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醛生产工艺技术及展望

糠醛生产工艺技术及展望
糠醛生产工艺技术及展望

—150—

第23卷第4期2010年8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l.23No.4

Aug.2010

商矛商收稿日期:2010-03-08作者简介:徐(1968-),男,河南范县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与环境工程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矛糠醛生产工艺技术及展望

徐1

,肖传豪1,于英慧2

(1.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457000;2.河南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要:以植物为原料,经酸性水解制糠醛是现行唯一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糠醛的原料非常广泛,且为可再生资源,有着很好的

发展前景。目前,

酸性水解生产糠醛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我国糠醛生产厂家95%采用硫酸催化法,现以硫酸催化法为例介绍糠醛生产过程。发展两步法糠醛生产工艺,是糠醛工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是一步法还是两步法,糠醛的收率最高只能达到70%左右,

一些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关键词:糠醛;生产工艺;三废处理;技术展望中图分类号:O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61(2010)04-0150-03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属于杂环的呋喃族醛类,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且有苦杏仁味,工业品略显淡黄色。糠醛最早发现于1832年,于1922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石化、食品添加剂、铸造等多个生产领域。

以植物为原料,经酸性水解制糠醛是目前唯一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糠醛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芯、棉籽壳、

甘蔗渣、糠麸皮或农作物秸秆等。其中以玉米芯的出醛率较高,理论出醛率为19%,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芯生产糠醛。脱粒后的玉米籽与玉米芯的质量比约为2:1,玉米芯作为糠醛的主要原料有着丰富的来源。目前,

具不完全统计,国内糠醛的生产总量约为30万吨/年,国内有300多个生产厂家,绝大部分都以玉米芯为原料,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吉林等玉米主产区。由于市场变化较大,受市场供给的影响,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糠醛的价格在1300 5000元/吨浮动。

一、糠醛的性质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属于杂环的呋喃族醛类,分子式为C 5H 4O 2,糠醛的结构式为,该结构看作是呋喃分子上引入醛基构成,这种独特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氧化、氢化、氯化、消化及缩合等反应,生成很多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石化、食品添加剂、铸造等生产领域。糠醛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且有苦杏仁味,工业品略显淡黄色。糠醛的化学安

定性比较差,在空气、光线、温度的作用下易发生氧化,颜色逐渐变深,特别是在受热超过220?时发生分解生成胶质,并缩合成焦碳。糠醛在氧化时生成糠酸,而在有机酸存在下加速氧化。在有醋酸存在下,苯胺与糠醛作用生成鲜红色物质,此反应在生产中用来检验油品中是否含醛,糠醛冷却器是否含醛,糠醛冷却器是否漏损的依据。糠醛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良好溶剂,当温度不大于28?时,储存较为安全,属一级易燃品,储运时应尽量避免与盐酸接触,否则会发生燃烧事故。

二、玉米芯一步法制糠醛的生产工艺

糠醛的生产方法,根据水解和脱水两步反应是否在同一个水解锅内进行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糠醛是由多缩戊聚糖在酸作用下水解生成戊糖,再由戊糖脱水环化而成。其中第一步水解反应速度很快,且戊糖收率很高,而第二步脱水环化反应速度较慢,同时还有副反应发生。为了提高收率,抑制生成的糠醛发生副反应,通常采用汽提、溶剂萃取等操作将生成的糠醛及时从体系中移出。近十几年,人们又开发了利用超临界CO 2萃取移出糠醛的新方法。到目前为止,工业中一般采用汽提的方法移出生成的糠醛,溶剂萃取的方法也有应用。

一步法因其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在糠醛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糠醛生产厂家95%采用硫酸催化法,少数采用盐酸催化法。现以硫酸催化法为

火火O -CHO

要工艺流程见图1。

—151—

两步法生产糠醛,优点在于原料中的木质纤维素在戊聚糖水解过程中不发生反应,经分离后可以用来生产其他化工产品,使原料得到综合利用。但两步法工艺较为复杂,设备投资高,第二步脱水工艺条件不成熟,在工业生产中目前未得到应用。随着糠醛工业的发展,以及原料综合利用要求的提高,发展两步法糠醛生产工艺,分离原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分别加以利用,是糠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一步法还是两步法,糠醛的收率最高只能达到70%左右。针对这种情况,许多研究人员对糠醛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中,Karl J.Zeitsch的研究最为重要。他对比了生产糠醛的工业过程和原料中糠醛含量的分析过程,分析了两过程中糠醛收率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在原料中糠醛含量的分析方法中,糠醛收率为100%,这是因为在分析过程中反应物始终保持沸腾,在有少量糠醛生成时,即能存在于汽相中,由于汽相中没有氢离子存在,而木糖及其中间产物存在液相中,糠醛就不会发生聚合反应而有所消耗。

针对这种情况,Zeitsch K J.开发了一种新工艺,将原料加入反应器后,从底部阀门通入高压蒸汽,将原料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关闭气阀,通过开顶部出气阀,系统压力逐渐降低,使系统中物料始终保持沸腾。此工艺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始终保持在沸腾状态,生成的糠醛能全部及时地进入气相,避免糠醛发生副反应。由于只在反应开始时通蒸汽,其蒸汽消耗量少。

糠醛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能源紧缺的今天,糠醛工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糠醛的生产过程中,改进生产工艺,充分利用原材料,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技术展望

