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静脉采血顺序

静脉血采集顺序是目前在很多检验科还存在争议或困惑的问题。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0年发布了H3-A6指南,其中对静脉采血顺序给予了指导。北京协和医院参考该指南,制定《检验样本留取及采集指南》,其中规定的血标本采集顺序如下。 1为血培养管; 2为无添加剂管(白帽),适用微量元素或特殊项目; 3为凝血项目管(蓝帽); 4为血沉管(黑帽); 5为血清管(红帽或黄帽); 6为肝素血浆管(绿帽); 7为EDTA 管(紫帽); 8为抑制血糖酵解管(灰帽)。 采血注意事项: (1)特殊情况采用蝶翼方式采血,且无血培养管和微量元素等特殊项目时,第一管应为白帽管,作为丢弃管,也可送检生化免疫项目,其他顺序同直针穿刺采血。 (2)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管,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蓝帽) 和血沉(黑帽) 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该指南与H3-A6的不同点: H3-A6指南推荐的静脉血采集顺序为:(1)血培养管;(2)凝血管(如蓝帽管);(3)血清管,有或没有促凝剂,有或没有分离胶(如红帽管);(4)肝素管,有或没有血浆分离胶(如绿帽管);(5)EDTA管,有或没有分离胶(如浅紫帽管,珍珠色帽管);(7)含糖酵解抑制剂管(如灰帽管)。 协和医院采集顺序与指南原文略有出入的地方是,将血沉管排在了凝血管后。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为原指南中未推荐血沉管顺序;二为血沉管抗凝剂与凝血管抗凝剂均为枸橼酸纳,只是浓度和量有差异;三为血沉管与凝血管类似,严格要求采样量,故在可能采样量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 另一点不同是,在H3A6指南中未推荐白帽管,也就是无添加剂管的采样顺序。目前,白帽采血管(无任何添加剂,也可是采血管制造商推荐的任何一种可避免对微量元素检测污染的无添加剂采血管) 在临床实验室中主要用于微量元素,或易受各类抗凝剂或促凝剂干扰的检验项目的血液样本采集。基于此点,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干扰,我们将白帽管排在了血培养管之后。 大多数情况下,如无血培养,白帽管就是第一管,但是由于白帽管使用范围较窄,所以在临床更多见的是凝血管作为第一管。 凝血项目管可否作为第一管? 在H3-A6版本中,明确指出,凝血管作为第一管采集时,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或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结 果无影响,对于凝血功能正常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也无影响。所以直针穿刺时,凝血项目管可作为第一管采血。 对于特殊凝血项目,可在常规凝血项目之后的第二管采集。 使用蝶翼针采血时的注意事项 在H3-A6版指南中特别提到了使用蝶翼针采血时,如果第一管是凝血项目管,在其之前应首先采集“丢弃管”,“丢弃管”可以是无添加剂管(白帽管)或凝血项目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化检验用的血液标本可来自于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标本,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儿童,血气分析多使用动脉血。 (一)静脉采血法 1.采血步骤 采血前要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编号及检验项目等,按试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容器,如空白试管、抗凝管或促凝管等。病人应取坐位或卧位,采血部位通常是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若用普通采血法,采血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 2.注意事项 (1)很多生化成分受膳食影响,因此,采血前要确认病人是否空腹。 (2)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用止血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分钟,否则将使生化结果升高或下降。 (3)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不宜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若女性病人做了乳腺切除术,应在手术对侧手臂采血。 (4)采血的体位:体位改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血液中的许多指标发生改变。一般采取直立位采血,其二标本的测定值比卧位高5%~15%。因此,采血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位或卧位),以及体位的一致性。 (5)采血时只能向外抽,决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入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 (6)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淤血时间过长;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体内溶血属合格标本,但应在报告单上注明。 (二)动脉采血法 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以及其它任何部位的动脉都可以作为采血点,但多选择肱动脉和桡动脉。在摸到明显搏动处,按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成60°角刺入,血液将自动进入注射器内。 (三)真空采血法 双向针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另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

201X年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CLSI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下图为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原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采血顺序,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则应首先考虑凝血1(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两种样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 精品

