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完整版)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完整版)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与知识梳理)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亿KM2

(二) 地球仪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①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

③长度相等

2.纬线------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

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3.经度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

②高、中、低纬的划分

0O-30O低纬度,30O-60O中纬度,60O-90O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②东西半球:以20O W-160O 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数轴图示法

(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北逆南顺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23.5O N(北回归线) 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南界线23.5O S(南回归线) △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三、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O N-23.5O S 之间, 约跨47个纬度),终年炎热 寒带:最冷,终年严寒

温带:南北纬23.5O -66.5O 之间,四季分明

(三) 地图

一、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 方向

① 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 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③ 经纬网定向 2. 比例尺

①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1)比例尺的大小:

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 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数字)

二、等高线地形图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

1.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4. 等高线表示的常见地形形态

①山顶: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③山脊:等高线的弯曲指向低处(作为河流的分水岭)

④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指向高处(能发育成河流) ⑤鞍部:两头高,中间低⑥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合

5.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大于500m ,相对高度大,崎岖

高原:一般海拔大于500m ,内部宽广平

坦,

外围较陡

平原:海拔小于200m ,宽广平坦,地势低平

丘陵:相对高度小,坡度和缓

盆地: 内部为平原和丘陵,外部为山地和高原

第二部分中国地理

(一) 疆域和人口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五带中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的: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简称:云/滇,桂、粤、台)按自西向东方向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太平洋西岸),

我国的临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特点:跨经度大,海陆兼备Array中国的邻国:七年级(上)P35

二、疆域:

面积960万KM2

三、行政区域

1.三级行政区域:省、县、乡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5个自治区:内蒙古,广西壮族,西藏,宁夏回族,新疆维吾尔)

3.简称和行政中心(七年级上册P38,P39)

(有两个简称的5个省四川:川/蜀;贵州:贵/黔;云南:云/滇;陕西:陕/秦;

甘肃;甘/陇)

四、人口和民族

1.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基数大,增长快

2.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

3.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多西少)

4.民族(56个)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16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约3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55个)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

疆地区。

(二)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一、地形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

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

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

2.地形特点:地形类型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地形分布:

二、中国的气候

1. 冬季气候的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降低

0o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 重要温度带

亚热带:1月份>0oC

暖温带:1月份<0oC

3. 降水分布

①降水的时间分布:大部分集中于夏季。不利:春旱夏涝

②降水的空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4. 干湿地区

湿润区:降水量>800mm

半湿润区: 降水量400mm-800mm

半干旱区:400mm-200mm

干旱区: <200mm

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

河分布

5. 中国的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受纬度,

海陆位置影响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雨热同期

非季风区

季风区

三、中国的河流

1.主要河流:珠江,长江,黄河,淮河,黑龙江

2.长江:

①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青海省境内)

②入海:东海

③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

④上游:水能巨大;中下游:航运发达。称为“黄金水道”

3.黄河

①源头: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青海省境内)

②入海:渤海

③上游→河口→中游→旧孟津→下游

上游:水能巨大;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下游:“地上河”。

治理黄河关键: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四、水资源的分布——分布不均匀

1.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解决办法:修建水库

2.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解决办法: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五、土地资源的特点: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2.山地多,平地少

3.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开发难度大

(后备耕地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地区)

保护土地的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经济与文化

一、农业的分布

种植区和牧区的分界: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种植区的土地类型为耕地水田——水稻

旱地——小麦分界:秦岭—淮河

牧区的土地类型为草地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上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上

二、工业的地理分布

1.煤炭的分布: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山西省最多

2.铁矿:主要在辽宁、河北、四川三大省

3.石油: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大庆油田为最大的油田)

4.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三、交通

1.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

水路运输——最便宜,公路运输——最方便,铁路运输——运量大,航空——最快

2.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

交通中心为北京

(东部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小,与人口的分布基本一致)

(四)地理差异

一、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地理现象的分界线:冬季河流有无封冻,温度带,干湿区,植被类型,耕作类型,主要粮食作物。。。。。P94(七下)

二、四大地理区域

气候东部季风区南方地区(水田——水稻)

北方地区(旱地——小麦)

西北干旱区

地形:青藏高原区

特征:青藏地区——高寒;西北地区:干旱(草地);南方地区——水热充足

(五)认识区域

一、北京

1.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标志:故宫,颐和园,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天安门,新华门,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

