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腔、鼻腔分泌物、粪便后要及时洗手。

2.避免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尤其是在疾病活跃期间。

3.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

4.保持家庭的清洁与卫生,经常清洗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等。

5.饮食方面要注意,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尽量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

6.注意婴幼儿的卫生,及时更换和清洗尿布,保持宝宝的手部卫生和环境的清洁。

7.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8.如果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等,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避免传播给他人。

9.定期接种相关疫苗,如手足口病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10.关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宣传和预警信息,及时了解手足口病的疫情动态,遵守相关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何时何地发生? 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它能预防吗? 对手足口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预防措施包括常洗手,尤其是换尿布后;消毒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清洗脏的衣物。儿童发病头几天不要上幼儿园和学校或参加其他聚会。以上措施可大大减少传播,但还不能完全阻

手足口防治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讲座 一、基本知识1、手足口病是什么?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这些病毒属于肠道病毒,最多见的为C0XA16和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以皮疹和口腔溃疡为特征,部分患者伴有低热。皮疹多分布在四支的远端,如手指、足趾和掌而。另外还有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多伴有疼痛,患儿由于口腔疼痛,有时会拒绝进食,流口水。有些患者可能只有皮疹和口腔溃疡。在夏、秋季,如果儿童出现皮疹或口腔溃疡,家长就应警惕是否是手足口病了。 2.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给孩子的?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大凡为3—6天,平衡4天,手足口病患者、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上述人群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污染手、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FI 常接触可经口感染;接触污水或饮用被污染的水也可经口感染,;患者咽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通过咳嗽、喷嚏、谈话等造成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对各型病毒普遍易感,可以复发或者再感染。 3.手足口病后果危机吗? 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不是一种危机的疾病,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多突然起病,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粘膜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多数手足口病病例,包括儿童病例病情均较轻微,甚至不需要治疗,7-10 天就可以自愈。但极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还是很危险的,并发症包活脑膜炎、脑炎等。 出现并发症时,症状会加重,如出现高烧、激烈头痛、颈项强直、背痛等症状。如出现上述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预防措施:

1.手足口病主要侵犯儿童,对于患儿家长而言,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齐卫生。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后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5.本病流行期间合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常通风,勤晒衣被。 中山幼儿园2024年4月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其传染性较强且易发生暴发。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防 控能力,以下是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和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洗手,尤其在接触到儿童、 食物或污物之后。 - 妥善处理垃圾:将垃圾正确分类并及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 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2. 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 -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勤刷洗家具、玩具和床上用品等,保持 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 通风透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的 机会。

- 定期消毒:对常接触的物品和家居表面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儿童使用的玩具和器具。 3.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 食用安全的食品:选购新鲜、卫生的食材,做到分开储存生熟食品,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 - 煮熟食物:确保食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避免生食。 4.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 注意保持手指短剪并保持指甲清洁:减少手指进口的机会,避免将病毒带入口腔。 - 注意避免密切接触: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接触其体液、唾液或分泌物。 - 带口罩:在人员密集、易感染的场所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 5. 加强儿童日常防护

- 室内活动:尽量减少儿童在公共场所活动,特别是疫情高发 时期。 - 避免共用物品:减少儿童共用器具、玩具等,避免病毒交叉 传播。 - 保持监测:及时发现儿童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并隔离。 通过以上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和建议,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手足 口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广大 群众共同参与,将宣传知识传播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营造健 康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预防手足口病,守护孩子的健康!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1. 针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为你解答如下: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5至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都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二是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三是误饮或误食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者传播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三、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通常是2至10天,最短12至24小时,平均3至5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四、患手足口病痊愈后还会再得这种病吗? 多种人肠道病毒可以引起手足口病。人感染后只获得某种型别肠道病毒的免疫力,而对其他型别肠道病毒的感染仍然没有免疫力,所以患一次手足口病痊愈后还可能再次患手足口病。 五、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至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但只有及时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病情可以明显好转。 六、如何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1)看护人(家长、保姆等)接触儿童前要洗手、保持干净卫生;(2)儿童接触任何食物前均要洗手、保持干净卫生;(3)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手足口病科普知识

