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uml图及java简单实现代码

23种设计模式uml图及java简单实现代码
23种设计模式uml图及java简单实现代码

23种经典设计模式UML类图汇总关键字: 设计模式

23种设计模式JAVA代码实现和追mm和设计模式关键字: 23种设计模式java代码实现追mm和设计模式

最讨厌废话了,把代码贴出来最简单。

package lq.test;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创建型模式***************

//factory method 1

//1具体的构造算法,和2构造出的具体产品由子类实现

interface Product {

}

//或者我也提供一个工厂的接口,由这个抽象类来继承它

abstract class Factory {

abstract public Product fmd();

//我认为这个方方法的存在是,是对FactoryMethod方法的补充

//例如可以为生成的对象赋值,计算为生成对象应付何值,前后的日值

//且这些都是公用的,生成产品的最主要算法还是在FactoryMethod中,

//这个方法只是起辅助作用,这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将具体的算法实现在一个方法中

//而我不直接调用此方法,而使用另外的一个方法封装它,等到了更灵活的效果,而

//子类需实现的内容是FactoryMethod

//此方法是一个TemplateMethod

public Product creat() {

Product pd = null;

System.out.println("before operation");

pd = fmd();

System.out.println("end operation");

return pd;

}

}

class Product1 implements Product {

}

class Factory1 extends Factory {

public Product fmd() {

Product pd = new Product1();

return pd;

}

}

//FactroyMethod 2

//这种方式简单实用

interface Producta {

}

interface Factorya {

Producta create();

}

class Producta1 implements Producta {}

class Factorya1 implements Factorya {

public Producta create() {

Producta pda = null;

pda = new Producta1();

return pda;

}

}

//AbstractFactory

//AbstractFactory与FactoryMethod的不同在于AbstractFactory创建多个产品

//感觉此模式没有什么大用

//当然可以还有更多的接口

interface Apda {}

interface Apdb {}

interface Afactory {

Apda createA();

Apdb createB();

}

class Apda1 implements Apda {}

class Apdb1 implements Apdb {}

//有几个接口就有几个对应的方法

class Afactory1 implements Afactory {

public Apda createA() {

Apda apda = null;

apda = new Apda1();

return apda;

}

public Apdb createB() {

Apdb apdb = null;

apdb = new Apdb1();

return apdb;

}

}

//Builder

//一个产品的生成分为生成部件和组装部件,不同的产品每个部件生成的方式不同

//而组装的方式相同,部件的生成抽象成接口方法,而组装的方法使用一个TemplateMethod方法

interface Cpda {}

class Cpda1 implements Cpda {}

interface BuilderI {

void buildPart1();

void buildPart2();

void initPd();

Cpda getPd();

}

abstract class BuilderA implements BuilderI {

Cpda cpda;

public Cpda getPd() {

initPd();

//对对象的内容进行设置

buildPart1();

buildPart2();

return cpda;

}

}

class Builder extends BuilderA {

public void buildPart1() {

System.out.println(cpda);

}

public void buildPart2() {

System.out.println(cpda);

}

public void initPd() {

cpda = new Cpda1();

}

}

//一个简单的生成产品的实现

//1

abstract class Fy {

public abstract void med1();

static class Fy1 extends Fy {

public void med1() {

}

}

public static Fy getInstance() {

Fy fy = new Fy1();

return fy;

// Fy fy = new Fy1() {//这种匿名内部类是静态的!!

// public void med1() {

// }

// };

// return fy;

}

}

//2

interface Pdd {}

class Pdd1 implements Pdd {}

abstract class Fya {

public static Pdd getPd() {

Pdd pdd = new Pdd1();

return pdd;

}

}

//Prototype 在java中就是clone,又包含深拷贝和浅拷贝

class CloneObja {

public CloneObja MyClone() {

return new CloneObja();

}

}

class CloneObjb {

public CloneObjb MyClone() throws Throwable {

CloneObjb cobj = null;

cobj = (CloneObjb) pcl(this);

return cobj;

}

//深度拷贝算法

private Object pcl(Object obj) throws Throwabl e {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 = new ByteArrayOutputStr eam(1000);

ObjectOutputStream objo = new ObjectOutputStream(b ao);

objo.writeObject(obj);

ByteArrayInputStream bai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 m(bao.toByteArray());

ObjectInputStream obji = new ObjectInputStream(bai );

Object objr = obji.readObject();

return objr;

}

}

//Singleton

//一个类只有一个对象,例如一个线程池,一个cache

class Singleton1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1 instance = new Si ngleton1();

private Singleton1()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1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class Singleton2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2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2() {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2 getInstance() {

// if (instance == null) {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2();

// }

//

//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2 getInstance() {

synchronized(Singleton2.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2();

}

}

return instance;

}

}

//**********结构型模式**********

//Adapter

//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引用一种使用继承

//将不符合标准的接口转成符合标准的接口,接口的修改主要是参数的增减,

//返回值类型,当然还有方法名

//感觉这就是封装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封装有用方法封装(在方法中调用功能方法),

//用类封装(先传入功能方法所在的类的对象,通过调用此对象的功能方法)

//使用引用的形式

class Adapteea {

public void kk() {}

}

interface Targeta {

String vv(int i, int k);

}

class Adaptera implements Targeta{

Adapteea ade;

public Adaptera(Adapteea ade) {

this.ade = ade;