2.经济结构的变化

限制化工、钢铁等耗能大、污染大的工业,大力发展电子、汽车等耗能小、污染小的工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手工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

中关村——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台湾

1.气候特征:湿、热

2.河流特征:短、急

3.外向型经济突出:进口—加工—出口的模式

4.经济和人口分布

大部分分布于西部平原上,主要城市有:基隆,台北,高雄等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原,河网密布)

1.外向型经济发达

有利条件:①毗邻港澳②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③全国著名侨乡④面临南海(海上交通便利)不足:缺乏能源和矿产

2.独具特色的基塘农业

3.香港和澳门

①都是自由贸易港

②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服务业发达

③澳门的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四、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范围

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2.地形特征以及生态问题

地形特征:沟壑纵横;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干旱

3.黄河中游:河水含沙量大(世界之最)

4.黄土高原的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5.能源基地(煤炭)

乌金三角——山西、陕西和内蒙古

五、长江沿岸地带——起连接作用的是长江干流

1.从“天府之国”到“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共同的地理条件:暖湿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2.东西工业带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经济发达的原因:①物产丰富②资源,能源(水能)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众多⑤信息技术发达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世界第三大港口

第三部分世界地理

八年上册

(一)海洋和陆地

一、海陆的分布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1.49亿km2,占29%;海洋:3.61 亿km2,占71%

陆地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北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1.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亚洲和太平洋

2.重要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亚、非;

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

乌拉尔山脉——亚、欧;

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

白令海峡——太平洋、北冰洋

3.重要的大洲大洋分布

①西半球的重要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②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③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④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⑤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

⑥包围南极洲的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三、板块构造

1.观点:①全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P18

②板块处于运动之中

2.世界著名山脉、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挤压太平洋板块

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

(二)气候

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

一、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一般地,世界的气温从赤道(低纬度)向两极(高纬度)逐渐降低

南半球的00C等温线接近66.50S分布

南极洲的气温低于00C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为多雨区,两极地区为少雨区;中纬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三、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下降0.60C)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大于背风坡(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

五、主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赤道附近地区;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2.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分布:南北纬300—400的大陆西部

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唯一)

3.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南北纬250—350的大陆东部;特征:夏季高温多雨

4.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温带大陆西部;特征: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分配均匀

(三)居民

一、世界人口增长及分布特点

1.世界的人口增长:

增长趋势越来越快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2.人口的分布

①从大洲:亚洲人口最多,南极洲没有人定居

②从地区: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人口分布密集

③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a.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恶劣,人口稀少

极度干旱:撒哈拉地区,塔里木盆地

过度潮湿:亚马孙平原

严寒:南极洲,欧亚大陆北部

高山、高原:青藏高原

b.社会经济条件:欧洲南部,北美洲东部(富裕)

二、人口问题

表现:①增长过快②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三、人种的分布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

白色人种——欧、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黑色人种——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

四、主要语言(六大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

英语——使用范围最广

阿拉伯语——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俄语,法语,葡萄牙语

六、三大宗教(均起源于亚洲)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

伊斯兰教——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佛教——亚洲东部

七、聚落

基本类型——城市和乡村

(四)地区发展差异

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主要发达国家:美、英、法、德、意、日、澳、新、加

半球分布:主要集中北半球

大洲:欧洲的发达国家最多,还有北美洲、大洋洲

2.发展中国家

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五)认识区域

一、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东、南、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东部有一弧形群岛,由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

2.地形

地形类型:高原,山地

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3.河流

呈反射状向四周分流(“巨河之洲”)

长江——第一大河

4.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分布(海陆位置)】

②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差异)

典型是由于海陆位置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东南亚

位于亚洲东南部

唯一内陆国:老挝

1.重要的地理位置

交通: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2.湿热(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多样的地形

山地多,冲积平原

4.重要的农耕区

水田、稻米主产区(泰国)

热带作物:椰子、天然橡胶(泰国)

5.稠密的人口

主要为黄色人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三、中东

1.从地中海东岸到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

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半岛

波斯湾(海湾)——石油宝库

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2.“五海三洲”之地

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南部西部北部,最大的内陆湖

三洲:非洲、亚洲、欧洲

3.世界石油宝库

指波斯湾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伊朗,伊拉克,巴林,阿曼

4.水资源缺乏

原因:23.50N(北回归线)穿过大陆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

5.灌溉农业发达,高原畜牧业发达

四、欧洲西部

指从波罗的海东岸到黑海一线以东的大陆以及附近岛屿

三面环海(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深受海洋影响

1.海上运输发达

欧洲是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多港湾)