手足口病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病毒类型以肠道病毒71型(E V71)和柯萨奇病毒A16为主。该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常年均发。 二、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较多,可以通过口腔、呼吸道飞沫等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还可以通过共同使用玩具、餐具等传播。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三、手足口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该病一般起病急,伴发热,手掌或脚掌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皮疹多少不能反映病情轻重,家长应仔细查看发热儿童手心、足底和臀部的皮疹情况,持续发热且皮疹隐约可见最危险,发现后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四、手足口病有什么危害?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可自然痊愈,病程约7~10天。极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致死亡。但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尽量避免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注意通风,保持家居空气流通。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4、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或不洁食物。 5、及时对孩子的衣物、寝具、玩具等进行暴晒和消毒。 6、保证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7、保证孩子睡眠充足,防止过度疲劳,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8、流行期间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 有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 1、手足口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些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因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水疱或溃疡,故称为手足口病。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多数手足口病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手足口病是新发现的疾病吗?手足口病以前就有的,只是以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这个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症状比较轻,基本在一周内自愈,几乎不引起死亡。1995年以来,我国发现了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比较重,可出现严重的肺部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引起公众重视重新认识。 3、手足口病的皮疹长什么样?手足口病的皮疹呈小水疱,为小米粒至绿豆大,周围有红晕,疱内含浆液较少,一般不破溃,一般2-4天后吸收干燥,不留瘢痕。这些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趾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嘴里的水疱容易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因疼痛而影响进食。 4、手足口病需要治疗吗?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并不需特殊治疗,对发病儿童一般隔离7-10天,大多数1周左右即可自愈。个别感染某个亚型的肠道病毒患儿距离手足口病发病平均1月后可出现脱甲症,也不必特殊处理。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不到2%,病情危重者可在发病1~5天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病情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医院虽然积累了不少抢救经验,但对重症治疗的效果仍不令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传播很快的一种儿童传染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很容易交叉感染,现在还未研制出预防这种病毒的疫苗,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特别是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要注意预防手足口。 一、聚集性病例 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二、传染病突发事件 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10例以上或出现1例以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三、停课的标准 ①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 ②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聚集性病例时,建议病例所在的班级停课10天。 ③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全校停课10天。 ④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症状体征: 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

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预防步骤: 1、卫生消毒。 清洗消毒: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幼儿园要保持每天放学消毒一次,有条件的应该中午一次、晚上各一次。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浸泡消毒,通常使用的是84消毒液,一般把教学玩具浸泡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地板和桌椅也要用84消毒液擦一遍。孩子们一般都是在幼儿园里面吃饭,孩子们用的餐具也要专门的餐具消毒液进行刷洗,保证环境的卫生清洁。 2、预防宣传。 幼儿园老师要对孩子家长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孩子们回到家里以后,要让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家里面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皮疹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孩子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是上幼儿园上学。 3、卫生教育。 以洗手和消毒行动为宣传重点,教育家长做好洗手、消毒和开窗通风,并建议其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到医院看病时尽量戴口罩。 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在园孩子们的卫生教育工作,平时要教育孩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先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会萃、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时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浮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者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歇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者消毒工作(特别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 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即将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歇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即将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者小学放假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者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干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者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即将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肠道病毒EV71 防控知识问答

手足口病防治宣传要点.

手足口病防治宣传要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7.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9.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10.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11.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12.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手足口病防治问答 1.什么是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各地流行中常见的病毒型别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可散发,也可引起局部的流行。本病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儿童感染病毒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部、足部、皮肤出现斑丘疹,并很快转成疱疹,患儿多有低热,病程7天左右,一般症状较轻,常可自愈,偶可出现肺炎等合并症。特别是肠道病毒71型,除可引起手足口病外,还可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等多种严重疾病。 2.小儿患手足口病后有哪些症状? 答:该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2、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哪些人? 手足口病患者、隐形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都可传染该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3.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4。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的免疫系统较完善,**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5。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6。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7。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8.患儿在家中治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患儿被诊断为手足口病遵照医嘱留家治疗时,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或贪睡等异常行为,一旦有上述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向医生求诊。 9。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10.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