血液标本的采集 1. 静脉血标本 精品

静脉血标本是医护人员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从患者肘静脉或其它部位的静脉取血。在取得静脉血标本时应注意: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如因抢救等原因需要在输液同时采血的,一定要在输液对侧采集标本,医生应正确评价检测结果。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道中采集血液标本。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放松止血带),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时不可使用止血带,否则结果偏高。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引起溶血的原因有①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②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 ③混匀标本时过度振荡;④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⑤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⑥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试管;⑦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可由于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⑧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⑨标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等。 精品

因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如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选择采血管。通常情况下临床检验多采用血清为标本(不抗凝),但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标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标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多项化验采血顺序:血培养瓶(厌氧瓶优先)→红或黄帽管→蓝帽管→黑帽管→绿帽管→紫帽管→灰帽管。 ●●注意标本存放环境温度最好在15~25℃。未经离心的标本不要冷藏,因为骤冷骤热可能引起标本溶血或细胞形态改变。标本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防止如胆红素、尿酸等对紫外线敏感的物质因曝光而含量降低;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氧浓度计算方法;21+4×氧流量;如上呼吸机应在化验单上注明呼吸机参数及采血时间。 (2)、采血是指导患者尽量放松平静呼吸,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 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预防感染。(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5)、首选桡动脉,必要时选择股动脉或肱动脉。 (6)、血气分析参考值 PH 值:7.35~7.45.(P H<7.35 为失代偿性酸中毒;PH>7.45 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动脉血氧分压(PaO2):95~100mmHg。( PaO2 是判断是否缺氧及其

程度的重要指标。PaO2<60 mmHg 是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30 mmHg 可有生命危险。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5~0.98。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mmHg。( PaCO2 衡量肺泡通气功能的指标。肺泡通气不足,PaCO2增高,当 PaCO2 大于50mmHg 时,提示呼吸性酸中毒,亦为Ⅱ型呼吸衰竭的标准。肺泡通气过度,PaCO2则下降。)实际碳酸氢根(AB):21.4~27.3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21.3~24.8 mmol/L。(AB 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处SB 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 B>SB 为呼吸性酸中毒。)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 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 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是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剩碱值 (BE):-3~+3 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指示降低。)阴离子隙 (AG):8~16 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O2、BE(或AB)判断失衡,根据PaO2及PaCO2。PH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PaCO2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范围提示代谢性酸碱失衡。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最新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一、含肝素液的采血注射器准备 1、稀释肝素液的配置方法及浓度: 现用现配。用1ml注射器吸取肝素原液0.2ml加入100ml0.9NS溶液中摇匀。浓度为:12.5-125U肝素/ml。 2、用5ml注射器吸2ml稀释肝素液市容注射器内壁,使稀释液充分与注射器内壁接触,然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和稀释肝素液,放于无菌盘内备用。 二、影响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1、患者情绪。患者呼吸急促或瞬间屏气均会影响检测结果。应避免因消极的语句引起患者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在采血时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使之处在情绪稳定状态下进行,如果不是卧床患者还应在采样前让患者卧床休息3-5min。 2、温度。不同温度将会影响血气标本的监测结果。因此在采集标本时应测量体温并注明。 3、吸氧浓度。在采集标本时应根据病人当时的用氧情况计算氧浓度并注明。计算公式为:吸入氧浓度(%)= 21 + 吸入氧流量(L/min)×4。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做到: 1)停止吸氧30min后再采集标本。 2)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 min再采血。 3)机械通气病人采血前30 min呼吸机设置保持不变,保证患者处于相对稳定的呼吸状态。 4、药物。部分药物会影响标本的检测结果。 1)含脂肪乳剂。尽量在输注乳剂前取血,或输完12h后采血。 2)碱性药物、大剂量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输入后短期内引起酸碱平衡变化。采血应在用药前30 min进行。 3)使用呼吸兴奋剂,应在用药后30 min再采血。 三、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注意事项。 1、采血注射器内壁与稀释肝素液充分接触,防止标本凝固。 2、注射器内不得留有空气,血标本抽出后应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使之与空气隔绝。 3、血液是活的组织,即使抽在注射器内,它也继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血气标本宜立 即送检。一般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不超过30min。若无法及时送检,最好将血标本立即置于冰箱保存,温度为0-4℃,但不可直接放置于冰中。冰箱保存不应超过1h。 4、有动脉穿刺管者可从该管内抽取血标本。方法为先抽出相当于动脉置管容积的3-6倍血 液(约6ml),再采集标本。 1、穿刺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在同一区域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 肿。 2、尽量不用负压抽取血液,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检验结果。 3、穿刺点按压5min以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min。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评估】 1、病情及治疗情况,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娄的设置。 2、意识状况,肢体活动能力。 3、患者对动脉血标本采集的认知和合作程度。 4、穿刺部位的皮肤及动脉情况。 5、了解患者有无血液性传染疾病。 6、了解患者有无进食热饮。 【准备】 护士:衣帽整洁,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治疗盘、注射器、弯盘、无菌纱布、肝素液、橡胶塞、胶布、棉签、安尔碘、酒精、消毒砂轮、必要时备无菌手套、检验单、护理记录单、记录笔、污物缸、手消毒液、砂袋。 环境:清洁、安全、光线适宜。 体位:平卧位。