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港

北大西洋航线——美国东海岸横跨大西洋到欧洲各国

亚欧航线——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东南亚、东亚等

△2.最典型、分布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如下)

①中纬度,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

②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低平

③北大西洋暖流增加热量、湿度,加强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才会最典型)

3.渔业发达:挪威

4.经济发达:最发达的国家:德国

五、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指北纬200N以南的非洲大陆及附近岛屿

1.黑色人种的故乡“黑非洲”

2.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①“热带大陆”

②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3.高原大陆

以高原为主,东部、南部地势较高

4.世界矿产宝库

金刚石、黄金——南非

中非宝石——刚果

六、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600S以内 66.50N以内,北极圈以内

1.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南极地区

南极洲是最冷的一洲

中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最早)和中山站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2.南极地区的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是考察的最佳时候

3.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极圈以内地区)

极昼——太阳24小时不落地平线;极夜——太阳24小时不升地平线△低纬度热带地区:太阳直射现象

4.南极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七、日本

1.东亚岛国

由四大岛组成,本洲岛最大

2.多山的国家(3/4山地)

多火山地震富士山

3.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4.森林和水能资源丰富

5.经济对外依赖性大(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

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国际市场

6.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指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7.两大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日本第一贸易伙伴为美国,第二贸易伙伴为中国大陆

八、美国

1.地理位置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邻国少

2.移民国家

种族、人种复杂,“世界人种博物馆”

3.第一经济大国

①世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

农业生产特点:实现了农业地区生产专门化

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区附近

玉米带——靠近乳畜带

②工业分布——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最早、最大、最集中

传统产业集中,污染大

太平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新兴工业集中,污染小,“阳光地带”

纽约——最大城市,港口,金融中心

休斯敦——是有、航天中心

旧金山——华人最大聚居地

硅谷——旧金山附近,高新技术研发地(高新科技的代名词)

③支柱产业:信息技术

九、澳大利亚(由阿德里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组成)

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1.西、中、东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

西部:高原,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东部:山地,温暖湿润(东北部为热带雨林)

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集中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气候干旱,草原

养羊业发达——“骑在马背上的国家”

2.矿产大国

铁矿石一半以上供出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新兴产业——服务业

十、巴西

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工农业最发达

1.二大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平原

巴西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

2.亚马孙河

水量最大,原因: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3.人口和城市分布于巴西高原东南部

十一、俄罗斯

面积最大,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1.多样的自然环境:平原面积广大

2.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3.农业集中于600N以南的东欧平原

4.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落后

5.四大工业区

三个(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在欧洲,只有一个(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在亚洲

6.人口、铁路网在欧洲部分密集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亿KM2 (二) 地球仪 1.经线------连 接南北两极 的线 ①指示南 北方向;②半 圆形;③长度 相等 2.纬线------与 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3.经度(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起点赤道为0O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 由小到大 ②高、中、低纬的划分 0O-30O低纬度 30O-60O中纬度 60O-90O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数轴图示法界线 ②东西半球:以20O W-160O E为东、西半球 的分界线 (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北逆南顺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 北界线23.5O N(北回归线) 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 最南界线23.5O S(南回归线)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 半球秋季 三、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O N-23.5O S之 间,约跨47个纬度),终年炎热 寒带:最冷,终年严寒 温带:南北纬23.5O-66.5O之间,四季分明 (三) 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 方向 ①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 2. 比例尺 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中图版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材料

