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撼的太行山挂壁公路

令人震撼的太行山挂壁公路
令人震撼的太行山挂壁公路

令人震撼的太行山挂壁公路

从河南旅游回来已经有好几天了,但心情总是不能平静下来,郭亮、昆山、锡崖沟各具特色的挂壁路以它们的陡、窄、险、奇,震撼着我们,让我们体验了一回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惊险和刺激,感觉那种“把命攒在手里走路”的滋味。

(一)被称为旷世奇迹的郭亮村挂壁公路

这次驱车自驾游原本就是冲着郭亮村的挂壁公路去的,早就知道河南辉县的郭亮村有条在太行绝壁上修筑的挂壁村镇

公路,因艰险奇特而名震中外,这条“绝壁长廊”被国外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上网查寻知道,郭亮村挂壁公路仅1.3公里,是郭亮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郭亮村在太行山绝壁顶上,之前从来没有公路,祖辈长期与世隔绝,进出山紧靠一条石头筑成的天梯。1972年,为了让乡亲们能走下山,郭亮村的村民们集资购买钢锤、钢钎、炸药,凭着坚韧、牺牲、执着、顽强的精神,仅靠人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挂壁公路。为开凿此洞,还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汽车过了辉县,驶入一条县道,渐渐的,绵绵不断的太行山脉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车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向上爬行,发动机满负荷运转着,坡度越来越陡,连续八字急弯,再钻进狭长的山洞,也不知道海拔已经上升到多少了,只觉得耳朵不断地背气。同行的雨林美眉虽然驾龄也有好几年了,但从来没有上过陡峭的山道,真有点为她担心。停车休息时,看她一脸的沉着,拎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一点。

进入通往郭亮村的路口,山路明显变陡了,起码30度以上!车又向上攀爬,连续弯道,大约爬到半山腰时,郭亮洞就在眼前了。

洞里的路还算宽敞,可以容两辆车会车。据说,郭亮洞建成时没这么宽,只能供村民们赶着牲口车下山,后来为了发展旅游才又拓宽了。车行到洞的中段,瞅个空当停下来,近距离观看这旷世绝壁路: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一个个“照明窗口”,探头向崖下看,万丈深渊不见底!站在绝壁长廊里面,抚摸着旁边山崖壁立千仞,心里涌起对开拓者的尊敬和感动。

出了洞口就是郭亮村了,游客可从村口的山崖上全方位地看清郭亮洞,犹如欣赏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卷。来郭亮村最初的

感受,就是对村民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愚公精神的感慨。郭亮洞的入口洞内还比较宽敞从郭亮村口的观景台上看对面的郭亮洞洞口山顶上的村子就是郭亮村了在洞口留张影(二)衔接山西河南两省的绝壁公路——昆山挂壁公路

在郭亮村时,我们遇到一位只身驴游的广东老太太,她非常虔诚地向我们推荐了太行第一高峰王莽岭和世外桃园锡崖沟,这两处景点堪称是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劝我们必须去一趟。经过旅馆老板的证实,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王莽岭是太行绝顶,从郭亮村出发前往王莽岭必须翻过太行山南麓,进入山西境内。郭亮村的海拔高度已经是1700多米了,再向上,路况不明,也不知道还要爬多高。当地淳朴的村民告诉我们,前面的山路属于没有等级的村道,在太行山绝壁上开筑的山洞路更长,有3公里多,比郭亮洞更窄,仅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如果遇到会车,就只能向后倒车,寻找空当让车了。为了探寻人间仙境,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清晨,草草吃完早餐我们就上路了,期望着不会有来车给我们造成紧张。车子加大油门一直向上爬着坡,山路只有一车多宽,之字形弯道不断地让我们紧绷了神经,车旁就是一眼望不到底的绝壁深渊,车上的人紧张得心提到嗓子眼,手心出汗。胆小的宵月干脆紧闭双眼,在心里默默祈祷平安!

我抽空瞄了一下跟在后面的雨林的车,还好,没出什么意外。

车进入山洞,就像钻进了一条长长的七拐八弯的老鼠洞!洞低矮狭窄,伸手似乎就能摸到顶,洞顶垂石嶙峋,侧窗龇牙咧嘴,隧道至今未加整饰,路面还算平整,但宽度有限,最窄的地方洞壁几乎擦到倒车镜,雨林美眉只好收起倒车镜,小心翼翼地低速通过,车上人惊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的难以想象洞里居然可以容汽车通过!

令人吃惊的是,就在这条绝壁险道上,我们遇到一位从徐州骑小轮车来探险的老人,十几公里的上坡道上,他一直坚持推车步行!询问后才知道,他已经骑行4天了。

终于钻出山洞,突见一扇大门挡住了车路,原来这就是王莽岭景区的北大门了。在进入昆山挂壁路前合影山对面的一个个小洞就是我们第二天准备翻越的昆山挂壁路前面就是

洞口了!路遇徐州的单车驴友。(三)上下三层的锡崖沟挂壁公路

锡崖沟在太行山王莽岭的山谷里,从王莽岭到锡崖沟一路下山,道路虽然比上山的昆山挂壁路宽,但急转弯也更多了,就在下山的途中,又见到挂壁山洞!洞里光线很暗,只感觉车在洞里连续转弯,陡坡下降,在不断刹车中,也不知道拐

了多少个八字形弯才见到洞口。洞外有一处较宽的路面。我们赶紧停车,抬头观景,这才惊奇地发现刚才我们已经连续下降钻过了三层山洞!锡崖沟的挂壁公路竞然是多层的!比起郭亮村的挂壁公路,这里更险峻、更陡峭、更让人震撼!