}

public String vv(int i, int k) {

//具体的业务方法实现在Adaptee中,这个方法

//只起到了接口转换的作用

//调用此方法是通过引用

ade.kk();

return null;

}

}

//使用继承形式的

class Adapteeb {

public void kk() {}

}

interface Targetb {

String vv(int i, int k);

}

class Adapterb extends Adapteeb implements Tar

getb {

public String vv(int i, int k) { //调用此方法是通过继承

kk();

return null;

}

}

//Proxy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quest();

}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do the real business

}

}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Subject subject;

public Proxy(Subject subject) {

this.subject =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do something");

subject.request();

System.out.println("do something");

}

}

//Bridge

//感觉就是多态的实现

interface Imp {

void operation();

}

class Cimp1 implements Imp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1");

}

}

class Cimp2 implements Imp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2");

}

}

class Invoker {

Imp imp = new Cimp1();

public void invoke() {

imp.operation();

}

}

//Composite

interface Component {

void operation();

void add(Component component);

void remove(Component component);

}

class Leaf implements Component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an operation");

}

public void add(Component component)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public void remove(Component component)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

class Composite implements Component {

List components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operation() {

Component component = null;

Iterator it = components.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不知道此component对象是leaf还是composite,

//如果是leaf则直接实现操作,如果是composite则继续递归调用

component = (Component) it.next();

component.operation();

}

}

public void add(Component component) {

components.add(component);

}

public void remove(Component component) {

components.remove(component);

}

}

//Decorator

//对一个类的功能进行扩展时,我可以使用继承,但是不够灵活,所以选用了

//另外的一种形式,引用与继承都可活得对对象的一定的使用能力,而使用引用将更灵活

//我们要保证是对原功能的追加而不是修改,否则只能重写方法,或使用新的方法

//注意concrete的可以直接new出来,

//而decorator的则需要用一个另外的decorator对象才能生成对象

//使用对象封装,和公用接口

//Decorator链上可以有多个元素

interface Componenta {

void operation();

}

class ConcreteComponent implements Componenta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do something");

}

}

UML设计模式考试题

UML设计模式考试题 简单工厂模式的实质是由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动态决定应该创建哪一个产品类(这些产品类继承自一个父类或接口)的实例。 该模式中包含的角色及其职责 工厂(Creator)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它负责实现创建所有实例的内部逻辑。工厂类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创建所需的产品对象。 抽象(Product)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它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Concrete Product)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的特点: 简单工厂模式的创建目标,所有创建的对象都是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 在这个模式中,工厂类是整个模式的关键所在。它包含必要的判断逻辑,能够根据外界给定的信息,决定究竟应该创建哪个具体类的对象。用户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根据工厂类去创建所需的实例,而无需了解这些对象是如何创建以及如何组织的。有利于整个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 请问什么是责任链器模式,责任链模式包含哪些角色、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定义: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角色:处理者、具体处理者。场景:有许多对象可以处理用户的请求,希望程序在运行期间自动确定处理用户的那个对象;希望用户不必明确指定接受者的情况下,向多个接受者一个提交请求;程序希望动态指定可处理用户请求的对象集合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单一职责原则、开放封闭原则、依赖倒转原则、里氏代换原则、迪米特法则、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标签:扩展编程设计模式class测试工作 2012-07-31 09:26 1823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 分类:OO(1) 原则,故名思议则是本质的意思。所谓擒贼先擒王,研究设计模式自然要先了解设计原则,所有的模式都是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侧重一个,有的是多个都有所涉及。看完设计模式之后,我感觉到每个模式都有这些原则的影子,还渗透着面向对象的三大属性,也觉得这些原则也都有相通之处,,正是有了他们才使我们由代码工人转为艺术家。下面我来点评一下六大原则,望各位拍砖: 1、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简称SRP) 单一职责原则,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消弱或者一直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这种耦合会导致脆弱的设计,当变化发生时,设计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破

最新java设计模式考试题资料

1、设计模式一般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a) A.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相 B不同问题的同一表相 C.不同问题的不同表相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面向对象基本原则的是( c ) A.继承 B.封装 C.里氏代换 D都不是 3、Open-Close原则的含义是一个软件实体( a ) A.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B.应当对修改开放,对扩展关闭 C.应当对继承开放,对修改关闭 D.以上都不对 4、当我们想创建一个具体的对象而又不希望指定具体的类时,可以使用( a )模式。 A.创建型 B.结构型 C行为型 D.以上都可以 5、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于具体。即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是( d )的表述 A.开-闭原则 B.接口隔离原则 C.里氏代换原则 D.依赖倒转原则 6、依据设计模式思想,程序开发中应优先使用的是( a )关系实现复用。 A, 委派 B.继承 C创建 D.以上都不对 复用方式:继承和组合聚合(组合委派) 7、设计模式的两大主题是( d ) A.系统的维护与开发 B 对象组合与类的继承 C.系统架构与系统开发 D.系统复用与系统扩展 8、单子模式中,两个基本要点( a b )和单子类自己提供单例 A .构造函数私有 B.唯一实例 C.静态工厂方法 D.以上都不对 9、下列模式中,属于行为模式的是( b ) A.工厂模式 B观察者 C适配器以上都是 10、“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是( d )原则的通俗表述 A.接口隔离 B.里氏代换 C.依赖倒转 D.迪米特:一个对象应对其他对象尽可能少的了解 11、构造者的的退化模式是通过合并( c )角色完成退化的。 A.抽象产品 B产品 C创建者 D使用者