根据目前化工生产实际,下面一些技术应尽快得到解决:

1.目前,每产1吨糠醛消耗玉米芯原料9 13吨,如何优化工艺提高收率;

2.现有工艺技术多为间歇式水解釜生产工艺,如何改为管式连续生产过程;

3.如何低压或常压、低温<105?条件下进行水解;

4.开发糠醛下游产品,拓展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推动中原、华北、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生物资源利用的动力,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糠醛生产的一大课题。

六、市场发展前景

糠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塑料、医药、农药等工业,用它直接和间接合成的化工产品有1600多种,包括糠醇、马来酸酐、四氢呋喃、呋喃树脂、糠醛树脂、糠酮树脂等。2005年以来,糠醛的市场行情十分看好,市场价格每吨在人民币6000元 9000元之间,而生产成本一般稳定在3000元 400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糠醛主要是以含多缩戊糖的纤维为原料经水解制得,玉米芯、葵花籽壳、麦杆、甘蔗渣、棉籽壳、油茶壳等都是生产糠醛的好原料,其中玉米芯含多缩戊糖成分最高。糠醛生产由于原料广泛、工艺简单而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由于糠醛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受原料来源制约,生产规模不宜过大,因此糠醛生产不能像石化工业那样搞规模化。

由于糠醛生产具有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等特点,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会发展糠醛生产,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糠醛生产的重点已经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欧美每年至少需进口5万吨糠醛。中国的糠醛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近几年随着中国糠醛出口量剧增,中国糠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由于环境和生产成本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今后几年糠醛产量将继续下降,对中国糠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中国糠醛在国际市场上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zeitsch K L.Th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urfural and its

many[1]by-products[M].Elsevier,2000.

[2]王东.糠醛产业现状及其衍生物的生产与应用(二)[J].

化工中间体,2003,(21):19-22.

[3]任鸿钧.我国糠醛工业的未来[J].化工科技市场,2001,

24(11):12-15

[4]倪京南.糠醛——

—中国传统出口化工产品[J].现代化工,1997,(2):41-43.

[5]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林产化学工业手册(上册)[M].北

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6]张运明,李宽宏,黄华江.溶剂萃取法分离糠醛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1,(3).

[7]陈军.糠醛生产技术进展[J].贵州化工,2005,30(2):

6-8.

[8]郭会君,李彬,王瑞华.糠醛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探讨[J].河南化工,2006,23(7):49-50.

—152—

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酮(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 中文名称:阿西通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249 CAS No.:67-6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丙酮 67-6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因足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1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除 尘 粉 碎 提 升 酸 成品包装或打入成品罐 工艺流程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岀的醛汽温度在 170 C 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 95C 以下,醛水共沸点 979C )。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 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 塔、精制塔得到 98.5%以上的合格产品。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 86.5%。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 和甲醇。初馏塔塔顶要求 >90%,塔底要求<0.1%,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 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 95 C 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 得到90%的毛 醛。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 24小时不停。从整个流程上看,原 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 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玉米芯 精制蒸馏塔-高沸物、 盐类等杂质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 98 C(醛水共沸点97.9 C,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 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改进前冷凝流程图 不凝汽排空

方案二、改变进料状况,节省蒸汽和循环水的消耗 目前的进料状况是液体进料,醛汽先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温度< 95C,低于醛水共沸点97.9 C),蒸馏时 用蒸汽加热到醛水共沸点以上,达到提纯的目的。醛汽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其中存在能量浪费。正常生 产时, 蒸馏塔每天约耗蒸汽12 吨。如果该成气相进料就可以同时节省蒸汽和循环冷却水的用量,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现用初馏塔的参数为:塔径:1000mm ;塔板数:25;塔板类型:浮阀塔;原液处理量:8.5T/h ;进料位置为第7 块塔板,水相回流为第 3 块塔板。

糠醛安全高效生产及其反应体系周边废物的处理

糠醛(呋喃甲醛)安全高效生产 及其反应体系周边废物清洁处理 摘要:一步法制备糠醛最初使用助催化剂Fe2O3、ZrO2、ZnO、硫化与非硫化的TiO2参与反应,其中非硫化的TiO2催化效果最好。随着生产要求的提高,糠醛生产方式由一步法发展到两步法再到五塔精馏法,创新性的糠醛生产方式包括果糖低温快速裂解制备糠醛和介孔分子筛(MCM-41-SO3H)催化木糖脱水制备糠醛,后者在木糖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8、反应温度维持170℃、反应时间4H时,木糖转化率为83.4%,生成糠醛的选择性为76.7%,糠醛的收率可以达到64.0%。糠醛水解脱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采用中空纤维膜蒸馏技术,对糠醛废水进行膜蒸馏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定条件下,经过12H的运行,废水中算的除去率可达76.3%;在低温运行条件下,内置式SBR腐殖活性污泥工艺对于生产糠醛的废水中氨和氮元素的去除有较好的效果。对糠醛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废气排放采取一定措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糠醛;一步法;低温快速裂解;介孔分子筛;膜蒸馏;SBR;废气处理。 糠醛(Furfural)又名呋喃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杂环类有机化合物。纯净糠醛是无色液体,有特殊香气,密度1.1598,折射率1.5261,其熔点为-38.7℃,沸点161.7℃。工业糠醛为褐色液体,大多用于生产电绝缘原料、合成橡胶、呋喃西林等,并用做防腐剂和香烟香料等。同时,糠醛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可应用于精炼石油、精制润滑油、提炼油脂和溶解硝酸纤维素等。 目前,工业制备糠醛主要是采用玉米芯、甘蔗渣等富含戊聚糖的生物质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以木糖为主的单糖,再进一步环化生成糠醛。 一、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 1.一步法制备糠醛 1922年,美国Quaker oats公司首先以燕麦壳为原料实现了糠醛的工业化生产,糠醛收率达到52.26%。有学者研究了无机酸催化条件下影响糠醛收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一步法酸催化中影响糠醛收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酸的浓度、液固比、固体颗粒大小,同时比较了加入助催化剂Fe2O3、ZrO2、ZnO、硫化与非硫化的TiO2