回来后上网查询才知道,锡崖沟的“挂壁公路”仅有7.5公里长,但却是锡崖沟人艰苦奋斗30年才修出来的路,堪称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当年锡崖沟筑路的事迹在各大媒,体,都有详尽报导,ZY电视台还以此为题材拍摄了《路》、《走出大山》、《沟里人》三部电视片。山脚下的锡崖沟村是个美丽淳朴的小山村,村民的祖先是古代战乱和灾荒年代逃进山里来的。山村的四面大山阻隔,上山、下山全是悬崖绝壁。千百年来,他们过着自生自灭的原生态生活,在沟里开荒、种地、植树、放牧、砍柴,俨然是一个“世外桃园”。在锡崖沟挂壁路里,脚下就是万丈深渊,稍不注意就有滑落的危险!洞内可容两部车会车从这里可以看见三层挂壁路之字形路三层路清晰可见

一切都归于平静后,再回想起这次巍巍太行山上惊险刺激的绝壁长廊之旅,所有同行的人都说这趟自驾游值了,绝对是超值!!有过这次体验,此生足矣。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享受过程”吧。

河北邢台导游词(完整版)

河北邢台导游词 河北邢台导游词 首先我来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李,是铁路昌龙的专职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也可以叫我李导,今天我们的司机姓x,x师傅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俗话说: 大海航行靠舵手。所以我们会度过个愉快又安全的一天,有句歌词里说过十年修的同船渡今天我们能和大家共同开始这一天的旅行我感到非常得荣幸。我们一起出行,车厢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请大家一定要保持车厢的清洁,也真诚希望我能把今天变成你们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在是8: 00正,我们现在就要出发了,大家把自己的行李放好,今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希望给你们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心情会发现美丽的风景,现在我们已经上路了距我们今天要到的景点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大家都是邢台人,在你们眼中得邢台市什么样的那?我现在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邢台。 邢台位于河北省南部,北与省会石家庄相攘,南与邯郸相临,东与山东隔河相望,西靠着巍巍太行山,邢台市区面积12486平方公里,人口680万,邢台交通十分便利京广,京九铁路和京深高速贯穿南北,公路干线四通八达,民航机场连接各大城市。邢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6世纪殷商便建都在此,《史记》记载:商第十六代君王祖乙迁都于邢,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既认为邢即邢台,而后曾四次建国,两次定都。古时候被称为邢州,在明朝时

期又被顺德府尹管辖,在解放前当地人也叫卧牛城,邢台是周朝邢国诸侯姬苴的封地,他曾亲自到西山浆水建台纪念,起名邢侯行台邢台由此得名。 咱们老邢台都知道一句俗话三个女人守街头,一个老头一头牛,很形象说明了邢台,在守敬路与中兴街交界十字路口有三女塑像,邢台名人郭守敬在达活泉有一尊铜像,那这一头牛是什么哪?许多城市都有别称,比如昆明被称为春城,济南被称为泉城,那邢台又名牛城,邢州是春秋时期所见,十六国时期石勒阔修,北宋时期又重修,重修后的城墙周九里十三步,阔六步,上可卧牛俗称卧牛城又有一种说法在古时候有一年发洪水,所有的地面被滔滔的洪水覆盖,有一头神牛驮着一个小孩来到了邢台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代代相传有了现在勤劳诚恳地牛城人,至今市区留有牛市街,东牛角,西牛角,市郊有牛尾河等等这头神牛留下的痕迹,随着这几年的经济改革的发展,邢台已经成为以煤炭,电力,钢铁为主,皮革、纺织为辅的中等工业城市,邢台市是由国务院1987年批准对外开放的,市区有郭守敬纪念馆,市南有沙河秦王湖,市东有千年古庙扁鹊庙等省级风景区,而在邢台西山里有这几年刚被开发的景区,则犹如太行山美丽的女儿一样,虽未经过粉饰玉雕,却天生丽质,好似一颗颗明珠散落在邢台西部广阔的土地上。 附送: 河北邯郸旅游导游词 河北邯郸旅游导游词