23种设计模式_UML_类图及对应示例代码

23种设计模式UML 类图及对应示例代码(一) 收藏 1.DoFactory.GangOfFour.Abstract.Structural Abstract Factory: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工厂模式:客户类和工厂类分开。消费者任何时候需要某种产品,只需向工厂请求即可。消费者无须修改就可以接纳新产品。缺点是当产品修改时,工厂类也要做相应的修改。如:如何创建及如何向客户端提供。 using System; namespace DoFactory.GangOfFour.Abstract.Structural { ///

/// MainApp startup class for Structural /// Abstract Factory Design Pattern. ///

class MainApp { ///

/// Entry point into console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 Abstract factory #1 AbstractFactory factory1 = new ConcreteFactory1(); Client client1 = new Client(factory1); client1.Run(); // Abstract factory #2 AbstractFactory factory2 = new ConcreteFactory2(); Client client2 = new Client(factory2); client2.Run(); // Wait for user input Console.Read(); } } // "AbstractFactory" abstract clas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abstract AbstractProductA CreateProductA(); public abstract Abstract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 "ConcreteFactory1" class ConcreteFactory1 :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A CreateProductA() { return new ProductA1();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return new ProductB1(); } }

uml与设计模式

返回总目录
目 录
第 10 章 UML 与设计模式 ...................................................................................2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什么是模式 ................................................................................................2 为什么要使用设计模式 ............................................................................3 模式的分类 ................................................................................................4 模式的组成元素 ........................................................................................6 模式的质量 ................................................................................................7 一个简单的模式例子 代理模式 ............................................................8 UML 对模式的支持 ..................................................................................9 应用设计模式进行系统设计 ..................................................................14 模式选择举例 评估项目 ......................................................................15 模式应用举例 形状编辑器 ................................................................20 小 结 ..................................................................................................36

实验一 设计模式综合应用(一)附源码+UML图

注:班里的可以向我要工程文件 实验一设计模式综合应用(一)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Java设计模式中的命令模式和观察者模式,并培养学生将两者综合应用到具体软件项目中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制作如图1所示GUI界面,需求如下: 1. 鼠标左键点击界面时,在鼠标所在位置填充一个直径为20像素的圆, 并在界面上方的标签上显示“新增圆点位于:(x,y)”; 2. 鼠标右键点击时,则实现undo操作,将最后填充的圆点从界面中删除, 并在界面上方的标签上显示“删除圆点位于:(x,y)”; 3. 界面下方的标签随时显示“鼠标位于:(x,y)”; 图1 GUI界面 三、实验要求: 1. 绘制和撤销圆点使用命令模式; 2. 两个标签内容的变更使用观察者模式; 3. 在代码实现之前,进行UML类图设计;

4. 根据UML类图,在eclipse中编程实现程序的功能。 四、实验学时:2+2学时(课外2个学时) 五、提示: 1.设计一个Circle类,该类对象用来记录某个填充圆的信息; 2. 每填充一个圆点,就实例化一个Circle类对象,并将其放置到具体命令对 象关联的List对象中,用来作为undo操作的依据; 3. 填充圆可以使用Graphics的fillOval方法; 4. 删除圆可以先将Graphics对象的颜色设置为画布的背景色,再使用 Graphics的fillRect方法; 5. 标签显示内容的需求不用观察者模式就可以轻松实现,但要求使用观察者 模式进行设计; 5. 实验完成后,将UML文件和程序的工程文件打包,命名为“实验一.rar”, 并上传至ftp://10.10.3.72。 六UML图 七源代码 1. package lsu.egg.sy1; public class Circle { private int x; private int y;

GOF以及JAVA的23种设计模式简介

GOF以及java的23种设计模式简介 GoF:(Gang of Four,GOF设计模式)---四人组 Design Patterns: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即后述《设计模式》一书),由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 和John Vlissides合著(Addison-Wesley,1995)。这几位作者常被称为"四人组(Gang of Four)",而这本书也就被称为"四人组(或GoF)"书。 Design Patterns: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即后述《设计模式》一书),由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 和John Vlissides合著(Addison-Wesley,1995)。这几位作者常被称为“四人组(Gang of Four)”,而这本书也就被称为“四人组(或GoF)”书。 在《设计模式》这本书的最大部分是一个目录,该目录列举并描述了23种设计模式。另外,近来这一清单又增加了一些类别,最重要的是使涵盖范围扩展到更具体的问题类型。例如,Mark Grand在Patterns in Java:A Catalog of Reusable Design Patterns Illustrated with UML(即后述《模式Java版》一书)中增加了解决涉及诸如并发等问题的模式,而由Deepak Alur、John Crupi和Dan Malks合著的Core J2EE Patterns:Best Practices and Design Strategies一书中主要关注使用Java2企业技术的多层应用程序上的模式。 对软件设计模式的研究造就了一本可能是面向对象设计方面最有影响的书籍:《设计模式》。