预防手足口病宣传标语,范文

预防手足口病宣传标语,范文 篇一:手足口病宣传标语 手足口病宣传标语 1、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 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3、手足口病的患者要紧为学龄前儿童,但成人也有发病。 4、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5、手足口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6、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7、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8、预防手足口病,人人有责。 9、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10、注意个人卫生,多开窗通风,勤晒被子。 11、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毒从口入。 12、动员一切力量做好手足口病的监测与操纵工作。 13、饭前便后勤洗手,手足口病不能有。 14、儿童成人均易感,儿童发病成人染。 15、粪口飞沫传播疾病,手足口腔皮疹多见。 16、夏秋季节多发,婴幼儿童易感。 17、搞好个人卫生,预防手足口病。 18、防控结合,群防群控

19.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毒从口入。 20.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21.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22.手足口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3.搞好儿童、家庭与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24.做好患儿的隔离,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关键。 25.搞好个人卫生,预防手足口病。 篇二:手足口病的宣传标语 手足口病的宣传标语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晒衣被,吃熟食,不扎堆。 篇三:麻疹、手足口病宣传标语 麻疹、手足口病宣传标语 麻疹宣传标语 1.让每一个儿童及时得到免疫是人类生存与进展的权力 2.接种麻疹疫苗保护儿童健康 3.让孩子及时得到麻疹疫苗免疫是家长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4.全民行动起来,大打一场消除麻疹危害的歼灭战 5.接种麻疹疫苗,消除麻疹,共建美好家园。 手足口病宣传标语 1、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毒从口入。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手足口病知识宣传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手足口病知识宣传 随着幼儿园孩子们的增多,传染病的预防成为了家长和老师们关注的重点。其中,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幼儿传染病,其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并提供预防和控制措施,希望能为家长和老师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一、手足口病的概念 1. 手足口病的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中,其特征是发热、口腔和手足部出现水疱和溃疡。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1. 增强个人卫生意识 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饮食健康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避免生冷食物,减少感染风险。 4. 防止交叉感染 避免孩子们共用餐具、玩具等,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5. 及时就诊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水疱等症状,及时就诊,并请假居家休息。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三、我对手足口病的观点和理解 作为一名幼儿园文章写手,我深知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对于手足口病,我们应该增强预防意识,注重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努力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幼儿园环境。家长和老师们也要携手合作,共同做好预防工作,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家长、老师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

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资料今年3月上旬,安徽省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少数伴有脑、心、肺严重损害。 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20多种肠道传染病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比例较大,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急性软瘫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EV71流行日趋严重,儿童感染后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死亡速度快。 手足口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一般在39℃以下,然后在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斑丘疹和疱疹表现四不像:不象药疹,不象虫咬,不象牙龈疱疹,不象水痘。皮疹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痕。 多数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 四大重症表现要警惕 虽然手足口病是常见病,但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要密切观察患儿,如果病情较重,会出现四种异样表现:一是昏睡,有的患儿一天到晚昏睡、嗜睡,精神萎靡不振;二是肌肉抖动,有的患儿还会抽搐、夜惊;三是持续呕吐;四是持续发烧。 流行特点: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 1、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感染; 3、咽喉分泌物、唾液、呼吸道分泌物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4、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 成人也可以被感染。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春季。”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并不可怕,家长不必惊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一、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知识问答 1、什么是手足口病这是一种发生在年龄较小的托班、小班(4岁以内)幼儿多见的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一般传染病,年长儿及成人也感染,但一般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在托幼机构内容易发生流行。 此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的皮疹,手足口病的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及低热(38度),亦可不发热。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处。四肢,尤以手足部可见斑丘疹或疱疹,数量多少不定。病程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皮疹发展很快,痊愈后不留疤,不痒不痛,不流脓,成簇状出现个别患者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2、手足口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可通过鼻涕、唾液、粪便、共用玩具等传染。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既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菌者的鼻和咽喉分泌物及粪便而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3、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少一般为3~6天,平均4天。 4、手足口病患儿多久可以返回幼儿园病程通常一周左右,愈后良好,到幼儿的疱疹全部干燥结痂可返回幼儿园。 5、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的幼儿要医学观察多久 7天(5~10天)。 6、发生手足口病如何护理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对症治疗有发烧进行退热,服用板兰根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桂林西瓜霜口腔治