一、八年级上册 1、中国的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北温带,少部分地区处于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此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3、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的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4、我国频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位于东海。 5、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6、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和2个特别行政区。 7、与江苏省相邻的省区有:山东省(鲁)、安徽省(皖)、浙江省(浙)、上海市(沪)。北回归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或滇)。5.12发生大地震的四川(川或蜀)。 8、我国人口数量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腾冲---黑河为界,人口东多西少;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最多的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10、藏族的集体舞、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等民俗。 1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2、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为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为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13、我国主要地形区:①我国四大高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②四大盆地为: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雅丹地貌)、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的盆地,并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③三大平原为:东北平原(最大);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过后,除了会发生以上地质灾害,山坡滑落的土石方还会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14、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原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另外,冬季风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1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16、我国从南到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另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17、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最多的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地区。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新课标第一网 18、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的变化,形成典型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实用文档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 2KM:5.1亿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赤道周长:4 地球仪二) (线经1.接连------的极北两南线指示南①②半北方向;③长度圆形; 相等线2.纬地------与圆直的轴垂圈①指示东西 ②形状方向;) 极点;最小是:最大是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赤道O, 经度(0经线 也叫本初子午线3.W) 西经东经E,, 数字越大为东经线从左往右看,分布特点: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O S) N,南纬纬线,04.纬度(起点赤道为北纬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数字越小为南,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1) 纬度纬度先由大到小,再2) 从北极到南极, 由小到大高、中、低纬的划分②OO -30 0低纬度OO -6030中纬度OO高纬度-9060 5.半球的划 分: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数轴图示法 实用文档

界线OO W-16020为东、西半球E②东西半球:以的分界线(三)地球的运动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北逆南顺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3.二、公转(绕太阳)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 O) 北回归线北界线23.5N( 阳光斜射厉害冬季:最冷,,阳光直射地球的O) S(南回归线最南界线23.5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三、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OO 23.5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之N-23.5S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 积:5.1亿KM2 (二) 地球仪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①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③长度相等 2.纬线------与地轴垂直的圆圈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3. 经度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 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②高、中、低纬的划分 0O-30O 低纬度 30O-60O中纬度 60O-90O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数轴图示法界线②东西半球:以 20OW-160O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三)地球的运动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

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23.5ON(北回归线) 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南界线23.5OS(南回归线)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三、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ON- 23.5OS之间,约跨47个纬度),终年炎热寒带:最冷,终年严寒温带:南北纬23.5O-66.5O之间,四季分明 (三) 地图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 方向①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定向 2. 比例尺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②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1)比例尺的大小: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 中图版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亚洲地势、地形的显著特点是() A.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B.起伏很大,以高原、山地为主 C.起伏不大,以平原为主 D.地势西高东低 2、“它是一个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几乎与日本面积相当”,这段文字是对下列哪一个湖泊的描述( ) A.贝加尔湖B.咸海c.里海D.青海湖 3、下列属亚洲气候主要特征的是() A 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B 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 C 温和湿润,气候带纵列分布 D 炎热多雨,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 4、人类是世界的创造者,没有人类就没有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你知道现在什么地方人最多吗?如果从大洲和国家来看分别是() A 亚洲印度 B 拉丁美洲俄罗斯C亚洲中国D非洲中国 5.下列有关东南亚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B.新加坡是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国 C.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航运要道 D.东南亚地区矿产以锡和石油最为著名 6、下列关于西亚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C.西亚的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D.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咽喉是苏伊士运河 7.“淡水贵于油”是中东地区的真实写照,下列各项关于“淡水贵”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厂为了赚钱而抬高水价B.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水资源制定的一项节水措施 c.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这里的水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8、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B.无高耸的山地 C.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少 D.有小面积冰川地形 9.欧洲联盟是( ) A.由欧洲西部所有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在“9·l1”以后建成的针对国际恐怖活动的军事组织 D.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立的区域经济组织 10、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11、非洲炎热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洋流因素 D. 地形因素 12、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A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中图版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计划

