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

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环境问题不但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人在实践活动

中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理想境界,古人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中国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拥有一个更加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

二、“天人合一”指导实践的生态意义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

威胁。中国古代思想家基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在先人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理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人类在进行经济建设,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根据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们应该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不能逆天而行,不能违反自然规律;恰恰相反,应该顺应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呼声,努力去与大自然进行沟通。自然界不是神秘的、令人畏惧的存在,不是人类的敌人。恰恰相反,天地自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亲朋好友,人与自然天生具有亲和性而非对立性。因此,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就会极大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向着“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不断前进,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解决当今世界由于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更有着未雨绸缪的重大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当前改革和建设的指导理论,要求我们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为荣,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紧张对立为耻。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深刻体会和把握“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为建设更加幸福美满的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三、结语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命题,体现了古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生态观,反映了古人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智慧,具有深广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容量。即使到现在,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仍然具有先进性,值得我们思考、理解、学习。在我们以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要践行这种理念,自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我们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

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

“天人合一”在古代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是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对古代中国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巨大的影响,最简单的例子便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将就要有好的风水,同时要与周围环将相协调,这不仅仅是人们图个吉利,这更是人们对于天人合一的追求。

在现代以及未来,“天人合一”依旧有着重要的启示: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外,还应有不损坏自然的相应约束,应有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功能。否则科学很多方面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场福祸相伴的悲喜剧,甚至是一场灾难。

人类与自然,只有处于一种能够满足人类永恒生存的和谐之中,才是长久之道。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天人合一”是基石:在中国文明的哲学体系中,它是理论基石之一,“远求;近取,俯查;仰视,类比;取象。”,巧妙;严紧的将人与自然在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模式展现给我们。

“天人合一”是经论:这是道家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哲学观的宗教体现,“三生万物”“天地人法”阐明人是万物的一部分,人须顺应自然规律——“道”这一世间真谛

“天人合一”是方法:所有道家修行方法中都有天人合一的内容,这是道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天人合一”是状态:这是在修炼中;身心对溶入自然的一种常见体会,是修行方法中的一个状态。

天人合一是医理:臓象学说;运气学说;经络学说。。。无不是以天地时气变化对人的直接影响为主线而展开的防病治病的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明哲学体系的基本成份之一,它深深的渗透到我们的意识;思维;甚至遗传中,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昌明发达,和谐自然——是这一理论的最好的实证!!!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

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现代的中国哲学研究,几乎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概念范畴。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析起来,包括几个命题: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明确肯定人是一物。张载《西铭》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类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

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普遍规律。张载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 ?"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规律就是性命之理,自然界与人类遵循同一规律。

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张载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他认为性与天道具有同一内容,即是变易。程颐说:"道与性一也。"又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他认为天道、人性、人道是同一的,其内容即是理,也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张程都肯定性与天道的同一性,但张载以为这道即是变易,程颐则以为道即是理,这是彼此不同的。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调谐。这是《易传》提出的,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

成万物而不遗"为理想境界。张载、程颐亦接受这种观点,但是没有更详尽的发挥。

关于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界,中国古代有三种典型性学说: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顺天) 说,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制天)说,三是《易传》的天人调谐说。庄子的观点是消极的思想,荀子的观点是积极的思想。自从西方"戡天"(战胜自然)的思想传入中国后,荀子的学说受到高度赞扬。但是,如果一味讲"戡天",也可能陷于破坏自然。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果盲目破坏自然,会引起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严重后果。近年来人们强调保持生态平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革自然,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这种学说确实有很高的价值。

.“天人合一”观。这是一种以直觉和朴素的方式,表现人与自然沟通、智慧动物与养育环境的融合,以及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共存共荣的思想。它的主旨在于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也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即秩序与人事条理)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天人合一的核心,乃在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尽管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各个流派之中,对“天”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只从物质世界意义上去理解它,而有的则赋予其道德伦理等精神上的意义,也有的甚至将他人格化,使之成为“上帝”的代名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对立、势不两立。汉代出现的“天人感应”的说法,以人的行为能力、形体结构及内在的性质等诸多方面与天加以比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他所蕴含的自然与人统一的思想内核依然清晰可见。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摩罗

天人合一的思想被看作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原点。群经之首《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焉。”

讲的也是天人合一,司马迁写《史记》不说自己考察人间纷争,而是自称“究天人之际”——连史学的目标也瞄准在天人合一。儒家学人鼓励贤者成为大德,以达天人合一的大愿。天人合一于是成为了一种修炼有成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的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这些古代哲人人生修炼所达到的形而上顿悟,还是他们所虚构的完美世界?

都不是。

天人合一曾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基本状态,后世哲人所云天人合一,既是对这种历史状态的种族回忆,也是对这种生活状态和观念形态

产生哲学自觉之后所作的哲学表述。

,潘蛟等翻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189页)人类感情和精神生活的支持体系不止是人类社会,而是包括着其他物种,这个结论在那个时代的人类学家的研究中阐述得非常明确。这个大的生态系统肯定比单纯由人类组成的社会更加丰富,更加具有精神寄托

的超越性。现在的学者在研究早期人类历史时,对人类氏族时代这种天人合一的生命状态和这种状态下人类的精神文化缺乏整体的关注,而只从中剥离出“氏族社会”这个概念,只对这种状态下人与人的关系、人群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关系模式感兴趣,这是对古老的氏族文化的极大肢解。氏族不只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更是一个生命概念、文化概念和哲学概念。我们不能只对氏族时代抱着社会学的兴趣,必须首

先怀有文化学和哲学的兴趣。我把氏族时代的这种文化命名为自然文化,氏族内部人群与一些植物和动物以及一些非生物在血缘上、情

感上、命运上具有同一性,这是我所说的自然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先秦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更早年代(比如从五千年前一直上溯到三百万年前)的地球上很可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状态,这个命题的提出既是对业已逝去的这种真实状态的种族记忆,也是对这种历史记忆的文化表达,还是对一种淳朴单纯的精神境界的哲学自觉。后代学人对先秦哲学家的这种表述,主要理解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对其作为一种历史记忆的文化表达和哲学自觉则关注得不够。所谓文化,所谓哲学,都是人类对于自己的生存经验的描述和提升。“天人合一”首先是人类祖先(包括中国先民)的生存状态和历史经验,进入人文时代以后,这些经验才提升为哲学话语。后人离远古时代越来越遥远,对先民的经验越来越隔膜,于是对前人的哲学话语只会从概念上推敲演绎,越推敲越繁复混乱,越演绎越扑朔迷离。久而久之,古人的经验和哲学遂成为后人永远参不透的谜语。

最早的人类想来很像今天的黑猩猩,很可能十来个一群活动于群山臻莽之间,他们最关心的是昼夜更替和草木荣枯,因为这是他们的生计所系。直到人类进入简单的氏族时代,这种关注的重点依然没有改变。在漫长的原始时代,古人凭他们的经验和世世代代积累的观察结果,在天文星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更是具有十分丰富的了解。

古人观念中最早的天并不像夏商时代那样具有神的含义,而是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人类生息繁衍在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之中,希求与这些事物达到和平相处,和乐安谐。而且,他们与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相处的态度,大异于今天的人类。他们既不是狂妄地要征服地球、征服太空,也不是客观地利用大自然,而是从感情上真正与自然事物融为一体。