糠醛生产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

╳╳╳公司 糠醛生产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制度 ╳╳╳╳年╳╳月

目录 一、粉碎岗位操作规程 二、粉碎岗位安全生产制度 三、配酸岗位操作规程 四、配酸岗位安全生产制度 五、下酸装锅岗位操作规程 六、下酸装锅岗位安全生产制度 七、排渣岗位操作规程 八、排渣岗位安全生产制度 九、仪表岗位操作规程 十、仪表岗位安全生产制度 十一、蒸馏岗位操作规程 十二、蒸馏岗位安全生产制度 十三、精制岗位操作规程 十四、精制岗位安全生产制度

粉碎岗位操作规程 一、接班时做好机械设备的三检查。 1、检查提升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 2、检查粉碎机空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音,两端轴承盒是否缺油,基础螺栓、各部件螺栓是否松动。 3、检查各机械调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二、粉碎工段开机程序: 1、先开提升机; 2、开粉碎机; 3、开滚动筛; 4、开除尘风机; 5、开排土绞龙; 6、最后开上料皮转机,切勿倒置。 三、粉碎工段停机程序: 1、先停上料皮带机; 2、继停滚动筛; 3、停粉碎机; 4、停排土绞龙; 5、停除风尘机; 6、最后停提升机。 四、待本工段全部设备启动后,空运转5分钟正常后再慢慢投料生产。 五、投料量要均匀,不得忽大忽小,更不能断流,保证粉碎机电流50A左右。 六、及时将皮带机上的石头、铁块等杂物捡出,不得进入机内。 七、定时检查料仓是否装满,料仓装满后及时停机,以免仓满造成粉碎机堵塞。 八、定时对机械设备检查、加油,两小时检查一次。

粉碎岗位安全生产制度 一、粉碎区内闲人免进,严禁烟火,不准吸烟。 二、注意观察,指挥拉料车安全运料、卸料、倒车。 三、本车间需要维修和检查时,必须备有充足的水源,并有专人监护检修,并将料、尘土清扫干净,地面用水浇湿。 四、在检修、维修、处理故障时必须将总电源关闭。 五、开机、停机时必须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切勿倒置。 六、严禁石头、铁块等杂物进入粉碎系统。灵活控制上料皮带机,及时将杂物捡出,定时清理滚动筛上编制袋及杂物。 七、不得擅自进入粉碎机地下室,进入时应向有关人员报告。 八、粉碎机工作电流应控制在50A左右,不得超负荷运行。 九、下班时必须关闭务设备的电闸,最后切断电源。

玉米芯制糠醛

玉米芯制糠醛 糠醛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用途很广,可制造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农药、医药、涂料、化学试剂和各种助剂等。另外,糠醛生产中的渣滓可作肥料,对改良盐碱地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良好作用。 生产糠醛的原料充足。这些原料主要是农副产品,如燕麦壳、玉米芯、棉籽皮、稻壳、花生壳、荞麦壳、玉米秆和麦秸等。其中以玉米芯的出醛率较高,理论出醛率为19%,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芯生产糠醛。 一、糠醛生产的工艺流程 二、玉米芯制糠醛的制作工艺 1.拌料:玉米芯比重小,体积大,收获具有季节性。玉米芯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堆,并符合防火要求,否则会发生自然和霉烂变质,使其中主要成分多缩戊糖含量降低。玉米芯的物理性能,如含水量,颗粒大小,渗透性等对糠醛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水分过大的原料要进行干燥。拌料的将玉米芯从料堆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混酸机,然后将浓硫酸由浓碱库压至碱计量槽,计量后慢慢加入已放好温水的配槽中,配成6-8%的稀酸,再在混酸机中以固液比1:0.4与玉米芯进行均匀混合。

