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启东市决心小学朱海英

【摘要】

针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我们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教材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凭借,必须科学地处理、使用教材,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教材”向各类课外读物、其它学科教材拓展延伸,在广泛阅读、学科渗透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组织课内外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习语文,锻炼语言,驾驭语言,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

提高语文素养策略

什么叫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过去,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割裂学科间的联系;学生主动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少,课外阅读少。从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这些弊端,我们必须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采用新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求知的触角引向全方位的生活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让他们从丰富多采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用好教材,激活课堂

教材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预定的教育任务,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教育的素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课文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凭借,是学生举一反三的基础。我们力争还教材“例子”的本来面目,把课文教学只当作“例证”目标的过程,强调科学处理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运用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空间所在,但有形的空间是不能隔断生动的社会生活的。我们要努力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小课堂中见大世界,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依据于教材,着眼于应用,借助生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大容量、快节奏、活气氛、高效率”的目标。

例如:教学《蚕姑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蚕,播放录象资料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教学《碧螺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泡茶、品茶,再去品读书中的茶香,学生会有独特的语言感受。再如:教学“密密麻麻”这个词,我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情景教学来说一句话。我首先说了一句:夜晚,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星星在一闪一闪。学生的思路立刻被打开了,一句句生动的话语从他们口中

流出:做操了,操场上站着密密麻麻的同学。田野里,密密麻麻的油菜花开了。要下雨了,密密麻麻的蚂蚁忙着搬家……无形之中,我架起了语文与生活的桥梁,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得到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拓展教材,学科渗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要培养具有独立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现代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具备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语文是最能体现开放意识的一门学科,而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课本成为相对封闭的系统。学生除了读课本外很少接触其他文字,教师除了教课本外也极少补充新的信息,学生只能在练习册上练拳脚,教师总是在繁琐分析上显能耐,结果学生孤陋寡闻,语言运用能力严重萎缩。惟有开放才可弥补,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是现代人在信息社会生存的必备手段,学会阅读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立足发展。小学阶段,教师应带领、指导孩子在书海中遨游,保证学生每天30分钟的阅读时间,以阅读为核心带动听、说、写,要尽可能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文学类书、科普类书、人物传记等都可以让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就学科而言,音乐、美术、社会、体育、自然等教材,都可以作为语文的补充教材。实践证明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将在其它学科中学到的各种知识运用于阅读和写作中;将其它学科开展的活动作为作文的素材;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在其它学科学到的语言,语文教学就能收到一石三鸟之效。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让语文教学同社会课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在教室里张贴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在学习有关课文时,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课文所涉及的地名、方位等,并记住它所在的位置。再如:学完《让我们荡起双桨》后,大家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在音乐声中再次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学习《二泉映月》,让学生听一听这首二胡名曲,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内外结合,综合学习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但它囿于时空的限制,不可能全部承担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课外的天地是无穷的,如果我们把课堂的点向课外的面拓宽、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运用课堂上积累的知识,形成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那么,任何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结合语言学习,模仿运用语言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是没有围墙的。到处是学习汉语的课堂,电视、广播、电影、戏曲、招牌、广告、报纸、杂志、日常的交流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只要你感兴趣,当有心人,你就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咬文嚼字,锻炼语言,驾驭语言。

5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就大力倡导儿童的“六大解放”,呼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解放小孩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一切;解放时间让大家有空思考、学习、娱乐……”《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因此,教师要想“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就要千方百计设计、组织各类课内外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课堂活动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陈旧的传统教法沿袭下来的一般课堂活动,如简单的机械性的提问、听写、朗读、板演等,已满足不了当代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已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向更深层次发展。比如:结合课文内容的绘画活动、创设情境的表演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的猜谜等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积累的成语接龙等语言活动……

2、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如;歌咏比赛、运动会、联欢会、手工制作及绘画展览等各种文体比赛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仔细观察,作好记录,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演讲会、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活动则能充分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3、综合实践活动:在社会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比如:当导游、征集民谚农谣、广告应征、参观访问、打扫街道文字垃圾、出乡村黑板报、撰写调查报告、参加公益劳动,这些活动开辟了语文学习的新领域,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

例如,在教学《恐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恐龙的资料,(如寻找模型、图片,看课外书报,网上查询,参观“中华恐龙园”等),然后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围绕恐龙的起源、种类、生活习性、灭绝等方面制作资料卡片、图片展览或撰写研究报告。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交往的能力。

