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21229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21229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21229

第一节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情绪与情感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人类的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是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的侧面,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它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所以是不学就会的,并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喜悦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愤怒等。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常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有许多种类,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就是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感是广义情感中的一种,是较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侧重于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情感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与生俱有的。情感也是多种类的,但具体可分为两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如害羞、骄傲、谦虚等;与他人有关的情感,如爱、恨等。相较于情绪而言,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情操是最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规法则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联系的美感及理智感。情操发生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情操比情感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它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然而,以上情绪、情感与情操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整体,

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干扰作用。一定的情绪、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缺乏热情,表现冷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也难以取得好成

绩。适度的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而推动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心理学有关研究证明,适当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成功解决任务,但是如果个体产生的消极体验过多,如不满、消沉、情绪低落,或者个体由于动机因素而产生过高的焦虑或紧张,则会干扰个体的行为,妨碍活动的进程,降低活动的效率。

情绪、情感在人际关系的调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于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一一表情,人们彼此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通过察颜观色,可以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使人际交往得以正常进行。如果个体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愉快、开朗,则在人际交往中较受欢迎;相反,如果个体的情绪困扰长期不能解决,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能与人正常相处,难于适应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不仅影响活动效率,而且也有损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焦虑、压抑, 及一些身心疾病,如偏头疼、高血压、胃溃疡等,甚至引起神经症或精神病。

二、小学生的情绪与情感

平时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情绪是就广义而言的,它包括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指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是小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要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以获得某种主观体验,这便是小学生的情绪。进入小学以后,儿童从无拘无束的、天真无邪的幼

儿转变为受校规学纪约束的小学生,其主要活动形式也从游戏转变为学习。而与幼儿时期的游戏相比,学习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需

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需要同更多的人相处,所有这些都使得小学生需要比幼儿时期承受和体验更广泛的情绪情感反应。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已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会产生满足感,考试获得好分数会因成功而带来喜悦。相反,如果学习不好,则可能产生挫折感等情绪。他们有时喜悦,有时郁闷,有时兴奋,有时焦虑,有时愤怒,有时急躁……。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

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生情绪发展及其特点

人们认为“头脑”和“心灵”是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两大重要部分,“头脑”是认知的领域,它给人的行为以方向,“心灵”是情感的领域,它给人的活动以色彩。就是因为“心灵”世界的存在,以及有情绪、情感这样的染色剂、催化剂的存在,所以人类的生活才那么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在小学阶段,情绪、情感使这一特殊时期的主角一一小学生也有了这样色彩斑斓的生活,领略着人生五味。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儿转变为一个初探人生规则、初识人生百味

的少年郎的过渡时期,所以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情绪、情感所呈现的特点是别具一格的,有其明显的年龄特征。

(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龄前儿童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情绪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他们各种高级情感或社会性情感也在初步发展着。但是,在整个学龄前期,儿童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局限,情绪丰富性、深刻性和稳定性都还很差,并且情绪的自我调控

能力也很弱。进入小学后,生活环境的改变、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其情绪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1 ?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响下,控制、调

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虽然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已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

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而且小学生尚未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是平静而愉快的。

上述的特点是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比较而言的。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绪仍还很不稳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还很弱。表现为:第一,情绪经常变化和反复无常。一种刺激激起的情绪反应很快就会被另一种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所代替。第二,情绪的迅速转化。当出现新异刺激时,最初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但随着这类刺激的反复出现,情绪就会迅速减弱,甚至产生相反的情绪。

2 ?小学生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大量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有关的事物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如写作业、背诵课文等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学习任务完成地顺利,满足了需要,小学生就会迅速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而且,小学生是在学校、班级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的,所以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学校、班集体对个人的要求和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

同时,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中,高级情感的加入及不断丰富更加充实了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小学生在加入少先队前后,逐步接受一些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的教

育,加上学习了思想品德、社会和自然等学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和国家、民族、社会等大集体联系起来。他们也会被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舍己为人、模范人物的坚毅顽强、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等崇高精神所感染,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小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班集体活动、少先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中,能感受到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渐养成团结、友爱、互助、爱劳动、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样,小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