景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XXX景观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改造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法人代表:xxx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拟建于: 1.2.2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 建设内容:XXX两侧绿化带栽植工程。详情见表1-1,表1-2 建设规模:XXX绿化带栽植工程全长1500m,绿化总面积60000平方米。 1.2.3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从前期准备、立项,而后进入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实施进度计划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时间为4个月,建设工期1个月。 1.2.4资金结构和投资规模 资金结构:项目总投资xxx万元人民币。 1.2.5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共xxx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全部为财政拨款。 1.3结论 1.项目的建设符合XXX 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XXX 路网周边环境,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公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2.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有良好的绿化美化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3.作为县政府谋划的2011年重点民生工程,XXX 是xxx 高速出口引线即迎宾大道,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更有利于提升XXX 对外形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XXX 基础设施条件,更好的带动沿线土地增值,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表1-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路段 XXX 两侧 2 道路类型 城市Ⅱ级主干道 3 总路长 km 1.5 4 绿化栽植 面积 m2 60000 5 项目总投资 万元 xxx 6 资金筹措:财政拨款 万元 xxx

邢台贺坪峡隧道与邢汾高速并行段爆破开挖设计与施工要点浅析

邢台贺坪峡隧道与邢汾高速并行段爆破开挖设计与施工要点浅析 作者:李文明 来源:《文化产业》2016年第04期 摘要:贺坪峡隧道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河北省邢台县境内,太行山山脊东侧,隧道进口位于白岸乡洺水村西北侧的山坡处,出口位于白岸乡驮道村西侧的山坡上。本文通过对邢台贺坪峡隧道与邢汾高速并行段隧道爆破开挖设计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要点,以期更好的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有序推进。 关键词:爆破开挖;设计;施工;要点分析 本隧道所穿越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粗角砾土、碎石土,震旦系下统常州沟组砂岩、页岩和砾岩,太古界赞皇群石家栏组黑云斜长片麻岩。采用4个工区4个工作面同时施工,隧道进出口要求用大管棚钻孔压浆加固后开挖,进洞后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出碴及运料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二次衬砌采用4台专用隧道模注台车推进。 一、爆破施工技术与工艺 (一)爆破参数设计 1、炮眼直径d:取为φ42mm。 2、首挖部分掏槽眼方式及布置:本隧道三种断面型式的爆破设计中,首挖部分均采用斜眼掏槽,掏槽眼比其它眼深10~20cm,孔底距20cm。 3、最小抵抗线与其它开挖部分炮孔间排距。根据隧道岩质情况和爆破经验,首挖部分最小抵抗线80cm左右。除了首挖部分外,三种隧道其它部分开挖时均有两个自由面。其中最小抵抗线取值在65~75cm左右,根据装药量及临空面的变化,孔排距取65~90cm。 4、炮孔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孔深在不同地段按0.8m,1.0m,1.2m,2.0m钻孔。 5、爆破不耦合系数、药卷直径。本设计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眼,所有炮孔直径dk均为42mm,开挖周边眼药卷选择2号岩石乳化炸药标准药卷。 6、确定周边眼间距(E)和炮孔密集系数(K)。炮孔密集系数是周边眼间距(E)与最小抵抗线(W)的比值,是影响隧道成形效果的重要因素。

新乡市道路规划绿化现状探析

新乡市道路规划绿化现状探析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东经113°23′—114°59′,北纬34°53′—35°50′。南临黄河,北依太行。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倾斜平原的过渡区。新乡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617.8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无霜期211天,年平均湿度68%,年平均日照2382小时。土壤主要类型为褐土和潮土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绿化刚刚起步,基础薄弱,市区道路仅有北干道、和平路、胜利路、解放路等主干道栽植了行道树,而且树种单一。90年代以后,新乡市城市绿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道路绿化迅速发展,园林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逐步提高,使道路绿化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逐渐形成较完善的体系,道路绿化从一条路两排树的简单模式发展为多种形式,道路绿化的功能愈加多元化,景观愈丰富多彩,同时也较好地发挥了遮荫、减噪、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环境的功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的创建,充分利用城市道路快速建设和街道大量改造的良好机遇,在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上注重绿地率的提高,使新建、改造的主、次干道绿化面积符合或超过国家标准。

一、新乡市道路绿化的几种形式 (一)一板二带式 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采用这种形式的有荣校路等。 (二)二板三带式 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采用此种形式的有西华大道北段等。 (三)三板四带式 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采用这种形式的有宏力大道、平原路等。 (四)四板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再加上路侧绿地,其绿化量大,且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有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采用此种形式的有新中大道、金穗大道东段等。

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

附件 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 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十月 5

目一一录 …………………………………………………………… 序一言10 第一章一基本情况11 第一节一自然条件11 第二节一经济社会发展11 第三节一发展优势12第四节一贫困状况13 第五节一特殊困难13 第六节一发展机遇14第七节一重大意义15 第二章一总体要求16 第一节一指导思想16 第二节一基本原则16 第三节一战略定位17 第四节一发展目标18 第三章一空间布局21 第一节一功能分区21 第二节一空间结构21 第三节一城镇布局23 6

第四章一基础设施建设25 第一节一交通25 第二节一水利27第三节一能源28 第四节一通信和信息化29 第五节一城镇基础设施30 第五章一产业发展31 第一节一农业31 第二节一工业32第三节一旅游业33 第四节一文化产业35 第五节一服务业36第六节一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37 第七节一产业化扶贫38 第六章一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40 第一节一小城镇与村庄建设40 第二节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1 第三节一改善农村生活条件42第七章一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43 第一节一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43 第二节一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44 7