UML选择题

UML选择题

-、选择题 1.封装是指把对象的(A)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A. 属性和操作 B.信息流 c.消息和事件 D.数据的集合 2.封装是一种(C)技术,目的是使对象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分离,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現分1开。 A. 」_程化 B.系统维护 C.信息隐敞 D.产生对象 3.面向对象方法中的(D)机制使子类可以自动地例有(复制)父类全部属性和操作。 A.约東 B.对象映射 c.信息隐蔽 D.继承 4.在c++中,使得在多个类中能够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一个类中有不同的实現的一种方法是(B)。 A.继承 B.多态性 C.约束 D.接口 1.UML的软件开发以(A)为中心,以系统体系结构为主线,采用循环、迭代、渐增的方式进

行开发。 A.用例 B.对象 C.类 D.程序 2.uML的(B)模型图由类图、对象图、包图、构件图和配置图组成。 A.用例 B.静态 C.动态 D.系统 3.uML的(c)模型图由活动图、顺序图、状态图和协作图组成。 A.用例 B.静态 C.动态 D.系统 4.UML的最终产物就是最后提交的可执行的软 件系统和(D)。 A.用户手册 B.类图 C.动态图 D.相应的软件文档资料 5.在u ML的需求分析建模中,(B)模型图必 须与用户反复交流并加以确认。 A.配置 B.用例 C.包 D.动态 1.可行性研究分析包括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B)。

A.风险可行性分析 B.法律可行性分析 c.资源可行性分析 D.效益可行性分析 2.uML的客户需求分析模型包括(A)模型、初始类图、初始对象图和活动图组成。 A.用例 B.静态 C.动态 D.系统 3. uML客.J·?需求分析使用的 CRC卡上“责任”一栏的内容主要描述类的( C )和操作。 A.对象成员 B.关联对象 C.属性 D.私有成员 4.uML客户需求分析产生的用例模型描述了系 统的(D)。 A.状态 B.体系结构 c.静态模型 D.功能要求 5.在u ML的需求分析建模中,用例模.型必须与 (D)反复交流并加以确认。 A.软件生产商 B.用户单位领导 C.软件开发人员 D.问题领域专家 6.在u ML的需求分析建模中,对用例模.型中的 用例进行细化说明应使用(A)《图一>文字一>

软件设计模式(JAVA)习题答案

软件设计模式(Java版)习题 第1章软件设计模式基础 1.1 软件设计模式概述 1.2 UML中的类图 1.3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一、名词解释 1.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即在不修改源代码的基础上扩展 一个系统的行为。 2.一个对象应该只包含单一的职责,并且该职责被完整地封装在一个类中。 3.在软件中如果能够使用基类对象,那么一定能够使用其子类对象。 4.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 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二、单选择题 1.( A ) 2.( A ) 3. ( A ) 4. ( D ) 5. ( D ) 6.( A ) 7. ( D ) 8.( D ) 9.( D ) 10.( E ) 11.( C ) 12.( C ) 13. ( A ) 三、多选择题 1.( A、B、C、D ) 2. ( A、B ) 3.( A、D ) 4.( A、B、C、D ) 四、填空题 1.依赖倒转、迪米特法则、单一职责 2.模式名字、目的、问题、解决方案、效果、实例代码 3.超类、子类 4.开闭 5.用户 6.依赖倒转 7.组合/聚合 8.结构型、行为型 9.依赖倒转 10.开闭 11.需求收集是否正确、体系结构的构建是否合理、测试是否完全 12.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3.接口 14.名称、目的、解决方案 15.对象组合、类继承

16.对象组合 17.对象组合、类继承 18.抽象类的指针 五、简答题 1.答:设计模式按类型分为以下三类: 1)创建型设计模式:以灵活的方式创建对象集合,用于管理对象的创建。 2)结构型设计模式:将己有的代码集成到新的面向对象设计中,用于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 3)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描述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 2.答:设计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1)设计模式融合了众多专家的经验,并以一种标准的形式供广大开发人员所用,它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设计词汇和一种通用的语言以方便开发人员之间沟通和交 流,使得设计方案更加通俗易懂。 2)设计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将已证实的技术表述成设计模式也会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加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设计模式使得重用成功的设计更加容易,并避免那些导致不可重用的设计方案。 3)设计模式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灵活,且易于修改。 4)设计模式的使用将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设计成本。 5)设计模式有助于初学者更深入地理解面向对象思想,一方面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加方便地阅读和学习现有类库与其他系统中的源代码,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软件的设计水平和代码质量。 3.答:设计模式一般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模式名称、问题、目的、解决方案、效 果、实例代码和相关设计模式,其中的关键元素包括模式名称、问题、解决方案和效果。 4.答:正确使用设计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⑴可以提高程序员的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设计能力。 ⑵使程序设计更加标准化、代码编制更加工程化,使软件开发效率大大提高,从 而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 ⑶使设计的代码可重用性高、可读性强、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可维护性强。 5.答: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度从弱到强排列,UML中的类图有以下几种关系:依赖关 系、关联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泛化关系和实现关系。其中泛化和实现的耦合度相等,它们是最强的。

江西理工大学UML与设计模式复习题(答案参考版)