七下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德庆县官圩中学 时间过得真快,又一个新年过去了,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2、3、4、5、6、班地理教学,我将从以下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这个学期得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得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得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得读图、识图以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对地理学科基础内容有了一定得了解。从上个学期成绩来瞧,整体上每个班都考得不错。但有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得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读图、识图得能力欠缺,没有达到应有得水平。对于平时表现良好,成绩突出得同学我将继续鼓励,而对于学困生我将与她们多交流,发现闪光点多鼓励,在课后多辅导。我将本着认真,严谨得教学态度开展本学期教学工作,在新得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得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4章。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主要学习我国得各种资源与经济发展得关系,其中包括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与农业,从矿产资源入手引出工业生产了解我国工业得发展趋势,还有交通运输对经济得影响。第五章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由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与饮食得影响,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得影响,学习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三界内容组成,就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得最后一章,也就是前面四章知识得延伸与归纳。通过此节学生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得影响,还有培养学生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得意识。第六章认识我国得区域;本章节就是在学生具备地理基础知识得基础上学习得,涉及中国分区地理知识,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得划分依据与内部特征,通过本章得学习,可为以后具体得学习中国不同尺度得区域奠定基础。,认识我国北京、台湾、四川、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几个特殊地域得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等,学会分析一个区域得地域特征。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学生得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了解地理单元得知识。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这样得教学目标与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数据得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得储备。同时,在本学期得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得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地理能有一个系统得了解与掌握,也为她们今后地理知识得学习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得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得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得课堂学习氛围。 四、教学进度表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与知识梳理)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亿KM 2 (二) 地球仪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① 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 ③长度相等 2.纬线------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 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3.经度 (0O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 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 ② 高、中、低纬的划分 0O -30O 低纬度,30O -60O 中纬度,60O -90O 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②东西半球:以20O W-160O E 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数轴图示法 (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北逆南顺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23.5O N(北回归线) 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南界线23.5O S(南回归线) △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三、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O N-23.5O S 之间, 约跨47个纬度),终年炎热 寒带:最冷,终年严寒 温带:南北纬23.5O -66.5O 之间,四季分明 (三) 地图 一、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 方向 ① 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 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③ 经纬网定向 2. 比例尺 ①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1)比例尺的大小: 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 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数字) 二、等高线地形图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矿产资源) 2.淡水资源:存在形式: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3.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布不平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 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 游较稳定的流量。 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1)最严重地区:华北——地多谁少,人口城市密集,需水量大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往华北、西北。(目标)P7图E (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输送至天津和北京。(可调水量最大) (2)中线: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自流供水至北京和天津 (3)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至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水质最好) 节水措施:农业用水:喷灌,滴灌,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污水达标排放,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 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比重最大)、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陆地区)。 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五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匮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东部季风区: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 北方——旱地——小麦 西部非季风区:草地——畜牧业 东部山地:林地——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3.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全国土地日: 第三节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矿产资源与工业: 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 分布:华北和西北地区 (山西、陕西和内蒙古) 作用:工业的“粮食” 石油: 分布: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 作用: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 工业的“血液” 铁矿: 分布:分布广泛,以河北、辽宁、四川储量 最大 作用: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 特点:贫矿多,富矿少 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 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 3.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P20图D 工业基地:(1)辽中南工业基地④(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 (2)京津唐工业基地③(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科技力量雄厚 (3)沪宁杭工业基地②(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消费市场广阔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①(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侨乡” 4.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部门:电子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理解概念,能够区分哪些是自然资 源。)比如:微生物、阳光、空气是;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土地、水、生物等;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铁、铜、天然气、石油等) 3、水资源:①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水及地 下水等组成。 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28%。 5、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时间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 空间上(地区上):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即东南多,西北少。(所以华北和西北缺水) 6、水资源短缺原因和对策 淡水短缺原因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储量有限海水淡化 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比如南水北调) 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修水库 人为原因用水量大大增加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 水污染严重防治水污染 普遍浪费水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7、南水北调总体方案是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到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三条线路: 东线:从江苏扬州附近通过京杭运河把长江的水调到华北。 中线:从湖北省的丹江口附近把长江和汉江的水调到华北。 西线:从长江上游四川青海等省直接调到黄河上游。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的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和戈壁等。其中,草地比重最大。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①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②总量丰富,人均少。③山地多,平地少。④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3、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叫水产养殖业)等 4、分布:① 耕地和林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② 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在西部内陆地区; ③ 林地主要分布东部的山地地区,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5、东部: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北方——旱地——棉花、小麦、玉米 6、西部:草地——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7、从农业发展来看,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粮食问题。农业生产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科技兴农)。 8、“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工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许多工业部门的原材料直接来自于矿产资源。 2、石油被称为“ 工业的血液”,煤炭被称为“ 工业的粮食”。 3、煤炭:①我国煤炭总量世界第一;②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③煤炭最丰富的三个省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其中,山西省最多) 大型煤矿: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峰峰等;陕西的神府煤矿;内蒙古的东胜、准格尔。 4、石油:①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也有;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大油田。②大型油田:黑 龙江的大庆油田辽宁的辽河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5、铁矿:(炼钢的原材料) ①分布:分布广泛,以河北(冀)、辽宁(辽)、四川(川或蜀)储量最大。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教案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特点;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2)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材结构特点:包括正文、选学课文两大部分,阅读材料多,提升学习能力的活动与案例提供较少,但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与现象发现背后的道理与规律。3.图像系统特点:图片较少,需要教师增加较多图片或者统计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想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的主导设计思想是:探究学生最感兴趣的交通运输事物背后的地理规律与原理。由于本节教材内容繁多,并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了选择性,所以将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向以及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主要的铁路分布; 2.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四、教学目标: 1.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2.判断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六、教学程序与过程设想: 创设情境: 1.展示各种交通运输的方式的景观图片,吸引学生注意。 2.展示上海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各种景观图片,吸引学生注意。 3.问题情景:请同学描述上海市在国内以及国际的地位,并思考上海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案例探究1:从“两会”批准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探究上海城市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探究问题1:上海作为中国与国际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哪些交通运输方式的枢