第八章一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46 第一节一教育46 第二节一医疗卫生47 第三节一科技文化体育49 第四节一社会保障51 第五节一社会管理52第六节一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53 第九章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54 第一节一重要生态功能区54第二节一生态建设56 第三节一环境保护56 第四节一防灾减灾58 第十章一改革创新59 第一节一体制改革59 第二节一扶贫机制创新61第三节一协作机制创新62 第十一章一政策支持64 第一节一财政二税收和金融政策64第二节一投资二产业政策66 第三节一土地政策67 第四节一生态与资源补偿政策68 第五节一帮扶政策68 8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姓名:高嘉帅班级:经贸123 学号:1205020308 摘要:河北省邢台市在本地优势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下,大力实行项目 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等举措,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经济增长总体较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26.3亿元,增长11.6%。全部财政收入151.4亿元,增长13.9%;所有县(市)全部财政收入均超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财政支出213.1亿元,连续四年超过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在邢台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经济总量小、增速不快、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矛盾,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指标仍居全省后列等,这些问题仍待解决。 关键词:经济发展;地理位置;资源开发;发展矛盾;解决措施 邢台市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经济建设取得的良好的成绩。同时在经济建设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接下来我将对邢台的经济建设做概况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邢台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北邻石家庄,距北京396公里;南邻邯郸,距郑州269公里;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距黄骅港、天津港分别为336公里、364公里。邢台位于冀晋鲁豫四省要冲,境内京广、京九铁路纵贯南北,与京深、青银、邢临高速形成交叉,106、107、308国道和邢德、邢左、邢和等11条高等级公路密布全境,已成为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1、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邢台地区有利于承接环渤海三角区的产业转移和承办大型企业的产业基地。例如今年6月20日,中航工业(邢台)中重卡整车及特种车辆底盘/特种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50亿元的央企项目,将有力推动邢台汽车工业迈出走向振兴的坚实步伐。这个项目由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百家央企进河北”活动中我省引进的首个央企项目。其位于邢台县龙冈经济开发区,依托河北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建设,计划到2015年全面建成投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邢台便利的交通有利于汽车工业原料的采购和运输,有利于产品的外运销售,同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邢台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拥有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这些优势条件都吸引了中航工业集团加速落户邢台地区,大力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促进了邢台地区贸易的发展,丰富了居民的消费种类,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发展。在国道开通后的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12.5亿元,增长1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9.6亿元,增长15.0%。限上企业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4.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做好200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做好200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 绿化工程监理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植树造林与绿化 【发文字号】京绿造发[2010]12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0.06.12 【实施日期】2010.06.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做好200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监理工作的通知 (京绿造发〔2010〕12号) 海淀、丰台、房山、通州、顺义、大兴区园林绿化局,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为加强我市2008年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国家扩内需、保增长项目的投资效益,按照国家和市对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依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核准2008年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监理变更招标方式的函》(京发改﹝2010﹞704号),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对我市2008年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新增补植补造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理。为切实做好工程建设的监理工作,使工程监理规范、有序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实行监理制的重要作用,把监理作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工作 防护林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制是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防止在建设中出现主观随意性、盲目决断的有效措施。 各区要高度重视防护林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积极支持和配合监理公司做好监理,及时提供监理单位所需要的资料、报表;绿化建设工程计量、质量凭证、工程款拨付必须经监理签字确认;为驻区监理人员提供生活、工作必需的基本条件;各区园林绿化局、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有关工程会议、工程检查验收等重大活动要通知驻区监理人员参加,互通情况。

半挖半填专项施工方案

太行山高速公路邢台段 半挖半填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二分部一标段)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高速公路总承包部二分部一标段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太行山高速公路邢台段 半挖半填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二分部一标段)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高速公路总承包部二分部一标段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总体安排 (1) 四、施工准备 (1) 五、施工方案 (3) 六、施工质量保证 (5) 七、施工安全措施 (6) 八、现场消防保卫措施 (7) 九、环保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7) 十、应急预案 (8) 十一、其它保证措施 (8)

半挖半填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太行山高速公路邢台段两阶段初步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1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4)、《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6)、《河北省高速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2、编制原则 (1)、本方案遵守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及建指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客货共线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和设计文件、图样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 (2)、从工区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能力出发,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规范化施工,程序化作业; (3)、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组织合理,设备配置齐全,材料试验,测量放样等各项工作配合到位。 二、工程概况 太行山高速邢台段是太行山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平赞高速公路,南连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其中临城段(以下称“本项目”)项目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桩号:K1+056.662~K15+450路线长14.4km。主要工程量为:挖方:266.7万m3,填方279.4万m3,其中半填半挖66处,处理长度1320m。 三、施工总体安排 1、施工工期安排 本段计划2016年11月10日开始施工,2017年2月15日完工,共计105天 2、人员配备 主要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配备见下表: 表4-1施工人员配置