我们深深认识到:面对新的世纪,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从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来看,都必须大力开展“大语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语文素养。我们只有自觉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立足课堂,放眼大千世界,基于教材,进行多向渗透,开放教学时空,打通课内外的壁垒,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回归到活动中,才能获得创造的源泉,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我们的学生适应21世纪,成功在21世纪。

[参考文献]

1、吴晓燕.《加强语文实践,促进自主发展》.《小学语文研究》,2002年第7~8期。

2、李新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小学语文研究》,2002年第6期。

3、钱锡铭.《浅谈“课程标准”的大语文观》.《小学语文研究》,2002年第2~3期。

4、解放英.《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研究》,2002年第5期。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6、王泽虎、杨成、梅汉臣.《陶行知教育言论摘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是百科之基础,而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想尽一切办让学生享受语文的魅力,大力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形式,让学生触摸语文,感受语文,从而喜欢上语文,这样才能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中的综合素质呢? 一、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工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的话

阐明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口语训练的重要性。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②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并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搞好说话训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以课堂说话训练为中心,注意摆正师生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运用适当的说的训练方法,创造“人人参与”的局面,使学生思维活跃,有话想说、敢说、乐说、说好,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由于“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口语表达与思维密不可分,因此我感到重视说话训练又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能,促使学生的说话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以良好优质的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频繁,语文的交际功能日益明显,所以社会生活需要小学生从小就强化自己的知识、智力与精神素质,这就是外部的驱动力;作为教师,更应该促进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产生自身的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师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湖北省枣阳市第四实验小学王新英 内容摘要: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兴趣习惯课堂教学多媒体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挑动学生心目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 1.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分享2篇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分享2篇 第1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练好自身教学基本功,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前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没有具备教学基本功,教师就不能良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需要经常的读书、读好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通过教学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利用协作提升自我,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参加一些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参加粉笔字书写竞赛,或是演讲、朗诵比赛等,使自己的基本功得到锻炼。 教师可以先练习钢笔字,然后练习粉笔字,最后练习毛笔字,由简单到复杂。教师需要练就标准的普通话,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出表率。小学学生对于一些事物都有着模仿的心理,而且外界的环境也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发音不标准,方言口音严重,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经验,书写一些质量很高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应用完全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找寻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二、博览群书,夯实文化底蕴,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如果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底蕴不足,那么又怎么能够良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就是多读书。读书对于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也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更是需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的职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养成经常读书而且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得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也是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路径。 首先教师的读书活动并不是盲目的,教师的读书活动需要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以校本为基础,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收益,最终形成一种合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坚守终身学习的理念,博览群书,不仅仅要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它方面的知识,要注重更深层次的挖取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的海洋。教师通过阅读,得到众多知识的充实,教师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教学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最终才能使得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三、锤炼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秘诀 小学学生好动,很多事物对于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在语文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有通过依据教材上的内容精心的进行课堂设计,并且选用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文化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起点,教学能力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外化展现。教学实践表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亲身的体验、感悟、领会逐渐获得并且不断发展的。 教师需要应用教学实践活动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锤炼,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三味书屋》、《拔苗助长》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学习著名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蓬安县河舒小学校吴竞 核心素养现已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抓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导课外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

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同时,我也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兴趣和情感,进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在读李大钊英勇就义的一段时我播放了一段哀乐,孩子们带着悲痛的感情读着文章,加深了对李大钊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学甚至一边读文一边流泪,真正的触动到了血色很难过的情感深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让我们更健壮》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和做游戏的情景,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讲述自己快乐的经历。我就相机把他们说到的体育项目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进行识字教学。同时渗透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多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壮!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在教学《画鸡蛋》一课时,我问学生鸡蛋是什么形状的,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在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

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在讲授三年级下期第2课和29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讲四年级上期第1课《观潮》时,我让学生收集描友谊的诗句;学习五年级上期第6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分抽选学生诵读、展示。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勐统镇中心完小李建敏 2015年7月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永德县小勐统镇中心完小李建敏 【摘要】: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和启发性阶段,作为我国传统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文学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小学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的春天才会最终到来。本文从《课堂教学途径方法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途径方法人文光芒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是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价值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同欢乐、共忧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如我在上《四个太阳》时:让学生合作互查生子,开火车查,哪个生字爱错找出来再查,教师报,学生举字卡查,就是教师报,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有直接报生字的,有报偏旁的,有报字的结构的,有报字谜的……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戏当中,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我想,教师多动一下脑筋,学生就多一份收获,作为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是干脑力劳动的,如果不尊重我们的服务对象___学生,如果不动脑为学生做好服务,我们真的将愧对“教师”这一称号了。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