拜。但是图腾一般限于某种单一物种,比如某个氏族的图腾是鹦鹉,另一个氏族的图腾是袋鼠,鹦鹉和袋鼠分别与这两个氏族具有亲缘关系,而且是一种神圣的亲缘关系。但是,以鹦鹉或者袋鼠命名的这个氏族或者胞族,其成员并不只是具有人类这一个物种,甚至再加上鹦鹉或者袋鼠也不是其全部构成。在他们的氏族或者胞族中,还包含着其他一些植物和动物,这些植物和动物跟人类一样是氏族的成员,人类与这些植物和动物在血缘上、情感上、命运上都具有同一性,他们必须相互友善、互不伤害、相依为命。有一种内在的纽带把这些事物和他们所处的群体联系起来,它们是群体的正规成员。这就是说,它们属于这个群体,就像人类个体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一样;于是乎,把他们和人类联合在一起的也是同一种关系。人们把它们氏族中的事物视为亲戚或同伴,称他们为朋友,并认为他们也是由如同自己一样的血肉构成的。因此,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经过选择的亲和性与十分特殊的契合关系。事物和人有共同的名字,并且能够以某种方式自然而然地做到相互理解、彼此协调。例如,当一个Mallera胞族的瓦克尔布拉人被埋葬的时候,停尸用的支架必须用属于Mallera 胞族的某种树的木材制成。覆盖死尸用的树枝也是一样。如在猎取Gurogity胞族的动物时,就只能使用以不同胞族的树木制成的武器,反之亦然,否则猎手肯定无法击中他的目标。原住民们认为箭头会拐弯,也就是拒绝射中它的亲族或与它友好的动物。巫师在其巫术中也只能使用那些属于他自己胞族的事物,因为既然其他事物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就不知道如何让它们服从自己。这样,一种神秘感应的关系就把每个个体和与之相伴的那些生物或者非生物联系起来了。(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6页。)当一个麦凯港部落的澳洲人说太阳、蛇等等属于扬加鲁胞族时,它并非仅仅是在使用一种普普通通而且纯粹习惯上的对这些不同事物的命名法,而是扬加鲁这个词对他来说确有客观的意涵。他相信鳄鱼就是扬加鲁……太阳就是扬加鲁……被划分到同一氏族中的任何事物就通过他们的联盟结成了一个牢固的体系,……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非生物,都仅仅是不同形式的图腾存在而已。这就是我们刚才举证的那套程式的意义,也就是人和那些事物属于同种的原因所在:就共同分享了图腾动物的性质而言,它们确是全都具有同样的血肉。(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5-197页。)在涂尔干的研究中,有一点对我们理解氏族和图腾的关系特别重要。古代氏族严格说来并不只是由人类构成的氏族社会,图腾也不只是作为这个人群的创造神和保护神。事实上,氏族是一些人、一些植物、一些动物、一些非生物在图腾旗帜下构成的生命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这些事物共同拥有图腾的秉性和亲缘关系。在一个氏族的内部,人和自然事物达到了和谐的融合,至少在人类的意识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情形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英国人类学家布朗的相关表述更加简明扼要。他说:“澳大利亚的图腾崇拜是一个宇宙体系,这个体系将自然诸现象与亲属组织紧密联系起来。1910年当我开始在澳大利亚进行研究工作时,

一位土著人对我说:…袋鼠是我兄长?。这个仅有三个词的句子提供了理解澳大利亚图腾崇拜的线索。说话人不是说具体的作为个体的袋鼠是他的兄长,而是袋鼠物种被当成一个实体,它与他所处的关系就象是他与他的兄长在亲属制度中所处的关系一样。”(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中国人脱离那种原始状态已经非常久远,历史文献中也没有留下对那个遥远时代的准确记录,只有奉若神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追索先民的生活面貌和观念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好在地球上还有一些直到最近两个世纪还依然保持了氏族时代基本文化特征的民族,我们借助对他们的研究能够大致猜测中国以及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等等民族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摩罗天人合一的思想被看作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原点。群经之首《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焉。”讲的也是天人合一,司马迁写《史记》不说自己考察人间纷争,而是自称“究天人之际”——连史学的目标也瞄准在天人合一。儒家学人鼓励贤者成为大德,以达天人合一的大愿。天人合一于是成为了一种修炼有成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这些古代哲人人生修炼所达到的形而上顿悟,还是他们所虚构的完美世界?都不是。天人合一曾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基本状态,后世哲人所云天人合一,既是对这种历史状态的种族回忆,也是对这种生活状态和观念形态产生哲学自觉之后所作的哲学表述。最早的人类想来很像今天的黑猩猩,很可能十来个一群活动于群山臻莽之间,他们最关心的是昼夜更替和草木荣枯,因为这是他们的生计所系。直到人类进入简单的氏族时代,这种关注的重点依然没有改变。在漫长的原始时代,古人凭他们的经验和世世代代积累的观察结果,在天文星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更是具有十分丰富的了解。古人观念中最早的天并不像夏商时代那样具有神的含义,而是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人类生息繁衍在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之中,希求与这些事物达到和平相处,和乐安谐。而且,他们与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相处的态度,大异于今天的人类。他们既不是狂妄地要征服地球、征服太空,也不是客观地利用大自然,而是从感情上真正与自然事物融为一体。中国人脱离那种原始状态已经非常久远,历史文献中也没有留下对那个遥远时代的准确记录,只有奉若神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追索先民的生活面貌和观念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好在地球上还有一些直到最近两个世纪还依然保持了氏族时代基本文化特征的民族,我们借助对他们的研究能够大致猜测中国以及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等等民族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在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学者对地球上各个角落的民族都已经考察得比较清楚,他们认为,离原始状态最近的民族,是澳洲大地上的原住民民族。下面我从法国学者涂尔干的著名作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引述一些相关材料。涂尔干仔细研究了那个时代的人类学家对澳洲原住民进行人类学考察的大量报告,其中有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原住民部落》、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北部部落》、斯特莱罗《澳洲中部的阿兰达和洛里查部落》、霍维特《澳洲东南部的原住民部落》、埃尔曼《澳洲南部殖民地的原住民》、史密斯《维多利亚的原住民》、道森《澳洲原住民》、舒尔策《芬克河上游和中游的原住民》。在权威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主要是以这些考察报告作为材料依据来建立自己的宗教理论,此外他对史密斯《闪族宗教》也多有参考。爱弥尔·涂尔干认真描述了人与植物动物的关系模式。在涂尔干的描述中,对于植物动物具有如此精细了解的人类,他们除了研究和利用之外,同时还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感情联系甚至血肉联系。这种联系的深刻程度是今天的人类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体验不到的。先民们不但将人类区分为各种不同的氏族和胞族乃至部落,还给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相对应的分类。一些植物动物属于这个氏族,另一些植物动物属于另外一个氏族。这些与某个氏族相对应的植物动物被这个氏族群体看作自己氏族的成员,而不是看作氏族的生活资料。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当然是图腾崇

在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学者对地球上各个角落的民族都已经考察得比较清楚,他们认为,离原始状态最近的民族,是澳洲大地上的原住民民族。下面我从法国学者涂尔干的著名作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引述一些相关材料。涂尔干仔细研究了那个时代的人类学家对澳洲原住民进行人类学考察的大量报告,其中有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原住民部落》、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北部部落》、斯特莱罗《澳洲中部的阿兰达和洛里查部落》、霍维特《澳洲东南部的原住民部落》、埃尔曼《澳洲南部殖民地的原住民》、史密斯《维

多利亚的原住民》、道森《澳洲原住民》、舒尔策《芬克河上游和中游的原住民》。在权威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主要是以这些考察报告作为材料依据来建立自己的宗教理论,此外他对史密斯《闪族宗教》也多有参考。

爱弥尔·涂尔干认真描述了人与植物动物的关系模式。在涂尔干的描述中,对于植物动物具有如此精细了解的人类,他们除了研究和利用之外,同时还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感情联系甚至血肉联系。这种联系的深刻程度是今天的人类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体验不到的。先民们不但将人类区分为各种不同的氏族和胞族乃至部落,还给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相对应的分类。一些植物动物属于这个氏族,另一些植物动物属于另外一个氏族。这些与某个氏族相对应的植物动物被这个氏族群体看作自己氏族的成员,而不是看作氏族的生活资料。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摩罗天人合一的思想被看作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原点。群经之首《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焉。”讲的也是天人合一,司马迁写《史记》不说自己考察人间纷争,而是自称“究天人之际”——连史学的目标也瞄准在天人合一。儒家学人鼓励贤者成为大德,以达天人合一的大愿。天人合一于是成为了一种修炼有成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这些古代哲人人生修炼所达到的形而上顿悟,还是他们所虚构的完美世界?都不是。天人合一曾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基本状态,后世哲人所云天人合一,既是对这种历史状态的种族回忆,也是对这种生活状态和观念形态产生哲学自觉之后所作的哲学表述。最早的人类想来很像今天的黑猩猩,很可能十来个一群活动于群山臻莽之间,他们最关心的是昼夜更替和草木荣枯,因为这是他们的生计所系。直到人类进入简单的氏族时代,这种关注的重点依然没有改变。在漫长的原始时代,古人凭他们的经验和世世代代积累的观察结果,在天文星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更是具有十分丰富的了解。古人观念中最早的天并不像夏商时代那样具有神的含义,而是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人类生息繁衍在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之中,希求与这些事物达到和平相处,和乐安谐。而且,他们与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相处的态度,大异于今天的人类。他们既不是狂妄地要征服地球、征服太空,也不是客观地利用大自然,而是从感情上真正与自然事物融为一体。中国人脱离那种原始状态已经非常久远,历史文献中也没有留下对那个遥远时代的准确记录,只有奉若神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追索先民的生活面貌和观念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好在地球上还有一些直到最近两个世纪还依然保持了氏族时代基本文化特征的民族,我们借助对他们的研究能够大致猜测中国以及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等等民族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在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学者对地球上各个角落的民族都已经考察得比较清楚,他们认为,离原始状态最近的民族,是澳洲大地上的原住民民族。下面我从法国学者涂尔干的著名作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引述一些相关材料。涂尔干仔细研究了那个时代的人类学家对澳洲原住民进行人类学考察的大量报告,其中有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原住民部落》、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北部部落》、斯特莱罗《澳洲中部的阿兰达和洛里查部落》、霍维特《澳洲东南部的原住民部落》、埃尔曼《澳洲南部殖民地的原住民》、史密斯《维多利亚的原住民》、道森《澳洲原住民》、舒尔策《芬克河上游和中游的原住民》。在权威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主要是以这些考察报告作为材料依据来建立自己的宗教理论,此外他对史密斯《闪族宗教》也多有参考。爱弥尔·涂尔干认真描述了人与植物动物的关系模式。在涂尔干的描述中,对于植物动物具有如此精细了解的人类,他们除了研究和利用之外,同时还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感情联系甚至血肉联系。这种联系的深刻程度是今天的人类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体验不到的。先民们不但将人类区分为各种不同的氏族和胞族乃至部落,还给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相对应的分类。一些植物动物属于这个氏族,另一些植物动物属于另外一个氏族。这些与某个氏族相对应的植物动物被这个氏族群体看作自己氏族的成员,而不是看作氏族的生活资料。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当然是图腾崇