山西林业六大工程

山西省将大力建设林业“六大工程” 2月2日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工作重点是大力建设好“六大工程”。 一是“两山”造林工程。以太行山土石山区和吕梁山黄土高原两大生态脆弱区为重点,通过高质量营造乔木林,大力度发展特种灌木林和经济灌木林,努力增加植被范围,快速提高森林覆盖率。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特征和宜林荒山的多少,集中安排20—30个大片区,实行一县独建或联县共建。今年完成营造林250万亩。 二是“两网”绿化工程。以境内主要河流干道、高等级交通干线为骨架,在沿线两侧营造较宽的护岸林带、护路林带和林网,建设“绿色水网”、“绿色路网”,构建全省造林绿化的大框架。今年完成营造林20万亩。 三是“两林”富民工程。在太行山、吕梁山的低山丘陵、黄河沿岸、汾河中下游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核桃、红枣干果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坚持生态林和商品林并重,生态效益和农民增收并举,两手抓、两手硬。加快基地建设,调整干果经济林发展结构,加快核桃发展速度,提高红枣品质效益,加快发展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速生丰产林。今年完成营造林80万亩。 四是“两区”增绿工程。围绕矿区和城市近郊、旅游景点等特殊地区,建设森林景观,促进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本矿区无造林条件的,由当地政府提供宜林地,开展异地造林。加大城市周边宜林荒山绿化力度,推进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结合旅游景点开发,加快周边地区森林景观建设;结合创建森林城市,积极组织开展林业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生态大户、生态学校、生态单位、生态社区等“八创”活动,掀起更大规模的全民绿化热潮。今年完成营造林82万亩。 五是“双百”精品工程。以国有林区为重点,大力营造乔木林和灌木林;积极实施灌木林改造,形成乔灌混交的稳定林分,有效增加森林面积,提高覆盖率。今后四年完成新造乔木林、灌木林改造各100万亩。今年完成精品造林20万亩。 六是“双保”管护工程。重点搞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森林资源综合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要继续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市”、“四到县”制度,推动二期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资源综合保护,要全面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林地征占用管理等森林资源综合防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林地逆转,提高森林覆盖水平。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因火受害率严格控制在0.5‰以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因有害生物破坏形成的成灾率严格控制在4.4‰以下。

邢台旅游业发展

邢台旅游业发展 一、邢台市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概况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辖2个县级市、15个县和2个区,173个乡镇办事处,5212个行政村,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70万人。邢台地理环境优越,西依太行、北接石家庄、南临邯郸、东与山东毗邻。邢台交通发达,京广、京九铁路、京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邢(济)、邢和(顺)、邢长(治)公路横穿东西。全市形成了铁路、公路纵横交错,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运输网络。 邢台市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已发现矿产38种,有17种储量位居河北省前5位。主要是:煤、铁、铜、石灰岩、石膏等。其中煤炭储量28亿吨,铁矿石4.5亿吨,均在河北省占重要地位;石膏储量8.1亿吨,居华北第一。农副产品品种齐全,生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等,素有“粮仓棉海”之称。年产各种干鲜果品达1亿多公斤,主要有板栗、核桃、苹果、鸭梨、串枝红杏、红枣、柿子、构杞等。 邢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经四次建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曾迁都于此,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后赵石勒在此建都。邢台历经变革,曾几易其名,至明清改为顺德府。 邢台市历史上英贤人物辈出。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黄巾起义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太平道教的创人张角,清未义和团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人赵三多,“扫清来洋”起义领袖景廷宾,唐初政治家、千古一诤臣魏征,元朝建国立制的奠基人、元初名畏刘秉忠等。 邢台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自然资源,如崆山白云洞、前南峪生态沟、太行山大峡谷、汉牡丹等;以英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址,如郭守敬纪念馆、黄巾起义军寨、义和团议事厅、邢侯墓、扁鹊庙等;民俗宗教旅游资源,如开元寺、清风楼等;以品牌企业和特色经济现象为主的商贸旅游资源,如综合评价全国最优企业之一——邢台矿业集团、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一——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世界最大的羊绒基地———清河县、全国三大方便面基地之一——华龙方便面基地。 近年来,邢台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有以太行奇峡群、崆山白云洞、扁鹊庙为主的30余处开放景区点,星级酒店20余家,国际、国内旅行社近60家,旅游汽车公司10家,形成了自然风光、历史古迹、民俗风物交相辉映的系列旅游产品和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虽然邢台旅游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前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说,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慢、规模小、基础差、效益低,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成产业优势,缺少旅游优质品牌。 二、邢台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 一直以来,邢台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在发展,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所以,重视工业经济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旅游经济则相对被忽视,没有将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来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要 (2)

第一章绪论1.根据森林经营的目地和特点,可以将森林分为几类? (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5)特种用途林。 2.防护林体系? 在一定地域内,根据需要建立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根据防护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对防护作用的要求,将有关林种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防护作用的有机结合体。 3.林业生态工程? 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4.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什么不同? 对象不同,着眼点不同,地点不同,目的不同 (1)对象不同:传统的以林地为对象;林业生态工程以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设计、建造和调控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着眼点不同:传统的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临汾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林业生态工程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件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 (3)地点不同:传统的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