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例如,有关的研究证实,同是惧怕的情绪体验,学前儿童主要是怕人、怕物、怕黑、怕吃药打针等具体的事物,小学生虽然也同样怕这些具体的事物,便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习不好,考试成绩太差,怕受家长、老师的批评,怕受同学的讥笑、歧视,等等。研究还发现,同样一种消极的情绪,如愤怒,小学生对其的体验比学前儿童要现实得多。如学前儿童会因为父母因有事而取消去游乐园的计划而感到愤怒,小学生则可能了解到实际原因即父母工作忙等而产生失望感;学前儿童常因父母的一些日常生活规定如饭前洗手、常剪指

甲等而产生不愉快情绪,而小学生则常因在同伴交往中或在学校中受到讥笑、不

公平待遇等而产生不愉快情绪。

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深化。例如在评价他人时,已不再像学前儿童那样把人仅仅分为“好人”和“坏人仅仅根据表面的东西来把人界定为“好人”

或“坏人”,而是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他人,评价事物的好坏;也不再似学前儿童那样只看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而是能够把事物同他人、同集体

的利益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到了小学高年级后,在独立学习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能克制自己的一些欲望,努力克服困难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形成一定的理智感;也已逐步开始理解自己对集体、对他人、对社会负有的一定责任。这些都表明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正在不断地增加。

(二)小学生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特点

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指表达情感状态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模式,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三种。其中,面部表情尤为重要,是人类适应自然、适应社会的产物。面部表情是额眉、鼻颊、口唇等全部颜面肌肉的变化所组成的模式。例如愉快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悲伤时额眉紧锁、上下眼睑趋近闭合、嘴角下拉等,形成各种具体的情绪模式。由于面部表情能最精细地区分不同性质的情绪,所以这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在情绪的通讯交流中起主导作用。

人们认为面部表情既具有先天预成性又具有后天习得性。就前者而言,许多

研究明确证实。首先,婴儿生来就具有表情,如新生儿的“落地哭”所出示的痛苦状。在出生后一年内,婴儿逐渐出示喜怒哀乐等基本面部表情,而这些表情是按照其生理成熟的程序而逐渐显现的。其次,研究发现,先天盲婴与正常婴儿在发展早期所显现的面部表情一样。再次,跨文化研究表明,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通

用于全人类,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就后者而论,是由于表情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面部表情的展现从先天预成性向整合性、随意性转化。加上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文化规范以及人际关系的需要,面部表情经常被主体所修饰,所以面部表情具有了后天习得的性质。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是先产生个体的情绪体验,而后才逐渐发展起个体的情绪识别能力的。儿童通过对他人表情的识别,来了解或推论他人的情绪状态,所以儿童表情识别水平也反映了儿童对情绪认知理解的发展水平。在面部表情的

识别方面,儿童期面部表情识别能力一直处于不断发展提高的阶段。到了10 —

—14岁即小学高年级以后,个体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才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并渐趋于成熟。也就是说,小学生的情绪认知理解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已渐趋于能够正确地辨别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

1 ?小学生对照片中表情模式的识别

黄煜峰等(1986 )对小学生辨别基本情绪面部表情的彩色照片的研究中,将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等六种面部表情的彩色照片作为实验材料,让儿童进行辨认,结果发现:①小学生对不同性质的面部表情识别的速率是不同的,最早趋于成熟的是高兴、愤怒,其次是轻蔑、惊讶、恐惧、厌恶等。可见小学生面部表情的识别是遵循着从简单的面部表情的识别开始,随后逐步分化

出对相对复杂面部表情的识别。②小学阶段儿童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的时期,到了小学高年级后,儿童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才渐趋于成熟,如小学生对轻蔑表情的识别是从五六年级起才进入正确识别阶段;对惊讶表情的识

别是从六年级起才进入正确识别阶段;对恐惧表情的识别是从六年级起才进入正确识别阶段;对厌恶表情的识别是从六年级起才进入正确识别阶段

黄煜峰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小学生对面部照片表情的识别能力一直处于发展、提高的过程之中,从小学五、六年级以后,他们的表情识别能力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这也说明小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是在小学高年级以后才渐趋于成熟的。