UML 与设计模式复习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设计题 1、简述GRASP 模式的内容。 答:GRASP 是General 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 Software Pattern(通用责任分配软件模式)的缩写。GRASP 模式可以用来设计类,这个模式包括9个基本原则:创建者、信息专家、低耦合、控制器、高内聚、多态性、纯虚构、间接性、防止变异。 2、掌握如何阅读、绘制活动图的基本方法。 答:1.阅读活动图: 活动图的主要元素 ?初始节点和活动终点:用一个实心圆表示初始节点,用一个圆圈内加一个实心圆来表示活动终点 ?活动节点:是活动图中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它用来表示一个活动 ?转换:当一个活动结束时,控制流就会马上传递给下一个活动节点,在活动图中称之为“转换”,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 活动图的主要元素 ?分支与监护条件:分支是用菱形表示的,它有一个进入转换(箭头从外指向分支符号),一个或多个离开转换(箭头从分支符号指向外)。而每个离开转换上都会有一个监护条件,用来表示满足什么条件的时候执行该转换。 2.绘制活动图 ?绘制时首先决定是否采用泳道:主要根据活动图中是否要体现出活动的不同实施者?然后尽量使用分支、分岔和汇合等基本的建模元素来描述活动控制流程 ?如果需要,加入对象流以及对象的状态变化,利用一些高级的建模元素(如辅助活动图、汇合描述、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引脚、扩展区)来表示更多的信息 ?活动图的建模关键是表示出控制流,其它的建模元素都是围绕这一宗旨所进行的补充工作流程,控制流程,业务流程中使用。 3、掌握如何阅读顺序图,如图所示,类Reservation,Window 必须实现哪些方法? : Participant

Java23种设计模式6大原则总结

设计模式概念: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经过分类编目的优秀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设计模式要素:模式名称、问题、举例、末态环境、推理、其他有关模式、已知的应用。设计模式分类:创建型、结构型、行为型。 创建型模式功能:1.统所使用的具体类的信息封装起来; 2.类的实例是如何被创建和组织的。 创建型模式作用:1.封装创建逻辑,不仅仅是new一个对象那么简单。 2.封装创建逻辑变化,客户代码尽量不修改,或尽量少修改。 常见的创建型模式: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常见的结构型模式:代理模式、装饰模式、适配器模式、组合模式、桥梁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 常见行为型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责任链模式、策略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观察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访问者模式、状态模式、解释器模式。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职责。 优点:降低类的复杂性;提高类的可读性;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降低因变更引起的风险。 里氏替换原则: 优点:代码共享,减少创建类的工作量,每个子类都拥有父类的方法和属性;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提高产品或项目的开放性。 缺点:1.继承是入侵式的。只要继承,就必须拥有父类所有属性和方法。 2.降低代码的灵活性。子类必须拥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使子类收到限制。 3.增强了耦合性。当父类的常量、变量和方法修改时,必须考虑子类的修改,这种 修改可能造成大片的代码需要重构。 依赖倒置原则: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两者都依赖其抽象;抽象不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在Java中的表现:模块间的依赖通过抽象发生,实现类之间不发生直接的依赖关系,其依赖关系是通过接口或抽象类产生的;接口或抽象类不依赖于是实现类; 实现类依赖于接口或抽象类。 接口隔离原则:1.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性应当是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的 2.一个接口代表一个角色,不应当将不同的角色交给一个接口。 3.不应该强迫客户使用它们的不同方法。 如图所示的电子商务系统在三个地方会使用到订单类:一个是门户,只能有查询方法;一个是外部系统,有添加订单的方法;一个是管理后台,添加、删除、修改、查询都要用到。“原子”在实践中的衡量规则: 1.一个接口只对一个子模块或者业务逻辑进行分类。 2.只保留接口中业务逻辑需要的public方法。 3.尽量修改污染了的接口,若修改的风险较大,则可采用适配器模式进行转化处理。 4.接口设计应因项目而异,因环境而异,不能照搬教条。 迪米特法则:(表述)只与你直接的朋友们通信;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每一个软件单位 对其他的单位都只有最少的了解,这些了解仅局限于那些与本单位密 切相关的软件单位。 对迪米特法则进行模式设计有两个:外观模式、中介者模式。 开闭原则: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重要性体现:提高复用性;提高维护性;提高灵活性;易于测试

uml设计模式三个工厂类图代码详解

工厂模式在《Java与模式》中分为三类: 1)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不利于产生系列产品; 2)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又称为多形性工厂; 3)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又称为工具箱,产生产品族,但不利于产生新的产品; 这三种模式从上到下逐步抽象,并且更具一般性。 GOF在《设计模式》一书中将工厂模式分为两类: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 d)与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将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看为工厂方法模式的一种特例,两者归为一类。 二、简单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又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重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一定很简单。它存在的目的很简单: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 在简单工厂模式中,一个工厂类处于对产品类实例化调用的中心位置上,它决定那一个产品类应当被实例化, 如同一个交通警察站在来往的车辆流中,决定放行那一个方向的车辆向那一个方向流动一样。 先来看看它的组成: 1) 工厂类角色:这是本模式的核心,含有一定的商业逻辑和判断逻辑。在java中它往往由一个具体类实现。 2) 抽象产品角色:它一般是具体产品继承的父类或者实现的接口。在java中由接口或者抽象类来实现。 3) 具体产品角色:工厂类所创建的对象就是此角色的实例。在java中由一个具体类实现。 三、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是简单工厂模式的进一步抽象化和推广,工厂方法模式里不再只由一个工厂类决定那一个产品类应当被实例化,这个决定被交给抽象工厂的子类去做。 来看下它的组成: 1)抽象工厂角色:这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它与应用程序无关。是具体工厂角色必须实现的接口或者必须继承的父类。在java中它由抽象类或者接口来实现。 2)具体工厂角色:它含有和具体业务逻辑有关的代码。由应用程序调用以创建对应的具体产品的对象。 3)抽象产品角色:它是具体产品继承的父类或者是实现的接口。在java中一般有抽象类