【方法】 处置核对医嘱 携用物至床旁 核对床号、姓名及手腕带、检验项目 解释采血目的、方法、配合要点 安置舒适体位 暴露穿刺部位 选择穿刺点 手消 注射器取肝素0.5ml 湿润管壁、弃余液 消毒皮肤范围大于5cm、待干 消毒术者左手十指和中指(血液传染病患者戴手套)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确定动脉走向后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动脉于两指间 右手持注射器垂直或与动脉呈40°角迅速刺入 见鲜红色血涌进注射器 右手固定穿刺注射器针 左手回抽血液至1ml 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拔针立即压上砂袋(垂直加压按压5-10分钟) 拔针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针头斜面刺入软木塞或橡皮塞、轻轻搓动注射器血液与肝素液混匀 再次核对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元 手消 记录 标本立即送检 处理用物 签医嘱单。 【评价】 1、患者及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 2、准确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查对制度

3、采集血液为动脉血,采集方法,送检时间符合要求 4、操作规范、熟练、轻巧 【理论提问】 1、动脉采血常用的穿刺部位 答: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2、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多长 答:应加压止血5-10分钟,避免出血或形成血肿。 3、列举影响动脉采血结果的因素 答:吸氧状况下、存放时间长、标本内含有气泡、正在输入脂肪乳、标本内肝素液过多。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采血。 4、新生儿动脉采血应避免选择什么动脉进行穿刺 答:应避免股动脉,应股动脉穿刺垂直进针时易伤及髋关节。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 .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 ,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 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 .采血准确、送检及时。【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与静脉采血法 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答案教学内容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答案

精品文档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答案 [选择题] [A型题] 1.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采集动脉血 B.以肝素抗凝 C.立即送检D.不需与空气隔绝E.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2.I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PaCO2<50mmHg C.PaO2>70mmHg,PaCO2<55mmHg D.PaO2<60mmHg E.以上都不是 3.Ⅱ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40mmHg B.PaO2<55mmHg,PaCO2>30mmHg C.PaO2<50mmHg,PaCO2>20mmHg D.PaO2<60mmHg,PaCO2>50mmHg E.PaO2>60mmHg,PaCO2<15mmHg 4.关于I型呼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缺氧但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B.为肺泡换气不足所致 C.若伴通气功能障碍则缺氧更为严重 D.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 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动脉血气分析pH = 7.46,PCO2 = 32mmHg,BE = 3mmol/L,提示:A.正常范围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6.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A.呼吸快而浅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肌肉震颤 E.呼吸深而快 7.股动脉位于: A.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B.股神经外侧C.股静脉内侧 D.股静脉外侧 E.股深动脉内侧 8.判断机体低氧血症最敏感的指标为: A.发绀 B.静脉血氧分压 C.动脉血氧分压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弥散功能测定 9.呼吸衰竭时,其血气分析结果会出现哪些改变: A.PaO2<7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C.PaO2<80mmHg、PaCO2>60mmHg D.PaO2<60mmHg、PaCO2>60mmHg E.PaO2<65mmHg、PaCO2>70mmHg 10.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重要的措施是: A.氧气疗法B.保持气道通畅C.增加通气量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提高呼吸系统兴奋性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一、目的: 1.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从而了解患者的内环境。 2.指导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等各种参数的调节。 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消毒用品(碘伏棉签、酒精棉签),注射器 5ml、消毒干棉签、标本袋、采血条码。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 1.两人核对医嘱,打印采血条码。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3.输入审核工号 (二)操作: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核对采血条码与手腕识别带上的信息。 3.选择动脉,首先桡动脉。 4.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搏动最强处(定位手法:一按一放)。 5.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直径大于5cm。 6.准备动脉采血器。 7.再次消毒。 8.准备干棉签,消毒定位(左手)食指、中指。 9.再次核对。 10.穿刺:向患者解释,右手持针,进针角度45-90度,破皮后缓慢进 针,注意回血。 11.拔针,用干棉签按压5-10分钟。 (三)操作后 1.将动脉采血器颠倒5-6次,搓滚5-6次。 2.再次核对采血条码与患者手腕识别带,将条码贴在动脉采血器上,放 于标本袋内。 3.整理用物,洗手,宣教。 4.输入审核、采血工号,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面积直径大于5cm,预防感染。 2.采血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和要求,以取得配合。患者应保持平静,情绪稳定,