2 ?小学生对声音表情和活动录像表情模式的识别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1. 小学生情绪的内容不断丰富 入学后,学习成为了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小学生通过对各门功课的学习,他们的情绪也受到了陶冶。在班级中,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评价,也会引起他们复杂的态度体验。因此,小学生的情绪渐渐变得复杂起来。 2. 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发展 一般所讲的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乃是指他们的情绪涉及有关事物本质特征的程度而言的。小学生的情绪越能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就愈富于深刻性;反之,越不能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则越缺乏深刻性。小学生情绪深刻性的品质是和他们对有关事物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的,而这种认识水平,又决定于他们对该事物的知识经验。 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和他们情绪的强烈性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深刻的情绪并不等于强烈的情绪,随着年级的增高,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会出现递增的趋势。 3. 小学生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小学生情绪的稳定性是指他们的情绪唤醒所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程度。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他们总会提出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因此他们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小学生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日益减少,情绪的稳定性则日渐增强。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情绪和情感 1、将各种活动与其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学习活动中,常常要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是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无疑会成为其新的活动动机,是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相反,如果经常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畏惧心理害怕学习。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材与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时期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海因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与鼓励。 2、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校学生的各种情绪活动中,令人瞩目的是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绪迅速发展,并在校学生的生活中明显的表现出来。高级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注意鼓励儿童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学习的动力。 3、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也是社会性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控制和调节情绪的策略是逐渐掌握的。如果成人能经常抓住机会,教会儿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手段,有助于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表现,如愤怒情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联系: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情 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区别:(1)从发生的过程看,情绪发生较早; (2)情绪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特点,情感有稳定性和深刻 性的特点; (3)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 2、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⑴动机作用; ⑵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⑶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⑷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3、人类表情的种类: ⑴面部表情; ⑵体势表情; ⑶言语表情。 4、婴儿啼哭的模式: ⑴饥饿的啼哭; ⑵发怒的啼哭; ⑶疼痛的啼哭; ⑷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⑸不称心的啼哭; ⑹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5、如何正确对待婴儿的哭: 善于观察,分辨啼哭原因,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处理。 6、笑的发展: ⑴第三周的新生儿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 ⑵两三个月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⑶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分辨的微笑。 7、恐惧的发展: ⑴最初的恐惧由巨大的响声或身体失重状态引起; ⑵4个月左右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 ⑶六七个月的婴儿开始怕生; ⑷2岁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与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 8、焦虑: ⑴陌生人焦虑:六七个月开始,8-10个月最为严重,一周岁后逐渐减弱。 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适应价值。 ⑵分离焦虑:六七个月开始,通常经历反抗、失望、超脱三阶段。 原因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 9、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⑴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⑵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⑶情绪和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小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日14月4年2014时间小学生因为年龄小,一般都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尤其难以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比如,当有同学不小心得罪你了,你或许就会与他争论不休,越吵越凶,直到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等老师教育以后你才感到后悔莫及,后悔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下面就教你几招,不妨一试。、先说在情绪激动的现场怎样控制好自己。1当情绪将爆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暗示自己:“不能再””“我不会发怒的。”“我现在心情很平静。”“不要发怒。继续了。这样的自我暗示比别人劝你作用好得多。听着自己心中这样的声音,你的情绪自然就会渐渐缓和,最终把激动的情绪控制好,从而避免与同学跟同学发生冲突,情绪不能控制,有时往往只是为了自己的的冲突。一点面子,觉得在这个时候已经下不了台了。在这种时候,我们要善于看准时机,为自己寻找下台的机会。比如,当时如果有好心的同学前来相劝,那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跟自己说:“我可以利用同学的相劝体面地下台了。”这样,将要爆发的情绪自然就会控制。我们如果总是想着眼前发生的事情和跟你发

生情绪激动的时候,矛盾的人,那我们本来激动的情绪会越来越厉害。如果能采用注意转移的方法,激动的情绪就会逐渐平稳下来。、注意转移的方法有好多种,比如可以把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2看看远处的景物;想想自己最喜欢的小吃,那味道有多美;默默地在心 里哼唱最近流行的歌曲,回忆昨天看过的动画片等。这样,你流动的情激动的情绪往往因为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绪就能得到有效的缓冲。在和同学闹矛盾的时候,如果总是想着自己,这样就会越想越生气。、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也就是把自己看作对方,就会觉得与自3己闹矛盾的同学也是很有理由的,他也受到了委屈,如此换位思考后,如果在离开现场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我们的情绪就不会那么冲动了。离开现场,当我们的情绪不久久不能平绪,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静的话,我们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缓和情绪。比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看动画片,听音乐,唱喜欢的歌曲等。这种自得其乐的方法能这是一种以紧张对付激动情绪的好起到很好的“抚慰心灵”的作用。方法。、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以后,情绪如果还没有稳定,那就投入到4紧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1、爆发性和冲动性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食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情绪爆发如火山般猛烈,伴随着明显的冲动性,严重者甚至伴随着攻击行为。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 3、外露性和内隐性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情感及反应,一方面既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一方面又能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带有很大的文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4、心境性和持久性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体验呈现明显的心境化色彩,具有弥散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确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教育目的中应包括情感目的。他认为:“情感目的包括那些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变化的目的,以及发展评价和适应调节的目的。” 2、创设问题情境,挖掘个体学科知识内在的情感成分,丰富学生理智感。 理智感使学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意愿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包括激发理智感、感受学科美、应对和避免产生对学习的冷漠厌恶感。 3、实行愉快教育,缓解情绪紧张 “愉快教育”的主要做法是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主体观,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主动地学习。 4、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情感情绪的能力 也就是进行所谓的“情商”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规则,恰当表达情绪,学会心理调整,保持快乐心境,学会自我调节,控制不良情绪。常见的健康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认知调节法 (2)合理宣泄法 (3)意志调节法 (4)转移注意法 (5)幽默法