Java23种设计模式(总结)

Java设计模式

目录 1. 设计模式3 1.1 创建型模式4 1.1.1 工厂方法5 1.1.2 抽象工厂9 1.1.3 建造者模式14 1.1.4 单态模式20 1.1.5 原型模式22 1.2 结构型模式25 1.2.1 适配器模式26 1.2.2 桥接模式29 1.2.3 组合模式35 1.2.4 装饰模式40 1.2.5 外观模式45 1.2.6 享元模式50 1.2.7 代理模式55 1.3 行为型模式59 1.3.1 责任链模式59 1.3.2 命令模式64 1.3.3 解释器模式69 1.3.4 迭代器模式73

1.3.5 中介者模式79 1.3.6 备忘录模式83 1.3.7 观察者模式88 1.3.8 状态模式94 1.3.9 策略模式98 1.3.10 模板方法102 1.3.11 访问者模式106

1. 设计模式(超级详细) 内容简介 有感于设计模式在日常开发中的重要性,同时笔者也自觉对设计模式小有心得,故笔者*写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的简单例子、 并整理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的理论部分,综合汇总成这份Java设计模式(疯狂J*va联盟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份帮助文档主要是为了向读者介绍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包括模式的描述,适用性,模*的组成部分,并附带有简单的例 子和类*,目的是为了让读*了解二十三种*计模式,并能方便的查阅各种设计模*的用法及注意点。 所附的例子非常简单,慢慢的引导读者从浅到深了解设计模式,并能从中享受设计的乐趣。 由于每个人对设计*式的理解都不尽一致,因此,可能本文档的例子*有不恰当的地方,还望各位读者指出不恰当的地方。 欢迎登录疯狂J*va联盟进行技术交流,疯狂Java联盟的论坛宗旨是: 所有的技术发帖,均有回复。 疯狂Java联盟网址: 笔者简介

23常用设计模式的UML

Factory模式 1.简单工厂模式,又称静态工厂模式 2.工厂方法模式 3. 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与工厂方法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工厂方法模式针对的是一个产品等级结构;而抽象工厂模式则需要面对多个产品等级结构。

Singleton模式 要点: 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必须自行创建这个实例 必须自行向外界提供这个实例

Builder模式 Builder模式利用一个Director对象和ConcreteBuilder对象一个一个地建造出所有的零件,从而建造出完整的Product。Builder模式将产品的结构和产品的零件建造过程对客户端隐藏起来,把对建造过程进行指挥的责任和具体的建造者零件的责任分割开来,达到责任划分和封装的目的。 使用Builder模式的场合: 需要生成的产品对象有复杂的内部结构。每一个内部成分本身可以是对象,也可以紧紧是产品对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需要生成的产品对象的属性相互以来。Builder模式可以强制实行一种分步骤进行的建造过程,因此,如果产品对象的一个属性必须在另一个属性被赋值之后才可以被赋值,使用建造模式便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思想。 在对象创建过程中会使用到系统中的其他一些对象,这些对象在产品对象的创建过程中不易得到。

Prototype模式 通过给出一个原型对象来指明所要创建的对象的类型,然后用赋值这个原型对象的办法创建出更多同类型的对象。 Cloneable

Adapter模式 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也就是说把接口不同而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多个接口加以转换。 1.类的Adapter模式的结构 2.对象的Adapter模式的结构 注意两种结构的区别:主要就是Adaptee和Adapter的关系,一个为继承关系,一个为依

uml中的关系

uml中的关系 1、关联 双向关联: C1-C2:指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存在,都可以调用对方的公共属性和方法。 在GOF的设计模式书上是这样描述的:虽然在分析阶段这种关系是适用的,但我们觉得它对于描述设计模式内的类关系来说显得太抽象了,因为在设计阶段关联关系必须被映射为对象引用或指针。对象引用本身就是有向的,更适合表达我们所讨论的那种关系。所以这种关系在设计的时候比较少用到,关联一般都是有向的。 使用ROSE 生成的代码是这样的: class C1 ...{ public: C2* theC2; }; class C2 ...{ public: C1* theC1; }; 双向关联在代码的表现为双方都拥有对方的一个指针,当然也可以是引用或者是值。 单向关联: C3->C4:表示相识关系,指C3知道C4,C3可以调用C4的公共属性和方法。没有生命期的依赖。一般是表示为一种引用。 生成代码如下:

class C3 ...{ public: C4* theC4; }; class C4 ...{ }; 单向关联的代码就表现为C3有C4的指针,而C4对C3一无所知。 自身关联(反身关联): 自己引用自己,带着一个自己的引用。 代码如下: class C14 ...{ public: C14* theC14; }; 就是在自己的内部有着一个自身的引用。 2、聚合/组合 当类之间有整体-部分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组合或者聚合。