体位舒适。 3.患者如洗澡,运动后需休息30min后再取血;清理呼吸道患者应休息30min 后再采血。 4.进行氧疗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至少要治疗20min后再采血。 5.穿刺部位要按压5-10分钟,直到不出血为止。 6.标本应隔绝空气,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7.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抽,适当的观察针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和疼痛等 情况。

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CLSI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集顺序 下图为美国临床及标准研究院(CLSI)[原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采血顺序,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则应首先考虑凝血1(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两种样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 血液标本的采集 1.静脉血标本 静脉血标本是医护人员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从患者肘静脉或其它部位的静脉取血。在取得静脉血标本时应注意: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如因抢救等原因需要在输液同时采血的,一定要在输液对侧采集标本,医生应正确评价检测结果。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道中采集血液标本。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放松止血带),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时不可使用止血带,否则结果偏高。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引起溶血的原因有①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②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③混匀标本时过度振荡;④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⑤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⑥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试管; ⑦真空采血时如未采满至相应刻度,可由于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⑧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⑨标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等。 因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如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选择采血管。通常情况下多采用血清为标本(不抗凝),但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标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标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多项化验采血顺序:血培养瓶(厌氧瓶优先)→红或黄帽管→蓝帽管→黑帽管→绿帽管→紫帽管→灰帽管。 ●●注意标本存放环境温度最好在15~25℃。未经离心的标本不要冷藏,因为骤冷骤热可能引起标本溶血或细胞形态改变。标本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防止如胆红素、尿酸等对紫外线敏感的物质因曝光而含量降低;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与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与解释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与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与护理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与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令狐采学 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 一、动脉采血前准备: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 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1.6ML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1.6ML位置后拔针。 6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四、采血后要求: 1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 五、样本的运输和送检: 以手持方式运送标本,标本应在15分钟内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可暂时保存在冰箱冷藏层中,1530分钟内送检。 ※注意事项: 1 送检时请在《执行项目附加单》背面注明患者采血时间、用氧方式、用氧浓度、体温等患者情况。 2 使用呼吸机者,患者需稳定2030分钟以后再进行动脉采血。 3 血气针采集过程中或充盈不足时严禁拉动针栓,以免气泡产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答案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答案 [选择题] [A型题] 1.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采集动脉血 B.以肝素抗凝 C.立即送检 D.不需与空气隔绝E.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2.I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PaCO2<50mmHg C.PaO2>70mmHg,PaCO2<55mmHg D.PaO2<60mmHg E.以上都不是 3.Ⅱ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40mmHg B.PaO2<55mmHg,PaCO2>30mmHg C.PaO2<50mmHg,PaCO2>20mmHg D.PaO2<60mmHg,PaCO2>50mmHg E.PaO2>60mmHg,PaCO2<15mmHg 4.关于I型呼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缺氧但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B.为肺泡换气不足所致 C.若伴通气功能障碍则缺氧更为严重 D.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 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动脉血气分析pH = 7.46,PCO2 = 32mmHg,BE = 3mmol/L,提示: A.正常范围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6.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A.呼吸快而浅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肌肉震颤 E.呼吸深而快 7.股动脉位于: A.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B.股神经外侧C.股静脉内侧 D.股静脉外侧 E.股深动脉内侧 8.判断机体低氧血症最敏感的指标为: A.发绀 B.静脉血氧分压 C.动脉血氧分压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弥散功能测定 9.呼吸衰竭时,其血气分析结果会出现哪些改变: A.PaO2<7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C.PaO2<80mmHg、PaCO2>60mmHg D.PaO2<60mmHg、PaCO2>60mmHg E.PaO2<65mmHg、PaCO2>70mmHg 10.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重要的措施是: A.氧气疗法B.保持气道通畅C.增加通气量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提高呼吸系统兴奋性 [X型题]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演示教学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 一、动脉采血前准备: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 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1.6ML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1.6ML位置后拔针。 6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四、采血后要求: 1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 五、样本的运输和送检: 以手持方式运送标本,标本应在15分钟内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可暂时保存在冰箱冷藏层中,15-30分钟内送检。 ※注意事项: 1 送检时请在《执行项目附加单》背面注明患者采血时间、用氧方式、用氧浓度、体温等患者情况。 2 使用呼吸机者,患者需稳定20-30分钟以后再进行动脉采血。 3 血气针采集过程中或充盈不足时严禁拉动针栓,以免气泡产生。 4 尽量采集血标本1.6ML,以保证最佳的抗凝效果。 4 为保证离子检测数值的准确性不建议用血气标本检测离子值。 5 确认为动脉血方可送检,如怀疑为静脉血应重采血标本。 6 如动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不顺利,应考虑重采血标本。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情况拒收样本:

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科王爽 血标本采集分为静脉血标本和动脉血标本. 静脉血标的采集法 【目的】 1、采全血标本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肌酐、肌酸、尿素氮,血糖等。 2、采血清标本测定血清酶,电解质、肝功能、脂类等。 3、采血培养标本培养血液中的致病菌。 【用物准备】 基础消毒盘、无菌注射器、采血针、标本容器、止血带、垫巾。 【操作方法】 1、核对床号、姓名等。 2、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3、选择合适静脉,铺垫巾,穿刺处上部约6cm处系止血带,消毒 皮肤。 4、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 肤成20℃角进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抽出适量血液。 5、松开止血带,以干棉签置穿刺点处迅速拔出针头,按压局部片刻。 6、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将标本置于不同容器中。 7、采全血标本时,取下针头,慢慢注入抗凝管中,轻轻转动试管防 止血液凝固

8 、取血清标本时,取下针头,缓慢注入干燥试管中,勿将泡沫 注入;避免震荡,防止红细胞破裂。 9、采血培养标本时,先将密封瓶纸撕开,取血后将取血口棉塞取 出,讯速在酒精灯上火焰上消毒瓶口,将血液注入培养瓶中轻轻摇匀,再将瓶塞在火焰上消毒后塞好。 10、清理用品,标本连同化验单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如一次穿刺失败,重新穿刺需要换部位及注射器。 2、需空腹采血时,应提前通知病人。 3、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选择适宜容器。 4、严禁在输液、输血针头处抽取血标本。 5、如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应先注入血培养瓶再注入抗凝 管,最后注入干燥试管。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 【目的】 1、动脉血气分析。 2、采血做细菌培养。 【用物准备】 基础消毒盘、0.5ml肝素,5ml注射器、橡胶塞各1个,无菌纱布。【操作方法】 1、查对床号、姓各等。 2、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 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 一、动脉采血前准备: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 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位置后拔针。 6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四、采血后要求: 1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 五、样本的运输和送检: 以手持方式运送标本,标本应在15分钟内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可暂时保存在冰箱冷藏层中,15-30分钟内送检。 ※注意事项: 1 送检时请在《执行项目附加单》背面注明患者采血时间、用氧方式、用氧浓度、体温等患者情况。 2 使用呼吸机者,患者需稳定20-30分钟以后再进行动脉采血。 3 血气针采集过程中或充盈不足时严禁拉动针栓,以免气泡产生。 4 尽量采集血标本,以保证最佳的抗凝效果。 4 为保证离子检测数值的准确性不建议用血气标本检测离子值。 5 确认为动脉血方可送检,如怀疑为静脉血应重采血标本。 6 如动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不顺利,应考虑重采血标本。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患者,李正,男,30岁,因乏力、纳差入院,患者T38.5℃,P9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遵医嘱静脉采血检查肝功能。 一、评估 1、核对医嘱和检验申请单,患者姓名、床号、申请检验项目。 2、持化验单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护士:“您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李正”。 护士“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您可以叫我小☆,请问您吃早餐了吗?”患者:“没有”。 护士:“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没吃早餐没有什么不适吧?” 患者:“还可以,最近总不想吃东西”。 护士:“今天需要抽大约3ml的血为您做肝功能检查,这一点血对您 身体没有影响。” 患者:“好的,抽点血检查,我自己也放心一点”。 护士:“您准备抽哪侧手臂的血管,给我看一下好吗?” 患者:“右边吧。” 护士:“请您先做准备,我去准备用物就来给您抽血。” 患者“好的。” 3、口述: a)评估患者:已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