第九章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九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习目标 ?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 基础知识 1、情绪和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幼儿的认知活动。 ?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 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猴子。 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孟昭兰,1984,1985): ?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愉快情绪有 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 ?3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 达到最优。 ? 4 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 作效果越差. ? 5 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 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情绪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复杂组织的形成。 ?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四)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 ?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 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然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

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有何特点?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情绪调节控制能力的发展,保证了儿童情绪的稳定性,使小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学校的课堂生活和完成学习任务,并保证了他们与同伴的友好相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儿童的自制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家长和教师长期不懈地给予引导,帮助他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由对个别事物产生的情绪、情感逐渐转化为对社会、对集体和对同伴的情感;由事物的外部特征引起情绪、情感转化为由事物的本质特征引起情感体验。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 5.小学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何特点? 社会性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集中表现在: (1)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一是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二是小学儿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对权威关系的认识、对友谊的认识,如赛尔曼的儿童友谊发展的五阶段:未形成友谊阶段、单向帮助阶段、双向帮助阶段、亲密的共享阶段、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2)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A.亲子交往。儿童入学以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时间、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都有所改变。 在交往时间上,与学前期相比小学儿童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和依赖程度减弱。 在交往内容上,小学儿童的父母更多关注孩子学业和品德。如辅导学习、检查作业,与孩子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讨论日常行为举止的适当性等。 在交往方式上,父母的控制性在小学阶段开始减弱,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 人们认为“头脑”和“心灵”是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两大重要部分,“头脑”是认知的领域,它给人的行为以方向,“心灵”是情感的领域,它给人的活动以色彩。就是因为“心灵”世界的存在,以及有情绪、情感这样的染色剂、催化剂的存在,所以人类的生活才那么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在小学阶段,情绪、情感使这一特殊时期的主角——小学生也有了这样色彩斑斓的生活,领略着人生五味。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儿转变为一个初探人生规则、初识人生百味的少年郎的过渡时期,所以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情绪、情感所呈现的特点是别具一格的,有其明显的年龄特征。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龄前儿童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情绪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他们各种高级情感或社会性情感也在初步发展着。但是,在整个学龄前期,儿童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局限,情绪丰富性、深刻性和稳定性都还很差,并且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也很弱。进入小学后,生活环境的改变、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其情绪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1.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响下,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虽然小学生的

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已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而且小学生尚未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是平静而愉快的。 上述的特点是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比较而言的。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绪仍还很不稳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还很弱。表现为:第一,情绪经常变化和反复无常。一种刺激激起的情绪反应很快就会被另一种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所代替。第二,情绪的迅速转化。当出现新异刺激时,最初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但随着这类刺激的反复出现,情绪就会迅速减弱,甚至产生相反的情绪。 2.小学生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大量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有关的事物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如写作业、背诵课文等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学习任务完成地顺利,满足了需要,小学生就会迅速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而且,小学生是在学校、班级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的,所以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学校、班集体对个人的要求和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六七岁的儿童,情绪基本具有人类所有的各种情绪的表现形式。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从游戏转入学习,与游戏相比,学习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情绪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在学习活动中,儿童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能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比如,学习活动的成败,带来强烈的情绪体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产生满足感,考试获得好成绩,会因为成功而喜悦。相反,如果学习不好,则可能因此产生挫折感,体会到痛苦、悔恨、羞愧等各种情绪。除了学习之外,小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与同伴之间的关系,都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同时,小学生的各种社会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充实儿童的情感世界。 ②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的,容易激动,但是,他们的情绪体验正在逐步深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强,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比如,父母因为天气不好取消了交游、野餐的计划,5岁儿童会因此对父母发怒,谴责父母说话不算数,而小学生则可能因为了解到实际原因而产生失望、沮丧的感觉;学龄前儿童常因为父母有关吃饭、睡觉、洗澡等各种规定而产生愤怒,小学生则经常因为在同伴交往中或在学校情境中受到戏弄、讽刺、不平等待遇等而产生愤怒;学龄前儿童常用哭泣等直接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小学生则逐渐学会以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③情感更加富有稳定性。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与学龄前儿童相比,他们的情感已经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能意识到自己 的情感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也逐渐加强。随着儿童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小学生尚未面临升学、求职等重大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一般是平静而愉快的。