聚合:表示C9聚合C10,但是C10可以离开C9而独立存在(独立存在的意思是在某个应用的问题域中这个类的存在有意义。这句话怎么解,请看下面组合里的解释)。 代码如下: class C9 ...{ public: C10 theC10; }; class C10 ...{ }; 组合(也有人称为包容):一般是实心菱形加实线箭头表示,如上图所示,表示的是C8被C7包容,而且C8不能离开C7而独立存在。但这是视问题域而定的,例如在关心汽车的领域里,轮胎是一定要组合在汽车类中的,因为它离开了汽车就没有意义了。但是在卖轮胎的店铺业务里,就算轮胎离开了汽车,它也是有意义的,这就可以用聚合了。在《敏捷开发》中还说到,A组合B,则A需要知道B的生存周期,即可能A负责生成或者释放B,或者A通过某种途径知道B 的生成和释放。 他们的代码如下: class C7 ...{ public: C8 theC8; }; class C8 ...{ }; 可以看到,代码和聚合是一样的。具体如何区别,可能就只能用语义来区分了。 3、依赖

JAVA常用设计模式详解大全

Java常用设计模式 目录 设计模式 (2) 创建模式 (2) 设计模式之Factory -工厂模式 (2) 设计模式之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模式 (2) 设计模式之Builder -建造模式 (4) 设计模式之PROTOTYPE -原始模型模式 (5) 设计模式之Singleton -单例模式 (6) 结构模式 (7) 设计模式之Adapter -适配器 (7) 设计模式之Bridge -桥梁模式 (8) 设计模式之Composite -合成模式 (9) 设计模式之DECORATOR -装饰模式 (10) 设计模式之Facade -门面模式 (12) 设计模式之FLYWEIGHT -享元模式 (13) 设计模式之PROXY -代理模式 (14) 行为模式 (15) 设计模式之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职责链 (15) 设计模式之COMMAND - 命令模式 (16) 设计模式之INTERPRETER -解释器模式 (17) 设计模式之ITERATOR -迭代子模式 (18) 设计模式之MEDIATOR -调停者模式 (19) 设计模式之MEMENTO -备忘录模式 (20) 设计模式之OBSERVER -观察者模式 (21) 设计模式之STATE -状态模式 (23) 设计模式之STRATEGY-策略模式 (24) 设计模式之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模式 (25) 设计模式之VISITOR -访问者模式 (26)

设计模式 分类 创建模式 结构模式 行为模式 优点 面向界面编程 降低耦合性 增加灵活性 创建模式 设计模式之Factory -工厂模式 客户类和工厂类分开。消费者任何时候需要某种产品,只需向工厂请求即可。消费者无须修改就可以接纳新产品。 缺点是当产品修改时,工厂类也要做相应的修改。 设计模式之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模式 追MM少不了请吃饭了,麦当劳的鸡翅和肯德基的鸡翅都是MM爱吃的东西,虽然口味有所不同,但不管你带MM去麦当劳或肯德基,只管向服务员说“来四个鸡翅”就行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是生产鸡翅的Factory public class Factory{ public static Sample creator(int which){ //getClass 产生Sample 一般可使用动态类装载装入类。 if (which==1) return new SampleA(); else if (which==2) return new SampleB(); }

浅析23种软件设计模式

浅析23种软件设计模式 1、工厂模式:客户类和工厂类分开。消费者任何时候需要某种产品,只需向工厂请求即可。消费者无须修改就可以接纳新产品。缺点是当产品修改时,工厂类也要做相应的修改。如:如何创建及如何向客户端提供。 2、建造模式:将产品的内部表象和产品的生成过程分割开来,从而使一个建造过程生成具有不同的内部表象的产品对象。建造模式使得产品内部表象可以独立的变化,客户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建造模式可以强制实行一种分步骤进行的建造过程。 3、工厂方法模式:核心工厂类不再负责所有产品的创建,而是将具体创建的工作交给子类去做,成为一个抽象工厂角色,仅负责给出具体工厂类必须实现的接口,而不接触哪一个产品类应当被实例化这种细节。 4、原始模型模式:通过给出一个原型对象来指明所要创建的对象的类型,然后用复制这个原型对象的方法创建出更多同类型的对象。原始模型模式允许动态的增加或减少产品类,产品类不需要非得有任何事先确定的等级结构,原始模型模式适用于任何的等级结构。缺点是每一个类都必须配备一个克隆方法。 5、单例模式:单例模式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单例模式。单例模式只应在有真正的“单一实例”的需求时才可使用。 6、适配器(变压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原因不匹配而无法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一起工作。适配类可以根据参数返还一个合适的实例给客户端。 7、桥梁模式:将抽象化与实现化脱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的变化,也就是说将他们之间的强关联变成弱关联,也就是指在一个软件系统的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使用组合/聚合关系而不是继承关系,从而使两者可以独立的变化。 8、合成模式:合成模式将对象组织到树结构中,可以用来描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合成模式就是一个处理对象的树结构的模式。合成模式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用树结构表示出来。合成模式使得客户端把一个个单独的成分对象和由他们复合而成的合成对象同等看待。 9、装饰模式:装饰模式以对客户端透明的方式扩展对象的功能,是继承关系的一个替代方案,提供比继承更多的灵活性。动态给一个对象增加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再动态的撤消。增加由一些基本功能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非常大量的功能。 10、门面模式:外部与一个子系统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门面对象进行。门面模式提供一个高层次的接口,使得子系统更易于使用。每一个子系统只有一个门面类,而且此门面类只有一个实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单例模式。但整个系统可以有多个门面类。 11、享元模式:FL YWEIGHT在拳击比赛中指最轻量级。享元模式以共享的方式高效的支持大量的细粒度对象。享元模式能做到共享的关键是区分内蕴状态和外蕴状态。内蕴状态存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刁成嘉)课后习题整理