疗溃疡。幼儿穿宽松透气的鞋袜,多洗手保持清洁,饮食上可以吃些绿豆薏苡仁粥,或是山药米仁赤豆粥,起到清热利湿健脾利湿的作用。 二、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有那些 1、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舔手、咬指甲。从公共场所回家后要洗手、洗脸、换衣服。饭前便后肥皂流动水洗手。 2、在疾病流行时,请大家尽量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减少感染机会 3、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彻底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要挑食偏食,多吃蔬菜水果。勤洗手,多运动多户外活动晒太阳。 4、幼儿园内加强晨间检查及早发现手足口病做好早隔离早报告早预防。 5、对家长早做健康教育。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 临安镇中心幼儿园保健室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 一、手口足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其中以EV71及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最为常见。 二、多发人群及季节 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该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三、传播途径有哪些? 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主要以粪便、口或呼吸道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渗出液传播,即儿童大便、唾液、牙杯、毛巾、玩具、奶具、内衣及床上用品等。 四、发病的症状是什么? 1、轻型 急性发病为:发热、手、足、口腔及肛门可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疼痛等症状。 2、重型 可出现肌肉痉挛、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五、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以下几点可降低被感染的可能。

1、家长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室内勤通风,勤晾衣被,注意家庭卫生。 2、家长接触婴幼儿尿布、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家畜、家禽要圈养,避免与人混住一处。 4、婴幼儿使用奶瓶、奶嘴使用前应充分清洗。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其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即可全愈。 六、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1、不易过多使用。垃圾、粪便使用1:10比例浸泡1小时,衣服、被单1:100浸泡30分钟晒干,厕所、地面、墙1:50喷洒,用量每平方米四两。 2、食具、饮具、奶具1:25比例浸泡30分钟,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等1:50比例擦试3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一周。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广播宣传稿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广播宣传稿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该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 二、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三、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组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EV71)也可引起手足口病。 四、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五、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

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该病尚未特殊的预防方法,但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开窗、晒衣被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二)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逛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三)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四)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逆免人畜洗合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的直接传播。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整理版

20__政教处范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整理版 政教处范文之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木、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 发生死亡。 二、诊断手足口病的依照是什么? 诊断手足口病的依照有以下几条: 1以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和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 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 等病症。 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其中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 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三、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一下三种传播途径: 1是人群密集接触传播:儿童通过接触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 及被病毒感染的手、毛巾、手绢、呀被玩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是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 的患儿接触可造成感染。 3是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四、什么季节易得手足口病? 1

模板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顶峰主要为5—7月。 五、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 人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被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病症。但感染 后会传播病毒,因而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防止传染给小孩。 六、为什么说手足口病能够预防? 尽管手足口病在全球和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该病是能够预防的,只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即养成个人 良好的卫生适应。得病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此是完全能够预防手足口 病的发生。 七、小孩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病症要如何处理? 当家长发觉本人的小孩出现发烧、皮疹等病症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依照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当小孩被诊断为手 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学校上学,防止传染给别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八、家庭如何进展手足口病消毒? 一般来说,假如家庭中无人得手足口病,除了留意及时和勤洗手、做 好家庭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及勤晒衣服外,一般不需要用化学消毒剂 进展消毒。 假如家庭中小孩的了手足口病,除了及时就医、病儿在家休息外,还 需要对病儿的餐具、用品等用84消毒液进展日常消毒,等病儿痊愈后还 应对所有物品进展一次终末消毒。病儿痊愈后经医生证明后,才可上学。 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祝你的家庭健康、幸 福﹗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