2.水解:拌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这是制取糠醛的一道主要工序。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硫酸作为水解剂,经过水解成戍糖。再经过脱水环化生成糠醛。但以上两个反应在常温下不易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一般在生产中采用的温度为145-230℃,蒸汽压力为49.03×104巴。水解出醛时间(反应时间)要6小时,前6小时,前3小时为串进时间,后3小时为串出时间。若蒸汽压力为98.06×104巴(10千克/厘米2)时,反应时间可缩短为1小时。 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糠醛应该立刻用蒸汽把它吹出来,以免发生副反应。在水解过程中,蒸汽中的糠醛是不均衡的,因此在水解操作中要根据含醛量的变化而调节蒸汽。出醛量高时,汽门开大,出醛量少时,汽门开小。 3.蒸汽处理及冷凝:从水解锅排出的蒸汽(醛汽)中含有少量醋酸,进入蒸馏塔前要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是通过气相中和和管以针形阀控制纯碱液(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来实现的。中和液通过汽液分离器后送醋酸工段回收,醛汽进入冷凝器冷凝。 4.蒸馏:蒸馏的目的是浓缩稀糠醛溶液,从而提高糠醛的浓度。稀糠醛溶液从蒸馏塔的中部进入,塔底用间接蒸汽加热。糠醛和水的共沸点较低,容易蒸发。稀糠醛溶液经过蒸发,蒸汽就从蒸馏塔泡罩的缝隙冒出,分成许多水汽泡进行上层塔板,而上层塔板上的多余液体就由溢流管回流至下一层。如此反复进行,经过多次蒸发而浓缩的馏分由塔顶引出。残液从塔底部排出。 塔上部引出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粗糠醛收集器,收集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1)将紧压的原纤维松解成较小的纤维块或纤维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除原纤维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将不同批次的纤维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纤维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纤维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2)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精梳工序 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细小的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纤维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2.牵伸:把纤维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纤维条,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粗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糠醇安全技术说明书1

编码:00003 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化学品名:糠醇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2)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3)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3)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3)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3)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4)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4)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5)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5)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6)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6)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6)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6)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7)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糠醇;2-呋喃甲醇 化学品英文名:furfural alcohol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电话: 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推荐用途:可用于有机合成、合成纤维、橡胶、农药等,也用于制造树脂和溶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高浓度持续吸入引起咳嗽、气短和胸部紧束感,极高浓度可引起死亡。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液体可引起眼部炎症和角膜混浊。皮肤接触其液体,可引起皮肤干燥和刺激。口服出现头痛、恶心,口腔和胃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危害。 爆炸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糠醇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 糠醇99% 98-00-0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糠醛生产的工艺流程 二、玉米芯制糠醛的制作工艺 1.拌料:玉米芯比重小,体积大,收获具有季节性。玉米芯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堆,并符合防火要求,否则会发生自然和霉烂变质,使其中主要成分多缩戊糖含量降低。玉米芯的物理性能,如含水量,颗粒大小,渗透性等对糠醛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水分过大的原料要进行干燥。拌料的将玉米芯从料堆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混酸机,然后将浓硫酸由浓碱库压至碱计量槽,计量后慢慢加入已放好温水的配槽中,配成6-8%的稀酸,再在混酸机中以固液比1:与玉米芯进行均匀混合。 2.水解:拌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这是制取糠醛的一道主要工序。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硫酸作为水解剂,经过水解成戍糖。再经过脱水环化生成糠醛。但以上两个反应在常温下不易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一般在生产中采用的温度为145-230℃,蒸汽压力为×104巴。水解出醛时间(反应时间)要6小时,前6小时,前3小时为串进时间,后3小时为串出时间。若蒸汽压力为×104巴(10千克/厘米2)时,反应时间可缩短为1小时。 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糠醛应该立刻用蒸汽把它吹出来,以免发生副反应。在水解过程中,蒸汽中的糠醛是不均衡的,因此在水解操作中要根据含醛量的变化而调节蒸汽。出醛量高时,汽门开大,出醛量少时,汽门开小。 3.蒸汽处理及冷凝:从水解锅排出的蒸汽(醛汽)中含有少量醋酸,进入蒸馏塔前要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是通过气相中和和管以针形阀控制纯碱液(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来实现的。中和液通过汽液分离器后送醋酸工段回收,醛汽进入冷凝器冷凝。

糠醇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糠醇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糠醇的合成是由糠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在管式反应器内保持一定压力、利用自热维持一定的反应温度,氢气与糠醛液相充分接触后发生反应合成的。影响其生产工艺过程的主要因素由采用的催化剂类型的选择;反应温度、压力、气液比(氢醛比)等的控制;空速;反应器的高径比;精馏工艺的选择;糠醛的纯度及酸性等决定。 目前,糠醇的生产主要是利用糠醛催化加氢制,分为高压液相加氢和常压气相加氢。前者工艺流程短,投资少,见效陕,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后者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大,生产成本高,见效慢,尤其对催化剂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生产气相加氢制糠醇的催化剂技术还不够完善,需从国外进口,优点是装置用人少,安全性高。 国内大多数厂家均采用液相加氢法生产糠醇,本文结合共享集团于2005年10月份开始建设并已投产的7000t/a糠醇生产装置项目,作者经过对实际装置生产工艺运行控制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有关糠醇合成工艺技术及其技术改造。 1 生产工艺过程 将糠醛用泵打入糠醛高位槽,然后放人搅拌槽与定量的催化剂混合均匀,再通过计量泵以约8.0MPa的压力注入夹套管式反应器,进入反应器前与经过氢压机压缩至大于 8.0MPa的氢气共同预热后在反应器人口处混合,一般反应温度控制在210~230℃,得粗糠醇,经减压精馏即可得到产品糠醇。 2 糠醇合成机理 糠醛加氢合成糠醇主反应式如下: C4H3O(CHO)+H2=C4H3O(CH2OH)+Q 液相糠醛加氢反应类型属瞬间反应,反应为非均相反应,具有多相反应的特征。反应历程为,糠醛首先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中心,被吸附分子的C-O羰基键由于活性中心的复杂分子轨道作用而被削弱,接着与溶解在糠醛中的氢发生反应。目前,实践研究表明,该羰基上发生的化学吸附在铜铬催化剂作用下,当温度、压力达到其活性温度才会发生。 3 糠醇合成技术 3.1 常压气相加氢制糠醇 以汽化的糠醛控制一定的空速与过量的氢气流混合后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采用氧化物类催化剂,其反应温度控制在120℃左右,压力在1.1×105Pa左右,粗产物糠醇无色透明,糠醇含量可达到98%,单程转化率可得达到99%以上,产率一般可达到92%以上。气相加氢所采用的催化剂一般有两大类:氧化物催化剂和合金类催化剂。前者活性温度相对高于后者。 3.2 液相加氢制糠醇 一般采用夹套管式反应器,应用氧化物催化剂,反应温度可控制在200-220℃,压力为6.5~11MPa,糠醇含量可达到97%以上,单程转化率在98%以上。液相加氢所采用的催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流程 玉米芯→ 稀硫酸→ →低沸物 →高沸物、盐类等杂质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出的醛汽温度在170℃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95℃以下,醛水共沸点℃)。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塔、精制塔得到%以上的合格产品。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和甲醇。初馏塔塔顶要求>90%,塔底要求<%,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95℃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得到90%的毛醛。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24小时不停。从整个流程上看,原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98℃(醛水共沸点℃,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改进前冷凝流程图 不凝汽排空