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当然是图腾崇拜。但是图腾一般限于某种单一物种,比如某个氏族的图腾是鹦鹉,另一个氏族的图腾是袋鼠,鹦鹉和袋鼠分别与这两个氏族具有亲缘关系,而且是一种神圣的亲缘关系。但是,以鹦鹉或者袋鼠命名的这个氏族或者胞族,其成员并不只是具有人类这一个物种,甚至再加上鹦鹉或者袋鼠也不是其全部构成。在他们的氏族或者胞族中,还包含着其他一些植物和动物,这些植

物和动物跟人类一样是氏族的成员,人类与这些植物和动物在血缘上、情感上、命运上都具有同一性,他们必须相互友善、互不伤害、相依为命。

有一种内在的纽带把这些事物和他们所处的群体联系起来,它们是群体的正规成员。这就是说,它们属于这个群体,就像人类个体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一样;于是乎,把他们和人类联合在一起的也是同一种关系。人们把它们氏族中的事物视为亲戚或同伴,称他们为朋友,并认为他们也是由如同自己一样的血肉构成的。因此,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经过选择的亲和性与十分特殊的契合关系。事物和人有共同的名字,并且能够以某种方式自然而然地做到相互理解、彼此协调。例如,当一个Mallera胞族的瓦克尔布拉人被埋葬的时候,停尸用的支架必须用属于Mallera胞族的某种树的木材制成。覆盖死尸用的树枝也是一样。如在猎取Gurogity胞族的动物时,就只能使用以不同胞族的树木制成的武器,反之亦然,否则猎手肯定无法击中他的目标。原住民们认为箭头会拐弯,也就是拒绝射中它的亲族或与它友好的动物。巫师在其巫术中也只能使用那些属于他自己胞族的事物,因为既然其他事物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就不知道如何让它们服从自己。这样,一种神秘感应的关系就把每个个体和与之相伴的那些生物或者非生物联系起来了。(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6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摩罗天人合一的思想被看作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原点。群经之首《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焉。”讲的也是天人合一,司马迁写《史记》不说自己考察人间纷争,而是自称“究天人之际”——连史学的目标也瞄准在天人合一。儒家学人鼓励贤者成为大德,以达天人合一的大愿。天人合一于是成为了一种修炼有成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这些古代哲人人生修炼所达到的形而上顿悟,还是他们所虚构的完美世界?都不是。天人合一曾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基本状态,后世哲人所云天人合一,既是对这种历史状态的种族回忆,也是对这种生活状态和观念形态产生哲学自觉之后所作的哲学表述。最早的人类想来很像今天的黑猩猩,很可能十来个一群活动于群山臻莽之间,他们最关心的是昼夜更替和草木荣枯,因为这是他们的生计所系。直到人类进入简单的氏族时代,这种关注的重点依然没有改变。在漫长的原始时代,古人凭他们的经验和世世代代积累的观察结果,在天文星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更是具有十分丰富的了解。古人观念中最早的天并不像夏商时代那样具有神的含义,而是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人类生息繁衍在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之中,希求与这些事物达到和平相处,和乐安谐。而且,他们与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相处的态度,大异于今天的人类。他们既不是狂妄地要征服地球、征服太空,也不是客观地利用大自然,而是从感情上真正与自然事物融为一体。中国人脱离那种原始状态已经非常久远,历史文献中也没有留下对那个遥远时代的准确记录,只有奉若神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追索先民的生活面貌和观念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好在地球上还有一些直到最近两个世纪还依然保持了氏族时代基本文化特征的民族,我们借助对他们的研究能够大致猜测中国以及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等等民族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在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学者对地球上各个角落的民族都已经考察得比较清楚,他们认为,离原始状态最近的民族,是澳洲大地上的原住民民族。下面我从法国学者涂尔干的著名作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引述一些相关材料。涂尔干仔细研究了那个时代的人类学家对澳洲原住民进行人类学考察的大量报告,其中有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原住民部落》、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北部部落》、斯特莱罗《澳洲中部的阿兰达和洛里查部落》、霍维特《澳洲东南部的原住民部落》、埃尔曼《澳洲南部殖民地的原住民》、史密斯《维多利亚的原住民》、道森《澳洲原住民》、舒尔策《芬克河上游和中游的原住民》。在权威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主要是以这些考察报告作为材料依据来建立自己的宗教理论,此外他对史密斯《闪族宗教》也多有参考。爱弥尔·涂尔干认真描述了人与植物动物的关系模式。在涂尔干的描述中,对于植物动物具有如此精细了解的人类,他们除了研究和利用之外,同时还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感情联系甚至血肉联系。这种联系的深刻程度是今天的人类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体验不到的。先民们不但将人类区分为各种不同的氏族和胞族乃至部落,还给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相对应的分类。一些植物动物属于这个氏族,另一些植物动物属于

另外一个氏族。这些与某个氏族相对应的植物动物被这个氏族群体看作自己氏族的成员,而不是看作氏族的生活资料。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当然是图腾崇

当一个麦凯港部落的澳洲人说太阳、蛇等等属于扬加鲁胞族时,它并非仅仅是在使用一种普普通通而且纯粹习惯上的对这些不同事物的命名法,而是扬加鲁这个词对他来说确有客观的意涵。他相信鳄鱼就是扬加鲁……太阳就是扬加鲁……被划分到同一氏族中的任何事物就通过他们的联盟结成了一个牢固的体系,……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非生物,都仅仅是不同形式的图腾存在而已。这就是我们刚才举证的那套程式的意义,也就是人和那些事物属于同种的原因所在:就共同分享了图腾动物的性质而言,它们确是全都具有同样的血肉。(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5-197页。)

在涂尔干的研究中,有一点对我们理解氏族和图腾的关系特别重要。古代氏族严格说来并不只是由人类构成的氏族社会,图腾也不只是作为这个人群的创造神和保护神。事实上,氏族是一些人、一些植物、一些动物、一些非生物在图腾旗帜下构成的生命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这些事物共同拥有图腾的秉性和亲缘关系。在一个氏族的内部,人和自然事物达到了和谐的融合,至少在人类的意识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情形是一种现实的存在。

英国人类学家布朗的相关表述更加简明扼要。他说:“澳大利亚的图腾崇拜是一个宇宙体系,这个体系将自然诸现象与亲属组织紧密联系起来。

1910年当我开始在澳大利亚进行研究工作时,一位土著人对我说:…袋鼠是我兄长?。这个仅有三个词的句子提供了理解澳大利亚图腾崇拜的线索。说话人不是说具体的作为个体的袋鼠是他的兄长,而是袋鼠物种被当成一个实体,它与他所处的关系就象是他与他的兄长在亲属制度中所处的关系一样。”(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翻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189页)人类感情和精神生活的支持体系不止是人类社会,而是包括着其他物种,这个结论在那个时代的人类学家的研究中阐述得非常明确。这个大的生态系统肯定比单纯由人类组成的社会更加丰富,更加具有精神寄托的超越性。