小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 认知:感知觉、思维、记忆个性: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克制)人格及情绪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一般认为,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有人把学习、记忆、语言也包括在内。认知能力是指认知的水平而言,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就是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3、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4、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5、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 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高的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低的小学生往往自暴自弃。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第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 第四,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作业题)

第三章作业题 一、选择题: 1.情绪体验的分类是()【多选】 A.积极 B.愉快 C.消极 D.悲伤 2.人类的表情主要有()【多选】 A.面部表情 B.体势表情 C.动作表情 D.言语表情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多选】A.社会化 B.丰富化和深刻化 C.情景化 D.自我调节化 4.幼儿的高级情感包括( ) 【多选】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5.新生儿有三种基本情绪,它们是() A.怕怒爱 B.痛苦厌恶微笑 C.怕怒喜 D.痛苦悲伤兴趣 6. 幼儿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A.哭恐惧 B.哭焦虑 C.焦虑恐惧 D.焦虑害怕

7. 婴儿产生陌生人焦虑的时间是() 、7个月后个月后C.一岁左右个月后 8. 婴儿出现分辨的微笑的时间是()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9.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除了回避策略和破坏策略,还包括 () A.建构性策略 B.求助策略 C.行为策略 D.破坏策略 二、判断题: 10.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 11.情绪直接驱动儿童、促使儿童去做出某种行为,或抑制 某种行为。() 12.幼儿情绪情感的深刻化首先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13.家庭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 14.情绪比情感发生得晚。() 15.情感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绪比较内隐。()16. 幼儿的情绪诱因开始以生理性为主,逐渐转化为以社会性为主。( )

17 . 幼儿的分离焦虑与依恋有关。( ) 18. 幼儿运用表情的能力比理解情绪的能力强。() 三、概念解释 19.情绪(情感) 20.表情 21.情绪动因 22.情绪调控 23.情绪掩蔽 四、问答题 1. 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2.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3.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当代小学生情绪问题研究论文

当代小学生情绪问题研究论文 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儿童最大的特点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邪,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好奇和幻想。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漫漫人生旅程中最为无忧无虑的时期。然而, 在“无忧无虑”之中却还潜藏着危机,那就是小学生的情绪问题。 与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等相比,小学生的情绪问题常常被老师、家长忽略。人们总是 认为小孩子赌个气、发个小脾气是情理中的事,甚至根本不算事。的确,“六月天,孩子脸”,情绪多变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由于教育 方法不当、家庭重大变故等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情绪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加以 教育、引导,则很可能会引发性格的偏执,对其人格的形成及人生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 影响。如果情绪问题过于严重,还会导致小学生的各种逆反及过激行为,如说谎、逃学、 打架,甚至自残和自杀。因此,小学生的情绪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小学生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产生的情绪问题也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种: 冲动和胆怯。 1、冲动 冲动是一种因微小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不能接受的情绪,它经常伴有冲动 性的行为。小学生情感不稳,自控能力较差,易激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他会因点滴小 事爆发强烈的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难以自控,事前不顾后果,发作后对自己的行为虽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强烈的冲动情绪会给小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等,过度的冲动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自残、自杀或其他严重 后果。 2、胆怯 胆怯是一种轻视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消极情绪。拥有这种情绪的人往往十分敏感、自尊心极强,却又胆小怕事,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在小学生当中,胆怯主要有两种表 现方式,一是自卑。自卑的学生总是喜欢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做比较,觉得处处不 如人,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敢跟老师说话;二是冷漠。因为胆 怯而心生戒备,从而对生活丧失了热情和兴趣,这样的学生对学习漠然处之,对同学冷漠 无情,对班级漠不关心,对老师的批评麻木不仁,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胆怯的学生一般 不太合群、精神萎靡,甚至会导致自闭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二、引起小学生情绪问题的原因