方案二、改变进料状况,节省蒸汽和循环水的消耗 目前的进料状况是液体进料,醛汽先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温度≤95℃,低于醛水共沸点℃),蒸馏时用蒸汽加热到醛水共沸点以上,达到提纯的目的。醛汽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其中存在能量浪费。正常生产时,蒸馏塔每天约耗蒸汽12吨。如果该成气相进料就可以同时节省蒸汽和循环冷却水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现用初馏塔的参数为:塔径:1000mm;塔板数:25;塔板类型:浮阀塔;原液处理量:h;进料位置为第7块塔板,水相回流为第3块塔板。

电解锰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第一章设计要求和原则 概述 本项目为俄罗斯CHEK-SU公司建设的年产8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生产主原料为公司生产的氧化锰和碳酸锰精矿,采用湿法冶炼工艺,年生产天数330天,年生产产量为80000吨,设计四条电解生产线。采用有硒电解、无铬钝化环保工艺,生产中产生的粉尘、酸雾回收利用,废水全部回收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重复使用,废渣排至尾矿库堆存,电解冷却水闭路循环使用。 设计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1.2.1 设计指导思想 1、设计执行相关的方针、政策,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全面贯彻综合利用俄罗斯CHEK-SU公司锰矿资源的基本方针,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3、优化冶炼工艺流程,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量提高金属回收率。 4、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生法规,加强综合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完善三废处理设施,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做到环境措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5、设计中在各个环节注意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 6、严格按设计程序开展设计工作,确保设计质量。 1.2.2 设计原则、产品产量和质量及能源消耗保证值 1、建设年产8万吨电解金属锰工厂,工厂一次建成投产; 2、项目设计生产的产品为含%的电解金属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051-2003),牌号为DJMnD);

3、主原料采用俄罗斯奇克苏福克公司生产的碳酸锰矿、氧化锰矿,湿法冶炼生产工艺; 4、本项目采用目前行业最新的设备和工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均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达到清洁生产及环保要求,工艺技术达到目前同行业先进水平; 5、本次项目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为: (1)每条电解生产线330天生产量为20000吨,设计四条电解生产线,生产规模80000吨/年(产品合格率为100%); (2)电解采用SeO 添加剂,正常生产时,电流效率68~70%,电流密度320~ 2 380A/m2,槽电压为~,每吨锰直流电耗≤6500kWh; (3)项目采用的碳酸锰精矿Mn27%,氧化锰精矿Mn35%,本批次全锰分析结果中,二价锰回收率:85%; (4)电解金属锰产品Mn含量达到%,即产品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051-2003; 6、废弃场和排放场的再利用,应符合俄罗斯联邦的卫生和自然保护立法要求。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3.1 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模为年产8万吨电解金属锰。 1.3.2 工作制度 连续工作制,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年工作330天。 厂址 位于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西拉区图依姆村。 设计范围 原料堆场、汽修车间和加油站、焙烧车间、磨粉车间、化合车间、硫化车间、

双环戊二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双环戊二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二聚环戊二烯 化学英文名:dicyclopentadiene 中文名称2:双茂 英文名称2: 4,7-methylene-4,7,8,9-tetrahydroind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1584 CAS No.:77-73-6 分子式:C 10H 12 分子量:132.2 企业名称:xxxxx 地址:xxxxx 邮编:611541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含量:二聚环戊二烯≥98% CAS No. 77-73-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本品蒸气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引起眼、鼻、喉和肺刺激,头痛、头晕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致皮肤损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第七部分:操作处臵与储存