创意版浅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doc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界经常争论的话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小观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从“素养”一词语的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来说,它应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缺乏人文性的以应试为目的训练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具备上述良好的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作了一下小结:(一)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不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讨厌语文,从而使学习语文成为心理负担。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更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强大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四)树立“大语文”的概念 什么是“大语文”观?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古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要走出书本、课堂,还要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浸润以及必要的社会实践。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因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全方位的收获。反过来,文本诸多因素的潜移默化造就的理性思维又会自觉地指导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学习,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审美、探究的能力以及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学和“活”用相结合,“钻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精选

探索有效策略,提升语文素养

探索有效策略,提升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提到的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小语专家崔峦进一步指出:小学语文学 科素养涵盖“人格雏形的培养;关键的语文能力;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沉淀文化,提高审美情趣”等五个方面。如何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具体课例及经验,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我在多年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如下有效策略: 一、巧用教材,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素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因此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至关重要。小学阶段, 正是人格雏形培养的关键期,我们老师应该尤为重视。虽然不敢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全包下来,但可进行小范畴的培养:大德是爱国;小德是爱、善、礼貌这些做人的根本。语 文教材从文体看,有诗歌、散文、神话、童话、寓言、小说等,形式多样,很多作品均贯穿 着爱的旋律,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s 版教科书的单元类别主题非常鲜明,教学中,我精心挑选以“爱”为主题的课文,对学生渗透“爱”的思想教育。另外,我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中的教学时,尤为注重把握 文章的主要内容,将学生带入爱的世界。 二、落实“双基”,培养语文能力 眼下,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一些人认为,新课程好像不重视“双基”了。实则不然,专家指出,新课程从一开始就没有淡化或忽视“双基”,只不过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双基”有效地落实了,学生关键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就会有所提高。我认为有效 的做法就是关注单元训练点和课文内容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上,我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认真设计教学过程。 步骤如下:第一课时,注重音、形、字、义的教学,使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词汇量(课标 依据:3000个字,7000个词);第二课时,我侧重分析课文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 重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单元训练点,能突出每节课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狠下一番苦 功夫为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文底子。另外,我还重视百花园口语交际及习作的教学,想方设法 提高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课后,我结合课文内容,关注单元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在小学阶段,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夯实学生的这些基础。 三、积累语言,提升阅读素养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语言材料”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苏轼在其《杂说》 中说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多看书,要善于摄取精华,多积累知识,要简练 发挥或发表,这里讲的是一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 如涌、笔下生花。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积累本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并分 类记录;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看小学生的优秀习作等。只有鼓励学生手不释卷 地读、有目的地读,他们的语言才会丰富、出口才能成章。我们判断一个学生的阅读素养有 无提升,其中最好的体现就是看学生习作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写 作时妙笔生花,才是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四、教给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最 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预习时可采用划出生字新词,并标注自然段,遇到不懂的字勤查工具书等好方法;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自觉认 真做好笔记,有感情朗读课文,积极大胆举手发言等等;课后完成作业时书写整洁的好习惯,可采取临摹字帖、参加书法培训的好方法,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课外拓展延伸时注重收集

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语 文核心素养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和宝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应从因人而异、因物而牵、因情而联、因点而圆等方面去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让诵读经典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诵读经典;语文核心素养;重要性;策略 一、诵读经典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文字奥妙无穷,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创造出精彩纷呈的语言文字,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无论是智者贤人还是市井百姓,很多人都将自己的智慧赋予深刻的语言文字;无论是从修身养性到治国安邦,还是从俗谚俚语到诗词歌赋,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作品甘之如饴,能深深地吸引人们阅读。它们堪称一座丰富的语言文字宝库,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彰显着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它们为学生的文学修养、语言修养、生活智慧和处世经验提供了借鉴,既可以S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诵读经典作品可以陶冶情操,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扎根在诵读经典作品的沃土中