纽?2.交通运输发展对上海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 案例探究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探究工具: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 探究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课堂总结:通过案例探究,深入了解交通运输对上海市发展的作用,以及上海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条件。同学相互讨论自己的收获,相互交流。 课后案例探究: 1.京沪高速铁路的批准建设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2.西气东输管道运输的建设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3.2008年连接上海、嘉兴、杭州三地的磁浮交通线建成将实现“两百里沪杭,一小时往返”,这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中图版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提纲

,.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划分五带的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1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1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1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6、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7、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18、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19、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图》【 教案】

《地图》 本节教材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在地图上辨认方向,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认识多样的地图等。教材用“地图的途”和“地图的方向”展开,旨在落实学生对地图技能的掌握,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知识与技能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4.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树立地理与社会全局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第一课时 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 提问: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提问: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 提问: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缩小了10倍

提问: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 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 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2)读“北京城区”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文化宫到美术馆大致有多远?能不能知道? 提问: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要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指导学生看多媒体经纬网定方向的方法,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邹光勇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课,我校使用的是中图版的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良的学习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使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先进的五步教学模式,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工作为指导加强课题教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完成本学期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授地理理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计划 本学期我将全力以赴,按学校要求,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竭尽全能,切实可行地开展学法指导,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具体计划安排如下:1,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地理课程标准,落实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准备充分的素材。并积极进行课前课后的反思。 3,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收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并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讲,精炼,

2020年整理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pdf

学海无涯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与知识梳理)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亿KM2 (二) 地球仪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①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 ③长度相等 2.纬线------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 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3.经度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 ②高、中、低纬的划分 0O-30O低纬度,30O-60O中纬度,60O-90O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②东西半球:以20O W-160O 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数轴图示法 (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北逆南顺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23.5O N(北回归线) 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南界线23.5O S(南回归线) △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三、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O N-23.5O S 之间, 约跨47个纬度),终年炎热 寒带:最冷,终年严寒 温带:南北纬23.5O -66.5O 之间,四季分明 (三) 地图 一、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 方向 ① 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 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③ 经纬网定向 2. 比例尺 ①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1)比例尺的大小: 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 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数字) 二、等高线地形图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中图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亚洲地势、地形的显著特点是() A.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B.起伏很大,以高原、山地为主 C.起伏不大,以平原为主 D.地势西高东低 2、“它是一个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几乎与日本面积相当”,这段文字是对下列哪一个湖泊的描述( ) A.贝加尔湖B.咸海c.里海D.青海湖 3、下列属亚洲气候主要特征的是() A 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B 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 C 温和湿润,气候带纵列分布 D 炎热多雨,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 4、人类是世界的创造者,没有人类就没有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你知道现在什么地方人最多吗?如果从大洲和国家来看分别是() A 亚洲印度 B 拉丁美洲俄罗斯C亚洲中国D非洲中国 5.下列有关东南亚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B.新加坡是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国

C.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航运要道 D.东南亚地区矿产以锡和石油最为著名 6、下列关于西亚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C.西亚的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D.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咽喉是苏伊士运河 7.“淡水贵于油”是中东地区的真实写照,下列各项关于“淡水贵”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厂为了赚钱而抬高水价B.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水资源制定的一项节水措施 c.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这里的水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8、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B.无高耸的山地 C.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少 D.有小面积冰川地形 9.欧洲联盟是( ) A.由欧洲西部所有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在“9·l1”以后建成的针对国际恐怖活动的军事组织 D.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立的区域经济组织 10、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