乙炔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采用“电石入水法”生产溶解乙炔,其主要原料为电石和水。 (1)电石破碎 人工将电石库内的大块电石破碎成50-200mm的电石。 (2)乙炔发生 将破碎好的电石人工运至发生器间,通过电动葫芦将电石提升至3.5米平台上,采取电石入水的方式进行生产操作。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熟石灰)并释放出热量。 粗乙炔气体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及正、反水封进入乙炔气柜中。电石渣浆流入渣浆槽,发生器的反应过程如下: 主反应: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 副反应: CaO+ H2O→Ca(OH)2 +63.6kJ/mol CaS+ 2H2O→Ca(OH)2 +H2S Ca3P2+ 6H2O→3Ca(OH)2 +2PH3 Ca3N2+ 6H2O→3Ca(OH)2 +2NH3 Ca3Si+ 4H2O→2Ca(OH)2 +SiH4

Ca3As2+ 6H2O→3Ca(OH)2 +2AsH3 (3)乙炔净化、中和、气水分离 从气柜中出来的乙炔气经过一清塔、二清塔,然后进入中和塔。因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磷,所以粗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2S、PH3,须在装瓶之前进入清净塔加以净化。在清净塔与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直接接触反应,以脱除粗乙炔气中的磷、硫杂质。由清净塔顶排出气体进入中和塔与塔顶喷入的 10~15%液碱中和反应后,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气相中水分,使纯度98.0%以上的精乙炔气送压缩系统。工艺反应式如下: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反应生产的酸,再用10~15%的碱液中和,其反应式为: 2NaOH+ H2SO4→Na2SO4+2H2O 3NaOH+ H3PO4→Na3PO4+3H2O 2NaOH+ CO2→Na2CO3+H2O (4)压缩、油水分离、干燥 净化的乙炔气经低压水封进入压缩机,本工段选用2Z-1.5/25型乙炔压缩机,采用分子筛高压干燥装置。压缩至2.4MPa,温度35℃左右,经高压油分离器油水分离后,进入高压干燥器干燥,送乙炔灌瓶架灌装。 (5)灌装

糠醛生产工艺技术及展望

—150— 第23卷第4期2010年8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l.23No.4 Aug.2010 商矛商收稿日期:2010-03-08作者简介:徐(1968-),男,河南范县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与环境工程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矛糠醛生产工艺技术及展望 徐1 ,肖传豪1,于英慧2 (1.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457000;2.河南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摘 要:以植物为原料,经酸性水解制糠醛是现行唯一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糠醛的原料非常广泛,且为可再生资源,有着很好的 发展前景。目前, 酸性水解生产糠醛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我国糠醛生产厂家95%采用硫酸催化法,现以硫酸催化法为例介绍糠醛生产过程。发展两步法糠醛生产工艺,是糠醛工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是一步法还是两步法,糠醛的收率最高只能达到70%左右, 一些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关键词:糠醛;生产工艺;三废处理;技术展望中图分类号:O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61(2010)04-0150-03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属于杂环的呋喃族醛类,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且有苦杏仁味,工业品略显淡黄色。糠醛最早发现于1832年,于1922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石化、食品添加剂、铸造等多个生产领域。 以植物为原料,经酸性水解制糠醛是目前唯一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糠醛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芯、棉籽壳、 甘蔗渣、糠麸皮或农作物秸秆等。其中以玉米芯的出醛率较高,理论出醛率为19%,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芯生产糠醛。脱粒后的玉米籽与玉米芯的质量比约为2:1,玉米芯作为糠醛的主要原料有着丰富的来源。目前, 具不完全统计,国内糠醛的生产总量约为30万吨/年,国内有300多个生产厂家,绝大部分都以玉米芯为原料,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吉林等玉米主产区。由于市场变化较大,受市场供给的影响,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糠醛的价格在1300 5000元/吨浮动。 一、糠醛的性质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属于杂环的呋喃族醛类,分子式为C 5H 4O 2,糠醛的结构式为,该结构看作是呋喃分子上引入醛基构成,这种独特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氧化、氢化、氯化、消化及缩合等反应,生成很多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石化、食品添加剂、铸造等生产领域。糠醛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且有苦杏仁味,工业品略显淡黄色。糠醛的化学安 定性比较差,在空气、光线、温度的作用下易发生氧化,颜色逐渐变深,特别是在受热超过220?时发生分解生成胶质,并缩合成焦碳。糠醛在氧化时生成糠酸,而在有机酸存在下加速氧化。在有醋酸存在下,苯胺与糠醛作用生成鲜红色物质,此反应在生产中用来检验油品中是否含醛,糠醛冷却器是否含醛,糠醛冷却器是否漏损的依据。糠醛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良好溶剂,当温度不大于28?时,储存较为安全,属一级易燃品,储运时应尽量避免与盐酸接触,否则会发生燃烧事故。 二、玉米芯一步法制糠醛的生产工艺 糠醛的生产方法,根据水解和脱水两步反应是否在同一个水解锅内进行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糠醛是由多缩戊聚糖在酸作用下水解生成戊糖,再由戊糖脱水环化而成。其中第一步水解反应速度很快,且戊糖收率很高,而第二步脱水环化反应速度较慢,同时还有副反应发生。为了提高收率,抑制生成的糠醛发生副反应,通常采用汽提、溶剂萃取等操作将生成的糠醛及时从体系中移出。近十几年,人们又开发了利用超临界CO 2萃取移出糠醛的新方法。到目前为止,工业中一般采用汽提的方法移出生成的糠醛,溶剂萃取的方法也有应用。 一步法因其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在糠醛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糠醛生产厂家95%采用硫酸催化法,少数采用盐酸催化法。现以硫酸催化法为 火火O -CHO