优秀的传统文化犹如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又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不断地发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们如同陈年佳酿,反而更加醇香诱人,历久弥新。那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富有音韵美的古诗词;那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富含深刻哲理意蕴的古文;那文学色彩浓厚、捕捉大自然的踪迹、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描摹景物浑然天成,语言清新可爱,形象逼真;那激励世人修身养性,读书写作的名篇佳句……这些经典作品字字珠玑,构思精巧,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富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这些国学经典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这些材料会储存在学生的大脑里,它们将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1.因人而异,播种、扎根、汲取营养 (1)由易到难地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因此,教师可引导低年级学生先诵读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经典唐诗,再诵读历代有名的千家诗;中年级学生主要诵读经典的名言名句,如《论语》《孟子》《诗经》《大学》等经典名篇中的名言名句;高年级学生先诵读优秀的宋词和有名的历代词,再诵读一些脍炙人口的古文节选片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上唐中心小学付义泉手机: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至少我们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农村教育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咱们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从上到下单纯地、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考不好,局长给压力,老师考不好,校长给压力,学生考不好,老师、家长给压力,这样我们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向自然发生扭曲,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任务脱离轨道。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查找、收集并理解了一些资料。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到学校教育上,它就同学科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是教学升华为教育。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一个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应拓宽语文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生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素养即平日的修养,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将语文知识、能力、经验、习惯融合升华而达到较高水平。它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和理解。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在于学生的成绩看似可以,而实际语文素养很差,究其原因,语文教学的着眼点瞄准的是考试的分数,单纯的极端功利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素养的真正提高。 一、小学生语文素养差的一些具体表现 (一)不会读书。语文离不开读,教会学生读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有的学生经过了六年的语文学习,却不会读书,朗读读不出语感,读不出抑扬顿挫,读不出感情,不知道怎样读是默读,不知道快速地读,不知道利用工具书帮助读书,不知道读书要圈点、勾画、做批注。 (二)不注重书写的重要性,不具备基本的书写格式,字迹潦草,写出让别人甚至自己也不认识,不注意起码的笔顺笔画。

(三)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不注意语文的积累,不去有意识的扩大阅读面,不主动的作文练笔。 (四)只是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缺乏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习能力不强。 二、造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因 学生语文素养差,这与语文教师们有直接联系。据了解,在小学开设的专门写字课,可是很多语文教师把本来该指导学生写字练字的课,改成了语文教学课,用来听写、辅导、订正作业、评讲试卷,把《写字》课本用来作“抄写本”。把语文教学的真正目光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上,便真正用来朗读、阅读的时间却很少。这些现象从表面看来,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操作过程中忽视的问题,责任在教师,但细细思考,真正的原因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观念在支配教师这样做: 教学质量的评估主要是以学生的考分为准(不仅是初中、高中,甚至是小学)。升学看分数,学生成绩好就能升学考上好学校的应试教育在支配着现有的语文教学观念、语文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方法,真是令人堪忧。 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要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这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 要真正解决语文课、语文教师的评估体系。评价要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评价要注意整体性。语文素养不仅包括知识与能力,而且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评价要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求评价要注意整体性。语文素养不仅包括知识与能力,而且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评价要适应语文课程,从重视语文知识到重视语文能力,再到重视语文素养的发展,注意从多方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一、练好自身教学基本功,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前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没有具备教学基本功,教师就不能良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需要经常的读书、读好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通过教学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利用协作提升自我,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参加一些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参加粉笔字书写竞赛,或是演讲、朗诵比赛等,使自己的基本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先练习钢笔字,然后练习粉笔字,最后练习毛笔字,由简单到复杂。教师需要练就标准的普通话,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出表率。小学学生对于一些事物都有着模仿的心理,而且外界的环境也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发音不标准,方言口音严重,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经验,书写一些质量很高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应用完全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找寻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二、博览群书,夯实文化底蕴,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如果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底蕴不足,那么又怎么能够良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就是多读书。读书对于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也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更是需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的职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养成经常读书而且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得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也是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路径。首先教师的读书活动并不是盲目的,教师的读书活动需要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以校本为基础,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收益,最终形成一种合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坚守终身学习的理念,博览群书,不仅仅要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它方面的知识,要注重更深层次的挖取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的海洋。教师通过阅读,得到众多知识的充实,教师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教学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最终才能使得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三、锤炼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秘诀 小学学生好动,很多事物对于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在语文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有通过依据教材上的内容精心的进行课堂设计,并且选用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文化知识是小学语文教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 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 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 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 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何创设科学高效 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灵活机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尝到 探求知识的乐趣,并努力把外在的兴趣 引向内在的学习。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 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语文素养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非物质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无