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用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即此意思。 (4)目的不同:传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5.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 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程(城镇、工矿区、劣地),食物链工程(桑基鱼塘系统中的鱼、动物控制病虫害的动物) 6.根据地形地貌,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 7.根据规模,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流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淮河太湖,辽河流域,珠江流域 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沿海,太行山 跨区域的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平原,防沙治沙 8.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至磁县

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至磁县 (冀豫界)段改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项目概况 1.1路线走向 京港澳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中的一条射线,自北向南连接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香港、澳门等8个中心城市,是我国最早规划的高速公路之一,其前身为京珠国道主干线。 京港澳高速公路早期建设时(建设时期为国家“五纵七横”中的“一纵”,统称京珠高速公路),沿线各省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了分段建设,并相应进行了分段命名。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分为两段,其中:北京至石家庄段简称“京石高速公路”;石家庄至安阳段简称“石安高速公路“。 本项目全线采用“主体扩建、局部新建扩容”的总体改扩建方案,扩建路段长165.755km,新建路段长79.133 km(含石家庄新建段43.301km,邯郸市东南环H线35.832km),本项目改扩建里程共计长244.888km,另外还有对应石家庄新建线的老路整治50.054km。对于石家庄新建线的京石高速和石安高速的分界点,设置在石黄枢纽互通终点处,老路设置在滹沱河大桥南桥头。 1.2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量 石安高速公路全线扩建路段长165.755km (K321+399.184~K487+153.714),新建路段长79.133 km,其中石家庄新建段43.301km (AK270+200~AK313+500.547),邯郸市东南环H线长35.832km (HK446+694.557~HK482+526.982),本项目改扩建里程共计长244.888km,另外还有对应新建线的老路整治50.054km(K271+345~K321+399.184)。 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和交通量预测结果,扩建段采用8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42m(不设左侧硬路肩)。新建的邯郸市东南环H线为4车道,路基宽度28m;石家庄市新建段采用8车道,路基宽度42m;石家庄新建段对应的老路保留4车道并进行道路路面和桥梁等相关病害的整治。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题(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案(八年级上册) 一. 本章复习内容: 自然资源 (一)目标要求: 1. 识记要求: (1)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空分布及成因。 (2)了解我国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在图上掌握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4)综合分析发展海洋产业的有利条件。 2. 能力要求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有利、不利) (二)知识结构: ???人均资源量不足 总量大,种类多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二. 内容讲解 (一) 基本特征 1.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 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3. 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自然资源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人均值约占世界人均值的几分之几 土地面积 3 三分之一 矿产储量 3 五分之一

耕地面积 4 三分之一 河流年径流量 6 四分之一 森林总面积 6 五分之一 (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1. 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1)分布: ①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②时间: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2)措施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工程 三条线路的规划情况如下: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阴段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用隧洞虹吸方式穿越黄河进入天津北大港水库。总调水规模为每秒800至1000立方米,年调水量150多亿立方米,主要解决黄淮地区东部、山东、冀东和天津的缺水问题,主干线长1150千米。工程分三期实施,到2010 年完成一、二期工程。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太行山引水到北京玉渊潭,供水范围是京、津、华北地区,年调水量140多亿立方米,全长近1240多千米。工程分两期实施,到2010年完成一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80到90亿立方米。 西线:从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调水150亿立方米至黄河上游,供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用水。

最新太行山综合开发规划方案

**太行山综合开发规划方案 **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212.55万亩,山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2%,是“华北明珠”白洋淀的重要集水山地。唐河、通天河贯流县境。西大洋水库位于唐河、通天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4420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工业城市供水、灌溉、发电并重的大(Ⅰ)型水库,设计库容11.37亿立方米,调洪库容7.58亿立方米,河北省四大水库之一。实施太行山综合开发绿化建设项目,对于改善提高**生态环境及北京生态圈的环境质量,促进山区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条件现状 1、地形地貌状况 **地处太行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地丘陵区,面积174.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2%,分三个类型区:一是低山片麻岩区,主要分布于倒马关、川里、羊角、石门四个乡镇的全部和黄石口、军城两个乡镇的大部,面积64万亩,占全县山区总面积的36.7%;二是丘陵片麻岩区,主要分布于雹水乡的全部和都亭、高昌、仁厚镇、罗庄、北店头、北罗、南店头七个乡镇的部分地段,面积30.3万亩,占全县山区总面积的17.4%;三是低山石灰岩区,主要包括齐家佐、白合、迷城、大洋四个乡镇的全部和军城、黄石口、北店头三个乡镇的部分区域,面积80万亩,占全县山区总面积的45.9%。东南部为平原,面积38.2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包括王京、长古城两个乡镇的全部和都亭、高昌、仁厚镇、罗庄、北罗、南店头六个乡镇的部分区域。土壤多为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母质基础上发育而成,共有棕壤、褐土、草甸土、水稻土4个类型、9个亚类,呈片状分