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酮(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 中文名称:阿西通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249 CAS No.:67-6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丙酮 67-6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因足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1 -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教程文件

1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味精的生产一般分为制糖、谷氨酸发酵、中和提取及精制 等4个主要工序。 1.1液化和糖化 因为大米涨价,目前大多数味精厂都使用淀粉作为原材 料。淀粉先要经过液化阶段。然后在与B一淀粉酶作用进入糖 化阶段。首先利用一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降低淀粉粘度并 将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 的大米,所以经过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 段,而不用像以大米为原材料那样液化后需经过板筐压滤机滤 去大量蛋白质沉淀。液化过程中除了加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 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一定温度下液化后的糊精及低聚糖在 糖化罐内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 温至60℃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温度控制在60℃左右,PH值4.5,糖化时间18-32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 85℃,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经过压滤 机后进行油水分离(一冷分离,二冷分离),再经过滤后连续消 毒后进入发酵罐。 1.2谷氨酸发酵发酵 谷氨酸发酵过程消毒后的谷氨酸培养液在流量监控下进入谷氨酸发酵罐,经过罐内冷却蛇管将温度冷却至32℃,置入 菌种,氯化钾、硫酸锰、消泡剂及维生素等,通入消毒空气,经一

段时间适应后,发酵过程即开始缓慢进行。谷氨酸发酵是一个 复杂的微生物生长过程,谷氨酸菌摄取原料的营养,并通过体 内特定的酶进行复杂的生化反应。培养液中的反应物透过细胞 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将反应物转化为谷氨酸产物。整个 发酵过程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即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和衰亡期。每个时期对培养液浓度、温度、PH值及供风量都有不同的 要求。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为菌体的生长代谢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经过大约34小时的培养,当产酸、残糖、光密度等指标均达到一定要求时即可放罐。 1.3 谷氨酸提取与谷氨酸钠生产工艺 该过程在提取罐中进行。利用氨基酸两性的性质,谷氨酸 的等电点在为pH3.0处,谷氨酸在此酸碱度时溶解度最低,可经长时间的沉淀得到谷氨酸。粗得的官司谷氨酸经过于燥后分 装成袋保存。 1.4谷氨酸钠的精制 谷氨酸钠溶液经过活性碳脱色及离子交换柱除去C a 、 Mg 、F e 离子,即可得到高纯度的谷氨酸钠溶液。将纯净的 谷氨酸钠溶液导入结晶罐,进行减压蒸发,当波美度达到295 时放入晶种,进入育晶阶段,根据结晶罐内溶液的饱和度和结 晶情况实时控制谷氨酸钠溶液输入量及进水量。经过十几小时 的蒸发结晶,当结晶形体达到一定要求、物料积累到80%高度时,将料液放至助晶槽,结晶长成后分离出味精,送去干燥和筛

糠醛工艺流程word版本

糠醛工艺流程

1工程分析 1.1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1.1.1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见图4.1-1。 图4.1-1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图