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应该具备本学 段相应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不仅表现 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 力和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 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而且也表现为较 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全 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 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 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语 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 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显 而易见,语文素养,不仅是语文的素养,也是整合的素养。 ?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培 养小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根据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要求、现状和将

来社会的要求,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 养本人作如下探析: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现了人文性 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从 宏观到微观,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 彩的美的世界。多种体裁的课文以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多方面地描绘 了大自然的美,深入地刻画了社会生活美,具体地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美,散发 出时代气息美。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 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 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可见,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小学 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当如此,要知道生 活充实精彩,学生语言表达才可畅快淋漓,从生活中感受学习情趣,从而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 教学从课堂走向生活,是生活中的场景

浅谈如何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孟溪镇完小:雷以翔 2014年暑假,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和这段时间的自学,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要想在新时期作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观念新、素质高。 吕叔湘先生指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师资问题。教师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学生;教师的水平不高,学生中才会有少数或个别的由于自己用功有了成就,但是多数学生需要有好的老师来提携,来指导,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师资问题,名师出高徒!”的确教师教学观念的新旧、素质的高低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制约着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对于用全新思想观念锻造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观念不新,素质不高,那是很难与现在的课标、教材相匹配的,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是很难达到。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还必须是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的人,必须是具有多方面的教育能力素养的人。学生学得有希望,教师教得有兴趣,如此和谐的教学局面,就依赖于语文教师的这种综合素养,这些必备的素养也就成了我们语文老师自身前进的方向和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哪如何提高自身的这些综合素养呢?我想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热爱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所当然要热爱语文。一个语文教师倘若不热爱语文,不喜欢阅读与写作,那他就没有资格从事语文教学这个职业。阅读、写作、观察、思考、搜集、整理,这些应该是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之外所做的最多的事情。 二、坚持不懈学习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自己首先要不断学习,并且要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进行必要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人文、自然无所不包,而在语文知识、教材分析、写作指导等方面则必须是一个“专家”,要做到这两点,唯有不断地坚持学习。语文教师的学习内容除了语文教材及相关资料,还应包括语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磁县乐善学校:叶改丽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实简单的说:“语文素养”就是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既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还要表现为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语文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众所周知,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放眼社会生活,倾听能力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听广播、听音乐,小到日常交流对话,时时处处都需要倾听。倾听的能力不是天生得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他们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细化了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四心”,即在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最后还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二)让学生大胆的说起来

浅谈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启东市决心小学朱海英 【摘要】 针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我们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教材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凭借,必须科学地处理、使用教材,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教材”向各类课外读物、其它学科教材拓展延伸,在广泛阅读、学科渗透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组织课内外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习语文,锻炼语言,驾驭语言,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 提高语文素养策略 什么叫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过去,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割裂学科间的联系;学生主动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少,课外阅读少。从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这些弊端,我们必须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采用新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求知的触角引向全方位的生活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让他们从丰富多采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用好教材,激活课堂 教材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预定的教育任务,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教育的素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课文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凭借,是学生举一反三的基础。我们力争还教材“例子”的本来面目,把课文教学只当作“例证”目标的过程,强调科学处理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运用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空间所在,但有形的空间是不能隔断生动的社会生活的。我们要努力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小课堂中见大世界,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依据于教材,着眼于应用,借助生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大容量、快节奏、活气氛、高效率”的目标。 例如:教学《蚕姑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蚕,播放录象资料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教学《碧螺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泡茶、品茶,再去品读书中的茶香,学生会有独特的语言感受。再如:教学“密密麻麻”这个词,我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情景教学来说一句话。我首先说了一句:夜晚,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星星在一闪一闪。学生的思路立刻被打开了,一句句生动的话语从他们口中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 素养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陈先云理事长在“全国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 关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讲话实录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要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第二,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第三,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第四,核心素养要反映“全球化”的要求,更要体现“本土性”的要求。2.何谓“核心素养”?国际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机构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它对“素养”界定如下:“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的对象的态度等。”经合组织是从功能论的视角来界定素养的。首先,素养是能够应对复杂的要求的能力,是能够满足要求、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素养是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最后,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并且,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而“核心素养”(keycompetency)则必须满足如下这六个条件:(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3)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它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任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着,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二、核心素养提出的历史沿承 “核心素养” 是当下教育领域关注焦点之一,来源于西方。 早在199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出版、欧洲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