现在的学者在研究早期人类历史时,对人类氏族时代这种天人合一的生命状态和这种状态下人类的精神文化缺乏整体的关注,而只从中剥离出“氏族社会”这个概念,只对这种状态下人与人的关系、人群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关系模式感兴趣,这是对古老的氏族文化的极大肢解。氏族不只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更是一个生命概念、文化概念和哲学概念。我们不能只对氏族时代抱着社会学的兴趣,必须首先怀有文化学和哲学的兴趣。

拜。但是图腾一般限于某种单一物种,比如某个氏族的图腾是鹦鹉,另一个氏族的图腾是袋鼠,鹦鹉和袋鼠分别与这两个氏族具有亲缘关系,而且是一种神圣的亲缘关系。但是,以鹦鹉或者袋鼠命名的这个氏族或者胞族,其成员并不只是具有人类这一个物种,甚至再加上鹦鹉或者袋鼠也不是其全部构成。在他们的氏族或者胞族中,还包含着其他一些植物和动物,这些植物和动物跟人类一样是氏族的成员,人类与这些植物和动物在血缘上、情感上、命运上都具有同一性,他们必须相互友善、互不伤害、相依为命。有一种内在的纽带把这些事物和他们所处的群体联系起来,它们是群体的正规成员。这就是说,它们属于这个群体,就像人类个体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一样;于是乎,把他们和人类联合在一起的也是同一种关系。人们把它们氏族中的事物视为亲戚或同伴,称他们为朋友,并认为他们也是由如同自己一样的血肉构成的。因此,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经过选择的亲和性与十分特殊的契合关系。事物和人有共同的名字,并且能够以某种方式自然而然地做到相互理解、彼此协调。例如,当一个Mallera胞族的瓦克尔布拉人被埋葬的时候,停尸用的支架必须用属于Mallera 胞族的某种树的木材制成。覆盖死尸用的树枝也是一样。如在猎取Gurogity胞族的动物时,就只能使用以不同胞族的树木制成的武器,反之亦然,否则猎手肯定无法击中他的目标。原住民们认为箭头会拐弯,也就是拒绝射中它的亲族或与它友好的动物。巫师在其巫术中也只能使用那些属于他自己胞族的事物,因为既然其他事物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就不知道如何让它们服从自己。这样,一种神秘感应的关系就把每个个体和与之相伴的那些生物或者非生物联系起来了。(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6页。)当一个麦凯港

部落的澳洲人说太阳、蛇等等属于扬加鲁胞族时,它并非仅仅是在使用一种普普通通而且纯粹习惯上的对这些不同事物的命名法,而是扬加鲁这个词对他来说确有客观的意涵。他相信鳄鱼就是扬加鲁……太阳就是扬加鲁……被划分到同一氏族中的任何事物就通过他们的联盟结成了一个牢固的体系,……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非生物,都仅仅是不同形式的图腾存在而已。这就是我们刚才举证的那套程式的意义,也就是人和那些事物属于同种的原因所在:就共同分享了图腾动物的性质而言,它们确是全都具有同样的血肉。(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5-197页。)在涂尔干的研究中,有一点对我们理解氏族和图腾的关系特别重要。古代氏族严格说来并不只是由人类构成的氏族社会,图腾也不只是作为这个人群的创造神和保护神。事实上,氏族是一些人、一些植物、一些动物、一些非生物在图腾旗帜下构成的生命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这些事物共同拥有图腾的秉性和亲缘关系。在一个氏族的内部,人和自然事物达到了和谐的融合,至少在人类的意识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情形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英国人类学家布朗的相关表述更加简明扼要。他说:“澳大利亚的图腾崇拜是一个宇宙体系,这个体系将自然诸现象与亲属组织紧密联系起来。1910年当我开始在澳大利亚进行研究工作时,一位土著人对我说:…袋鼠是我兄长?。这个仅有三个词的句子提供了理解澳大利亚图腾崇拜的线索。说话人不是说具体的作为个体的袋鼠是他的兄长,而是袋鼠物种被当成一个实体,它与他所处的关系就象是他与他的兄长在亲属制度中所处的关系一样。”(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我把氏族时代的这种文化命名为自然文化,氏族内部人群与一些植物和动物以及一些非生物在血缘上、情感上、命运上具有同一性,这是我所说的自然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先秦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更早年代(比如从五千年前一直上溯到三百万年前)的地球上很可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状态,这个命题的提出既是对业已逝去的这种真实状态的种族记忆,也是对这种历史记忆的文化表达,还是对一种淳朴单纯的精神境界的哲学自觉。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摩罗天人合一的思想被看作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原点。群经之首《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焉。”讲的也是天人合一,司马迁写《史记》不说自己考察人间纷争,而是自称“究天人之际”——连史学的目标也瞄准在天人合一。儒家学人鼓励贤者成为大德,以达天人合一的大愿。天人合一于是成为了一种修炼有成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这些古代哲人人生修炼所达到的形而上顿悟,还是他们所虚构的完美世界?都不是。天人合一曾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基本状态,后世哲人所云天人合一,既是对这种历史状态的种族回忆,也是对这种生活状态和观念形态产生哲学自觉之后所作的哲学表述。最早的人类想来很像今天的黑猩猩,很可能十来个一群活动于群山臻莽之间,他们最关心的是昼夜更替和草木荣枯,因为这是他们的生计所系。直到人类进入简单的氏族时代,这种关注的重点依然没有改变。在漫长的原始时代,古人凭他们的经验和世世代代积累的观察结果,在天文星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更是具有十分丰富的了解。古人观念中最早的天并不像夏商时代那样具有神的含义,而是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人类生息繁衍在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之中,希求与这些事物达到和平相处,和乐安谐。而且,他们与这浩浩宇宙和茫茫地球相处的态度,大异于今天的人类。他们既不是狂妄地要征服地球、征服太空,也不是客观地利用大自然,而是从感情上真正与自然事物融为一体。中国人脱离那种原始状态已经非常久远,历史文献中也没有留下对那个遥远时代的准确记录,只有奉若神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追索先民的生活面貌和观念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好在地球上还有一些直到最近两个世纪还依然保持了氏族时代基本文化特征的民族,我们借助对他们的研究能够大致猜测中国以及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等等民族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在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学者对地球上各个角落的民族都已经考察得比较清楚,他们认为,离原始状态最近的民族,是澳洲大地上的原住民民族。下面我从法国学者涂尔干的著名作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引述一些相关材料。涂尔干仔细研究了那个时代的人类学家对澳洲原住民进行人类学考察的大量报告,其中有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原住民部落》、斯宾塞和吉兰《澳洲中部的北部部落》、斯特莱罗《澳洲中部的阿兰达和洛里查部落》、霍维特《澳洲东南部的原住民部落》、埃尔曼《澳洲南部殖民地的原住民》、史密斯《维多利亚的原住民》、道森《澳洲原住民》、舒尔策《芬克河上游和中游的原住民》。在权威著作《宗教生

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主要是以这些考察报告作为材料依据来建立自己的宗教理论,此外他对史密斯《闪族宗教》也多有参考。爱弥尔·涂尔干认真描述了人与植物动物的关系模式。在涂尔干的描述中,对于植物动物具有如此精细了解的人类,他们除了研究和利用之外,同时还有普遍而又深刻的感情联系甚至血肉联系。这种联系的深刻程度是今天的人类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体验不到的。先民们不但将人类区分为各种不同的氏族和胞族乃至部落,还给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相对应的分类。一些植物动物属于这个氏族,另一些植物动物属于另外一个氏族。这些与某个氏族相对应的植物动物被这个氏族群体看作自己氏族的成员,而不是看作氏族的生活资料。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当然是图腾崇

后代学人对先秦哲学家的这种表述,主要理解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对其作为一种历史记忆的文化表达和哲学自觉则关注得不够。

所谓文化,所谓哲学,都是人类对于自己的生存经验的描述和提升。“天人合一”首先是人类祖先(包括中国先民)的生存状态和历史经验,进入人文时代以后,这些经验才提升为哲学话语。后人离远古时代越来越遥远,对先民的经验越来越隔膜,于是对前人的哲学话语只会从概念上推敲演绎,越推敲越繁复混乱,越演绎越扑朔迷离。久而久之,古人的经验和哲学遂成为后人永远参不透的谜语。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

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浅论“天人合一”思想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国学”热的兴起,许多古代先哲的思想,又成为现在人们溯本追元,津于探讨的话题。在崇尚和谐,尊重自然的今天,“天人合一” 这一我国传统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不同行业专家、学者及社会各阶层群众的重视。今天小子就跟着这个风,妄谈一下自己对于“天人合一”这一传统理念的浅薄理解。