流程简述: (1)清洗:购进的玉米芯、玉米秸秆通过选料后用仍难免混有泥沙等杂物,采用鼓式洗草机进行清洗,清洗用水来自木质素装置三效蒸发器的冷凝水L2-1,清洗过程中分离出S1-1灰尘杂质。 产污环节:洗草分离出S1-1灰尘杂质。 (2)粉碎:带水的原料进入用斗式提升机将准备好的玉米芯先经电磁除铁器、摇摆筛去除铁、石头等大颗粒,然后加入粉碎机粉碎成颗粒,粒径范围一般在15-20mm。由于洗草后的原料含水量较高故粉碎时不会产生粉尘。 产污环节:粉碎机、空压机和螺旋输送机噪声。 (3)水解:将粉碎好的玉米芯经输送机投入连续水解锅中,向釜内加入甲酸、水洗压榨后产生的水洗废水L1-1以及脱水塔底废酸滤液L1-2(含甲酸、乙酸)。然后压紧釜盖,关闭排空阀门。通过药液加热器和来自新建锅炉的间接蒸汽,使温度升到150~170摄氏度,压力升至0.6MPa。然后打开排醛阀门进行三釜串联操作。水解反应时间约6小时。 在此过程中,物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醋酸为催化剂,经过水解成戊糖。糠醛生产中是三个水解塔连续生产,当一个水解塔(称为A塔)需要泄压时,其它的塔(称为H塔)刚刚装塔需要加温、加压的,此时将A塔与H塔串联,使A塔内的压力和蒸汽转移至H塔中,这样经过适当的串联分压后,A塔温度为90摄氏度以下、常压下物料可以出塔,H塔可以加压。 主要反应方程式: H+ (C5H8O4)n + nH2O nC5H10O5 H+ C5H10O5 C5H42 + 3H2O (4)压榨、水洗压榨:水解完毕后,物料输送到双网挤浆机内进行压榨,经过压榨后的戊糖溶液去糠醛装置车间生产糠醛。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作者: ————————————————————————————————日期: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流程 玉米芯→除尘 ↓ 粉碎 ↓ 提升 ↓ 稀硫酸→混酸 ↓ 蒸汽→ 水解 ↓ 二次蒸汽 醛汽 废热利用冷凝醛汽 ↓原液 蒸馏→塔底废水→废水闭路循环 ↓毛醛 稀纯碱溶液→ 补充中和?一次蒸汽 ↓ 脱水塔→低沸物 ↓ 精制蒸馏塔→高沸物、盐类等杂质 ↓ 成品包装或打入成品罐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出的醛汽温度在170℃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95℃以下,醛水共沸点97.9℃)。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塔、精制塔得到98.5%以上的合格产品。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86.5%。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和甲醇。初馏塔塔顶要求>90%,塔底要求<0.1%,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95℃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得到90%的毛醛。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24小时不停。从整个流程上看,原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98℃(醛水共沸点97.9℃,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生产工艺流程及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及简述 表面毡、短切毡无碱玻璃纤维浸胶 胶液配置→制衬→浸胶→螺旋、环向缠绕及夹砂→固化→修整→脱模→检验→成品 玻璃钢管道缠绕操作程序 1. 准备工作:将模具表面处理干净,做到光洁无毛刺、无伤害,装到制衬机上。配树脂:将促进剂(锌酸钴)按工艺配置1—2%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搅拌1 小时左右,然后静置消除气泡,冬季可适当增加促进剂的用量。 2. 制衬:内衬层是制品直接与介质接触的内表层,它的主要作用是防腐、防渗漏、耐温,要求内衬材料有优良的气密性、耐腐蚀性和耐一定温度等。 3. 缠聚酯薄膜:开动制衬机,将薄膜滚架上的聚酯薄膜缠到模具上,缠时薄膜的第一圈与第二圈之间一定要搭界1—2cm,以保证内衬不泄露。 4. 缠表面毡:开动树脂泵,将以配置好的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1—2%(冬季可加至4%左右),加到喷枪泵中混合后,通过树脂管道淋到已缠好的聚酯薄膜上,在淋树脂的同时将表面毡(如无纺布的形状,是细纤维连接成的,宽度为220mm)带状缠绕1 层,此层主要是防渗漏,需要注意的是,缠表面毡时,气泡一定要处理彻底,同时表面毡在缠绕的过程中,同缠绕聚酯布一样,必须搭界1—2cm 的叠合接口。 5. 缠短切毡:缠表面毡的作用是增加强度、增加防渗漏性,短切毡是根据管子的设计可缠1—2 层。短切毡是用粗纤维纺织成的强筋毡,边缠边淋树脂,再缠绕的同时必须用条状的压滚将气泡赶出。 6. 缠网格布:主要作用是赶走气泡,进一步增加强度。种类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涤纶纤维网格布。网格布的方法与网格毡的方法一样,网格布缠好后,必须将气泡处理干净。

7. 固化:内衬层制好后,将缠在模具轴上的内衬层吊到固化机上进行固化,固化的时间以加入引发剂剂量及固化温度而定,(在制衬时加入引发剂的树脂一定要充分混合好才能使用与制衬,否则将形成带状固化。) 8. 缠结构层:结构层又称增强层,它的作用是保证制品在受力的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而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是主要的承载体,树脂是对纤维起均衡载荷的作用,采用夹层结构(加石英砂)纤维缠绕可有效的提高玻璃钢管的刚度。夹层管材的强度、刚度大、重量轻、造价低,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无毒无味等特点,石英加砂管也越来越体现出来。

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

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 摘要:糠醛生产是对农作物玉米的深度利用,其成品适用范围广,且有效解决了玉米芯丢弃的浪费问题。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投入,糠醛生产工艺在各方面均明显改善。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糠醛的概念,并从糠醛生产中催化剂以及生产各项工艺方面做出了分析。旨在详细化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过程以及现阶段研究程度,为日后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糠醛生产催化剂糠醛渣 糠醛是一种化合有机物,其产生主要由于戊聚糖通过酸水解生成戊糖,之后再脱水环化得来。目前生产糠醛的原料主要为玉米芯等农作物,其化学性质活泼、衍生物较多,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塑料或农业,同时利用了玉米芯这种农作物“废料”,对环保公益产生效用。糠醛是1821年被发现的物质,在不断深入研究下,目前这种能够利用农林肥料创造经济价值的化合物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崇。本文以糠醛生产工艺的发展为主线,现作出如下报告: 一、糠醛生产中催化剂的发展 (一)强酸催化剂 我国在糠醛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多为强酸,这种催化方式易产生酸性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同时会对管道造成一定腐蚀性。另外,强酸法下糠醛制作产生的渣滓职能用作锅炉燃料而不能作为肥料,造成材料利用率下降,因此对催化剂的改良是工艺研究重点。 (二)醋酸催化剂 在强酸法之后,采用醋酸作为催化剂的方式逐渐流行,利用高压、高温环境让原材料分子中的酰基发生断裂形成糠醛。这种方式能够同时产生醋酸,相对于强酸作为催化剂而言,糠醛渣滓更容易被处理。 (三)无机盐催化剂 这类型催化剂指的是强酸弱碱盐、酸式盐等在催化过程中能够产生氢离子的催化剂。无机盐催化方式可有效提升糠醛生产率,且反应无需在高压下进行,生产条件相对温和。 (四)固体催化剂 固体催化剂的演变主要使用的是硅土(负载磺酸)或是氢型沸石。使用这种类型的催化剂在对自身分离方面效果更优,且不会有废酸产生,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在前景上更为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