如何帮助小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

摘要:小学生是人生阶段中最为天真烂漫的时期,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表情是丰富多彩的,可能前一秒在笑下一秒钟又会哭,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最为真实的一面。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也会在学校生活中,遇到更种各样的问题与烦恼,这也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应该对孩子多一点关系,注意他们情绪的变化的含义,对于情绪的管理也是一项心理健康指标的一个衡量标准,因而为了学生更加的积极向上的快乐成长,就应该帮助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帮助;小学生;管理;情绪 一、情绪的含义 一般而言,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它涉及的范围较为的广泛(生理活动、外部行为、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等过程,也具有着几个工作功能包括会对个体的心理调节、环境适应、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有着重要的作用[1]。实际的生活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当个体与社会与他人在进行交往的、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喜、怒、哀、乐)。小学生对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有着强烈的探奇心理,因而在遇到问题时候,会积累一些情绪,这也就需要进行及时的疏导与调节,例如:抑郁、自卑、恐惧、焦虑、紧张、厌恶等。 二、小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情绪是人们的面部表情中最为直观的一种表现,也是一面镜子能清晰的透漏显露出人的心理活动[2]。小学生会通过一些行为进行情绪的宣泄,有时候外界与自己主观上的冲突很大的时候,就会使得他们的情绪失去平衡,有时候会选择逃避、极端等方式,对社会与周围人际关系也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小学生的年龄在不断的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提高。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努力的去学习了,就会取得优异成绩,心理上得到一种被肯定的获满足感,竞争意识也便进一步加强,上课不好好学习,学习没有兴趣,就会使得学习成绩很差让自己体验到无能感,也会产生自卑心理,也会认为世界里东西都是消极的灰色的,对以后的生活期望都不高,并且长期的积压在心理得不到很好的发泄,就会给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情绪管理的常见方法 (一)对情绪有所了解 了解情绪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各方面的感受与看法。只有先对自己进行全面的了解,认识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之后,去尝试着接纳自己,以自己为骄傲,才能更加的自信[3]。同样,时刻的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变化,而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开导,是每一位老师的承担的责任,密切的关注着学生的情绪变化,积极情绪会使得学生更加的自信、更加向上更热爱学习,对消极的情绪漠不关心甚至“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对学生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例如生活中,帮助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情绪的了解时候,?这样提问:现在感觉怎样?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帮助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将询问自己的情绪当成一种习惯,认识到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及时的调整,也会很快雨过天晴。 (二)将情绪表达出来 社会的发展,孩子是家长的心肝宝贝,因此孩子的一举一动也引动着父母的心情。生活当中很多孩子都或少的当情绪出现了偏差,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也会让教师和家长十分的不理解,具体怎么打开孩子的心扉呢? 一方面,在开导低年级学生时候,可以用温和的方式与学生去交流,可以使用动作、手势、图画、语言等进行沟通,换位思考,去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让他们不断的认识与接纳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另一方面,在教育高年级学生时候,也要亲切的预他们去沟通,因引导他们将心理的所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21229

第一节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情绪与情感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人类的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是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的侧面,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它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所以是不学就会的,并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喜悦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愤怒等。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常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有许多种类,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就是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感是广义情感中的一种,是较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侧重于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情感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与生俱有的。情感也是多种类的,但具体可分为两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如害羞、骄傲、谦虚等;与他人有关的情感,如爱、恨等。相较于情绪而言,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情操是最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规法则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联系的美感及理智感。情操发生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情操比情感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它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然而,以上情绪、情感与情操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整体,

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干扰作用。一定的情绪、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缺乏热情,表现冷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也难以取得好成 绩。适度的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而推动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心理学有关研究证明,适当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成功解决任务,但是如果个体产生的消极体验过多,如不满、消沉、情绪低落,或者个体由于动机因素而产生过高的焦虑或紧张,则会干扰个体的行为,妨碍活动的进程,降低活动的效率。 情绪、情感在人际关系的调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于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一一表情,人们彼此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通过察颜观色,可以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使人际交往得以正常进行。如果个体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愉快、开朗,则在人际交往中较受欢迎;相反,如果个体的情绪困扰长期不能解决,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能与人正常相处,难于适应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不仅影响活动效率,而且也有损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焦虑、压抑, 及一些身心疾病,如偏头疼、高血压、胃溃疡等,甚至引起神经症或精神病。 二、小学生的情绪与情感 平时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情绪是就广义而言的,它包括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指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是小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要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以获得某种主观体验,这便是小学生的情绪。进入小学以后,儿童从无拘无束的、天真无邪的幼 儿转变为受校规学纪约束的小学生,其主要活动形式也从游戏转变为学习。而与幼儿时期的游戏相比,学习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需