况好(静脉又直又清楚,弹性好,局部没有硬结、瘢痕、炎症),患者对疾病和采血的程度认知,无焦虑、恐惧情绪。 b)评估环境:宽敞,整洁,安静,光线明亮充足。必要时开灯,拉 床帘。 c)评估自身:着装穿戴整齐,对血标本采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熟悉, 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D) 评估用物:一次性用物均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无漏气,所有用物准备齐全,摆放有序,符合操作要求。 二、用物准备 1、再次核对用物和检验项目条码:试管架上放标本容器(根据检验目的备干燥试管或抗凝试管),容器外贴上标签,注明住院号,姓名,性别,科别,年龄。 2、治疗盘内放:压脉带、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小枕、手套、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一次性治疗巾、剪刀、检验单、弯盘,必要时备胶布或输液贴。 三、实施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患者:“李正”。 护士:“您准备好了吗?我现在要给您抽血了。” 患者:“好的。” 2、协助取合适体位,露出一侧手臂。再次检查抽血部位局部情况,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 意事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 一、动脉采血前准备: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 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位置后拔针。 6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四、采血后要求: 1 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 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 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 五、样本的运输和送检: 以手持方式运送标本,标本应在15分钟内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可暂时保存在冰箱冷藏层中,15-30分钟内送检。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精品文档 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一、含肝素液的采血注射器准备 1、稀释肝素液的配置方法及浓度: 现用现配。用 1ml 注射器吸取肝素原液 0.2ml 加入 100ml0.9NS 溶液中摇匀。浓度为: 12.5-125U 肝素 /ml 。 2、用 5ml 注射器吸 2ml 稀释肝素液市容注射器内壁,使稀释液充分与注射器内壁接触,然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和稀释肝素液,放于无菌盘内备用。 二、影响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1、患者情绪。患者呼吸急促或瞬间屏气均会影响检测结果。应避免因消极的语句引起患者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在采血时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使之处在情绪稳定状态下进行,如果不是卧床患者还应在采样前让患者卧床休息 3-5min 。 2、温度。不同温度将会影响血气标本的监测结果。因此在采集标本时应测量体温并注明。 3、吸氧浓度。在采集标本时应根据病人当时的用氧情况计算氧浓度并注明。计算公式为:吸入氧浓度(% = 21 +吸入氧流量(L/min)x 4。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做到: 1 )停止吸氧 30min 后再采集标本。 2)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 min 再采血。 3)机械通气病人采血前 30 min 呼吸机设置保持不变,保证患者处于相对稳定的呼吸状态。 4、药物。部分药物会影响标本的检测结果。 1 )含脂肪乳剂。尽量在输注乳剂前取血,或输完 12h 后采血。 2)碱性药物、大剂量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输入后短期内引起酸碱平衡变化。采血应在用药前 30 min 进行。 3)使用呼吸兴奋剂,应在用药后30 min 再采血。 三、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注意事项。 1 、采血注射器内壁与稀释肝素液充分接触,防止标本凝固。 2、注射器内不得留有空气,血标本抽出后应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使之与空气隔绝。 3、血液是活的组织,即使抽在注射器内,它也继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血气标本宜立 即送检。一般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不超过30min。若无法及时送检,最好将血 标本立即置于冰箱保存,温度为0-4 C,但不可直接放置于冰中。冰箱保存不应超过 1h。 4、有动脉穿刺管者可从该管内抽取血标本。方法为先抽出相当于动脉置管容积的 3-6 倍血液(约 6ml ),再采 集标本。 1、穿刺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在同一区域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 肿。 2、尽量不用负压抽取血液,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检验结果。 3、穿刺点按压 5min 以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min。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