特点的,它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又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 研究住宅小区弱电工程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将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 INTENRET 数据通信、视频点播、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扩大, 对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光纤到户(FTTH)的传输网络逐步取代现有 的光电混合网络而成为最理想的传输网络,从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图像的传 输,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的信息服务。因此,光纤到户是否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正是 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1、什么是 FTTH
FTTH(光纤到户)的英文全称是 Fiber To The Home,指光纤直通用户家或办公桌面。 FTTH 全光纤网络采用一纤三波长的特殊通道处理方式,将一根光纤分成三个不同的波长信 道,分别传输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做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业务 占用不同的通道,不同的业务享有不同的优先级,用各业务自有的帧格式传送,没有质量损 耗,保证了传输的质量。
2、FTTH 技术的先进性及成熟性
FTTH 是国际公认的终极接入网解决方案,具有对称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抗干 扰、环保无污染的优势,代表了当今和未来接入网建设的发展方向,被专家们誉为是一种一 劳永逸的网络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技术也是能够同时传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信号的最佳 接入方案。事实上全光纤网络传输技术早已在电信和广电的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采用,因此全 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在技术上的成熟性是勿庸置疑的。FTTH 只是将全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应用于 住宅小区。上世纪 90 年代初,FTTH 在技术上就已经可以实现。但是由于当时光纤和光器件 的价格昂贵,因此全光纤网络技术只应用在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限制了 FTTH 在社区的推广。 近年来,随着光纤、光器件价格的不断下降(比如目前光纤的价格比电线还低),光纤接入的 成本也大幅下降,使全光纤网络进入社区和家庭成为了可能。
3、传统接入方式的局限性
ADSL 和五类线是两种传统的接入网方式。从总体上讲,技术上的局限使这两种传统的接 入方式无法面向未来。
0

商务大厦三网合一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商务大厦三网合一覆盖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1) 1.1. 站点情况 (1) 1.2. 电磁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覆盖目的 (2) 1.4. 解决方案 (2) 2.设计指标要求 (3) 3.设计思路 (4) 3.1. WCDMA网络信源的确定 (4) 3.2. WCDMA切换区域的确定 (4) 3.3. 设备型号的确定 (4) 4.WCDMA系统网络指标分析 (6) 4.1. 覆盖场强分析 (6) 4.2. 上行链路分析 (6) 4.3. 隔离度分析 (7) 5.WLAN系统网络指标分析 (8) 5.1. 系统吞吐量 (8) 5.2. 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 (8) 5.3. 无线覆盖边缘场强的取定 (8) 5.4. 覆盖范围预测 (8) 5.5. 信道配置 (9) 6.系统外泄分析(WCDMA) (10) 7.系统干扰分析 (11) 8.可预见性分析 (12) 8.1. 话务量分析 (12) 8.2. 市场前景分析 (12) 9.电磁辐射防护分析 (13) 10.设备性能指标 (14) 10.1. WCDMA放大器指标 (14) 10.2. WLAN功率放大器PA2500,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5) 10.3. 交换机性能指标 (16) 10.4. AC(A CCESS C ONTROLLER)性能指标 (17) 10.5. AP(A CCESS P OINT)性能指标 (18) 10.6. ODP-090/V11-NW型定向天线 (19) 10.7. IXD-360/V03-NN室内吸顶天线 (20) 10.8. G/W-NNN00合路器技术指标 (21) 10.9. CM-CLNN00合路器 (22) 10.10. 宽频带功分器RD-52(3/4)N/NP-F2 (23) 10.11. RC-5NK-**F宽频带耦合器 (24) 10.12. 馈线 (24) 11.施工说明 (25)

广电三网融合PON解决方案

广电三网融合PON解决方案 PON应用不断深入,助力广电三网融合建设 广电网络现状:目前广电网络绝大部分是光纤同轴混合网HFC(Hybrid Fiber Coaxial )。该网络主要由前端、分前端、光节点以及同轴接入部分组成,同时采用光纤干线、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混合组网。传统的HFC网络只有下行通道,只能提供单向的广播业务,业务单一,为提供互动业务必须进行双向化改造。 广电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即在原来HFC网单向下行广播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上行(回传)通道。目前广电进行双向网改造的方案主要有两种,基于CMTS + Cable Modem和基于PON的改造方案。 CMTS + Cable Modem的改造方案,该方案需要对原有HFC网络进行大规模的双向改造,包括上行光纤、电放大器的双向改造、增加上行光发射机等,改造的工作量和投入成本都非常大。基于PON的双向网改造中,根据最后入户载体的不同,即选用五类线、同轴电缆或者光纤,该方案又可以分为PON+LAN、PON+EOC、FTTH。 PON + LAN:即在最后100m采用LAN技术,以五类双绞线入户。该方案是在原来的HFC网的基础上重新架构PON网络作为回传信道。原有的CATV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通过HFC网络进行传输,而VoD交互信号、数字电视上行信号以及宽带数据信号等单播数据则通过PON系统传输。该方案带宽大、成本低、运营商不承担用户终端的投入,网络未来升级改造方便。但是缺点是对于已经布线的老小区需要重新铺设五类线,施工困难,工作量大,投入成本高。 PON + E O C:即在最后100m采用E O C技术为用户提供接入,其入户方式为同轴电缆。E O C(Ethernet Over Coax )是一种在同轴电缆中传输以太网信号的技术。E O C技术分为无源和有源的两种:无源E O C技术是指无需调制直接在同轴电缆上传输以太网基带信号;有源E O C技术把基带信号调制到射频后在同轴电缆上传输。 在PON + E O C改造方案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等广播业务通过分前端传送至光接收机;数据、语音等单播业务通过EPON系统传送至ONU;光接收机和ONU分别通过同轴电缆和五类线连接E O C头端,E O C头端将电视信号和IP数据进行混频,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到用户家中;在用户家中放置E O C终端,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分离。 烽火通信根据不同的线路状况和业务发展需求,针对广电网络,利用PON设备进行改造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或者三个解决方案:

辉煌商务大厦三网合一系统设计方案#精选.

中国移动三网合一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东莞辉煌商务大厦三网合一覆盖系统工程 建设单位: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分公司 设计单位: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03年08月03日

目录 1.概述 (1) 1.1. 站点情况 (1) 1.2. 电磁环境 (1) 1.3. 覆盖目的 (2) 1.4. 解决方案 (2) 2.设计指标要求 (3) 3.设计思路 (4) 3.1. WCDMA网络信源的确定 (4) 3.2. WCDMA切换区域的确定 (4) 3.3. 设备型号的确定 (4) 4.WCDMA系统网络指标分析 (6) 4.1. 覆盖场强分析 (6) 4.2. 上行链路分析 (6) 4.3. 隔离度分析 (7) 5.WLAN系统网络指标分析 (8) 5.1. 系统吞吐量 (8) 5.2. 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 (8) 5.3. 无线覆盖边缘场强的取定 (8) 5.4. 覆盖范围预测 (8) 5.5. 信道配置 (9) 6.系统外泄分析(WCDMA) (10) 7.系统干扰分析 (11) 8.可预见性分析 (12) 8.1. 话务量分析 (12) 8.2. 市场前景分析 (12) 9.电磁辐射防护分析 (13) 10.设备性能指标 (14) 10.1. WCDMA放大器指标 (14) 10.2. WLAN功率放大器PA2500,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5) 10.3. 交换机性能指标 (16) 10.4. AC(A CCESS C ONTROLLER)性能指标 (17) 10.5. AP(A CCESS P OINT)性能指标 (18) 10.6. ODP-090/V11-NW型定向天线 (19) 10.7. IXD-360/V03-NN室内吸顶天线 (20) 10.8. G/W-NNN00合路器技术指标 (21) 10.9. CM-CLNN00合路器 (22) 10.10. 宽频带功分器RD-52(3/4)N/NP-F2 (23) 10.11. RC-5NK-**F宽频带耦合器 (24) 10.12. 馈线 (24) 11.施工说明 (25)

振兴通讯-EPON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目录 振兴通讯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技术建议书 深圳市振兴伟业通讯有限公司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788-5665 2011-10-25 页脚内容21

目录 一EPON需求分析------------------------------------------------------------------------------------------------------ 3 1.1---------------------------------------------------------------------------------------------- 背景形势 3 1.2 EPON技术特点 ------------------------------------------------------------------------------------------- 3 1.3 三网融合------------------------------------------------------------------------------------------------------ 4二项目组网方案-------------------------------------------------------------------------------------------------------- 5 2.1 系统总体方案 ----------------------------------------------------------------------------------------------- 5 2.2总体方案设计------------------------------------------------------------------------------------------------ 6 2.2.1、机房设计 ----------------------------------------------------------------------------------------- 6 2.2.2、干线设计 ----------------------------------------------------------------------------------------- 7 2.2.3、ODN设计----------------------------------------------------------------------------------------- 7 2.2.4、馈线设计 ----------------------------------------------------------------------------------------- 8 2.2.5、入户设计 ----------------------------------------------------------------------------------------- 9 2.3 网络设计---------------------------------------------------------------------------------------------------- 10 2.3.1、带宽预算 --------------------------------------------------------------------------------------- 10 2.3.2、IP地址划分 ------------------------------------------------------------------------------------ 10 2.3.3、光通道损耗估算 ----------------------------------------------------------------------------- 10 2.3.4、分路器布放 -------------------------------------------------------------------------------- 12 2.3.5、设备选型及数量 ----------------------------------------------------------------------------- 13三项目使用设备简介 ----------------------------------------------------------------------------------------------- 14 3.1 EPON OLT 产品简介 -------------------------------------------------------------------------------- 14 3.2 ONU-ZX404H ------------------------------------------------------------------------------------------------ 17 3.3设备明细表 -------------------------------------------------------------------------------------------------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