布,褐土面积较大。多数土壤质地为壤质,适宜大部分温带植物生长,但部分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2、气候水文 **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少雪。年日照时数为2450~3100小时,年平均气温0~13℃,无霜期80~220天,年平均降水531.7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县内河流以唐河、通天河较大。唐河纵贯全境,有中小型水库28座,其中以西大洋水库最大,库容1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过境25.07公里。 3、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现有耕地面积40.7万亩,林业保护用地112.26万亩,水域面积5.25万亩。根据调查显示,全县的有林地为40.4万亩,灌木林地为27.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9.48%。 4、宜发展的产业状况 **宜林荒山面积广阔,林业发展有较大潜力。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造林原则,在倒马关、石门乡等深山远区宜坚持封山育林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在北店头、罗庄乡等低山浅山区加强经济林工程建设。在雹水、大洋乡附近区域推进水源涵养林的防护工程,高速两侧加强通道绿化建设,平原地加强农田林网建设。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把造林绿化作为造福子孙的德政工程来抓,作为“调结构、聚民心”的兴县富民工程来抓,作为建设“经济强县,和谐**”的具体内容来抓,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明确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

太行山综合开发规划设计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太行山综合开发规划方案 **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212.55万亩,山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2%,是“华北明珠”白洋淀的重要集水山地。唐河、通天河贯流县境。西大洋水库位于唐河、通天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4420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工业城市供水、灌溉、发电并重的大(Ⅰ)型水库,设计库容11.37亿立方米,调洪库容7.58亿立方米,河北省四大水库之一。实施太行山综合开发绿化建设项目,对于改善提高**生态环境及北京生态圈的环境质量,促进山区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条件现状 1、地形地貌状况 **地处太行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地丘陵区,面积174.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2%,分三个类型区:一是低山片麻岩区,主要分布于倒马关、川里、羊角、石门四个乡镇的全部和黄石口、军城两个乡镇的大部,面积64万亩,占全县山区总面积的36.7%;二是丘陵片麻岩区,主要分布于雹水乡的全部和都亭、高昌、仁厚镇、罗庄、北店

头、北罗、南店头七个乡镇的部分地段,面积30.3万亩,占全县山区总面积的17.4%;三是低山石灰岩区,主要包括齐家佐、白合、迷城、大洋四个乡镇的全部和军城、黄石口、北店头三个乡镇的部分区域,面积80万亩,占全县山区总面积的45.9%。东南部为平原,面积38.2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包括王京、长古城两个乡镇的全部和都亭、高昌、仁厚镇、罗庄、北罗、南店头六个乡镇的部分区域。土壤多为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母质基础上发育而成,共 有棕壤、褐土、草甸土、水稻土4个类型、9个亚类,呈片状分布,褐土面积较大。多数土壤质地为壤质,适宜大部分温带植物生长,但部分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2、气候水文 **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少雪。年日照时数为2450~3100小时,年平均气温0~13℃,无霜期80~220天,年平均降水531.7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县内河流以唐河、通天河较大。唐河纵贯全境,有中小型水库28座,其中以西大洋水库最大,库容1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过境25.07公里。 3、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南太行山旅游发展研究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冯德显吕连琴 摘要: 在分析南太行山旅游区资源特色与空间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方案,构建南太行“四区(功能区)、三中心(旅游中心)、一线(观光长廊)、四环(旅游环线)”、内外畅通、主次分明、各有特色、功能明确的空间组织形态,从而将大大提高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有力地推动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尽快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区。 关键词: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旅游区资源特色 河南境内的太行山绵亘于豫西北部,西与山西交界,为太行山系的南段,通常称为“南太行”。南太行山旅游区就是随着南太行山及其边缘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而形成的旅游区域。该区东大致以京广线为界,南以黄河为界,西与山西省为邻,北接河北省,总面积约1.5×104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9.3%。该区位于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带上,南北走向的太行断块山崖经东西走向的水系切割,形成串珠状的峡谷、悬崖、名泉、瀑布,从而蕴藏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山水和生态旅游资源。其中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云台山、王屋山,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林虑山红旗渠、百泉八里沟、神农坛、青天河、五龙口、云梦山、大山,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5处。其它地文景观类资源还有黄龙洞、五龙洞、水峪溶洞,水域风光类还有丹河、沁河、淇河、宝泉湖以及数不清的泉潭溪瀑,生物景观类还有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白云寺森林公园、黄河湿地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等。 该区地处历史悠久、人类活动最频繁的中原大地,人文景观资源也相当丰富。这里不仅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小南海原始人洞穴,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特别是公元前14世纪,盘庚把商朝的首都迁至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一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稳定疆域、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的首都,其规模之大,为当时世界所罕见。殷商以来的3000多年,该区曾几度鼎盛,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留下了大量古迹和文物,如安阳的文峰塔、昼锦堂记碑、洪谷寺文物群、灵泉寺万佛沟、岳飞庙,济源的阳台宫、天坛山、济渎庙、奉仙观,鹤壁的大山、浮丘山、云梦山(中华第一古军校),焦作的韩愈墓、慈胜寺、三圣塔、胜果寺塔、嘉应观,新乡的周武王庙、比干庙、白云寺、百泉、潞王陵等[1,2]。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多处,其它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碑碣石刻、革命纪念地、民风民俗、现代工程、人造公园以及丰富多彩的土特产品等旅游资源难以数计。 1.1雄秀兼具的太行风光 “雄”主要体现在地貌上。由于南太行东侧为一北北东向的大断裂,在地质史上燕山运动期间,断裂带以西隆升、以东沉降,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断层崖地貌[1],断崖绝壁林立,山峰巍峨挺拔,最能体现我国北方山岳“雄伟壮丽”的特点。尤其在北段,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南太行山一线海拔高于1100m的主要山峰有:林州林虑山、辉县华山、济源天坛山、斗顶山、鳌背山、焦作云台山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观光地。 “秀”主要体现在茂密的森林植被、幽幽的河流峡谷以及数不清的泉潭湖瀑。南太行山地区,不仅广泛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森林植被,如斗顶山原始森林、黄楝树原始次生林、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森林公园、五龙洞森林公园等;还是黄卫冲积平原水系的发源地,如安阳河、淇河、沁河、丹河、蟒河、卫河等,这些河流切穿太行峰脊,形成了众多的峡谷、嶂谷、急流、瀑布、深潭、涌泉以及塔状地貌和洞穴景观,也因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地形而建造了许多水利设施。其中,比较著名的峡谷风光有太行大峡谷、丹河峡谷、八里沟;湖泊风光有青天河水库、小南海水库、宝泉湖水库、石门水库;著名渠道有红旗渠、跃进渠、共产主义渠;著名泉瀑有云台山瀑布、桃花谷瀑布、郭亮的“喊泉”、八里沟瀑布、辉县的百泉、安阳的珍珠泉、济源的济水之源泉等。茂密的林、丰富的水给南太行山增添了秀丽之美。1.2气壮山河的太行精神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人造工程上。古时候,太行山人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条件而开山取石、修路造田,留下了愚公移山等感人的传说。近现代,太行山人为了改变闭塞的交通、荒芜的山岭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继续发扬传统的不畏艰险、创造美好家园的太行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创下了红旗渠、青年洞、郭亮洞、愚公洞、绝壁公路、回龙公路、云梦山人工林等一系列人间奇迹,涌