4第四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doc资料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情感 3.情绪智力 4.心境 5.激情 6.应激 二、填空题 1.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3.情绪情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4.表情可以三个方面,即、、。5.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比较,容易,具有很大的。 6.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趋势是:以外显为主向以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冲动为主向以发展,从情 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以转变,从 情绪体验的时间和内容上看,情绪体验的持续性延长,体验丰 富。

7.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则,即:、、、、、。 三、判断题 1.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2.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 3.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在总体上是平静而愉快的。() 4.儿童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了量变与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5.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儿童道德情感显示出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转折年龄主要集中在约8 – 9岁之间。() 6.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发生,但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中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增强,情绪发生的频率降低,情绪发生的延后时间增长,情绪具有来得快、去得慢的特点。() 7.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他们在违反自己所接受的行为准则时,就会引起痛苦的过失感。() 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大致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四、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影响人身心活动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人的现实生活

小学生如何管理情绪

老师应如何帮小学生管理情绪 近年来,小学生由于情绪变化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善于把情绪的易变性、识别与控制、调节情绪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都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老师和家长加强沟通,尽可能采用温和、宽松和民主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学习和他的课上表现,多用鼓励的形式强化他适当的行为。方法如下: 1.保持愉快的情绪 产生消极情绪时,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人,和他们交朋友,请教快乐之道,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调整的时间越短,对身心、学习越有利。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2.控制和调节消极的情绪 教师要教会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消极的情绪,主要有以下方法。 (1)宣泄调控。宣泄调控就是当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消极情绪时,把它释放出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宣泄即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感,间接宣泄是通过其他途径使情绪得到释放。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自已痛哭一场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师、家长或好朋友说出来,请他们开导,也可以在他们面前哭一哭,以减轻心理压力。 (2)遗忘调控。遗忘调控就是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绪时,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不要老去想这件事。不愉快的情绪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只能使这种消极情绪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所以,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善于遗忘消极情绪。

情绪特点

二、情绪特点: (一)情绪变现的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 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 但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也不是一味的强烈,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 情绪的温和性是指个体的某些情绪是在文饰之后,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 情绪的细腻性是指个体情绪体验上的细致特点。 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不都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的特点。 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上的一种顽固性。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情绪的内向性是指情绪表现形式上的一种隐蔽性。 情绪的表现性是指在情绪表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表演的痕迹。

1.烦恼突然增多 (1)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 (2)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 (3)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铜板之中应有的地位。 2.孤独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将青春期到青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从青春期开始的“心理上的断乳”,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 3.压抑 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因为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有时是由于青少年的自尊心易受到打击,但又有争抢好胜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他们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1.反抗心理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45667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45667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情绪与情感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人类的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是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的侧面,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它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所以是不学就会的,并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喜悦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愤怒等。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常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有许多种类,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就是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感是广义情感中的一种,是较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侧重于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情感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与生俱有的。情感也是多种类的,但具体可分为两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如害羞、骄傲、谦虚等;与他人有关的情感,如爱、恨等。相较于情绪而言,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情操是最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规法则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联系的美感及理智感。情操发生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情操比情感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它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然而,以上情绪、情感与情操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干扰作用。一定的情绪、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缺乏热情,表现冷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也难以

第三章、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

第三章、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 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其关系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2)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是由感知觉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是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3)从表现形式上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具有冲动性,伴有外部表现;情感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4)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人的情感是在大量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 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分类 (1)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持续时间不可过长。) 2、情感的分类 从情感的社会内容看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 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 4、信号功能(情绪情感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5、健康功能(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各种疾病) 6、感染功能(共鸣和移情) 7、强化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协调功能 二、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一)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二)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2)合理宣泄法 (3)意志调节法 (4)转移注意法 (5)幽默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三、压力与自我防御机制 (一)压力 1、压力: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 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