与西方文化强调的人们只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观念不同。由于承袭古代传统文化观念,“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人民彻之入骨、最为基本的思维方式。据有关专家考证,“天人合一”理论源于商周,兴于春秋,善于宋明。虽然我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依据传统儒家观点来看,“天人合一”中的“天”是构成人类社会各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本原,人性、人心以“天”为本。人心又细分“四瑞”,分别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并且“人皆有之”,“天之所与我者”。就是说,人们自呱呱坠地的同时,其心中就秉承了这“四瑞”,所以人性本善。正如《三字经》开篇言:“人之初性本善”。随着人们在后天成长过程中,由于很多人受到各种名利及欲望的蒙蔽,无法显现自己本来固有的道德行为本原,而有了善恶、贤愚的划分,即所谓的“性相近习相远”。因此,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去除外界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做到“求其放心”,并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但“不逾矩”的一种自觉地履行各种道德原则的境界,实现个体与共体,主体与客体,思想与自然的统一,以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共存。实现个体与共体,主体与客体,思想与自然的统一,以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共存。(需要强调的是,我国道家文化讲求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于儒家,待小子有机会另谈。)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对诸如自然、社会、道德、审美意识等都有其深远的影响。在下希望从管理角度姑且冒昧探讨,不当之处,还望各位看官斧正一二。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发展到宋明时期“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使差别之爱与博爱相结合,把儒家的道德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发展的顶峰,也最能代表儒家道德思想的精华。我们今天讲弘扬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就应该弘扬这种“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人之所以爱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同类感”。人与人同类“一体”,才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一体之仁”。如果把这个思想放到企业管理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家族式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应该明白,员工无论亲疏,职位无论高低,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博爱无别,尊重不同岗位员工的付出和劳动。久而久之,员工会深切体会到企业领导的关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古军事家讲求“攻心为上”,作为现代经营者,则应该提倡“大爱无疆”,员工自然会增加与企业的“同类感”,在工作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正所谓: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天人合一”中“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不仅为我们人类找到了道德与行为的本原,而且也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为“万物一体”远不止于表现为人与人“为一体”,而是人与世间万物都“为一体”,见其“摧残”、“毁坏”,亦必心有“不忍”、与“顾惜”。这一思想如放在管理中恰也能符合企业管理要义。如果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在制定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并考虑运用恰当的方式,能够将这个“万物一体”的观念贯彻到每一位员工心中,那么,企业尤其是注重形象和服务性行业,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外环境与内环境的整洁与美观。常怀“万物一体”的观念,能够让员工深切体会“一蔬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的中国节约、惜物的优良传统,从而能够自觉注意生产与经营成本,让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浪费,帮助企业确立与实现“优质、高效、节约、安全”的现代经营目标。

“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寻到了一种人所必须具有的精神境界,无论儒家还是道家对于“天人合一”其思想重点均着眼“为一体”,即不注重主体、客体之分。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学秉承西方经验,当今备受各界推崇备至的诸多管理经典,也均是出自西方大师之手。我们知道,西方管理学系源于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企业出现后而出现的,而西方管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企业的“人”则就被定义为“劳动力”来使用。这一观念,必然逐渐导致将人作为社会精神存在物和生产者分割开来的观点。相应的,企业也必定被认定只是生产、经营的场所。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只应该在工作场所之外。这一观念,时至今天也还是诸多西方企业管理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忆往昔,当年毛主席率领一清二白的劳苦大众为什么能够推翻国民党解放全中国?是因为劳苦大众知道,跟着党走将来可以摆脱贫困,可以没有阶级,可以当家作主。正是由于每个人都心怀这一远大理想,也就让新中国的解放成为必然。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毛主席及其思想才是真正我们企业家应该认真学习的好榜样。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无论任何组织和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作为领导者只要具备“天人合一”与“为一体”的思想,摒弃生硬的管理与被管理的概念,尊重客观事实,让组织内或企业内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感觉到自己是组织或企业的主人,那么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也必定终或成功。

最后,真心希望每一位企业领导在关注学习西方管理圣经的同时,也抽出时间来关注下我国灿烂悠远的传统文化,说不定孔子、庄子、韩非子,真的能够成为您企业的员工,为您的企业在生产与经营中添砖加瓦。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

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

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

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今天我谈谈这个思想,并分析一下这个思想的现代意义。

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有了新的发展。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这就说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的天命观中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起,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左传·桓公六年》)的观点。周内史叔兴说过:“吉凶由人。”这意味着,先前的具有人格神意义的“天”遭到了质疑。到后来,郑国子产更进一步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显然是一种贬天命、重人生的思想,但讲得极其朴素简单。这就说明,大体上从春秋时期起,天人关系的重心已不是讲人与有意志的人格神之间的关系,“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种由“远”及“迩”的转化,在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中表现为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天”具有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这样,儒家的“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的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说一般都以孟子为倡导者,但从根源上看还是应该从孔子谈起。孔子很少谈天道,但还是认为唯天为大。“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德文章皆天之所予我者,我受命于天,任何大难都无可奈何于我。在这里,“天”是道德权威性的最终根据。孔子的“天”似乎仍然保留了有意志的人格神的意义,孔子这些言论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然还有西周人神关系的遗迹。但孔子所讲的道德的核心是“仁”,他在讲“仁”的根源时,却很少把“仁”的根源归之于人格神意义的“天”。相反,他所强调的是,孝悌之类的自然感情是“为仁之本”。(《论语·学而》)他认为“仁”出自人天生的“直”,亦即一种自然的本性。也就是说,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已由“远”及“迩”,这就为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开辟了道路。

孟子的“天”极少有人格神的含义,它有时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命运,但主要是指道德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性在于人心,故尽心则能知性,而人性乃“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所以天人是合一的。“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人心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四者,人皆有之,他把它们称为“四端”,人心有四端,所以人性本善。人之善性既“天之所与我者”,是天给的,又是“我固有之”者,是我本身固有的,所以天与人合一。这样孟子就明确地奠定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

孟子还对人之善性的这种根据做了本体论的说明。人为什么会有恻隐之心等“四端”?这“天”字在孟子这里究竟还包含什么更具体的内涵?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上下与天地同流”和“万物皆备于我”,就是指人与万物一体的含义,就是说,“恻隐之心”或“仁”的本体论根据在于“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当然,孟子的这种“万物一体”观还是隐含的、模糊的,只是到了宋明时期,这种思想观点才有了明确的界定。另外,如果说孔子强调“爱有差等”,那么,孟子则主张人性中皆有仁义、人皆可以为圣人。“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这也就是说,作为一种道德主体,人人都是平等的。孟子从道德层面上肯定人格上的平等,这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中的进步因素。

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于孔孟。孟子是把人的道德意识赋予天,然后又以这种有道德意识的天作为人伦道德的本体论根据。老庄思想中的天,无论是指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都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故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强调的是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究竟至极的意思。“道”是最高的原则,是自己如此,以自己为法,别无遵循,不受制于任何他物。“天人合一”思想在老子这里表现为与“道”为一,与道为一则“无为”,“无为”即听任万物之自然。人能顺乎“道”,顺乎自然之常就是“无为”,而“无为”就能做到“无不为”。庄子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更多地讲人的精神境界。他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就是他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他的“蝴蝶梦”就是其“天人合一”境界的最典型、最生动的表现。庄子的“天人合一”境界比起老子的“复归于婴儿”的境界来,更多地具有审美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审美意蕴主要源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孟子的“天人合一”,虽有人伦道德的内涵,但其中的“天”还没有主宰人间吉凶赏罚的含义。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则在当时阴阳五行学说的浓厚氛围下,把孟子的“义理之天”的“义理”向宗教神学的方向推进,认为天有意志、有主宰人间吉凶赏罚的属性。“人之(为)人本于天。”(《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所以人的一切言行都应当遵循“天”意,凡有不合天意而异常者,则“天出灾害以谴告之”。(《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不过董仲舒的“天”,也不是基督教的“上帝”。“天、地、阴、阳、木、水、土、金、火、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春秋繁露·天地阳阴》)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天”字,即“人本于天”之“天”,是包含“天、地、阴、阳、木、水、土、金、火和人”等“十者”在内的自

然万物之全体,人就是本于这个全体。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阳明义》)所以这种以人为副本之“天”,不过是具有人的意志的自然全体。

基于天人相副,董仲舒认为,天与人交相感应,所以人的道德或不道德都会从天那里得到赏或罚。从天人相副说出发,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三等,“圣人之性”与“斗筲之性”没有办法改变,唯“中民之性”可以教化而为善。(《春秋繁露·实性》)董仲舒的这种人性论与孔子所谓“上智与下愚不移”非常接近,而与孟子所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则相去甚远。董仲舒还以天人相副为根据,提出“三纲”之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这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就完全成了一种极不平等的主从关系。

