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的申论范文.doc

关于创新的

-

“头一抬,天就黑了”,有人则就在于,它总能用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为天空装点斑斓。就新闻舆论工作而言,表达又是点燃思想的火炬,创新表达可以有效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马克思有句名言:”人们要求新东西——形

式和内容都新。”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呈现分众化、差异化的趋势。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舆论态势犹如一个大教室,媒体是雷打不动的信息中心;移动互联时代,新闻舆论态势则近乎游乐场,受众可以随兴趣任意选择内容和场景。要从媒体竞争中突围,在舆论引导中制胜,空洞说教、生硬灌输不行,追求猎奇、编造故事不行,刻意迎合、取悦受众不行,庸俗媚俗、极端表达也不行。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和机制,才能提高媒体对受众的”黏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盲人站在路边,身前放块牌子,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过往行人很多,却没人在他面前驻足。一位诗人路过此地,在牌子上加了一句话:”春天来了,可我却看不见”。结果,过路之人纷纷解囊。是打动人心的文字,触动了人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们不由地伸出援手。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自说自话、不讲方式,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不赢得认同不足以引领导向、成风化人,非表达创新不足以争取认同、凝聚共识。只有不断增强受众意识,春风化雨、引人入胜,才能让我们的文字打动人心、深入人心。

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就像古代的风、雅、颂,分别对应民间歌谣、文人雅乐、祭祀咏调,若只有一种风格,必定难以满足各方。好的思想、观点、内容要

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途径表达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分众定位,才能精准对焦;多样表达,才能有效传播。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正面进击也有侧路包抄,才有新闻传播合力,才有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从而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新闻的本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不应满足当新闻信息的”搬运工”,而应成为多样化表达和传播、在多元中立主导谋共识的担纲者。不拘泥于一格一态,以表达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就一定可以让新闻作品成为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