一、选择 1、封装是指把对象的(A)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A.属性和操作B.信息流C.消息和事件D.数据的集合2、封装是一种(C)技术,目的是使对象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分离,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现分开。 A.工程化B.系统维护C.信息隐蔽D.产生对象3、面向对象方法中的(D)机制是子类可以自动地拥有复制父类全部属性和操作。 A.约束B对象映射C.信息隐蔽D.继承 4、使得在多个类中能够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一个类中有不同的实现的一种方法(B)。 A.继承B.多态性 C.约束 D.接口 5、UML 的软件以(A)为中心,以系统体系结构为主线,采用循环、迭代、渐增的方式进行开发。 A. 用例 B.对象 C.类 D.程序 6、UML 的(B)模型图由类图、对象图、包图、构件图和配置图组成。 A. 用例 B. 静态 C. 动态 D. 系统 7、UML的(C)模型图由活动图、顺序图、状态图和合作图组成。 A. 用例 B. 静态 C. 动态 D.系统 8、UML的最终产物就是最后提交的可执行的软件系统和(D)。 A.用户手册B.类图C.动态图D.相应的软件文档资料 9、在UML的需求分析建模中,(B)模型图必须与用户反复交流并加以确认。 A. 配置B. 用例C.包D. 动态 10、可行性研究分析包括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B)。 A.风险可行性分析 B.法律可行性分析 C.资源可行性分析 D.效益可行性分析 11、UML的客户分析模型包括(A)模型、类图、对象图和活动图组成。 A.用例 B.分析 C.属性 D.系统 12、UML客户需求分析使用的CRC卡上“责任”一栏的内容主要描述类的(C)和操作。 A.对象成员 B.关联对象 C.属性 D.私有成员 13、UML客户需求分析产生的系统模型描述了系统的(D) A.状态 B.体系结构 C.静态模型 D.功能要求 14、在UML的需求分析建模中,用例模型必须与(B)反复交流并加以确认。 A.软件生产商 B.用户 C.软件开发人员 D.问题领域专家 15、在UML的需求分析建模中,对用例模型中的用例进行细化说明应使用(A)。 A.活动图 B.状态图 C.配置图 D.构件图 16、活动图中的分劈和同步接合图符是用来描述(A) A.多进程的并发处理行为 B.对象的时序 C.类的关系 D.系统体系结构框架

利用UML描述常见的几种设计模式

软件体系结构实验六 利用UML描述常见的几种设计模式 一:实验目的 掌握设计模式在软件设计中的作用,熟悉并了解一些常用的设计模式,进一步熟悉并巩固Rational Rose 2003与Visio2003工具的使用,熟悉并了解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ure 6.0工具的建模方法。 二:实验准备 (1)熟悉利用UMLRose2003与Visio2003建模的方法 (2)熟悉并了解软件设计模式 (3)熟悉并了解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ure 6.0的建模方法。 三:实验内容 设计面向对象软件比较困难,而设计可复用的面向对象软件就更加困难。你必须找到相关的对象,以适当的粒度将它们归类,再定义类的接口和继承层次建立对象之间的基本关系。在设计时,应该对手头的问题有针对性,同时对将来的问题和需求也要有足够的通用性,同时也希望避免重复设计或尽可能少做重复设计。 一个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重复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种来源于具体问题形式的抽象,这种抽象在特定环境中出现;在给定的问题环境和约束条件下,对通用问题的重复解决方案;一种经过证明的、在给定条件下问题的有效的重复解决方案。它象一个“大金块”传递了解决方案的本质。(点石成金的方法)。经过多次成功使用,已经被证明的“最佳实践方法”;用文字、图表描述的方式来捕捉设计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传递给新手。对通用设计问题的重复解决方案,对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的/具体的解决方案面向特定的问题环境权衡利弊之后得到的“最佳”解决方案,领域专家和设计老手的“杀手锏”,用文档的方式记录的最佳实践,在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一种可交流的词汇,在使用(重用)、共享、构造软件系统中,一种有效地使用已有的智慧/经验/专家技术的方式。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中,可以利用UML对设计进行建模,对设计模式的建模包括建立内部视图和外部视图 ①设计模式的内部视图是一组类图和一组交互图。 ②设计模式的外部视图是一个参数化协作,协作参数命名。是模式的用户必须绑定的元素。 本次实验要求同学们理解常见的组合模式(结构类型)、工厂模式(构造类型)、责任链模式(行为类型)。并能根据具体的案例,选择相应的设计模式,并根据该设计模式所定义的组成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的关连关系、约束关系,利用UML作出具体的设计。 在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ure 6.0中,提供了Goff所总结的23种常见模式的模板,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模板,实例化模板的参数,最后得到一个具体的某种模式的设计。图1-图3描述了组件的一个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