可以看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明显地给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打上了人天生不平等的烙印,把孔孟的伦理道德思想变成了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学说。宋明道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宋代道学的“天人合一”说都是接着孟子之学讲起的,但对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重大发展:一是把孔孟的“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简单朴素的论断,发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学说。二是把孔孟的差等之爱的观点,向着博爱思想的方向推进。

张载《西铭》中写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这实际说的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张载还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圣人尽性,不能闻见牿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正蒙·大心》)所谓“能体天下之物”之“大心”,也就是一种能破除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隔阂而能体悟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张载在《正蒙·诚明》篇中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由此出发,凡能体悟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有息息相通、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的人,便必然能达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界。张载的“民胞物与”之爱,显然不是从血缘亲情推出来的,而是以万物一体为其本体论根源。张载的这种伦理道德思想,既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有渊源关系,而且还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当然,张载思想中还有差等之爱和等级之分的成分,不过,张载的“民胞物与”之爱,其重点不在于强调爱之差等,而在于强调爱及他人以至爱及于物。我把张载的“民胞物与”之爱称之为“博爱”,博爱较之孔子血缘亲情之爱,堪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宋代道学家中,程颢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这就是说,人之至善的本性“仁”源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一体”。“医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如手足不仁,气己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二程遗书》卷二上)这段话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仁”与“万物一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凡保有“仁”之天性者,皆能与天地万物密切相干而为一体,故能爱人爱物,如同爱己。“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卷二上)程颢关于“仁”源于“万物一体”之说,显然是对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和张载所谓“天地之塞,吾其体”的更具体而生动的申述和发挥。他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命题足以代表宋明道学关于“仁”的本体论根源的观点。

与程颢不同的是,程颐认为(朱熹也是如此),万物的本根为“理”,而理在事先,人禀受形而上的理以为性,所以理与人相通。这样,“天人合一”思想就具体地表现为“与理为一”。

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强调理不在心外,心即是理。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成了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之集大成者。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原是一体”,天地万物的“发窍之最精处”即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人心即是天地万物之心,是人心使天地万物“发窍”而具有意义,离开了人心,天地万物虽然存在,却没有开窍,没有意义。王阳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无间的地步。

王阳明还对人心与万物一体相通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在他看来,这“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之“一体”,是靠“心之仁”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一体之仁”。没有这“一体之仁”,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彼此就会麻木不仁、痛痒无关。正是有了这“一体之仁”,才使“大人者”能“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此“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故一般的人也能“见孺子之入井,而

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甚至见自然之物,亦“必有不忍之心”、“悯恤之心”、“顾惜之心”。(《大学句》)王阳明正是根据这种“一体之仁”的基本观点,强调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皆其昆弟赤子之亲”(《答顾东桥书》)和“满街都是圣人”(《传习录》下)的道德思想。当然,王阳明在大力主张“一体之仁”的博爱思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差等之爱”:在对人之爱与对物之爱之间、在至亲之爱与对路人之爱之间都有厚薄之分。这都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传习录》下)

明清之际,“天人合一”的思想式微,王夫之虽多有“天人合一”之说,但他的“能所”的观点已包含了浓厚的类似西方主客二分的思想。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科学、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等,都有深远的影响。这里仅就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孔子的“爱人”讲的是差等之爱。几千年来,儒家的道德观始终打上了“差等之爱”的烙印。但孔子的“差等之爱”经孟子发展到宋明道学特别是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使差等之爱与博爱相结合,从而大大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儒家的道德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发展的顶峰,也最能代表儒家道德思想的精华。我们今天讲弘扬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就应该弘扬这种“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人之所以爱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同类感”。人与人同类“一体”,才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一体之仁”。当前人们都在谈论道德意识薄弱的话题,针对这种现状,应该多提倡一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一体之仁”的观念:人与人之间能多一分一体同类之感,就会多一分爱。

“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不但为人伦道德找到了深远的根源,提高了中华文化的道德意蕴,而且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理论根据。“万物一体”远不止于人与人“为一体”,而且人与禽兽、草木、瓦石都“为一体”,从而见其“哀鸣”、“摧残”、“毁坏”,亦必有“不忍”、“悯恤”、“顾惜”之心。显然,“万物一体”乃人对自然万物产生“仁爱”的根源。今天,我们所热衷讨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应该可以从“万物一体”中找到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根据。同时,“万物一体”的思想并没有抹杀人与自然的区别。王阳明特别强调“宰禽兽以养亲”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这就与当代西方的一些非人类中心主义区别开来。在当代西方,一些人完全抹杀人与自然物的区别,认为两者同样具有神圣性,具有同等价值,以致主张在夜间宁可让蚊子叮咬也不要打死它。对于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来说,王阳明的宰禽兽以养人乃是自然条理的思想,显得更合情合理,更切合实际。而中国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人有义”而“最为天下贵”的思想,更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但是,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一般性地为二者间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本体论上的根据,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寻到了一种人所必须具有的精神境界,却还没有为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一种具体途径及其理论依据。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思想,其重点不在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它重在讲“合一”、“一体”,而不注重主客之分,不重视认识论。要知道,自然物不同于人,它不可能约束自己,主动使自己适应人、与人和谐相处。人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除了必须具有高远的“天人合一”境界外,还必须依靠人自己的认识、实践,掌握自然物本身的规律,以改造自然物,征服自然物,使自然物为人所用。这些道理,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讲的“主体—客体”关系的思维方式,类似中国的“天人相分”,它是科学的理论依据。可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无论是儒家的还是道家的,都不重人与我、人与物、内与外之分,不注重考虑人如何作为主体来认识外在之物的规律以及人如何改造自然,其结果必然是人受制于自然,难于摆脱自然对人的奴役。这样一来,又何谈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

诚然,西方近代的“主—客”思维方式,是产生诸如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之类流弊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些流弊只是把这种思维方式过分地抬到至高无上地位的结果,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见其流弊就完全否定它。正是根据这种思路,我主张走中西会通之路,把“天人合一”思想与“主—客”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一方面让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较多的区分主客的内涵,而不致流于玄远;另一方面把“主—客”思维方式包摄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而不致听其走向片面和极端。如果可以把中国传统的那种缺乏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叫做“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那么,我所主张的这种结合二者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就可以叫做“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这里的“后”不是抛弃、排斥,而是超越。由“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走向“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这似乎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指与形而上意义上的“天”相应的一切形而下世界的总和,包括了普天之下的自然万物和人文世界生发存灭及其联结互动的具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而人在天地之间,其行为要合于天道,才能尽天命之性,化育万物。二,指中国与四方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人民。“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礼记·月令》)因此,人们都应遵从上天的旨意与命令。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如何来构建“天下”秩序?在儒家看来,拥有崇高德性的“圣王”上承“天命”,作为“天子”来执政天下。就是说,“天命”只落实在“天子”的位置上,而不是具体人上,“天子”保持有“天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敬德”。孔子指出,治理天下国家者,首先要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戴亲人、尊敬大臣、体察群臣、爱护百姓、招来百工、怀柔四夷、安抚诸侯(《礼记·中庸》)。如能依此九项而为,则天下归服。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也就