太行山高速公路路段

太行山高速公路路段 太行山高速公路起自张家口涿鹿县京冀界,经蔚县、涞源、阜平、灵寿、平山、井陉、赞皇、临城、内丘、邢台县、武安、涉县,终于邯郸涉县冀豫界(与河南林州市交界),路线总体为南北走向。我们查阅CBI资料得到有关太行山高速公路路段的相关信息: 太行山高速公路路段整体规划 太行山高速规划全长680公里,由12条段组成,分别是张涿高速、京蔚高速、张石高速、荣乌高速、涞曲高速、保阜高速、西阜高速、西柏坡高速、京昆高速石太北线、平赞高速、石林高速邢台段和邯郸段组成。其中,张涿高速、张石高速、保阜高速、西柏坡高速已建成,荣乌高速涞源段、京昆高速石太北线正在建设,合计里程200公里。 太行山高速新建里程480公里,其中主线需要新建6条段415公里,包括京蔚高速、涞曲高速、西阜高速、平赞高速、石林高速邢台段和邯郸段。同时建设三条支线,分别是石家庄支线、邢台支线、涞曲支线,里程65公里。

太行山高速公路路段阜平至西柏坡段(新建) 其中,西阜高速(西柏坡枢纽互通至阜平高速公路石家庄段)主线全长34公里,起点位于平山县苏家庄乡南侧与西柏坡高速交叉处,终点位于灵寿县土岭村石家庄保定市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设互通式立交2处,分别为会口互通和陈庄互通,设大桥21座,小桥1座,天桥1座。特长隧道1座,长隧道2座,中隧道2座。设陈庄服务区1处,监控通讯分中心1处,匝道收费站2处,陈庄养护工区1处,特长隧道管理所1处。同期建设陈庄连接线全长22.84公里,路基宽度为12米,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西柏坡至京昆高速西柏坡枢纽段(建成) 西柏坡高速的一段,已建成通车。 京昆高速西柏坡枢纽至京昆高速小作段(在建) 国高G5京昆高速的一段,计划2015年12月19日通车。 太行山高速公路路段京昆高速小作至赞皇段(新建)

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doc 10页)

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doc 10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 工程的背景情况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 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 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 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 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 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 长汗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地 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北纬33°30'—50°12'之间。包括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 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面积的42.2%。到2010年,在有效保护好工程区内现有2787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造林950万公顷,工程建设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1.84个百分点,建成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初步遏制了三北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在沙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4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使风沙危害程度和沙尘暴发生频率有效降低。毛乌素、科尔沁、呼仑贝尔三大沙地基本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在水土流失区,使5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治理,治理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下降30%以上,流入黄河的泥沙量明显减少。在平原农区,以现有农田防护林为基本框架,建成多林种、多树种、网带片相结合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 长江中下游地区等五个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工程的背景情况 1978年,三北(西北地区、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后,为从根本上扭转我国长江、珠江、海河等大江大河及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1989年、1990年、1987年、1994年、1996年,先后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2000年底,5个防护林工程一期建设结束。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0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长江、沿海、珠江、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等5个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