是说,“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为此,孔子还从“仁”的普遍伦理确立了人际关系的两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两条原则,就是要求自尊和尊人,把自我与他人同等看待,承认他人与自我的相同心理需求。从这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和尊重精神。《左传》作者曾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条)。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就是说,君子追求和谐,不但承认差异,而且尊重并容许有差异;而小人却是强求一致而造成相互之间不和谐。“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东汉何休语,载于《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宋代苏轼语,载于《苏轼文集》卷二;明朝邱浚语,载于《大学衍义补》卷一四五)。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显然,这也显示出“和而不同”的原则理念。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明朝费信《星槎胜览·序》),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 摘要:书法,绘画,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秀遗产和典型代表,它们的形式和内涵的发展演化过程能够客观地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取向发展。通过对书法,绘画,园林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深刻影响。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书法山水画园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哲学方面更是如此。“天人合一”既是中国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的最终归宿。这是我们祖先认识世界的最初构想,师承自然,与自然相互融合。“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艺术母体,人们对自然美的信仰和追求始终是中国古典美学理念的思想基础。书法,绘画,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秀遗产和典型代表,它们的形式和内涵的发展演化过程能够客观地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取向发展。通过对书法,绘画,园林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深刻影响。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感受,艺术的陶醉。俗话说:一个人什么样子,看他写的字就知道了。当然这关系到审美者和被审美者的自身修养的高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做得少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书法中得奥妙。书法讲究三个方面:一是线条和谐美和动态美。和谐美指的是字与字之间的穿插、搭配和谐,不打破字本身的美。动态美指的写字“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说明书法讲究笔力、更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力感与势态造成了动态美。二是用笔节奏美。提起笔的节奏与音乐、戏剧、舞蹈是相类似的。在欣赏书法时很容易引发人的联想,和音乐一样。一个人心情舒展,写出来的线条流畅,不温不火,书法功力来自于人的性情修养,人的性情修养实际上来自一种修养,一种艺术情志,一种由时代精神折射出来的精神面目。三是结构组合美。书圣王羲之,他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可算是书法星空中的北极星。帖中有21个“之”字,各具情态,形象生动,上下浑然,似天然雕饰,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由于毛笔作为我国古代主要写作工具,所以书法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各种优秀的书法作品字随势生、呈万千气象,诸多风情。对于书法欣赏者来说,书家只有通过形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的真挚、强烈的感情思想灌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感动,产生思想的共鸣。书法艺术无法像绘画一样通过图像的具体色彩、构图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相比之下更为抽象晦涩,它必须将自然事物转化为一种富于动感的线条。唐朝的孙过庭曾经评说书法:“现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莺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稿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古代书法家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最终将自己对于自然的感悟幻化成为笔下连绵的线条。 中国山水画寓意抒情、追求天人合一的感人境界。中国山水画追求的形神兼备不仅指自然景观本身的形神,更主要的是指画家得到客观景观感染而寓意抒情,求象外之意的“意象”之形神。意象妙得是指在意象的形成中景是基础,情是升华。这里所说的景,不仅是指直接唤起感情的具体景色,而且包括与这些景物相联系的整个生活。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把握之后,因景生情、因情生意、因意立法,意法融而意象生的整个形成过程。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对自然万物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阐释,是一种独特的追求审美价值的情感活动。这种情感活动中留下的痕迹就是笔墨。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形式丰富多变。勾、皴、擦、点、染、泼、破……不胜枚举。时代的发展不断

《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生态脆弱区广布,适宜生存的空间不足()。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2、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明确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这个重大问题。 A、坚持和巩固什么 B、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 C、完善和发展什么 D、坚持和发展什么 3、()是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生态文明 B、制度文明 C、公共文明 D、综合文明 4、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消费,创建()。 A、“绿色城市” B、“无废城市” C、“科技城市” D、“智慧城市” 5、粉碎“四人帮”后,全党工作以()为中心,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为人民服务 D、对外开放 6、以()吸引外资则是“苏南模式”的特征。

A、低风险 B、低投入 C、低门槛和廉价劳动力 D、高科技 7、按照传统文化的说法,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是“体”和“用”的关系,强调()。 A、一体多用 B、灾后社会风险检查 C、社会控制风险 D、社会治安风险 二、多选题 1、治理重点包括:()。 A、时间特征强 B、源头预防 C、过程控制 D、损害赔偿 E、责任追究制度 2、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要看两方面的数据:()。 A、经济总量 B、人均GNP C、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 D、恩格尔系数 E、人均消费水平 3、建国初,为尽快解决国民衣食短缺问题,都采取了()等错误的方式。 A、建立农垦部 B、围垦湿地,围湖造田 C、“三滥”导致沙漠化扩展 D、“大跃进”造成森林锐减 E、盲目开梯田导致水土流失和石 4、与十九大报告相比新增了从()等方面进行全生命周期设计。 A、发展理念 B、法律制度 C、多元主体 D、技术支撑 E、科技创新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一、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理解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的实质。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规律,提供了社会化进程所需的观察工具和思维模式。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这一概念,并将之与人建立关联。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源自于人类的天道观。天道观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知识匮乏,认为有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在支配着万物,这种超人的力量便是天。在此期间,人对天的态度是畏多于敬,怕多于服。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孟子把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由于从孔子、子思到孟子,他们这一套维护剥削制度的理论,对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很有用,更有利于专制政权的统治。至哂汉为董仲舒所继承并加以体系化,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西汉封建帝国专制政权统治的理论基础。后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从字面上看,天是指头上的天空,而实际上天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广泛含义,日月星辰运行是天文,四季交替是天时,昼夜循环是天道,风雨雷电是天气。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天其真正的内涵是泛指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代表着决定物质资源思想的主体。 人的思维意识和天客观存在是一体的。天道的变化和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是有关的。这种一体性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关联性就是天人感应。合一,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人类自我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和相互转化。人类依附大自然而存在,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水源&&同样,自然在人类生存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同时 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笔者认为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发展至今,凝聚了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现状以及发扬者对其的看法和态度。这个思想的发展与今日所宣扬的天人合一思想已有了很大的差别,单纯的讲,古代这种思想中有一定的奴性。但是这一思想为什么一直流传了这么久?最主要是因为这个自然观的主要脉络承认了天的存在。它在发扬的过程中总会作为一种主导思想引导着当时人们的行为。更是配合领导者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笔者将从以下二方面阐述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现代天人合一思想,归结为和谐二字。现代领导者对国情新的诠释也无不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踪迹。 1现代生态与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认为自然界生养万物原本就是为人类服务的。这种观念强调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却忽略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面对近些年频繁而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 人们不得不坐下来审视自己曾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取利益的所作所为。随着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引起了种种异常天气:有些地方持久性的烈日炎炎;有些地方频繁遭遇暴雪、风暴、 洪水、暴雨、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还有些地方面临着物种灭绝的困境,天气变得离奇。总之,人类已从大自然的客体变成主体。 天人合一论讲求天地万物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万物皆天所化生,因而与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贯注于万物之中的内在联系。天人合一这一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产生一定的观念改变。 2?回归自然与崇尚自由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于自然有了不同的认识:从开始的崇拜,顺应,到征服改造,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又回归自然,将人与自然重新的联系在一起。 人对自然这种从无意到有意态度的转变也正反映出一个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则唤醒了世界对潜在的气候变化巨大破坏力的认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背后,是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蓝天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擦亮”蓝天,很多地方不再把生态环境保护看成是给发展“拖后腿”,而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新机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在河北省迁安市的市标广场,用不锈钢打造的“铁原子”城市雕塑静默矗立。迁安拥有丰富铁矿,一度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让当地人富了起来,也曾让当地群众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去产能成为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策。自2014年以来,“钢城”迁安累计压减1000万吨铁、1000万吨钢的产能。同时,当地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

品,提升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近几年,迁安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迁安市的绿色转型并非个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 “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正成为现实。今年1-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2%,一些城市已经较大幅度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保卫碧水壮士断腕动真格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加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基础薄弱,以致污染日益加重。

论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论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历史,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关键词】和谐思想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 和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历史,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中国思想历史上,儒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倡导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类理应善待自然,就更应尊重自然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尊重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和片面地利用自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礼记·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 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淮南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和汉初黄老哲学,重新论述了“道”和“无为”的含义,董仲舒则对先秦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发展,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宣扬人格化的“天”。东汉王充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进行了批判,论述了自己的天人观。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主张通过体验“无”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郭象认为人只有领会到每一物“自足其性”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1.《淮南子》天人合一”思想 《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它综合道家黄老、儒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并且广泛吸收了当时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借鉴阴阳五行家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天道观体系。“道”是《淮南子》的最高范畴,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所谓“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生,是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性。因此,它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也有这种关系。此外,它还提出“天人类比”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具有类似关系,是模仿天而造成的。由于《淮南子》主要继承发展了道家思想,因此对于“无为”也有新的阐释。它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应该是因循自然,在道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工作。“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也,因物之相然也。”“弱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巡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就是说人们不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意识到人并不是事物的创造者,只是顺应道以推动事物发展的促进者,不可贪天功以为己力,违背天道的基本原则。 2东汉王充的天人观 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批判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天人观。王充认为,既不存在宗教的天也不存在道德的天,灾异只是自然自身的变化,和人类社会无关,不存在所谓“天人感应”。王充反对董仲舒认为天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看法,认为天的运行是没有目的的,天地生万物和人也是没有目的的。他认为天和人是有区别的,“天道无为,人道有为。”王充以“气”为始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用天地表示

公需课《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及答案

《发挥好“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后习题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 保护与发展并重,在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找到()。 A、平衡点 B、支撑点 C、着力点 D、关键点 2、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消费,创建()。 A、“绿色城市” B、“无废城市” C、“科技城市” D、“智慧城市” 3、 按照传统文化的说法,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是“体”和“用”的关系,强调()。 A、一体多用 B、灾后社会风险检查 C、社会控制风险 D、社会治安风险 4、

三方协力:政府、企业与公众三大主体,在()主导下,形成合力,有效推进。 A、“企业的第一推动力” B、“政府的第一推动力” C、“公众的第一推动力” D、“监管机构的第一推动力” 5、 2012年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为表征。 A、环保运动兴起 B、倡导可持续发展 C、践行科学发展观 D、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6、 ()是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生态文明 B、制度文明 C、公共文明 D、综合文明 7、 我国生态脆弱区广布,适宜生存的空间不足()。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 三生共赢:()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具有同步性。 A、生产发展 B、生物多样 C、生活改善 D、生态良好 E、生产资料丰富 2、 全面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要坚持()为主的方针。 A、效率优先 B、节约优先 C、保护优先 D、自然恢复 E、自然为主 3、 治理重点包括:()。 A、时间特征强 B、源头预防 C、过程控制 D、损害赔偿 E、责任追究制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 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环境问题不但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人在实践活动 中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理想境界,古人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中国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拥有一个更加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 二、“天人合一”指导实践的生态意义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儒家的天人观: 一.理解: 自然的天,认为“天”是物质性的,是自然存在的,是万物的总名,是无意识、无意志、无目的的。3. 义理之天,认为“天”是“义理”,是抽象的法则或精神实体。 二.儒家的天人观: 1.天人相通:在天人关系上,孟子思想最大的特点是以人来界定天。他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天,养其性,所以事 天也。”尽力扩展人性所具有的善端,了解人性本善的道理,便可直接与 天相通。在孟子看来,“性”乃“天之所与我者”,因此“性”与“天” 实为同质。通过人心的作用来表现与“天”同质的“性”,故“知其性则 知天矣”。“天”是宇宙间的最高存在,人是由“天”发展而来的道德主 体,人的道德心性受制于“天”,天性与人性是完全相通的。 2.天人相类:董仲舒论证了人与天的同质同构性,提出人副天数说。他将 “天”与“人之间的形体容貌作了一番奇特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两者 在形体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 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 理脉,山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 之甚,而类于天也”。 异同比较:无论是“天人相通”还是“天人相类”,他们论述的主要都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至于如何实现“天人合一”,他们倡导的并不是唯物的 方法,而是唯心的方式。 此外,儒家中有认为“天”是自然现象的一派观点,基本观点是“天人 相分”。其代表人物荀子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 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他明确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把 人和天严格区分开来,进一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出了“制天命而 用之”的思想。 三.在建筑上的体现: 1.像天地法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既然天人同构,相通相类,统治者在进行都城规划时,自然想到运用“象天法地”的办法来表现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必然性。其特点是通过对天文形象,特别是星象的具象模仿或抽象隐喻说明城市、建筑与天的同源同构关系。 早期以象天法地意匠建造的都城是春秋时期伍子胥建的吴大都和范蠡建的越小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受吴王阖闾之命建阖阊大城(今苏州城前身),“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象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阎门者,以象天门,通闾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

实用类文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 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中国古代人水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中国古代人水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肖冬华 2012 摘要:在人与水的关系上,追求和谐的基本理念源远流长。文化维度下,人水和谐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塑造了中华语言文字,构筑了儒释道三大传统文化。历史维度下,源远流长的人水和谐思想,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华文明史上绽放出了熠熠的光辉,对于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水环境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水环境持续恶化、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频发。当下恶劣的人水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居民健康安全。人水危机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其根源在于人为。为此,当下,我们要弘扬中国古代的人水和谐思想,重建当下人水关系。 关键词:人水和谐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90-03 作者: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教师,博士;江西,南昌,33009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度研究项目(JD1178)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西周末年史伯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春秋末期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尚书·虞书》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左传·襄公十一年》载:“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事物和理想状态。在人与水的关系上,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基本理念源远流长。 一文化维度下的人水和谐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还是语言文字,抑或是儒释道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水和谐因子。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孜孜追求人水和谐的关系,人水和谐是中华传统水文化的共同诉求。 丰富多彩的古代神话,作为中国最原始的文化形态,折射出了人水和谐思想的萌芽。在上古的创世神话中,水被视为创世的圣物。“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徐整:《五运历年纪》)盘古开天辟地的美丽神话,说明华夏初民重视水,把水视作生命之源。在古老的泉神话和酒神话中,人们则形成了水有灵异的基本认识,水被赋予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神奇力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饮此酒,人不生死,一名遗酒。”(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名城酒泉因此得名。中国古代治水和抗旱的神话故事,则折射出华夏初民在与水的相互关系中力图谋求和谐与平衡的努力。洪荒年代,沧海横流,“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华夏初民对洪水极端恐惧,进而将水予以神化,塑造出女娲这一治水英雄。除了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也是流芳千古的治水佳话。“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史记·李斯列传》)。古代先民认识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并力图找到人水关系和谐发展的规律。从被神化的水中,人水和谐的思想得以萌芽。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汉字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史上的大事件。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符号,同样浸透着人水和谐的声韵。从汉字的产生看,正是水,启蒙了中华文字,水是中华文字之母。《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河图洛书这一水文化宝典诠释着中华语言文字和水的密切关联。从中华文字的造型看,一笔一画都能书写出人水和谐的意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①古人依流水之貌造出了许多甲骨文字。如以河流中回旋的水流之态造出“亘”字,以雨点从天空降下之态造出“雨”字,以溪流从山谷中疾驰而下之形造出“谷”字,以深潭中回水之貌造出“渊”字等。据统计,甲骨文中,表示河流、山川的文字约占7%。②由是观之,在创造文字的过程中,古代先贤清楚地认识到水的重要意义,将水摆在了突出位置,使浩瀚的中华语言文字宝库积淀了人水和谐的独特意象。 儒释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无不流淌着人水和谐的精神基因。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核心,而水则是儒家伦常道德之化身。孔子曰:“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孔子提出水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化、志等九德,并将水之九德与君子的品德一一对应。孟子进一步发挥,以水的特性阐发了性善论思想:“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儒家注重以水比德,而佛家则倡导以水观佛,以水修心。水对于佛家而言,是观佛的方式,自水中可以看到理想的佛国世界。不仅如此,佛家还认为水是佛家智慧的体现。“夫水也者,随器方圆,逐物清浊。弥漫无间,澄湛莫测。满而示之,比我学之智周也。”③佛家学者借水启迪智慧,并将水直接比作了佛家智慧。与此同时,佛家学者还极为重视以水修心。佛家主张“心静如水即是佛”,佛学弟子大都喜欢在远离喧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摘要: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是作为最高原理被思考和领悟的。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贯通天、地、人的和谐思想体系。古人把“和谐”理解成世界存在、生成、变化、发展的最高原理和内在动力,也把它理解成人类相处、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本文从存在论、辩证论、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古典和谐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古代;和谐;解读 “和”是中国哲学最高与最基本的X畴。细细体会古典哲学中“和”的意蕴,进人它所建构的“和”的语境,梳理清楚古典和谐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人思考和谐问题以及在实践中贯彻和谐之道,都是有所帮助的。 一、和谐存在论:万物一体 对“存在”的思考,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有了,但作为一种方法或作为一种理论视域提出来,则是从现代西方哲学才开始。现代西方哲学出于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解构和超越,提出了“存在论”哲学。 “存在论”哲学相比于“认识论”哲学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什么新的启发和意义呢?“存在论”哲学的思考向度与“认识论”哲学的思考向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从整全的视野,统一性视野,把人置于存在之中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从与人相关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至于事物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这里不被强调,被悬搁起来不予讨论。

相较于“认识论”哲学的思路,“存在论”哲学的思路更符合中国古人的思考习惯。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就是从“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的视点出发的,也就是说,以人为中心,从人与万物的关系来理解事物。一切关于事物存在的判断,如美丽、鲜艳、崇高等,都是人赋予的。一切人的“灵明”所没有涉及的东西,是不可思想的,是处于“黑暗”之中的,因而等于是不存在的。 这种思路,我们还可以往前追溯到先秦这个中国哲学的原创时期。道家的思想就具有明显的“存在论”哲学的特征。老子、庄子都具有拒斥客观知识的倾向。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还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在老子的视野中,人与世界不是单向的认识关系所以要塞“兑”、闭“门”,要致“虚”、守“静”,世界不是人的认知对象,而只是人可以感悟的存在。所以人可以观“复”,即从万物的根本和归宿处感悟,也就是从大本大源处体会万千世界的风起云涌。 庄子更是反对人们以认识态度来对待一事一物。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对繁多的具体事物的追逐,正是“认识论”哲学所强调的,这种努力的方向,在庄子看来是徒劳无益的。他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庄子·逍遥游》)在明月光照之下却打起火炬,在时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